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大帆船及其航线

马尼拉大帆船及其航线
马尼拉大帆船及其航线

马尼拉大帆船及其航线

“马尼拉大帆船”,是“The Manila Galleon”的直译,它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由于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

1565年4月,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同年6月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开辟了连接亚洲和美洲的太平洋航线。此后两地间的大帆船贸易日益频繁。大帆船每年6月乘西南季风自马尼拉启航北上,至北纬45°~42°水域,顺北太平洋上的“黑潮”东行,最后抵阿卡普尔科,行程万余海里,历时约6个月(回程系顺洋流直航,历时约3个月)。

西班牙商人的“马尼拉大帆船”(Manilagalleon),把福建月港运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秘鲁、巴拿马、智利。马尼拉大帆船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后,就在当地举办盛大的集市,明朝价廉物美的生丝、丝绸深受欢迎,十分畅销。其影响之大,据说,使得当地的丝织业就此趋于衰落。1600年,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当地的养蚕户加以限制,断绝了本地蚕丝的供应,由源源不断输入的明朝蚕丝为墨西哥的工厂提供原料。1637年,墨西哥一家以中国生丝为原料的丝织厂拥有一万四千名工人,由此可见运抵墨西哥的中国生丝数量是何等巨大。

马尼拉大帆船从墨西哥港口阿卡普尔科出发。

这条航道东起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西至菲律宾的马尼拉,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

帆船是西班牙人雇佣中国的工匠在马尼拉建造的,载重都在300吨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洋流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洋流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下图是南美洲东西两岸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 甲洋流附近陆地海雾较多的洋流成因是 A. 降水多,空气中富余水汽多 B. 降水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C. 气温高,空气中水汽容易凝结 D. 水温低,空气中水汽容易凝结 2. 从洋流角度分析,乙洋流附近陆地降水多的原因是 A. 水温高,蒸发旺盛,气流下沉 B. 水温高,海面湿度大,易凝结 C. 气温高,垂直气温差大,上升气流 D. 气温高,海平面气压高,上升气流 【答案】1. D 2. C 【解析】 试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1. 图中甲洋流是秘鲁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附近海雾较多的原因是水温低,空气中水汽易凝结,D正确。 2. 图中乙洋流是巴西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附近陆地降水多的原因是气温高,垂直气温差大,气流上升形成降水,C正确;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高压中心气流下沉。 “马尼拉大帆船”是指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活跃在太平洋上,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港和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的西班牙货运帆船。下图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据此完成3~4题。

3.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所经海域的大洋环流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②以副极地为中心③顺时针流动④逆时针流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4. 甲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减慢马尼拉大帆船航速 B. 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C. 使沿岸的大气降温减湿 D. 缩小海洋污染的范围 【答案】3. C 4. C 【解析】 3.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北支、南支围绕23.5°N组成环流,因此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环流,①正确,②错误;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顺时针航行,③正确,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 甲处洋流是北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从甲地到阿卡普尔科港是顺流航行,A错误;此处有上升流,但不明显,没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B错误;寒流使沿岸的大气降温减湿,C正确;洋流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D错误。故选C。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洋流 A.是寒流,向南流B.是暖流,向南流 C.是寒流,向北流D.是暖流,向北流 6.上述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C.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答案】5.A 6.D

(新高考)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 地理(三) 解析

(新高考)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 地 理 (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街道空间既承担交通功能,又承担生活功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目标与建设重点曾长期以交通功能为主。随着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功能向综合服务转变。江苏省昆山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嵩山路街道进行了改造。下图为嵩山路街道改造前后的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嵩山路街道主体功能改造主要依据该区域 A .街道的宽度 B .街道的走向 C .建筑物的密度 D .土地利用类型 2.嵩山路街道改造后 A .沿街商铺租金提高 B .城市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C .行人过街距离增加 D .汽车最高限行速度提高 【答案】 1.D 2.A 【解析】 1.嵩山路街道主体功能改造主要为了让街道的功能向综合服务转变,街道的宽度、街道的走向、建筑物的密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增加了不同的功能,主要依据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D 正确。故选D 。 2.嵩山路街道改造后,增加了自行车道、停车位等,有利于提升街道的整体形象,更方便人们出行,人流量增大,消费人群增多,沿街商铺租金提高,A 正确;从图中看,城市绿地面积没有明显增加;街道的宽度没有变化,行人过街距离变化不大;增加了自行车道,汽车最高限行速度不会提高,故选A 。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 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效益高 B .木材销路好 C .劳动投入少 D .种树有补贴 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开荒力度 B .增加木材进口 C .增加粮食进口 D .鼓励农地流转 【答案】 3.C 4.D 【解析】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年轻人在自家耕地上栽种杨树之后外出务工,几年后待杨树成材后出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个过程中劳动投入少,还可以兼顾务工(且以务工为主),所以“农地杨树化”现象突出,并不是因为其生态效益高或是木材销路好,C 正确,AB 错;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种树有补贴,D 错。故选C 。 4.根据材料“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可知,“农地杨树化”使得耕地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可通过鼓励农地流转,一方面,当地农民可在耕地流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农地流转,可减少耕地资源的浪费,D 正确;当地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耕地弃耕,因此才会出现“农地杨树化”的现象, 此 卷只装 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地区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地理试卷三及答案解析(20页)

