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收入对需求的影响

案例:收入对需求的影响
案例:收入对需求的影响

案例一:精炼胶新海绵床垫的价格

【编者按】价格高于老产品3—4倍,这种情况下,显然收入水平会对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笔者未曾指出,欢迎该产品的“南方”具体是哪些地区?但是可以断言广东,福建江浙一带相对收入较高的地区,对此产品必有较大的需求,由此可见,按照需求理论,根据收入水平细分市场、开拓需求,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我公司新研制生产了一种产品——精炼胶,开始定价为4700元/T,投入市场后,销售很不理想,每年平均约10T。经调查发现,此产品与4—5天然胶性能相当,虽然价格略低于它们,但操作工艺上相对复杂,由于习惯的影响,人们对此新产品兴趣不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在价格上与天然胶拉开距离,降低价格至4200元/T,果然销售看好,现在每月销售量在20—30T之间,预计仍有增长趋势。虽然降价后每吨利润率减少,但销售增加,使每月的利润比原来增长1.5倍,由此可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我公司生产的另一种产品海绵床垫,原来全部出口,全年国际市场变化,出口量减少,生产能力闲置,是将富余的生产能力改产,还是按原来产品继续生产?经过分析,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意向已向舒适型转变,市场上现有的聚胺脂泡沫海绵容易老化,不太舒服,不受用户的青睐,我们的产品虽然价格高出3—4倍,但寿命长不易老化,更舒服柔软,基本上能适应我国的消费水平,于是我们决定在国推出这一产品,结果推销到南方很受欢迎。

案例二:卫生纸短缺

【编者按】本例说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偏离了供需均衡价格将产生的后果以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的复杂性。

美国在1973年夏秋之间,由于价格控制,在包括纸浆市场在内的许多市场上造成了一个时期的短缺。印刷的短缺使一些报刊出版商采用了小字印刷节约纸张。卫生纸制造商由于无法买到足够的原料,决定舍弃一些顾客。他们决定少生产一些低档卫生纸以保证香水纸和装饰纸的生产,因为后者价格和利润都高一些,这样就导致了低档卫生纸的短缺。

低档卫生纸的大主顾之一是军队。它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品种和数量的卫生纸尔陷入窘境之中。当“晚间节目”主持人尼.卡森就军队存在的问题对整个国家的影响进行推测时提到:“合众国正面临着一场大便纸短缺。”于是,这本来是一种普通的短缺却一下子爆发成一场卫生纸短缺的全面危机。第二天一早,所有货架上的卫生纸都被消费者的囤积热席卷一空。试图闲置每个顾客只能买一份的分配供应,只不过是提醒人们抢购时带上他们的配偶、父母和邻居的小孩,每个都算一个顾客。

卫生纸的短缺并不是一个笑话,它意味着消费者的失望。卫生纸短缺始于政府做出的实行价格控制的决策,并被生产者将有限的供应纸张投入高档产品生产的做法所助长,以后更因消费者囤积而加剧,变得愈加不可收拾,买主和卖主共同导致了这场短缺。

这个例子说明了价格控制所造成的另外一种后果。价格控制通常认为是有意帮助穷人。但是,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纸制品的价格控制迫使低档卫生纸从市场上消失了。同样地,低档小红肠也被迫离开了市场,因为面临供应紧张的肉食品包装被用到包装诸如多咪腊肠那样的高档肉食品上了,因此,价格控制经常抑制了穷人们赖以生存的低档生活用品的生产。

案例三:漆包线的价格与需求

天津电磁线厂主要产品是漆包铜线等。漆包裸铜线原价16,000元每吨,正常情况下每月销售300吨。这一、二年市场疲软,全行业经济滑坡,各企业资金严重缺口。与电磁线厂配套的主机厂,如交压器厂,天津电机厂,天津电器开关总厂等均处无款购货的状态,导线电磁线厂月销售量明显下降,今年一季度仅销售300吨。只及正常情况下的一个月的销售量。在这种情况下,我处及时为企业、物价部门、主管部门及主机厂沟通信息,联系洽商使漆包铜线降价至15500元/吨。每吨降价500元,结果仅四月份就销售了500吨,纯收入775万元,纯利润35万元,使该企业从临亏损的境况中摆脱出来。由此可见价格对需求及企业效益的影响。

案例四:几种中药的价格弹性

天津药材公司是生产供销结合、技工贸一体的集团公司,担负着天津市中药商品的供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掌握药品的价格弹性对于定价、销售及满足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因此88年,我公司委托某研究单位对三种主要药品的价格弹性进行估算,估算结果如下:

估算使用的基本公式为

△Q/Q

EP = ————

△P/P

此外,EP为价格弹性,Q为需求量,P为价格。

上述测算结果表明,在86年,牛黄解毒丸,黄莲上清丸的EP >1,属于弹性需求商品,因此可以通过降价销售来扩大销售量,提高企业收入;而全肾气丸的EP <1,属于非弹性需求商品,其价格可以不变或适当提价。同时从83年,86年两个时点看,三种产品的价格弹性有明显差异,说明由于改革的深入,市场价格机制对生产和需求的调节作用日趋显著,应引起公司的足够重视。

案例五:医用X光胶片的价格弹性以及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感光胶片厂生产一种医用X光胶片, 90年平均价格为61元/盒。1-4月份销售为26.7万盒,1628.70万元。由于成本高而导致亏损。每盒亏损约4元。90年1-4月共亏106.80万元。通过分析需求与价格弹性的关系,估计该产品的价格弹性EP <1,根据价格弹性与需求及总收入的关系,决定91年初价格上调10%,即由原来的61元/台上调至67.1元/盒。结果91年1-4月份销售量为25.9万盒,比90年同期有所略有下降。而总收入则增至1737.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9.19万元,6.7%,扭转了该产品的亏损。

案例六:手表需求的价格及收入弹性

手表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多次进行调整,下降的幅度较大。根据我厂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

(其中Q:手表市场零售数量:P:手表平均混合零售价格)

计算价格的孤弹性

Q2 - Q1 P2 - P1

EP = ———— / ————

Q2 + Q1 Q2 - Q1

5452.5-2534 57-123

= —————— / ————

5452.5+2534 57+123

2918.5 -66

= ———— / ——— = -0.9965

7986.5 180

根据以下按居民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每百户机械手表拥有量可计算手表需求的收入弹

取 Q1=178.85 Q2=225.48

Y1=(2500+2000)/2=2250

Y2=(4500+4000)/2=4250

代入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

Q2-Q1 Y2-Y1

Q = ——— / ———

Q2+Q1 Y2+Y1

225.48-178.85 4250-2250

= ——————— / ———————= 0.36

4250+2850 225048-178085

由以上计算可知价格弹性接近于1。此时价格的变化对于企业的总收入不会产生太大的

影响。因此,手表的价格不适于再大幅度的下调,企业应在手表的外观、品种、功能上下功夫,以提高该产品的高附加值。由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手表已成为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综上,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手表市场的容量将趋于稳定,不太可能发生太大的波动:价格对手表的营销收入影响较小。因此决定今后手表生产的应是质量、品种和效益。

案例七:汽油价格弹性的时间因素

许多人认为,汽油的需求是高度缺乏弹性的,即不管什么样的价格,驾驶汽车的人都会支付,因此解除对汽油价格的控制只能有利于石油公司的利益而伤害消费者

然而关于汽油价格的弹性的调查,没有证实这种说法,特别是考虑较高价格的长期影响。经济学家对随着价格上升,汽油需求受影响程度的估计表明,在即使的短期中价格弹性只有-0.10。即价格上升10%需求仅下降1%,呈现出一种非弹性需求的倾向。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弹性的变化就很大。这是因为价格变化对于需求的充分影响并不是立即发生的;驾驶汽车的人们在汽油使用方面进行调查的时间月长,那么他们在自己的汽车样式方面。在驾驶习惯方面和每年行车总里程中依靠汽车的程度方面发生各种变化,是他们的调整能力也越大以2到3年为期的价格弹性估计,为-0.25左右,马萨助塞理工学院平德克教授预测美国5年的价格弹性数值为-0.49在10年时间范围内。他的估计是-0.82。15年是-1.03。随着时间增加,汽油价格弹性急剧上升集中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价格变化的总影响长期比短期要剧烈得多

案例八:某些商品及劳务的需求弹性研究结果

【编者按】由于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其商品劳务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上述研究结果是美国的情况。

案例九:精炼胶新产品的市场估计

一个偶然机会,我们发现利用乳胶的残次品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能生产出一种新型的可替代橡胶的原料,但不知市场需求如何?于是公司组织一批人分成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市场调查。第一组设计了一种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有:新产品的性能指标,使用说明,产品用途。并询问是否需要?以及备注等等。他们先后给本市区及近郊的生产橡胶制品的企业发去50封信。其中5封回答不需要。10封表示有需要。希望寄样品。另26封不仅有需求,还在备注上说明他们需要改进的工艺,及需求达到的标准。另一组先后走访了本市化轻公司,个物资公司,向他们了解市场情况。目前各企业由于资金紧张,正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故需要一种性能相似,价格低廉的产品替代现用的原料/公司领导根据两个组的调查情况,预测此产品是有市场的。于是决定上马。经过半年反复实验及价格的调整,现在,此产品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受到用户欢迎。事实证明了调查组的需求估计是正确的。

案例十:手表需求与生产计划

【编者按】本方法有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余地,以提出更为精细,科学的生产决策的量化模型。

随着企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以销定产,产销一体化已成为企业主要的经营方针。由于手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厂商品的产销活动也正逐步朝这一方向转变。以销定产的评估方法很多。现举我厂常用的一种方法说明之。

根据市场需求及销售情况列出如下数据:

(注)由于本厂数据尚属保密,故表中为假设数据。

其中:A 行为上月销售量

B 行为上月库存量

C 行为本月来电来函订货量

D 行为各区业务员上报需求量

根据表中数据,按如下方法进行决策:

