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_徐建中

基于AHP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_徐建中
基于AHP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_徐建中

2008年第4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 ogyM anage ment Research

2008No 14

收稿日期:2007-07-30,修回日期:2007-09-27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217069)

文章编号:1000-7695(2008)04-0046-04

基于AHP 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徐建中,马瑞先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针对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实际问题,将Del phi 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集成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以充分利用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通过设置协调性、效益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健康性、稳定性等7大类30个指标,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计算,该组合评价方法应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可行且有效。关键词: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灰色系统;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C93111 文献标识码:A

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资源与环境

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走出一条高效、节约、少污染的新兴工业化之路,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采集、整理、分析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利用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不仅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为企业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而且也有利于加快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正确引导和评估循环经济工作成效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1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它强调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1]。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企业循环经济水平进行正确、客观评价的基础和关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依据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等评价原则,在总结国内已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6]。

该指标体系的建立考虑以下因素:(1)协调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应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2)效益性。经济效益是企业投资者追求的目标,是债权人以及社会所期望的结果,同时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3)减量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4)资源化。循环经济推崇将排放和废弃再资源化,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零排放和零废弃,而且还能进一步用排放和废弃再用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5)再利用。对生产和生活中用过的废旧产品及包装、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循环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这是循环经济对企业的要求。(6)健康性。一个健康的企业循环经济体系应

能满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能力和循环经济体系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7)稳定性。稳定性就是持久性,即企业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恒定或维持某一特定状态。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法)对反映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层次分析,根据以上因素设置协调性、效益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健康性、稳定性等7个二级指标,在各二级指标下,相应地设置了三级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形成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表1)。

2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企业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它本身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从而使模糊评价方法得到了应用。另一方面,因评判者的能力与偏好不同,导致评价信息常带有一定灰度,从而又为灰色理论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文就是在综合考虑模糊性和灰色性两个方面的情况下,运用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11 确定评价指标集

将Del phi 法改进为匿名问卷与分组讨论相结合,通过咨询与统计收集信息、分析专家的意见,确定综合评价的指标集。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集分为两个层次:准则层指标集(U =(U 1,U 2,…,U n )和指标层指标集U 1=(U i 1,U i 2,…,U ij )(i =1,2,…,n;j =1,2,…,m )。212 确定指标加权子集

一般来说,各个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1所以必须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确立其相应的权重。权重集可以通过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或AHP 法等方法获得。本文利用AHP 法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即指标集上的模糊评价权重集。假设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集为W =(W 1,W 2,…,W n ),指标层各指标权重集W i =(W i 1,W i 2,…,W i m ),每个层次的权重集应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7]。213 确定评价等级[8]

通过制定评价等级可以实现定性指标的量化。在对某对象进行综合评价时,假设评价等级为V ={V 1,V 2,…,V m }。本

徐建中等:基于AHP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文规定评价等级为等级标准为很强、强、一般、差等。按10分

制打分,不妨设评价等级集合V={9,7,5,2}。

表1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

指标层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U 协调性

U1

企业社会形象U

11

顾客生态满意度U

12

三废排放达标率U

13

社会贡献度U

14

社会负担系数U

15

社会公益(慈善)支出比重U

16

效益性

U2

全员劳动生产率U

21

成本费用利润率U

22

资本收益率U

23

资产负债率U

24

减量化

U3

万元产值物耗下降率U

31

万元产值能耗U

32

万元产值水耗U

33

万元产值三废排放U

34

资源化

U4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U

41

工业废气综合利用率U

42

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U

43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U

44

再利用

U5

产品回收利用率U

51

包装回收利用率U

52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U

53

能源重复利用率U

54

健康性

U6

环保投资率U

61

科技投入比例U

62

高新技术中环境友好技术的比例U

63

科研人员比例U

64

企业信息化水平U

65

稳定性

U7

员工环保意识U

71

企业循环经济管理组织的完善程度U

72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U

73

214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设有r位专家参加评价。第t(t=1,2,…,r)位专家对第个指标的评价量样本记为d

ti

,这样全部专家对所评价对象的评价数据构成评价样本矩阵。

D=d1

l

…d

1i

…d

1n ………

d

tl

…d

ti

…d

tn ………

d

rl

…d

ri

…d

rn

215 确定评估灰类[9]

确定评估灰类就是要确定评价灰类的等级数、灰类的灰数以及灰数的白化权函数,评价灰类要根据评价等级,通过定性分析确定。根据213中假设对应有4个评价灰类,分别是“很强”、“强”、“一般”、“差”。第一类“很强”,g=1,灰数为 ∈[9,∞),其白化权函数记为f1(d ti);第二类“强”,g=2,灰数为

