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QA-D001 管理审查程序

QP-QA-D001 管理审查程序
QP-QA-D001 管理审查程序

1 Purpose目的

This regulation defines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ethod of periodic review for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ompany, in order to ensure it's continuing suitability,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本办法明定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定期的审查之权责和方法,以确保系统之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和适切性。

2 Scope 范围

The regulation covers all the activities that are specified by

quality/environment/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本办法审查范围涵盖公司品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所规范的所有活动。

3 Reference参考文件

3.1 MM-001 Management manual《管理手册》

3.2 QP-CS-D002 Business Plan Management Procedure《业务计划管理程序》

3.3 QP-QA-D006 Record Retention《品质记录管理规范》

4 Definition名词定义

N/A 无

5 Procedure程序

5.1 Responsibility权责

5.1.1 Meeting chairman:General Manager

会议主席:总经理

5.1.2 Approve the Meeting Agenda and the Meeting Data: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核准会议议程和会议资料:管理代表

5.1.3 Attendees& Data prepare:Each Dep.

与会人员&资料提供:各部门

5.1.4 Organize the meeting and Follow up, validation & Closure:Quality Assurance

Dep.

组织会议并对会议决议事项跟踪结案:质量部

5.2 Data Collecting 资料搜集

5.2.1 The Management Review frequency:once a year (minimum).

管理审查至少一年一次。

5.2.2 The management review item

管理审查项目:

5.2.3 The quality assurance Dep, have to work out the Management Review Agenda

end the Dec., and it should be approved by management representive and GM.

The Agenda should be sent to relative Dep. one month before the meeting due

date.

质量部每年12月制定“QP-QA-D001-01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及总经理

批准后实施,并于会议前1个月通知各部门准备资料。

5.3 Implementation评审的实施:

5.3.1 The management representive or designee should record the meeting minutes

and distribute to relative Dep for traceability.

管理审查会议由品质管理代表或其指定人员记录内容并于会后分发至相应部门以利

备忘及追踪。

5.3.2 The GM or Representive should summarize and give an appropriate analysis,

instruction, reply the questions from other Dep, and make a decision for continual

improvement, also include the action’s due date.

由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对各部门的总结、汇报陈述及计划给予适当的评价分析、指

导,并对部门、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予答复、决策并提出改进要求并决议责成改

善期限。

5.4 The quality assurance Dep. should summarize the report of management review base on

the meeting minutes.

由质量部将管理评审会议记录整理成“QP-QA-D001-02管理评审报告”。

5.4.1 The effectiveness improvement for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cess.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5.4.2 Improvement for produ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5.4.3 The resource provide for improve the manage system.

管理体系改进对资源的需求。

5.4.4 This report should be sent to each Dep. after approved by General Manager.

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到各部门。

5.5 The decision from the Meeting should take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对于在管理评审会议中提出的决议事项需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6 Quality assurance dep.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follow up and validate these

decision/actions to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质量部对各部门提交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跟踪验证。

5.7 Record retention by quality assurance dep. and refer to 《Quality record retention

procedure》.

管理审查产生的相关记录作为受控文件,由质量部负责保管和分发,具体按“QP-QA-D006《品质记录管制程序》”保管。

6 Attachment/Form附件/表单

6.1 QP-QA-D001-01 Agenda of Management Review 管理评审计划

6.2 QP-QA-D001-02 Report of Management Review管理评审报告

6.3 QP-QA-D001-03 Meeting Notice会议通知单

6.4 QP-QA-D001-04 Improvement Action form改善行动计划表

管理部门审查控制程序

管理部门审查控制程序 实施日期: 发放编号: 持有人: 持有部门: 受控非受控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JDF/HFP 01-2013 管理部门审查控制程序编修部门:质量管理部 第2 页共7 页版本:D 批准页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序号章节名称页次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定义 4 4 依据文件 4 5 管理部门 4 6 职责 4 7 工作程序 6 8 相关文件7 9 记录7

1、目的 为通过对质保体系的评价,保持质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使质保体系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核电HVAC系统设备设计制造所涉及的审查控制。 3、定义 4、引用文件 4.1《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 HAD003/05 4.2《核电HVAC系统设备设计、制造质量保证大纲》 JDF/HF-QB-2013 5、职责 5.1质量管理部负责审查的归口管理,包括以下工作: a) 制定审查计划; b) 组织审查输入文件; c) 负责管审查记录; d) 编制审查报告; e) 汇编审查文件; f) 负责审查决定的跟踪管理。 5.2 其他部门 负责按审查计划要求提供审查输入,落实相关的审查决定。 6、管理部门 质量管理部 7、工作程序 7.1 审查目的 7.1.1 审查的目的是: a) 确保公司质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b) 评价质保体系的适宜性; c) 评价改进的机会和质保体系变更的需求。 7.1.2管理评审频度 通常审查每年进行一次,两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有下列情况时适时进行审查:

