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资料

心理学专业资料
心理学专业资料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2, 233–24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0233

233

间接互惠中的声誉机制: 印象、名声、标签及其传递*

刘国芳1 辛自强2

(1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2中央财经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1)

摘 要 Alexander 在1986年提出了间接互惠的概念, 并在次年出版的《道德体系生物学》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 用来解释人类道德以及大规模合作行为的起源。间接互惠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者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视角对间接互惠进行了诸多研究, 认为人群中间接互惠的大量存在是声誉机制的结果, 并提出了诸如印象分数、名声、标签等不同的声誉机制, 但是目前关于声誉机制的研究大都建立在个体信息可被所有他人观察到的假设之上, 多在个体层面展开声誉机制的研究。今后应该注重在信息不充分情景下开展群体层面上声誉传递机制的研究, 探讨间接互惠中心理机制(如信任、公平等)的作用并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关键词 直接互惠; 间接互惠; 声誉; 声誉传递 分类号 B849:C91

在动物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广泛的互惠行为, 我帮助你, 你帮助我, 在互相帮助中达到共赢, Trivers (1971)将之定义为“直接互惠”。直接互惠需要两个个体间的重复交往,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类的交往范围迅速扩大, 频繁快捷的一次性交往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 直接互惠发生的重复交往前提不复存在, 但是人类社会依然展现出了高度的合作与更多间接的互惠。美国密歇根大学的Alexander 在1986年就已经给出了“间接互惠”的定义, 并认为间接互惠是人类道德、伦理和法律体系的基础(Alexander, 1986)。间接互惠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 我帮助你, 我所得到的帮助不是来自你而是其他人。在《道德体系生物学》一书中, Alexander 进一步系统阐述了间接互惠的定义, 并用来解释人类大规模合作行为和道德的起源(Alexander, 1987)。由此, 间接互惠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围绕间接互惠的研究也迅速增加, 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

收稿日期:2010-10-21

* 中央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和科研创新团队计划资助。

通讯作者:辛自强, E-mail: xinziq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010831658.html,

目前间接互惠研究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1 间接互惠的源起

在互动密切的小群体中, 个体间具有较大的重复交往机会, 此时直接互惠可以促进合作。根据Trivers (1971)的定义, 直接互惠是指两个个体间利他行为的交换从而达到共赢的结果。囚徒困境博弈给直接互惠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方法, 在最简单的囚徒困境模型中, 参与者双方都具有选择合作或背叛的权利, 二者独立做出决策。当双方都选择合作时均可以得益a; 双方都选择背叛时只能得到收益b; 但当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选择背叛时, 合作者的收益为c, 而背叛者的收益为d, 其中d > a > b > c 。该博弈只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即两个参与者都选择背叛策略。然而在进化博弈论中, 该纳什均衡结果很多时候不会出现在人类的真实博弈中。事实上, “以牙还牙”策略是一个有效策略, 所谓“以牙还牙”策略是指参与者在第一回合博弈中选择合作, 从第二回合开始严格复制对手上一回合中的策略。另一种更加严格的“以牙还牙”策略被称为触发策略, 同样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是指个体保持合作, 一旦对方拒绝合作一次, 个体从此一直拒绝合作。在重复的

234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囚徒困境博弈中, 个体必须仔细衡量一次掠夺对方的利益和从此失去对方帮助的损失孰轻孰重, 当一次背叛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会迫使个体选择合作。Axelrod组织了一个人们通过计算机程序与同一个对手重复进行囚徒困境博弈的锦标赛, 结果以牙还牙策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改变博弈次数后以牙还牙策略依然是一个进化稳定策略(转引自约翰·梅纳德·史密斯, 2008)。

“以牙还牙”策略能够保证胜出的重要机制在于对背叛者的惩罚威胁, 如果背叛一次会带来将来可能收益的损失, 只要该机会成本足够大, 个体就不会选择背叛。然而直接互惠的核心机制也恰恰是其最大的局限所在—— 个体间必须具有极大的重复交往机会。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 一次性的、快捷的交往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如网络购物, 个体很难与同一对手交易数次, 因而直接互惠的惩罚机制就很难起到作用, 这个时候, 间接互惠开始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间接互惠的概念由Alexander(1987)在《道德体系生物学》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 所谓间接互惠是指助人者为受助者提供帮助, 助人者所得到的报答不是来自受助者, 而是被其他助人者帮助的其他受助者。这就是间接互惠的机制, 并被Alexander用来解释人类道德的起源以及大规模合作行为的产生。在直接互惠中, 由对个体背叛行为的惩罚威胁维持了群体合作, 在间接互惠的研究框架下, 参与者可以参与多回合博弈, 但是任意两个参与者只能重复进行一次博弈, 因而受害者不能对背叛者做出惩罚。要维持群体的合作必须有替代的强化合作机制。在该意义上, 只有收益是参与者所关注的, 而无关提供者是谁, 当从直接互惠发展到间接互惠, 对合作的个体强化就被团体强化所取代(Kandori, 1992; Okuno- Fujiwara & Postlewaite, 1995)。所谓个体强化是指参与者间的合作是通过个体对对手行为的直接奖励或惩罚实现的; 团体强化指群体内的合作不是通过得到帮助或受到伤害的参与者直接奖励或惩罚对手, 而是通过群体内其他成员代为做出奖励或惩罚达到的。团体强化要发挥作用必须引入间接互惠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声誉。

2间接互惠中的声誉机制

在博弈论和社会学中, 研究者将声誉定义为:“个体从第三方接收到的关于他们伙伴的信息, 并基于这些信息决定如何行事” (Buskens, 1995, p.