∈[0,7,14],其白化权函数记为f2(d ti);第二类“一般”,g=

3,灰数为 ∈[0,5,10],其白化权函数记为f3(d ti);第二类“差”,g=4,灰数为 ∈[0,2,4],其白化权函数记为f

4

(d

ti

)。四个白化权函数分别为

f1(d ti)=

d

ti

/9, d ti∈[0,9]

1, d ti∈[9,∞)

0, d ti∈[-∞,0]

;

f2(d ti)=

d ti/7, d ti∈[0,7]

2-d

ti

/7,

d ti∈[7,14]

0, d ti [0,14]

;

f3(d

ti

)=

d ti/5, d ti∈[0,5]

2-d

ti

/5,

d

ti

∈[5,10]

0, d

ti

 [0,10]

;

f4(d

ti

)=

1, d

ti

∈[0,2]

2-d

ti

/2,

d

ti

∈[2,4]

0, d ti [0,4]

;

216 计算灰色统计数及模糊权矩阵

(1)灰色统计数。用灰色统计法由确定灰数的白化权函

数求出d

ti

属于第g类(假设总共有k类)评价等级的权数f

g (d

li

),据此求出评判矩阵的灰色统计数n

ig

和总灰数统计数n

i 分别为:

n ig=∑

r

t=1

f g(d ti),

n

i

=∑

k

g=1

n

ig

,

(2)灰色评估权值及模糊权矩阵。综合r位专家对第i个评价指标主张第j种评价等级的灰色权值

r ig=

n ig

n1

由r

ig

构成单因素模糊权矩阵

R

i

=

r1

l

…r

1g

…r

1k

………

r

il

…r

ig

…r

ik

………

r nl…r ng…r nk

217 计算模糊练合评判矩阵及评价结果。

由212确定的评价指标权向量W和由216确定的单因素

模糊权矩阵R

i

复合运算,得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对指标层U

i 做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记为B

i

,B i=W i×R i,由指标层U i的

综合评价结果B

i

得到准则层U对各评价灰类的评价权矩阵R=

B1

B2

B i

于是得到对准则层做出综合评价结果:

B=(b1,b2,…,b m)=U?R

由管理者和专家确定评价等级向量得到V=(V

1

,V2,…,

V

m

),然后求出综合评价结果S,S=BV T。

3 实证研究

应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对某造纸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首先用AHP建立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计算指标体系底层元素的组合权重,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确定评估灰类,将分散的专家评价信息描述成属于不同评价灰类的向量,最后对此向量进行单值化处理。

74

徐建中等:基于AHP 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1)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选择企业内外10位专家

构成评审小组。经过专家们认真细致地分析,采用1—9标度法得出各层次指标判断矩阵,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10-11]可得到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过程略)。准则层权重向量为W =0,01095,01120,01214,01165,01165,01110,01131),指标层权重向量分别为:W 1=(01260,01143,01203,01200,01097,01097),W 2=(01267,01300,01233,01200),W 3=(01333,01300,01200,01167),W 4=(01250,01267,01300,,01183),W 5=(01250,01234,01233,01283),W 6=(01346,01132,01285,01132,01105),W 7=(01352,01318,01300)

(2)取得评价样本矩阵。规定专家打分范围为1—10分,得到专家评分样本,见表2。

表2 专家打分样本表

专家

指标

U 11U 12U 13U 14U 15U 16U 21U 22U 23U 24U 31U 32U 33U 34U 411786983859787981027859927787789893893894879676871048958717697989810587288365788988106787992858778779789697485988897108873893767987107109892783579787971010

8

8

4

9

7

2

8

6

8

8

9

9

8

7

10

专家

指标

U 42U 43U 44U 51U 52U 53U 54U 61U 62U 63U 64U 65U 71U 72U 7319579737887785742105888276788946539798845968897374957993688689654595898368789864561057764597789754796898367668846689578727887795659105898359678867410

