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_ 提高

知识讲解_《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_ 提高
知识讲解_《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_ 提高

《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

编稿:丁会敏审稿:王静伟

【学习目标】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初步掌握换元法的简单运用;

2.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求简单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了解分段函数及其简单应用;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5.理解函数零点的意义,能判断二次函数零点的存在性,会求简单函数的零点,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6.能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关于函数的概念

1.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

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与初中的“用变量的观点描述函数”实质上是一致的.函数有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时,这两个函数相等.

2.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

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有: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注意领会在实际情境中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映射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原

f x(象)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象),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合B的一个映射.由映射定义知,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即函数是两个非空的数集间的映射.4.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但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定义域要受到实际意义的制约.其

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f x 得函数表达式,求定义域;

(2)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f x ?的定义域,其实质是由()x ?的取值范围,求出x 的取值范围;

(3)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f x 的定义域,其实质是由x 的取值范围,求()x ?的取值范围. 5.函数的值域

由函数的定义知,自变量x 在对应法则f 下取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函数值域的求法:

(1)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函数,可用配方法(注意定义域);

(2)形如y ax b =+t =域(注意0t ≥);

(3)形如(0)ax b

y c cx d +=

≠+的函数可借助反比例函数求其值域,若用变量分离法求值域,这种函数的值域为|a y y c ??≠

???

?

; (4)形如22

ax bx c

y mx nx p

++=++(,a m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的函数求值域,可用判别式求值域. 6.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解析式的主要方法:已知函数解析式的类型时,可用待定系数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时,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元”的取值范围;若已知抽象函数表达式,则常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出()f x .

要点二:函数的单调性

(1)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x 2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

(2)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x 2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

(3)若函数()f x 在某个区间上总是递增(或递减)的,则该区间是函数的一个单调增(或减)区间.若函数()f x 在整个定义域上总是递增(或递减)的,则称该函数为单调增(或减)函数.

与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主要有:由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或证明某一个函数在一个区间的单调性;通过图象或运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原理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比较数的大小、判断某些超越方程根的个数等.

要点三:函数的奇偶性

(1)若一个函数具有奇偶性,则它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它就失去了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的条件,即这个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若奇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内有零,则由奇函数定义知(0)(0)f f -=-,即(0)(0)f f =-,所以(0)0f =.

(3)奇、偶性图象的特点

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如果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它的图象是以y 轴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是y 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则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要点四:图象的作法与平移

(1)根据函数表达式列表、描点、连光滑曲线; (2)利用熟知函数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 (3)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图象的对称性描绘函数图象. 要点五: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1.一次函数

(0)y kx b k =+≠,其中y k x

?=

?. 2.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通过配方可以得到2

(),y a x h k a =-+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大小及方向.顶点坐标为(),h k ,对称轴方程为x h =.

对于二次函数2

2

24()()24b ac b f x ax bx c a x a a

-=++=++. 当0a >时,()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对称轴为2b

x a =-;()f x 在,2b a ??-∞- ???上是单调递减的,在,2b a ??

-+∞????

上是单调递增的;当2b x a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2

44ac b a

-. 当0a <时,()f x 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对称轴为2b

x a =-

;()f x 在

,2b a ??-∞- ???上是单调递增的,在,2b a ??

-+∞????

上是单调递减的;当2b x a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2

44ac b a

-. 要点六:函数的应用举例(实际问题的解法)

(1)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

(2)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利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模型; (3)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

(4)还原:将用数学方法得到的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 求解函数应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用示意图表示为:

要点七:函数与方程

(1)对于函数()()y f x x D =∈,我们把使()0f x =得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x D =∈的零点. (2)确定函数()y f x =的零点,就是求方程()0f x =的实数根.

(3)一般地,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一条曲线,并且()()0

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0,x a b ∈,使得0()0f x =,这个0x 也就是方程()0f x =的根.

(4)一般地,对于不能用公式法求根的方法()0f x =来说,我们可以将它与函数()y f x =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或零点所在的区间,从而求出方程的根,或者用二分法求出方程的近似解.

判断函数在某区间有零点的依据: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公式等方法进行解决,对于不能用公式解决的方程,我们可以把这些方程()0f x =与函数()y f x =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找零点,从而求出方程的根.

对于如何判断函数在某区间内是否是零点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两条:其一,函数的图象在某区间是否是连续不间断的一条曲线;其二,该函数是否满足在上述区间的两个端点处,函数值之积小于

0.

(5)在实数范围内,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的零点与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根之间有密切关系.

①0?>,方程2

0(0)ax bx c a ++=≠有两个实根,其对应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一个二重根,其对应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 ③0?<,方程20(0)ax bx c a ++=≠无根,其对应二次函数无零点. 【典型例题】

类型一:映射

例1.设集合{(,)|,}A B x y x y ==∈∈R R ,f 是A 到B 的映射,并满足:(,)(,)f x y xy x y →--. (1)求B 中元素(3,-4)在A 中的原象; (2)试探索B 中有哪些元素在A 中存在原象;

(3)求B 中元素(a ,b )在A 中有且只有一个原象时,a ,b 所满足的关系式.

【思路点拨】本例是一道与方程综合的题目,关键是将题目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映射的知识. 【答案】(1)(―1,3)或(―3,1);(2)b 2-4a ≥0;(3)b 2=4a 【解析】

(1)设(x ,y )是(3,-4)在A 中的原象,

于是34xy x y -=??-=-?,解得13x y =-??=?或31x y =-??=?

∴(―3,4)在A 中的原象是(―1,3)或(―3,1). (2)设任意(a ,b )∈B 在A 中有原象(x ,y ), 应满足 xy a x y b -=??

-=?①②

由②可得y=x ―b ,代入①得x 2―bx+a=0. ③ 当且仅当Δ=b 2―4a ≥0时,方程③有实根.

∴只有当B 中元素满足b 2-4a ≥0时,才在A 中有原象.

(3)由以上(2)的解题过程知,只有当B 中元素满足b 2=4a 时,它在A 中有且只有一个原象. 【总结升华】高考对映射考查较少,考查时只涉及映射的概念,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映射的概念,并灵活地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 已知a ,b 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集合2

{4,1}M a a =--,2

{41,2}N b b =-+-,

:f x x →表示把M 中的元素x 映射到集合N 中仍为x ,则a+b 等于(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D

【解析】 由已知可得M=N ,故222242420

411420a a a a b b b b ??-=--+=?????-+=--+=???

