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南

解读海南
解读海南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四大机遇六大定位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一

本报记者谭丽琳

编者按

6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举措。该规划纲要阐述了未来十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今后一个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

为加强对规划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来,营造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规划纲要的贯彻和实施,本报今起将根据规划纲要的内容,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和功能组团、海岸带功能分区、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旅游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文化娱乐业、体育健身业、休闲疗养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打造国际购物中心、热带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以及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分专题进行解读,敬请读者关注。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使人们对风光旖旎的海南充满更加美好的期待。图为三亚大东

海沿岸鳞次栉比的宾馆酒店。本报记者王军摄

如果说,今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出台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统领海南未来10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规划”,那么今年6月8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则可被视为海南未来十年的“详规”,3.9万字勾画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基本蓝图,更为关键的是,它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行动纲领,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今日海南走向明日海南的必由之路。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改革开放,顺国势而生、应民意而为,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

建设国际旅游岛,被视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第二次重大历史机遇。《规划纲要》高屋建瓴,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从四个角度阐述了这一机遇形成的重要时间、空间背景,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个机遇既非“天上的馅饼”,也非“谁的恩赐”,而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改革开放,顺国势而生、应民意而为,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面临着四大机遇——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今年以来海南最热的流行语。在《规划纲要》论述发展机遇的章节中,也用这句话做了开场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刚是规划纲要起草小组负责人,在7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再是凭借海南一省之力去完成的宏图大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它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政策支持,包括境外游客更加便捷的出入境政策以及促进与旅游业关联度极高的会展业、游艇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特殊政策等。虽然这些政策多数还在制定和设计当中,但政策优势的预期已经开始深刻影响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是,今年一季度我省有7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之首,开创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最高记录。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之所以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央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国务院近年来用“前所未有”速度相继出台了20多个区域经济规划,针对区域的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其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建设国际旅游岛便是国家赋予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使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更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邓小刚说,从某种意义讲,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立足海南特色构建的轻型经济结构,完全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三大转变”的要求。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省委书记卫留成不止一次强调“环保、健康、低碳将成国际旅游岛主要标志”,海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积极探索将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入而立之年,并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邓小刚认为,此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逐步从被动接受国际规则进入到主动用世界眼光谋划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格局,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背景,为海南创新理念和以世界眼光谋划发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随着永久定址海南的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随着系列国事活动在海南完美亮相,随着被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场锣鼓”的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的胜利落幕,随着世界小姐等国际著名文体赛事相继在海南成功举办,海南越来越有条件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和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而与此同时,海南旅游的国际化也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管理和服务水平,海南还需要加大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力度和速度,通过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拓展国际高端客源市场。继续改善海南经济的外资结构,积极吸引境外的大企业和大财团投资海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对《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的判断,邓小刚说,这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无疑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去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将旅游业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提升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将旅游业定位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旅游次数是7至9次,而我国去年的人均旅游次数只有1.5次,随着旅游休闲日渐成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的旅游业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6大定位立足于海南优势,赋予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丰富内涵,准确体现了海南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规划纲要》提出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与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保持了高度一致。这6大战略定位实质上赋予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丰富内涵。何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溶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与一体的海南岛。

邓小刚说,这6大定位立足于海南的比较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气候区位优势,涵盖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同时也较准确地体现了海南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地位和作用。

《规划纲要》提出把海南建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邓小刚说,这是新时期海南的特殊使命。在2006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与省委书记卫留成谈话时,对海南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海南要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2008年春,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要求海南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特”字大旗再次高擎在海南。温家宝总理多次鼓励海南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把国际旅游岛要成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早日把海南建成绿色之岛、开放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要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把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就要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邓小刚说,这是一个艰巨的目标,当前海南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尤其是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因此,《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的努力分三个阶段将海南初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邓小刚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南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海南省率先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省成效显著,良好的生态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基石已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因此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把海南建成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规划纲要》指出要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邓小刚对此认为,这完全符合海南这一个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定位,无论是从区位优势看还是现行政策看,海南都有搭建好这一平台的条件,尤

其是2008年在海南成功举办了10场国事活动后,海南成为休闲外交和展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首先地之一。

邓小刚告诉记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6大定位不仅强调了旅游业和三产,同时也要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在提出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和建设国家现代农业基地的小节里,多次提到了渔业、种植业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0年“三步走”与发展“六原则”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二

本报记者陈成智

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可以看到从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元年”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路线图。

海南基础差、底子薄,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旅游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做出不懈努力。故此,《规划纲要》也设计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原则。

目标确定、蓝图绘就、思路厘清,国际旅游岛眉目日渐清晰。

“三步走”战略符合海南发展实际,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提出了2015年、2020年两个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提出的…三步走?,是对《若干意见》的细化,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任务、项目中去,实现政策落地。”《规划纲要》起草小组负责人、省旅游委副主任邓小刚告诉记者。

邓小刚说,《规划纲要》的第一步目标,可以归结为打基础,旨在解决影响海南长远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包括实现政策落地,包括游客来琼免签等实质性政策和购物退免税等研究性政策的落地;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到2012年基本整改影响海南旅游形象的一系列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因为再好的资源,再好的政策,也要落实到产业和项目上。

第二步,即到2015年的“五年目标”,邓小刚说,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初步框架要建立起来,整个旅游产业管理、营销服务、旅游开发的市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等,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显著增强,对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都有具体要求。

第三步,即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提出这一“十年目标”,是因为考虑到建设国际旅游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的硬件、基础设施配套、重大项目问题不大,但在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全省民众的整体文明素质等方面,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提出…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我认为符合海南发展实际,经过我们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邓小刚说,海南旅游业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特别是一些旅游设施,比如高

星级酒店建设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经济近年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当其时。

不过,邓小刚坦承,2020年长期目标中提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几项目标,实现起来的确有相当难度,需要各级干部在体制机制和开发模式上努力创新,要发展大旅游,实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延伸海南旅游产业链,使文艺、娱乐、体育、购物等,成为吸引游客的新要素;要把富民强岛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引导本省中小投资者投身家庭旅馆、乡村游等建设,通过对开发商的刚性要求,保障搬迁农民(居民)的就业,探索“土地入股”等模式,实现搬迁农民(居民)长期受益。

“只要规划运作得当,政策措施具体到位,2020年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邓小刚说,事实上,“三步走”发展目标,也是中央在给予海南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同时提出的要求,一旦顺利实现这些目标,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将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建设发展“六坚持”原则为海南未来发展确立了方向

《规划纲要》确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原则,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六坚持”:坚持国际标准,打造精品;坚持强岛富民,普惠民生;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持规划引导,扎实推进;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邓小刚认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坚持”原则是对多年来海南旅游和资源开发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着眼点在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发展。这也为海南未来发展确立了方向。

坚持国际标准,打造精品。邓小刚说,国际旅游岛的核心,就是要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坚持与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合作,使得今后上马的项目都是精品。对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尤其要树立精品意识。

坚持强岛富民,普惠民生。海南是财政小省,但近年来在普惠民生方面,却有多项走在全国前列,如率先全面推行农民零税负,率先在农村居民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先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率先实施教育移民扶贫工程,在全省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一系列举措,就是要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成果,将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早已成为全省860万各族人民的共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支撑海南未来发展的最大本钱,也是海南发展的生命线。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邓小刚说,旅游业和生态环境是高度契合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旅游业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持和改善,两者相辅相成。而另一方面,海南岛生态有其脆弱性,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环保措施不到位的项目,宁可放弃。

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邓小刚说,《若干意见》明确将海南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也是希望海南在行政体制创新(如率先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发挥旅游协会中介作用,引进大型旅行社,整合旅游资源,探索旅游一体化管理等方面,为全国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海南责无旁贷。

事实上,在海南22年的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史上,改革创新之举并不鲜见:叩击市场经济大门、引进国外大财团成片开发、实行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建设生态省、“小政府大社会”、“一脚油门踩到底”、省直管市县……海南的创新尝试,几乎从未停止。

坚持规划引导,扎实推进。今后的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都要以《规划纲要》为基础,真正实现了“把海南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这也使得无论领导层如何变化,一个地区的规划和有序发展都有了保障。

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邓小刚说,海南作为全省性特区,不能简单照搬夏威夷、巴厘岛的产业发展模式,需要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甚至工业旅游;统筹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则特别要突出旅游风情小镇建设;统筹旅游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和公益性开发方面,要特别考虑到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

邓小刚认为,“三步走”发展目标和建设发展“六坚持”原则,作为《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必将对未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6大功能组团形成优势互补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三

本报记者官蕾

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滚动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科学确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6大功能组团。

“6大功能组团意在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省旅游委副主任、《规划纲要》起草组负责人邓小刚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功能组团打破了以农业、工业为主要产业特征来划分不同空间片区的界限,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按照《规划纲要》的空间布局,国际旅游岛建设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功能组团和一个海洋功能组团。各个功能组团明确了各自的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了旅游功能。

北部组团以海口市为中心,包括文昌、定安、澄迈3市县,在发挥海口作为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条件下,重点发展文化娱乐、会议展览、商业餐饮、高尔夫休闲、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房地产等服务业和汽车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

南部组团以三亚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乐东3县,重点发展酒店住宿业、疗养休闲等产业。同时,发挥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聚集、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发展。

中部组团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4市县;东部组团包括琼海、万宁两市;西部组团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4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西部组团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集中布局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海南省受权管辖的海域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等被单独划分为海洋组团,意在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巩固提升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业,做大做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和加工业,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鼓励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各个功能组团侧重不同,但都离不了“旅游”两字。用旅游的视角看产业,用旅游的视角看结构,用旅游的视角看发展。

