浅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

浅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
浅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

浅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

作者:2016-12-14 13:57阅读:153 次文章来源:未知

文艺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新时期以来对意识形态论的突破,已经为我国大多数文艺理论家所赞同。它被我国主流学术界称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所谓第一原理,又称第一规定,它是文艺理论其他所有问题的根基而规范着、制约着其他所有文艺理论问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审美意识形态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因为它是一个整一的范畴,在揭示文艺自身固有的特征方面具有足够的涵盖力,能够同时揭示文艺的客体、主体和功能方面的特征。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明确提出和系统完整阐明,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贡献,是20 世纪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重要成果。”为了深入地了解百年来这个原理的形成、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本文拟对它做一番学术史考察。在进行这种考察时,我们特别关注它研究的问题、它的方法论的出发点以及它的理论水平。

一、文艺本质的意识形态论

在俄苏和我国长期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本质的意识形态论,最早是由普列汉诺夫提出来的。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梅林、拉法格、普列汉诺夫等人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其中普列汉诺夫的成就和影响最大。普列汉诺夫于1918 年去世,他生前没有看到马克思有关文艺学的论著,而只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文艺进行独立思考,提出了许多光辉论断。

直至20 世纪20 年代末期,人们还认为马克思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奠基人是普列汉诺夫,而不是马克思。长期主持俄苏文化、教育、科学的卢那察尔斯基作于1929 至1930 年间的报告《作为艺术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普列汉诺夫》指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基础恰恰是由普列汉诺夫奠定的。的确,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只有为数不多的零星见解,因为他们并不曾有过怎样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各项基本原则用于艺术领域的打算。”这种观点在当时相当普遍。

研究普列汉诺夫提出的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不能离开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即我们要考虑到普列汉诺夫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以及这个时代向他提出的任务。为了反击马赫主义、新康德主义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对文艺理论的影响,普列汉诺夫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文艺的问题上。

普列汉诺夫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问题的论述来阐述文艺理论问题。1903 年,第二国际领导人考茨基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为标题,发表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一部分

草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社会结构理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包括四个层次: 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普列汉诺夫在此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五项因素公式”。他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社会心理,一种是思想体系,突出社会心理这一项的“中介”作用,这是很有见地、很有意义的。普列汉诺夫说: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 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有效地解释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是一个创造性的发挥,这一贡献是引人瞩目的。”

成为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基础的不仅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社会结构理论,而且有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反映论。列宁从1908 年4 月开始撰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并于次年5 月出版。这本书和《哲学笔记》集中体现了能动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鲜明特色,在认识论领域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在19世纪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和20 世纪初列宁生活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列宁和马克思关注的领域不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而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列宁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物主义向上发展,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把列宁的反映论运用于文艺理论研究是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的。30 年代对列宁文艺思想的研究首推卢那察尔斯基为《文学百科全书》撰写的词条《列宁》

( 1932) 和专著《列宁与文艺学》( 1934) ,他论述了列宁文艺思想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反映论的重大意义。根据反映论,文艺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一些理论家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出发,另一些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出发; 一些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另一些从唯物主义反映论出发,然而他们殊途同归地得出文艺本质的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在中性的含义中使用意识形态的概念,但是,在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的定义中,意识形态指阶级的意识形态。普列汉诺夫指出,笼统地讲文艺是生活的反映还不十分明确。为了了解文艺是如何反映生活的,就必须了解生活的机制,而阶级斗争恰恰构成了文明民族中这种生活的机制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只有考察了这个推动力,只有注意了阶级斗争和研究了它的多种多样的变化,我们才能够稍微满意地弄清文明社会的‘精神的’历史:‘社会思想的进程’本身反映着社会各个阶级和它的相互斗争的

历史”。文艺构成了文明社会“精神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反映了社会各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变化。

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一经确立,立即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得到广泛传播。卢那察尔斯基写道: “总括起来: 一切艺术都是意识形态性的,它来源于强烈的感受,它使艺术家仿佛情不自禁地伸展开来,抓住别人的心灵,扩大自己对这些心灵的控制。” 20 世纪30 年代苏联出版的《文学百科全书》对文学的定义为: 文学是“阶级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它“通过形象表现阶级对现实的认识,完成阶级自我确证的任务……”高尔基说: “文学是社会诸阶级和集团的意识形态———感情、意见、企图和希望———之形象化的表现。它是阶级关系的最敏感的最忠实的反映。”