?,a 、b 是方程x 2-4x+2=0

的两根,故a+b=4.

类型二: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高清课堂:集合与函数性质综合377492 例2】例2.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y = f (x )是偶函数,且f (x )在(-∞,0)为增函数.若对于120x x <<,且120x x +>,则有 ( )

A .12(||)(||)f x f x <

B .21()()f x f x ->-

C .12()()f x f x <-

D .12()()f x f x -> 【答案】D

【解析】因为120x x <<,且120x x +>,所以21||||x x >,画出y = f (x )的图象,数形结合知,只有选项D 正确.

【总结升华】对函数性质的综合考查是高考命题热点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以及题目中给出的函数性质.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各个击破”,也就是涉及哪个性质,就利用该性质来分析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4)()f x f x -=-,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则( )

A .(25)(11)(80)f f f -<<

B .(80)(11)(25)f f f <<-

C .(11)(80)(25)f f f <<-

D .(25)(80)(11)f f f -<< (2)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对任意x 1,x 2∈[0,+∞)(x 1≠x 2),有

2121

()()

0f x f x x x -<-,则( )

A .(3)(2)(1)f f f <-<

B .(1)(2)(3)f f f <-<

C .(2)(1)(3)f f f -<<

D .(3)(1)(2)f f f <<- 【答案】(1)D (2)A

【解析】(1)由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f x 在[0,2]上是增函数可以推知()f x 在[-2,2]上递增,又(4)()(8)(4)()f x f x f x f x f x -=-?-=--=,故函数()f x 以8为周期,(25)(1)f f -=-,

(11)(3)(34)(1)f f f f ==--=,(80)(0)f f =,故(25)(80)(11)f f f -<<.故选D .

(2)由题知,()f x 为偶函数,故(2)(2)f f =-,又知x ∈[0,+∞)时,()f x 为减函数,且3>2>1,∴(3)(2)(1)f f f <<,即(3)(2)(1)f f f <-<.故选A .

例3

.设函数()0)f x a =

<的定义域为D ,若所有点(,())s f t (,)s t D ∈构成一个

正方形区域,则a 的值为( )

A .-2

B .-4

C .-8

D .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设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c ≥0(a <0)的解集是[x 1,x 2](x 1<x 2),且

12()()0f x f x ==

,2

2140)x x b ac a

-=

->-

,()f x =的最大值

是=s ∈[x 1,x 2]的取值一定时,()f t

取遍????中的每一个组,相应的图形是一条线段;当s 取遍[x 1,x 2]中的每一个值时,所形成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区域(即相当于将前面所得到的线段在坐标平面内平移所得),因此

0a =>-

a -=a <0,因此a=-4,选B 项.

举一反三:

【变式1】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2)

()1

f x

g x x =

-的定义域是( ) A .[0,1] B .[0,1) C .[0,1)∪(1,4] D .(0,1) 【答案】 B

【解析】 要使()g x 有意义,则22

10

x x x ≤≤??

-≠?,解得0≤x <1,故定义域为[0,1),选B .

例4.设函数()|24|1f x x =-+. (1)画出函数()y f x =的图象;

(2)若不等式()f x ax ≤的解集非空,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右图;(2)1

(,2)[,)2

-∞-+∞ .

【解析】 (1)由于25, 2

()23, 3x x f x x x -+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2)由函数()y f x =与函数y=ax 的图象可知,当且仅当1

2

a ≥或a <―2时,函数()y f x =与函数y=ax 的图象有交点.故不等式()f x ax ≤的解集非空时,a 的取值范围为1

(,2)[,)2

-∞-+∞ .

举一反三:

【变式1】对于实数a 和b ,定义运算“﹡”:22,*,a ab a b b ab ?-?=??-?a b

a b

≤>,设()(21)*(1)f x x x =--,

且关于x 的方程为()()f x m m R =∈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123,,x x x ,则123x 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6

() 【解析】由定义运算“*”可知 22

2

2112()0(21)(21)(1),21148

()=11(1)(21)(1),211()024x x x x x x x f x x x x x x x x ?--≤??-----≤-??=??------???--+??,>>,画出

该函数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2】设函数21

(),()(,,0)f x g x ax bx a b R a x

=

=+∈≠,若()y f x =的图象与()y g x =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1122(,),(,)A x y B x 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当0a <时,12120,0x x y y +<+> B .当0a <时,12120,0x x y y +>+< C .当0a >时,12120,0x x y y +<+< D .当0a >时,12120,0x x y y +>+> 【答案】B

【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当0

条件,则有如图,做出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C,则C 点坐标为),(11y x --,由图象知,,2121y y x x >-<-即0,02121<+>+y y x x ,同理当0>a 时,则有0,02121>+<+y y x x ,故答案选B. 例5. 已知函数2

()a

f x x x

=+

(x ≠0,常数a ∈R ). (1)讨论函数()f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f x 在x ∈[2,+∞)上为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1)对a 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去证明即可.(2)由题意知,任取2≤x 1<x 2,则有12()()0f x f x -<恒成立,即可得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当a=0时,为偶函数;当a ≠0时,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16].

【解析】 (1)当a=0时,2()f x x =,对任意x ∈(-∞,0)∪(0,+∞),22

()()()f x x x f x -=-==,∴()f x 为偶函数.

当a ≠0时,2()a

f x x x

=+

(a ≠0,x ≠0), 取x=±1,得(1)(1)20f f -+=≠, ∴(1)(1)f f -≠-,(1)(1)f f -≠,

∴函数(1)(1)f f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解法一:设2≤x 1<x 2,

22

12121212121212

()()[()]x x a a f x f x x x x x x x a x x x x --=+

--=?+-,要使函数()f x 在x ∈[2,+∞)上为增函数,必须12()()0f x f x -<恒成立.

∵x 1-x 2<0,x 1 x 2>4,即a <x 1 x 2 (x 1+ x 2)恒成立.

又∵x 1+ x 2>4,∴x 1x2(x 1+ x 2)>16. ∴a 的取值范围是(-∞,16].