“这样布局的原则是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定位,统筹考虑资源特点、环境容量、人口布局、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等,形成不同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和重点,各组团各市县相互补充、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邓小刚说。

邓小刚说,6大功能组团的特点:一是打破了以农业、工业为主要产业特征来划分不同空间片区的界限。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现状、环境承载力等划分,使得海南各区域在旅游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更明显,重点更突出。如北部突出的是商务、专题旅游;南部是热带滨海度假、山海互补;中部是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东部是度假观光,“下一步要将东海岸打造成以中国椰树海岸著称的世界级的滨海度假带等”。

二是功能组团考虑到旅游发展的趋向性,考虑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相近性,考虑到了地域因素,但又不局限于地域因素,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如保亭、乐东以往概念是中部,但这次划到了南部组团;而文昌一般理解是属东部,但却被组团到北部。陵水也从东部进入了南部组团。仅琼海和万宁两市出现在东部组团。

邓小刚说,这样做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全省,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布局,控制好开发节奏和时序,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功能组团是海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延伸和细化,解决的是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要了解6大功能组团如何来的,首先要了解海南的区域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和功能区划。”省发改委规划综合处处长陈小华日前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空间布局的总体战略省委五次党代会就明确,把整个海南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在此战略指导下,省委省政府不断完善海南岛功能区划,完善全岛5大经济板块。这5大经济板块一是西部板块。该板块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开发区,省委对此做出意见,省政府编制了规划纲要,主要是解决该板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问题;第二板块中部板块,该板块是生态核心区,提供的主要是生态产品。同时,省政府实施了农民的三年增收计划;第三板块是琼北综合经济区,明确了以海口为龙头,重点是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对全省的幅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第四板块是琼南旅游经济圈,以三亚为龙头、北纬18度以南的地区。重点是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创新创意产业;第五板块是琼东沿海经济带,利用海岸线为资源发展旅游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

“通过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总体战略,开发建设好保护好5大经济板块,通过省政府正在编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未来海南将形成4大发展战略格局:城市化战略格局、农业战略格局、旅游业战略格局、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陈小华说。

陈小华说,6大功能组团,是对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总体战略、5大经济板块、4大战略格局的延伸和细化,把旅游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的区域空间;是根据6大功能组团区域的资源特点、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的组团分划;是以6大组团为依据、为空间,合理布局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具体产业,安排具体项目配套,包括投融资、土地、产业、环保、人口等方面政策,推动海南旅游业高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6大功能组团是把海南按照一个大城市的发展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体制机制创新。

迟福林认为,由于城乡间体制分割,海南农村的旅游、土地等潜在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各个市县都具有一定的资源开发自主权和管理权,造成低水平开发,城乡资源互补性也没有体现出来。

迟福林认为,通过6大功能组团的建设,实现功能区内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既让老百姓享受国际旅游岛带来的收益,又能让潜在的土地资源变成海南中长期发展的巨大资本。

邓小刚说,6大功能组团解决了一个空间雷同问题,解决资源浪费问题,解决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重大项目审批权集中到省一级,18项目分层次加快推进

邓小刚说,功能组团要靠项目来落地,项目对支撑功能组团非常重要。对此,配合功能组团先期安排了18个项目,包括海口国家地质公园、海口国家湿地公园、文昌航天科技主题公园、文昌木兰头国际体育休闲园、定安南丽湖/白玉蟾风景区、琼海博鳌国际会展及文化产业园、万宁石梅湾/神州半岛休闲度假区、万宁兴隆旅游度假区、陵水黎安港旅游区、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度假区、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乐东莺歌海度假旅游区、昌江棋子湾度假养生区、昌江霸王岭旅游区、儋州东坡文化园、五指山民族风情园、保亭七仙岭温泉旅游度假区。而海洋旅游重点是发展滨海度假旅游、海洋观光旅游、海岛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海上运动旅游等。“下一步要打造世界级影响的海洋公园。”邓小刚说。

邓小刚说,这些项目有的是既有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改造;有的是新上的,要规划建设。他强调,这些只是部分项目。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滚动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项目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见效一个,不断会有新的项目出现在这份名单上,但不搞遍地开花。

围绕着这些项目的开发要遵循环境协调原则、差异化原则、开发强度控制原则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统筹规划原则。该原则将全省重要旅游资源的规划权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审批权集中到省一级。尤其是土地利用和开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原则上由省市县政府主导,根据规划和审批的建设项目有序供地。同时,严格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对已批未建的闲置土地依法采取限期开发、收取土地闲置费、收回等方式处理,以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空间已布局,组团已清晰,项目已落实。邓小刚说:“下一步,是加快项目规划设计,落实建设条件,包括土地、资金等,根据旅游市场开发情况和成熟度,分层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当前,重要的是以《若干意见》和《规划纲要》为依据,加快专项和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说,省旅游委正在制定专项规划编制计划,准备立即启动海南北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森林旅游、乡村旅游、房车旅游和露营地建设、温泉旅游、无居民岛屿旅游、旅游营销、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区域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此外,在已经完成13个市县旅游规划基础上,今年继续做好其他市县(海口、又昌、东方、屯昌、临高)旅游规划的修编和编制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力争到明年底形成在国际旅游岛框架下比较完备的旅游规划体系。

如何保证功能组团和配合功能组团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这一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规划纲要》明确,除了已成立的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强力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的贯彻实施,还要成立海南省旅游规划委员会,负责全省重要旅游资源开发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核。

“后者将跳出既有的利益格局,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目的在于对现有体制解决不了的问题,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关人士如是说,“它为今后功能组团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提供强有力保证,同时也留下了想象空间。”(本报海口7月7日讯)

六大功能分区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四

作为指导海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对空间布局非常重视。在文中,刚刚论述完总体思路,即用较大篇幅对之进行全面阐释。海岸带功能分区则是空间布局篇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其中一大亮点。

“从全省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来讲,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海岸带土地资源。”省旅游委副主任、《规划纲要》起草组负责人邓小刚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仅用一句话,就充分阐明了将海南岛海岸带从功能上进行划分的重要性。

要把最宝贵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好

“海南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四个字,热带、海岛。”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如是说。的确,每一位来海南旅游的人,都不由得为海南岛漫长、曲折而优美的海岸线而折服。这是海南岛最精华的部分,最优资产。

海岸带从概念上讲指的是陆地跟海洋的交汇地带,就是以海岸线为中线,向陆地延伸至10公里处,向海洋延伸至-15米等深线处。这个范围恰恰是海南人口最密集、经济产业布局最重要的区域,尤其是旅游业和相关现代服务业更是集中布局于此。毫不夸张地说,海岸带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国际旅游岛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的科学布局,还密切关系到国际旅游岛可持续发展和有序开发建设的长远大局。

然而,迄今这个“黄金宝带”的开发效果却不是太令人满意。省海洋与渔业厅提供的数据表明,海南岛岸线经济密度(海洋生产总值与海岸线长度之比)为0.3亿元/公里,在全国沿海省份排名倒数第二,海岸带资源丰富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我省编制《规划纲要》时,对于海岸带部分的考虑就显得格外慎重而透彻。“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海南岛海岸带的每个区块、每个分段资源的特点都不一样。”邓小刚认为,这种多样性导致了各区段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导致了所承载人口、产业存在的巨大差异。“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为之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邓小刚透露,将海南岛的海岸带从功能上划分为临港经济区、城镇生活区、旅游休闲区、生态保护区、农业和渔业区六大类型,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每个区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载的功能。从名称上看,临港经济区主要以发展经济为主,城镇生活区构建了人口的生活环境,旅游休闲区以旅游开发为主,生态保护区所承载的是生态保护功能,等等。

划分的核心目的,是国际旅游岛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不同的产业、不同的项目在空间上的布局,也包括时间上的布局,综合考虑短、中、长不同时期的发展,即现在的开发重点、预留的开发空间和永久不开发的保护区等。

划分的基本原则,是资源利用的效率原则。“要把最宝贵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高、最好。”邓小刚举例说,要做好资源开发的政府引导,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滨海优质土地建设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宾馆酒店度假村以及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建设;而房地产业则相对要为之让步。

要把公共海滩留给公众,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从《规划纲要》的文字叙述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海南岛海岸带六大功能分区的任务各有侧重,但都无一例外地与旅游业密切关联。在邓小刚的详尽解读下,各个开发区的特点一一展示出来——

临港经济区主要包括港口和港口周边的工业区、加工区,其任务是发展临港产业。省政府要求将工业集中到现有的工业开发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临港一线,例如海口、老城、洋浦、八所等地。该区开发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效率原则,即通过引入大企业、大项目来带动海岸带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这个功能带发展旅游有着自己的特色,就是工业旅游。通过这种旅游,游客既可领略到工业发展的历史,又可感受现代化大工业的气氛,甚至还可以在食品厂、饮料厂等地进行体验式旅游。

城镇生活区主要是指沿海的城市生活区,其核心功能是承载城市发展,为居住人口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该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服务业。“要把公共海滩留给公众。”邓小刚特别强调了城市岸线的开发。他表示,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景观,这就离不开对于城镇海岸线的合理开发。在规划中提到,对该区域尚未开发的海岸线,除必要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外,要严格限制其它建筑物建设,例如海口的东海岸要预留更多城市居民休闲去处,要更多地建公共浴场,“其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旅游休闲区的开发分为两大块,即为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进行区别性开发,以面向不同的旅游需求。高端的休闲区以旅游度假为主,要求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地率,还要严格限制建筑物的高度以及离海岸线的距离等,如正在开发的海裳湾、神州半岛、棋子湾等,这部分海岸线将来实际规划控制较严。观光旅游面向大众,这部分海岸带发展的重点是宾馆酒店、文化娱乐、运动休闲、餐饮购物等。