9

5

7

9

8

2

6

8

8

8

8

8

7

5

5

(3)确定评价等级。将企业循环经济水平分为(很强、强、一般、差)4级,按10分制打分,所以确定评价等级集合为V =(9,7,5,2)。

(4)确定评估灰类。根据上述评价指标的评分登记标准,将评价灰类分为{强,很强,一般,差}4个评价灰类。

(5)计算灰色统计数和模糊权矩阵。逐一计算n ig 和n i ,得到

R 1=01386014060120800143401395011710012280129401335011430145501390011560014240139701179001164012110129601329

,

R 2=0135601394012490

012830136401354001444013920116400136401405012300,。

R 3=0140501402011940013910139801210001470013890114100136001413012280,

R 4=0158701387010260015440137801079001258013310141100137701408012140,

R 5=01465013870114800139101398012100011730122201311012950128701369013440,

R 6=01420013910118900134801397012550013520140201246001405014020119300146501387011480,

R 7=0128401366013500

01270013470136001010230125901333014080

,

(6)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模糊加权矩阵和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复合运算得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B 1=W 1×R 1=(01357,01358,01224,01061),B 2=W 2×R 2=(01356,01387,01257,0),B 3=W 3×R 3=(01406,01400,01194,0),B 4=W 4×R 4=(01438,01372,01190,0),B 5=W 5×R 5=(01329,01346,01256,01069),B 6=W 6×R 6=(01394,01396,01210,0),B 7=W 7×R 7=(01271,01349,01373,01007)对准则层做出综合评价:B =W ×R =(01369,01374,01239,01018)(8)计算评价结果。

S =BV T =(01369,01374,01239,01018)?(9,7,5,2)T

=71170

由此可见,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强,但是在协调性和稳定性上还存在一定欠缺。

4 结论

通过对某造纸企业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基于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充分发挥了经典方法的优点,相互控制和弥补了各自的弱点,实践表明该组合评价方法应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是有效的和可靠的。当然,该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对二层评价指标样本数据的择取、指标设置的代表性程度以及专家对权重系数的确定等,都具有一定的多选择性和可变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参考文献:

[1]迟春洁,蒋景楠.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

[J ].技术经济,2006(2):5-7.

[2]李彩红.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及效果评价[J ].工业技术经济,2007(4):91-93.

8

4

徐建中等:基于AHP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3]向来生,郭亚军,孙磊,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人

口?资源与环境,2007(2):76-78.

[4]杨华峰.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系统工程,

2006(11):79-84.

[5]于丽英,冯之浚.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软科

学,2005(12):44-53.

[6]李健,邱立成,安小会.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

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121-125.

[7]张成考.基于AHP法企业生态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

理研究,2006(7):59-62.

[8]王孝斌.企业学习能力的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J].科技进步与

对策,2005(8):36-38.

[9]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4:108-109.

[10]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

版社,1988.

[11]张平,朱淼.基于AHP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选择[J].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2007(1):60-61.

作者简介:徐建中(195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马瑞先(1980-),男,山东临沂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责编;彭统序)

(上接第45页)

Butter worth-Heine mann,1998.

[9]BASKI N KEN.Cor porate DNA:organizati onal learning,cor porate co-

evoluti on[J].Emergence,2000,2(1):34–49.

[10]BASKI N KE N.DNA f or cor porati on:O rganizati ons learn t o adap t or

die[J].Futurist,1995,Jan/Feb,29(1):68.

[11]NE I L S ON G,P ASTERNACK B,ME NDES D.The Four Bases of O r2

ganizati onal DNA[J].Booz A llen Hanilt on’s Strategy Business maga2 zine,2003,winter issue:1-10.

[12]NE I L S ON G,P ASTERNACK B,MENDES D.The Seven Types of O r2

ganizati onal DNA[J].Booz A llen Hanilt on’s Strategy Business maga2 zine,2004,summer issue:95-103.

[13]ADAMS B,ADAMS C.Cor porate DNA:the Genetic Code[J].Exec2

utive Excellence;Oct.1995.

[14]W EEKS J,G ALUN I C C,微翁.企业文化与文化基因[J].国外社会

科学文摘,2002(2):37-40.

[15]VERSCHOOR C C.O rganizati onal DNA Should Contain Ethics Com2

ponent[J].Strategic Finance,2005.

[16]周晖,彭星闾.企业生命模型初探[J].中国软科学,2000(10):

110-115.

[17]朱克江.企业文化对企业基因改变的作用分析及成功实践[J].南

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5):156-160.

[18]王成荣.企业文化基因论[J].上海企业,2004(7):50-52.

[19]颜爱民.企业文化基因及其识别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自科科

学学报,2007,30(01):119-124.

作者简介:颜爱民(1963-),男,汉,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生态经济。

(本文责编:彭统序)

94

我国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建议

我国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意义建议 内容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经验,对循环经济进行思考,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农业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使用资源,强调清洁生产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社会资源 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自然环境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者如果只追求效益而并不考虑环境代价,就会致使一些有机物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生物链之间的作用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所以就能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2.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缩小城乡差距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还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资源的再生,并为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提供了新模式,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 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3.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严重危害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受损,严重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居民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成果,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社会不公平进一步加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中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3]。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