运维制度及流程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2017年8月

目录3 3 3 5 6 6 7 8 8 9 9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部全体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3、运维部工作职责 一、负责网站运维和技术支持 (一)根据网站运营战略和目标,负责网站整体架构、栏目、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制定和组织开发,保障网站技术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二)负责网站栏目和应用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

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三)网站设备和软件购买计划书的拟定,包括采购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会同行政部进行采购。 (四)网站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和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五)网站设备和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六)网站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网站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七)网站技术服务外包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外包开发、运行服务托管和空间域名管理。 (八)负责网站管理系统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和保存,保密口令设置后报中心主任备案,保密口令设定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保密口令每季度更新一次。 (九)负责网站新程序、新系统和网站改版升级方案技术的设计开发。 二、负责网站信息和技术安全 (一)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网站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网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二)网站信息技术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信息技术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设计更改管理程序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设计更改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更改后的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客户及公司内部持续改进的要求,有效控制成本,意在增强客户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会涉及产品BOM表用料有变动的所有方面的更改。 3. 职责: 3.1 营销部 3.1.1负责客户变更要求的接收、内部传递及内部跟踪。 3.1.2负责变更产品交期、价格、库存处理等事宜与客户的沟通协商。 3.2 研发部 3.2.1负责对小范围变动,变更可行性的评估和确认审批,大范围变动由研发组织各部门评估变更可行性并进行可行性评价和审批。 3.2.2负责产品变更设计合理性跟踪。 3.2.3负责设计变更相关的设计、工艺文件、图纸、BOM表等变更 3.2.4负责技术问题与客户的沟通、协商。 3.3 品质部 3.3.1负责对涉及变更新购物料的检验和变更产品打样的检验并根据变更要求修改相关检验 3.3.2负责采购购买之由于变更需要新购材料及/或配件的检验。 3.4物控部 3.4.1负责涉及变更所需新增物料的采购,确保物料及时到位。 3.4.1 负责变更前产品专用材料和变更前成品、半成品在产线和仓库的产品规格、数量盘点。并 提供相关部门。 3.5制造部 3.5.1负责因产品变更需要做试样时变更后产品的打样。 3.5.2负责与制造部工作内容相关其它变更需要的调整,如标签和印网的调整、新模具的购置等。 3.6内部技术改良要求由需要更改设计的公司相关部门提出 4. 操作内容说明: 4.1内部技术改良要求 4.1.1由研发部提出的基于成本、性能优化、产品标准化需要及/或修正原先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为目的进行的一种涉及到BOM表有变动的技术改良要求。 4.1.2由制造部在制作过程中基于产品制作效率提升提出的涉及需要变动BOM表的技术改良需 求。 4.1.3品质部针对客户对产品的投诉及/或内部发现的质量问题,基于改进或解决问题需要进行 变动BOM表的技术改良要求. 4.1.4物控部基于物料种类的合并优化、便于管理及/或其它与物料成本控制或供应问题相关需 要变动BOM表的技术改良要求。 4.1.5公司其它部门提出以增加强产品竟争力、增强顾客满意等为目的内部技术改良要求。 4.1.6公司对已提供给客户使用、客户确认过的产品,设计更改范围内的任何内部改良需求需 提前征得客户的同意方可实施。具体按《偏差替代程序》操作。 4.2客户技术变更要求:

IT内控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规定

精心整理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境内单位IT 内控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规定(试行) ZXG140200-2007 1.目的和范围 IT 233.13.23.3内控体系运行情况的信息和资料,形成书面材料向管理评审会议汇报。 3.4内审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内审工作。 3.5内审员负责协助内审组长完成内审工作。 3.6受审核部门负责协助并积极配合内审工作。 4.管理内容与流程

4.1IT内部审核 4.1.1年度审核计划编制 4.1.1.1每年第一季度,技术发展部组织人员完成《年度IT内部审核计划》的编制,并提交技术发展部领导批准。 4.1.1.2“年度IT内部审核计划”要保证全年完成涉及IT体系中的全部要素和全部 1 2 3 4 1)IT 2)IT 4.1.2 1 2 3)只要人力资源允许,内审组成员应与被审核的部门无直接责任,独立于被审核工作。 4.1.2.2制订《IT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内审组长负责制订审核实施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的日程安排;内审小组的组成和分工;受审核部门相关的过程、活动及对应的管理制度条

