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高估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高估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高估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高估

问题及其解决途径3

○ 李社环

[摘要]根据国际公认的合适的70%养老金总替代率,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企业年金或者其他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合适水平应在35%左右。由此推断,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应设定在15%左右;政府关于企业年金或者其他私人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总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该设定在缴费工资的15%左右,或者企业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设定在工资总额的715%左右,而非4%。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养老金替代率

[中图分类号]F840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2X(2010)—02—0137(04)

[作者]李社环,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上海 200433

一、现行养老保险体制的保障目标及其相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统天下的国有企业被多种经营体制下的经济主体所取代,国有企业职工原来那种享受国家终身保障的退休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政府就积极着手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90年代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文件。[1~5]从这些文件内容可以看出,政府是希望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推行世界流行的“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此,国发[1997]26号和国发[2005] 38号文推出了全国统一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其缴费和计发办法已先后付诸实施;政府的初步设想是总体养老金替代率为80%,其中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60%,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为20%。事实上,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的解释,[6]对于缴费年限35年的职工来说,国发[1997]26号文设定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815%,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20%,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3815%;国发[2005]38号文设定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912%,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35%,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2412%。关于企业年金,国发[2000]42号[7]文给出了指导性税惠规定:“企业年金中,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列支”。这一规定是针对企业年金目标替代率20%提出的,因为按照企业和个人各承担50%缴费的企业年金缴费结构,8%的缴费率可以使企业年金替代率达到20%左右。

根据上述预定的养老金替代率,不少人认为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水平与国际公认的70%养老金替代率标准相符合而且还略有偏高,体现了我国一直以来养老保险的充分保障性。也是根据这些政策和税惠精神,各省、区、直辖市制定了本地基本养老保险的配套政策和企业年金税惠规定。虽然各省区直辖市税惠额度有些差异,但大多数的税惠政策是:企业缴费在职工工资4%或5%以下部分可以在税前列支。

3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137 

 138 

笔者要探讨的问题是:我国这一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真的能够使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接近60%,使养老金总替代率达到

80%的保障水平吗?企业年金按20%的替代率来设计能真正

保证企业职工在退休后不会有大的生活水平落差吗?企业年金的税惠额度设定在4%左右的水平合适吗?否则将如何改善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障的充分性?

笔者借助数量模型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侧面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出实际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大约在35%左右,与预定目标60%存在很大差距;由此,揭示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保障的不充分性、企业年金缴费按照4%的税惠额度之不合理性,提出了改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建议。笔者认为,根据国际公认的合适的70%养老金总替代率,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企业年金或者其他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合适水平应在35%左右。由此推断,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应设定在15%左右;政府关于企业年金或者其他私人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总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该设定在缴费工资的15%左右,或者企业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设定在工资总额的715%左右,而非4%。

二、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高估问题的分析

(一)从企事业单位退休收入差距看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之高估程度

从1995年至今,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双轨制”:对城镇工商企业职工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实行人薪发

(1994)3号文[8]所规定的特殊退休收入制度。在上海,与人

薪发(1994)3号文相对应的是“沪社保业二发(1994)21号文”。根据该文[9]的计发办法,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离休后的离休费,按本人离休时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基础工资之和全额计发;退休后的退休费,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按本人退休时的数额全额计发,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按本人退休时标准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及其以上的,按两项之和的88%计发。一般地,一个具有35年工龄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获得的退休金与退休前工资之比在90%左右,相当于养老金总替代率约为90%。

这种“双轨制”使得企业职工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收入存在很大差距。因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一个在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员退休后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在机关退休

的清洁工。[10]

一般而言,即使工龄、职称和职务相同,企业

职工退休后的退休金替代率还不足事业单位职工的一半,普

遍认为前者的退休收入几乎是后者的1/3。

这一差距水平说明,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替代率远不足

60%。由于计算退休金的工资基数并没有包含在职时的全部

工资收入,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上述替代率已经高估了。即使按照机关和事业单位计算替代率类似的方法进行粗略推算,“统账结合”下的基本养老金实际替代率大概在35%左右。下面的分析将更加明确这种差距及其来源。

(二)从给付计算标准看基础养老金替代率高估的程度

按照国际通行的定义,养老金替代率是指职工退休后

(如月度)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的(月度)工资收入之比率。

然而,我国现行的(按国发[2005]38号文)基础养老金是以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工作并缴费35年的退休职工可获得35%计发基数的基础养老金,其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按35%计算;可见,通行定义中的“退休前工资收入”代之以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

