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城市群人居环境差异性发展演变研究_李雪铭

环渤海城市群人居环境差异性发展演变研究_李雪铭
环渤海城市群人居环境差异性发展演变研究_李雪铭

83

2009(6)

环渤海城市群人居环境差异性发展演变研究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of Difference of UrbanSettlements in Bohai-rim Agglomeration

李雪铭 倪玉娟 宋伟

LI Xue-ming NI Yu-juan SONG Wei

文章编号:1009-6000(2009)06-0083-07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雪铭,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倪玉娟,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宋伟(1982-),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1 引言

城市人居环境差异性评价是认识和研究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的科学方法,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中各影响因素的定量、定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来描述研究对象间人居环境质量优劣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大多集中在小区、社区和城市尺度[5~10],而对区域城市群人居环境的评价鲜见报道。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分形及相关理论综合考虑城市人居环境整体水平,着重突出内部差异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揭示环渤海近20年来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均衡程度及其等级结构特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空演变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而基于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分维计算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确定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可信度,这便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和主观片面性等缺陷。因此,对区域城市群人居环境差异性发展演变的探讨不仅丰富了城

市人居环境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区域性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政策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位序—规模法则及Zipf维数

位序—规模法则也称Zipf法则,其实它是位序—规模法则的一个特例。城市人居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活动,从而在城市立体式推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环境。它是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结合体,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文章尝试用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充当规模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水平。城市的位序—规模法则可用下面的表达式来表示:

 (1)

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人居环境

综合得分按从大到小排序,位序—规模法则常见的表达式为: (2)[

生态]

2009(6)

现代城市研究

表2 环渤海1987年以来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与位序变化

1987年1990年1993年1996年 1999年2002年2005年

规模位序规模 位序规模位序 规模位序规模 位序规模位序规模 位序北京50.55151.68153.63155.16158.83157.06265.482

天津10.371713.251722.791220.61510.621923.791726.7318

唐山12.81514.151518.221619.841723.451624.091633.7813

廊坊3.7195.79196.26197.241916.471835.15841.069

沈阳20.62924.17631.48440.33232.84831.81141.987

鞍山21.44621.711125.531026.111027.051131.241235.6412

抚顺11.391614.11617.251720.261623.961420.171822.6319

本溪20.64823.7728.09729.23731.65932.781036.7410

辽阳18.571023.39824.631125.831126.771229.041329.414

营口9.71811.631814.371814.771817.971717.011928.7715

大连21.07734.72227.39926.27940.73343.19568.381

青岛16.151219.521227.86836.52444.06258.08151.713

济南31.23331.69432.7333.35534.75743.2443.646

淄博17.491121.741021.921423.141328.981028.951428.4216

潍坊13.451417.551422.121325.061225.381327.121527.9717

石家庄27.46430.79531.11628.13837.36446.79347.174

邢台36.45234.41335.79236.52336.73538.93644.795

邯郸14.451317.921320.981521.591423.861535.25736.4710

保定23.81522.82931.46531.6635.02635.1941.798

对上式做对数变换,可得:

(3)

在本研究中,式(1)、(2)、(3)中,

r表示某城市在研究区中的位序;

表示位序为r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

分;P

在理论上为首位城市人居环境

综合得分;q为参数,即Zipf维数。

对于位序—规模法则,还经常用

帕雷托(Pareto)公式来表示,即

(4)

在本研究中,N可表征为大于门

槛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城市数量; D

为城市规模分布的维数;P为城市人

居环境综合得分。

2.2 分形理论

所谓分形(Fractal),是指其组成

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几何

形态(shape),或者是指在很宽的尺度

范围内,无特征尺度却有自相似性和

自放射性的一种现象。

分形维数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

够用数据定义,并且通过实验手段近

似的计算。帕雷托公式中的常系数

被看作是分数维。公式(4)中的D就是

分维值,对此已有相应的说明和推导

过程。城市规模的分维值和公式(3)

中的q存在如下关系[9]:

(为判定系数) (5)

3 环渤海城市群人居环境差异性分析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并称为我国沿海开放地带的

三个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首都北

京经济圈的第二个层次。该区域的工

业和城市主要集中于京津唐、辽中南

沈大沿线、山东半岛胶济沿线以及太

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沿线地区,这

四个产业和城市集聚区的经济产出

占环渤海经济的2/3以上。在该集聚

区中既有我国的重工业城市天津、唐

山及能源城市鞍山、本溪、邯郸。也有

我国优秀宜居城市大连、青岛、北京,

因此对该区人居环境的均衡度及等

级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本文依据1988、1991、1994、

1997、2000、2003及2006年《中国城市

统计年鉴》统计资料对环渤海19个代

表性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

进行年际统计分析。选取的城市分别

为:京津唐地区的京、津、唐、廊坊四

表1 人居环境各项指标的权重值

指标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

Wj0.0990.0900.0750.0660.0630.1340.1120.0780.0590.0670.050.0420.062

84

85

2009(6)