款和体系要求;其他需明确的事项和要求等。 内审组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将计划发放到有关部门,以便确认计划安排。 4.1.2.3内审员应根据任务分工编写《IT内审检查表》。 4.1.3审核实施 4.1.3.1首次会议 审核时间、受审核部门及负责人、不合格事实描述、不合格类型、不符合条款等。不合格事实描述要具体,并经受审核方确认。 4.1.3.5末次会议 由内审组长主持,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 会议内容包括: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说明审核过程,宣读不合格报告,评

(完整版)GI-EHS-012变更管理制度

更新日期: 2013.08.08 Guanghua New Material 修订记录表 版本修订页码修订内容修订日期修订人A/0 新版发行2013.08.08 顾洪发

更新日期: 2013.08.08 Guanghua New Material 1.目的 为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避免由于变更失控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的变更管理。 3. 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4. 定义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一般变更:相同规格、不同的型号、不同供应商的物料替换;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相同型号规格物料的替换,有上岗资格的员工的更换。 重要变更:任何工艺参数、工艺条件、材质、类型、原材料品种的改变;添加新设备、涉及安全的控制系统和安全设备的任何替换;员工需要变换劳动防用品品种、对EHS有连带效应的变更,班组长以上人员的更换。 5. 变更类型 5.1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2)原料介质变更; 3)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5)操作规程的变更; 6)工艺参数的变更; 7)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 5.2 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运维部工作流程及规范

运维部工作流程及 规范

运维服务部工作流程及规范 (一)目的: 使员工能够规范、有序、高效的展开工作,同时建设一支素质高、技术好有战斗力的队伍。 (二)工作职责 一、部门负责人职责: 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行使公司给予的管理权力,组织本部门员工规范有序的展开工作; 2.及时准确的传达公司管理意见,同时要了解和掌握部门员工的各种想法和动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针对部门员工的技术状态和思想状况,定期进行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安全运维、文明运维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负责对本部门工作的不定期抽查和巡视,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作好有关记录,消除不良影响,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同时做好客户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5.部门内部定期召开研讨会,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各自心得进行交流、讨论,相互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准; 6.配合行政部门负责对部门人员工资的核算工作及业绩考评、评价和工作考核;

7.与公司其它部门搞好工作沟通与配合; 8.完成公司领导交付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员工职责: 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服从部门领导的工作安排; 2.工程安装调试中配合市场部开展工作,做到文明运维,安全运维; 3.施工运维时应了解工程概况,熟悉系统原理和施工图纸,坚持按图施工,严守施工操作规程,并制定工程进度计划,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4.协助公司市场部、培训部、行政部做好工程的验收、培训及工程原始资料的收集、保管和归档工作; 5.运维工作中对用户报修的故障能及时、高效的解决; 6.对所负责的运维学校进行定期的巡查维护,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公司信誉; 7.对工作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主管反映,寻求解决办法; 8.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9.对上级定期提供一些合理建议和意见; 10.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程序管理规定更改后

程序管理规定 生效 日期 2012-4-21 页 码 1/11 程序管理规定 分发号: 受控章: 目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签名 日期

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 页码2/11 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要求 4.内容 5.记录 6.修改记录 1 目的 更好的对加工程序进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避免程序使用错误而导致质量、安全、设

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 页码3/11 备等事故的发生。 2 范围 技术员、领班、副领班、工艺员、调机员及操作工 3 要求 本规定中涉及相关人员必须按本规定中所要求的严格执行。 4 内容 4.1 程序说明 4.1.1 一序标头说明 O 1235 ( 224 16*70 ET48 &71.6 &145 11/07/29 A ) N1G30U0.W0. T0101M08(T0101R4.0) G97S1000M03 第一段是加工外圆程序 ······ M01 N2G30U0.W0. T0808M08(T0808R4.0) G97S1000M03 第二段是加工筋条程序······(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404 R1.2,说明此段为加工内壁程序)M01 N3G30U0.W0. T0404M08(T0404R1.2) G97S1000M03 第三段是加工内壁程序 ······ M01 (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808 R4.0,说明此段为加工筋条程序)N4G30U0.W0. T0405M08(T0404R1.2) G97S1000M03 第四段是加工中心孔程序 ······ M30 4.1.2 二序标头说明

QMS管理审查管理程序

QMS管理审查管理程序 1.0目的 针对公司的品质政策和目标,定期对品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进行全面地审查,决定是否需要对现有品质管理系统地进行改进,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作。 2.0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0定义 无 4.0权责 4.1总/副总经理或其代理人召开并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4.2管理代表:负责提供质量体系运行成效的报告至总/副总经理或其代理人,包括: 4.2.1上次管理审查会议所需的一些相关资料; 4.2.2提供收集管理审查会议所需的一些相关资料; 4.2.3质量系统是否有效运作; 4.2.4管理审查会议的后续工作及会议决议的追踪﹑执行工作; 4.3评审委员:各课级以上主管或其代理人。