①8810号产品库存量大于实销量,且无缺口,故通知生产部门减少生产或停止生产,以减少库存积压。

②2141号产品库存量大于销售量,本应削减生产计划。但由于库存中含外贸库存因素(我厂内,外贸分口管理),同时尚存在缺口。并缺口(1)与缺口(2)基本相符,故从内贸角度提出生产增产计划,提请生产部门予以分析。

③3172号产品库存量少于销售量,且差数很大,但由于缺口(未来需求量)不足故不宜多安排生产。

④0144号产品库存量少于销售量,且缺口较大,故多安排生产。

总之,根据销售估计表中缺口情况,并综合实销量及库存状况,提出下月生产计划,安排建议,以供生产部门考虑。

案例十一:飞达手表的新产品的需求估计

【编者按】这是一种凭经验估计需求的方法,简单,费用少。遭某些情况下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我公司主要采用市场试销法估计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恰当定价和广告开路的基础上。如果在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商店、专业店(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上海第一百货公司)每日平均销售30只,则认为该产品前景良好,马上申请国家专利(指外观)。并迅速投产30000只以上,如果每日只销售15到25只。则投产15000只:每日销售不到10只,只投产5000只。把模具开发费用赚回即可:每日销售不到5只,则不生产。

案例十二:天津蓄电池厂调整产品结构的需求估计

我管辖的天津蓄电池厂主要经营项目有三类:1 主机配套:2 国际市场(主要向苏联出口):3 维修替换市场三种经营项目的比例为5:2:3。近年来,由于汽车行业不景气,主机配套任务大幅度下降,加之苏联国内形势不稳定,易货贸易受到影响,原有出口这任务只能转作内销。这种情况下,企业急需对产品结构及市场销售方向作出调整。为此需要了解市情况,于是厂方组织一批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问卷设计包括以下诸问题:您厂是否需要新产品塑料电池(价格便宜,包替换)?您厂是否需要替换其他类产品:需求替换的方式:维修需要量有多大?是否需要我厂维修人员定点服务?等等,问卷发放共10000份,回收800份,其中300份需要塑料电池,300份需求样品并要求定点服务,200份需要维修重点服务。另一组先后走访了华北地区及我市主机厂,包括客车厂,微型汽车厂,天津拖拉机厂及天津汽车制造厂等。了解到维修替换市场存在很大潜力。于是厂方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替换市场。经营项目的比例调整至3:2:5。结果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市场需求估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案例十三:机车配件需求估计

【编者按】1 本例说明不同的产品、市场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保证估计和预测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上面上面的一些案例也说明了这一问题。2 该厂使用的一元回归模型称之时间序列模型或趋势预测模型,其特点是以时序t作为回归变量。

我厂属北京铁路局工业管理处,主要为北京铁路局内机务段,车辆段提供维修机车和车辆的易耗件。品种2100种,年产值1500万元。我厂的宗旨是,提供优质通用配件,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近年来,蒸汽机车大大减少,内燃机车大幅度增加,相应配件订货量逐年增加,已成为骨干产品。由于我厂产品品种多。质量高,内燃机配件现已扩展到局外,个别产品已赶上世界水平。

我厂对配件市场的需求估计大致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对于逐年下降的蒸汽机车配件和进口机车配件,进行调查走访法。原因为:每年蒸汽机车淘汰多少,进口机车增加多少,只需走访少数单位即可掌握,每季走访一次即可在很短时间内摸清对方需求量。二是对内燃机车配件则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理由是全国有上百个机务段,配件需求量大,且铁道部每年新内燃机车投运量相差不大,利用回归分析比较准确。例如:90年需求预测如下:

时间序列数据:

年份83 84 85 86 87 88 89

销售量(万件)17.1 27.3 28.9 32.8 36.4 40.3 46.8

估计的一元回归式为:

Y=32。8+4。38t

其中,Y为需求量,t为以86年为基点的年份顺序数(86年 t=0。90年 t=4)。

90年预测为50.32万件,实际需求量为50.9万件。误差仅为1.1%。

我认为:亦可应用多元回归进行估计和预测。因为机车配件需求量与全国机车运行台数。每台机车平均运行公里以及全国货运总数有关。所以我厂需求预测模型应为:

Y = a + b*p + c*m + d*p

其中:y为需求量 p为平均运行公里 p为总运量

案例十四:全国自行车市场的需求和评估

自行车是我国人民最为常用的交通代步工具。它具有节约能源,操纵方便,价格低廉。对道路要求不严。有利于锻炼身体优点。因此,对自行车的生产和使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已不满足于自行车代步这一功能。而是在代步的同时,逐渐向健身,运动,旅游发展.从而开拓了自行车工业的美好前景。

一.对全国自行车市场供需预测与评估

我国自行车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五十年代开始兴起,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期全国年产量已达到五百万辆。但平均递增率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直至1979年,我国自行车生产出现一个空前猛烈势头。产量突破千万大关到1009万辆。随着社会安定,城乡繁荣,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国内市场对自行车需求激增。因此,全国各地自行车厂和新建车间纷纷上马,一部分军工企业也挟持其雄厚的技术设备优势转产自行车.因此,全国产量大幅度上升.1985年全国自行车产量为三千二百三十四点七万辆,为1949年的二千多倍,1987年又达4091万辆,比1985年又递增26.5%;同时,自行车拥有量也迅速扩大。1986年人口普查及率为24.34%平均4.11人一辆。

经过连续六年产量两旺的自行车市场出现了原来的紧张的供求关系开始缓慢的局面.在生产上,纷纷上马的自行车厂以前对缓和市场起过积极作用,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逐渐暴露出来。致使企业生产批量小,经济效益差,技术力量薄弱,质量不过关.产品积压,杂牌质次价高自行车冲击市场;在销售上,市场竞争激烈,流通渠道扩大,因此出现了名牌车紧俏,杂牌车滞销的局面,而且是紧俏品种增多,积压产品增多,一些企业尝到了盲目生产的苦头。

然而,对于天津自行车厂这样具备了很强的生产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的产品应变能力的老牌企业,是否可以高枕无忧,坐收渔利呢?显然不能!因为,虽然天津自行车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已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六大系列,各系列产品的质量在不断提高,新品种也不断出现。但是,必须指出,目前的自行车品种,质量以及像飞鸽这样的名牌企业的产量尚不能满足发展中的国内市场的需要。参加国际自行车市场竞争的差距就更大了。为此,我们必须搞好企业的经营决策。

信息多,对于决策者来说,是一个根本的前提条件.一家已经打入或希望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其战略决策通常应当掌握环境信息,市场信息,竞争信息,本企业的实力和弱点信息,预测信息,关键情报信息和反馈信息。现在,我们先谈谈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包括市场供求信息,市场供给及市场价格和流通渠道变化信息三部分.我们知道,获得信息必须进行调查和预测。下面我们对全国自行车市场1988至1990三年的供需情

况作一预测,看看供需关系如何。

(一)先对全国自行车市场的需求作一预测:

影响自行车需求的相关因素有收入水平,人口多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价格及替代品等,现在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人口结构:

考虑到自行车使用是以人为单位,我们不妨先预测一下1990年大陆人口.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为1031882511人,减去台湾省地区2370.72万人口,剩下1980年大陆人口为100317.53万人,我们以此为基数,自然增长率按1.1%计算,那么到1990年底全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00817.53*(1+1.1%)3+11.003866亿,我们按需求自行车程度,对人口进行结构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不适用人口”,指13岁以下,六十五岁以上这部分人,约占总人口的37.2%;

第二类是“暂不需用人口”,主要是指年龄虽属于13-65岁之内,但由于各种原因暂不需用的人口.据我设计的《天津自行车厂市场调查问卷》调查归纳,有以下几种暂不需用因素:1.工作地点离家很近.2.病残.3.不愿骑车的中老年妇女。4.其他原因(如住的楼房高,家庭内部可以借用等).以上几种原因剔除重复交叉,加上渔民,牧民,林区居民以及现役军人,由于环境和职业制约,虽年龄在13-65之内,但相当一部分,也属暂不需用人口,第二大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龄的17.8%。

第三类“适用人口”,或称之为“人口市场”,即全国总人口减去第一类和第二类以后余下的部分,约占全国人口的45%。

这45%的人口,虽是真正的市场,但1988—1990三年中并非每一个人都可购买一辆,这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有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诚然,11届3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的调动了城乡人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职工和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1987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916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7%;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463元,比上年增加9.2%,实际增加5.3%,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收入都用于购买自行车,这有一个消费结构问题和消费者家庭购买意向前后安排问题,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吃、穿、用、住四个方面,用的比例上升(见表一),而在用的支出中,用于购置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比例也有大幅度的上升,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增加对自行车的需求。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想买自行车就买了。也许考虑没有名牌车而等待:也许用购买汽车、摩托车来替代……,因此,我们要考虑一个相应的购买系数。从调查表明,在“适用人口”中约有29.7%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暂不在1988—1990年这三年中购买,考虑到计算方便。我们取30%。

表一: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现状及趋势预测表

根据以上对人口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三年内的出口数(据天津自行车一厂、二厂和上海自行车一厂、三厂的资料,我们估计为1325千辆)和自然更新数(根据目前使用更新周期进一步缩短——有15年缩短到十年的状况。我们对1978、1979、1980年三年自行车的产量相加得到,共为2365.9万辆。根据一般30%的自然更新率,应该为2365.9*30%=709.77万辆)。这三年的社会需求量之和,可表达为以下模式:

Y=P*(1-30%)+a+a-c

其中:Y——1988—1990三年内社会需求量之和

P——市场人口,为11.003866亿*(1-37.2%-17.8%)=4.9517397亿

1-30%——购买系数;

a——三年内出口数,推算为1325万;

b——三年内自然报废数,认真得到709.77万辆;

c——1987年底社会拥有量,据统计公报为25311.63万辆

所以:Y=49517.397*(1-30%)+1325+709.77-25311.68

=34662.177+1325+709.77-25311.68

=11385.267万辆

约等于1.14万辆,即今年三年全国自行车需求量约为1.14亿辆。1.14亿这个预测数据基本是准确的。当然,摩托车,汽车的发展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自行车的需求。但近几年影响还不会太大。

(二)再看看全国自行车的供给量:

全国自行车的供给量就是全国所有自行车厂家整车的生产量。为了方便起见,我们采用回归方程来预测,同时考虑一下影响因素。

为确定趋势线类型,先作出分散点分布图(见图一)

图一自行车产量散点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行车产量基本在直线Y=c+dx附近摆动,基本上成直线趋势。因此决定采用直线回归方程。

另预测模型为Y=a+bt

其中:t————时序

Y————年产量

a , b——待定系数

根据查得的1979—1987年全国自行车产量数据计算理表如下表所示(见表二):

表二:全国自行车产量预算计算表

(注:上表根据计算机计算结果整理绘制)

所以:a=ΣY/n=22992.8/9=2554.7555

b=Σty/Σt2=22511.9/60=375.19833

所以:模型为Y=2554.7555+375.19833t

然后把各历史数据代入预测模型,进行误差检验(见表二数据),结果误差绝对值均未超过10%,总体误差为0。所以可以用于预测,因此:

当t=5时,即1988年产量为:

2554.7555+375.19833*5=4430.7401万辆

当t=6时,即1989年产量为:

2554.7555+375.19833*6=4805.9453万辆

当t=7时,即1990年产量为:

2554.7555+375.19833*7=5181.1436万辆

那么,近三年的全国自行车供给量即为散年产量之和,为:

4430.7401+4805.9453+5181.1436 =14417.829万辆

≈1.44亿辆

(三)对预测结果的评估:

从以上对全国自行车市场中需求量的分析推算和对那三年自行车产量的预测,可以看到:到1990年底,全国自行车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有供过于求的趋势(1.44亿>1.14亿)但是供求矛盾不会太突出,因为:

第一:预测归预测,现实归现实,误差虽小,但毕竟是存在的。所以供也可能偏高,求也可能偏低;

第二:由于一部分自行车生产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经济效益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积压,被迫关停异转,而经营水平高的企业,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更新改造有困难,或原材料等紧张,再加上国家干预,可能会维持原有水平,就是有增长,增长幅度也不会太大;

第三、有人担心,我国山地多,平原少,不利于自行车的骑行。从而影响自行车的需求。但是,从我国人口地理的分布情况来看,目前全国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面积仅占全国1/4的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因此地理条件不会影响自行车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又有人担心,农村公路兴建必然引起摩托车、汽车的迅速发展,从而很大程度上取代自行车。但是,笔者认为,在1990年前,上述替代品不可能有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能源紧张及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培训跟不上:

第四: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更可能由于企业不断开发自行车的新功能,以及部分

消费者怕涨价心理的存在,销售渠道的扩大,这些都会刺激人们对自行车的需要。

案例十五:本公司是怎样进行市场估计和市场预算的

市场调查和对企业来说是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无论是何种企业,何种规模的企业都进行市场的调查。在国营企业,大型集体企业中这项工作的很大部分是由国家协助做出。而在合资企业及一些中小型集体企业中,只能完成依靠企业自己进行市场的调查和预测。由于这些企业规模较小,一般不可能由专职部门来进行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而多是利用业务员从用户那里了解到的信息。以及从广告和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对之加以分析再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加权,进行市场估计及市场预测。

本公司作为这类中小型企业中的一员,在企业的市场估计和市场预测上作出了一定的工作。

为了详细介绍我公司的市场调查及预测工作,先将我们企业及产品进行一下简单介绍:本公司是一个投总额为一百八十万元的合资企业。生产经营工业用的金属筛网,产品用途较为广泛,现主要用于化工,化纤,炼油,陶,造纸等几大行业,用户一般是在初建和检修时使用,规格从10目至500目,企业规模在本行业来说属中等偏上,公司主要以经营进口产品为主,自己加工为辅。由于产品价值较高(一般从每平方密20元到600元,个别品种达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资金相对并不是很充裕。因此对进口产品及生产产品的安排必须严格管理,合理安排库存,绝对避免积压:否则稍有差错就将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造成损失,在以后的经营中处于不利地位,更甚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最终使企业无法经营下去。

基于上述情况,本公司对市场估计和市场预测工作十分重视,再进行市场估计及市场预测时十分谨慎,认真。

我们认为要做好市场估计和市场预测的一个重点,也是基础工作是必须搞好市场的调查,为此我们对业务员下达销售任务的同时也赋予他们市场调查的任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用户对我们公司提供产品的满意程度,近期需要。其他与用户同行业的可能需求情况,其他向用户供货单位的供货情况。调查主要采取访问式,表面上是随便的闲聊,其实一方面是业务员与用户更加促进感情,而另一方面又是对我们很有利的信息的来源,我们通过用户提供的这些信息,了解我们产品的优缺点,我们的价格的合理程度,用户对我们的服务的期望有哪些,近期的需求客户有哪些。因为对于我们的用户来说,化纤行业一般用100目~300目,陶瓷涌50目~400目,化工则多拥40目~120目。了解到近期用户结构的变化及趋势,根据气压计指标法(又称领先指标法)原理,对市场进行估计和预测,以便我们安排下批的进货和(或)生产的品种及规格:了解到其他向用户供货单位提供的产品情况,以便我们吸取其长处,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服务。在家个方面椰油可能定出想该用户销售的最佳价格。例如另外的供货单位的产品价格高于我们的价格,我们则可以提高我们的产品价格,直到等于或略低于他们的产品价格。相反,若我们的产品价格高于他们的产品价格时,我们就要考虑降低我们的产品价格或增加其他服务,以使我们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这样知己知彼地进行市场竞争,力求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大我们的产品说占的市场的销售份额和尽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将所得到的并不全面而且是不一定很可靠的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以往对这些信息的可靠性的评估作参数,对其进行修正,例如,有的用户在向我们提供其他供货单位所供产品价格时,往往低报一些,我们掌握了他的这个规律以后,就在他所报价格上加上一个数值,以使信息数据更为准确。

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将结果与我们从其它渠道,如市场广告,国家各部,委,司以

及各地方主管机关得到的信息相对比,进行人为的经验推测加权,接下来进行具体数量的估计。根据此结论,我们在对进口货物及公司产品的规格进行调整。如近期化工行业要上几个项目,则下面就要准备一些40目—120目的筛网;而如果是化纤行业要进行改造或发展,我们就要改产100目—300目的产品,……此行业中用户的总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在以往的销售中占多大的份额,以及此次能拿到订单的把握性有多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生产的产量为多大,根据这些综合结果,最后进行市场预测,我们的决策就是以对市场的预测为基础的。

我们的预测方法有点想气压计式指标法(又称领先指标法)。所不同的是我们所找到领先指标不是某企业现在或过去的生产情况,而是用户的计划,利用他们大企业信息灵,计划强的优点,他们计划,排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决定我们生产安排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这个领先指标法又一个最大问题,那就是风险性较大,因为用户的计划在他们只是一个计划,并不一定是已经开始,而这个计划有很多情况就是改头换面的完成,其实并未实施。而我们却要将这一计划作为市场预测的重要因素,许多情况下我们将参照其进行排产,一旦用户计划有变,对他们不一定有何损失,而对我们将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库存积压,前面介绍公司情况时已经提到我们是经不起这一积压的,为了降低风险,我们除了将信息在计划之前的加权,评估外,我们还要对计划打折和实施,也就是在最终实施生产时前松后紧,即在正式拿到合同前放慢生产速度,拿到合同后加紧生产。另外对一些未定型或非常规的产品一般不提前生产。

这里举个事例加以说明。

我曾经经办过于北方某化工厂的联系业务,通过我的工作,对他建立的客户档案记载了如下主要信息:

某化工厂使用本公司筛网60目及57X107目。年用量大约分别为8000—10000平方米。年检设备一般在七月份和一月份,平时每月用60目筛网200平方米左右,年检时约需60姆3000—3500平方米57*107姆1000多米。我们向他们提供的60目网是本公司自己生产的,单价为每平方米54元:57*107目的进口单价为每平方米130元,对此,我们每月在排产时都要加入为着佳话工厂生产200平方米的60目筛网,当每到六月,十二月。我们就在排产中加入3000平方米60目产品,五月,十一月开始安排进口1000平方米左右的57*107目网。偶尔某月他们用量不到200平方米,或超过200平方米,我们就通过调节其他用户的作量,或是略有少许库存待下月使用,必要时亦可当月加班赶制。

有一次该化工厂引进建设一条11.3万吨乙烯装置,此次大约需要60目网5000平方米。目前已有两个筛网生产厂家报价。分别为每平方米50元和48元,这两个筛网生产厂家是第一次与该化工厂联系,而我们的公司是该化工厂的常年筛网供货单位。他们以往使用的筛网都是我们公司一家提供的。

对于这个信息,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

首先,这个信息与我们从新闻中听到的一致,前一段新闻中报导过中意已签订了一个11万吨乙烯的项目,经在化工部的信息证实,这个项目交给了这家化工厂,且国家对此项目的要求很严,这样我们舅可以肯定确有这个需求意向。该客户与我们的关系比较好,一般来说信息较为可靠,也就是说数量及交货的信息都较为准确(其中数量我们又请专家进行过计算,核实无误)市场是存在的。

紧接着分析一下我们可能占有这个市场的份额。另外两家供货单位的报价分别为每平方米50元和48元,比我们现在的价格每平方米第4~6元。我们的单位生产成本平均低33元/每平方米。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降至每平方米45元左右。由于我公司与该化工厂市常年关系,而另两加工或单位则是首次与该厂联系,这是我们极大的优势。因此若我们的报价不高于他们两加中较低的一家的价格,我们是可以拿到大部分(估计在百分之60%左右,即按一

