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论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论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略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必须实现学生工作目标和内容、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评价等方面的转变,并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善于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关爱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1世纪,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已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早在20世纪oo年代初,党中央就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在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所以,加强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高校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必然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素质教的必然要求。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就必实现以下转变。一是在学生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上,由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习生活管转变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学生的面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互相配合,互渗透,相互融合,避免各行其事,避免矛冲突。二是学生工作模式上由集中型向集结合型转变。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大多是集中的组织、集中的教育、集中的活动和统一的要求,属于集中型,考虑个别差异少。这种工作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模式,做到用集中的办法解决共同担心的问题,用分散的办法解决个性问题实施“因材施教”,集散有机结合。三是学生工作评价上由一维指标向多维指标转变,学校各项工作包括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评价,不能单凭某一方面,而要综合各方面的工作,当然其中主要看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对象是生,因此,教育和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学生”做文章,要搞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除实现以上转变外,我认为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管理中还应做到: 第一、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通过十多年学校教育和培养,无论是文化科学还是思想修养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应该不断改进,既不能进行生硬的说教,更不能实行所谓封闭式管理。 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自治能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能力,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认清形势,管好自己的事。二是要放手发挥班干部和党团干部及社团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去组织学习和开展活动,管理日常工作。如我们的学生社团一爱心社成立7年来,历届社长都是中共党员。它一些班团干部骨干力量和在校内外开展各种家电维修、科技创新及策划“爱心时空站”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同学们 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同学们开拓创新的欲望,达到了促进学风建设的目的。当然,我们相信学生,并不是撒手不管,由于学校周边社会和治安环境还比较复杂,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潮对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宏观监管力度,多为学生出主意,当参谋,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第二,尊重学生,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学生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人类社会跨人新世纪后,我国又即将加人从qD,网络媒体猛烈冲击着校园。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必须随之发生改变,而这些方法不会来自书本,不会来自某个权威人士的论断,只能来自学生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听取学生对于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不同意见的建议,认真分析逐步适应变化发展的形势,探索学生教 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如召开各种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建议,快速、准确的把这些信息反馈到系领导。以便他们决策时能适当采纳学生的有益建议,

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作为面向社会、朝向市场、服务企业,培养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大专院校,在市场化的办学中,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当下非常紧迫的一项任务。在对我国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特点进行描述的前提下,试图以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根本性突破口,期许能为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中,特定的利益群体(阶级、政府、政党、各阶层)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将有利于本群体的观念,规范社会化与群体成员头脑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由来已久,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个多元的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一项至关全局的重要任务。如党中央、国务院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提的那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面临严峻挑战。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责任必须承担,义务必须履行。本文在对我国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特点进行描述的前提下,试图以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根本性突破口,期许能为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 这里所讲的特殊性是指从整体上考量,而非个体上的评述,它是相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和国家重点院校而言。 (一)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在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今天,在学与术日渐分离的当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已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实践体系为大家所认知,在与研究型、教学型院校的的博弈中取得了半壁江山,且还有发展壮大之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支完全面向社会、朝向市场、服务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大专院校,是顺势而为的必然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崇高的自由和强大的功利之间,高等职业教育只能

