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

老年期患病的总体特征6点p5

1 患病多样性2症状和特征的不典型性3发病急且快4容易引发并发症5对治疗的反应差6病程长,回复慢,易复发。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与精神性问题及典型特征(主要掌握概念)p10-11

(一)离退休综合征

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

(二)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指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种情感性心理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老年抑郁症在症状上表现出与其它年龄阶段不同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沮丧、自责,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老年抑郁症一般病程较长,且具有复发倾向。

(三)老年痴呆症

指老年人因生理、心理机能的衰老,在外界强烈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缓慢发展的之力缺陷症。(四)老年疑病

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人格障碍。

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换p13

(一)从职业角色转入赋闲角色

(二)从主体角色演变为依赖角色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6类p31

婚姻家庭权(家庭赡养与抚养权、居住权、婚姻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社会保障权(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享受社会福利权)社会服务权社会优待权享受宜居环境权参与社会发展权

P43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口的10%(7%)时,我们将这一国家或地区称之为“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这一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14%时,我们将之称为“老龄社会”,也称“高龄社会”。

P45 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7个

1老年人口基数大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3老龄化地区差异大4人口老龄化滞后于经济发展5人口高龄化显著6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7老龄人口性别比偏低

P46 “积极老龄化”是一种观念,是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让老人更好地适应社会不仅仅是让老年人可以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让老年人可以发展下去,让他们老有所用,充分肯定老年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P59 老年社会工作定义

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

导,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以协助老年人解决生理、精神、情感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专业服务。

P59 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6点

(一)生活照顾及护理方面服务。生活照顾服务主要指为帮助老年人解决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满足其基本上生活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日常生活的帮助与照料。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以及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服务。(二)心理辅导服务。针对老年人或轻或重的心理不适,需要社会工作者辅导老年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以缓解其内心压力,使其对生活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三)社会支持体系建立。为老年人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可以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从老年人所处的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宏观环境的视角为老年人提供支持。

(四)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关注到一些老年人特殊的需要,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服务。例如被虐老人。

(五)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鼓励老年人参与到活动中。

(六)教育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老年教育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知识、技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P63 老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1)接纳:接纳老人状况,并从中发现老人本身的能力和长处,相信他有成长与改变的潜能。

(2)个别化:确认每位老人的独特性及其特征。

(3)社会正义:不论老人社会地位与个人能力及态度如何,都能一视同仁,提供其所需服务。

(4)不判断:对老人保持开放态度,不轻易责难与判断。

(5)客观:不论老人与家属的现况和能力如何,都要客观地提供社工专业的照顾与关怀,以及给予对老人的承诺。

(6)提供机会:为老人创造更多接受服务或提供服务的渠道与机会。

(7)保密:尊重老人隐私权。

(8)责信:确保有效能的专业行为。

(9)同理心:体会老人的情绪、想法和感受。

(10)敏感度:指和老人谈话沟通时,能感受到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或不自在的地方。(11)充权:指社会工作者相信并且能看出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事做决定,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及掌握自己的生活。

(12)服务对象自决,意指服务对象有一些不同的方案可以选择,并且能自由地按照其意愿进行选择。

P72-7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组成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主要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设施建设,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

P81 增强权能理论(看看)

它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强调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增强他们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干预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服务对象眼前的需要;二是教授技巧和知识,并评估服务对象的权能动态。三是集体行动。

P83 角色理论

从角色的观点出发老分析和研究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活动,这就是角色理论。角色理论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多种角色。角色是个人和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个体通过角色形成自我概念,获取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回报;社会通过角色赋予个人相应的权利、义务、责任和社会期望。角色理论认为老年社会工作者帮助老年人适应衰老提供了两条途径,一是认识角色变换的客观必然性;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寻求新的次一级角色。

P84 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主要观点:(1)老年人是中年期的延长,老年人仍与中年时代一样可以从事社会上工作,参与社会活动;(2)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3)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角力缩小到最低限度。

