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总论 基本知识点(自己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其他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劳动计量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例如: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

3.会计拥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注:还有其他职能,多选一般全选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是一种管理活动;

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三)会计的分类(按报告的对象不同)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过去的信息

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内部管理者、未来的信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1.概念: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成反映职能。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

(1)会计确认:会计确认的是定性问题,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

(2)会计计量:解决定量问题

(3)会计报告:是确认和计量的结果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

2.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1.概念: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2.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注:此处的监督仅指内部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1.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基础

3.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4.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示形式

(四)会计的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等

注:会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1.概念: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会计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2.资金运动:

(1)资金投入是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

(3)资金循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

(4)资金周转:资金的不断循环

资金运动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的最高概括,是第一层次,即会计对象

资金运动的第二层次——会计要素

资金运动的第三层次——会计科目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财务的收发、增加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

包括:流动资产(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

3.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

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

4.资本的增减

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或股本(股份有限公司)和资本公积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核算

收入:指企业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总流入

支出:制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

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总流出,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指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和成本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即会计核算)的前提

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下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1.概念: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比较:法律主体(法人)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企业集团和销售部门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

(二)持续经营(时间长度)

1.概念: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2.需要注意的是,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设,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该按清算会计处理。

(三)会计分期(时间长度)

1.概念: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分类:在会计分期假设下: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我国的会计年度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3.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四)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1.概念: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在我国,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

会计基础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

(二)会计基础的种类

1.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经得起验证(复核)

二、相关性

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

三、可理解性

会计报告清晰明了、简明扼要(前提是信息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会计知识,并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

四、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例如融资租赁而非经营租赁

六、重要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七、谨慎性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注:谨慎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

八、及时性

对于交易或事项,不得提前或延后

新编基础会计学习题答案(1)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略) 二、选择题 1.A 2.A 3. B 4. C 5. B 6.C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为名称、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全面地对经济活动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一种会计方法。 总分类科目:总分类会计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项目。 明细分类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类的项目。 二、选择题 1、C 2、B 3、A 4、B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问答题(略) 五、分析下列经济业务对企业会计要素的影响 1、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同时负债中的借款也增加。 2、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资产中的原材料增加,同时负债中的应付账款也增加。 3、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同时负债中的应付账款也减少。 4、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因销售产品使收入增加,同时因款项未收使资产中的应收账款也增加。 5、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资产中的费用增加和库存现金减少。 6、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因归还借款并支付利息使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和费用增加,同时使负债中的借款减少。 7、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购入股票使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和股票投资增加。

8、这项业务发生后,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和应收账款减少。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B 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本题修改成损益类账户期末转损益类账户) 6.× 7.× 8.× 9.√ 10.× 四、问答题答案略。 五、业务题 习题一:按公式计算,答案略。 习题二:1.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⑴借:短期借款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⑵借:固定资产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⑶借:银行存款40 000 贷:应收账款40 000 ⑷借:库存现金12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⑸借:应付职工薪酬12 000 贷:库存现金12 000 ⑹借:应付账款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⑺借:银行存款100 000 贷:实收资本100 000 ⑻借:应付账款30 000 贷:实收资本30 000 ⑼借:原材料16 000 贷:应收账款16 000 ⑽借:短期借款100 000 贷:长期借款100 000 登记账户: 借库存现金贷 期初余额: 3 000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重点与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 会计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3、会计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的首要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快会计核算,真实、正确的反映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活动全过程。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 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所以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什么是资金循环和周转?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两者有何不同? 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一次不断改变其形态,成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成为资金的周转。 工业生产企业: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商品流通企业:购进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6、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7、什么是会计法?我国新的会计法有哪些特点? 会计法于1985年公布,以后在1993年和1999年经过两次修订,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新的会计法对加强会计核算提出了三点要求,1、要求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2、确立记账基本规则,保证会计核算依法进行;3、增加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8、什么是会计基本前提条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会计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内容。9、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质量的保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

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新编会计学原理—会计基础(第15版)主编李海波_课后习题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会计基础(第15版)海波主编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总论 复习思考题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监督与核算,并随着经济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活动。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全面、系统、综合、连续的核算,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功能,核算与监督 3、提高经济效益 4、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容。会计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其可货币化的基础上才能予以反映,而可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就只能是资金运动——社会资金运动。 5、略 6、设置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7、略 8、它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及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证面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经过逐步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判断。 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 9、要求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质量的保证—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可比性、可理解性、谨慎性 10、11略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试记账