解法二:当a=0时,2

()f x x =,显然在[2,+∞)上为增函数. 当a <0时,反比例函数a

x

在[2,+∞)上为增函数, ∴2

()a

f x x x

=+

在[2,+∞)上为增函数. 当a >0时,同解法一.

【总结升华】 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运用研究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基本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集合与函数性质综合377492 例5】 【变式1】已知函数1

()f x kx x

=-

,且f (1)=1. (1)求实数k 的值及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在(0,+∞)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答案】(1)2 ()(),00,-∞+∞ ;(2)单调递增

【解析】(1)(1)1,11,2f k k =∴-=∴= ,1

()2f x x x

∴=-,定义域为:()(),00,-∞+∞ . (2)在(0,+∞)上任取1212,,x x x x <且,则

121212

11()()22f x f x x x x x -=-

-+ =1212

1

()(2)x x x x -+

121212

1

,0,20x x x x x x <∴-<+

> 12()()f x f x ∴<

所以函数1

(2)2f x x

=-

在()0,+∞上单调递增. 【变式2】函数()f x 在[,]a b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12,[,]x x a b ∈,有12121

(

)[()()]22

x x f f x f x +≤+,则称()f x 在[,]a b 上具有性质P .设()f x 在[1,3]上具有性质P ,现给出如下命题: ①()f x 在[1,3]上的图像时连续不断的; ②()f x

在上具有性质P ; ③若()f x 在2x =处取得最大值1,则()1,[1,3]f x x =∈; ④对任意1234,,,[1,3]x x x x ∈,有123412341

(

)[()()()()]44

x x x x f f x f x f x f x +++≤+++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正确理解和推断可知①②错误,③④错误

例6.请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对于问题“已知函数2

1

()32f x x x

=

+-,问函数()f x 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一个同学给出了如下解答:

解:令u=3+2x ―x 2,则u=―(x ―1)2+4,当x=1时,u 有最大值,u max =4,显然u 没有最小值.∴当x=1时,()f x 有最小值

1

4

,没有最大值. (1)你认为上述解答正确吗?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2)对于函数2

1

()(0)f x a ax bx c

=

>++,试研究其最值情况. 【答案】(1)不正确;(2)当Δ≥0时,()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当Δ<0时,()f x 有最大值

244a ac b -,此时2b

x a

=-

,没有最小值. 【解析】(1)不正确.没有考虑到u 还可以小于0.

正确解答如下:令u=3+2x ―x 2,则u=―(x ―1)2+4≤4,

当0<u ≤4时,

114u ≥,即1()4f x ≥;当u <0时,1

0u

<,即()0f x <. ∴()0f x <或1

()4

f x ≥,即()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2)对于函数21

()(0)f x a ax bx c

=>++,令u=ax2+bx+c (a >0)

. ①当Δ>0时,u 有最小值,2min

404ac b u a

-=<,

当2404ac b u a -≤<时,2144a u ac b ≤-,即2

4()4a f x ac b

≤-;当u >0时,即()0f x >. ∴()0f x >或2

4()4a

f x ac b ≤

-,即()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②当Δ=0时,u 有最小值,2min 404ac b u a

-==,

此时,u ≥0,∴<

1

0u

>,即()0f x >,()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③当Δ<0时,u 有最小值,2min

404ac b u a

-=>,

即2

404ac b u a

-≥

>. ∴21404a u ac b <

≤-,即2

40()4a

f x ac b <≤

-. ∴当2b x a =-时,()f x 有最大值2

44a

ac b

-,没有最小值. 综上,当Δ≥0时,()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当Δ<0时,()f x 有最大值

244a ac b -,此时2b

x a

=-

,没有最小值. 【总结升华】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新课

标高考的重点考查对象.解决像本例这样的研究性问题,关键是透彻理解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把握题意,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1)已知函数y =M ,最小值为m ,则

m

M

的值为( )

A .

14 B .1

2

C D

【答案】 C

【解析】 函数的定义域为[-3,1].

又2444y =+=++

而02≤

≤,∴4≤y 2≤8.

又y >0,∴2y ≤≤.∴M =m=2.

m M =.故选C 项. (2)设2, ||1(), ||1

x x f x x x ?≥=?

是( )

A .(-∞,-1]∪[1,+∞)

B .(-∞,-1]∪[0,+∞)

C .[0,+∞)

D .[1,+∞) 【答案】C

【解析】要使[()]f g x 的值域是[0,+∞),则()g x 可取(-∞,-1]∪[0,+∞).又()g x 是二次函数,定义域连续,故()g x 不可能同时取(-∞,-1]和[0,+∞).结合选项只能选C 项. 【总结升华】 函数的值域问题每年高考必考,而且既有常规题型[如本例(1)],也有创新题[如本例(2)].解答这类问题,既要熟练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更要根据具体问题情景,灵活地处理.如本例(2)中,其背景函数属常规函数(分段函数、二次函数、复合函数),但给出[()]f g x 的值域,要求()g x 的值域,就在常规题型基础上有所创新,解答这类问题,应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类型三:函数的零点问题

例7.若函数2

()4f x x kx =-+在区间(1,6)内有零点,求k 的取值范围. 【答案】204,

3??????

【答案】 二次函数在区间(1x ,2x )上有零点,分以下四种情况:

【解析】

(1)(1)(6)0f f ?<,解得20

53

k <<

,如图1 (2)0(1)0(6)0162f f k ?>??>??

?>?

?<

(3)0162

k

?=???<

f k

=???<

3?

?????

. 【总结升华】二次函数2

()f x ax bx c =++(不妨设0a >)在有限的开区间12(,)x x 内有零点的

条件是:(1)12()()0f x f x ?<(2)1212

0()0

()02f x f x b x x a ?>??>??>???<-

(3)1202b x x a ?=???<-

x a =??

?+<-

()0

2

2f x x x b

x a =??

?+<-

【变式1】试讨论函数2

()2||1()f x x x a a R =---∈的零点个数. 【解析】

由2

()2||10f x x x a =---=得2

2||1x x a -=+,令22

2,0,()()12,0,

x x x g x h x a x x x ?-≥?

==+?+

(2)(0)(2)0,(1)(1)1g g g g g -===-==-.

当11,a +<-即2a <-时,()g x 与()h x 无公共点.