P85 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认为老年人身心衰弱,不适合继续担任社会角色而应该撤离社会,这既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会。主要观点:(1)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撤离社会的生理基础。(2)老年人心理极为消极,其心理不适合不断发展的社会。(3)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由社会启动。(4)老年人的撤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5)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P86 延续理论

延续理论认为,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延续理论看来,如果一个人在老年时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他便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延续又分为内部延续(个性、爱好)和外部延续(例如年轻爱踢足球,年老爱看足球)。

P87 社会建构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是一个较为新进的理论。它提出,所有年龄的人都是按照自己赋予事务的的社会含义来参与日常生活的。人们对于现实的建构决定了他们会怎么样行动。如果老年人吧晚年生活视为赋闲修养的阶段,那么便会这么去做,如果把这一时期看做实现年轻时没时间完成的目标的时机,那么便会这么去做

社会交换理论

理论应用:1分析老年人社会地位下降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可供交换的权利资源和价值。2服务导向:提高老年人权利资源,提高老年人社会地位。为下一代提供支持帮助,获得自我价值,使其意识对家庭、社会贡献。

老年亚文化理论

揭示老年群里的共同特征,并认为老年亚文化是老年人从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

P92老年人个案工作的常用模式(关注常用技术、看看熟悉)

(一)危机干预模式

老年人危机干预常用技术

(1)沟通技术。给老年人足够的关注度,准确传递肢体语言及非肢体语言信息。

(2)支持性技术。主要指针对老年人的情感性支持。提供情感宣泄、释放的平台。避免使用说教、批评的语气引起反感。

(3)干预技术。干预常用技术包括:

主动关注、积极倾听、鼓励老年人勇于表达、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

为老年人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帮助老年人了解自己目前的困境;

为老年人注入希望,鼓励老年人尝试解决问题、积极主动适应各种变化;

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鼓励老年人维持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减少社会隔离情况。对有可能危机生命安全的老年人要重点关注、积极应对,避免老年人危机生命安全,必要时可派专人看护。

P93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5点技术

(1)帮助老年人认识到自身在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困扰并非又发事件所产生的,二是源于自身非理性认知。

(2)检查老年人的非理性认知。

(3)与老年人的非理性认知展开辩论。

(4)建立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工作效果。帮助老人将建立起来的理性认知积极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P94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其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影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般包括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步骤。介入目标一般包括:减低服务对象的焦虑水平;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适应能力;改善服务对象的环境和人际交往关系;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直接治疗技巧与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是社工对服务对象的直接介入,简介治疗是个案工作者通过改善服务所处的外部环境或服务对象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P97 (四)家庭治疗模式的常用技术

(1)干预性会谈。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提问方式。

(2)家庭雕塑。通过空间、距离、姿态、造型等非言语的方式来表现家庭内部关系和权利分配情况,激发家庭成员表达真实情感、促进家人成长的专业方法。

(3)去诊断。就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带领家庭逐步探索,帮助家庭认识到问题并非哪一个成员造成,从而为被标签化的家庭成员去除标签的过程。

(4)积极赋义。启发、引导家庭成员对家庭呈现出的情况从正向视角进行审视,取代其以往惯有的批判、指责视角。

(5)家庭作业。一般包括角色互换练习、记秘密红账、水枪射击或弹橡皮筋等。

P136-137 必考之一设计小组服务方案

(1)小组名称

(2)基本理念

(3)主要理论

(4)目的和目标

(5)服务对象和招募方法

(6)小组活动安排

第一次活动:日期和时间地点主题具体内容所需物资

第二次活动:日期和时间地点主题具体内容所需物资

(7)预计困难和解决方法

(8)评估办法

(9)经费预算

收入项目金额支出项目金额

总计总计

P181 社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8点

(一)紧急援助服务。通过经常问候、安全检查、应急救助、热线咨询等措施,保护老年人中高风险人群。

(二)生活照料服务。在社区建立家政服务中心、老年护理中心、老人餐桌等,提供上门和日托服务。

(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社区内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在社区开展康复治疗项目;开展防病、保健方面的教育。

