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2011年5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 ,2011第40卷第3期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Vol .40,No.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8634(2011)03-0044-(15)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

面临的10个问题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跨越式发展,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当前在改革发展中面

临不少问题亟待探索和研究。文章列举了10个热点问题,包括:中国需要这么多研究型大学吗?中国能办这么多公立大学吗?中国为什么冒不出杰出人才?千名高考状元为何无顶尖人才?等等。文章对每个问题的现状作了剖析,并提出了如何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办学;去行政化;人才培育;高校等级制;高校招生

收稿日期:2011-03-30作者简介:杨德广(1940-),男,江苏南京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市场经济的大潮,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阶段,取得了巨大成绩。尤其是1999年扩招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6.8%,

发展到2002年的15%,至今已达到26.5%。[1]

各类高校有3000多所,在校大学生逾3000万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教育阶段,不仅是量的飞跃,而且是质的飞跃、管理的飞跃。我们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等,都应随之而变,不能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精英教育阶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热点问题,正是转型过程中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对这10个问题谈点个人管窥之见,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中国需要那么多研究型大学吗?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庄严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需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后来被称之为“985工程”大学。顾名思义,“若干所”是指10所以内,起先说是两所,后来逐步增加,现在共有“985工程”大学39所,加之部委属院校中重点大学共45所。从中国的国情看,建设“若干所”研究型的一流大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主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从事高水平原创性科学研究。从国外情况看,

80%的一流高级人才都是毕业于少数的一流大学(如美国在一、二十所以内),可见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性。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型的大师级人才,因此有必要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扶持这些大学,包括精英人才

4

4

集聚、经费集中投入,把一些一流的科研中心、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在这些大学,尽快让他们成长、发展。每年的经费投入不是几个亿,而是几十亿、几百亿元,让这些大学有实力到全世界招聘最优秀的人才,购置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承接最前沿、最高端的科技攻关项目,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为了稳定教师队伍,要大力提高这些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让他们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从事教学、科研和育人的工作。对这些大学的考核应着重于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两方面,不可只重视出成果不重视出人才。

然而,我国要办三、四十所研究型大学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有“若干所”———最多十几所即可,大多数“985”高校应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为我国目前最缺的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如果把我国人才结构形容为“金字塔”,由“塔顶”、“塔身”和“塔基”三部分组成。“塔顶”是指尖端人才、决策人才、创造性人才,是少量的;“塔身”是承前启后的高端人才、高管人才、组织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塔基”人才,就是第一线科技人才、操作人才,要有较强的技能,这类人才需求量最大。我国目前人才结构的现状犹如“失衡的金字塔”,即“塔基坚实、塔身断层、塔顶不全”,尤其缺乏“塔身”人才———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已构建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类高校应正确定位,合理分工,大多数一般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主要培养“培基”人才,大多数“985”和“211”高校主要培养“塔身”人才,“塔顶”人才主要由少量的研究型大学承担。这类“学术研究型大学”,以学科型组织为主体,追求学科与专业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关注研究成果。建议将现有的45所“985”高校重新定位,合理分工,保留少部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学科,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而把大多数“985”大学和“211”大学改为应用型和创业型大学,改变以学科发展为中心、以获取学术成果为目标的办学模式,走创业型之路,主动与企业结合,互相参与,合作办学,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真正的高水平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企业里、在工作实践中培养成长起来的,因此,高校应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企业,构建创业型大学。

如何把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创业型大学,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英国的沃里克大学、荷兰的特兰特大学、日本的筑波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等,都是创业研究型大学。其共同特点是:1.与经济社会结合紧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崇尚解决现实问题,以发展高科技、催生新产业为目标,与政府、企业、社会建立紧密的新型合作关系,资金来源多元化,经费充足。2.从学科型组织向创业型组织转型。学校具有企业特征,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构建跨学科组织,与企业界合作建立研发中心,联合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联合培养人才,运行技术转让,开办衍生企业。3.创业型大学注重训练未来的企业家和创新人才,让学生参加创业活动,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学习,面向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多元化的创业活动。“大学里的发明一般都是来自学生而非直接来自教授,作为教师、教授们提供指导和资源,但实际的工作和想法通常来自学生。”[2]由此可见,创业型大学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教学、科研、创业三结合中培养和造就了拔尖创新人才。

我国重点大学应参照国外创业型大学模式,紧密与经济、企业、社会结合,走出仅围绕学科专业进行高深知识研究的“象牙塔”。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如果将2/3现有的“985”大学及大多数“211”大学转变为创业型大学,在教师带领下,让大学生、研究生在创业环境中、在直接参与经济社会的服务中,担当起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有助于学生成为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中国能办这么多公立大学吗?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但我国人均占有的高等教育资源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目前有4000多所高校,平均7万人口拥有一所;英国有700多所高校,平均8.5万人口拥有一所;日本有1200多所高校,平均12万人口有一所;韩国有400多所高校,平均每10万人有一所;而中国平均43万人

54

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口才拥有一所大学。从毛入学率来看,差距更大。我国仅为26.5%(2010),而美国为82%,日本为80%,英国63%、加拿大102%、韩国85%,中等收入国家入学率平均为43%。我国研究生人数也很少,2010年在校生为140万人,每千人口中仅1人,而美国3.38人,英国8.43人,韩国5.18人。[3](P246 249)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还要发展,否则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美国经济超越英国,日本经济追赶美国,韩国经济追赶欧盟,其成功的共同经验是高度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尤其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毛入学率应提高到50%左右,在校大学生发展到5千万人,研究生发展到500万人,才能更好地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公立高校和国家投入是不可能的,必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有人把教育发展的期望寄托在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认为教育经费达到占GDP的4%以后,高等教育就可以大发展了。这是不切实际的。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可达40万亿人民币,如果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GDP 的4%,为1.6万亿元,按20%的比例拨给高等学校,总计3200亿元,全国普通公办高校有1653所,每所高校仅能分到1.9亿元,即使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GDP的6%,每所公办高校也只有2.4亿元。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人均每年按1.5万元计,每年高等教育经费至少要6000亿元,这是国家力不能及的。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公办高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政府拨款仅占各校总支出的1/ 3 1/2,因此不能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全寄托在国家投入上,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我国目前有各类普通高校2200多所,其中各类民办高校共有658所(含独立学院),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28.2%,在校学生446.14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学生数的20.8%。[4]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民办高校的规模太小,我国高等教育对国家的依赖性太大。美国有2600多所私立高校,占全国高校的60.8%;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私立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0%以上。

我国发展民办高校有三条途径:一是巩固和发展现有的民办高校。我国现有民办高校336所,校均5000多人,应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扩大规模,如校均规模扩大到8000人,则可增加100万大学生。同时应进一步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私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力争使我国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规模占全国普通高校的1/3以上。二是巩固和发展独立学院。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185.5万人(2009),他们是依靠高水平的本科院校,利用民间资金、公办高校的资源,依靠收取学费,在国家不投资的情况下创办起来的民办本科院校,由于质量有保障,受到社会欢迎。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创举,应支持这些独立学院办大办好,力争3 5年逐步脱离母体而独立。另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老本科高校与有关企业、个人合作举办独立学院。目前全国有7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大多数实力较强,潜力较大。如果其中600所举办独立学院,在校生规模1万人,可为国家培养600多万大学生。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学费收入,一般可按办学成本收费,政府给予适当补贴,这样可节省国家大量资金。三是将一部分公办高校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高校。我国现有各类公办高校2000多所,全部依靠国家投资,难以为继,难以发展,建议将其中的1/3改制。“国有”,指学校的土地、房屋等资产仍归国家所有;“民办”,是指运行机制按民办高校的做法,主要经费来源依靠学费收入、社会集资,政府不再是投资主体;公助,是指政府给改制高校一定的补贴,通过下达专项、奖励、人头费等多种形式,补贴总额可占总支出的20%左右。