浅谈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西京学院文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23) 曹云波 内容提要: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新的问题,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新的挑战,本文就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着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主渠道建设以外,还要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校园文化建设、宿舍、党团组织、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从学习、生活等细微入手,对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其他养成教育进行教育。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方面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主要阵地要积极地配合主要渠道,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整体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学生日常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那么就无法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目标。 实践表明,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关键。如果单纯依靠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忽视学生的日常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偏差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进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因此,面对学生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各类复杂的思想问题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无法得到实际解决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要依靠师生之间的沟通,依靠细致入微的说服和帮助,及时有效的疏通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学校的关爱,使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并能自觉的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去要求和发展自己。 二、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国内来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仍然在增加,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西方一些腐朽的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激荡,包括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思想文化。这种变化使高校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心理矛盾剧增、压力加大、心理问题增多等,同时也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带来了巨大冲击。 从高等教育自身看,首先,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高校规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的一大主题,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枯燥烦闷而很难吸引学生,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在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将职业心理辅导引入其中,成功地改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使传统不被学生普遍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重新焕发出光彩。 一、职业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1.职业心理辅导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具有渗透性强、针对性强、综合性强、辅导形式多等特点,它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分析更为透彻,能够直接切入问题关键,因此将其引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帮助思想政治工作更为顺利地进行。职业心理辅导的引入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找到高职学生的兴趣点以及问题所在,明确高职学生的思想问题究竟在哪里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指导,解决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贴切学生需求的弊端。在这样针对性的、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下,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能为学生接受,能促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知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 2.职业心理辅导改善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职业心理辅导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手段被引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成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通过职业心理辅导师的教学,学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发展状况,找到自己的思想中的问题,有效地从思政老师的指导中找到解决方式。职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了普遍存在的职业选择迷茫的状态,让学生从迷失无措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理想。通过职业心理辅导,学生开始认清自己内心的需求与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并在思政老师的引导下,制定学生自己个性的、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规划,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就业。 3.职业心理辅导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填了新的内容。职业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的知识领域,它的加入势必会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内容,扩充已有的研究领域范围。这一知识的充填,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向学生就业问题有更深的介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找到人生归宿。职业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多元的职业观、可持续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情况,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学生工作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进行全面创新,提出新思路、新对策。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很多高校面临扩招、多校区办学、学分制以及学生质量有所下降等变化,这使得我国高校一方面面临的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成分的多元化和学生发展要求的多样化,同时,也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剖析,进而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迎接挑战。 1.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 1.1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目前,各高校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致可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类型。专职包括学校(院)党委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学工部(处)、团委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院(系)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团总支书记和专职学生辅导员等;

兼职包括从教师中选拔配备的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和从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中选拔配备的班主任助理等。 相对于教师队伍而言,由于辅导员发展空间小,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生活待遇、提高学历、继续深造等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大部分学校辅导员队伍不但待遇偏低,而且还存在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的现象,高校对辅导员的安排存在短期思想,这也注定了一些辅导员工作上的短期性,年轻老师一当上辅导员,就要考虑自己的出路。比如,由于缺乏独立的、符合辅导员岗位实际的职称评审体系,辅导员最终仍然不得不转到辅导员之外的其他教学岗位或想方设法“挤进”机关部门,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另外,很多高校实行了班级班主任制,高校的班主任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兼职,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等原因,因而兼而不职的现象并不鲜见。兼而不职除了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不重视、拖拉之外,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漠视,认为是辅导员老师的事情。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杂,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势必影响班主任的其他工作,导致班主任们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队伍的稳定。其次,老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新教师想当却往往经验不足做不好,造成队伍青黄不接,影响了工作效果。 学生工作队伍的不稳定,已成为学生工作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和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这种不稳定一方面妨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也加剧了人们对该行业的不重视程度程度。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 [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目的、内容与方法等各种教育措施,都应依其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顺序进行。这种客观存在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会有所侧重,方法也会有所变化,而且这种客观存在是随着时间周期循环往复,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则是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深化的过程。这种教育的阶段性规律形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性的含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目的、内容与方法等各种教育措施,都应依其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顺序进行。具体来讲是指大学生在其经历的大学教育阶段,随着年级的不断提升,针对其思想、政治、身心发展所呈现的不同状况和特点而客观存在着入学教育、全面基础教育、提高教育和发展教育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会有所侧重,方法也会有所变化。 1.阶段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大学四年,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思想、情感和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和不同,这种客观存在,早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所以较之大学二、三年级,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规律的教育;二、

三年级则需要围绕专业学习,强化和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四年级就要以择业、创业和发展教育为中心。 2.阶段性规律在时间上呈现出周期性循环往复。大学阶段从入学到毕业,从开学到假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呈现出有节奏的周期变化,所以这种阶段性的客观存在在时间上总是以入学教育、全面基础教育、提高教育和发展教育等四个阶段循环往复。 3.阶段性规律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是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深化的过程。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相对同期性决定着学生接受的思想教育呈现出阶段性,稳定而有节奏是学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特征,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开学到假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呈现出有节奏的周期变化,随着年龄增大年级增高,课堂变化和知识积累,受教育程度和对学校生活的适应程度提升,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产生了学生对事物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和要求,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般总是沿着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政治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的顺序向前发展。教育者可据此在不同时期、阶段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中突出某种教育内容,制定出各个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在学生达到前一阶段的教育要求之后,及时地向他们提出后一阶段的教育任务。 4.这种教育阶段的划分不具备绝对性。即并非绝对严格按照教学年度来划分,而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的实施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发生较早或延长某个教育阶段。比如:衔接教育阶段,如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途径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途径研究论文2019-01-07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对整个学校的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相关工作的优点,总结出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做出的改变。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掌握一门技术能够为自己的生存增加优势竞争力。高职院校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运用何种方法教育管理学生显得十分重要。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完善和不能完全落实的情况。只有将当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显露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为管理工作带来良好结果,才能更好的为高职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1、高校院校管理工作模式没能够与时俱进 管理学生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处负责,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目前仍有许多高职院校采用模式。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处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学生处的教师对工作中的问题不够负责。[1]此外,高职院校对专管学生教育问题的教师,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所以教师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不够负责的情况。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业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 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在近几年有所提高,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高职院校在信息化上也做的毫不逊色。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应该向前发展。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对整个学校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实际工作中,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由于工作性质有一定限制,使得教师的管理业务没有得到提高。这种原地踏步的业务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不能跟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好的联系起来。 3、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系统性不高 高职院校在进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时,存在很多问题。最显眼的问题是,平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关注度较多。但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管理,并没有太多实际措施。经常出现学生宿舍卫生状况较差的情况。高职院校要做出改变,必须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不能把教育管理精力大幅耗费在单项问题上,不能做什么事都应付检查。 4、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教师缺乏较好的服务意识

