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线性艺术

118

文|王转转

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线性艺术

摘要:在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发展中,一代又一代的画家通过自己的理论总结和艺术实践,在线条运用上有了不断的创新。这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家能够对世界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人物画能够以一门单独的画科存在且独立于世界艺林的瑰宝。

关键词:人物画;线性艺术;圆转流畅

从汉代开始,中国的人物画造型就有了最

初的艺术表现——以线造型,《人物龙凤帛画》的主体为一妇女,身着绣有云纹的广袖长袍,腰束宽带,下摆前后分张,像倒悬的牵牛花,双手合掌,作祈祷之状。妇女站在一弯月形物之上,应即表示立于龙船之上。妇女姝上方有一夔一凤。凤鸟昂首展翅,一足前伸,一足后伸,尾瓴上卷到头部上方,现得强健有力。凤鸟前方有一竖垂的龙,一足前伸,另一足已不甚清,尾部卷曲。创作者用洗练简约的线条来表现物象,传情达意,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画初始简朴、稚拙的特点。

魏晋时期人物画达到空前水准,成为独立画科,人物画以线造型的风格就是在这一时期表现突出的,“迹简洁而雅巧”并向“细密精致而臻丽”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顾恺之提出了一种“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艺术表现手法,他提出的这一手法,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注重人物眼睛的描绘和所处环境的安排,以体现描绘对象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以潇洒之外形,表达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这在当时的绘画史上已经是非常高超的理论总结了。

东晋顾恺之的出现在中国人物画史上也是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的画面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人物以线造型,线条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他善于高古游丝,流转细精,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他的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传?仁智图》。第三幅作品是作者根据汉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而作,勾线循忽超逸,富有节奏、韵律感,衣褶处有晕染,强调质感,通过人物眉眼嘴的微妙差别及身姿,动态地表现了人物神态情节关系。

经过南北朝的动荡和隋的短暂统一,到唐

代人物画,线描艺术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中国的人物画也随之走向成熟时期。从贞观时代“驰誉丹青”的阎立本到盛唐时代“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直至仕女画家张萱、周昉以及韩滉等人,对绘画之线作了进一步的提炼,从而使“线”这种绘画语言越来越具有独立的性格。

初唐人物画家阎立本他继承传统又有进一步发展,他的作品写实性强,注重人物个性描绘,

且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鉴戒贤愚、弘

扬治国安邦之大业。他的代表作品《步辇图》描

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藩王

松赞干布联姻事件,画中人物主次分明,造型准

确,形象生动,用笔舒展,线条匀细挺拔,多为

粗细均匀的铁线描,富有弹性,充分体现出初唐

人物画的特征。

盛唐时期的人物画家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吴

道子,这位出身寒门的“画圣”,苏轼曾称赞他

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

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

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

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他在中年

时期创造了一种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

其描绘人物的衣袖、飘带具有迎风招展的动势,

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如《送子天王图》,近

于白描,而线条的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体现

了正宗的“吴带当风”式样。从《送子天王图》

中我们不难体会出线条的强烈运动感和节奏感,

或飘逸,或劲挺,或遒丽,或雄壮,或磊落,变

化多端,有莼菜之状,有飘飖之势。

在盛唐时期的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中,线

造型艺术也体现了一定的特色,画面线条简劲而

流动,刚健洗练,工细遒劲,圆转流畅,飘逸潇

洒,在线条的运用上可谓是灵活自如。

绘画线条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还有宋代的

李公麟,他的画作单纯地用墨色线条来表现物象,

高度概括,精炼而又简洁,朴素动人,仔细揣摩

其线条,有雄厚健朗的“铁线描”,有飘逸灵

秀的“兰叶描”,还有抑扬顿挫的“莼菜条”,

可以说李公麟集古代线条艺术之大成,创造性的

发展了白描手法,并将白描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绘

画样式,这是李公麟对中国绘画史的卓越贡献,

为后世的绘画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马图》和《维摩诘图》就标志着墨线

勾勒的技法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巨大成就。墨线

勾勒的写实能力在于它有可能表现对象的形体、

质感、量感、运动、空间。所以单线勾勒是一种

效果明显而高度简洁的描绘技法。他创造了富于

概括力的真实而鲜明的艺术形象,掌握极优美的

提炼形象的能力和表现技巧。

五代人物画在线条的运用上展露风采的有

画家顾闳中,他的人物画作品简练细致的概括了

故事的发展情节,画中人物形象传神,不同的身

姿容貌都处理得十分成功,特别是其作品《韩熙

载夜宴图》中韩熙载的形象刻画的有肖像画的特

点,衣冠穿着反映了他的放纵。全画笔致细劲,

明丽的色彩与床案及男性衣冠的沉着色调相协

调,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对祝仍韩熙载抑郁苦

闷的心情刻画尤为成功。

北宋中期,人物画开始朝新的方向迈进,

在画法上由绚烂的重着色走向水墨,且在线条的

运用上也更加大胆,最具代表的就是南宋画家梁

楷,他开创了视为水墨写意的简笔人物画。其作

品《泼墨仙人图》绘一秃顶敞胸大肚的仙人,一

足出前,似在行走,但步履踉跄,似有醉意,其

脸部眉眼鼻嘴挤成一堆,下巴胡子邋遢,憨态可

掬,颇为有趣;画中全图勾线及其简略,仅以显

示局部小的轮廓,而占画面大部分之衣着则以

“泼墨”之法用粗线蘸墨横扫,墨色淋漓滋润,

质感极强。可以说梁楷洗练放逸的简笔画,作为

人物画创作技巧的重大突破,在人物画发展史上

具有深远的影响,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

河。

中国是线条艺术成长的摇篮和生活了五千

年的“故乡”。中国艺术的象征思维和意象性、

情感性的形式表现使得古代中国艺术选择了以

“自由的线条”来传情达意。

中国“线的艺术”之“线”不仅仅是一种

艺术语言与形式技巧,它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表现方法的独门绝

技和最独特的形式特征,由此展示出独具特色的

中国作风,传达着鲜明的东方意识和东方情调。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转转(1992~),女,硕士

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参考文献

[1]徐书城.中国画之美.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9.

[2]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

[4]陈世雄.线条的表情.上海:上海交通大

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