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南方强降水的“天漏”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c8457433.html,

不可忽视南方强降水的“天漏”现象

作者:刘志伟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第09期

5月初以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先后出现11次强降雨过程,其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近日记者对如何防范强降水对农业的影响,采访了湖北省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高级工程师黄智敏。

黄智敏认为,既然“特别是在南海季风暴发之后,阶段性降雨的趋势更加特别明显,福建武夷山、广东龙门、江西资溪等地累计雨量超过1200毫米。”这就显现了一个与暖冷空气对垒“异曲同工”的、夏季风遇山脉阻挡后“迎风坡”降水增量的机制——“天漏”现象。而加强“天漏”地区的灾害防范措施,具有防灾减灾的普遍意义。

所谓“天漏”,顾名思义就是指某地雨量雨天较周围明显偏多,仿佛那里的天被捅了个“漏子”,雨就没有节制地往下流。如四川省的雅安市,为川西雨量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达1774毫米左右,降水日数达218天,自古以来,就有“雅州天漏”之称。唐代诗人杜甫诗曰:“地近漏天终岁雨”。

我国是一个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基于夏季风发生早与迟、强与弱具有年际间的变化差异,而且在其北上时从来都不是畅行无阻,又会受到高山、高原的阻挡。在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携带的大量暖湿气流,遇到较高山地时便在迎风坡被迫抬升,在上升中绝热冷却,一旦达到凝结高度时便形成云层,发生降水且量级较大。因此,山的迎风坡往往成为多雨中心,就形成了多雨的“天漏”之地;而山的背风坡在气流越过了山顶之后,水汽消耗殆尽,加之气流下沉绝热增温,残留的水分进一步蒸发变得干燥,这样就不会下雨了,成了少雨的“雨影”之地。

应该说,在我国武夷山、南岭、武陵山、大别山、大巴山、大娄山等地,其迎风坡与背风坡都有类似“天漏”与“雨影”的现象。今年前段的强降水,武夷山、南岭等迎风坡的“天漏”效应便如此。

由于“天漏”现象的客观存在,这类地区的党政领导,应组织农业、气象、地质、环保等相关部门,实行部门、学科间交叉,研究制定监测、预报、预警、预防、抗避应对方略措施;要对由此可能导致的洪涝及次生衍生的地质等灾害,建立应急预案;注意兴建防洪、排水设施系统;因地制宜地优化与调整种植和农业产业结构,并利用多雨、奢水环境,发展水稻、水产养殖业等特色农业,并将水面的调蓄作用视为生态防洪的重要措施加以保护。相反在“雨影”干旱区,可发展耐旱作物、畜牧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