生态保护区的功能主要是保护海洋资源、海岸资源,包括湿地、红树林、青皮林、沿海防护林等。“这类海岸带的保护,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核心部分是永久性不能开发的。”邓小刚认为,这一部分岸线除了生态保护功能,还承担着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功能。这部分区域的外围部分可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实行保护性的开发。例如,在保护区外围建设沿海观光公路,游客可方便地进行自驾游,甚至在保护区附近建设露营地,满足背包客、自驾客、房车客等旅游需求,也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唤起大家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农业和渔业区,主要用于农业和渔业生产。这个区域的旅游正是海南旅游需要突破的一个重点,以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将来可能通过规划引导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渔家乐等。例如休闲农业可发展热带水果的采摘游,休闲渔业可发展观光海钓等,都是农业和渔业转型的好途径。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纲要内容进行细化

赵中社和邓小刚都特别强调,《规划纲要》中的海岸带功能分区部分,是指导我省开发海岸线的“最高纲领”,其它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类、“十二五”类、城乡建设发展类、土地利用类、海洋利用类等各种规划,都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编制、修编以便于衔接。

建省初期我省就起草了第一步海岸线保护的法规,可惜当时因种种原因未能通过。但是我省海洋领域的专家们并未就此放弃,仅自2008年至今,省海洋渔业厅就编制了相关规划类、研究类文本达8本之多。然而,这些无一例外地都要与《规划纲要》进行衔接。“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纲要内容尽快进行细化。”赵中社说。

他透露说,目前已接近全面完成的相关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思路,即将海南规划为“一环四带二岛(群)三区”的海洋经济开发区的区域布局。其中,关于海岸带开发的初步设想是建设四条沿海产业带。

在北部的海口、文昌、澄迈等3市县,以海口为中心,建设琼北临港经济区,包含马村港、秀英港、清澜港;还有琼北滨海旅游区、琼北渔业经济区、海口海洋高新科技区、琼北滨海生态保护区等,组成北部海洋综合产业带。

在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3市县,发挥三亚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集聚、辐射作用,形成“山海互补”热带滨海特色,带动周边发展。规划构建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三亚热带渔-农业经济区、莺歌海海盐文化-海盐科技低碳经济区等,组成南部滨海旅游产业带。

在西部的临高、儋州、昌江、东方4市县,利用其丰富的油气、石英砂等资源丰富,海运条件良好等条件,大力发展临海工业。规划构建东方临海工业区、洋浦-白马井临海工业港口物流经济区、金牌港临港经济开发区、琼西滨海核能-风能开发区、琼西海洋渔业经济区等,组成西部临海工业产业带。

在东部的琼海和万宁2市,利用该区热带滨海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海洋渔业和热带农业发展基础好,钛铁砂矿和锆英石等滨海矿产资源富集等优势,规划构建琼东滨海旅游度假区、琼东渔-农经济区、琼东滨海砂矿业开发区、龙湾港口贸易经济区等,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组成东部滨海旅游-渔农矿业产业带。

赵中社表示,对纲要细化要把握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确定海南海岸的基本功能、开发利用方向和保护要求,调控海岸开发的规模和强度,规范海岸开发秩序,既保证海南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合理用海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海岸资源浪费、保护海南海岸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保护具有代表意义的海岸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保障国际旅游岛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报海口7月9日讯)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五

本报记者杨春虹

把所有的海湾都建成亚龙湾,算不算成功?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全岛开花,是不是一件好事?离开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协调,国际旅游岛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能够走多远?

这是国内外不少旅游目的地在建设中都曾经遭遇的问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中必须遵循统筹规划、政府引导、环境协调、差异化发展、开发强度控制等五大原则。省旅游委副主任、规划纲要起草组负责人邓小刚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

访时说,五大原则的提出,正是为了有序、规范地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全省一盘棋,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统筹规划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纷纷到海南寻找商机,特别是对旅游开发的积极性非常高。“越是这种时候,政府在审核相关的开发项目时,更要严格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建设中,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一级市场开发权,根据规划和批复的项目有序供应土地,以保障旅游资源和项目的有序、规范开发建设。”邓小刚说。

为避免各市县、各部门各自为政,《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建设中,首先必须要遵循统筹规划的原则,就是要将全省重要旅游资源的规划权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审批权集中到省一级。新开发的旅游区和重大旅游项目必须与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这是国内外成熟旅游目的地的一个普遍建设原则,即先规划、后建设,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能够规范有序。”邓小刚表示,海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开发热潮中曾经有过一哄而上、无序开发的教训。所以,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制定《规划纲要》,以《规划纲要》为指导,扎实、有序推进全省各市县、各部门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工作。同时,《规划纲要》也指出,在坚持政府引导原则,即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原则上由省、市县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根据规划和审批的建设项目有序供应土地。严格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对已批未建的闲置土地依法采取限期开发、收取土地闲置费、收回等方式处理。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做到供应一块、开发一块、见效一块。用于规划建设的滨海、滨河、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度假区和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正是按照统筹规划、政府引导的原则,《规划纲要》在全省确定了17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这些重点旅游景区即包括了海口、三亚等热点旅游城市,也包括了儋州、昌江等西部市县。邓小刚说,17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设置,主要是根据五大功能组团区划的不同以及各地不同的特色资源来规划设置的,强调要求根据海南整体旅游发展布局,以及各市县的人口、市场成熟度和重点景区与当地资源的吻合度来制定规划。除了万宁兴隆旅游度假区、琼海博鳌国际会展及文化产业园及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一些早前已开发建设的较成熟区域项目,其他大部分都是类似文昌航天科技主题公园、文昌木兰头国际体育休闲园以及陵水黎安港旅游区等新建重点旅游区域项目。

差异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

“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中,强调差异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依托各市县的资源特色,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邓小刚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即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要结合资源特色和区域功能,合理定位,突出特色,进行差异化开发,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我省提出的17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如海口国家地质公园,将依托海口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融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游乐景区。

海口国家湿地公园,将规划建设集红树林沼泽、滨海湿地和湖泊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文昌航天科技主题公园,将是一个以航天科技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文昌木兰头国际体育休闲园,将突出体育、休闲等主题。

定安南丽湖/白玉蟾风景区,将建设以湖泊为主题、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以休闲为载体的融合居住、旅游、商务、养老、疗养多功能的休闲度假区。

琼海博鳌国际会展及文化产业园,将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国际会展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国际会展和文化产业品牌。

万宁石梅湾/神州半岛休闲度假区,建设集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万宁兴隆旅游度假区,将进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温泉疗养、归侨文化、农业科普、演艺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度假区。

陵水黎安港旅游区,将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发建设以体育、动漫、演艺等产业为主题的特色旅游项目群。

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度假区,将规划建设成为世界级的集滨海度假、休闲娱乐、疗养休闲等为一体的滨海度假区。

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将会完善配套度假设施,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乐东莺歌海度假旅游区,将打造成为集滨海度假、国际会议、运动休闲、购物美食、高档地产、旅游小镇、低碳经济示范、信息产业于一体的旅游城镇。

昌江棋子湾度假养生区,将发挥资源优势,建设成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养生区。

昌江霸王岭旅游区,将建设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区。

儋州东坡文化园,将依托东坡书院,深入挖掘、保护和提升东坡文化。

五指山民族风情园,将深入挖掘、保护、提升黎族苗族文化,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

保亭七仙岭温泉旅游度假区,将继续完善服务设施,建成以温泉疗养、森林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生态协调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中,我们强调一定要遵循环境协调的原则。”邓小刚说,在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最大限度地保持山脉、水系、海岸、海岛的自然状况,着力保护好热带雨林和海洋生态资源,防止生态破坏。

作为中国第一生态省、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一流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基。“然而,海南的生态环境也是脆弱的,一旦被破坏,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邓小刚说,在未来的旅游开发中,各旅游企业一定要遵循环境协调的原则,如果失去了生态优势,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竞争力。

《规划纲要》提出,在旅游开发中,建筑材料应尽量采用本地材料和节能环保材料,建筑风格要突出文化特色,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融合,配套好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滨海度假区的开发应当最大限度保留视线通廊,保护开敞空间。

“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海南各大旅游景区负责人对此表示非常认同。他们坦言,在这方面海南不少景区曾经走过弯路,如盲目引进外地材料、外地建筑,一方面与环境造成不协调,同时也使自己的景区变得没有特色和个性。“海南的一流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的,在这样一块美景上作画,稍不留意就将造成无法避免的破坏,即使不能为这幅美景加分,但至少不应该是减分。”海南旅游景区界人士说。

“我们最后还提出了开发强度控制原则,这其实是考虑到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才对旅游区的开发强度实施分类指导和严格控制。”邓小刚说,新建度假区必须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规划标准,如新建滨海度假区的建筑物与沿海最高潮位线最小距离原则上不低于100米―200米,200米范围内既有建筑物不得扩建。

(本报海口7月14日讯)

把国际旅游岛建成生态文明之岛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六

纵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生态文明”贯穿始终,纲要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功能分区、发展原则、发展目标,都在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是国际旅游岛的专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征程中,也要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坚持生态立省、坚持环境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原则,把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绿色之岛、开放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16年打造生态文明基础

“海南已经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了16年的基础。”省林业局副局长黄金城说,199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但是,早在1994年,省政府就颁布了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命令,禁伐的初衷是为了不再砍伐天然林,最终目的是保护好海南引以为傲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纲要》规定了海南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任务,并制定了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提出的六大工程都是与我省林业发展密不可分的。”黄金城告诉记者,如今回过头去看16年前的禁伐令,海南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它为海南保住了989万亩天然林。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989万亩天然林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出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海南要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游,打造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等一批精品景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热带雨林游等主题公园,这一系列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森林资源之上,而海南分布广泛的天然林和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正是建设这一系列精品景区以及热带雨林游主题公园的基础。

