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

实施方案

2012年11月

目录

一、工程概括 (1)

1.1 地理位置 (1)

1.2 建筑类型及面积 (1)

1.3 总平面图 (1)

1.4 用途 (2)

1.5 峰瓦值 (2)

1.6 项目目前实施进展情况 (2)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2)

2.1 光电建筑一体化 (2)

2.2 并网光伏系统 (3)

三、技术方案 (4)

3.1 建筑围护结构体系 (4)

3.2 光电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5)

3.2.1 设计依据及说明 (5)

3.2.2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6)

3.2.3 并网系统设计 (9)

3.2.4 主要产品、部件及性能参数 (14)

3.2.5 系统能效分析计算 (17)

3.2.6 技术经济分析 (20)

3.3 节能量计算 (25)

3.4 运行维护管理 (26)

3.5 数据监测与远传系统 (27)

3.6 进度计划与安排 (28)

3.7 技术支持 (29)

3.8 证明材料 (29)

一、工程概括

1.1 地理位置

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徐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它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本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资源稳定性高,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本次项目选址为******等其他公用建筑。

1.2 建筑类型及面积

电站建于*******等公用建筑屋顶,有效利用面积为37000㎡,周边不存在遮挡物。

1.3 总平面图

1.4 用途

400V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减少能源损耗。

1.5 峰瓦值

******

1.6 项目目前实施进展情况

目前已进行过项目建设地的实地考察,组件布置图正在完善中。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本项目的示范目标是成为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的典范。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节约有限的煤炭资源,通过优化系统集成方案实现切实可行地高效发电,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太阳能光电系统技术要点包含3方面: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并网系统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

本项目中的建筑本体满足国家和地方节能标准。

2.1 光电建筑一体化

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形式的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做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撑作用;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集成,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等。

考虑到造价较高和综合发电效率较低等因素,本项目采用第一类形式,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等公用建筑的水泥屋顶上,这样的屋顶光伏发电有以下优势:

1)利用既有建筑的闲置屋顶,无需额外用地或增建其他设施,建设

改造成本较低。

2)既保持了建筑原有的美观,又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太阳能系统的发电效能。

3)日照条件好,不易受遮挡,可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同时还避免了屋顶温度过高,降低空调负荷,既节省了能源,又能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

4)可实现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减少了电力输送过程的费用和能耗,降低了输电和分电的投资和维修成本。

5)由于光伏电池组件化,光伏阵列安装起来很简便,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选择安装容量。

2.2 并网光伏系统

本示范项目采用低压用户侧并网,将光伏系统所发的电量就近消耗。用户侧并网项目可采用“净电表计量”方案,其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入逆变器,直流电被转换为所需的交流电,采用三相四线输送到的配电柜,最终并入电网。逆流检测是防止学校的电向国家电网灌输,由于公司照明等用电量本身就很大,电站产生的电基本能被消耗掉,所以暂不存在逆流的危险。同时,国家电网公司最新出台了有关并网服务工作的相关意见,指出建于用户内部场所的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可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

图2-1 用户侧并网示意图

三、技术方案

3.1 建筑围护结构体系

本项目选择的建筑主体包括************公用建筑的屋面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年限6~10年,按照7度地震烈度设防,建筑高度16.5~34米。现浇屋面,刚性防水保温层,设计活荷载为2.0KN/㎡,可上人,散水坡度0.5%~1%。屋顶女儿墙高度1.1~1.2米,并设有防雷装置。各建筑物的外墙均为空心砖(空心砌块)砌筑,铝合金窗,无遮阳。在此类建筑围护结构上进行BIPV光电一体化改造,仅有屋面架设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有效受光面积,最小程度地减少对原有建筑结构的影响和破坏,同时也最为经济地实现BIPV建筑一体化。在光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对原有建筑防水保温层的保护和恢复,对屋面原有组织排水的影响和解决措施,

以及光伏组件架设高度原则上不超过建筑物防雷装置高度的设计要求。

3.2 光电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3.2.1 设计依据及说明

本项目主要根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设计及编制的:

IEC 61727(2004)(并网光伏系统)

IEC 61173 光伏系统过电压保护

IEC 61835(2007)光伏系统名词术语(10大类415条)

IEC 62108 (2007) 聚光光伏组件及组合件的设计鉴定和定型

IEC 60364-7-712 (2002) 光伏系统在建筑安装上的特殊要求

IEC 62116(2005)光伏并网逆变器防孤岛测试方法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

《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19964-2005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规范》DGJ32/J 87-200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SJ/T 11127

本系统包括的产品设计依据其企业标准。

3.2.2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建筑规模

本项目选址位于*********他公用建筑屋面布置太阳能组件,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整个校区内拟使用屋顶面积为37000m2,除去有遮挡和有其他构筑物的面积,可以以最佳倾角30°固定安装方式安装1500kWp光伏组件;

可用于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的建筑屋顶周围地形目前暂无明显的高大障碍物对建筑屋顶的光照有大面积遮挡。所选择利用其屋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建筑朝向正南,太阳能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理想。

光伏系统的基本情况

1)供电类型:低压侧并网发电;

2)项目规模:发电规模约为1500kWp,光伏电池板总面积约10188m2;

3)电池板类型:晶体硅产品,组件全光照面积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1%;

4)电池板结构形式:带边框平板玻璃封装标准组件。

光伏组件的布置

1、安装方式

光伏发电项目的电池板安装方式可选范围:沿屋面倾斜方向架设、以最佳倾角倾斜架设、太阳光追踪。对以上三种安装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如表3-1所示:

表3-1 三种安装方式比较

为保证项目建设的示范效果及对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的考虑,经过对建筑物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宏观、微观条件分析,本项目采用第二种安装方式,即以最佳倾角倾斜架设。通过RETsceens软件的计算分析,确定太阳能电池方阵支架倾角为30°,以达到最佳发电量。

