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华为的战略管理与经营模式再造

分析华为的战略管理与经营模式再造
分析华为的战略管理与经营模式再造

分析华为的战略管理与经营模式再造

2010-12-29 作者:沈伟文章来源:论文图书馆

摘要:我国著名的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华为公司为何能在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金融危机中高速成长,这与华为公司有着英明的战略决策与灵活多变的经营模式分不开。华为人在竞争中究竟应用了怎样的战略与经营模式呢,通过以下分析或许我们能找到些答案。

关键词:战略再造

我国信息经济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通讯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巨大发展空间。使此类企业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华为公司是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老大,在它近几年的发展中同样受惠于此,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不足6亿美元到09年的215亿美元,使其成为具有与IBM、思科等著名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

当然,华为的成功经营,不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在面临机遇的同时,华为经历着从上至下,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革新,正是战略调整与经营模式的再造,使得华为取得如今的成就。

1 华为战略分析

华为从创业之初到成长、再到如今的成熟随着阶段的不同与环境的变化,他与时俱进的调整着战略,这里我主要基于产业层面运用波特理论分析华为的战略管理,研究华为的内部创造。

1.1 波特的成本领先战略代表企业拥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专注于制造与生产效率的满足以及成本的降低。华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在于,以规模经济提高制造效率,加强品质控制和提升量产速度,并借助成本优势来形成进入障碍,是一种“生产导向”或“成本导向”为主的经营形态。成本领先战略关键成功因素在于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取得规模经济以及生产制造上的效率。华为公司成本优势的来源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专利技术,自动化组装,原材料的优惠待遇,低成本的设计,有利于分摊研发费用的销售规模,低的管理费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其他的因素。

1.2 波特的专一化,集中一点战略针对某一购买群,产品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采用差异化战略,公司在目标细分市场需求差异化,往往集中努力于一点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满足目标细分市场中的特殊需要。华为移动正是采取了专注3G研发的专一化,集中一点竞争战略,为后来在激烈的通讯市场竞争中取得不败打好了基础。据Gartner数据,1996年至2004年九年间,全球平均每年2G和

2.5G设备销售收入约400亿美元,手机660亿美元,两项之和超过1000亿美元,总共算起来,2G时代九年总产值达到了10000亿美元。而华为移动没有只顾及到眼前利益,而是放眼未来,通过避开竞争激烈的2.5G市场,把技术门槛更高的3G终端作为自己进入手机市场的突破口。此战略需要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作为国产品牌的3G先锋华为集中企业所有资源参与3G研发。据不完全统计,华为在3G

的研发中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投入研发人员3500多人。加上华为比起其他厂家原先就具有的优势,在与运营商的定制和手机的自主研发上华为完全可以和像NOKIA、MOTO这样的主流3G终端厂家抗衡的能力。同时凭借着自己与中国移动、联通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无疑会在3G终端上赢得国产手机在2.5G市场上失去的领地。早在1995年,华为就开始启动3G的关键技术研究,1998 年则正式开始进行商用系统研2005年华为将在3G终端上投入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预计在全球市场上营收至少达到7亿美金(约合57.8亿元人民币)。这么多年下来,通过集中企业所有优势,取得市场先机。

1.3 波特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代表企业拥有技术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比如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类企业专注于技术的专门研究和积累以及创新发展,并有能力将这种技术转移和应用到产业领域,并参与产业技术标准和规格的制定,这种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上的利基,并形成进入壁垒。比如新产品革新,技术的卓越性,功能的完善性,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带来的差异化,通过技术差异化建立竞争优势,设置一个更高的进入技术壁垒,从而使竞争对手克服起来很困难。与这些跨国企业不同,华为是做系统出身,在做手机、小灵通和数据卡之前,它的客户基本就是运营商。在给移动运营商提供基站、交换机等设备和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过程中,华为发现运营商不仅需要这些系统设备,更需要一个从系统到终端手机的完整的解决方案。不少运营商都是希望华为在制定系统设备的同时,可以在把服务延伸可以在系统到端,端到端的领域。于是,华为在当初进入终端的市场时,就没有把手机与系统设备割裂,就是把手机作为网络系统设备的延伸。正是基于此,华为直到2003年才根据用户对终端需求量的增多成立独立的手机业务部,正式开始了手机的征程。通过在终端手机的介入,完善系统设备和对于对运营商的服务,让华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为主动的地位。

2 华为的对内的经营模式的再造

在成功的战略指导下,华为在对内的经营模式上进行了整改与创新。

2.1 改造管理华为的最高领导层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改造华为内部管理,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

