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沟通技巧

残疾人的沟通技巧
残疾人的沟通技巧

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

我国残疾人是个宠大的群体,一个残疾人又对应着一个家庭.助残志愿者要服务好如此规模庞大的残疾人群体,需要深入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点,掌握沟通的技能和技巧,才能胜任服务工作。

第一节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一、视力残疾者的心理特点

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生活条件、教育环境、社会地位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别,形成了群体之间不同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不同的性格和气质。重大的生活经历,特别是早年的生活事件,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视力残疾者或是完全看不见,或是仅能看见模糊的事物形象,由于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不同,因而形成了视力残疾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特殊性。但同时他们也具有许多与健全人共同的本质特点,如:视力残疾个体的心理发展趋势与普通个体的规律完全相同,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零乱到成体系的过程;视力残疾个体的发展也受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程度的制约;环境和教育同样也是视力残疾个体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一)视力残疾者的感知觉特征

1.部分或全部地丧失视觉,使得视力残疾者只能感知部分或不能感知视觉信息,容易形成不完整、不正确的感知觉。如“盲人摸象”的故事就说明了这种问题。同时,听知觉的选择性会受到环境声音的干扰,比如,盲人运动员在比赛时要求观众保持安静就是这个道理,否则,他们有可能将观众发出的声音误认为是裁判员的声音而做出动作导致犯规。

2.听觉和触觉功能得到增强。俗话说“盲人的耳朵特别灵”,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听力比健全人好,而是他们更加注意听,形成较高的听觉注意力;对声音信息的分析也更为细致,达到较高的听觉选择能力;听觉表象更为丰富,形成较高的听觉记忆力。像盲人运动员借助领跑员的声音引导进行赛跑,通过声音辨别来球,进行门球比赛,就说明他们灵敏的听觉能力。盲人利用回声,在路上独立行走不会撞到树上,也不会撞到墙上,利用回声衰减度可以估计房间大小,辨别房间内堆放东西的多少,这正是盲人充分利用听觉的结果。是对丧失视力的代偿和适应,也是视力残疾者自身生理条件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专业上称之为“障碍觉”。

盲人的触觉感受性也优于一般健全人群。他们依靠触知觉中分辨物体的各种不同属性(如大小、形状、结构、温度、光滑度、硬度、重量、比例、距离、方向等)。

3.空间知觉的形成对盲人特别重要。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空间知觉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视力残疾者的形状知觉、大小知觉主要靠触觉和运动觉;他们依靠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可以认识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在空间的位置,形成空间知觉并指导自己的定向运动。例如,盲人跳远运动员凭借步幅移动的运动觉形成距离感,从而能够在自己最佳的距离内助跑和起跳。

4.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力残疾者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有意注意有所加强,其中,视力残疾者对听觉注意更为突出,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例如:对方的衣着、服饰、神态等发生变化时,健全人的注意都会受到干扰,而视力残疾者则不受这些视觉方面的刺激,仍旧做到凝神定气“洗耳恭听”。而注意分散时,他们会出现与活动或场景不相干的面部表情或小动作。

5.在记忆方面,先天盲的视力残疾者完全没有视觉表象,他们对颜色、明暗、空间透视没有概念,对人的表情缺少视知觉表象;后天盲的视力残疾者失明前获得了一些视觉表象,但因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弱化甚至消失。有残余视力的视力残疾者,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视觉表象。所以,其记忆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在识记方法上,视力残疾者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短时记忆的广度常优于同龄健全人,并且依靠敏锐的触觉能够分辨和熟记各种常用物品的特征。

6.在想象方面,虽然,视力残疾者以视觉表象为材料的想象受到限制,可能很难领会“日照香炉生紫烟”、“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但是,他们可以形成听觉想象。视力残疾者常常将常人所不注意的声响信息或语词连贯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7.在思维方面,视力残疾对个体思维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视力残疾者在实践的时间、范围和多样性上不可避免受到限制,其内部活动动力也因为视力残疾相对有所减弱,因此会影响视力残疾者思维的发展。如形成不正确的概念,推理判断容易产生错误,思维出现片面性,容易被事物的外表所影响,而未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等。如年幼的盲童有的会认为会飞的都是鸟类,圆的能吃的是水果。另一方面,由于视力残疾者的语言发展一般不会受到视觉缺陷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语文水平与常人无异,并且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

8.视力残疾者的语言有一些特点。在口语方面,视力残疾者由于听觉功能正常,因而语言表达能力完全可以达到同龄健全人的水平。但是对于全盲人来说,尽管他们也能说表示颜色、运距离物体等词汇,如“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白雪皑皑”、“雪白”等,可是由于缺少视觉经验,会造成词与事物形象相互脱节的现象,对词义的理解往往是意会而难以言传。同时,对视力残疾者而言,语言表达时本身缺少表情、手势动作,他们也无法观察或体会到他人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在书面语方面,全盲人需要使用盲文,有残余视力的人可以凭借助视器阅读印刷体文字。

盲文又称点字,国际通用的点字由6个凸起的圆点为基本结构组成,是专供盲人摸读、书写的文字符号。1829年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叶(Louls Braille,1809-1852)发明,国际上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盲文(Braille)。

点字盲字,在纸面上有的凸起,有的不凸起,形成64种变化,即64种符形,在每个符号(单位称“方”)左右两列,每列各三个点,从左边自上而下叫做1、2、3点,从右边自上而下叫做4、5、6点。

(1)数字盲文

解读:每个数字的盲文前面都有个“3456”点符形,是数号,表示后面的读作阿拉伯数字。

(2)英语字母盲文(英语一级盲文)

解读:英语盲文a-j都只是用了1245点位,和数字的点位一样;k-t是a-j下面加上第3点。

(二)视力残疾对个体个性心理的影响

目盲带给视力残疾者的不仅仅是身体、运动、认知发展的影响,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性心理特征——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视力残疾者自身对目盲的接纳程度是影响人格建构的内部因素。参加残奥会的盲人运动员应该说都是生活的强者,他们能够理智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残疾,在体育运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生活的乐趣。但是,如果视力残疾者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陷,因残疾而封闭自我,主观上不积极地与人交往,客观上受活动不便、活动范围有限的影响,这种隔离于社会的生活方式,将会制约健康人格的形成。

2.社会环境也会影响视力残疾者人格的构建。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包括心理社会环境(如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和物理社会环境(如建筑物、道路等)。如果社会对盲人抱有偏见,无知者对他们不公、不善,甚至于歧视的态度;其周围的人缺少与他们的沟通;社会环境中缺少符合盲人需要无障碍设施等;都会影响视力残疾者人格的正常发展:出现自卑、无助、焦虑、缺乏归属感等人格障碍。例如,参加残奥会的各国各地区盲人运动员许多是首次来中国来北京,对于赛场、住宿地,以及北京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和地理环境肯定不熟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自然会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影响正常参赛。因此,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表面上是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质上是使他们内心得到温暖,人格得到尊重。

二、肢体残疾、脑瘫者的心理特点

肢体残疾者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与常人并无明显的区别,但由于本身形体的损伤,某些能力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角色、经济收入等的改变,以及社会上某些不正确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不公正的态度,使得肢体残疾者在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着不同于健全人的突出特点。并且这些特点由于残疾的程度不同、残疾发生的时间不同以及残疾人生活的环境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

独立意识是指个体希望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肢体残疾者也希望以一个“成人”的角色进入社会,要求取得与成年人同等的权利,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社会资格。他们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判断事物,独立地思考和行动。他们渴望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喜欢与同龄人聚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更新认识,探索人生的奥秘;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不喜欢别人过多地

指责、干扰和控制他们的言行。但是由于行动困难带来的学习、就业问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上不能独立等问题,使他们需要依赖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某些力不从心的实际问题,但却又不愿让人们看到他们的依赖性。这就体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肢体残疾者可以从事许多想从事的工作和活动,从中得到成功和奋斗的乐趣。在雅典残奥会上为该国夺得4块金牌的传奇式射击选手乔纳斯?雅各布森来是瑞典射击协会会员,平时和健全选手一起训练,而且还总是打得比别人都好。他说:“如果将残疾人打入另类,才真会有问题。我们和健全人真的没有很大不同。我们其实并不想让别人管得太多,我们能照顾好自己。”