学生综合素质系统综合评价

课程设计题目(三):学生综合素质系统综合评价 摘要:高校为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通过学生的评优活动来,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此评价主要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对学生作出考察,主要是利用综合评价法将学生的行为以及表现量化,从而达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的作用。 1.问题的提出 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范在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激励制度,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由于大学生需要多元化发展,不仅是学习,所以建立此制度就应该从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做出评价,以适合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 问题分析 建立学生评优综合系统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此系统,就可以对每一个学生做出评价,其目的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发现好的学生,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就可以达到树立榜样的目的;其次,未被评为优秀的学生,也通过此系统的评价标准,找出自身的不足,就可以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改正提高,有利于学风的建设;最后通过建立此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校风。 我们现在推行的是素质教育,所以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当代大学生就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而不应该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高校现在也是以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培养目标,因此,我们的评优系统应该从各个方面做出评价,不仅要公正公平公开,还应该做到真正的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这一目的。 所以,我们所建立的系统主要有政治思想品德,智能,体育,艺术,社会实践和奖惩6个一级指标构成,并且每个以及指标都有多个二级指标和三只角标构成,通过权重的不同来表达其重要程度,真正的做到了多角度多方向的对学生做出评价,以希望建立良好的小芬和学分。校风和学风。 3 系统评价 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如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其特点是评价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3.2评价步骤及结果 3.2.1步骤 ①系统层次分层图

论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

论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 摘要:工业革命后,线性经济的发展使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并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使地球上有限的矿产资源得以循环使用,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线性经济清洁生产资源再生 资源是制约人类文明文明的决定性因素。 16世纪,由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为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一场浩浩荡荡的对资源的“掠夺战”开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落后的生产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以及人们在极小的付出后获得的极大的回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的经营模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商人的亲睐。随着制造业的高度发展,线性经济“重开采,轻再生”的模式不仅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生产规模大,不断被“发现”的矿产资源也被严重透支,还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生态债”,能源短缺开始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据统计,中国GDP,至少有18%依靠生态和资源的透支。 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改变现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对产生的污染物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环境的破坏趋势,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与线性经济相伴随的末端治理凸显其局限性。首先,传统的末端治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生产所带来的污染。其次,末端治理成本较高,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末端治理使企业满足于在环保法规内生产,而阻碍了环保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第四,末端

治理阻碍社会技术的革新。 在不可逆转的资源枯竭的现状下,“再生”成为唯一的解决办法。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式经济》一文中首先提出人类未来的经济法则应该像宇宙飞船中的“封闭经济系统”那样通过循环进行物质的再生产。 近半个世纪,资源开发的经济成本与环境代价加大,部分国家甚至已经开采使用深海能源,能源价格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与此同时,近三百年来产生的“工业废物”却在不断增加,精明的商人发现了这座巨大的“金矿”并开始“转型”利用废物提炼有用的原材料,加速了回收利用的技术。社会生产逐渐开始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资源再生时代”结束了“资源掠夺时代”,“循环型社会”在逐渐成型、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循环经济的生产发展模式,对企业本身、对环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促使人与自然走向和谐!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重中之重! 从企业的角度看,循环经济不仅节省了原材料,也降低了企业的排污量,真正做到“降耗”、“减排”;另一方面,废弃物的循环使用让企业原材料物质流减少,促进企业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从区域的角度看,建设如丹麦卡伦堡工业园之类的生态工业园,使得不同的企业之间互相消解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实现范围内企业间的共生,减少废料的产生与处理费用,促进物料的循环使用,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与环

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11期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9年8月10日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部分科技工作者最近就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政策提出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黑龙江省今后一个时期极为重要的任务,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 一、应当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经济目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应改变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目前,应重点开展

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效益计量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尽快展开统计和核算试点工作。市、县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研究制定本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数,并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考核干部政绩,不仅要看取得了哪些成绩,还要看取得政绩的成本。应尽快建立包含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和人民福利质量的国民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地反映全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进程。 二、把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指导的一项战略任务。一是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规划。在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时,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宗旨。我省加快发展既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也不能走“先保护,后发展”的路子。要依据国家的宏观政策,立足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明确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制定具体的发展措施。要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把大部分污染源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考虑到超出环境自净能力的污染有可能在环境中逐步积累起来,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压缩“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三高”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生物产业、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业、生产服务业和绿色环保产业。在区域布局上,要注重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与衔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调整产业政策。根据规划调整产业政策,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循环经济发展 I

目录 摘要............................................................ I 目录 (Ⅱ) 1.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内涵 (1) 1.1循环经济的产生 (1) 1.2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1) 2.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条件和基本原则 (2) 2.1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条件 (2) 2.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4) 3.发展循环经济的循环体系和实践路径 (4) 3.1循环经济的循环体系 (4) 3.2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4) 4.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5) 4.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及趋势 (5) 4.2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6) 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6) 5.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6) 5.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7)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II

