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训练

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训练
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训练

第二节“一”、“不”、“去声”和重叠词变调与训练

形容词的重叠练习

形容词的重叠 一部分形容词有重叠形式。 1.重叠方式: 单音的:AA式----大大(的)长长(的)轻轻(的)慢慢(的) 双音的:AABB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老实实整整齐齐 ABAB式----雪白雪白笔直笔直碧绿碧绿滚圆滚圆 A里AB式----胡里胡涂土里土气罗里罗嗦傻里傻气(这种重叠式的形容词很少)2.语法意义: A形容词重叠后,都有表示程度加深和加强描写的作用,所以不再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非常高= 非常高高的十分漂亮*十分漂漂亮亮特别马虎*特别马里马虎的“红通通”一类重叠后缀的形容词也不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太阳红通通的*太阳很红通通的 B A里AB式的重叠方式有厌恶、轻蔑的意味,只限于含有贬义的形容词。 例如:妖气—一妖里妖气(√)漂亮—一漂里漂亮(×) 这类形容词还有: 马虎小气拉杂慌张流气土气邋遢 C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重叠,形容词能不能重叠主要是习惯问题。 例如: 整齐──整整齐齐漂亮──漂漂亮亮 整洁──整整洁洁(╳) 美丽──美美丽丽(╳) 方便──方方便便(╳) 严肃──严严肃肃(╳)

形容词的重叠练习: 1、改错: (1)我每天都非常高高兴兴的。 (2)大街上干净干净。 (3)人们快乐快乐地去上班。 (4)她打扮得美美丽丽的。 (5)那些工艺品都做得细细致致的。 (6)她把我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极了。 (7)我们一说到她的男朋友,她的脸就很通通红红的。 (8)下课后,同学们都很匆匆忙忙地走出了教室。 (9)她的头发金金黄黄的。 (10)那个孩子的小手冻得冰冰凉凉的。 (11)姐姐比我漂漂亮亮。 (12)中国的孩子没有我们快快乐乐。 2、把形容词改写成重叠的形式,填在横线上: 她(高)个子,(长)头发,(大)眼睛,(小)鼻子和嘴巴,(瘦)身材,(甜)笑容,是一个喜欢打扮得(漂亮)的女孩。 3、搭配练习:

第二十七讲 音变上声的变调

第二十七讲上声的变调 教学目标: 能掌握上声、一、不的变调。 教学重点: 上声的变调规律。 教学难点: 上声的变调朗读。 教学内容: 上声的变调。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新课: 水果粉笔理想美好雨伞买水果只有你(双单格) 二、新课。音变的概念: 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人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字),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包括: 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1.变调

变调是指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某个音节本来的声调发生变化。 变调: 包括: 上声的变调、“一”的变调、“不”的变调 (1)上声变调 上声在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原调的几率很小只有在读单音节字或处在词语末尾或句末时才有可能读原调。 上声有两种变调: A.xx+非xx: 变半上---211 练习: xx: 百般火车警钟. xx: 祖国旅行导游 上去: 讨论土地感谢 上轻: 斧子xx伙计 (1)上声+轻声(←非上声)→半上+轻声(附注:211 + 4)

打听眼睛喜欢讲究(轻声字本调为阴平) 打量暖和老实起来(轻声字本调为xx) 打扮买卖本事管教(轻声字本调为去声) (2)上声+轻声(←上声)→阳平+轻声(附注:35 + 3 1) 打扫xxxx想想(轻声字本调为上声) (3)亲属称谓中上声字的重叠→半上+轻声(附注:211 + 4) 奶奶姥姥婶婶嫂嫂姐姐 (4)上声+“子”(轻声)→半上+轻声(附注:211 + 4) 椅子斧子本子铲子剪子小子傻子板子 耳朵马虎宝宝痒痒(→半上+轻声;附注:211 + 4) 法子(35 + 3;一个特例) B.上上相连: 前者变成阳平调---35(上声见上声,前面变阳平) 变调实例: 鱼水--雨水埋马--买马涂改--土改白米--百米 练习: 懒散手指母语小组旅馆广场首长海岛C.三上相连: 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音节变阳平[35]。 展览馆选举法洗脸水打靶场管理组手写体 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 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读半上[211],中间音节变阳平[35]。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_朱金妹