笔者认为,这种“平均值”低估了职工退休前的工资水平,高估了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大约30%。

事实上,社会在职平均工资是各种级别、各种工龄职工货币工资之平均值,应低于退休人员的平均货币工资水平。

一方面,影响社会在职平均货币工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率。如果取定某年为基年,令社会在职平均工资在基年为W 0,基年之后的第m 年为W m ,令π和ρ分别为年度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力增长率(简单起见,假设它们不变),那么,有关系式W m =W 0(1+π)m (1+ρ)m 。另一方面,影响在职人员个人货币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率,还有工龄工资增长率和级别与职务提升带来的工资增长率。工龄工资是依据职员参加工作年限和在企业服务的年限来确定,工龄越长工龄工资则越高;级别和职务工资取决于职称、职务和技术级别的高低;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升的机会越多,因而级别工资越高。

不难看到,在没有通货膨胀而且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在职人均工资水平相当于单一职工一生的平均工资。更具体地说,令工龄、级别和职务所带来的实际综合工资增长率①为λ;假设这一典型的职工在上述的基年参加工作,G 0和G m 分别为该职工在基年和工作第m 年的工资水平,那么,

G m =G 0(1+π)

m

(1+ρ)m (1+λ)m R EFO RM O F ECONOM IC S Y S TEM

NO.2.2010

①这里的“实际综合工资增长率”中的“实际”是指扣除了通货膨胀和

生产力增长因素后的净增长率,“综合”是指由工龄、级别和职务三种因素导致的工资增长率;文中其他地方的“实际”,如在“实际替代率”中,是指真正获得的,或实际上得到的。

139 

以平均工作年限为35年计算:

W 0=135∑35

K =1G 0

(1+λ)k W m

1

35∑35

K =1

G 0(1+λ)k (1+π)m (1+ρ)m 因此,一个工作了35年的职工在退休前的工资水平与当年的社会在职平均工资的比值为:

β=

G 35W 35

=

G 0(1+π)

35

(1+ρ)35(1+λ)35(1+ρ)35(1+λ)35×135∑35

m =1

G 0(1+λ)m

=

35∑35

m -11(1+λ)35-m =λ1+λ×

351-1

(1+λ)35

β代表单一职工工作35年后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当时社会工资水平的倍数,即:

G 35=βW 35

显然,实际综合工资增长率λ大于0,因此,β大于1。例如,λ=1%时,β=112;λ=2%时,β=114;λ=5%时,β=210。总体而言,职工退休前工资水平高于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而且,工龄工资、级别工资和职务工资增长率越大

(或实际综合工资增长率λ越大),退休前一年职工的工资水

平与当年的社会在职平均工资的差距就越大,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关于养老金替代率高估的程度就越大。

笔者推断,这一部分的高估程度在30%左右。在日本,有一种“定期增薪制度”,不论哪个企业,也不论采取何种工

资形式,每年增长211%左右。[11]这就相当于工龄工资增长率

为211%左右,综合工资增长率λ高于211%。我国虽然没有这种明确的按年度增长率的“定期增薪制度”,但也有类似的工龄工资增长机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都较发达国家要高,不难断定我国的实际综合工资增长率应在211%以上。即使按照211%计算,也有β=114,这意味着用社会在职平均工资作为退休金计算基数相对于退休者平均水平低估了近29%。这一因素将使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从35%降至25%左右。

(三)从缴费工资范围看基础养老金高估的程度

按照国发[2005]38号文的规定,缴费工资是确定养老金缴费水平和给付水平的基础。因此,缴费工资的计算范围和方法不但影响到个人账户给付水平,而且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水平;缴费工资水平越高,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也越高,而且个人账户的积累越快,个人账户养老金则越多。

如果要与计算养老金替代率的退休前工资概念相一致,缴费工资应该是职工工资总额,应遵从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即,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等6个部分构成。参保职工个人的缴费工资应该是本人当月的全部工资收入,即工资总额。

然而,实际中的缴费工资远远少于工资总额。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方面普遍存在着漏报和瞒报的现象。导致漏报、瞒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基本养老保险有些吃“大锅饭”的机制,因而缴费企业有不情愿将缴费工资做足的主观动机;另一方面,缴费