(二)孤独与交往

孤独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肢体残疾者和盲人在行动上有很大障碍,其行为很容易受到挫折。另一方面,残疾人因为活动场所太少而不得不经常呆在家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感的体验会日益增强,肢体残疾者会把与外界交往的欲望深深埋在心底,长期的积郁,使其人际适应力下降,人际关系的挫折感增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而引发心理障碍。

事实上,肢体残疾者渴望与人交往,需要友谊并被别人理解,他们希望参与各种活动,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因为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人际交往是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其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

(三)自尊与自卑

自尊是个体健全心理的支柱。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肢体残疾者同样也有尊重需求,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当他们赢得了人们尊重的同时,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体现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

肢体残疾者由于躯体上的缺陷造成了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更多的困难,遭受更多的挫折。他们从亲属或者外界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帮助,有的受到厌弃与歧视,或者得到不合时宜的怜悯。特别是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潜在力量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没能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残疾人发现其潜能,使之成为与健全人一样的社会成员,使得残疾人容易滋生自卑的情感体验,自我怀疑,没有自信。在自尊和自卑的矛盾发展中,相当一部分肢体残疾者显示出自我封闭、孤僻、内省、不主动与人交往等内倾特征,表现出倔强和自我克制的性格特点。

(四)情绪与理智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快乐、愤怒、恐惧、悲哀是情绪最基本的四种表现。人

的一切活动无不烙上情绪的印迹。肢体残疾者与许多残疾人一样,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的特点相当突出。肢体残疾者由于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比较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强,如瘫痪病人忌讳称其为“瘫子”。如果别人做出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事情,他们往往难以忍受,会立即产生愤怒情绪,或采取自卫的手段。另一方面,肢体残疾者虽然行动不便社会活动有所减少或改变,但大脑是健全的,兴趣广泛,思路清楚,做事稳重认真,待人真诚,对能力重建和自立于社会是他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五)性生理与性心理

性爱、性冲动和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对异性的关注、吸引和好感是随着性功能成熟而产生的性心理现象。性心理的产生,既是一种自然本能的驱动,又是社会生活中两性交往活动影响的结果。一般而言,肢体残疾者的性生理发育和心理反应与健全人一样,无本质区别。他们需要与异性交往,也应该享有婚姻生活。但是,一些肢体残疾青年的残疾程度较重,不易被异性接受;另一方面,若肢体残疾青年社交的圈子窄,机会少,家庭和社会帮助不够,结交异性并进而缔结婚姻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因此,他们更易产生挫折感和抑郁心理。当然,从他们自身来说,调节性生理与性心理之间的矛盾的行为标准是性道德。同时,家庭和社会要给予积极的关注,为他们创造社会交往的机会,牵线搭桥,使更多的肢体残疾者喜结良缘。

(六)生理补偿与心理补偿

当身体的某一器官产生病变或有缺陷时,另一些器官的功能会相应加强,以弥补其功能的不足,这称之为生理补偿。凡是成对的器官,如果其中之一受到损伤,另一器官就有可能超常发展。一叶肺或一个肾在另一相应器官损伤的情况下,都有进行超常工作的能力和倾向。甚至不同器官也有相互补偿的作用。这是一种生理适应机制。人体固有的补偿功能使一切生理缺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

心理学家发现,有残疾的人都有一种补偿缺陷的强烈要求,这种要求是心理补偿的表现,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当然,这种心理补偿在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但其作用往往很强大。例如,残疾运动员他们为自己确立夺标目标,设计达到目标的途径。为达到目标而刻苦训练、顽强拼搏。这种补偿行为达到极限,可以形成“过度代偿”,使尚保留完好的肢体器官功能得到超水平的发展,比赛时达到超水平发挥。缺陷,是一种不足,一种灾难,一种困惑。从生理上看,身体在努力弥补,尽量使之平衡;从心理上讲,主观能动性的高度乃至极度发挥,使生命之光更加灿烂。正是在生理补偿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心理补偿,才造就了如此众多的残奥会优秀运动员。

(七)语言年龄与生理年龄

语言年龄是指一个人的语言发育水平。生理年龄是指一个人的实际年龄。

造成肢体残疾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神经系统损伤、肌肉萎缩、关节病损以及意外的肢骨折断、肢体切除等,其中,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骨骼(包括关节和骨)的病变导致的肢体残疾,不会出现语言的发育问题,即其语言年龄和生理年龄是一致的。脑瘫是脑部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了损害或损伤,形成以运动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伤

残综合征,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及听觉、言语行为障碍及智力障碍、癫痫。脑瘫患者的语言障碍是脑损伤所致,70%—80%在言语输入系统与言语输出系统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其语言年龄明显低于生理年龄。

由于呼吸、共鸣、言语、大脑综合都受到脑损伤的影响,脑瘫患者的语言障碍表现为:⑴呼吸、发音异常: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呼吸调节困难等引起发音声小、无力或爆发性发音、发音困难。⑵构音运动异常:因脑瘫患者不能正确控制口唇、舌、下颌、软腭等构音器官的运动,会出现言语清晰度低下,言语速度缓慢或过快、鼻音过重等。⑶听觉障碍:听力低下,吐字不清等。语言能力的低下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心里有话说不出,说出来也不能被人理解,甚至可能遭人讥笑。这种语言年龄与生理年龄的矛盾形成脑瘫患者交流意欲障碍,对周围的事物,对他人的关心程度及向他人表达自己意愿的意志能力低下,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难以养成主动性,容易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从而阻碍了本来具有的潜在能力的发挥。

第二节如何与残疾者进行高效沟通

对待残疾者与对待一般健全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要用正常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往,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不同之处是,对他们要更多一些理解、关心和耐心,并掌握与其沟通的正确、恰当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一、与残疾人沟通的前提

人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本质上是自我成长与自我突破的缩影。由于残疾人比健全人在某些方面具有敏感等特征,与残疾人沟通时,除了举止形态、言语谈吐外,还应该把握好沟通的前提条件。

(一)自我局限的突破

在与残疾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自问:是否已经把自己和他区分开?是否感觉不同?认为自己是健全人,面对残疾人有着过多的怜悯与同情,而忽视残疾人的能力?

残疾人往往被误认为是在主流文化以外,所以一般人容易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其实,全世界残疾人数量已经达5亿多,占到总人口8%以上,完全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志愿者在与残疾人接触时,往往第一个意念就是“他们是弱者”或“他一定需要我的帮助”,这些想法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让人们忽略了残疾人的自身能力。过分的区隔,会潜意识地影响到交流的品质,造成沟通的障碍与局限。这是一种心理制约。因此,做好与“残疾人”沟通的第一个前提准备是:不要受自己意识的心理制约,突破自我的局限,平等与他们交流。

(二)积极乐观心态的展现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沟通的另一个前提条件。人在有安全感或喜悦的时候才愿意敞开心胸,乐于接纳,这个时候的沟通往往才是最有效的。不论是与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沟通,人是可以被感染和引导的。在残奥会中,运动员们都是积极的,他们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拼搏与奋斗。志愿者是正面地看待残疾人的优势还是在他们身体的问题上打转?一个人的心态,会

直接影响到交流的品质。当人们打开了欣赏美丽风景的眼睛时,就会看到对方许多的优点,就可以协助对方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下不断地自我突破。当人们在开心积极的环境中沟通时,不但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调整整个团队的氛围,他人的情绪也会受感染而愉悦,从而造就了沟通的最有效条件,很多头痛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二、与视力残疾者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与视力残疾者相处的几个误区

1.视力残疾就是看不见。有些志愿者一听说“视力残疾”马上就联想到“眼前漆黑一片”、“暗无天日”的景象,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种,低视力有部分视力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盲”类中,真正“全盲”的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盲人”都还有一些剩余视力。

2.恐惧。由于许多视力残疾者眼部残疾使得外貌异常,或者在公共场合总是戴一副墨镜,加之行动不便,自己又看不到,有些视力残疾者坐、立、行姿势不端正,带有“盲相”。这些会让一些志愿者对视力残疾心存恐惧。

