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大善者--乌巴庆老师

乌巴庆老师于1951年时曾应宗教研究团体做有关佛教方面的讲授,当时他已位居缅甸审计长要职。这个研究团体的负责小组是由美国政府「特殊技术暨经济处」(Speci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ivision)有关资讯、经济与财政等官员所组成的。老师当时在仰光卫理教会(位于Signal Pagoda Road)连续三场的演讲,稍后被编纂成小册子发行,书名就是「什么是佛教」(What Buddhism Is.)。本文将其节录如下:

第一场(1951年9月23日)

今天能有此机会为各位演讲「什么是佛教」,我觉得是一项殊荣。首先,我必须向各位坦承,我就像一般街上的贩夫走卒;不仅从未上过大学,也不懂科学;而且我也不是巴利语(Pali)经律论三藏(Tipitakas)的佛教理论学者。但我必须说明的是,我读过许多颇负盛名且知识渊博的佛教出家人,以缅文著述的佛学书籍。我大部分都是透过实修,而不是理论方式来了解佛教的;我希望可以把各位在其他地方不易见到的佛教的一面呈现出来。但我也必须承认,我目前仍只是修持佛法的在家修行人,以及尝试着以佛教来学习诸法实相的实验者。身为在家修行者,我只能利用繁忙公务之余的有限时间来学习,因此进展得相当缓慢,此外,我要声明的是,接下来的演讲内容或许不是绝对正确,其中可能有对或错,但是我向各位保证,我所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出自于心中最诚挚的意念。

佛陀曾在噶拉玛经(Kalama Sutta)中开示说:

「不要因为是口耳相传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约定俗成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经典记载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合乎逻辑推论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习惯如此,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导师、长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唯有实际观察、分析你们亲身所体验的,且因此获得利益,你们才接受并加以实践。」

因此,除非各位不断地求证和实修,而确认我所说的,否则我并不祈求你们现在就相信我所提出的哲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出自法句经(Dhammapada)的偈颂正是佛教的精髓。听起来很简单,要做到却很难。任何人除非能将佛陀的教导付诸实践,否则称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佛陀曾说;

「诸比丘,我已告诉你们我亲身证悟的真理。你们也要靠自身的体验来了知实相,并加以实践、精进修持及广为传布;如此才能使这个纯净的教法源远流传,而使人天都能获得利乐与福祉。」

在开始解说佛陀的教导之前,我要先向各位介绍乔达摩(Gotama)佛陀的生平事迹。主要是因为这些对你们多数人而言都很陌生,因此我觉得有义务向各位介绍佛教的一些背景概念。我会先简要地讲解佛教的宇宙观,世界,世间等时空概念。毫无疑问地,这会激发你们深入思考,因此我也要请各位暂时不去想这些问题,先耐心地听我讲解,等到讨论时间再提出你们的问题。

宇宙结构

佛教的宇宙观大致可总结如下:

下界(Okasa Loka-- the universe of space)是身与心(Nama and Rupa—名色)所居住的地方。在此世间,身和心都受制于因果律的影响。接下来的中界(Sankhara Loka-- the universe of mental forces),有创造力或被创造的。这是藉由身、口、意的修持而超脱心识创造力量所达到的心识境界。第三就是最后的上界(Satta Loka-- the universe of sentient beings),此界众生为心识力量所生。我们也可将这三界合称为「三界一体」(three-in-one)的宇宙,因为任何一界都无法自立于三界之外,也可说是相互连结贯穿的。

各位最感兴趣的应该是整个宇宙体系(Cakkavalas)的结构。每个体系都有三十一界天,而且都各有相当于人世间及其日月星辰,以及其他界天的结构。像这样的宇宙体系有数以千万计,简直难以计数。离我们最近的一万个宇宙体系都是在同一位佛陀出世(Jati-khetta)的世界中。事实上,佛陀当时在迦毗罗卫城(Kapilavatthu)附近的大林精舍(Mahavana)说大会经(Maha-Samaya)时,除了有来自我们这个宇宙的诸梵天(Brahmas and Devas)之外,甚至这一万个世界的梵天们也都前来听闻佛陀说法。佛陀也可以将慈悲的思惟波动传达给居住在佛国世界(Ana-khetta)的亿万众生们,而其余尚有远在佛陀思惟波动可及之外(Visaya-khetta)的宇宙体系。现在各位就可以从这些佛教概念中想象整个宇宙的大结构。因此,在整个下界中,我们世间有形物质的渺小,就像恒河沙数中的一粒微尘罢了。

现在我就来为各位介绍我们这个宇宙体系的三十一界天,当然这和其他所有宇宙体系的结构是一样的,大致可分为:

无色界(Arupa Loka)无物质的梵界

色界(Rupa Loka)微细物质存在的梵界

欲界(Kama Loka)人、天、恶道众生所在的世界。

无色界是由无物质、无形色的四梵界组成。色界是仍有微细物质存在的世界,分为十六天。欲界可细分如下:

(a)六天界(Deva Lokas):

(i)四天王天(Catumaharajika)

(ii)忉利天(Tavatimsa)

(iii)夜摩天(Yama)

(iv)兜率陀天(Tusita)

(v)化乐天(Nimmanarati)

(vi)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i)

(b)人道

(c)下四道(Apaya):

(i)地狱(Niraya)

(ii)畜生(Tiracchana)

(iii)饿鬼(Peta)

(iv)阿修罗(Asura)

所有这些界天不论净或不净、清凉或热恼、光明或黑暗、轻或重,以及喜乐或悲惨等等,一切都是由身、口、意的心识或意念(Cetana)所造作出来心识力量特性的显现。我们以修行者为例,由于他将充满慈悲的意念散播给十方众生,那么其所产生的心识力量必定是清净、清凉、光明、轻盈与喜乐,这样的力量会将他推往梵天(Brahma)。现在我们再举个反例,一个充满嗔恨、愤怒的人,也会如俗话所说的「相由心生」一样:其心念的不净、热恼、黑暗、沉重与悲惨也会随之显现。因此,我要说的是,由嗔恨(dosa)生起不善的心识力量必会落入恶道之中。同样地,贪(lobha)或痴(moha)生起的心识力量也会造作出相同的结果。相反地,由于布施、持戒与慈悲等善行,那未来必定有福报,如此所产生的心识之流自然会将之推向人天等道。各位先生女士们,这部分的佛教概念与乔达摩佛陀的生平故事有关,也是我接下来要介绍的。