代城市研究

市;辽中南地区的沈、鞍、抚、本、辽、营、大七市;山东半岛的青、济、淄、潍四市及太行山前的石、邢、邯、保四市。

3.2 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

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的因素错综复杂,它是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统一体,而这其中的“环境”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所以,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尽量从“人”的角度出发,并且充分考虑到指标体系的代表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本文选取居住条件(X1)、城市生态环境(X2)、公共服务基础设施(X3)、精神文化生活(X4)四大方面。其中居住条件我们选取与之相关的五个指标(C1人均居住面积、C2市区人口密度、 C3住宅投资占固定投资总额、C4人均生活用水量、C5人均生活用电量),城市生态环境选取与之相关的两项指标(C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C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选取与之相关的三项指标(C8人均铺装道路面积、C9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C10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精神文化生活选取与之相关的三项指标(C11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

C12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C13人均教育支出)。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其影响因子也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因此,在评价方法的选取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评价因子的权重问题。

3.3 综合得分计算及位序—规模曲线

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6)

其中,为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为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值;为各指标的权重值,计算结果见表2。

自1987年以来尤其是1999年以后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的位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又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综合性产业城市,经济实力雄厚、人文环境发展优势突出,人居环境建设起步早、基础好,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在1999年之前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一直雄踞首位,首位城市的垄断性相对突出。1990年代末期大连和青岛凭借其优

越的地理位置及政策优势,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发展迅速,该时期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整体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青岛从1987年的第12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8位并在2002年位居首位,大连人居环境得分位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1990年代末上升趋势明显,2005年综合得分达到历年各城市的最高分68.38,居于研究区域之首。廊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在2002年出现重大转折,此前其人居环

境得分一直处于末位,2002年跃居第8位,这与其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政府对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除这几个城市外其他城市的位序也有不同程度的变更,但变化不大。

为了突出对比近20年来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变情况,利用1987年和2005年得分值,选择Surfer8.0生成的等值线图,绘制如图1。

由图可见1987年和2005年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等值线的核心代表一定区域的得分最高值,等值线越密集说明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差别越大,

等值线越稀

86

2009(6)

代城市研究

疏表示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差别越小。在图1a中,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呈现以北京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分别从三个方向向外扩展,在同心圆内部临近沈阳一带形成次级小核心,表明当时京津唐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最显著,最高值北京在研究区域内的垄断性较强。图1b表明到2006年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已由“单核心”向“三核心”转变,此时区域高值区除北京外又增加了大连和青岛(青岛虽然没有形成独立的核心,但等值线数值较高且分布比较密集),同时以沈阳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也得到了近一步的完善,核心力量增强,说明这一时期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已由“单极”转变为“多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5年间环渤海小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异有所增强,区域总体差异在不断缩小,特别是青岛和大连后发优势明显,到2005年已基本形成北京、大连、青岛的三角格局,成为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三大中心城市。

为进一步探讨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规模位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里进一步利用城市首位律计算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位序—规模的演变规律。

根据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的城市首位律,由表2 可计算出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首位指数,一般认为城市首位指数应该包括2城市指数S2、4城市指数S4和11城市指数S11:

(7)

(8)

2005年环渤海19个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位序—规模曲线(图2)。由图可见位序—规模曲线随着时间的发展分值总体不断升高,曲线形状呈现略下突式,表明1980年代末以来环渤海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总体在提高,位于中等水平的城市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3.4 研究区域城市人居环境分形理论分析

从位序—规模曲线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走向均衡,为进一步探讨这种结构是否正朝着完全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利用前述公式(3)、(4)、(5)对研究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进行分维测算,对(

)进行一元线

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维值等见表4。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 D )的变化可以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内部的均衡程度,仵宗卿等称之为“均

衡度指数”[9]

,均衡指数越大,各城市

间的发展水平就越接近,城市之间的差距越小。相反,城市间发展水平越不均衡。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分维值从1987年的1.243上升到2005年的2.6,增长趋势明显,说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正在朝着完全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表4中

,称为结构

容量[11]。对城市体系而言,城市体系复杂、总体规模大,结构容量也就大;相反,城市体系简单、总体规模小,结构容量也就小。在表4中,1987~2005年结构容量明显增大,1987年为6.68,2005年为12.42,增

(9)

式中:Pn表示按人居环境综合得分排在第n位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数。按照奥尔巴赫( F.Auerbach)位序规模原理,正常的4 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都应该为1 ,2 城市指数应该为2。计算结果如表3。

从环渤海历年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变化的情况看,从1987年~2005年,环渤海城市首位指数虽有波动但变化幅度不大,其中城市首位度一直保持在1.02~1.50之间,四城市指数保持在0.39~0.54之间,十一城市指数维持在0.29~0.42之间(表3)。首位城市指数均低于标准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在降低,说明环渤海地区人居环境得分规模首位分布不明显,随着时间的发展首位城市的垄断性在不断减弱。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1990年代期间,环渤海北京以外的其他各城市,特别是大连、青岛、营口等沿海城市,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采取各种灵活措施,大力利用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自下而上改革措施,实现了经济环境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北京城市功能正在由经济中心向政治文化中心转变,城市规模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环渤海次级城市。从目前来看,城市首位度已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区域城市体系人居环境得分正在逐渐向均衡的位序—规模分布演变。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城市人居环境得分的位序为横坐标,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为纵坐标绘制1987、1990、1993、1996、1999、2002、

