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法语》(I)第一册第13课教案

《基础法语》(I)第一册第13课教案
《基础法语》(I)第一册第13课教案

第一册第13课

Le?on 13

●35周

●13周

●4学时:周一上午1-2节;周三上午1-2节。

●周一上午1-2节在漳州校区5号楼319教室;周三上午1-2

节在漳州校区5号楼309教室。

●Le?on 13

生掌握新句型并能灵活运用于日常对话中。

●Le?on 13的全部内容。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2391854.html, grammaire 语法

Le passé récent最近过去时

Venir de + inf.

Attention ! 注意区别Venir + inf.

Ex. Il vient m’annoncer une nouvelle.

Il vient de m’annoncer une nouvelle.

2.structures 句型:

1)au + 序数词+ étage

2)au fond de / au bout de

3)à gauche / à droite

4)frapper à la porte

5)trouver qqn./qqch. + adj. 觉得.....怎样

Ex. Je trouve mes amis gentils. Je les trouve gentils.

6)donner sur

7)-- Quelle surface fait/mesure la chambre ?

-- Elle fait/mesure quatre mètres sur trois.

8)venir + inf. 来做某事

9)suffire à

10)en plus de

11)Ce n’est pas facile (pour qqn.) de + inf. (对于某人)做某事不容易

12)Pas du tout

13)Avoir de la chance (de + inf.)

14)pouvoir + inf.

15)chaque + nom

Remarques 课文难点注释

L’adjectif possessif 主有形容词

Un possesseur 单数主有者

possesseur: je tu il/elle

féminin: ma ta sa

masculin: mon ton son

pluriel: mes tes ses

Ex. ma valise ta valise sa valise

mon livre ton livre son livre

mes valises tes valises ses valises

mes livres tes livres ses livres

Plusieurs possesseurs 复数主有者

possesseur: nous vous ils/elles

singulier: notre votre leur

pluriel: nos vos leurs

Ex. notre valise votre valise leur valise

notre livre votre livre leur livre

nos valises vos valises leurs valises

nos livres vos livres leurs livres

详见课本P223-234

1. 1) une, la, la 2) une, la, des 3) une 4) les, une 5) un, au, du, la, la

2. 1) une jeune fille 2) un grand restaurant 3) petite 4) Fran?aises

5) une belle ville 6) un bel arbre 7) les nouvelles le?ons, difficiles 8) gentille

3. suis, j’ai, suis, j’étudie, sommes, a, avons, parlons, vais, j’écoute, travaillent, a, va

4. donner sur, Quelle surface fait/mesure... ? en plus de, avoir de la chance,

faire la cuisine, prendre la douche/le bain, manger au restaurant, pratique, ?a suffit 5. 1) –Excusez-moi, Mademoiselle, (Oùest/se trouve) la chambre 345 ? (s’il vous

pla?t) - (C’est) au troisième/deuxième étage, la de uxième porte à gauche.

2) Notre chambre est / nos chambres sont au premier étage / rez-de-chaussée.

3) La chambre de Marie donne sur un/le jardin.

4) Notre chambre n’est pas grande, elle mesure douze mètres carrés (elle a une

surface de...), mais c’e st (bien) agréable/confortable.

5) Paul et Luc ne font pas la cuisine. Ils mangent toujours au restaurant.

6) Il n’y a pas de lavabo dans ma chambre. Mais il y a un grand lavabo au bout du

couloir.

7) La chambre de Catherine est bien meublée : (il y a) une étagère, un bureau, une

chaise, un lit et une petite table de nuit.

8) Il y a un grand placard dans ma chambre pour mettre mes affaires.

7. Exercices de le?on 13

1. 1) une 2) une 3) la 4) aux 5) Au, les 6) des

2. 1) Qui apprennent... 2) Quand fait-il très beau... ? 3) Où y a-t-il un h?tel ?

4) Que le professeur va-t-il poser ? / Qu’est-ce que le professeur va poser ?

5) Où va Marie avec Isabelle ? 6) Combien de cours ont-ils le mercredi ?