成佛的具足条件

乔达摩佛陀是现在这个住劫,也就是贤劫(Bhadda Kappa)所出生的五佛中的第四佛。在他之前则有拘留孙佛(Kakusanda)、拘那含牟尼佛(Konagamana)及迦叶佛(Kassapa)。在过去的住劫中,亦有无数佛弘扬相同的佛法来救渡众生脱离苦海。所有一切诸佛都是慈悲光明的觉悟者。

过去曾经有位名为善慧(Sumedha)的隐士,因具足所有成佛的条件,而得到燃灯佛(Buddha Dipankara)的授记:他将证得一切知智而成佛,其族姓就是乔达摩。具足成佛条件的菩萨(即未来佛)必须曾于过去无量劫中勤修最上等的波罗蜜(paramis)或圆满功德,也就是:

1. 布施(dana)

2. 持戒(sila)

3. 舍离(nekkhamma)

4. 智慧(pa??a)

5. 精进(viriya)

6. 忍辱(khanti)

7. 实相(sacca)

8. 坚定(adhitthana)

9. 慈心(metta)

10. 平等心(upekkha)

可见要成佛是一件多么艰巨的工作啊!必须具有证悟一切知智的无上愿力。菩萨在授记后的漫长修行期间,终于在维山达拉王(King Vessantara)时,因为舍离人世间一切欲乐,出家勤修而成就佛果。他决心离开皇宫、妻儿及所有世俗之物来达成他过去在燃灯佛前所立下的誓愿。降生人间之前居于兜率天(Tusita)放大光明的护明菩萨(Setaketu Deva)观知度化众生的因缘成熟,于是投胎迦毗罗卫国(Kapilavatthu,即现今尼泊尔附近)摩耶夫人(Maya Devi),国王净饭王(King Suddhodana)的王后。

等到即将生产时,王后表示她将回到自己的娘家待产,净饭王于是派了众多随从一路护卫王后。王后途中经过蓝毗尼园(Lumbini Grove)时,见到园中奇花瑞草,便停下来在一棵无忧树(sal tree)下休息,随即生下了太子,他就是后来成就正等正觉的佛陀。就在此时,一切世间光明普照,现三十二种瑞相,大地震动,天象出现异常的光明,三界众生彼此都清晰可见,眼瞎耳聋苦疾者皆痊愈,梵天之乐遍十方。

此时,就连在忉利天(Tavatimsa Deva)修道的阿私陀尊者(Kaladevala),净饭王时的修行智者,已修得八禅定(Samapattis)且具神通力,见到无量天人欢喜踊跃,知道国王甫得太子,也赶来王宫晋见祝贺。尊者一见到相好圆满的太子便预言他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但尊者随即由喜转悲,因为他已预见自己将年老命终,无缘亲耳听闻佛陀正法,即使命终之后进入无色界梵天(Arupa Brahma Loka)之中,也无法得到佛陀的教化。

太子出生的第五天,即被取名为悉达多(Siddhattha),当时许多有名的婆罗门智者都参加了命名大典,他们都认定太子具有成佛的一切殊胜特征。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第七天便去世了,太子姨母波阇波提瞿昙(Pajapati Gotami)自此负起抚育责任。

悉达多太子出家前在王宫里过着安逸奢华的生活。他不仅天资聪颖、智勇双全,并且受到应有尽有的良好教育。国王极尽可能地保护太子的一切生活,而且为了让太子享受一切世间欢乐,还盖了适于三个不同季节居住的宫殿。深怕太子出家成佛的国王,因出于父爱本能,希望太子

将来也能继承王位,因此,净饭王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太子,不让他有任何修道的机会,而且为了确信太子不会出现这类念头,还命令所有侍从或亲近的人,不准在太子面前提到任何有关老、病、死的字眼,好像这世间只充满着欢乐一般。所有侍从只要有丝毫老衰或病痛的迹象就会被替换掉。因此宫中总是歌舞佳肴等一切应有尽有,使太子享尽世间的感官欢乐。

出家

随着时间慢慢地过去,悉达多太子对周遭千篇一律的世俗欢乐已逐渐失去兴趣。太子在过去无数生中立誓成佛的愿力已然生起;当世俗欲乐无法再控制他的意念时,原本内在的禅定力量发挥了作用,而达到清静与安详的心识状态,内心的战争已然开始。

此时内心的交战,让他开始有了逃离感官欲乐的念头;他除了对一无所知的宫外世界想一窥究竟之外,也希望接触现实生活真实的一面,而不是宫中美好的一面。因此,他决定出城游观。尽管国王事先已下令清除城外所有令人不悦的景观,但太子仍在路途中首次目睹了拄杖行走的老人,接下来看到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之后又看到了死人,最后他遇见到一位出家人。

这种种经历让他开始思考生老病死的问题,而且彻底改变了他对人世的态度。他了解到世俗的不净烦恼,而过去在梵天界的功德愿力已开始生起。此时他的心念不再受到束缚,而是异常地平静安详,并且相当地坚定。这一切都在他儿子出生的那个夜晚涌现出来;对他而言,儿子的出世只是另一个枷锁罢了。然而,他心意已决,任何事都无法改变他寻求生老病死解脱之道的决心。到了午夜时分,他决意舍离一切,于是命侍从车匿(Channa)备好骏马犍陟(Kanthaka)。在探望过娇妻与爱子之后,悉达多太子抛下家庭及世间一切束缚,决心出家追求真理。当他来到阿那姆河(Anoma)时,便誓言必将寻得解脱之道,否则绝不复返。