87

2009(6)

城市

研究

表4 环渤海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城市位序—规模双对数回归分析表

年份回归方程判定系数结构容量首位城市首位城市理论值

城市人居环境

(R2)LnA得分与实际值之比

分维值/D1987y = -0.6206x + 4.14520.7716.6868.131.2431.2431990y = -0.5302x + 4.12490.7737.7861.861.1971.4571993y = -0.436x + 4.08180.642 9.3659.251.1051.4731996y = -0.4427x + 4.15280.698 9.3863.611.1531.5791999y = -0.4198x + 4.21570.76610.0467.741.1511.8282002y = -0.3724x + 4.2680.86111.8971.381.2292.3132005

y = -0.3515x + 4.36370.91412.4278.551.148

2.6

加近两倍。这表明环渤海地区19个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从首位城市理论值与实际值的比值上看,基本介于1.105~1.243之间,说明理论值与实际值的拟合较好,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

平的等级分布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图3给出了以1987年和2005年环渤海19个城市的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的城市人居环境位序—规模双对数散点拟和趋势线,依据图中点列与趋势线的拟和程度可

将1987年的分成三个部分,分别

为(3.92,3.07)、(3.05,2.27)、(1.04,0),人居环境得分对应地划分成三个区间(50.55,21.44)、(21.07,9.7)、(3.7,0)。2005年

可分为(4.58,4.42)、(3.93,3.78)、(3.74,3.22)三部分,与之相对的人居环境综合得分表3 环渤海历年城市人居环境规模指数

城市人居环境规模指数

1987年 1990年 1993年 1996年 1999年 2002年 2005年城市首位度1.39 1.49 1.50 1.37 1.34 1.02 1.04四城市指数0.53 0.51 0.54 0.49 0.48 0.39 0.42十一城市指数

0.42 0.38 0.36 0.35 0.34 0.29 0.31

2009(6)

现代城市研究划分为(68.38,65.47)、

(51.71,43.

64)、(41.98,22.63)三个区间。与

2005年相比1987年的相关系数较小,

散点与回归线的拟合程度相对较差,

主要表现在人居环境最低分值的廊

坊市与整个分形体的差距悬殊,形成

独立的分形单体,而且从1987年人居

环境得分等级上看在40~50分之间

存在一个断层,次高位城市出现破

缺。2005年相关系数达到0.914,独立

分形体现象消失,没有出现断层,得

分分布相对均匀。

总体上看,从1987年到2005年环

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发展较

快,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差异在缩

小,城市人居环境得分“从分散走向

集中”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此外,首位

城市北京、大连的坐标点均位于回归

线下方,表明首位城市在研究区域内

的带动辐射作用较弱,因此,在今后

发展中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建

设可以突出首位城市的吸引力和竞

争力,积极促进中心城市在居住条

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文教等领域

的发展,以发挥出区域比较优势和引

导优势。

4 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分类

依据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位序

—规模曲线形状的大体变化,可将城

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对数值划分

为三个级别进行分类探讨,分别为人

居环境较好型(得分对数>3.5)、人居

环境一般型(得分对数3~3.5)、人居

环境较差型(得分<3)。

第一类,人居环境较好型:该类

城市从1987年到2005年数量急剧增

长,1987年该类城市只有3个,分别

为:北京、邢台、济南,到2005年已经

增加到了13个,在19个城市中所占比

重由15.79%上升到63.16%,由图可

见自1999年以来这一类城市的增长

速度最快(图4)。

第二类,人居环境一般型:整体

来看该类城市的发展比较平稳,1987

年占研究城市总数的31.58%,1996

年达到最大为52.63%,此后变化开

始趋缓,2005年又回落到31.58%,可

见该类城市数量随时间序列发展近

似于正态变化。

第三类,人居环境较差型:与前

述较好型相反,该类城市数量减少得

特别快,1987年这一类城市数量最

多,占城市总量的52.63%,1992年为

21.5%,1999年为15.79%,到2005年

已经完全消失。

分析图4我们知道,从1987年到

2005年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整

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其中较好型城市

增长速度最快,不仅如此,较差型城

市向较好型城市的过渡、一般型向较

好型转化都很明显,笔者认为在未来

的发展中,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

较好型城市数量仍将继续增加。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环渤海地区

1987~2005年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

平的实证研究和计算,得出以下结

论:

(1)从分析结果看,位序—规模

法则、城市首位度、分形理论较好地

描述了环渤海地区1987年以来城市

人居环境建设规模结构的发展演变

情况。相关系数、首位城市的理论值

和实际值的比值都证明了该方法在

人居环境研究方面的适用性。

(2)1987~2005年间,环渤海19

个城市的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

十一城市指数均低于标准值,并随着

时间的发展逐渐降低,城市人居环境

建设水平逐步向位序—规模分布方

向转变。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次

级城市经济环境发展速度加快,北京

城市功能转型期城市规模的增长速

度明显减缓,但主体地位仍未改变。

(3)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空

间分布格局由“单核心”向“三核心”

转变,小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异有所增

强,区域总体差异在不断缩小。

(4)19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分分

维值从1987年的1.243上升到2005年

的2.6,增长趋势非常明显,这意味着

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

越来越趋向均衡。结构容量值在研究

时段内也不断增大,反映出城市人居

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5)将1987年和2005年位序—规

模双对数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到

2005年人居环境等级结构的“断层”

和“独立分形单体”现象完全消失,人

居环境发展水平等级“从分散走向集

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6)依据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位

序—规模曲线形状的大体变化,可将

不同时期研究领域的城市划分为三

个级别,分别为人居环境较好型、人

居环境一般型、人居环境较差型,其

中,较好型城市和较差型城市随时间

发展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型城市波动

比较和缓。

88

89

2009(6)

代城市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3-97,125-133.