当11a +=-或10a +>,即2a =-或1a >-时,()g x 与()h x 有两个交点. 当110,a -<+<即21a -<<-时,()g x 与()h x 有四个交点. 当10a +=,即1a =-时,()g x 与()h x 有三个交点. 所以,当2a <-时,函数()f x 无零点. 当2a =-或1a >-时,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 当21a -<<-时,函数()f x 有四个零点. 当1a =-时,函数()f x 有三个零点.

【总结升华】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它对于解决有更多限制条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类型四:函数的综合问题

例8.(1)已知函数2

()21f x ax ax =++在区间[-1,2]上最大值为4,求实数a 的值; (2)已知函数2

()22f x x ax =-+,x ∈[-1,1],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

【思路点拨】第(1)小题中应对二次项系数进行全面讨论,即按a=0,a >0,a <0三种情况分析; 第(2)小题中的抛物线开口方向确定,对称轴不稳定. 【答案】(1)-3或3

8

;(2)略 【解析】

(1)2

()(1)1f x a x a =++-.

①当a=0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的值为常数1,不合题意;

②当a >0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最大值为(2)814f a =+=,38

a =

; ③当a <0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最大值为(1)14f a -=-=,a=―3. 综上,a 的值为-3或

38

. (2)2

2

2

()22()2f x x ax x a a =-+=-+-,对称轴为直线x=a ,且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如下图所示:

当a ≥1时,函数()f x 在区间[―1,1]上是减函数,最小值为(1)32f a =-; 当―1<a <1时,函数()f x 在区间[-1,1]上是先减后增,最小值为2

()2f a a =-; 当a ≤―1时,函数()f x 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最小值为(1)32f a -=+.

【总结升华】 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的方法是:一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已知闭区间的相对位置,作出二次函数相关部分的简图,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就可得到问题的解.对于“定区间、动对称轴”这一类型,依对称轴在定区间左侧、右侧和在区间内三种情况,运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讨论,即可得到函数的最值.

举一反三:

【变式1】设函数2

()22f x x x =-+,x ∈[t ,t+1],t ∈R ,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

【答案】2222,1()1,011,0t t t f x t t t ?-+>?

=≤≤??+

【解析】 二次函数是确定的,但定义域是变化的,依t 的大小情况作出对应的图象(抛物线的一段),从中发现规律.

22()22(1)1f x x x x =-+=-+,x ∈[t ,t+1],t ∈R ,对称轴为x=1,作出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当t+1<1,即t <0时,如上图①,函数()f x 在区间[t ,t+1]上为减函数,所以最小值为

2(1)1f t t +=+;

当1≤t+1≤2,即0≤t ≤1时,如上图②,最小值为(1)1f =;

当t >1时,如上图③,函数()f x 在区间[t ,t+1]上为增函数,所以最小值为2

()22f t t t =-+.

综上有2222,1()1,011,0t t t f x t t t ?-+>?

=≤≤??+

【总结升华】这里区间是变化的,但整个区间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用运动观点来看,让区间从左向右沿x 轴正方向移动,看移动到不同位置时对最值有什么影响.借助图形,可使问题的解决显得直观、清晰.

例9.设a 为实数,函数2

()2()||f x x x a x a =+--. (1)若(0)1f ≥,求a 的取值范围; (2)求()f x 的最小值;

(3)设函数()()h x f x =,x ∈(a ,+∞),直接写出(不需要给出演算步骤)不等式()1h x ≥的解集.

【答案】(1)(―∞,-1];(2)222, 0

()2, 03

a a g a a a ?-≥?

=?

【解析】(1)因为(0)||1f a a =--≥,所以-a >0,即a <0. 由a 2≥1知a ≤―1.因此a 的取值范围为(―∞,-1]. (2)记()f x 的最小值为()g a ,我们有

2

222223(), ()2()||33

()2, a a x x a f x x x a x a x a a x a ?-+

>?=+--=??+-≤?

①② (i )当a ≥0时,2

()2f a a -=-,由①②知2

()2f x a ≥-,此时2

()2g a a =-.

(ii )当a <0时,22()3

3a

f a =

.若x >a ,则由①知22

()3

f x a ≥;若x ≤a ,则x+a ≤2a <0,由②知2

22()23f x a a ≥>.此时22()3

g a a =.

综上得222, 0()2, 03

a a g a a a ?-≥?

=?

(3)(i

)当(,[)22

a ∈-∞-

+∞ 时,解集为(a ,+∞); (ii

)当22a ??∈-?????

时,解集为?+∞?????; (iii

)当22a ?∈-- ??

时,解集为a ??

+∞ ? ????

???

. 类型五:函数的实际应用

【高清课堂: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92115 例3】

例10.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 (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 (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200x ≤≤时,车流速度v 是车流密度x 的一次函数.

(Ⅰ)当20200x ≤≤时,求函数()v x 的表达式;

(Ⅱ)当车流密度x 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点的车辆数,单位:辆/每小时)

()()f x xv x =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小时)

【思路点拨】首先应根据题意,建立车密度x 与车流速度v 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再转化

为求函数的最大值问题。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建立目标函数及求最值的方法,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答案】(Ⅰ)60,020,()1(200),202003

x v x x x ≤≤??

=?-≤≤??(Ⅱ)100 3333

【解析】

(Ⅰ)由题意:当020()60x v x ≤≤=时,;当20200,()x v x ax b ≤≤=+时设

再由已知得12000,32060,2003a a b a b b ?=-?+=????+=??=

??

解得

故函数()v x 的表达式为60,020,()1(200),202003

x v x x x ≤≤??

=?-≤≤??

(Ⅱ)依题意并由(Ⅰ)可得60,020,()1(200),202003x x f x x x x ≤≤??

=?-≤≤??

当020()x f x ≤≤时,为增函数,故当20x =时,其最大值为60×20=1200;

当20200x ≤≤时,21110000

()(200)(100)333

f x x x x =

-=--+

所以,当100x =时,()f x 在区间[20,200]上取得最大值10000

3

综上,当100x =时,()f x 在区间[0,200]上取得最大值

10000

33333

≈. 即当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车流量可以达到最大,最大值约为3333辆/小时. 举一反三:

【变式1】某公司每年需购买某种元件8000个用于组装生产,每年分n 次等量进货,每进一次货(不分进货量大小)费用500元,为了持续生产,需有每次进货的一半库存备用,每件每年库存费2元,问分几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总费用最低?