寻求真理

出家后的悉达多太子换上了苦行僧所穿的衣服,手上拿着乞食用的钵,四处寻找修持的导师。最初他追随的是阿罗逻(Alara)及优陀伽(Uddaka)两位颇负盛名的婆罗门苦行僧。阿罗逻教导的是超越物质色身的灵性(atman)修持,以达到无所有处的境界。但悉达多太子并不满足于此。接着他又向着重于业(Kamma)与灵魂轮回修行的优陀伽学习。但两者都无法脱离「灵魂」的概念,苦行的太子认为还有其他的解脱之道。于是他决定实行极端的苦行。然而当时他已学习到八禅定的最高境界,且具有神通力,能知过去及未来数劫(kappas)所发生之事的能力;但这一切仍在世俗范围之内,并非太子所要的。他真正要追求的是,超越生死轮回痛苦的解脱之道。

有五位苦行者也追随着悉达多太子,其中一位(名为憍陈如〔Kondanna〕)就是在太子出生第五天即预言他会成佛的婆罗门智者。在实行极端禁欲苦行的六年期间,由于极少进食,几乎已到了瘦骨嶙峋的地步,但这五位苦行者仍随侍在侧。有一天,他因过度虚弱而昏厥过去。当他恢复知觉后,了解到这样的苦行同样不能达到开悟,必须改变修行方式;也因此发现唯有遵循中道才是通往觉悟之路。

成道

在西元2562年前五月的月圆之日(Vesakha,即今之卫塞节),出家苦行的悉达多太子来到郁鞞罗林(Forest of Uruvela)的尼连禅河(Neranjara)(即现今菩提迦耶Buddhagaya 附近)旁,在一棵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并且发愿至死都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否则绝不起座。

伟大的时刻即将到来。苦行的太子此时聚精会神很快地便进入极深的禅定之中,而这正是了证真理的关键所在。这时他发现仍无法使心念达到平衡的状态,因为他不仅尚未摆脱善、恶道交错的心识力量,且其心念的平衡不断地受到冲击。一向有着光明智慧护持的悉达多,此刻也面临无明烦恼的阻碍。这虽然很不寻常(或许正因为这是佛道与魔道Mara,即世间一切邪恶势力的最高统治者,的最后对决),然而,他意志坚定,所有向上的心识力量都能适时地显现,使他能安住而不被动摇。

他立下誓愿,并且得到所有曾亲证他圆满十种最上波罗蜜功德的诸梵天护持,努力精进地求证无上正觉。就在诸梵天的护持下,太子终于能够发挥专注的定力,达到彻底的清静、安详与平等心,而克服了所有一切障碍。渐渐地,他开始洞察到一切事物的本质实相,并且彻底了悟生死解脱之道。他以洞察自身本质实相的修持方式,发现这个看似坚固实在的身体,其实是由无数个极微小的次原子粒(Kalapa)所构成的,而且根本不具坚实性。若以车子在夏日扬起的漫天灰尘来做比拟的话,那么次原子粒的大小只有每个微小灰尘粒子的四万六千六百五十六分之一而已。在经过进一步的审视之后,他又发现这些细微的粒子不断地生起、灭去,有如一股振动之流。就像我们的心念一般;总是片刻不停地起习性反应,而且,不断地推动着心识之流。从一个存在的形式到下一个存在的形式,如此持续不已。

佛陀以其智慧之眼洞见自身的本质实相。他以高度专注的心观察到这些微细的次原子粒子不断地生灭变化,而了悟无常(anicca)法则,以及无我与习性反应模式,这就是破除佛教所说的表层实相(pa??atti),进入到诸法实相(paramattha),或「究竟实相」的境界。

他因此亲身体验到身心变化的无常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苦(dukkha)的实相。接着他又破除了所有对「自我」的执着,进而超越一切痛苦,也就是丝毫没有任何我执(Atta)存在的苦灭(dukkha-nirodha)境界。对他而言,不断在因果与缘起法则之中存在的身心(名色)之流都只是一种虚幻无常的现象。他已获证了实相。具足圆满佛果智慧的他,终于在五月月圆之日成就正觉。

悉达多太子终究证悟正等正觉(Samma-Sambodhi)而成为自觉觉他的佛陀;清醒者、觉悟者、一切知智者。当众生还沈睡于梦幻之中时,唯有他是清醒的;当众生都还陷入在黑暗之中时,唯有他是光明觉悟的;当众生还在无明之中流转时,唯有他成就一切知智。

各位女士先生们,我今天已经占用了你们很多时间了,非常感谢各位如此耐心地聆听。此外,我也要感谢教会能让我在此演讲。

第二场(1951年9月30日)

上周日我已将佛陀从出生到成道的故事概略地,真的是非常的简短,介绍给各位。今天我会再将佛陀的教导介绍给各位。

其实佛陀的教导都被保存在我们称之为经(Suttas,开示)、律(Vinaya,僧伽的戒律规范)及论(Abhidhamma,法义哲学)三藏(Tipitakas)之中。虽然我们保存了很多巴利语(Pali)

的三藏经典,但即使是精通巴利文的学者也得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读完。所以,我今天只能局限在最精华的部分,也就是佛教的基本真理。

佛陀在开始传法之前,仍持续静坐了四十九天,第一个七天静坐于菩提树下;剩下的六个七天他都在菩提树附近深入禅思,享受涅槃安详之乐,并深入思惟探究诸法实相

([Paramattha-Dhamma],究竟实相)的一切疑虑。当他思惟阿毗达摩中的发趣论(Patthana,缘起法)时,他的色身变得如此清净,全身放出六色光彩,并且像六色光环般环绕在头顶后方。他没有进食地持续静坐了七七四十九天。我们一般人是不可能禁食四十九天的。事实上,在这一段期间,他都是处于禅定的状态,超越人类色身所在的物质世界。因为色界梵天之中的微细物质与生命的延续并非是依靠食物来维持的,而是以禅定之喜(Jhanic Piti)作为其营养品的。同样地,佛陀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也是处于心识的禅定境界,而非物质世界。我们亲身体验的一些结果使我们确信,任何人如果能到达佛陀所证悟的智慧,那么这种情况确实是可能发生的。

