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形成机制

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形成机制
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形成机制

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形成机制1

杨渺,李贤伟*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雅安 625014)

E-mail:lxw@https://www.360docs.net/doc/6f7018623.html,

摘要: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改变了1/3至1/2的陆地面积。森林砍伐,造林,木本入侵等植被变化通常伴随草本、木本植物类型的改变,是植被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植被类型的改变将影响植物地上、地下碳分配,以及输入土壤有机碳的量与品质;同时系统微环境,土壤动物群落也将受到植被类型改变的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SOC)库特征。特定植被类型,降水和气温条件下,每种土壤类型都有各自不同的稳定SOC储量。一般认为,恢复森林可以增加碳汇,但在较为湿润的地区,灌木、树木入侵引起的地上生物量增加将被土壤有机碳的流失所抵消。植被覆盖变化后,最初几年SOC库通常要发生剧烈波动,SOC库变化的方向不定,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以后逐渐变缓。前期SOC剧烈变化可能与DOC的迅速流失与补充有关。其流失与补充的速度取决于原来SOC的性质及植被变化后干扰的强度。因此,研究草本、木本植被类型SOC库特征及积累机制有助于精确估计系统C储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水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植被变化;植被类型;动态

1.引言

据估计,土壤碳储量约为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2.5-3倍[1],为大气碳库(以CO2形态存在)的2-3倍[2]。土壤每年以CO2形式进入大气的通量约为60–80 Pg C/yr[3],是化石燃烧排放CO2的12-16倍。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SOC)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4,5,6]。

为了解土壤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已有许多研究在全球[7,8,9],国家[5,6,10]以及区域尺度[11,12,13,14]研究了SOC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是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5]。Zhou等[5]认为,要精确估计SOC储量,必须研究它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目前,碳积累机制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关注[16]。

SOC的储存和变化和土地利用活动紧密相关[6,17,18,19,20]。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改变了1/3至1/2的陆地面积[21],引起了SOC的显著变化[19,22]。历史上,最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形式是农业用地的增加[23],森林向农田和牧场的转变是最普遍的土地变化方式。现如今,植被变化仍以极快的速度增加[24],但变化的形式不再限于农业用地的增加,除森林砍伐外,造林,木本植物入侵也成为主要的植被变化方式[25]。植被变化不仅改变了群落结构,通常也伴随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的改变[25]。因此,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的转变是植被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般认为森林的恢复可以增加碳汇,但基于对全球2700多个土壤剖面的分析,Jackson

1本课题得到国家“十五”攻关重大资助项目(2004BA606A—0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20050626001)资助。

-1-

等[26]认为,在较为湿润的地区,灌木、树木入侵引起的地上生物量增加有可能被SOC的流失所抵消,另外,伴随植被类型的变化,植物分布、初级生产、根系深度和土壤动物群落也随之改变。加之微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这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土壤营养循环和碳汇功能。那么以草本、木本植被类型为特征的生态系统的碳汇特征及形成机制是什么?

土壤碳管理是目前关注的焦点[27]。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如何管理陆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原有碳储量,并尽可能沉积更多的大气碳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28]。因此,植被类型变化对SOC影响过程及其机制是植被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核心。(1)估计植被类型变化前后总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准确评价草本、木本植被类型的碳汇能力,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重要基础资料。(2)研究植被类型变化过程中土壤碳动态与植被类型对土壤碳的影响机制,可深入了解导致草本、木本植被类型SOC差异的机理,丰富碳循环理论,且有助于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水平。

2. 草本、木本植被类型转变对土壤碳库存的影响

2.1 森林破坏与土壤碳库存

有研究认为,森林转化为农田或牧草地会导致土壤碳流失。在美洲热带地区,森林转变为农田导致20-50%的土壤碳流失[8,29,30],热带牧草地的形成也流失了18-20%的土壤碳[31,32]。但也有研究认为,森林转变为牧草地后可导致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减少,然而土壤有机碳则未必一定流失[17]。墨西哥Los Tuxtlas 地区森林砍伐非常严重,尽管森林转变牧草地或农田导致1m深土层碳库的极大波动,但并没有造成碳流失。随土地利用改变时间的增加,也没有观察到土壤碳流失现象[33]。在亚马逊,Neill 等[34]研究了7个时间序列的土壤容重和C、N量,他们发现在由森林采伐后直接形成的牧场上,土壤C、N主要呈现增加的趋势。通过对115个相关研究的分析,Conant 等[35]也发现,林地转化为草场后,显示出了极大的增汇潜力。

森林树木主要为C3光合途径植物,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草地或农田主要为C4途径的草本植物[34,36, 37],具有更高的净光合效率,因此,牧草地与农田应该具有更强的碳汇潜力,但草地与农田通常面临严重的干扰,这可能是导致土壤碳流失的重要因素。Silver [38]认为森林砍伐后SOC变化动态取决于气候与土地利用的强度。Neill 等[34]认为,与其它因素相比(比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历史和管理措施可能对土壤碳库源、汇性质及通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森林转化为草地后SOC库是增或减,以及库容变化大小取决于原始土壤条件和当地的其它影响因子变化(如土地利用变化前土壤碳含量,土壤质地,植被生产力,管理活动)[39]。收割牧草,放牧[40]致使部分生物量转移出系统之外,农田翻耕促使有机质分解,都可能导致SOC流失。但是,可再生有机产物作为燃料从长远来看可以减缓大气CO2增加[41,42],因此,如果收获的有机物被用为燃料,那么认真估算节省的化石燃料量,将有助于精确估计农田、草地由于生物量收获而被低估的碳汇潜力。在森林转变为草地后,SOC增加还是降低,草地的生产力也起着决定性作用[43]。在一些管理良好的草地上,土壤碳

-2-

能够增加15~50%[44,45]。因此,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有望在保证农业用地面积稳定的条件下,固定更多的大气CO2。在美国,免耕法(conservation tillage)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极大地增强了土壤碳汇能力[46]。

2.2 森林恢复与土壤碳库存

一般认为,弃耕地上森林自然恢复和退化农田、草地上造林可以增加生物量和土壤C积累,从而被认为可以降低大气CO2浓度[47,48]。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对此提出了异议。如Bashkin 和 Binkley[49]在夏威夷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甘蔗地上种植桉树人工林11年后增加了0~10cm土层有机碳的含量,但0~1m深度范围内的试验数据显示,植被变化后发生了碳流失。Jobbágy 和 Jackson[50]广泛综述了世界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研究结果,发现对1m土层的SOC来说,森林土壤有50%分布在土壤表层20cm以内,而草地仅有42%。因此,取样深度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森林SOC库还受物种组成、落叶或常绿等森林类型的影响[52]。Guo等[52]对文献进行整合分析(meta analysis)后发现,阔叶人工林代替原生林或草地不会影响土壤碳库,而针叶林则会导致土壤碳流失12-15%,这一结论值得进一步验证。另外,森林恢复是汇还是源,也与土地利用变化前的利用强度有极大关系[38]。

Jackson等[26]注意到了多种因素对土壤碳储量的可能影响,因此在美国西南部沿降水梯度设置了6对试验地(每对包括未被入侵的和木本植物侵入后的草地),研究植被变化对土壤碳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在较为干旱地点木本入侵增加了SOC和土壤有机氮(SON)的含量,但在较湿润的地点却导致上述两项指标下降。与此成对试验设计相似,Steltze[53]在不同类型的苔原上选择了29棵白云杉(Picea glauca(Moench)Voss),测定了树冠下和距树3m和6m土壤C库,发现树下SOC含量随树木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在每棵树和与之相距3m和6m取样点间并没有差异。可是,试验结果还不能解释是树木的入侵导致了SOC的增加,还是树木容易在SOC较高的地方定植。此外,由于选定的树木距离其它树木很远,且树冠很窄,因此单株白云杉对地面微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从而也减少了对土壤碳动态过程的影响,因此试验结果不能直接反映森林对SOC的影响。

2.3 草本、木本植被类型转变中SOC库存的一般变化规律

稳定碳储量是碳库输入、输出平衡的结果。每种土壤类型都有各自不同的持碳能力(carbon-carrying capacity),即特定植被类型,降水和气温条件下的稳定碳储量[54]。植被变化后,SOC输入输出平衡被打破,导致SOC库的波动,直到建立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土壤是源或汇取决于SOC的输入输出比率[52],其流失与补充的速度取决于原来SOC的性质及植被变化后干扰的强度。