1)。关于间接互惠, Alexander在1986年就已经谈到了声誉机制, 他认为间接互惠是在有兴趣的观众在场情况下直接互惠的结果。这些所谓“有兴趣的观众”正是起着声誉评定的作用, 并且他们据此指导自己未来的伙伴选择以及如何与之进行交往 (Alexander, 1986)。Pollock和Dugatkin(1992)引入声誉机制扩展了直接互惠中的以牙还牙策略, 他们称之为观察者以牙还牙策略, 即观察者对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观察并做出反应, 在第一回合中进行合作, 并在以后的回合中严格复制被观察者在上回合中的策略, 这种策略被证明是一种进化稳定策略。由此开始, 间接互惠中的声誉机制得到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

2.1基于印象分数的声誉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的Nowak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Sigmund (1998a)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中, 将印象分数(image score)作为间接互惠的声誉机制提出, 并使用计算机模拟了三种策略的进化进程, 三种策略持有者分别为合作者、背叛者以及辨别者, 他们依据对手不同的声誉(印象分数)来选择是否做出帮助行为。合作者和背叛者无论对手声誉如何都分别做出合作和背叛行为, 辨别者依据对手声誉的不同而选择性地做出合作或背叛行为。他们构造了一个生物进化过程, 在生命开始时每一参与者的印象分数都为0, 该分数被控制在-5到5间。如果他们做出一次帮助行为那么印象分数增加一个单位, 收益减少c, 得到帮助的参与者获得收益b; 做出一次背叛行为其印象分数减少一个单位, 助人者和受助者收益不变。每一个体都设置一个印象分数阈限值k, 如果对手的印象分数高于或等于k, 则提供帮助, 否则不提供帮助。合作者的k值被设定为-5, 因而他们总是会做出帮助行为; 背叛者的k值被设定为6, 他们总是不会提供帮助; 辨别者的k值被设定为0, 如果对手印象分数高于0则提供帮助, 否则不提供帮助。在每一回合博弈中, 从人群中随机抽取两个参与者分别作为助人者和受助者按照上述策略进行博弈, 每一个体在整个生命期间平均可以进行2.5次博弈, 当个体生命结束时, 留下与收益成正比的子代, 子代继承亲代的策略继续进行博弈。模拟结果显示, 随着博弈的进行, 辨别者会逐

第2期刘国芳等: 间接互惠中的声誉机制:印象、名声、标签及其传递 235

渐获得进化优势, 在生命进化了166代之后辨别者统治了整个群体并获得进化稳定性。除揭示了声誉在间接互惠中的重要作用外, 他们还考察了信息可获得性、基因漂变(drift)、参与者自身印象分数以及群体大小对间接互惠的影响。这些都成为以后重要的研究命题。

为了对印象分数策略进行更精确的量化分析, Nowak和Sigmund (1998b)使用两极化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印象分数策略的进化稳定性, 个体的印象分数依赖于他们上回合中是否做出帮助行为, 这里的印象分数只有“好”和“坏”两种。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 在没有辨别者存在时, 背叛者将会胜过合作者。在合作者缺席时, 背叛者和辨别者形成了双向稳定系统:依赖于初始条件不同, 两种策略都可获胜。在背叛者缺席时, 辨别者和合作者达到了平衡。然而, 基因遗传的随机波动使得各种策略的比例改变。如果辨别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低于某一临界值, 这一平衡可被背叛者侵入。当三种策略同时存在时, 动态运动将导致群体中只存在背叛者或两种利他行为的混合。如果误差出现, 或者由于缺少资源导致帮助行为不能做出时, 当人群中不存在背叛者时, 辨别和非辨别的利他行为达到稳定的共存; 如果三种策略持有者共存, 该系统将展示两类行为:如果辨别者比例过低, 背叛者胜利; 如果辨别者比例足够高, 所有三种策略共存, 此时辨别策略不再成为进化稳定策略。

基于印象分数的声誉机制在开辟了间接互惠广阔研究天地的同时, 也受到了诸多的质疑。其最易遭到质疑的一点在于, 参与者的印象分数只能由历史回合中做出帮助行为的次数来决定, 即一级信息(first order information), 而不考虑行为背后的动机, 如果个体收益仅依赖于自身的印象分数, 那么理性个体应该只关心自己的印象分数, 无论对手印象分数的好坏都做出合作行为, 而在研究中辨别者的胜利显然对这一推论提出了挑战。此时, 需要一个更复杂的影响参与者决策的声誉机制。

2.2基于名声的声誉机制

针对印象分数机制的缺陷, Sugden (2004)提出了一种替代的机制—— 名声(standing), 在他的模型中, 个体生命开始时具有好名声, 帮助具有好名声的人会获得好名声, 而拒绝提供帮助给坏名声的人并不会损害自身名声, 一个坏名声的个体可以通过帮助他人重新获得好名声。基于此模型, 个体在两种情况下会做出帮助行为, 一是个体自身拥有坏名声, 二是对手拥有好名声。如果个体基于名声来选择是否做出帮助行为, 就需要判断对手上回合行为背后的意图, 即对其行为的公正性做出判断, 区分对手是出于自私(对手的对手拥有好名声)或是公正(对手的对手拥有坏名声)而没有提供帮助。使用名声作为声誉机制, 就需要个体考虑参与者的二级信息(second order information), 即个体对手的对手的声誉; 三级信息(third order information), 即个体对手的对手的对手的声誉, 依次类推。

Leimar和Hammerstein (2001)认为印象分数之所以能够取得进化胜利源于Nowak和Sigmund (1998a, b)在研究中所构造的基因漂变所致。在真实世界中, 基因漂变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基于此, 他们构造了一个称之为(基因)岛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 群体由g个小群体构成, 每个小群体拥有n个成员, 后代个体的特征由小群体和整个群体共同决定。使用计算机模拟发现, 名声策略比印象分数策略更加具有进化稳定性, 印象分数策略能够获得进化胜利似乎是基因漂变和较低成本-收益比所致。直觉上, 名声策略理应获得比印象分数策略更好的进化优势, 这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Brandt & Sigmund, 2006; Panchanathan & Boyd, 2003)。然而该策略依然存在诸多争议。基于名声策略, 个体不仅要分析受助者的意图, 还要分析受助者的受助者的名声, 这需要占用个体较大的认知资源, 而且, 一旦发生认知偏差, 这种偏差的扩散会轻易导致系统的崩溃(Brandt & Sigmund, 2004)。随着博弈进行, 个体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会迅速增加, 人们是否能够和愿意掌握并加工该信息呢?要回答这一问题, 单单使用计算机模拟是不够的。Leimar和Hammerstein (2001)就指出, 使用计算机模拟固然可以处理很复杂的问题, 但是在这样的一种固定的情景下研究进化问题会忽略很多真实的进化因素。然而, 尽管他们注意到了计算机模拟的局限却依然简单而坚定地得出了名声策略优于印象分数策略的结论。此时, 使用真人实验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可以直接考察真实的策略使用情况从而避开人为设定的陷阱。使用真人实验发现, 人们并不会主动去探寻

236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参与者行为背后的动机, 他们倾向于同样对待公正和自私的背叛行为, 即仅根据对手的印象分数来决定是否提供帮助, 印象分数策略依然是进化稳定策略(Milinski & Semmann, 2001)。