次检修订货)的订货合同。当然如果我们的报价在低一点则更具竞争力。但考虑到今后的长期利益,若我们将价格降低到42元左右,虽仍有微利,但将影响我们与该化工厂的常年订货的价格,这样我们订到这个合同获得的利益无法抵消使我们的利益受到的损失。经估算此次销售价格不宜低于45元。同时计算了我们公司的生产能力。按交货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产和利润。

下面进行预测和决策:我们向用户报价围8元/每平方米。经与用户谈判,用户同意将此合同全部给我们公司,但因某种原因暂不能与我们订合同。考虑到交货期限,同时次规格属常规品种,因此,我们安排了该产品的生产,但开始未订合同前放慢生产速度。当正式订到合同后我们加快速度。最终我们按时完成了合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加促进了与用户的关系。

这只是我们公司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市场估计和市场预测的一个部分。我们整个市场的估计和预测就是由类似这样的一个个市场组合起来的。

由此可见,象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更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以弥补不能象国营或集体大企业由国家提供大量的,较全面的信息资料而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劣势。同时,要加强科学的预测和经验总结,积累,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风险尽可能降低。

案例十六:关于东北制药总厂亏损现象的经济分析

【编者按】本文重点在于说明规模经济问题与市场需求及经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东北制药总厂是我国制药行业的四大龙头企业之一。1997年以前的经济效益一直很好,可是1997年3月份至9月份期问就出现了重大亏损,高达三千万元,令业内人士无不惊叹。

据分析,东北制药总厂出现亏损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上马年产万吨维生素C装置的决策不当而造成的。具体情况如下:维生素C在我国是作为药品来生产和销售的,而国外则早已经将维生素C大量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等行业中,市场对其需求量极大,国际上中国是维生素C的本要出口国之一。1995年开始,国外维本素C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中国国内生产维生素C的企业均获利甚丰,该领域内存在着超正常利润。东北制约总厂的经营者看到维生素C出口市场的良好形势,大受鼓舞并且在逐利之心的驱使之下,决定在原有维生素C 生产规模基础之上再增加每年l万吨的产量。利经过立项、主管部门审批、向银行贷款、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直至设备最终投入使用开始正常运行,时间已经经到了96年年底。这期间维生素C的出口市场已经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变化。由于看好维生素C出口市场,国内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增加维生素C的产量,虽然其他企业不一定比东北制药总厂的生产规模大,但是全国两百家企业加起来所增加的维生素C数量远远超出市场实际需求量。为扩大本企业分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各厂家竞相降价以增加销售量;有一些外商也趁机从中渔利,同时向各个国内的企业询盘、拼命压低价格,使维生素C整体出口价格大幅度下跌。当东北制药总厂的新装置生产出合格产品时,维生素C的市场价格已跌至其行业平均成本以下,价差损失再加上银行贷款利息,半年即亏损三千万元。

面对无可挽回的损失,东北制药总厂的经营者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向回家医药管理部门呼吁加强对维生素C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出口市场定价制度以有效地防止恶性竞争。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干预,维生素C的出口情况会所好转,但东北制药总厂的亏损已成为定局。

东北制药总厂在经营决策上存在问题,主要是没有认清中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更没有把自己个别生产行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可能采取的生产行为联系起来综合考虑。东北制钓总厂的经营决策在时间上严格来讲也存在着滞后性,从决策、投入到产出之间有着时间差,市场的变化更是错综复杂,东北制药总厂的经营者忽视了市场供需平衡规律,盲目投产导致亏损。年产万吨维生素C设备投资太大,而该产品的供给量之大是国内市场根本消化不了的,国外

出口市场又因为恶性竞争,对东北制药总厂来讲更是雪上加霜,亏损难以避免。

我们可以根据经济学中有关决定市场价格的供需关系理论来分析东北制约总厂亏损的现象。当产品的供给最大于市场需求时,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当价格降至同行业该产品平均成本以下时,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维生素C出口市场本来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存在着超正常利润。企业的经营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当维生素C市场中存在获利的机会,企业会纷纷挤入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这样维生素C的供给量逐渐增加,超正常利润逐渐变小直至为零,供需此时处于平衡状态;若继续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开始小于供给量,市场价格随之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超正常利润不存在可以说为负,企业再增加投入就会出现亏损。东北制药总厂正是因为在维生素C市场已饱和或过份拥挤状态下采取了增加产量的生产行为,导致了重大的损失。

通常情况下,规模经济会带来明显的好处,所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部纷纷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力求以适度规模进行生产。东北制药总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据这种规律做出扩大生产规模的经营决策。但是在中国有许多经济以外的因素人为或者不人为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并不能完全地一定会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大型企业作为税收大户是税务局“关照”的重点,不论效益好坏都要按时纳税,银行贷款利息也是不可避免的支出。相反,一些地方性小企业虽然规模小、效益差,却受到地方政府的优待,通过行政干预减免税收,减免银行贷款利息,减低对其排污的限制等……,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它导致本应在竞争中取胜的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纵容了无效投资和无序生产。譬如在医药化工这类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行业应淘汰掉那些规模小、产量低、技术落后的企业,促进大企业规推经济的发展,以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是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尽量减少非经济因素的干扰。

案例十七:论企业结构中的国有企业规模问题

【编者按】规模问题是管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资料丰富,可用于这一内容的补充材料。

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日本和韩国一些大型企业的连锁倒闭,引发了我国关于企业规模问题的争议。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争议中应区分社会企业规模结构与国有企业规模结构的不同属性,并且应将国有企业规模结构放在社会企业规模中加以探讨。

一.社会企业规模结构的二元属性

国有企业规模结构具有独立的状态,但它又从属于社会企业规模结构。因此,在确立国有企业规模结构分析前,有必要先分析社会企业规模结构,规模经济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大型企业的发展。二战以后,大型企业飞速崛起,而且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适应规模扩大的需要出现了新的变化,股份制、集团化战略被普遍采用,跨国经营,多角经营也成为基本经营方式。尽管如此,也存在一个“大”与“小”的优势互补与协调的问题。由于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就是好”几乎成了人们的普遍认识。但在本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型企业存在一些缺点,相反,小企业在很多方面具有大企业不能比拟的优势。企业规模究竟是继续向大型发展好,还是应向小型发展好,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此,就社会企业规模结构而言,其规模结构总是大、小型企业并存的结构即二元结构。

既然规模结构是由大小型企业构成。那么大小型的比例如何适宜,大的程度又有什么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构成二元企业结构中的合理化要素:

首先,大小适度。企业规模客观上存在大、小和适度三种结构状态,企业规模究竟是大是小,要根据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来确定。规模大小合理标准

是看能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其次,优势互补。由于消费需求的复杂性、技术水平的多样性、行业特点的差异性,企业的规模不可能只是一种模式,一个规模档次,尽管人们在认识上对企业规模大小有不同的偏好,但是该“小”的不能搞“大”,该“大”的不能搞“小”。

其三,专业协作。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是与社会分工、专业协作相适应的,不是“大而全”、“小而全”。搞“大而全”、“小而全”不可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其四,费用降低。企业内部的最小交易费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决定企业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企业规模扩大,使其内部交易费用增长大与产出增长,则可视为规模结构的不合理性。

二.国有企业规模结构中的弱集中度特征

国有企业规模结构理当与社会企业规模结构不同。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二者之间的边界认识是十分模糊的。因此使国有企业规模结构与社会企业规模结构没有多少差异,使国有企业规模结构表现出集中度特征。

l.规模不佳。表现在:(1)国有企业绝对规模偏小,根据1993年一1995年全国国有大型企业7950户,户均资产1.86亿,其中特大型企业450户,户均资产10.39亿元,而世界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前10名资产均在100亿元以上。全国最大的东风汽制车集团1994年销售额为300亿人民币,约37亿美元,美国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1993年销售额为1336.2亿美元,相当与东风汽车公司的36.l倍。1993年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销售额为10233亿元,约合1218.2美元。(2)规模效益较为显著的行业集中度仍偏低。经验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企业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有烟草、饮料、印刷、建材、医药、石油、加工、钢铁、化纤等行业,但是这些行业的集中度却不甚理想,多数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相对最佳规模以下生产的。就生产集中度而言,烟草为2336%,饮食为176%,印刷为48%,医药为4.18%,石油化工40.16%。钢铁为68.36%,化纤为57.18%,造纸为10.56%,化学为21.00%,食品为0.47%,有色金属为48.36%。在这里除石油加工,钢铁,化纤和有色金属四个产业部门有近50%左右的产品是最佳规模企业生产外,其他产业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最佳规模以下生产的。(3)与国外同行业集中度相比更低。将我国主要产业80年代中期的集中度作一下比较也可以说明问题。60年代初,日本的主要产业中最大8家企业的销售额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重大都在60%以上,其中造纸、石油加工业、橡胶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均在70%以上,而我国的同类产业中8大企业的销售额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重却远远低与日本,除了石油加工和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在20-50%之间外,其它都在10%左右,个别行业,如食品、纺织、建材只有百分之一点几,与日本的差距在50%左右。

2.过于分散。表现在:(1)小企业数量过多。1993-1995年清产核资情况。我国国有企业达249300户,其数量之多可列世界各国之首。(2)小企业规模过小。1995我国国有独立核算小型工业企业的资本金为2023亿,平均每户拥有200万资本左右。从资本行业看,我国汽车生产能力不超过5000辆,导致产品成本高、质量差、档次低。