[2]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70-179.

[3]傅伯杰,陈利顶,等.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5.

[4]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92-414.[5]宁越敏,查志强.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9,23(6):15-20.

[6]丁润萍.社区建设:城市化的内推力[J].经济问题,2002,(3):14-16.[7]李华生,徐瑞祥,高中贵,彭补拙.南京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预警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658-672.

[8]李明,李雪铭.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我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经济地理,2007,27(1):99-103.

[9]李雪铭,刘巍巍.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6,25(5):785-791.

[10]闫泠泠,周世健,谭福初.社区居住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J].江西科学,2004,22(5):323-330.

[11]Make AH. Modeling urban growthpatterns with correlated percolation[J].Physical Review E, 1988,58(6):7054-7062.

[12]David T H, Colin J T. Urban Geography[M]. 1982.91-96.

[13]刘继生,陈彦光.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J].地理科学,2003,23(6):713-720.

[14]陈彦光,刘继生.城市系统的异速生长关系与位序—规模法则——对Steindl模型的修正与发展[J].地理科学,2001,21

(4):412-416.

[15]汪明峰.中国城市首位度的省际差异[J].现代城市研究,2001,88(3):27-30.[16]李立勋,温锋华,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J].热带地理,2007,27(3):239-244.[17]谈明洪,吕昌河.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J].地理学报,2003,58(2):287-292.

[18]王录仓,张云峰.基于分形理论的苏北城镇体系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41(1):65-70.

[19]许受霞.山东城市规模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67-70.[20]谈洪明,范存会.Zipf维数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的关系探讨[J].地理研究,2004,23(2):244-247.

[21]姜常梅,赵明华,韩荣青.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描述——以山东半岛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0(1):61-64.[22]邢海虹,刘科纬.基于分形理论对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23(2):82-85.[23]李雪铭,隋丽丽.人居环境质量对大连城市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29(2):233-235.摘要:

本文采用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得分作为测算对象,选择1987~2005年的数据对环渤海19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首次进行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的分析计算,定量阐释了研究区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均衡程度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区域内城市间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均衡性不断增强,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环渤海地区城市首位分布不明显,首位城市的垄断力在不断下降;(3)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由“单核心”向“三核心”转变,到2005年基本形成北京、大连、

青岛的三角格局;(4)根据城市人居环境位序—规模曲线形状的变化,将环渤海所选城市划分成三类:人居环境较好型、人居环境一般型、人居环境较差型。关键词:

环渤海;城市人居环境;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分形

Abstract: Taking the synthesized scores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s the mea-surable target, and Selected the data from 1987 to 2005, the paper analyzed the quality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with urban primacy index, rank-size rule and fractal theory among nineteen cities in Bohai-rim for the first time. It also illus-trated the balanced level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nd its space-time evolution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 shows that:firstly, with the time going, the level of human settlements among different cit-ies tended to be balanced and also we can see the overall level was increasing gradually. Secondly, the urban primacy distribution in Bohai-rim agglomeration was not obvious and with the time going the primacy city's monopoly power de-clined gradually. Thirdl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transferred from the ‘single-core’ to the ‘three-core’, and to 2005, Beijing, Dalian and Qingdao has been the ‘triangular structure’of the region.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curve shape, we claimed that the selected cities of Bohai-rim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gene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oor living environment.Key words: Bohai-rim;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urban primacy index; rank-size rule; fractal theory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平时要迅速稗多。 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上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个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当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的选择,所以,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的全过程的意义。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领导长株潭与中原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5年12月第49期 决策信息 领导长株潭与中原城市 城 市 背 景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主要内容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涉及功能定 位和发展目标、空间组织、土地利用、产业发 展和布局、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空间管治以 及近期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 1.空间组织。包括两个层面的结构,一 是整个区域的城镇空间组织为“冉字型”结 构: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及湘江 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319国道、320国道 和上瑞高速为两条次轴;以湘乡—韶山公路 和106国道两条辅轴,形成以长沙、株洲、湘 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状城镇布局。二 是城市群核心区空间组织为“一主两副环绿 心”的结构:以长株潭北、西南、东南三个功 能区分别为主、次核心,三市结合部为绿心。“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结构,包括3个主中心 组团、4个次中心组团、15个片区组团和29 个小城镇组团,构成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各 类空间协调、生态循环良好的网络型城市化 地域。 2.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四带,即湘江生 态经济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包括沿湘江西岸形成以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城、湘潭大学科技园、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区、 株洲高新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湘江东部制造业产业带、西部丘陵山区西部生态产业带。同时,对区域影响大的清水塘、下摄司和竹埠港等污染工业区提出了整治的内容和时限要求。 3.基础设施。按照合理布局、 共建共享的要求,对综合交通、能源、供水、污水处理、 防洪排涝、环境资源保护建设制定了有关标准和要求。在尊重三市总规框架的基础上, 突出了对三市规划建设用地外围地区的规 划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衔接。如从一 体化角度调整长沙总规中的水厂和污水处 理厂的数量和布局,规划长沙的污水厂从 17座减少为7座,并下移暮云水厂。 4.生态建设。从省级政府的事权要求出 发,提出了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和监督主体,明确了禁止开发建设区的范 围,划定了生态底线。 内 容 中国城市化正在进入城市群时代 种种迹象显示,在人均GDP突破1000 美元,城市化水平突破40%以后,我国的城 市化正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其中很重 要一点,就是城市群战略在城市竞争和经 济竞争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位置。自去年 长三角、环渤海都市圈规划上升为国家区 域规划战略试点之后,包括福泉厦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成渝一体化、长株潭、大 沈阳经济区等一大批新兴的城市群区域规 划在过去的一年中迅速成形发展,完成基 本构架。城市群战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 市化过程中的最高战略。有关专家也断言, 中国城市化正在进入一个城市群时代。 仅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而 言,一场区域规划的浪潮正在 “十一五”规划期起步的前夜阵阵涌起。特别是今年以 来,中部地区原来一些固有的区划、部门和 行业壁垒,正在被经济规律支撑下的城市 一体化各个突破。芜马铜沿江产业带、江西 昌九工业走廊、长株潭一体化、武汉“1+8” 城市圈以及中原城市群,正在按照分工协 调、优势互补的规划,逐步被培育为各地区 域经济的增长极。 10月19日,作为国内首个内陆城市 群区域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正式公布。11月16日,几易其稿的《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出炉。对比分析上述两个城市群的区域规划的异同,对其他正在编制区域规划的中 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城市群(带),具有很好的借鉴与参考意义。案例解读: 长株潭区域规划体现五大特色与创新根据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办公室高级规划师卢庆沙对《长株潭区域城市群区域规划》的解读,该规划具有五大特色与创新:一是对三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整合、提升和凝练,在尊重三市总体规划框架的基础上,突出了三市规划建设用地外围地区的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衔接,对总体规划中考虑不够深入的环节有选择地重点研究;二是作为非法定规划,为完善中长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与空间规划的结合与融合做了有益的尝试,满足了省政府及三市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空间调控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需求;三是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规划,更具有宏观性、长远性、战略性的特征,同时兼顾了实用性、 可操作性,注重将区域规划的种种“终极合理目标”转化 为具体可行的“行动过程”;四是明确提出了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的新内容,管制对象明确,管制要求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控制性;五是从省级政府的事权要求出发,提出了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和监督主体,明确了禁止开发建设地区和划定了生态底线。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特别强调郑州中心地位 根据《河南日报》等媒体对《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该规划的一大特点是特别强调省会城市郑州的中心地位。“十一五”时期,省会郑州的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媒体分析指出,在《纲要》中,与郑州有关的关键词特别多。第一个关键词是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其重点为推进六个对接:即城市功能对接;城区对接;空间对接;产业对接;服务对接和生态对接。第二个关键词是加快郑洛互 动发展。内容包括形成五条郑洛之间的快速通 道;全面推进郑洛之间的产业布局等。第三个关键词是促进郑新呼应发展。第四个关键词是 密切郑许经济联系。重点加强两市在高新技术 产业、轻工、食品、烟草等领域以及人才、信息 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两市协调发展。第五个关 键词是强化郑州的中心城市地位。除了明确郑 州借助“集合城市”的力量,加快形成带动区域 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以外,配合《纲 要》,郑州现代物流中心、郑州区域性金融中 心、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空间布局、生态、交 通等6个专项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 16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所谓群体性事件就是指群众性矛盾纠纷事件,它的参加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这类事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社会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群体性纠纷不断涌现。深入研究分析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寻找妥善处理的办法,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可分为城市群体性事件和农村群体性事件,城市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职工利益受到侵害,企业改制时,职工利益得不到维护、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和居民对自己在市政建设中拆迁安臵补偿不满而造成的群体性矛盾。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由于乱收费使农民负但过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损害群众利益,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没有如期兑付或没有全部兑付到户而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山林、土地权属不清等原因引发的矛盾。其主要特点是:一是聚众性。群体性事件一般是触动相当部分人员的利益而引发,如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都涉及相当多的人员,一旦他们的利益受损,即使部分人不愿上访闹事,但在其他人的煽动下也随大流,参与上访闹事,因此这些事件都表现人多势众的“聚众性”。二是多元性。群体性事件涉及面比较广,常引发多种利益的矛盾纠合在一起。一般来说都有人操纵,有的是泄私愤,有的是图报复,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少数人鼓动跟着起哄,有的甚至是在群众中集资形成上访“专业户”,还有的是集资请“代言