通过管理的提升,华为的未来发展能够超越对单一竞争要素——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依赖,而且不以盲目的低成本制造为立命之本。华为了能够成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商业机构,管理层建立了《华为基本法》以确立宏观管理的架构,再通过一系列的子法对其进行描述,然后引进非常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管理目标能够真正实现。华为在1998年锁定IBM 为自己通向世界级企业道路上的学习榜样和战略合作伙伴。华为首先确定业务模式由电信设备制造商向电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型,以充分发挥华为产品线齐全的整体优势。这样也可以借鉴IBM自1993年以来业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大约50位IBM管理咨询顾问进驻华为,在前后5年时间内,华为为此投入约5000万美元改造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华为还组建了一个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顾问的工作。

2.2 改造流程华为与IBM的合作项目——“IT策略与规划”在1998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的主要内容与核心目的是规划和设计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流程和所需的IT 支持系统,由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财务制度和账目统一、编码统一、流程统一和监控统一)等8个项目。

在依靠低成本制造取得一定市场地位后华为意识到,产品成本不仅仅体现在制造成本层面。IBM顾问团队在1999年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领先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①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行业领先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为94%;②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跨国公司平均为9.4次/年;③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约为10天。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华为在2000年引入IBM集成供应链管理,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部,它包括生产制造、采购、客户服务和全球物流。

2.3改造企业文化华为公司等级森严,缺乏沟通文化,导致试图通过各种组织调整和会议来解决问题。很快,公司领导层公司领导层意识到,华为过去赖以成功的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现在变成了管理变革的阻碍。

在2000年,公司领导层提出了著名的“灰色理论”,即在坚持原则和适度灵活中处理企业中的各种问题。在2002年初对总监级以上的高级管理者进行了封闭培训,并且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讲授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西方哲学思想。公司领导层希望借此开拓高层的视野,重塑他们的思维模式,为管理变革的深入推进打下思想基础。

在选择自己的企业文化问题上,公司领导层强调东方智慧固然重要,但要实现华为的国际化,必须实现“道术合一”;华为要超越“体用之争”,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制度才是企业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而这种企业文化与制度的融合过程本身就需要人的职业化。华为借助一系列手段,如任职资格制度、5级双通道职业发展路线等,来推动员工职业化水平。最终,华为的员工职业化与管理变革成为一个方向上的两条线。职业化的人与管理创新之间的“排斥反应”大幅度减少。

综上所述,华为公司的成功有着必然性,因为他在经营中针对自己的企业与产品特点正确运用了战略与经营模式。当然,企业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华为人还要考虑如何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进一步的发展,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如何进入世界通讯设备制造与运营商的第一梯队中,这对华为人的战略与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否则就面临被吞并的风险。当然我对华为未来更加憧憬,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华为的全球化战略》.项兵.《长江》杂志.2009年.

[2]《华为的集团战略管控解》.白万纲.《董事会》.2009年.

[3]《华为的企业战略》.文丽颜.2006年.

华为的战略控制管理

:2009-7-14 10:55:53 作者:白万纲信息来源:《董事会》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在行业衰退显著的2008年度里,华为仍然取得了增长40%的不俗业绩,充分彰显了数年来华为强化集团战略管控的成效

目前,对于危机条件下未来世界和中国经济的走势,各方精英众说纷纭,对L、U、V、W型经济走势的争论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对于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而言,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加强集团战略管控显得极为重要。

竞争战略鼻祖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配称”才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最核心因素,而运营效益是必要而不充分的。迈克尔?波特认为,日本企业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实际营运优势成功崛起,但是因为战略的缺失,导致日本企业整体竞争力下降以及日本经济的衰退。由于本来就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在危机来临时,更普遍缺乏重新进行战略定位的能力,这使得日本企业深陷困境。

日本企业的前车之鉴,中国企业勿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企业集团需要加强集团战略管控,并从标杆企业集团在危机中的集团战略管控做法中寻求借鉴。而在应对危机、强化集团战略管控方面,做得较好的中国企业,华为显然是其中之一。

华为的逆势增长

2009年4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了2008年年报。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7%,也超过之前17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预期。净利润达到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率6.28%。海外收入的比例上升到了75%,位列全球前50大运营商中的第36家。同时在标志企业健康程度的相关指标上,华为也表现良好。

40%的增长速度与华为一贯的成长速度基本吻合,但是如果相对比行业内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的年度业绩,就可知华为成就的来之不易和春风得意。2008年,爱立信净收入减少40%,诺基亚西门子亏损3亿欧元,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北电更是一塌糊涂。在行业前列的几位巨头之中,只有华为一枝独秀、分外妖娆。

华为集团战略管控的关键解读

华为的逆势增长,是其长期以来规范管理、改造流程、塑造企业文化和追求全球化发展的结果。比如,《华为基本法》是中国第一部总结企业战略、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的“企