2、方位角

对于北半球而言,光伏阵列固定式安装朝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与正南

的夹角为0°时,光伏阵列在一年中获得的发电量是最大的。而且本项目建设光伏电站的位置周围没有高楼等高大的障碍物对学校屋顶的光照有大面积遮挡,所以本项目方阵水平方位角选择正南方向,可考虑在±10°内调整,以达到最佳发电量。 3、太阳能方阵阵列间距

为保证组件全年受光均匀,尽量是减少冬季对组件受光的影响,光伏方阵阵列间距应不小于D :

()[]φφsin 399.0cos 648.0arcsin tan 707.0-=

H

D

式中:φ为纬度(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H 为阵列前排最高点与后排组件最低位的高度差。

此项目计划采用1636×992型标准组件,单排竖装,见图3-1。当支架倾角为30°时,经计算,太阳能电池方阵阵列的间距为1.8m ,每一列支架在东西方向处于同一条直线。为了方便检修和巡查,本项目在东西方向上每方阵之间的行间距定为1米。

图3-1 子阵列示意图

建筑结构承载

***********其他公用建筑的屋面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按上人屋面设计,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荷载取值为:2.0KN/㎡,满足组件架设及临时施工条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支架根据不同厂家的资料新增荷载为:20~30kg/m2,满足使用要求。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采用Q235热镀锌角钢和铝型材做支架固定在屋面梁板结构上,组件采用倾斜角30°固定式安装,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光伏组件与屋面之间留有0.3米左右间隙,以保证屋面排水通畅。钢结构支架施工时将屋面保温层、防水层局部临时破开,待施工结束后再将保温层、防水层按相应的屋面工程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恢复。钢结构支架与屋面结构梁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局部斜拉到女儿墙上进行再加固。所有支架与屋面结构梁板固定的点均采用植筋固定并立模浇筑300*300*300的C30钢筋混凝土柱墩,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3.2.3 并网系统设计

3.2.3.1 用电负荷情况

项目选址于**********公共建筑屋顶,现对学院楼近一年8:00~20:00用电量进行分析,取其数学平均值得出每月8:00~20:00时段平均负荷情况。

表3-2 学院楼近一年平均用电负荷情况

本工程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669218kwh,不足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建筑年平均用电量的8.3%,光伏发电站所发电量可以被完全消纳。

3.2.3.2光伏发电工程电气主接线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配电箱、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上网配电系统组成。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通过直流监测配电箱汇集至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

根据电池板分布情况以及各区域电池板出力情况,整个系统相对独立,分别由光伏组件、配电箱、并网逆变器等组成。各子系统逆变成三相交流电后升压至400V,接至*****的配电系统。

3.2.3.3400V升压变电站电气设计

电气一次

1、电气主接线

由于本工程装机容量为1500kWp,按此选用干式变压器升压,升压变容量按500kVA考虑,电压比为0.4/0.23kV。

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升变压:升压变容量按500kVA考虑。

2)低压进线柜(按照500KW发电单元考虑):选用MN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低压总开关柜额定电流计算:500/(1.732*0.38)=759.69A,低压总开关柜额定电流选择800A。

3)逆变器交流配电开关:根据计算电流的大小,选择配电开关。3、电气设备布置

本工程采用单层布置,分别为逆变器室、电子设备间、保护屏、计量屏等。

电气二次

1、监控系统

电气综合楼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一套,全面监控升压站运行情况,并将所有重要信息传送至监控前台。监控系统采集三相电流、电压、功率、开关状态及发电量等信息。

监控系统通过群控器实现多路逆变器的并列运行。群控器控制多台逆变器的投入与退出,具备同步并网能力,具有均分逆变器负载功能,可降低逆变器低负载时的损耗,并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监控系统通过群控器采集各台逆变器的运行情况。

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汇流箱里的每组电池串配熔断器作为整个电池串的保护,出现设直流空气开关用来保护汇流箱至直流配电柜之间的电缆。逆变器设过流、过载、过压、欠压、短路、孤岛效应、电网异常、接地等保护,装置异常时自动脱离系统。低压进线开关具备过流脱扣功能。干式升压变设置高温报警和超温跳闸保护。

3、计量

计量装置可根据用户系统实际电网情况具体配置,旨在计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量。

4、同期

本工程选用的并网型逆变器根据电网侧频率、相位自动捕同期。

5、照明

站内控制室采用荧光灯照明。

防雷接地

1、防雷

本工程电气配电装置采用全户内布置,为使光伏电池组件在受到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雷击时能有可靠的保护,把光伏电池组件支架进行有效连接至建筑原有的防雷系统装置上。

2、接地

建筑已经设置防雷接地装置,为保证人身安全,需把整个光伏系统与原建筑防雷系统进行有效连接;所有电气设备都装设接地装置,并将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接地电阻值按小于1Ω考虑。

3.3.3.4 接入系统

1、接入系统方案

本工程拟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拟定总装机容量为1500kWp。

根据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和****电网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接入系统方案:建议该工程通过一回380V线路就近并入****380V用户侧,应在公共区域安装开关,并设置明显断开点,以利于检修和事故处理安全。

2、方案分析

本工程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场的总装机容量在系统中所占比例较小,但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些特点,发电装置接入电网时对系统电网会有一定不利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并网时在电压偏差、频率、谐波和功率因数方面应满足实用要求并符合标准。

本工程光伏发电场总装机容量占上级变电站主变容量比例较小,经计算光伏发电场并网时对系统侧电压波动影响较小,在标准允许范围以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场运行时,选用的逆变器装置产生的谐波电压的总谐波畸变率控制在5%以内,达到GB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规定。本工程选配的逆变器装置输出功率因数能达到0.99,可以直接升压至400V 电压等级接入系统。光伏发电场并网运行(仅对三相输出)时,电网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GB 15543-1995《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规定的数值,接于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1.3%。