7) Comment sont les camarades ? 8) Que faites-vous à Sian ?

3. 1) belle 2) bleue 3) rouges 4) nouvelle 5) grise 6) Nouvel 7)grande

8) gentille 9) belles, grands 10) Fran?aise

4. habitent, n’est pas, finit, pleut, fait, ne neige pas, verdissent, fleurissent, reviennent, chantent

5. à propos C’est pareil. avoir raison attendre le retour du printemps

détester la pluie Il pleut et il fait du vent.

6.1) Il fait souvent du vent au printemps à Pékin.

2) J’aime la pluie, mais je déteste la neige.

3) A propos, quel temps fait-il chez vous en ce moment ?

4) Il fait (très) beau. Le soleil brille. Le ciel est bleu. Les oiseaux chantent. Les

arbres verdissent, les fleurs fleurissent. Le printemps revient.

5) Le printemps est la première saison de l’année.

6) – Tu vois, les fleurs fleurissent, le printemps arrive.

- Oui, c’est déjà la fin de l’hiver.

Dictée

J’ai une petite chambre dans la Citéuniversitaire. Elle mesure cinq mètres sur trois. C’est bien meublé. Mais il n’y a pas de lavabo. C’est ennuyeux. Je prends la douche dans la salle de bain commune au fond du couloir. Je ne fais pas la cuisine, parce que je mange au restaurant universitaire.

背诵课文,课文生词造句。

1.语音总复习3个课时完成。

2.听写、课文内容、语法和课堂练习3个课时完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案

13* 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理解“威胁、弥漫、衰弱、喜出望外、瞻仰、奄奄一息、收敛”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感动的地方。 3.运用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颧”字的读音是“quán”;“弥”字的读音是“mí”,不是“ní”。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并查找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表达运用 在充分理解文本后,以“老班长,我想对您说……”的形式写话;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红军故事娓娓道来,一颗红星亮闪闪 1.视频导入。 同学们,关于红军长征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有关红军过草地的故事。(课件出示红军过草地的图片并配上背景音乐) 课件出示: 远远望去,草地似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不见山丘树木,没有村寨道路,一眼望不到边。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直至被完全吞没。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变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所以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3课《我能行》教案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3课《我能行》教案 13我能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把“大拇哥”竖起来,送给每个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人; 过程与方法:学会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拥有自信,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更好,多努力就会有进步;知道“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自信观”,不过分自卑,也不过分自大。踏踏实实,努力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会的。 教学重难点: 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自信观”,不过分自卑,也不过分自大。踏踏实实,努力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会的。 教法: 利用教材,相关课件即可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自信的名人实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大拇指”送给你和我。 1、教师播放歌曲《我真的很棒》,引领学生听着歌曲拍手。 2、(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图片)师引。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4、师小结:我的大拇指哥叫“再试一次”,我把它送给我自己,因为我相信自己再试一次,也许能行。 二、我哪里还不行呢? 1、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左图。(情境教学) 2、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右上图。(情境教学) 3、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右下图。(情境教学) 三、我也能行。 1、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师: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有不行的地方,但是我们要虚心向他人请教,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也能行的。 四、谁会真的行呢吧? 1、课件展示教材第53页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3、学生自由发言。 4、师小结: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行!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

于敦利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二模块矫正课教案

教学案 课题Module 2矫正课课型矫正主备人于敦利审核人杨庆祥 授课时间第 5 课时共5课时序号 5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复习单词短语及be going to结构和助动词will的用法。 过程 与 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易错点,自我纠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表达近期打算及表述天气预报。 重点与难点重点:单词短语及be going to结构和will用法。难点:be going to结构接形容词的用法。 教具准备测试卷、成绩统计表 板书设计 Module 2矫正课 1.单词短语及be going to结构和will用法。 2.be going to结构接形容词的用法。 教 教师精讲与点拨学生活动备注

