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标志物的变化

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标志物的变化
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标志物的变化

万方数据

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标志物的变化

作者:苏希跃, 林细池

作者单位:苏希跃(361006,厦门市南山疗养院检验科), 林细池(316009,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

刊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年,卷(期):2007,28(6)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2条)

1.王兴仁;袁乃良;周梓伦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普种及免疫效果研究[期刊论文]-重庆医学 2006(1A)

2.董学明;申树林乙肝疫苗接种无免疫应答儿童复种后抗-HBs检测分析[期刊论文]-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01)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石晓柳.李富春.张丽萍乙肝疫苗无(低)应答人群再免疫效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12)

2.孙鑫.陈彦.王俊平.路园园.翟浩利.董玲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免疫效果的观察[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

3.刘红临床应用乙肝疫苗注射器的体会[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2)

4.张贻庆.刘德艳.魏瑞芳邹城市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和免疫效果观察[期刊论文]-当代医学2008(10)

5.周运椿.李梦军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期刊论文]-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4)

6.刘建东.王会雨曲阜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3)

7.张志存.白若伦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会议论文]-2009

8.郭敏琼.江志兰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分析[期刊论文]-华南预防医学2002,28(1)

9.张娟安.胡友明.张新卫幼儿园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水平调查[期刊论文]-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

10.陈胜莲.高松城.叶洁艳.CHEN Sheng-lian.GAO Song-cheng.YE Jie-yan韶关市入幼儿园前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免疫效果分析[期刊论文]-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4)

引证文献(4条)

1.蔺承艳.姜莉ELISA与TRFI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对比分析及应用[期刊论文]-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2)

2.邓剑泸州医学院2008~2009年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期刊论文]-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12)

3.官有根.诸葛毅抗体阴性农村学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4)

4.邓剑泸州医学院2008~2009年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期刊论文]-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1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513479149.html,/Periodical_gwyx-lcsw200706042.aspx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序号HBsA g 表 面抗 原 抗 -HBs HBsA b 表 面抗 体 HBeA g E 抗原 抗 -HB e HBe Ab E 抗 体 抗 -HBc HBcA g 核 心抗 体 临床意义出现率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1-30%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 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 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 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1-6%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0.5-5%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 性弱。 10-15%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5-15%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5-10%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30-40% 16种少见模式 1+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

0 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1 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 恢复。 1 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1 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1 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 染。 1 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 染。 1 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1 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1 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 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 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 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 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 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2 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最新肿瘤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一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肿瘤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以阐明肿瘤的流行规律、拟订肿瘤的防治对策及检验肿瘤防治对策效果。 肺癌危险因素 1. 吸烟; 2. 职业因素:接触砷的无机化合物、石棉、二氯甲醚、铬及其他化合物,镍冶炼、芥子体、氯乙烯、煤油、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烟草的加热产物、硫酸烟雾等; 3. 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建筑材料中; 4. 空气污染:城市中每天燃烧的大量化石燃料以及柏油路的铺设和机动车辆的使用,均可导致居民密集区空气的污染; 5. 饮食营养失衡:(体重下降)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饮食和营养是重要构成部分,营养状况能够通过改变表遗传来导致癌症发生,尤其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 6.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7. 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及家庭遗传对肺癌的发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癌基因 基因组中存在的一类能促进细胞分裂并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基因。 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逆转录病毒的转导;病毒插入,进入或靠近宿主细胞原癌基因而增强后者的表达;点突变,在ras癌基因中特别重要;染色体移位,不同染色体的一部分合并,造成基因重排,表达增加,如CML患者9号和22号染色体移位;基因扩增。抑癌基因 是一类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并有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突变或缺失而功能失活后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抑癌基因的失活机制 Knudson氏的两次打击论: 二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缺失; 另一个等位基因突变; 基因5,端CpG岛胞嘧啶(C-5)高度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转录。 P53基因的功能 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调亡;参与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三细胞信号传导 G protein G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的GTP结合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和七个跨膜结构域,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的作用。 Second messenger 第二信使,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胞质溶胶内形成或向胞质溶胶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通过作用于靶酶或胞内受体,将信号传递到级联反应下游,如cAMP、cGMP、Ca2+、IP3和DAG等。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 受体酪氨酸激酶,细胞表面一类具有细胞外受体结构域、可使酪氨酸磷酸化的跨膜受体蛋白,在细胞信号的跨膜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MAP kinase cascade MAP激酶级联式反应,是多种生长因子及其他信号分子与RTK作用后信号传导的下游通路,级联式反应中的最后一个

