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新名词首次在新课标中亮相,是很受注目的。它所提出的观念和做法是全新的,而且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力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语文活动;二是主题研究。综合性学习更强调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条件,确定研究专题,多渠道地收集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或研究报告。综合性学习不但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能力、品质等,而且对教师、家长提出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首次进行研究,要提供一切帮助,并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这项活动在城市或许还能搞几次,但是在农村,我清晰地知道,我面临的困难是很难克服的。差距主要在:一是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实施几乎没有,而且学校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设置重重限制;二是农村留守孩子所占的比例很大,家庭经济基础差,家庭教育几乎是零;三是应试教育依然盛行,学校、家庭、社会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那学生就不可能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综合性学习上。

但是,综合性学习已经影响了我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语文课堂缺少的不正是综合性学习所独具的优势吗?假如我们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能让学生带有那么

一点自主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当堂研究、讨论,那学习的效率不是更高吗?当然一堂课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像综合性学习那样自由、那样宽松,只要我们能把握其本质的精神就行。

说句实话,我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搞过一次综合性学习,多年的经验迫使我就范,面对现实,我着实没有勇气去面对这早已知道的失败。但是我依然坚信:综合性学习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尤其是语文方面,我会在农村这块土地上好好琢磨,争取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之路。

西方经济学阶段2测验参考 6(共8个文档

11.弱式市场效率是指现今的证券价格能充分反映出其过去的所有信息。 答案[正确] 12.在有效的市场中,不存在尚未被利用的信息。 答案[正确] 13.股权资本即注册资本。 答案[错误] 14.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属股东,因此经营决策的权力也在股东。 答案[错误] 15.如果资产收益率低于负债利率,则权益资本的收益率有可能高于、也有可能低于资产收益率。 答案[错误] 16.如果银行利率的变化趋势是上升的,则采取固定利率的借款办法较好。 答案[正确] 17.当市场利率高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则债券的价格会高于面值。 答案[错误] 18.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 答案[正确] 19.非系统风险是指企业自身的风险。 答案[正确] 20.产生理财风险的原因之一是投资者信息不灵。 答案[正确] 21.投资者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不应包括通货膨胀率。

答案[错误] 第九章国民经济的循环与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国民经济的简单循环的是()。 A: 生产与消费 B: 政府与居民 C: 出口与进口 D: 投资与储蓄 答案[A] 2.居民提供的资本与劳动后所得到的报酬一部分用于储蓄,这说明()。 A: 企业的投资增加 B: 企业的全部产品到能卖完 C: 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积存相应的增加 D: 企业生产基金存量的增加的扩大 答案[C] 3.以下属于存量的是()。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B: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 C: 每年的出口量 D: 某一时期的变量 答案[A] 4.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B: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 C: 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 D: 某人在2001年底存款5万元 答案[B] 5.下列经济变量既有流量也是存量的是()。 A: 储蓄和投资 B: 工资和保险 C: 注入量和漏出量 D: 供给量与需求量答案[A] 6.下列经济变量只有流量而没有存量的是()。 A: 储蓄和投资 B: 工资和保险 C: 出口量 D: 外汇储备量

对两学一做学习的认识和不足

对两学一做学习的认识和不足 篇一:谈谈我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认识 谈谈我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认识 谈谈我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认识 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即“两学一做”,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既然是经常性的教育,又是面向全体党员的教育,我作为党员就应该必须成为“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下来我就对“两学一做”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做“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首先要爱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带着感情学,学起来才不会枯燥无味,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作为党员,就是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党,爱的情感,就会刻骨铭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全心全意钻进去,深入下去,做到爱不释手,学有体会,学到精髓。爱学,方能长久;爱学,方能“安专迷”;爱学,才不会心生抵触而厌倦;爱学,就要一切清零,放下姿态,字斟句酌,从头再来。“两学一做”,是指导全体党员身体力行的总纲领,我们只有通过深入学习,不断学习,才不会迷失方向而前行有力。 二、做“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还要善学。善学就是要带着问题