2009年1月 第7卷第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Jan 1,2009Vo l 17N o 11 * 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朱金妹(CH I CAM MU I )(1985)),女,越南人,胡志明市楷达外语学校教师,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 王玲娟(1970)),女,湖南安仁人,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和艺术学。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 * (越南)朱金妹,王玲娟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 越南语和汉语重叠式形容词在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均存在异同。相同的形式有AA 式、AABB 式、A BB 式和BBA 式,越南语中没有AXY Z 和A B A B 式;越南语形容词重叠后,有的意义加强,有的意义减弱,而汉语形容词重叠后往往含有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两种语言的重叠形容词都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补语,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同的是,越南语重叠形容词不能作状语,而汉语重叠形容词可以作状语。 [关键词] 汉语;越南语;重叠式形容词;异同 中图分类号: H 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9)01-0089-04 形容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活跃的语言现象,在汉语重叠的语言现象中数量最多。从王国 章、吴淑春等5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6[1] 中,得知重叠形容词共有1575条,包括AA,AABB ,ABB ,AB AB ,A 里AB ,AXYZ 和BAA 等形式。形容词重叠也是现代越南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而汉语与越南语同属孤立语,因此汉语、越南语重叠形容词在结构类型等方面必有异同之处。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时常遇到困难,使用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时常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本文针对越南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3个方面对汉越重语叠式形容词进行对比,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材料。 一、语法形式方面 (一)AA 式 汉语里的AA 式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 重叠后形成的。 [2][p 126] 重叠以后,口语音声调有变化,第 2个音节常变成阴平且儿化,如:红y 红红儿的h ngh ngr de ,小y 小小儿的x i ox i or de ,好y 好好儿的h oh or de 。书面音一般不变调且不儿化,如:红y 红红的h ngh ng de ,小y 小小的x i ox i o de ,好y 好好的h oh o de 。 于是越南学生常犯两个错误,一个是给汉语AA 式重叠形容词标调时常把口语的声调标在书面语上;另外一个是分不清口语音和书面音的声调,形容词重叠后仍读原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受越南语AA 式重叠后声调没有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此需加以强调。 越南语里的AA 式分为两类: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3][p 1593] 所谓完全重叠即重叠后基本形式A 的声母、韵母、声调与重叠部分的声母、韵母、声调一样,毫无改变之处,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声调都没有变化。[3][p 1594] 例如:Xanh (绿)y xanh xanh (有点儿绿),L ?ng (静)y ?ng l ?ng (有点儿静),L ?u(久)y l ?u l ?u (不久),Run(颤抖)y run run (有点儿颤抖)。完全重叠形容词还有一种情况:重叠后,重叠部分的声母、韵母一样,只有声调有

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训练

第二节“一"“不"“去声"和重叠词变调与训练 学1 ?掌握“一”、“不”、 目2掌握上声的变调规律 “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 占 小掌握“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规律难 占 八、、 “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及其训练 1? “一”的四种声调 2 . “不”的三种声调 3?去声、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教学过程 “一、不”的变调及其训练 1. “一“的四种声调 ① 单念,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基数或后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原调。如: 始终如一第——九九五年 万——楼初——营一班 ② 在去声字前读阳平。如:一定一瞬一切一块一座 ③ 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如: 一杯一天一览一桶一般一直一点一心一年一起 ④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例如:看一看 尝一尝谈一谈画一画比一比 “不”、“去声”和重叠词变 课时 课型 新授

练习: 一天一群一样一笔一切一斤一家一组 想一想 听一听 试一试一来二去了百了 一落千丈一脉相承一毛不拔一劳永逸 2. “不”的三种声调 ① 但念,在词句末尾或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原调。 不决不不说不谈不写不曾不服不及不吃不湿 ② 在去声前读阳平。即:“一、不” +去声变为35: 不利不懈不测不会不败不错不看 ③ 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即: “一、不” +非去声 ④在重叠词中间读轻声: 酸不酸回不去说不好行不行要不要 练习材料: 不去不想不看不行不惜不来不要不忍不定来不及买不起不卑不亢不义之财 (三)去声、重叠形容词的变调及其训练 坏蛋庆祝愤懑 ①AA 式一般不变调,如:快快的、长长的。 即"AA 儿”式'如: ②ABB 式的形容词, BB 一律读为阴平调: 叠形容词,一般BB 读阴平。”那究竟这个一般该如何把握, 谈到ABB 式重叠形容词的读法时说: “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 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 为阴平调……如果念得缓慢些,念清楚它的原调, 显得读字清楚,不变也可以。”(《普通话语音知识》) 北京岀版社编写岀版的《普通话语音常识》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种两可的说法似乎也让人们难以把 2 ?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 AA 式、ABB 式和 AABB 式。 快快儿好好儿 远远儿 早早儿饱饱儿 圆圆儿 亮堂堂红彤彤 慢腾腾绿油油沉甸甸 文纟刍纟刍软绵 绵 矢于ABB 式重叠形容词的音变规律,语言学界争议颇多, 大多辞书、教材等都这样描述: ABB 式重 不三不四 不拘一格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1 ?两个去声相连,前面一个一般读成 35: 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 什么情况下要特殊呢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在