4.4内审组长:代表内审小组报告内审情况。 4.5各相关单位: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单位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的资料,并 负责落实评审中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工作。 5.0内容 5.1评审的形式及时间: 5.1.1一般以会议方式进行,必要时也可进行现场审查。 5.1.2一年内例行性管理审查一次,于内部审核之后召开,由总/副总经 理或其代理人主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 5.1.3如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行或产品出现重大质量环境问题时, 总/副总经理也可增加会议。 5.1.4会议召开前,由管理代表提前发布管理评审通知。 5.2评审输入内容: 5.2.1内部和外部审核报告事项; 5.2.2公司质量政策和目标的适宜性及有效性; 5.2.3各部门汇报一年来的质量管制工作(检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 讨目标贯彻及执行情况); 5.2.4产品符合性检讨; 5.2.5检讨上次管理评审的会议之决议事项和执行结果; 5.2.6顾客抱怨或其它反馈的处理情况;

运维制度及流程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总则 为保障公司所有媒体资源、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部全体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3、运维工作职责 一、负责公司媒体资源运维和技术支持

(一)根据营销战略和目标,负责媒体整体资源方案制定和组织开发,保障媒体资源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二)负责电子阅报栏软硬件的维护工作,对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三)负责led电子屏软硬件的维护工作,对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四)媒体资源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和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五)媒体资源设备和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巡检与维修保养。(六)媒体资源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公司媒体资源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七)媒体资源巡检维护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分区域分类型、一主多服、轮流交换”全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 八)在控制led大屏上安装防病毒软件,U盘做到一对一专用,进行硬件和技术双保护,确保控制电脑不受病毒攻击。 (九)负责媒体资源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和实施。 (十)建立运维人员外出巡检工作远程考勤机制,执行到地拍照传到部门工作QQ群。 (十一)安排专人监控运维人员巡检监控值班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登记问题和处理结果登记; (十二)建立控制电脑系统备份机制,一旦控制电脑系统遇到故障或

工程变更管理规定及流程

工程变更管理规定及流 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云南睿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 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第一条、目的 1、为了加强变更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有效地控制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特制定本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2、通过对变更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审批,确保变更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消除变更对工程成本和进度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二条、变更是对原设计内容进行完善、修改及优化,变更共分为三类: 1、一般变更:不改变设计原则,不影响使用功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影响美观;变更发生费用在2万元(含)以下的; 2、较大变更:不改变设计原则,不影响使用功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影响美观;变更发生费用在2万元至10万元(含)以下的; 3、重大变更:对原方案、原系统、主要结构布置、主要尺寸、坐标、主要标高、主要设备及主要使用功能改变及变更发生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 第三条、变更的体现形式分为四类: 1、由建设单位(业主单位)提出的变更; 2、由监理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 3、由设计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 4、由施工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 第四条对上述提出的工程变更,提出部门备齐相关原始资料,按本变更管理办法中图一及图二进行逐级上报审批。 第五条变更应将工程变更内容描述清楚。如:工程名称、变更原因、变更时间、变更部位、图纸比例、图示尺寸、规格型号、材料材质等,应达到根据变更单可准确计算工程量。 第六条变更单由项目部分专业依发生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第七条变更的控制 1、变更控制原则: 符合国家规范:变更应是对原设计中不满足国家规范、法规的部分进行变更,使之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法规; 保证使用功能:变更应是对原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变更,变更后应比原设计更合理、更满足使用功能; 降低建造成本:在不影响使用功能、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变更方案应更加节约成本; 保证建造工期:在不影响使用功能、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变更方案应更缩短施工周期; 2、变更内容: 原设计中不符合国家规范、法规的内容; 原设计中某些施工工艺做法现场难以实现、改进后更加合理的内容; 原设计中某些功能要求不能达到或违背承诺而需要进行改进的内容; 原设计中存在的遗漏、缺陷等内容; 由于某种需要公司提出的对原设计的更改内容; 3、相关部门职责: 项目部: 3.1.1 办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申请手续; 3.1.2 对拟变更的施工工艺进行把控; 3.1.3 负责变更的实施; 审批2万元(含)以下变更并报公司备案; 合同成本部: 对拟发生的变更进行经济分析;估算变更成本; 变更实施后,核算变更实际发生额是否在估算范围内; 跟踪变更的落实情况; 总工: 审核变更实施的可能性及施工工艺合理性;

EHS变更管理程序(含表格)