佛陀在成道之后第五十天的清晨,终于出了禅定。此时他虽然不感到疲累,但因为不再处于禅定之中,所以也开始感受到饥饿。这时有两位从外地来的商人,推着装满货物的车子经过了郁鞞罗林。此林中一位天人刚好是商人们前世的亲人,便建议他们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来礼敬刚出禅定的圆满觉者,佛陀。他们来到佛陀禅坐的地方,见到六色光彩环绕四周,欣喜不已,赶紧恭敬礼佛,并以米食糕点及蜂蜜供养佛陀的第一餐。他们成为佛陀最初的在家弟子,佛陀从自己头上拔下了八根头发给他们作为皈依礼拜的象征。

但各位或许不知道帝波须(Tapassu)与跋利迦(Bhallika)这两位商人原来是来自郁迦罗(Ukkala),也就是各位此刻所在之地,仰光(Rangoon)。2540年前,当时郁迦罗的国王下令将佛陀赠予的这八根发舍利供奉在现今著名的雪达根(Shwedagon)大金塔之中,各位可能都已经去造访过了。这个金塔一直受到后继信奉佛教的国王及信众们的维护,并予以重新翻修。虽然来自郁迦罗的这两位商人有幸成为佛陀最初的在家弟子,但可惜他们只是接受这个信仰而已,却未曾以实际的修持来亲尝正法的滋味;因为唯有实际修持才能使他们解脱生死之苦。虽然信仰为基本要件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唯有实际修持这些教导才能达到解脱。因此,佛陀曾开示说:

佛只能指引通往彼岸的方向;但每个人都得自己走上这条正法之道。

佛陀的教导

根据字典的解释,佛教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它不像所有其他宗教都有神做为中心信仰。严格说来,佛教应该是一种融合道德及身心规范的哲学体系,而其具体的目标在于解脱生死痛苦。

佛陀第一次说法时,在转*轮经(Dhamma-cakka-pavattana Sutta)中所教导的四圣谛,就是这个哲学体系的基础。事实上,四圣谛的前三谛已说明了佛教的哲理,而第四谛(八圣道是道德哲理的规范)则提供了止息痛苦的方法。佛陀初转*轮的对象就是,当初伴随他寻求真理的五位苦行僧(以憍陈如为首的五位僧众)。憍陈如因佛陀的教导,而成为首位证得阿罗汉(arahat,解脱一切束缚的圣者)的弟子。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四圣谛,它们就是:

1. 苦谛(dukkha-sacca,苦的实相)

2. 集谛(samudaya-sacca,苦生起的实相)

3. 灭谛(nirodha-sacca,灭苦的实相)

4. 道谛(magga-sacca,灭苦之道的实相)

要彻底了解佛教哲理的基本概念,必须先了知苦的实相。为了深入阐述这个要点,佛陀从两个不同角度切入。

首先,在论证的过程中,他让弟子们了知一切生命都是痛苦,因为生命本身就是苦;出生是苦;年老是苦;病痛是苦;死亡是苦。而感官欲乐的作用对世人又是如此的强烈,但人们对于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又是如此的健忘。想想我们的生命是如何从母亲怀胎期间就开始挣扎;婴儿如何在出生那一刻为生存搏斗;接下来如何为生活奋斗;以及在生命的尽头如何挣扎着最后一口气。

你可以仔细思考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本身确实就是苦。

而且当我们越执着于自我,我们就越痛苦。我们所必须承受的痛与苦,虽然都被一时的感官欲乐所掩盖;但实际上,这些只是黑暗中短暂的光点罢了。这是因为无明(moha,即愚痴)的蒙蔽,使世人无法了知真理,以致无法从生命、苦与死亡的轮回中解脱出来。

第二,佛陀让弟子们了解到我们的色身只不过是无数次原子粒子的结合,这些微细粒子同时不断地生起、灭去。每个次原子粒子都是由以下的物质所组成:

1. 地(Pathavi,软硬的性质)

2. 水(Apo,粘着性)

3. 火(Tejo,冷热性)

4. 风(Vayo,动性)

5. 色(Vanna)

6. 香(Gandha)

7. 味(Rasa)

8. 营养要素(Oja)

前四项称为四大元素(Maha-Bhutas),也就是构成次原子粒子的四种主要物质。其余四项则是四大元素的衍生物。次原子粒子则是物质世界中最微小的粒子,而且唯有这八种元素(每个都只是一种变化特性)聚集一起时才能构成一个微细的次原子粒子。换言之,就是由八个各有不同变化特性的元素所结合的物质,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次原子粒子。根据佛陀的亲身体验,

这些次原子粒子都处在一种持续的变化状态之中,或是一种波动的持续之流。它们只不过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就像是蜡烛或电灯泡的光线一样。这个看似坚实的身体(我们如此称呼)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结构,而是持续不断的次原子微粒之流与心理运作过程的结合。

对一般人而言,铁是不会动的物质,但是科学家们都知道铁是由一种持续处在变化状态或次原子微粒之流的电子所组成的。如果一块不会动的铁都已是如此的话,那么具有生命的有机体,譬如说是人,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想见,人体内的变化必定是更加的激烈。人可以感觉得到自身内的震波吗?而了解那些处于持续变化状态及次原子微粒之流电子的科学家们又是否能感受到他们自身的能量与波动?对于那些透过向内审视自身,而了解到人体也只是能量与波动的人们,这样的亲身体验会对他们的心念态度产生什么影响呢?

有人可能为了要解渴,就直接取了村子里的井水来喝;但是如果这个人的眼睛像显微镜一样可以看到极细微的物质,那么他很可能不敢喝下那些充满微生物的水。同样地,当一个人了解到自身之内持续不断的变化(anicca,无常或瞬息万变)时,那么他必定也会随即领悟到苦的实相,就像是感受到原子粒子内部辐射、震动与摩擦等强烈感觉的结果一般。事实上,不论是表层内外或究竟真相,生命本身都是苦,

当我说到佛陀所教导的「一切生命都是苦」时,请千万不要把这个概念误解为:既然生命是悲惨的,那么生命就不值得存在;而且佛教苦的概念是一种可怕的概念,因为这种概念是不可能有快乐生活的机会。快乐又是什么呢?尽管科学已能达成物质领域的需求,但世人们是否快乐呢?他们可能会不断地感受到感官欲乐,但是当他们了知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有一切时,其实他们内心深处是不快乐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即使能超越物质,却超越不了自己的心念。