汉语变调

“一”和“不”的变调 “一”和“不”这两个字,单念时“一”读阴平,“不”读去声,但用在语句中就不一定读它的原来声调。有的人不了解其变化规律,常常把声调读错。 ⒈“一”的变调 A、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或表示序数、基数等时,读原调阴平 例如:说一不二数一数二一班一楼统一划一万一 B、在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一致一阵一切一块 C、非去声前读去声 例如:一杯一直一早 D、夹在词语中间变轻声 看一看试一试等一等 ⒉“不”的变调 A、单念、词句末尾,非去声前均读原调去声 例如:不,我偏不谁敢说个“不”字? 不通不齐不巧 B、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不但不利不会 C、夹在词语中间读去声 例如:了不起吃不了去不去

上声变调 (1)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去声(非上声音节)前,丢掉后半段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例如: 上声+阴平:百般bǎibān保温bǎowēn打通dǎtōng纺织fǎngzhī海关hǎiguān 上声+阳平:祖国zǔgu?旅行lǚxíng导游dǎoy?u改革gǎig?朗读lǎngdú 上声+去声;广大guǎngdà讨论tǎolùn挑战tiāozhàn土地tǔdì感谢gǎnxia 注:上声音节在轻声前的变调情况要根据轻声音节的情况而定。a、当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一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时35;二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例如:阳平:等等děngdeng讲讲jiǎngjiang想起xiǎngqi 半上;嫂子sǎozi碾子niǎnzi姐姐jiějie b、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例如: 阴平:打听dǎting眼睛yǎnjing比方bǐfang 阳平:本钱běnqian老婆lǎopo老爷lǎoye 去声:脑袋nǎodai寡妇guǎfu本事běnshi (2)上声音节在上声音节的前面,即两个上声相连,则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与普通话阳平的调值相同,而后一个上声保持原来的调值不变。例如:

上声的变调与训练

第一节上声的变调与训练

理想水井处理惊醒洗脸打假手指母语请柬比拟 假使勉强匕首选举缓缓 B.在非上声前面,一般上声的调值变为211,即:上声+非上声(包括本调不是上声的轻声)→21(半上)+上声: 北京火车主持本质旅客果然体型处分鸟笼好的 说明:三个上声连读有时第一个上声读211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变调以后,第一个上声其实是在非上声的35前,当然应读211. C.在原来是上声,现在读轻声的字音前,有两种不同变调: 第一个音节的上声读阳平35,这类词以单音节动词重叠为主: 走走想想打手哪里 第一个音节读半上211,这类词主要有亲属称谓的重叠词或由“子构成的名词和一些口语词”:奶奶姐姐本子椅子耳朵宝宝老实摆布上声+轻声(本调是上声的轻声)——→21/35+上声: 影子姥姥姐姐马虎(21) 晌午哪里打手可以等等想起小姐举起(35)2.三个上声字连用,根据不同的语音层次,又有两种情况: 一种结构为“1+2“,即第一个音节变为半上211,第二个音节变为35,第三个音节不变,整个结构读成:211+35+214,。这类词往往后两个字是结构固定的词(单双格),如: 很勇敢给奖赏小老虎买保险写检讨找厂长耍笔杆炒米粉 一种结构是“2+1”,即前两个音节都变为35,读成35+35+214,这类词往往前两个字是结构固定的词(双单格),如: 勇敢者五百里展览馆百米跑水彩笔场景美处理品 举手礼洗脸水管理法舞蹈美手写体 3.三个以上上声相连,其变调一是可以根据语义适当分组,再根据分组和情况决定如何变调。 如:写/演讲稿/你/也许/懂。 我想/找你/给我/买/五两/好米酒。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变调词组