2.3对两种声誉机制的整合研究

针对印象分数和名声机制存在的争论, 研究者进行了整合性的研究。Ohtsuki和Iwas (2004)将参与者互动的过程分为了声誉评价和行为决策两个阶段。依赖于对手在上回合中的分数和对手的对手的分数以及他们间的互惠行为可以有256种不同的声誉评价方式, 参与者根据自身分数和对手的分数可以做出16种不同的行为选择, 二者的组合共有4096种策略。通过对所有这些策略的分析, 他们得到了8种进化稳定策略, 印象分数和名声都是其中之一, 这8种策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帮助具有“好”声誉的参与者会获得“好”声誉, 相反自身声誉会受损; 拒绝帮助“坏”声誉者应被视为公正行为, 获得“好”声誉。

在Ohtsuki和Iwas (2004)整合性的工作中, 印象分数策略和名声策略都是进化稳定策略, 考虑到研究者得到的不同结果, 这可能提示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参与者策略选择的多样性和实验背景等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公平(Bolton & Ockenfels, 2000; Fehr & Schmidt 1999)、信任(Buchan, Croson, & Solnick, 2008; Güth, Nigstein, Marchand, & Nehring, 2001)、工作记忆(Milinski & Wedekind, 1998)、流言(Conte & Paolucci, 2002; Sommerfeld, Krambeck, Semmann, & Milinski, 2007)等都会影响参与者的策略选择。例如针对印象分数策略的进化优势曾有研究者就直接指出这可能是由于研究设计者的失误所致, 即只提供了行为信息, 而忽略了语言这一独特的进化工具(Panchanathan & Boyd, 2003)。

2.4一种特殊的声誉机制—— 标签

无论是印象分数还是名声, 间接互惠的这两种声誉机制都是参与者在博弈中逐渐获得的, 是个体后天的特征。那么, 个体所具有的某些先赋特征是否会影响间接互惠呢?

在研究人类的合作行为时, Riolo, Cohen和Axelrod (2001)使用标签(tag)作为声誉的替代物进行了模拟研究, 他们将标签定义为某种个体特质, 并赋予每个个体一个容忍度, 个体依据对手与自身特质的相似度选择是否做出合作行为。当对手的特质与自身特质的差异在其容忍度范围内时做出合作行为, 否则选择背叛。结果当然是合作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基于此, 他们认为, 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能力识别环境中的信号时, 如关于声誉研究中个体需要记住对手以前的行为历史, 基于标签的合作行为可以得到进化。在研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首先, 那些具有低容忍度的个体会获得优势; 然后随着博弈进行, 个体会降低自己的容忍度, 捐赠水平随之降低; 一些具有低容忍度的相似个体会形成小群体; 这样的小群体在人群中扩展, 形成主导群体, 他们互相帮助而获得优势; 随着博弈进行他们的容忍度进一步降低, 因而该群体会分裂并形成新的群体, 此时容忍度会上升。这样的循环在模拟中会无限进行下去。

研究者将标签定义为个体的某种特质, 那么标签是否是个体的某种声誉呢?Jansen和Baalen (2006)在研究中将标签和利他特质进行了区分, 个体用标签来识别其他个体是否是同类, 而根据个体的利他主义特质决定是否做出帮助行为。在声誉机制的研究中, 个体依据对手的声誉决定是否进行合作, 从该意义上来讲, 标签同样是个体所拥有的某种声誉, 不同的是, 印象分数、名声等声誉是一种后天的、可变的声誉, 随着博弈的进行而变化, 而标签是一种先天的、稳定的声誉。事实上, 有研究发现, 如果将声誉视为某种个体品质的暗示时, 那些具有高品质的个体会形成小群体, 群体成员互相帮助(Leimar & Hammerstein, 2001), 这与基于标签的间接互惠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因而标签在某种意义上同样可以被视为一种声誉。基于此, 对个体所拥有声誉的定义也应该区别对待。一个可行的途径是将个体的声誉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先天声誉指个体出生起就拥有的、较稳定的特征, 如血缘、地缘关系等; 后天声誉指通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易变的特征, 如印象分数、名声等。

当使用标签作为声誉时, 群体会随着博弈的进行而形成, 但是群体并不总是好的。如果将互惠视为竞争性的(Zahavi, 1995), 将个体品质(Gintis, Smith, & Bowles, 2001), 即个体拥有的进化适应力, 如财富等, 视为个体的某种“标签”的话, 群体的形成带来的可能就是极端不利的结果——马太效应。那些具有高品质的个体集聚在

第2期刘国芳等: 间接互惠中的声誉机制:印象、名声、标签及其传递 237

一起互相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进化优势, 而所谓的弱势群体可能会因为拥有的个体品质或资源不足而不能做出合作行为(如Leimar & Hammerstein, 2001), 因而他们会被冠以“背叛者”的声誉, 而背叛者可能会被排斥在群体之外(Dugatkin & Wilson, 1991)。当考虑到坏声誉会更加难以消除且会带来自我实现预期的话(Paolucci & Conte, 2009), 问题必将更加严重。

3声誉传递

印象分数和名声两种声誉机制分别对参与者背叛行为的动机给予了不同的关注。印象分数策略(Nowak & Sigmund, 1998 a, b)仅根据个体在历史回合中是否做出帮助行为来形成声誉, 完全忽视了个体做出背叛行为背后的动机; 而名声策略(Brandt, Sigmund, 2006; Leimar & Hammerstein, 2001)则充分考虑了参与者行为动机, 区分了公正和自私的背叛行为。尽管存在这一巨大的差别, 但是两种声誉机制建立在同样的假设之上, 因而面对着同样的问题。

印象分数和名声策略都假设个体行为可被所有参与者观察到, 并将声誉定义为个体历史行为应获得的评价, 这两条核心假设都存在较大的不现实性,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间接互惠研究也必然会缺乏生态效度。首先, 在现实社会中, 参与者不可能拥有对手所有的行为信息, 而只能拥有有限信息, 即信息的不充分性; 其次, 由于信息的不充分性, 参与者的声誉就不可能仅存在于个体行为特征的层面而会在人际间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 个体应具有的声誉并不一定等同于他实际应有的声誉。信息的不充分性和声誉传递是密切相关的, 只有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才需要声誉传递, 同样, 也只有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声誉传递才能获得效果。