SOC的剧烈变化一般发生在植被变化的最初几年,以后逐渐变缓。在初期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方向不定,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一篇文献综述显示,在热带地区土农田、牧场转变为森林增加了土壤碳汇能力,但在前20年,地上和地下C积累具有极快的积累速率,在随后的80年中,积累速度则下降[38]。植被覆盖变化后,SOC这种前期剧烈变化,后期变化缓慢的

-3-

规律已经为许多室内土壤培养(incubation)试验和田间试验所证实。前期SOC剧烈变化可能与可溶性有机碳(DOC)的迅速流失与补充有关。植被变化后,经过前一阶段的波动后,DOC替代完成,而矿质土壤中稳定性SOC流失与补充速度较慢,表现为后期SOC的缓慢变化。

3 草本、木本植被类型转变对SOC的影响机制

土壤碳库是C输入和通过土壤呼吸以CO2的形式输出C两个过程平衡的结果[55]。植被变化通过两个途径而影响SOC库,(1)改变C输入特征,包括地上/地下生物量C的分配;凋落物归还量以及时空变化;凋落物及根系的化学组成。(2)改变环境因子,包括微环境的改变,生物区系的改变,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因此,对SOC分布特征及SOC输入、输出控制因子的了解可以增强预测及缓解气候和植被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50]。

3.1 土壤碳库基本特征

3.1.1 土壤碳库组成及分离方法

根据稳定性不同,土壤有机碳库一般分为易分解碳和稳定性碳两部分,前者指易分解的有机物质,如植物残体和它们初步分解后的产物、微生物体和微生物代谢物;后者则是指不易分解的植物有机质和被粘粒保护的腐殖质[56]。

土壤易分解碳在土壤有机质中所占比例很小,但由于周转快,故对土壤碳通量影响很大[57],Biederbeck 和 Zentne[58]认为,土壤有机质的短暂波动主要由易分解碳的动态变化所引起。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初期SOC的快速变化可能与土壤易分解碳动态紧密相关。一般认为,土壤易分解碳形成时间较短,具有较小的密度;而稳定性碳通常形成时间有几十到几百年,具有较大的密度及较小的粒级[56]。根据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和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对土壤有机质进行分离,可以得到易分解的轻组有机碳(light fraction)与较稳定的重组有机碳(heavy fraction),不同稳定性碳组分的分离,方便了对土壤碳动态的深入研究。研究中用于区分两组分的标准有所不同。Biedenbender 等[56]以2.0g/cm3作为区分轻组与重组有机碳的界限,而Boone[59]则以1.20 mg/cm3为标准,但后者认为轻组有机碳包括地上凋落物。

对于易分解碳的分离还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因此得到的易分解组分具有不同的名称。Schul[60]把热水提取碳作为土壤易分解碳。王晶等[61]则称之为土壤活性有机质,并把这个概念等同于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认为近年文献中常见的轻组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有效碳、微生物量碳、潜在可矿化碳、易氧化碳和热水提取碳均属DOC范畴,并认为其浓度可以用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表示。名称繁多容易引起概念上的混乱,由于不同的分离方法所得组分可能并不完全相同,也使不同的研究缺乏可比性。

3.1.2 土壤碳主要输入方式

土壤中的有机碳都来源于植物,根据植物的生理生长过程,输入土壤的碳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根或枝条在死亡后残体通过腐殖化过程形成土壤有机质。另外一个来源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向根际释放的根系分泌物或脱离物。如根毛、代谢的细根。在此过程中,由活根向

-4-

根际土壤释放的所有有机碳,都被称为根际凋落物,这个过程被称为根际沉降。

根系周转和根系分泌物来源的C可以直接输入土壤不同剖面层,而凋落物来源的C则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入矿质土壤层,(1)通过DOC淋溶;(2)通过生物或其它外力的机械混合作用。在肥沃而非酸性的典型草原类型土壤上,由于大量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分配到根系,淋溶途径的土壤C输入可能所占比例有限。但针叶林大量的根系聚集在土壤表层,营养归还主要通过酸性凋落物的形式。在这种条件下,DOC对C在不同土层的分配就起着重要作用。

3.1.3 土壤碳的主要输出方式

SOC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指自然土壤中产生CO2的过程,它主要由微生物活动和根系呼吸产生,只有很少部分是由土壤动物呼吸和土壤有机物的化学氧化分解而产生[63]。为确定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驱动力,精确估计根系呼吸和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相对贡献是必要的。区分根系与微生物呼吸的方法有多种,程慎玉等[64]对此做了综述,H?gberg[65]用环割韧皮部的方法测定了根呼吸,发现光合产物向根部的运输是根呼吸的主要驱动力。

在湿润森林类型土壤中,淋溶是运移并导致大量矿质和营养元素流失的决定性因素。土壤水文特征、有机质化学属性和土壤属性决定了DOC淋溶过程。不过,在土壤碳循环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中,淋溶在分解、运移、固定和降低土壤有机质方面的作用被忽略了。3.2 土壤有机碳性质

3.2.1 δ13C在两种植被类型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对SOC动态的影响

自然界中存在2种稳定性碳同位素13C和12C。由于不同光合途径(C3、C4和CAM)对13C 有不同的识别和排斥,大气CO2在进入植物体过程中发生了碳同位素的分馏,导致了不同光合途径的植物具有显著不同的δ13C(13C/12C)值[66]。C4植物对13C-CO2分馏作用较弱,在光合作用时将比C3植物利用更多的13C-CO2[67],其同位素比值δ13C在-10‰~-15‰之间,而C3植物δ13C仅在-21‰~-30‰之间[68]。许多草本植物属于C4光合途径,而原生林内多数灌木和乔木属于C3植物[69]。故C4农田或草地的δ13C值要高于C3森林,在土地利用方式由森林向农田或草地转变后,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增加,相反的利用转变过程则导致δ13C降低[70]。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记录了C3和C4植被系统的变化[71]。因此,如果土地利用变化前后的植被具有不同光合途径(C3 vs. C4),那么利用土壤13C的含量可以确定SOC的来源[27]及各来源SOC在土壤中所占比重[70],同时利用碳稳定性同位素也可以区分土壤的自养和异养呼吸组分[72]。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呼吸来源CO2的δ13C分析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土壤碳动态的有力手段[73]。

研究发现,在森林或草地上,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都随土层深度而增加(更高的13C/12C)[70,74,75,76]。“分馏假说”认为δ13C值随土层深度增加是由于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排斥13C,而倾向于利用含有12C的化合物所致[77,78]。Kaplan 和 Rittenberg[79]以及 Mary 等[80]也认为,具有13C的化合物不易被微生物所代谢。Peterson 和 Neill[70]认为该假说可以解释为何原生森林

-5-

土壤比树木入侵须芒草(Schizachyrium scoparium)草地40年后形成土壤的δC值高,原因在于土壤微生物长期选择利用12C,从而在稳定性土壤碳中富集了大量13C。Garten 等[76]发现,分解程度较小的轻组有机碳δ13C值低于分解程度较高的重组有机碳,也间接为分馏假说提供了证据。那么根据分馏假说,草本(C4光合途径)植被类型植物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将比木本(C3光合途径)植被类型植物形成的土壤有机质更难以被微生物分解。但也有不利于分馏假说的证据。“碳混合”假说认为,土壤δ13C值在剖面上的变化是由于新输入土壤的碳具有不同于现存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81]。在由C4植物代替C3植物的土地利用变化中,“碳混合”假说能很好地解释土壤δ13C变化[82]。“The Suess Effect”假说则把土壤δ13C值的变化归因于现代工业中化石燃料燃烧使空气中碳同位素组成发生的改变[83,84]。

目前,全球性的涵盖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和土地利用历史的δ13C土壤数据库还很缺乏[85],建立全球δ13C土壤数据库及研究δ13C值随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剖面间的变化机制将能极大提高我们对土壤碳周转的理解。