新高考地区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地理试卷三 地 理 (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街道空间既承担交通功能,又承担生活功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目标与建设重点曾长期以交通功能为主。随着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功能向综合服务转变。江苏省昆山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嵩山路街道进行了改造。下图为嵩山路街道改造前后的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嵩山路街道主体功能改造主要依据该区域 A .街道的宽度 B .街道的走向 C .建筑物的密度 D .土地利用类型 2.嵩山路街道改造后 A .沿街商铺租金提高 B .城市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C .行人过街距离增加 D .汽车最高限行速度提高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效益高 B .木材销路好 C .劳动投入少 D .种树有补贴 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开荒力度 B .增加木材进口 C .增加粮食进口 D .鼓励农地流转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届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 高考零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零模试卷(4月份) 地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A. 387米 B. 400米 C. 419米 D. 425 米 【答案】C 【解析】解:根据图中300和400的等高线数值控制,图中等高距是20米;根据300米等高线数值的分布可知,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在400-420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值是419米,故C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山峰的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其递变规律和等高距可以确定甲的海拔高度。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即可解答。 2.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图示信息显示() A. 张村可远眺李村 B. 乙地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 丙地可发育瀑布 D. 丁地与乙地相比坡度较缓 【答案】B 【解析】解:A、读图可知,张村和李村居位于山谷中,之间为山脊,视线不通透,不能看到,不符合题意。 B、根据指向标可知,乙地河流所在位置的等高线向西南突出,所以该河流自西南流行东北,故正确。 C、丙低的山脊处的陡崖,山脊为河流的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河流,所以不可能存在瀑布,不符合题意。

D、丁地与乙地相比,丁地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从一地看另一地,之间必须是通透的,不能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凹坡等高线下部稀疏,上部密集,视野通透;凸坡等高线下部密集,上部稀疏,视野受阻,不通透。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瀑布发源于河流流经陡崖处;等高线稠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分析解答即可。 3.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3-4题。 库里科的自然植被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库里科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该地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故选:C。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形成了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植被、土壤等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4.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3-4题。 库里科年降水量明显多于圣地亚哥,其主要原因是库里科()

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5月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 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現象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25.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 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明朝的特务统治 C.唐朝设置节度使 D.汉初分封同姓王 26.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 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史治渐档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27.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 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稿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 C.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28.“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 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梁启超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求同思维基本无助于史学研究 B.治史贵在探索历史的变化 C.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迥异 D.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29.秋瑾就义后不久,同盟会领导人胡汉民说:“故为中国计,为多数人计,此后非特暗杀之事不可行,即零星 散碎,不足置彼房死命之革命军,亦断不可起。”这一言论反映出,当时的革命志士 A.革命立场发生动摇 B.要改变革命策略 C.计划创立革命政党 D.斗争目标不明确 30.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提出,“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1935年又决定:“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突出说明国民政府 A.力图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B.意识到新的世界大战将爆发 C.微对川黔地区红军秘密“围剿” D.正准备实施工业的战略内迁 31.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最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鼓 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北京市朝阳区六校2020届高三联考(B卷)历史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 历史试卷 2020.4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图为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的青铜盘,内盘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是周代微氏家族一名叫墙的史官作盘并记述,称为“史墙盘”;前段铭文颂扬文、武、成、康、昭、穆六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和作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关于史墙盘,以下正确的看法是 ①增添了西周微氏家族的研究史料②可为西周制度研究提供文物证据 ③奋六世之余烈为秦统一奠定基础④铭文记载可与《诗经》相互印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性认识。以下词语中能够反映秦汉时期历史风貌及价值判断的历史概念是 A.赭衣塞路 B.约法三章 C.文景之治 D.焚书坑儒 3.下列有关古代赋税(役)制度的描述,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是 A.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B.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C.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D.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4.西班牙以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20年间共运输白银3000吨,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此材料反映出