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早就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周扬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一书于1944 年由延安解放社出版,这是我国文艺界在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书中选入了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高尔基、鲁迅、毛泽东等人有关文学艺术的文章片段和相关言论。该书在延安出版后,大连大众书店( 1946) 、安东东北书店( 1946) 、香港谷雨社( 1948) 、中原新华书店( 1949) 等单位陆续出了翻印本。该书第一章的标题就是“文艺与意识形态”,在周扬的概念中,文艺当然是阶级的意识形态。

二、文艺的特殊对象

马克思在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进行斗争时,在自己的著作中首先予以强调的,通常不是使艺术跟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的那些特征,而是艺术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共同的、物质的制约性。相应地,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也只注意到文艺与其他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法律等的共同性,而没有说明文艺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理论家们下一步思考的问题是: 文艺自身独特的品格是什么?普列汉诺夫对这个问题的答复是: “说艺术只是表现人们的感情,这一点也是不对的。不,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此。”普列汉诺夫没有把艺术“同宗教、哲学、法律等其他种意识形态一样看待”,而是分析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肯定了艺术的特点。也就是说,普列汉诺夫是从文艺的形式方面来界定文艺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的。这里,普列汉诺夫显然继承了黑格尔和别林斯基的观点,即文艺同科学、哲学的区别在于它们反映现实的方式的不同。

黑格尔一再强调,艺术和宗教、哲学一样,都表现了共同的绝对理念,“因此它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于同一基础上”。“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别林斯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黑格尔相同,他在晚年的论文《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中说: “人们看到,艺术和科学不是同一件东西,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特定的内容所用的方法。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文

艺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成为我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观点,是人们从哲学认识论出发对文艺的本质所做的结论。我国很多文学理论论著在论述文学的特征时,都在显要位置引用了别林斯基的这段话,赞同别林斯基的观点。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写道: “文学艺术和科学的重要区别,首先就是它们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通过形象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点。”

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写道: “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文学、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哲学、社会科学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

最早对别林斯基的这种观点提出质疑的,在俄罗斯是普列汉诺夫( 他的母亲是别林斯基的侄孙女) ,在中国则是朱光潜。

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普列汉诺夫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后,在原稿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因为不是任何一种思想都可能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例如,请试一试表现股平方之和等于弦平方的思想) ,那么看来,黑格尔( 同他一起还有我们的别林斯基) 在谈到《艺术和哲学具有同一种对象》时,是不完全正确的……”这一意见只是写在草稿上,在文章正式发表时又把它删除了。可见,普列汉诺夫对这个问题有过疑虑和思考,但是思考还不成熟。

与普列汉诺夫相比,朱光潜的质疑要明确和深入得多。朱光潜在1963 年出版的《西方美学史》下卷中评述别林斯基的艺术思想时,指出了别林斯基这一论点的偏颇,他说: “诗和哲学的分别不在内容而只在形式,完全相同的内容可以表现为完全不同的形式,内容和形式就可以割裂开来了。”“诗和哲学就在内容上也不能看成同一的。他之所以把它们看成同一,是因为他随着黑格尔相信艺术是从理念到形象。”但是,朱光潜并没有进而论述诗和哲学在内容上的不同。

对别林斯基观点的进一步质疑使敏感的理论家们十分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 既然文艺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那么,在文艺中什么得到反映并且被认识呢?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艺的特殊对象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使文艺本质从意识形态共性的层面进入文艺自身特性的层面,从而实现对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的超越。最早沿着这种方向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是后来被称为审美学派的代表人物、苏联美学家布罗夫。

布罗夫论述的过程颇为简单,然而不容置辩: 既然过去的美学把文艺的内容和整个现实的内容相等同,从而把文艺的内容和科学、政治、道德等的内容相等同,仅仅把文艺形式的美看作为文艺本身的特征,那么,一切不幸都是由“思想性加艺术性”、“生活真实加美”的机械公式产生出来的。其次,如果认为艺术的内容是非审美的,只有艺术形式才是艺术效果的体现者,那么,就会陷入康德美学的弊病中。这两者都是无视文艺内容的特征、无视文艺对象的特征的结果。布罗夫把人说成是文艺的特殊对象: “艺