3、系统保护

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很小,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较低,且不提供短路电流,建议仅在系统侧配置相应的保护设备快速切除故障即可,光伏发

电场侧不配置线路保护。

3.2.4 主要产品、部件及性能参数

太阳能光伏组件

太阳能光伏组件拟用********的产品,组件技术参数见表3-3。

表3-3 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参数表

注:组件功率范围上下浮动5%。

直流防雷汇流箱

表3-4 汇流箱主要技术参数表

逆变器

表3-5 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表

升压变压器

升压变选用环氧树脂浇铸的SCB10型干式变压器,变压器装设带报警及跳闸信号的温控设施。

3.2.5 系统能效分析计算

太阳能资源

徐州市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气候资源较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可达5000MJ/(㎡·a),年均日照时数在2300小时以上,属于资源较丰富区。

本工程采用将光伏电池组件以30°倾角安装,屋顶倾斜方向朝南。表3-6是对徐州水平面和最佳倾角30°时的各月日太阳辐射量的数据比对,数据来源RETScreen软件的统计。

表3-6 徐州水平和30°倾斜各月日太阳能辐射量比对表

徐州水平面所接受日照辐射总量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分布,即每年4-9月份是日照辐射总量最高的时段。通过图3-2可以看出,在5~8月期间,水平面的太阳辐射量略高于30°倾斜时的太阳辐射量,但由于水平时,平均每月的太阳能辐射量为125KWH/㎡,低于30°倾斜时的太阳辐射量140KWH/㎡,考虑到要使全年发电总量可以到达最大,所以系统设计的组件倾斜角度为30°是正确的。

图3-2 水平和30°倾角与太阳辐射比对图

并网光伏系统的效率分析

并网光伏系统的效率是指系统实际输送上网的交流发电量与组件标称容量在没有任何能量损失情况下理论上的发电量之比。标称容量1kWp的组件,在接收到1kWh/㎡太阳辐射能时的理论发电量应为1kWh。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的效率、交流并网效率等三部分组成。

迈向城市、建筑、地景一体化的景观建筑学之路10页word

一、景观建筑学发展之历程 城市是包括人工与自然诸多要素综合而成的一个景观空间系统。城市建设本是地景规划、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与结果,中外古代建筑,规划、景园设计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往往一人统揽城市规划、建筑、景园,艺术等各个方面,从其成果表现来看,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艺术品,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罗马、威尼斯、北京等城市都是地景、城市、建筑高度一体化的结果。专业的分工只是从工业化以后开始工业化时代城市,出现了三者关系的脱节与分离。在此情形下,19世纪中叶西方城市产生了诸多“美化城市”的运动与理论流派,如巴黎的改建、英国的公园运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在美国以奥姆斯托德(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规划设计中,倡导自然田园风光,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其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就从城市及地景的整体概念出发,使景观设计领域涵盖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个层次,并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包含风景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景观建筑学历经百年已发展成一门独立、成熟的综合设计学科,如今景观建筑学应用与设计范围已十分宽广,从大地的生态规划、区域风景规划国家的生态保护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景观步行街、校园及居住区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小品等,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设计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专业实践的领域拓展使景观建筑师所需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呈现全面与综合的特点。 我国上一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建设与美化运动走的路与西方国家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路很相似。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生态与人文环境也遭到空前的破坏,而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乡,大地景观一体化建设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我国景观建筑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风景园林专业与从业者知识远不能满足城市急剧发展的要求,各个城市出现的城市美化运动,如广场热、公园热,还是以形式主义占主导地位。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各做各的事。景观建筑学还未形成,景观设计与建设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与表现: ·现象一:总体上说,只能满足城市个别地段的景观空间的改善,未涉及到整个城市景观体系的建构,缺乏规划层面上的系统化、网络化。 ·现象二:局部景观设计与城市原有肌理脱节,缺少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关联。 ·现象三:唯美而缺乏实用性、经济性的景观设计,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如休息座椅等,人性化考虑不够。 ·现象四:考虑当地气候、地域与人文特点的少,场地意识薄弱,设计程式化、大同化现象严重。 ·现象五:城市市政道路桥梁等与城市景观脱节,忽视步行系统的建构。 ·现象六:城市建设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原生环境与人文环境,缺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概念。 ·现象七: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三者工作不密切,出现脱节现象,园林景观设计成为装饰与点缀,或者仅是绿化与美化。 ·现象八:景观设计从业人员专业背景的局限性与专业实践的广泛性的矛盾,使景园设计未能上升到景观建筑学层次,依然局限于风景规划、园林设计、绿化设计层面。 鉴于以上现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使景观成为我们生活地区的基本结构,而不是城市建设的美化与装饰。整合景园、建筑、规划,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建立密切的联系,使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概述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概述 摘要本文针对现在装配式建筑的常见问题,介绍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本人在实际项目中取得的设计经验,以实际案例分析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保障房;设计方法 1 概述 伴随着1999年国务院发布72号文件《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各地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政策陆续发布,极大的促进各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国家的规范、图集陆续发布实施,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项目参与单位长期以来设计实施传统混凝土建筑形成的思维惯性,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跟不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甚至最终设计结果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生产与实施,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 2 设计方法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混凝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是工厂内生产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构件,然后运到项目现场拼装,浇捣混凝土,使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形成整体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有个明显的特征“技术前置”,相对于传统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方式而言,约束条件更多、更复杂,对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需从策划阶段介入,必须考虑项目的造價和经济效益、预制构件厂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运输道路情况、项目施工组织和施工总平面布置情况。装配式建筑设计力求功能布局方便合理、结构规整受力简明,在适应预制构件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应采用“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系列化和多样化。减少预制构件种类,提高相对应模具的重复利用率,为构件工厂与项目现场的降耗提效提供便利[1]。 3 总图设计阶段 装配式建筑总图设计除了功能布局方面的考虑,还需考虑到项目施工组织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情况,譬如吊装机械的选择与布置,构件运输车辆的出入口与运输道路的设置,预制构件的存放场地等问题。正确处理好预制构件的吊装、运输和堆放的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吊装机械的效能。 设计中应考虑到项目选用的吊装机械选用的是塔吊,还是起重机;吊装机械的起吊重量预制构件的重量相匹配;吊装机械的工作半径是否覆盖建筑物与构件存放场地。塔吊的布置一般沿建筑纵向一侧布置。起重机的行进线路一般沿建筑纵向一侧或两侧布置[2]。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一)前言 1. 1金融危机促进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资产面临重新溢价,金融版图随之悄然改写,与之相伴的还有国际油价的跌宕起伏。伴随金融危机恐慌心理的蔓延,影响金融危机的因素扩大。能源安全,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及深入研究的课题亦被提上议事日程,世界各国从保护国家安全角度,制定和调整本国的能源战略。为了对付世界性的能源、环境、金融等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清洁新能源,并把太阳能发电作为首选发展方向。 新能源规划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第二个是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持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力”。这项“金太阳”工程的的重点内容将是以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把新能源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其明显的连动效应,引发了全国各地政府和企业界“光伏

