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模拟语文作文范文

2017高考模拟语文作文范文
2017高考模拟语文作文范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

1

命题思路

1、贴近教材。

文言实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

2、注重细节。

考查对事情来龙去脉的理解与把握,考查观点认识的提炼等。

2

阅读步骤

一是浏览全文找主要内容,对于人物传记阅读可围绕人物展开情节,以选记叙性的文字为主;

二是浏览一下最后概括全文的判断题,一般此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且都是细小的问题。这样读了以后,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就心中有数了。

三是再读原文,逐个做题。因为对全文理解得越透彻,做题的准确率就越高,做题的速度也越快。

3

实词虚词

1、文言实词一+ 文言实词二(点蓝字可见120实词)

(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与意思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

(2)实词释义方法:

①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

②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

如:贷责无旁贷(推卸)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

③或者把该字在现代汉语中可组的词代入解释

如:“无所阿避”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

2、文言虚词

常考文言虚词共18个(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要尽可能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材料+错项

1、筛选材料

(1)先看材料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再看材料的内容是否能证明观点

2、找错误项

(1)先把选择肢还原到文中相关部分

(2)注意时间、事件、人物的对应关系,注意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注意个别词语的对应解释。

5

固定短语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

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让(使)

29.智力:智谋和力量

30.前进:走上前献上

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

6

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例: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例: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14.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7.顾……哉:难道……吗

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8.独……耶(乎):难道……吗

例: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三、表示感叹

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0.直……:只不过……罢了

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21.惟……耳:只是……罢了

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

例: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23.亦……哉:也……啊

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24.……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四、表示揣度

25.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

例: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6.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该不是……吧?

例: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27.其……欤?(兼表反问)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28.……庶几……欤:……或许……吧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五、表示选择

29.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例: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30.……欤(耶),……欤(耶):是……还是……呢

例: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1.其……其……也?:是……还是……呢

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六、表设问:

32.何者、何则:为什么呢

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七、表陈述语气

33、无以、无从: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例: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

34、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5、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原因

例: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6、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

例:①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37.比及:等到……的时候

例: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八、被动句

38、见……于……:被

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39、为……所……:被

例: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九、宾语前置

40“唯……是……

例:唯命是从。

41……何……之有

例: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十、连词

42.诚……则……:如果……那么(就)……

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例: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5.向使:假如,如果

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4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47.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例: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4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例: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

十一、复音虚词

49、得以:能够

例: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50、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51、而况:何况,况且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52、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例: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53、既而:随后,不久

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54、既……且……:又……又……

例: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

55.可得:可以,可能

例: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56.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例: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57.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例:何其相似乃尔。

58.且夫:再说,而且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59.是故:所以,因此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60.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61.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例: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62.未尝:从来没有,不曾

例: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63.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例: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64.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例: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65.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例: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山市》

66.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例: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67.无庸:不用,无须

例: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

68.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例: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69.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例: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例: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71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例: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72.以故:所以

例: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

73.以……故:因为……的缘故

例: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7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

例:①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75.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76.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例: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77.于是:对……,然后就,于是

例: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78.……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例: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79.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例:①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2017届高考冲刺阶段语文系统复习资料(全国卷模式)

——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2017年4月更新版)

原创作者:成都翟晓周

授权声明:

本文原创作者:翟晓周,现独家授权公众号语文月刊(ID:yuwenyuekan)发布本人的原创文章《2017届高考冲刺阶段语文系统复习资料(全国卷模式)——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2017年4月更新版)》,未经书面许可,不能转载或变相抄袭至其他平台或商业用途。违者追诉到底。转载请联系本人书面授权并支付稿酬。

本文2016版首发于公众号语文月刊2016年5月24日,《恨晚|高三语文冲刺复习资料(全国卷模式) ——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一度火爆异常,众赞有用,后被一些人改编或据为已出或上传网络或售卖。

本资料按照2017高考考试大纲及说明传递的信息而做。按照“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新闻类)”——“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语言知识应用”——“作文”的顺序依次按照可能出

现的题型、题目做解析,并链接相应的系统知识与答题方法。

注意:1、资料中红色字体部分为变化与新增内容,要多关注。2、在平时练习检测和考试中,均需注意时间安排,本资料所定的时间为大概,具体到不同的学生会有变化,但是无论如何调整一定要在时间上做好控制。时间安排为做题140分钟,余下10分钟可以灵活调整。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