减少公办高校、发展民办高校的意义有三:一是减轻国家投资压力,确保更多的教育经费用于义务教育,用于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二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办学积极性,让社会参与教育、关心教育,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办学体制和机制,改变单一的国有化办学体制,有助于高校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64

第3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三、高校“去行政化”为何步履蹒跚?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的讨论曾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热潮。有赞成者,有反对者,有旁观者。还有些人认为,“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高校不可能取消行政化”,“谈了也白谈,不如不要谈”。我认为这是一种消极观点。高校行政化倾向客观存在,应该纠正。2010年5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学校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为高校“去行政化”指出了明确方向。

高校管理行政化是指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完全依靠行政权力,按照行政手段、行政方式、行政运行机制管理教育、管理学术。高校行政化表现在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高校行政化的外部表现是: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机构庞大的管高校的教育行政机关,一所高校上面有好几个“婆婆”,政府主管部门对大学拥有领导权、办学权、管理权、经济权、考评权。大学党政领导由上级党政机关任命;大学的学位授予权、新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由上级政府审批;大学的办学经费由上级政府拨给;学校办学水平如何、教学质量如何,也是由政府组织专家考核评估。尤其是由于政府掌握了拨款权,也就掌握了管理权,学校必须唯上是从。

高校行政化的内部表现是:一是高校内部按行政机构设置管理部门。高校内部的机构、干部也有等级之分,大学成了行政机关,等级森严,官气很重。大学变成官场,科长、处长以官员身份出现在校内,对教师施以行政管理。二是学术权力行政化。行政权力掌握着大学所有资源分配,从重点学科的确定、专业设置及调整、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教师招聘及职称评定,即无论是学术事务还是行政事务,全由行政部门决定。三是行政权力官僚化,权力过于集中。有些高校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有些高校书记权力过大,或校长权力过大,像企业老板那样管学校,大事、小事都得由他们拍板、定夺。“一把手负责制”、“第一责任人制”,在有些学校变为事事由“一把手”说了算,“一把手”可以随意进人、随意用钱、随意批条子,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四是教授和教职工权力被边缘化。高校内部按照政府行政机关的体制结构建立,机关干部(包括院、系干部)都是由学校任命的,他们只听从上级领导。由于高校行政权力泛化,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事务全部纳入行政管理轨道,教授和教职工既无行政权力,也无学术权力。简而言之,高校内部行政化主要表现在管理机构的行政化、学术事务的行政化、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人事聘任的行政化。

高校行政化,影响了大学自主权的发挥。从外部来说,由于政府主管部门权力过大,对高校管头管脚,导致高校自主权难以落实;从内部来说,高校领导干部都是上级任命的,财政又掌握在上级机关和官员手中,导致看上级领导脸色行事,迎合上级领导的需要,大小事要请示汇报,不敢行使自主权。高校行政化,削弱了大学的民主管理。由于高校干部是上级任命的,实行逐级行政管理,每项工作都是按上级指示办事,对上级“负责”,“领导”意识很强,民主意识很弱。由于大学内部行政机构庞大,行政权力很大,事无巨细由行政部门包办,因此,校院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会等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高校行政化,助长了官本位,不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由于行政等级越高,地位待遇越高,由于行政干部权力大,实惠多,导致学校追求高大全,以便上等级,不利于学校办出特色;导致教师喜欢当干部,要走仕途之路,不利于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之中。

然而,高校“去行政化”为何步履蹒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观念问题、体制机制问题。高校如何“去行政化”,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是育人基地、学术机构,而不是行政部门、工厂企业,必须按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运行和管理,不能按行政手段管理。大学具有不同于社会其他部门的特殊地位和性质。探究学问、追求真理、培育人才、崇尚学术自由,是大学的本质特征。而只有在民主、平等、自

74

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由的氛围里,才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大学人的聪明才智。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去行政化”,在教学、科研方面建立学术主导、教授主导的运行机制。

二是大学外部“去行政化”。主要是摆正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改变政府把大学当作下属行政机构来管理,改变“统、包、管”模式,转变政府角色。应明确大学的所有权归属,大学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政府不能以所有者的身份管理大学。应成立大学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学校。政府要改变对资源的分配方式,不应把经济权、考核权、评估权等统统控制在手中。可成立由各界人士组成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可通过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行使考核权、评估权。政府应改变直接管理高校的机制,实施宏观管理,如制订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监控学校的质量等。应取消高校等级制,取消由政府任命大学校长的包办制(下文专论)。

三是大学内部“去行政化”。主要是理顺校内的各种关系。高校内部“去行政化”,并不是去行政管理、去行政人员,是指去学术权力行政化、行政权力官僚化、教授和教职工权力边缘化。要理顺党委、行政(校长)、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会四方面的关系,切实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党委领导,是指政治领导,把握办学方向,主要负责干部的选拔聘任、培养教育工作,以及党建工作。校长负责,是指以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负责全校行政管理工作。党委要大胆放手、大力支持校长和行政的工作,确保他们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教授治学,是指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应以教授、学科带头人为主体,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起领导和指导作用。高校要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分开,要扩大学术权力,使教授在学术委员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民主管理,是指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教职工代表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学校的规划、经费使用,以及与教职工利益相关的政策、制度等重大问题要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征得多数人的同意。要健全民主集中制,改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改变事事由一把手拍板、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履行一人一票制。民主管理,还包括要经常听取广大师生员工、各民主党派、离退休人员等各方面意见,吸收师生参与管理等。

四、高校等级制不该取消吗?

等级制是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导致社会不公的根源。然而两千多年前等级制竟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高等学校里滋生并蔓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高校分成等级。我国有副部级高校、正厅级高校、副厅级高校。副部级高校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均高于其他高校。据说,把“985”大学升格为副部级,是为了便于这些大学与地方行政官员对话,如果级别不高,地方官员不接待。照此说法,将导致“级别对等”会见制度,岂不是把2000多所非“985”高校排除在与地方官员的会见之外吗?

二是招生制度上把高校分为等级。我国高考招生录取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大专4个等级。“985”、“211”大学是当然的“一本”,普通本科高校列入“二本”招生,独立学院办的本科列入“三本”招生,专科院校是最后一批招生。学生按照填报志愿顺序从一本到大专。这种等级制不仅体现在把学校分成了等级,而且把学生也分成了等级,优秀的学生(高分者)进了一本,较优秀的进了二本,较差的进了三本,最差的进了专科。前不久有些地区又实行了“平行志愿投档”,以确保高分者能进重点大学和名校。“平行志愿投档”的方式导致“名校垄断高分者,高分者统统进名校”,这种人为地把高校和学生分成等级,诱导学生尤其是优秀生都要跻身名校,跻身一本高校,否则他(她)就被认为不是优秀生了。于是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名校欲”膨胀,一窝蜂地盲目涌向少数几所名牌重点高校。然而,不少学生到了名校,却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非所爱,难以学有所成。而且大批尖子学生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学校难以顾及每一个人,往往让这些学生自生自灭,不利于尖子生的发展。我国现行的高校等级制,加上“以高分论英雄”,按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的招生制度,是应试教育的祸源。从小

84

第3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学到中学,从家长、学校到学生,都拼命追求高分,不达高分、不进名校誓不罢休。不少学生宁愿复读,明年再考,也不愿进一本以下的高校。许多学生为追求高分,追求名校,整天沉浸在作业、考试的题海大战中,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