3.2.2 有机质品质与植被变化及其改变对SOC动态的影响

在全球以及区域尺度上,气候是影响有机质分解的重要因子,但在特定地点,有机质的品质则与分解速率密切相关。在凋落物分解的研究中,凋落物品质除用木质素[86]、磷含量等质量参数表示外,C/N比值是常用的经典指标[87]。Snowdon 等[88]认为,植物体、凋落物、土壤有机质的C/N比值是研究系统C、N循环过程,各分库C、N周转、库容的有力工具。事实上,除凋落物以外C/N也常被用来作为其他几种形态有机质的品质指标。

C、N循环是两个紧密联系的生物过程,土壤C库与N库紧密相关[53], 陆地生态系统C、N 循环模型通常利用各库的C/N比值作为模型基本结构[88]。不同物种C/N比普遍存在差异,如固氮植物组织低于非固氮植物相应组织的C/N比[88],阔叶树叶C/N比低于针叶[89]。不仅如此,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土壤有机质的C/N比要低于原始林(前者C/N比值为17~20,后者约为27~37)[90]。由于对N可利用性影响不同,森林C、N周转和物种组成[91]和群落演替所处的阶段有很大关系。Gustafson 等[89]发现,阔叶树叶C/N比低于针叶,两者混合可加速针叶树落叶的分解。Finzi 等[91]认为,凋落物量与品质的差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不同物种在森林凋落物层C、N库大小和净N矿化率的差异。虽然有关根系C/N比的研究较少[88],但其对森林C、N周转的作用也将不容忽视。伴随草本、木本植被类型的改变,普遍存在物种种类的改变以及群落的演替,那么也必将对系统的C、N周转产生重要影响。

植被类型变化将最终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品质[88]。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参与代谢结构复杂、低品质C底物的酶促反应,其所需要的净活化能比较高;而参与代谢结构简单,高品质底物的酶促反应所需活化能则较低[92]。森林来源的土壤有机质由富含木质素的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组成[93],分解时所释放的能要低于微生物本身消耗的能。因此,森林来源的土壤有机质将降低底物的可利用性,并影响到微生物种群[94]。同时,由于分解反应的温度敏感性将和所需净活化能呈负相关关系[95],所以低品质有机质的分解对温度变化敏感性较低

-6-

[93,96],那么分解也就应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Q

(温度每升高10℃引起分解速率的变化程度),

10

从而森林来源的土壤有机质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较小。以上说明森林来源的SOC库较为稳定,但并不足以说明森林植被类型有利于SOC的积累。至少,低品质的森林凋落物常因难于分解而积存地表,因而易受森林火灾等因素影响而造成C流失,在经常有凋落物移出系统之外的人工林中更是如此。在土壤的室内培养试验中,往往发现在培养初期Q10较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Q10以指数形式减小[97]。由于早期主要是有易分解的土壤有机质参与分解,这就证明了高品质的有机质具有较高的Q10,Fierer 等[98]也得出了相似结论。故草本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碳库周转较快,且更易受气候变暖的影响。

根据品质的不同,草本来源的土壤有机质应比森林来源的有利于微生物分解,而有关13C 的“分馏假说”则认为,由于对12C的选择利用,前者不利于微生物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各自成立的条件需进一步研究。

3.2.3 SOC垂直分布格局对两种植被类型变换的响应和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

利用三个全球数据库的数据,Jobbágy & Jackson[50]分析了2700多个土壤剖面,发现不同植被类型SOC在土壤剖面上垂直分布显著不同,因此认为植被类型可能是影响SOC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Wang 等[99]也得出了同样结论。Peterson & Neill[70]研究发现,从森林到草地的植被变化过程中,仅仅经过2年,土壤C垂直分配格局就具有了草地的特征,也证实了植被类型转变对土壤碳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其形成机理可能与光合产物的地上、地下分配模式,根系分布格局等的差异有关。草本、木本植被类型之间光合产物的地上、地下分配模式相差较大。温带草原平均根冠比高达3~4[100],而全球范围内温带森林的平均根冠比仅为0.26[100,101]。光合产物分配模式的差异将影响到以凋落物形式输入的碳在SOC输入中的相对数量[50]。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输入以地上凋落物为主,土壤形成了明显的有机质层,含有SOC的大部分。草地光合产物主要分配于地下部分,根系是SOC输入的主要形式,这可能是草地SOC在土壤各剖面层分布较为均匀的原因[70];根系的垂直分布(如深根系、浅根系)将直接影响输入到土壤剖面各个层次的有机碳数量。因此,草本、木本植被类型根系分布格局的差异也是影响SOC垂直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与草地相比,森林植被凋落物品质较低[50]、土壤表层温度低、湿度小,导致地表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下降[102],也造成有机质在近地面层的积累。

SOC在土壤剖面上垂直分布格局的差异将影响到土壤碳动态。对于不同土层SOC,其分解都共同受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 [103],但影响分解的主导影响因子有所不同。浅层SOC受大气与降水影响强烈,土壤表层0–30 cm直接受大气变化影响,且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砍伐极为敏感[104,105]。Batjes 和 Dijkshoorn[105]发现,降水和气候可以很好的预测土壤表层20cm 内SOC库,但是在土壤深层,SOC则与粘粒含量关系更为密切,这可能与稳定性SOC增加有关。根系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一般较SOC浅。可能的解释是[50]:(1)随深度增加SOC周转变慢,对于单位C输入,深层土壤有更多的C沉积,(2)随深度增加根系周转加快。在土

-7-

壤深层,单位根系现存生物量对应更多的C输入,(3)淋溶作用,(4)动物的垂直混合作用。Jobbágy 和 Jackson[50]认为解释(2)缺乏必要的文献支持, Burton等[51]发现,在同一土壤剖面随着土层加深细根的寿命延长,试验结果更是与这一可能解释相佐。但其余几个可能解释还是说明了处于不同土层的SOC其周转动态具有差异。

对于SOC在土壤剖面上垂直分布格局及与气候、植被的关系所知依然甚少。更好地理解SOC的分布和控制因子,以及草本、木本植被类型变化如何影响SOC在不同土层的分布,有助于提高我们预测并缓解全球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50]。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计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估计土壤碳总量。在作土壤C储量调查时,取样深度一般为1m [50],土壤碳库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Batjes[9]发现,当取样深度包括1~2米土层时,所测全球SOC汇增加了60%。但土壤深层取样具有技术上的困难,使土壤碳库的精确估计极具挑战性。不过,研究发现,SOC在垂直土壤剖面上的分布是土层深度的函数,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含量呈指数下降[106,107]。因此,可以利用浅层土壤有机碳数据外推得到深层土壤碳密度,这就使土壤碳库的精确估计具有了可能性。

3.3 影响SOC的环境因素

有机质的分解率和土壤温度、湿度相关[27],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土壤碳库及其动态是由气候控制的[108]。

3.3.1 温度对土壤碳动态影响

相对寒冷的区域来说,温暖区域的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率一般较高。这一规律曾被许多田间试验[109,110,111]和室内试验[112,113]直接或间接地证实。最近的研究也表明了这点。基于2473个土壤剖面测定数据,Zhou 等[5]用GIS技术分析了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发现无论在中国的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南北方向上低的区域温度总是对应着高的碳密度。

在凋落物和土壤类型以及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微生物活性强弱也许能解释温度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性重要环境因子之一[110,112,114],在低于最适温度(35~45℃)时,若干模型都预测微生物活性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110,115,116,117,118,118],因此随温度上升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作用也必将加剧,最终导致温度与土壤碳密度的负相关关系。但也有人认为,土壤碳库减少并不总是由于有机质分解率增加。在美国大平原区域,从寒冷的北部到温暖的南部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是下降的,Epstein 等[120]认为这主要是由碳输入的减少而不是分解的增加所引起。

如果研究区域跨度较大,温度与土壤有机质分解的研究还必须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因为诸如凋落物品质[76,98]、土壤性质[121],土壤湿度等因素都能影响到SOC的分解。例如,在土壤水分缺乏的地区,降水对分解率的影响高于温度、土壤质地[120]。

3.3.2 土壤湿度对土壤碳动态影响

湿度是影响SOC库的另一重要气候因子。Burton 等[122]在三个生长季内研究了糖枫(sugar maple)森林的细根(直径≤1.0 mm)呼吸。发现随土壤湿度降低,根呼吸下降。在