学。毛泽东同志曾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事物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产生出来,就要去解决。不解决问题,工作就会迟滞不前。只有解决了问题,一切才能得以发展前进。问题解决不了,就要去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方法,找到依据,找到动力,找到支撑点。这样,学习才不会盲目迷茫,学习才会有的放矢。有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战胜困难的武器。这样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做“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关键在做。学习是为了行为实践。做合格党员,合格二字,力有千钧。党员区分与普通群众,就是要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比普通群众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合格其实也就是另外一种意义的优秀。党员必须让自己优秀起来,才会让普通群众服气和信任,也才会去很好地服务普通群众、引领普通群众。学习是为了提高,提高就是不断地修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的提高,就是要去至臻完美,用更好的作风,更好的精神风貌,更好的行为举止,更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去会作为,好作为,善作为。 终身实践“两学一做”,应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为。只有我们党员都去终身学习,终身实践,从自我做起,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才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篇二:两学一做学习心得体会 两学一做学习心得体会 龙潭一中杨万照

论析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

论析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 【论文关键词】劳动;劳动价值论;知识;知识经济;价值;商品价值;商品效用 【论文摘要】通过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关系,认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认识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认识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认识知识经济的作用,认识商品价值与商品效用的关系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0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它首当其冲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因此,我们利用马克思这一理论基石需要联系当代的实际,加以深化和发展,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和发挥它的理论生命力。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1正确认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一再明确指出,劳动(指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这个“劳动”。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成了除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另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成了脑力为主。脑力劳动又可分为理论研究型、知识应用型、技术创新型和经营管理型等。在新世纪里,现代劳动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大,劳动的创造性日益提高,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对当代社会劳动形式这一新特点,在分析、研究劳动创造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主要由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熟练操作劳动三部分复杂劳动构成。不同层次的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外延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分工的细化,间接生产劳动将会越来越多地从直接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它在生产劳动整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过去只把直接生产劳动看作价值源泉已不符合实际了,现在应该明确:不论是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包括服务性劳动),都是劳动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化认识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早就肯定了生产力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新发展。随着现代劳动中的知识含量比重越来越高,知识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见,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密切。 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培养(主体化)和产品生产(客体化)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劳动力,知识越丰富,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的价值水平也就越高。形成劳动力价值的劳动,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此外也部分地来源于劳动者家庭及其本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劳动力价值应该是整个社会价值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知识转化为活劳动以后,形成更复杂、更高效率的劳动,它所生产的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等),也就包含着比简单劳动创造出高得多的倍加的价值。正因如此,社会收人的分配应该向从事复杂劳动的脑力劳动者倾斜,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知识有两种存在形态,即活劳动形态和物化劳动形态。前者主要表现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知识分子的劳动,后者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知识含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辅助性用品等。两种不同形态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活劳动形态的知识直接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物化劳动形态的知识虽为商品价值的增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但其本身价值则不能增殖,只能转移到活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中。活劳动的知识是创造科技含量高的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这种价值创造必须与物化劳动的知识相结合,才能变成现实。 3知识经济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主题的初探