冀教版教材中轻声、变调的处理原则 一、轻声问题 冀教版教材中,标注为轻声的,除了我们习惯的“吧、吗、呢、啊”等语气词和“的、地、得、着、了、过、们”等助词外,还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收入的词语,注音为轻声的,则冀教版教科书也标为轻声,如桌子(zhuō zi)、早晨(zǎo chen)。 2.方位词“上”、“里”、“边”、“面”在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地点时为轻声,如“桌子上”、“箱子里”、“东边”、“上面”。 3.“上”、“下”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结果等,读轻声,如“爬上山顶”、“锁上门”、“坐下”、“传下命令”。 4. 重叠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看看”、“说说”。 5.“个”字做量词时读轻声,如“一个”、“几个”。 6. “不”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如“看不清”、“行不行”、“挡不住”。 7.“一”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读轻声,如“读一读”、“写一写”。 8. 表示趋向的动词,如“起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时,读音会有轻重变化。如在“拿起来”里,“起来”两字都为轻声;插入“得”或“不”以后,如“拿得起来”、“拿不起来”,“起来”两字都重读;“起来”两字之间再加宾语,如“拿得起枪来”、“拿不起枪来”,“起”字重读,“来”字轻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出来”、“出去”等都可以有同样的变化,注音也用同样方式。 二、变调问题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阴平,单念或在词句末尾念本调,如“第一”;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样”、“一见如故”;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言为定”、“一本万利”;夹在重叠动词中间念轻声,如“看一看”。 2. “不”的变调:“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念去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也念去声,如“我不”、“不多”、“不同意”、“不好”;在去声前变阳平,如“不去”、“不是”;夹在词语中间时念轻声,如“差不多”、“用不着”。 3.“ABB”式形容词的变调:现代汉语中,一部分“ABB”式的形容词,后面的“BB”的读音会变为阴平,如“沉甸甸”、“黄澄澄”;但也有部分“ABB”式的形容词不变调,如“亮闪闪”、“乐陶陶”、“红艳艳”。 “一”的单字是一声,“不”的单字调是四声。它们在单念或处于词尾、句尾时读原调,如“二00一”、“统一”、“你不”、“不”等。“一”作序数表示“第一”的意义,不变调,而在其它情况下就要做变调处理。 (1)“一”,“不”在四声前面都要变调,都要变成二声。 如:一致一再一定一律一瞬一共一带一向一色 (2)“一、不”在一、二、三声前,“一”变读四声,“不”不变调,仍念四声。如:一起不好 (3)“一”夹在动词中间,读轻声;“不”夹在动词中间、形容词中间或动词补语中间时,读作轻声。如:走一走好不好输不起上不来 1. 轻声 普通话里,除四声以外,还有一种又轻又短,听起来声调很不明显的字音就叫轻声。 在普通话里,应该成轻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气词“啦、吧、吗、呢、哪、呀、啊、嘛、哇”等读轻声。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 (3)词尾的“子、儿、头”和表示多数的“们”读轻声。 (4)表示方位的词“里、上、下、中、边”等读轻声。 (5)表示趋向的动词“去、来、起来、回来、出去、上来、下去、上、下”等读轻声。 (6)重叠动词和重叠名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最新普通话变调大全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上声读24机会多,仅次于半上211,24的机会少。

形容词的重叠

第一章汉语部分词类及其教学 四.形容词的重叠: 形容词重叠是我们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语法现象。留学生在学习形容词重叠时经常出现一些偏误。这一部分我们打算先从留学生的偏误出发,然后分析形容词重叠的形式和意义,最后总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重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留学生形容词重叠偏误分析: 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形容词重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各种各样。如:A:*她每天都打扮得美美丽丽的。 *哪些工艺品都做得细细致致的。 B:*她把我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极了。 *我们一说到她的男朋友,她的脸就很通红通红的。 *下课后,同学们都很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教室。 C:*她的头发金金黄黄的。 *那个孩子的小手冻得通通红红的。 D.*姐姐比我漂漂亮亮。 *中国的孩子没有我们快快乐乐。 在形容词重叠方面留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上四类: A类是把不能重叠的形容词重叠了。 B类是形容词重叠后一般不能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也不能再带程度补语,而留学生带了。 C类是重叠方式有误。把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错误地认同为性质形容词。 D类是形容词重叠后用在了比较句。我们知道汉语形容词重叠后是不能用在比较句的。 (二)形容词重叠的形式: 性质形容词,尤其是单音节的形容词大部分都可以重叠,部分状态形容词也可以重叠,但重叠方式不同。重叠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AA式:好好儿、慢慢儿、高高、大大、松松、长长、紧紧等。 AABB式:干干净净、快快乐乐、清清楚楚、高高兴兴、漂漂亮亮、轻轻松松等。 ABAB式:笔直笔直、通红通红、漆黑漆黑、金黄金黄、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等,这一部分都是状态形容词。 (三)不可以重叠的形容词: 从留学生的偏误中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有一部分形容词是不能重叠的,但教材中一般并没有明确指出,到底哪些形容词不能重叠,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哪些形容词不可以重叠。 1、带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一般不可以重叠。如:狠毒、卑鄙、丑、困难、冷漠等。 2、带有明显书面色彩的形容词一般不可以重叠。如:美丽、勇敢、伟大、