与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简单介绍测 试的基本情况。 二、教师要求学生自 己浏览试卷,自行纠错。 要求学生标记出存在疑 问的题目。 三、要求学生小组讨 论有疑问的题目,并把小 组内无法解决的题目标 记出来。小组无法解决的 题目提出在全班交流。 四、归类点拨:教师 对有疑问的题目重点讲 解: 1.It will be cold and windy in Xi'an.提示学 生“cold,windy”是形容 词,will 后用动词be。 2. Hey,there are some dark in the sky. 教师提示学生前面是 there are,故用cloud 复数。 小组长进行数据统计。 组长在课前把统计结果 报给老师。 认真听讲并反思。 学生自己浏览试卷,自行 改错。 标记出存在疑问的题目。 小组讨论有疑问的题目。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问题。 认真做好笔记。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 总结重点内容,交流学习 心得。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训练。 小组讨论题目,交流订正 答案。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认真 听并标记出与自己答案不同 的题目。 总结所学内容,交流学习 心得。

六年级第14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4课四季之歌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个性化写作成为新时期作文的主旋律,古语日:“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并努力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写景作文的一般结构,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描写四季的景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能力,在欣赏图片和与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表达自己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描写四季的景色。 教学难点: 巧妙构思,从独特角度进行习作,写出自己的个性。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 中国的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许多文字游戏也由此而诞生,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 十加两笔共可以组成九个姓氏,你能一下子全写出来吗? 公布答案: 丰王井韦支车牛计木

师总结:文字游戏考验我们平时的积累和活学活用,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多留心,多多积累。 二.谈话导入: 师导语: 同学们,一年四季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它?说出你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 一年岁月,四季更替。春天是欣欣向荣的,一切景物在春风中萌发生机;夏季是热情的,在骄阳的沐浴下万物惊羡迷人身姿;秋天的景色是迷人的,象征着丰收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冬天是凄美的,在圣洁的白色中尽展独特的风光。四季风景,淋漓尽致,让我们走近四季去观察、去感受……(板书:四季之歌) 三.积累语言: (一)描写四季的词语: 你能一下子说出五个以上的词语吗? 春()()()()()() 夏()()()()()() 秋()()()()()() 冬()()()()()() (二)描写四季的句子: 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每个句子所描绘出的画面。(指名读,每人读一句,轮读) 春 1、春姑娘乘着清风,带着温暖翩翩而来,她张开双臂,舞动着纤细的手,把碧绿洒满大地,把百花插上枝头。 2、正是初春,李子树上已吐出米粒大的嫩黄芽苞,在春阳下仿佛刷刷地在伸展。 3、暖融融的雨丝好像一串串的珍珠,又好像春姑娘的鞭子,抽打着冬天的阴影,驱赶着料峭的寒意。 4、那一簇簇的小草顶破了地面,悄悄地探出了嫩绿的脑袋,神气地立在地面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品教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学习略读,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句段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4.感受“小事件”中的“大品格”,学习叶老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人处世。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相关资料 1.简介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2.介绍作者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张中行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从文中能深深地感受到张中行先生对叶圣陶先生的尊敬。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位伟大人物和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知识链接:辛亥革命的概念: ⑴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⑵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爆发原因) 1、政治条件:《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和阶级基础: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课本62页 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 主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 著名的革命宣传家:邹容、陈天华和章炳麟。 章炳麟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邹容则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他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课本63页 (兴中会、同盟会等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 (1)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时间:1905年 B、地点:日本东京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图解原因】 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 材料一: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胡佛总统依旧坚持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各式各