业宪法”;华为引入西方大企业的优秀实践,与IBM、HAY、PWC、埃森哲等西方公司展开合作,在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

在集团战略管控方面,华为带给我们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巨资投入研发,确保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量公布的数据和走访的事实表明,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外向型企业举步维艰,而这其中,尤以OEM等简单制造企业受冲击最大,相对来说,有自有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受冲击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微笑曲线”的两端企业要好于中间企业。这从反面证明了,从制造向创造、从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是中国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必然。

华为走在了我国企业的前列,其多年在研发人员和资金的巨额投入,和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使企业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华为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华为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达到25000多件。2008年,华为总共提交了1737项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松下(日本)和飞利浦(荷兰),成为PCT国际专利申请第一大户,中国企业第一次在该排行榜名列榜首。

更值得国内企业集团借鉴的是,华为一直贯彻“领先半步策略”,避免研发人员只追求技术的新颖、先进而缺乏市场敏感,华为一直坚持研发战略要从“技术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规定每年必须有几百个研发人员转做市场,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人员转做研发。与此同时,华为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运作模式。从2000年开始在企业内部进行集成产品开发的变革,把以前由研发部门独立完成的产品开发,变成跨部门的团队运作。任何产品一经立项就瞄准市场和客户需求,并成立开发、服务、制造、财务、采购、质量等人员组成的团队,确保产品一推到市场就满足客户需要。

金融危机对成本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华为也提出了降低运作成本的要求,包括引起轩然大波的鼓励员工辞职事件,但是,2009年初任正非明确提出:必须确保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投入,确保对未来的投入。

华为的做法与美国优秀企业不谋而合。美国企业吸取了上一次经济不景气期间的经验和教训。为了保持未来的竞争力,美国企业尽管采取了裁减员工、削减资本支出等措施降低成本,但却维持甚至增加了研发投资。如,微软尽管销售收入几乎没有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研发投资增长了21%;英特尔(186,0.00,0.00%)2008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下滑了90%,2009年其研发预算仍然高达54亿美元;3M过去15个月裁减了4700名员工,今年其资本支出将减少30%,但研发预算将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芯片厂商飞思卡尔第四季度营收下滑了近40%,但研发投资下滑幅度只有6%。

决策权前置,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集团战略管控的立足点就是要对前线的市场信息有充分及时的了解和把握,华为则把它推向极致,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2009年1月,在销服体系奋斗颁奖大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明确提出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他提出:

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

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

任正非对于后方机关不了解前线却拥有太多的权力与资源、设置了许多流程控制点而且不愿意授权、官僚主义及教条主义等现象给予了无情的抨击,明确提出将指挥所放到听得到炮响的地方去,把决策权根据授权规则授给一线团队,后方起保障作用。要以需求确定目的,以目的驱使保证,一切为前线着想,从而精简不必要的流程,精简不必要的人员,提高运行效率,为生存下去打好基础。

正如任正非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华为过去的组织和运作机制是“推”的机制,是靠中央权威的强大发动机在推。现在,要将“推”逐步转换到“拉”的机制上去,或者说,是“推”、“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机制。

搭船出海,全球合资

我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很多企业也都做了国际化的勇敢尝试,比如联想、TCL等,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以并购为目标和手段的国家化效果并不好,一方面引起了并购对象所在国的高度敏感和猜忌,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化经验和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不足,并购后的整合和运营效果都并不理想。反倒是,华为的“搭船出海,全球合资”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欢。

考虑到通信行业标准化程度非常高,主流标准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华为采取“搭船出海”的策略,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华为目前已加入了91个国际标准组织,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00多个职位。通过了欧洲发达国家运营商的严格认证,已达到其主要供应商的要求,赢得了欧洲市场的拓展。

2008年华为75%的销售额都来自海外市场,这与其长期以来实行海外合资的经营战略密切相关。

华为这几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海外合资活动,如:2003年3月20日,华为与美国3Com 公司宣布成立全球性的合资公司——华为3Com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8月,华为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组建了另一家全球性合资公司。2006年2月,华为与电讯巨头北电网络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现在,华为建立起了一对多、多对多的全球合资体系,任正非期望能够以全球视野把握好合资公司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平衡。

化危为机,进一步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大家都知道“危”中有“机”,但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够、都敢于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大多数企业毫无例外地实行紧缩战略,且看华为的例外好戏。

正当国际电信设备巨头还在思考如何渡过金融危机之时,华为却开始酝酿一场美国市场的“抄底”行动。2008年10月,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表示,华为原计划暂缓在北美市场拓展,因为这一成熟市场难以渗透,但现在是突破良机,华为已持有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Wireless的合同,在过去18个月中,公司在美国的雇员数量也已从200增至500人,公司还聘请大量美国本土员工充实领导阶层。