其实视力残疾者和健全人一样,并不可怕;相反,他们作为视力有残疾的人生活在视觉社会里,处处都感到不方便,他们对这个世界也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双方的交流和理解非常重要。

3.过度怜悯。视力残疾者“生活在黑暗之中”,失明导致对环境信息获得的丧失和对环境有效控制能力的丧失,视力残疾者学习不便、生活艰辛、求职不易……,使得视力残疾者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更易为人们所怜悯与关注。其实,视力残疾者与健全人一样有自尊心,非常要强,并非处处事事依赖他人。对视力残疾者的怜悯之心是理解、关心、帮助他们的基础,但志愿者不能出于怜悯,以一种施舍的态度提供帮助,那样将会适得其反。

(二)掌握沟通技巧

1.对盲人避讳“瞎说”、“瞎猜”、“瞎想”、“瞎……”等不文明不尊重的词句,免得刺伤他们的隐痛。

2.第一次见面可以尽量多地告知对方关于你的信息,让他有信任和安全感。

3.来到他们的身边和离开他们的身边一定要有声音或动作示意。

4.对他(她)讲话时先说他(她)的名字,提示正在对他(她)说;并保持正常的语调和语音与他们讲话。

5.指示方位要清楚准确。如“把水杯放在你自己的前面”,而不是“把水杯放在那儿”;“在你左前方一米左右”,而不是“在这里”。

6.别以为他们看不见而有时做些“小动作”——其实他们有可能“看到”,有可能听

到,有可能猜到。

7.不断向他(们)解释你所看到的一切或他关心的物品。

8.见到好几个视力残疾者时,宜喊一遍名字都打招呼。

9.让他等待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有所倚靠,而不是让他觉得“孤苦伶仃”和有无依无靠的“广场恐怖症”。

10.鼓励使用残存视力。

11.志愿者要当他的“眼睛”,而不是做他的“手”——需要的是“借”你的眼并通过嘴翻译给他,而不是替他做他能做的事。

三、与肢体残疾、脑瘫者的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目光与神情

志愿者与肢体残疾、脑瘫者相遇时的目光和神情很重要,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他们就显示出恐惧、惊讶、甚至想躲避的样子来;二是不能把目光长时间停留在他们的残疾部位,有的人习惯于上下仔细打量残疾人,就等于给他们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三是不要只以同情的眼神看待他们,即使是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的脑瘫患者也会通过眼神悟出志愿者的怜悯心理来。

(二)称呼

在称呼上一定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国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口气、语调要亲切、亲近,做到彬彬有礼。志愿者对外国运动员,要按照国外的习惯在直呼其名时冠之以“先生”、“女士”、“太太”、“小姐”,或者使用本人告知你的昵称。对中国运动员,也要注意本人与运动员之间的年龄差距,按照本国的习惯选择恰当的称谓。即使是相处得非常熟悉的人,关系非常好,绝对不能说“跛子”、”“瘸子”、“瘫子”之类的词,哪怕开玩笑也是不行的。

(三)对话

和肢体残疾者对话,除了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一般也不要涉及“你是怎样残疾的”、“你家里还有残疾人吗”这类的话题。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国(境)外残疾人的事业发展情况,残疾人体育训练的情况,来参加残奥会的感受等。

还要掌握与语言困难者沟通的特殊技能与方法。例如,对伴有语言沟通困难的脑瘫患者,志愿者可以呈现图文对照的交际板或手册,语言困难者指点图或字或拼出单词以表示自己意思。即使严重脑瘫患者不能用手指点,也可用牙咬住一根小棍指点或用眼睛注视所需之图。或者事先对一系列需求信息进行安排,每次提出一个问题,如“要喝水吗”或“要到外面去吗”,语言困难者用预先商定好的信号作答,如以点头或握拳表示同意,摇头或伸开手掌表

示不同意。对方听不懂问话时,可以用卡片提问。利用简单明了的手势动作符号进行沟通,如用手做拿杯子喝水的动作,擦汗的动作,语言困难者也能懂得。

四、“我”信息的运用

志愿者在服务时,难免遇到被服务的对象误解,甚至双方会出现不满的言语:“你都不了解我说的话!”;“你都不替别人着想!”;“你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吗?”……当双方出现误解或沟通障碍时,应如何处理呢?

人们在沟通的时,尤其是情绪发泄(抱怨、愤怒等)状态下,都会表达出指责与不满。当用“你”作为开头时,会把说话者心中的指责的意味表露无疑,促使对方急于为自己辩护,自己把沟通大门关闭,从而引发争执。

提到自己感受的时候,如果将“你”调整为“我”作为主语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样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引起正向注意,让对方不会有被审判的感觉,促使双方开始沟通。

“你”信息“我”信息

1.指责的意味

2.使对方急于为自己辩护

3.沟通大门关起

4.争执1.表达感受、引起正向注意

2.不会有被审判的感觉

3.开始沟通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融入表达的技巧:

? 描述对方的行为

? 你对他行为的想法

? 你的感觉

? 对方的行为对你(们)造成的影响

经过这样的处理,激烈的挑逗意味的话就会调整为温和而合理的语言。“我”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很实用,因为它能降低防卫心。每个人都能诚实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觉,降低攻击性,打开沟通之门。这也会让志愿者了解到,当服务的对象出现不满的言语时,可以体察他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与帮助他们;同时,志愿者的诚恳态度也容易获

得被服务对象的认可。

如何做好残疾人的心理卫生工作

1.广泛宣传人道主义,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尊重、理解和帮助残疾人。大力发展福利事业,帮助残疾人就业。

2.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积极开展适于残疾人参与的各种健身、医疗、文娱、体育等活动。

3.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残疾人办实事,解决住房、婚姻、乘车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普及无障碍设施。

4.大力开展残疾人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家庭、社会应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提高残疾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5.鼓励残疾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社会活动,消除其孤独感和自卑感,提高自我社会价值。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调动残疾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教育孩子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残疾,自强不息,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6.培养残疾人“+”式思维方式。“+”式思维方式是当代提倡的一种积极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凡事往好处想,用“加”的方法而不是用“减”的方法想问题,这对残疾人来说极其重要。

7.家长应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不要被“倒霉”、“命苦”、“不幸”占据头脑。现实虽然不能改变,但未来之路是可以选择的,不要顾影自怜,孩子需要你,你的所作所为是对孩子最有力的激励,残疾孩子的命运也掌握在父母手里。

让每个残疾人心里都有一片阳光和美丽!

怎样与病人沟通

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平等原则 无论患者地位、收入、职业,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也无论他有何种疾病,我们都应把他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有人说对艾滋病人要进行特殊的关爱,这是相对目前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而言。我说正确平等的做法就应该是把艾滋病病人当成普通的病人一样,既不歧视,也不过分关注。美国迪斯尼游乐园要求员工接待残疾游客时,不仅要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还不能让他们意识到别人注意到了他们的残疾。“无痕迹服务”,才是平等待人的最高境界。 尊重原则 尊重病人,就要有长幼之分,对于长者尤其要尊重。我们的医生护士都很年轻,对病人要像社会上对邻居、对朋友一样,尊老爱幼,讲礼仪,懂礼貌,而不应认为他是病人,有求于我们,他卑我尊。作为病人他们常常在医生面前会自卑,因为从医学角度讲,医患信息不对称,在医院的特定环境中,他们都对医务人员尊重有加,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病人,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氛围。 保密原则 病人出于治疗疾病不得不暴露某些个人的隐私,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医德。治病救人是医德,为病人保密更是医疗道德的范畴。珍视这种信任,或者说把病人对自己的信任作为对自己的奖赏来珍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依托。绝不能将病人的隐私,无论这种隐私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齿,也不能作为谈资、笑料向别人传扬。要想到一旦失去病人对你的信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你没有为别人保密的习惯,最好不要去打听别人的隐私,否则会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灵活原则 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事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灵活的处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们病房的作息时间,要求病人晚9点半熄灯,但春节期间就要灵活掌握,否则就不近人情。 语言表达 常言道“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甜言美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语言,不虚伪,不做作,用这种话来打动病人的心,让病人感到温暖。比如,病人入院时我们面带微笑迎上前去热情主动地将病人送入病房,一迎一送表现出热情。然后对病人说:“您的床位在这里。放好东西,随我来测体重。我再给您介绍环境。”而另外一种是面无表情机械地指指病床:“就是这张床!东西放好,跟我来过称!”试想一下如果你来到一个新环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气和态度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使用文明语言如接电话的规范用语应该是:“您好!请问您找谁?” 恰当的称谓在称呼上如果不是“三查七对”时尽量不直呼其名。大多数医护人员非常年轻,有的老人的年龄相当你的祖辈年龄,直呼其名常常会让病人非常不舒服,此时最好称老先生“某老”,“您”。如果知道对方职业是医生、教师等,还可以称其“某大夫”、“某老师”等,或年长的称“老张、老李”,年轻的称“小张、小王”等。关系非常熟悉的三字名字还可以免姓称名,更显亲切。千万不要直呼床号。 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能一味地用医学专业用语,让病人听不懂,弄出麻烦或出笑话。 注意用保护性语言丈夫正在安慰得了不治之症的妻子,他说:“你别着急,咱们花多少钱也要把你的病治好。”可是实心眼儿的护士在一旁说:“这病花多少钱也治不好。”虽然是实话,可效果可想而知。