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 (2018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工作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二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校在职在岗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三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任现职期间,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延迟申报: 1.坚持把师德评价放在首位。对思想政治表现差或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发生“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所列情况且造成不良影响的教师,延迟3年以上。情节特别严重者,撤销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和学术不端行为者,延迟3年以上。情节特别严重者,撤销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年度考核基本合格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 4.发生教学事故I级者,延迟2年;发生教学事故II级者,延迟1年。 5.工作中出现其他重大失误,造成严重损失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 继续教育要求 任现职期间,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相关规定,结合从事的管理工作需要,完成国内外进修、社会实践和知识更新等培训任务,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第五条 教师资格证书要求 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均须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博士学位初定讲师职务可暂不作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 提要本文讨论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大众化发展时期,人们开始对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更进一步的认识。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五年进行了大规模扩招,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在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规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努力做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长远意义。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深入研究探讨当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把学生的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局面,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特点 1、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他们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有很高的个人目标,期望能踏进重点本科院校,他们也努力过,付出过,竞争过,而由于“命运”不如人,未能如愿,看着昔日的同窗好友高兴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而心理失衡,甚至怀疑自己,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没有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荣誉感,不敢正视自己的身份,甚至逃避现实。 2、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也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其文化基础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3、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虽然此类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进校后,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差,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过高考的无硝烟战争,尝尽了高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肩负着家人、朋友和自己的期望,艰难地度过了高中生活。如今,进入了大学生活,有些学生就有了“如释重负”、“熬出头”的感觉,加上传统想象中大学生活是自由、轻松、美好的,促使其进一步放松自己,他们认为没有了新的挑战,没有了竞争意识,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没有组织观念、没有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无故旷课,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时代紧迫感。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幸跨进了大学,但实际上更需要严格管理,反而极力反感学校对他们加强管理,经常对学校的管理进行指责,甚至说:“我都是大学生了,应该给我更多的自由空间,你们的管理就如同中学一样”。他们想问题、提建议不是从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把一切归咎于学校管理方式的死板僵化。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七个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七个“有所为” 宋凯峰 (公安高等专科学校130117)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较多、思想观念较新、富有青春朝气的群体,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振兴中华的希望所在。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高校招生人数急剧扩大,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向市场转向,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等。如何培养和造就具备这样的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如何从传统精英教育的学生工作中解放出来,都给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促使我们必须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索。 几年的工作实际,本人体会到抓好“四个点”即抓好本部门学生工作与学校党委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开展本部门学生工作的切入点、学校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交叉点、同学中的闪光点,这对于做好学生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作为学生工作的灵魂