EHS变更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EHS管理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的变更。 3.0术语和定义 变更类型 3.1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3.1.1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3.1.2 原料介质变更; 3.1.3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3.1.4操作规程的变更; 3.1.5工艺参数的变更; 注:根据安监总局36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公司内部无需进行变更手续。 3.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3.2.1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3.2.2 安全设施的变更; 3.2.3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3.2.4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3.2.5 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2.6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3.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3.3.1 重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3.3.2 人员的变更; 3.3.3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3.3.4 EHS管理制度的变更; 3.3.5 管理职责的变更; 4.0职责 4.1变更申请部门填写《EHS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内容及变更前后的风险分析。 4.2技术部是工艺、技术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工艺、技术的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3工程部是设备设施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设备设施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4EHS部是EHS变更的管理部门,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5生产或技术分管副总是EHS变更的审核领导,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6总经理是EHS变更的批准领导,所有EHS变更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 4.7变更申请部门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负责实施。 4.8变更申请部门将变更结果通知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并及时进行培训。 5.0程序 5.1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变更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1.0目的 本程序旨在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被有效运作和维持,是否符合有关要求,以便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以维持或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一切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审核活动。 4.0内审程序 4.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品质部 主管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含年

度质量体系内审、制造过程内审、产品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公司的整个质量管理体系。 4.1.2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认证证书投诉时; 4.1.3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制造过程审核 1)产品质量下降 2)顾客抱怨或索赔 3)生产流程更改 4)强制性降低成本 5)过程不稳定 6)内部部门的愿望 4.1.4 制造过程审核的范围 审核应覆盖所有制造过程,一个工序由多个过程组合时,应按过程来审核,不应按照一个工序来审核。 4.1.5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产品审核 a. 产品质量有下降趋势,或不稳定; b. 顾客抱怨或索赔; c.生产流程更改,或零件来源更改; d. 部门的愿望。 4.1.6 产品审核的范围 产品审核应确保覆盖全部产品,提供给客户的全部产品均应进行审核。 4.1.7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的制定应根据《质量手册》“过程分析表”内容中的条款 分配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等内容进行,以确保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得到充分的策划。

07EHS因素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辨识和评价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施加影响的EHS因素,确定其中的具有重大影响或风险的EHS因素,并策划其控制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EHS因素的辨识、评价及控制策划活动。 3.管理职责: 3.1企管办负责评价结果的审核、检查和考核; 3.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EHS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确定有重大影响或风险的EHS因素;制定措施并实施。 4.工作程序: 4.1 辨识和评价的频次: 4.1.1常规:企管办两年组织一次对EHS因素的辨识和评价; 4.1.2随时: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企管办应随时组织EHS因素辨识和评价,并将结果报总经理: a) 当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变化时; b) 当组织结构、部门职能调整时; c) 当人员、工艺流程、作业场所或环境变更时; d) 当管理方法改善或目标完成时; e) 当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 f) 当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 g) 当设备、设施(含外部提供的)更新、改造时; h) 当过程发生事故、事件时; i) 当对审核结果或对管理评审分析发现需要更新时。 4.2 辨识和评价前的准备: 4.2.1由人事科组织对我公司生产单位段长、科室副科级以上领导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相应的EHS知识培训; 4.2.2参与人资格要求:审核员、专家或具有岗位专业知识的员工并经EHS知识培训合格的人员。 4.3 EHS因素的辨识: 4.3.1 辨识EHS因素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六种类型。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是指过去的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事故、事件;现在:是指现在运行或存在的状态;将来:是指在规划中的活动或可能发生的活动。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正常:是指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异常:是指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开启、停止、维修等;紧急:是指事故、事件发生或即将发生时。 六种类型:(分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说明) 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其他危害因素。(具体说明见附表) 环境因素分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社区问题和当地其他环境问题。 4.3.2 辨识方法: a)问卷调查:通过下发问卷,按流程分析,发动全员参与,辨识存在的或潜在的EHS因素; b)询问交谈:运用头脑风暴法,辨识出其工作中的EHS因素。 c)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照,可发现存在的EHS因素。 d)查阅记录:查阅事故、事件和不符合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EHS因素; e)获取外部信息:从同行业、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存在的EHS因素; f)生命周期评价(本方法针对环境因素的辨识):是指从产品的来源、设计、采购、制造、运输、销售、服务以及最终到废弃全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辨识出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g)检查表:就是为全面地辨识某一系统的运行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运用事先编制好的检查表,对照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EHS因素。 h)事件树分析{从原因到后果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基本事件)起,分析各环节事件(顶端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发展变化历程,并预测各种可能产生后果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各环节事件的分析,可辨识EHS因素。 i)故障树分析{从后果到原因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故后果(顶端事件),分析与事故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基本事件)。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可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EHS因素。 4.3.3评价范围与准则:总分大于14分可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8~14分为一般环境因素;低