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为企业漏报、瞒报应缴工资基数创造了客观条件。企业的养老保险业务是由劳资人事部门管理,而工资性支出却是由财务部门具体处理,两部门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不同,可导致部分项目漏报、瞒报。另外,工资及其支付渠道的多元化也为那些希望少报的企业提供了可行的途

径,为相关职能部门带来监管的难度。

[12]

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总额是普遍现象,因此,按照缴费工资计算养老金必然会高估实际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四)从精算假设看账户养老金高估的程度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积累基金,其替代率大小依赖于精算模型及其参数假设。通常的精算模型是养老金计划的收支平衡模型,即缴费现金流的价值等于给付现金流的价值。主要参数有工资增长率、养老金给付增长率、投资收益率、缴费率、缴费年限、退休后的平均余命等。国发[2005]38号文规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为2412%,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工资增长率、养老金给付增长率和投资回报率相同,缴费率为8%,缴费年限为35年;退休时的平均余命为12年,这些假设导致个人账户替代率被高估了。实际上这些假设并不符合我国的情况。目前我国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只有4%,全国平均工资增长率在10%以上,2006年全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低至53岁,[13]而全国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72岁,因而退休后的平均余命达19岁。用类似于笔者的另一论文所使用的精算方法,不难推算出个人账户实际替代率在10%左右,而不是2412%。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替代率存在严重高估的情形。不论是按照与机关事业单位一致的计算替代率办法还是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养老金替代率概念,企业职工从基本养老保险获得的养老金实际替代率在35%左右,远低于预定的60%目标。

三、解决途径之探讨

就上述养老金替代率高估问题的解决途径,笔者并不希望从产生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中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做足缴费工资和改变现行计发办法。这是因为:

(1)真正做足缴费

2010年第2期经济体制改革

 140 

工资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负担,而且有失公平性,“漏报、瞒报”不可避免,而且监管成本高、难度大。(2)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是要保障国民的生存权,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水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在20%左右就可以满足最低生活水平的要求。因此,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在15%~25%左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替代率在40%~50%;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用来满足个人灵活多变的生活需求。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在现有水平已经能实现其基本功能。(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往往是集中管理,安全性较高但投资效率低下。(4)经常改变基本养老保险设计不利于养老保险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为此,笔者提出通过如下途径来改善养老金总替代率和保障水平:

1.政府应尽快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税惠制度,大力推进

企业年金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补充养老金计划。建立企业年金的税惠制度是普遍的呼吁,然而,笔者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制定的养老金税惠政策不但要让企业年金享受

税收的优惠,而且也要使那些没有或不能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国民为养老而参与的储蓄计划或养老计划享受与企业年金计划相当的税收优惠。

(2)中央政府制定的税惠政策应该是全国统一的、指导

性的和阶段性的。各省、区、直辖市可根据自身的人口因素,如平均寿命状况、经济基础等设定具体的税惠比率,税惠的上限可随环境的改变而适当进行调整。

(3)目前阶段的税惠上限应为总缴费工资的15%~20%

左右;对于企业年金,企业缴费部分税惠上限应为715%~

10%左右。

2.做实个人账户,并实行商业化投资运作,以改善个人

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为此,可借鉴智利、新加坡等国家关于基本养老金管理的经验,由政府批准的具有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的商业机构来投资运作。类似于企业年金的管理办法,可以允许个人账户的所有者或通过其受托人选择投资管理人,以提高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加快其积累速度。

3.逐渐延长退休年龄,并使法定退休年龄的增长速度大

体上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相一致,使退休后余命在15~20年左右。适当延长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或让女性职工与男性职工退休年龄相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

〔1991〕33号文)[Z].1991.

[2]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

知(国发〔1995〕6号文)[Z].1995-3.

[3]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Z].1997-7-16.

[4][7]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

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Z].2000-12-25.

[5]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

定(国发〔2005〕38号)[Z].2005-12-3.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宣传提纲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2号)[Z ].

2005-12-3.

[8]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

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人薪发〔1994〕3号)

[Z].1994.

[9]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

海市人事局,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上海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一九九三年工资制度改革后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的实施办法(沪社保业二发〔1994〕21号)[Z].1994-11-17.

[10]中国发展门户网.企事业单位差3倍,劳动保障部

直面“养老金不公平”[E B /OL ].htt p://cn .chinagate .

https://www.360docs.net/doc/659732427.html, /s ociety/2007-03/14/content_2369641.ht m .

