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最新热点时评10则

2017年11月最新热点时评10篇

网络时代,如何安放一碗泡面在经历五年销量连续下跌后,以方便面、冷冻食品等为主体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筑底复苏。近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业内人士认为,以创新推动健康转型和价值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方便食品“东山再起”的最大考验。

时评

碗热气腾腾的泡面,是很多人从孩提时就挥之不去的味蕾记忆。春运神器、加班拍档、创业伴侣、上网绝配……方便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饮食符号,而是见证着我们的一段段生活。在里约奥运会上,马龙和张继科取得优异表现,奖励是教练刘国梁亲手煮的方便面;在创业初期,阿里巴巴也曾专门聘请一个能把方便面煮出50种味道的员工。方便面之所以能成为“国民食品”,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时间和效率的重视。中国也因此毫不意外地成了方便面消费第一大国,每年销售400多亿包,相当于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

饮食习惯的变迁,折射了一个社会的发展之路。今天,中国人依然重视时间和效率,同时也更加重视绿色和健康。因此,被贴上“油炸”“添加剂”等标签的传统方便食品,在满足人们绿色生活、健康发展的追求上,就显得力有不逮。长期以来,方便食品所填补的饮食空间,遭受外卖行业异军突起的强烈冲击;多年来产品停留在“加量不加价”的逻辑上,对食客尤其是年轻人的味蕾吸引力不足。销售下滑、市场萎缩,深陷内外交织的发展危机,造成了方便食品行业如今江河日下的困顿。

有人说,作为出行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铁正用“快餐加咖啡”的饮食消费,加速替代绿皮车时代的“花生瓜子方便面”。当绿皮车换成了迅驰的高铁,当小卖部升级成琳琅的超市,当外卖四处开花、网购无处不在,一碗泡面该何处安放?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改革转型才能觅得生机。今年以来方便食品行业的暖意,正来自大刀阔斧的创新变革。在今年报送的创新产品中,60%以上的方便面放弃油炸,降油减盐趋势明显;调味包的“工业味”大幅降低,增加了天然配料和脱水蔬菜的应用;面条形态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荞麦面、土豆面、刀削面、米粉等款式。总体来看,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的方便食品正成为主流,契合消费者健康、营养、安全的饮食理念。这些变化,让方便食品有了“正餐化”的契机。

今年方便食品行业的变化,也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样本。不久前,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提出要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支持推进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落实这一要求,就不能只局限于生产配方的推陈出新,还要着眼于产品理念的更迭,改变人们“方便食品等于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比如,在方便面的老家日本,方便面不仅没有消失,人均消费量反而比中国更高,还专门建了

两座博物馆来展示方便面的发展历史。可见,转变产品观念,从“方便地吃饱”迈向“健康地吃好”,市场依然会对方便食品敞开怀抱。

有位泡面达人,为了寻找完美的泡面,在20年的时间里品尝了40多个国家的5600多种泡面。其实,哪有完美的泡面,只有不断进化革新的饮食。只要产业革新能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那么在人们的餐桌上,方便面就依然会是可供选择的食品之一,这股美味也就永远不会消失。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家委会竞选别成了“名利秀”

如果家委会竞选异化为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关系秀”,不仅有悖于组建家委会的初衷,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家校合作关系,还可能对孩子们输出不良价值影响。

晒名校学历、海归背景、高管职位,比车、比房、比资源……近日,上海一所小学某班级家委会竞选引发热议。残酷的竞争、激烈的措辞,映照着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也促人审视家委会这一沟通平台,思考家校之间的关系问题。

