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7部分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7部分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7部分

1.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思潮的产生有几个基本条例。首先艺术思潮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哲学思潮关系密切。哲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核心。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也必然会影响到艺术领域,随之产生新的艺术思潮。第二,艺术思潮的产生也离不开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离不开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这种艺术自身发展的特定要求与社会思潮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主张,则会促使新的艺术思潮产生。第三,艺术思潮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大批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理论家、艺术家,他们有比较系统的艺术思想和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创作出一大批艺术作品,往往形成一个或数个艺术流派,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甚至构成了一定的艺术运动,体现出群体性的创作潮流。例如: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哲学、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在艺术上强调表现,否定理性,主张反传统和标新立异,形成了一个涉及戏剧、绘画、文学、音乐、电影、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多种流派的国际艺术思潮。这种艺术思潮的出现迎合了社会的需要,体现了艺术发展的趋势,并为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2.世界三大园林类型

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与东方园林。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在英国18世纪反抗机械文明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兴起之前,欧洲园林多以几何性质为显著的形式特点,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法国园林在17世纪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且影响到欧洲许多国家。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代巴比伦和波斯。对于来自沙漠的民族来说,最能体会清凉而流动的水所具有的意义,最能感受到“流水”和“活水”这类词汇的亲切,水意味着生命,所以园林中很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形成了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这种格局在阿拉伯地区被继承下来,成为一种传统。东方园林发端于中国,也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但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对自然的艺术再现。中国园林往往把建筑、工艺、花草、山水、书法、绘画乃至家具摆设等综合在一起,兼具诗情画意与天然本色,虽为人工创造却不露雕饰痕迹。中国园林的这一特色在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中体现尤为鲜明。

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虽然主要依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它贯串于人类的各种理性活动中,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介入,可以提高艺术家的整体思维能力,使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平衡起来。创作中,理性太弱就驾驭不了形象,形象思维太弱就使思想直露,而损害艺术性,两方面应取得内在的协调。抽象思维往往在文艺创作的一些关键地方发挥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在创作的准备阶段,抽象思维可以帮助艺术家树立明确的创作目的,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和知识上的准备,在搜集素材、选择题材的过程中,必须经常以抽象思维来进行分析、综合,才能不为表面的、偶然的现象所迷惑,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发掘出某些处于幽微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萌芽。至于主题的提炼,作品基调的确定,就更离不开抽象思维的比较、判断和抉择。

(2)抽象思维对人物、情节起着一定的指引、规范作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有时会出现中断、

“卡壳”现象,有时又会出现艺术家改变初衷,对某些人物情节作出重大改变。这时,往往需要抽象思维进行帮助,以理性分析来指引情节的发展,规范人物的行动,安排作品的结局。

(3)在创作基本完成后,抽象思维可以协助形象思维对形象进行修改、补充。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经过艺术家反复多次的修改、润色。这修改、润色的过程,其实就包含一个通过理性思考,进行判断、评价、分析、比较的过程,小至细节的改动,大至情节、结局的变化,都需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作为依据。由此可见,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虽然形象思维是根本的、主要的,在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应当纳入形象思维的总体轨道,但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二者应当有主有次,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只有形象思维,排斥抽象思维,就会影响到作品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反之,抽象思维过多介入,主宰了形象思维,则又会喧宾夺主,使形象枯燥干瘪,沦于公式化、概念化。

4.中国画同西洋画

中国画同西洋画由于在工具材料、构图视角以及艺术观念各方面的不同,形成了明显的审美差异,主要可归结为四方面:

(1)所用工具材料不同。中国画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有时甚至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因而也被称为西洋画。油画是以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油画的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荆条件。

(2)构图视角方式不同。中国画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这样就能打破时空的局限,使构图灵活自由。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可以将北宋都城汴河两岸的风光民俗全部包罗进来,使人一览无余。这对于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理想更为方便。西洋画则严格遵照焦点透视的物理学原理,遵守时空界限,只能从某一固定视角去审视、描绘所能见到的景物,更重视科学性、真实性。

(3)“传神”与“尚真”的不同。中国画最重视的是物象内在精神的传达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所以,中国画非常注重“立意”与“传神”。元代以后,从“传神”进一步发展到“写意”,更强调了主观情感与意趣的表现。这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与艺术特色,体现出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西方绘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在绘画中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因而与中国画相比较,可以说中国画尚意,西方画尚形;中国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画重再现、重理性;概括地说,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