《各式各样的鞋》教案 一、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改革将美术活动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各式各样的鞋》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是我以人美版教材第五册第内容为基础,以“鞋”为主线,充分结合成都——“中国女鞋之都”这一本土文化,选择各种各样的鞋为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努力让学生了解成都,了解“鞋”文化,了解“鞋”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了解各种各样的结构和款式,感受鞋的装饰美,学习用彩纸或各种材料设计制作“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我考虑到三年级的实际情况,由于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剪刀等工具进行手工创作。而“鞋”这一主题更是学生平日耳熟能详的,关键就是引导孩子怎样创新。 三、教学目标 ㈠、知道鞋的历史和变化,知道鞋与成都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类型的鞋有不同的用途,了解鞋的基本结构、款式和材料。 ㈡、学会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鞋,变废为宝。 四、教学重难点 ㈠重点:初步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种各样鞋的结构和款式,感受鞋的装饰美,学习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㈡难点:创新使用材料设计制作,体现审美性和实用性。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鞋子(实物)、鞋子照片、制作材料、鞋盒等。 学生:制作材料(卡纸、彩纸、废纸盒、饮料瓶、剪刀、双面胶等) 调查了解xx鞋的状况 六、教学过程 (一).设悬念,引出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它想让你们来帮帮它(出示光脚丫的图)找到它的好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是鞋~~ 2.师: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帮他找到了。(板书:鞋) 师:鞋子是脚的好朋友,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请观察你自己的鞋和同学的鞋思考再回答。 生:~~~ 3.师:孩子们真会观察,鞋的组成就是——鞋底、斜面、鞋跟。 4.师:我们上那去找鞋呢?哦,对了它听说与我们九江镇相邻的成都金花、簇桥云集了上百家制鞋厂,制鞋业很发达,因此成都又被称为“西部鞋都”。我们可以去那找。(出示鞋都的图片) (二)积极探索,深入研究 1.师:你们看今天这么冷,小脚丫还光着身子在那,同学们赶快进鞋都看看,有没有适合它的鞋。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出示不同的鞋的图片:凉拖鞋(生:这是夏天穿的,冬天穿太冷了。) 2.师:看来鞋子得分季节穿。(出示棉鞋图片。生:这双可以)继续出示图片。

《纠错课堂---纠正错别字》教学设计(陈郑华)

《“纠错”课堂-----纠正错别字》教学设计 钱三小陈郑华 课前谈话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咱们五(1)班全体成员走进语文“纠错”课堂,一起齐心协力------纠正错别字。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话题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领略了汉字的神奇和有趣。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字,别字和不规范的用字。特别是在大街上,这样的错误更是随处可见。下面就来试试你的火眼金睛,请看这几幅来自生活中的照片,看谁能最先找出错别字来。(出示:生活中的错别字图组)交流 小结过渡:看来生活中错别字的身影还真不少,而正因为这些错别字的滥用还引发了以下几段小插曲呢。 二、错别字故事组(出示:生活中的别字插曲) 1指名一女生读2、指名一男生读3、老师讲述4、师生配合读 小组互动,交流感受:听了这些故事,此时此刻,大家有何感受? (这都是错别字惹的祸,错别字真是害人不浅呀!) 三、探究根源,纠正错字(出示:找出导致别字的原因) 1、错别字真是害人不浅呀!唉,这小小的错别字究竟是怎么产生 的呢?小组同学再讨论讨论,咱们研究一下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2、小组讨论,分析错字原因。(板书:原因) 3、交流,同学们找出了哪些原因?(粗心马虎,字形相似、多笔 少画、、、、、、)可随机板书 4、师:造成错别字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老师从同学们的语文 纠错本中找出了这么几个典型的错例(出示纠错本封面,通过下