乙肝五项检测操作规程

乙肝五项检测(乳胶法) (一)检测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h、HBeAg、HBeAb、HbcAb)检测。 (二)测定原理 HBsAg、HBsAh、HBeAg均采用双抗体(原)夹心法原理。用抗HBsAg多克隆抗体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红色乳胶标记的抗HBs鲰单克隆抗体HBsAh,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HBsAg;用HBsAg重组抗原和链霉亲和素一BSA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红色乳胶标记的HBs如重组抗原和生物素一BSA及其他试剂,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标本中HBsAb;用抗HBeAg单克隆抗体(Ehl)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红色乳胶标记的抗HBeAg单克隆抗体(Eh2)。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用于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中HBeAg。 HBsAg、HBsAb、HBeAg测试时,将血清/血浆标本滴人试剂板加样处.标本在毛吸效应下向E层析,如标本中含有相应的待测物质,在测试区(T)内会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则是阳性结果。如标本中不含有相应的待测物质,则测试区(T)将没有红色条带,是阴性结果。无论待测物质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HBeAh、HBcAh采用竞争法原理。用HBeAg重组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乳胶标记的鼠抗HBeAg单克隆抗体。应用竞争抑制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巾HBeAI,;用HBcAg重组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乳胶标记的HBcAb单克隆抗体,应用竞争抑制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HB。Ah。 测试HB。Ah、HBcAb时,将血清/血浆标本滴入试剂板加样处,随之标本在毛吸效应下向上层析。如标本中含有相应的抗体.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单克隆抗体竞争与预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相应抗原反应。如标本中没有相应的抗体,预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相应抗原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单克隆抗体全部结合。阳性标本,测试区(T)将没有红色条带;阴性标本,测试区(T)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条带c无论相应的抗体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质控医内(c)所显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三)操作步骤 具体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举例如下: 在进行任何测试前必须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将试剂板和血清/血浆标本恢复至室温(20~30%)。从原包装铝箔袋中取出试剂盒(注意:在扣开铝箔前应先恢复至室温),在l小时内应尽快地使用。 1.将试剂盒置于干净平坦的台面上,用吸管吸取血清/血浆标本,逐滴垂直加入于试剂板的五个加样子L中(每孔2。3滴)。 2.加样后立刻开始计时,等待红色条带的出现,在15分钟时读取测试结果。在20分钟后读取的结果无效. (四)结果判定 由于前三个项目HBsAg、HBsAb、HBeAg使用双抗体(原)夹心法原理,后两个项日HBeAb、HbcAb 使用竞争法原理。因此前一:个项日与后两个项目判读方法是不同的.请注意区别。 l .HBsAg、HBsAb、HbeAg (1)阳性(+):两条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含有待测物质。 (2)阴性(一):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红色条带出现。阴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待测物质。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方法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为例,选择吉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下发的200份乙肝质量控制血清为检测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份,分别采用常规检测及经实验室质控管理后的检测。结果观察组准确率96%,对照组74%,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质量控制管理,建立有该实验室针对性的、科学可行的室内质控管理方法,同时做好室间质量控制管理,不仅可明显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又可有力促进检验过程的标准化,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签: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包括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抗-HBc,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是临床重要的检测项目。HBV病毒侵人人体血液引发病毒血症,随血液进入肝细胞转录复制,释放病毒抗原性物质,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肝细胞造成损伤[1-2]。临床免疫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手段,包括免疫原与血清制备、抗原抗体反应、化学发光免疫、放射免疫等检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疾病检验方式,检测结果是临床重要的诊断治疗依据[3-4]。加强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免疫学检验可以尽早发现感染者,及早治疗。该文选择吉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下发的200份乙肝质量控制血清为检测对象,探讨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吉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对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研究下发的200份乙肝质量控制血清为检测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份。 1.2 方法 1.2.1 检验方法及措施两组血清样本均采用常规(ELIsA)方法进行检验。试剂:HBsAg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质控品(省临床检验中心发放);仪器:洗板机和酶标仪(上海三科仪器厂生产)。 1.2.2 检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观察组: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①定期检定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做好检测仪器的定期保养,保持实验室环境、检测仪器完好;②做好室间质量控制管理,选择可靠的室间质控试剂和质控品,以确保检测的规范化;③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做好检测标本的来源控制,在具体的加样、孵育、冼板、显色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以肝癌为例,肿瘤直径<2cm,5年生存率几乎100%;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肿瘤诊断三大支柱是图像诊断(包括B超、CT、核磁共振)、化学诊断(血清学和免疫学)及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而后两者均以肿瘤标志为主要或辅助观察指标。 当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在检测技术上,它将生物化学、核医学、免疫学、细胞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不仅使检测的项目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检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人群普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肿瘤发生和发展机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标志物除用于肿瘤诊断外,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及以其为靶,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肿瘤标志学已成为肿瘤学中一个重要的新学科、新领域。 肿瘤标志(Tumour Markers)是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次年在英国第七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议被大家确认,并开始引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由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与肿瘤的形成、发生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的胞核、胞质、胞膜上或体液中,进入到血液或其他体液或组织中,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血液或体液或组织中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肿瘤标志物分类 目前肿瘤标志物尚无统一的分类和命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根据其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特性可分为: (1)肿瘤抗原 肿瘤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CD系列。