“无论是天然林、人工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森林生态游中都有重要的作用。”黄金城说,国际旅游岛的10大精品景区、6大旅游路线中,热带森林生态游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人工林,如槟榔、芒果、椰林等等,则是发展农家乐的重要森林资源依托。

对于海南热带原始雨林的生态资源优势,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科学家龙勇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热带雨林是海南的镇岛之宝,也是海南生态安全、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的保障,更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资源。目前,海南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热带原始雨林,这是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

除了森林资源之外,海南生态环境的优势还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广阔洁净的蓝色海洋和许多人迹罕至、自然风光优美的海岛等,它们都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基础。

六大工程护卫生态环境

《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六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分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要实施热带天然林的封山护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使全省天然林覆盖率稳定在19%;重点生态区域绿化工程,对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地、西部荒漠化土地、25度以上的山坡地等重点生态区域实施造林绿化和还林;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保护工程;“三边”防护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实施湿地恢复示范工程,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这六大工程都是根据海南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生态建设需求制定的,而且全部都是林业系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黄金城说,六大工程是海南四季花园的一个重要构成,是海南森林大公园的重要构成,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支撑。“海南的发展优势是生态,生态的优势主体是林业,从海南的岛屿地理特征来看,六大工程的设计非常科学、非常合理,它从外到内保护了海南的生态环境,并为海南的生态安全建起了层层绿色的保护屏障。”

黄金城告诉记者,六大工程有几个特点:一是突出保护我省中南部的热带雨林,强调了这一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及地位。这源于我省中南部山区生态功能的重要性,这一地区既是我省的“肺部”,也是一个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因此,中南部山区的发展应是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森林生态旅游。

二是突出了沿海防护林重要的生态功能。我省海岸线长1528.4公里,其中适宜栽种林木的有1105.5公里,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保护工程的实施,将在陆海交界地带为海南本岛筑起一道绿色的生命线,更为重要的是这道生命线也具备生态功能之外,还兼具经济价值。因为此项工程的实施,要对海防林进行功能分区,建设起集生态、经济、景观一体的多功能海岸带防护体系。

三是“三边”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填补了海南热带天然较为集中,而沿海防护林又沿海南岛陆地外围分布的空白区域,将在海南形成以天然林为片,以沿海防护林为线,以河流两岸、公路两边、村庄、城市森林公园等防护林为点的森林布局系统。这样,海南从片到线到点,就建起了一个完整岛屿生态系统,使海南的生态得到平衡发展和安全保障。

“到2015年,全省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9%。”黄金城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海南还有许多保存良好的森林资源没有保护起来,没有划为自然保护区。”他表示,省林业局将积极主动配合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加快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力度。

加强污染治理推广低碳技术

“《纲要》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将来工作的指引和依据,是海南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王路说,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科技支撑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生态文明建设中,更需要科技来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纲要》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现代服务业是个低碳产业,在这一产业里,新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等。”王路说,《纲要》围绕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低碳技术应用与推广三大块,制定了明确的任务,其实质就是通过技术途径解决国际旅游岛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能提高清洁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使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到2020年,全省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这一任务的实施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王路表示,省科技厅作为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将制定鼓励措施,从政策、科技项目立项、高新技术引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等方方面面着手,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和产品。

《纲要》战略定位将海南定位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说,“要建设好这个基地,离不开资源循环利用,海南热带农业未来的发展也必须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发展热带生态循环农业。”

减少农业对环境的面源污染,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王庆煌表示,热科院将为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国家热带水果基地、国家南繁制育种基地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加大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为生态循环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本报海口7月19日讯)

打造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七

“坚持强岛富民,普惠民生。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成果,将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被省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的这句话,不但出现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而且已成为这段时期海南百姓耳熟能详、深入民心的话语。

洋洋3.9万字的《规划纲要》,专门用了一章篇幅,描画了和谐旅游岛建设的美好愿景。不难看出,改善民生是打造国际旅游岛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纲要》起草小组负责人、省旅游委副主任邓小刚介绍说:“海南860万人民是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国际旅游岛就是一句空话。和谐旅游岛与国际旅游岛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和谐建设,而和谐的旅游岛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保障,是基石。”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规划纲要》“和谐旅游岛建设”这一章开宗明义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众倾斜,扎实推进和谐旅游岛建设。”邓小刚说,和谐旅游岛这一章篇幅大,内容也很多。其中人力资源开发、公共文化体育、公共卫生体

系、就业和社会保障这几节,关注的是满足百姓的基本需求;而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环境建设是从另外一个层次,指引了软硬两个环境的发展方向。

在省委党校教育长包亚宁教授看来,《规划纲要》列出了具体实在的一件件任务,执行起来有的放矢。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首先提出要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一个地方的环境、资源能承载多少人口,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纲要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3个层次。海南没有经过工业化的洗礼,社会发育程度低,大力提高人的素质是当务之急。纲要提出提高职业教育支撑区域产业建设的能力,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这样,才能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依靠本地持续提供适用的人才,而这是发展工业必需的一个要素。

吸引国际知名旅游院校合作举办旅游院校,组建“海南国际旅游职业学院”,这是纲要中的一个亮点。邓小刚认为,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既可以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比如现在已经办的比较好的一些旅游院校,也不排除引入知名的高水平国外院校。国际旅游岛的核心,说白了就是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准的建设、国际标准的服务、国际标准的管理,需要的是一流的国际人才参与其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在《规划纲要》中,公共文化体育、卫生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几方面,都指明了重点建设“路线图”,甚至是具体的项目。包亚宁告诉记者,一个地方要造就和谐的内部氛围,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需要环境诱导、文化熏陶、自主主导、行为自律,这些东西要有硬件保障,还要人文方面的引导。比如纲要中集中建设一批适合四季训练的运动场馆,以及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性开发海口骑楼老街,打造成特色旅游风情街区,是其中的亮点。

谈起海口骑楼老街,它承载了海南太多人的情感,对其改造开发都抱有很高的期望。邓小刚认为,特色旅游街区的开发,国内外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开发保护与旅游的结合,比如说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等,同时要服务于本地的消费者。第二这种街区的开发要坚持修旧如旧,恢复骑楼的本来面目和特色,这点非常重要。在保持原结构的情况下,适当做些旅游改造,比如建成酒吧一条街等。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城乡基层医务体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特别是建立健全海南与各省(区、市)异地医保互认制度,推进解放军第301医院海南分院建设,令人眼前一亮。包亚宁告诉记者,享有适当的医疗服务是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评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底线。纲要中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这是从规划上将底线划出来了,条件更好的地区可以按更高的标准建设。目前,我省已经与一些省市开始试点异地医保互认,为海南百姓和“候鸟”们异地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配套制度的完善,以及高水平医疗机构的进驻,海南在提升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不但能为本岛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为游客提供有国际水准的急诊急救和疗养康复条件。

“纲要中提出要依托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包亚宁说,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一批符合海南特色产业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和实训基地。而纲要提出的“逐步实现全民医保”,以及“2020年初步建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包亚宁非常振奋,“这标志着我省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随着城乡居民低保、城镇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等的逐渐引入和实施,我省为老百姓编织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逐渐显出了全面保障的势头。”

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动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并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邓小刚说:“应该说通过这几年的一体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下一步就是继续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乡一体化的程度。配合着这份规划纲要,还有一系列细化的专项与区域规划,我们要建立的是以国际旅游岛规划为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城乡规划相互分工、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的人理解均等化是同一个水平,其实它指的是首先满足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再逐渐缩小这种差距。”

特色旅游小镇,作为纲要中的一个亮点,得到了专家的一致首肯。谈及此处,邓小刚满怀信心地说,这是让海南百姓共享旅游岛建设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方式。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22个镇同时铺开,而是先进行规划设计,做相关的策划,方案成熟以后,再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但并不是排除其他投资者,只要有能力规划得当,找到自身的主导产业,也未尝不可。除了外来投资者,也要让本地居民、农民、企业和投资者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岛投资建设,让他们从中受惠。

包亚宁同样对特色小镇青睐有加,“这是海南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因为海南实际上是搞特色经济,特色小镇产生的特色产品、特色环境可以大大提高海南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在我们3.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只有通过这种特色小镇的形式才不至于让环保成为空谈。”包亚宁说。

创建和谐旅游岛社会环境

《规划纲要》中将社会环境建设放在了和谐旅游岛建设的最后一节。其中对旅游专项法规的立项计划,一口气列出了11项准备立法的法规,像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条例》、《海南省潜水管理办法》、《海南省游艇管理办法》都令人耳目一新。邓小刚介绍,这11项法规涉及的主要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和旅游各个环节。计划用2年时间,将这11项立法完成,初步建立起旅游专项法规的体系。通过法规来实现对旅游的规范管理,以及依法行政,依法治理。

同时,纲要对社会治安环境、人文社会环境都设立了较详细的建设目标。包亚宁认为,人文社会环境可以说是旅游岛之魂,一个地方的旅游如果没有人文环境的建设,那么必然是低水平的。治安环境建设,是要为和谐旅游岛创造一个安全舒畅的氛围,是一个最基本的保障。对游客来说,安全的需要、精神的愉悦是首要的要求。对投资者来说,我们希望引入的是长期的、上规模的投资,这样的投资者对社会治安的关注很高,对于他们来讲,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治安环境的价值,可能要高过减一点税、给一点土地优惠这样的利益。(本报海口7月20日讯)