【思路点拨】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值. 【答案】4

【解析】设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为y 元,其中购买成本费为固定投入,设为c 元,

则 80001

50022y n c

n =+??+ 800016

500500()n c n c

n n

=++=++

2

50)4000

c

=++,

=

,即n=4时,y 取得最小值且y min =4000+c . 所以分4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最低.

【总结升华】题中用了配方法求最值,技巧性高,另外本题还可利用函数16

y x x

=+在(0,+∞)上的单调性求最值.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2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 1.2d m =,重为8N 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 A .10N B .8N C .6N D .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 点,延长PN 交墙于M 点,如图所示: 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α,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Q =MN ,即PM 等于绳长;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2sin 0.62 PO PM α= ==,则α=37°,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T cos α=mg ,解得:T =5N ,故D 正确,A 、B 、C 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2.内壁光滑的球体半径为R ,一长度小于直径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小球A 、B 。将轻秆置于球体内部后。最终静止在图示位置不动,球心O 与轩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球心O 竖直向下的半径与杆的交点为M ,2 R O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m m < B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A A 2N m g = C .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有可能小于B 球的重力 D .若增大m A ,θ角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假设两球质量相等,则杆应处于水平位置,现A 位于B 的下方,可知m A >m B .故A 错误; B .以A 球为研究对象,A 球受到重力m A g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N A 、杆的压力F 。由平衡条件知,m A g 与F A 的合力与N A 等大、反向。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A A N m g OA OM = 由OA =R ,OM 2 R =,解得 N A =2m A g 故B 正确; C .以B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根据几何知识有 β>α,则在图中,一定有 F B >m B g ,即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一定大于B 球的重力,故C 错误; D .若增大m A ,A 球下降,θ角会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含可调参数的一次有理样条插值

含可调参数的一次有理样条插值 为了使有理插值样条在计算机图形和CAD领域有更灵活的应用,构造了带有可调参数一次有理样条函数(1/1型)。该函数可通过选取适当的形状参数使得曲线具有保形性。可以通过调整参数交互式的修改插值曲线的形状,以得到满意的曲线,并证明了此类插值函数的保单调性和给出了其误差分析。 标签:有理样条;参数;保单调 引言 有理插值在逼近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多项式插值是其中典型的方法。然而生成的曲线虽然具有较好的光滑性,但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震荡,并且有时还会破坏原函数的单调性。所以文章构造一个分母分子均为一次的分段有理插值函数(即1/1型),它具有非常好的保单调性并得以验证,而且是含有可调参数的。带有可调参数的有理插值样条可以通过调节相应区间上的可调参数来局部改变曲线形状。因为保形问题一直是插值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的工程问题往往要求所构造的插值曲线保持被插函数或者插值点所反映的在插值区间上的单调、凹凸性质。 1 插值函数的构造 定义如果函数s(x)满足条件: (i)S(xi)=fi,1,2,…,n (ii)S(x)在每个区间[xi,xi+1]上分子、分母均为一次多项式; (iii)S(x)在[xi,xn]上是单调的, 则称S(x)是定义在[xi,xn]上的分段线性保形有理插值。 构造上述函数的表达式f(x),设f(x)在区间[a,b]上有定义,区间[a,b]剖分为a=x10是可调参数,由式(1)构造的函数明显满足以下等式 由此可以得到函数S(x)满足上述对于分段线性保形有理插值定义的条件(i)与(ii)。 2 一元插值函数的严格保单调性 定理(严格保单调性)已知严格单调数据{(xi,fi)i=1,2,…,n},u1>0,u2>0并且参数ui满足ui+1=(?驻i-1/?驻i)ui-1,i=2,3,…,n-1时,则有理插值函数s(x)∈C1[a,b]并且是保单调的。

浙教版数据的分析初步知识点总结八下

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月日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浙教版 类型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本人课时统计第()课时共()课时 学案主题八下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复习课时数量第()课时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概念并进行数据处理; 2、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难点:会处理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内容; 教学过程 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表示数据集中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表示数据离散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 1.(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 12 1 ( n X x x x n =+++ ……)叫做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X(读作x拔) 加权平均数:若一组数据中x1、x2、……、x n的个数分别是f1、f2、……、f n,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122 1 () n n X x f x f x f n =+++ ……就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 n=n) f1、f2、……、f n分别叫作x1、x2、……、x n的权。“权”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越大. 例题 (1)2、4、7、9、11、13.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 (2)一组数据同时减去80,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3,?那么原数据的平均数__________;(3)8个数的平均数是12,4个数的平均为18,则这12个数的平均数为; (4)某人旅行100千米,前50千米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后50千米速度为为120千米/小时,则此人的平均速度估计为()千米/小时。A、100 B、109 C、110 D、115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相差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几种趋势。 例题 (1)某小组在一次测试中的成绩为:86,92,84,92,85,85,86,94,92,83,则这个小组本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A.85 B.86 C.92 D.87.9 (2)将9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第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高考复习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考复习 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函数的三要素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函数关系式)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 [,)a b ,(,]a b ;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 [,),(,),(,],(,)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 .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 分式的分母不为0; ② 偶次根式下被开方数大于0; ③ 0y x = ,则有0x ≠ ; ④ 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切不等于1 注意:①解析式为整式的函数定义域为R ; ②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

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 ③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 f x的定义域 为[,] a g x b ≤≤解出. f g x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 a b,其复合函数[()]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 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 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 y f x 2 ++=,则在()0 a y x b y x c y ()()()0 a y≠时,由于,x y为实数,故必须有 2()4()()0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b y a y c y 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 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 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 (5)函数解析式 ①换元法;(用于求复合函数的解析式) ②配凑法;(用于求复合函数的解析式)

游戏数据分析基础知识

时间 2015-1-31 数据分析——基础知识 一、新登用户数 日新登用户数 每日新注 并登录游 的用户数 周新登用户数 本周7天日新登用户数累计之和 新登用户数: 本 30天日新登用户数累计之和 可解决的问题: 1)渠道贡献的新用户份额情况 2)宏 走势,是否需要进行投放 3)是否存在渠道作弊行 二、一次会话用户数 日一次会话用户数 即新登用户中只 一次会话,且会话时长 于规定阈值 周一次会话用户数: 本周7天日一次会话用户数累计之和 一次会话用户数: 本 30天日一次会话用户数累计之和 可解决的问题: 1) 广渠道是否 刷量作弊行