“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是现代教育和管理思想在高等学校的最新体现。将“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教育理念应用到学生工作中,前提就是要用这一理念武装全体学管干部的头脑,让他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学生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关心学生的成长,真心诚意关爱学生的生活。核心就是要把这一思想贯注到学生工作的组织设计、制度安排、容方法和流程再造中,使之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深入学生的心,建立一个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谋利益,使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的利益、学校的前途达成有机的统一。比如,在组织设计中,由于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的影响,不是取消专业自然班了事,而是依据学生对集体归属感的强烈需要,采用新的组织方法,建立基于专业、社团、宿舍等因素的多重组织覆盖,使学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更灵活的活动选择。 二、把加强对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 学生工作干部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科学”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首先,要认真落实高校学生辅导员各项待遇,保证他们能安心工作。其次,加强学生工作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最后,加大对学生工作干部的培养力度。对新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实行岗前培训。对“老”学生工作干部进行继续培训,组织他们外出考察、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学校还应积极鼓励并为他们创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当前,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社会需要不同类型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本文主要 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并结 合当下社会新趋势以及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性的对策与策略,进一步推动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1、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当前,探索和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特点、新方法、新策略,提高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这个角度分析了新时 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1.1理想信念动摇 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思想中的世 界观、价值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许多变化,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在现实生活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得非常"功利"。大多数学生认为致富就是一切,而人生的目标就是不断追求更多的财富。因此,许多学生缺乏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思考。 1.2对生活的追求往往很复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接受学生时代的"三点一线"生活。他们渴望能够过早地进入社会工作。不仅如此,当他们追求一种全新的生 活方式时,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勤奋精神已经消退, 相反,相互攀比的气氛逐渐增强,甚至一些学生就会沉溺于色情、赌博、毒品,窃取别人的 财产,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3管理工作盲区多 在新时期教育模式改革过程中,高校管理学生的方式正在逐步转变,主要体现在自学体制、一对一辅导制度、小组课制、小班集中管理制度上。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 过程中,这些新的大学生管理模式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1.4抵制西化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和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兴起,各国的思想文化交流和碰撞 不断通过互联网相互交流和碰撞。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在吸收国外先进的思想政治,在教育 方式的同时,一些西欧国家的反华势力正逐渐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始终坚 持走改革开放道路,努力学习和吸收国外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学会"善恶分明"的经济抗战 和粉碎西欧国家反华势力的思想,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 2.1全面教育战略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也需要适应时代进步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未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学的网络化平台和科学化体系构建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规划,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和网络化。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目标和时代的主题。探究思想政治教学的网络化平台和科学化体系,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对思想政治质教育的实践性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当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为中心,重视思想教育的理论学习,但要清楚的是,这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而存在,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但很多高职院校却让思想政治的理论学习占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时间很少。导致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聊的、枯燥的理论课程,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热情性不高,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实践性教育的重要性。此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中虽然安排了许多丰富的教育活动,但却没有进行很好的整体规划,甚至很不科学,因此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活动与活动之间很少有衔接性和关联性,使得活动显得很单调,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同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科学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逐渐向科学化发展,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通过近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完善,也充分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过程。科学化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是理论教学的延展和丰富,科学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科学化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此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还要注意对满足学生需求的科学化处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都要以学生为