三是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把高校分为等级。现在国内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规定只招聘“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这是高校等级制的又一体现。由于在招生中把高校分成等级,在人们头脑中,那些副部级大学、享有一本招生资格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也是优秀的。这种“以校取人”是歧视非“211”高校,排斥了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权,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违法的。因为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公平最重要的是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不给毕业生应聘机会,有何公平可言。用人单位不让毕业生参与应聘、参与竞争,怎么知道他优秀不优秀,胜任不胜任呢?不让学生参与竞聘怎么知道优劣呢?“以校取人”正是受等级制所害,想当然地认为名校学生都是优秀的,一般学校学生都是不优秀的。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些学生高考时因一时失误,一分之差落入非重点大学,但他们奋发努力,奋起直追,进步很大,成绩显著,在某些方面赶上或超过了重点大学的学生。然而,不论你怎么努力,怎么有成绩,毕业后仍被一些单位拒之门外,连就业应聘的机会也不给,这种“以校取人”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也会挫伤在校生的上进心。而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学生,无论学好学差、表现好差,都统统可以进入就业大门,也不利于激励在校生的上进心。高考是指挥棒,是“以分取人”,导致学生拼命追求高分;就业也是指挥棒,是“以校取人”,导致学生拼命追求名校。要进名校必须高分,因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根源在于高校等级制。

一位美国学者说过:“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要大得多。”[5](P71)但是教育要发挥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必须以自身的公平为前提和基础,如今把学校分成等级,意味着把学生分成等级,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何以促进社会公平、“人类平等”?中国的高校等级制已开始蔓延到外国。2010年,某西方国家对中国学生申请出国留学,也要看是不是“985”和“211”大学毕业的。这意味着将把我国95%以上的大学排除在外。如果再不取消高校等级制,危害将越来越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存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等严重问题”。为什么“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呢?我认为要从源头上找问题。一是应坚决果断地取消等级制。让大学脱离行政、取消等级,回归教育、回归学术,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教育,把每所学校、每位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有人认为,取消高校级别是矮化高校,将不利于与地方官员对话,将“一事无成”,显然,他们是在维护既得利益,全然不顾其他高校的利益。高校是学术机构、教学机构、育人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政府下属机构;切不可把高校的学术地位与政治地位、行政地位等同起来。如上所述,把高校人为地分成等级,是封建社会留下的劣根,是导致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祸源,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格格不入,不合时宜。二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应在办学过程中、竞争中自然形成,是社会公认的,不应由政府敕封,更不能搞“终身制”、“铁饭碗制”。考核重点大学不仅要看“科研成果”,更要看“育人成果”,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果。三是应该改变高分者全部进名校的政策导向,取消由政府钦定的重点大学对高分考生的垄断,取消按一本、二本、三本、专科顺序填报考志愿,取消“平行志愿投档”法,实行同类学校联考制,让学生任意填报志愿,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机会,这样才能改变高考高分者、尖子学生过度地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让他们分流到更适合他们发展的高校和专业就读。

五、可否把大学校长任命制改为遴选制?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旧制大学进行了改造。为了确保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确保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确保广大劳动人民子女读书的权力,坚持国家办教育、政府管教育,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94

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下,大学成为政府的直属机构。在这种背景下,大学校长的政治身份、政治条件放在第一位,遴选大学校长的标准依据选拔党政干部的标准,大学校长是由上级党组织选拔确定,然后由政府部门任命,这是从我国当时实际情况出发的,与当时经济社会状况相适应,选拔出来的多数人是优秀的、称职的,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完善、教育事业及社会的迅猛发展,这种行政化的大学校长遴选方法已不适应现时代要求,显露出许多弊端:一是我国政府的职能已逐渐发生变化,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高度集权向分权、放权转变,而大学仍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大学权力仍集中于政府已不合时宜。大学是教学科研机构、学术机构,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由行政部门任命大学校长,是对大学地位和权力的否定和剥夺。二是任命机构按不同级别把大学分成不同等级,把校长分成不同等级。这种官僚化的等级制导致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导致大学不是追求学术,而是追求权力。三是大学校长由上级机构任命,导致有些校长只对上负责,习惯于看领导脸色办事,缺乏竞争意识、群众观念,听不进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四是大众化后全国有几千高校,有的省(市)有数十所、上百所高校,上级主管部门来不及考察任命干部,常常由于选拔有误,有些高校的党政领导不能胜任工作,内部矛盾很大,不和谐,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校的改革发展,上级部门或不了解下情,或视而不见,久拖不予解决,有些高校领导退休年龄已到或任期已满,因上级主管部门忙不能及时更换,影响工作正常开展,教职员工奈何不得。

总之,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存在比较严重的行政性、封闭性、局限性,缺乏广泛的民主性、自主性、竞争性,应该改革。如何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先看看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如何选拔校长。美国法律规定,所有高校都是独立的法人机构,都有自己独立的董事会,校长是由董事会遴选任命的。英国的大学校长是一个挂名的荣誉职位,通常由社会名流担任,英国大学的副校长是该校最高领导人,是选举产生的。我国台湾地区于1994年1月公布实施《大学法》,规定“校长之设置与遴选”,由各校组成遴选委员会产生,成员包括教师代表、行政人员代表、校友代表及社会公正人士,其中教师代表不得少于总数的1/2。

美国、英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选拔大学校长的共同特点及启示是:1.大学校长遴选过程中,政府机构不介入,由董事会、学校、遴选委员会充分行使自主权。2.具有广泛的民主性。遴选委员会由董事会代表、教授代表、校友代表及社会知名人士等多方面组成,大学教授占的比重较大。3.遴选对象的广泛性。大学校长的候选人不局限于本校,而是向国内外发布信息,在国内外招聘,可以个人自荐,也可以联名推荐;可以是教授,也可以是企业家、银行家,有助于选拔最优秀人才应聘。4.遴选过程的竞争性。从选拔候选人到校长任职,自始至终公开、公平、透明,充满竞争性,从刚开始的众多候选人中,通过竞争选拔出3 5人,再通过竞争选出1 2人。5.我国台湾地区大学校长候选人最终确定1 2人,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既体现了民主,又体现了集中。

我国如何改革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我认为首先要在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校长方面形成共识。我国一些高校,尤其是名牌重点大学,过于注重挑选院士当校长,过于注重校长的学术地位,是不可取的。现代大学是多元化、多功能的大学,大学校长必须能够扮演多重角色。他们要有高深学识,还要有超人的胆略、超凡的能力、宽阔的胸怀和旺盛的精力。他们不仅是政治家,更是教育家、管理家,要能胜任大学的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担当起现代大学的多方面功能。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校长,我国大学校长应从更广的范围内,从全国、甚至全世界选拔出来。借鉴国外和境外遴选大学校长的机制,建议取消由上级机关任命大学校长的方式,建立新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1.在党委或董事会领导下,成立大学校长推荐委员会,由教授代表、党政领导、校友代表、社会知名人士13 15人组成,教授代表占1/2以上。2.由推荐委员会制定校长任职条件,向国内外发布招聘信息,可以个人报名,也可由10人以上联名推荐。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3 5人,在推荐委员会扩大会上(吸收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会、学代会成员参加)公开宣传自己的办

05

第3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学理念、治校设想,然后由推荐委员会及与会代表无记名投票推选出1 2名校长候选人。推荐委员会的权重占70%。3.将无记名投票推选出的1 2名候选人,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决定校长人选,张榜公示10天。4.若无异议,由上级主管部门正式任命。