(4)综合与单一的不同。中国画一般都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的有机结合。传统国画都有题画诗、款书。题画诗或指明画意,或增加画趣,或抒发观感,或晶论画艺,使诗情画意交相辉映,诗中有画,圃中有诗。款书,一般包括作画的时间、地点与画家的姓名、字号,以及标题、诗文、印章等,形成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民族形式。故观赏中国画实际是一种诗、书、画、印多种艺术的综合享受。西方油画则比较单纯,除了画面形象外很少其他点缀。

5、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包容又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两者都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在内容和形式这对矛盾统一体中,一般说,内容是目的,形式是手段,内

容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内容对于形式有着很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从文艺创作的过程来看,大多是先有了内容,然后根艺术形式还常常随着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一般说,内容同形式相比,内容总是更加活跃的因素。。因为艺术的内容不外乎客观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主观的情感反映,社会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异,人的情感更不是凝固僵化的,有时人的心理变化还会超出于时尚的进程;所谓“超前意识”、“时髦心理”即此一斑。正因此,文艺作品的形式常常随着时代生活的进程而不断变化革新。然而,在内容和形式这对矛盾中,它们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的作用是互相的,内容可以制约、影响形式,反过来,形式也可制约、影响内容。而且常常双向互动,彼此转化,融为一体,很难分清何者为形式,何者为内容。比如,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艺术家既可根据内容去选择形式,同时,也可根据他所擅长的艺术种类和形式特点去选取相关的内容。像雕塑家就比较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水彩画家则对自然景物更感兴趣,新闻记者为了适应文艺通讯、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求,更关心真人真事的采访。

从欣赏角度看,形式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人们接触一部作品,总是先从它的艺术形式人手,并首先为它的形式所吸引,形式的完美,往往成为接受内容的先决条件。美的形式是人们感知艺术意韵的先导,产生艺术魅力的前提,没有形式的美,就谈不上内容的美,就无所谓艺术作品的美。再从艺术的发展来看,内容固然比形式显得活跃,内容的变化常会引起形式的变动,然而,形式的变动,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内容,因为形式美的创造有自己的构成法则和独立的传承、发展规律,当一种艺术形式成熟之后,就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例如,我国古代的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从语言形式上看,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中国字词一般都是单音节或者双音节,五言可以容纳三组词,从而从音韵、节奏上都比四言更加丰富,不但悦耳动听,徐缓有序,而且大大扩展了语言的内涵,加强了表现力,而这主要是从语言的形式功能出发的。况且,内容变化而形式不变,所谓“旧瓶装新酒”的情况,在艺术史上比比皆是。例如,中国古体诗词就曾延续了两千年之久,至今仍然还能采用,古老的书法艺术,传统的国画艺术都可以用来表现今天新的内容。至于有些艺术形式一旦规范化、模式化、程式化,更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更有甚者,有时艺术形式的进步和变革还可反过来促使艺术内容的拓展。当代的一些先进的科技发明和技巧手段在艺术中的运用,往往促使人们对艺术内容重新思考。例如,电子音乐、数字化技术对现代音乐的冲击,电脑动画设计对于电影题材的拓展,舞台道具对戏剧表演内容的改革等。由此可见,艺术形式对于内容来说,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服从关系,内容制约影响着形式,反过来形式也制约影响着内容。所以,准确的说,它们二者之间,应当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

6、本体批评

本体批评是以艺术作品为本体,集中分析研究艺术作品形式关系的艺术批评形态。本体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和心理批评不同,并不是在艺术作品之外确立其他的参照系,而是有意识地切断艺术作品的各种外部联系,将艺术作品视为独立自足的本体。本体批评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其反映了社会或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理意图,而就在于其自身,在于其自身的特殊形式;只有排除了艺术作品之外的社会及个人因素,将目标直接对准艺术作品,才能保证批评的科学可靠性。因此,本体批评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专注于对艺术作品形式的解剖,或细致地分析作品的物质媒介、艺术语言,或精心地探求作品的深层结构。

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派别,基本上都属于本体批评。例如,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特点,是把批评活动局限在作品的“文学性”与“陌生化”两个方面。他们认为小说创