乙肝检查结果对照表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代表被乙肝病毒感染。(病毒数量)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或抗-HBs)阳性:代表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能够杀灭乙肝病毒。(对病毒的抗体) 3、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代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病毒复制性强弱) 4、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阳性:代表病毒复制相对减少,传染性弱。(同上)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或抗HBc)阳性:代表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已经痊愈。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乙肝两对半)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意义 + - - - - 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 - + - - 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 - + - + 急性或慢性感染传染性强 + - - + + 急性或慢性感染后期传染性低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 + + + - +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 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 + - - + HBV感染,恢复期 - - - + + ①HBV感染已过 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 + - + + HBV感染恢复期 - + - - - ①注射疫苗后

②遥远的过去感染 ③假阳性

乙肝“两对半”化验结果对照表 检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标志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共5项指标,故称“乙肝两对半”,其作用有三:1.判断有无HBV感染;2.判断HBV感染者传染性的大小;3.作为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及疗效判断的依据之一,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果及意义。 模式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诊断结果临床意义 1 +- + -+ “大三阳” 表明有HBV感染且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2 +- - + + “小三阳” 表明有HBV感染但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相对较弱 3 +- - - + 恢复初期表明有HBV感染但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相对较弱 4 - + - - + 恢复后期表明曾感染过HBV,但已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具有传染性,也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5 - - - - + 恢复后期表明曾经感染过HBV 6 - + - - - 完全恢复表明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若未注射乙肝疫苗,则表明曾经感染过HBV,现已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具有传染性,也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 说明:“乙肝两对半”仅反映HBV感染及复制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病情轻重,如“大三阳”病情不一定重,而“小三阳”病情不一轻。若要判断乙肝病情的轻重,除要检查“乙肝两对半”外,还应结合肝功能试验、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CT表现才能准确判断当前病情。另外,若要更准确地判断HBV的复制状态及病人的传染性,还应做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定量检查。 这个也可以看一下。