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案例分析之日常教育管理 (三)日常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对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当今的高校已经不是过去的“象牙塔”,它外有社会环境的冲击,内有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革故鼎新。 1、当前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思想观念问题。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教师、辅导员的思想观念中仍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方面是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学和科研,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只顾教学不顾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未把育人和教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是辅导员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一些观念性的问题,仅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注重管理育人,不注重服务育人,而未把学生看作是服务对象,因而导致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得力。 其次是管理体制问题。目前学生工作机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切合实际,鼓励体制不健全,各方面的组织协调能力跟不上需要,各部门管理工作的责、权、利并未统一,学生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第三是队伍素质问题。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精力投入大,耗时多,使他们的工作得不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果。由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工作,提高理论水平几乎没有可能,导致辅导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偏低。另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评估过分求高求全。如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过级率,学生违纪率、旷课率、就业率等项目与辅导员的工作成绩联系起来,只要是关系到学生的问题都是辅导员的事,辅导员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对辅导员工作内容的曲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是管理观念问题。学生工作头绪多,事物繁杂,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随着高校弹性学制的逐步完善,后勤社会化后进一步加快,学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辅导员如何在学生工作中既要取得好成绩又要有创新和突破,首先要研究.解决管理观念问题,工作观念是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只有正确地工作理念,才能使工作有成效。 第五是学分制、弹性学制的逐步完善和实施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原有的自然班不复存在,学生形成以课程为纽带定期变化的听课群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再限于本专业本年级学生,除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外,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构造合理的学科知识也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 2、案例回放及分析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0-10-1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1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是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作者:薛平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刊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xx ""(35) 分类号:G62 关键词: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2 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必须建设高水平校园文化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要依靠专业的思政队伍,科学完善的制度,也依赖于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代教育,文化育人的方式和效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传统、校园风气、学习风气的集中体现,它客观地造成了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成熟的校园文化可以很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有正规的专业授课计划及培养,有一整套的育人措施。这种有形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素质形成起着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其中起着相辅相成软环境的作用。伴随着人们对校园文化构建及营造的重视,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式教育的重要场地。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会影响生活其中的师生,出现品性感染品性、人感染人的场景,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必然形成独特的育人氛围。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必须把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作为有效抓手。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上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校园的精神文化引导学生将践行高尚道德作为自己的道德理想,要通过校园的行为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社会实践观念,要通过校园的制度文化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行为规范。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还要努力打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这些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也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必须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有助于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把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可帮助大学生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作者针对高校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别是人文关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标签: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1.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思政教育当中加入人文关怀,可以在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对价值观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1]。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而采用人文关怀方式,可以有效充实思政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得到创新和发展。 2.人文关怀是社会环境变迁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而且当社会环境变化的时候,社会思潮也会随之改变,因此需要不断探究社会环境当中的正能量,而人文关怀则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正能量[2]。提倡人文关怀思想,学生可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人文关怀是主体意识张扬的迫切需要 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各种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思想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同时社会当中的诚信缺失、道德低下等现象不断地出现,容易使学生在面对各种不良思想时对传统思想道德产生质疑心理,因此需要在思政教育当中加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正確的主体意识。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人文关怀教育策略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时候,需要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学效果。首先,需要正确对待国家最新出现的重大事件。比如,教师可以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国家政策,使学生在学习有关思政教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需要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加入历史、文化等人文知识,使学生得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自身特色,又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人的素质诸要素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核心地位,并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其他素质,诚如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加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P.897)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理念错位,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严重 由于受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影响,高职院校无论学院领导亦或是专业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学院领导对思政教育往往是停于口头,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生和专业教师则对思政教育极度轻视甚至个别采取鄙夷的态度。为此,一方面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扩大,而思政教育的资金投入极度缺乏,专业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却严重不足,专业教学教改进行的如火如荼,而思政教育的教学教改却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则导致处于大环境中的思政教师地位受不到应用的尊重,教学自信心缺失、教学成就感缺乏、教学动力严重不足、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 (二)教育队伍基础薄弱,教育理论成果贫乏 教育队伍指处于教育引导者地位的思政教师。由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队伍绝大部分转型于原来的中职、技校、职工大学人员,文化层次整体不高。据一项对广西19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调查显示,“在232名专职教师中,没有博士;硕士56人,占24.1;本科171人,占73.7 % ;专科1人,占0. 4%;其他4人,占1. 7%”。 [2]而全国各省高职院校的师资情况与广西高职院校相比,基本也是大同小异。可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文化学历主要是本科学历,高层次的硕士和博士还相对缺乏,文化学历层次的偏低制约着教师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而文化层次的偏低又带来了思政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严重不足,粗制滥造现象比较严重;而处于受教育地位的高职学生比较注重时尚的元素,人文素质整体较弱,理论水平很低,甚至一些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人文历史缺乏基本的掌握,对国家的现实国情也缺乏基本的常识了解,导致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内容探讨和思想沟通。 (三)教育方法滞后,创新性不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够

网络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建议

网络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建议(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即时便捷性和虚幻隐蔽性的特点,使得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给大学生学习、娱乐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育管理;影响;建议与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数日益剧增。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进入互联网,成为其中的弄潮儿。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及采取何种教育对策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这个崭新的课题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正确认识互联网,有效利用其平台作用,可以抑制网络的负面效应,有效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服务。 1、网络的特点

网络信息具有交互开放性。与现实社会中的信息传播相比,网络具有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每一个上网的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单向传播已被信息的双向和多向交流所替代。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与共享,使人们的交流可以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不再受网民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的制约。 网络交流具有广泛自由性。与现实社会中人的交流相比,网络具有更为广泛的信息量和交流自由。人们可以通过它收集到更多的信息,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而且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自由发布自己的思想、观点,自由言论。 网上交流具有即时便捷性。与其它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快速高效,在短时间内能即时传播大量信息。同时,人们获取这些信息非常便捷,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一台联网计算机上获得他想要得到的信息。 网络社会具有虚幻隐蔽性。网络社会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直接面对面的交往,而是通过计算机以符号化为其表现形式。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特征如姓名、性别、年龄、气质、相貌、工作单位和社会关系等等都被隐匿在符号背后了。在这些隐匿的符号背后,也难免存在着蒙蔽与欺诈,存在着消极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信息,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一旦受骗,容易对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怀疑、敌意和悲观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