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风暴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题带动下,各地政府、企业界纷纷聚焦“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一场能源产业的革命已经在爆发边缘,开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春天。

中国将进一步把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作为能源技术发展的优先主题,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技术水平。提升能源装备制造水平,加强能源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能源的新途径,大力推进先进适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1.2 四万亿救市计划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能源逆势上扬的强大动力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国内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制定了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同时推出了“十大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成为其中亮点,政府在4万亿救市计划中着重强调节能环保领域,无疑是给光伏建筑一体化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将会逆势上扬。 1.3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是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是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三文件为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拓展国内应用市场、创造稳定的市场需求、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三文件优先支持技术先进、产品效率高、建筑一体化程度高、落实上网电价分摊政策的示范项目,从而不断促进提高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对推动光伏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进一步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落实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突出抓规划、抓标准、抓产业、抓队伍,促进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确定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 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明确重点任务

(一)编制发展规划。 各省(区、市)和重点城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抓紧编制完成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细化阶段性工作安排,提出保障措施。重点做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实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制定全国木结构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确定重点发展地区,开展试点示范。具备木结构建筑发展条件的地区可编制专项规划。 (二)健全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支持地方、社会团体和企业编制装配式建筑相关配套标准,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编制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标准图集、工法、手册、指南等。 强化建筑材料标准、部品部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之间的衔接。建立统一的部品部件产品标准和认证、标识等体系,制定相关评价通则,健全部品部件设计、生产和施工工艺标准。严格执行《建筑模数协调标准》、部品部件公差标准,健全功能空间与部品部件之间的协调标准。 积极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以及《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交流活动。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中对建筑密度计算的思考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中对建筑密度计算的思考 摘要: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一种趋势,图纸深度的表达中,地下车库车行出入口、人行疏散出口,地下设备用房的地上凸出部分及人行疏散出口,采光井等是否要算入建筑密度、应怎样计算建筑密度值得规划设计人员、规划管理人员深思。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探索,以期求得科学合理的计算建筑密度。 关键词:建筑密度;计算;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 Abstract: Planning, architecture, landscape design has become a real estate project in the design stage of a trend, the drawing depth of expression, underground garage entrance, pedestrian evacuation exit, underground equipment room on the protruding portion and pedestrian evacuation exit, well, whether to include building density, should how to calculate building density is planning desig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thoughtful.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bove question spreads out discuss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alculation of building density. Key words: building density calculation; plann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tegrated design 当前,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世界经济整体形势趋于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困境中推进,各行各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地产业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自然也颇受影响。因此,地产项目业已朝着设计精细化、各专业设计一体化方向发展,目的就是能使得各设计专业之间密切配合,减少冲突,提升设计项目的经济性,同时,这也能从设计的角度为全球、为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间接的贡献。 过去对地产项目整体上的设计流程一般是规划设计排在第一位,规划完毕后建筑设计再跟进,最后景观设计才在建筑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这样一个设计流程虽然在实际的地产项目操作中持续了多年,但其中也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在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图纸深度要求总平面图中要体现地下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的人行疏散楼梯间,这些要不要算入建筑密度,此外还有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设备用房的地上凸出部分、各种窗井、采光井等是否也要算入建筑密度。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中第5.0.10条,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 50504—2009

装配式建筑特点

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特点分类 本公司主要产品:装配式楼梯,装配式卫生间,装配式厨房,装配式女儿墙,装配式叠合板,装配式空调板,断桥式防火窗,装配式轻质隔墙板,装配式复合外墙板,防火保温墙材装配式,装配式梁柱 基本简介 装配式建筑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

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主要特点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而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发展历史 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就是一种装配式建筑。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装配式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到60年代。 [主要种类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分析报告

光伏建筑一体光伏建筑一体化化(BIPV BIPV)) 行业行业研究研究研究报告报告报告 2008-9-10

目录 一、BIPV行业概述 (3) (一)BIPV概念 (3) (二)BIPV系统原理 (3) (三)BIPV实现形式 (4) (四)BIPV关键技术 (5) (五)BIPV优越性 (6) (六)BIPV应用领域 (6) 二、BIPV行业国内外发展状况 (7) (一)BIPV行业国外发展状况 (7) (二)BIPV行业国内发展状况 (8) (三)国内外涉足BIPV主要企业 (10) 三、上游光伏电池行业分析 (11) (一)太阳能光伏行业介绍 (11) (二)光伏行业发展状况 (13) 四、BIPV下游市场需求分析 (16) (一)BIPV国际市场需求 (16) (二)BIPV国内市场需求 (16) 五、BIPV国内外产业政策 (17) (一)国外光伏发电产业政策 (17) (二)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的政策 (17) (三)我国BIPV相关政策法规 (18) 六、BIPV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 (一)影响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 (20) (二)BIPV市场前景 (22)