探究性学习主题的初探 义堂中学柯富生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暗含时代对人的要求,也响应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无论是课程标准、教材,还是与之相关的教辅材料,见不把探究性学习提到相当的高度,使之处于教学最前沿.于是,探究便成了教师所热衷的教学形式. 探究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探究获得.探究更是一种思维形式.我们采用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不是为了形成热闹的气氛,也不是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让学生探究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从以下几方面设置探究性学习主题. 一、研究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学生设计志趣相投的探究主题 学生是有经历、有经验的人,寻找与学生主体经历和经验相贴近的活动主题,学生必然感兴趣、愿意参加。这就是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强调以学生的经验增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动力,把知识的学习与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属于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把每个人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它十分注重学习和个人的关系.因此,在选择探究性学习主题时,应从学生的主体经验和人生经历中寻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主题. 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通过光在水、空气、玻璃中的传播情况揭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规律后,再让学生检索自己的生活经验,哪些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学生列出了“影子的形成”、“植树成行及排队时向前看”、“小孔成像”……,这些现象可能是学生曾经的体验,也可能是来自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或教材、图片的暗示,但不是每一同学对每一个现象都感兴趣.此时,让学生自行选择研究主题展开探究比教师一条线式的依次讲解要好得多.研究“小孔成像”的同学自选器材,根据自已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了再创造,再通过老师的引导,深入到对物像关系的探索;研究影子形成的同学居然走出教室。享受起阳光,在阳光下。无需巨尺,也不用上楼,亦能测出楼高…….学生的研究可能显得单一,但那是自己的,深刻的,收获的是探究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探究后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探究主题的触类旁通。更意味着探究之花正群芳争妍. 再如,学生学习“音调”也可以从多方面人手.如今的学生从小学习音乐是很普遍的事情,不同种类的1乐、弦乐,甚至声乐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音调”学习的切人口.但老师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顾此失彼,有众口难调之感.如果让学生选择自己所热衷的乐器进行“音调”的探究,学生同样都可以弄清1、2、3、4、5、6、7、i各音阶的根本区别在于音调的不同,在于振动体振动的频率不同.这样“投其所好”的探究不仅没有使学生的知识面变得狭窄,反而会给学生以异曲同工的美感,甚至可能引出与“音色”有关的新问题,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 二、聚焦学生的感性视野,为学生设计感性的探究主题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感性年龄阶段,他们已有的经验均来自于有形、有声的感性事物和感性过程.很多理性的东西若靠学生去想象,几乎无法做到。即使能做到一点,也缺乏生命力.因此。在为学生进行课堂预设时,必须给他们提供感性的实体,给他们展示感知的过程.若是学习“声音的产生”,不让学生看到物体的振动;学习“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不能让学生捕捉光的传播路径;学习“温度计”不能让学生感知到液体的热胀冷缩等,而靠“虚构”使学生向理性延伸,这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意愿.由此,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主题设置时,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感性成分,让过程富含感性,是对学生发展应予的物理关怀.曾经以为,“液化”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物质从气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不让学生“创造”自己的水珠呢?给学生提供足量的冰块、盛有热水的热水瓶、玻璃片、塑料薄膜、大小烧杯……,解决如何才能在玻璃片或塑料薄膜上获得小水珠,并尽可能收集到烧杯中.学生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都能用玻璃片作为冷热的屏障,在玻璃片温度高的一面收集到水珠.学生通过探究“找到水珠的过程就是液化”,无须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通过冷热交汇形成水珠是那么

西方经济学阶段2测验参考 5(共8个文档

32.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 E d > 1 B: E d < 1 C: E d = 1 D: E d =0 答案[B] 33.在突点的需求曲线模型中,突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 左右两边弹性一样大 B: 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 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C] 34.突点的需求曲线模型是()。 A: 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 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 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D: 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有弹性 答案[C] 35. A: 若干企业占有相同的市场份额,成本结构也相同,有价格冲突 B: 若干企业占有相同的市场份额,成本结构不相同,有价格冲突 C: 若干企业占有相同的市场份额,成本结构也相同,无价格冲突 D: 若干企业占有相同的市场份额,成本结构不相同,无价格冲突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当市场价格处于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时,厂商将()。A: 获得最大利润 B: 不能获得最大利润 C: 亏损 D: 获得正常利润 答案[AD]

2. A: 获得最大利润 B: 价格确定在P1 C: 价格确定在P2 D: 利润等于(P1 - P2)Q1 E:利润等于价格 答案[ABD] 3.厂商的倒闭点是()。 A: P=AVC B: P=ATC C: TR=TVC D: 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E: 以上说法都对答案[ACD]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市场需求线()。 A: 大于平均收益曲线 B: 等于平均收益曲线 C: 大于价格线 D: 等于价格线 E: 等于边际收益曲线 答案[BDE] 5.厂商要获得经济利润,一定是()。 A: TR >TC B: P>AC C: TR >TVC D: P>AVC E: TR=TC 答案[AB] 6.厂商要获得贡献利润,一定是()。 A: TR>TC B: P>AC

浅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论文关键词】深化;劳动价值论;活劳动;价值源泉认识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价值基础之上的。劳动创 造价值的理论是由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经历了威廉?配第、亚当? 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多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发展,最终由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价值论科学的体系。新时期,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在于坚持价值来源于 活劳动的一元论,确立生产精神性产品的的劳动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劳动也是 生产性劳动的观念,并且做好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因为各个产业 发展的不协调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马克 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有关于政治 经济学的所有理论都是构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对于劳动价值论,在新 时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人的认识。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与演进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是由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奠定的。 (一)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 1,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成绩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个 考察了商品价值问题,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因为劳动,从而确 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时间成反比;认识到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认识到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劳动,也意识到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决定的。 2,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缺陷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混同了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 不同的范畴;其价值和价格概念也含混不清;没有把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创造 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把使用价值及价值混为一谈。 (二)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理论有所发展 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斯密明确提 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 还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但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彻底性,他认为:(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2)商品的价值是由 交换时所购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是由“多种收人”,即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的。斯密的第三种价值决定论被后人称为“斯 密教条”。 (三)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在资产阶级限度内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是英国古 典经济学完成者 大卫?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实际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作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并且他始终坚持商品价值是由劳 动时间决定的观点,对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他同意斯密 的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人”,但不同意“三种收人”决定价值。但李嘉图 无法从价值规律的范畴内说明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无法解 决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之间的矛盾。所以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 价值论不能完整的解释价值规律。

