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前言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同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目录

前言 ...................................................................................................................................... I I 第一章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 . (4)

一、基本概念 (5)

二、建设理念 (5)

三、控制目标 (7)

第二章智慧海绵城市总体设想 (9)

一、智慧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9)

二、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目的 (9)

三、智慧海绵城市建设范围 (10)

四、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11)

五、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12)

六、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13)

第二章智慧海绵城市系统架构 (16)

一、业务架构 (16)

二、数据架构 (16)

三、技术架构 (17)

四、系统布局 (18)

第三章智慧海绵城市系统功能 (19)

一、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 (19)

二、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 (20)

三、城市雨水资源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 (21)

四、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24)

第四章建设智慧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 (25)

一、通信网络 (25)

二、软硬件平台 (25)

三、安全系统 (26)

四、终端系统 (27)

第五章商业模式 (28)

第一章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到2020年将8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