感官欲乐的愉悦是无法与禅修过程所得到内在安详之喜悦(piti)相比拟的。感官愉悦总是伴随着烦恼与痛苦,就像村夫俗子感受到身上抓痒的愉快,却不知到心境的喜悦才能免于烦恼与痛苦。如果你们只是从感官层面来观察的话,那么可能很难体会什么是心境层面的喜悦。相对而言,虽然,你们也可享受心境的喜悦,而且至少不会认为佛教尽是一些让你感觉悲惨的痛苦梦魇。但更重要的是,心念的喜悦确实可以让你们免除生活困扰;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仅可以使你们获得内在的安详,超脱日常生活的种种烦恼,而且确实可以解脱生死痛苦。

那么,苦的根源是什么?佛陀明确地指出,贪爱(tanha),就是苦的根源。一旦种下了贪欲的种子,就会滋长出贪婪,并扩大为对权力与物质的贪爱与欲求。任何人只要播下这个种子,就会变成贪爱的奴隶;并且不自觉地迫使其身心成为追求贪爱的奴隶,直到终了。然而,受到内在根深蒂固的贪(lobha)、嗔(dosa)习性驱使,最后其身、语、意行为必然也会产生邪恶的心识力量。

就哲理而言,人们因贪嗔习性反应而生起业(Sankhara)的心识力量,而带来身心之流,这就是内在痛苦的根源。

灭苦之道

那么,灭苦之道又是什么呢?这条道路就是佛陀最初开示所教导的八圣道,别无其他。八圣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就是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

戒(道德)

1. 正语

2. 正业

3. 正命

定(心的专注)

4. 正精进

5. 正念

6. 正定

慧(智慧的洞察力)

7. 正思惟

8. 正见

戒的三个特性分别如下:

1. 正语(Samma-vaca)

2. 正业(Samma-kammanta)

3. 正命(Samma-ajiva)

正语的意思是:说真实、有益而非恶意或伤害的话。

正业的意思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及不使用烟酒毒品等基本道德原则。

正命的意思是:不从事那些会造成众生痛苦的谋生方法(例如奴隶买卖、武器制造,以及毒品走私等)。

这些就是佛陀在最早的开示中所说的道德规范。他后来又加以详细解说,并且分别针对出家众及在家众提出了不同的规范。

我将不在此处介绍出家众的戒律,但我会先让各位了解佛教在家众的道德规范,也就是五戒(Panca Sila),分别为:

1. 不杀生(Panatipata):禁止杀害所有有情众生。(生命是一切众生最宝贵之物,此戒律说明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慈悲。)

2. 不偷盗(Adinn'adana):禁止未经同意而拿取他人之物。(以此戒律对治盗取的不当欲念。)

3. 不邪淫(Kamesu-miccha-cara):禁止不正当的性行为。(世俗之人都潜藏着情欲,这也是最难抗拒的欲念,因此,佛陀劝诫人们不要耽溺于不正当的性行为。)

4. 不妄语(Musavada):禁止说谎。(此戒律包括(未解脱)而宣说已达到完全的解脱。)

5. 不饮酒(Sura-meraya):戒禁使用酒精毒品。(酒精毒品会使人失去了知实相的坚定意志与思惟能力。)

各位女士、先生们,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佛教有关心的层面,我相信各位一定对此深感兴趣。这是八圣道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定),包括:

1. 正精进(Samma-vayama)

2. 正念(Samma-sati)

3. 正定(Samma-samadhi)

正精进是正定的先决条件。一个人除非能将其妄想纷飞的心安定下来,否则是不可能做到心的专注,以致于到达一心不乱的正定与平等心之境界;而心此时已无罣碍,并且清净、安详、内外皆清澈明亮。处于此种境界的心也变得充满力量与光明。就外在而言,它所呈现的光明是心的一种反射作用;而其光亮则有如星光、日光等不同程度。如此清净光明是心灵之眼(mind’s eye)在黑暗中的反射,以及清净、安详与宁静之心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印度教徒们的刻苦修行,就是为了达到光明照虚空的梵我合一境界。基督教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也提到「光明之身」(body full of light)的概念。我们也都听说过,罗马天主教神父们为了追求此种超乎自然的神奇之光,而经常静坐冥思。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也同样彰显此种对「圣洁之光的体证」(manifestation of divine light)。

这种由心灵反射的光即代表了内在心灵的纯净;而心的纯净同时也是构成所有宗教生活的基本要素,并无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教徒或伊斯兰教徒之区别。心的纯净确实是所有宗教的最大公约数。爱本身所代表的则是人类的融合,也是至高无上的;但除非心灵达到彻底的纯净,否则是无法办到的。必须先有一颗平衡的心才能帮助其他不平衡的心达到平衡:「就像制作弓箭的人必须使其弓箭直挺,而有智慧的人将自己飘忽不定且难以守护与控制的念头予以净化一样。」佛陀也是如此说的,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锻炼一样,心也需要修练。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好好修持我们的心来使它更强壮、纯净,进而享受这种内在禅定祥和(Jhanic Peace)之妙喜呢?当内在安详开始在心中蔓延开来时,你们也一定会逐渐了知这个实相。

不论你相信与否,但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指导下,所有来自不同宗派教义的人们,只要出于虔诚的信念,并且愿意在课程期间接受这个教法,那么他一定能获得内心安详与纯净的光明。

藉由不断的修持,任何人都可以完全地控制心念,以及到达禅定(Jhanic state)境界,并且逐渐从平等心而到达定境(Samapattis,入定),就如同净饭王当时的修行智者(阿私陀尊者)一样具有神通的能力。当然,这必须要谨守道德戒律,并且要放弃一切世俗外缘;然而,

这对于那些心中仍存有一丝情欲的人们却是相当危险的。总之,像这种能带给世俗之人神通力的修持,并不是佛陀所追求的;因为佛陀发展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使心纯净有力,以了知真理。在佛教中有四十种修定的方法,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安那般那(Anapana,出入息);就是专注于气息的吸入与呼出,而这也是一切诸佛所遵循的方法。

智慧

各位女士、先生们,现在我要开始介绍八圣道中第三阶段的佛教哲理:智慧(内观)。智慧有如下两种特性:

1. 正见

2. 正思惟

对于真理的正确见解乃是佛教的目标与宗旨。正思惟是指对身心(Nama and Rupa,即名色)内外的剖析研究,以了知最终实相。

你们已经听过我提起身、心很多次了,现在我就来做进一步的解说。

所谓心(Nama,名)是因为它对一切感官所缘的倾向,而所谓身(Rupa,色、物质)则是因为物质变化的无常特性。因此,在英文中最接近Nama、Rupa的用词为心(mind)与身(matter,物质)。我说「最接近」是因为找不到完全精准的字可代替。严格说来,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部分:

识(Vinnana)

受(Vedana)

想(Sanna)

行(Sankhara)

这些再加上物质界的色而成为我们所说的五蕴(Panca-kkhanda)。佛陀就是以此五蕴作为身心存在现象的总结(也就是心、物不断相依共存的实相);然而,对世俗人而言,这就是人格特性或自我意识。

到达正思惟阶段的修行弟子,已发展出强大的正定力,能以内观修持专注于自身之内,而达到对本质的剖析审视:先是色身(物质),然后是心及心的各种状态。他不仅可以觉察(有时也能亲见)到自身当中次原子微粒的实相,而且开始了解身心不断变化的现象,生灭变化与无常。然而,当心越来越专注时,其自身之内一切能量本质就会变得越来越鲜明,因此能彻底了知在因果法则中的五蕴都是苦。此刻,他已体证到身心内外都是苦的实相,以及没有任何自我的存在,因此,渴望达到解脱痛苦的境界。当他终于解脱痛苦的束缚时,就是从世间进入到出世间的境界,并且已获证四圣道果(ariya)中的预流果(Sotapanna - 须陀洹)。此时,他已从自我、疑惑及对所有典礼和仪式的执着中解脱出来了。到了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仅有极细微的贪及嗔。当证得三果阿那含(Anagami)时,他已断除所有贪嗔烦恼。最后的果位则是阿罗汉(arahat)。

每种果位的圣者都能感受涅槃(Nibbana)喜乐,然而,即使是在家修行者,只要能进入须陀洹果位的禅定之中,也同样能获得内在的涅槃安详。

由于涅槃是出世间的妙喜,故此种内在安详是世间一切喜乐所无法比拟的;即使内在的禅定之喜(我之前讲到正定时曾提过)与其相较之下,亦显得微不足道。这是因为内在的涅槃安详能使人超脱一切轮回的三十一界天;但内在的禅定与安详仍无法使人超脱这些界天。例如,仍停留在色界之中。

各位女士、先生们,我要再次强调的是,我在此所说的只是佛教的一些基本概念。我希望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将我所知的一切都提供给各位:

随着你眼前的光亮往心灵纯净的境界迈进,

到达解脱自在的禅定境界,

亲证内在的涅槃安详。

这所有一切都在你们可及的范围之内。

为何不先试试前两项呢?它们并未超越你们自身宗教范围之外?而我已经准备好提供你们所需要的所有协助了。

我要再次表达我对各位耐心聆听的感谢之意。

第三场(1951年10月14日)

如果完全不提缘起法则(Law of Paticca-samuppada)及因缘法(Law of Patthana,关联或因果法则),那么我在此所说的「佛教是什么」就不够完整了。所以,在此只是很简略地介绍它们。

请先回忆一下我在第一场演讲结论中所说的;我提到悉达多太子这位出家游化的苦行僧如何了知实相,而成为佛陀。我会再重复那一部分,免得各位忘记。

悉达多太子证悟正等正觉,成为佛陀,觉醒者、觉悟者、一切知智者。相较于他的清醒,其他所有世俗之人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都在睡梦之中;相较于他的觉悟,其他所有世俗之人在某种程度上,都还在黑暗中踉跄摸索着;此外,相较于他所证得的一切知智,其他所有世俗之人都还深陷无明之中。

无疑地,所有宗教都宣称有通往真理的道路。在佛教中,只要人们未能了知这个真理(即四圣谛),他们就是还陷在无明之中。此种无明(Avijja)正是业(Sankhara)生起的主因,而使得一切众生不断陷入生命流转(Vinnana,识)的轮回之中。当生命以另一个新的形式继续存在时,心物(名色或身心)即自动地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来。如此逐渐形成具有六根(Salayatana)的色身或乘载的工具。

因为六根而生起六触(Phassa);因为触而生起感受(Vedana);因为感受而生起贪爱(Tanha)与执取(Upadana);因为执取而产生各种存在形式的有(Bhava);因此而有生(Jati)、

老、病、死、愁、叹、悲痛等(Jara-marana etc.,老死等)所有一切苦恼。佛陀不断深入探究,终于发现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佛陀如是说:

缘无明,所以行生;

缘行,所以识生;

缘识,所以名色生;

缘名色,所六处生;

缘六处,所以触生;

缘触,所以受生;

缘受,所以爱生;

缘爱,所以取生;

缘取,所以有生;

缘有,所以生生;

缘生,所以老、病、死、忧、悲、苦恼生(所有一切痛苦)。

这样的因果链就称之为缘起法则;所有这一切都根源于我们对自身实相的无知或无明,而贪爱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这是多么地简单明确,因为只要你渴求某种事物,贪欲就随之生起,因此,你必须对治它,否则你就会感到痛苦。然而,并不只如此而已,佛陀曾说,「身心五蕴一切都是苦。」佛教所指的苦的实相,就是指一个人能如实观察其身心(内在与外在)本质实相,而不是它们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因此,必须经由亲身体验苦的实相才能彻底了知。例如,从科学的验证的结果使我们都知道,所有一切物质除了,无数电子微粒所产生的震动之外,并无任何具体形式的存在;但是有多少人能说服自己去相信我们的身体也遵循着相同的法则呢?既然它如此和你有切身地关系,那么为何不试着如实地观察它们呢?为了如实体证,任何人都必须超越色身的桎梏,发展出心的专注力,才能如其本然地观察物质的本质实相。藉由心的专注力,任何人都能向自身之内不断地透视剖析,甚至能观察到最新科学仪器所无法看到的事物。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何不看看自身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原子与电子微粒,以及诸如此类的事物。所有这一切都不断地在快速变化着,而且是永无止境地持续着。当然,要知道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的。