第三章 核酸分子生物标志物

第三章核酸分子生物标志物 一、学习目标 掌握分子生物标志物、核酸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概念及分类;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多态性的类型。 熟悉转录产物分子生物标志物;线粒体DNA分子生物标志物;循环核酸分子生物标志物。 了解核酸分子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 (一)分子生物标志物 是生物标志物的一种类型,是指可以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核酸、蛋白质(多肽)、代谢产物等生物分子。 (二)DNA分子标志物 1. 基于基因突变的分子标志物包括点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RNA加工突变)、插入/缺失突变(包括移码突变)和动态突变等。点突变也称为碱基置换,是指单个碱基的改变,在引起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点突变中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RNA加工突变以及发生在调控区的突变等。插入/缺失突变分为小片段和大片段插入/缺失,小片段突变指的是在1~60个碱基范围内的改变,而大片段的插入/缺失甚至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检测到。动态突变是指三核苷酸的重复次数可随着世代交替的传递而呈现逐代递增的累加突变效应的突变形式。

2. 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分子标志物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小卫星和卫星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拷贝数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第一代DNA分子标记;小卫星和微卫星多态性是属于第二代的DNA分子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拷贝数变异指的是基因组中较大的DNA片段发生了拷贝数的变化,可以涉及一个基因,也可以是连续的几个基因,相当于染色体的某个区域发生了复制或缺失的改变。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一、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指标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 1)参考值:mL 2)临床意义: (1)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2)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 (3)监测应用alpha-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 (4)确定肝移植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测定: 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 (1)抗-HBs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 (2)抗-HBs含量在10-100mIU/ml,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 (3)抗-HBs含量大于100mIU/ml,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 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 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优点 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其亦可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如脾、辜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己超过10%,通常判断m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mc(即所谓的"两对半")、抗HBc IgM和HBV DNA等,了解这些指标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我们检验工作者来说,亦具有重要意义。 1. 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 机体感染HBV后,HBV的包膜和核壳抗原作为外来抗原物质可激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通过T细胞膜上抗原受体复合体的α自异二聚体识别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的与HLA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短肤进行,而体液免疫应答是基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特异识别原始的未经处理的分泌型或结构型病毒抗原,且根据在抗原结合中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又分为T细胞依赖性和T细胞非依赖性两种方式。 1.1.细胞免疫应答 机体对HBV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包括HLKII和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HBV的包膜抗原和核壳抗原均可激发机体的川一个或多个表位的HLA一II类限制性CD4+和I类限制性CD8+T 细胞应答。机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对HBV的T细胞免疫应答针对的是HBV的核壳抗原(HBcAg),且反应强烈,相对来说,针对mv包膜抗原(HBsAg等)的T细胞应答则要弱得多。一般认为,对HBV核壳抗原的这种强烈的HLA-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与病毒的清除有重要关系。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病毒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用及通过旁路机制辅助HBV 包膜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抗ms中和抗体。后者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抗HBs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急性乙肝时,针对msAg的HLA一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很弱。在慢性HBV感染,外周血中针对所有HBV抗原的T细胞应答与急性肝炎时相比较明显要弱,肝组织中可检测到有T细胞应答,但应答率亦较低。当慢性肝炎出现急性发作时,随着病毒复制活跃,血循环中HBV DNA和HbeAg大量增加,机体针对病毒衣壳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出现增强,但此时由于HbsAg浓度无明显变化,针对病毒包膜抗原的T细胞仍较弱。这表明针对病毒核衣壳的II类限制性TE细胞应答可能依赖于衣壳抗原一定阙水平的表达,而病毒包膜特异性的T细胞应答由于持续高水平的HBsAg的存在受到抑制。 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强烈的针对HBV包膜、衣壳及多聚酶的多个表位的多克隆性HLA-I类限制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应答。目前已确定的CTL表位大多为HLA-A2限制的。不同患者的CTL应答所识别的病毒抗原表位有所不同,大多数都可识别核心18~27,包膜183~191,250~258,335~343和多聚酶455~463的表位,少数识别其它表位,说明对HBV 的CTL的反应有个体差异。到目前为止,在核衣壳抗原上只发现了一个HLA-A2限制的CTL 表位,而HBV包膜抗原中有11个识别表位,多聚酶有5个,与II类限制性CD4+T细胞应答正好相反。所产生的针对病毒包膜抗原的强烈的CTL反应可能与包膜抗原的强亲水性有关。一些CTL识别表位常常位于与病毒特异性功能有关的病毒氨基酸序列中。如核衣壳141~151位点与HBcAg定位于胞核以及mv基因包装信号有关,该位点同时又是HLA-A51和HLA-AW68限制的CTL的识别表位:又如HBV包膜250~269位点与HBsAg跨膜有关,同时又是HLA-A2限制的细胞表位。CTL识别表位与病毒特异性功能相关序列一致的现象在机体抗病毒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如果病毒的这些CTL识别表位在机体的免疫压力下发生变异从而逃避免疫清除,这种变异也势必影响病毒的生活周期。急性HBV感染者对HBV所有抗原均有强烈的CTL 反应,而慢性持续感染者常常仅呈现微弱的甚或检测不到的病毒特异CTL反应。 1.2. 体液免疫应答 对HBV包膜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是T细胞依赖的。由于抗HBV包膜抗原的抗体通常是在急性