时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从国外的相关实践来看,类似于家委会的相关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国家,家长可以经由家长教师联谊会等类似家委会的平台,表达自己对于学校的政策、课程、人事等问题的意见,参与学校管理。家委会采取竞选的方式,有利于民主参与学校事务、提升家长们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让那些更有时间、更有条件和意愿的家长入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现实中一些家委会竞选,异化为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关系秀”,不仅有悖于组建家委会的初衷,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家校合作关系,还可能对孩子们输出不良价值影响。家委会的“异化”,无疑是不正常家校关系的体现。诚如专家所言,“无论是拼资源、拼人脉来服务学校,还是异化成‘校友会’,都是对家委会的错误理解和实践。”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家委会有助于厘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边界,有

利于学校推进现代治理。但家委会发挥正向功能的前提,乃是家长和学校各归其位,不能越俎代庖。

现实中,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要避免两种极端状态。一种状态是,家校之间缺乏互动,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表现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另一种状态则是,家长过度关心孩子,总是想方设法亲自介入学校管理。构建良性的家校互动可说是当务之急,亟待从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从微观层面改进具体举措,科学设置其职能,清晰划分学校与家庭的权责边界。“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对家长而言,理性认识家委会的作用,怀抱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参与,也才能让这一平台释放更多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应当看到,家委会选举出现“拼爹”“拼妈”现象,根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近年来,无论是“幼升小”等升学挑战带来恐慌,还是教育“抢跑”引发课外培训火热,都说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至关重要的事项,影响极其深远,牵动着无数人心。这提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切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必须想方设法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

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引发很多人的思考。尤其是那些从民间生活中生长出来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时评

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也要看到其内在的光华。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其实,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它照看传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久前,在杭州的一场传统竹制技艺沙龙活动中,有位来自四川的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让人印象深刻。做这样的作品,是对传承人技艺的一次极大的考验,因为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

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心无旁骛的身影。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以另一项非遗项目,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值得让现代人学习。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穷乡僻壤,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因地制宜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制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当地多山,交通是一个难题,当地人就在水路上做文章,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与时俱化,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今天同样值得借鉴。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赓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以公平托起更高质量就业

切实保障公平性,才能敞开机遇之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热度不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新鲜出炉,校园里各类宣讲会、招聘会火热进行……随着新一轮“就业季”到来,有关招聘、就业的话题引人关注。

时评

就业是民生的重中之重。在激烈的职位竞争面前,有人感慨“找工作难”“毕业即失业”,更多人则看重就业公平。现实中,个别单位在公开招聘中存在“因人画像”“萝卜招聘”等现象,一经曝光便迅速引发热议。“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有关部门适时出台规定,既是为公开招聘立规矩、划红线,也是给应聘人员吃“定心丸”。

近年来,无论是公务员考录还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考试,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规定都在不断完善。相关措施的制度化、法治化,核心都指向“公平性”。其实,从严监督、违规必惩,不仅是无声的动员,还是最好的征召。据统计,仅6日一天,就

有25万人报名参加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之所以多年来保持着强烈吸引力,关键就是这项考试始终恪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辜负拥有真才实学的考生。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通过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让真正的英才脱颖而出、建功立业,正是社会所期待的。反之,如果让投机者、违规者、失信者侥幸入围,不仅会给一个单位注入浊流,还可能影响个体对公平的信仰。曾经,某地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乡镇党委书记和委办局一把手,均可向上级提出要求,解决一名子女的工作问题。艰辛备考、“过关斩将”,却比不过少数人捷足先登,类似的违规招聘,令考生寒心,也在根本上损害了社会公平。

近几年,每逢大学生就业季,“史上最难”的字眼时常见诸报端。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95万人,预计明年将突破800万人。尽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就业保持了继续向好的态势,但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切不可掉以轻心。能否破解现实难题,帮助更多毕业生实现更好的就业,事关个体的命运和无数家庭的幸福。而越是“史上最难”,越应千方百计推动就业公平。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说明,就业数量增长与就业质量提升同等重要。因此,除了进一步做好经济转型升级、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还需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而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公平就业尤为关键。只有切实保障公平性,才能敞开机遇之门,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就业稳则人心安。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就业公平,就没有高质量就业,也难以实现出彩的人生。让所有人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通过公平竞争踏上职业道路、施展个人才华,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拥有活力。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在同频共振中“学懂弄通做实”