[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日本企业工

资制度的特色[E B /OL ].htt p://www .

coea .molss .gov .

cn /news .as p id =1235.

[12]杜贞耐,王立明,相垣新,崔传佳.企业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基数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E B /OL ].中华会计网校,htt p://www _chinaacc _com.

ht m ,2004-5

-18.

[13]杜 若.我国平均退休年龄53岁提前退休冲击养

老制度[E B /OL ].htt p://www .022net .com /2006/7-7/

506948172866160.ht m l,2006-07-07.

责任编辑:刘金成

R EFO RM O F ECONOM IC S Y S TEM

NO.2.2010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分析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晚年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纵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针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特点,比较我国养老保险与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借鉴国外的一些相对成熟的经验,从而逐步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简介 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各异,不同国家之间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都比较晚,但发展却很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其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基金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以美、德、法等国家为代表,贯彻“选择性”原则,即并不覆盖全体国民,而是选择一部分社会成员参加,强调待遇与工资收入及缴费(税)相关联。保险对象一般为工薪劳动者,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待遇水平适中,如美国的平均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43%左右。待遇支付方面,一般有利于低收入人群。 (二)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以智利、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的政府强制性规定公私单位的所有雇员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局负责规范与监督基金的管理,不具体参与实际管理事务。私营性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法定的经营管理者。政府对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标准、财务状况、资产结构进行监管,并要求其交纳风险准备金;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按照分散化、透明化和独立化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基金可以用于购买政府债券、企业证券和民营化的公共设施;基金所有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从自己选择缴费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领取养老金,或者将积累的养老金连本带利转向人寿保险公司以支取年金。 (三)福利型养老保险。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以英、澳、加、日等国家为代表,

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介绍

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介绍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退休职工的保障程度,而且也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什么是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呢?下面是整理的什么是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欢迎阅读。 什么是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替代率是指劳动者刚退休时的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某一时期员工收入,包括退休前一年、前五年或者终生平均工资的比例等)的比例来反映养老保险的给付水平。它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关键性指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介绍替代率较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容易维持;替代率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就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较难维持,可能出现缺口。

含义: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计算: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其职工的现在每月的工资收入”来获得。 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公式替代率=退休金收入/在职工资收入*100% 养老金替代率决定居民“幸福感”影响中国消费者“幸福感提升”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友邦保险日前发布“中国主要城市居民保险需求及消费调查”结果,因长寿、疾病带来的财务风险,是影响国内消费者无法获得足够“幸福感”的主要顾虑之一:60%受访者希望退休后主要收入来源为社保基金和个人存款,但相同数量的受访者(60%)针对退休后能否拥有充足资金维持生活的问题,并不乐观。 调查显示,国内居民的实际忧虑与实际投保行为,构成了巨大落差。 自2005年起,我国已连续六年七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1年,国家将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40元左右。但是,尽管企业职工退休金连年上调,养老金替代率却在持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国际比较的方法论 (3) 第二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4) 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4) 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8) 三、智利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14) 四、波兰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17) 五、东亚(日本)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23) 第三章国外经验的启示 (31)

前言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保资金支付危机的到来,在全球社会保障体系变革的浪潮中,争论最多的是有关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每个阶层、每个个人实体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其发展历程中虽然形成的丰富的养老社会保障模式,但并未解决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或挑战。为了解答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同时出现情况下如何实现社会成员养老和保证社会公平这一问题,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1994)提出著名的“三支柱方案”(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自愿储蓄共同起作用),强调有关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应该向多支柱发展,这一政策主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推崇。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弥补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足等缺点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其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及其监管手段也被全方位、多层次运用于社会保险的经营管理,使两者在国家保障体系的构建中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在保障项目的层次上相互配合,在保障功能的发挥中相互补充。 基于这一认识,本章我们将对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几种有自身特色的养老社会保险进行比较,比较过程中我们将重点阐述其如何与商业保险之间互相补充,共同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重点阐述养老社会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同样研究方法也可以用于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其他领域,本章中我们也会对其有所涉及。 第一章国际比较的方法论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标包含两个内容社会目标和养老。这里的社会目标是通过养

2020年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2)

2020年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二、调整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左右确定。 四、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2017年4月13日 2017退伍军人养老保险最新政策:享受退役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补助