术的特殊客体是人的生活,更确切地说,是处在社会和个人的有机统一中的社会的人,这种统一是人按其客观的人的实质来说所固有的。”

布罗夫力图从文艺对象的特征中,总结出文艺反映生活的全部特征,并由此触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这无疑是他的贡献。但与此同时,《艺术的审美实质》一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他把人说成是文艺的特殊对象,但是,人也是伦理学对象、心理学对象等等。

在《艺术的审美实质》一书中,“艺术的审美实质”的结论游离于全书的基本精神之外。真正从审美上解决文艺的对象和特征问题的路径,是由审美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斯托洛维奇等人提出来的。在确定文艺的对象时,如果说布罗夫诉诸“人”的概念,那么斯托洛维奇诉诸现实的“审美属性”的概念; 如果说布罗夫始终通过认识论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斯托洛维奇则在运用认识论方法的同时,通过认识审美关系的价值本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斯托洛维奇在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56年第4 期上发表的论文《论现实的审美特性》以及1959 年出版的专著《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论述了文艺的特殊对象问题。他认为文艺之所以具有审美的本质,因为它的对象是现实的审美属性,也就是说,文艺反映的对象、反映的内容决定了它的本质特征。所谓审美属性,就是“具体可感的事物和现象引起人对它们的一定的思想—情感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这些事物和现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它们在这一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斯托洛维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来论证现实的审美属性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但是,他依据的不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而是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他利用《手稿》中“人化的自然”的概念,说明自然现象的审美属性同社会生活现象的审美属性没有原则性区别,两者都具有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客观形成的社会历史的、人的内容。

文艺像任何一种人的意识形式一样,不可能不反映客观现实。但是,文艺对现实的反映不同于科学的反映。文艺所实现的认识同科学认识的本质区别不仅在于形式,而且在于它们的对象和内容。科学家力图揭示物质运动一切形式的规律,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力图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各种共同体相互关系的规律,而对文艺家来说,重要的是认识这些现象的审美属性,揭示这些属性对人的思想情感作用。“现实的审美属性”是文艺的“反映对象、认识对象”,所以,文艺反映是一种审美反映,文艺认识是一种审美认识。

在我国学者钱中文、童庆炳的概念中,“审美反映”与“审美意识形态”是同义词。

三、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沃罗夫斯基的著作中。人们常把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和沃罗夫斯基三人作为俄苏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并称。在《马克西姆·高尔基》( 1910) 一文中,沃罗夫斯基把“政治的意识形态”与“审美的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相比较着使用。他认为,在当时的俄国“政治的意识形态”已经具备了完全符合工人运动要求的形式,而“审美的意识形态”还没有确立起来。用他的话就是: “审美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只能是一些朦胧而欢欣的预感和期望。”这里,沃罗夫斯基隐含着把文艺看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的意思。

在苏联以后的美学著作中,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就明确用来指称文艺的本质特征。苏联美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叶果罗夫1959 年在《艺术和社会生活》一书中写道: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现象,这是“审美方面”的意识形态现象。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

布罗夫1975 年在《美学: 问题和争论》一书中写道: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笔者的这段译文常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支持者所援引。显而易见,文艺就是审美意识形态。

1990 年,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出版了《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指一般的意识形态中的特殊的审美领域,它与伦理、宗教等其他领域相连接,为一般生产方式所最终决定。它是一般意识形态中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包括审美的价值、意义、功能等。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几十年中,我国学者关于文艺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主张,无疑受到苏联学者的影响。坚持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主将之一的童庆炳写道: “我认为苏联‘审美学派’对艺术的本质的探讨是十分有益的和令人信服的。”“‘审美学派’的探讨既肯定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把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同时又不停留在一般哲学的层次,而是从哲学的层次进入了美学的层次,鲜明地提出并回答了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审美特征问题,这无疑是把对艺术本质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一步。苏联‘审美学派’在艺术本质问题上跨出的这关键的一步对我国的文艺学建设是有启迪作用的。”

我国学者对文艺审美本质论做了进一步的论证。文艺审美反映论或文学意识形态论,绝不是“审美”和“反映”或“审美”加“意识形态”。文艺审美反映是一种区别于一般反映的特殊反映,它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文艺审美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整一的理论形态,也有自身完整的内涵。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规定性的复合结构,它是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统一,是情感与认识的对立统一,是无功利与功利的对立统一,是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对立统一,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对立统一,是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等等。这些论证丰富了文艺本质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容。