行业概述 概述 一、BIPV行业 概述 概念 (一)BIPV概念 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ated Photovoltaies,简称BIPV)指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表面安装光伏组件提供电力,同时作为建筑结构的功能部分,取代部分传统建筑结构如屋顶板、瓦、窗户、建筑立面、遮雨棚等,也可以做成光伏多功能建筑组件,实现更多的功能,如光伏光热系统、与照明结合、与建筑遮阳结合等。 图1:BIPV示意图 系统原理 (二)BIPV系统原理 BIPV系统有独立发电和并网发电两种形式。独立发电系统就是光伏系统产生的电仅供自己使用;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连,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除自己使用外,还可向公共电网输出。独立发电和并网发电发电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

毕业论文 题目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学院光伏学院 专业光伏材料应用与加工技术 姓名代承林

摘要: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显现,节能建筑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向,洁净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合理、高效利用是未来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中,代表太阳能应用最尖端、最有潜力的光伏发电将是节能建筑的主角。联合国能源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本论文尝试从技术性和美学性两方面入手,提出在建筑方案阶段就将光伏板纳入构思中,根据光伏板对光照的要求,利用光伏板特殊的颜色、肌理、构造与建筑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建筑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总结了大量国外成熟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实例的基础上,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促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观点入手,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原理、类型、方式点和要求,介绍了薄膜光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及优势,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案例,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建筑;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LED;一体化

目录 (一)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与影响 (2) (二)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2) 2.1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与原则 (2) 2.2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原则 (2) 2.3为什么要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3) 2.4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类型 (3) 2.5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 (4) 2.6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10种形式 (6) 2.7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系统工作原理 (6) (三)光伏建筑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 (7) 3.1光伏建筑系统的设计计算 (7) 3.2太阳能光伏建筑系统的安装 (8) (四)非晶硅薄膜电池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优势 (9) 4.1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越性 (9) 4.2 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尤为迅速 (9) 4.3 非晶硅薄膜电池 (10) (五) 国内相关工程介绍 (10) 5.1 德国柏林火车站 (10) 5.2 威海市民文化中心 (10) 5.3 青岛客运中心 (10) 5.4 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 (11) 5.5 北京辉煌净雅大酒店LED多媒体动态幕墙 (12) (六)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 (12) (七)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任重道远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建筑产业化的特点 建筑产业化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并在设计、生产、施工、开发等环节形成完整的、有机的产业链,实现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 相对于传统建筑业,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产业化的一种建造形式和载体,在生产效率、工程质量、技术集成、环保和节能降耗方面有较大优势。 一是生产效率提高。建筑产业化促进建设标准规范化、流程系统化、部品工业化以及建造集约化,减少用工50%、缩短工期30%~70%。可显着降低用工需求的特点,也为建筑业“走出去”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二是工程质量提升。建筑产业化广泛应用工业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实现构件误差由“厘米”级向“毫米”级时代突进。构件成品一般使用二维码或质量芯片,实现质量可追溯,责任可倒查,利于产品质量监管,助推建筑业向“百年宅”目标挺进。三是技术集成度高。建筑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可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大量运用,大大提升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同时可带动设计、建材、装饰等50多个关联产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四是节能环保。与传统建造方式比较,建筑产业化可节水60%、节省木材80%、节省其

它材料20%、减少垃圾80%、减少能耗70%。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建筑跨进,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建筑产业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产业化发展是箭在弦上和必然选择。 随着整个社会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和行业政策红利持续激发,作为建筑产业化重要载体的装配式建筑将全面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可以预期大规模的装配式建筑磅礴待发。 机遇之一: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未来空间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从2010年起国务院、住建部、工信部以及各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20余份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着力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等建筑产业化的进程。新近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产业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建筑业转型发展、培育产业新动能带来契机。 (一)面临的机遇 机遇之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装配式建筑注入动力 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是“去产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化解钢铁过剩、提速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最佳路径。例如钢结构建筑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

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实施细则

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实施细则

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实施细则 时间:2010-7-2 10:39:13 阅读:47次编辑:nbghzx 来源 1总则 1.0.1 为规范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这一绿色能源体系的广泛应用,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宁波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分户式和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既有居住建筑及其它民用建筑上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参照执行。 1.0.3 新建十二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及有热水系统要求的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为全体用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做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工作。其它民用建筑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1.0.4 当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经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它相应的安全性要求。 1.0.5 当在建筑物上安装、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进行日照模拟分析,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

的日照标准,其中小高层及高层住宅区域规划设计及进行日照分析时,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预留条件。 1.0.6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实施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要求。 3 基本规定 3.0.1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民用建筑的生活热水制取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3.0.2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需建立在宁波本地区可靠的气候资料基础上(太阳逐时辐射模型),可采用宁波市典型气象年数据文件中的辐射数据(详附录A)。 3.0.3 高层类(12层以上)住宅及公共建筑宜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选取合理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制取生活热水。也可以采用栏板式、阳台式集热器制取生活热水,但应保证集热器能充分地采集阳光。 3.0.4 新建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不得采用管道预留、用户自理的方式。