声誉机制的研究必须突破上述两个限制展开更接近真实情景的实验研究。事实上, 在间接互惠早期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了信息可获得性对间接互惠的影响, 当个体通过观察获取对手信息的可能性越低时合作的进化就越困难(Nowak & Sigmund, 1998 a, b; Panchanathan & Boyd, 2003)。Panchanathan等(2003)仔细地考察了信息可获得性对间接互惠的影响, 他们发现, 随着个体观察到他人行为的概率不断降低, 合作进化将变得更加困难, 一旦该概率降低到一定水平时, 背叛者将取得进化胜利。同样, 当参与者群体变大时, 对他人信息的观察变得困难, 这也将导致合作水平的下降(Suzuki & Akiyama, 2005)。这些结果与人类展现出的高度合作和互惠水平显然是矛盾的, 尽管拥有如此大的群体规模, 而且要观察到所有参与者的信息几乎不可能, 但是人类依然站在了互惠的顶端, 这些事实都强烈地呼吁间接互惠另一机制的出现—— 语言。

信息不充分情境下间接互惠要获得稳定的进化要求参与者有限的能够被观察到的声誉信息在群体中进行有效传播, 而语言正是信息交流的有效方式(Enquist & Leimar, 1993; Nakamaru & Kawata, 2004; Pollock & Dugatkin, 1992)。Dunbar(1998)回顾了人类的进化历史, 认为语言正是在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中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和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语言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就是信息交流和维持合作。Sommerfeld等(2007)构造了一种实验情景直接考察了语言在间接互惠中的作用, 在实验中只有部分参与者可以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并建立其声誉, 但是声誉可以在参与者间通过闲聊(gossip)进行传播, 在此情境下闲聊可以促进合作的进化, 而且, 当直接观察到的信息存在时闲聊的影响依然存在。

为了刻画信息不充分情景下的间接互惠, 并研究在该情景下的声誉传递, Mohtashemi和Mui (2003)构造了一个“集体记忆”的网状互动结构模型。每一个社会网络中都包含有信任网络, 在该网络中, 节点代表网络中的个体, 边代表朋友或熟人间的信任程度。由于个体不可能观察并记住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历史, 因而当需要做出决策时, 个体会使用基于社会网络的信息以减少行为不确定性。哪怕在一个小群体中, 个体要观察并记住所有事件也是不可能的, 该信任网络的信息内容就作为个体的一个集体记忆存在。个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从集体记忆中获取社会信息:一是从直接熟人那里获取信息; 二是获取其K级熟人的观点, 即该熟人不是他的直接熟人, 而需要通过K 个其他个体的联结链才能建立联结的熟人。基于这样的机制, 只要我们可以和熟人进行交流, 哪怕社会网络中的每个人只记住一个过去的行为, 在任意时间点上我们都拥有比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238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更广的信息体, 这对间接互惠的进化和维持无疑具有极大帮助。熟人关系可以被定义为单向或双向关系。一个熟人集是单向和双向熟人的联合。一个初始集是双向网络。一次博弈后, 助人者就成为受助者和其熟人的一个单向熟人, 所谓单向熟人是指助人者在交往中没有获得任何关于受助者的信息。通过定义集体记忆, 助人者的所有熟人将同时成为受助者及其熟人的单向熟人。通过信任网络, 一个参与者的声誉信息可以在群体中迅速传播, 信任网络的拓扑结构不断发展, 规模不断增长, 基于声誉的间接互惠可以得到建立和维持。

然而, 作者的几点假设尚需质疑。首先, 作者假设通过一次交往参与者间建立的是一种单向熟人关系, 即助人者不能获得受助者的任何信息, 但是这种假设的现实性尚需要更加严格的考证。得益于发达的信息传递渠道, 通过一次交往而不能获得对方任何信息的情况并不常见, 因而, 单向熟人的假设似乎并不能完全站得住脚。其次, 作者假设无论助人者是否做出了帮助行为, 都会成为受助者及其熟人群体的单向熟人, 并会拥有与合作者同等的信任度,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个体从集体记忆中获取社会信息时是否会以及是否会平等地参考合作者和背叛者熟人的观点是值得思考的, 信任关系的不对称性和不均匀性应纳入考虑的范围内。最后, 作者假设一旦个体拥有一个单向熟人, 该单向熟人就会同时成为其熟人群体的单向熟人, 这种“即时性”是否存在也值得存疑。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 个体求助于其熟人群体时是否有耐心询问所有熟人的观点呢?

Paolucci和Conte (2009)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来研究声誉。在个体层面上, 作者将声誉定义为一种社会元信念, “社会”信念是指声誉是参与者对他人所持有某种特征的信念; 而“元”信念, 是指声誉是指在某种社会期望行为上他人是如何评估声誉对象的一种信念。在群体层面上, 声誉被视为一种文化基因, 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声誉在群体中不断进行传播。在信息不完全情景下, 声誉传递可以促进合作, 这是因为声誉传递几乎不需要成本, 而且比真实的交往进行得更快, 因此个体可以在没有和背叛者交往时就获得其信息并进行惩罚。当有错误的声誉信息在参与者间传递时, 无论是兼容偏差(inclusive error)或是排他偏差(exclusive error), 背叛者都会从中获益, 所谓兼容偏差是指欺骗者被错误地认为具有好声誉; 排他偏差是指合作者被误认为具有坏声誉。基于计算机模拟作者总结到, 声誉传递要能够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需具备一些条件:个体对交往历史的记忆; 对背叛者的惩罚以及真实声誉信息在参与者间的传递。

更进一步, Paolucci和Conte(2009)将声誉信息的传递定义为信息互惠利他主义(informational reciprocal altruism), 并提出了四种互惠利他主义(物质直接互惠、信息直接互惠、物质间接互惠、信息间接互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模型(见图1)。

图1 物质和信息利他主义的相互作用

资料来源:Paolucci & Conte, 2009, p. 26.

在模型中, 物质直接互惠为信息直接互惠建立基础, 只有那些做出物质直接互惠的个体才可能得到信息直接互惠, 而信息直接互惠可以同时促进物质和信息间接互惠, 信息间接互惠同样可以促进物质间接互惠。然而, 该模型还仅停留在理论假设水平上, 其有效性如何尚需得到验证。

4评价与展望

声誉机制在间接互惠研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研究者提出了诸如印象分数、名声等不同的声誉机制, 这些声誉机制在促进基于间接互惠的合作时各有优缺点, 对它们进行不同角度的比较将使我们更加易于理解声誉机制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见表1)。

第2期刘国芳等: 间接互惠中的声誉机制:印象、名声、标签及其传递 239

表1印象分数、名声、标签和声誉传递的比较

信息情景假定行为动机先天或后天个体或群体优点缺点印象分数

(Nowak & Sigmund, 1998

a, b) 信息完全情景

未考虑参与者行为

动机

后天个体

所需认知资源少,

声誉可变

信息情景难以满

足, 未考虑参与

者的行为动机

名声

(Leimar & Hammerstein,

2001) 信息完全情景

考虑参与者行为动

机, 区分公正和非

公正背叛

后天个体

考虑行为动机,

声誉可变

信息情景难以满

足, 所需认知资

源大

标签

(Riolo, Cohen, &

Axelrod, 2001)

