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会考复习练习题(必修二 (2)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练习题(必修二 (2)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练习题(必修二 (2)

《遗传与进化》A卷

一、选择题

1.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数量保持稳定的是( )

A.葡萄糖 B.染色体 C.脂肪 D.蛋白质

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

A.减数分裂间期 B.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C.第一次细胞分裂后期 D.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

4.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 )

A.有丝分裂过程中 B.受精卵形成过程中

C.胚胎发育过程中 D.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5.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四分体时,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是:( )

A.4∶1 B.1∶2 C.1∶4 D.2∶1

6.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 DNA分子数依次是:( )

A.42、84、84 B.84、42、 C.84、42、42 D.42、42、84

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8.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44+XX

B. 44+XY

C. 22+X

D. 22+Y

9.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荚膜

B.蛋白质

C. R型细菌的DNA

D. S型细菌的DNA

10.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 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1.下列能正确表示脱氧核苷酸分子内连接关系的是:( )

A.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B.磷酸—核糖—碱基

C.磷酸—碱基—脱氧核糖 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1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

A.中心体 B.染色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13.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未被标记的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的子噬菌体:( )

A.全部含32P B.少量含32P C.全部含35S D.少量含35S

14.若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的碱基比是:( ) A.1∶2∶3∶4 B.4∶3∶2∶1 C.1∶1∶1∶1 D.2∶1∶4∶3 15.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分子量很大

C.具有双螺旋结构 D.碱基对序列千变万化

16.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 )

A.转录和翻译 B.贮存和复制 C.传递和表达 D.传递和贮存

17.在酶合成过程中,决定酶种类的是:( )

A.核苷酸

B.核酸

C.核糖体

D.转运RNA 18.遗传学上将某种分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这种分子是:( )

A.肽链 B.DNA C.信使RNA D.转运RNA 1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边解旋边复制

C.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 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0.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

A.是DNA母链的片段 B. 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D. 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二、填空题

29.下图为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2表示,1、2、3

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2)若3表示腺嘌呤,则4表示(填写中文名称)。

(3)DNA分子中3与4是通过连接起来的。

30.科学家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A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B噬菌体的双链DNA。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发现:被A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没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被B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进入到细菌体内。此实验证明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假定一个被标记的B噬菌体产生了2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个体数是。

31.下面是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该过程发生在

中。

(2)②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3)a表示分子,它的作用

是。

32.孟德尔用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右图,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性状,图中

父本表现为茎。

(2)孟德尔发现F1豌豆均为高茎,自交后F2中高

茎与矮茎的比例为。这种在F2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

(3)孟德尔用F1豌豆和豌豆杂交,证明了

F1是杂合子。

《遗传与进化》B卷

一、选择题

2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紫花和高茎 B.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C.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锈病 D.猫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22.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最好是:A.纯种黑毛兔 B.杂种黑毛兔 C.褐毛兔 D.长毛兔23.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某人不能卷舌,其父母都能卷舌,其父母的基因型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24.一只杂合的黑毛兔,产生200万精子,这些精子中含有白毛隐性基因的约有A.100万 B.200万 C.50万 D.0 25.将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F1代与矮茎豌豆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个体的数量比应是:

A.3∶1 B.1∶3 C.2∶1 D.1∶1 26.现有矮杆(基因用d表示)抗锈病(基因用T表示)小麦若干,其中纯种ddTT占1/3,让这些矮杆抗锈病小麦自交,则子代中纯种(ddTT)占子代总数的:

A.1/4 B.1/3 C.1/2 D.7/12 27.下列四个杂交组合中,涉及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 AABb和AaBB

B. 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 AaBb和Aabb 28.用基因型为DdTt的水稻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培育出的水稻植株中:

A.1/4为纯合子 B.1/4为杂合子 C.全部为杂合子 D.全部为纯合子29.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

A.父亲色盲,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是色盲,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是色盲,外孙女一定是色盲30.下列果蝇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受精卵 B.精细胞 C.精原细胞 D.体细胞3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D.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32.可以改变原有基因结构从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33.由一棵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总会有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34.摩尔根培养红眼果蝇进行遗传实验,培养若干代后,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这种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35.人的精子中含有的23条非同源染色体称为