-8-

草本植物[123,124],沙漠多汁植物[125,126],幼树[127]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一规律。植物分配到地下的C多数是经由根呼吸的途径流失,据研究根呼吸可消耗每日光合产物重量的8-25%[128,129],故土壤湿度降低将有利于SOC积累,又由于土壤湿度降低有利于生物量向地下分配,因此SOC库将有望增加。但近期的研究并不支持这一假设。在墨西哥季节性干旱热带地区进行的研究中,Saynes 等[90]分析了来自原始林和次生林的数据,没有发现旱季、雨季土壤碳库的明显差异。不仅如此,有些研究甚至得出了与假设相反的结果。Zhou 等[5]发现,从中国东北部到西北湿度降低,土壤碳密度并没有增加,而是随之降低。陈庆美等[130]发现内蒙古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碳密度随降水量减少。

土壤呼吸不仅包括植物根系呼吸,也包括根系共生菌根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和微生物的分解[65]。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土壤CO2通量的重要驱动力。土壤水分亏损会产生不利于微生物活动的恶劣环境,在淹水的环境下,由于缺乏氧气也会影响微生物活性,从而使湿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变得复杂,因此仅用根呼吸变化难以完全解释土壤有机碳动态特征。在极端的环境下,干旱将导致植物死亡,并易引发严重水土流失[131],造成土壤有机碳减少。例如,在中国北部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从湿润温带森林过度到稀疏的灌木、草地,直至沙漠[5]。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强降水过程和大风都会严重侵蚀干旱地区富含土壤有机质的表层土壤。在中国北部,由东至西,随降水减少,系统生物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SOC密度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

3.3.3 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植被变化将对气候产生深刻的影响。无论这种变化是由气候,还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由于不同生态系统地表反照率(surface albedo)、地表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叶面积指数和土壤持水能力的不同,植被覆盖变化对大气边界层的潜热和水分向大气的再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大范围的植被变化能导致降水和系统与环境交界面温度的显著变化[132]。Costa 和 Foley[133]在亚马逊盆地进行的研究表明,森林砍伐导致区域降水显著减少,并增加了系统与环境交界面温度。

局部的植被变化同样可导致微环境(地表温度、湿度)的改变。如林地的形成可以降低地表温度,产生一个较为凉爽的土壤微环境;在生长季节,北方森林转化为农田则会增加土壤温度[134,135]。

4 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草本(农田、草地)与木本(森林、人工林)植被类型间的转换是植被变化主要形式。通常认为森林破坏导致SOC流失,森林重建增加土壤碳汇。但是,由于植被变化过程中SOC 的变化方向和数量大小不仅仅取决于变化前后植被类型,还主要与土地利用的历史,现状及管理强度有关。原始土壤条件、土地利用变化前土壤碳含量,土壤质地、植被生产力、管理活动等也都对SOC动态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许多关于植被变化的研究并没有把植被类型转换

-9-

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从其它因子的影响中分离出来[26],因此并不能得出草本植被类型土壤稳定性碳储量低于木本植被类型的可靠结论。在森林向农田、草地转变过程中SOC的流失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后者通常受到更多的人为影响,从而加剧了碳流失。一些研究结果的发表(如保护性耕作措施的使用可以极大提高农田土壤碳汇能力;在管理良好的草地上,土壤碳储量甚至高于森林)为旨在提高土壤碳汇能力的土壤碳管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将来的工作中,进行两种植被类型下土壤碳汇潜力的比较研究,以及进行土壤碳动态主要影响因子研究,将直接为土壤碳管理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并丰富全球碳循环理论。在大的区域尺度上,SOC主要受气候影响,故不同区域间两种植被类型土壤碳密度的比较不足以说明植被类型本身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同样,同一区域内两种植被类型土壤碳密度的比较,则难以说明两种植被类型在不同气候类型下是如何影响土壤碳库的。因此,建议在水平样带或垂直样带上,采用相邻样地法比较研究:(1)以草本、木本植被类型为代表的典型生态系统的碳库特征,(2)不同植被类型对SOC动态的影响机制(包括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性质及气候因子的改变作用;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的量/质量及年变化动态,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土壤库存、输入输出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两类植被类型土壤碳特征,需对植被类型变换的时间梯度有充分的考虑。因为,在植被变化发生的初期SOC库通常发生剧烈变化(变化的方向不定,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有时达到相对稳定的时间需要80年,甚至更久。

参考文献

[1] Post WM, Peng TH, Emanuel WR,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m, 1990, Sci.,78:310~326.

[2] Davidson EA,Trumbore SE,Amundson R. Soil warming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Nature, 2000, 408:

789~790.

[3] Raich JW, Potter CS. Global pattern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soils.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995, 9: 23~36.

[4] Prentice IC, Farquhar GD, Fasham MJR, et al. The carbon cycle and atmospheric CO2. In: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hapter 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5] Zhou CH, Zhou QM, Wang SQ. Estimating and Analyz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 Ambio, 2003, 32(1), 6~12.

[6] Wang SH, Tian HQ, Liu JY, et al. Pattern and chan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1960s–1980s.

Tellus,2003, 55B: 416~427.

[7] Post WM, Emanuel WR, Zinke PJ, et al. Soil carbon reservoirs and life zones. Nature, 1982, 298: 156~159.

[8] Eswaran H, Berg EVD, Reich P. Organic carbon in soils of the world. Soil Sci. Soc. Am. J., 1993,57:

192~194.

[9] Batjes NH. Total carbon and nitrogen in the soils of the world. Eur. J. Soil. Sci, 1996, 47: 151~163.

-10-

[10] Kern JS. Spatial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contiguous United States. Soil Sci. Soc. Am. J, 1994, 58:

439~455.

[11] Li Z, Zhao Q.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hina. Plant and Soil, 2001, 231: 175~185.

[12] 吴仲民, 曾庆波,李意德,等.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21: 416~423.

[13] 李意德,吴仲民,曾庆波,等.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初步研究. 生态学报, 1998, 18(4):

371~378.

[14] 王艳芬,陈佐忠, Tieszen LT.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地区主要草原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22(6):545~551.

[15] Torn MS, Trunbore SE, Chadwick OA, et al. Mineral control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turnover.

Nature, 1997, 389: 170~173.

[16] Bouman BAM,Plant RAJ,Nieuwenhuyse A. Quantifying economic and biophysical sustainability trade off

in tropical pastures. Ecological Modeling,1999, 120: 31~46.

[17] Post WM, Kwon WM.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land-use change: processes and potential. Global

Change Biol., 2000, 6: 317~327.

[18] Tian H, Melillo JM, Kicklighter DW, et al. The sensitivity of terrestrial carbon storage to historic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atmospheric CO2 in the United States. Tellus, 1999, 51B: 414~452.

[19] Tian H, Melillo JM, Kicklighter DW, et al. Climatic and biotic controls on annual carbon storage in

Amazonian ecosystems.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2000, 9: 315~335.

[20] McGuire A D, Sitch S, Dargaville R, et al. The effects of CO2, climate and land-use on terrestrial carbon

balance, 1920–1992: An analysis with four process-based ecosystem models. Global Biogeochem. Cycles, 2001, 15: 183~206.

[21] Vitousek PM, Mooney HA, Lubchenco J, et al. Human domination of Earth’s ecosystems. Science, 1997,

277(25):494~499.

[22] Houghton RA. Land-use change and the carbon cycle. Global Change Bio, 1995, 1: 275~287.

[23] Houghton RA. The annual flux of carbon to the atmosphere from changes in land use 1850–1990. Tellus,

1999, 51B: 298~313.

[24] Richards JF. Land transformations. In Turner BL, II, Clark WC, Kates RW, Richards JF, Mathews JT, Meyer

WB, eds. The earth as transformed by human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1990 163~178.

[25] Jackson RB, Schenk HJ, Jobbágy EG, et al. Belowground consequences of vegetation change and their

treatment in model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 470~483.

[26] Jackson RB, Jay LB, Esteban GJ, et al. Ecosystem carbon loss with woody plant invasion of grasslands.

Nature, 2002, 418: 623~626.

[27] Trumbore S. Ag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oil respiration: radiocarbon constraints on belowground C

dynamic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2):399~411.