面的纠错活动,我想同学们对于错别字产生的原因会有更深刻地了解。(生拿出练习纸纠错) ▲出示:金壁辉煌迫不急待 举世闻明大喜过忘 生改,交流;小结原因:①音近致误(板书:音近) ▲出示:低头拆节别出心栽 斩针截铁玲珑易透 生改,交流;小结原因:②形近致误(板书:形近) ▲出示:豪不犹豫一如即往 顷盆大雨不容争辨 生改,交流;小结原因:③音、形相近致误(板书:音、形相近)师:除了以上常见的错字之外,我们还会发现街上有些字,既不是错字,也不是别字,而是一些比较特殊的简化字,比如:▲出示:另售、茶叶旦、仃车 小结原因:④不规范字(板书:不规范字) 师:而有些字为了⑤标新立异,故意写错,以引人注目 ▲出示: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胃药广告:一步到胃 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板书:故意写错) 四、错别字笑话(案例) 错别字不仅在街上出现,在同学的作业本,日记本上还经常留下它“光辉”的足迹呢!特别是同学们的日记本,老师在批改的时候,发现几乎每篇日记,都有许多同学出现了错别字。 出示:日记错别字 五、纯洁汉字(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2016部编教材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了解黄巾起义等基础知识;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史料、讲述、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光武中兴出现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专制体制下王朝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从本课的学习中,认识到政策得当、发展经济等措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重点:光武中兴。 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直接原因和影响。 【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社会更加动荡,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来安邦定国、重整朝纲,于是就出现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内容探究】 一、光武中兴 1.教师讲解:汉朝的历史不仅包括西汉,还包括东汉。西汉后期,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不久,王莽政权又被农民起义推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8页的内容后回答,东汉是怎样建立的?由谁建立的?(王莽政权被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2.教师课件展示西汉和东汉简表,并指导学生填写完成。 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灭亡时间 西汉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东汉刘秀(光武帝) 公元25年公元200年 3. 生阅读课本第59页第一段的内容,问:为了巩固统治,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稳定社会局面呢?(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4.教师讲解: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恢复,人口增加,出现“中兴”局面。西汉后期至王莽时期残破的社会局面,经过光武帝刘秀十多年精心治理,转变为比较安定的局面。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使衰败的汉朝重新振兴,所以谥号“光武”。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光武中兴”。 5.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文景之治”的内容并提问:对比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分析两汉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人民负担。②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③恢复和发展生产、重视教育等。) 6.教师升华:“治世”局面对当今国家发展的启示: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政策得当,发展经济,重视教育,等等。 [教师过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歌词中对五四运动高度评价,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 【新课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社会背景 (1)基本原因 【材料链接】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等地。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实际上也就承认了日本在山东霸占的权益。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扩充自己的实力。日本乘机提出在山东驻军的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材料二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总结归纳】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此时的中外矛盾集中体现在中日矛盾上;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掠夺人民的反动政策。这些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是生机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指导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问题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口腔正畸学备课教案及试题及答案解析

《口腔正畸学》教案 讲课题目:第一章口腔正畸学绪论 学时分配:2学时(大课) 授课幻灯 三级要求: 1.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错合畸形的概念;错合畸形的危害性;预防性矫治、阻断性矫治、一般性矫治和外科矫治;正畸矫治的目标。 2.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错合畸形的患病率;固定矫治器、可摘矫治器;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其他学科的关系; 3.扩展内容及深度: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 授课内容: 1.错合畸形的患病率:错合畸形的概念、错合畸形的患病率。 2.错合畸形的危害性。 3.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预防性矫治、阻断性矫治、一般性矫治和外科矫治。固定矫治器、可摘矫治器。 4.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 5.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的简况 学时安排: 1.错合畸形的患病率0.4学时 2.错合畸形的危害性0.4学时

3.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0.4学时 4.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0.4学时 5.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2学时 6.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的简况0.2学时 辅助教学方法:幻灯、多媒体 《口腔正畸学》教案 讲课题目:第二章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幻灯 三级要求 1、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生长与发展的概念;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面部三维方向的发育;上颌骨三维方向的生长,4条骨缝的生长;下颌骨三维方向的生长;上下牙列的牙齿萌出顺序,乳磨牙的终末平面特点;混合牙列期间的暂时性错合;建合的动力平衡。 2、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颅部和面部的生长发育;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鼻部、下颌关节部、喙突、颏部及下颌角的生长变化;正常乳牙列的特征以及牙龄。 3、扩展内容及深度:骨龄、牙龄、第二性征龄、形态学年龄的意义;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正中关系位、正中合位、下颌息

2017-2018学年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 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 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案 懒惰心理的表现及矫正