未定义未定义先天个体所需认知资源小声誉不可变

声誉传递

(Mohtashemi &

Mui, 2003; Paolucci & Conte,

2009) 信息不完全情景

均可, 依所传递的

声誉不同而不同

均可, 依所传

递的声誉不同

而不同

群体所需认知资源小操作较复杂

从表1中可以看到, 首先, 印象分数和名声策略明确地将间接互惠建立在个体行为可被所有人观察到的假设上, 而在现实社会中, 这一前提假设多数情况是不成立的, 个体往往并不能追踪并记住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历史。尽管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该假设的不现实性(如Panchanathan & Boyd, 2003), 但是并没有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 只是将信息可获得性作为一个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虑。在间接互惠的研究中必须设置更加现实的信息情景, 例如信息不完全情景, 否则研究的生态效度将会受到很大的削弱。其次, 印象分数和名声两种声誉机制都是个体在博弈中逐渐获得的, 是可变的, 尽管这种后天的声誉得到了研究者更多的关注,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先天声誉的强大影响力, 正如刻板印象对认知的巨大影响那样, 作为先天声誉的标签同样需要我们加以考虑。最后, 基于信息不完全情景的假定, 个体只能拥有他人有限的声誉信息, 而先天和后天声誉的可获得性是不同的。直觉上, 个体先天的声誉更容易被人们所获得, 后天的个体声誉则更加难以获得, 而声誉传递可以为个体声誉的获得提供便捷的途径。因而, 声誉传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先天和后天声誉的整合平台, 个体既可以依据对方易知的先天声誉, 也可以依据通过声誉传递而获得的对方的后天声誉进行行为决策。

声誉机制在间接互惠研究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研究都是基于Alexander (1987)对间接互惠的基本定义, 并没有对间接互惠这一概念本身做进一步的探讨。Nowak和Sigmund (2005)在一篇综述中对间接互惠进行了分析, 将间接互惠分为上行间接互惠(upstream indirect reciprocity)和下行间接互惠(downstream indirect reciprocity)两类, 所谓上行间接互惠是指个体在近期得到了他人的帮助, 出于感激之情而对第三方个体做出帮助行为, 下行间接互惠是指个体由于帮助他人而在未来得到来自第三方的帮助(见图2)。

图2 上行(左)与下行(右)间接互惠

资料来源:Nowak & Sigmund, 2005, p.1292

Stanca (2009)发现一般间接互惠(上行间接互惠)不仅比社会间接互惠(下行间接互惠)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水平, 而且要高于直接互惠, 另有研究者基于不同网络结构的研究同样支持了上行间接互惠可以促进合作的结论(Iwagami & Masuda, 2010)。但是Nowak和Roch (2007)发现, 单独的上行间接互惠并不能促进合作的进化, 只有当上行间接互惠与直接互惠或空间互惠(即帮助空间上邻近的他人)相联系时, 上行间接互惠才可以促进合作, 因而, 作者认为上行间接互惠只是直接

240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互惠的副产品, 并不能作为一种单独的促进合作的机制而存在, 得到帮助所引起的感激之情可能在上行间接互惠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间接互惠的不同类别, 尽管上行间接互惠在经济学实验和现实中并不少见, 但是由于其难以理解, 其研究也刚刚展开(Nowak & Roch, 2007)。上行间接互惠是否与下行间接互惠拥有同样的机制, 或者仅是直接互惠的副产品?声誉机制在上行间接互惠中的作用如何?这些都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

Alexander (1987)将间接互惠作为人类道德的起源提出, 认为正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中形成了基于间接互惠的合作, 并发展出了人类的道德体系。他将间接互惠作为人类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提出, 在研究中必须对文化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Henrich等(2001)进行了互惠的跨文化比较, 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对互惠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 作者认为这正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异所致。文化对互惠的影响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G?hter & Herrmann, 2009; Henrich & Henrich, 2006)。基于这种跨文化的比较可以清楚地揭示文化在间接互惠中的影响, 但是仅仅对行为结果的描述和比较并不能给我们更多的关于文化在间接互惠中所起作用的知识, 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诸如文化如何在行为中逐渐形成, 文化通过何种机制对行为施加影响等需要得到更多的解释。

间接互惠的研究起源于进化生物学, 被用来理解人类合作行为和道德的进化(Alexander, 1987), 也正是有了间接互惠的定义, 合作行为的研究才在生物学和社会学间建立了桥梁, 而间接互惠的主要研究阵地也停留在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在Henriques (2008)关于学科整合的知识树体系中, 从生物学层面到社会学层面的跨越必须要经过心理学的层面, 心理学在这种跨越和整合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间接互惠的研究也理应如此。然而, 目前间接互惠研究却进行了从生物学到社会学的直接跨越, 其核心变量如声誉、成本-收益比等也是基于生物学和经济学的视角, 研究者注意到了公平(Bolton & Ockenfels, 2000; Fehr & Schmidt 1999)、信任(Buchan et al., 2008; Güth et al., 2000)等心理机制在间接互惠中的影响, 但是并没有对之加以足够的关注。也正因为如此, 尽管间接互惠是人类的独特行为, 然而其中真正关于人的因素却很少研究。这样的研究路径必定是不完善的, 也是有失偏颇的, 正如Paolucci等(2009)所指出的, 没有将心理因素作为文化形成、调整和扩展的动力而对文化进行建模, 其效用是很有限的, 并且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间接互惠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毋庸置疑, 这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间接互惠提供了助益, 然而, 间接互惠研究除在理论上具有广阔拓展空间外, 我们还需对另一点加以反思:间接互惠作为人类道德的起源,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理应放在更加真实的情景中进行研究, 而目前研究使用最多的却是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不可否认, 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控制诸多变量, 为间接互惠提供完美的因果推论, 但是, 当研究控制的变量越多时, 结论的可推广性也就越差了, 正如Mesoudi和O-Brien所指出的, 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仅如它所假设的那样完美(Mesoudi & O-Brien, 2008)。因而, 以后的间接互惠研究必须注重研究的生态效度。首先, 突破间接互惠研究中计算机模拟占主导地位的现状, 进行更多的真人实验室实验(如Stanca, 2009; Sommerfeld et al., 2007等), 这样的研究方可具有更强的生态效度, 对社会实践具有更可靠的指导意义。其次, 突破间接互惠所惯用的博弈论范式, 我们不能否认博弈方法对间接互惠研究的意义, 但是基于博弈的间接互惠是否能够推论到真实生活中的间接互惠呢?这恐怕是需要质疑的。因而, 在研究中应该设计更加真实的间接互惠情景, 或者直接在现实生活中开展间接互惠研究,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参考文献

约翰·梅纳德·史密斯. (2008). 演化与博弈论. 潘春阳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Alexander, R. D. (1986). Ostracism and indirect reciprocity: The reproductive significance of humor.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7(3/4), 253–270.