融合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与途径

融合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与途径 发表时间:2019-04-04T15:11:37.6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王文彬施颖[导读] 本文将简要阐如何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并通过艺术美学的心理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217 摘要:在建筑设计领域,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艺术特色的建筑设计,能够使人们感受到视觉美和情感,营造一种愉悦的感觉,人们对建筑景观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方法。本文将简要阐如何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并通过艺术美学的心理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 1 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概述 早在中国古代时期,建筑行业已经开始追求建筑物设计的美感。虽然没有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但是人们追求建筑美感是一只存在的心理活动。在过去封建时期,建筑物环境设计通常指向为建筑的园林和山水,缺乏景观设计中各种元素的应用。这与过去封建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国建筑行业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实际上并不出色。虽然我国在园林和山水的设计上颇有建树,但是园林中所展现的景观是大自然先天赋予的,仅仅展现的是自然景观美,缺乏一定人文艺术美感。在未来,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的趋势应更加侧重与人文美感和自然美感的协调统一。 2 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现有的历史发展演进背景之下,我国在具体化组织开展的基础性建筑设计工作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切实做好针对建筑物主体结构部分的设计优化工作,还需要在具体参与实施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实践工作环节之前,优先实现对环境因素,以及景观因素等基础概念因素的全面充分分析和把握。而在针对我国现有的建筑设计实践工作组织实施程序展开研究分析过程中,不难发现景观设计工作在实际设计活动的组织推进过程中依然处于滞后地位,诱导环境要素和景观设计逐步被视作了现代城市设计实践活动,或者是建筑设计实践活动组织推进过程中获取的一种附属产品,客观上诱导我国现代城市内部空间中各类景观视觉元素在存在状态和视觉观感层面,均展现出了表现程度极其显著的碎片化特征,给我国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景观元素的最优化引入运用,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融合 3.1 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物规划设计中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一个追求完美的建筑,往往不是单纯的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所能创造的,而是他们相互融合的结果,它不仅汲取了景观所拥有的独特的建筑风格、合理的建筑设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力求规划设计一体化,打造真正完美的建筑。要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相互交融,应当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只有不断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地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提高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景观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的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的人文景观和建筑设计的单纯做的加减法,还包括建筑设计与景观的融合,体现了建筑与景观在一定环境中的功能。而且,它可以结合中国古代的文化,如古老的中国园林景观,通过不断创新意识,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优秀成分和现代建筑相结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古老和深厚的历史氛围,又兼具现代建筑的特点。 3.2 加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现代建筑规划以及建设的主要理念,为了最大化的集成建筑的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只是改善的位置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和设计在实践中困难得多,并不断提高建筑的景观设计。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改善建筑周围的建筑景观,同时协调建筑与景观的工作。我国大多数建筑都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元素。景观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逐步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和局部调整。景观部分非常明显,也创造了建筑景观的趋势。通过加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协调,可以改善建筑实际施工所面对的困境,促进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达到建筑最大化的目标。 3.3 运用理性科学方法构建景观 与建筑设计不同的是景观设计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渐渐完善。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生命过程,它的维护需要系统思考和理性态度。景观生成过程是展示和实现景观设计科学性的过程,是理性应用景观设计。科学的景观形成过程应该是生态、功能、经济、技术等因素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对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和地下埋藏物的纵向分析。然而,在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着表达个体审美情感的传统景观设计作品,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主观设计。西方景观意识只是作为舶来品,而大多数人都未能理解其深的层次。 3.4 运用建筑概念探索景观设计的深度 景观设计的实践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科发展不够全面,概念和理念仍停留在表面美化。目前可采取的一种方式是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问题,这种方式使景观设计不再是一种华丽的粉饰、平面的难以扩展和对存在漏洞的简单掩盖,而是用建筑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并设计创造景观美学。利用建筑思维在不同层次上创造不同的功能,将景观与建筑周围的设施科学性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环境。 3.5 建筑方式实现创作 设计景观过程中,对于景观复杂性与技术性的掌握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景观的实现还有赖于建筑支持和技术支持。景观的创造空间要比建筑更大,同时创造者们将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实现。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的景观意象相比有所不同,现代的城市景观更注重于用技术来表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因此景观的创造需要一定的技术性。伦敦西部帕丁顿地区的卷曲步行桥,成为流动的风景就是依靠一定的技术水平。它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有时它是一个开放的圆圈,有时又是一个开放的圆弧,还可以是一条在水面上的直线,这就是科技存在的魅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景观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扩展。城市中的建筑和景观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例如经济条件的限制,空间的限制等,解决这类限制性问题的方式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建筑思维,比如城市中受环境制约的地区,无法实现城市造景模式化。