A.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组型 C.细胞的核型 D.一个基因组36.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唐氏综合症

C.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豌豆 D.用花药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

37.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都能

A.产生新的基因

B.产生新的基因型

C.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38.根据遗传学原理,能迅速获得纯合子的育种方法是

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诱变育种39.多倍体育种中,常常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刚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它的作用是 A.促进染色体复制 B.抑制纺锤体形成 C.促进细胞分裂 D.抑制高尔基体活动40.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二、填空题

33.在家蚕遗传中,幼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不同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1)组合一的结果表明茧色的相对性状中色为显性。

(2)组合二的结果表明控制幼蚕体色和茧色的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子的概率为。

(3)若用D、d和B、b分别表示幼蚕体色和茧色的等位基因,组合三中黑蚕黄茧的亲本基因型为,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这种变异来源于。

34.下图是人类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I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研究发现大约有54对等位基因位于该区段;II-1、II-2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2)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调查发现男性发病率约7%,而

女性的发病率仅有0.5%,其原因之一是男性的Y染色体上缺少与X染色体

上致病基因相对应的_________,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图中的

______________(I、II-1、II-2)区段。

35.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眼(b)为隐性基因,

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1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遗传与进化》C卷

一、选择题

41.遗传性佝偻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女孩全部患病,所生男孩则全部正常。由此判断此种遗传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2.在下列遗传系谱中,一定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遗传系谱是(图中阴影

者表示患者)

43.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在下列血亲关系中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A.兄弟之间 B.舅舅与外甥 C.叔叔与侄子 D.外祖父与外孙女44.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细胞内的24条染色体,这24条染色体是:

A.全部的常染色体 B.随机抽取的24条染色体

C.24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 D.22对常染色体的各一条和X、Y染色体4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B.产生了地理隔离

C.形成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46.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7.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

48.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4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的作用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50.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81%,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1%。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99%、1% B.18%、82% C.81%、19% D.90%、10% 51.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52.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细胞中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含有四个染色单体B.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每对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有四对染色体

5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A.复制→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着丝点分裂

C.联会→分离→复制→着丝点分裂 D.复制→联会→分离→着丝点分裂54.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鸡肝脏 C.小鼠睾丸 D.洋葱表皮

55.人的精原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个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

A.23对、46条、92条 B.46个、46个、92个

C.23对、23个、92条 D.46个、23个、46个

56.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57. 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58.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

A.白化病

B. 血友病

C. 苯丙酮尿症

D. 猫叫综合症

59.自然突变相比,诱发突变

A.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B.可以引起性状的定向变异

C.产生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D.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高

60.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不正常C.信使RNA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基因中的一对碱基发生了改变

二、填空题

36.右图表示某植物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I、II表示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分裂、细胞及

细胞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

(2)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的,这是因为它们的形成过程经过了分裂阶

段。

(3)IV表示作用,其结果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该

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37.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为闭花受粉的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先在花蕾期除去母本的,待花成熟后再进行。

(2)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为黄色圆粒,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占F2总数的数量比为________,F2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3)F1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获得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数量比接近1:1:1:1。

《遗传与进化》D卷

一、选择题

61.亲生育年龄与所生子女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于20岁的母亲所生子女患病率高 B.25-34岁的母亲所生子女患病率高 C.大于40岁的母亲所生子女患病率高 D.母亲年龄与所生子女患病风险无关62.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

63.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64.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于

A.减数分裂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后期

C.第二次细胞分裂后

D.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65.的发育过程中,下列各结构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A.鸡冠

B.鸡翅

C.鸡卵细胞

D.鸡爪

66.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黒毛和兔的白毛

67.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性状的传递规律 B.蛋白质的传递规律

C.基因的传递规律 D.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68.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A.25% B.50% C.75% D.100% 69.a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噬菌体,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A.a/b B.a/2b C.2a/b D.2/b 70.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分别发生在:

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 B.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C.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D.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71.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72.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农业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逐渐适应

C.农药刺激害虫产生了变异 D.农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73.科研人员利用射线辐射种子使其产生变异,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74.下列遗传病中,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A.白化病 B.血友病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75.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纯合体)进行杂交(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对F1测交.其结果表现为()

