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英语语法学习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借鉴英语语法学习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作者:旷可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9期

学生经常反映,一见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就发懵,极易混淆。即使能够区分,翻译起来也是不大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将自己的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语法知识分类化和系统化。本文就从文言文的三大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谈去,教学生能够迁移运用英语中关于特殊句式的语法,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达到巩固文言文和英语两方面知识点的目的。

1、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中一般都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但在古代汉语中,“是”多作代词,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古代汉语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情况:

1.一般有“……者……也”“……者……”“……,……也”,或省略不用,直接用“……,……”。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用副词表示判断,有“乃、即、则、皆、必”;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表判断。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4.用“是”表判断,但是出现较晚,并且很少。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这些判断词相对应的就是英语语法中表示判断的be动词。如“Lili is a student.”当然be动词有很多形式,表达了时态的不同,古汉语中表示判断动词却不具备此项功能,因此在这不加阐述。

那么,无论古汉语还是英语,其中表示判断的词语如何变换,或是词语本身的形式如何改变,不变的是翻译的格式,一般都译为“……是……”,变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格式。

2、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形式:

1.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构成“谓语+于……”。

2.在动词前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当需要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

3.在动词前用“受”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当需要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受+谓语+于”

4.在动词前用“为”表示被动,构成“为+谓语”。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

6.在动词前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谓语”。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

我们要考虑的是前述六种,跟英语语法中的被动句是相似的。英语中有“be+past participle (过去分词)(简称P.P.)(+by+动作执行者)”表示被动。当然,中间:

①进行时(现在进行、过去进行、将来进行):be+being+P.P. 例如:The classroom is being cleaned by these students.

②完成时(现在完成、过去完成、将来完成):have/has been+P.P.:例如:The machine will have been repaired by 3 o'clock this afternoon.

拿古汉语的被动句的例子与英语的被动句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The classroom is being cleaned by these students.

从中我们发现,两个句子中表示被动的部分结构非常相似,都是动作行为的承担者“臣”和“The classroom”做了主语放句首,表示被动的词语“见”和“is being”放在谓语动词前,而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都不谋而合地用了标志性的词语“于”和“by”。因此我们不妨总结被动句的总格式为:

“动作的承担者+表示被动的词语(汉:见、受、为、被;英:be)+谓语动词(文言文无变化,英语中的谓语动词是过去分词形式)+介绍主动者的标志性词语(汉:于;英:by)+动作的主动者”

翻译时的格式不妨为:

“动作承担者+被+动作主动者+谓语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