A.西班牙经营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前 B.明朝航海资金、技术、装备领先世界 C.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于西欧 D.明朝手工业发达是对外贸易优势之一 5.万历十年告示中“近据碣石水寨盘获番徒一十八名,连船一只…又获番僧二十六名,并船一只”。1720年罗马教皇派使臣到达北京,求见康熙皇帝,要求管理在中国的传教士,遭到拒绝。随后,康熙皇帝下令禁止传教。这表明 A.康熙帝捍卫主权维护国家尊严 B.天主教势力已在中国形成规模 C.大航海背景下的中西文化相遇 D.罗马教廷在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6.学者王汎森写道:中国近代思想人物的风貌亦繁复万端:他们有的是意态为保守,而手段为西化;有的是意态为前进,而手段却传统……所以单只是用“传统”或“前进”,“新”与“旧”描述他们,常常是不够充分的。下列属于前者的是 ①西学中源②中体西用③西体西用④洋为中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国民政府推行的战时工业合作社运动,最初由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夫妇等人发起,旨在以工业生产为目标的群众性经济救亡运动。1938年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其后,在西北、晋绥、东南、浙皖、湘桂、滇黔、川康等7个区设立了办事处,建立了1900多个合作社,生产和经营军需民用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西南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 B.建立了覆盖面广大的工业网 C.有效地补充了战时经济的不足 D.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 8.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次会议中指出: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 B.贯彻最高革命纲领 C.工农武装割据探索前行 D.日本侵华步伐加剧 9.1954年,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举行会议。根据苏联的建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召开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的问题,在与会国家的坚持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召开五大国会议来谈判解决亚洲相关问题(即日内瓦国际会议)。这表明 A.五大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性决定作用 B.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和平共处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D.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10.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盘活全民所有制企业”;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测试(wd无答案)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测试(w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 理的是 A.基督教的快速兴起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C.外来移民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 (★) 2 . 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 3 . 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 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 4 . 1565年开始,欧洲商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 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经营该贸易的是( ) A.葡萄牙B.中国C.西班牙D.荷兰 (★) 5 . 1500年之后,大西洋突然成为最大、最多样化的贸易网络中心。欧、非、美三大洲以 大西洋为中心形成了三角贸易,它给非洲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A.丧失大量精壮劳动力 B.推动社会近代化进程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唤醒民众反殖民斗争 (★★) 6 . 下表是《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表(单位:万人) 时间(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 170075.522.3 2.7100.5 182032.5788.4177.2998.1 186016.02724.0400.03140.0 在这160年间,表中美国人口的变化趋势对美国而言A.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美国的近代化 C.加剧了奴隶制度的矛盾D.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 7 . 下图是工业革命前世界白银的流向图。这表明 A.世界白银流动推动新航路开辟 B.美洲国家能独立主导白银输出 C.西欧国家以白银对外资本输出 D.中国和印度是白银主要输入国 (★★)8 . “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意大利)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 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 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2.与右图所示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法律地位平等 B.皇权思想突出 C.职业分工明显

D.佛教气息浓厚 3.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古代的重要 帝国。三者均 A.有区域扩张的特征B.以商品经济为主 C.因人民起义而灭亡D.实行封建君主制 4.“这一制度是当时西欧人与人之间的主从关系中最为典型的结成方式,其结成以保护与被保护为前提,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打击了宗教势力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5.“它的首都位于欧亚两大陆间的海峡的岬角上。……几个世纪中,帝国发展起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由希腊、罗马、基督教及东方诸成分混合而成的文明。”文中的“它”是 A.拜占庭帝国B.俄罗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6.右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 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 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A.民族的交融B.文化的冲突 C.宗教的传播D.文明的交流 7.下列两则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史料一 1166年,英王亨利二世规定自由人可以越过庄园领主的法庭,直接上诉国王法庭。 史料二 1301年,法王腓力四世当众烧毁教皇的通谕,庄严宣告他的子孙后代,除了上帝,永远不会

【综合试卷】202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6)

202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6)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 A.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 B.消极遁世的处世态度 C.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 D.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 2.汉代儒学家普遍主张仁、义、礼、智、信,并且认为仁与东方的“木”相合,义与西方的“金”相合,礼与南方的“火”相合,智与北方的“水”相合,信与中央的“土”相合。这种思想表明了当时的儒学 A.借助阴阳学说宣传独尊儒术 B.钳制学术自由提倡学校教育 C.糅合五行学说强化个人德行 D.适应统治需要规范伦理秩序 3.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此现象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B.反映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 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

4.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儒者实现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理想 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 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 5.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宋明理学吸收了大量佛、道思想 B.宋明理学逐渐向基层普及 C.宋明理学逐渐形成思辨体系 D.宋明理学具有规则化、常识化的特点 6.黄宗羲、唐甄等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门头沟区2020届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 高三地理 2020.3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共45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道题,共55分。 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3.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一项。 读图1“我国某地景观图”,图2“地壳物质循环图”,回答第1~3题。 图1 图2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青藏高原2.该地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3. 该地貌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为石灰岩溶蚀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时效果最佳 2019年12月30日23时31分44秒,由中国研制的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卫星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读图3,回答第4题。 图3