A. 1 : 1

B. 3 : 1

C. 1 : 1 : 1 : 1

D. 9 : 3 : 3 : 1 76.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的1条染色体含有:()A.4个双链的DNA分子 B.2个双链的DNA分子

C.2个单链的DNA分子 D.1个双链的DNA分子

77.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可以直接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D.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78.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7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1:1

D.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80.一对父本和母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

二、填空题

38.下列某家庭系谱中,Ⅲ代5号经检查患有某种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

因用h表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致病基因是性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I代2号的基因型为。

(3)III代6号的基因型为,是纯合子的几率

为。

(4)若III代6号与一正常男人结婚,生一患病儿子的几率

为。

39.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患者通常在20岁左右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下图是某个家族的系谱,请分

析回答问题:

(1)肌营养不良的症状是(显、隐)性性状。

(2)Ⅰ代2号的基因型为,Ⅱ代3号的基因型

为。

(3)Ⅱ代4号和5号夫妇,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

是。

(4)已知某人群中出现男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概率为R,若男性患者均在婚育前死亡,这种情况下该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最可能是。

40.右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正常女性,■表示患病男性),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病为白化病,则9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10号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则4号可能的基因

型为,7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遗传与进化》E卷

一、选择题

8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 B.诱发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8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产生多种基因型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83.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C.染色体缺失片段 D.染色体增加片段

84.在育种上,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是为了获得:()

A.二倍体 B.多倍体 C.杂合子 D.纯系品种85.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数目的个体C.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D.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数目的个体86.21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 B.④①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8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88.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O C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O C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89.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90.隐性性状是指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91.某水稻基因型为Aa,让它连续自交,从理论上讲,F2中纯合体占总数的比例是A.1/2B.1/4C.3/4D.1

9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93.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DNA分子数之比是:

A.4:2:1 B.4:1:1 C.2:2:1 D.2:1:1

94.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碱基100万个,如果A占20%,则G的数目为:A.20万B.30万 C.40万 D.60万

95.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中,碱基的数目至少是:

A. 50

B. 51

C. 153

D. 306

96.二倍体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产生的F1代的体细胞具有:

A.两个染色体组 B.三个染色体组

C.四个染色体组 D.八个染色体组

97.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种群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

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98.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常染色体数和性染色体种类的组合是:A.22+XY B.22+X C. 44+XY D.22+X或22+Y 99.基因型为DD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其基因组成是:

A. DB和DB

B. Db和Db

C. DD和Bb

D. Db和DB 100.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二、填空题

41.黑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这种病人的尿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黑。根据下列两个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黑尿病是由染色体上性基因控

制的。

(2)系谱中4号的基因型是(A表示显性

基因)。

(3)假定8号与9号婚配,则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

患黑尿病的几率为,第二个孩子正常的几率为。

4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

为。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原则,

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3)图中③的过程称为,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

是。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

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

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

是;氨基酸乙是。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③过程时,至少脱去个水分子。

(6)该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假定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7%,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则患者占,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遗传与进化》F卷

一、选择题

101.玉米叶肉细胞的核酸中,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有:

A.1种

B.4种

C.5种

D.8种

102.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有纺锤体形成 D.染色单体分开103.DNA组成分析表明,下列的相关比值中可变的是:

A.A/T

B.G/C

C.(A+T)/(G+C)

D.(A+G)/(T+C)104.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水面上的叶呈片状,这种性状的变异说明:

A.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05.某种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有8个着丝点,则该细胞中的四分体数和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

A.4和8

B.4和4

C.8和4

D.8和8 106.如果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GA,那么此RNA转运的氨基酸是:A.丙氨酸(GCU)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 D.酪氨酸(UAC)107.在DNA复制时的解旋过程中,氢键的断裂发生在下列哪组碱基之间:

A.鸟嘌呤和胸腺嘧啶 B.鸟嘌呤和尿嘧啶

C.腺嘌呤和胸腺嘧啶 D.胞嘧啶和腺嘌呤

108.噬菌体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C.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109.一段RNA分子中(A+C)/(U+G) =0.8,则转录形成该RNA的DNA分子中

(A+C)/(T+G)的比例是:

A.0.2

B.1.25

C.1

D.0.8

110.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精子细胞

B.精原细胞

C.卵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111.基因型为AaBbCC的玉米,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玉米的基因型种类有:

A.1种

B.2种

C.4种

D.8种

112.萝卜和甘蓝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加倍

D.染色体结构变异113.人类的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和一个正常的女儿。该女儿的基因型与其母亲的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

A.1/3

B.2/3

C.1/2

D.1/4

114.实现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套上纸袋②将花粉涂抹在除去雄蕊的雌蕊柱头上

③采集另一植株的成熟花粉④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A.④①③②①B.①③②④①C.①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①115.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116.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导

其中的纯种应有

A.128株B.48株C.16株D.64株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二、填空题

43.下面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回答下列问

题:

(1)II 1的基因型为;II 2的基因型为;

II 3的基因型为。

(2)理论上计算,II 2与II 3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应

为。

(3)假定III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III2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应为。

44.金鱼是起源于我国的著名观赏鱼类,如水泡眼、珍珠鱼、龙睛鱼等多种类型。科学家研究发现,金鱼和鲫鱼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实验证明,无论哪一种金鱼都能和野生鲫鱼交配并产生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鱼和野生鲫鱼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不同类型金鱼的产生是的结果。(2)金鱼的体色、体型、眼、鳍和鳞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在生物学上称为,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定向、不定向)的。

45.英国某地的桦尺蛾多为灰色,生活在长满灰色地衣的树干,但也有个别突变型为黑色蛾。19世纪中叶后,工业污染导致该地区的树干变黑,黑色尺蛾的数量迅速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尺蛾和灰色尺蛾(是、不是)同一物种,因为他们彼此间不存在隔离。(2)在不同环境下,两种尺蛾的数量差异是的结果。

(3)尺蛾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当环境逐渐受到保护,树干上的地衣恢复生长后,色尺蛾的生存机会逐渐减少,这将导致控制该颜色的基因频率。

3.下面是某家族的三代遗传谱系图,图中有三位男性患有甲种遗

传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两位女性患有乙

种遗传病(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假定已查明

II代6号不携带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

致病基因为性。

(2)图中III代8号的基因型为,III代9号的基因型为。(3)如果III代8号与III代9号近亲婚配,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出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练习题(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A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A.碳 B.氢 C.氧 D.氮 2.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水 C.淀粉 D.糖元 3.控制细胞的活动,并且决定细胞和整个生物体遗传特性的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质 D.核酸 4.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糖类 B.蛋白质 C.水 D.脂类 5.有人长跑后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排出了过量的: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 6.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乳糖 C.糖元 D.淀粉 7.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5和144 B.145和145 C.145和146 D.146和145 8.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9.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10.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DNA和RNA B.蛋白质和D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1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物质是: A.麦芽糖和乳糖 B.纤维素和蔗糖 C.糖元和淀粉D.葡萄糖和核糖12.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化反应的催化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依次是: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核酸、磷脂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磷脂、核酸 13.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元素及含量如下表所示,该物质最可能是: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55.64 19.8 16.64 7.34 0.39 0.34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14.下列一组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内质网C.叶绿体与液泡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15.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16.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17.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18.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易化扩散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 圈 2.显微镜的使用:先低后高,不动粗焦(调到高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5.大量元素:C、H、O、N、P、S、Ka、Ca、Mg等。微量元素:Fe、Mn、Zn、Cu、B、Mo 等。 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C 6.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在:自由水(约%)和结合水(约%),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水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7.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8.糖类由C、H、O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 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9.酶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10.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淀粉:碘液——变蓝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11.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元素组成:C、H、O、N,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C上 形成:氨基酸分子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而成。 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多肽:n≥3 公式: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12.核酸:由C、H、O、N、P组成,包括DNA和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碱基类型:A-T,C-G,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碱基类型:A-U,C-G,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1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多糖,其中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 型 15.原生质层的组成: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质壁分离与 复原(详见课本) 1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 (1)被动运输: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O 2、CO 2 、 H 2 O、酒精、甘油 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 胞 (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载体,需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各种无机盐离子 (3)胞吞作用、胞吐作用:需能量,不需要载体,如吞噬细胞吞噬抗原、胰岛素的分泌等 17.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合成。溶酶 体:消化车间 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动物和低等植物)。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18.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代谢中心。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背)