[28] Malhi Y, Baldocchi DD, Jarvis PG. The carbon balance of tropical, temperate and boreal boreal forests.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999, 22: 715~740.

[29] Detwiler RP. Land use changes and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the role of tropical soils. Biogeochemistry, 1986,

2: 67~93.

[30] Mann LK. Changes in soil carbon storage after cultivation. Soil Science, 1986, 142: 279~288.

-11-

[31] Veldkamp E. Organic carbon turnover in three tropical soils under pasture after deforestation.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4, 58:175~180.

[32] Fearnside PM, Barbosa RI. Soil carbon changes from conversion of forest to pasture in Brazilian Amazoni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998, 108: 147~166.

[33] Hughes RF,Kauffman JB,Jaramillo VJ. Ecosystem-scale impacts of deforestation and land use in a humid

tropical region of Mexico.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2): 515~527.

[34] Neill C, Melillo JM, Steudler PA, et al.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stocks following forest clearing for pasture

in the southwestern Brazilian Amazon.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7, 7(4): 1216~1225.

[35] Conant RT, Paustian K, Elliott ET. Grassland management and conversion to grassland: effects on soil

carbon. Ecol. Appl., 2001,11:343~355.

[36] Archibold OW. Ecology of world vegetation. London,UK: Chapman & Hall. 1995

[37] Sage RF, Wedin DA, Li MR. The biogeography of C4 photosynthesis: pattern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In:

Sage RF, Monson RK, eds. C4 plant biology. San Diego, CA, USA: Academic Press, 1999, 313~373.

[38] Silver WL, Ostertag R, Lugo AE. The potential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through reforestation of abandoned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pasture lands. Restoration Ecology, 2000, 8(4): 394~407.

[39] Jennifer PS, Edzo V. Regional variation in soil carbon and δ13C in forests and pastures of northeastern Costa

Rica. Biogeochemistry,2005, 72(3): 315~336.

[40] Fuhlendorf SD, Zhang HL, Tunnell TR, et al. Effects of Grazing on Restoration of Southern Mixed Prairie

Soils. Restoration Ecology, 2002, 10(2):401~407.

[41] Brown S, Sayant J, Cannrll M, et al. Mitig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to the atmosphere by forest management.

Common wealth Forestry Review, 1996, 75: 80~91.

[42] Fearnside PM. Forests and global warming mitigation in Brazil: opportunities in the Brazilian forest sector

for responses to global warming under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Biomass and Bioenergy, 1999, 16: 171~189.

[43] Camargo P, Trumbore SE, Martinelli LA, et al. Carbon dynamics in regrowing forest of eastern Amazonia.

Global Change Biology, 1999, 5: 693~702.

[44] Trumbore SE, Davidson EA, Camargo PB, et al. Belowground cycling of carbon in forests and pastures of

eastern Amazonia.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995, 9:515~528.

[45] Neill C, Fry B, Melillo JM, et al. Forest- and pasture-derived carbon contributions to carbon stocks and

microbial respiration of tropical pasture soils. Oecologia, 1996,107:113~119.

[46] Reicosky DC. Effect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 field experiments in the U.S.

Corn Belt. In: D.E. Stott, R.H. Mohtar and G.C. Steinhardt (eds): 2001. sustaining the global farm. 2001, 481~485.

[47] Houghton RA, Unruh JD, Lefebvre PA. Current land cover in the tropics and its potential for sequestering

carbon.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993, 7:305~320.

[48] Richter DD, Markewitz D, Trumbore SE, et al. Rapid accumulation and turnover of soil carbon in a

reestablishing forest. Nature, 1999, 400: 56~58.

[49] Bashkin MA, Binkley D. Changes in soil carbon following afforestation in Hawaii. Ecology, 1998, 79:

828~833.

[50] Jobbágy EG, Jackson RB.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relation to climate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423~436.

[51] Burton AJ, Pregitzer KS, Hendrick R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ne root dynamics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12-

in Michigan northern hardwood forests. Oecologia, 2000,125: 389~399.

[52] Guo LB, Gifford RM. Soil carbon stocks and land use change: a meta analysis.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2,

8:345~360.

[53] Steltzer H.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 forest expansion in an arctic forest–tundra landscape. Can. J. For.

Res, 2004, 34: 1538~1542.

[54] Gupta RK, Rao DLN. Potential of wastelands for sequestering carbon by reforestation. Current Sci., 1994, 66:

378~380.

[55] Schlesinger WH. Carbon balance in terrestrial detritu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7, 8:

51~81.

[56] Biedenbender SH, McClaran MP, Quade J, et al. Landscape patterns of vegetation change indicated by soil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Geoderma, 2004, 119: 69~83.

[57] Schimel DS, Brasswell BH, Holland E, et al. Climatic, edaphic, and biotic controls over storage and turnover

of carbon in soils.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994, 8: 279~294.

[58] Biederbeck BO, Zentner RP. Labile soil organic matter as influenced by cropping practices in an arid

environment. Soil Biology an Biochemistry, 1994, 26: 1647~1656.

[59] Boone RD. Light-fraction soil organic matter: origin and contribution to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4, 26: 1459~1468.

[60] Schulz E. Influence of site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on different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pools.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 2004,50:33~47.

[61] 王晶,张旭东,解宏图.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新的量化指标概述.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0):

1809~1812.

[62] Kuzyakov Y, Schneckenberger K. Review of estimation of plant rhizodeposi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soil

organic matter formation.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 2004, 50: 115~132.

[63] 刘绍辉,方精云.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全球尺度下温度的影响.生态学报, 1997, 17(5): 469~476.

[64] 程慎玉,张宪洲.土壤呼吸中根系与微生物呼吸的区分方法与应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4): 597~602.

[65] H?gberg P, Nordgren A, Buchmann N, et al. large-scale forest girdling shows that current photosynthesis

drives soil respiration. Nature, 2001, 411: 789~792.

[66] 陈世苹,白永飞,韩兴国.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 (5):

549~560.

[67] Ehleringer J, Osmond CB. Stable isotopes. In: Pearcy RW, Ehleringer J, Mooney HA, Rundel PW. Eds.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Field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Chapman and Hall, New York, 1989, 281~300.

[68] James RE, Buchmann N, Lawrence BF. Carbon isotope ratios in belowground carbon cycle process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2): 412~422.

[69] Moreira MZ, Sternberg LSL, Nepstad DC. Vertical patterns of soil water uptake by plants in a primary forest

and an abandoned pasture in the eastern Amazon: an isotopic approach. Plant and Soil, 2000, 222:95~107. [70] Peterson GG, Neill C. Using Soil 13C to Detect the Historic Presence of Schizachyrium scoparium (Little

Bluestem) Grasslands on Martha’s Vineyard. Restoration Ecology, 2003, 11(1): 116~122.

[71] Tieszen LL, Reed BC, Bliss NB,et al. NDVI, C3 and C4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Great Plains

grassland land cover class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7, 7: 59~78.

[72] Lin G, Ehleringer JR, Rygiewicz PT, et al. Elevated CO2 and temperature impacts o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soil CO2 efflux in Douglas-fir terracosms. Global Change Biology, 1999, 5: 157~168.

-13-

[73] Agren GI, Bosatta E, Balesdent J. Isotope discrimination during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6,60: 1121~1126.

[74] Balesdent J, Girardin C, Mariotti A. Site-related δ13C of tree leaves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in a temperate

forest. Ecology, 1993, 74: 1713~1721.

[75] Gregorich EG,Ellert BH, Monreal CM. Turnover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torage of corn residue carbon

estimated from natural 13C abundance.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5, 75:161~167.

[76] Garten CT,Jr.,Cooper LW,et al. Climate controls on forest soil C isotope ratios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 Mountains. Ecology, 2000, 81(4): 1108~1119.

[77] Stout JD, Goh KM, Rafter TA. Chemistry and turnover of naturally occurring resistant organic compounds in

soil. In: Paul EA, Ladd JN, eds. Soil biochemistry. Marcel Dekker, New York, New York, USA. 1981,1~73.

[78] Nadelhoffer KJ, Fry B. Controls on natural nitrogen-15 and carbon-13 abundances in forest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88, 52: 1633~1640.

[79] Kaplan IR, Rittenberg SC.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metabolism of lactate by 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1964, 34:213~217.