金融危机给了华为一个最佳的市场机会。虽然国际电信巨头在美国电信设备市场上已根深蒂固,但金融危机会让其市场和销售策略变得保守,而且这些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要对每季度业绩负责,有短期回报压力。而华为完全可以通过灵活的价格和市场策略进行市场渗透。

华为在海外真正赚钱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拿下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抢占制高点的好处不言自明:一是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一般也来自发达国家,华为可借此熟悉客户;二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危机中的集团战略管控三步法

卓越的集团战略管控,帮助华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制订新的发展方向及战略举措,以求最终能够创造更大的整体价值和整体竞争优势。

华为的做法虽然有其独特性,但值得思考和借鉴。对于所有企业集团而言,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应对危机所带来的挑战,真正化危为机。

识别危机:识别影响企业的外部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确定决定企业未来的产业环境以及一般环境的重要因素及其变化。只选择最重要的而且是不确定的变化环境因素进入情景规划。直接因素是产业环境因素,间接因素是一般环境因素。

评价危机:通过分析间接因素对直接因素的影响,判断直接因素发生的趋势及概率,评价直接因素各变化趋势的战略重要性。

应对危机:根据各直接因素趋势的发生概率和战略重要性,绘出危机情景规划矩阵。

根据不同情景制定不同的战略:依据战略上重要而且发生概率大的直接因素变化趋势,制定基本战略方案。依据战略上重要而可能性不大的直接因素变化趋势,制定备用战略方案。对于战略上不重要的因素,无论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在战略管理中都可以不予考虑。

本专栏作者为华彩咨询集团执行董事、中国首席母子公司管控专家白万纲先生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一、公司简介 (4) 二、企业使命 (4) 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5)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L (5) 1、政治环境 (5) 2、经济环境 (5) 3、社会文化环境 (6) 4、科技环境 (6) 5、环保因素 (6) 6、法律环境 (6) (二)微观环境分析 (6) 1、产业的寿命周期 (6)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7)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8) (一)企业资源分析 (8) 1、人力资源分析 (8) 2、物力资源分析 (9) 3、财力资源分析 (10) 4、技术资源分析 (11) 5、信息资源分析 (13) 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3) 1、S—优势 (13) 2、W—劣势 (14) 3、O-机会 (14) 4、T-威胁 (14) 六、公司战略建议 (15) 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15) 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15) 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15) 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16) 七、参考文献 (16)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完整版)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公司SWOT矩阵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公司SWOT矩阵分析 一、企业背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优势(S): 华为公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1.业务排名: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186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8892件,海外专利9279件。已获授权专利17765件,其中海外授权3060件。在LTC/EPC领域,华为基本专利数全球领先。另外,2008年华为首次位居PCT申请量榜首。 2.产品和技术: 华为人最引以为豪的竞争力之一,当属研发,在国内同类厂商中,华为在这方面的实力是公认的首屈一指。 华为能在高端市场上站住脚靠的是自主研发了全球尖端核心技术。华为是“世界少数几家能提供下一代交换系统的厂家”。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3G坐拥数项行业创新。其出品的通讯产品大多是基于自己研发的独立产权产品,能够全面呼应顾客的需求。 3.成本优势: 华为的客户化定制能力这个指标在2007年全球20

个重点国家客户满意度条查结果中超过爱立信。这主要归功于华为庞大的研发队伍。而定制化能力强,首先就是要大量聘用研发人员,研发人员的成本也成为竞争的关键。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1.5倍,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华为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4.立足中国用户,本土化的服务:对于国内,华为立足中国用户,做本土化的服务。中国不仅是全球网络设备需求增长最迅速的地方,同时也在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的网络设备供应基地。针对国际巨头相继涌入中国,企图瓜分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华为利用自己身为本土化企业的天然优势,在符合主流技术标准的基础之上,做针对国内用户特殊业务需求的开发。对于国际业务,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6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华为还在海外设立了28个区域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5.研发投入: 2010年后华为加大了研发投入,年度研发费用达到16556百万元,同比增加24.1%。投入51000多名员工(占总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并在美国、德国、印度及中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宁波理工学院 《供应链管理》 选修课程期末大作业 题 目: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组员姓名及学号:

任课老师:葛洪磊 完成时间:2014.5.25 目录 1.供应链及其管理的概念 (5) 2公司背景 (6) 2.1发展历程 (6) 2.2宜家的机构组织 (7) 2.3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8) 3华为案例分析 (8) 3.1内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8) 3.2.外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9) 3.3华为公司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效果 (10)