懒惰心理的表现及矫正 [关键词] 好逸恶劳、依赖性、锻炼意志、制定计划。 [摘要]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 一、懒惰心理的表现 1、思想方面的懒惰。 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2、行动方面的懒惰 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 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在我校的养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场或教学楼内看到杂物要主动捡起”的要求,而许多同学由于懒惰,即使是弯弯腰这样的动作也懒得去做。学校每周末的大扫除,总有个别行为懒惰的同学溜边或干活时拈轻怕重,更有甚者,要父母代替打扫卫生,其懒惰程度可见一斑。 二、懒惰心理的成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懒惰心理的产生呢?l、依赖性强。 如今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懒惰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进心

第13课时:《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愿望的实现》 【课型】整本书阅读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看目录。 2.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儿童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看目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儿童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都听过哪些故事?(学生畅所欲言)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故事”吗?猜一猜。 (板书:读读儿童故事) (给儿童读的故事/写儿童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本儿童故事——《愿望的实现》。 二、指导 看看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是泰戈尔) 翻过来这一页是这本书的——目录。 (板书:目录) 从目录里你看到了什么?(两个题目) 分别是——(愿望的实现、纸牌国) 每一个小题目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表示这个故事所在的页数) 我们今天要读的《愿望的实现》有多少页?从第几页开始?第几页结束? 我们从目录里可以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可以知道我们要读的内容在哪一页,以后同学们看书,也需要认真阅读目录。 三、自读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朗读这本书。

问题: (1)这本书主要写了谁? (2)文章中有愿望的是谁?他的愿望是什么? (3)你觉得书中哪件事最有意思?请你读给我们听。 (4)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后开心吗?为什么? 四、分享 1.学生根据问题进行交流: (1)这本书主要写了谁? (2)文章中有愿望的是谁?他的愿望是什么? (3)你觉得书中哪件事最有意思?请你读给我们听。 (4)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后开心吗?为什么? 快乐的前提是珍惜,珍惜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生活赋予自己的一切。每个人都与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快乐。如果我们的愿望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那即使最后实现了,也不会拥有快乐! (出示:书的结尾、生齐读) 你觉得这个故事讲到这里讲完了吗?如果让你继续讲下去,你会怎么讲? (学生练习、展示) 2.总结:故事里的儿童,有的顽皮、有的可爱,他们的故事有的有趣,有的离奇。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三本儿童故事,读完之后,可以继续搜集有意思的儿童故事来读。请你把书中最感兴趣的情节讲给同学们听听吧。 【板书设计】 读读儿童故事——《愿望的实现》 目录

第三十一课教案

三十一课教案 一、课的任务:现在大动作学习的重点移到学习直立行走,手要发展思维型的动作,智力发展可适当的增加内容。 二、课的内容: 1、音乐律动:《小猪睡觉》 ⑴目的:提高宝宝对律动音乐的兴趣,调节活动气氛,让宝宝初步学习手语,模仿成人动作。 ⑵教法: ①教家长学会;吃饱、睡觉、闪闪耳朵、摇尾巴的手语。 ②然后教师示范:教师根据歌词意思,做简单的动作“小猪吃的饱饱”可将双手放于肚子上,摸一摸“闭上眼睛睡觉”小眼睛闭起来,双手放在耳朵边上,“大耳朵在闪闪”两手放于耳朵边摆动起来,“小尾巴在摇摇”双手放在屁股后面夸张的摆动,“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双手绕圈圈的动作,“小尾巴在摇摇”再将小手放在屁股摇晃几次。 ③宝宝游戏:跟做一次,宝宝和妈妈一起来做一次,最后交换宝宝和宝宝一起来表演 ⑶器材:小猪手偶一个,音乐《小猪睡觉》 ⑷时间:5分钟。 2、手倒立爬行比赛 ⑴目的:倒立有利于婴儿前庭分析器和消化系统的发育,是发展上肢、肩带力量好方法,同时培养了婴儿的勇敢品质,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能力。由于婴儿血管壁弹性好,在母亲子宫内倒置的胎位(胎儿的正常胎位应该头下臀上)使婴儿比成人更适应倒立。手倒立比赛可以提高婴儿对这个动作的兴趣。 ⑵做法: 倒立爬行的规则:一个家长带宝宝到起跑线上,另一个家长拿一玩具在另一条线上逗引宝宝,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家长双手握住宝宝双脚踝,把宝宝慢慢提起成手倒立位置向前爬,谁先爬到另一条线上拿到玩具,谁就是冠军。” 比赛图: ⊙┃→→→→→→│ ⊙┃→→→→→→│ 比赛开始姿势:婴儿俯卧,成由成人提脚保护,同时用成人的脚触动婴儿的手帮助婴儿倒立爬行。 ⑶教法: ①教师讲解倒立爬行比赛的规则