[80] Mary B, Mariotti A, Morel JL. Use of 13C variations at natural abundance for studying the biodegradation of

root mucilage, roots and glucose in soi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2, 24: 1065~1072.

[81] Wedin DA, Tieszen LL, Dewey B, et al. Carbon isotope dynamics during grass decomposition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formation. Ecology, 1995, 76:1383~1392.

[82] Dzurec RS, Boutton TW, Caldwell MM, et al. Carbon isotope ratio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heir use in

assessing community composition changes in Curlew Valley, Utah. Oecologia, 1985, 66: 17~24.

[83] Friedli H, Lotscher H, Oeschger H, et al. Ice core record of the 13C/12C ratio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in

the past two centuries. Nature, 1986, 324: 237~238.

[84] Keeling CD, Cook WG, Tans PP. Recent trends in the 13C/12C ratio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Nature,

1979, 277: 121~123.

[85] Ehleringer JR, Buchmann N, Flanagan LB. Carbon isotope ratios in belowground carbon cycle process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2): 412~422.

[86] Austin AT, Vitousek PM. Nutrient dynamics on a rainfall gradient in Hawai’i. Oecologia, 1998, 113:

519~529.

[87] 李志安,邹碧,丁永祯,等.森林凋落物分解重要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 2004, 23(6): 77~83.

[88] Snowdon P, Ryan P, Raison J. Review of C:N Ratios in Vegetation,Litter and Soil under Australian Native

Forests and Plantations. In: National Carbon Accounting System Technical Report No. 45 March 2005.

https://www.360docs.net/doc/6f7018623.html,.au/ncas/reports/pubs/tr45final.pdf . cited 3 sept 2005.

[89] Gustafson FG. Decomposition of the leaves of some forest tree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Plant Physiol, 1943,

18: 704~707.

[90] Saynes V, Hidalgo C, Etchevers JD, et al. Soil C and N dynamic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easonally dry

tropical forests in Mexico. Applied Soil Ecology, 2005, 29:282~289.

[91] Finzi AC, Breemen NV, Canham CD. Canopy tree-soil interaction within temperate forests: species effects

on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8, 8(2): 440~446.

[92] Bosatta E,?gren GI. Soil organic matter quality interpreted thermodynamically.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9, 31: 1889~1891.

[93] Giardina CP, Ryan MG. Evidence that decomposition rates of organic carbon in mineral soil do not vary

with temperature. Nature, 2000, 404: 858~861.

-14-

[94] Paul E, Clark F. Soil micro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ic, New York) 1996

[95] Stryer L. Bio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W.H. Freema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1995

[96] Liski J, Ilvesniemi H, Makela A, et al. CO2 emissions from soil in response to climatic warming are

overestimated—the decomposition of old soil organicmatter is tolerant of temperature. Ambio, 1999, 28: 171~174.

[97] 黄耀,刘世梁,沈其荣,等.环境因子对农业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 (6) : 709~714.

[98] Fierer N, Craine JM,Mclauchlan K, et al. Litter quality and the temperate sensitivity of decomposition.

Ecology, 2005, 86(2): 320~326.

[99] Wang SQ, Huang M, Shao XM, et al.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33: 200~209.

[100] Jackson RB, Canadell J, Ehleringer JR, et al. A global analysis of root distributions for terrestrial biomes.

Oecologia, 1996, 108: 389~411.

[101] Cairns MA, Brown S, Helmer EH, et al. Root biomass allocation in the world’s upland forests. Oecologia, 1997,111: 1~11.

[102]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 99~105. [103] Fang CM, Smith P, Moncrieff JB, et al. Similar response of labile and resistant soil organic matter pools to changes in temperature. Nature, 2005, 433(6): 57~59.

[104]Batjes NH,Sombroek SL. Possibilities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soils. Global Change Biology, 1997, 3: 161~173.

[105]Batjes NH,Dijkshoorn JA. Carbon and nitrogen stocks in the soils of the Amazon Region. Geoderma, 1999, 89:273~286.

[106]Elzein A, Balesdent J. Mechanistic simulation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concentrations and residence times in soils. Soil Sci. Soc. Am. J, 1995, 59: 1328~1335.

[107]Bernoux M, Arrouays D, Cern CC, et al. Modeling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in oxisols of the western Brazilian Amazon (Rondonia). Soil Science, 1998, 163: 941~951.

[108]Jenny H. The Soil Resource: Origin and Behaviour.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1980

[109]Lloyd J, Taylor JA. 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soil respiration. Functional Ecology, 1994, 8: 315~323.

[110]Kirschbaum MU.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and the effect of global warming on soil organic C storag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5, 27: 753~760.

[111]Trumbore SE, Chadwick OA, Amundson R. Rapid exchange between soil carbon an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riven by temperature change. Science, 1996, 272: 393~396.

[112]Winkler JP, Cherry RS, Schlesinger WH. The Q10 relationship of microbial respiration in a temperate forest soi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6, 28: 1067~1072.

[113]Lomander A, K?tterer TA, Andrén O. Carbon dioxide evolution from top- and subsoil as affected by moisture and constant and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8, 30:2017~2022.

[114]Insam H. Are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basal respiration governed by the climate regim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0, 22: 525~532.

[115]Kirschbaum MUF. Will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act a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feedback on global warming? Biogeochemistry, 2000, 48: 21~51.

[116]McCaskill MR, Blair GJ. A model of S, P and N uptake by perennial pasture. Model construction. Fertilizer Research, 1990, 22:161~172.

-15-

[117]Cooksley DG, Prinsen JH, Paton CJ, et al. Rate of decomposition and release of nutrients for litter in a native pasture. Proceedings of the XVII International Grasslands Congress, 1993, 1557~1559.

[118]Probert ME, Dimers JP, Keating BA, et al. APSIM’s water and nitrogen modules and simul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water and nitrogen in fallow systems. Agricultural Systems, 1998, 56:1~28.

[119]Comins HN, McMurtrie RE. Long-term response of nutrient-limited forests to CO2 enrichment: Equilibrium behavior of plant-soil model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3, 3: 666~681.

[120]Epstein HE, Burke IC, Lauenroth WK. Regional patterns of decomposition and primary production rates in the U.S. Great Plains. Ecology, 2002, 83(2): 320~327.

[121]Koizumi H, Kontturi M, Mariko S, et al. Soil Respiration in Three Soil Types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in Finland. Acta Agric. Scand., Sect. B, Soil and Plant Sci., 1999,49: 65~74.

[122]Burton AJ, Pregitzer KS, Zogg GP, et al. Drought reduces roots respiration in sugar maple forest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8, 8(3): 771~778.

[123]Vartanian N, Chauveau M. In vitro study of root respiration recovery following a drought stress period. Plant and Soil,1986, 92: 255~264.

[124]Hall AJ, Connor DJ, Whitfield DM. Root respiration during grain filling in sunflower: the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Plant and Soil, 1990, 121: 57~66.

[125]Palta JA, Nobel PS. Root respiration for Agave deserti: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water status, and root age on daily patter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1989a, 40: 181~186.

[126]Palta JA, Nobel PS. Influences of water status, temperature, and root age on daily patterns of root respiration for two cactus species. Annals of Botany, 1989b, 63: 651~662.

[127]Gansert D. Root respir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the carbon balance of beech saplings (Fagus sylvatica L.) in a montane beech forest. Plant and Soil, 1994, 167: 109~119.

[128]Buwalda JG. The carbon costs of root systems of perennial fruit crops.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1993, 33: 131~140.

[129]Lambers H, Scheurwater I, Atkin OK. Respiratory patterns in roots in relation to their functioning. in Waisel Y, Eshel A, Kafkafi U, eds. Plant roots: the hidden half. Second edition. Marcel Dekker, New York, New York, USA. 1996, 323~362.

[130] 陈庆美,王绍强,于贵瑞.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有机碳、氮蓄积量的空间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2003, 14(5):699~704.

[131]Breshears DD, Allen CD. The importance of rapid, disturbance- induced losses in carbon management and sequestration. Global Ecol Biogeogr, 2002, 11: 1~5.

[132]Foley JA, Levis S, Costa MH, et al. Incorporation dynamic vegetation cover within global model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6): 1620~1632.