人际沟通风格测试 神准

独立完成下面问题并选择你认为最合适你的陈述,选出你的实际反应,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的反应。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如果你很难确定唯一的选择,那么选一个你自己工作时最自然或最可能做出的那一个回答。 1、当我和别人说话时…… A)始终都和对方保持目光接触 B)一会儿看着对方,一会儿向下看 C)谈话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环顾四周 D)尽力想保持目光接触但又不时地把目光移开 2、如果我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A)在做决定前反复考虑 B)靠直觉来决定 C)在做决定前考虑这个决定对他人的影响 D)在决定前征求一个我所尊敬的人的意见 3、我的办公室里或工作场所一般有…… A)家人照片和有感情色彩的东西 B)能够鼓励自己的艺术品、奖品和广告 C)图片和图表 D)日历和工作大纲 4、如果我正在和别人发生争执…… A)尽力把注意力放到积极因素上,从而使形势有所缓和 B)尽力保持冷静并且尽量理解争执的原因 C)尽量避免谈论引起争执的话题 D)马上正视争执以便于争执能尽快得到解决 5、当我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时…… A)一直都在谈论正题 B)在进入正题前先聊一会 C)不急于挂电话 D)谈话尽量简短 6、如果我的同事不高兴…… A)问他是否需要我帮助

B)让他单独呆一会儿,因为我不想干扰他的私事 C)尽量使他振奋起来并帮助他看到光明的一面 D)感到不舒服,并希望他尽快好起来 7、当我参加工作会议时…… A)坐在后面,并在提出我的观点之前考虑一下我要说的内容 B)全盘托出我的计划,让大家都知道 C)热情洋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意见 D)尽量支持会上他人的意见 8、当我在众人面前发表意见时…… A)我很有趣且很幽默 B)条理清楚,言简意赅 C)相对而言,我的声音小 D)直接、具体、有时声音洪亮 9、当客户正在向我解释一个问题时…… A)我会尽量去理解并同情他的感受 B)查询有关这一问题的具体事实 C)认真听取主要内容以便找出解决办法 D)我运用身体语言和语音语调向他表示我听懂了 10、当我参加培训课程或听他人演讲时…… A)如果进行得太慢,我会感到厌烦 B)尽量支持别人的观点,了解工作是多么困难 C)我希望他们能够引人入胜 D)琢磨发言人所说的道理 11、当我想使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时 A)我先听他们的观点然后很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B)我强烈地表达我的观点,以便使他们都能明白我的立场 C)我尽量说服他们,而不是把我的观点强加给他们 D)阐明观点时,会解释我的想法和理由 12、要参加一个面议或面谈,我却迟到了…… A)我不会惊慌,但我要先打电话说明我要晚几分钟 B)让其他人等我,我会觉得很羞愧 C)我非常不安,尽快赶到那儿

护士与特殊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士与特殊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护士应掌握沟通技巧,灵活地与患者沟通。 1.愤怒的患者护士不要失去耐心,被患者的过激言辞或行为激怒。应先证实患者是否在生气或愤怒;其次应用倾听技巧,对患者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出理解性的反应,尽量让患者表达和发泄焦虑或不满,并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也可让患者做一些体力运动。减轻患者的愤怒情绪,使其身心尽快恢复平衡。 2.危重的患者在患者病情严重或处于危重状态时,护患沟通时应尽量缩短时间。提问以封闭式问题为好,或更多的使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对意识障碍的患者,护士可以重复一句话,以同样的语调反复与患者交谈,以观察患者的反应。对昏迷患者可以就具体情况增加刺激,如触摸患者,与患者交谈,以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3.抑郁的患者此类患者一般是在承受了诊断为绝症或其他原因后出现的反应,他觉得自己对家庭、社会没有价值,悲观失望,往往说话慢,表现为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少和不主动,甚至有自杀倾向。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提出一些简短的问题,对患者的需求及时做出回应。 4.哭泣的患者患者哭泣表明悲伤,有时哭泣也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反应。护士应首先了解患者哭泣的原因,可通过与其家属的沟通获得。当患者哭泣时,不要阻止,允许患者独处,发泄、沉默等。在哭泣停止后,用倾听的技巧鼓励患者说出流泪的原因,使患者及时调整悲哀心理,恢复平静。 5.感觉缺失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有自卑感,也可表现为不愿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不与人讲话,无法面对现实,失去生活的信心。此时,护士可运用亲切的语言,适当的关怀,创造良好气氛,然后采用针对性、有效的方法努力达到沟通。如对聋哑的患者,用纸笔或能让患者看到的嘴形、哑语等与之交谈。此外,护士可推荐患者上网或阅读相同人的事迹,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争取早日重返社会。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课题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据调查,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约2057万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877万人,视力残疾225万人,多重其他残疾782万人。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残联成立近十年来,在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有求必应,天生的优越性让他们难以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美德,更使他们缺乏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欠缺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难以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因此,在我校大力开展“五心”教育的大气候下,我开展里了这次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了不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如何尊重残疾人和帮助残疾人上,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习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身边各类残疾人群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近距离体会残疾人心的痛苦与渴求。 能力目标: 1、在此次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制定活动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2、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调查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收集所需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尊重自己周围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关注身边的残疾人群,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 难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对信息整理、分析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有关残疾人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 活动计划表。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一)阶段目标: 1、通过体验游戏、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残疾人的另类生活,激发学生的调查欲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确立小组研究主题,并进行适当的交流。

(完整版)沟通风格倾向测试

沟通风格倾向测试 部门姓名 每个人的沟通风格都不一样,所以首先你应该了解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沟通风格。然后了解你的上级你的同级是怎样的沟通风格。 1、当我与他人谈话时,我喜欢 A 一针见血 B 说话 C 只告之我想让别人知道的部分 D 具细非遗 2、有时候我可能会 A 粗心 B 延迟给别人资料 C 过于严厉告诉别人 D 对事很乐观 3、大部分我的谈话内容导向为 A 友善性 B 精确性 C 合作性 D 结论性 4、有时我被指责 A 过于假设性 B 没有倾听他人谈话 C 拖延 D 多嘴 5、当我与他人在讨论时,他们 A 知道我渴望事实真相 B 知道我不喜欢意外惊喜 C 知道我的立场 D 知道我很热忱 6、我喜欢的沟通方式是 A 正面性的 B 逻辑性的 C 直接的 D 冷静的 7、我喜欢的谈话方式是 A 启发性的 B 乐观的 C 诚恳的 D 主控的 8、我不喜欢的谈话方式 A 制造压力 B 不合作的 C 不接受我的观点的 D 我无法控制场面的 9、我感觉最好,当我 A 倾听他人谈话 B 遵照规定行事 C 指挥他人 D 顺畅及平静 10、在与他人沟通时的最大弱点为 A 要求细节 B 反映太快 C 渴望成为焦点人物 D 说话前未做足够的准备 11、大多数与我共事的人认为我是 A 友善的 B 谨慎的 C 接受改变的 D 诚恳的 12、我最大的希望是 A 与他人相处 B 欲留时间调整变化的环境 C 被激励 D 清楚的指示及评估 13、沟通的基本观念是 A 与他人合作 B 从他人身上得到力量 C 说服他人 D 事事在抵制之下 14、当我书面沟通时,我希望 A 尽量简短甚至不需要 B 夸大本意 C 照本宣科 D 长篇大论 15、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 A 自由的 B 有工作伙伴的 C 组织性的 D 愉快的 16、给予我最大激励的谈话给我的是 A 挑战 B 安慰 C 友谊 D 肯定 17、当我四周的朋友遇到压力时,我告诉他们 A 正面的讯息 B 如何面对压力 C 随情况而改变 D 保持冷静 18、在与人交谈中我的最大特点是 A 有良知的 B 外向的 C 果断的 D 愿意倾听他的谈话