2)渠道 广 量是否合格 3)用户导入是否存在障碍点,如 网络状况 载时间等; 4)D步SU 于评估新登用户 量,进一 分析则需要定 活跃用户的 一次 会话用户数 三、用户获取 本 CAC 用户获 本义 广 本/ 效新登用户 可解决的问题: 1)获 效新登用户的 本是多少 2)如何选择 确的渠道优化投放 3)渠道 广 本是多少 四、用户活跃 Activation 日活跃用户数 DAU :每日登录过游 的用户数 周活跃用户数 WAU 截至当日,最 一周 含当日的7天 登录游 的用户数,一般按照自然周进行计算

活跃用户数 正AU 截至当日,最 一个 含当日的30天 登录过游 的用户数,一般按照自然 计算 可解决的问题: 1)游 的 心用户规模是多少 游 的总体用户规模是多少 2)游 产品用户规模稳定性 游 产品周期 化趋势衡量 3)游 产品老用户流失 活跃情况 渠道活跃用户 存周期 4)游 产品的粘性如何 正AU结合 广效果评估 备注 正AU层级的用户规模 化相对较小,能够表现用户规模的稳定性,但某个时期的 广和版本更新对正AU的影响也可能比较明显 外游 命周期处于 同时期,正AU的 化和稳定性也是 同的 五、日参与次数 DEC 日参 次数 用户对移 游 的使用记 一次参 ,即日参 次数就是用户每日对游 的参 总次数 可解决的问题: 1)衡量用户粘性 日 均参 次数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 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 F=kx k 劲度系数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详细全面

第五讲、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代表 (一)、(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 x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注:如果有n 个数n x x x ,,,21 的平均数为x ,则①n ax ax ax ,,,21 的平均数为a x ; ②b x b x b x n +++,,,21 的平均数为x +b ; ③b ax b ax b ax n +++,,,21 的平均数为a x b +。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 f x f x f x x k 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①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 x +++= ②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 f x f x f x x k 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③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 a x x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 …,a x x n n '=。)'''(1'21n x x x n x +++=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4)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①联系:都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均为1)。 ②区别:算术平均数就是简单的把所有数加起来然后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是指各个数所占的比重不同,按照相应的比例把所有数乘以权值再相加,最后除以总权值。 (二)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注:不是唯一的,可存在多个) (三)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①在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②如果n 是奇数,则中位数是第21+n 个;若n 是偶数,则中位数处于第2n 和第2 n 1+个的平均数;③中位数一般都是唯一的) 二、数据的波动 (一)极差: (1)概念: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意义: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极差越大,波动越大。 (二)方差: (1)概念:在一组数据,,,,21n x x x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 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复习:第三章相互作用 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同时产生一对力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和力的图示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1)、大小G=mg (2)、方向:竖直向下(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二、弹力 1、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3、常见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4、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 a、k 劲度系数 N/m ;b、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 3、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4、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a、接触面粗糙;b、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静摩擦力分析 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 2、大小 0≤f≤Fmax 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 滑动摩擦力分析 1、接触时粗糙 2、相对滑动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详细全面

第五讲、数据分析一、数据的代表 (一)、(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 i,X2, ,x n,那么,X =丄(X[ + x2+ + x n)叫做 n 这n个数的平均数,X读作“ X拔”。 注:如果有n个数X|,X2, ,X n的平均数为x,则① ax i,ax2, ,ax n 的平均数为a x ;②X i + b, X2 + b, , X n + b 的平均数为x + b ;③ ax i + b,ax2+b, ,ax n + b 的平均数为 a x +b o (2)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 k出现f k次(这里f1+ f2+ f k二n ),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X= Xifi+X2f2+ Xkfk,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 , f k叫做权。 n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①定义法:当所给数据x1,x2, , x n,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 _ 1 x= (X1+X2+ +X n) n ②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X= X1f1+X2 f2+__x k f l,其中f1+ f2+ f k 二 n o n ③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 x = x'+ a o其中,常数a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x '1 = X1 a , x'2= X2 a,…,X'n= X n a o x'= 1(X'1+ X'2+ + x'n)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为冷,冷,叫做原数据,n X 1,X*2, ,X n,叫做新数据)。 (4)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①联系:都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均为1)o ②区别:算术平均数就是简单的把所有数加起来然后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是指各个数所占的比重不同,按照相应的比例把所有数乘以权值再相加,最后除以总权值。 (二)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注:不是唯一的,可存在多个) (三)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①在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②如果n是奇数,则中位数是第 吃个;若n是偶数,则中位数处于第卫和第n + 1个的平均数;③中位数一般都是唯一的) 2 2 2 二、数据的波动 (一)极差: (1)概念: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意义: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极差越大, 波动越大。

[数据分析] 神图 数据分析师的完整流程与知识结构体系

干货&神图:数据分析师的完整流程与知识结构体系 【编者注】此图整理自微博分享,作者不详。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议收藏此图仔细阅读。完整的数据分析流程:1、业务建模。2、经验分析。3、数据准备。 4、数据处理。 5、数据分析与展现。 6、专业报告。 7、持续验证与跟踪。 (注:图保存下来,查看更清晰) 作为数据分析师,无论最初的职业定位方向是技术还是业务,最终发到一定阶段后都会承担数据管理的角色。因此,一个具有较高层次的数据分析师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1. 数据采集 了解数据采集的意义在于真正了解数据的原始面貌,包括数据产生的时间、条件、格式、内容、长度、限制条件等。这会帮助数据分析师更有针对性的控制数据生产和采集过程,避免由于违反数据采集规则导致的数据问题;同时,对数据采集逻辑的认识增加了数据分析师对数据的理解程度,尤其是数据中的异常变化。比如: Omniture中的Prop变量长度只有100个字符,在数据采集部署过程中就不能把含有大量中文描述的文字赋值给Prop变量(超过的字符会被截断)。 在Webtrekk323之前的Pixel版本,单条信息默认最多只能发送不超过2K的数据。当页面含有过多变量或变量长度有超出