分子生物学检验

第二章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标志物 1. 分子生物标志物:指可以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核酸、蛋白质、代谢产物等生物分子,是生物标志物的一种类型。 2. 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3. 基因组:是一个细胞或一种生物体的整套遗传物质,包括基因和非编码DNA。 4. 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1)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大小一般在106—107碱基对之间; 2)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原核生物基因组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没有核膜将其与细胞质隔开在蛋白质的协助下,以一定的形式盘曲,折叠包装起来,形成类核; 3)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大多数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排列于染色体上。结构基因同其上游的调控区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共同组成了一个基因表达单位,即操纵子结构; 4)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无内含子成分,多数是单拷贝基因,基因与基因之间有重复序列存在; 5)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这类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相同,但基因结构不完全相同;6)含有可移动DNA序列:可移动的DNA序列通过不同的转移方式发生基因重组,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使生物体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5. 质粒:指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独立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6. 人类基因组包括细胞核内的核基因组(3X109bp)和细胞质内的线粒体基因组(16569bp),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非编码序列和重复序列; 7. 小卫星DNA:由10—100bp组成的重复单位重复几十到几百甚至几千次,形成的1—5bp 的短DNA,又称可变数目串联重复; 8. 微卫星DNA:核心序列为1—6bp,可以重复上百次,又称短串联重复; 9. 多基因家族: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些基因称为假基因; 10. 多态性:当某种变异相对常见,在群体中的频率高于1%时,则称为多态性,频率低于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的蛋白质,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便在肝细胞内复制装配,其中外壳部分常有剩余,此剩物进入血液就形成HBsAg血症。由于HBsAg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不含核酸,也无DNA 聚合酶活力,故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由于它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故已被定为现症HBV感染的指标之一。检测HBsAg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在急性乙型肝炎,HBsAg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6-12周出现,当氨基转移酶(ALT、AST)或胆红素开始上升时,HBsAg滴度达到高峰;当症状出现后HBsAg滴度开始下降,多在发病4-5个月内消失。由于HBsAg 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乙肝病毒标志物,故常用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在乙型肝炎急性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后,仍持续阳性者,常提示肝炎慢性化。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其原先可能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带毒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已是肝硬化了。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约有5%的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sAg阴性。原因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可能是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即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之际。2: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丁肝病毒大量复制,对HBsAg合成有抑制作用。3:乙肝病毒的S基因变异,不表达HBsAg。4: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感染,其HBsAg阴性是因为目前检测HBsAg 的方法还不够灵敏。另外,即使HBsAg阳性,亦需澄清是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因甲型和乙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丁型以及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均有双重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抗HBs可作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的判断指标。抗HBs在感染乙肝病毒后4-5个月出现,多数病例随着它的出现HBsAg消失,也偶有HBsAg和抗HBs同时出现,或HBsAg消失而抗HBs仍阴性的“窗口”现象。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出现多数意味着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并已产生免疫力。 临床上常遇到单项抗HBs阳性的情况,其出现原因及意义如下: (1)正常人群有5%-10%的人仅检出单项抗HBs,其中大多数滴度较低,多由于非特异性反应反映所致,这种低滴度抗体不能防止乙肝病毒再感染,仍应作为乙肝疫苗接种的对象。少数滴度较高,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2)在注射乙肝疫苗或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出现单纯抗HBs是正常现象。 (3)婴儿可出现一过性抗HBs阳性,这是因为少数人抗HBs可通过胎盘破损面或分娩过程母血污染而进入胎儿体内。但这种乙肝表面抗体持续时间短暂,仅为数周至数月。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部分的可溶性蛋白,一般认为,HBeAg是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在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早期HBsAg出现阳性后数日至2周,几乎所有病人血清都可检出HBeAg持续阳性,为时短暂,呈一过性,此时传染性最强,如HBeAg持续阳性,提示肝炎慢性化。 在慢性乙型肝炎,HBeAg可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DNAP)同时存在,并与血中丹氏(Dane)颗粒密切相关。另外,HBeAg持续阳性,还是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的标志。在HBsAg携带者中,HBeAg持续不消失,提示有肝损害。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以下简称HBV)血清标志物实验室检测(即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对临床医生和被检对象至关重要。为了解HBV血清标志物的意义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高质量的解释和服务工作,现就HBV五项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的临床意义和少见模式(HBsAg、抗-HBs、HBeAg /抗-HBe同时阳性)的临床意义进行解释。 一HBV五项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的临床意义 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对HBV的检测通常采用五项血清学标志物联检,并且已经习惯了把五项结果作为一种模式全面分析了解HBV感染后的免疫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现就HBV常见的十种模式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总结见表1(摘自文献1)。 表1 HBV五项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及临床意义 模式HBsAg 抗-HB s HBeA g 抗-HBe 抗-HBc 临床意义 1 - - - - - ①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②窗 口期 2 - - - - + ①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②恢复期HBsAg已消失,抗-HBs尚未出现;③隐匿性HBV感染 3 - - - + + ①既往感染过HBV;②急性HBV感染恢复期;③抗-HBs出现前的窗 口期 4 - + - - - ①注射过乙肝疫苗,有免疫力 5 - + - + + ①急性HBV感染后康复;②既往感 染有免疫力 6 + - - - + 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携 带者;③传染性弱 7 - + - - + ①既往感染,有免疫力;②急性H 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①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②慢性 HBsAg携带者 9 + - + - + ①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 HBV复制,传染性强。 1 0 + - - - - ①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潜伏期;② 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分子生物学检验

第二章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标志物 1、分子生物标志物:指可以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核酸、蛋白质、代谢产物等生物分子,就是生物标志物的一种类型。 2、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与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就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3、基因组:就是一个细胞或一种生物体的整套遗传物质,包括基因与非编码DNA。 4、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1)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大小一般在106—107碱基对之间; 2)原核生物的类核结构:原核生物基因组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没有核膜将其与细胞质隔开在蛋白质的协助下,以一定的形式盘曲,折叠包装起来,形成类核; 3)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大多数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排列于染色体上。结构基因同其上游的调控区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共同组成了一个基因表达单位,即操纵子结构; 4)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无内含子成分,多数就是单拷贝基因,基因与基因之间有重复序列存在; 5)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这类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相同,但基因结构不完全相同; 6)含有可移动DNA序列:可移动的DNA序列通过不同的转移方式发生基因重组,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使生物体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5、质粒:指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独立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6、人类基因组包括细胞核内的核基因组(3X109bp)与细胞质内的线粒体基因组(16569bp),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非编码序列与重复序列; 7、小卫星DNA:由10—100bp组成的重复单位重复几十到几百甚至几千次,形成的1—5bp 的短DNA,又称可变数目串联重复; 8、微卫星DNA:核心序列为1—6bp,可以重复上百次,又称短串联重复; 9、多基因家族: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与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些基因称为假基因; 10、多态性:当某种变异相对常见,在群体中的频率高于1%时,则称为多态性,频率低于1%的