Alexander, R. D. (1987). The Biology of Moral Systems.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Publishers.

Bolton,G. E., & Ockenfels, A. (2000). ERC: a theory of equity, 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0(1), 166–193.

Boyd, P. J. (1989). The 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Social Networks, 11(3), 213–236.

Boyd, R., & Richerson, P. J. (1988). The evolution of

第2期刘国芳等: 间接互惠中的声誉机制:印象、名声、标签及其传递 241

reciprocity in sizable group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32(3), 337–356.

Brandt, H., & Sigmund, K. (2004). The logic of reprobation: Assessment and action rules for indirect reciproca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31(4), 475–486.

Brandt, H., & Sigmund, K. (2006).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discriminator: Errors in direct and indirect reciprocity.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39(2), 183–194. Buchan, N. R., Croson, R., & Solnick, S. (2008). Trust and gender: An examination of behavior and beliefs in the investment gam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68(3/4), 466–476.

Buskens, V. (1995).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effect of reputation on cooperation. ISCORE paper, 42, 1–18. Conte, R., & Paolucci, M. (2002). Reputation in artificial societies: Social beliefs for social order.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ugatkin, L. A., & Wilson, D. S. (1991). Rover: A strategy for exploiting cooperators in a patchy environment. American Naturalist, 138(3), 687–701.

Dunbar, R. (1998). Grooming, 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nquist, M., & Leimar, O. (1993).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mobile organisms. Animal Behaviour, 45(4), 747–757.

Fehr, E., &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3), 817–868.

G?hter, S., & Herrmann, B. (2009). Reciprocity, culture and human cooperation: Previous insights and a new cross-cultural experimen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4(1518), 791–806.

Gintis, H., Smith, E. A., & Bowles, S. (2001). Costly signaling and coopera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13(1), 103–119.

Güth, W., K Nigstein, M., Marchand, N., & Nehring, K. (2001). Trust and reciprocity in the investment game with indirect reward. Homo Economicus, 18(2), 241–262. Henrich, J., Boyd, R., Bowles, S., Camerer, C., Fehr, E., Gintis, H., et al. (2001). In search of homo economicus: 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 15 small-scale socie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2), 73–78.

Henrich, J., & Henrich, N. (2006). Culture, evolution and the puzzle of human cooperation.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 7(2/3), 220–245.

Henriques, G. R. (2008). Special section: The problem of psych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knowledge: contrasting Wilson's consilience with the tree of knowledge system. Theory & Psychology, 18(6), 731–755. Iwagami, A., & Masuda, N. (2010). Upstream reciproc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65(3), 297–305.

Jansen, V., & van Baalen, M. (2006). Altruism through beard chromodynamics. Nature, 440(7084), 663–666.

Kandori, M. (1992). Social norms and community enforcement.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9(1), 63–80.

Leimar, O., & Hammerstein, P. (2001).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through indirect reciprocity.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B. Biological Sciences, 268(1468), 745–753.

Mesoudi, A., & O-Brien, M. J. (2008).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Great Basin projectile point technology II: An agent-based computer simulation. American Antiquity, 73(4), 627–644.

Milinski, M., Semmann, D., Bakker, T., & Krambeck, H. J. (2001). Cooperation through indirect reciprocity: Image scoring or standing strategy?.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68(1484), 2495–2501.

Milinski, M., & Wedekind, C. (1998). Working memory constrains human cooperation in the prisoner’s dilemm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5(23), 13755–13758. Mohtashemi, M., & Mui, L. (2003). 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by social information: The role of trust and reputation in evolution of altruism.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23(4), 523–531.

Nakamaru, M., & Kawata, M. (2004). Evolution of rumours that discriminate lying defectors. Evolutionary Ecology Research, 6(2), 261–283.

Nowak, M. A., & Roch, S. (2007). Upstream reciproc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gratitud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4(1610), 605–610. Nowak, M. A., & Sigmund, K. (1998a). The dynamics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4(4), 561–574.

Nowak, M. A., & Sigmund, K. (1998b). 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by image scoring. Nature, 393(6685), 573–577.

Nowak, M. A., & Sigmund, K. (2005). 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Nature, 437(7063), 1291–1298.

Okuno-Fujiwara, M., & Postlewaite, A. (1995). Social norms and random matching game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9(1), 79–109.

Ohtsuki, H., & Iwasa, Y. (2004). How should we define goodness? Reputation dynamics in indirect reciprocity.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31(1), 107–120. Panchanathan, K., & Boyd, R. (2003). A tale of two

242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defectors: The importance of standing for 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24(1), 115–126.

Paolucci, M., & Conte, R. (2009). Reputation: Social transmission for partner selection. In G. P. Trajkovski (Ed.), Agent-based societies: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Hershey, PA: IGI Publishing.

Pollock, G., & Dugatkin, L. A. (1992). Reciproc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reputa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59(1), 25–37.

Riolo, R. L., Cohen, M. D., & Axelrod, R. (2001).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without reciprocity. Nature, 414(6862), 441–443.

Smead, R. (2010). Indirect reciproc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moral signals”. Biology and Philosophy, 25(1), 33–51. Sommerfeld, R. D., Krambeck, H. J., Semmann, D., & Milinski, M. (2007). Gossip as an alternative for direct observation in games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4(44), 17435–17440.

Stanca, L. (2009). Measuring indirect reciprocity: Whose back do we scratch?.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0(2), 190–202.

Sugden, R. (2004). The economics of rights, co-operation and welfa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Trivers, R. L. (1971).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46(1), 35–57.

Zahavi, A. (1995). Altruism as a handicap: The limitations of kin selection and reciprocity.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6(1), 1–3.