叠音词的读音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叠字形容词 没有必要读变调 魏丹(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100816) 河北杨艳丽(435252292) 转载 笔者最近参加了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的录音监听工作,发现小学语文课本的叠字形容词,特别是ABB式的叠字形容词一律按变调发音,例如:灰蒙蒙huīméng méng要读成huīmēng mēng,绿油油lǜyóu yóu要读成lǜyōu yōu。我问了几册课本的责任编辑为什么要读变调,他们都说是经过研究的,ABB式叠字形容词都读成变调,是为了和《现代汉语词典》一致。我认为小学语文课文中的ABB式叠字形容词没有必要读变调。 普通话中的叠字形容词主要有三种形式:AA式、ABB式和AABB 式,例如: AA式:好好、慢慢、满满 ABB式:红彤彤、黑洞洞、明晃晃 AABB式: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舒舒服服 普通话中的叠字形容词变调现象是指不管叠字形容词最后面的1~2个音节原来是什么声调,读变调时一律把它们读成阴平声调。例如:好好hǎo hǎo 变读成hǎo hāo;红彤彤hóng tóng tóng 变读成hóng tōng tōng;干干净净gān gān jìng jìng变读成gān gān jīng jīng 。著名语言学家、普通话专家徐世荣先生对叠字形容词的变调很有研究,他认为叠字形容词的变调是一种普通话的口语现象,其变调原则是:1、能不变的可以不变;2、口语中可以变,书面语中可以不变,3、读成儿化的变,不读成儿化的不变;4、描写实际情况的不变。例如:“好好学习hǎo hǎo xuéx í”在口语中可以变读成“好好儿学习hǎo hāor xuéxí”,“红彤彤hóng t óng tóng ”在口语中可以变读成“hóng tōngr tōngr”,“漂漂亮亮piào pi

第五讲普通话水平测试上声的变调

第五讲普通话水平测试上声的变调 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固定的声调,但在音节与音节连接得很紧密得时候,有些音节得调值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⒈上声的变调 上声是个曲折调,又比较长,在快速连读时常常会挤短、扯直,不是把开头的下降部分挤掉,就是把末尾的上升部分挤掉。上声的变调规律如下: ①上声+上声→阳平+上声 例如:“好米”听起来象“毫米”“马场”听起来象“麻场” 如果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都变成近似阳平的调值。例如:展览馆、洗脸水。有的词语第一个音节可以变阳平,也可以变“半上”,这与词语内部语法结构有关。例如:纸老虎、小组长等②上声+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半上”+非上声 例如:很高很长很大老张老王老赵 ②上声字后如果是轻声音节,这个上声字一般要根据它后面轻声字原来的声调来变化。 上声+轻声(非上声字)→“半上”+轻声 例如:喜欢你们早上 上声+轻声(上声字)→阳平+轻声 例如:老虎想想洗洗 但是有两类“上声+轻声(上声字)”的词是按上声+轻声(非上声字)“的规律变化的。这两类是: A、上声+“子”(轻声)→“半上”+“子”(轻声) 例如:椅子斧子板子 B、亲属称呼中上声字的重叠→“半上”+轻声 例如:姐姐奶奶姥姥 二、上声声调的辨正 上声在四声里难度最大,常见的毛病有三:一是低音段不够低,不够长。二是起音过高,因而降幅大。三是上升段或是没有,或是收音过重。 矫正方法:低音段11最重要,须保持足够的长度;起音防止过高,形成明显降势;升段音高幅度虽然大,可是要快;收尾可以强,可是要防止夸张;缺少升音段的要补上。 练习一: 下列词语或句子中最后一个音节如果是上声,请按2114调值发音。 阅览特准跳舞路阻六百不买絮语地理报纸 山高路远粉红的四米每件四块五 春眠不觉晓(2114),处处闻啼鸟(211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114)。 练习二:

关于上声在本调为上声的轻声之前的变调问题

关于上声在本调为上声的轻声之前的变调问题 [摘要]文章研究了普遍话上声在本调为上声的轻声之前的变调问题,着重阐明了上声在这 种条件下的两种变调现象,并且深入地分析了两种变调现象中的有关规律。 普通话上声的变调问题,在现代汉语所讲的音变的变调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上声在本调为上声的轻声之前的变调问题,又是上声变调中至关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说普通话的准确性。南方人一般把“椅子”说成“姨子”,把“借你的小椅子坐坐”说成“借你的小姨子坐坐”,遭人白眼,甚至唾骂,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这种变调规律而引起的。笔者多年从事现代汉语教学,对此问题很难从现行的教材中找到满意的答案。从目前流行很广的几种现代汉语教材来看,对上声在本调为上声的轻声之前的变调问题,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版)认为:“上声在本调是上声的轻声之前时,变为 近似阳平”。①这个说法显然是欠准确的,因为只有较少的一部分词语按此规律变调。例如: 打手214 214→34 3② 讲法214 214→34 3 想想214 214→34 3 但是,大多数词语都不能按此规律变调。例如:椅子214 214 不能变为34 3(姨子) 厂子214 214 不能变为34 3(肠子) 李子214 214 不能变为34 3(梨子) 这一类词之所以不能这样变读,一是因为不符合语言实际,二是因为这样变读会改变词语的原意。 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只字未提这种变调现象,不知是忽略了还是有意回避。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指出:“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象阳平(34);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阳平,有的变‘半47上声’(21)。”①这个观点是符合语言实际的。可惜的是,他们只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变调现象,而没有进一步指明这两种变调现象的有关规律,也就是说,没有指明在什么情况下变为阳平,在什么情况下变为半上声,所举例子也没有很好分类,令人难以把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在词语的注音和注释方面是全国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笔者就“上声+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词条全面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该词典收集了这类词条一共171个。从词典上只知道这些词条的后一个字音念成轻声,至于前面的上声如何变调,就无法知道了。笔者就这171个词条的变调问题又作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另外还对该词典未收入但与这类词语有相同变调规律的一些词语也作了初步的考察研究,认为它们有如下变调规律。 一、前一个上声变为半上声。这种变调现象有如下规律: (一)x+子→21 4 这里要强调,“x”必须是上声字音,这个“子”必须是名词后缀,凡是属于这种情况的,前面的上声(即x)都一律变成半上(即调值为21),后面的“子”都一律念成轻声(调值为4),毫无例外。 值得指出的是,有的词语是临时组成的,在词典中未必能查到,比如随意给小孩起的小名儿,诸如“虎子、鲁子、狗子”等等,只要符合上述(-)的条件,均可放心按此规律变读。 (二)M+M→21 4 这是一种名词性的叠音词(有的是单纯词,有的是合成词),M为上声字,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前一个上声一律变读为半上声(即调值为21),后一个上声一律念成轻声(调值为4)。《现代汉语词典》中这类词条收集一共有8个,尽列如下:邑邑宝宝姐姐老老姥姥奶奶嫂嫂婶婶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对小孩说话一般喜欢用名词性的叠音词语(当然,小孩说话也喜欢用叠音词语),例如“饺饺、果果、狗狗、手手”等等。这种临时组成的叠音词语

汉语拼音(轻声、儿化、变调)

汉语拼音(轻声、儿化、变调)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xiōngdi(指弟弟)——兄弟 xiōng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 对头duì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 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 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如: 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如: 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如: 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 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

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 xx、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如: 过来、过去、干起来。 熟记声调歌: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及标调歌: “见到a不放过,没有Aa找o、e,i、u相遇标在后,一个韵母最好说”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而来。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 ”,如“花儿”写成huār。 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如: “号码儿”(hàomǎr)中的“码”,虽然儿化了,但韵母还是a;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如: “树根儿”(shùgēnr)中的“根”(gěn),儿化后,它的韵尾n丢失,实际读成了shùgēr。由于儿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这样,有些音节本来是不同音的,却变成同音的了。如“针”和“枝”是两个不同音的字,儿化之后,成了“针儿”和“枝儿”,变成读音相同的了。普通话的韵母除了e、er不能儿化外(ueng一般也不儿化),其他韵母都可以儿化。 儿化的主要作用是: 表示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

上声和去声的变调

上声和去声的变调 一、口语的变调 有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适用于不同语体——在书面语言中,在复音词和成语中是一种读法,在口语中当单音词用,或在反映日常生活事物的某些复音词中,其语调要发生变化。例示如下: ①差(书)chā:差别差价差额阴差阳错差强人意 ——(口)变调为chà(阴平变去声):差不多差一块就差你一个真差劲儿②逮(书)dài:逮逋力有未逮 ——(口)变调为dǎi(去声变上声):逮兔子不知道上哪儿逮他去 ③翘(书)qiáo:翘首以待翘楚连翘 ——(口)变调为qiào(阳平变去声):翘尾巴翘胡子 ④塞(书)sài:要塞边塞出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口)变调为sāi(去声变阴平):活塞瓶塞乱塞一气塞的严严实实 认识:口语音节语调变化的情况大致为阴阳上声与去声的互相转变,大多情况下是阴平、阳平调变化为去声调。 二、不同语义环境中的变调 由于与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不少多音字的声调即随机发生变化。例示如下:⑤场(书)chǎng:场合场面场所冷场捧场 ——其他语境中变调为cháng(上声变阳平):场院圩场外场一场大雨一场好戏 ⑥处chǔ(有动作义):处分处罚处置处理处女 ——其他语境中变调为chù(上声变去声):处长处所长处益处大处深处⑦创chuàng:首创创办创举创新 ——chuāng(去声变阴平):创伤创口创痍 ⑧供gōng:供应供养供求提供 —— gòng(阴平变去声):供状招供供品供养(指祭祀)供奉供职供认⑨量liáng:量杯测量量身高丈量土地 ——liàng(阳平变去声):数量变量最大限量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⑩难nán:难兄难弟(难得的兄弟,含贬义)困难(可读轻声)世上无难事——nàn(阳平变去声):难兄难弟(共患难的)排难解纷责难发难 ⑾宁níng:安宁宁静息事宁人 ——nìng(阳平变去声):宁可宁愿宁缺毋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⑿强qiáng:强制强渡强化强横博闻强识 ——qiǎng(阳平变上声):勉强牵强强迫强词夺理强颜欢笑 认识:不同语义环境中的变调,大致情况也是阴平、阳平与去声调的互变,变为上声的情况相对较少。 三、不同语调环境中的变调 这种变调,常常是由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在普通语中,这类变调又可分为几种情况: 1、“一、七、八、不”的变调 汉语中,“一、七、八、不”的变调有相同之处,我们先看例示: ①一律一处一派一岁一块