1.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内涵 1.1循环经济的产生 1.1.1 历史原因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也开始了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由于对环境容量有限性认识不足,人类不得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数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众多的生态难民,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该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1.1.2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1.2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 1

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

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 ①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我们所面对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性目标。除了从费用、经济效益和财务方面的考虑外,它还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友善性等等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以及改善员工劳动强度和企业经营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等间接效益或企业文化方面的目标。上述目标的多重性产生了对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有关它在信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则更有待人们的努力。这里所谓的信息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是指对信息系统所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的考核或者判断,它具备以下特征: 它的评价包含了多个独立指标 这些指标分别体现着信息系统的不同方面,通常具有不同的量纲 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对信息系统做出一个整体性的判断,并用一个总评价值来反映信息系统的一般水平。 一般说来,信息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这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前提 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具体数值,即指标评价值 各评价值的综合,包括综合算法和权重的确定、总评价值的计算等 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所谓信息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是指一套能够反映所评价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和特征,并且具有内在联系、起互补作用的指标群体,它是信息系统整体状况的客观反映。一个合理、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的先决条件。信息系统与其它系统相比,既具有一般系统的共性又有其特性,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上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整体性原则。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人——机系统,系统各组成部分需协同运动才能发挥作用,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地反映所评价系统的综合情况。从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子系统、相应的业务部门组织环节到系统直接操作人员等各个组成部分,都应该客观地加以观察;信息系统对于管理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果,也必须全面加以考虑。 可测性原则。指标的涵义必须明确,数据资料应收集方便,计算简单。同时,指标体系内部及外部的同类指标之间能够比较,同一指标要具有历史可比性,这样才能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动态性原则。在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都应能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体现,根据需要可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同时,指标设置要有重点,对于非重要方面的指标可以适当设置得粗些,以简化评价过程。 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包含多重意义,首先是指标结构自身的多重性,即一个指标由若干其它指标所决定而构成树形结构,这将为衡量信息系统项目的效益和确定指标的权重带来方便;其次是信息系统所属部门的层次,如对于宏观信息系统而言,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省、(市)地、县四层结构,要求指标体系能客观反映信息系统的这一特征。各层的子系统都应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再有是系统技术特征上的层次性。例如,对于微观信息系统即企业信息系统来说,EDPS扩展后构成高一层次的MIS,MIS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对EDPS具有包容能力。接口指标应当一致。并且能够有效地消除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各指标之间应尽可能避免显见的包容关系。对隐含的相关关系,要设法以适当的方法消除。 在这里,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试图给出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信息系统,EDPS、MIS,还是DSS,都能从该框架中找到相应的指标集并将其具体化。事实上,理论框架建立过程的本身,就是一项综合评价工作,该框架的具体构成如图4.5.5所示。

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评价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评价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一、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 物流中心作为商品周转、分拣、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其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价值,克服在其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在物流系统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非常重要。 基于物流中心位置的重要作用,目前已建立了一系列选址模型与算法。这些模型及算法相当复杂。其主要困难在于: (1)即使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大量的约束条件和变量。 (2)约束条件和变量多使问题的难度呈指数增长。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适合于物流中心选址的建模方法。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通过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合理的物流中心位置。 1 .模型 ⑴单级评判模型 ①将因素集U按属性的类型划分为k个子集,或者说影响U的k个指标,记为 U 讪,U2」l(,U k) 且应满足: k Us 二U, Uip|U j 二 i 1 ②权重A的确定方法很多,在实际运用中常用的方法有:Delphi法、专家 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③通过专家打分或实测数据,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求得归一化指标关

于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 ④单级综合评判B = A。R ⑵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 一般来说,在考虑的因素较多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权重分配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即使确定了权重分配,由于要满足归一性,每一因素分得的权重必然很小。无论采用哪种算子,经过模糊运算后都会“淹没”许多信息,有时甚至得不出任何结果。所以,需采用分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2?应用 运用现代物流学原理,在物流规划过程中,物流中心选址要考虑许多因素。根据因素特点划分层次模块,各因素又可由下一级因素构成,因素集分为三级,三级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见表3-7. 表3-7 物流中心选址的三级模型 第一级指标第二级指标第三级指标 气象条件U ii(0.25 ) 地质条件U12(0.25 ) 自然环境U i(0.1) 水文条件 (0.25 ) U13 地形条件U14(0.25 ) 交通运输U2(0.2 ) 经营环境U3(0.3 ) 面积U41(0.1 ) 形状U42(0.1 ) 候选地u4(0.2 ) 周边干线 (0.4 ) U43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徐林实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重工业的加速期,高耗能的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及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之间的矛盾,缓解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黑色GDP:绿色GDP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5)05—0046—03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重工业的加速期,高耗能的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基本上处于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的粗放型模式,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而环境战略尚没有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没有做到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效地协调起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环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观已不单纯是哲学家们研究的课题,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按照传统认识,经济学家对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稀缺的“环境物品”视为没有经济价值的公共物品,是独立于经济物品之外的、在成本核算中没有量化的可以自由取用的物品。