作就是作家用文学手段打破日常生活事件的正常秩序,使生活事件“奇特化”和“陌生化”,并组成了文学性的“故事情节”。本体批评代表了艺术批评领域中的科学主义倾向。本体批评把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分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将艺术作品绝对孤立起来,则不免偏狭。

7.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不假思索的直接迅捷的把握,体现为对形式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审美意蕴的瞬间领悟的浑然一体。审美直觉是整体而非分析的。它不同于科学认知,不将对象剖析分解为各种组成要素,而是将对象始终作为一个感性有机整体来对待。审美直觉是直观而非逻辑的。它在主体与对象接触时直接发生,排除逻辑推导的过程。审美直觉是自然而非有意的。它是主体审美的自然状态,并不是刻意追求而出现的结果。审美直觉又是精微而非概念的。接受者无论是对形式美的感受还是对意蕴的领悟,都极为精细微妙,无法以概念来加以确切表述。艺术鉴赏很大程度上要调动审美直觉,因为鉴赏者接触艺术作品时,首先遇到的是作品外部的感性形式,它必须首先依靠人的感性直觉,同艺术作品对应的是接受者的直觉能力,而不是逻辑思维能力’。接受者鉴赏艺术作品时,会在短暂的瞬间,未经缜密的逻辑思考,便直接受到美的打动感染,恍然有所领悟,立即进入到审美的更深层次。这就是审美直觉的妙用。

8.艺术的实用性建筑、园林和工艺

这三种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实用性。作为艺术,它们虽然也不毙离开审:美性艺术性,但它们韵审美性和艺术性都必须建立于实用性的基础之上,并同实用性密切结合,倘若一味强调审美性、艺术性,损坏了实用性,那么它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比如建筑艺术就必须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园林艺术必须能让人游览欣赏,工艺中虽有种特种工艺以审美观赏为主,但审美观赏本身也是一种实用性功能。当然,这类艺术也注意“意味”的;表现,或者说,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工艺品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情趣与气氛,建筑更是以巨大的空间造型表现出时代精神与审美理想,园林更是强调表达出诗情画意。但这无妨于它们的实用功能。

9、艺术流派构成艺术流派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要有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群体;一般说,这个艺术家群体中必须有一二个有威望、有成就的优秀艺术家为代表和核心,周围再结集一批他们的追随者、志同道合者。

(2)这个艺术家群体要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审美主张、创作原则等;思想倾向的进步与否、艺术见解;审美主张的相近与否,是艺术家群体结合的思想基础。古人云“道不同下相为谋”,思想观点、艺术主张不同的艺术家不可能成为一个流派,即便暂时合作,也会很快分手。此外,创作原则的一致性也很重要,它往往决定艺术风格的相近。而风格相近是形成艺术流派最主要的标志。

(3)这个艺术家群体要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艺术实践、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必须以实实在在的艺术实践和作品为基础,缺乏众所公认的、有质量、有影响的艺术实践和作品,这种流派是空有虚名,决无生命力的,在我国戏曲界以梅兰芳、程砚秋等四大名旦为代表的所谓京剧中的“梅派”、“程派”等正是以他们卓越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而为人公认的。绘画中的“扬州画派”、“岭南画派”等则是依靠大量风格相近的优秀画作而享誉艺坛的。只有理论主张而缺乏创作成就的所谓“流派”,不会有主命力,反之,即使理论主张方面比较薄弱,但在艺术成就上十分突出,那么人们仍然会把它们视作荒派,并代替艺术家本人,为他们总结艺术经验。

10.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

(1)形式的变幻。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不同于雕塑、建筑等立体造型,具有长、宽、深三维空间,绘画只能占有两维空间,在平面上耳现。黑格尔说:“绘画却仍保留空间关系,只取消:三度空间中的一度,使面成为它的表现因素。”这嚏绘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受到一定影响。但绘画可以通过透视、光影、比例及色彩等技艺的运用,造友视觉上的立体感和纵深感,在再现客观事物的多侧面、多层次及细节方面更有便利之处。而在表观人的主观情绪、趣味方面更有独到酌优势。这使绘画的题材范围和描写对象十分广阔。无论是人物、姿态、自然山水,还是花萆虫鱼、人妖仙魔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一切可视的或可转化勺视觉形象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其题材。在形式上可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种类也极繁多。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绘画分为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它们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例如中国的国画同西方的油画就有着巨大的审美差异,显示出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形式。随着艺术的发展,在现代西方绘画,尤其是抽象绘画里,传统的绘画性能和审美效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线、形、色的造型性能连同与之不可分的透视学等造型规范完全摒弃了,其中蕴含脊的非造型性能被发掘出来,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出现了以再现向表现转化的趋向;逐渐走向几何化、抽象化、装饰化。绘画中可以不出现具体的物象,而是以特定的线条、色彩和几何形体等,用来着意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使绘画成为“感情的符号”、“力的图示”。这种标新立异的画法固然有艺术创新的长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新奇感。