浅谈与发怒病人的沟通技巧

浅谈与发怒病人的沟通技巧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进,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护患沟通主要指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1]。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很多时间接触患者和家属,每个患者所患疾病种类、经历、文化背景以及宗教信仰存在差异,因此患病后的表现也千差万别,即使患有相同疾病的人也可能表现不同的方式。研究发现,82.12%的患者希望每天有与护士交流的时间。由此可见,在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2]。特别是与特殊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模式,争取早日康复。 有时我们会面对一些愤怒的患者,一般患者愤怒都有一定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不是患者无端地指责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而是患者知道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受到了身心的痛苦,以愤怒来发泄自己的害怕、悲哀、焦虑或不安全感,面对这种患者,护士应事先知道患者在生气,当患者要求苛刻,如稍有不满意就会发脾气,愤怒地指责别人,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拒绝治疗护理,大声吵闹,拔掉输液器或者破坏护理仪器,或不断地要求护士立刻为他提供各

种护理。护士可能会失去耐心,被患者的过激言辞或行为激怒,此时护士沟通的重点是对患者的愤怒做出正面的反应,视病人的情绪为一种健康的适应反应[3],不要对患者采取任何个人攻击性或指责性行为,尽量为患者提供发泄的机会,也可让患者做一些体力运动,以另一种形式来发泄。也可应用倾听技巧,了解患者的感受及愤怒的原因,对患者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出理解性的反应,并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的愤怒情绪,使患者的身心尽快恢复平衡。 在与发怒病人沟通时,应该注意运用的词汇。在沟通过程中,如果沟通的接收者不能理解信息发出者所传递的信息,那么沟通是无效的[4]。所以当护士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检查前的准备时,要选择通俗的用词。从而,减轻患者愤怒情绪。同时,护士要注意语调,在面对发怒病人时,在病人发怒的情绪中,用倾听的形式找到病人发怒的具体原因,然后,在用很慢的语调,为病人进行讲解,慢慢的使病人的心情恢复到平静,不在发怒、生气。总之,面对发怒的病人,护士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来对待。不要被发怒患者的过激言辞或行为激怒,对患者的愤怒做出正面的反应,视病人的情绪为一种健康的适应反应,不要对患者采取任何个人攻击性或指责性行为,尽量为患者提供发泄的机会。并采用倾听的方式,及时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的愤怒情绪,

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修订稿

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与沟 通技巧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 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的反应。人是具有生物和社会两重属性的。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心理形成受先天遗传素质以及身体生理器官成熟度的影响,同时其生活条件、教育环境、社会地位、实践活动、生活经历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护士、军人等不同职业的群体通常有着共性的心理特征。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心理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通常有着共性的生理缺陷以及类似的生活经历,因而形成各类残疾人的一些共性的心理特点。残奥会的运动员分为视力残疾运动员和肢体残疾(含脑瘫)运动员两大类,本节讨论这两类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一、视力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健全人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途径感知外界的刺激(信息)。其中大约80%的信息通过视觉途径获得。换句话说,视觉途径是健全人感知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视觉与其他感知觉相比,有以下优势:感知范围广;转移灵活;知觉速度快;知觉距离远;感知较全面。视力残疾者或是完全看不见,或是仅能看见模糊的事物形象,共性生理特征是视力缺陷,接受外界信息主要是依靠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途径,与健全人大相径庭,因而形成了视力残疾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特殊性。但同时他们也具有许多与健全人共同的本质特点,如:视力残疾个体的心理发展趋势与普通个体的规律完全相同,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零乱到成体系的过程;视力残疾个体的发展也受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程度的制约;环境和教育同样也是视力残疾个体发展的决定性条件。那么,丧失了视觉这条主要感觉途径的视力残疾人士在感知外界途径有哪些共性的特点呢这些特点又怎样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特质的 (一)视力残疾对个体感觉的影响 1、听觉功能有所增强。俗话说“盲人的耳朵特别灵”,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听力比健全人好,而是视力残疾人士更加注意获取听觉信息,因而形成较高的听觉注意力;对声音信息的分析更为细致,形成较高的听觉感觉选择能力;常年累月的听觉经验积累,形成较高的听觉记忆力。这些说明视力残疾人的听觉某种程度在代偿视觉过程中补偿了视觉缺陷,促进了听觉功能的提高。 因此,视力残疾运动员可以借助领跑员的声音引导进行赛跑。门球比赛时,视力残疾运动员通过球里面小铃铛发车的声音判断球的走向。同时,视力残疾人士的听觉也容易受到环境声音的干扰。因此,视力残疾运动员在比赛时要求观众保持安静,手机静音

沟通能力的测试 附答案

沟通能力的测试(附答案) 回答下列问题,测评你的沟通能力。选择与你的经历最相近的答案,请尽量如实做答。如果你的回答是“从不”选1,“总是”选4,依此类推。把得分加起来,参考“分析”,评定你的沟通技巧。根据自己的回答找出你在哪些方面仍然需要改进。 选项:1从不 2有时 3经常 4总是 1.我适时地把适当的信息传递给合适的人。 1 2 3 4 2.在决定该如何沟通前,我认真思考信息内容。 1 2 3 4 3.我表现出自信,讲话是信心十足。 1 2 3 4 4.我希望对方就我的沟通提供反馈。 1 2 3 4 5.我注意聆听并在回答前检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1 2 3 4 6.评价他人时,我努力排除各种个人成见。 1 2 3 4 7.会见他人时,我态度积极、礼貌周到。 1 2 3 4 8.我及时向他人提供他们需要与像要的信息。 1 2 3 4 9.我利用单独会见检查员工的表现并辅导他们。 1 2 3 4 10.我通过提问了解他人的想法以及他们的工作进展。 1 2 3 4 11.我分发书面指示以提供关于某一任务的所有相关信息。 1 2 3 4 12.我运用专业的电话技巧改进沟通。 1 2 3 4 13.我通过所有可以利用的电子媒介进行沟通。 1 2 3 4 14.我把写文章的规则应用到外部与内部沟通中去。 1 2 3 4 15.会见、调查或作会议记录时,我使用有效的记录方法。 1 2 3 4 16.写重要信件或文件时,在定稿前,我常征求可信赖的批评者的意见。1 2 3 4 17.我运用快速阅读技巧来提高工作效率。 1 2 3 4 18.做演讲前,我认真准备并多次试讲,演讲取得了成功。 1 2 3 4 19.进行内部培训时我发挥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1 2 3 4

有效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有效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沟通的基本技巧 一、沟通的前提。 大凡两个人接触,彼此都会有一个大致判断然后形成沟通的初步印象。例如对方的精神面貌。一个紧张兮兮的人或充满焦虑的人很 难有高效的沟通,大多会遭到别人的排斥。一个充满自信且心态平 和的人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此外,得体的衣着和良好的精神面 貌以及恰当的语言风格也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条件。一个优秀的沟通 者要塑造和培养自己的行为,做到能在第一时间内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二、沟通的原则。 沟通一定要真诚和平等,不真诚难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而不平等则不能让人充分表达观点和接受彼此的观点。沟通还要掌握好彼 此的距离,不能刻意去改变彼此的距离。刻意拉近距离显得自己轻 浮容易被别人心理上排斥,可以将距离拉的太远容易产生误会。 三、沟通的方法。 要了解你的沟通对象。摸清性格、观念、立场、意图等。不充分地了解你的沟通对象,贸然去沟通,可能会南辕北辙而适得其反。 善于借用合适的平台和掌握“恰如其分”的时机。平台可以是一场 辩论会,也可以是一个家庭聚会。在国际中就有很多“活用”的典范,例如以前温家宝总理与日本首相的电梯外交。毛泽东时代的乒 乓外交。人的情绪有好有坏,好的时候晴日暖阳一切美好,糟的时 候“黑云压城城欲催”。掌握了好的时机,沟通的效果非常明显。 切忌不能一味地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一味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能带有情绪,要及时跳出来,学会豁达地看待问题。不要轻 易与别人争辩。有时候争论是解决不了问题,更多地是引来对斥。