乙肝五项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是确诊和了解乙肝(又称B型肝炎)病情的重要依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 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正常情况下五项指标全部阴性或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其中乙肝两对半检查中的“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是了解乙肝(又称B型肝炎)病情最为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一、乙肝两对半(包括了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HBV(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产生的蛋白释放入血导致相应的血清标志物,主要有三对,即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 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 或HBcAb),但核心抗原在血清中一般不易检出,仅其余两对半在血液中可检测出。 1、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的简要临床意义 2、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常见变化与简要临床意义:

以上简单罗列了感染乙肝(B型肝炎)病毒后两对半的常见的一些表现形式,针对个体,可能仍存在其它不同的表现组合,或在转归中。所以碰到不典型的组合,不必担心,建议过段时间再次复检,一般不典型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3、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大三阳、小三阳以及部分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对策

(1)乙肝大三阳(乙肝五项135阳性)--是指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为阳性。乙肝大三阳,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这类患者体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都可有传染性,如果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就应注意隔离,在家庭内患者的碗筷等餐具可单独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 ★ 专家对策:患者应到专科医院就诊采用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症降酶保肝措施。建议做肝功能和肝B超检查。如果都正常,不要乱治疗,定期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和肝B超检查。可以服用中草药,比较安全有效,服用中草药调节肝脏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增强肝的抵抗力,阻止肝脏纤维化。抗HBV-免疫疗法辩证治疗“大三阳”>>> (2)乙肝小三阳(乙肝五项145阳性)--是指在乙肝(又称B型肝炎)的“两对半”检查的五项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乙肝小三阳通常是由“乙肝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 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 专家对策:乙肝小三阳(乙肝五项145阳性)应检查HBV-DNA及肝功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HBV-DNA(+)且肝功能异常,说明病毒复制,传染性强,应该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如果HBV-DNA(-)且肝功能、B 超及AFP等均长期正常,则说明病毒已复制不活跃,传染性很低,所以已无需隔离与治疗。乙肝小三阳全面解析>>> (3)乙肝五项(2、5项为阳性),其余阴性。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已恢复。其中第二项阳性说明已经产生抗体,不用打疫苗。第五项阳性只提示曾被乙肝病毒感染过,现已恢复。 ★ 专家对策:这种情况患者不需要治疗,只要保持好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做好定期复查即可。 (4)乙肝五项(2、4、5项为阳性),其余阴性。2、4、5阳性表示的意思是:1、急性乙肝感染恢复期;2、既往感染过乙肝;3、注射乙肝疫苗等产生了表面抗体。第二项HBsAb、第五项HBcAb阳性是既往感染并产生抗体的证明,因第四项HBeAb可存在较长时间才被清除,固常可出现2、4、5阳性。 ★ 专家对策:此时是感染乙肝(B型肝炎)病毒以后的恢复期,虽然已经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对乙肝也已经有了免疫力,但是还是必须了解自身表面抗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生物标志物 英文名称:biomarker 定义:用于监测和评价能够导致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改变的化学污染物。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环境海洋学(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生物标志物:在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对于疾病研究,生物标志物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检查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可能起到帮助作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自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和中心。定量蛋白质组学便是检测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组织全部表达蛋白质在量上的差别。 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定量技术也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它可以对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 这种信号指标可以是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是某一生化代谢过程的变化或生成异常的代谢产物或其含量,可以是某一生理活动或某一生理活性物质的异常表现,可以是个体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可以是种群或群落的异常变化,可以是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 生物标志物分类 从功能上一般分为: 接触(暴露)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of exposure); 效应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_biologicalmarker_