2017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必背) 2017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必背)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值的原理。 7、细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这个点昨天一摸理综就考了),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行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1、单倍体,2,纯合子,3、位于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不等于染色体组型不等于基因组。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元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 1、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心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之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3)重新化整的思路(Aa 自交→1AA:2Aa:1aa,其中aa 致死,则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去解,特别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基因型的书写格式要正确,如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前面X 一定要大写。要用题中所给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组合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 2 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 ) AaBb1AB∶1Ab∶1aB∶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4、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 5、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得F 1,下列有关对F 1 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如果让F 1 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B.如果让F 1 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C.如果让F 1 个体随机交配,且aa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每代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个体不能完成生命周期,那么连续数代后,aa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D.让F 1 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子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7、女性色盲患者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8、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9、、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的准确复制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每条子链与其模板链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错误的是(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嘌呤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1、经测定,青蛙体细胞中一段DNA分子中含有A碱基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DNA片段中C碱基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 ) A.48% 600 B.48% 650 C.26% 600 D.26% 650 12、下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链DNA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C.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D.图中的a和b都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1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14、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必修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种生物的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资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第2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相关信息: 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各是一条细长的西四,呈染色质状态,所以,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姐妹染色单体的。 思考: 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吗 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行为?这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联会,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这样的话可以让产生的配子都不相同,提供更多的遗传信息,保证后代的多样性,保证后代能适应未来各种未知的变化.这个是生命长期进化适应环境的结果.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细胞质基因不一定)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与独立性,因染色体在配子形成与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练习 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该如何解释? 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百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度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版一整套基因。 注:雄蜂是孤雌生殖,可以正常繁殖后代。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23对染色体中一般包含46个DNA分子,其中第1号~第22号是常染色体,第23条是性染色体,现在几经发现第13号,第18号,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据不完全调查,现在还未发现其他常染色体多一条或多几条的婴儿,这是为什么呢? 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第3节伴性遗传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分,进行大量增殖。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因为大多数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考: 1. 大多实验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主要是繁殖快,试验周期短;遗传信息便与分析;另外细菌或病毒的生存条件简单便于操作,且易于控制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必修1练习题1