构建大交通运输新格局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八

本报记者侯小健通讯员陈涛

“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2015年底前建成西环铁路,推进中线地方高速公路和万宁至洋浦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田?字型高速公路网络。到2015年,形成岛内…两小时旅游交通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有多个章节均涉及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绘制了海南未来交通建设宏伟蓝图。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可以预见,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不久将由蓝图变成现实,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加油助力。

构建进出岛交通大通道

提高海南的开放度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交通无疑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省旅游委副主任、《规划纲要》起草组负责人邓小刚在解读《规划纲要》时阐述了一个观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有长远规划,通过强化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目的是解决影响海南长远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完善进出岛交通基础设施,就是要谋划重大交通项目,构建大交通运输新格局,着力打造开放度更高的海南,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董宪曾说。

《规划纲要》对进出岛通道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即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南宁高速公路建设;对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进行扩能改造;适时建成开通运营博鳌机场;开展西部机场前期工作。重点建设洋浦、海口(马村)、八所、三亚、清澜5个港口,尽快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港口格局。加快推进马村海洋石油专用码头和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邮轮码头,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发展。

“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就是要将四面环海的封闭之岛变成交通顺畅的开放之岛。《规划纲要》重点强调要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董宪曾说。

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广东、海南两省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工作已进入立项审批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并行阶段。有关部门正着手开展15个课题研究,包括水下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

“尽管困难不少,但我们也要积极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获国家批准立项。” 董宪曾说。

董宪曾向记者透露,眼下省交通部门还着手开展海口至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南宁高速公路建设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衔接。两条高速公路通道打通后,将为海南真正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圈创造条件。

海运是海南对外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约98%的进出岛物资通过海洋运输。未来几年,我省将着重突出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和三亚港四大重要港口建设,内与清澜港构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四方五港”格局,外与粤西、广西沿海港口形成开放合作、竞争有序的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构筑与华南腹地、北部湾、泛珠三角地区、全国大陆连通,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邮轮、游艇旅游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亮点。董宪曾说,海南将加快建设邮轮码头,扩大和提升三亚邮轮母港功能,在海口等地规划建设邮轮母港和码头,并规划修建一批游艇基地和游艇俱乐部。目前,有关游艇产业布局规划的相关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打造岛内“两小时旅游交通圈”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董宪曾说,建省22年来,海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有长足发展,但从新的发展形势和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高度看,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仍显不足,“田”字型高速公路网尚未形成,部分主干道路况水平和技术等级难以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部分重点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港口等尚无干线公路连接,岛内路网建设和服务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2010年底前建成开通东环铁路,2015年底前建成西环铁路,适时建设西线铁路扩能改造和洋浦支线铁路项目。推进中线地方高速公路和万宁至洋浦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田”字型高速公路网络。提升现有国道、省道技术等级,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到2015年,形成岛内“两小时旅游交通圈”。

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全省交通发展的龙头和主线。

未来几年,海南公路网建设将有大手笔。据透露,交通部门目前正加快推进三亚至保亭至五指山、屯昌至琼中乌石、万宁至儋州白马井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使海南真正形成“田”字型高速公路网,使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50公里。尽快建成连接高速公路和旅游景区所在县市的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网。

省交通运输厅也确定了今年重点推进的项目:加快海口至屯昌中线高速公路项目、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主线、国道G225海榆西线改造工程、洋浦一小时交通圈南连接线工程、金牌港疏港公路等项目建设,争取西线高速公路大中修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年内开工。

针对目前公路网技术等级偏低,通行条件较差的实际,董宪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完成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1000公里,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90%以上。做好疏港公路、园区出口公路和其它运输方式集疏运公路建设,加强铁路、港口、园区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顺畅衔接;推进县乡道的改造建设,提高技术等级,打通县际“断头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任务,适时推进行政村公路联网、人口较多且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

董宪曾说,至2015年,全省公路网密度将从现在的59公里/百平方公里达75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上。东环、西环高速铁路建成后,海南将形成以环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国省道为干线,县道和旅游公路为支线,农村公路为补充“干支结合、互通互联、方便快捷”的岛内“两小时旅游交通圈”。“届时将大大缩短市县间的距离,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董宪曾说。

打造环岛滨海景观公路

为旅游开发增光添彩

旅游景区建设,离不开完善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然而,目前我省旅游公路、景区公路配套还不尽如人意,部分重点旅游景区尚无干线公路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延伸沿海公路主干线,分期、分段建设沿海观光公路,配套完善观光景点设施。

董宪曾表示,“十二五”期间,省交通主管部门将全力编制好全省旅游公路规划,分段推进海南岛沿海观光公路建设,新改建300公里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符合国际服务标准的旅游公路,尽快打通景区(点)之间的“断头路”以及主要宾馆、住宅区与旅游景区的连接线,构建特色突出的环岛滨海景观公路,尽快建成连接高速公路和旅游景区所在县市的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网。逐步建立以东中西三条南北走向高速公

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第一章总则 规划范围 本保护规划的规划研究范围为保平村的村域范围,共计约1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规划区老村,面积37.91公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保护、整治及其它各种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 本保护规划期限与崖城镇总体规划一致,为2009~2020年。规划近期为2009~2015年。 指导思想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 规划原则 (1)历史真实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原则; (4)区域系统保护原则; (5)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原则; (6)居民参与原则。 规划目标 通过保护规划和村庄建设相关规划,要使保平村同时满足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为: “历史风貌完整、生态环境优美、革命传统悠久、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旅游发展的热带传统明清古村落”。 规划总体策略 (1)重点保护、修复保平村内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遗存,保持保平的历史真实性。 (2)保护保平内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海南古村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3)保护保平的历史风貌、传统肌理以及整体山水格局,使其成为中国海南传统古村落的活化石。 (4)整治保平居住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条件舒适的村庄聚落。 (5)合理利用保平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特色明显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三亚传统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第二章价值特色评价 村落特色 保平古村历史悠久、遗存众多、风貌完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特色可概括为:(1)明清海南传统民居群的活标本 (2)中国最南古城的州治海门 (3)山水倚望、防灾避害的选址典范 (4)尊礼重教的文明古村 (5)三亚红色革命的策源地 历史价值 保平古村山水格局典型,村内建筑遗产、历史文化遗迹分布集中、颇具规模、风貌较好,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村是古代保平港的要塞村镇、南海崖州大疍港的重要门户;儒学礼教、宗族文化底蕴深厚,流传至今;更是海南地区近代红色文化的摇篮。保平村保留了古村落选址、聚落结构、建筑形制以及古代海防等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古代琼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古村落选址于河岸北部,形成临水望山景观格局,极具特色;村内院落布局因地制宜、统一而富有变化,院子布局正房与照壁为核心;建筑外形独具特色,是崖州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代民居建筑群;建筑风格是民族融合和中西合璧的体现,屋顶为“一剪三坡三檐”的接檐风格,其结构多为插梁式构架;民居建筑又不乏装饰,木雕、彩画、灰塑等工艺纯熟、内涵深刻,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古毕兰村受洪水灾害侵袭,北迁至宁远河北岸高地,是古代堪舆学中聚落选址“龟背”理论的极佳诠释,这对研究古代村落选址原则中趋利避害的原则与方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同时,从毕兰村到保平村的发展过程是一部移民建村史,为研究海南地区宗族文化的变迁、民族融合和中西文化交融提供了历史佐证,对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内涵 保平村自古以来文教昌盛,保平书院是古崖州重要的书院,历史上曾有保平多贡生的美誉,村中传承着较为浓郁的儒学文化与宗族文化,是琼州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保平村是一个具有八十多年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革命老区村,是革命烈士的故乡、重要的革命与战争纪念地,是三亚红色革命的策源地,具有极为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同时,保平村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最重要的传承地。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社会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07年11月29日 指导老师:王先驱、黎明 班级:高二(1)班 课题组长:古斯莹 小组成员:李怡欣、 王小静、 韩明秦、 杨依依

海南黎族织锦 ●历史起源 ●文化内涵 ●现状及发展前景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黎锦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 中更蕴涵着浓厚的古老 原始的中华文化。我们 这次的课题就是研究黎 锦的文化内涵、历史起 源及其发展前景。 图一:黎族少女穿着黎锦服饰

一、黎锦的历史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了二千多年。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黎族妇女很早就懂得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作为纺织的原料。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黎族的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后汉书》里提到的珠崖太守孙幸强调“广幅布”,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棉纺织品“广幅布”指的就是棉布,当时人们穿的贯头衣即由“广幅布”做成。可见,“广幅布”以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而且在百姓中也十分普及。 唐宋时代,黎族棉纺织业十分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工艺品,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且品种繁多。“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彩,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布也。”(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黎族妇女所织的黎饰、黎单、黎幕、鞍搭等,“五色鲜明”,“异纹炳

高三作文(写景)海南特色文化

海南特色文化 海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海南的乡土文化更是具有特色。海南省是我国热带资源面积最大的省份,这儿一年四季树木常青,山峦叠翠,河流纵横,湖泊遍布,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海南四周有许多风景优美的海湾,那儿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洁净,阳光明媚,岸边翠绿的椰林中鸟儿争鸣,旖旎的滨海风光令人心驰神往。海南省的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灿烂,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多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黎族同胞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海南的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陵水县光坡镇文化站积极开展电影放映、歌舞联欢、体育比赛、科普讲座等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五指山市番茅黎族风情村和三亚鹿回头文化村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使中外游客在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建设一条线,带动一大片。文昌市以建设文化长廊为依托,结合当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十星级文化乡镇”活动,突出抓好农村文化站、室建设,使文化长廊建设由点及面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文化长廊点;琼海市在建设国道线上的文化长廊点的同时,构筑了万泉河沿岸文化长廊线,大长廊套小长廊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白沙黎族自治县制定并实施的无门至邦溪的“百里文化长