2005年,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发表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中指出:在环境领域,全球过去5O年内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对生态资源采取了过度的开发和使用,有60%以上的生态系统资源没有被可持续利用。自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基于经济的复兴,人类将土地变为耕地的面积几乎等于I8和l9两个世纪的总和。地球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已濒临灭绝,15个生态系统中只有4个环境 有所改善,其中,淡水资源已难以承受人类的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见,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适宜的环境已不再是大自然的无偿赠予,环境已成为稀缺的经济物品。矿业开采对地壳的改变,诱发了多种地质灾害,破坏和影响了地下水和地表水;大气的污染带来了气候异常变迁;化学物质、生活废弃物对土壤和水的污染等等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已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对人类的生存延续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更新了环境在经济中的位置。新的价值观认为资源是有限的,把过去认识中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变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素、制约要素和生产力要素,从新的系统观的角度,把人、自然、科学技术等要素看成一个大系统,从新的经济观的角度要求经济活动要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进行,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共赢。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是,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倡

综合系统评价的方法研究

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 摘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无论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中,人们都要面对种种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和经济现象。它们的分析和比较不仅需要科学的定性分析,更迫切需要定量分析方法的支撑。这个时候,应用数学的价值就突显了出来。在我们研究的评价科学的广泛应用领域里,存在大量的现象和行为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达和解决。众所周知,正确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评价,评价是决策的关键。综合评价通常指对被评价对象所进行的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如果把被评价对象视为系统的话,可抽象地表述为:在若干个(同类)系统中,如何确认哪个系统的运行(或发展)状况好与差。属性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业工程及决策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x,且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针对那些诸如候选人排队、重大项目方案的选优、企业经营决策等问题来说,综合评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多目标决策问题呈现出的指标集增多、数据量急增、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繁琐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建模分析在没有计算机辅助的情况下是不可想的。从而,对评价问题建立有力的支持成为很多领域的需求。计算机的应用对系统分析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当今,人性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新的可视化计算机语言给用非计算机专业的编程人员和用户带来了方便。在评价决策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集成多种计算分析的模型,面向广泛的应用领域,开发通用的评价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不仅是决策科学的需求,也是信息发展的需求。这必将促使科学的评价与决策方法在管理、经济、工程项目等多方面的应用领域中广泛开展、不断深入。 关键词:综合评价,灰色关联 综合评价的概念 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对被评价对象所进行的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形式,据此选择多个方面的因素或指标,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将多个评价因素或指标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综合评价的对象系统常常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环境和管理等一些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对被评价事物一般水平或趋势的抽象程度较高的数量描述,这种描述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具有实际社会经济含义。一般地,一个综合评价问题由5个要素组成: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集结模型及评价者。 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探索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综合评价方法较好地考虑和集成了综合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定性与定量信息,但是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在应用中仍摆脱不了综合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即使是同一评价专家,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对同一评价对象也往往会得出不一致的主观判断。综合评价中,有时既要能充分考虑评价专家的经验和直觉思维的模式,又要能降低综合评价过程中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既具综合评价方法的规范性又能体现出较高的问题求解效率。

(发展战略)推进公司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推进公司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摘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观需求,也是煤炭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我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战略重点、关键环节和必要措施等方面做了初步分析,希望能对我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些帮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出和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也就循环经济模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比较典型的有“西山模式”、“同煤模式”、“兖矿模式”和“抚矿模式”等。参考这些成功经验可以看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集中于煤矸石、矿井水和伴生资源开发利用上,是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以遵循的;但是,我们也能看出,每个模式又因为自身实际而各有不同。所以,我公司要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就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近年以来,国家为了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环境损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煤炭资源有