复习思考题 1、略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会计要素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4、等式两边同增同减等式一边一增一减 资产增加导致负债增加资产部一增一减 资产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部一增一减 资产减少导致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 资产减少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减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 5、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的具体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而会计账户是通过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完整、综合的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工具。会计科目没有结构而会计账户有结构。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6、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容略) 7、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方法。 8、总分类账是明细分类账的统驭账户,对明细分类账起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是总分类账的从属账户,对总分类账去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既概况又详细地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记账作用。 一级总账科目二级总账科目三级明细 原材料主要材料甲材料 乙材料 辅助材料润滑油 建筑材料 短期借款临时借款 应付账款应付丑厂货款 应付子公司货款 固定资产生产用房 机器设备运输工具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A产品生产成本 B产品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 应收账款应收B公司货款 应收A单位货款 习题二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强调不同空间范围的企业所采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5、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一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形式。注意“实质重于形式”的具体应用 6、重要性——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202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新编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4月全国高等教诲自学考试 00041基本会计学 一、单项选取题(共20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财务报表必要在规定期限内对外报送,所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规定是( ) A.重要性 B.及时性 C.有关性 D.可理解性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要素内容是( ) 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预收账款 3.9月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如下:实收资本410万元,盈余公积40万元,未 分派利润20万元,则该公司9月1日留存收益应为( ) A.20万元 B.40万元 C.60万元 D.470万元 4.“合计折旧”账户期初余额1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3万元,本期贷方发 生额2万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应为( ) A.5万元 B.9万元 C.11万元 D.15万元 5.下列账户中,年终结转后一定没有余额是() A.“库存钞票” B.“利润分派” C.“应收账款” D.“主营业务成本” 6.借记“在途物资”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该账户相应关系所反映 经济业务内容是( ) A.赊购材料未入库 B.赊购材料已入库 C.购入材料款已付、未入库 D.购入材料款已付、已入库 7.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内《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重要职责是( ) A.进行工商登记 B.实行会计监督 C.制定公司生产筹划 D.管理公司整体运营 8.“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反映是( ) A.在产品成本 B.产成品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产品销售成本 9.采购材料发生运送费应计入(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材料采购成本 D.其她业务成本 10.确认设备出租收入时,应贷记账户是( ) A.“预收账款” B.“银行存款” C.“营业外收入” D.“其她业务收入” 11.限额领料单属于( ) A.合计凭证 B.一次性凭证 C.汇总原始凭证 D.记账编制凭证 12.职工张某报销差旅费,会计人员审核时发现住宿发票是假。此时,会计人员应采用对的做法是( ) A.予以报销 B.向法院举报 C.经领导批准后报销 D.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13.不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记录经济业务或事项,需要设立相应账簿进行登记。该账簿称为( ) A.序时账簿 B.备查账簿 C.分类账簿 D.活页式账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新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新编

资料仅供参考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041基础会计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财务报表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对外报送,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重要性 B.及时性 C.相关性 D.可理解性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要素内容的是( ) 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预收账款 3.9月1日企业所有者权益如下:实收资本410万元,盈余公积40万元,未 分配利润20万元,则该企业9月1日的留存收益应为( ) A.20万元 B.40万元 C.60万元 D.470万元 4.“累计折旧”账户期初余额1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3万元,本期贷方发 生额2万元,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为( ) A.5万元 B.9万元 C.11万元 D.15万元 5.下列账户中,年终结转后一定没有余额的是() A.“库存现金” B.“利润分配” C.“应收账款” D.“主营业务成本” 6.借记“在途物资”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该账户对应关系所反映 的经济业务内容是( ) A.赊购材料未入库 B.赊购材料已入库 C.购入材料款已付、未入库 D.购入材料款已付、已入库 7.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人员主要职责是( ) A.进行工商登记 B.实施会计监督 C.制定企业生产计划 D.管理企业整体运营 8.“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反映的是( ) A.在产品成本 B.产成品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产品销售成本 9.采购材料发生的运输费应计入(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材料采购成本 D.其它业务成本 10.确认设备出租收入时,应贷记的账户是( ) A.“预收账款” B.“银行存款” C.“营业外收入” D.“其它业务收入” 11.限额领料单属于( ) A.累计凭证 B.一次性凭证 C.汇总原始凭证 D.记账编制凭证 12.职工张某报销差旅费,会计人员审核时发现住宿发票是假的。此时,会计人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给予报销 B.向法院举报 C.经领导批准后报销 D.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13.不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记录的经济业务或事项,需要设置相应账簿进行登记。该账簿称为( ) A.序时账簿 B.备查账簿 C.分类账簿 D.活页式账簿 14.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是() A.逐日汇总登记 B.月末汇总登记 C.季末汇总登记 D.逐日逐笔登记 15.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末账项调整内容的是( ) A.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用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C.接受投资者货币投资 D.取得短期借款存入银行 16.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经批准后一般应计入( ) A.管理费用 B.投资损失 C.营业外支出 D.其它业务成本 17.某企业本月发生如下业务:收回上月应收账款20万元存入银行;销售产品一批,价款80万元尚未收到;预收货款5万元存入银行。采用权责发生制,该企业本月应确认收入( )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 总论解析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内容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各种数据资料,而且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转化为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相

关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劳动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计量结果通常无法直接进行汇总、比较;而货币计量便于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会计需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实施会计监督。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

会计做账宝典之会计基础24个必须知道的重点知识(1)

会计基础24个必须知道的重点知识 学习会计之前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会计基础到底有哪些知识点,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会计基础知识必须要知道的24个重点知识: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一、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二、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三、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假设,即也称之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四、记账本位币:是指用于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用以表示计量的货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五、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收应付制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始成本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