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

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

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

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

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

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

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需注意选项中出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H观点与论据不搭,或者论证逻辑错误。

3.做题的两个意识

(1)整体阅读整体把握的意识。拒绝不读文章直接做题。

(2)语段和完整语句的意识。尤其关注语段的中心。

(3)论证的逻辑意识(观点、论据、论证三者的统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6题,单选+双选+主观】,以人物传记为主,兼顾新闻类如访谈、专访、新闻调查等,可能出现非连续性文本。

(12分钟内,阅读5分钟,做题7分钟,单选1分钟,双选3分钟,主观题3分钟)

(一)传记作品阅读

1.把握特点,读懂文本

首先要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人物传记是纪实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强调陈述的基本事实(传主的经历和主要事迹)的真实性,也要注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想象的合理性和对于某些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的文学价值。它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

其次,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主人公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主人公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传记有述传和评传两种:述传主要陈述人物事迹,结尾简要评价;评传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2.会做题

【1】考点与题型大类别阐释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2】具体题型

高考试卷一般为3道题,第1题为单选(3分),第2题为双选(4分),第3题为主观题(5分)。

(1)单选题,一般集中某一话题(或角度)设问,比较集中和单纯。需要细心。

(2)双选题,会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等各个角度或者全文整体设置选项,需要整体理解文章并能把握具体内容,考查是否真正读懂文本。同小说双选题一样,详见小说阅读题。

(3)主观题。

注意重视语段。答题模式同小说的思路题。

一般主要考人物形象或者人物成功(取得某方面成就)的原因。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之类题目

人物传记的主角是人物,而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之一——表现人物的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性格、品质、思想、成就,时间、空间、逻辑,若干事例等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方式,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找到思考的角度,从而寻求到题目的答案。

有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二一——重视文章结构层次(意义段落)和段落层次。如以下几种:

1)几个段落呈并列式排列,每段开头的句子整合到一起,就是答案。

2)一个段落中,各层的层意就是答案。

3)一个段落中,相同结构的句子就是答案。

4)一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所统领的句子就是语文月刊答案。

5)一个段落中,多个分号隔开的句子就是答案。

为什么以上所列会成为答案呢?因为这些段落或句子从形式上看恰好与并列的“哪些”吻合。

◆(1)传主的形象(基本同小说中人物形象题。)

注意人物传记总的传主形象大多侧重于人物的某一方面(传记文本主要呈现的)。

◆(2)人物成功(更多先限定了某一领域)的原因

【1】内在:

A、目标、志向;

B、兴趣、爱好与才华

C、计划与方法

D、决心与毅力;

E、勤奋与刻苦;

【2】外在

F、社会大环境,如切合社会(或者国家需要)

G、小环境,相应的行业研究与发展的氛围

H、家人与朋友(师长)的支持,如家学传承

I、团队协作

J、传主人生遭遇与社会阅历

上述10条原因,并非需要全部答到,而是答案能出现的点。

◆(2)全文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1)材料处理上的详略,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就浓墨重彩,详写。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参考第5类题型——传主形象的塑造)

3)引用资料、人物原话或者诗词。【1】引用资料,更好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更具有真实性,评价客观公正。【2】引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形象;使传记作品古朴文雅,增强文学性。【3】引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性,作品更生动可读;映衬或者烘托人物形象。【4】引传主原话(书信、日记等中的文字),应证作者观点;增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

4)点面结合。面(传主经历、主要事迹)的真实与点(细节等)的艺术化处理。点(细节)是文学性的体现,面(基本事实)是真实性体现。

2、新闻类文本阅读

(1)新闻调查题型——非连续性文本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两者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①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②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③筛选整合,分条作答。)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家媒体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事件消息、原因评论)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某领域有哪些表现与问题(危害)。(筛选整合)

4)阅读材料四,某人对某问题有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此问题(浅阅读)的?(语文月刊探究题:①明确观点。②引据: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概述相关事实。

③分析: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④有时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阐发所受正向或反向的启示。)