这种方式体现了公开性、公平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民主性。最后由民主推荐出来的校长候选人,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中国为什么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先生生前提出,中国为什么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反映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谓一针见血,点到了要害之处。有人认为,杰出人才并非学校所能培养,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培养这种尖子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学校教育是奠基工程,尤其是大学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国青少年中的佼佼者都进入大学深造,绝大多数人汇集在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但为什么拔尖创新人才冒不出来,我认为应从三方面找原因:一是选材问题。我国现有的招生考试制度,在选材上是以分论人,按分录取,认为成绩好,门门高分就是优秀人才。重点大学的关注点也是考分,竭力把高分者、高考状元“抢”到手。实践证明,分数不等于能力。创新型人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具有独立性,能大胆提出问题,大胆怀疑,不满足现状,求知欲望强,对新生事物敏感,善于钻研,锲而不舍,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些学生往往是偏科、偏才、怪才。因为考分不达标,无法进入大学或进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优质的潜能被压抑,天才的火花被泯灭。门门高分的学生中不乏优秀人才,但多数是“平而不尖”的人才,选入大学后很难成为创新型人才。二是育才问题。我国高校注重培养“听话”的学生,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按老师讲的去做、去考就是优秀学生。这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结果。我国传统教育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读经书、读八股文,对经典著作只能是“注、疏、解”,熟读硬背,教条主义,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没有生气,成为“没有大脑参与的记笔记活动,没有独立思维和想像力的参与,没有质疑,没有互动”。[6]在2010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中国大学最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牛津大学校长也称中国缺乏敢挑战权威的学生。[7]而美国的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的聆听能力。[8]三是考核问题。我国现行的考核办法、考核标准不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政府对学校考核注重科研成果,学校对教师考核也是重科研成果。大笔教育经费是按科研项目下达给高校,从学校到教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不是放在人才培养上。有些教师说:“科研是硬任务,教学是软任务,育人不是我的任务。”重视“出成果”,轻视“出人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出成果”有经费、有荣誉,是评职称、晋级的阶梯。而教学工作、育人工作不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与评职称、晋级关系不大。因此许多高水平的教授不从事教学工作,本科生见不到名教师、名教授。学校没有精力关注和培养尖子学生,采取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培养方式,对有潜质的“超常”学生没有采取超常规的培养措施。在考核方面,没有对学校、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约束机制,尖子学生岂能脱颖而出?

高等学校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型大学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应对全国2千多所大学分类定位,凡列入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行列(如“985”大学和部分“211”大学)及其他一些有重点学科实验基地、文科基地的大学,示范性高校等,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其原因是这些学校有最优秀的教师队伍,有最好的设备和图书信息资料,有最好的学生来源,他们在国际交流、人才引进、经费投入、招生就业等方面都享有最优惠的待遇,有可能、有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大学是出人才、出成果的地方,应把“育人育才”以及“出人才”放在第一位。这些高校应制订“出人才”的计划,落实到每个拔尖学生身上,落实到每个教研室、教师身上,要在经费、设备、时间等方面给予保证。

15

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第二,依靠“名师”、“大师”直接培养尖子学生。高校应挑选一些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尖子学生的指导老师。对有培养前途的尖子学生应从本科起配备导师。长期以来,有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高水平的大学教授就是科研成果多、学术水平高,是学科领域带头人,忽视了他们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要真正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必须依靠名师、大师。“名师出高徒”,这是至理名言。但只有让名师带“高徒”,指导“高徒”,才能出“高徒”。名师游离于培育人才之外,只是搞科研、写论文,是不可能出“高徒”的。名师、大师的功能和作用首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要有明确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尖子学生的导师可轮流担任。要列出尖子学生的名单和对应的指导教师的名单,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只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必有效果,必出人才。

第三,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知识,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更重要的要让他们及早投入到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去。重点大学有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应吸收大学生和研究生参加。尤其要把那些有培养前途的尖子学生吸收到课题组里,让他们做教师的助手,参加一些具体的科研工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可以分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科研项目、科技攻关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的重要载体,尖子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有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学生在与导师的近距离接触中,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导师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以及思维方法、科研方法。由教师直接带领、指导学生参加一些课题研究,科研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好途径。

第四,为了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改变现有的学校评估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和学生培养、管理制度。考核评估一所大学,不能只看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数量,还应看在校生及毕业生质量,看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拔尖创新人才。要从制度上解决名师上讲台问题,对教师的考核要区别对待。如担任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的导师,不要刻意要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方面与其他教师一样“达标”,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和培养学生身上。应对名师上讲台制订鼓励政策。同样,对尖子学生也要采取新的培养制度,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要把他们放在班级里与其他同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作业。在基础课学完以后,对他们应“计划单列”,由导师帮他们制订学习计划、科研计划,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参加“真刀实枪”的实践。如果将尖子学生与其他学生放在同样的“模具”中铸造,是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

总之,要解决“钱学森之问”,培养杰出人才,必须解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须从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抓起。高等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在培养方式、管理制度及学校评估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方面创新,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七、高校能否把现行的“宽进宽出”

改为“宽进严出”?

我国高校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统一毕业分配制度。学生入学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入学后经过4 5年的培养,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毕业,即实行“严进宽出”的制度。“严进”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的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资源有限而考生较多,只能严格筛选、严格把关。严进的效果是学生质量较高,为宽出奠定了基础。“宽出”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入学把关严,学生整体素质好,具备宽出的基础;二是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招生时是按社会用人需求计划安排的,毕业后要按计划分配到各用人单位。

高校“严进宽出”制度适合精英教育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需要。然而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平均毛入学率已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 3%发展到2010年的26%以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在65%以上。过去,学生进大学的高考总分必须在五、六百分以上,现在只要有二、三百分就能上大学了,“严进”变成了“宽

25

第3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进”。但“宽出”依然如故,即“宽进”的学生绝大部分也如期毕业了。因此,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是“宽进宽出”,有些不符合上大学条件、不具备大学生素质的学生也进了大学。不少人进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只求混张文凭,存在严重的松、散、懒现象。学校和老师花了很大精力帮助教育他们,但有些人就是听不进、学不进,不求进取,我行我素。由于学校对出口把关不紧,有些民办高校从学费收入考虑降低毕业标准,致使这些学生仍能拿到毕业文凭离校。“宽进宽出”制度导致一批批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流入社会,影响了工作,影响了高校声誉,也影响了学风、校风,为在校学生树立了负面的榜样。

这种“宽进宽出”制度不宜再延续下去,应实行“宽进严出”制度,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校“宽进”的现状不会改变,因为高校资源还在扩张,高等教育大众化还在向前推进,人民群众要求上大学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毛入学率还在增加,“宽进”的大门将继续打开,但“宽出”的大门应该缩小,把“宽出”改为“严出”。为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美国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宽进严出”模式。一般高校、尤其是社区学院,高中毕业生可以注册入学,不必考试,毛入学率高达80%以上,但能够修业完毕取得学位者仅为50% 60%,淘汰率高达30%。法国“一般的大学没有任何入学考试或入学筛选,高中毕业生均可进入大学学习”,但入学后考核非常严格,“有40%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不能获得任何学位和文凭而离开大学”。[9]韩国在大学招生计划中,追加了30%的名额,而在毕业时,至少有30%的人被淘汰。国外高校进入大众化、普及化后,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学的大门向每一位高中毕业生敞开,显示了教育的公平性,但入学后严格按大学的标准培养学生、要求学生、考核学生,全科合格方能毕业,对不合格者不姑息迁就,一律不予毕业。

我国高校必须变“宽进宽出”为“宽进严出”。“宽进”是指进一般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应放宽入学条件,高中毕业生只需参加联考或凭高中会考成绩、高中毕业文凭即可报名入学。有“专特长”的学生,只要会考合格,经推荐可免试入学。实行宽进政策,可减轻高考竞争的压力,为大多数想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升学的机会;可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因为不再有高考指挥棒,不再以统考、以分数论成败,这样学校和学生本人不必紧紧盯住分数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专特长。“严出”,是指学生进校后,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全部课业,必须遵守校规校纪,德智体全面合格,方能获得毕业文凭、学位证书。凡未达标者,不得毕业。对核心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要制定淘汰制度,越是宽进的学校,淘汰率应越高,如注册入学的高校,淘汰率不低于30%。实行“严出”政策,可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维护高等学校的权威性和声誉,可对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起到制约、促进作用。国外高校的学生就是靠制度、机制约束自己、激励自己而没有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其中淘汰制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国高校有10万名管理学生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仍然管不胜管,仍然对有些学生没有效果。因此,必须建立淘汰制,让那些不愿学习、不合格的大学生自动离开学校,把广大辅导员、班主任解放出来。