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生活中的负数》一节课这样来上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仅满足了学生已有数学现实的再现,而且使学生的认识科学化、深刻化,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生活中的负数》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负数的必要性,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读写温度,会比较两个温度的大小。“生活中的负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教者较好的把握了数学概念的实质展开教学,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运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实践,感受了数学的学习乐趣。 重视学生对概念的建构过程 对于“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题而言,课题本身很新,学生的感知也很有限。但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重视学生对概念的建构过程; 概念引入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记录具有相反意义的三组数量,并通过有序反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比较,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而且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自然地引出课题; 直观感知阶段,教师借助温度情境,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计上所表示的度数学生的观察能力强,能通过温度计上读写出所表示的摄氏度,并说出各摄氏度所表示的意义,比较温度的大小等,顺利完成了对概念的初步建构。 巩固拓展阶段,师生一起讨论了“电梯中的正、负数”、“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方向中的正负数”等实际情景中的问题,不仅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参与中明确感悟到正、负数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感悟到“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也初步感悟到负数大小的比较,更进一步体验到了正、负数表示的是方向相反的量。教师又创设了电梯上下的情境,黄山、吐鲁番盆地与海平面的直观图,向东或向西相反方向的行进,让学生表演刘翔跑步与风速的方向,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了掌握,学生也更深刻的体验到正负数方向的相反性,这是概念的本质核心所在,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 特别是两个零下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先分别与0℃比较,看哪一个温度比0℃低得多,哪个温度就低。在学会比较温度的同时,有些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

研究性学习中怎样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研究性学习中怎样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有何特点? 与其他类型的学习评价相比,研究性学习评价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研究性学习评价中,评价者或是一位指导教师,或是由一群教师组成的课题指导小组;或是学生个人,或是学生小组和整个班级;或是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单位,甚至包括媒体等。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丰富、灵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认识和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可通过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研究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研究设想、建议等。 二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获体验。主要为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征文比赛、学生周记和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研究结果来反映。 三是学生的研究成果。学生研究的成果可以是已取得成果的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也可以是设计的某种方案、制作的某个成品,还可以是没有结论的开放性的意见书、倡议书等等。 四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变化。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会提高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外露在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发现、课堂参与、思维过程。 3、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 研究性学习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与组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方法,有时还可通过观察小组活动和个人表现,非正式讨论和提问等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如何选定? 教育目标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评价标准、评价指标

西方经济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如果竞争市场的厂商面临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的局面( C ) A、如果厂商减少产量,他的利润将保持不变 B、厂商一定在赢利。 C、厂商增加产量有利 D、厂商一定在亏损。 2、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是(A) A、固定不变 B、经常变动 C、1 D、0 3、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D )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4、下述哪一项对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B ) A、AP在TP达到最大值之前达到最大 B、TP增加时,AP持续增加 C、当可变投入要素带来的MP为零时,TP达到最大 D、MP在AP的最高点与AP相交 5、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为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等于( B ) A、0元B、5元C、5元D、7.5元 6、对应于边际报酬递减阶段,STC曲线( A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7、如果市场价格超过平均成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垄断厂商多卖一单位时( D )。 A、对总利润没有影响,但会缩小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B、总利润会减少 C、厂商总收益会减少,其数额等于P-AC D、总利润会增加,其数额为MR-MC,并缩小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内容摘要: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马克思赖以揭示剩余价值来源、阐明剩余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深化认识 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实践过程中与新的国际环境中,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继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经济成份的调整与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与扩大,企业家阶层的产生和增加,生产要素的参与分配与智力劳动的收入增加,以及其他一些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自然而然地提出了100多年以前曾经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否还能解释或指导当今中国的现实经济生活。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时代赋予理论工作者的任务。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必须要正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矛盾及其规律、理解资本