人”,使这些纠纷形成多元化。三是突发性。一些纠纷起初是涉及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在处理过程中极易触动一个地段利益,特别是在信息网络不够健全的地区由于信息不灵,群众纠纷起来后,思想准备不足,感到突然性。四是反复性。群体性纠纷错综复杂,要经过调查,经过研究才能慎重处理。而群众往往等不得,要求当即表态,当即解决问题,以“到市里、省里甚至中央上访”为由进行要挟,重复上访。聚众闹事的方法事实上确实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与落实,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部分群众“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而一些问题久拖不决,甚至造成长期积压,也是造成群体性事件反复发生,为同一事件反复上访、闹事的重要原因。如近年来二次入伍退伍士兵因对退伍后的待遇不满,曾多次到玉林市、自治区上访。五是针对性和对抗性。当前,群体性事件往往把矛头直接指向党委和政府,以达到向党委政府施加压力,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解决问题的目的。而群体性事件与一般的个别信访案件不同,参与者情绪激动,带有激烈的对抗性质,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二、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造成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表面原因,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只有认真探究新时期群性事件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根据本人在基层工作实践经验,新时期群性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依法行政,是引发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就个案而言,也许行政执法部门并未存在执法过错,但仍然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行政执法部门部分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滋生的有法不依、

商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商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摘要:商品质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一个企业要想创造价值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首先就要从质量上着手,要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同时质量还是赢得市场信任的前提,企业的质量有保障也是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和行业口碑、扩大业务来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一项保障。所以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品质量质量管理企业发展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模式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贸易、经济的不断全球化,中国的经济也日趋增长,继2005年超过英国、2008年超过德国之后,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质量并未与经济规模同步提高,有时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经济质量为代价。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仅仅有规模上的超越而没有质量上的超越,我们或许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永远做不了世界经济强国,所以为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必须着重抓质量。 1.企业质量的基本要求 商品质量的要求多种多样,是因为不同的使用目的(用途)会产生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即使对于同一用途的商品,不同的消费者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商品质量可以概括为商品适用性、商品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艺术性六个方面。 1.1适用性 是指满足这种商品主要用途所必须具备的性能。是为实现预定使用目的或规定用途,商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或功能)。它是构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 1.2商品寿命 商品寿命通常指商品使用寿命,有时也包括储存寿命。使用寿命是指工业品商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保持正常使用性能的工作总时间。 1.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是与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无故障性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质量特性,是评价机电类商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靠性通常包括耐久性、易维修性和设计可靠性。耐久性是指日用工业品在使用时抵抗各种因素对其破坏的性能,它是评价高档耐用商品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 1.4安全性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2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2012年烟台市市直)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2.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2013年莱芜莱城)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3.个体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这种认知风格是【】(济南市直)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8岁的孩子属于【】阶段。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怯怀疑 C.主动对内疚 D.勤奋对自卑 5.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都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A.普遍性 B.阶段性 C.渐进性 D.适合性 6.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是【】(2012年莱芜市钢城区)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机遇

7.某个阶段的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大人就是好孩子。他处于【】(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A.他律阶段 B.自律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道德阶段 8.如果儿童处于2~7岁的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喜欢数学且对理论、抽象东西感兴趣的学生的认知风格是【】(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0.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知觉的关键期是【】岁。 A.1 B.2 C.3 D.4 11.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救妻子是丈夫应尽的义务,所以海因茨偷药是应该的。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淄博)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12.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2014年青州)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年晚期 D.成年期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 系的演变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 咸鸿昌论文天下论文网法学论文国际法论文-11-22 9:50:00 摘要:国际商法是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并发展的。从产生之日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近代以来,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应突破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方法的局限,确立国际商法独立法律部门地位,明确其体系结构,将多种多样的法律渊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以推动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统一,更好地适应国际商事交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商事关系;法律部门;法律渊源;法律体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和法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商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体系存在着争议,这不但阻碍了国际商法学研究的深入展开,而且不利于系统普及国际商法知识,不能满足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今天,明确国际商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地位、体系结构,对于推动中国法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国际商法的地位问题,实质上就是国际商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部门分类

问题。依法学的一般理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为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其次为法律的调整方法[1](P291),后者主要是刑法与其它法律部门间的区分标准。其实持这种双重划分标准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法律的调整方法归根到底是由法律的调整对象派生出来的,法律调整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着法律调整方法及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特点。刑法的任务是调整由于犯罪所引起和发生的社会关系,刑法的调整方法(刑罚)是由这种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此划分法律部门时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而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凡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作为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自己特有的调整对象的,即国际商事关系。所谓国际商事关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国际商事主体参与的商品流转关系,其主体不论是个人、法人、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只要这种商事关系的当事人分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或其所涉及的商事问题超越一国国界的范围,这种关系就可称之为国际商事关系。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不但在空间上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国界,而且在内容上也以“商事”①为质的规定性,从而决定了国际商法既不同于以主权国家地域内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内法体系,也与以国家之间非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际法不同。 国际商事关系是一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相应地,作为调整