从身边事出发,努力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变“书面语”为“聊家常”,这样的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增信心、又暖人心。

中共一大会址等多处“红色地标”,参观者络绎不绝,留言簿写满字迹;中央宣讲团报告会现场,气氛庄重热烈,次次座无虚席……最近一段时间,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人们经由重温红色记忆回望初心,通过聆听集中宣讲明晰使命,成为新时代加强理论学习的生动注脚。

时评

前进的脚步,需要精神信念的支撑,也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引。习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懂弄通是做实的前提,怎样高质量地来一次大学习,及时准确地领会把握十九大精神?开展集中宣讲,无疑是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重要方式。

效果是传播的目的,也体现着宣讲活动的魅力。广泛深入、细致生动的宣传宣讲活动,有利于精准传递精神要旨,增强解疑释惑的针对性,从而凝聚党心民心、集聚众智众力。“有高度也有温度,有理论也有实践”,人们注意到,中央宣讲团的成员常在报告会开始前与听众互动交流,既耐心解答疑问,也传授学习秘诀;在一些社区,宣讲员让专家严把理论关、请群众代表挑毛病,努力保证宣讲内容既精准又贴近。“宣讲让我心潮澎湃”“每个问题都讲得很透彻、很清楚”,来自基层的反馈表明,只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宣讲就能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也总是在与生活的相互映衬中变得更有温度。一位干部坦言,面对宏大主题,老百姓可能感触不深,因此宣讲要“落细落小到群众最关心的水表、电表、煤气表上”。过去极不平凡的5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类似边疆地区健康小药箱的覆盖、免费体检的推广,就能直接体现群众的获得感;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果把政策讲得再细一些,大家发展产业的底气会更足、心气会更高。从身边事出发,努力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变“书面语”为“聊家常”,这样的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增信心、又暖人心。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宣传的效果如何,能否帮助大家在思想上“拨云见日”,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以前旅客出行只希望“走得了”,如今升级为“走得快”“走得好”,客运服务单位靠什么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提出解决本领恐慌,到强调“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基层党员干部怎样更好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脚点在行动。以学懂、弄通为基础,结合地区发展和个人工作实际,着力在做实上下功夫,“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正是我们拥抱新时代、激荡新气象的最佳路径。

一位宣讲干部感慨:“我愿做一只百灵鸟,把十九大精神传播到各个角落。”一位聆听宣讲的大学生评价:“这是一次高品质的引领活动。”传与学的同频共振,映照着全社会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我们一定能让大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强大的前行力量。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文化交流,也是文明对话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鉴没有国界。文化的交流,就是用文明的力量去让中美两国拉近距离。

紫禁金秋,晴空万里,北京的天气让人找到了老舍笔下“天堂”的感觉。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8日下午抵达北京后直奔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习和夫人彭在此迎接。一场世界关注的“国事访问+”,在这个历史的遗产、文化的中心开启。

时评

对于特朗普的北京之行,外交部发言人特意用了“礼尚往来”来形容。两国元首虽然要“就重大问题做战略性沟通”,但客人越过大洋远道而来,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了解中国同样很重要。

两国元首夫妇沿故宫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着殿名中蕴含的“和”的中国传统文化。习向特朗普介绍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展示“龙的传人”的自豪与自信。红垣黄瓦之间,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两国元首深度交流的切入口。

中国人待客,讲究“宾至如归”。以文化为切口的交流,让两国元首夫妇的故宫之聚,确有一种邻居家人相会的感觉。在宝蕴楼简短茶叙时,特朗普使用平板电脑向习夫妇展示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这位给习爷爷彭奶奶背过《三字经》的美国小女孩,这一次用中文唱起了“美丽的田野和稻田”。而中方给特朗普夫妇准备的,则是文物修复技艺展示、珍品文物展、京剧表演。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鉴没有国界。文化的交流,就是用文明的力量去让中美两国拉近距离。当初中美破冰之时,尼克松坦言“我们对你们的了解比对月亮还少”,而今中美各领域交流已经大大加深,相互了解要必然深入到历史与人文。