认识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式词语

认识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式词语 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通用语(也是法定的全国通用语)具有极强的表达力,能够满足人们信息交往的需要。构成现代汉语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词汇和语法。可以说是丰富的现代汉语词汇在有限的的语法规则下组合,才成就了这缤纷的现代汉语。一定程度上讲,一种语言中词汇代表着这个语言的发展程度,也代表着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 汉语里的词,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构成。从数量上看双音节词又占多数,从词的构造来看又以合成词为主。合成词中有一类词是用两个相同语素相叠的方式构成的,如“妈妈、试试、个个、认认真真”,我们将这种构词方式叫做重叠式。这类词看似与其基式相类,但既然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它的意义和作用就必然与其基式不同。①那么异在何处呢?下面我们就从重叠式的结构类型、语音特征及重叠式与基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两个方面再认识一下重叠式。 一重叠式名词 重叠式名词大多就是亲属称谓,如“哥哥、伯伯、姥姥”等。这类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通常做轻声,如果第一个音节是上声,在重叠式里则变为半上,如“奶奶、姐姐”。这类词的语素大都是粘着语素。要注意的是这类词是语素的重叠而非“猩猩、饽饽”的音节的重叠。同时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这些称谓在古汉里多为单音节词,如“兄、姑、舅”,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有的被新词所替代,有的加上了词缀,但大都成了双音节词。 二重叠式量词 重叠式量词就是单音节量词的相叠,如“个个、本本、颗颗”。这类词包含有“每”的意思,通常用来修饰名词(本本书、颗颗星),也可独立充任句子的主语(个个都是好样的),但不能作宾语(“把屋子打扫一遍”不能说成“把间间都打扫一遍”)。 三重叠式动词 重叠式动词可分成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式。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读为轻声。如果基式是上声字,第一字的调值变为阳平,如“想想、写写”,这与表示亲属称谓的重叠式变调规则不同。双音节动词(AB)的重叠式是AABB,后两个音节读轻声,如“打扫打扫、休息休息”。 动词重叠式总体来说表示的是动作的量。“动作的量可从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看;也可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②如“一会儿、一阵儿”表示时量,“一回、一遍”表动量。动词重叠式兼表时量和动量。 先说时量,例:他退休后,平常看看书,下下棋,和老朋友聊聊天,倒也不寂寞。“看看书”“下下棋”都表时量短,这一点从与动词基本形式的对比中更易看出来:下午两点去听报告。晚上想去听听音乐。前一句的“听”是听完,表长时;后一句的“听听”表“听一会儿”,强调动作的时间不长,两句不能互换。有时因为重叠式动词表示短时,常被用在祈使句里,以表达语气的缓和。如:“你教我!”和“你教教我!”前一句用基本形式,命令语气强;后一句用重叠式语气活泼了不少。 动词重叠式除了表示时量短之外,还表示动量小。如:他伸伸舌头说,“真危险”。我该去理理发了。这里重叠式不表时量,不是指“伸了一会儿舌头,理了一会儿发”,而是表示尝试,是“伸了一次舌头,理一次发”。有些动词我们常理上认为是不能持续的,因此只论动量,不论时量,例如“买书”不能说“买了会儿书”。这些动词也有重叠式,不过重叠式表示的不是时量而是动量。如“这本书买不着,不信你买买看。”动词重叠式前有时也加上“多”“常常”,但仍然是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如:你太累了,今天多睡睡。 四重叠式形容词 重叠式形容词形势最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⑴基式是单音节形容词(A),重叠后成