浅析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

浅析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主观心理的表现的统一。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存在于审美性中,而艺术的审美性又总是表现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两者是辨证统一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一种新质——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即社会;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现实,属于这个社会网络。所以,艺术审美意识形态既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所谓艺术的真实与否,实质上就是艺术家的这种审美放映与客观现实生活是否一致。在审美反映过程中,这种主客观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着艺术真实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在这对矛盾中又是客观的一方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它决定着艺术真实的性质。即使是偏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其真实程度也是由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决定的,只不过是这种审美反映与客观现实相一致是通过更加曲折的方式达到的。 著名画家毕加索说过: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但是真实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实现,因为它所实现的是作品和现实之间发生的联系而已。 毕加索是从艺术本性的角度来谈论艺术的假定性的,实际上把生活转移到艺术创作中去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假定。没有假定也就没有艺术。 但是假定性如果不同真实性结合,那就成了虚假的了,那就没有价值了。艺术的真实性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要求。 艺术真实性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又不止是

认识。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艺术作品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创作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有了这种合理的逻辑,也就可以被欣赏者理解,大家也就觉得它真实。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不在乎所创作的艺术内容是否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过,而在于创作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联系。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因为艺术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是主要以情感作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真实。所谓“合情”就是指作品必须表现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将合理的虚构升华为艺术的真实。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所以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上。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这种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的集中概括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这些现象与本质的理解评价和情感态度上。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规律理解得越深刻、越准确,政治倾向和道德评价越正确、越全面,情感态度越丰富、越强烈,艺术创作的艺术性就越高。在这儿,需要强调一下情感态度问题。单凭形象,有时难以把艺术这种审美意识形态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意识形态完全区分开来,而情感则可以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所以形象固然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相对的意义上来看,情感对于艺术创作就更为重要。 就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来说,艺术创作要求

审美的意识形态

《文学概论》教案 授课名称《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数 3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具黑板、粉笔、电脑、投影仪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汉语言文学15级各班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文学审美性的三个特征。 2.掌握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及审美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学难点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 本次授课要点 导入:面对一片森林,导入观察事物的三种方式。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两种规定性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特性 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 第三节: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 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文学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 文学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 第四节:文学的社会功能 审美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思想启迪功能 布置作业P46思考练习题1—5题

第一章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导入:当我们面对一片森林,你会用哪种方式去看待这片森林?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者是森林的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 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的科学研究。 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他作为风景的一部份其效果如何?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具有审美性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属于意识形态,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意识形态。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是:文学是审美的。 我们认为,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最重要的属性。 文学的本质必然要包括文学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性两个方面。 一、意识形态两种基本的规定性: 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景语”指对景物的描摹,“情语”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通常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 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首先,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例如: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 其次,文学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西游记》的背景及主题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特征

(完整)高校意识形态

应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前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太多问题,甚至很突出、很尖锐,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一些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挑战随时都在面对。有些是来自社会的挑战,有些是来自校内的挑战,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情况并不乐观。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我们高校责任和任务很重。 要进一步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意识形态关系方向、道路、思想、制度。在和平环 境,作为执政者,反腐放松会铸成大错,意识形态失管同样会铸成大错。前苏联就是惨痛教 训。回顾分析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混乱,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全面否定,最后 政权垮台。我们抓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看到意识形态在方向、道路、思想、制度上的影响, 切实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来。要在深化认识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 领导。这应表现在领导责任的落实上。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要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把 主要责任担起来。二级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也要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明年高校 书记校长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要增加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就是要让书记们讲一讲意识形态你 抓得怎么样。这是党建一个很需要加强的方面。应表现在工作部署上。在工作部署上,我们 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同时要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自身意识形态存在问 题的措施。工作仅是贯彻上级精神是不够的,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情况,也应有 不同的工作办法。还应该表现在对重点人、重点事的处置上。我们要求,在处理重点人、重 点事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靠前指挥,积极参与,亮明态度,提出办法。 要着力做好教师工作,尤其是教师的思想工作。在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关键看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从某种 程度上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学生越年轻,老师的影响越大。而在这方面,我 们有些专业、有些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有些教师自身思想信仰问题没解决,自身思想 信仰有偏差。 抓高校意识形态,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一方 面要研究加强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的老师讲,现在领导会很多,一般教师会很少, 基本上上完课就走人,在学校接触到的来自正面的教育太少。即使是很少的集中,也是讲业 务比较多,很少讲思想政治。这种状况应该改变。高校应研究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 培养,让他们从学校多了解一些中央、省里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的 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于日常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现在不少 老师,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不了解。讲课中,除了从网络上,从一些刊物书籍当中搜索一 些例子,社会情况到底怎么样真的很不了解。要增加老师的社会实践。不仅是思政课老师,

审美意识形态.