在故宫度过的这个半天,令特朗普印象深刻,“非常难忘”。“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以中国传统文化待客,也能让来宾认识到一个多彩多元的中国。让他们看到中国文化独特的韵味与气质。“止戈为武”“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习曾多次引用的古语中,就折射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而提供的有益启示。无论是“和”“仁”还是“义”,都展示着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形成了中国行动、中国方案。

回看5年,围绕“和”与“合”展开的努力,习重新定义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强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强调中美两国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强调加强对话与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创造性地开辟了“太平洋足够大”的新空间,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其中重要一点是,通过持续的交流,让美国更多地认识到中国独特的道路选择,用习席的话来说,“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当年瀛台夜话讲历史,奥巴马感叹“这辈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如今宝蕴楼话文明,让特朗普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表赞叹。历史和全局、国情和世情,中国的和平发展观、国际秩序观,对于领土和主权完整的信念,坦诚友好地与人交心,尽在其中。

在习夫妇的招待中,有一项是跟特朗普夫妇一起体验文物修复的“托画心”,正所谓“三分画,七分裱”,细节决定成败。远方的客人兴致勃勃,按照要求做完之后,惊讶地连看了好几眼。“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有无数无法割舍的利益结合点衔接,更要有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政治努力,也需有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特朗普的中国之行刚刚开始,不仅两位元首和中美两国人民,整个世界都在关注和期待这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数字经济时代呼唤协同共治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是数字经济时代的行政监管原则,协同共治应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治理机制。

最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的视频《中国热词:英国小哥实测“新四大发明”》在网上热传。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这些让外国人“想带回家”的创新发明,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过,我们在享受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些基于数据和平台衍生的产品,要如何治理、怎样监管?

时评

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身边充满了数字以及围绕数字而形成的经济和商业形态。统计显示,目前全球十五大互联网公司均为平台形式的数据公司;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有60家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而2016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前15位中,也有11家属于平台经济类型。平台经济具有千万量级的商品和服务提供者,更有数十亿级的消费者用户,并对用户形成强大的黏性。平台经济是大势所趋,但如此庞大的规模,仅靠单一力量很难实现有效治理。如果说,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是数字经济时代的行政监管原则,那么,协同共治就应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治理机制。

从政府治理层面来说,协同共治也是适应变革的需要。当前经济生态日益丰富多元,催生了数据智能、网络协同等不同以往的治理模式。这些新治理方式,与行政机关传统的许可、审批、处罚的监管方式,存在着衔接和协同的磨合。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正如习指出的,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在社会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平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平台因其海量的商家和用户以及没有国界、边界的特点,从而具有比传统跨国公司更大的公共性与责任。它们承担着市场主体准入、竞争秩序维护、产品质量担保、合法合规审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消费者维权等方面的职责。以阿里电商为例,平台上的商家约有1500万家,活跃消费者超过5.35亿人,而且有百万境外商家和数以亿计的境外消费者,服务范围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由谁来保障?平台上的秩序由谁来负责?掌握着这些规则和全部数据的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政府与平台利用各自优势协同共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政府监管是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和处罚,具有很强的合法性与公信力;而平台治理则能利用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当前,国家赋予了平台越来越多的依法行使治理权限的职责,平台应从主动治理、数据共享、技术手段等方面,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同治理。比如,巨型平台往往拥有强大的数字技术能力,而政府尽管掌握关键的数据信息,但数据处理和运用能力却相对薄弱。在此情况下,平台可

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政府网上采购、互联网金融监管、网络防攻击能力等方面,对政府部门提供技术赋能。