最好要避免当面勿冲突,不幸地出现了事后要想办法办法弥和产生 的裂缝。 四、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沟通的基本方法 1、闲扯”是与人交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学会闲扯 不善交谈,大多是不知道怎样抓住谈话时机。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与人交谈时,若能做到思想放松、随随便便、没有顾虑、想 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谈话就能进行得相当热烈,气氛就会显得相 当活跃。”抱着“说得不好也不要紧”的态度,按自己的实际水平 去说,是有可能说出有趣、机智的话语来。所以,闲扯并不需要才智,只要扯得愉快就行了。 2、适当地暴露自己,以自己为话题开始谈话,增加对方对你的 信任 每个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事情,所以与人交谈的关键是要使对方自然而然地谈论自己。谁都不必煞费苦心地去寻找特殊的话题,而只需以自身为话题就可以,这样也会很容易开口,人们往往会向 对方敞开自己的心扉。 3、掌握批评的艺术 在交谈过程中,如果不得不对对方提出批评,一定要委婉地提出来。明的批评有以下几个特点:⑴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⑵在进 行批评之前应说一些亲切和赞赏的话,然后再以“不过”等转折词 引出批评的方面,即用委婉的方式。⑶批评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方 的人格。用协商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语气批评别人。⑷就事论事。 4、附和对方的谈话,使谈话气氛轻松愉快 谈话时若能谈谈与对方相同的意见,对方自然会对你感兴趣,而且产生好感。谁都会把赞同自己意见的人看作是一个提高自身价值 和增强自尊心的人,进而表示接纳和亲近。假如我们非得反对某人 的观点,也一定要找出某些可以赞同的部分,为继续对话创造条件。

与病人家属沟通技巧

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一般沟通的原因[Wiles etal 1998] 1) 病情2) 疗程3) 复康进程4) 护理模式6) 情绪 人际沟通的概念与要素: 信息背景、发出信息者、接收信息者、途径、环境 a). 信息背景 引发沟通的理由,发出信息者的 ?过去经验 ?目前环境 ?预期未来 b). 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 发出信息者、接收信息者:收、发角色不断互换 发出信息者及接收信息者都是编码者、译码者。他们利用语言、图形、动作、文字、声音、表情转化成思想或感情,解释其含义。 c). 信息目的是传递:思想、感情、意见、观点 表达模式:语言、非语言(行为、表情) d). 信息传递途径 感官渠道: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 美国的护理专家Rogers于1986年病人记忆内容科研结果: ?听过的–5% ?读过的–10% ?见过的–30% ?讨论过的–50% ?亲自做过的–75% ?教过别人的–90% 较佳信息传递:讲解+ 演示+ 实习 e). 反馈 理解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 ?听到了什么? ?听懂了多少? ?感受如何? ?有什么问题? 反馈有助: ?达至信息被正确理解,进一步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澄清浯意。 ?对制定护理计划、评伦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均是非常重要。

?所以应鼓励病人进行反馈 f). 环境 外在环境–场合、时间、地点、习俗文化 内在环境–心理状况 护士在发出信息前要:- ?细心观察患者及其家人的非语言行为及情绪。 ?适当保持沉默,及以同情的眼神交流。 g). 提问题的技巧 ?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及对方交流的目的 ?适当地提出问题 ?两种问题模式: 1)开放式–自由发挥 2)闭合式–只有一个简单明确答案 2. 护士在治疗性沟通的角色 护士的角色[Wiles etal 1998] ?专业 ?容易接近 a). 治疗性沟通的概念与特点 i) 以患者为中心 - 为了促进患者健康 - 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为目的 ii) 以目标为导向 - 准备期→与患者之间建立互信 - 工作期→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所制订的护理计划 iii) 沟通不以主观的挑选性: 不要怕发生冲突而回避、身体语言同样在向患者传递信息 b). 治疗性沟通的目的: 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为提供有效的护理奠定基础、以促进及稳定患者身心状态 c). 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 收集可靠资料 ?临床检查身体状况资料 ?社会背景 ?心理状况 ?特别需求

护患沟通技巧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技巧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护患沟通;特殊患者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很多时间接触患者和家属,每个患者所患疾病种类、经历、文化背景以及宗教信仰存在差异,因此患病后的表现也千差万别,即使患有相同疾病的人也可能表现不同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我院有30%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患者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研究发现,82.12%的患者希望每天有与护士交流的时间。由此可见,在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1]。特别是与特殊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模式,争取早日康复。现将五种特殊病人的沟通技巧介绍如下。 1发怒患者 有时我们会面对一些愤怒的患者,一般患者愤怒都有一定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不是患者无端地指责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而是患者知道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受到了身心的痛苦,以愤怒来发泄自己的害怕、悲哀、焦虑或不安全感,面对这种患者,护士应事先知

道患者在生气,当患者要求苛刻,如稍有不满意就会发脾气,愤怒地指责别人,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拒绝治疗护理,大声吵闹,拔掉输液器或者破坏护理仪器,或不断地要求护士立刻为他提供各种护理。护士可能会失去耐心,被患者的过激言辞或行为激怒,此时护士沟通的重点是对患者的愤怒做出正面的反应,视病人的情绪为一种健康的适应反应,不要对患者采取任何个人攻击性或指责性行为,尽量为患者提供发泄的机会,也可让患者做一些体力运动,以另一种形式来发泄。也可应用倾听技巧,了解患者的感受及愤怒的原因,对患者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出理解性的反应,并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的愤怒情绪,使患者的身心尽快恢复平衡。 2哭泣患者 患者哭泣表明悲伤,也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反应。首先了解患者哭泣的原因,一个因悲伤而哭泣的人,有可能是因为患了某种病,将永远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或遇到较大的心理打击时,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出现沮丧、哀伤等反应,这时可以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悲哀,这时患者可能不会向你诉说原因,但可通过与患者家人的沟通。允许患者独处,发泄、倾听、移情、沉默等,关心及支持,尽可能地陪伴患者,使患者及时调整悲哀心理,恢复平静。 3抑郁患者 此类患者一般是在承受了诊断为绝症或其他原因后出现的反应,他觉得自己对家庭、社会没有价值,悲观失望,表现为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慢、反应慢,甚至有自杀倾向,护士对这种患者,

沟通技巧2套题库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按(C)划分,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A.沟通的方向 B.沟通的组织结构特征 C.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位置是否变换 D.信息沟通的过程是否需要第三者加入 2、相比较而言,(A)更容易沟通。 A. 信息 B. 思想 C. 情感 D. 目标 3、下列哪一项不是同理心的原则?(B) A.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B.只能修正别人,不能修正自己 C.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D.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积极倾听的表情(D)? A.点头 B.目光注视 C.皱眉 D.提问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B)的重要性。 A.撰写提纲 B.收集资料 C.正式写作 D.编辑修改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网络时代沟通方式包括(ABCD)。 A.电子邮件 B.网络传真 C.视频电话 D.微信 2、人际沟通分析理论认为我们的人格结构存在有(ABC)三种自我状态。 A. 儿童心态 B. 成人心态 C. 父母心态D.老年心态