《分子与细胞》模块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N、P B.C、H、O、N C.C、H、O D.O、H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C) 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其中丙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 A.无细胞膜B.无DNA和RNA C.无细胞器D.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5.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叶绿素的成份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等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6.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其化学本质是 A.都是蛋白质B.都是RNA C.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7.下列相关物质的类型与功能的组合,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物质名称类型功能 A 葡萄糖糖类人和动物体内贮存能量物质 B性激素糖类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C DNA 核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D 抗体蛋白质参与机体体液免疫 8.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 A.ATP B.葡萄糖C.O2D.ADP 9.小丽没有吃早餐,第四节课时因饥饿而晕倒,此时最好给她喝 A.纯净水B.矿泉水C.葡萄糖水D.生理盐水 1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它利用光能将CO2还原,合成对动物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的 A.糖类物质B.脂类物质C.核酸D.ADP 11.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 植物,且是 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实验现象 P : DD 高茎X dd 矮茎 F i : J Dd 咼茎(显性性状) F i 配子: D 、d J F 2: 咼茎 矮茎(性状分离现象) F 2的基因型: 3 i (性状分离 比) DD : Dd : dd =i : 2 : i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 Dd 高茎 X dd 矮茎 _Dd dd_ (基因型) 一高茎 矮茎(表现型) 二、相关概念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F i 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F i 没有表现出来 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 、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 与d 基因。 3、 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 状分离):分为显性纯合子(如 AA_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 杂合子:由丕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 性状分离) 4、 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测交:让F i 与隐性纯合子 杂交。(可用来测定 F i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2会考复习知识点,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二(1——7 章)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 杂交实验中,杂合F1 代自交后形成的F2 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 及Dd)和隐性 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 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 示,如矮茎用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 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策略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策略 去年我们学校生物会考平均分是86.78分,在全市中名列前茅。这一学期,高二学生面临的是三门科目的会考,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文科班不需高考,理科班的高考中生物比分又是最底的,大多数学生对于生物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复习生物显然是不现实的,再加上复习时间相当紧张(最多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因而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会考复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从前期开始): 1、充分利用《会考标准》和《会考导引》、《课本》 要认真研读《会考标准》,发挥《会考标准》对学科教学和复习的指导作用。《会考标准》明确规定了会考的范围、等第标准、试卷结构并界定了各项具体要求。既增加了考试透明度,又能促进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会考复习过程中认真领会《会考标准》中的各项内容和要求能够让师生远离题海战术,向注重基础、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方向发展。并帮助学生在复习阶段查漏补缺,抓住教材重点,适应考试题型和答题方法,在会考中发挥真实水平。课本是复习的主要依据,但是会考是参照会考标准进行的,因为课本对其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并未列出,而《会考标准》有详细的说明,所以我们在复习时,把会考标准中所列的会考内容这份表格(内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印发给学生,参照会考标准的每一个考点和要求,首先抓好课本内容的复习,并且在每章内容复习的同时,充分利用《会考导引》,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的出题方向,题型,分值等,再根据《导引》中的题目,让学生回忆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加深理解和记忆。下面就怎样充分利用课本谈谈几点看法。 (1)认真细致阅读课本——一把课本读厚 会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基础性,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观点等是复习的重点。生物学概念是从生物学现象和事实抽象出来的,都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的。从卷面分数来看,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知识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从学生的答题来看,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当然,现在我们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但学生的能力发展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凭空发展不了学生的能力,因此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教学的进一步加强就很有必要了,因而教师必须注意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影响概念掌握的主要因素有过去经验、变式的提供、词语的运用和定义的准确。对于概念的教学,着重应让学生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中的概念,应该通过联系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讲解,让学生真正融会贯通,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点的横向联系,让学生能够区分相近和相似的概念和原理。 在会考复习中,首先要抓好最基本的内容的复习。具体的说,就是抓好在会考内容栏中条目要求的复习。在复习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常常不看生物学课本,把课本抛在一边,总认为:教师讲、学生听、做题就行了。这是十分片面的。要回归教材和会考标准,课本是指南,课本是依据。把课本读厚就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要化时间看书(根据标准),让学生重新把遗忘或是模糊的概念、原理等重新温习,重点的概念教师重点的提示。特别是图表,它常常的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试卷中以图表为载体的比例非常大),图文结合,认真“看”、仔细“读”课本,对于重点知识反复思考、做好笔记、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把课本中关键性、结论性语句用红笔划出来,也可以把课本中关键性、结论性语句整理出来发给学生,在课外或晚读的时候进行记忆,教师对关键知识点,关键词、字一定要分析透彻到位,例: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这一概念的关键词是“一定空间、时间”、“同种”、“总和”,通过阅读课本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如,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很多同学就会把“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这个条件丢掉,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对酶的理解。特别是学困生,复习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五篇归纳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五篇归纳 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生物时,更要总结各个方程式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日后的复习。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1 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 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2.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 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3.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

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 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 仍然保持双链结构。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 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和其她小分子RNA。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 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

高中生物的会考复习方法.doc

高中生物的会考复习方法 会考是以理解、掌握、运用有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为考查重点。因此,生物学科应把精力放在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上。第一,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充分使用好能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双基题。通过双基题的训练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以扎实的双基教学使学生打好牢固的基础。第二,加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得出结论显然不是最主要的,而学生思维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等多种手段,有的放矢地挖掘学生各自的潜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三,注重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内综合知识网络。我们在教学中将生物学科内的知识依据其内在联系加以综合,使学生逐步建立一个点、线、面、体的生物知识网络联系。 二、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不少学生复习效果不好,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将学法寓于教法之中,并着重从培养下列能力入手:(1)网络思维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归类形成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网络系统。知识系统化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2)综合能力培养。在总复习前,我们根据教材知识结构,将复习内容划分为七个单元: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然后将各单元的知识结构进行概括、综合、归纳。(3)分析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探讨性实验,多提供具有时代特点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关的情景材料,如克隆技术、生物多样性、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别开生面的实验和丰富多彩的情景材料,容易形成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运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可以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三、抓好章节复习,指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1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 (-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 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这个侧链基团用R表示。结构通式如下: NH2—CH—COOH|R 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 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 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的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 和磷的吸收。 6.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 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例如:组成多糖的单 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 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7.水有两种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的作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运 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总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 开水。无机盐的作用:构成细胞中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如血红蛋 白中有铁元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钙会抽搐,缺碘,大脖子病;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2.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即: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