中国群体性事件原因与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群体性和并发性。参与的人员复杂,涉及部门行业多主体 成分多元化。有各种职业各种身份各个阶层的人,例如国企下岗失业职工、房屋被拆迁居民、下岗军转干部、清洁工、出租车司机等等,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泛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因而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性的群体性治安事件,例如有因企业的改制、倒闭、兼并、破产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有因城市拆建改造、土地征用、水库移民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等等。 2、极大的破坏性。当前群体性事件常常对国家的法制秩序、 治安秩序、交通秩序产生冲击和破坏,影响社会安宁,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 3、具有组织性,且组织程度高。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已由自发 松散型向组织型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明确、行动统一,组织程度明显提高,甚至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活动。 4、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群体性事件的共性都是与权益相关, 有经济利益有民主权利也有自身权益,当这些得不到有效保护和解决时,他们就会在基本上同意偏差思想的支配下聚集在一块并通过偏激的行为来解决,保护其合法权益。 5、具有仿效性和反复性。一些群体性事件始初都只是限于少 数人和小区域,随着事态发展和影响扩大,就会引起周边区域个别与其利益相关或类似的人群的仿效,使事态更加严重。由于群体性事件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原因动机、历史纠纷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难度大,所以经常反复。 6、事件发展有可预见性和可防性。一般群体性时间都是人民 内部矛盾引发的,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小变大的渐进过程,只要是坚持抓早抓小的原则,加强防范,超前工作,就会把事件扼杀在萌芽中。 二、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深层次社会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贫富差距拉大。对分配不公,对不正当致富,社会心理及社 会舆论表现出强烈不满情绪。贫富差距过大损坏了社会公正原则,引起社会摩擦。那么不满和对抗情绪往往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 现出来。 2.社会转型中群体利益的损失。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必然会 触及特定群体的利益,美国政治思想家亨廷顿说过:“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却产生不稳定性。”体制的转换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利益冲突激化便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改革开放 以来,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利益和价值观念由单一趋于多元。一些人政治观念经济化、宗旨观念利己化、纪律观念自由化,对党和政府不信任。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不善于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往往采取一些极端手段。还有一些人,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只要权利不愿尽义务,采取闹事的方式来实现过分要求。 4.群众心里存在着“小事化大,大事闹事”的造势心理。认为闹 事是唯一解决问题、获取实际利益的办法,故意扩大事态,聚众上访。当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个别人错误地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引起政府机关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能尽快解决问题,便聚集起来寻求解决的方法,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突发性群体事件。 5.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有些地方和 部门的领导干部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疾苦,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小矛盾酿成大矛盾,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一部分干部蜕化变质,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共产党的公正形象,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6.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管理方式不相适应。我国 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也日益增长,而我们不少党政部门和干部却仍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一套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进行社会控制与管理,比较习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推动工作,有时甚至强迫命令、违法施政,导致矛盾激化。 7.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存在问题。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有效 的利益表达手段,他们在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社会弱势利益群体由于资源有限,合法渠道又不畅通,利益被损害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采用施压性集体行动来宣泄利益诉求。 中国群体性事件原因与对策 梁云鹏李建波(山东警察学院)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参与的人员复杂,涉及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有各种职业各种身份各个阶层的人,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主观感知,都显示中国已经处于一个社会冲突事件的高发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益复杂,突发性群体事件不断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的主力军,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尽快建立健全预防和调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运行机制,探索正确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冲突性质 (下转第25页) 政治 法制经纬23--

产品质量的重要性8篇

《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总结精选(1): 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想做大做强,就务必在增强创新潜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纵观国内外,每一个长久不衰的知名企业,其产品或服务,都离不开过硬的质量。所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务必要千方百计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创新和超越,追求更高的目标。一个企业唯有不懈追求,精益求精,方能处于行业领先之列。 一、抓质量,质量意识是关键。 产品质量决定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决定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最终决定于员工的素质。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是工作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制造产品、带给服务、进行管理的人丹质量。所以,要高度重视员工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命的灵魂。因此,要提高产品质量,务必要先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 二、论发展,质量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产品质量是就是企业生命的这天,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产品的生命,乃至企业的发展命运。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因此,质量才是硬道理!个性是此刻,世界经济处于低迷时期,我们更要狠抓产品质量,做到以质取胜。 三、提高产品质量好处大。 提高产品质量不仅仅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好处,还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决定企业素质、企业发展、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质量还是争夺市场最关键的因素,谁能够用灵活快捷的方式带给用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谁就能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四、求品质,把握细节是重点。 追求完美品质,要求从小事做起,做好细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是操作过程中的流程要领,掌握好细节也就是把住质量。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注意抓好细节,精益求精保证质量才能让产品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追求完美品质,把握细节是提高质量的重点。 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呢? 第一,每个环节都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标准。从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到车间生产,再到运输和出售,都制定了详细、可控的管理标准。 第二,从小事做起,做好细节,把握质量。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要求与质量水平严格把

山香教育心理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概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个体/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注意: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中小学阶段在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1、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岁,小学阶段) 童年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此阶段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表现特点: ①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基础。 ②自我意识: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开始有了一定的评价。 ③道德:道德概念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认识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开始从动