3.结构趋同。由于一些部门和地方只考虑本位利益,中央又缺乏统一企业政策和调控措施,结果在一些行业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经济结构低水平趋同,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1)从轻纺业来看,现在我国大多数轻纺产品生产能力已是世界第一,不少产品的年产量已超过世界年生产的一半,供过于求,年国内销售仅占生产能力的1/3到l/2。这种状况使已建成的生产能力报废、闲置严重,并使大部分轻纺行业,处于亏损和高补贴、高负债、高库存的危机状况。(2)从制造业看,我国已是世界上制造业占GDP 比重最高的国家,比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5%高出13个百分比,比高收入国家如意大利、日本要高出13个百分比。我国轻纺制造业等行业重复建设,低水平分散布点,造成生产和需求脱节,产销量下降。

4.协作缺乏。我国企业大多数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商品流通、交换意识较差,体现在企业规模结构上,追求自成体系,同类企业重复生产。以机械工业为例,全行业的整体规模已有相当规模基础,但是由于整个机械工业同样走了一个“大家办”的道路,偏重于铺摊子,从部门、地区和企业普遍是“大又全”、“小又全”,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生产方式状态。据1985年全国工业普查,机电产品外购零部件价值只占其产值的41.8%,其中金属加工业为15.3%,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6.2%,地质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5.4%,与国外同类机电企业一般外购零部件价值高达60-e77%左右。由于不重视专业化协作,造成生产工艺落后、生产量少、成本高、效率低。由于“大又小”“小又全”的规模结构,拒绝享用社会分工的好处,违背交易费用最低化原则,造成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更新换代慢,不易形成规模生产,生产效益低下,消弱了国有企业对整个社会影响和示范作用。

因此,可把现有我国国有企业规模结构称为弱集中度的规模结构。

三.加强国有企业规模集中度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所不同的是其结构主体所占比重的变化。那么国有企业应处在双重结构中的哪一极呢?国有企业应该由弱集中度向强集中度转化,国有企业定位在规模大的一极是明智的选择。国有企业自身的规模结构应该构建适度大型、大型和超大型的三重企业结构。其必然性初了国有企业的目的功能、产权结构的基本要求外,主要有:1.国有企业主要进占的关键行业要求。关键行业主要有基本设施和基础产业,如市政,能源,通讯等;战略产业,如航天工业等;先导产业,如信息,电子等;支柱性产

业,如石化,建筑,机电,钢铁,汽车制造等。这些领域和行业都有较高的规模经

济要求。

2.国有企业能够控制。调度更多的社会资本要求。“控制”“调度”的主要方式是控股,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规模要大,才能使国有企业的“控制”和“调度”的能力更

强。

3.国有企业缩短代理环节的约束要求。据资料统计,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实现过程是全世界最长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司,局,处,再加上地方政府,最终所有者到实际

经营者,代理环节最多的可达64个,是今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所改革,但是国有

企业代理环节多的特征仍将存在。因此信息传递较慢,这与小企业应具有的灵活多

变的经营特征是不相适应的。

4.国有企业加强宏观管理经济的职能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宜过多地干预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事务,从而影响国家抓全盘,抓宏观,甚至造成微观搞不好,

宏观也搞不好的局面:而大量兴办国有小企业会使国家过多地陷入具体的经营活动,而削弱了国有企业作为宏观经济调节手段之一的功能。

5.国有企业投资能力的约束要求。一定时期内国家财力有限,大量投资兴办小企业必然导致财力分散,投资能力下降,这样势必会影响大企业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

与其四面出击,分散经营,不如集中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建立和发展国有大企

业。

结论:(1)社会企业规模结构应为二元企业结构即一级是与政府共生的大型企业,一级是分化组会激烈竞争相随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是各有优势,因此保持大小互补,才能使企业规模结构较为合理。(2)但就国有企业而言,应该由弱集中度向强集中度转化,强集中度的大企业更有优越性,应更多的扶植国有大企业的发展。(3)大企业的标准不仅相对于国内企业而且参照于国际企业,重要的是扶植和发展一批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规模程度的国有超大型企业,使这些超大型企业发挥对国民经济的运转和增长的带头示范作用,真正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由弱集中度向强集中度的规模结构转变。

案例十八:某电信公司经营亏损分析与减亏对策

【编者按】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做出价格决策,这是一篇很好的案例;同时将SH电信扭亏转盈分为短期和长期的两种对策,这是一种正确的思路。本文短小精悍、切题。

一、问题的提出:

SH电信系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企业级程控交换机设备。SH电信的企业投资规模为6000万元人民币,其中80%的投资用于了厂房和购置生产设备,建有年产30万线的程控交换机生产线。SH电信的主营产品SD程控交换机系自行研制开发,其技术性能经国家认定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一九九八年,SH电信进入正式经营运作,将主营产品SD程控交换机,以每线 500元的市场价格推入市场。

SH电信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经营状况如下表列出:

依据上表列出,SH电信自进入正式经营;连续两年出现经营亏损。作为新建的新兴电信制造企业一SH电信,生产经营的主产品又是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SD程控交换机,那么为何会出现连续亏损?SH电信又将采取何种对策摆脱困境?这将是本文将重点讨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分析:

通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反映出SH电信连续两年的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经营的成本支出大于营业的收入。为了明确原因的构成因素,找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下作进一步经济分析:

1、SH电信存在内在不经济因素。

SH电信的总投资规模较大,设计的达标产量规模为年产30万线程控交换机,而实际的产量远小于达标的产量规模。通过给出的销售量计算:一九九八年加电信的实际产销量只有达标的产量规模的13.3%;一九九九年只达到了达标的产量规模的11.6%。

由于,实际的产销量过低,造成大量的边际收益空间冗余。又由于产销量过低,使企业生产处于间隙的状态,不能达到满负荷生产运作,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再则,因产销量小,而不能享有材料采购的批量差价,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成本。综上所述构成了SH电信的内在不经济因素。

2、产销量低于盈亏平衡点,造成成本过高。

依据给出的资料对SH电信的SD程控交换机的成本作进一步

分解得到:其变动成本约为每线450元;固定成本分摊以年度总计,每年约为 500万元。以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SH电信SD程控交换机的销售价格每线500元计算,其的利润贡献值为(P-AVC)=50元/线,以此计算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TFC)

则:盈亏平衡点(Q)=

每线价格(P)-每线变动成本(AVC)

500万元

= =10万(线)

500元一 450元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可以看出,SH电信在现行的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协格下,SD程控交换机的产销量,每年要产销10万线方能达到盈亏平衡点。用问题中给出的实际产销量与此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通过分析说明,由于SH电信的SD程控交换机的实际产销量低于盈亏平衡点,而造成固定成本分摊过高。

3、产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而造成产品滞销。

经有关资料反映出,每年全国企业级程控交换机的需求量约在400万线左右,平均每线价格约在450元—500元之间,而且,全国有几十家大小规模不等的公司(包括国外的公司)也在参与竞争,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状况下,SH电信将SD程控交换机推入市场,虽然,它的技术性能要优于市场一般交换机,但是,它以高于市场的一般价格推出,用户难以接受。因此,SD程控交换机推入市场已经二年,SH电信为了产品促销拿出销售收入的8%用于市场投入,最终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就是SD程控交换机价格过高,这从SH电信参与多个销售竞标失败的因素的归结中可以得到佐证。

由于,SH电信将SD程控交换机以高于市场价格推入市场,尽管它的技术性能优于一般程控交换机,但是,用户还是认为它是程控交换机,主功能还是电话交换,因此不予接受,结果,使SD程控交换机失去价格竞争性,而导致产品滞销。

综合上述的因素分析,看似导致SH电信经营亏损的原因的因素构成是内部存在不经济因素和成本过高因素,但是,这些因素的主要因素是SH电信对SD程控交换机的产品定价欠实际的合理性。

三、针对性对策:

从现实的客观实际出发,即SH电信已投入的固定资本已变为伉没成本。为此,本文提出SH电信的减亏从二点出发:一,从短期均衡出发,解决当前的亏损问题。二,从长期均衡出发,解决企业的发展和盈利问题。

1、短期均衡制定的对策:

(1)现实合理地确定SD程控交换机价格。本文建议放大盈利平衡点的产销量,在年产20万一30万线之间,确定SD程控交换机的盈亏平衡点产销量,计得销售价格幅度为:

TVC 500万元

PI=+ AVC =+ 450元/线 = 475元/线

Q1 20万线

TVC 500万元

PZ= +AVC = + 450元/线 = 466元/线

Q2 30万线

即在466元/线至475元/线之间,确定SD程控交换机价格,根据以往销售资料反映这个价格区间是用户均能接受的价格区间,以此推断SH电信可望获得10%的市场占有率,即36万线年销量的占有率。

(2)制定有效的营销组合,确保市场销售的必要投入,用技术介绍会和广告形式宣传SD 程控交换机,让用户了解其产品技术性能优异的特点。同时,要加强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3)加强企业管理力度通过管理取得效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不断降低成本,减少费耗。同时,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加快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在不积压为原则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盈得材料批零差价的好处。总之,要通过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成本支出,盈得效益。

(4)通过一定的技术投入,确定在不降低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性能的前提下,降低SD程控

交换机的材料成本,以适应市场对产品价格竞争的需要。

2、长期均衡的对策:

面对程控交换机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SH电信要靠SD程控交换机取得发展和盈利事实已经不太可能。所以,SH电信必须从长计意,尽快地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的实力,找出优势和存在劣势;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寻求企业发展的机会,避开威胁。在此基础上,整合出企业扬长避短的发展战略,并制定出详尽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通过战略措施的实施,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和盈利。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SH电信的经营亏损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在找出问题的具体和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对长期均衡的具体对策,因受篇幅限制未作详细说明。对短期均衡对策的实施尚需制定更详尽的措施。

案例十九: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编者按】本文应用管理经济学中的供需、生产、成本理论,较准确的提出了本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根据市场变化,使生产柔性化。这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管理经济学是以企业微观经济活动为基础、以企业经营管理为出发点。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的生产经营管理单位,如何随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合适的方式投入各种可能得到的生产要素、合理地组织生产,最后把产品及时地销售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供给与需求的分析、生产与成本的分析、不同市场价格结构与价格决策的分析。