(四)文化娱乐服务。在社区内兴办老年服务中心和各种文艺社团等,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娱乐活动。

(五)权益保护服务。在社区内开设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六)自助互助服务。充分调动社区内的老年人力资源,让老年人发挥余热,各展所长,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

(七)困难老人保护服务。是我国开展的比较完善的服务。

(八)社区敬老院、托老所。设在社区内,承担着社区老年人的收养和寄托服务。

P193 机构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接待老年人入住机构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在接待老年人入住机构的环节中所承担的工作包括两部分内容:评估和设计入住后的照顾方案。1老年人入住机构之前一般需要一个简单的评估,包括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家庭生活情况、经济情况等。2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就是根据前期评估的结果,协同机构其它专业的照顾者,一起为入住老年人设计一套符合其需求的个人照顾方案。

(二)老年人心理支持工作。指社会工作者评估老人的需求,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疏导的服务。

(三)休闲娱乐服务工作。社会工作者要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在平时和重要节日期间,适当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如播放电影、组织文艺演出、游艺会、运动会和外出游园等活动。

(四)老年人教育工作。社会工作者通过招募义工的方式,邀请社会志愿者来机构为老年人开展兴趣班的教学服务,如书法、绘画、手工、交谊舞等兴趣班,也可为老年人开展各种专

题知识讲座和展览。社会工作者要做好志愿者的管理工作,包括招募、沟通、协调、记录、总结和奖励等一系列工作。

(五)其它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要服务于机构的老年人就必须熟悉和了解居住在机构的每一位老年人,与他们建立起友善的关系,所以日常的接触和沟通时必不可少的。

P211考阿尔茨海默病

该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持续约2-4年,会出现记忆丧失,不记得刚发生的事或刚说过的话。也可能出现重复性言语或行为,也可能出现个性改变社交退缩、迟疑、易怒等情况。中期:持续约2-12年,渐渐不认识亲人、朋友,记忆丧失更为严重。语言功能退化,常常词不达意。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晚期:不认得家人,无法走路、说话,需要卧床。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P213重点帮助认知和情绪问题老人的方法(主要两种的区别和内容)

(一)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应对方式。

(二)缅怀往事治疗。缅怀往事时协助老人通过对过去事物、感觉及想法的回忆,重新理解及评价过去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从正面的角度去面对过去的失败和困扰,从而肯定自己,并促进对现况的适应。主要目的:第一,帮助老人回忆愉快、幸福的往事,改善当前情绪状态;第二通过了解老人过去成功应对人生难题的方式来改善老人的自尊和应对技巧;第三,改善社交技巧。对于轻度痴呆症的老人运用缅怀往事疗法是很有利。

(三)人生回顾。人生回顾疗法与缅怀往事不同,其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面事件,也有负面事件。其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人生回顾就是通过正视负面情绪和事件,以察觉到早起生命阶段中没有处理好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找出那些问题,并决定哪些问题可以改变。这个方法对于正在寻找生活目标和意义的老人很有效果。对于那些因主观性格问题而拒绝改变的老人,不是很合适。

P222 临终老人的服务

1.协助老人获得资源支持。

在评估老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需要的基础上,为老人及其家人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服务。这些资源包括医疗状况、治疗选择、情感支持、社会联系及其他支援服务。临终老人及其家属陷入情绪困扰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支持者、鼓励者及资源搜集者角色。帮助老人家属搜集临终关怀方面的相关资料。

2.提供情感支持

社会工作者营造开放真诚表达情感的气氛,并鼓励老人及家人或其他照顾者双方表达真实的感受。注意要与原有的沟通交流方式一致。

3.代表老人及家人争取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者可以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与医护人员打交道,确保医护人员能敏锐地体察和理解老人及其家人的需要。