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

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8T11:03:58.4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李瑞宇[导读] 摘要:为了实现“等同现浇”,在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节点和构件之间所采用的一般是现浇连接的装配方式。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江苏淮安 223201摘要:为了实现“等同现浇”,在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节点和构件之间所采用的一般是现浇连接的装配方式。在目前来说,现浇部分的浇筑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木板或钢框木模板,这种模板的不足在于其周转率低,在施工现场浪费现象严重,也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因此铝合金模板体系的应用和推广也就显得更加迫切。与木板相比,铝合金模板强度和精度都更高,能够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 施工效率。 关键词: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 1 一体化施工工艺流程 装配式建筑与铝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般为:测量放线→剪力墙钢筋绑扎、安装管线预埋→隐蔽验收→PC墙板安装→墙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PC叠合板安装→铝模楼板安装→模板验收→梁板钢筋绑扎、安装管线预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一快拆体系拆模→转运下一层。尽管在铝膜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的工艺流程都相对固定,前后顺序大致相同,但是实际施工环境中仍然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装配式建筑进行墙板吊装的同时,可以进行墙、柱钢筋绑扎作业。(2)在气候或者前一天混凝土浇筑过晚等因素的影响下所导致的楼面强度不足、吊装墙板难以进行时,可以首先进行墙、柱绑扎施工,待楼面强度达到指定标准后在进行墙板吊装作业。(3)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可一次或多次在墙、柱铝膜完成过程中进行模板复查。(4)可根据工期的长短,决定叠合板吊装和楼板水电管线预埋、梁、楼板钢筋绑扎等步骤是否同时进行。 2 PC+铝模技术推广意义及施工难点 2.1施工层工艺斜撑较多 铝模一体化施工过程中,由于PC端和铝模设计均采用双排斜撑工艺,PC墙板的斜撑幅度和铝模斜撑幅度为互补关系,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PC墙板的斜撑幅度占据了铝模斜撑余地,使铝模斜撑空间变小,降低了铝模一体化的操作空间,造成爆模和斜撑密集区的墙板碰撞现象。拼接过程中,PC构件的预留螺栓孔洞尺寸和铝模板对接设计标准不一,为完成拼接只能再次开孔,由于铝模板的尺寸存在构造误差,导致已经开孔的铝模板在对位过程中需要再次进行测量和打孔作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此外,因加工精度差,工厂未将螺栓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清理干净,增加了预留孔洞尺寸的误差,压扣螺栓不能顺利安装,提升了施工过程中的对接难度。 2.2铝模与PC构件处理精度要求高 铝模和PC构件的处理是一项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艺,因此,装配式建筑的预装过程中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工厂和操作工人进行处理。总体来说,接缝处理易出现3方面的问题:(1)PC构件和铝模易出现尺寸偏差和露缝,特别是平台板和墙板阴角地带节点偏差现象更为严重。(2)铝模墙体接缝处需要预留2cm的K板,部分预装工人因技术漏洞导致墙底烂根现象。铝模在浇筑过程中螺钉紧固程度不符合质量标准,背楞间距超出接缝需要,脱模后会引起漏浆和错位现象。(3)楼板下垂问题,铝模墙内阳角下端时常出现脱模、爆模现象,楼板在阴角仅依靠横向支撑,进一步加大了接缝处理的不稳定性。 3 一体化应用措施 3.1设计阶段 (1)在图纸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要解决的就是装配式建筑PC板中的安装偏差问题,首先结合铝膜的加工尺寸,为其预留出足够大的调整间隙,例如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来说,0.2%的直线度最为合适。在具体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项目的标准层层高,来确定具体的误差大小,进而再对构件与率合金模板相连接时的间隙加以确认,并用合适规格的橡胶条在安装模板时进行填充。(2)在装配式建筑与铝膜之间,一般采用的是可调式连接压扣,实现硬连接时应确保两者之间的间距在400mm以内;应用套管来进行螺杆外侧的加固工作,同时应在套管初安装防止漏浆的橡胶垫片。(3)对于铝膜板支撑的加密和碰撞进行优化和加固。一方面对铝膜板的斜撑进行加密,并在模板的底部进行拉杆加固,之后对于墙阴角处的楼板模板进行竖向支撑的增设处理,可以在多个方面都有效降低外墙爆膜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优化铝膜斜撑的数量、增加墙板底部固定连接件,来有效解决斜撑多和空间碰撞问题,将传统的斜撑双排更新为斜撑一排;最后,还可以通过BIM碰撞分析来更正斜撑碰撞的位置。 3.2加强一体化中PC板与铝膜的接缝处连接 (1)在PC板与铝膜的拼接处,可以在PC墙板上粘贴双面胶,这样做的目的是等到之后构件与侧模通过压扣进行加固时可以利用双面胶将拼缝挤死,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混凝土浇筑中漏浆现象的出现。当然,如果借助专业铝膜公司,在铝膜施工方面配备专门的密封橡胶条(替代双面胶)和专用压扣,阻止漏浆现象的效果会更加明显。(2)在装配式建筑构件与铝膜接缝处渗透问题的处理上,针对铝膜和预制构件拼缝较小的地方,可以直接在接缝处曾铁防水胶带,将砂浆密封;针对两者之间拼缝较大的地方,则采用铝板与木模拼接加固的方式,以铝膜背楞或木方的方式来保证组合体的稳固。 3.3加强一体化中预制墙板的强度 针对经常发生爆模现象的墙体下半部分,可以通过设置防爆膜墙箍的方式,该墙箍以角铝来连接2个PC外墙,在拉钢筋螺杆穿过预留孔洞后在螺杆上加垫片,随后用螺栓拉紧加固。为了提高墙板底部的整体刚度,可以利用竖向紧固片,确定固定的距离后用竖向紧固片在该距离内拉结上下预制墙板,对于墙阴角处的楼板当然也要增设竖向支撑。最后,通过高频振动棒来降低激振力也是降低爆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3.4加强一体化中构件铝膜的质量和安全检查 对于预制构件和铝膜等的施工过程,要对其加工尺寸、平整度、预留洞口和预埋件位置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由专人负责统计相关数据。在发现出现PC板和铝膜上有损坏、尺寸与标准规范不符,要立即上报并进行退场修补处理。对于PC板上的预留钢筋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不符合要求就要立即进行更正。在安装完成后检查工序仍不可或缺,这时主要针对施工的工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严格按照符合具体施工环境的工序进行精确的安装。为避免阻碍下一道工序的顺利展开,在浇筑前应派人对斜撑、销钉等进行二次看膜。 3.5加强一体化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

光伏建筑一体化 论文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光伏建筑一体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引言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阵列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来提供电力。这和系统有诸多优点,如有效利用建筑外表面、无需额外用地或者加建其他设施、节约外饰材料(玻璃幕墙等)、外观更有魅力、缓解电力需求、降低夏季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热环境等。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利用光伏技术发电的重要市场,一些发达国家都将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重点项目积极推进。近年来,国外推行在用电密集的城镇建筑物上安装光伏系统,并采用与公共电网并网的形式,极大地推动了光伏并网系统的发展,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已经占据了整个太阳能发电量的最大比例。 光伏应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建筑学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可行的选择。光伏应用技术利用太阳光这种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来产生电力,其光伏转换构件既可以安装在建筑