(2)新闻访谈题型

1)在某个问题上,受访者持哪些看法?(5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受访者的对话中,找出与该问题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然后分类分点作答即可。

2)访谈呈现了受访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层级F。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层级C。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对话的具体内容概括受访者的形象特征。

答案要做到先观点后阐释,人物形象特征详见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点。

(3)新闻特写题型

1)文章开头两段(或者最后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

【考点】考查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各部分的作用和新闻内容来分析,如开头两段属于导语部分。作用是概括本篇新闻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某人做某事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考点】新闻背景的作用。

【解析】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丰厚文章内容和历史感,突出新闻价值和意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4)新闻(消息类)阅读知识

1)标题作用

引题——引出正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正题——标题核心,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副题——补充正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

①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②分析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③分析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④分析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⑤分析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新闻导语

①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②奠定感情基调,营造氛围。

③制造悬念(或呈现具动感和现场感的典型镜头),激发阅读兴趣。

④结构上可引出下文事件的陈述。

⑤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⑥个别消息语言很有特点,需关注语言美方面的作用。

3)新闻背景

①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烘托,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

②突出人物特征。

③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主题,增强新闻厚度和深度。

④增强表达效果。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客观真实,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4)段落作用

①段落内容能体现与相关事实、事物的关系。

②能表现新闻主题,使之更有深广的意义。

③照应上下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⑤充实新闻内容,增强真实性、针对性、知识性,增强表达效果。

5)结语作用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新闻结构完整。

②可以增加补充信息,增强新闻厚度。

③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耐人寻味。

6)语言特色

①客观平实,或形象生动、感情色彩浓烈,使报道具有感染力。

②短句简洁通俗,长句严谨准确。

●③(语言的感情色彩)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新闻主题。

7)语言的准确性

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

②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

③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

④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8)新闻的真实性

①分析再现采访过程。

②分析再现现场情形。

③分析从叙述人称选择。

④分析细节描写作用。

⑤分析新闻数据运用。

9)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①思考材料角度是否不同。

②思考材料联系是否层进。

③思考能否开阔读者视野。

10)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①思考能否深化主题。

②思考结构是否完整。

11)表达技巧的巧妙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

①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

②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生动形象,增强现场感、可读性。

③对受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

④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

⑤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12)访谈的提问方式

①趣问——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

②直问——直切主题,不转弯抹角。

③推问——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真相。

④旁问——不问原问题而有意问另一个问题,调节氛围、情绪

2017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1_积累应用(含答案)