从2014年10月1日起,军人退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军人退役离开部队时,由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一次性计算给予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和军人职业年金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 补助对象 1、计划分配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 2、军队复员干部 3、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补助标准 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计算 1、军人退役到企业工作或者返回城乡的,参加企业职工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按其本人服役期间各年度月缴费工资20%的总和计算(其中:12%作为单位缴费,8%作为个人缴费)。 2、军人退役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按其本人2014年10月1日以后服役期间各年度月缴费工资20%的总和计算。2014年9月30日以前的服役年限,在其退休时由地方政府将服役年限视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计算给予养老保险待遇。 军人职业年金补助计算 从2014年10月1日以后开始计算。计算办法为:2014年10月1日以后服役期间各年度月缴费工资12%的总和(其中:8%作为单位缴费,4%作为个人缴费)。 2017军人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020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2016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计算 方法 时间:2016-08-29 【导读】2016年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新政策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上年度 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数/100+实际缴费工资累计额的8%/(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12月 养老保险计算公式是怎么规定的?我们都知道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缴费多少与缴 费的年限时间,但你知道吗?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是怎么决定养老金的多少吗?其实,养老金领多少是由养老保险计算公式算出来的,那你知道养老保险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养老保险在线计算工具】: 一、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 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 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示例】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 的启示 XX年12月14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Louise Fox 女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题为“养老金制度创新:世界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如下: 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避免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书中指出,有四个因素造成了当时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窘境。一是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主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出生率造成的。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人类老年所需的养老金也逐渐增加。三是越来越多的人较早离开了工作岗位。四是某些国家为了避免高通货膨胀,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这些因素都使得实施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养老保险债务缺口。世界银行建议这些国家从现收现付制度逐渐转变为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支柱构成:一是传统的现收现付体系,养老金的支付根据劳动者某几个年份的工资而定。二是基金制的个人账户,这是需要政府强制执行的,也就是劳动者每个月需要把他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的账户,养老金的支付取决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资金的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三是个人的储蓄。 当时,许多国家确实都在采取这一混合的多支柱的体系。而且出于刺激劳动者积极性的考虑,都在向朝贡献确定

(defined contribution)的养老制度方向改革,也就是退休后养老金的支付依赖于工作生涯中投资于养老保险的资金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为什么这些国家不从一个福利确定的(defined benefit)的现收现付制度直接转变为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主要是转型成本太高,如果完全变为一个纯粹的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当前这一代不得不要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由于政府养老保险债务总量已经很大,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只有由当代人支付,这就会极大地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大都是有两种并行的体系,新的劳动者被要求加入新的养老体系,而当前的劳动者可以在旧体系和新体系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下面就逐一地分析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改革前大都是现收现付制度。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引入个人帐户体系,英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的政府建议劳动者从旧的体系中退出来,加入到个人帐户体系中。二是减少政府的养老保险债务,改变养老金支付的计算公式,例如在价格指数方面的调整。三是加强养老金与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关联性。对于欧洲和中亚的转型国家,在改革中存在一些自身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大的利益集团,高的隐性养老保险债务、低的退休年龄和不完善的政府管理基金体系。因此这些国家仍没有采取基金制的操作办法,只是通过立法

2020年养老金工资标准计算公式

2020年养老金工资标准计算公式 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 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 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 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 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 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 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 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 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 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 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 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 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 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 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 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7日发布消息称,从2014年8月1日起,离退休人员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 (含2500元)的部分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而前2笔中每笔超过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3笔之后的金额可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

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

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 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20%计算;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满10年按办理退休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15%计算,以后缴费每满1年加发1%,限定为20%。 个人帐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储存额的1/120;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1995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再乘以1.3%。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职工本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乘以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当地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 综合性补贴:1997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2%,加1995年12月31日以前国家和省市规定的补贴,再乘以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本人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除以本人参加工作之时起至办理退休手续之时止的年限。 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举例说明: 假如退休的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为2000元,能够得到 2000*20%=400元,个人户头有6万元,60000/120=500元,合计是900元。 倒算回来,假设工龄是20年,则每月个人户头要交250元。250/11%*8%=182元,如果算上20年的个人帐户利息,也得每月扣个人170元。 假设将这170元每月存入银行,20年后,户头有42000元,两者的差额为18000元,但是银行的42000能够一次提取出来,而养老金得逐月领取。 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退休金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C1÷12×[20%+(H-15)×0.6%] 个人帐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过渡性养老金=X×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1.2%+调剂金 X=C1÷12n×(A1/C1+A2/C2+A3/C3+……An/Cn) 公式中: X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A1、A2……A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 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实际缴费年限 H为全部缴费年限 在解决退休金如何计算这个问题后,我们需要明白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是生存着的,就能够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所以,活得越久,就能够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更划算。