Reputation Mechanisms in Indirect Reciprocity:

Image, Standing, Tag and Its Transmission

LIU Guo-Fang1; XIN Zi-Qiang2

(1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100875, China)

(2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t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Alexander (1986)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then in a book named The Biology of Moral Systems (1987), applied it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origins of human morality and large-scale cooperative behaviors. Since then, indirect reciprocity has obtained much academic attention. In the last decades, based on the view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researchers have carried out many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 reputation mechanisms (such as image score, standing and tag etc) resulting in the universal existence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However, most researches of reputation mechanisms were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one’s actions can be fully perceived by the others, and the results analysis in the 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merely on individual level. Future stud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putation transmission on group level when information is not sufficient, and prob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e.g. fairness, trust) underlying indirect reciprocity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validity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research.

Key words: direct reciprocity; indirect reciprocity; reputation; reputation transmission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学前心理学(陈帼眉-)详细资料整理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成熟期:0—18岁 学前时期:0—6岁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1、学前阶段是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的开端。 2、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过程: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 2、发展过程并非孤立进行,受遗传,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 1、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一)发展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的心理发展。 1、主要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2、心理的发生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的心理)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二)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技能的发育的科学。 1、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前提。 2、心理是脑的机能,儿童生理解剖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依据 (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 2、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2、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心理学史思考题

心理学史思考题 2015年夏学期 第一章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理论。 2、简述我国古代对心理的器官的有关论述。 3、简述我国对心理测验的探索。 4、试述你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看法。 第二章 思考题 1、简述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简述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 3、简述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及其观点。 4、简述有关Molyneux问题的争论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5、简述法国感觉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6、简述德国哲学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第三章 思考题 1、简述19世纪神经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2、评述19世纪有关大脑的机能定位说与机能统一说。 3、评述19世纪对感觉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 思考题 简述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及其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简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莱比锡心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工作。 简述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第五章 思考题 简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简述马赫有关感觉的观点。 简述阿芬那留斯的心理学观点 简述斯顿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 简述意动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符茨堡学派的主要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 思考题 简述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简述高尔顿关于心理遗传与个别差异的研究。 第七章 思考题 1、简述铁钦纳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 2、简述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争论的焦点问题。 3、简述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美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4、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学观点。 第八章 思考题 1、简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试评述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3、简述新行为主义与经典行为主义的区别与共同点。 4、简述托尔曼的主要观点。 5、简述斯金纳的主要观点。 第九章 思考题 1、简述完形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述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及其影响。 3、简述完形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4、简述完形心理学有关思维的理论。 5、简述勒温的拓朴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第十章 思考题 1、简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 2、试评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简述新旧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入门之前读书的基本原则: 1.暂时不看以下几种书:解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不看声称能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的书:领导力/3秒钟看透人心/测试你的XX能力/投资心理/让别人喜欢你 3.能分辨书的好坏前只看翻译的,暂时不看国内作者写的书,除非有人强烈推荐

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_(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因为是A、B卷随机抽来考,所以知识点超级多)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桑代克在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1)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2)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实验法来进行因果研究。 第二章(整章都是重点,有关联的知识点都有,避免遇到灵活运用的题目,所以容较多) 第一节:学习概述 1.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A,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B,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C,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2.学习的类别: A,按学习结果划分:(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B,按学习性质划分:(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详见第三节: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试误—联结) 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A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B.练习律:指联结的频率决定联结的强度。 C.效果律:指的是动作在情境中跟随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动作在情境中跟随不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与斯金纳的强化与惩罚有一定联系) 2.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狗分泌唾液实验:无条件刺激——无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条件作用 3.华生(经典性条件学习理论) ——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提出S—R模式。 “恐惧形成”实验 学习的消退律和学习的泛化和分化律。(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泛化和分化进行区别)

心理学史讲课讲稿

“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史》[美] 杜.舒尔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言流畅、说理明快,尤其适合本科生读,不过国内 翻译的版本比较老,好象是根据第三版翻译的,这本书在美国直到现在还在修订出版,最新版本的是2004年的) 《心理学史》[苏] 米哈伊尔.雅罗舍夫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体系明晰,涵盖较广,内容相对较新,不过由于 是编著,全书各章的写作风格难于统一。若欲了解最新发展,郭本禹《当代心理学新进展》可以一看;另 外,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新发展》较有理论深度,虽然体系稍微有点乱) 《心理学史导论》[美]B.R.赫根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值得一看) 《心理学史》[美]黎黑浙江教育出版社(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心理学史著作,被列为心理学史著作“新史”的范畴,是国际影响较大的著作)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在他生命的晚年,也为有志于心理学研究的学生开出了18种普通心理学书目。 如《普通心理学》曹日昌 《心理学纲要》[美] 克雷奇等文化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苏] 彼得罗夫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苏] E.C 库兹明,B.E 谢苗诺夫卢盛忠译杭州大学心理系 《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美] 埃德温.P.霍兰德广东教育出版社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研究中的实验设计(第五版)》[美] A.L.Edwards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美] 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 最近新出版的是《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精神分析类: 弗洛伊德的著作: 《弗洛伊德文集》(1-8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 《释梦》商务出版社 《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 《少女杜拉的故事》 《曰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与文明》 《精神分析纲要》安徽文艺出版社 《论文学与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论文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普通心理学课程讲义资料

普通心理学 Psychology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辞典)(2)科学是由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3)实证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数据驱动;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 3.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是一门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的目的 (一)科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心理学的目次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或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的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 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变化的原理原则 (二)应用心理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哲学

1.理性主义(柏拉图) (1)一切知识由天赋而来 (2)真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2.经验主义(亚里斯多德) (1)没有天生的观念 (2)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以获得知识并通向真理 (二)生理学 缪勒: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赫兹: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费希纳:刺激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 布洛卡:大脑的语言中枢 (三)生物学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 3. 基本方法:内省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2. 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心理的功能) 3.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对于应用的关注;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 (三)格式塔学派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2.基本思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意识的组织性。 (四)行为主义