4. 华为国际市场分销状况 (11) 5.华为前阶段在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 (15) 6.同类型企业的供应管理 (16) 6.1.中兴通讯介绍 (16) 6.2.中兴全球供应链机遇与挑战研讨 (17) 6.3.供应链全周期管理 (20) 7.华为的ISC供应链管理体系 (22) 7.1华为供应链的调整 (22) 7.2华为供应链变革存在的挑战 (23) 引言 目前,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竞争已由产品竞争逐渐转移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管理以其优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出众表现,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跨国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刚刚起步,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优秀

跨国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了供应链绩效、控制了隐形的运营费用,使拓展后的供应链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运行模式。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使得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整个世界作为资源配置的大舞台,生产资本向全球流动以及由它所带动的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跨国经营的企业为了通过国际性运营得到最大收益,就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把合适的国家变成它的产品生产线,结果是导致竞争的全球化。如果跨国公司要想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战略调整,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供应链协同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实施有效的跨国供应链管理(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对于赢得这场全球化竞争至关重要。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使命1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华为为所在国家不仅带来直接的纳税、就业促进、产业链带动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ICT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引 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公司SWOT矩阵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公司S W O T 矩阵分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公司S W O T矩阵分析一、企业背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优势(S): 华为公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1.业务排名: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186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8892件,海外专利9279件。已获授权专利17765件,其中海外授权3060件。在LTC/EPC领域,华为基本专利数全球领先。另外,2008年华为首次位居PCT申请量榜首。 2.产品和技术: 华为人最引以为豪的竞争力之一,当属研发,在国内同类厂商中,华为在这方面的实力是公认的首屈一指。 华为能在高端市场上站住脚靠的是自主研发了全球尖端核心技术。华为是“世界少数几家能提供下一代交换系统的厂家”。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3G坐拥数项行业创新。其出品的通讯产品大多是基于自己研发的独立产权产品,能够全面呼应顾客的需求。 3.成本优势: 华为的客户化定制能力这个指标在2007年全球20个重点国家客户满意度条查结果中超过爱立信。这主要归功于华为庞大的研发队伍。而定制化能力强,首先就是要大量聘用研发人员,研发人员的成本也成为竞争的关键。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倍,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

华为集团SWOT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SWOT分析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华为语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华为公司的SWOT分析如下: 一.S分析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强手如林的电信行业征战多年的华为,自然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从一开始,华为就着力从研发、渠道、服务等多个方面树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排名: 2009年1月27日,WIPO在其网站公布2008年全球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专利合作协定)申请量。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1,737件PCT申请,由去年的第4位(1,365件)一路直上,首次雄居PCT申请量榜首。 2.产品和技术 华为人最引以为豪的竞争力之一,当属研发,在国内同类厂商中,华为在这方面的实力是公认的首屈一指。华为能在高端市场上站住脚靠的是自主研发了全球尖端核心技术。华为是“世界少数几家能提供下一代交换系统的厂家”。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3G 坐拥数项行业创新。其出品的通讯产品大多是基于自己研发的独立产权产品,能够全面呼应顾客的需求。华为利用自身在IPD、CMM方面的管理优势和产品开发的后发优势,在产品的系统设计、扩展能力以及业务特性等方面满足宽带城域网络和企业网络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易于扩展的解决方案。采取基于共享器件/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全部数据通信产品采用统一的VRP通用操作平台和iManager N2000/Quidview网管系统,保持持续的ASIC系列芯片的开发投入,不断推出性价比更优的解决方案与产品。 3.低价优势 国内低廉的劳动力使得华为在产品成本上比国外厂商更具有价格优势。 4..立足中国用户,本土化的服务,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全球网络设备需求增长最迅速的地方,同时也在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的网络设备供应基地。华为显然对这一点有着清晰的认识: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是中国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华为于1987年注册成立,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在2012年营业额为2202亿元人民币,以微弱差距位列爱立信之后,继续保持世界最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位置。根据2012年第四季度统计,华为是世界第六大手机制造商,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曾经一个为其他公司代工生产交换机的小工厂何以能发展成现在这个全球顶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呢?它未来的发展又会如何呢?下面就让我通过战略管理中的四要素分析来一窥端倪吧! 一、产品与市场范围 华为公司的产品主要就是通信设备领域的相关产品及服务,按不同的客户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运营商产品,企业产品,消费者产品。其中运营商产品主要就是为像中国移动这类公司提供的基础通信领域的设备、方案和服务;而企业产品主要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至于消费者产品线则是主要提供供个人使用的智能通信设备,譬如:智能手机,上网卡等。 华为的市场范围则可大致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若细分则会有成熟市场(类似欧美,日韩等市场)和发展中市场(例如金砖国家市场,非洲,独联体等市场)。