偿使用,对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加大了煤炭企业资源使用的成本。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监管、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调高煤炭资源税征收比例,提高煤炭资源补偿费计征标准,并将矿井资源储量、回采率与资源补偿费挂钩等政策的实施,结束了煤炭资源无偿使用的历史。二是建立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环境成本将计入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将承担相应的煤矿环境治理责任。三是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并将建立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所有这些政策都清楚地表明:煤炭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针对我公司而言,本部的六座矿山中有一半是服务年限达年以上的老矿井,都面临着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已经迫在眉睫。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 我公司是一家以煤为主的能源企业,煤炭生产是整个公司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公司的循环经济建设也必须围绕煤炭来开展。作为公司要立足资本运作灵活的优势,采取收购、合作的模式,大力发展以煤为龙头的煤-电-建材、煤-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 统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是在改革背景下为学校建立学生电子化成长记录册的应用软件。它采用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全新评价标准构建师生输入、自评、互评的便利平台,管理和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 系统概述 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是在改革背景下为学校建立学生电子化成长记录册的应用软件。它采用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全新评价标准构建师生输入、自评、互评的便利平台,管理和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 系统能实现学生日常表现的记录与汇总,管理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网上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账户,可随时上传、管理和查阅自己的作品、成果及成长资料,了解自身发展状况;教师和家长可即时互动,跟踪学生成长过程并进行在线动态分析,以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特色 灵活多样的模板定制功能,可满足不同地域的评价需求。 完全符合国家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全面详细的过程性学习成长记录。 拓展性强,系统可根据需求为其他系统提供标准数据接口。 支持家长、学生、教师等多种角色的应用与互动。 采用,支持多种部署方式,既可以进行单独集中式部署,也可与下属教育机构的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进行联网分布式部署。

系统功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管理:系统提供对中小学各学段评价结果的查询、审核、统计和归档等功能。 学生异动评价数据审批:系统提供对转学、、休学、复学、降级、转入等异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的审批和查询功能。 评价表格管理:用户可以进行表格模板管理、读写权限管理、其它高级属性设置等操作。 评价数据录入:支持任课老师录入,班主任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录入等在线录入或批量导入功能。 评价内容查询和维护:用户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查阅任一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评价资料,并随时调用或添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资料。 评价汇总自动生成报表:系统为了有效管理和监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评价状况,可自动为管理者生成多种实用的报表,如:评价明细表、评价等第汇总表、学生素质学期评价表等。 电子成长档案导出:系统能够为每位学生生成完整的电子成长手册,同时电子档案可以单独拷贝,方便刻录光盘。 系统流程 学生自评——班主任网上评价和综合评分——系总支书记、系主任综合评价结果审核——学生处汇总,锁定评测。 1、学生进入“学生系统”参与网上自评,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评部分,并提交至班导师处。同时可下载或浏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他评部分的指标评价体系及奖学金申请表,并提交申请到班导师处。

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调整,社会参与,达成一致行动,形成规模效应。为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和企业的主导作用,形成循环经济和谐高效的发展局面。 1、优化发展环境,搞好服务支撑。针对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应充分开发利用行政资源,科学调控,积极为企业创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一是盘活金融市场,强化资金支持。积极帮助有关企业认定为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相应的政策性贷款。在贷款贴息补助、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划拨上,给予循环型工业企业倾斜。积极推进县城投公司的建设与运作,为企业提供强大融资平台。二是抓好专项整治,放宽经营环境。政府重点扶持循环型工业企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定期研究落实放宽经济环境优惠政策,并经常深入企业现场研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尤其要进一步杜绝干扰生产、违规摊派、妨碍运输等现象发生,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需求。三是倡导和谐文化,推广循环理念。在政府网站、电视报刊中开辟专栏,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制实施城乡生产生活垃圾分类,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四是推进区域合作,实现协调发展。通过政府联络协商、学术团体论坛推动、企业之间对接整合,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实体合作,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积极推动建立富碾工业经

济合作带、滨洲铁路西线工业化合作区、嫩江流域西部生态合作区,加速推进工业园区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步伐。具体商定合作范围、规模、项目、方式和方法,有意识地将区域内的资源统筹起来,相互之间给予优惠政策,创造区域内相对更加宽松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2、推动产业升级链接,实现集约化发展。立足于发展工业的特色资源,依托工业园区建设成果,积极寻求资源型工业的健康发展道路,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型企业规模化建设,搞好产业配套链接,培育形成主导产业集群。一是推动改造升级,实现转型发展。推动以江源钢铁公司为依托建立齐齐哈尔市铸造工业园区的进程,鼓励其抓紧完成炼钢、轧钢生产线建设,上马铸造生产线,实现由生产初级原料向生产定型产品的根本性转变。推动北疆集团龙江水泥公司一号窑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改造工程。引导强大饲料公司针对畜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研发羔羊饲料。二是加快链接进程,实现集成发展。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玉米深加工,推动杂粮杂豆深加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扩大秸秆压块生产规模,发展秸秆乙醇加工项目。围绕畜产品加工,推动元盛食品公司加快万头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进程,积极发展皮毛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猪、鸡、鸭、鹅深加工,推动特色水产品深加工。围绕矿产品深加工,推动陶粒泥(页)岩、麦饭石、矿泉水开发形成规模,加快铜矿勘探开发步伐。三是发展配套加工,实现捆绑发展。以电器集团为龙头,积极发展有技术和资本实力的业户,建立配套加