但实际上,唯有透过我们自身向内观察的修持方式,也就是藉由内观(Vipassana)的专注力,我们才能体证到「内在的苦」是随着这些次原子微粒所生起之波动、放射与摩擦等激烈感受而来的。经由亲身体证而了知无明的实相,并且了知其究竟实相就是痛苦根源的灭除:那就

是要以还灭次第的环链来破除无明,进而解脱生死轮回所带来的老、病、忧、悲、愁、叹等种种苦的本质特性。

缘起法及苦的根源是如此的错综复杂。

现在我们就回到佛陀在阿毗达磨藏(Abhidhamma Pitaka)发趣论(Law of Patthana)中所阐述的因果关联法则。佛陀在(获证佛果之后)静坐四十九天期间,也就是在思惟阿毗达摩中的发趣论(Patthana,缘起法)时,全身放出六色光彩。我们有五大册,每册大约五百页的巴利文记载着有关于此的详细叙述。在此我只能简要地介绍这个法则的概念。

佛教中因果的基本原则基础就是以下这二十四个缘:

因缘Condition - Hetu

所缘缘Object - Arammana

增上缘Dominance - Adhipati

无间缘Contiguity - Anantara

相续缘Immediate Contiguity - Samanantara

俱生缘Coexistence - Sahajata

相互缘Reciprocity - Annamanna

依止缘Dependence - Nissaya

亲依止缘Sufficing Condition - Upanissaya

前生缘Antecedence - Purejata

后生缘Consequence - Pacchajata

重复缘Succession - Asevana

业缘Action - Kamma

异熟缘Effect - Vipaka

食缘Support - Ahara

根缘Control - Indriya

禅缘Ecstasy - Jhana

道缘Means - Magga

相应缘Association - Sampayutta

不相应缘Dissociation - Vippayutta

有缘Presence - Atthi

无有缘Absence - Natthi

离去缘Abeyance - Vigata

不离去缘Continuance - Avigata

我现在要就我所了解的来为各位说明因缘与业缘的关联,以及由于这些因缘所产生的果。

因缘是指所有身、语、意习性反应在意识当下的心念状态。由于每一个习性反应都会生起善、不善或中性的心念状态,因此,在佛教中,我们称之为善法(kusala dhamma)、不善法(akusala dhamma)与无记法(Abyakata Dhamma),此三法虽仅是心的作用,但也是共同创造出整个宇宙万物的心识作用。

善的(kusala)力量是由布施、行善、奉献与净化心念等善行所生起之业行(行为、语言及思惟)而产生的正面力量。

不善的(akusala)力量是由贪婪、欲望、愤怒、嗔恨、怨憎、妄念等欲念所生起之业行而产生的负面力量。

中性的(Abyakata)力量既不是善的,也不是非善的。例如,已经破除一切无明(Avijja)的阿罗汉(Arahat),对于六根所缘的六触(Phassa)已完全不生起任何感受(Vedana);就像不断变化的流水,并不会产生任何感受。因为,对他而言,整个身体结构只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罢了,而所有的感受都会随着这个物质灭去。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整个界天当中,由业行所产生的善与不善的力量。为此,我将整个界天大致区分如下:

无色界与色界

这些界天是超越感官欲乐范围以外的,具有慈、悲、喜、舍四种至高无上的心念特质,能生起纯净、光明、妙乐、清凉及轻盈的心识力量,故可推向这些界天之中。由于在这些界天之中的物质是如此地细微,几乎没有任何形体存在,只见光芒四射,因此,梵天的形体并非具体的物质,而是光与亮。

欲界的组成为:

1. 欲界天

2. 人道

3. 下恶道

欲界天

为祈求未来人天福祉所做的一切良善的或道德的身、语、意行为,因此生起清净、光明、喜悦与轻盈的心识力量,而推向所有物质皆是细致、光明、喜悦与轻盈的欲界天之中。在欲界天的天人们的形体依照其所居住的界天而绽放出各种柔细、明亮与色彩的光芒。天人们在这些仙境般的界天中过着喜乐的生活,直到一切善的心识力量耗尽时,便再次堕入人道或恶道之中。

下恶道

所有仇恨、邪恶及不善的身、语、意行为都会生起不净、黑暗、热恼、沉重与坚硬的心识力量,而最为强烈的不净、黑暗、热恼、沉重与坚硬的心识力量也必定会堕入地狱之中,也就是下恶道的最底层。在所有恶道之中的物质皆是坚硬、粗陋、不愉悦与炙热的。恶道之上即为人道,因此,落于恶道之中的众生们,在结束下恶道的体验后,即可投胎人道。然而,除了畜生道之外,一般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到其他众生的,但对于那些已经到达较高禅定的人们,由于具有天眼通的能力,因此也能见到其他众生。恶道之中充满着各种身、心痛苦,而这一切其实只不过是人天与善道的反面罢了。

人道

现在我来到了人世间,但这只是天堂与地狱之间暂时的居所。不论我们经验到何种愉悦与痛苦,这一切都是由我们过去的业所决定。但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藉由心的发展,将我们的心识力量推向更高的界天之中。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从这里堕入到邪恶的深渊与恶道并行。

并无任何界天是恒常不变的,今日的圣者,或许是日后的恶棍,而今日的富人,也许很快就会变成穷人了。人世间生命的变化无常是如此明显,没有任何一个人、家庭、社会或国家是永远稳定不变的。

一切事物都受业的法则所支配,而业是由变化无常的心所造作的,因此业的果报也必然是不断变化的。

任何人只要有心的不净杂染,那么当他死亡时,其心识力量也会将他推往恶道之中;因此,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便会自动往生恶道之中(简单地说,就是心识力量负债的地方)。

换言之,如果在死亡那一刻,其心念与推向人道的心识力量相应,便会再次往生人世间。然而,如果在死亡的最后一刻,生起善的心念,那么自然也会往生天界之中(此处众生享受着借贷平衡的心识力量)。而往生梵天者,在死亡时刻的心除了清净与安详外,并无任何欲念。