(2)瞬间凝固性。绘画是空间的静态艺术,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它不能像小说、戏剧、电影、舞蹈那样,直接进入时间性的运动状态,直接显示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只能描绘一定空间范围内静态的人或事物、景色。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选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瞬间把它固定下来,并且集中提炼这一瞬间的图景、画面来概括出前因后果,使这一具体的画面比现实原型的一瞬间更有典型性,使静止的运动的场景能表现出运动着的生活的行程,外部的面貌能展示内心的一切。优秀的画家善于捕捉最有启发性的瞬间,予以概括、提炼和升华,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联想性形象,将过去和未来凝聚在某一顷刻收到以静写动、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曾说过:“一个倚锄荷铲而立的人,较之一个做着掘地或锄地动作的人,就表现劳动来说,是更典型的。他表示出他刚劳动过而且倦了这就是说,他.正在休息而且接着还要劳动。”他的名作《倚锄的男子》就体现了这种创作意图。这也正如莱辛所说的:“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3)丰富的意味。绘画艺术不仅是造型,更追求形象的内在意味,突出形象的蕴含。不仅要求艺术家选择好恰当的物质材料,运用相应的艺术技巧在特定的时空中创造出集中而概括的视觉艺术形象,而且要求在“形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形神兼备,赋予造型以丰富的艺术内涵,显示内在的美的:本质性特征。例如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就是透过女主人公那双神秘微笑的眼睛传达出无比丰富的意味,人们从中可以想像到她的善良、温柔、娴静、庄重的性格,想像到她的母爱的深沉、爱情的真挚.总之让人回味无穷。至于中国古代的写意画更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为重,像郑板桥的兰竹、朱耷的怪鸟等无不在画中寄寓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彭吉象编着《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2011完美版

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本章小结 三、本章小结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 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四、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模仿说 2.游戏说 3.表现说 4.巫术说 5.生产劳动说 五、本章的 思考与练习”” 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①“模仿说”、②“游戏说”、③“表现说”、④“巫术说”、⑤“生产劳动说”等五种。 (2)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要有具体阐述(略) (3)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4)如何理解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本章的内容概要 一、本章的内容概要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 1.审美认知作用 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 2.审美教育作用 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一臂之力”艺术考研辅导- 16 -

《艺术学概论》综合复习题_参考答案---打印 - 副本

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 1.艺术体验 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3.形象思维 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4.灵感 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9.综合形象 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10.艺术意蕴 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1.典型 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12.意境 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25.旋律 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26.和声 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以及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共同将乐音在时间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 32.蒙太奇 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四、问答题 2、简述艺术的主要特征。 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从以下六论去学习认识艺术学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艺术的门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六论。 客观精神说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的本质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斯艺术生产理论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形象性 艺术的特征主体性 审美性 情感性 艺术起源于“模仿”:最早提出者是谁 艺术起源于“游戏”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艺术起源于“表现” 艺术起源于“巫术” 艺术的起源艺术起源于“劳动”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审美认知 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教育 审美娱乐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美育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文化与艺术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艺术与哲学 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文化系统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中的艺术艺术与宗教 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艺术与道德 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艺术与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建筑艺术:什么是建筑艺术,建筑的三个基本原则,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园林艺术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 什么是实用艺术?实用性与审美性 实用艺术的特点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性与形式美 名族性与时代性 绘画艺术:什么是绘画,绘画的分类,中国画的特点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雕塑艺术 摄影艺术 书法艺术 艺术的种类造型艺术 什么是实用艺术造型性与直观性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瞬间性与永固型 再现性与表现性 音乐艺术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舞蹈艺术 表情艺术 抒情性与表现性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演性与形象性 节奏性与韵律美