各国养老保障

各国养老保障 1889年,德国颁布《老年和残疾保险法》,标志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二战后《贝弗里奇报告》的出台,则宣告了普遍保障的福利国家理论诞生。从历史进程看,相对于非农产业劳动者的养老保障,农村养老保障发展也比较滞后,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民收入低、农业人口多、经济条件落后等因素,发展更为缓慢。 在全球170多个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与地区中,只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到农村人口。总的看,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条件、历史文化等各不相同,农村养老保障没有统一的模式,大致可以把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划分为福利型养老保障、保险型养老保障和救助型养老保障三类类型。在制度设计、财务机制、缴费与待遇水平上,也呈现多样化特征。 发达国家具有共同的制度背景,如农村土地私有制、农业人口比例低、国家财政对农业给予大量补贴等。对于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有的国家设立单独制度,有的国家将城镇制度延伸到农村,农民都有着很好的保障程度。从内部结构看,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和责任不同,可以明显区分出不同的三个支柱:公共年金、专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农村养老保障“三支柱”模型以保险型的日本和福利型的加拿大为代表。第一支柱:国民年金(公共年金)、第二支柱:专业性农民养老保险(专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计划。 农保万花筒 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主要由缴费型养老保险与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组成。缴费型养老保险主要在突尼斯、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阿尔巴尼亚、越南等国家实行,多数是自愿参保,财政给予补助。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和缺乏财政收入、低收入群体缺乏缴费能力、缺乏管理能力、地理因素和人口分散等因素,导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很低,缴费型养老保险在发展中国家运行良好的并不多见。由于多数人口排除在强制性养老保险以外,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了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这些国家包括尼泊尔、印度、纳米比亚、阿根廷、巴西、南非、毛里求斯、乌拉圭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有的国家采取收入测试办法,如巴西、阿根廷,有的国家则采用普遍保障办法,如毛里求斯、纳米比亚。 美国、韩国、新加坡模式:全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制度。美国、韩国、新加坡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是强制性和全民性。三国均把全体农民纳入全体国民的一般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在职职工实行联邦统一的老年保险。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把老年保险扩大到农场主、农场雇员、家庭服务员、自由职业者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员。韩国政府于1960年开始实行政府行政公务人员养老金制度,直到1999年,韩国国民养老金制度覆盖到了全部劳动者。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全民性特征,其核心是中央公积金制度(简称CPF)。它利用一种独具特色的“储蓄金制”,即准保险方式构成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模式。

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1 简要介绍 为了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致有大的下降,让退休职工得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尊严养老,养老金替代率必须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职工养老待遇的历史情况,职工和企业的缴费水平,以及国家对公民应承担的养老责任出发,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应该保持在80%以上。低于这个水平就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比在职时有了较大幅度降低,生活保障水平较差,分享成果、体面养老、尊严养老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的养老制度。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造成了社会不公,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是当今不公正政策的典型代表。 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案还同时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的替代率。 2主要作用 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养老金替代率的基本含义可界定为,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在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3计算方法 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分析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分析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2010秋本科公共事业管理卢筱昀 【内容摘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很好地为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提早出现,及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诸如资金缺口、空帐运行、养老金替代率高且不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等。政府可从重新确立政府职能、解决空帐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多渠道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方面入手,研究解决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总之,一个运行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年龄偏低 一、引言 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进行控制,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发展之余,计划生育也给我国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由于严格控制了人口增长,青年人数相对与老年人的比率越来越低,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一书中,明确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现在中国老龄化呈现五个基本特征:老龄人口绝对数为世界之冠;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衰,经济压力很大;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匀;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从现在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随着20世纪60~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2021~2050年是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人,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2051~2100年是稳定的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人,约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的两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就意味着作为非劳动力的老龄人