二、增长向量 华为公司一向致力于实现“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公司使命。因此华为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制定自己的市场渗透和产品开发战略。 鉴于华为在全球运营商产品市场的巨大业绩份额,华为应首先巩固其现有的市场地位,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通过更好的营销方式和现有的产品对运营商进行市场渗透,以保持该领域的领先优势。其次由于华为看到了近年来的运营商产品市场的总体不景气,而消费者产品市场的需求巨大,因此华为推出了诸如Ascend系列的智能手机、Mediapad系列的平板电脑等全新产品,以期求得在消费者产品这类新兴市场上的业绩突破。 三、竞争优势 华为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技术研发优势:华为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其8万多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截止2012年3月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0568件。其中不少是行业中的核心专利,这些都构成了华为的产品技术优势。 2. 成本管理优势:华为拥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员工,这些员工工资往往只有欧美国家 企业员工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又比他们有更多的法定工作时间,这节省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源成本;其奉行的本土化战略也为其节省了大量时

谈华为的经营战略模式

摘要: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华为的成功,商界和学术界有着相对一致的分析,其最初期的腾飞主要是源于特定的历史机遇和领导者的领袖智慧。华为所取得的成就,使其成为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家所效仿的对象。特别是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模式”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样板,也是许多华为全球竞争对手所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从华为的历史、领导者的智慧、企业文化、战略思维、经营模式等为着眼点,分析华为在运营方面的一些创新性认知,以及在进入21世纪之后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的奥秘。关键词:前言关于华为公司,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信息资讯中广为流传着其创业历史、领袖智慧、企业文化、基本法、战略营销等。神秘的华为有着神奇的吸引力。20xx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20xx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这使其进一步稳固了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的位置。而一旦在20xx年继续保持20%的增长,华为将在规模上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华为不仅实现了营收近两倍的自我超越,还实现了营收规模逼近市场龙头爱立信。在三大业务领域,华为电信网络销售收入达到1229亿元,同比增长23.0%;全球服务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28.6%;华为终端20xx年发货1.2亿台,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4.9%。在美国、日本等市场均实现超过100%的增长率。是什么使华为在通讯这个天然的全球最激烈的角逐场成为一支全球的力量呢?这都要归功于华为的战略和经营模式的成功。一、华为的历史华为的成长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任正非。任正非1944年出生于贵州安顺,祖籍浙江浦江。1968年,任正非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14年后以副团级身份转业来到深圳,与朋友创建了华为公司,经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报警器、气浮仪开发生产及相关的工程承包咨询。华为最初主要代销香港产hax交换机。当任正非发现华为依靠贸易模式不能真正与跨国公司竞争时,他开始将精力集中于研发与核心技术。华为在1992年研制出一台小型交换机。在1994年11月,c&c08大型万门程控交换机诞生,并在首届中国国际电信设备展览会上取得较大成功。那一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超过了亿元。从1995年开始,任正非就已经把成为世界第一流企业定为华为的发展目标,成功占据市场后,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思想也就变的越来越清晰。然而,面对国外诸多列强的角逐,华为毅然的抵制住了“市场换技术”的诱惑,走上了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1996年3月,华为建立了《基本法》,在这部《基本法》下涵盖了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控制政策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基本法》的推行,华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每年超过10%的研发投入,使华为开始逐步走上了国际化品牌的道路。为巩固好自己的研发体系,华为每年都从中国的重点大学招揽优秀人才。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大约有3000名毕业生加盟华为。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后被华为录用,一名新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年的综合收入可高达10万元。当时,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7岁,超过9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公司拥有数千名博士,并在1996年建立起博士后流动站。 二、领导者的智慧和所有创业期企业一样,华为得以把握历史机遇的最重要成功因素也在于领袖智慧,具体表现为任正非对巨大市场潜力的前瞻性把握、对长期发展目标的执着追求、对具体经营模式的不断调整。无论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华为从进入电信设备产业、到大规模深入数据通讯和无线通讯领域,一直紧贴着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尽管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华为前期在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营运方面的种种作为,在特定历史时期也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而这一切,在经营及管理仍无法完全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理性化的华为(也被一些局内人或旁观者评述为相对专制独裁),无可否认主要是取决于任正非先生的个人远见、执着和智慧,以及其对整个机构运作的控制和把握。任正非坚持企业人力资本增值一定要大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知识资本化”原则,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华为根据员工的才能、责任、贡献、工

华为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战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文件华为司发公司政策【2015】231号签发人:任正非 华为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战略 一、目的 明确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战略,指引公司相关业务规定与流程制定、业务运作和组织文化建设,推进公司质量管理,支撑公司实现持续有效增长、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各类子公司。 三、华为公司质量目标 让??????成为???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 四、华为公司质量方针 时刻铭记质量是华为生存的基石,是客户选择华为的理由。 我们把客户要求与期望准确传递到华为整个价值链,共同构建质量; 我们尊重规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我们发挥全球员工潜能,持续改进; 我们与客户一起平衡机会与风险,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为承诺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持续不断让客户体验到我们致力于为每个客户创造价值。 五、华为公司质量战略 ( )华为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我们价值主张和品牌形象的基石,也是我们建立长期及重要客户关系和客户粘性的基石。