彭吉象编著《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彭吉象《艺术概论》核心笔记 1.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2)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3)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4)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 5.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2审美教育作用。特点①以情感人②潜移默化③寓教于乐3.审美娱乐作用力。 6.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7.“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特征: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8.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2

1.怎样理解典型人物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曾把艺术中的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他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把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这提法是正确的,它从典型人物的社会效应方面揭示了典型人物共性同个性的关系。切典型人物都是鲜明、独特韵个性同集中、深刻的某种共性的统一。由于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类人或某种事物的本质共性带有的普遍性,是人们所常见的,所以会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另二方面,由于典型人物个个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是不可重复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少见,所以,人们又会有“陌生”感。比如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他那种虚荣好胜、自欺欺人的可笑品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种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恶劣国民性,不少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沾上一点,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所以,“阿Q精神”是人们所熟悉的。但阿Q的具体个性,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为特征;比如被人欺侮挨打后僦说上一句“儿子打老子”来自我解嘲,因头上长疮袍;葡忌讳入说“亮了”等等言行举止,是罕见的,只有阿Q才会如此,所以,人们又对他产生新鲜感陌生感正是人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构成了读者“熟悉”和“陌生”的统一;只有“熟悉”而不“陌生”,便成为只有共性缺少个性的公式化、概念化人物;只有“陌生”而无“熟悉”,则虽有个性却缺乏共性,容易变得离奇荒诞,沦入非理性主义泥坑。所以,二者必须巧妙结合,缺一不可。 2.在艺术鉴赏的流程中主要包括那些审美心理活动? 艺术鉴赏流程是艺术鉴赏活动的全面展开,是接受者由外及内由浅人深地感知、体验、理解艺术作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活跃着多种心理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1)直觉与感知。接受者鉴赏艺术作品,最先接触到的是外在的形式美。对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掌握,主要是通过直觉与感知来实现的。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不假思索的直接迅捷的把握,体现为对形式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审美意蕴的瞬间领悟的浑然一体。审美感知,是审美主体调动相应的感觉器官对艺术作品实现感性掌握。审美感知主要是运用视觉和听觉。。审美感知不仅与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相联系,而且已经开始涉及到了艺术作品的内在审美意义。 (2)体验与想象。体验与想象,是艺术鉴赏.流程的中心环节。审美体验,是接受者在直觉与感知的基础上,切身潜入艺术作品的规定情境,融进艺术作品的形象世界,同艺术作品交融为一的特殊心理状态。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将原有记忆表象重新化合,以构成新的审美意象的积极心理活动。 (3)理解与创造。审美理解,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意蕴、特色、意义、价值等的理性认知。它既包括对作品的语言、形式、形象、情境的审美掌握和判断,也包括对作品的整体价值追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再创造实际上贯穿于审美直觉、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等心理要素的积极活动之中。接受者的再创造,突出体现在对艺术作品形象体系的补充、完善、变异以及对艺术作品审美意蕴的丰富、引申、发展这两个层面。 3.艺术批评有那些功能? (1)对艺术作品,艺术批评能够做出深人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蕴,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许多艺术作品,都是经过了艺术批评独具慧眼的阐释与评价之后,才受到接受者高度重视的。 (2)对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1

1、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 “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完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2、艺术作品的情节?由哪几部分组成? 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所以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在一些大型作品中,有的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序幕是故事发生前对故事的因由、背景、人物关系或作者意图作简要交代。开端是故事发生的起点,矛盾冲突的开始,一般以主要人物的出场为标志。发展是矛盾冲突的逐渐激化,是故事的演化进程,它是情节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高潮是矛盾冲突的白热化,故事发展到顶点,原有的平衡再难以维系下去。结局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是故事的收场。尾声是故事结束后对人物事件发展的补充交代,或给读者、观众留下回味深思的余韵。 3、试比较艺术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二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典型与意境同属于美学范畴。 (2)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3)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在于: (1)各自含义不同, (2)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3)典型与意境具有不同的特征。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4、简述表现发生说。 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与交流的需要,故此说又称“情感表现说”或“心灵表现说”。这种说法曾受到西方许多文艺家和心理学家的拥戴。如托尔斯泰主张“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厨川白村把文艺看做“苦闷的象征”等。影响较大的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认为艺术只不过是人的心理变化的表现,把文艺的起源归根于人的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本能和欲望的变相满足,是一种“白日梦”。持这类观点的还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和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特别是抒情的表现。科林伍德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情感。因此,只有表现情感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4部分