3、在不同的说话场合表达时要考虑场合的(ABCD)。 A.庄重与否 B.亲密与否 C.正式与否 D.喜庆与否 4、倾听障碍包括(ABD)。 A.倾听者的理解能力 B.倾听者的态度 C.倾听者的表情 D.倾听环境5、沟通中提问的好处有(ABCD)。 A.收集信息和发现需求 B.向对方表明谈话的开始和结束 C.控制谈话的方向 D.向对方提出建议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沟通结束以后一定要一方说服另一方。(错) 2、电子邮件是一种重要的职场沟通方式。(正确) 3、在说话中一定要让别人同意他的观点,甚至不惜辩论一番决出胜负。(错) 4、在倾听时,提问必须做到适时适度,要多听少问,(正确) 5、演讲中思想感情的变化要与声音变化统一,做到“以情发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正确) 四、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沟通过程中尊重的标准是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否则难以实现成功的沟通。 2、说话的时机是由说话(时境)决定的。说话主体所感知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构成说话(时境)。 3、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倾听者要做到(耳到)、(眼到)、(心到)、(脑到)。 4、(自信)是力量的源,(微笑)是勇气的开端。

沟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沟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每天我们都在和人沟通,但是沟通的效果相差很大,为什么呢?让我们好好想想,原来是这么回事。下面小编为你 整理沟通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沟通的基本技巧 一、沟通的前提。 大凡两个人接触,彼此都会有一个大致判断然后形成沟通的初步印象。例如对方的精神面貌。一个紧张兮兮的人或充满焦虑的人很难有高效的沟通,大多会遭到别人的排斥。一个充满自信且心态平和的人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此外,得体的衣着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恰当的语言风格也是良 好沟通的前提条件。一个优秀的沟通者要塑造和培养自己的行为,做到能在第一时间内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二、沟通的原则。 沟通一定要真诚和平等,不真诚难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而不平等则不能让人充分表达观点和接受彼此的观点。沟通还要掌握好彼此的距离,不能刻意去改变彼此的距离。刻意拉近距离显得自己轻浮容易被别人心理上排斥,可以将距离拉的太远容易产生误会。 三、沟通的方法。 要了解你的沟通对象。摸清性格、观念、立场、意图等。不充分地了解你的沟通对象,贸然去沟通,可能会南辕北辙而适得其反。善于借用合适的平台和掌握“恰如其分”的时机。平台可以是一场辩论会,也可以是一个家庭聚会。在国际中就有很多“活用”的典范,例如以前温家宝总理与 日本首相的电梯外交。毛泽东时代的乒乓外交。人的情绪有好有坏,好的时候晴日暖阳一切美好,糟的时候“黑云压城城欲催”。掌握了好的时机,沟通的效果非常明显。切忌不能一味地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一味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能带有情绪,要及时跳出来,学会豁达地看待问题。不要轻易与别人争辩。有时候争论是解决不了问题,更

正确把握与残疾人交流的方法

正确把握与残疾人交流的方法 我到残联工作几年,接待许多各类残疾人。残疾人由于肢体或身体某些功能的缺陷和丧失,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阴影,对人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在与残疾人交流谈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和分寸。作为残疾人工作者,在与残疾人交往时,能否通过利用必要的沟通技巧来达到融洽关系、消除隔阂、减少疑虑、缓解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残疾人属于特殊的人群,他们比健全人在某些方面具有敏感性,因此,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态度要礼貌、谦和,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注重他们心理需求,一定要给其一个认真、诚恳、亲切和负责任的感觉。对他们的唠叨和不雅的行为不要厌烦,不能嫌弃,要特别予以关照和体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依赖,才能构建起心理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残疾人工作者与他们沟通时态度粗暴,随心所欲或心不在焉,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形成隔阂和矛盾。在倾听他们叙说时,尽量用“对、好、是”等词或点头、微笑等表示对他们的注意、理解,不能用不屑一顾的态度。 在与残疾人谈话时,尽量避免用一些语言和文字。比如:与视力残疾人沟通时,要对盲人避讳用“瞎说”、“瞎想”、“瞎猜”等词;与肢残、脑瘫者沟通时,不能用“跛子”、“瘸子”、“瘫子”等词;与耳聋听力语言残疾者沟通时不能用“聋子”、“哑巴”等词;与精神残疾人沟通时,不能用“疯子”、“大脑不正常”等词;与智障残疾人沟通时,不能用“呆子”、“傻子”、等词,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对他们要依据年龄、性别、职业、职务不同进行称呼,如:“同志”“师傅”“朋友”等。所以我们残疾人工作者在与残疾人进行交往时,最主要的事是要注重平等与尊重,虽然他们都是残疾人,但他们都不希望被当作残疾人来看待。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有自尊心,而且非常要强,虽然在生活上他们有一些不便,但相信他们同正常人一样,也有做人的尊严。

浅谈门诊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浅谈门诊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发表时间:2010-02-01T15:53:03.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王春梅[导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就医观念及就诊需求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春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输液室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174-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就医观念及就诊需求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除要求护士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护理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必须善于与病人沟通[1]。因此,护士有必要掌握一些语言沟通的技巧并在门诊工作中运用,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 护士的自身素质 1.1注意自身形象护士的形象不只是指身材、相貌和音色等客观因素,还指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姿态、表情等主观要素。护士的仪表、姿态以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护理信息的接收和传递,护士的自身素质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仪表应以庄重典雅为美。服饰应整洁合体,给人以纯洁明快文雅之感。衣领、衣边、裤带的平展整齐,给人以端庄、稳重、平静之感,加以端庄的举止、优雅的谈吐,能即刻唤起患者的美感,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2注意语言的礼貌性要尊重病人,首先选择适当的称呼,恰当的称呼往往是护理人员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与病人交谈,要以亲切的目光迎送病人,以热情的手势请病人坐下,以专注的眼神与病人交谈,以喜悦的心情与病人分享病情的好转,从而达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压抑的心情得以释放的目的。同时,病人可以从双方沟通中获得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的满足感,这是战胜疾病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无论病人以何种心态就诊,都应该用语言与病人沟通以解除其思想顾虑和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护士在换药和处置时,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到轻、稳、快、准,防止时间过长,引起病人不适,减轻病人痛苦。 2 不同疾病患者的语言沟通 2.1焦虑病人的语言沟通对候诊时间长引起焦虑的病人,应充分利用病人等待就诊的时间,进行健康咨询。对医生开的检验单,应详细说明其必要性,告知检验地点及如何配合检查。 2.2愤怒和烦躁病人的语言沟通理解和接受病人的宣泄。遇到病人发脾气时,护士要保持冷静,认真倾听,耐心解释,理解病人的心理。对无端的指责,大多数可在医护人员的耐心疏导下化解;对情绪激动,处于持续状态的病员,应暂时回避,避免与病人发生直接冲突,给病人一个安静的发泄空间。 2.3抑郁病人的语言沟通要富有同情心和热情的服务态度,主动与病人交谈,努力使病人改变想法,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这样可以促进护患沟通,增进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 3 正确使用语言 3.1注意说话语调说话语调过硬、过强或过高、过低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护患之间的语言沟通。如声音过高被误认为有厌烦情绪,声调太强可能被认为没有同情心,而说话声音过低则被病人理解为不重视病人。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护患沟通,并可能引起病人的反感。 3.2注意谈话时的表情表情就是护士自身修养的真实写照,在与患者语言沟通时,要把握好情绪的变化,注意控制那些容易引起误解或影响护患关系的面部表情。特别是对有特殊病情的病人,绝不能产生厌烦或急躁情绪。 3.3注意语言的安慰性安慰性语言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病人紧张的情绪,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于老年人及情感脆弱的人,更要多用安慰性语言。对于小孩,要多用鼓励性语言,使患儿主动配合各项操作。 3.4注意语言的针对性和病人交谈要有主题、有目的地交谈,而不是闲聊。要针对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要紧紧围绕病人的病情、治疗、保健预防等知识,将医学理论与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相结合,使病人主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自我防病能力,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 3.5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解答病人问题时,要讲究语言的科学性,要认真分析,实事求是,对疾病的解释和病情的判断要有根据,回答问题要合理,语言要严谨,切不可不懂装懂、信口开河地回答病人的问题。否则,会使病人感到失望,失去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甚至延误治疗。 3.6注意语言的通俗性门诊医患交流主要靠语言,技术操作少。向病人解释时尽量少用医学术语,说大众语言,使语言简单易懂。营造一种能让病人倾诉心中不安、焦虑和恐惧的氛围。每说一句话都要有科学依据,而且不重复,恰到好处,使病人记忆深刻。 4 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技巧是指伴随着语言沟通时的一些非语言行为,也称为体态语言。护士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仪表步态、手势、语调和眼神等都能体现护士的精神面貌。故在交流过程中,非语言动作切勿轻易使用。总之,护患沟通技巧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对护理效果影响很大。不断提高护患沟通水平,既有利于病人,同时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在患者心中的地位,使门诊护士真正起到医院窗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坤秀.谈谈门诊护士语言修养问题[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143.