变更管理程序

变更管理程序 1.目的:适用于本公司在制作及生产中之工艺﹑制程﹑性能等工程规范在投入过程中产生问题时,需由客户提出或工程变更来改善以确保作业,并使变更及时,准确和有效;确保工程变更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产品在打样过程,生产过程发生的工程变更. 3.术语: 3.1生产场所变更:指各产品的生产制造地点(包括全部产品和部分产品)由“本厂”转移至“别 厂”生产或生产场所搬运或外发生产加工。 3.2机台设备变更:指生产该产品的重主要或关键机器设备(指生产该产品必不可少的设备为重 主要或关键设备)的移动或变更。 3.3生产工艺变更:增加或删除工序及加工先后顺序调整或工艺参数调整。 3.4原材料厂家及材料牌号的变更:指更换购买原材料厂家或产品更换其它材料生产。 3.5重要管理人员的变更:如法人、车间(主任/主管)、品质/工程负责人(经理)的变更。 4.权责: 4.1工艺部/项目小组:为所有变更运作的主导部门,负责对客户所提出变更的评审及实施,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对变更进行相关的讨论评审和沟通,确保变更的可行性及有效的转化为内部要求。 4.2其它相关部门:配合变更运作的主导部门对变更的可行性和要求进行评审,对内部变更的提出和评审,确保变更的有效实施。 5.0流程

6补充说明: 6.1设计变更提出的时机 6.1.1外部变更:由客户提出的设计变更,如:产品的性能、功能、规格参数、外形结构等变 更,该类变更通常由客户向本司发出客户变更通知单,由业务部将相关变更通知及料转入工厂内部的工程部/项目小组。 6.1.2内部变更:该类变更由工厂内部的职能部门以《变更申请书》的形式向工艺部/项目小 组提出申请: 1)由生产场所所引起的变更:该产品的生产是在不同的工厂或在一个新增的厂址进行的; 该类的变更通常是由工厂内部的厂务部提出申请; 2)原材料的变更:指用于直接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原材料,该产品的生产是用了不同于 生产件批准时的材料,包括:不同的供应商、不同的型号规格等。该类的变更通常来源 于厂务部或采购部分。及环境管理方面的变更申请由厂务部提出. 3)制程及制程参数变更: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制程参数或制程(包括工序的调整、增 减)是不同于生产件批准时流程或参数,该类变更通常由生产部的各个车间提出。 4)检查、判定/试验标准的变更:该用于产品的检查(包括抽样、允许等)、判定/试验(包 括功能、性能等以及新技术的采用)标准不同于生产件批准时的标准。该类变更通常由各 个车间以及品质部提出。

项目管理-设计审查管理程序

设计审查管理程序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引用文件 (3) 4 定义 (4) 5 职责 (5) 6 管理程序和规定 (6) 7 附件 (12)

1 目的 为确保项目建设要求在设计阶段予以体现,更好地贯彻设计意图和及时修改设计文件中的错、漏、碰、缺等问题,便于采购,利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做好生产准备,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XXXXX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设计阶段及现场施工阶段。 3 引用文件对应最新版本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关于贯彻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具体实施意见》(中国石化〔2000〕建化字074号) SEP-SPM –GS1011《中国石化项目管理手册》 《中国石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建〔2011〕763号 SHSG-047-2005《工程设计项目专业设计规定编制提纲》 SHSG-050-2008《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06号令)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6号令)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25 号)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第11号令) SHSG-033-2008《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53-2011《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39-2005《详细工程设计交底工作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建设〔2000〕41号)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1)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一、目的:建立变更控制程序管理文件,明确变更的申请、评估、批准、通知、实施及跟踪、验证的过程,使任何符合本规程的变更都在受控状态,便于产品质量追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与药品生产及质量有关的所有变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新产品的上市。指新品种、新剂量的产品或新包装规格的产品上市。 现有产品的撤市。将现有产品品种、现有规格的产品或现有包装规格的产品从市场上撤回。 厂房的变更。包括厂房设计功能的改变,间隔的改变,洁净装修材料或形式的改变,对墙体或地面造成破坏性的改变等生产环境的变更。 设备、设施、公用系统的变更。包括改变送回风管路和送、回、排风口尺寸、位置,