1.期待视野?它在艺术鉴赏中有何作用?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接受者的巧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 宽“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2.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故而人们常把它们称之为小说的三要素。 (1)入微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小说艺术的核心是创造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具有得天独厚的长处,故而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更能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还可以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是小说比起其他艺术来独到的便捷之处,既可用人物自身的心理独白,也可以以叙述者身份来细致分析人物心理。 (2)丰富、完整的情节描述。小说从早期开始就很重视故事情节,并以此吸引读者。小说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是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因此情节是小说的重要因素之一。 (3)具体、真切的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行动的条件、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存在依据。人物的行动,包括心理活动,也是具体的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的人物活动与故事的来龙去脉,总要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与场景之中。人物的典型化、情节的合理性,都只有放置到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确立。而且,具体细致的环境描写还可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的性格,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3.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它是诸多要素的总和,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作为艺术作品内容的人类生活,是主客观的统一。它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又不同于实际的客体世界本身,而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愿望、意志、观点,在个人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对生活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所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美学思想,遵循美的规律对自然、社会加工创造的结果,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主体色彩,是主客体的融合。 4.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1)动作与姿态。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人体的动作姿态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元素。舞蹈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的。人的形体动作就是舞蹈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舞蹈的人的形体动作和造型姿态,处处表现出美的韵律,具有鲜明的形式美特点。 (2)抒情与表现。舞蹈长于抒情,有着最强烈酌表情性。表情性是表演艺术共有的本质属性。舞蹈同音乐一样,都不擅长于描绘外界客观的景物、、叙述事件的变化,却擅长于传达人的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不过,舞蹈只能靠演员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就很难反映自身之外的外界事物,这就造成了舞蹈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的特点。 (3)节奏与韵律。舞蹈有着强烈的节奏与韵律。节奏是组织舞蹈动作的基础,相同的动作由于节奏的变化,

彭吉象编著《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_呕血整理

1.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2)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3)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4)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 5.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2审美教育作用。特点①以情感人②潜移默化③寓教于乐3.审美娱乐作用力。 6.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7.“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特征: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8.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9.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式园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园林又可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与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体系。 10.工艺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类工艺美术品的总称。 11.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①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统一②表现性与形式美有机统一③民族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3.

1.艺术批评同艺术鉴赏有何联系和不同? 两者的联系在于: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都属于广义的艺术接受。艺术鉴赏构成着艺术批评的基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鉴赏审美感受的条理化和提炼、升华。任何脱离了艺术鉴赏的艺术批评,都必然是空洞的。 两者的不同在于: (1 艺术批评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艺术鉴赏则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2 艺术批评主要是调动理性,对艺术现象进行严密的分析、研究、推理、思考,艺术鉴赏则主要是 依靠直觉、感知、体验、想象、情感等审美心理要素,丰富艺术作品的形象体系,拓展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 (3 艺术批评要求客观,排除个人芝恶,艺术鉴赏则允许接受者的主观偏爱。 (4 艺术批评的目的是做出科学的评判,艺术鉴赏的目的则是生成审美效应,获得审美感受。 (5 此外,艺术批评的对象比较广泛,以艺术作品为主,同时还包括其他艺术现象,如艺术家的艺术 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实践、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艺术鉴赏的对象则比较单一,就是各个门类的艺术作品。 2.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直接,它往往关系到艺术的广衰成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在艺术与经济之间是最重要的中

介。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施加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倾向,对政治施加影响。 3.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 建筑艺术除了实用性同审美性相统一这个主要特征外,一般还具有三大特征: (1造型的形式美追求。建筑的美主要从造型上体现出来,这是许多艺术共通的设计原则。建筑的造型本身要求高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运用对称、平衡、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形状讲究多样统一,注意整体和局部、个体和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往往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所以有人把建筑称之为“凝固的音乐”。 (2环境的人格化体现。建筑艺术虽以个体形式出现,但它同周围环境实际上是分不开的。而它同环境的谐调往往体现出人的意志,品格,成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在所有艺术中,建筑艺术最具有稳定性、长久性,一旦建成往往可以保存千年 (如埃及的金字塔、我国的长城。建筑又以它那巨大的体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分外引人注目。正因此,建筑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完美,还需注意它同周围环境谐调,,构成一种建筑群体的整体美。 (3多重的象征性意味。建筑艺术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一种宽泛、笼统的象征性。建筑艺术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一些以观赏为主的政治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之中。例如古今中外统治阶级所建的宫殿、会堂之类;大多曲折地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意志、权势和气派,其规模、形式、结构大多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北京的故宫,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 4.艺术风格?有何特点?