物上,又可以作为多功能建筑材料构成实际的建筑物部件,光伏建筑的产生是建筑物设计领域超越能源意识的新型设计意识,对人类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光伏并网和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标志着光伏发电由边远地区向城市过渡,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人类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过渡。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作为最具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能源技术进入能源机构其比例将愈来愈大并成为能源主体构成之一。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伏发电原理,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种类分别进行总结,针对不同发电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其不同的适用环境;通过对光伏与建筑结合方式的总结,系统的概括了所有光伏建筑的结合方式,并对其优劣进行对比;总结了光伏建筑的优点,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光伏建筑发展情况;最后对光伏建筑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半导体;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电池;光伏幕墙 目录 摘要 (2) 1 引言 (2) 2光伏建筑一体化原理 (3) 2.1太阳电池原理 (3) 2.2光伏发电系统 (3) 2.3 BIPV建筑一体化 (4) 3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形式 (5) 3.1建筑与光伏系统的结合 (5) 3.2建筑与光伏组件的结合 (6) 4 BIPV系统的发展前景 (8) 4.1.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点 (8) 4.2世界各国的光伏建筑发展情况 (8) 5总结 (10) 6 致谢 (11) 7 参考文献 (11) 2光伏建筑一体化原理 2.1 太阳电池原理 半导体根据导电机理的不同可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时,半导体中的电子被激发而移动,失去电子的地方就形成空穴。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要点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要点 【摘要】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系统依赖或依附于建筑的一种新能源利用形式,其主体是建筑,客体是光伏系统。设计中要十分注意与建筑形式、结构形式和发电形式的配合,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关键词】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结构形式光伏方阵 1引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太阳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充分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1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as),是在2006年9月30日深圳太阳能学会年会上首次提出。在这次会议上,建筑领域的代表,介绍了光伏建筑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零能耗建筑”,一旦光伏建筑的发电量达到能够满足住户生活需求。则称之为“零能耗建筑”。由于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如果要将新型太阳能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同时继续保持建筑的文化特征,就应该从技术和美学两方面入手,使建筑设计与太阳能技术有机结合,由此产生了“一体化设计”的概念,“一体化设计”是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太阳能利用纳入设计内容,使之成为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统一设计,施工,调试。 2光伏建筑一体化分类

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形式的不同,BIPV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光电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BIPV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是BIPV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 常见的与建筑结合的安装方式 3建筑设计要点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系统依赖或依附于建筑的一种新能源利用形式,其主体是建筑,客体是光伏系统。因此,BIPV设计应以不损害和影响建筑的效果、结构安全、功能和使用寿命为基本原则,任

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

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13T06:04:37.392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唐洁卫[导读] 装配式建筑是进行一体化综合设计之后,通过建筑工厂完成建筑所需零件的加工,进而借助先进的交通运输,将建筑材料运到建筑场地,根据相关要求,对这些建筑部件进行科学严格的连接或者组合,进而使建筑任务得以完成的建筑施工模式。唐洁卫 浙江万景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丽水 323000摘要:装配式建筑是进行一体化综合设计之后,通过建筑工厂完成建筑所需零件的加工,进而借助先进的交通运输,将建筑材料运到建筑场地,根据相关要求,对这些建筑部件进行科学严格的连接或者组合,进而使建筑任务得以完成的建筑施工模式。为了真正地落实设 计施工一体化,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将设计和施工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在施工工程中,相关单位可以更好地交叉互补,互动优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质量,最快地完成整个项目,减少相关的成本支出,使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达到最大化。本文就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研究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当代社会中,各种建筑结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多层次要求。但是整体来说,我国建筑工程大部分都是进行现场施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较小,为了推进绿色施工理念,应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占比。 1装配式建筑概述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工地之外预制各部件,而在工地内将这些部件装配到一起的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该建筑类型具有很多优点,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各部件生产时,均由展业工厂完成,可以保证构件的标准化,提升构件质量,并降低材料的使用量。(2)在施工现场,可直接利用混凝土等材料,将各部件装配到一起,施工时间较短;(3)大多数工作均可由机械设备完善,减少人员的参与,不仅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还提高工程安全性。(4)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更少,降低环境破坏力度。装配式建筑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的建筑项目。国务院提出要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所有工程项目中的占比,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居住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的贯彻落实。而装配式建筑构件节点连接技术的研究,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更为有利的技术保障,推动装配式建筑方案的落实和实施,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舒适性和绿色环保,加强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会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 2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措施 2.1全力推行工程总包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看,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而在工程项目承包中通常都是采用了总包的方式,这对于委托方来说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含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让具有丰富经验与组织管理能力的企业来承包工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专业特长,有利于对工程项目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提升工程的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并没有实际施工经验的企业或单位来说,采取工程总包的方式来委托他人来负责建设,更是社会分工细化的一种体现,只有大力推进工程总包,才能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与质量,让设计与施工能够更好地融合,发挥出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之关系,而工程建设单位同时也是设计单位,这样无疑在施工中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让原有的设计方案能够以最为有效的方式得以落实。 2.2树立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理念 2.2.1设计理念 在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中,对于负责设计的单位来说,首先应当是在总包的前提下进行的设计,本着服务的原则,服从工程总包的工作安排。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首要的是必须要培养相应的人才队伍,从事设计的人员不但要懂得如何设计,更要有着一定的管理基础,能够对市场中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现场有着全面的了解,熟悉管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其胜任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设计人员还要能够有着一定的参与决策权,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环境生态要求等有着充分的把握,将设计上升到策划的层次上来进行,关注建筑的功能要求与技术要求,兼顾效益与成本投入,能够在限额内完成设计,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 2.2.2施工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