认知心理学整理资料

第一章概述 1、认知的定义 Neisser的定义: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等所有过程。 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推理、决策等心理活动。 2、认知心理学的来源:(框架) 内省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发生认识论、认知革命。 3、认知心理学发展趋势:P13 +核心观点 信息加工取向:大脑是一个通用符号加工系统,通过对符号的表征和加工而实现认知的功能。联结主义取向: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为原则,以并行分布加工和神经系统网络化结构为基本观点,将认知系统看作是简单而大量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 生态学取向: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强调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历史的作用,主张在现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重视社会文化背景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 4、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 大脑认知功能模块化、意识与无意识的脑机制、学习记忆的脑机制、个体差异与发展的认知精神科学基础、多种脑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 其研究方法: 事件相关电位(ERP):由于大脑不同区域在进行不同认知活动时会有不同的活动,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在头皮上的强度以及分布情形也会有所不同。当呈现某种刺激时,大脑某些区域便会对这种刺激产生特定反应,此时的脑电波称为erp。 P300,反映在注意基础上的理解、判别等认知过程。 N400,与语义分析有关,反映大脑对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 脑成像: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原理:BOLD效应(基于神经元功能活动对局部氧耗量和脑血流影响程度不匹配可以导致局部磁场性质变化的原理)。 第二章注意过程 1.注意的理论: 主要关注注意的能量理论和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过滤器、衰减、后期选择理论看一看。①、注意的能量理论(核心观点+如何分配资源)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但资源的数量不是完全固定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越高,资源量越多;但当唤醒水平达到一定标准时,可利用的资源量将随唤醒的增加而减。 刺激的识别过程需要若干资源,刺激越复杂,需要的资源就越多。 资源的分配: 分配策略较灵活,可以把有限的资源转移到重要的刺激上,也可以进行改变以适应新异刺激的需要。刺激的分配还受当前意愿和长期意向的影响。 ②、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重要) 特征整合理论着眼于注意的整合功能,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结合起来。 客体知觉过程分为早期的前注意和特征整合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是如何加工的?) 2.注意的加工方式: 分为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 控制性加工:需应用注意、容量有限、受人有意识地控制; 自动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全

心理学复习资料2012-6-13 一 1、说出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具体研究对象。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的生理基础 ?感觉、知觉与注意 ?学习心理 ?心理的发展 ?心理的个别差异 ?动机与情绪 ?社会心理 ?异常行为与心理治疗 2、解释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部的心理活动支配;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3、深刻理解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记住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其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

家冯特(Wilhelm Wundt , 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用自己的话说出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格式塔学派: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提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即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渲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以人的认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和流派,包括:格式塔学派;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皮亚杰学派的结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等。 信息加工心理学也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代表着当前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主流,旨在解释人接收、存储、提取与运用信息等过程,受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较大。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诸如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6、简要说说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和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他细胞。1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这两个最主要的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人的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0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1. 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25.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26. 按照能力的功能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三种。 27.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8.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表象编码和语义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曹日昌(1911~1969),河北束鹿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主要论著:《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1948、1950)、《心理学研究什么?》(1959)、《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965)、《对弱电集中控制电站信号显示的工程心理学的意见》(合著,1966),以及《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主编,1964)。 陈大齐(1886~1983),浙江海盐人,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专长普通心理学。 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哲学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实验。1918年出版中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他还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在理论心理和实验心理上的开拓,是中国现代心理科学建立的基础之一。 著有《辟“灵学”》、《心灵现象论》、《民族心理学的意义》、《迷信与心理》、《儿童的被暗示性》《、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译著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著)、《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著)。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 1923年,陈鹤琴创办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理论研究的实验园地。1925年,他根据教学、研究、观察、实验中所积累的材料,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的测验研究引进我国是比较早的。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 丁瓒(1910~1968),江苏南通人,是中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 著有《心理卫生论丛》(1945)、《青年心理修养》(1946)等书。 高觉敷(1896~1993)又名高卓。浙江温州人。 著有《现代心理学》(1935)、《群众心理学》(1934)、《教育心理学》(1946)。他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西方近代心理学史》(1982)、《中国心理学史》(1985)、《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1987)和《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1991)等。 郭任远(1898~1970),广东汕头市人。 1922年发表《我们的本能是怎样获得的》,1923年发表《反对本能运动的经过和我最近的主张》,1926年发表《一个心理学革命者的口供》《心理学的真正意义》,1927年发表《心理学里面的鬼》,1928年发表《一个无遗传的心理学》。以上一组论文均收入1928年出版的《郭任远心理学论丛》中。 著有《人类的行为》(上卷,1923)、《行为学的基础》(1927)、《行为主义心理学讲义》(1928)、《心理学ABC》(1928)、《心理学与遗传》(1929)、《行为主义》(1934)、《行为学的领域》(1935)、《行为的基本原理》(1935)等。 陆志韦(1894~1970),浙江吴兴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之一。 前期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系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曾改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博士论文)。在1929年和1936年,两次修订比纳—西蒙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填空: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和()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包括()、()、和()。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等。 4、()年()心理学家()在莱比西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开始。 5、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有()、()、()和()。 6、采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其中,对()要严格控制。 7、实验法可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 8、调查法主要有()、()和()等几种具体方式。 二、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心理倾向 3、心理特征。 三、简答: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4、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 5、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6、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7、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8、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四、论述: 思考: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 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四章注意 一、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既要注意自己讲的内容,又要注意时间,还要注意学生的听课反应,这说明注意的()。 (1)范围广(2)稳定性高 (3)分配能力强(4)转移深度快 2、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一种()。 (1)经典性条件反射(2)工具性条件反射 (3)定向反射(4)泛化反射 3、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分钟以上。 (1)20 (2)30 (3)40 (4)50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现象。 (1)同时对比(2)后像 (3)适应(4)继时对比 二、填空题: 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和()。 2、鉴别一个人注意品质的主要依据是()、()、()和()。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打印稿)-熊老师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 1、 心理学是一门(④)的科学。 ①古老②年轻③新兴④既古老又年轻 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④)。 ①自然环境②人的大脑③个体活动④社会实践活动 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 B.十八世纪 C.十九世纪 D.二十世纪 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 D.冯特 5、心理过程包括( D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 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7、心理现象可分为(A) A.心理过程和人格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8、心理学是(D)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9、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C)。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10、(D)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不元素 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11、(D)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机能主义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1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B)。 A.对称的 B. 不对称的 C.左半球优于右半球 D. 右半球优于左半球 第二章感觉、知觉和观察力 1、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利用( B )。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整体性 2、“厨师做菜越做越咸”,说明( C )。 A、技术不精 B、感觉相互作用 C、感觉适应 D、错觉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感觉的现象叫(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D.联觉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一种( B )现象。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后像 D、联觉 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6、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这种心理现象是( C ) A、感觉后象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联觉 7、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是(B)。 A.相互作用的B.相互转换的C.彼此无关的D.固定不变的 8、 “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觉的(A)。 A.理解性B.恒常性C.选择性D.整体性 9、 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C)。 A.外部属性B.个别属性C.整体属性D.本质属性 10、 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1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B)。 A.视觉和听觉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1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B)。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 1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 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1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B)。 A.最小可觉差B.感觉阈限C.差别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 15、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 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连觉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