养老金计算方法

不久前,读者廖先生带着一家三口的《二00八年度上海市城镇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单》(以下简称《个账结算单》)来到杂志社咨询。原来,由于年龄、工作经历的不同,太太、儿子和他本人的三份结算单中有许多不同之处,搞得三个人一头雾水。 考虑到越来越接近法定退休年龄,廖先生不仅想弄清现在的个人账户情况,还想从结算单中估算未来每月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 三人的基本情况为:廖先生1956年出生,1973年参加工作,2000年退出职场,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即2016年退休;廖太太比先生小5岁,1978年参加工作,至今仍在职,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即2011年退休;小廖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职,从2007年7月起参加社保。 何为“虚账实记”的记账情况? 《个账结算单》中有两个表格,一个称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情况”,另一个称为“‘虚账实记’的记账情况”。在廖先生和太太的《个账结算单》中,“虚账实记”的记账情况表中填满了数字,而2007年毕业就职的小廖的该表格则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数字填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虚账实记”部分只是针对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并按照规定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所设立的。对于早在1973、1978年就参加工作的廖先生和太太来说,当然会有这一部分的记账情况,而2007年工作的小廖则不可能有此一项。 “虚账实记”中的记账金额由两部分组成:一是1992年底前连续工龄所对应的记账金额,二是1993年~1997年的5年中个人账户储存额。 在查看记账情况时,最需要关注的是累计至2008年12月31日的记账总额,也就是表格右下角的数字,因为这是距现在最近的账户金额,且在推算个人养老金数额时需要用到。 工作年限如何算? 虽然廖先生从1973年就开始工作,但到了2000年,他就决心投奔自由职业,而且自那之后再没有正式工作过。廖先生听说只有缴费年满一定期限,才可以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对于自己是否已经“达标”,他有些担心。 如何从个账结算单子中看出工作年限,这个年数又需要达到多少方可领取养老金呢? 根据《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文件有关规定,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本市规定的退休年龄且符合退休条件的,可以办理养老金的申领手续,并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的次月开始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申领人的工作年限必须达到15年。 对1993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可以将1992年底前“虚账实记”的记账年限加上个人养老账户的缴费年限,从而得到自己的工作年限,累积达到15年即可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而像小廖这样1992年后参与工作的年轻人,只有当个人养老账户的缴费年限达到15年,方可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在《个账结算单》两个表格上方,清楚写有“虚账实记”的记账年限,而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情况”一表中有对应的“缴费月数栏目”。1973年开始工作的廖先生“虚账实记”的记账年限有19年2个月,而之后的个人账户缴费月数为99个月,相加有27年零5个月,已经达到了15年的工作年限要求。 在计算退休后养老金数额时,需要先推算出退休时的工作年限,比如将“虚账实记”记账年限加上累计至2008年底的个人养老账户缴费年限,再加上未来还需要工作的时间。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从何而来?

社保最后每月领取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

社保最后每月领取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 ①(天津)今年单位缴纳仍为20%,但是单位缴纳的保费不再进入个人帐户。 ②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以后,每月领取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目前各地正在根据国务院的最新38号文件要求进行调整,与过去的计算方法不同了,大体情况如下: 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不再是简单的退休上年社平工资的20%,而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具体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原来的120个月了,而是“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例如: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各地有别,仅供参考) ◎(一)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概念 参保人员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统筹范围)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下同)的乘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当年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统筹范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 ◎(二)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 1、计算参保人员退休时基础养老金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为: Wa = Vn-1×t1 t1——参保人员退休时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分段计算。实际缴费年限的每年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内历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当地(统筹范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其视同缴费年限的每年缴费工资指数按1.0000计算。按上述办法计算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后,将各指数相加,除以实际参与计算缴费工资指数的年数,即为参保人员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计算公式为:t1=[(n1×1.0000)+(W1/V1+W2/V2+……+Wn-1/Vn-1)]/M1 M1为n1+M;当参保人员无视同缴费年限时,n1为零,t1= t2 M——M的数值等同于W1/V1+W2/V2+……+Wn-1/Vn-1各比值项数之和;其中,W1与V1、W 2与V2……Wn-1与Vn-1应为同一自然年度,下同。 W1、W2……Wn-1——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下简称建立个人账户)至退休时的历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申报的自然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经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确定之后的数值);

上海市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办法(规定大全)