廊”,万宁市制定并实施的龙滚至南桥的“万州南北线文化长廊”等,都生动地展示了海南千里环岛文化长廊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海南的文化产业犹如朝阳般喷薄而出,9项民间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图书馆全面竣工;省博物馆破土动工;乡土文化大放异彩,民族歌舞艳惊世人;普通市民也能享受高雅音乐大餐;农民足不出村即可看电影……曾几何时,说到海南,总有人套上“文化沙漠”这个名词。但过去几年来,生活在海南的人,都能慢慢感受到身边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气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海南的文化建设,已经并将继续一点一点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此外,海南的民族歌舞也是夺目光彩,除了琼剧文化,海南的民族歌舞也在几年中一次又一次地挑动着人们兴奋的神经。以黎族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喜送粮》、《摸螺》、《种山兰的女人》,海南人偶剧《鹿回头》、黎族歌舞诗《达达瑟》、大型黎族舞剧《五朵红云》、《甘工鸟》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节)目,带来海南民族艺术创作上的重大收获。 海南的文化活动在热热闹闹的展开,海南的节日文化旅游,海南佛教文化旅游,海南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也正悄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海南的旅游业。目前,海南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开发了相应的文化旅游活动。如海南黎族的“三月三”、儋州的“调声节”、苗家的“花山节”、府城的“换花节”、“冼夫人文化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是我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面向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科技合作、软科学研究等领域,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的科研优势,加强行业、区域的协同创新,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一、申报条件 项目及申报单位、合作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应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一年以上或者中央在琼单位,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单独或联合申报。 (二)项目申报单位运行管理规范,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有研发经费投入,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申报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三)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两家及两家以上单位联合申请的项目,应提交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明确各方的研究

内容、成果提交的时限、经费的来源及分配方式等主要内容,并经法人单位盖章。 (四)项目产业化生产及应用地点应在海南省内。 (五)项目负责人为在职人员,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六)项目组成员、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具有良好的信誉。 (七)已承担2项以上(含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放宽至3项,项目负责人不放宽)或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未结题或验收之前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 (八)已获省级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不得再申报本专项。 (九)企业单位申报的,自筹经费应不低于申报经费。 (十)对中西部市县申报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和倾斜支持。 科技合作项目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符合如下条件: (1)合作方为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国内著名高校、大院大所等科技创新单位。申报单位和申报人具有科技合作基础,已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归属规定。 (2)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申请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从事相关研究3年以上。

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答案

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答案 一、单选题(30分) 1.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核心功能不包括( C )。 A.转口贸易 B.保税仓储 C.加工制造 D.国际交流 2.我国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构想可以追溯到( B )。 A.抗战胜利后 B.改革开放初期 B.C.香港回归后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3.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自由贸易港在选址上,可优先选择的地区是(A)。 A.沿海发达地区 B.沿海落后地区 C. C.内陆落后地区 D.内陆交通枢纽地区 4.工贸型自由贸易港在选址上,理想的地区是( A )。 A.沿海发达地区 B.沿海落后地区 D. C.内陆落后地区 D.内陆交通枢纽地区 5.海南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应重点发展的产业不包括( A )。 A.加工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旅游业 D.现代服务业 6.1547年,意大利北部热那亚湾建立的( A )自由贸易港是世界第一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贸易港。 B.A雷格洪 B不莱梅 C汉堡 D泰尔 7.我国对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建设改革试验区的内容不包括( D )。

A.设立国际能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 B.建立政府授权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C.鼓励海南旅游企业优化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D.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业务 8.古希腊时期,以( C )和( C )为特区可以自由通行的两个港口,已经具备了自由贸易港的雏形。 A.汉堡、不菜梅 B.汉堡、迦太基 C.泰尔、迦太基 D.泰尔、不莱梅 9.自由贸易港在选址上具体的影响因素下包括( B ) ( 3.0分 ) A.自由贸易港的开发目标 B.自由贸易港的人口数量 C.自由贸易港的主要功能 D.计划重点发展的产业 10.到2018年,全世界有( D )各个自日绍易港和( D )李个与自三贸易港的内涵和力能相似的自由经济区域。( 3.0分) A.100、1000 B.100、2000 C.130、1500 D.130、2000 二、多选题(40分) 1.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包括(ABCD)。 A.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B.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C.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D.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2.特殊的自由经济区域包括(ABCD)。 A.自由贸易港 B.自由贸易区 C出口加工区 D.保税区 3.自由贸易港按照开发目标划分,可分为( AD )。 A.纯粹工商实体型自由贸易港 B.贸易型自电贸易港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解读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解读 2019年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启动了建设工作。为高标准建设好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12月23日,自治 (桂政发〔2019〕区人民政府印发了《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 53号),从支持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等11个方面提出了30项优惠措施,简称“广西自贸三十条”。 一、为什么要出台《支持政策》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毗邻东盟、沿海沿边,特色鲜明。发展目标就是要“建成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鹿心社书记强调,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打好特色牌,着力探索首创性改革,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陈武主席在调研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时指出,要举全区之力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制定的支持政策要管用、够力。按照鹿心社书记、陈武主席的指示精神,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指挥部结合广西开放发展的现实需求,借鉴其他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做法,制定了支持政策。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政策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注重三者有机结合,推动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各片区开展自主性、差异化改革,在推动中国—东盟国际经贸合作中探索新机制、新政策。加强政策集成,促进自贸试验区与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中马“两国双园”、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二是着力形成“四最五集聚”的发展态势: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是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关键目标。“四最”,就是要把自贸试验建成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最具潜力、开放合作最具优势、创新创业最具活力、体制功能最为完善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五集聚”,就是要在自贸试验区“推动高端产业集聚、跨境产业集聚、功能平台集聚、制度创新集聚、优秀人才集聚,形成开放型经济新动能”。 三是着力打造“两高、两低”的特殊经济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加快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政策集成,提升企业获得感,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把自由贸易区建成高度自由、高度便利,低成本、低税负的特区。 按照这样的考虑,我们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4条,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的时候,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以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减税或者免税”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入区企业优惠和奖励,体现优先和特殊支持,形成了“广西自贸三十条”政策。 二、《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广西自贸三十条”聚焦改革优先权、产业发展、财税金融、招商激励、引进人才、产

每个地方都有许多个传统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许多个传统文化。在潮州,工夫茶相信是家喻户晓了吧。潮州人喜欢喝茶。喝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喝茶有利于我们的消化系统,饭后半小时喝上两杯茶,胃里的食物加速消化,就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了。除了喝工夫茶,潮州锣鼓队,大家也很熟悉吧,每次华侨归来,乡里总会响起一阵悦耳的锣鼓声。那是乡里的人庆祝华侨回归。锣鼓队,现在大多是青少年组成的,这样让许多学生了解家乡文化,不至于连锣鼓怎样拿、怎样敲都不知道。每当乡里有节日的时候,锣鼓也会响起来,既活跃气氛,又团结大家,大家为了办好家乡文化而团结一心啊。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节日中中国各地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在广东潮州,也与全国一样,举行活动,庆祝这一节日。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食经中九是一个阳数。月是九,日也是九,这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所以古人称之为“重阳”。在中原,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陪带茱萸的风俗。潮州民俗研究者王次阳先生介绍说:“潮州人也有重阳登高这一习俗,不过在过去主要是一些文人雅士的活动,文人雅士在重阳这一天登高,赋诗言志,在历代的地方志中都有记载。至于在民间形成风俗的项目,主要是放风筝和结缘这两项。” 先说说放风筝。农历九月是农村中一年中最好的天气,潮州地处南方,湿气比较重,古时被称为瘴气比较重。但是,到了九月空气比较干燥,天气晴朗,天高云淡,阳光和熙,秋风送爽,这样的天气非常松快,所以是放风筝的极好季节,是大家到户外活动的好季节。潮州人为什么把风筝叫做“风禽”。在开始,风筝是做成象鸟类、飞禽一样的形状。在空中放飞,象飞禽一样,所以,叫做“风禽”。这个比喻,我们认为更加贴切一些。潮州人还把“风禽”,叫做“纸约”,“纸约”是古代对风筝的叫法。潮州叫的是古字古义。“约”是一种大鸟,样子想老鹰,飞起来就象老鹰一样,“纸约”其实就是用纸糊起来的大鸟,所以潮州人把风筝叫做“纸约”,有一定的道理。 放风筝是潮州民间的一种群众性活动,特别是青年人和小孩,兴趣大,热情高。九月一到,秋风一吹,大家争相到高处放风筝。在潮州,风筝一般都是自己糊的,材料用竹子、纸糊的;也有专门糊风筝买的,款式比较多,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蝴蝶、鱼、人头、太阳、蜈蚣等等。还有一些风筝上捆着风铃空中飞翔时发出响声,非常有趣。到了重阳这一天,放风筝就成为最热闹的了。 王次阳先生说:“重阳结缘是潮州一个风俗,结缘原来是佛教的说法,说的是与佛、菩萨结缘,将来能够得到”超度“的因缘。结缘也有与人结交的机缘。,除了佛家间有结缘之外,人们之间平时也有结缘的机会。我们平时所说的某人与某人之间那么好,非常有缘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前,潮州人之间结缘的方式是相互之间赠送“芝麻丸”来实现的。“芝麻丸”是有糯米、糖、花生等作成的一种甜品。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寓意:丸的音与缘是同音字,代表缘分;芝麻