这就是业如何以数学精算的方式在佛教中扮演的角色。

各位女士、先生们,这些都是佛陀的基本教导。这些教导会如何影响每个人,则视个人如何运用而定。

不论家庭、社会或一般人都同样适用这个教导。我们有信仰教条的佛教徒及实际修持的佛教徒,还有一种则是出生时就被归类为「佛教徒」的教徒们。然而,唯有实际修行的人,才能改变内

心的不净。因此,能持守五戒的人们就是佛陀教导的信奉者。如果缅甸所有佛教徒都能确实奉行的话,那么在我们周遭就不会有互相残害的冲突发生。另一个困扰的因素则是:物质需求,任何人都必须具有生命的基本需求。况且,相较于其他众生,生命对于人类又更加重要。由于这种保护自我与亲人的倾向,人们因而违反宗教戒律或政府的法律。

最重要的是生起清净与善的心识力量,来对抗驾驭世人邪恶的心识力量。但这并不易做到,而且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纯净心念的阶段。倘若我们想要拥有能对抗这种邪恶心念的有效力量,我们就必须遵循正法努力修持。现代科学已为我们带来许多极具价值的事物,例如原子弹,它虽然具有最强大的威力,但同时也是人类智慧下所创造出最令人畏怖的产物。人类是否将智慧用于正确的方向?根据佛教的精神,人们究竟造作了善或恶的心识力量?我们要如何运用智慧及用于何处,其实都是我们意念所决定的。与其将原子能用于征服外在事物的这种智慧,不如把原子能用于征服我们内在心念,不是更好吗?

这会为我们带来「内在的安详」,并且能让我们将它与所有其他人分享。当意念成功地击败我们周遭所有邪恶力量时,我们就能散发出强大且净化的心识力量。就像是烛光能驱逐整个室内的黑暗一样,所以任何人内心的光明也能帮助别人驱逐他们内在的黑暗。

若以为善行也能用邪恶的手段来达成,那是幻想和作梦。韩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两边都牺牲了许多人命,如今已超过百万人命被牺牲了,然而,这么做究竟更接近和平,还是离和平更远?我们已学习到这些经验教训,唯有透过宗教改变人们的心念才是解决之道。此刻,除了需要控制物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驾驭心。

在佛教中,我们将世界(Loka Dhatu)与法界(Dhamma Dhatu)予以区分。界(Dhatu)的意思是本质元素或力量。因此,世界所指的就是在自然界范围以内的物质(具有其本质元素),法界则包含了心、心法,以及某些不再色身范围内,而是在心范围内的本质元素。现代科学涉及的范围就是我们所谓的世界(Loka Dhatu),但这只是在心范围内的法界基础罢了。我们并非以现代科学的知识,而是以佛陀的教导,正法的修持,来进一步触及心的层面。

至少「成熟的心智」(The Mature Mind,美国纽约W.W. Norton & Co., Inc.出版社发行)一书作者欧佛史崔(H. Overstreet)先生是乐观看待成熟心智所蕴藏的一切事物。他写道:

「我们这个世纪的特征型知识是心理方面的,即使物理与化学领域中最受瞩目的发展,大部分仍是大家已知道的研究方法之应用,在我们这个时代出现的,只有那些对于人性与人类经验的看法是新的。」

然而,这种新的看法是不可能更早出现的,因为在它来临之前,必须先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即使生理学已是一门成熟的科学,但就研究心理学的人而言,除了别的以外,人的构造依旧脱离不了脑部组织、神经、腺体,以及眼鼻等身体外在器官问题。而生理学对于身心状态的研究,也是直到七十年前,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illiam Wundt)创立心理实验室之后,才开始有比较充分的发展。但是在生理学之前,又必须先有发展成熟的生物科学,毕竟脑组织、神经、腺体及其他构造都是根据整个细胞演化过程而定的,因此,在生理学出现之前,必须先有充分发展的活细胞科学。

但生物学之前,又必须先有化学,而在化学之前,得先有物理学;物理学之前,则先有数学。因此,整个漫长的酝酿期得回溯至好几世纪之前。

总之,科学发展是有时间顺序的。每一种科学都必须等到它的时钟敲响。现今科学的时钟至少已经敲响了心理学及一个新的启蒙阶段。

可以确定的是,由最新科学探究而来的重要性与影响都是是旧有的,但研究的准确性却是新的。简言之,有某种钢铁般逻辑仍不受影响,那就是每种科学都必须等到其先前事物提供充分资料,并且一切铺设妥当后,才能产生其准确性。

科学的时钟已敲响了另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一种新的智慧开始听由我们运用。

我要说的就是佛陀的正法;所有人都应该为了知人类本质实相的智慧,而加以修持这个正法。佛教具备了治愈所有影响世人心病的良方;因为造成现今整个世间现象的,正是因为我们过去与现在,邪恶的心识力量所造作出来的。

现今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着不平与不满,所有不平与不满都会产生不愉悦的感受;憎恨产生敌意,敌意产生战争,战争又制造出更多敌人与种种问题;然后就陷入当前的恶性循环之中,为什么呢?这当然都是因为我们的心缺乏适当的控制所致。

人是什么呢?人是心识力量赋予人性而来的。物质又是什么呢?物质不过是心识力量的具体化,也是善(正面)与不善(负面)力量的反应结果。

佛陀说过:世间一切由心造(Cittena niyate loko)。因此,心是一切的主导者。那就让我们来研究这个心,以及它独具的特性,并解决现今世间所面临的问题。

在佛教的实用价值研究方面,确实有广阔的范畴。缅甸的佛教徒随时欢迎任何想藉由亲身体验以获得利益的人们。

各位女士及先生们,我已尽可能将我所知道的佛教与各位分享,如果任何人想更深入了解,我会很乐意做进一步的说明。我非常感激各位莅临及专心聆听我的演说,我也要再次感谢本教会让我在此做一连串的演讲。

愿众生安详。

谨此向乔达摩佛陀、世尊、正法、佛陀的教导,以及保存弘扬佛法的僧众致上最深敬意与感恩之情。

—葛印卡老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