本人目前就职于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浮法玻璃与各种加工玻璃。浮法玻璃是将石英砂、石灰石、细沙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定时定量送入熔窑、熔制成玻璃液,均匀的玻璃液经流道流入锡槽成型、通过辊道牵引,玻璃带进入退火窑退火成为便于切割的玻璃产品。熔窑一旦点火燃烧,必须连续不间断的生产。加工玻璃是利用浮法玻璃进行再加工,制成镀膜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镜子玻璃等。其特点是可以根据订单多少来决定设备的运转状况。

对于浮法玻璃而言,由于前几年国内及东南亚地区该生产线较少,放而订单很足,供不应求,因而价格也很高;由于有利可图,国内很多地区和日本、韩国纷纷引进设备、建造浮法玻璃生产线。由于是连续生产、不间断的特点,一时供大于求、价格回落很大。有些品种只能亏本销售,产品积压很厉害。我公司由于有超前意识,在康桥建立加工玻璃分厂,这样可以内耗掉一部分浮法玻璃。加工玻璃由于品种较多、利润也较丰厚,所以公司在引进一条夹层线、一条中空线、一台钢化炉、一条镀膜线、一条制镜线、两台玻璃切割机的基础上,又引进一条夹层统、一条中空线和一台玻璃切割机。问题也接路而来。加工玻璃生产线设计能力为一天三班制生产,制镜线由于成本较高,销售情况一般,放一天只开二班生产;镀膜线由于生产工艺不稳定,也是边生产边调试,平均一天也只有两班的产量,另一班只能作为调试。夹层、中空均有两条生产线,而实际的需求量(订单数)一条生产线便可完成,只有在订单数量多、交货期短的情况下才开二条设备。三分之二的时间有一条设备基本上是闲置着。此外。由于任务量与设备的设计能力相差很大,因此按照一条生产线三班制人员配备。而生产任务忙的时候只能临时从其他部门抽人过来,他们对设备操作、生产工艺控制不十分熟悉,因而产量与熟练工相比,要少。问题一:设备增加,相当于扩大生产规模,劳动力应配备多少才算最合理?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中空玻璃生产需用两种不同的粘合剂A、B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四周封胶。密封胶的种类有

两种:硅胶和聚硫胶。两种胶不能混用,且都采用进口原材料,放成本比较高。但是混合好之后的胶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固化,所以在使用之前要混合,使用之后要清洗,混合、清洗都需要浪费一定的粘合剂,数量还不少。中空玻璃在大批量生产较为经济;而数量少时不合算,可能浪费胶的成本要高于加工成本,这样就亏本。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数量少的订单也要接,这样就会出现上述的亏本现象。问题二: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小订单是不是要生产?

1.按照管理经济学生产三阶段理论: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现在的状况明显是资本K太多而劳动力L太少,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理论上就应该增加劳动力、多配备操作工,充分发挥资本的优势,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事实上,由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公司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一时不可能提高。因此,造成设备的闲置,如果再配备人员,势必造成待工的现象。这样,企业的成本更高。

所以,增加员工是不实际的。而生产任务往往是不均衡性的,当订单数量多、需要二条生产线同时生产时,就需要人员,而临时凑起来的人对操作方面又不熟悉,故而达不到熟练工的指标。这就需要平时对员工多培训,使他们不仅能适应一个岗位,而且能全面了解个条生产线的工艺特点、设备运行状况、操作要点及技巧,使他们达到一专多能,从而提高产量。

由于加工玻璃利润丰厚,故而又引进夹层、中空二条生产线,即规模扩大了。而事实上当初估计有误,市场形势并没有事先预计的那么好,订单的数量与二条生产线的设计能力相比,相距甚远,只有在个别时候才能相一致、体现出规模效益。因此,引进第二条生产线可以说是决策的失误,对市场的调研、市场需求量的掌握产生影响了偏差;另一方面,由于投入资金引进了第二条生产线,而实际上在绝大部分时间上并没有真正发挥期作用,都闲置着,而设备的折旧照算,但在成本中还应加上机会成本,把这部分资金投资于其他方面,产生出的效益可能远大于现在的引进第二条生产线。由于引进设备已成事实,无法更改,为了与生产能力相协调,需要公司加强销售力量,选派业务骨干充实销售,注重售前及售后服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确立自己的品牌、树立品牌意识,使自己的市场份额有所扩大,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缩短闲置的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由于中空玻璃加工的特殊性,其需用粘合剂,每次生产之前需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才能使用,生产之后需清洗设备,加之是进口材料,故而成本较高,对于大批量生产较为适宜,数量少的订单不经济。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要顺应市场,尽管是小订单,也是客户。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接到订单也非易事,故而也要生产、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成本,这可以根据管理经济学中损益平衡分析的方法,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作出盈亏平衡图、确定盈亏平衡点,从中决定最小产量。可以参考此最小产量,在交货期允许的情况下,将小订单集中生产,相当于扩大了产量,从而也就降低了成本。此外,在降低成本方面,还可以挖掘内部潜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使各方面协调好、衔接住,使得生产尽可能地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进行。另一方面,就是原材料的国产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用国产原材料、少用进口原材料;同时,也要维护好设备,尽可能延长其正常的运转时间,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希克斯替代效应(Hicksian substitution effect)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Slutsky substitutio n effect)是分别以两位 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 hn Richard Hicks,1904年4月8日—1989年5月20日)与斯勒茨基(E. Slustsky)的名 字命名的。 如前所述,替代效应是指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后,而令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希克 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什么是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所下的不同定义。在希克斯替代效应中,实际收入不变是指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前后保持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而在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中,实际收入不变是指 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后能够买到价格变动以前的商品组合。 图-4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图-1到图-3中所讨论的替代效应都属于希克斯替代效应。我们利用图-4讨论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并与希克斯替代效应进行比较。 图-4中的横坐标表示某种特定的商品,纵坐标y表示除了x商品以外的所有其他商品。我们讨论y商品价格不变, x商品价格下降以后的斯勒茨基替代效应。x商品降价前,预算线为aj0,aj0与无差异曲线U0相切于E点,E点是消 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E点,x商品的购买量为q0。x商品降价后,预算线变为aj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点为P点。 假定我们想在x商品降价后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按照希克斯替代效应中所定义的实际收入,应该使消费者 在新的价格比率下回到x商品降价前的无差异曲线上,通过画一条与aj3相平行、并与原无差异曲线U0相切的预算线 可以保证这种意义上的实际收入不变。图-4中a1j1线便是我们所需要的预算线,a1j1与U0相切于R点,与R点相对 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1,q1 ? q0便是希克斯替代效应。 按照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中所定义的实际收入,若想在x商品降价后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应该使消费者在新的价格比率下能够购买他在降价前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即能够购买图-4中E点所表示的商品数量。通过画一条与预算 线aj3相平行、并且过E点的预算线可以保证这种意义上的实际收入不变。图-4中的a2j2线便是我们所需要的预算线。a2j2和一条高于无差异曲线U0、低于无差异曲线U2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切点为T。与T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2。q2 ? q0为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由于q2大于q1,所以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大于希克斯替代效应。 我们也可以用代数式讨论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令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为M,降价前x商品的价格为Px,降价后为P`x,降价前对x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x = x(Px,M)(3.35) 降价后对x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x=x(P`x,M)-x(Px,M) (3.36) x商品降价后对x商品需求的总效应为 Δx =x(P`x,M)-x(Px,M) (3.37) 分为两部分,收入效应Δxm与替代效应Δx5, Δx = Δxm + Δx5(3.38) Δx5=x(P`x,M)-x(Px,M) (3.39)

需求价格弹性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1)如果E 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例题19:单选题】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当商品的价格为1时,销售量为1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10;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收入为(). A 8.8 B 10 C 12 D 7.6 【答案】A 【解析】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量下降20%,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售量为10*(1-20%)=8,商品的销售收入为8.8.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下降了。 (2)如果E 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例题20 】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5,当商品的价格为1时,销售量为1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1×10=10;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量下降5%,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售量为10*(1-5%)=9.5,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1*9.5=10.45.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上升了。 (3)如果E 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 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例题20:2012年单选】通常情况下,生产者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而增加其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 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 【答案】 D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介绍: 某房地产公司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根据研究资料,租房的需求收入弹性是0.8-1.0之间,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在0.7-1.5之间,估计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需要掌握的是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 二、案例分析目标: 由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住房的生产与消费快速步入“市场导向”时代,作为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策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积极把握民众的住房需求变化,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短、中、长期规划,应对市场竞争,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此次案例分析,我组主要是根据“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是住房消费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住房(购房和租房)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对济南市(假定城市)住房需求情况、租房需求收入弹性、买房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增加比例等因素的分析,为某房地产公司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 三、案例分析:

(一) 1.0210=121.8 1.0310=134.3 也就是说10年后居民收入增加了21.8%-34.3%。 (二) 根据£=(ΔQ/Q)/(ΔI/I),故ΔQ/Q=£(ΔI/I) (1)租房 0.8*21.8%=17.44% 1.0*34.3%=34.3% (2)买房 0.7*21.8%=15.26% 1.5*34.3%=51.45% (三) 假设案例时间为2011年,同时10年内其它因素影响不大:(1)租房 ΔQ1=520*17.44%=90.688万平方米 ΔQ2=520*34.3%=178.36万平方米 即ΔQ租房的区间为(90.688,178.36) (2)买房 ΔQ1=780*17.44%=136.032万平方米