第十三课LessonThirteen教案

第十三课 Lesson Thirteen 第十三课LessonThirteen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 1)Whataboutyou?2)Whatareyousoingtodothisevening?I 'mgoingtohaveaswim.3)----Whereareyougoingtomeet?----We'regoingtomeeth3.语法:tobegoingto+动词原形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准备一些画有各种动作的图片(参照本课第1、2部分列出的动词短语),如一时不好找,可参照第一册第七十八、八十六、一百一十等课中插图绘制简图。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值日生报告。 教师可参照上一单元第十、十一两课教学步骤中有关 复习的具体做法。 2.教师通过如下演示,引出本课新的语言现象: T:(请一名坐在后排的同学去打开教室前面的门。)×××,pleaseopenthed(在这个同学走到一半的路时,教师突然叫住他/她,并提问)

Stop!Whatareyougoingtodo? 反复说两遍,放慢语速,启发大家猜测这句话的含义,并将该句书写在黑板上。句中are…goingto用彩色粉笔书写。 帮助这个同学答出:I'mgoingtoopenthed教师将句子 写在黑板上。句中amgoingto用彩色粉笔。扼要解释这 两句的含义。 叫起另一位同学,在教师的帮助下,演示以下对话: T:WhatdoyouusuallydoonSunday? S:IusuallywatchTVonSunS: I'mgoingtowatchTVnextSun在确信全班学生理解这段对 话含义后,教师手指刚才那位同学,问全班: T:Whatishe/shegoingtodonextSunday? Ss:He/SheisgoingtowatchTVnextSun教师视情况再 找一、两位同学重复刚才练习步骤。 3.翻到本课生词表,教授本课生词、短语。教师反复领读,加上必要的简明讲解。学生练习朗读生词,直到 初步掌握为止。 4.准备放课文第1部分录音。教师板书听前提问 (Pre-listeningquestions): Whataretheygoingtodotomorrow? 放录音一至两遍,指导学生回答问题。再放录音,学

矫正课教案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矫正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测试结果,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2、通过自我矫正和相互矫正,对乘法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3、通过变式教学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练应用 教学程序: 一、分析试卷,了解学情: 从全班的总体情况来看,二五班这单元的测试成绩比较理想:具体表现在合格率97%,优秀率75%,说明我们班绝大多数的同学对单元知识学得很扎实,已初步具有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值得表扬的是曹世鑫、周子涵两位同学都得满分,是我们全体同学学习的榜样。但是老师也要提醒成绩没有达标的同学要认真分析错题原因,尽快想办法弥补知识缺憾以便取得好成绩。 二、查找错因,自我矫正: 自己矫正:同学们,先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看一边自己的试卷,尤其是错误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使粗心造成的错误,还是就是不会。先把自己因为审题不准,看错数字或符号而出现的错误自己矫正在一旁。 三、合作交流,解决疑难 同桌互相帮忙,检查矫正,把自己改过的错误让学习组长判断对错,然后找出自己确实不懂、不会的问题同桌两人可以相互讨论或直接问老师。 组织变式教学 典型错例1分析: 2×4+2=2×() 方法总结:方法一:先计算2×4+2=10,再想2×(?)=10口诀 方法二:不计算:2×4+2是4个2相加,再加2即5个2相加。所以是2×()变式教学:a. 6×4-6=6×( ) b.8×4+4=()×4 典型错例2、解决问题 错因分析:(1)没有认真读题,不理解题意,以为第一条横线是列加法算式,第二条横线列乘法算式。(2)提出的问题和所列算式不一致。(3)有些同学所提问题没有实际意义,如:两辆小汽车有多少个轮子?一共做多少根跳绳? 方法总结:对于实际问题,一定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才可能提出合理问题,列出正确算式解答。 典型错例3:附加题 错因分析:学生只是根据给出的数字盲目列算式,不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方法总结:结合图形来解决这个问题会大大降低难度,今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五、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你学习的漏洞了吗?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讲解,相信同学们能够认清错误,即使改正,争取在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时认真思考、总结方法。 2、学好乘法知识关键要熟记乘法口诀。 3、做题时先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在动手解答避免盲目。