实行“宽进严出”,可有效地控制毛入学率。实践证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太高,难以保证教育质量。一般情况下,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高校学生管理处于最佳状况,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峰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5% 30%时,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处于较佳状况,即较好管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毛入学率超过30%时,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处于较难管理状况,有1/4左右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毛入学率超过50%时,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处于困难管理状况,有1/3左右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该适度,不宜过高,有些人不愿上大学,不具备上大学的条件,就不要强人所难。各人的兴趣爱好、专特长和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上大学并非每个人的唯一选择和出路,如果无限制地提高毛入学率,不愿上大学的人、害怕上大学的人也进来了,学习效果并不好,管理也非常困难。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不可能限制学生报考高校,为了体现教育公平,即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应给每个人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但进大学后,都

35

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必须按大学的培养过程严格要求,合格者方能毕业,不合格者不予毕业。如果对入学后的学生要求不严,对不合格的学生也给予毕业,一方面有损于高校的质量和权威,另一方面有失教育公平。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宽进宽出”制度不宜再延续下去,应由“宽进严出”取而代之。

八、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还要延续吗?

目前,我国有400多所高校具有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在校硕士生有126万多人。[10]而在精英教育阶段,在校硕士生仅几万人。当时对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也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显然,在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学习手段,以获取硕士以上学位为目标的大学本科后高等教育”。[11](P203)于是,不少高校自行规定硕士研究生不仅必须完成毕业论文,而且在校期间还要在公开刊物上发表1 2篇论文方能毕业,这一要求至今在多数高校未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和研究生急剧增长,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从原来的几十所增加到几百所,不可能每所高校、每个专业都能培养出这么多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社会也不需要这么多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当今社会最缺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而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近些年来,研究生就业市场最青睐的也是知识面较宽、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研究生。如工程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从事第一线的管理工作,教育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到高校、中学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但是,就业市场的导向变化没有引起高校的关注,目前许多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方式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即不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而仍在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上下功夫,逼着他们必须撰写论文、发表论文,这是不切实际的。目前中国的学术期刊只有2000多种,按每本期刊可以发表文章20篇、每月出一期计算,一年可刊登论文40万篇左右,即使全部让研究生用,也远远不够。

强制硕士生发表论文危害性很多:一是研究生质量不高,适应性不强。我国能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高校和教师不多,大多数高校和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也不具备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基本素质。除部分“985”、“211”高校及少数高水平高校和学科外,大多数高校、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若朝着研究型、学术型方向发展,是勉为其难,质量难以保证。学生毕业后不伦不类,既不能从事研究工作,又不能从事管理工作、技术工作。二是为了应付发表论文,迫使研究生们为论文而论文,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之风盛行,花钱买论文、花钱买版面愈演愈烈。不少研究生进校后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能力培养上,而是放在应对论文上。面对学长们“课可以少上点,毕业论文可以随便点,但发表不了论文谁也救不了你”的“忠告”,有些人忧心忡忡、精神不振,影响了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三是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为了“适应”高校和研究生的需求,有些不法商人把学术刊物变为赚钱工具,“代发论文,500元,包过”、“付费即可发表论文”的小广告在高校校园里到处可见。笔者在“百度”中输入“付费发表论文”,可得到50多万条的搜索结果。“代写论文”、“代发论文”已形成产业链,助长了“钱学交易”不正之风的蔓延。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评判权不在导师、学校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不法商人手里,实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由此,对我国大多数高校而言,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方能毕业的规定应予取消,把广大研究生从论文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为此,笔者有三点建议:

一是高校要改变对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体系,“发表论文”并不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针对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纬度的评判标准,如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应该有相关的论文要求;大多数高校是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上,重视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报告和学术活动即可,不必强求发

45

第3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表论文,重点把好毕业生论文、毕业设计关。二是高校要为研究生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让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参加必要的科研活动,鼓励研究生撰写论文,提出新的观点。三是可以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以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应将其主要精力用于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能说会写”、“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上下功夫,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已经在2007年取消了“发表论文与研究生毕业挂钩”制度,值得我国其他大学效仿,把广大硕士研究生从发表论文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得以自由、健康地发展。

九、高校“自主招生”为何演变为“掐尖”大战?

自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以来,人们对“一考定终身”、“以分取人”一直持批评意见。教育部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试图改变这一状况,于是在2001年批准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3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录取”;2003年扩大到22所高校,2008年扩大到68所,2010年扩大到80所,主要是重点大学。教育部明确规定,自主招生是为了让那些有培养前途的“专特长学生”能够进入大学,录取人数控制在高校招生人数的5%以内。刚开始,多数高校立足于招收“专特长”的学生。由于一校单独招生成本太高,2010年以来,自主招生高校中出现了“结盟”招生,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有13所高校联盟,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有7所高校联盟。于是其他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成立了全国理工类9校“同盟”、北京5校“同盟”,共有30多所高校已经分别组成自主招生联考。[12]这对由一所高校自主招生来说,可以降低一些成本,考生也可以一次选择多所自主招生高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享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并非立足于招“专特长”学生,而是为了“掐尖”,他们入盟的目的是怕落伍,怕被边缘化,[13]怕挤不进“掐尖”行列。

10年来的实践证明,高考自主招生已经“变味”,是弊大于利,而不是利大于弊。一是违背了自主招生的宗旨。自主招生的主要目是招收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的学生,包括“偏才”、“怪才”,而有的学校却明确提出要招收“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拒收偏才、怪才。据悉,每年高校自主招生录取的1万多名学生中,其中2/3以上完全可以从统考中录取,不必经过自主招生这一环节。真正有“专特长”的学生没有招进,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高校指导思想上就是为了“掐尖”,而拒招未上分数线的“专特长”学生;有的高校选不准什么是“专特长”学生,而只招高分优秀生;有的高校怕社会舆论说招“专特长”学生有“潜规则”、“开后门”,而不敢招“专特长”学生。这种不是立足于招“专特长”学生的自主招生,值得反思。二是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自主招生要经过“笔试+面试+高考”三道关。笔试由各高校自己出题,内容很广,远远超出了高中教学大纲的范围,比高考统考难度大。为了应对笔试,考生们夜以继日地备战,他们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休息日。面试也是由各高校的教授们出题目,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科、时事政治,应有尽有。博学多才的教授们在面试中不了解面前高中生的知识深浅,把考生考得晕头转向。为了应对面试,考生只好去参加各种培训班来增长知识和技巧。大多数考生在笔试、面试中被淘汰了。已经筋疲力尽的过关者还要参加全国统考,达不到资格线仍不能录取,付出了巨大代价仍然被淘汰。这种损伤学生身心健康的自主招生值得反思。三是助长了部分名校享有的“掐尖”特权,导致全国性生源大战。不少自主招生的高校,不是为了招“专特长”学生,而是为了“掐尖”。一些高校利用自己的名气,加上享有的特权,在全国最好的重点中学优中选优,被选中的中学生感到很荣耀,落选的中学生感到很失望。其他名校、重点高校,不甘落后,各自“圈地”招揽优秀学生,把中学校长、教师忙得团团转,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实际上是各校之间的“集团作战”,“结盟”在全国争夺生