限定的情况下,在保持数据收集的需求下,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多个sendinfo方法分条发送;而在325之后的Pixel版本,单条信息默认最多可以发送7K数据量,非常方便的解决了代码部署中单条信息过载的问题。(Webtrekk基于请求量付费,请求量越少,费用越低)。 当用户在离线状态下使用APP时,数据由于无法联网而发出,导致正常时间内的数据统计分析延迟。直到该设备下次联网时,数据才能被发出并归入当时的时间。这就产生了不同时间看相同历史时间的数据时会发生数据有出入。 在数据采集阶段,数据分析师需要更多的了解数据生产和采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此才能更好的追本溯源。另外,这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垃圾数据进导致垃圾数据出”的问题。 2.数据存储 无论数据存储于云端还是本地,数据的存储不只是我们看到的数据库那么简单。比如: o数据存储系统是MySql、Oracle、SQL Server还是其他系统。 o数据仓库结构及各库表如何关联,星型、雪花型还是其他。 o生产数据库接收数据时是否有一定规则,比如只接收特定类型字段。 o生产数据库面对异常值如何处理,强制转换、留空还是返回错误。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之 “数据分析观念 ”解读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之“数据分析观念”解读 在对“数据分析观念”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新、旧课标在“统计与概率”这一版块的要求与区别。原课标的核心词: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新课标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在“统计与概率”板块的核心词由“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统计观念”(旧):强调的是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数据分析观念”(新):改变过去这一概念含义较“泛”,体现统计与概率的本质意义不够鲜明的弱点,而将该部分内容聚焦于“数据分析”。 那么让我们来深入学习“数据分析观念”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在有关数据的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数据的某种“领悟”、由数据去作出推测的意识、以及对于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的体会和认识。 在课标当中,对于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 (二)为什么要学数据分析的观念? 数据分析是统计学里的一个核心内容。不论是统计还是概率,都要基于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在进行预测的时,为了使预测更合理,也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时需要收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要求: 一是过程性(或活动性)要求:让学生经历调查研究,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判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二是方法性要求: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三是体验性要求: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四)怎样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 1、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也就是说分析数据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常见的教学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都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即可,而没有问一问为什么要做这些。 2、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得到一组数据我们要分析什么: ①、数据有什么特点? ②、数据怎样变化? ③、可以推测哪些情况? 3、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史宁中教授说:“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培养学生的随机

八年级数学暑假 第18讲:函数单元复习

八年级暑假数学 (学生版) 最 新 教 案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十八章内容,从本章开始,我们以运动.变化的观点为指导,引入变量和函数的初步的概念,学习两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函数.通过对这两类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它们的图像和性质的逐一研究,深化了函数概念的理解,并得出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是初中阶段的重点.(1)理解函数的意义,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会求出x a 时的函数值.(2)本章研究了两个最简单的函数,即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这是本章的重点.要理解这两个函数的概念,能借助直观的图像,得到它们的一些基本性质,并知道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用这些概念和性质,采用一定的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掌握函数的三种常用表示法,即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知道各种表示法的优缺点,善于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对函数进行分析与研究,还要善于利用图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去解决问题,善于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性质. 知识结构 正反比例函数单元复习 内容分析

一.函数的意义 1.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x 在它的允许值范围内变化,y 随着x 的 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依关系,就说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 2.当一个变量取一个确定值时,按照某一对应法则,另一个变量也有确定的值与它对 应,这就反映了两个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就目前我们涉及的函数,对于自变量在它自己允许值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这里的对应法则就是函数的要素之一. 3.自变量可取值的范围,我们称它为定义域.每一个函数都有定义域,定义域是函数的 要素之一.函数的自变量取定义域中的所有值,对应的函数值的全体就称为函数的值域,这也是函数的要素之一. 二.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0)y kx k =≠ (0)k y k x =≠ 图像 经过(0,0)(1,)k 和两点的直线 双曲线 性质 当0k >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0k <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0k >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0k <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 增减性 当0k >时,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增大 当0k >时,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减小 当0k >时,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减小;当0k >时,在每个 象限内,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增大. 三.函数的常用表示法 1.数学方法—“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 2.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函数题时要充分利用所给函数图形,会正确画 图. 知识精讲

八年级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归纳与例题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分析》知识点归纳与经典例题 1.解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统计学中特有的规定,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所考查的对象是解决有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问题的关键。 2.平均数 当给出的一组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 x x a =+,其中a 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较“整”的数;?当所给一组数据中有重复多次出现的数据,常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3.众数与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任何一个数的波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波动,当一组数据中有个数据太高或太低,用平均数来描述整体趋势则不合适,用中位数或众数则较合适。中位数与数据排列有关,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 4.极差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5.方差与标准差 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计算公式是 s 2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波动越大,也越不稳定或不整齐。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克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盒,测得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 2.甲、乙、丙三台机床生产直径为60mm 的螺丝,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三台机床生产的螺丝中各抽查了20个测量其直径,进行数据处理后,发现这三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0mm , 它们的方差依次为S 2甲=,S 2乙=,S 2 丙=.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生产螺丝质量最好的是__ __机床。 3.一组数据:2,-2,0,4的方差是 。 4.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希望中学开展了“环境与人类生存”主题研讨活动,活动之一是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初三(3)班将本班50篇学生调查报告得分进行整理(成绩均为整数),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并画出了频率分组 频率 ~ ~ ~ ~ ~ 合计 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90分以上(含90分)的调查报告共有________篇; (2)该班被评为优秀等级(80分及80分以上)的调查报告占_________%; (3)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5.据资料记载,位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1918~1958这4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mm ;1959~1969这1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mm ,那么1918~1969这52年间,平均每年倾斜约_________(mm)(保留两位小数)。 6.为了缓解旱情,我市发射增雨火箭,实施增雨作业,在一场降雨中,某县测得10个面积相等区域的降雨量如下表: 区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降雨量(mm) 10 12 13 13 20 15 14 15 14 14 则该县这10个区域降雨量的众数为________(mm);平均降雨量为________(mm)。 7.一个射箭运动员连续射靶5次,所得环数分别是8,6,10,7,9,则这个运动员所得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 8.下图显示的是今年2月25日《太原日报》刊登的太原市2002年至2004年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图中数据精确到1亿元,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2003年比2002年财政总收入增加了_______亿元; (2)2004年财政总收入的年增长率是_______;(精确 到1%) (3)假如2005年财政总收入的年增长率不低于2004年 甲包装机 乙包装机 丙包装机 方差 (克2 ) 31.96 7.96 16.3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 中, 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 定。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细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小轻环C套在直杆上,一根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细线依次穿过小环甲、小轻环C和小环乙,且小环甲和小环乙分居在小轻环C的两侧.调节A、B间细线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β=45°.不计一切摩擦.设小环甲的质量为m1,小环乙的质量为m2,则m1∶m2等于( )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C为轻环,重力不计,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C环与乙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C环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A点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 乙环与B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根据平衡条件,对甲环: ,对乙环有:,得,故选C. 【名师点睛】小球C为轻环,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然后分别对甲环和乙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列式求解.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弹力. 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缓慢增大B.F缓慢减小C.N不变D.N缓慢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 N、水平力F.已知小滑块从半球形容器最