P223 哀伤辅导

(一)丧亲与哀伤

老人及其家人经过的一段必须学会应对失去生命中的重要成员的时期即是丧亲。丧亲的时候个人会感觉非常哀伤、万念俱灰或孤独,即所谓的哀伤体验。

(三)哀伤的表现

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1.对心理和情绪的影响。陷入哀伤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快要奔溃了,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情绪,如震惊、否定、伤感、内疚、混乱等。

2.对身体的影响。普遍面对的是睡眠问题,睡眠质量很差,有些人失眠,难以入睡。睡眠问题也会带来呼吸困难和呼吸紧促的问题

3.对行为的影响

哭泣、躲避交往或过度依赖他人、敌对、坐卧不安等。

(四)丧亲老人的服务

1.心理辅导。要帮助丧亲的老人认识到丧亲后的哀伤是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系列调整的过程,社会工作者伴随老人顺利度过这个过程。

2.提供咨讯。老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有关丧葬安排、执行遗嘱、财产转移或者其他需要的信息。社会工作者可以向他们提供相关信息。

3.支持性服务。根据老人的不同需要,可以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包括:家务服务、理财服务、社会和娱乐性服务、参加支持性小组,或协调家庭其他成员给予老人支持等。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国外学者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总结了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的心路历程,其中不包括( )。 A 否认期 B 愤怒期 C 讨价还价期 D 抑郁期 E 逃离期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国外学者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总结了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一个由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组成的心路历程。所以选E。 第2题 老年个案工作的特点不包括( )。 A 在接案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B 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 C 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 D 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 E 因为老年人的判断力有限,工作者可以代替老年人做决定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老年个案工作的特点包括:在接案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价。所以选E。 第3题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 )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A 经济保障 B 就业休闲 C 健康维护 D 居家安全 E 婚姻家庭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所以选C。 第4题 在下列老人服务中,( )往往是老人最后选择的服务方式。 A 生活自理 B 居家养老 C 机构照顾 D 社区照顾 E 生活照顾小组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在所有老人服务中,机构照顾往往是老人最后选择的服务方式,所以选C。 第5题

--2《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查试题(精选、)

2013 -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评阅人 : __________ 总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 16题,每小题 1分,共计 16 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 号 学 ) 线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名 姓 A. 生命回顾 B. 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 怀旧 D. 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 运动。 A. 中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3. 1987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 ) A. 社区照顾 B. C. 社区服务 D.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 )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A. ① B. ①② C.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 络 社区管理 社区福利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5. 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 1961 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答卷说明 : 1、本试卷共 7页, 6个大题,满分 100 分,100 分钟完卷。 2 、开卷考试。 3 2011 封 ) 密 (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6.1999 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 A. 实现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目标 B. “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的口号 C. “应当教育普通大众消除对于老龄化的消极看法、 各种不正确的说法和陈旧观 念” 的观点 D.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草案 11.1966 年,霍恩和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人的智力包含了两个主要因素,其中 ( )是一个人生下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A . 晶态智力 B. 固态智力 C. 液态智力 D. 气态智力 12. 相互作用理论主要包括( ) ①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 ②标志理论 ③社会损害理论 ④社会重建理论 A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 衡量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指标体系通常可以划分为( ) ( )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活动。 A. 座谈会 B. 社会交往 C. 健康讲座 D. 游戏活动 8.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由社区照顾”的类 型。 () A. 非正式照顾 B. 机构照顾 C. 居家照顾 D. 日托照顾 9. 老年人再婚,首先是 ( ) A. 物质上的需要 B. 精神上的需要 C. 互相照顾的需要 D. 生理上的需要 10. 基本养老金是由( )构成 7. 老年小组工作在针对相对健康且具有活动能力的社区中的老年 人时, ①基础养老金 ②补充养老金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 ④医疗保健养老金 A. 功能派 B. 互动派 C. 批判派 D. 冲突派 主要是以开展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常用理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糸、机体健康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 二、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提纲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提纲 第一章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 1.1.2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2)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并存 (3)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 (4)基数大,即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 (5)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例大,增长速度快 (6)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 (7)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区别 3.1 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 3.4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 (1)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 1、认知、接受、应对老年,促进身心健康 2、调适生活环境,确保正常社会生活 3、加强、改善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4、整合、运用社会服务和资源 5、促使社会政策、制度、服务照顾老年人的需求 (2)老年社会工作基本功能: 1、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衰退 2、恢复老年人受损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 3、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3.5 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个别化原则、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接纳原则、非批判的态度原则、案主自决原则、保密原则 第二章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2.1.1.1 脱离学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弱,最终造成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脱离,从而使个体的心理趋于老化 2.1.1.2 适应学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衰退,一方面导致人际关系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而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心理的老化。 2.3.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离退休后的心理适应问题(2)自我评价的下降 (3)对身心功能减退的不安(4)对生理疾病的不安和对死亡的恐惧(5)由于生活事件而引发的心理问题 3.1.1 脱离理论:老年人因活动能力的逐渐下降和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丧失,而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活动理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能够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第三章老年福利政策与制度 1.2 老年社会福利的含义与特点:老年社会福利是国家为解决老年问题、开展广泛的老年服务而制定的行动方向、规范和准则。