1.从哲学追究中西艺术差异 宗白华最早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有明确的认识,是在他留德期间。他初“借外人的镜子照自己的面孔”,照出的是东方民族的“静观”的特色,他说:“这种东方的‘静观’和西方的‘进取’实是东西方文化的两大根本差点”[8]。这种认识还是很粗略的。回国之后,在对中国艺术的深入研究中,他从艺术的角度对中西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希腊时代的艺术给与西洋美学以‘形式’、‘和谐’、‘自然模仿’、‘复杂中之统一’等主要问题,至今不衰。”“而中国艺术的中心——绘画——则给与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笔墨’、‘虚实’、‘阴阳明暗’等问题”,从而认识到“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基础”,希腊人的心灵所反映的世界是一个圆满的、完成的、和谐的、秩序井然的宇宙,而中国人感到的宇宙则是产生万物的无尽的虚空,中国人的心灵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9]。顺着这个思路,他又写下了《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文章,深入宇宙观、时空观、生命观的层面探寻中西艺术的差异,而《形上学》的完成则可代表他的中西差异追究的最深刻的思索。 在这篇提纲式的笔记中,宗白华完成了他对中西方观念世界最为艰难深奥的探索历程。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学说、欧氏几何学、笛卡儿解析几何到中国的律历哲学、易之卦象一一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以水喻道”与“以数代乐”的中西法象的不同;着重推理作用的西方的“概念世界”与着重感通作用的中国的“象征世界”,从而勾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本体世界,为中西艺术的根本不同确立了哲学上的最终依据。这也是对中国艺术的独有特质作了最好的辩护,从他对中西哲学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中国人的生存依据的维护。他说:“中国出发于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易传哲学与出发于心性命道之孟子哲学,可以贯通一气”,“西洋出发于几何学天文学之理数的唯物宇宙观与逻辑体系,罗马法律可以贯通,但此理数世界于心性界,价值界,伦理界,美学界,终难打通。”[10]所以他向往着易象的指示人生行动的“范型”(而非笛卡儿物质运动之“范型”),即由中和之生命,直感直观完形的、和谐的机构。他说:“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由序秩数理中聆出其内在的节奏和谐,音乐,即能‘知味’,即能‘以情契情’。……以解放活跃之情绪抚摩体贴之,而意味出矣,音乐生矣,生命适悦矣!”[10](P627)这是诗意的形上学,是中国艺术”意境”最深的哲学依据。 2.从文化揭示中国艺术的本质 宗白华所揭示的中西形上学的根本差异在于:西方形上学的世界是一个概念的逻辑的体系,它与构成世界的质料是分离的,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没有内在的联系和贯通;而中国的形上学世界则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它的意义是人的生活所赋予的,这个世界是充满意蕴的天地。 正惟如此,宗白华看到了艺术与中国社会的“一体化”存在:中国人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可以直接达到形上学的境界,“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2]这样传统的礼乐,就使日常生活最物质化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艺术领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于是成为艺术化的生活。“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浑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1)文学概念的两种含义 文学概念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两种含义。 ①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此种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或专有的性质。 ②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此种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 (2)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 ①在现代世界,通行的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②尽管文学的通行含义已经固定,但也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可以截然分辨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答:(1)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个组成部分 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