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我们可以看成小滑块每一个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应用力的合成得出: G F tan θ= N G F sin θ =,由于小滑块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所以θ减小,tanθ减小,sinθ减小.根据以上表达式可以发现F 增大,F N 增大.故选A. 【点睛】 物体的动态平衡依然为高考命题热点,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一是要认清物体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受力环境是分析平衡问题的关键;二是要学会利用力学平衡的结论(比如: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效果分解法、三角形法、假设法等)来解答;三是要养成迅速处理矢量计算和辨析图形几何关系的能力. 3.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2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 1.2d m =,重为8N 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 A .10N B .8N C .6N D .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 点,延长PN 交墙于M 点,如图所示:

数据分析知识点

数据分析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成都市某周内日最高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关于这7天的日最高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差是8℃B.众数是28℃C.中位数是24℃D.平均数是26℃【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数据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由图可得, 极差是:30-20=10℃,故选项A错误, 众数是28℃,故选项B正确, 这组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20、22、24、26、28、28、30,故中位数是26℃,故选项C 错误, 平均数是:202224262828303 25 77 ++++++ =℃,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极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能够判断各个选项中结论是否正确. 2.甲、乙、丙三个不同品种的苹果树在同一地区进行对比试验,从每个品种的苹果树中随机各抽取10棵,对它们的产量进行统计,绘制统计表如下: 品种甲乙丙 平均产量/(千克/棵)9090

若从这三个品种中选择一个在该地区推广,则应选择的品种是() A.甲B.乙C.丙D.甲、乙中任选一个【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甲品种更适在该地区推广.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掌握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某单位招考技术人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6:4记入总成绩,若小李笔试成绩为80分,面试成绩为90分,则他的总成绩为() A.84分B.85分C.86分D.87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按照笔试与面试所占比例求出总成绩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按照笔试与面试所占比例求出总成绩: 64 ?+?=(分) 809084 1010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含义. 4.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6次射击训练,训练成绩(单位:环)如下表 对他们的训练成绩作如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训练成绩的平均数相同B.他们训练成绩的中位数不同

电商数据分析基础知识.doc

电商数据分析基础知识 电商数据分析基础知识 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大平台是电子商务的三个最为重要的平台。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最核心的能力是大数据能力,包括大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无论是电商平台(如淘宝)还是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的卖家,都需要掌握大数据分析的能力。越成熟的电商平台,越需要以通过大数据能力驱动电子商务运营的精细化,更好的提升运营效果,提升业绩。构建系统的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是数据电商精细化运营的重要前提,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电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分为八大类指标,包括总体运营指标、网站流量累指标、销售转化指标、客户价值指标、商品及供应链指标、营销活动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和市场竞争指标。不同类别指标对应电商运营的不同环节,如网站流量指标对应的是网站运营环节,销售转化、客户价值和营销活动指标对应的是电商销售环节。 1、电商总体运营指标 电商总体运营整体指标主要面向的人群电商运营的高层,通过总体运营指标评估电商运营的整体效果。电商总体运营整体指标包括四方面的指标:

(1)流量类指标 独立访客数(UV),指访问电商网站的不重复用户数。对于PC 网站,统计系统会在每个访问网站的用户浏览器上种一个cookie来标记这个用户,这样每当被标记cookie的用户访问网站时,统计系统都会识别到此用户。在一定统计周期内如(一天)统计系统会利用消重技术,对同一cookie在一天内多次访问网站的用户仅记录为一个用户。而在移动终端区分独立用户的方式则是按独立设备计算独立用户。 页面访问数(PV),即页面浏览量,用户每一次对电商网站或着移动电商应用中的每个网页访问均被记录一次,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累计。 人均页面访问数,即页面访问数(PV)/独立访客数,该指标反映的是网站访问粘性。 (2)订单产生效率指标 总订单数量,即访客完成网上下单的订单数之和。 访问到下单的转化率,即电商网站下单的次数与访问该网站的次数之比。 (3)总体销售业绩指标

数据基础知识及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从小数据到大数据) 一、小数据 1、信息的度量 在计算机中: 最小数据单位:位(bit) Bit: 0 或1 (由电的状态产生:有电1,无电0)基本数据单位:字节(Byte, B) 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 2、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 十进制(Decimal notation),如120, (120) 10,120D 二进制(Binary notation) ,如(1010)2 , 1010B 八进制(Octal notation) ,如(175)8 , 175O 十六进制数(Hexdecimal notation) ,如(2BF)16 , 2BF03H

3、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1)任意其他进制(二、八、十六)转换成十进制,可“利用按权展开式展开”。 例如: 10110.101B =1×24+0×23+1×22+1×21+0×20+1×2-1+0×2-2+1×2-3 =22.625D 347.6O =3×82+4×81+7×80+6×8-1 =231.75D

D5.6H =D×161+5×160+6×16-1 =213.375D (2)十进制转换成任意其他进制(二、八、十六),整数部分的转换可按“除基取余,倒序排列”的方法,小数部分的转换可按“乘基取整,顺序排列”的方法。(除倒取,乘正取) 例,十进制数59转换为二进制数111011B

例:十进制数0.8125转换为二进制数0.1101B 同理:317 D= 100111101B = 475O = 13DH 0.4375D = 0.0111B = 0.34O = 0.7H (3)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可按“逐位转换,一位拆三位”的方法。(8421法) 例如:3107.46O = 3 1 0 7 . 4 6 O =011 001 000 111 . 100 110 B =11001000111.10011B (4)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可按“逐位转换,一位拆四位”的方法。(8421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