最新社区工作者完整题库15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1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社区民主监督的主体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3.(社区服务)要以坚持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为目的。 4.1937年,国民党军队英勇阻击侵略我国华北日军的主要战役发生在_台儿庄_____。5.社区居委会的职能是:1、管理2、服务3、教育4、建设5、监督 二、单选题 6.注重社区居民个人的发展,在知识、态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居民体会制度上的不完善或不公平,学习聚集集体的力量,创造公平的社会秩序。包括以上这些特点的社区教育被称作(A)。 A.解放式教育 B.控制式教育 C.补偿式教育 D.学历教育 7.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D)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从操作角度看,也是目前和今后基层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最基本任务。 A.社区居良保险制度 B.社区居民福利制度 C.一老一小医疗保险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下列关于居委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街道办事处可以直接任命居委会正职主任;B、街道办事处不能直接任命居委会正主任,但可任命副主任;C、只有街道办事处的上级政府才能直接任命居委会正、副主任;D、街道办事处及其上级政府都不能任命居委会正、副主任。 9.救灾法律制度属于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范畴,在民政工作中属于(A)A、社会保障类

B、救灾救济类 C、最低生活保障类 10.“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的含义是(C)。 A.在环境中解决个人的问题 B.个人的问题产生于环境中 C.个人的问题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D.个人的社会性问题与环境有关,个人的生理问题与环境无关 11.什么是在乡老复员军人(A)A、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B、1949年10月1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C、1945年8月8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 12. 13.贫困救助工作中,就业辅导的短期策略是(A)。 A.给救助对象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 B.激发救助对象不断学习 C.增加救助对象技能 D.从事理想收入水平的工作 14.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5.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和潜在的疾病或者伤害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其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工作属于(D)。 A.团体社会工作 B.个案社会工作 C.社区矫治 D.医务社会工作 16.针对有听力、语言障碍的孩子开展的教育是教育康复中的()。 A.技能教育 B.普通教育 C.高级教育 D.特殊教育 参考答案:D;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和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和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和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试卷评分标准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A ) 第 1 页 共 13 页 学年- 学年第 学期期末考试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7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2、开卷考试。 评阅人:_____________ 总分人: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1 分,共计16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A.生命回顾 B.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怀旧 D.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运动。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3.1987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络”。 A.社区照顾 B.社区管理 C.社区服务 D.社区福利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____ ___ __ __ ___ __ __ 系_ __ __ ___ __专业_ __ __ ___ __ _班级 姓名_ __ ___ __ __ ___ __ 学号__ ___ __ __ ___ __ _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或方法,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是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社会生活 老年个案工作 老年个案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者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对老年个人或者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支持与服务,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 老年小组工作的定义 老年小组工作既通过组织老年人存于小组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协助老年人更好地处理个人、家庭。团体及社区的问题 老年小组活动制定计划 老年人的活动小组根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成长小组。学习小组、康乐小组、任务小组、任务小组、治疗小组、教育小组、志愿小组、兴趣小组等 老年社区工作含义 老年人社区工作主要以社区中的老年人为工作对象,通过发动的和组织区内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确定老年人在社区中的问题和需求,动员社区资源来预防和解决老年人问题,培养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自觉精神,让老年人有愉快晚年生活并维护社区的稳定 社会撤离理论的主要观点 1.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撤离社会的生理基础 2.老年人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盼望死亡 3.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有社会启动 4.老年人的撤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 5.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对社会撤离的批评(对社会撤离理论的评价) 1.忽视个体差异 2.忽视个性差异 3.忽视地位差异 4.忽视撤离造成的弊端 5.忽视撤离的文化特征 6.忽视老年完全撤离社会的负面意义 活动理论主要观点 1.活动理论的要点 ①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 ②非强制性角色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③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2.活动理论观点的基础 ①老年人角色丧尸越多,参与的活动越少 ②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 ③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 ④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对活动理论的评价 1.有利于老年人的重新认识自我 2.活动理论符合社会的价值体系