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2、少年期(“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11、12-14、15岁,初中阶段) 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表现特点: ①总体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③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④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⑤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⑥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3、青年初期。(学龄晚期,1 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 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表现特点: ①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②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③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④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过程的发展 1、中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1)第一次飞跃,6岁左右,传导通路髓鞘化,脑容积接近成人。 (2)第二次飞跃,13-14岁左右,皮层细胞在功能上成熟,形成了联想、概括、抽象思维的物质基础,体现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逐步平衡。 中学时期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人体腺体活跃,促进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所以学生易情绪不稳定,神经系统易疲劳。要有针对性地教育,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1)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2)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 (2)持久性明显发展; (3)精确性提高; (4)概括性更强。 4、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5、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1)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造成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变化,使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政府不建立行之有效的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机构,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提出更为合理的地方政府应对当前去提醒事件的策略和措施,对于吧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该领域的研究成为当今我国学术界一项崭新而又紧迫的课题。 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专家对群体性事件的根源、特征、规律和对策等都做过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研究,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地方政府应对措施,从经济、法制、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1.群体性事件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方方面面,其中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如何构建利益协调机制,预防和消解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进入到学界公认的社会转型期。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社会容易动荡不稳,出现群体性事件的概率大大增加。群体性事件在中国发生发展的10余年来,中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加。1993年全国共发生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总数超过32000宗,2003年60000宗,2004年74000宗,2005年87000宗,上升了近10倍。而从2006年到现在,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又增加了l倍。2010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有增无减,且参与人数、规模和对抗形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综合矛盾的反映,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1.1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还有一点需说明,所谓“群体性事件”,必须是3人以上参与,才称之为“群体

浅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浅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企业竞争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从而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环境对事物的选择法则。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灵魂。提高产品质量,成就卓越品牌。需要有一支团队精神意识高、凝聚力强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同心协力去打造。优异的产品决不是依赖个人的技能和能力就能完成的,个人主义已经不符合现在企业的需求。重视每一个员工的作用,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认真负责和完成分内的工作。摒弃重产量轻质量的落后观念,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要以热情、积极地态度去做好每一个产品以及每一件事。 产品质量的改进是当今关系企业生存的重要问题。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去改进,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呢? 首先,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哪怕是小事,都要认真去对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细节决定质量。在工作中,不要忽略小事,柜体的组装,元器件的安装,甚至是一个小标贴,一个操作说明或者铭牌,都必须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如何安装才更合理,更美观和更实用。外观是产品优异质量的直接表现,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争取做到给客户看到产品就能留下第一美好的印象。杜绝粗心大意,别抱着勉强过关就好的心态。掌握好细节也就是把住产品的质量,精益求精保证质量才能让产品在竞争中取胜。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坚牢的基础。 其次,要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只有保证内在特性的前提下外观质量才有意义。产品元器件的选型、性能和质量的要求,都必须满足相关的技术指标和行业标准,并且符合我们产品生产的需求。杜绝劣质元器件,切勿只求数量而疏忽质量。使用好的元器件,从根本上提高了我们产品的质量,本质上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再次,优异的产品质量最终决定于员工的素质和责任心。只要人人都严格要求自己去做好每一件事。工作过程中多思考,多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接受好方法,责任意识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作的质量,同时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力争做一个符合自己的具有特色的优良产品,优异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诚信的体现,是打开和占有市场的重要因素。从而获得忠诚的客户的信任,使企业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员工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共同进步。彼此之间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忌;多一点讨论,少一点自负;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狭窄~~~~~~不管工作过程中有多少矛盾,都不该计较太多,因为一切的争执都是为了把产品做得更好,提高企业的形象。只有团结一致,不断地发现并且提出问题,再一起讨论解决问题,为公司美好的明天营造一个具有团队精神气氛,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成就卓越品牌。 梁明照 2011年10月15日

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 1.心理发展的感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人生全程发展 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 人生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童年期(学龄初期) 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思维开始从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2.少年期(学龄中期) 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也被成为“心理断乳期”“危险期”。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补充: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3.青年初期(学龄晚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对未来充满理想。 (四)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 (1)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2)注意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要遵循学习的准备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应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具体程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校也适应学生的具体实际水平,不应只强调学生要适应学校。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有: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用矛盾的观点的分析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定义: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 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面对群体性事件,堵不如疏 数量增多规模扩大:2000年以来,中国频繁发生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罢工等群体性事件,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 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参与的人员复杂,有各种职业、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参加:有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权益受损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房屋被拆迁居民,库区移民,下岗的军转干部,出租车司机,环境污染受害者,等等。 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同农民以基层政府和官员为主要抗争对象;工人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要抗争对象。农民抗争以要求补偿受损利益和实现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失地或受环境污染的农民要求维护权益成了中心议题;工人抗争以维护经济权利和要求管理企业事务为主要内容,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工人要求发放足额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农民工要求发放欠发的工资,下岗工人要求工作,改制国企的工人要求保护国家财产不能流失等。 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逐渐对抗化群体性事件大多采取较为平和的表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是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暴力性、破坏性群体性事件逐渐增长,出现激化现象,对抗程度加剧。 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趋向政治化有相当数量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有组织的,而且开始出现跨区域、跨行业串联声援的倾向。尤其是那些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反复性强的群体性事件事先都经过周密策划,目标明确,行动统一。 事例2005年06月安徽池州发生群体性事件 2007年01月四川达州发生群体性事件 2007年06月广东河源发生群体性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