上声的变调和本调

上声的变调和本调 1.上声在阴平前 始终shǐzhōnɡ损失sǔnshī体积tǐjī 统一tǒnɡyī武装wǔzhuānɡ小说xiǎoshuō 许多xǔduō眼光yǎnɡuānɡ演出yǎnchū 已经yǐjīnɡ有关yǒuɡuān 语音yǔyīn 早期zǎo qī展开zhǎnkāi 指标zhǐbiāo 主观zhǔɡuān主张zhǔzhān 转身zhuǎnshēn 总之zǒnɡzhī组织zǔzhī祖先zǔxiān 2、上声在阳平前 起源qǐyuán 请求qǐnɡqiú取得qǔd? 使得shǐd?水平shuǐpínɡ死亡sǐwánɡ 往来wǎnɡlái 委员wěiyuán 小学xiǎoxu? 选择xuǎnz?眼前yǎnqián 演员yǎnyuán 以及yǐjí以前yǐqián 以为yǐw?i 有时yǒushí与其yǔqí语音yǔyīn 早晨zǎoch?n只得zhǐd?主题zhǔtí 主席zhǔxí转移zhuǎnyí总结zǒnɡji? 组合zǔh?祖国zǔɡu?嘴唇zuǐchún 3、上声在去声前 起义qǐyì少量shǎoliànɡ少数shǎoshù审判shěnpàn 使用shǐy?nɡ手段shǒuduàn 水分shuǐfēn水面shuǐmiàn损害sǔnhài 所谓suǒwai 所在suǒzài 讨论tǎolùn 体会tǐhuì体育tǐyù统计tǒnɡjì稳定wěndìnɡ武器wǔqì喜爱xǐài 显示xiǎnshì享受xiǎnɡsh?u 小麦xiǎomài 写作xiězu?眼泪yǎnlai 演奏yǎnz?u 氧气yǎnɡqì以后yǐh?u 以外yǐwài 引进yǐnjìn友谊yǒuyì有限yǒuxiàn 有效yǒu xiào宇宙yǔzh?u掌握zhǎnɡw?诊断zhěnduàn整顿zhěnɡdùn只要zhǐyào 指示zhǐshì种类zhǒnɡlai 主任zhǔran 转化zhuǎnhuà准备zhǔnbai准确zhǔnqua仔细zǐxì阻碍zǔ’ài 左右zuǒy?u 4、三个上声连续 (1)音节为2+1组合,调值是(35+35)+214。 水彩笔shuǐcǎibǐ演讲稿yǎn jiǎnɡɡǎo 展览馆zhǎnlǎnɡuǎn 选举法xuǎnjǔfǎ 整理稿zhěnɡlǐɡǎo 总统府zǒnɡtǒnɡfǔ

浅谈变调

浅谈变调 关键词:变调上声去声一七八不重叠形容词语气词“啊” 文章摘要: 处于具体语流中的音素以及声调等语音要素,会受到邻近音的影响,或者因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变化需要,它们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语流音变。而变调是其中主要的音变现象。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变调,即上声、去声、“一、七、八、不”等的变调。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今天我们仅就其中的“变调”展开简要的谈论。 在谈变调之前,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声调”。 声调的完整意义是指音节在发音过程中的高低抑扬性(音调,或称音高)及顿挫性(韵尾,或闭塞音)。音调高低可以由阿拉伯数字的调值表示,模仿音阶1-5.调值55表示音节的调高相当于5(so),时长两拍。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声调的调值,需要借助灵敏的电子仪器来记录和分析。声调不同会导致相同辅音和元音的音节和词语含义不同,此即所谓的变调时所造成之语意歧异性。 现代标准汉语包含四个声调,即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轻声一般不当作是声调。 变调又称为连接变调,即是将声调变化之方法使用于字词音节并合上的处理。变调在梵文里的意思为“合并在一起”。在所有的声调性语言里改变声调的程序是一种主动形态的行为,不过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是一种语言上比较普遍性的声调并合运作形态。 在现代标准汉语里,最普通的变调规则即是在一组两个第三声的合音节中,须将合音节中领先的第一个音节提升到第二声。举例来说,nǐhǎo(汉语拼音,汉字的意思即:“你好”)为最普通的中文问候语,nǐ与 hǎo都是原调“第三声”,不过合音节第三声的“nǐ”须提升为“第二声”“ní”,“你好”要念成níhǎo。 现在,我们来介绍几种主要的变调: 一、口语中的变调 有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适用于不同语体——在书面语言中,在复音词和成语中是一种读法,在口语中当单音词用,或在反映日常生活事物的某些复音词中,其语调要发生变化。例示如下: ①差(书)chā:差别差价差额阴差阳错差强人意 ——(口)变调为chà(阴平变去声):差不多差一块就差你一个真差劲儿 ②逮(书)dài :逮捕力有未逮 ——(口)变调为dǎi(去声变上声):逮兔子不知道上哪儿逮他去 ③翘(书)qiáo:翘首以待翘楚连翘 ——(口)变调为qiào(阳平变去声):翘尾巴翘胡子 ④塞(书)sài:要塞边塞出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口)变调为sāi(去声变阴平):活塞瓶塞乱塞一气塞的严严实实认识:口语音节语调变化的情况大致为阴阳上声与去声的互相转变,大多情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