[133]Costa MH, Foley JA. Combined effects of deforestation and doubl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on the climate of Amazonia. Journal of Climate, 2000, 13: 18~34.

[134]Cleve VK, Oechel WC, Hom JL. Response of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ecosystems to soil temperature modification in interior Alaska.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1990, 20: 1530~1535.

[135]Sharratt BS. Radioactive exchange,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oil water of forest and cropland in interior Alask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98, 89: 269~280.

-16-

Soil organic carbon character and dynamic progress

underling herbaceous and woody vegetation type

YANG Miao, LI Xian-Wei

(Sichu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forestry engineering, Sichu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Abstract

About one-third and one-half of the land surfaces has been transformed by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Deforest, afforestation, and woody plant encroachment are the main forms of vegetation change, which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shifting of the abundance of woody and herbaceous vegetation types (e.g., grasses, shrubs, and trees). After vegetation types changing, primary production, rooting depth and soil faunal communities were shift, in turn, nutrient cycling and carbon storage would be impacted. Generically, forest restore is thought would sequestrate more atmosphere carbon, but carbon sequestration through aboveground biomass increasing may be offset by soil organic carbon loss. After vegetation cover was shifted, SOC stock usually changing violently at the beginning several years and gradually slow down during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violent change may due to swift loss and gain of DOC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erived from different plant vegetation types, and Rate of DOC renew is affect by property of SOC derived from former vegetation and by intensity of disturb when vegetation was change. Thus studies of SOC character (composition and allocation) and sequestration dynamic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herbaceous vs. woody) would be help to estimate SOC storage and to improve system carbon sequestrate management levels.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vegetation change, vegetation type, dynamic

-17-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

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

八年级下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此块土壤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为V 1 。 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V1-V2)/ V0。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固体 土壤非生物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1、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5.2土壤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土壤 [学考合格练] 1.土壤有机质含量( ) 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 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答案:B 2.关于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促进了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形成 B.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C.陡峭的山坡往往形成深厚的土壤 D.炎热少雨的气候利于土壤的形成 答案:B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4.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解析:第3题,就某个小尺度区域来说,地形和地质条件相对是稳定的,所以对土壤的

形成影响比较稳定。而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植被减少,水文要素受到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故答案为C。第4题,土壤肥力的形成得益于生物活动;山坡会受到流水的冲刷,土壤在河谷易沉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答案:3.C 4.A 5.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答案:C 6.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 B.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的 C.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给土壤的有机质多 D.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 答案:B 7.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检测的表层土壤的分析数据,由数据可以推断,从东到西排列的顺序最有可能的是( ) C.丙、乙、甲D.甲、丙、乙 答案:A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都来自成土母质 B.有机物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其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C.影响土壤形成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地形 D.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土壤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土壤肥力小 答案:B 下图为土壤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庐山植被与土壤

浅析庐山的植被与土壤 08地理科学一班张丹 0810030118 实习地点: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 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主要内容:庐山的植被与土壤。庐山植物概况、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 动态和分布规律。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区系特征。庐山植物分布种类及丰富,据初步统计有2231种,1019属,其中蕨类植物41科83属217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4种,被子植物154科902属1017种,庐山野生植物中有不少的稀有和珍贵的植物,野生种的比例相当高,达91.8% 。由表 1 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1)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丰富,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主要成分。 2)温带、热带区系成分的渗入,反映了庐山植物区系过渡性的特点。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阔叶林和针叶林。 (一)、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阶段质量测评(五)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阶段质量测评(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题号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3、4、8、26(3)(4)(5) 森林6、7、9、10、11、12、26(1) 草原与荒漠2、5、26(2)、27 观察土壤13、14、15、21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6、17、18、19、20、28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22、23、24、25、2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下图是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植被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 A.干旱B.湿润 C.炎热D.寒冷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该植被根系发达、地面植株部分矮小,故该植被反映了干旱的环境特征。 2.该地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热带荒漠B.热带草原 C.温带荒漠D.温带草原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该植被根系发达、地面植株部分矮小,该植被分布于干旱地区,我国的干旱地区自然植被是温带荒漠。 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的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答案 D 解析当地降水增多时,该类植被获取水分变得相对容易,地下部分根系可能出现退化,分支减少;地上部分因为水分条件的改善,叶片将变大;该类植被为灌木,植株不会变高大。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4~6题。 4.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 答案 D 解析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知,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 5.甲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 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 C.热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 答案 A 解析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知,甲为热带草原。 6.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 A.温带草原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B 解析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知,乙为落叶阔叶林。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0;此块土壤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 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V 1-V 2)/ V 0 。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土壤非生物 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1、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细 输送,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保水、保肥性最好;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中国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关系

专业选修课论文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08生科A 姓名:龚兴鹏 学号:084120010 科目:植物地理学 教师:崔明昆(副教授)

从气候的角度来论述我们国家植被的分布规律 作者:龚兴鹏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8生科A班 学号:084120010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山体众多,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在大尺度的宏观范围内,中国的植被的分布规律遵循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还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本综述结合气候因素,论述我国植被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植被分布,气候。 正文: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湿气吹向大陆。又由于我国地形十分复杂,高山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对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入境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另外,来自北赤道的暖洋流在接近我国台湾东岸时,顺着琉球群岛转向日本本州东岸方向向东流去,因此这支暖洋流对我国大陆,特别是对北方气候未能发生直接增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我国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在上述所有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向地带性分布。 1气候与中国植被的分布 1.1.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 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植被是区域气候特征的反映和指示,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植被分区方案大都认为我国基本的植被区有8至9个,即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雨林季雨林、草原、荒漠以及高寒植被.秦岭淮河线是一条重要的水分气候带,而不是温度带,不是亚热带植被的北界. 我国亚热带植被的北界基本上沿长江北岸,从杭州湾经太湖、安徽宣城、铜陵经大别山南坡到武汉往西,与WI值130-140 ℃·月一致. 我国热带区域的面积极小,仅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南部和台湾南端及其以南地区[2] 1.2 受寒流的作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北亚热带森林中,落叶的成分较多。而夏季又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使我国东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可以获得大量的降水。地形的复杂,峰峦逶迤的高山,使东西去向