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3)文学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文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过能动创作的文学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理解: (1)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3)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教材精讲】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视频讲解] 4.1复习笔记 一、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1.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文学广义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文章和博学,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1.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2.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世纪至18世纪。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1.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的因素 (1)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一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2.文学通行含义的确定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四)文学与非文学 1.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2.判断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03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节文学的含义 一、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 文学历来有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所谓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主张此说者,如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文学论略》云:“文学者,以有文字者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所谓狭义文学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因素的语言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主张此说者,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序》云:“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 所谓折中义文学是那种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主张此说者,如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首称,“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所谓三变,指王勃杨炯一变,张说苏廷一变,韩愈柳宗元一变.王杨所作是骈文,张苏秘作是制诰文,韩柳所作古文.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传奇、书札、游记、史论等散文. 从历史演变看,广义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4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专有的性质;狭义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折义文学概念从惯例角度接纳的难以确切归类的文学现象,如新文体、边缘文体或实验文学.我们主张以狭义的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吸纳广义的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和折中义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明确的文学概念——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文化形态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学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学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神学、修辞学(演讲术)等一样都是文化产品,并无特殊或专有的性质. 如宋人蒋捷(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在度宗咸淳十年,即时1274年中进士.)的词《虞美人?听雨》.这首词,作者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中年的流离景况,以及宋亡之后,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与心情,刻划得逼真逼肖,入木三分.其文字容量之大,表现手法之高,令人叹服. 三、文学的审美含义 所谓审美就是主体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的美的享受.审美对美的客体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人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多样性活动中的一项特殊活动,一般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欣赏活动及艺术欣赏活动,是不同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存活动、认识活动、宗教信仰活动及社会交往活动的一种精神享受活动.它是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美感的享受. 审美活动的特征是:超功利性、主体性与感性. 如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描写人生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阶段的“听雨”体验. 四、文学的通行含义 1

文学的审美意识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概念、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可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目的看,文学并不直接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然而间接地或内在地又有某种功利性,即力求审美地掌握世界,并把审美无功利性当作实现现实功利目的的手段。第二,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又渗透着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并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审美态度去把握。但形象被置入文学时,必须依赖于作家分析时代、素材、主题及预测读者反应的理性力量。第三,从态度看,文学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着作家或读者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的客观理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武汉、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

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第28卷第6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8No.62008年12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Dec.2008 [收稿日期]2008-10-19 [作者简介]黄皎碧(1978-  ),女,江苏溧阳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黄皎碧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 要】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数指称,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不同学者那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别。目前,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拓空间,需要在新的社会现实和理论背景下得到新的发展和阐释。在新时期的我国,它在经历钱中文先生提出的“审美反映论”和其他学者提出的诸多理论之后,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转型。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转型;审美反映论;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8)06-0058-0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的话语范式处在一个不断生成演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众声喧哗,竞相争艳,形成了文论形态的多元共存格局。与此同时,对中国现当代文论史的盘点和反思,在新的理论视域的观照中,也越来越成为文艺学工作者的一种自觉追求。例如,近年来文论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本质说的反复争论和探讨,成为一道尤其引人注目的风景。 在这场历时弥久的争论中,对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出现了几派态度鲜明的不同观点。先是有学者提出质疑和反思,然后有学者进行辩护。辩护的角度和方法各各不一,但都是在肯定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本质的这一前提下,对审美和意识形态以及两者的关系做出不同的新的理解。本文认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说不是一个已过时的伪命题,它依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拓空间,需要在新的社会现实和理论背景下得到新的发展和阐释。并且,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复数指称,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不同学者那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选取新时期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钱中文先生的理论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解读,来剖析这一命题在当前的走向和发展,并提出“审美意识形态 论”转型的可能性。 一、审美反映论的提出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最早是以审美反映论的形式出现的。阎国忠的《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对“审美反映论”的出场做了详尽的回顾。他认为当时围绕艺术本质论的讨论所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体现出的基本趋势就是打破旧有的反映论的局限,从人的存在与活动本身寻求艺术是什么的答案。“文学主体性”命题首先由刘再复在长篇论文《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挑起。该文对机械反映论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其中最主要也是很重要的是以往的反映论忽视了人的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只认识到文艺的认识作用,而看不到文艺的价值和情感作用。 在朱立元先生的长篇论文《对反映论文艺观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他把反映论文艺学概括为孕育﹑形成﹑确立﹑全面政治化时期和新生时期这五个阶段,从中思考反映论文艺观的总体得失和功过以及审美反映论提出的意义和局限问题。他认为审美反映论的提出将反映论文学观从“左”的全面政治化错误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同时审美反映论回到了对文艺自身的规律寻找,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和创造性阐释。而其不足主要是仍停留在认识论角度和范围来阐说文艺,并认为 ? 85?