老年社会工作_考试笔记

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衡量标准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口总体中的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或者青少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递减的过程,俗称“人口老化”。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数的10%及其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特点:(1)人口老龄化是个普遍规律。(2)发达国家是以老年人口高龄化为特征。(3)人口老龄化开始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快于老龄化早的国家。(4)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5)人口老龄化与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老龄化发展迅速。(3)地区发展不平衡。 (4)城乡倒置显著。(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服务内容。 目标:(1)调适老人生活环境,协助老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2)促进老人人际关系,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活动。(3)协助老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的迅速退化。(4)帮助老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5)提供老人福利、老人保障、老人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定、修正老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内容:(1)老年人困难的帮助。(2)老年人发展需要的服务。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1、以被服务的人来区分:(1)遭遇困难的老人。(2)老人的家庭成员。(3)亲友或其他家庭的个人。 2、以老人问题种类区分:(1)长期患病、身体机能严重衰退或者残疾的老人。(2)经济困难的老人。(3)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4)人际关系不良的老人。 (5)受虐老人。(6)丧亲的老人。 3、以老人的需要区分:(1)需要解决各种困难的老人。(2)需要获取发展的老人。

13-14-2《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查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7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2、开卷考试。 3、适用班级:2011级社会工作 评阅人:_____________ 总分人: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1分,共计16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A.生命回顾 B.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怀旧 D.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运动。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3.1987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络”。 A.社区照顾 B.社区管理 C.社区服务 D.社区福利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__ __ ___ __ __ ___ __ __ 系_ __ __ ___ __ 专业_ __ __ ___ __ _班级 姓名_ __ ___ __ __ ___ __ 学号__ ___ __ __ ___ __ _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社会工作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

1、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社会福利从理想到现实一般要经过三个层次:即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福利状态。 社会福利状态是指人类生活中的中的幸福和正常的状态,是和贫困、疾病、犯罪等社会病态相对的。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联系在于: (1)二者的对象趋向一致。 (2)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社会福利的专业化、制度化手段。 (3)在我国由行政系统推行的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如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老人福利等),和社会工作实际上混合在一起,难以作出明确的区分。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在于: 社会福利是一种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 2、专业价值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 敬业: 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 自决: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 个别化: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 尊敬人 3、1852年,一个名叫爱尔伯福的小城市在对“汉堡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救济制度,就是“爱尔伯福制”。该制度规定: ①将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大约300人左右,其中贫民不得超过4人; ②每段设立救济员一名,凡是需要救助者必须先与救济员联系,救济员经过调查确认属于规定的救济对象之后才能给予救济。 ③区内赈济委员会和市内中央委员会的设立 4、社区养老服务 (一)社区养老的涵义 指利用社区的资源和条件,使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不用进入专门的养老机构,而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获得照顾。 (比较:“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主要由子女提供生活服务 ?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上的,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 (二)社区养老的优势 (1)、老年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2)、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 (3)、相较于机构养老,成本较低 (4)、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闲置资源