2017年高三二模汇编1: 积累应用 长宁(金山)区 1.按要求填空(5分) (1),任重而道远。《论语·伯》 (2)望西都,,伤心汉经行处。《【中吕】·潼关怀古》(3)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由空间开拓视野,由时间 驰骋想象,营造了开阔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杜甫《登楼》中相似手法写出相似境界的一 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一位同学要在“高三毕业典礼”上表达愿景,下列适合在发言中引用的一项是()。(2分)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是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某电视台邀请一对父子艺术家为嘉宾。老艺术家曾接受过该台采访,而此次未能前来。电视台主持人对年轻艺术家说的开场白,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我上次采访过您父亲,家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B.我上次访谈您父亲,亲聆先贤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C.令尊曾光临本台,老人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D.我曾垂询令尊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看法,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1.(1)士不可不弘毅(2)意踟躇山坡羊(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2.(1)(2分)B (2)(3分)C 崇明区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2)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3)轼《?密州出猎》一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两句用典抒情,杜甫《登楼》一诗中运用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面对一位背负压力、灰心丧气的同学,下列各句最适合用来劝慰他的一项是()(2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2)小王老师收到一个学科研讨会的通知,因有事不能参加,发短信说明。下列措辞最得 体的一项是()(3分)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之补写-专题练习(一)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 语言运用之补写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从宏观讲带有规律,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从古典走向现代,这是宏观规律。但从微观看,文学无所谓法则。说诗、小说逐步散文化,似是个规律,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如从汉赋到魏晋六朝的赋,却是诗化、小说化。“一代有一代文学之所胜”的判断也难成立。持此论者说,汉代以赋胜,其实汉司马迁等人的文比赋更有价值;说宋以词胜,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如苏轼、陆游的诗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些人读书,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须的系列训练。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从3D打印的制作过程出发,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在设计阶段,主要通过3D建模软件或三维扫描设备进行设计;在打印阶段,将3D模型按照某一坐标轴切成无限多个剖面,然后逐层打印,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如飞机模型、汽车零部件等。3D打印技术最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触摸手机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语言癌”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加上记者、明星等在电视、网络上“讲病态中文”的不良影响,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古人看来,霜,丧也,物遇之皆调亡,因此取名“霜”。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对于自然界的生物而言,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霜以杀木,露以润草。”民众以秋季第一次霜为“早霜”或“初霜”,以冬末春初的最后一次霜为“晚霜”或“终霜”。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就是无霜期。霜降节气的到来,表示无霜期的结束,也意味着庄稼生长期的终结。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余额宝是支付宝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用户只要将资金转入余额宝转入余额宝即进行货币基金购买并获得相应收益,如果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过程与支付宝充值、支付一样方便。余额宝一元起购,即使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让用户享受到理财的快乐。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余额宝更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益,而且支持网购消费、支付宝转账等所有的支付宝功能,这意味着资金在余额宝中既时刻保持增值,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020届全国卷(II)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握,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有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2017年度湖南地区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2017年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0道小题,共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3、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恬当的一项是() A. 潇潇潺潺鳞鳞铿铿 B. 潇潇铿铿鳞鳞潺潺 C. 潺潺铿铿片片潇潇 D. 潇潇铿铿片片潺潺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B.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C.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D. 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B. 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雷电霹雹,骇人的霜雪云霞,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 C. 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D.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6、下列对作家、作品及体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余光中——台湾诗人——《乡愁》——诗歌 B. 舒婷——一现代朦胧派诗人——《致橡树》——诗歌 C. 苏轼——南宋诗人、散文家——《前赤壁赋》——散文 D. 欧·亨利——美国作家——《警察与赞美诗》——小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7、下列诗句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8、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人们在龙王庙前敲锣打鼓,鼓乐齐鸣,举行祭祀仪式,以讨得龙王欢心,祈盼上天普降甘霖的情景。 B.该诗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农民心急如焚地求雨和达官贵人悠哉观赏歌舞的场景并置,

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化论在文明睡眼惺忪.(sōng)之际敲响晨钟,传统价值应.(yìng)声龟裂, 因果报应验出新义,宗教的威严大受质疑,知识界也有人唾弃说教和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经营个人的技艺,遁迹自娱。 B.在诗人以先知自许、诗学篡.(ch uàn)夺宗教的意义上,写诗是一种渎.(dú) 圣行为;而诗歌语言的暧昧性喻示着人的多重性和虚无缥缈,这样,写诗又成了备受限制的尘世灵魂的自我观照与救赎。 C.脚夫们挑的挑,掮.(qián)的掮,胡诌着乡间小调,吱吱喳喳地上了船,等着解缆起篙,有的嫌无聊,便去一边嗑.(ka)瓜子,有的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 却拈出一柱香来,揣摩着个中的意思。 D.待更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沓.(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luō)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 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房外传来盥漱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甲]值得注意的是,史铁生叙述这场灾难的语调,舒缓,深沉,从容,荡净了事发之初绝望的狂躁,充斥 ..着一派平和、静远的气象。据此品味地坛的沧桑, 殊无 ....之意。[乙]四百多年的光阴里,地坛剥蚀了“浮..破落颓败之感,反添返璞归真 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外饰,呈现出朴拙而又凝重的本相。[丙]而这也恰似史铁生那被命运锤击之后的生命形态,卸落了“最 狂妄的年龄”的甲胄,“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 ...然.地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这样,有因有果的遭灾就褪去了浓浓的冤屈味,看似难以承受的灾难也不过是生命形态的另一种变化而已。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充斥 B.殊无 C.返璞归真 D.不期而然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对虚拟技术保持距离,不是因为我们刻意保守,以示另类,而是因为我 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技术可以另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B.干燥的泥土极易让人长夜瞌睡,山峦下的村舍寂寂,祖母在酣睡中再也没醒 来,她的面容慈祥,像块被雨水冲刷多年的瓦,手摸过去,有时间的质感。 C.历史上一切源于精神价值体系的对经济和法律的干涉,都可以说是违背了社 会现实本身的运行规律,原因之一是旧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弊端所致。 D.信息便捷是否意味着学生更有知识呢?爱因斯坦认为信息不是知识,所以他 并不崇拜知识,他说:“‘是什么’的知识无法打开‘应是什么’的大门。” 5.欢送词是主人为表达对应邀参加活动的客人的欢送之意,而在活动结束时发表的讲话。请根据下列信息,拟写一则欢送词。(横线处100字左右)(4 分)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 1.(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广泛载人中国文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答案】D 【试题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2.(新课标卷I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答案】C 【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成分残缺。B句偷换主语。D句句是杂糅。 3.(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答案]C. [解析]A项,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4.(重庆卷)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人世界四大