上海市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办法 (2018年9月更新) 上海市企业职工养老金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基础养老金(影响因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即由月度缴费基数与缴费时对应的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得出【本文末尾附有计算公式】、本人缴费年限、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影响因素: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与月度缴费额的多少、本人缴费年限有关】、退休年龄) 3、过渡性养老金(只限1992年12月(含)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发放,影响因素: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即1992年底之前的有效工龄) 4、增加月基本养老金(即年度增资,影响因素:按人头调整额、按缴费年限调整、按年龄调整等) 附相关文件: 市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 ( 2017年9月30日) 沪府发〔2017〕70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根据国家关于计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规定,结合实际,现就本市企业2017年1月1日以后申领养老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作如下通知: 一、参加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一)基础养老金按照本人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详见附

件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按照本人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确定。其中,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的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0计算;1993年至2010年的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0的,按照1.0计算【注:本处与2015年的发放不同】;2011年至2013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分别按照不低于1.0、0.85、0.75计算。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详见附件2)确定。 三、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根据“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先按照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2%,再按照本人办理基本养老金申领手续时1993年到1997年5年内个人账户储存额对应的“虚账实记”总额除以120,两者相加计发。 四、为确保本通知实施前后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有序衔接,凡按照本通知规定计发的基础养老金、根据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原办法计发标准的部分,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计发。具体比例,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另行制定。 五、2015年、2016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可参照本通知规定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六、本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本市已有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照本通知执行。 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5日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小王55岁退休,到退休时他已买了25年社保,他每月能领多少基本养老金? 答案在最后面,你要看明白下面这些规定,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 养老金(pension)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养老金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作为生活来源由失去劳动收入者定期领取。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温馨提示: 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缴费指数浮动范围:0.6--3(深户)。缴费基数:实际工资,浮动范围“60%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300%月平均工资”。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个人养老金逐年会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 的启示 XX年12月14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Louise Fox 女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题为“养老金制度创新:世界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如下: 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避免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书中指出,有四个因素造成了当时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窘境。一是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主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出生率造成的。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人类老年所需的养老金也逐渐增加。三是越来越多的人较早离开了工作岗位。四是某些国家为了避免高通货膨胀,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这些因素都使得实施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养老保险债务缺口。世界银行建议这些国家从现收现付制度逐渐转变为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支柱构成:一是传统的现收现付体系,养老金的支付根据劳动者某几个年份的工资而定。二是基金制的个人账户,这是需要政府强制执行的,也就是劳动者每个月需要把他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的账户,养老金的支付取决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资金的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三是个人的储蓄。 当时,许多国家确实都在采取这一混合的多支柱的体

系。而且出于刺激劳动者积极性的考虑,都在向朝贡献确定(defined contribution)的养老制度方向改革,也就是退休后养老金的支付依赖于工作生涯中投资于养老保险的资金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为什么这些国家不从一个福利确定的(defined benefit)的现收现付制度直接转变为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主要是转型成本太高,如果完全变为一个纯粹的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当前这一代不得不要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由于政府养老保险债务总量已经很大,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只有由当代人支付,这就会极大地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大都是有两种并行的体系,新的劳动者被要求加入新的养老体系,而当前的劳动者可以在旧体系和新体系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下面就逐一地分析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改革前大都是现收现付制度。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引入个人帐户体系,英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的政府建议劳动者从旧的体系中退出来,加入到个人帐户体系中。二是减少政府的养老保险债务,改变养老金支付的计算公式,例如在价格指数方面的调整。三是加强养老金与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关联性。对于欧洲和中亚的转型国家,在改革中存在一些自身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大的利益集团,高的隐性养老保险债务、低的退休年龄和不完善的政府管理基金体

内蒙古2018年个人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方法

内蒙古2018年个人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方法 内蒙古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 计算养老金其实质就是如何计算养老保险待遇计算,那么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公式是: (一)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 缴费年限*1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 ....+an/an)/n 公式中,a1、a2 .....an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 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 …… an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 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 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例如: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

费指数为0.6。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3566元+3566 元 *0.6)+2*15*1%=427.92元。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元/139 = 359.79 元;上列两项合并,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内蒙古养老金查询办法 怎么查养老保险 问题一:要明白养老保险是怎么上缴的? 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 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8%(目前为8%); 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18%。 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资为每月747元,因此缴费基数可以在747—2241元之间自主选择。全年缴费金额最少为:747×18%×12=1613.5元,最多为:2241×18%×12=4840.6元。 问题二:要明白个人养老金应该领取多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