社会工作者模拟试题

社会工作者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方法是专业社会工作的目的和手段 B.助人为乐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 C.弱势群体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D.促进发展是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层面的目标 2、下列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中。体现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是()。 A.为某失独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B.为某企业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辅导 C.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课外辅导服务 D.为某地社区失业青年提供适合的职业培训 3、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特别强调科学方法.从整合到细分是基本发展趋势 B.社会工作目标模式不断变化.从预防到救助是基本发展思路 C.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环境保护也成为社会工作介入范围 D.社会工作专业自建立起.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4、老周家庭经济困难,近期又失业。社会工作者小张根据社会工作机构的要求,从助人自助理念出发,制定服务计划并加以实施,最终协助老周再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小张和老周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周和小张在助人活动中互为主客体 B.老周和小张均不是助人活动的主客体 C.小张是助人活动的主体.老周是助人活动的客体 D.老周是助人活动的主体.小张是助人活动的客体 5、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发现高三学生面临很大的高考压力,计划开展一系列服务。小林的下列做法中,能突出体现社会工作者支持者角色的是()。A.呼吁教育部门优化考试方式 B.支持导致高考压力原因的调查 C.支持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D.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和克服困难 6、某精神卫生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老程经常为本地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举办讲座,以增进大家对精神疾病的了解,促进大家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接纳。根据社会工作领域的划分,老程开展的服务属于()。 A.心理健康服务 B.医疗社会工作 C.矫治社会工作 D.家庭社会工作 7、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六个方面,包括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力培养和再学习、注重服务中人与人的关系、真诚和守信、服务大众和()。 A.践行社会公正 B.履行社会契约 C.执行服务标准 D.遵守行业规范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与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与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与回顾往事,对老人的 自信心与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与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与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瞧成就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她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与 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与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 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她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与寿命。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华考试论坛 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1.缅怀往事疗法 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老人回顾以往成功的事、过往的兴趣及痛苦的经历等,从而帮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务。此方法对于老人的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 2.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的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一的感悟,使老人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特别注意前测(建立评估基线)和后测(评估介入的效果)两个环节。 3.验证疗法 验证疗法是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运用他所感知的现实,而不是照顾人或社会工作者感知的现实,了解老人想表达什么。明白老人行为的意义,

而不是让老人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样,是应用验证疗法的要旨。验证疗法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对改善患痴呆症老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有成效,但它还是一个尚在实践中验证的疗法。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老人在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 其次,还领者自始自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 第三,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 2.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 现实辩识小组的成员一般是有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人,通过环境中的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现实辨识小组一般是在护理院、医院或者成人日间护理设施中开办。 (2)动机激发小组 动机激发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激发那些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小组活动是通过愉悦的活动,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一直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docx

《老师强调的老年“社区”工作,社工介入策略》 1. 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 2. 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 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 4. 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 5. 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 《介入策略题型》 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 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 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 (4) 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 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牛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 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 (2) 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 (3) 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 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 (5) 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 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 (6) 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 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 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 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2) 对情感问题的介入联系殷伯伯的儿子和女儿,建议他们经常打电话问候老人,抽时间多看望老人,或者定期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 (3) 对精神问题的介入由于老伴去世,殷伯伯感到非常孤独,总是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殷伯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体方法有: ①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和殷伯伯聊天,缓解其精神压力; ②请殷伯伯的子女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社会工作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刘津是某社会服务机构新录用的社会工作者,机构安排了老莫做刘津的督导。老莫每次对刘津进行督导时,都会用一定的时间了解和关心刘津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并表示关心。老莫的这种做法属于()。 A.相互契合 B.聆听 C.包容 D.保持沉默 2.小李原来从事居家养老服务,最近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某小学担任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个别督导会谈中,他的督导老陆示范了社会工作者与儿童建立关系的技巧,包括说话时内容表意清楚,避免责骂,发掘儿童优点,接纳缺点并协助纠正等。上述督导活动中,老陆向小李教导了有关()的知识。 A.社会问题 B.服务对象 C.工作过程 D.工作者本身 3.下列选项中关于实证主义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证主义理论是一套判断知识有效性的规则 B.对实证主义者来说,知识是权力的反映 C.实证主义主张探索世界形成知识的方法是多方面的 D.实证主义强调实验法的普适性