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6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课案3 准确、 鲜明、生动 (分值:55分;时间:45分钟) 1.对《牲畜林》中一段的翻译有以下两种版本。阅读后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并说明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简明、连贯。(5分) ①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感到惊奇:小鸡栖息在树上,豚鼠从树洞向外伸头探脑。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看,松树枝上站着一只开屏的火鸡。 (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②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感到惊奇:小鸡栖息在树上,豚鼠从树洞向外伸头探脑。看,松树枝上站着一只开屏的火鸡。 (选自《儿童文学选粹》) 答: [导学号29530135] 解析:这道题比较灵活,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观点明确,能说出恰当的理由即可。如从高中生、少年儿童年龄的不同,理解文本的能力不同的角度来谈亦可。 答案:(示例)我更喜欢第①个版本,因为“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这句话让人自然地想到“牲畜林”也是一个拒绝任何罪恶、承载着善良与正义、逃避战争洪水的“诺亚方舟”,能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从而泄漏了天机,暗示了小说的主题。第②个版本则没有这种效果。 2.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在前女排主攻手郎平的带领下战胜日本队,时隔12年后重夺世界杯冠军。比赛结束,郎平狂喜至极,54岁的她抱起21岁的主攻手朱婷,这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请写一段话,对郎平的举动予以点赞。要求准确、鲜明、生动,80字以内。(5分) 答: [导学号29530136]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点赞”主要在“赞”。其次,应围绕郎平拥抱朱婷的象征意义,即女排精神的传承进行阐述。最后,要精心雕琢语言,可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答案:(示例)这是两位女排主攻手的拥抱,一位主攻手的过去完成时,一位主攻手的正在进行时。它是一种狂欢,一种庆祝,更是一种传承,一种交接,铁榔头薪火相传,女排精神永放光芒。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高考新考纲全国卷模拟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探更广地认识世界。(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与“文字”都是思维的外化,如同可以通过古代语言来考察原始思维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来考察原始思维。 B.创造文字的时代里,人们常需要依赖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抽象思维。那时候,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 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 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 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 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 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 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

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 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 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 上,欧洲开启 ..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 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 ..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 ..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 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 ....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真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