从_审美意识形态_视角看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从 审美意识形态视角看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从 审美意识形态视角看布迪厄的 美学批评 张意 摘 要:中国文艺美学界提出的 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极大的理论整合与发展潜力,它使我们能 够从新的层面和框架来理解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本文以布迪厄的美学批评为 例,试图分析西方批评理论整合审美和意识形态两重维度的复杂过程。本文揭示了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与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的对话和差异性重构关系,以及布迪厄的美学尝试以反康德美学的方式重返康德 提出的审美自律的价值追求。本文希望通过这一例证,来彰显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布迪厄;审美意识形态;实践理论;文学场;重返美学 一 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双重特质 中国文艺美学界对于文学的双重性,即社会意识形态性和审美独立性的张力关系的认识经过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的淘洗,如今积淀为富有本土创见的文学 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体系。将文学视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这显示出文学话语的双重性:一方面,文学摆脱经验现实和社会的关系而具有审美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经验现实、整个社会网络,因而成为社会性事实。!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不断整合与发展使得它具备极大的理论开放性,能够在新的层面和框架中探讨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提出和阐发与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语境有密切关联,它既体现出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界对于文学作为有机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功能的重视,同时审美意识形态强调了文学不同于政治、宗教、法律等意识形态话语的独立审美价值,这一认识吸收了中国文艺美学对于文学艺术以审美符号、形式为自身立法这一基本属性的深刻体会。基于独立的自为逻辑,审美性的符号和形式与其他同质性、虚妄的总体性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形成既联系又对抗的关系。 审美意识形态将一度被抽象为审美形式的文学重新置于历史空间,还原文学与社会话语、历史权力之间的微观或宏观交流。在这个意义上,从审美意识形态进行文学研究,意味着以相对独立的知识话语进行广泛的文化参与、文化关怀,从而加入社会公共空间丰富而复杂的辩论和探讨。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概括的开放性维度,来自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和理论总结的历史,来自于当代批评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的体认,以及站在新的历史语境跨越古今的时空距离,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批评意志,同时也来自于中国文艺美学对广义的20世纪以来的西方批评理论(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美学、文化研究)的接受和对话关系。当代西方批评理论首先通过语言论转向,转换了旧意识形态批判范式,此后经历了文化批评的意识形态回归。新的意识形态批评结合了当代理论成果,深入分析主体性构成,抨击消费社会的商品化审美趣味,意在重构美学、回归审美的价值追求。本文以布迪厄的美学批判为例,希望揭示当今西方文学批评整合审美与意识形态两个维度的复杂关系和过程。从这一例证的分析,由此说明中国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广泛意义。 二 布迪厄与阿尔都塞关于 意识形态 理论的影响、对话关系 意识形态理论在战后的西方曾遭遇极大的危机,传统意识形态理论所内含的意识与物质实践、真实与虚假等二元对立关系受到 语言学转向后的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的质疑。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路易?阿尔都塞富有创见地结合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和拉康的镜像理论,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说。经过这次理论刷新,意识形态概念褪去了它的意识哲学的旧壳,与拉康意义上的无意识语言结构论结合起来。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和主体的虚幻性联系起来,意识形态询唤了主体,反过来主体通过想象关系建构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认为: 主体的范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设计美学》 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 课后题: 第四章审美范畴论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 二、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 三、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是否是矛盾的? 四、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 五、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 课后题参考答案: 一、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究竟是什么使节奏被人们普遍意识化和情感化的呢? 首先,发挥了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轻松化,它使人对节奏产生出愉悦感受,各种劳动状态的差别而产生的节奏越不同,就越容易使节奏由某一具体劳动的联系中脱离开来。 另一种引起分化的中介是史前时代的武术模仿和礼仪,通过巫术活动,节奏成为调整和组织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与原来的劳动脱离开来可以被普遍地加以运用。 因此,节奏所具有的情感激发作用,最初只是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只有当节奏脱离开具体的劳动,作为形式因素用于组织各种生活使之秩序化时,才使节奏变得不仅富于层次和韵律的变化,并且也使感受丰富起来。 此外,对称和比例、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形式感的丰富化和精细化上,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 二、答:(1)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 (2)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3)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