主义经济运行及其基本特点的重要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不仅要运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而且还要运用于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当今时代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的知识化,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就必定是发展和开放的理论。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社会劳动有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之分。生产性劳动即创造价值的劳动,非生产性劳动即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生产性劳动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因此,马克思当时将服务行业的劳动列为非生产性劳动的属性,尽管马克思也认为其中的许多劳动是社会必需的。高新技术本身有价值,而且可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但不创造价值。如一项发明专利、一份研究报告、一个设计方案、一个电子软件等。都是人类劳动(主要原因是脑力劳动)的产物,而且往往是复杂程度很高的活劳动的结晶,高新技术一旦在生产中运用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如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既能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又能够极大地提高产量。但高新技术本身不会创造价值,价值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在商品的交换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同样是生产劳动,同样要创造价值。产品有有形产品也有无形产品,精神产品是无形产品,随着社会进步,精神产品会越来越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探究性学习即研究性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但课改与教学实践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及特点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或误区。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和任务驱动性等特点。正确理解这些特点,对课程教学会产生积极导向作用。要体现上述四方面的特点,就应提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进行教学,即以课题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获得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学习重点,不要给各个班级安然死任务。学习任务应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去完成、自己进行评价。上面的成功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探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一)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二)自主性自主性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是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靠传授式的教学难以获得。(三)过程性探究性学习重在过程,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就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应该以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是要看学生的态度和表现,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对于那些完全不投入学习活动的学生,既要在成绩上有所表示,更要让他们自己找出差距。(四)实践性探究性学习不同于简单的学科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实践,要活动,正如上面的案例一样。要注意的是,过去我们往往把实践狭隘地理解为与体力活动或动手技能相关的操作活动,如过去在理科的实验课强调的就是动手操作技能。现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动手操作的技能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更重要的是能发现问题;能够制定一套方案去解决问题,技术的问题有专门人员去解决。实践并不等于操作,而包括从提出问题到求得结论、做出评价的整个过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都是实践。所谓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五)教学方式的任务驱动性要体现上述四方面的特点,就应提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进行教学,即以课题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获得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学习重点,不要给各个班级安然死任务。学习任务应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去完成、自己进行评价。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k=11 沈志勤 学校开了每周两节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使我们在学习课堂的知识外还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的知识加以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我参加的是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是“近视与课桌椅高度的关系问题”。在这里面,我们首先通过对同学们的近视情况进行统计,然后进行了对各种类型课桌椅高度的调查,并制作了几十份问卷调查、访谈活动、实地考察、制作模型等等。 在这样生动而自由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明确“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方式;了解学生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程度,对课题研究的兴趣所在,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形式,让学生初步接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内容,培养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掌握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言 1.对学生完成“自读练习”的情况作简要小结。肯定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指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研究性学习性质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许多学生的自信心不够强,主体意识还不够明确。 2.对学校的总体计划作简单介绍。简述学校的“实施方案”,并补充强调:所举办的研究性学习系列讲座是从学生提出的“讲一些理论”的要求出发,强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但是这还不是“研究型课程”的本身;与这个讲座并行组织的科研方法、研究动态等一系列讲座,主要作用是由各方专家介绍一些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等,其主要目的是“教授方法、拓展视野、启发思路”,但是这也不是“研究型课程”本身! 3.交代任务:本节课我们将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 二、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 1.揭示误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三类: ①看作“课内的延伸”;②等同于“课外活动”;③认为是另一种“积累知识”的方法。

2.说明三种“片面的理解”:①是“实践性很强的课”;②是“迎合兴趣、脱离题海的课”;③是“研究至今仍无法理解的问题的课”。 3.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 (1)从“学习的革命”切入―― 教育面对着“信息爆炸”有两条思路: 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其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习的革命》一书就是这个思路。但“高效的学习”只是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它强调“授人以渔”,但实际上并不关心打到的是什么“鱼”。高效的学习所追求的是掌握知识的量,而不是质,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时代注重单位时间效率的观念。 另一种思路是“研究性学习”。其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供研究性的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西方经济学》三个阶段测试卷参考答案第二套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16%) 1、正常利润是:() A、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B、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C、隐含成本的一部分。 D、B和C都对。。 2、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是() A、经常变动, B、固定不变, C、1, D、0 3、一垄断者如果有一线性需求曲线,总收益增加时() A、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增, B、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减, C、边际收益为负值, D、边际收益为零。 4若一个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经济利润消失,则价格要等于() A、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 C、平均成本 D、平均可变成本 5、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即可以同质,也可以有差异, D、以上都不对, 6、若厂商处于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下列何者给出() A、VMP A曲线, B、MRP A曲线, C、MFC A曲线, D、MPP A曲线。 7、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p、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8、”花布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C、一定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二、判断题(16%)