空调机组或消毒系统,改变温湿度控制设施,改变气流组织,改变洁净区内地漏,纯化水制水设备,贮水设施材质、纯化水管路及用水点的改变,净化空调系统空调过滤器型号改变,高效过滤器供应商的改变,直接接触药品的气体过滤器的改变,生产设备的改变(包括新增和报废),直接接触药品容器材质的改变,洁净区内运输形式的改变等。 检验方法的变更包括取样方法、条件的变化,样品制备和处理方法的变化,对照品配制方法的变化,检验仪器型号的改变等。在法定的检验方法(如药典检验方法)变更后,按照企业内部备案流程在企业内部落实变更后的检验方法。 质量标准的变更。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项目的改变,有效期或贮存期的改变,贮藏条件的改变或稳定性方案的改变,中间产品项目监控点的改变等。在法定标准(如药典中的质量标准)变更后,按照内部备案流程在企业内部落实变更后的质量标准。 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备案的技术文件的变更。 生产工艺、处方的变更。包括辅料品种或数量(数量范围)、溶媒浓度、用量的改变,生产方法的改变,批量调整、药材炮制方法的改变等。批记录、操作规程的变更。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需要确定该变更是否需要到药品监管部门备案或批准。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取得批件后),在实施变更前按照备案流程落实变更后的生产工艺。 物料供应商的变更。包括中药饮片的生产商以及其他原药材、辅料和包装材料的供应商、生产地点或供应途径的变更。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变更。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该类变更需要由药品监管部门批准。

程序管理规定(更改后)

程序管理规定 分发号: 受控章: 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要求 4.内容 5.记录 6.修改记录 1 目的 更好的对加工程序进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避免程序使用错误而导致质量、安全、设备等事故的发生。 2 范围 技术员、领班、副领班、工艺员、调机员及操作工 3 要求 本规定中涉及相关人员必须按本规定中所要求的严格执行。 4 内容

4.1 程序说明 4.1.1 一序标头说明 O 1235 ( 224 16*70 ET48 &71.6 &145 11/07/29 A ) N1G30U0.W0. T0101M08(T0101R4.0) G97S1000M03 第一段是加工外圆程序 ······ M01 N2G30U0.W0. T0808M08(T0808R4.0) G97S1000M03 第二段是加工筋条程序······(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404 R1.2,说明此段为加工内壁程序)M01 N3G30U0.W0. T0404M08(T0404R1.2) G97S1000M03 第三段是加工内壁程序 ······ M01 (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808 R4.0,说明此段为加工筋条程序)N4G30U0.W0. T0405M08(T0404R1.2) G97S1000M03 第四段是加工中心孔程序 ······ M30 4.1.2 二序标头说明 O 2235 (224 16*70 ET48 &71.6 &145 11/07/29 B ) N1G30U0.W0. T0101M08(T0101R4.0) G97S1000M03 第一段是加工外圆 ······ M01 N2G30U0.W0. T0303M08(T0303R3.0) G97S1000M03 第二段是加工端面 ······(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606 R1.2,说明此段为加工卡口程序)

运维管理服务子系统

运维服务管理平台 操作说明 一登录界面 根据登录界面的提示,如图1,首次登录系统时,请单击“IE配置工具”和“OCX控件下载”下载并运行控件。并将该站点添加为可信任站点。 1.安装OCX控件时,请关闭IE浏览器,并建议使用IE7及以上浏览器使用。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您可以勾选“记住密码”,下次登录时不用再次输入。 图1 登录界面 2.单击“登录” 系统显示首页如2所示。 “概览”页签显示区域地图、设备和通道在线数、诊断结果统计、各区通道在线率、不同类型设备的在线率、各区视频达标率、联网平台在线状态和县级联网平台完好率。 ●单击右上角的,可以退出当前系统。 ●,控制当前系统为正常模式或静音模式,静音模式下实时报警上报时不会触发声音。 ●,将WEB界面切换为全屏模式。 ●:查询每日报表并进行下载。

图2 登录后界面 二权限限制 您可以配置不同权限的用户,系统默认4种权限角色,如表1-1所示。 除了系统默认的权限外,您还可以自定义角色。 添加权限的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设置> 权限配置”。 步骤2单击“添加”。 系统弹出“角色管理> 添加角色”对话框,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步骤3配置“角色名称”,并为当前角色选择“系统权限”。 步骤4单击“确定”,完成添加。 您可以对已添加的角色进行修改和删除。 ,修改当前角色信息。

,删除当前角色。 系统默认角色不能修改和删除。 图3 角色管理 三用户配置 配置好角色后,您可以配置该角色相应的人员。 以添加报修维修人员为例,添加用户的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设置> 用户配置”。 步骤2单击“添加”。 系统弹出“用户管理> 添加用户”,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步骤3配置“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联系电话”、所属组织等。