海南省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琼府办〔2009〕10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海南省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南省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一月十五日海南省重点项目审批“ 绿色通道”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改善我省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政务中心)、各厅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以下简称审批办)的集合效能,形成服务合力,更好地为重点项目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管理监督实施方案》(琼府﹝2007﹞3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是指省政务中心根据申请人申请,确定专人跟踪服务,组织、协调审批办对有关审批事

项进行联合审批,督促其限时办结审批事项,为申请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三条“绿色通道”服务项目的范围: (一)列入本省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项目; (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项目。 第四条“绿色通道”服务的内容: (一)向重点项目投资者提供有关法律、法规和办事流程的咨询服务; (二)为重点项目投资者办理投资项目的有关审批手续; (三)为重点项目的外籍投资者提供英文翻译。 第五条省政务中心建立重点项目联合审批会议(以下简称联审会议)制度。联审会议成员由省政务中心负责人、省政务中心大厅各厅局审批办主任组成;联审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政务中心。省政务中心主任为联审会议召集人,并兼任联审会议办公室主任。联审会议办公室负责办理联审会议会务,督促落实联审会议决定等日常事务。联审会议认为应当报省政府研究决定的事项,由省政务中心报省政府研究决定。 第六条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许可收费外,“绿色通道”服务

2016年最新海南地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得分:18 1.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名是以方言命名的,“那”是()意思 A. 田 B. 水 C. 河 D. 村 满分:3 分 2. 鱼茶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3. ()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A. 广东 B. 广西 C. 云南 D. 海南 满分:3 分 4. 中国最大的海洋省,最小的陆地省是() A. 海南 B. 福建

C. 浙江 D. 广东 满分:3 分 5. 打柴舞是海南()民族的舞蹈 A. 汉族 B. 回族 C. 黎族 D. 苗族 满分:3 分 6. 来自全岛各地的回族后裔,因为信仰、文化特征及其生活习俗上的一致和特殊需要,逐渐融为一体,以至形成为至今举世瞩目的我国“天涯海角”一隅的三亚市 ()回族聚居区。 A. 育才 B. 崖州 C. 羊栏 D. 海棠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得分:20 1. 海南汉族人的饮食有 A. 打边炉 B. 老爸茶 C. 海南粉 D. 清补凉 满分:4 分

2. 苏东坡向儋州的居民传授的食品有 A. 东坡肉 B. 东坡酥 C. 万家春酒 D. 咖喱牛肉 满分:4 分 3. 汉武帝在海南设置两个郡 A. 儋耳 B. 南海 C. 桂林 D. 珠崖 满分:4 分 4. 黎族的信仰有 A. 自然崇拜 B. 图腾崇拜 C. 祖先崇拜 D. 冼夫人崇拜 满分:4 分 5. 海南的三大河流是 A. 南渡江 B. 昌化江 C. 万泉河

D. 太阳河 满分:4 分 三、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62 分。)得分:0 1. 2 你如何看待海南闲适从容的慢生活氛围? 2. 浅谈海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试题 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得分:18 1. 距今7000~3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来自中国南方的“骆越人”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海南岛最早的世居民族———()。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2. ()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A. 广东 B. 广西 C. 云南 D. 海南 满分:3 分 3. 五色饭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黎族 B. 汉族

海南省重点项目的申报条件和标准(完整版)

附件1: 海南省重点项目的申报条件和标准 为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做好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明确重点项目的申报条件和标准,制定本标准。 一、重点项目的分类 重点项目按建设阶段分为竣工项目、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和预备项目。 (一)竣工项目是指上年度或之前已开工建设且当年内建成竣工投产的项目; (二)续建项目是指上年度或之前已开工建设,但预计当年内不能建成竣工投产的项目; (三)新开工项目是指当年内开工建设的项目; (四)预备项目是指正在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的项目。 二、重点项目的范围 (一)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二)新型工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科技产业园区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项目; (三)海洋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商贸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基地、土地成片开发等方面的重大项目;

(四)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特色街区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重大项目; (五)农林水利、新农村建设、重点小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福利设施等涉及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 (六)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涉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 (七)利用中央投资的重大项目或打捆项目; (八)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它项目。 三、重点项目的条件和标准 (一)重点项目的条件 1、符合国家和本省产业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方向; 2、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要求; 3、已经组建项目法人并确定建设规模和规划选址; 4、建设资金和资金来源基本落实,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5、已完成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前期工作,具备年内开工的条件;或已列入前期工作计划,并争取年内办理完成各项前期工作手续。

天津自贸区政策解读要点要点

天津自贸区政策要点 一、有效降低投资门槛 1.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15类、50项、122条)。 2.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项目,对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全部实行备案制。 3.鼓励设立从事境外投资的股权投资企业和项目公司,支持设立从事境外投资的股权投资母基金。 二、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4.搭建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贸易促进平台。 5.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 6.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建设文化服务贸易基地。 7.建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8.建立华北地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9.开展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及保险、风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服务,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 10.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11.支持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资源类商品。 12.支持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平行进口汽车应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进口商应承担售后服务、召回、“三包”等责任,并向消费者警示消费风险。 13.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服务模式。 14.在执行现行税收政策前提下,提升超大超限货物的通

关、运输、口岸服务等综合能力。 15.扶持和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从事国际采购的中小企业提供通关、融资、退税、国际结算等服务。 16.鼓励国内期货交易所在自贸试验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业务,扩大期货保税交割试点品种,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推动完善仓单质押融资所涉及的仓单确权等工作。 17.依法合规开展大宗商品现货交易。 18.允许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19.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维修业务试点。 20.探索开展境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再制造业务试点。 21.允许外商开展机电产品及零部件维修与再制造业务。 22.推动建立检验检疫证书国际联网核查机制,推进标准和结果互认。 23.改革和加强原产地证签证管理。 24.推动实施第三方结果采信。 25.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 26.放宽在自贸试验区设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 27.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形式从事公共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外方持股比例放宽至51%。 28.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融资中心,鼓励境内外航运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等航运服务中介机构设立营业机构并开展业务。 29.在落实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相关配套政策基础上,中方投资人持有船公司的股权比例可低于50%。 30.充分利用现有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自贸试验区落户登记。 31.推动海运集装箱和航空快件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 32.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试点开

海南史

明代海南文化 明代是海南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有十:一是各类学校多;二是科举考试中式人数多;三是"鼎臣继出,名满神州";四是两位海南人分别掌管明代全国两所最高学府;五是九位海南人入选《明史》;六是各种著作多;七是俗尚礼文和读书风气浓;八是许多家庭妇女都有文化,并出现冯银等五位女诗人;九是各种楼亭、坊表和名胜古迹及名人墓葬多;十是海南岛被称为"海滨邹鲁"或"海外邹鲁"。明代海南文化之所以获得高度发展,主要原因有九,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明王朝对本岛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贬官制,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行政惩罚制度,一般是对所谓的“罪臣”制度加以贬谛,在帝王朝中使用普遍。贬官,顾名思义,就是官职贬低,或挂一虚衔,或一贬到底,被充配到某地度晚年。在古代封建社会,孤悬海外的海南岛由于交通不便利, 相对偏僻路遥,生活条件艰难,且远离中央皇权的统治中心,无疑成为历代帝王发配贬 官的理想场所。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统治者把贬官发配到边陲海南岛,也是“皇恩”所至,象征王权的统治。 贬官文化可以说是无可奈何地成为海南文化的一个特殊的景观。它由一些不幸的政客、文人构成。有当朝宰相,有“千古风流”的大文豪。也有可谓“金戈铁马”的大将,

海南传统文化

在文化不是十分发达的地方或时期,民俗与迷信的界线不大好区分。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不宜以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来对人家传承了千百年的风俗作好恶的判断。“文革”就是个例子,在除“四旧”的旗织下,当年热衷于这类活动的人,从本人到家庭都遭受了浩劫,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时间,一切又死灰复燃。只能说民俗有超出我们想象的生命力。我之所以拍这些照片,发这样的贴,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想告诉包括我在内的有兴趣的人们,有一些人在过着与我们不同的生活。下面是我转来的关于“军坡”的一些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谈谈海南的“公期”习俗Z T 谈谈海南的“公期”习俗 [什么是“公期”?] “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内祭神活动。这种活动不但海南有,在云南、两广的一些地区同样有这种习俗,而海南的“公期”是最有特色的。 实际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因为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移民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公期”是一种雅文叫法的“军坡”。 [“公期”所拜的神都是哪些神?] 所拜的神都是冼太夫人手下的将领及归顺了的黎部族首领,有些是后来的一些汉人杰出将领,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些人死后受海南人民所供拜,有“公祖”和“婆祖”,这些神中相当一部分是“婆祖”,这是因为冼太夫人手下多为女将的缘故。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神绝对不是海南人民的血缘祖先,这些神海南人民称其境主,如:三家境主。一个境主一般管辖一个乡大小的地域,该区域里的境民供奉其为神,每年的“公期”都要祭拜他。“公期”和“军坡”都是根据地域而定的,住在这个境里就要祭拜这个境的境主,如果你搬到了另一个地区则又要祭拜这另一个地区的境主,这些也说明了“境主”不是血缘的祖先而是一个地域神。 [“境主”的由来] 这是因为海南的汉人都是大陆的移民,当年海南的大陆汉人移民来到海南后凭借汉人军事上的强大逐渐霸占和蚕食当地黎人的土地,就象美国的白人蚕食印地安的土地一样,这个过程当中免不了要跟当地黎人做斗争,而这些“境主”就是当年维护汉人利益的杰出代表,他们死后汉人依然借助他们的灵魂来吓唬当地黎人。于是就有这些神。 这些情况也说明的“公期”是汉人文化,而且是移民文化。