55

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源。而没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被边缘化,只能在

全国“统考”中招收学生。其中有些高校不甘于这种不公平待遇,也千方百计地推出优惠政策,提前到中学去承诺、许愿,希望也能招到一些优秀学生,一场以“掐尖”为中心的生源大战在全国愈演愈烈,受害者是广大考生。这种自主招生难道还要继续下去吗?值得反思。四是目前的自主招生有失公平。享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1/4集中在北京。新疆、内蒙古、山西、江西等地都没有试点高校。在学校范围内,绝大多数是“985”、“211”高校,其他一般本专科高校没有自主招生权。从生源范围看,能报名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远地区、农村的考生、贫困生无法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综上所述,部分高校提前自主招生,并没有达到招收“专特长”学生的目的,并没有减轻应试教育的压力,并不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反而成为“掐尖”游戏、生源大战,增加了学生负担和中学负担,增加了新的不公。因此,这种自主招生应该取消。建议全国实行联考、统考、免考多种招生模式。联考,即部分同类别高校可以联合招生考试,自主出题,考生不再参加全国统考。如现在的“北约”、“华约”、“同盟”等不再仅招5%的“专特长生”,而改为自主联考,按自己的计划招生录取,其中可招3% 5%的“专特长生”。上海、北京等地的高职高专近年来已不参加全市、全国统考,分别由4 5所高校联合招生,吸引了大批考生,减轻了统考的压力。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肯定进不了一本、二本,则可选考这些学校,效果很好。统考,即由全国或省(区、市)举办,大多数不享有自主招生联考的高校均参加统考。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统考仍然是我国的基本高考制度。免考,指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有些大专院校、民办高校,开放大学等,可采取注册入学的方式,凡是持有高中毕业文凭、会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均可报名入学,不必参加任何考试。为确保教育质量,这类高校的核心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实行严格的淘汰制,淘汰率在20% 30%以上。

十、千余名“高考状元”为何无顶尖人才?

据报载,自1977年至2008年间“高考状元”有千余名,没有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14]千余名“状元”无一顶尖人才,折射出我国教育的严重问题。“高考状元”是指高考分数第一名者、各门功课优秀者,这里不乏有发展前途的优秀生,但多数“状元”是“添加剂”的产物。在学校、家长、社会的逼迫下,他们把绝大部分时间甚至全部时间和精力花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上,放弃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特长”,表面上是“状元”,实际上只有狭窄的书本知识。由于整天应付做题、考试,缺乏社会知识、实践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性差。考分不能替代能力,高考状元不等于优秀人才。我国教育制度一直重考试、重分数,衡量学生、教师、学校的好差优劣均“以分为本”。高考完全按高分到低分录取,高分能进名牌大学,差一分将名落孙山。从小学到中学,追求的就是高分,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补课,没完没了的考试,结果学生分数上去了,体质下降了,精神失落了,即使成了“状元”,最终却成为庸才。温家宝总理说,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15](P34 35)高考“状元”不等于全面发展,只重高分有碍全面发展。高考“状元”无顶尖人才印证了这一问题。

由于盲目追求分数,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高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少高校在追捧“状元”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有些高校不惜代价争抢高考“状元”,并以此提高学校知名度,制造获得“状元”之最的轰动效应,彰显学校的身价。2010年,高考刚结束,北京某著名大学即公布高考“状元”中除二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该校录取;仅两天后,北京另一所著名大学公布,录取了全国九成理科“状元”和三成以上的“文科”状元。如果将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

65

第3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例远远超过100%。名校的关注点在于招揽高分、状元,由于名气大,“状元”们自然蜂拥而至。然而“千余名状元”无顶尖人才告诉我们,名校不应在垄断高分和“状元”上比拼,而应在选拔最适合本校培养的学生、选拔有“专特长”的学生方面下功夫。不少重点大学缺少培养尖子人才的计划和措施,放任自流,使这些中学生尖子、高考“状元”平淡无奇地度过了4年大学生活。据调查,有的重点大学1/3左右的学生“后悔上大学”,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16]从“状元”进校时风风光光,到毕业时默默无闻,再到职场上平平庸庸,高校应该反思,制定招生制度的政府部门应该反思,不能再搞“掐尖争夺战”、“状元争夺战”了。

千余名状元无顶尖人才,一是反映了招生制度的问题。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是以分数论英雄,唯分是举,没有关注学生的“专特长”和发展潜能。二是反映了高校在育人上的问题。许多高校招收了大批高考尖子生,却没有在“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下功夫。著名大学、著名教师把主要精力花在科研上、承担的项目上,对如何培养人才给力不够。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曾深刻指出:“优秀的学生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关键看大学有没有本事把这批学生培养出来;高校不应看重招了多少高考状元,更多关注的应是能否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才环境”。[17]

如何改变“状元”平庸的问题,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改变现行的按分数录取、以分数取人的招生考试方法。让不同类型的高校挑选最合适的学生,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挑选最合适的专业和学校。把高分者、“状元”们分散到各类学校。尖子学生、高考“状元”们的兴趣爱好、专特长也是各不一样的。他们有各自的个性和价值取向,不能放在一个模子里铸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由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18](P86)因此应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二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不是为了追求高分,而必须“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19]也就是说要把育人放在首位。三是要改变培养模式,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人而异地制订教学计划、培养计划,让学生有学习的选择权。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15](P20)除必修的核心课程外,由学生自由选修,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可以搞课程互换制、学分银行制,只要完成总学分即可毕业。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使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对尖子学生要专门配备导师,个别指导,并创造条件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学与企业、与社会联合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模式,如引导组织学生到企业、到社会接触实践、参与课题,承担一些科研任务和项目。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数万名研究生要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但大多数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教师应带他们到企业、到实践中选题,不必一人一题,可以组成课题组,既发挥集体智慧在科技攻关、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又能“真刀真枪”地得到锻炼。应该看到,高考“状元”中的大多数人大脑发达,聪明过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只要精心培养,因人而异,为他们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注意激发他们的潜能,是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杰出人才的。

参考文献:

[1]王静.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N].人民日报,2011-03-30.

[2]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袁本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小梅,等.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

[4]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0-08-03.

[5]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司满昌,荣世俊.培养创新人才着力点何在[N].中国教育报,2007-06-20.

[7]李松林.20年后中国高校依然尴尬[N].教育文摘周报,2010-06-30.

75

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10个问题

[8]黄金愈.我们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J].同舟共济,2009,(5).

[9]王正威.高校扩招后必须“宽进严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6).

[10]我国30年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N].中国教育报,2011-02-13.

[11]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闻娟.自主招生不仅是顶尖名校“三国杀”[N].文汇报,2010-12-24.

[13]张国.自主招生联盟,高校同床异梦[N].中国青年报,2010-11-25.[14]彭徳倩.千位状元成就低于预期,谁来关注状元厉半程[N].解放日报,2010-06-28.

[15]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6]王胜军.民调显示34.7%的受访者后悔上大学[N].中国青年报,2006-08-14.