美学、身体、意识形态

美学、身体、意识形态 作为研究现代性不可规避的一个关键词,意识形态几乎出现在每一本关于现代性研究的学术专著中。事实上,意识形态本身并不提供关于真理的知识,毋宁说,它更多的是向我们展露出一种关于现实的“症状”,这种症状暗示着知识本身与一种外在价值的隐性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意义之上,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才显示出它的精深之处。在他看来,整个美学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症状”,隐含地表达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角力,而这种争夺知识话语权的角逐背后隐藏的正是那种被称为实践的意识形态的东西,这种东西必须找到它最为稳固的位置,而这一位置就在于对“身体”的利用和盘剥上面。 没有对这一点的深刻洞察,我们就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革命性力量对现实施加有效的影响的合理路径,而这一点为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整个后现代理论界的混乱状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是绪论,集中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国内研究现状做一个初步的归纳,国内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讨论多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而缺乏对“身体”的关注,但实际上,意识形态功能的有效发挥正是依托于“身体”而完成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第二章深入到文本内部厘清美学、身体以及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隐秘关系,并在这一关系的基础之上挖掘出文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回到马克思,它不光要求我们正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也要求我们重拾这一革命的利器,对后现代纷繁复杂的理论概念作出合理而有效的区分。事实上,伊格尔顿并非在纯粹知识学立场上对美学文本进行分析,而是把美学知识形态上的演变作为文本来

分析意识形态的生产问题。 在他看来,整个西方现代美学史是一部意识形态话语史和政治话语史,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美学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开拓的新的战场,书写着他们之间力量此消彼长的张力,这种张力更多的体现在美学对身体的借用所遇到的难题上。而这难题——那种形式与内容的深度分裂可以作为一种“症状”,暴露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遇到的根本的困境——那种感性的、个体的、直接性的个体与抽象的、非自由的、寓言的、伦理的个体之间难以弥合的分裂。 因而,可以说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的生产与中产阶级夺取政治领导权的斗争是紧密联系的。现代美学的兴起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义、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的实践过程的历史书写。 第三章是关于身体的理论叙事,通过对“身体”的区分,着力剖析了隐含在身体这一关键词下的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干戈,而对这一隐性的基本对立的深刻洞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运用,它对于我们认识自身以及自身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干戈暴露出身体的内部的分裂,而这种分裂又使得这一二元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样态,从而暴露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种关系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褶皱处,潜伏在每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它作为一种深度的心灵创伤在暴露出整个社会的政治难题的同时,也设置了自我的迷障,让个体离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远。而关于“身体”的理论叙事则是在另一种话语体系中延展出这一难题性。 第三章节看似混乱和松散的论述实际上要展现的正是这种“身体”的现代叙事,一种混沌而理性的矛盾类似物。第四章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它再次强调了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文章和博学,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世纪至18世纪。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1.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的因素 (1)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一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2.文学通行含义的确定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 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四)文学与非文学 1.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2.判断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的形式 1.社会结构的构成 要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首先需要了解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社会结构由两个基本层面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上层建筑。其中,上层建筑包含的两个层面:(1)政治、法律制度;(2)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是社会结构中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制约着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文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1)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底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 (2)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和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 1.审美意识形态的含义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望等艺术活动。 2.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四章 练习题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练习题 一、填空 1、文学至少有两种不同含义,即广义的文学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2、从文学的文化含义来讲,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3、从文学的审美含义来讲,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4、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诗学观念。这一时期被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相互渗透状况。 6、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讲“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藻雪精神”,主要强调文学创作的过程应该是虚静的。 7、鲁迅说文学“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修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表明文学在目的上是具有意识形态的。 8、语言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种成分,前者是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9、话语的五个要素是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二、名词解释 1、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即与其它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 2、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具体来说有两层意思,首先,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其次,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集中表现在文本“含蓄”与“含混”两种修辞形态上。 3、含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藉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4、含混:也成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5、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与非文学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字论略》 “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就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魏晋前 文学泛指一切文章 《论语》:文学为孔门四科之一 诗有多方面作用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古希腊 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 自由艺术:艺术、技艺、哲学等

文学(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小结 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本赏析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中国魏晋时期 ?文学审美属性的独立(鲁迅曾指出)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 陆机:“诗缘情” 钟嵘:“滋味” 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 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 魏晋时期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西方 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