2019艺术硕士 彭吉象编著《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彭吉象,艺术概论核心笔记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 1.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

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①艺 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 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2)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3)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4)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类考研《艺术学概论》考研彭吉象版2021考研真题库

艺术类考研《艺术学概论》考研彭吉象版2021考研 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连线题 1用直线将作者与作品连起来。(中传2016年研) 【答案】作家与作品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查看答案 【解析】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的主要作品有《声无哀乐论》《答难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 库尔贝是法国画家,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他用他的画去抗议当时公认的程式,表现出与熟练处理传统俗套之作相对立的、毫不妥协的艺术真诚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他的主要作品有《奥尔南的丧礼》《石工》《割麦的女人》。

严羽是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他的主要作品有《沧浪诗话》,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他的《沧浪诗话》也影响了明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高棅和明代中后期的前后七子。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他的主要作品有《工具论》《物理学》《诗学》。 尼采是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他的主要作品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 2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中传2015年研) 【答案】作家与作品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查看答案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3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是以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体验为基础,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后,融入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联想,想象等心理因素,而形成的主观与客观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艺术构思活动总之是在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 艺术传达 艺术传达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和手段,将艺术构思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象化,使之成为可供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形象思维指运用形象来感受、把握、认识事物,即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完成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的思维形式。它的三个特点是:其一,形象思维你离不开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其二,形象思维总是通过联想、想象、感受等心理因素来进行,其中以联想、想象为主; 其三,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侧重于综合。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总体的艺术作品中体现出阿里的共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十分的复杂,与创作主体的主观特点有关,与题材的客观的特点也分不开,表现在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个层面,以整体的形象呈现出来。艺术风格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奇异,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创作主体的创作个性有关; 其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创作主体的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艺术追求有关; 其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多样的审美需求有关; 另外,艺术风格还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其一,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关,关于这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归根结底也与这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济基础有关,从美学心理上看,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也有关系; 其二,艺术风格具有时代特点,是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总是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体现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追求。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7部分

1.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思潮的产生有几个基本条例。首先艺术思潮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哲学思潮关系密切。哲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核心。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也必然会影响到艺术领域,随之产生新的艺术思潮。第二,艺术思潮的产生也离不开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离不开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这种艺术自身发展的特定要求与社会思潮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主张,则会促使新的艺术思潮产生。第三,艺术思潮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大批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理论家、艺术家,他们有比较系统的艺术思想和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创作出一大批艺术作品,往往形成一个或数个艺术流派,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甚至构成了一定的艺术运动,体现出群体性的创作潮流。例如: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哲学、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在艺术上强调表现,否定理性,主张反传统和标新立异,形成了一个涉及戏剧、绘画、文学、音乐、电影、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多种流派的国际艺术思潮。这种艺术思潮的出现迎合了社会的需要,体现了艺术发展的趋势,并为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2.世界三大园林类型 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与东方园林。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在英国18世纪反抗机械文明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兴起之前,欧洲园林多以几何性质为显著的形式特点,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法国园林在17世纪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且影响到欧洲许多国家。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代巴比伦和波斯。对于来自沙漠的民族来说,最能体会清凉而流动的水所具有的意义,最能感受到“流水”和“活水”这类词汇的亲切,水意味着生命,所以园林中很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形成了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这种格局在阿拉伯地区被继承下来,成为一种传统。东方园林发端于中国,也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但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对自然的艺术再现。中国园林往往把建筑、工艺、花草、山水、书法、绘画乃至家具摆设等综合在一起,兼具诗情画意与天然本色,虽为人工创造却不露雕饰痕迹。中国园林的这一特色在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中体现尤为鲜明。 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虽然主要依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它贯串于人类的各种理性活动中,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介入,可以提高艺术家的整体思维能力,使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平衡起来。创作中,理性太弱就驾驭不了形象,形象思维太弱就使思想直露,而损害艺术性,两方面应取得内在的协调。抽象思维往往在文艺创作的一些关键地方发挥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在创作的准备阶段,抽象思维可以帮助艺术家树立明确的创作目的,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和知识上的准备,在搜集素材、选择题材的过程中,必须经常以抽象思维来进行分析、综合,才能不为表面的、偶然的现象所迷惑,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发掘出某些处于幽微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萌芽。至于主题的提炼,作品基调的确定,就更离不开抽象思维的比较、判断和抉择。 (2)抽象思维对人物、情节起着一定的指引、规范作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有时会出现中断、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考试重点