[17]许智宏.招多少“状元”不重要[N].人民日报,2006-08-30.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Towards the Ten Hot Issues With Which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Confronted Since Its Entry Into the Stage of Mass Education

YANG Deguang

(College of Pedagogy,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Abstract:Having experienced exceptionally rapid development,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mass ed-ucation.At present,while conducting reforms and pursuing further growth,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confronted with many issues demanding prompt exploration and study.This paper lists ten hot topics which include:Does China need such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Can China afford to run so many public universities?Why is it that none of those most outstanding talents have come to the fore in China?Why is it that none of the1000top students who excelled in the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s have turned out to become most promising talents?The paper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of each of the prob-lems before it proposes solutions and suggests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m.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on a mass scale,university education,minimization of administration,the rearing or bringing up of talents,hierarchy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enrolling system in universities

(责任编辑:吴澄)85

第3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效应研究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具有服务外交、促进教育交流合作与发展的作用,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文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国际交流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还能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商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人力资本和缓解就业等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还通过学生教师的国际化、科研交流合作、高校的国际知名度等影响中外文化交流。作为一种服务外交的手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政治方面还有助于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理解,扩大国际交往范围,建立新型政治伙伴关系等。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做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建立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尽快推进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政府和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为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做贡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几经曲折,在经历初创期、快速发展期、全面停滞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快速发展期等多个阶段的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对于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来说依然不够成熟,面临的问题也依然众多,比如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严重,高等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依然有差距,国际知名度不高、留学生层次和结构构成差、地区分布不均匀等,这些都会使我国不能完全开发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收益,同时由于高等院校的国际知名度不高,在国际化进程的激烈竞争中没有优势,文化软实力

缺乏国际竞争力。鉴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的局限,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中处于劣势,国际化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现实基础,本文以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 首先分析了目前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争论,在总结对比了多位学者的观点之后,本文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并且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经济、社会宏观关系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效应,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效应分为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着重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时,通过将学生国际流动引入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在一系列假设的前提下,理论分析了学生国际流动对流出国和流入国总体的经济效应以及经 济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问题。结果发现,在一个简化为两国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整体来说是有益的。但是收益需要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国家是否受益于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众多参数共同决定,主要包括留学生人数占比,留学归国人数占比等。模型中还分别论述了学生国际流动的短期水平效应和长期增长效应。短期的水平效应是指短期内收入可能会降低,但是长期来讲,还是会带来收益,比如,国外学生大量流向国内,对于东道国而言,首先要支付大量培养费用,会在短期内将低收入,但是因为长期增长效用的存在,在长期中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孙彩霞李占稳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市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上,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层次。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知识结构、教育模式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关键词】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101347)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彩霞(1957 ),女,河北清河人,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 李占稳,衡水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高教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反映,还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地方院校在高等院校总数中约占70%以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如何把地方院校打造成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并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的定位 高校定位指一所大学在高教系统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其内涵丰富,涉及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定位、面向定位和规模定位。一所“错位”的高校,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意义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 (一)地方高校的类型和人才培养层次。地方高校必须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和类型,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标准和服务方向的具体内容。地方高校作为大众化阶段的一种特别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校,担负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 被关心,这样就不会在阳光下产生阴影。首先新生刚到校时,辅导员深入到学生的宿舍去了解学生的到校情况,会使学生有一种见到老师有又回到家的感觉。感到老师的的亲切关怀而觉得温暖;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从新生抓起,鼓励学生要热爱学习。在第一学期期中的一段时间,要做好阶段性总结,对前段时间的学习活动、行为等方面表现做分析、点评,采取适当方法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发扬长处,继续努力。其次,在期末考试阶段到学生放假离校的一段时间,要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困难,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这些点滴小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总有关心他的人,使小爱变大爱。 七、协助班级做好学生的考核评比工作 考核评比工作涉及到学生利益及荣誉,诸如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及入党积极分子等等,这些工作应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辅导员因充分重视和尽力做好对学生帮教工作。从思想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就业指导等各方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级体。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融洽的和谐的关系,那么对于建立具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的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掌握专业技能的动力和积极性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八、努力创新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当前社会赋予辅导员的重要使命 目前微博用户中学生已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微博的实时交互功能比较强大,且信息交流更具便利性,这就给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中运用新媒体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利用这样的新媒体增进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平等性和参与性,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获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关注,这也能快速从辅导员的说教式管理转变为互动式管理,这样的方式不会使学生产生面对面的难言情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辅导员是班级日常的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劳动辛苦的付出,而更多的是心血与情感的投入,因为他承担的是对学生品行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要职责,优秀的辅导员是以自己独特的优秀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学尧畅谈中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改革[N].中国青年报,2009 · 291 ·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影响与分布。1985年莱维提出“全球化”概念来形容这一变化,尽管“全球化”针对的主要是经济领域,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一些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带动教育体制的变革。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与必然后,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面对这一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势在必行,然而面对中国的现状,我们有应该何去何从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定科学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必须尽快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要从思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切入,创造条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争取和扩大话语权。要根据国情,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要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研究与行政组织中去,发挥推动、协调和组织的作用。同时,在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中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保护、引进与输出以及短期应对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不可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尽快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规划。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是一种各国文化平等、双向的融合过程,而不应是某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的泛世界化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结果应当是一种包含着差异的辩证统一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完全一致”。只要我们把握和利用好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一种各国文化教育既相互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二、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必须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不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世界他国文化、能够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树立世界公民意识,同时加强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素质及管理经验的教育,尤其是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高层次人才和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首先,课程结构要国际化。要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下,调整优化现有课程结构,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加具有国际化内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

?教育体制与结构?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 与体系变革 潘懋元,肖海涛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在大众化进程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分析这种变革,有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适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的现实基础和指导思想;(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结构与体系的演变;(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关键词: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08)0520026206 The changes of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PAN Mao 2yuan ,XIAO Hai 2tao (School of Education ,X iamen Universit y ,X iamen 361005,China ) Abstract :In t he course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 he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changing greatly.And t he changes affect t he way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reverse.G iving st udies to t he changes is helpf ul to const ruct rele 2vant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According to t he logic rela 2tions ,t he paper p robes t he changes according to t hree items :t he realities base and guiding t ho ught s of t he changes of st ruct 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 he t rans 2formatio ns of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in t he course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f t he changes of st ruct 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K ey w ords :mass higher education ;struct ure and system ;change 高等教育大众化,其外在特征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内在特征则是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变革。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正经历着 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又反过来影响中国大众化发展的道路;这种变革既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律所决定,又不可避免地经常面 ? 62?2008年5月第29卷 第5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y ,2008 Vol.29 No.5 3收稿日期:2008203228 作者简介:潘懋元(1920-),男,广东揭阳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肖海涛(1965-),女,湖北浠水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不少中国人认为,今天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统计表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9%,而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5%。但若从毛入学率看,到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适龄人口中绝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生源不足问题困扰着高校的办学;另_方面,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受众还只是很少部分群体。何去何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政策选择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①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与其他国家一样,人口、经济和大众化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平问题;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与人口结构之间便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上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能够满足近30%的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求,高等教育政策不能继续无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总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年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大學精神是大学活的灵魂,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迷失,对此,基于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实际,概括当代大学精神迷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将会有着现实的意义。 标签: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精神;迷失;重建 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6月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主持召开的“关于中等教育的未来结构”的会议上提出著名的“精英一大众一普及”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阶段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而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使高校在校生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7%,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正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化阶段,大学已经从社会经济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市场因素也已渗入到办学中,为适应这种趋势,各大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组织形式以及内部结构,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大学的大学精神却在不断迷失,大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此,研究我国大学精神的迷失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对现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1.1大学精神的内涵 对大学精神含义及内涵的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王翼生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苗素莲认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的形成和过程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大学自身的角色定位,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又以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区别与其他组织机构的独特气质。”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生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在综合以上不同专家学者的观点之后,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并从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所依托的载体,它的传播、体现所依靠的媒介,以及它最终的归宿、实质三个方面来解读大学精神。 所谓载体,即大学精神以何为依托,可以说大学是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温床。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 韦家朝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具有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别具一格的办学体制、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特点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可以概括为:我国高等教育应树立国际化观念,科学、准确地确立并坚持自己的发展定位,选聘优秀校长,引进一流师资等。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 igher Education of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Its Enlighten m ent on China sH igher Education WE I J ia -chao (R esearch I 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 ji n g Un i v ersity ,N 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 n ter nationalization o f h i g her educati o n o f Stanford Un iversity are m a i n l y e mbod ied i n its school-runn i n g i d ea w ith i n ternati o na l v ision,t h e unique schoo l-runn i n g syste m, the world-c lass teaching force , etc The enli g htenm en t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n Ch i n a s h i g her education can be summ arized as f o llo w s :Ch i n a s higher education shou l d develop inter national concepts ,estab lish and adhere to the ir o w n sc i e n tifi c and accurate deve l o p m enta l orientati o ns ,se lect ou tstanding pri n c i p als ,i n v ite first-class teach i n g fo rce and so on K eyw ords :S tanford U niversity ; internati o na lizati o n of higher education ; characteristic ;enlighten m ent 1995年5月,我国新颁布的教育法指出:国家鼓励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发展和现状 (一)兴起 斯坦福大学(Stanfo r d University )注册于 112 * 收稿日期 2009-09-18 资助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项目编号:08J YB010)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韦家朝(1972-)男,广西贵港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多数高校仍有逐渐趋同的趋势,所以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对普通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如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使其培养各具特色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人教育理念,实施成人终身教育;强化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监督;等等,以期最终形成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等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 一、普通高校要分类管理 1稳定研究型大学规模,培养国家顶尖科技人才 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对其办学水平加以评定和管理,根据定位配置相应的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故不宜设置过多的研究型大学。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至少有150~200所大学希望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实际上只要有30~50所就可以满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型大学要缩减规模或稳定规模,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就不利于开展精英教育。 2巩固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行业地方性骨干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指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一般在200以内。这类大学多脱胎于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从国家部委主办的行业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了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骨干人才的重任,这些学校既要承担行业和地方的一些重要科研课题,又要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因此,这类学校的专业建设应当摆在突出地位,不应盲目扩大规模,应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可能享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避免“全面开花”,到处撒“胡椒面”,应当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高以及关联度最大的原则,和行业和地方的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精选学科专业,找出比较优势,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化发展或差异化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3适度发展教学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型高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向学术型人才发展,也可以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类学校可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应当以特色立校,准确定位,按照社会需求原则,做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路径_孙刚成_宋紫月