需求收入弹性

2.需求的收入弹性 Ed=ΔQ/ΔI ×P/I 猪肉的收入-消费曲线 3.需求的交叉弹性 用EXY 表示X 商品对Y 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则: Exy=(ΔQx/ΔP)*(Py/Qx) 互补品的交叉弹性系数是负值,替代品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 二、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一般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对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 计算公式为: 供给弹性也可分为五种类型: 如果Es >1,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超过价格变化的百分率,即ΔQ/Q >ΔP/P ,这种情况被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平坦。 如果Es <1,被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另外三种特殊的情况是: 如果收入弹性系数大雨0,这表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引起对该商品需求的增加。收入弹性为负值,意味着收入水平提高,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就一种商品而言,在不同收入水平上,收入弹性是不同的。 Q P P Q E ? ??= s

Es=1、 Es=∞和Es=0,它们分别被称为供给的单一弹性、供给的完全弹性和供给完全无弹性。在图形上,分别用过原点的直线、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和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来表示。 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 三、弹性理论的应用 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第一,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 >1),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 Ed >1:价格下跌总收益提高 第二,如果需求缺乏弹性(Ed <1),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提高增加总收益。Ed<1: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 P Q C P 1 D A O B ΔP - P 2 + ΔQ Q1 Q2 P Q C P 1 D A O B ΔP - P 2 ΔQ + Q1 Q2

商品需求弹性的例子和解释

商品需求弹性的例子和 解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富有弹性:名酒如五粮液,其现行的价格如此之高,以至于除了富人以外,其他人对它们几乎没有需要,但一旦有了需要,也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有替代品,只除非在同类产品当中,在你的行业当中属于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能够被社会的高端群体所认可,例如茅台。交叉弹性大于0。垄断竞争。 缺乏弹性:感冒药泰诺,对应的是生存与健康,有病了就不能不吃药,因此,价格变动再大,也得吃药,也得买,所以,它的弹性非常小,几近于零。有替代品,快克,白加黑等其他感冒药,且交叉弹性也大于1。垄断竞争 中性:汽油,汽油价格上升,最初的几个月中,需求量的减少是中性的的,因为人们购买更省油的汽车,或者转向公共交通,或者迁移到离工作地距离较近的地方居住,但若干年后,汽油的销售量会大幅度减少。但一般油价又收到国家的调控,所以基本能控制在1左右。无替代品。完全垄断 由于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众多因素,所以,需求弹性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根据经验,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对需求弹性的影响较大。 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当看病的价格上升时,尽管人们会比平常看病的次数少一些,但不会大幅度地改变看病的次数。同理,当粮食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可能会“省吃”,但同样不可能大幅度地减少对粮食的购买。原因就是人们把看病和粮食看成是生活必需品。与此相比,如果到某着名旅游胜地的旅游费用上升

了,则到该地旅游的旅客可能会大量减少。原因是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活动,可以看成是奢侈品。 第二,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物品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替代性,替代性越高,则需求弹性就越高;反之,替代性越低,则需求弹性就越低。如装饰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替代品的种类。 第三,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第四,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太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太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第五,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 第六,不同的人由于收入不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不相同。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 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对于收入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它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化的比率来度量。 Ey =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收入变动百分比 = ?Q/? y ?y/Q 2类型 (1)Ey等于1 (2)Ey大于1的商品称为奢侈品。这类商品需求增长的百分比将大于收入增长的百分比 (3)Ey小于(等于)1的商品则称为必需品。必需品的需求增长百分比小于收入增长的百分比。 需求的收入弹性Ey 大于0的。收入水平上升,需求也将增加,为正常品。水果、汽油、煤气、牛肉、化妆品、旅游、首饰、食油、自来水等都是正常品.但汽油、煤气、食油、自来水和牛肉是必需品,而水果、化妆品、旅游和首饰则是奢侈品。 (4)Ey等于0 (5)收入弹性Ey小于0,是低档品。随着收人的提高,这些商品的消费反而减。

应用:198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新总裁约翰?韦尔奇上任时,这家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已有300多家公司,近千家生产厂,约30万员工,分布在十几个不同的行业。但GE所经营的产业大部分都是“GNP产业”,即这些产业的增长比较缓慢,只能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相当,如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电机电器业、机车制造等,且这些行业在全球范围的竟争非常激烈。韦尔奇上任之后,对公司的产业结构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属于“CNP产业”的许多工厂关闭、转让或出售,把积蓄的资源投向增长率较高的、预计能够持续发展的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金融、信息等新的产业。结果,短短几年就使GE的净收益增长率超过了GNP增长率的3倍,使它在美国500家大公司的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1987年的第8位。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Em=(dq/di)*i/q 对正常商品来说,收入弹性大于零;对劣等品来说,收入弹性小于零;对必需品来说,收入弹性大于零小于一;对奢侈品来说,收入弹性大于一。 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起变化时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是,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已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劣等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 吉芬商品:需求价格收入大于0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技术水平不变时,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随着这种要素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药素的产量增加量是增加的,但是这种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在增加每单位该要素的产量增加量是减少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的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所提供的产品的增加量会下降,边际要素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产品时,随着其消费数量的增加,总的效用是增加的,但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或者满足程度不变时,消费者增加一单位x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指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以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由于生产中的不完全替代,随着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数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或者满足程度不变时,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一单位x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价格消费曲线:在一中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常数的情况下,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 规模报酬: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产生的产量变化。 范围经济: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即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叫范围经济。 弧弹性: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弧上的p、q使用其变化前后的均值。 恩格尔定律: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恩格尔系数越高其富裕程度越低,一般把恩格尔系数定在0.5以下叫生活富裕。 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交换的契约曲线:(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者生产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洛伦兹曲线在一个总体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的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低的点组成的曲线 外在经济:生产和消费活动都会对别人产生作用,产生的是积极的有益的正向的

房地产需求收入弹性案例分析

课程:管理经济学 案例分析报告(二) 题目:需求收入弹性应用案例 班级:2011春季班第2组 组长:刘芳 执笔:赵延康 成员:扈琮琮 赵玉娟 王绪强 二〇一一年五月

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价涨量增”的局势,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宏观调控连出重拳,全国房价涨声一片”的奇怪现象。对此,经济界不少学者用房产不是普通商品而是一种随着价格上涨销售量增加的特殊商品予以解释。房地产除了耐久性、异质性、相对缺乏弹性,在消费(使用)过程中,还能给持有者“居住”的消费需求满足外,还能给其带来“保值增值”的投资需求的满足。 一、房地产需求分析 我们先从消费者需求因素进行分析: 1、商品的性质:房地产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有本质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差别是房地产产品在地理位置上的固定性。房地产市场是分散化、本地化的、由相关市场组成的市场。房地产产品不是标准化的商品。市场的细分过程可以以某些消费者特征为基础进行。首先可以按照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特征对市场进行细分,其次,也可以按照消费者的经济特征对市场进行细分,其中最重要的经济特征是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再有,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也可用于市场进行细分。可以按照消费者的态度、偏好、品味和行为将其划分不同的人群。另外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还可对具有相同收入和年龄的消费人群做进一步的划分。房地产市场是有两类不同的参与人群构成的。一群是市场的需求方,由那些能够并愿意购买商品的个体组成,表现为市场中的消费者。另一类人群是市场的供给方,由那些能够并愿意生产、制造用于销售的产品的个体所组成。每个房地产子市场都具有各自不同

的且独特的需求和供给特征。 房地产产品的价格可能从0元至某个有限价格不等。在每个价格水平上,会有不同数量的家庭对此产品产生兴趣。此种价格—数量关系表示在下表中。在交割的价格水平上,例如图中的P M点,没有任何家庭对此种住宅产生兴趣。在0元价格水平上,社区中家庭中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住宅数量较大,表示为Q M点。在0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数量并不是无限大,是因为其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1)家庭的总数量是有限的;(2)有些家庭会因为面积太小、价格太低或者离工作地点太远,而不愿意购买此种的住宅;以及(3)即使住宅的购买价格为0,有些家庭也无法负担拥有住宅所有权所需缴纳的其他费用。 在曲线两端点间每个可能的价格水平上,会有一定数量的家庭愿意且能够购买此种住宅。例如在P A价格水平上此种住宅的需求量为QA。而当价格降到PA水平以下,住宅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因为有更多的家庭愿意且能够购买此种住宅。需求关系可以简单表示为可能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比关系。如果价格下降,需求量就会增加。

《管理经济学》(一)-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 (3)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秋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一) 主讲教师:卿志琼 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 2、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其他目标分析 3、量本利分析的应用 4、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某一商品的价格趋势 5、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6、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 7、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 8、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定价战略 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决策 10、需求法则与需求预测 11、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1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3、机会成本与决策 14、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 15、生产三阶段与管理决策 16、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17、总利润、平均利润与边际利润 18、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9、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20、盈亏平衡点与企业决策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题——第7题可以加副标题。比如,第7题,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管理经济学》(二)-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计算

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消费者的收入为144,x,y 开始价格都是4元。问1:求价格都为4时,效用最大化,均衡点对应X的数量是多少(即X总效应)?(1)预算约束为4X+4Y=144 将Y=36-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2X+36=0, 故X=18 代入预算约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数得Umax=324 此时X、Y(18,18)即此时X的总效应值为18 问2:Y的价格为4元不变,若X的价格上升至9元后,为效用最大化,均衡点对应X的数量多少(即X总效应)?总效应△X变化是多少? (2)X的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约束为9X+4Y=144 将Y=36-2.25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2.25X)=-2.25X2+36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4.5X+36=0, 故X=8 代入预算约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数得Umax=XY=144 此时X、Y(8,18)即此时X的总效用值为8。总效应△X少了10,即△X =8-18=-10 问3:若X的价格上升至9元后,所带来的替代效应△X1是多少? (3)假设X的价格变化后,要维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的收入为m 那么其预算约束为9X+4Y=m 与已知的XY=324 两式联解,得 m=9X+4Y= 9X+1296/X m的极小化条件为dU/dm=9-1296X-2=0, 所以X=12 代入效用函数得Y=27,代入预算约束条件得m=9X+4Y=216 相同效用324时有两种X、Y组合(18,18),(12,27),表现为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移,这个点移就是替代效应△X1。即减少了6,△X1=12-18=-6 问4:若X的价格上升至9元后,所带来的收入效应△X2是多少? (4)总效应:△X=8-18=-10 替代效应为:△X1=12-18=-6 收入效应为:△X2=△X-△X1=-4 注:参见《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同步辅导》(第4版)配高鸿业第四版P49