艺术学概论重点 1、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2、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他主张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 3、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也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 上。 4、关于艺术本质的看法有:①客观精神说(柏拉图、黑格尔、朱熹、刘勰);②主观精神说(康德、尼采、 严羽、袁宏道);③模仿再现说(亚里斯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④艺术精神产生说(马克思)。 5、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 6、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 7、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8、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视、电影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9、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①艺术语言②艺术形象③艺术意蕴。 10、中国画非常强调“立意”和“传神”。 11、艺术批评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2、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率”—0、618。 13、艺术的功能有: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14、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15、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16、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礼乐相济” 的理论基础。 17、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把诗分为物境、情境、意境。 18、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19、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20、画坛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 21、卢浮宫三宝:①《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②《米洛斯的阿芙蒂式》③《蒙娜丽莎》 22、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大致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 23、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中)、欧洲园林(法)、阿拉伯式园林。 24、代表古希腊悲剧艺术最高成就的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25、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 程,其中也渗透着人们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和“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说,艺术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6、艺术造型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27、艺术创作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艺术体验、“胸中之竹”—艺术构思、 “手中之竹”—艺术传达三个活动。 28、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 29、综合艺术首要的审美特征是综合性。 30、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这一概念。 31、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 32、毕达哥拉斯是“数论之祖”。 33、托尔斯泰三部曲:《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4、人类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基础)、制度文化(中介)、精神文化(核心)三大子系统。 35、艺术旗圆通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

艺术导论彭吉象2018满分课后题

第一章艺术学概论 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已完成成绩:分 1.【单选题】哪位画家创立了云南画派?() A、丁绍光 B、贝聿铭 C、谭盾 D、赵无极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2.【单选题】哪位大师将中国国画中的意境运用到了油画中?() A、丁绍光 B、贝聿铭 C、谭盾 D、赵无极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3.【单选题】()是北京香山饭店的建筑师。 A、丁绍光 B、贝聿铭 C、谭盾 D、赵无极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4.【判断题】贝聿铭提出了有机建筑的概念。() 我的答案:×得分:分 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案例已完成成绩:分 1.【单选题】中国电影于()诞生。 A、1895年 B、1905年 C、1911年 D、1862年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2.【单选题】世界电影于()诞生。 A、1895年 B、1905年 C、1911年 D、1862年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3.【单选题】我国电视剧评奖最高奖项为()。 A、百花奖 B、飞天奖 C、白玉兰奖 D、金鹰奖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4.【判断题】《一口菜饼子》是我国第一部电视剧。() 我的答案:√得分:分 中国电影诞生的三次高潮已完成成绩:分 1.【单选题】“17年中国电影”指的是()时期。 A、1949-1966年 B、1966-1983年 C、1983-2000年 D、1932-1949年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2.【单选题】目前中国电影票房以每年()的速率在增长。 A、 B、 C、 D、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3.【判断题】徐克是香港新浪潮导演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分 4.【判断题】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我的答案:×得分: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已完成成绩:分 1.【单选题】()导演的作品包括《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 A、陈凯歌 B、李安 C、韩三平 D、张艺谋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2.【单选题】莫言的文学风格深受下列哪一位大家的影响?() A、维吉尔 B、司汤达 C、马尔克斯 D、狄更斯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3.【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思想之一是“天人合一”。() 我的答案:√得分:分 4.【判断题】陈凯歌的《黄土地》表达出了“如此贫瘠的土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民族”的基调。() 我的答案:√得分:分 美学的诞生和发展已完成成绩: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