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 中国主要土壤分类表 砖红壤赤红壤燥红土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暗棕壤灰化土灰色森林土灰褐土黑土 白浆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棕漠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灌淤土塿土 黄绵土黑垆土紫色土石灰土沼泽土滨海盐土盐土漠境盐土碱土白碱土风沙土 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 酸性硫酸盐土火山灰土磷质石灰土新积土粗骨土寒钙土冷漠土草毡土 冷钙土 黑毡土寒冻土棕冷钙土红粘土寒原盐土黄褐土林灌草甸土寒漠土灰棕漠土 灌漠土栗褐土石质土龟裂土泥炭土棕色针叶林土漂灰土草甸土 暗棕壤 土壤有机质积累较丰富,所以土色深暗,呈暗棕色,微酸性,肥力高,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暗棕壤是温带湿润地区具明显腐殖质累积和弱酸性淋溶的森林土壤。Ao-A-B-C构型。A层厚15-2Ocm,有机质含量最高可达29%左右。铁铝轻度下移,B层弱粘化,结构面有铁锰胶膜。全剖面弱酸性。暗棕壤土类划分6个亚类。暗棕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灰化暗棕壤亚类在A1层下出现弱发育的灰化层和铁铝淀积层;白浆化暗棕壤亚类在A1层下出现白浆土化土层和铁锰明显淀积的B层;潜育暗棕壤亚类分布于排水不良的低平地,表层显泥炭化特征,以下土层常有潜育斑块,全剖面酸性反应;草甸暗棕壤亚类分布于疏林草甸植被下,Ao 层不显,A1层厚,盐基饱和度高,底土有锈色斑纹;暗棕壤性土亚类为A-(B)-C 型土壤,多含石砾。 棕壤 这类土壤集中分布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海一带暖温带湿润地区,剖面呈鲜艳的棕色,心土粘粒聚集明显,棱块结构面上多铁锰胶膜,呈中性,肥力较高,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基地,山区多生长果木。 棕壤发育于暖温带湿满气候区的草叶阔叶林下,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面积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2013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摘要:在人们对温室效应理解不断加深的同时,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深入。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而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经过国内外研究者的努力,已对农业生态系统碳源/汇效益、碳循环影响因素、模拟模型、碳通量及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等诸多研究内容取得极为重要的成果。但在一些问题上尚存在不小争议,对一些过程尚不能清楚认识,对一些因素尚不能准确联系。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低碳农业;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事实,温度的上升对整个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和不可逆转的后果:草原和荒漠面积增加,森林面积减少;热带扩展,副热带、暖热带和寒带缩小,寒温带略有增加;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农业投入和技术改进等受到影响;加剧了目前日趋紧张的水资源问题;改变了区域降水、蒸发分布状况;引发环境问题,增加了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压力[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全球气候变暖形成原因的理解也产生了一些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是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不是决定性原因。但不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人类活动排放出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碳循环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产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变化。碳循环研究在此种局势下显示出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Falkowski研究结果表明,陆地生态系统蓄积了总量大约为2 000 Gt(1Gt=1×1015g)的碳[2]。尽管相较于岩石圈>60 000 000Gt和海洋38 400Gt的碳量,陆地生态系统蓄积的碳量十分微弱,但是人类主要的生产生活空间位于陆地上,人类的行为最直接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且产生的影响最大,使得这部分碳储量的变化体现出非同一般的可变性和极为显著的重要性。土壤碳库是温室气体重要的释放源,也是重要的吸收汇[3]。正因为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可以说全球碳循环中最大不确定性主要来自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可以解释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吸收存于植物体内,形成有机化合物并固定起来,而后一部分有机物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土壤及枯枝落叶层中有机质腐烂过程中返回大气。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就形成了大气-陆地植被-土壤-大气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 在人类活动中,农业生产对陆地生态系统起了巨大的影响,农业生产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原有植被种类,甚至改变了土壤类型,并因这些改变对原有碳循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1850-1990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CO2排放量约为124Gt,而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农业的扩张。在农业活动中,耕地所造成的总净通量约占68%,牧草占13%,迁移农业占4%。人类活动已经强烈改变了原有的全球碳循环模式[5]。 1. 农业生态系统碳源?碳汇? 农业生态系统是碳汇还是碳源,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农业生态既可以是碳汇,也可以是碳源。农业碳排放主要源于农业废弃物、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农业能源利用、稻田以及生物燃烧。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碳主要固定在作物和土壤中。农田生态系统中,农田管理措施、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固定、转化及释放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受土地利用方式、植物品种、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3]。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因自身特点呈现出不同的碳通量,同一农业系统因管理方式或利用方式不同,甚至可以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1. 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2.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细砂(~)、粉砂(~)和粘粒(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团粒结构(~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植被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的概念:自然界□01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 (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 02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03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改造环境:植被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04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植被的垂直结构 形成: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 05阳光的生存竞争。 影响因素:气温越□06高、降水越□07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08多,垂直结构越□ 09丰富。 4.植物的适应性:天然植被具有□ 10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1.判断正误。 (1)荒漠不属于植被类型。(×) (2)植被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 2.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答案 B 解析 气候是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

3.仙人掌适应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提示干旱的自然环境。 二、森林 1.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2.类型、分布及特点 1.判断正误。 (1)水热充足的地区,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数量多。(√) (2)常绿阔叶林秋冬季不落叶。(×) 2.亚欧大陆北部的植被主要为( ) A.亚寒带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答案 A 解析亚欧大陆北部主要是亚寒带,主要的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3.说出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两种森林。 提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三、草原与荒漠 1.形成

(1)草原:在热带和温带,当□01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 (2)荒漠:在水分更少的□02干旱地区,形成荒漠植被。 2.草原 (1)热带草原:分布在□ 03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04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05枯黄。 (2)温带草原:草原□06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3.荒漠 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07干旱的形态和结构。,1.判断正误。 (1)草原地区降水较少。(√) (2)降水稀少地区都形成荒漠植被。(×) 2.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 ) A .亚欧大陆内陆 B .北美大陆内陆 C .非洲大陆内陆 D .澳大利亚大陆 答案 A 解析 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陆。 3.说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提示 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任务探究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森林覆盖率80.8%,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左图为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模拟图,右图为西双版纳森林景观。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人教版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综合训练

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却 遭到严重破坏,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 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 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 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 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分的最 低值。如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 凋萎湿度测量结果,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 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高低 B. 土质颗粒 C. 基岩性质 D. 降水多少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 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 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 深的稳定积雪覆盖。如图为沙漠中某 沙丘剖面图。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 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 C. 坡中>坡脚>坡顶 D. 坡脚>坡中>坡顶 下图为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4-6题。 4.影响该山地土壤性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 B.太阳辐射随高度的变化 C. 矿物成分随高度的变化 D. 有机质含量随高度的变化 5.图中甲处的植被类型为 A.荒漠带 B. 落叶阔叶林 C. 草原带 D. 常绿阔叶林 6.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 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②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 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薄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5.1植被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植被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 (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 (1)植被对环境有改造作用 植被生长过程中,能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环境影响植被的分布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3)植被对环境有指示作用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反过来,它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二、森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3)生态特征 ①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 ②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③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

④各月都有花开,有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 (1)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2)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3)生态特征 ①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②垂直结构较简单。 ③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 ④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 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 (1)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2)气候特征: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宜。 (3)生态特征 ①乔木叶片宽阔。 ②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 (1)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3)生态特征 ①树种以松、杉类植物为主。 ②树叶短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地区 (1)热带草原 ①分布地区: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 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③生态特征 a.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 b.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c.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2)温带草原 ①分布地区:温带大陆内部。 ②气候特征: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③生态特征: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偶见矮小的灌木。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 (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 (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 (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 (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

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 (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 (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 (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 (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 (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 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 (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 (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 (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地则成为第二垂直寸告。 (4)在干旱地区,气候愈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愈趋于简化。 (5)干旱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坡向性十分显著,而在湿润区由于湿度条件较一致,不同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 褐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为主。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 黑钙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栗钙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

植被与土壤

植被与土壤 选择题 某中学高二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研学活动。在寒假他们坐飞机从海口飞往哈尔滨,又利用暑假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学。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校学生在整个飞行旅途中,依次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2.该校学生在飞越A省时,发现该省南部和北部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这是因为该省的南部和北部() A.发展了不同的农业 B.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 C.气候类型不同 D.土壤类型不同 3.以下是该校学生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时所看到的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A.经过B省时看到农民正在农田收获小麦 B.C地南面有茂密的森林 C.在D地看到了荒漠景观 D.新疆既有荒漠冰川,又有森林草原 解析:第1题,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为热带雨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落叶阔叶林,故B选项正确。我国的亚寒带针叶林只分布在大兴安岭北端很小的区域。第2题,由于该校学生是冬季飞越我国南北地区,在A省(安徽省)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上,阔叶林是不落叶的;而在淮河以北为温带

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下,阔叶林此时是落叶的。所以,看到的景观不同。而这种现象是由气候不同决定的。第3题,B省(河南省)收获小麦一般在每年5月底到6月中旬,而该校学生是在暑假坐火车进行研学的,故经过B省时看到农民正在农田收获小麦是不符合实际的。C地南面为秦岭山脉,山上森林茂密;D地为河西走廊,为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新疆盆地中有荒漠,天山上有草原、森林和冰川。 答案:1.B 2.C 3.A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拍摄的主要植被照片。完成4~5题。 4.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 5.③是香樟树的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第4题,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D选项正确。第5题,通过上题的分析得知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选项正确。 答案:4.D 5.D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下图中A点和B点为欧洲某地不同季节测定的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读下图,完成6~7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1.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2.天然植被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而森林、草原、荒漠又可分为多种类型。 3.不同的植被,组成和特点不同,通常可根据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加以识别。 4.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 5.可从土壤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等方面观察和识别土壤。 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有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也极为深刻。 7.土壤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意义重大,人类应合理利用土壤。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野外观察方式、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土壤、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地质类和自然地理专业大学排名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植被

知识清单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植被分类 (1)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植被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所谓植物群落是指一定地段的植物的总体。3.植被与环境 (1)植被发展过程:裸地→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更多种类植物生长→形成稳定的植被。 (2)植被与环境关系 ①光照:植物通过争夺阳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②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知识清单二森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环境与植被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