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 NH-CO-.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此类推,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 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 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 构是极其多样的。 蛋白质的功能:a构成细胞核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头发, 肌肉,羽毛。B催化功能,如酶c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d信息传 递功能,如胰岛素e免疫功能,如抗体。 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酸分为两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 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4.糖类的种类: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水解后生 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常见的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水解后 产生多个单糖的糖,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糖类的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5.脂质的种类: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的作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起到保温的作用,如鲸鱼,海 豹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 器官,如企鹅。磷脂的作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 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

必修2 1、减数分裂的概念(B)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n n n 2n n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B) 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n n n 2n n 染色单体4n 4n 4n 2n 2n 2n 0 0 DNA数目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在第一次分裂间期已出现;请注意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前期或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 过程精细胞变形不需变形 性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 个极体 相同点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 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 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dd

2020年高二生物会考复习计划

2020年高二生物会考复习计划 高中的生物该如何学好呢?我们都问这样的问题,是的,怎么学好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学习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希望此内容对大家是有帮助的! 一、科学安排复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寒假没有补课,下学期初我也没有参加周六的补课,所以去年我的进度比其他的学校慢,新授课我在5月21日才结束,剩下来的复习时间就只有一个月,如何用好这一个月,怎样开展复习工作呢?下面是我校会考复习的安排:第一阶段:根据会考大纲要求进行第一、二、三单元的复习和题例分析。(共安排大约5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5月22日—5月29日) 第二阶段:对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单元测试和讲评(共安排大约2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5月30日—6月2日) 第三阶段:根据会考大纲要求进行第四、第五单元的复习和题例分析。(课时安排4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6月3日—6月9日) 第四阶段:进行两次模拟考测试和讲评,测试之间安排实验单元复习。(课时安排9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6月10日—6月21日) 二、巧用会考大纲,提高复习效率。 会考大纲是学生参加会考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会考复习中一定要用好它。我的做法是:会考系统复习前利用大纲先让学生了解考试的时间、题型和分值,会考复习时根据大纲重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回顾每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其中可以考虑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整合,如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点中,涉及到不少基本概念,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等列出,归纳出它们相互的联系,用图

解表示,可加深理解和记忆。 再如:“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关系”这一知识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比较枯燥而不容易掌握,老师在帮助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就可先画好一个相对固定的图。 然后复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复习方式较新颖,学生容易把物质的代谢特点找出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效果较好。 复习糖的代谢过程,可利用图表形式。 通过图表的复习比较,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糖类、蛋白质代谢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找出物质的代谢都有①合成②分解③转化的三个基本特点,物质的来源也有①食物的消化吸收②自身物质的分解③其它种类物质的转化的三个基本特点;同时,找出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明确三大物质的代谢是同时在细胞中进行,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此外,重视会考考纲练习题的分析。学生先独立完成考纲的练习,明确交作业的时间,然后让科代表收集同学做题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题目的分析,提高了题例课讲评的效果。 还有,两次模拟考我分别选用了考纲中的两份综合测试题。具体做法:当我把会考大纲拿回来,我先让科代把大纲后面的两份综合测试题和答案撕下来,并分别装订好,考试时我就明确这是广州市生物教研室的老师编写的试题,我们参加的也就是广州市生物教研室组织的会考,如果你能通过这两份测试,那么你就一定能通过会考,假如两份测试题你都没有通过,那么自己就要找原因,尽可能的赶上来。学生听了我的话,而且离会考剩下只有大约两周时间,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试和讲评,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促进了这一部分学生开始自觉复习。这对于老师自己也免去了到处找资料、出试题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这种做法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好处。 三、重视教研信息,选准教辅资料。 去年在广州市教研室组织高二生物的多次教研活动中,麦老师都提到了学校应该重视《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与基础题型训练》一书的训练,平时我也听到其他学校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