循环经济强化发展建议.pdf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它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它不仅是一种以生态学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起指导作用。如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可以解决很多农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留下的不良资产等。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七点建议。 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3]。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意识,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尽快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其在我国的发展。具体的建议如下: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并从科学的角度清晰地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具体开展循环经济的操作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使广大农民更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给农民的好处。从而使农民树立绿色消费、创新生产的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增强政府及企业与广大老百姓的联系,政府及企业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引导公众树立新发展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新价值观(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我们维系的生态系统)、新生产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利用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入)和新消费观(绿色消费,限制一次性产品消费)。 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在农业税收制度方面,继续推进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全国免征农业税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则应在加大农民补贴制度基础上制定新的政策,使农民能更多地享受到政府的待遇。因为由于农业环境污染导致的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根源不是农民喷施农药,而是农药不符合一定的标准,所以环境污染税的主体应是生产农药的企业而不是农民本身。因此要向达不到环境标准的生产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企业收取环境污染税。 在农村金融制度方面,调整和改革国家的财政分配结构,使之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从而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投入。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积极运用补助、税收等多种经济杠杆,引导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并适当的安排有关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以开展技术培训、生态建设规划、小型试验示范活动、经验交流等方面的补助。对于规划中所选定的项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资金上要有选择地给予一定的必要支持。另外,要立足本地,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要不断增加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农业和农村上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地加大。但是随着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最终通过政府、企业以及农民的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技术创新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向农业循环经济过渡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如环保,科技部门牵头,以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技术为重点,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招投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机构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用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这些技术创新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积极开展沼气生产、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立体种养、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节水农业、太阳能利用等已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同时应充分考虑农业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为此,一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不足,人员知识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循环经济人才。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体系。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完善其推广体制,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体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我国现阶段投入在农业上的科研经费远远不足。而这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要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走市场化道路,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入到农业科技投入中来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系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精)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系统 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李玉辉,张建 2 (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76;2.济南市公路管理局,山东济南250013) 摘要: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系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关键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的标准数据列,记为X0,设第一个指标值记为X0(1),第二个指标值记为X0(2),第k 个指标值记为X0(k),因此参考数据列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X0=X0(i) i=1,2,3,,n ……………(1)比较数据列是研究的对象数据列,记为 X1,X2,,,Xm,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X1=X1(i) i=1,2,3,,nX2=X2(i) i=1,2,3,,n,, Xm=Xm(i) i=1,2,3,, (2) 引言 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对难以精确化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的间接评判法,这种方法的重要步骤是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如果隶属函数选择的不合适,则容易引起较大的误差;层次分析法是将人们的定性思维转化为定量分析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经验;主成分分析法则要求有多个非线性相关的指标,指标太少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客观性。笔者应用灰色系统的有关理论,研究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系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1.2 关联系数 在分析参考数据列和比较数据列的关联程度时,首先分析各个指标间的关联程度,用关联系数这个概念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Gi(J)= vMin+K#vMax (3) i(J)+K#vMax 其中,vi(J)=&Xi(J)-X0(J)&;vMin=MiinMJin&Xi(J)-X0(J)&:vMax=MiaxMJax&Xi(J)-X0(J)& Gi(J)为Xi对X0的k指标关联系数;K为分辨系数,一般在0与1之间,通过计算验证,笔者取为0.5,结果较为合理。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实质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实质 循环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词,这就是由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及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可谓见仁见智:目前主要就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技术范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表述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制度保障?本文对此做一些讨论。 循环经济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与实践基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节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内涵不断扩大、思路逐步清晰、重点不断调整的过程:如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业“三废”的“吃干榨尽”;从1994年国家倡导清洁生产,现在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些都就是我国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与再循环(recycle)(3R 原则),这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并将减量化解释为输入端方法,再利用侧重于生产过程,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3R”来自于杜邦的“3R制造法”,三者均就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将之用来指导企业生产无疑就是正确的,也就是必要的;但作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尚嫌不够,更应强调资源效率与环境友好。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下,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与环境污染矛盾,降低发展成本,以尽可能 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 对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我国来说,循环经济首先就是资源节约战略。循环经济追求的不就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的目的。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工业化模式,我国不能照搬。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与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一直就是我国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也就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 减少污染物排放就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题中之义。工业污染防治的最初措施就是“末端治理”。这就是一种只投入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已改变了这种费而不惠的技术路线。清洁生产强调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实际上,这也就是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