C++第7周第3次课总第13次课

第7周第3次课总第13次课 课题: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for语句的应用 教学重点: for语句的应用 教学难点: for语句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程序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在某种条件下重复执行某些操作的情况,这需要用循环结构来完成,在C++中通过循环语句实现。C++提供了三种循环语句形式,分别是: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 【教学内容】 for语句Array for语句也称for循环,语句格式为: for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语句 该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先求表达式1的值,再求表 达式2的值,如果表达式2的值为真(或非0), 则执行循环体语句,并求表达式3的值,然后再计 算表达式2的值,并重复以上过程,直到表达式2 的值为假(或为0),结束该循环语句。图3.3是for 语句的执行流程。 关于for语句,有以下几点说明: (1)从执行流程看,for语句属于先判断型, 因此与while语句是完全等同的。 (2)for语句中的三个表达式都是包含逗号表 达式在内的任意表达式。从逻辑关系看,循环初始 条件可在表达式1中给出,循环条件的判断可包含 在表达式2中,而循环条件变量的修改可包含在表 达式3中,也可以放在循环体中。如例3.8中的循 环部分用for语句可描述为: for (i=1, s=0; i<=100; i++) sum+=i; (3)for语句中的三个表达式可部分或全部省略,但两个分号不能省略。 从执行流程看,如果表达式1放在了for语句之前,或表达式3放在了循环体中,那么相

应地在for 语句中就可省略表达式1或表达式3。如上述语句还可写为: i=1; sum=0; for ( ;i<=100; ) { sum+=i; i++; } 实际上,表达式2也可省略。如果表达式2省略,系统约定其值为1,这种情况表达式2的值恒为真。即 for (; ;) {…} 等同于 for (; 1;) {…} 这种形式的循环如不加控制将导致死循环。为避免死循环,循环体内必须用break 语句来终止循环,具体方法稍后介绍。 与while 和do-while 语句相比,for 语句的使用更为灵活,既可用于循环次数已确定的情况,也可用于循环次数不确定而只给出循环结束条件的情况。在表达方面,三个表达式及循环体都可以灵活使用,甚至省略,因此for 语句是三个循环语句中用得最多的一个。 【例 3.11】 这是一个古罗马数学家伦纳德?斐波那契提出的有趣的问题。假定每对兔子每月生出一对小兔子,新生的一对小兔子三个月后又可以生小兔子,假定所有兔子都不会死,一年后会有多少对兔子。具体说,第一个月只有一对兔子,第二个月由于新生小兔子不能生育,仍然只有一对兔子,第三个月小兔子开始生育,因此当月有两对小兔子,此后每个月的兔子数都是上个月和当月新生兔子数之和。由此可抽象出一个数列:0,1,1,2,3,5,8,……。这个数列称为Fibonacii 数列,可用函数描述如下: 设计程序输出Fibonacii 数列的前20项,要求每行输出5个数据。 #include #include const int m=20; void main(){ int fib0=0,fib1=1,fib2; cout<+===1n 1)-f ib(n 2)-f ib(n 1 n 1 0n 0 f ib(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