2020年度海口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0年度海口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为增强我市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学研联合协同攻关,聚集重大科技需求,依据《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实际,规范和加强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立项原则 (一)遵循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省、市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及科技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二)项目申报单位运行管理规范,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有研发经费投入,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三)优先支持海口市传统支柱产业和转型升级产业中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化基础或示范应用前景好的项目,且产业化基地或示范应用在海口; (四)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项目,强化产学研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推广;列入政府重大项目的基础课题研究;

(五)项目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技术路线成熟,预期目标明确,经费预算合理,便于过程管理与考核; (六)指南领域以外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支持。 二、编制说明 (一)支持项目类别:2020年,市科技计划项目分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二)支持领域:2020年将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低碳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海洋科技等7个重点领域。优先支持共性(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支持市委市政府关注的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 (三)经费支持额度: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应根据项目类型、项目投入规模的需要,主要由企业提出需求、先行投入和组织研发,政府通过公开择优、定向择优等方式确定项目立项给予资助额度。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安排将根据不同档次按整个项目投资的不同比例给予资助,其中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分为两档:第一档资助比例为30%,最高不超过300万;第二档资助比例为15%,最高不超过200万。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也分为两档:第一档资助比例为30%,最高不超过80万;第二档资助比例为15%,最高不超过50万。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资助30万元。对科技含量高,重点扶持的项目经

自贸区金融政策解析

自贸区金融政策解读 暨中小微企业自贸区跨境融资策略培训班 日期:年上海月日;深圳月日 讲师:陈老师 学费:¥元人(含授课费、资料费、天午餐及茶点等) 本课程有名额限制,额满顺延到下期,欲报名从速。 【博传培训;咨询热线;客服】 【培训对象】适合所有中小微企业及大中型企业老板,财务,营销,海外投融资等人员 课程背景: 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一直是一个难题,现在自贸区的建设,为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了一个 切实可行的平台。而如何合理合法地利用自贸区的优势,实施跨境融资,本课程,将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政策解读,为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进行点评,为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提供策略和方法。 粤津闽三大自贸区挂牌已有半个月,银行纷纷跻身其中布局跨境金融业务。据了解,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浦发、中信、兴业、招商等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在建基于跨境融资业务的综合金融创新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增加跨境贷款投放量。 在自贸区政策下,跨境贷款融资成本低。广东自贸区的《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可申请跨境人民币贷款,这一政策在自贸区内延续。农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贷款业务的优惠利率为.至,远比境内融资低。 同时,允许企业借外币外债,这意味着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做相应的套期保值,如远期结售汇、期权等方式,锁定汇率。 【课程大纲】 一、自贸区金融与离岸金融政策解读 、跨境投融资与跨境信托 、离岸金融与离岸金融衍生 、全球供应链贸易融资 、自贸区跨境融资租赁 二、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 *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化(人民币与外汇业务同区化) *跨境财富管理,离岸金融业务 .离岸对冲基金 .离岸置业(房地产) .离岸与跨境资产管理 .离岸投资与离岸资产重组 .离岸消费 .跨境人民币资产管理与离岸人民币业务 .金融资产离岸管理 .金融租赁与离岸金融租赁 三、自贸区账户与跨境融资平台 、自贸区央行条细则解读

湛江传统文化

湛江传统文化 广东省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湛江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特别是省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之后,湛江市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挖掘、整合、保护和利用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构建粤西文化中心。 湛江市现有民间艺术120多种,盛行30多种表演艺术,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培育和再现了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其中,醒狮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已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饮誉海内外,几年来获得了无数荣誉。2003年,该县文车醒狮团应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参加了当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并以高桩醒狮跨越3.6米的成绩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又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和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2010年,该县许屋醒狮团应邀参加了当年的上海国际文化节。 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 湛江醒狮: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200多年来,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遂溪县因势利导,加强组织、积极扶持,全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空前活跃。去年,该县先后3次举行规模大、档次高的歌舞醒狮表演活动,并多次组织醒狮团参加市、省以至国际性的民间醒狮表演赛。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曾先后两次到该县拍摄民间醒狮活动并作专题播出。 东海岛人龙舞:据地方志记载,东海岛人龙舞起源于东海岛东山镇,始于明末清初,是流传300多年的民间大型广场表演艺术,其结构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由大人和孩童结合而成,规模可大可小,节数多少不等。龙的构造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它由一个彪形大汉身负三个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演员经过化妆打扮,穿上黄色或青色服装,龙就变成黄龙或青龙。舞龙时,演员按照锣鼓的节奏舞动,龙头双眼闪闪发光,龙身左右翻滚,龙尾上下摇摆,煞是壮观,随着龙头昂首前进,远远望去,真是龙腾飞舞,人显神威,从中可以看出舞者不可战胜的群体力量和聪明才智。 这些被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飘色: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

最新深入解读上海自贸区FT账户教学内容

深入解读上海自贸区FT账户 一、基本信息 1、政策背景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重要战略部署,促进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跨境投资和贸易的金融支持,深化金融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央行30条”)。 自贸区账户体系是人民银行支持自贸区发展30条意见中的关键内容,是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2、定义 自由贸易(Free Trade)账户的简称,指银行为客户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属于人行账户体系的专用账户。 简单理解,对境内企业来说,拥有自由账户基本就是拥有了一个可以和境外资金自由汇兑的账户。而对境外企业来说,则意味着它们可以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获得相关金融服务。 根据央行要求,自由贸易账户的账号之前必须添加FT打头的三位英文字母作为前缀标识,并在资金的汇出、清算、兑换和汇入等各业务流程中全程体现该标识。 3、相关银行 目前,已经通过风险合格审慎评估的有7家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其中中行、工行、建行上海市分行、浦发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5家银行,已经验收接入央行上海总部系统,也就是说,它们已具备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资格。 二、如何开设

自贸区内和境外五类主体可以根据央行规定,向分账核算单元申请开立自由贸易账户。 1、机构类 1)区内机构:包括上海自贸区内依法成立的法人和非法人企业,以及境外机构驻区内机构,账号前缀FTE,上海全市授权开办网点都可以开立。 2)境外机构:是指在境外(含港澳台)注册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账号前缀FTN,区内注册的授权开办网点才可以开立。 3)同业机构:是指已被央行验收通过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分账核算单元以及境外金融机构,账号前缀FTU,上海全市授权开办网点都可以开立。 2、个人类 1)区内个人:是指在上海自贸区工作,并由其区内工作单位向中国税务机关代扣代缴一年以上所得税的中国公民,账号前缀FTI,上海全市授权开办网点都可以开立。 2)区内境外个人:是指持有境外身份证件、在试验区内工作一年以上、持有中国境内就业许可证的境外(含港澳台)自然人,账号前缀FTF,上海自贸区内注册的授权开办网点才可以开立。 注意: 1、网点指上海地区辖内的金融机构。这里的金融机构不仅仅是指银行,还包括券商、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2、境内区外的企业和个人不能开立自由贸易账户。 3、一个客户对FT账户的数量无限制,即在不同银行或在同一银行的不同营业网点均可开立FT账户。 三、如何用 1、FT账户可更方便地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具体包括:1)试验区跨境直接投资,可按上海市有关规定与前置核准脱钩,直接向银行办理所涉及的跨境收付、兑换业务。

浅谈海南骑楼建筑的发展及对其保护的思考

浅谈海南骑楼建筑的发展及对其保护的思考 摘要:海南海口骑楼街区可算海口年岁最高的历史街区,自骑楼建筑风格流入海南以来,近代骑楼建筑构成了海南建筑的特色种类之一。由于历史和人为破坏等原因,现在的骑楼老街遭到许多不同程度的破坏,对骑楼建筑文化的维修需要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字:骑楼,南洋风格,年久失修,历史文化 一.延续了一百六十多年的骑楼故事 i[所谓骑楼,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我国传统意义上一般多指我国南方地区,无论城镇乡村,人民大众为满足使用、安全、舒适等要求,于面街出入口部分楼层或屋顶要素“骑”在人行道上,左右绵延成公共敞廊的建筑或建筑群。]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海口骑楼老街建筑保留规模大、保存完好,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口的骑楼一般是2至5层建筑,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延街立面经常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等处加以丰富的装饰纹样或浅浮雕,所有的装饰与纹样自下而上逐渐丰富,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海口被设为对外贸易出口,《天津条约》签订后,海口成为中国沿海十大通商口岸之一。海南当时正是南洋的商贸中心,底层设敞廊的骑楼建筑在此流传。海口的骑楼建筑与海南的自然条件有机结合,同时与形成了地道的“南洋”风格商业街。海口骑楼建筑风格呈多元化的特点,既有中国传统建筑成分,又有对西方建筑店铺的立面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细部装饰,并且还有明显地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影响的拱券和图案。海口骑楼的华丽壮观,在我国及东南亚都是绝无仅有的。如今海口的骑楼建筑连绵,二、三层楼则“骑”在人行道上,骑楼街的柱廊让行人避免阳光辐射和突然而来的暴雨。海口骑楼老街为不仅承载了海南的历史文化,也为海南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ii按人类学分析,影响海口骑楼建筑的人口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 (1)英法等国殖民人士。西方殖民者在南洋留下大量殖民文化后,又纷纷到海口扩张西方势力。他们兴建零事故、学校、医院等,有效的影响当地建筑的设计趋向。与广大民众相比,殖民者人数虽少,但他们掌握了物质文化交流的主动权,具有强势文化的地位及相对先进的生产力,推广自己的建筑文化是很容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