1、政府给失业者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应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2、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社会的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 3、如果政府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机器替代劳动,这将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可以实行差别价格() 5、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6、如果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 D=-2,P=20,则MR为30元() 7、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可以实行差别价格() 8、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三、简述题(28%) 1、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 2、说明外部性的含义,并各举一例说明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 3、说明GDP与 GNP的区别与联系。如果一国实行引进外资的政策,导致外国投资的增加,这样的政策对GDP和GNP的影响如何。 四、计算题(40%) 1、一垄断厂商决定在两个市场上实行差别价格,两市场的需求曲线为:P 1=15-Q 1 , P 2=25-Q 2 ,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5+3Q。 求:(1)垄断者分别在两个市场的价格,产量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若厂商不实行差别价格,求其价格、产量和总利润。 2、某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TC=Q3-60Q2+1500Q,产品的价格P=975美元, 求:(1)厂商利润为极大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厂商的产量, (3)若市场需求函数为P=9600-2Q,问长期均衡中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数量是多少?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逻辑与思维 逻辑: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由于“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逻辑”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 思维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重要) 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 思维的逻辑形式: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此章非常重要!!!) 第一节判断的概述 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 (二)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 注意:三、判断的种类(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 判断的分类:

第二节性质判断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它又叫作直言判断) 任何一个性质判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个部分组成。 主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用S表示) 谓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用P表示) 联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的概念。 量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量项三种: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称量项 二、性质判断的种类 1、按照质(联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S是P。 否定判断: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S不是P。 2、按照量(量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 单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是(或不是)P。 特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是(或不是)P。 全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S是(或不是)P。 3、按照质和量的结合,性质判断可分为如下六种形式 (1)单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某个S是P。 (2)单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某个S不是P。

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摘要: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内涵。劳动价值论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劳动价值论;经济改革;现实意义 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揭示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指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开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期、机遇期、挑战期,深入研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要求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构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但其性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统治作辩护,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上偏颇不足。他们不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在解释价值的转变形态上缺乏说服力,把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和它的纯粹形式混淆起来;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它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马克思是在批判和继承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体系。

课堂性学习评价之四要素

课堂探究性学习评价之四要素 摘要: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把握四个基本要素:一是问题设计的可行性;二是素材来源的丰富性;三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四是探究结果的生成性。 课堂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在学生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其智慧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式的学习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改革后,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些章节设计了探究性学习课,各学科都不同程度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活动方式,在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探究结果的认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对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标准。如何科学地评价课堂探究性学习成为指导探究学习的重要依据。结合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以及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把握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一、问题设计的可行性 学生是围绕科学性的问题开展探究性活动的。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展活动,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至关重要。既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又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知识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研究,收集史料和利用材料进行解释和论证,还要难易适度,过难和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好难易程度,既能让学生尝到探

究的成果,又能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还能生成新的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课堂上根本无法完成。 二、素材来源的丰富性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对收集到的素材和事实证据进行归类甄别,制作加工,形成有说服力的解释,对问题作出科学性回答的同时并形成新的认知过程。因此,需要有比较丰富的素材,供学生分析归纳、讨论和参考。观察、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最基本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途径,网络资源、教材、报纸杂志都是素材的来源途径。如果设计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收集材料,导致素材缺乏,是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的,学生也无法形成正确的结论。 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探究性学习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总的特征可概括为“活”与“动”两个字。“活”的重要表现之一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动”则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要使学生“活”“动”起来,就必须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学生答辩、问答、实验、观察等,学生还可以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中去观察,去亲身感受。让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其中,真正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但在实际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教师问,学生答,为达到学生都回答的目的,教师问题设计简单,有时甚至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企图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问答是无效的,谈不上活跃的课堂,也无法实现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