自动化程序更改管理制度

程序更改管理制度 1、总则 工艺、设备参数、报警设定值、联锁停机值是工艺、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改进操作,保护设备及工艺过程安全运行,避免设备及工艺事故的发生,因此报警值的确定、设置、修改以及程序联锁的修改、程序的增加等一系列关于上下位软件的修改,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办理。 2、依据 工艺、设备参数报警值来源于设计院设计的参数、以及工艺、设备生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参数,经过多方讨论确认的值。所有的参数在确定前必须经过审批程序,其流程参照本规定的内容。工艺、设备参数报警值的确定要有科学依据,同时结合工艺设备运行实际情况。自动化人员不能私自更改程序中的各种参数,必须有申请单位和计控处双方的书面确认,必要时,须经过公司相关部门的审核。 3、程序修改主要内容 3.1、量程修改 3.2、报警参数修改 3.3、联锁停机参数修改 3.4、控制流程的更改 3.5、新增设备程序修改 4、程序更改审批流程 4.1、量程修改 仪表科提出修改申请-→计控处领导审批(处长或副处长)-→自动化科执行; 4.2、工艺参数报警值修改: 工艺技术人员申请-→分厂领导审核(厂长或副厂长)-→计控处领导审核(处长或副处长)-→计控处自动化科执行; 4.3、联锁停机参数修改 工艺技术人员申请-→分厂领导审核(厂长或副厂长)-→公司分管领导审批-→计控处领导审核(处长或副处长)-→计控处自动化科执行; 4.4、控制流程的更改 工艺技术人员申请-→分厂领导审核(厂长或副厂长)-→公司分管领导审批-→计

控处领导审核(处长或副处长)-→计控处自动化科执行; 4.5、新增设备程序修改 工艺技术人员申请-→分厂领导审核(厂长或副厂长)-→公司分管领导审批-→计控处领导审核(处长或副处长)-→计控处自动化科执行; 4.6、所有工艺、设备参数报警停机值由生产单位最终确认,自动化科按审批单执行。自动化科维护人员在参数进行修改后,对联锁报警清单进行修改。 5、程序更改操作流程 5.1、自动化科维护人员必须执有书面的审批单才可对程序进行修改的流程,在接到程序更改任务前,不得对程序进行任何修改; 5.2、维护人员在接到程序更改任务单后,出具书面的程序更改方案,经科内研究讨论后,对程序进行修改。 5.3、对于4.4、4.5条程序进行修改前,应由计控处自动化科进行总体规划,制定修改方案,自动化科维护人员具体完成。 5.4、4.4、4.5条更改程序时,先将程序编制完成,经科长对程序进行审核,模拟试验后才可到现场对程序进行下载。 5.5、修改程序前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要保证程序是最新的在线程序(在线测试); 二要对程序进行备份; 三要做好对被修改程序段前的记录; 四要做好对被修改程序段后的记录。 5.6、程序修改完成后,程序运行效果需由工艺技术人员申请人员签字。 5.7、每次程序修改完成后,自动化科维护人员在24小时内需向科里上交程序修改审批单、程序备份、修改记录、联锁报警清单。自动化科对程序修改进行统一存档。 6、附则 6.1、本制度由计控处编制并归口管理; 6.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计控处自动化科 2012年6月21日

最新产品和过程变更管理程序资料

1.目的 1.1.为明确产品与过程变更的责任和流程,做到实时有效的变更管理,确保并符合客户要求,特订定本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公司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变更,包含4M变更及任何客户和供应商所引起的变更。 3.名称定义 3.1.4M变更:是指产品制造中,涉及的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含环境场所),内容包括:规格、材料的变更;机器、设备的变更;制造方法、工艺的变更;作业者变更。 3.2.ECR: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工程变更申请单。 3.3.ECN: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变更通知单。 4.权责 4.1.采购部:材料(含构成部件)\材质变更的申请和实施。 4.2.生产部:负责相关过程变更的申请和实施,即设备、工艺方法、作业人员变更。 4.3.销售部:负责客户提出的变更受理,收集和内部反馈客户的确认结果。 4.4.技术部:负责产品相关设计变更的申请和实施。 4.5.质量部:负责召集各部门评审变更和提交给客户确认,并实施相关文件的变更。 4.6.物流部:负责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变更和库存品、在制品的处理。 5.内容 5.1.变更的提出: 5.1.1.当公司内部发生产品和过程变更需求时,由各责任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填写《工程变更申请单》。 5.1.2.申请部门需将变更项目、变更原因、变更前与变更后等内容详填于《工程变更申请单》中,必要时需附图面、佐证资料、样品等,经申请部门主管核准后,交质量部确认。 5.1.3.当客户针对机构设计、规格尺寸、工艺流程、材质等提出设计和过程变更需求时,由销售部提出变更申请,各部门进行评审和执行,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工作周。 5.1.4.当供应商针对材料、工艺等变更需求时,由采购部接受和提出供应商的变更申请。 5.1.5.当产品需要设计变更时,由技术部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当工艺流程、设备、方法等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