第2章 需求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2章需求理论练习题 1.选择题 1.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2) (1)消费者收入变化(2)商品价格下降 (3)其他相关产品价格下降(4)消费者偏好变化 注释:PPT P13,需求曲线:除价格外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比。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位置在线上移动,曲线位置不发生变化。 2.如果消费者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有较大的下降,我们可以预料(4) (1)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 (2)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 (3)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产量下降 (4)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注释:详见图 3.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造成(4) (1) A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 A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 B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 B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注释:替代品,A的价格下降,需求增大,B的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 若某一行业的许多生产企业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需求都是(4)(1)毫无弹性(2)有单位弹性 (3)缺乏弹性(4)富有弹性 注释:都是替代品,充分竞争,企业的需求受价格影响明显,交叉弹性大。 5.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则这种商品的(2) (1)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2)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3)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4)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注释: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涨,价格上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6.如果x和y两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则(2) (1) x和y是替代品 (2) x和y是互补品 (3) x和y是低档品 (4) x和y是奢侈品 注释:交叉弹性PPT P40,替代品: Ec > 0互补品: Ec < 0。某种其他商品的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使该物品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7.如果某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3) (1)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销售收入不变 (3)会使销售收入下降 (4)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注释:弹性需求,Ep<-1,降价会使总收入增加,涨价会使总收入减少,PPT P29

(精品)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一)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或者“工作时数与工资率的变化”) 下面考察工资率的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下图a、b中描述了两个不同劳动者的情况。 假定工资率为每小时W1,预算线为AB,两图中均衡的工作时数为每周H1小时(点V)。如果工资率每小时由W1上升到W2,工作时数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劳动者1和2而言,预算线将围绕A点向上旋转至新的位置,即AC。新的均衡点位于新的预算线AC与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在图a中,新的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I2的X点。在图b中,新的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I’2的X’点。 在图a中,新的均衡点X表示工作时数从H1上升到H2,而图b中正好相反,新的均衡点X’表示工作时数从H1下降到H’2,图示表明,工资率的上升可能会使工作时数上升或下降。我们考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工资率的变化对闲暇的需求形成两个相互冲突和对立的影响。 图a 图b 1、工资率的上升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工作与以前同样的工作时数,每天的收入会更高一 些。收入的上升又会增加对闲暇的需求,并降低工作时数,体现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0 2、工资率的上升不仅导致收入效应,而且也会导致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或者闲暇的价格 上升。当闲暇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体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效用不变或收入不变)改变闲暇的相对价格(工资),当闲暇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应该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 替代效应= △H/△W > 0

需求收入弹性

Ed=

1

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记做IC)是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效用)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点: 第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无差异曲线表明,两种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带来的效用是相等的,为维持相同的效用,增加X就必须减少Y,X、Y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但替代的程度不完全。 第二,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差异曲线群。在无差异曲线图中,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因为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意味着消费者拥有的X和Y两种商品的数量越多。 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说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该曲线凸向原点,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使然。 三、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MRS)是某消费者在保持同等程度的满足时,增加一种商品(例如X)的数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例如Y)之间的比率。用MRSXY 表示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则公式为: MRSxy=商品Y的减少量/商品X的增加量=│ΔY/ΔX│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 MUx/MUy=(ΔTU/ΔX)/(ΔTu/Δy)=ΔY/ΔX=MRSxy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所以无差异凸向原点。 第四章生产和成本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投入某种组 合的生产要素同最大可能的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它是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和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解析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 [解析](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处以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用e d 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Q 和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用P 和P ?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变动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d e Q P P Q ?=-?。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商品的替代数目和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等,另外,时间、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则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长;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长,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2.需求收入弹性 [解析](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如果用e M 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用I 和ΔI 分别表示收入和

收入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需求的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 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e M Q I I Q ? = ?。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劣等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正值,即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该商品就是正常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及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需求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3.蛛网模型 [解析]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其考察的是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它通常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中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若用P、Q分别表示和产量,用D和S分别表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用t表示时期,则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述为:P t=D(Q t);Q t=S(P t-1)。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陡峭程度,蛛网模型有封闭式、收敛式、发散式三种情况。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命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情况,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

4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4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解释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二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例如:有两种商品,牛肉和土豆,当牛肉的价格下降而土豆的价格保持不变时,牛肉就相对变便宜了,而土豆就相对变贵了。同时,牛肉价格的上涨(名义收入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均保持不变)使得消费者不再消费得起原来能消费得起的商品,也就是使其实际购买力下降了,我们称之为实际收入下降了。 正是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和实际收入水平发生了变化,才影响了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实际上,如果所有的商品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发生变化,则消费者并未受到任何实际的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也就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我们把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把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加上收入效应便是价格变动导致的总效应。 首先,我们来分析替代效应。我们知道替代效应加上收入效应便是价格变动导致的总效应。也就是说,替代效应要从总效应中剔除收入效应,即剔除由价格变化导致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为了做到这一点,通常采用财富补偿的办法,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斯拉茨基补偿,另一种是希克斯补偿。 斯拉茨基补偿是在价格变动时,按价格发生变化前的消费量为基准,对消费者进行补偿,以使消费者仍能消费得起原来的消费计划X。设补偿金额为?m,价格变动为?p,则0

p X。由于X是原来的消费购买量,是可以观察的,所以计算起来方便计算公式为?m=?00 得多。 希克斯补偿则是以使消费者保持相同的效用水平为目标所发放的补偿。它意味着,价格变化之后,消费计划可以改变,但可以达到与以前一样的效用。 1两种做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我们在此仅以希克斯补偿为例进行说明。 希克斯补偿的补偿预算:当价格发生变化时,对消费者进行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仍能达到原来的效用水平。此时的替代效应即是指在面临新的价格和补偿了的收入时,消费者的需求量的变化 1 教材中运用的是希克斯补偿。 1 X2 E A 新切点 M 原切点 N 新预算线原预算线 X 1 0 补偿预算线 D B C 在上图中,原来的预算线为AC,原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点N,由于X价格上1升,预算线移至AB,为了使消费者仍能实现以前的效用水平而又使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我们将预算线平移至ED,并于无差异曲线相切与点M,由于预算线AB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预算线AC的斜率的绝对值,也就是AB更陡,因此,点M

需求收入弹性应用案例分析

MBA案例分析总结 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组对整个规划进行了一个设定,现在我们需将这个规划面对整个媒体,整个房地产界等做一个陈述,预测10年后,这个房地产公司应如何进行住房规划。 首先,我们应了解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要求出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根据案例,只分别给出租、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区间,我们知道住房需求收入弹性很好地度量了收入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它被定义为住房需求的百分比变化与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变化的比值,同时案例中提到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长收入2%——3%,在此处,我们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10年后每人收入的百分比变化到底是多少,我们应该以现在为基数进行累积,还是估算第9年从而来求,后来根据我们的计算以及对题目的仔细思考,一致认为:既然是要我们现在做规划,就应该从现有基数来累积进行计算,故10年后的收入百分比变化为a——b, 计算步骤为a=【(1+2%)10-1】/1=22% b=【(1+3%)10-1】/1=34% 从而由需求收入弹性的公式(E=住房需求的百分比变化/收入的百分比变化)和已知的条件,我们可得出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增长数量,图表1所示: 租房买房需求收入弹性 年后居民需求增长数量%-34% %-51%

根据我们所学的需求收入弹性,一般我们认为e总是大于0的,因为收入的变化同住房支付能力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当0<e<1时,缺乏收入弹性,住房属于生活必需品,说明居民租、住房支付能力的提高速度要小于收入增长的速度,对于租房者和一部分买房者来说,住房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当收入增加时,将购买住房的数量增加。根据查找资料显示,北京的自有住房家庭的收入弹性为,仍然偏向于必需品的范畴,投资意识还相对较弱。当e>1时,弹性大,住房属于奢侈品,说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提高速度大于收入增长的速度,这里我们看到,只在买房收入弹性中出现,据查找资料显示,美国学者以各种样本(一个城市或者多个城市)所估计的自有住房家庭的收入弹性分布在之间,根据他们的研究表明,此时人民不再把住房当成仅仅是遮风避雨和休息的场所, 而更多地是利用它来实现舒适的生活、显示地位和财富以及获取投资收益。用期权的理论来解释,从图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买房增加量为%-51%,变动性远大于租房%-34%,所以未来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大于租房,因此,投资于用于出售的住房比较可能挣钱。 其次,我们组对用来租的房子进行了界定,认为如果是可以出租的门面,作为房地产公司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房子将能取得比较大的利润,他们将愿意进行投资,但如果是廉租房,根据国家的要求,我国将在2011年前,基本解决747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一部分的需求相当大,就贵州省都匀房地产管理局来说,目前全市5个办事处的5736户的低收入居民中,已经有1200多

需求收入弹性

三.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和公式 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y Q Q y y y Q Q E y ???=?÷?= 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y 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 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

D .必需品 【答案】D 【解析】2010年单选题的考点。通过本题掌握依据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的取值判断商品的性质。 四、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动 供给量的相对变动 =P P Q Q //??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 s 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 s >1,供给富有弹性 (2)E s <1,供给缺乏弹性 (3)E s =1,供给单位弹性 (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 (2)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例题27:2012年多选题】 通常情况下,影响某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有()。 A.该种商品的生产自然条件状况 B.该种商品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 C.该种商品的生产周期 D.该种商品的重要性 E.该种商品的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