有效沟通技巧测试题

《有效沟通技巧》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支配型人进行沟通时必须要 ○从感情的方向去沟通 ○语速一定要比较快 ○不一定要有计划 ⊙回答一定要准确 2.沟通中不看中结果的是 ○表达型人士 ○支配型人士 ⊙和蔼型人士 ○分析型人士 3.对互动型领导沟通应 ○私下发泄不满情绪 ○切忌公开赞美 ⊙积极发言 ○忌用肢体语言 4.属于实事求是型领导的性格特征的是 ○要求下属立即服从 ○凡事喜欢参与 ○想象力丰富缺乏理性思考 ⊙是方法论的最佳实践者 5.哪一项不是打开客户心防的基本途径 ○让客户产生信任 ⊙迫切地向客户推销产品 ○引起客户注意 ○引起客户的兴趣 6.以下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反馈 ○给对方提建议 ○表彰对方 ⊙对他人言行的解释 ○鼓励对方 7.向领导提建议的较好时间是 ○刚上班时 ○快下班时 ⊙上午10点左右 ○午休前 8.哪一项不利于使部下积极接受命令 ○态度和善礼貌用词

⊙忌让部下有更大自主权 ○共同探讨 ○让部下提出疑问 9.高效沟通的三原则之一是 ○谈论个性不谈论行为 ⊙积极聆听 ○要模糊沟通 ○以上都不是 10.积极聆听的技巧中不包括 ○倾听回应 ○重复内容 ○提示问题 ⊙与自己的观点对比进行评论 1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开放式问题 ⊙请问一下会议结束了吗? ○请问去上海有哪些航班? ○你对我公司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比较好?12.FAB原则的含义不包括 ○特色 ○利益 ○优势 ⊙互补 13.向领导请示汇报的基本态度 ○事事请示 ○尊重吹捧 ○积极越权 ⊙敢于直言 14.沟通过程是 ⊙双向的过程 ○单向的过程 ○多向的过程 ○以上都不是 15.反馈的类型不包括 ○正面的反馈 ○建设性的反馈 ⊙负面的反馈 ○以上都不是 二、列举题 1.请列举沟通的三大要素。 2.请列举出如何使部下积极接受命令的技巧。3.请示与汇报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4.高效沟通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和人沟通的技巧_说话五大方法

和人沟通的技巧_说话五大方法你说话让人舒不舒服其实和让人觉得你很"虚伪"是同一件事,你用什么方式去表达,如何去让人理解你的意思,才是重点。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与人沟通。下面整理了和人沟通的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和人沟通的技巧:说话五大技巧 1、避免以"以上对下"的口吻对待他人。 这是一个非常细微,但是很多人却没有意识的言语方式,除非"对方认为"你的经比他高一个位阶,请注意是"对方认为"不是"你认为"。但如果你能在比对方高一个位阶时能可以以平等的方式跟对方沟通,对方不仅会觉得备受尊重,也会更愿意跟你沟通与配合。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明明两个人是平等的关系,你却用比较地位低下的口气说话,也会造成对方的尴尬与不自在。 2、当对方不想听你讲的时候,请不要再婆婆妈妈 当他人此时此刻没有想要或希望听从他人的建议、接受他人帮助的时候,请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主动去忠言逆耳"会对那个人是一种帮助,你只是在帮自己造恶业,并且让对方感到心理上的不适而已。 3、尽量多用比喻的方式,并用问句与引导对方给予答案 我们都是人,当然对批评都是会有下意识的反弹的,即使假设今天是对方想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并且想要从你口中得知,而你也知道对方的缺点,最好的方法,并不是直接点出对方的缺点,而是尽量让他用换位思考、第三人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第一种是比喻与故事,当你把主角的焦点转换到别的角色上面;另外一种,则是用问句引导,利用"你认为…你会…"的语句,让他自己去套入状况,来同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4、先去了解对方的动机 当你用自己的理所当然去评断他人的行为的时候,如果对方的确认为自己做错了,就会激发对方的罪恶感。与其直接责备,要先了解对方的动机,对方才不会同时在忏悔的时候对你筑起心墙。比如:"当时是什么让你这么做的?""你会想要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语句,能够让对方觉得自己有被理解之后,再去阐述别种角度的可能性,来做理性讨论,比起直接责怪要来得好。 5、说话前先停3秒想想自己要说的话会对对方造成什么影响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说话一定要快速的想想这句话合适不,可能只是为了制造一点笑料,却没想到会让对方很不开心,或是让现场的人对你留下那么一点累积印象,再多几次类似的状况,自己就要不小心被定型了。 说话,一定要用心交流,大家坦诚布公,切勿遮遮掩掩。虚伪不好,毒舌也不好,谈话让人舒服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你的高度。 和人沟通的技巧:与人沟通应掌握的八大技巧 1、学会展现魅力十足的笑容 当你跟别人碰面时,不要立刻微笑,应该先注视对方1秒钟,然后停顿一下,把这个人的形象铭记在心里。随后再绽放出灿烂、真诚的笑容,让你的脸和眼睛里都充满笑意。微笑时的瞬间延迟会让人们

1一道经典的测试沟通能力的面试题(题面加解析完整版)

一道经典的测试沟通能力的面试题(题面+解析完整版) 你现在要去参加一次重要的面试,可因为走的太匆忙,快到了才发现自己穿了一双拖鞋。如果回去换,已经来不及了,想再买一双呢,自己又没有带钱。现在你发现一个人刚买了一双比较高档的新皮鞋,你估计能穿,而你身上只带了一个特地为爸爸买的价值20元的打火机,于是你打算用这个打火机来换取穿一次他的皮鞋的机会(只是穿一次),可是对方说:1,鞋是新买的,他自己都还没有穿呢;2,他不用打火机;3害怕你穿了不还。三个理由不愿意跟你换,你怎么说服他? 这是一道由国内心理测评专家“白玲”老师出的题,经验证能够非常准确的测出应聘者的沟通能力。大家可以试试。稍后向大家公布判断标准。 其实呢,各位搞招聘同志的都知道,一道面试题成功与否不在他难不难。而是通过他的回答,到底能否判断出他的沟通能力到底是:高,中,低哪一层次。 要想准确的判断,光一次对话,一次解答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不停的追问。 追问的技术,才是招聘的难点所在。 好题是基础,会用才是关键。 收集好题是一部分,也要慢慢学会活用。大家说对吗? 题目设计思路与追问点(精华所在) 题目设计思路与追问点(精华所在) 在这里给出题目的一些参考评价系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题目设计思路 测评对象:应聘销售岗位的大学生 题目要求:说服一个陌生的路人,向路人借穿他刚买的新鞋。这个题目的难度在于:(1)人家的鞋才是新买的,重来没有穿过,而且这个鞋还挺贵;(2)说服的还是一个陌生人,不熟悉,人家也没有帮助的义务;(3)给的报酬也很少,就是一个打火机,而且这个打火机对人家来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沟通目的:说服陌生路人借自己穿一双昂贵的新鞋,报酬是一个打火机。 追问点 追问点1、问正视问题: 是否能快速接受并进入自己是一个即将参加面试的学生角色;是否能明确自身的任务是说服陌生路人将刚买的新鞋借给自己穿一次;在说服的过程中,是否能坚持自己的说服目标;同时在面对这个说服任务时是否能直面问题。 追问点2、问倾听: 是否能够站在路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是否能够真诚地理解路人拒绝借新鞋的理由;是否能设身处地地为路人着想;是否能够用言语或者非言语表达出对路人的理解,并给予积极回应;在整个说服的过程中,是否能建立良好、愉悦的关系。 追问点3、问说服影响: 是否始终围绕让路人同意借新鞋这一目的进行说服;是否能够采用适当的沟通说服技巧;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