互联网像电力一样无处不在,可谓“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而数字经济的甘霖,更是“泰山遍雨、河润千里”。顺应这样的趋势,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共治,不仅有助于数字经济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会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接力改革,为养老加上安全阀彻底化解参保者焦虑,既要坚定信心,把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运行状况讲清楚,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又要未雨绸缪,正视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快改革步伐。

“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长5.4%”“全民参保人数不断增长”“社保基金累计结余比上年增长11.5%”……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普遍提高,13亿多人共享的社保网越织越密,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时评

与此同时,舆论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解读:“基金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个别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花完”“剔除财政补贴,相当一部分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不足”……这增加了参保者的顾虑:养老保险还可靠吗?回答这一问题,几个模糊认识有必要说清楚。

其一,局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是事实,这是不是会导致全局性风险?答案是否定的。2014年,全国出现3个省份收不抵支,之后又有所扩大。但这只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地区分割统筹的结果。养老保险是立足于互助共济基础之上的全国性制度安排,宏观数据才是衡量整个制度运行状态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从全国看,养老保险基金近年来一直是收大于支、结余持续增长。

其二,财政补贴养老金,是不是说明养老保险制度岌岌可危了?答案也是否定。财政补贴不仅是国际惯例,也是确保老年人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正常途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于上世纪90年代建立,对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改革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由此产生的隐性债务,已明确由国家承担制度转轨成本,财政补助就成为养老保险基金的重要来源,不能将其等同于“亏空”。

其三,“个人账户+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模式是不是寅吃卯粮、迟早撑不住?这种悲观的看法也缺少根据。包括德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现收现付制,都在稳步持续发展。而我国不仅有数万亿元滚存结余基金,还有社会保障基金的战略储备以及巨大的政策调控空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已经完全成熟。焦虑情绪虽然没有根据,但在老龄化社会加快到来的语境下,更要读懂这背后的改革期待。正因此,彻底化解参保者焦虑,既要坚定信心,把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运行状况讲清楚,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又要未雨绸缪,正视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快改革步伐,以改革完善制度、健全政策、提高可持续性,为参保者送上“长效定心丸”。

当前,聚焦“可持续”的改革措施正在密集推出: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在实现“人人享有保障”的同时将进一步做强“社会共济”功能;养老保险基金正式投资运营,可有效避免“养命钱”贬值;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应对老龄化的资金储备更充足,夯实了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将于明年启动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可望调剂余缺,均衡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负担。这类聚焦矛盾、着眼长远的改革探索,相信在未来几年还会陆续启动,增强人们对制度的长远信心。

社会保障具有参保者需求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转化的特点。当制度安排出现缺失时,有一份基本保障是最突出的诉求;当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的需求就会水涨船高。人口流动加快,参保者渴盼“全国畅通”;老龄化加剧,老百姓担心未来基金支撑能力不足,这可以说是新矛盾在社保领域的体现。过去,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靠的是改革;将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要靠改革。奔着问题去、敢啃硬骨头,改革将为养老保障加上安全阀,不仅能为百姓提供晚年生活稳定安全的预期,也将为整个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让“新农民”耕耘希望田野

让农村留得住人,让农业吸引人,需要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更需要农民的现代化。

机器人灵巧地采摘黄瓜,无人机喷洒农药,动力排灌机在田间灌溉,通过手机云端随时了解养殖状况……在今天的中国乡村,一个个农业现代化场景令人惊叹。新农民与新技术的结合,正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下金色的种子。

时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30年前,党的文件描述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今天,随着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也有了明显改观。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后继乏人”、资源环境束缚压力加大、农产品品质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拖慢了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脚步。一度,“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九大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习强调,“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乡村振兴”经党的十九大上升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从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以城带乡、

城乡一体化转变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十九大报告从解决“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发,着力强基础、补短板、增活力,抓住了强农富农的“牛鼻子”。以此为导引,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