4.社会工作者小姚为了解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状况,按户籍登记随机抽取了2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问卷的填答质量,最宜采用的做法是()。 A.联络居委会人员发放问卷,在被抽中的老年人填完后,居委会人员上门收取,再统一交给小姚 B.通过邮局,将问卷及填好地址、贴上邮票的信封寄给被抽中的老年人,请他们填完问卷后寄回 C.使用一个场地将被抽中的老年人集中起来,由小姚当场说明如何填写,并回收这些老人所完成的问卷 D.招募10位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培训后让他们上门拜访被抽中的老年人,记录老年人的回答,并将完成后的问卷交给小姚 5.研究准备阶段的最后工作是设计研究方案,其工作内容不包括()。 A.选拔培训调查员 B.确定研究类型 C.进行经费、人员、调查进度等事项的安排 D.要与研究对象及当地政府和组织进行联系 6.社会工作者韩红的服务对象小新就读于某大学新闻专业。一个月前到某单位实习,但是,实习单位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感到很烦恼。他的情绪开始变得很低落,不想再去实习单位,要求学院给他换另外一家单位,否则就不去实习了。小新对社会感到失望、害怕,不想毕业,而且所学专业是新闻专业,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于是认为自己太差劲,不可能找到工作,即使找到也不能胜任。在辅导员的鼓励下,他前来向韩红求助。韩红告诉他一些关于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需要掌握的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巧,调整小新原来的行为方式。韩红在此个案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A.联系人 B.治疗者 C.使能者 D.教育者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项目一 1、老年人的四种界定标准P1 (1)根据年代年龄界定老年人。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而生命年龄是指个体出生到现在按年月计算的时间而确定的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或“自然年龄”。1964年我国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议上明确规定,男女都以60岁以上为老年期。 (2)根据生理年龄来界定老人。 即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个体年龄。生理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因此,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3)根据心理年龄老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个体年龄。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心理年龄60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心理年龄和生命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 (4)根据社会年龄来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角色来确定个体年龄,它反映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一般来说,社会年龄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因此,社会年龄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 2、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的发展通常并不同步,一般来说有一下情况: ①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四中年龄发展基本同步。 ②生命年龄衰退在先,其他三种年龄老化在后。 ③心理、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年龄衰退在后。 ④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和心理年龄老化在后。 3、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P5 ①老年社会救助。主要指为困难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也称为经济供养,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②老年生活服务。主要是指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各种生活上的辅导与照料服务,以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满足其基本需要。 ③老年家庭关系处理。协助老年人处理其与子女的关系,推进老年人与子女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并调适老年夫妻之间的一些摩擦与冲突,以改善老年人的家庭环境,发挥家庭的正常功能。 ④老年心理辅导。针对老年人或轻或重的心理不适,需要老年社会工作者去积极应对,以协助老年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其内心的压力,以对生活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⑤老年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主要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服务,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并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排遣其寂寞和孤独的情绪,使得老年人老有所乐,而且还可在参与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以愉悦的心情度过晚年。 4、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6 (1)社会撤离理论 又叫脱离理论。它认为认为,老年人年事已高、身心衰弱,不适合继续担任社会角色而应该撤离社会,这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会。其代作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合著的《年事日增》。其观点如下: ①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社会撤离理论的生理基础; ②老年人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期盼死亡,其心理不适合不断的发展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