倍,经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二项分布拟合与Edward检验均显示,扬中胃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先证者家庭成员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均衡可比的对照家庭成员,核心家系成员间患病率的差异,可能与胃癌遗传易感性和家庭内环境因素暴露的差异有关[5,6]。 分析胃癌家族史在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资料未列出):先证者家系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8134%(761/2685),对照家系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170%(69/2557),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64612,P=01001;同样,胃癌病例有家族史的比例为41175%(291/697),也显著高于非胃癌对照家族史的比例11186%(539/4545),表明遗传易感性因素在胃癌发生中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应该看到,以肿瘤发病率为观察研究的终点指标,对遗传易感性作用相对较弱的散发性肿瘤而言,敏感性较低,出现一些难于解释的阴性结果,需要借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判断肿瘤早期生物学表型与遗传易感性(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内外现有流行病学资料:胃癌是在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长时间、多步骤、交互作用下的结果[2,7],无论是外源性致癌物,或是机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癌物,都要通过宿主遗传易感性因素(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各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才能最终导致癌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进一步阐明在致癌物代谢的各条通路中,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所起的作用[8212],我们已经利用在扬中胃癌高发区获得的环境暴露与基因多态性资料,对此进行了探讨。有关结果将另文报道。 参考文献 1李茂森,耿昌友,朱阳春,等.扬中市1991~1995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调查研究1肿瘤,1997,17:47724781 2C orrea P1Human gastric carcinogenesis:a multistep and multifactorial process2first American cancer s ociety award lecture on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1Cancer Res,1992,52:6735267401 3Perera FP1Environment and cancer:who are susceptible?Science, 1997,278:1068210731 4S tadtlander CT,W aterbor JW1M olecular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1Carcinogenesis,1999,20:2195222081 5Nagase H,Ogino K,Y oshida I,et al1Family history2relat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Japan:a hospital2based case2control study1Jpn J Cancer Res,1996,87:1025210281 6La Vacchia C,Negri E,Franceschi S,et al1Family history and the risk of stomach and colorectal cancer1Cancer,1992,70:502551 7T oy oshima H,Hayashi S,Hashim oto S,et al1Familial aggregation and covariation of diseases in a Japanese rural community:com paris on of stomach cancer with other diseases1Ann E pidemiol,1997,7:44624511 8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G enetic polym orphisms of the cancer related gen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in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1An age and gender matched case2control study1Cancer, 1996,77:1654216611 9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and genetic polym orphisms for cancer2related genes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1 Biomed Pharmacother,1997,51:14521491 10Ng EK,Sung JJ,Ling TK,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null genotype of glutathione2S2trans ferase2mu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1Cancer,1998,82:26822731 11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Research on environment2related disease1Environmental G enome Project119981 Available from:http://w w w1niehs1nih1g ov/envgenom1 12沈靖.人类基因组计划与肿瘤预防研究面临的机遇.肿瘤,2000, 20:682721 (收稿日期:2000202220) (本文编辑:邵隽一) ?名词小词典?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 能够反映致病因素或毒物从暴露到效应过程各个环节性质的特异性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酶、脂质、糖类等。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和检测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这种确定和检测可被用来进行病因探讨、危险因素的评价、致病因子致病机理的研究、人群易感性评估、疾病流行规律的掌握、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评估等。 生物标志物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表型和基因型的特点分为表型生物标志物和基因型生物标志物,前者包括蛋白质、多肽、脂质、糖类和其他在血清和体液中可检测到的特异性分子,后者主要包括基因类型及突变型、DNA加合物、DNA多态性等;另一类是根据致病因子作用机体的过程,可划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作用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发展,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技术手段日趋先进、完善。现可用先进的核酸研究技术、蛋白质研究技术、酶学研究技术、免疫学研究技术等检测和研究生物标志物。 (方福德100005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0209219) (本文编辑:邵隽一) ? 6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1月第35卷第1期 Chin J Prev M ed,January2001,V ol35,N o.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