( )打造精品,反对低质低价。以最终用户体验为中心,从系统、产品、部件、过程四个维度构建结果质量、过程质量和商业环境口碑质量。 ( )借鉴德国、日本质量文化,与华为实际相结合,建设尊重规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 )把客户要求与期望准确传递到全球合作伙伴并有效管理,与价值链共建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 )尊重专业,倡导工匠精神,打造各领域世界级专家队伍。 ( )人人追求工作质量。不制造、不流出、不接受不符合要求的工作输出;不捂盖子、不推诿、不弄虚作假、基于事实决策和解决问题。 ( )落实管理者质量第一责任,基于流程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大质量管理体系。 六、责任人与解释人 本政策由公司总裁批准,管理责任人为公司质量与运营部部长。对本政策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公司质量与运营部部长。 七、生效日期 本政策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八、版本记录

华为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于华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分析 院(系、部)名称:商务管理系 专业名称:财务会计教育 学生姓名:倪爽 学生学号:9115110414 2014年 05月 15日

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功能的具体化,一方面有关企业生存的各个部门都需要设定目标;另一方面,目标也取决于个别企业的不同战略。通常要从盈利能力、市场、生产率、产品、资金、研究与开发、组织、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方面考虑。战略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即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 一华为企业的战略目标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华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华为承诺“我们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成为公众用户以及企业用户的综合业务提供商。 1、客户战略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2、国际化战略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华为采取“搭船出海”的策略,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华为目前已加入了91个国际标准组织,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00多个职位。通过了欧洲发达国家运营商的严格认证,已达到其主要供应商的要求,赢得了欧洲市场的拓展。 3、技术战略 华为一直贯彻“领先半步策略”,持之以恒的战略研发投入,要走技术独立的路,反驳“唯技术论”,直接购买技术、合作开发。巨资投入研发,确保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 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4、制定人才吸收战略 目前华为正大力扩展海外市场,其第一要素即人才需求,华为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必吸收更多的高端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等人才。同时注重国内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吸收更多的创新技术人才等。 二华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际市场营销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华为案例分析 一、华为国际营销战略分析 (一)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二)华为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从华为的产品性质来看,在国际市场上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1、政治环境分析 作为一种跨国界的经济与贸易行为,国际营销脱离不了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的制约。世界各国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政治局势,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条约,公约及协定等,使得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开展营销时,面临不同的情况,也使得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是缩影考虑的因素差异较大。鉴于此,华为在从事国际营销时,在全面了解各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寻求当地的合作者,利用当地合作者在东道国的关系和影响,增进企业对东道国社会各方面的了解,从而减少政治风险。 (2)政府搭台—跟着外交路线走 (3)借助融资伙伴的力量 2、文化环境分析文化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已渗透于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环境正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核心因素。华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跨文化管理: (1)实施本土化策略 (2)文化规避策略 (3)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 (三)华为国际化战略的路径选择 华为国际化采取的是务实的“先易后难”的战略。华为的任正非是“学毛标兵”,他的国际化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海外”翻版。华为的国内市场也是通过先做县城再做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创建起来的。 华为“先易后难”的发展道路具有两层含义:在国内,华为通过先做县城再做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创建了企业的国内市场;在国外,华为避免与欧美跨国公司争夺欧美市场,迂回侧翼地把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企业国际化的起点。 1996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漫长之旅,起点就是非洲、中东、亚太、独联体以及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在经过长达10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磨砺和考验后,华为的产品、技术、团队、服务等已日趋成熟,完全具备了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竞争的强大实力。华为才陆续登陆欧洲、日本、美国市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先易后难”的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四)华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1、市场细分 华为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根据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将目标市场分为俄罗斯市场、拉美市场、非洲市场、欧美市场。 2、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根据华为对市场的细分,在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资源条件、产品市场的性质,选择首先将俄罗斯和拉美作为目标市场,制定一套营销方案,集中力量争取在这些目标市场上占有较高份额。同时,华为的市场定位是“业界最佳设备供应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姓名:李书生 学号:Z 专业:自动化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1)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核心资源 一是企业文化:华为公司以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二是技术创新:华为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每年保证销售额的10%作为研究经费,华为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华为持之以恒的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 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使命1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华为的战略与经营模式分析1