第18卷第4期集美大学学报 Vol.18No.42017年7月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 Jul.,2017 [收稿日期]2017-04-05[基金项目]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育学”(2015SXTS01);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 题“捷克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陕西的启示研究”(SGH13093) [作者简介]孙刚成(1969—),男,河南濮阳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 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路径 孙刚成,宋紫月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加入WTO 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需求的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较之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存在诸如地区和学校间发展很不平衡、高校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教师国际化水准低、校际交流与合作不足和学生缺乏必要的国际化训练与交流机会等突出问题。为此,中国高等教育亟须通过加快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统筹发展、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教师国际素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更多地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与国际沟通能力的高级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平衡;教师国际素养;师生流动;跨文化视野[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17)04-0043-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走向经济 全球化时代。在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高等教育也在渐渐向国际化迈进并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学联合会IAU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给出如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包括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涵盖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 下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45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本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放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 国际大背景之下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进程 [1]68 。近些年,诸如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 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上已取得显著成绩。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伴随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其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高校师生间的交流日趋频繁,科研合作不断深入。显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发展 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首先,这一发展需求源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外贸易的逐步扩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708亿元,进一步强化了世界经济总量大国地位;对外贸易总量达到245741亿元,其中出口1141255亿 元,进口104485亿元[2] 。其次,信息社会的到来 使高等教育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20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在任何时候都是信息传播的核心,面对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高等教育也必须国际化。再者,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我国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全球化的今天,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要提高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就要不断地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以此推动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有一定规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报告,中国大陆赴海外留学生人数居世界前列。而外国来华的留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大陆2015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该年度出国留学的人数高达52万人,外国来华的留学生人数约为40万人。因其政治的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根据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 ?G649.2 A 1006-026X(2018)08-0000-01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处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阔步迈进的阶段,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继而促进我国经济 社会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自2018年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法律、决定、计划,积极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力图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18年为9.8%,2018年为10.5%,2000年为12.5%,2018年为13.3%,2018年为15%,达到马丁特罗所说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提前三年完成了毛入学率15%的目标,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18年为19%,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2018年为22%,2018年为23%等等,来说明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学生人数增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2300万人,201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数达到2500万,是2018年的4倍,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特点 ?(1)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与人为性。2018年,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了加快实现现代化,也为了刺激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改变就

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加强高等教育大数据建设,全面了解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受教育部委托,今年5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正式开展“201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收到556所本科高校填报的问卷,内容包括国际化战略、组织与管理、教师、学生、课程与教学、科研、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9个方面的57项指标。 报告介绍了高等教育行业相关概述、中国高等教育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的现状、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高等教育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高等教育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3431万人,较19年3460万人减少29万人;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比19年的699万人数增加26万。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34.46万人,比19年增加4.8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7196.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31.08亿元。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国内高等教育中不但存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之间的竞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竞争,同时随着留学热高涨,国内高等教育业面还

临着国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为此,教育部不断加强和促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 当前公办高等学校和民办学校都走特色化道路,但公办高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又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产学研一条龙,比民办学校起点高、速度快。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市场集中率仍然非常高,民办高校无论是从学校数量还是从培养学生数量上都只占绝对少数,在校生与招生数量的增长以及实现大众化的绝对主力是公立高校。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特征和矛盾日益显现,在和谐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环境引导下,近些年来,我国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着力完善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间和各类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走非常有利的。到19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达到3350万人,在校生3080万人,其中:研究生17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6.0%."十二五"期间,将优化高等教育宏观布局结构。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按照国民经济布局和城镇化体系建设要求,完善中央部属高等学校和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战略布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形成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的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推进高等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发展。坚持稳定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可以以15%和50%作为划分标准,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时之间,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50%时,高等教育就处于“普及化”阶段。还指出一般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普及化阶段。199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392.0元,和人均GDP1000美元还有差距。但是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订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截止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高等教育学历者在全国总人口(6岁及以上)中所占比率都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1998年~2012年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76%,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大学扩招的十几年里,高校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人才,拥有高等学历者几乎遍布了各行各业。 然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各种计划、各种指标的一改再改,还有各种计划、指标的提前实现,各地争相拼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连年超额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实在令人担忧。在广东,除了某几间重点建设的高校之外,大多数高校都举债办学,有些债额以千万计算。虽然各级政府都在加大高校经费的投入,但是因为招生过多,生均所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实际购买力来计算是降低的。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会导致高校各种各样的问题。曹飞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公平问题、质量问题、教育经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等主要问题,还面临着办学条件饱和、教育质量受到挑战、高校经济负担加重、教育公平受到挑战的负面影响(曹飞,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一期)。 高校的办学质量应以其人才培养质量为重要参考,因而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包括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为同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而人才培养质量则由三轴长短确定。(张安富、施佳璐等,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及相关概念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1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问题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鲜明地显示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外适性过低。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技能层面,现代的大学生都难以具备竞争优势。就内适性而然,高等教育效果不明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文凭而学习。学生真证掌握知识较少,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甚至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实际掌握知识,有些掌握的很快就忘掉,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作用有限。对于个适性而言,现代大学校园活动五花八门,能较好的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因为外适性、内适性的不足,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是不足的。2011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高校与社会接轨,或许可以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 2013年,我国高校扩招基本结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注数量扩大的进程告一段落。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 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英语演讲

An inevitabl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economic basis of society, education depend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dition. Whe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reality with the inevitable,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become a trend. How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ward powerful, from four points of view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o fight and expanding the right to spea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output as well as short-term respons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Essentiall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a national cultural equality, a two-way process of integration, rather than pan-world process of a culture of a country. As long as we grasp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ends, a countries culture and education both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merging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