让农村留得住人,让农业吸引人,需要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更需要农民的现代化。亿万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让“庄稼汉”成为懂生产技术、有管理经验、熟悉市场的“新农民”。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懂得了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农民走进校园学习农业技术,志在“打赢知识翻身仗”;“跳出农门”的大学生选择去农村创业,“和土地谈一场恋爱”;从“土里刨食”到“土里掘金”,平凡土地生长出致富希望;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生态立村、绿色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广……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正在让新时代的中国农村焕然一新。

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未来,因此需要培育更多“新农民”。据了解,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超过1400万人,一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了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未来,仍然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塑造有利土壤,并在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经营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

回应“乡村何以振兴”“乡村为谁振兴”的时代之问,党的十九大已经做出了立体部署。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顶层设计,正在铺就乡村振兴的地基。同时,乡村振兴,也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人民好代表毛丰美,耶鲁走出的村官秦玥飞,正是这些热情与能力齐备的人才,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注入活水。培养和扶持好扎根农村发展的“火车头”,广袤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中国传统里,治国济世莫不以农村、农民为重。今天,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实现乡村振兴。相信随着改革的落实,新时代的农业将更有奔头,农村将更有吸引力,农民将更有尊荣感。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语文月刊(微信号yuwenyuekan)

卓越的学术从哪里来?

开展“双一流”和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释放大家的创造潜力,聚集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最近,国家开始启动大学的“双一流”计划,希望以学科为主线,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改革,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准和竞争力。

时评

“双一流”的核心是学科的建设,要集中有限的力量和资源,使某些学科领域先发展起来,产生卓越的学术和教育。北大过去20年的发展,也是先从部分学科领域做起,树立起新标准,促使其他领域随之跟上。

上世纪90年代,有几位国外学成的经济学家,立志要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揭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建立起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北大,这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创建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从老地学楼的破旧房间起家,到重新设计和建设了朗润园,他们建设了可能是具有最优雅环境的经济研究机构。后来,经济研究中心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领域拓宽到了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做出了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重镇。

是什么成就一个卓越的学术机构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应当是学者和氛围。

我们开展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拓展人类的认识边界,是要培养人,以保持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基础研究拓展了人类的知识边界,应用研究拓展了人类的能力边界。这个“边界”就是前沿。一个卓越的学术机构要有明确的使命,要担负国家和社会责任,不断产生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或未来技术,还要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前行的路上,会遇到很多诱惑,使你偏离使命和初心。坚守既需要学者的视野、胸怀、勇气和担当,还需要优良的科研环境、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卓越的学术机构,要聚集最优秀的学者,并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我曾与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交谈,他认为,聚集最好的学者,并让他们一起工作和交流就可以产生最好的学术。思想上的碰撞,会产生新的学术,使大家都受益。良好学术氛围以及和谐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很值得赞赏和珍惜的。

卓越的学术机构,要涵育学术,并激励青年学者,使他们更好成长。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曾讲:不仅要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帮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青年人的贡献和成长,会使新的血液和新的思想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学研究。当时在玻尔研究所学习和工作过的青年学者,如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最优秀的学者。世界上还曾有一批这样的学术机构,如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剑桥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等等。

过去10多年的“985工程”建设中,北大始终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思路,陆续新建了一些像国发院这样的学术机构。例如,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环境和支撑条件都很好,使学者可以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一批青年学者很快成长起来。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和协同文化,鼓励与不同专长的学者合作,在生物医学基础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人文社科研究院(文研院)是一个新建的机构,目的是要在人文社科领域“涵育学

术,激活思想”。这些新的研究机构虽然只是在小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但他们的学术标准,对卓越学术的追求,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也促使了其他院系的进步。

我们开展“双一流”和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释放大家的创造潜力,使“近者悦,远者来”,聚集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人们常讲:成功的特征都很类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我们把“以院系和学科为基础”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目的是要认真研究各院系的具体情况,针对院系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更多院系成为卓越的学术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