华为的战略与经营模式分析 四川大学项目管理:张放 指导老师: 郝勇 摘要: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它实施全球化战略通过全球运营、研究开发等战略以及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即组织变革、流程重组、降成本等战略使其成为国内通讯设备制造厂商中增长势头最猛的企业之一。其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它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它的“狼性文化”上,并形成了自己在电信设备制造行业的独特竞争优势,至今全球有超过1.5亿电话用户采用华为的设备。华为实施的战略追求是实现客户的梦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护客户的投资,降低客户的资本开支和运营成本,提高了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战略管理全球化战略经营管理模式 引言: ?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华为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华为每年将不少于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长期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据国家专利总局统计:华为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其中的85%属于发明专利,专利申请连年高于100%增长,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三年内

获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TELLIN智能网荣获一等奖,光网络与GSM系统分获3项二等奖。华为为什么要投入如此之多的经费到研发新产品中去,这与其战略管理以及经营模式密不可分。 一、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目前正专注于3G(WCDMA/CDMA2000/TD-SCDMA)、NGN、光网络、xDSL、数据通信等几个领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努力成为这几个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华为目前有员工24000多人,其中外籍员工3400多人。2003年,华为的销售额为317亿元人民币。2004年实现销售额462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额22.8亿美元。到2008年预计海外订单销售额计划达220亿美元。 据世界权威电信咨询机构Dittberner公司统计,华为NGN 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8%,全球排名第一,交换接入设备全球出货量连续3年居第一;据Gartner公司统计,华为DSL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据RHK统计,华为光网络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华为是全球少数实现3G WCDMA商用的厂商,

华为集团公司战略分析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1. 公司情况介绍 (2) 1.1. 公司发展历程 (2) 1.2. 公司近年财务情况 (4) 1.3. 公司组织架构 (5) 1.3.1. 公司股本构成 (5) 1.3.2. 公司治理架构 (5) 1.3.3. 公司组织架构 (8) 1.4. 公司的业务与规模 (9) 2. 外部环境分析 (10) 2.1. 通信行业环境分析 (10) 2.2. 竞争对手分析 (11) 2.3. 华为公司的外部机遇与威胁 (12) 3. 内部环境分析 (13) 3.1. 华为公司价值链分析 (13) 3.2. 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14) 4. 华为的战略选择与评价 (15) 4.1. 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15) 4.2. 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 (17) 4.3. 华为具体战略举措 (17) 5. 产业内的多元化发展 (18) 6. 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 (20)

1.公司情况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1.1. 公司发展历程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 ?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华为经营模式分析

华为经营模式分析 在华为公司近几年奇迹般的急速崛起中,华为总裁任正非依靠华为资产的大量积累和资本的快速增值,于2011年以11亿美元的身价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同时在2011年7月最新发布的《财富》全球公司500强中,华为位列第351位,在2010年397位的基础上显著跃升。 透过华为业绩的大幅提升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系列的崛起的背后,必定存在着一些适用可行的“华为准则”。下面,我们将从三个大方面对我们所提到的“华为准则”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注:即对案例后面三个问题的个人看法和思考。 (一华为的经营管理体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华为公司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形成了既设有公司总裁,又下设公司董事会董事长的管理模式。按照华为的管理架构设置,任正非担任公司总裁,主管公司内部事务;口才和风度俱佳的孙亚芳则担任华为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和高级副总裁,主管华为的外部工作,从此形成了“左非右芳”,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的经营管理架构体系。在这个独特的经营管理架构体系中,任正非是委托人的身份,而孙亚芳则是一个代理人的身份,以这样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构建起了华为高层。 这种打破常规的管理架构,虽然在一些人看来有悖于“一山不能容二虎”的思维常规,但是正是这种任人唯贤,“引狼入室”的管理思维 才使得华为在如此大规模的运行模式下还井井有条。在华为总裁任正非看来,他自己不善于交流,也不喜欢出现在公共场合;而孙亚芳则风度口才颇佳,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10年10月6日公布的“最有权势女性”年度榜单,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荣居榜首,唯一上榜的中国女性正是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福布斯》评价说:世界的电信领域正在从西方向东方倾斜,而孙亚芳将同华为一起引领这一潮流。华为最让竞争对手胆寒的是它严密的市场体系,而不完全是技术优势,与对手在技术上差不多的情况下,华为能通过市场获得更大的优势。华为近两年在营销人员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 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 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 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 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企业战略管理大作业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修订稿

企业战略管理大作业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XXXX大学 战略管理结课案例作业 作业题目: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所在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 小组成员: 成员分工: 1、PPT设计制作和资料收集,; 2、公司简述,; 3、外部环境分析,; 4、内部环境分析,; 5、SWOT分析,; 6、战略选择与制定,; 7、战略实施方案,; 6、战略评估与控制,。 任课教师: 作业提交日期: 201X年2月18日

1.公司情况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1.1公司发展历程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 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