2017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真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 一、【新课标Ⅰ】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天津市河东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倾轧.(yà)咋.(zhà)舌攀缘.(yuán)根深蒂.(dì)固 B.劲.(jìn)旅睛.(jīn g)纶告罄.(qìn g)佳.(jiā)言懿行 C.消弭.(mǐ)褒.(bāo)扬阑.(lán)珊稗.(bài)官野史 D.驽.(nú)钝昵.(nì)称强.(qiǎn g)颜阴谋鬼.(g uǐ)计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将道德自律深深地______于人心之中,而非借助于外在的制度。中国人自古以来无不______地传承着自己的“道统”。______世界哪里都不理想,人也可以有理想,依然可以在道德践履中生发出精神的快乐。 A.积淀身体力行即使 B.沉淀身体力行虽然 C.积淀事必躬亲虽然 D.沉淀事必躬亲即使 3.下列各句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荷兰教师喜仁龙在瑞典国家博物馆发现了许多中国绘画作品,使他后来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B.《孔子世家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谱系最完整的族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已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C.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首次引入的人工智能答题机器人“汪仔”,是由搜狐历时9个月,投资约4000多万元打造而成的。 D.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已经取得的票房佳绩,不能盲目乐观。春节档一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档期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忽然飙高的票房或与“票补”有关。 4.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下列从早到晚的时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日出、平旦、日中、隅中 B.鸡鸣、食时、黄昏、日昳 C.日昳、食时、夜半、人定 D.鸡鸣、日中、黄昏、人定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孔子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重建。他把家庭的模式,扩大到整个社会结构。本来,研究社会结构是政治家的事情,一般老百姓不会关心,也缺少思考的资源。没想到孔子创造了一个可亲可爱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把人人都能体验的家庭生活方式当做一个象征体,推而广之,使宏观政治问题变成了家庭问题的放大,使一般民众也具备了思考的基点。后来孟子也用了这个思维模式,推己及人,推小及大,借由普通民众能够感受到的境遇,来设想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在一般中国人看来,家庭的血缘伦理是自然的,难以动摇的,不能在父子、兄弟的尊卑关系之间有任何苟且。由此扩大,政治也渐渐变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抱厦(shà)包庇(bì)聒噪(gūo)不违农时(wéi) B.付梓(zǐ)瞭望(liào)榫头(sǔn)萎靡不振(mí) C.装帧(zhèng)鹧鸪(gū)孱头(càn)是非曲直(qǔ) D.新正(zhēng)济南(jǐ)茎叶(jīng)草菅人命(j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厢房针砭甘拜下锋安之若素 B.避讳伶俐礼尚往来终南捷径 C.振动鱼翘幅员辽阔残羹冷炙 D.尺牍砥砺细枝末节倍受观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纪念朱德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____,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_____,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②这是党中央针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时代回答,而“创新”驱动下的纪检监察事业,亦回应着新的历史时期的现实_____。 ③清宫田藏元代水利专家、画家任仁发《五王归醉图卷》,成交价3.036亿元,不仅刷新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被____可能成为今年“最贵的拍品”。 A.信仰信念要求预估B.信念信仰诉求预估 C.信仰信念诉求预测D.信念信仰要求预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企业锋芒毕露. B.上海地铁日均客流达千万级别,特别是早高峰时段常常人满为患,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肯定是以保障客流运送为前提,“丢书大作战”在此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1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 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 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 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 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 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 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 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 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 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 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

(新课标)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并修改病句

专题二辨析并修改病句 1.(2016浙江杭州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C.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D.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2.(2016辽宁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整洁与美德确实有关,一个人的双手是否清洁是判断这个人是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的关键。 B.东莞一企业,将以机械手替代人工进行生产,计划投入1 000个机械手,打造“无人工厂”,现已有100个机械手率先“上岗”。 C.“一带一路”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外交重心,表达了中国希望与全球,尤其是欧亚国家分享国家崛起红利。 D.良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可靠的食品、安全的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产品,理应由社会治理主体提供。 3.(2016江西宜春上高二中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探月工程已将圆满完成二期工程,转入三期;嫦娥五号作为探月三期工程“主打星”,将于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 B.随着大陆经济和对外投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 C.对于乌克兰政局更迭带来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姜毅研究员2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乌克兰与中国没有现实利益的冲突,在长远利益和战略利益方面也没有冲突。 D.为防止日右翼分子在钓鱼岛海域滋事,中国海监船编队进入钓鱼岛12海里执法,这预示着不被邻国领情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政策的反思与调整。 4.(2016吉林实验中学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全国卷) (2)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全国卷) (2)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至是荒谬的。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褛梦》时在逻辑上失误之处。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象,来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炼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 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一个分支即“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的。“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这几笔就是“拓扑学”的“特征不变量”。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所谓的“神化”,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就连摄影,如果是艺术照,就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搬上照片,而应加以“艺术”处理,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春秋笔法”下的用字用词,是“杀”?是“弑”?是“诛”?是“戮”,是“斩”?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诗眼、词眼、文眼,也正是用以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特征的。正因为这些伟大的作家,阅历广泛,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由定性到定量,才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特征。“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开始第一句中的“环”字,滤去了词句水分,浓缩了语言容量,揭示了滁州为群山环绕特征,一字可敌万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在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在辽阔空间的锦锈江南,都生动深刻、内涵极为丰富地展开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画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0个字,10件事物,6点景色,描绘出了行人秋晨离开荒村野店匆匆上道的有声有色的凄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