4.此时 A.纽约华人正在傍晚观看此直播 B.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旱季 C.华北地区冬小麦进入收获季节 D.地球在近日点附近运动 延安是历史名城,读图4“延安城市空间形态图”,图5“延安民居---窑洞的景观照片”,回答5~6题。 图4 图5 5.影响延安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 A.地形、气候 B.政治、交通 C.地形、河流 D.河流、政治 6.该地民居以窑洞为特色,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冬寒夏热,降水较多 B.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C.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D.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 读图6“2019年9月5日17时~9月10日17时台风“法茜”的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回答第7~8题。 图6

2020届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货殖列传>引《周书》:“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管子》(记录管仲言行);“上不好本事则末产不禁,末产不禁则缓干时事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天野之辟,仓禀之实,不可得也”。材料表明( ) A. 中国古代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B.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一贯的思想 C. 先秦时期逐步形成重农抑商思想 D. 中国古代典籍的关注重点是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史记》中认为“农不出则乏其食”,而管仲认为不重视农业容易导致“仓禀之实,不可得也”,由此可见古代古代高度重视“三农”问题,A正确;《史记》中“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体现的是农工商并重,而非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C;题干所涉及的古代典籍言论之所以关注经济,是立足于维护统治,排除D。 2.《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战国时代的农民“种谷必杂五谷,以备灾害。田中不得有树,用妨五谷……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菰,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女修蚕织,则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 ) A. 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综合型经济 B.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C. 精耕细作下的低生产率经济 D. 有较大经营自主权的小土地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农民“种谷必杂五谷,以备灾害”,而且严禁田间种树,同时在住宅周边种植瓜果蔬菜,并饲养家畜辅以家庭受手工业,这体现了古代精耕细作特征,同时也说明当时生产率较低,C正确;题干中的住宅旁的种植、养殖以及家庭手工业都是满足自家需要,因此不是综合型经济,排除A;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题干中未体现出自主权,排除D。 3.“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秦延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强调中央集权 C. 有一定继承性 D. 民主特色鲜明

马尼拉大帆船及其航线

马尼拉大帆船及其航线

“马尼拉大帆船”,是“The Manila Galleon”的直译,它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由于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

1565年4月,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同年6月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开辟了连接亚洲和美洲的太平洋航线。此后两地间的大帆船贸易日益频繁。大帆船每年6月乘西南季风自马尼拉启航北上,至北纬45°~42°水域,顺北太平洋上的“黑潮”东行,最后抵阿卡普尔科,行程万余海里,历时约6个月(回程系顺洋流直航,历时约3个月)。 西班牙商人的“马尼拉大帆船”(Manilagalleon),把福建月港运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秘鲁、巴拿马、智利。马尼拉大帆船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后,就在当地举办盛大的集市,明朝价廉物美的生丝、丝绸深受欢迎,十分畅销。其影响之大,据说,使得当地的丝织业就此趋于衰落。1600年,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当地的养蚕户加以限制,断绝了本地蚕丝的供应,由源源不断输入的明朝蚕丝为墨西哥的工厂提供原料。1637年,墨西哥一家以中国生丝为原料的丝织厂拥有一万四千名工人,由此可见运抵墨西哥的中国生丝数量是何等巨大。

马尼拉大帆船从墨西哥港口阿卡普尔科出发。 这条航道东起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西至菲律宾的马尼拉,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

帆船是西班牙人雇佣中国的工匠在马尼拉建造的,载重都在300吨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

明朝的海外贸易

明朝的海外贸易 有什么事实足以论证明代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帝国政府莫明拒绝巨大而 可观的海外利益?并且这种解释的理由是诸如:“儒家思想重农仰商的结果”这样的论述。我不想论及这种思想的起源,这脱离了本篇所要论述的范围,但我绝不相信有人会在1000%的贸易利润面前止步,就像意大利并不怜悯斯拉夫人的鲜血而用他们的自由换取穆斯林的财富一般。 1573年6月中旬,一件在当时的菲律宾土著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于今天被正式载入史册。两艘挂着西班牙国旗的大帆船从马尼拉港驶往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船上载着绸缎712匹、棉布11300匹和瓷器22300件,总值30万比索,折白银7.5吨,贸易利润高达600%。这就是被称作“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首航。至此,马尼拉确立了它作为中介港的地位,由西班牙人经营着明帝国与美洲的贸易,他们从帝国的商人那里获取丝、絹、瓷等高级奢侈品,并将之转口到美洲以换取白银,再将这些白银作为支付给明帝国商人的硬通货。这条航线利益巨大,西班牙王室本在1579年王家法令中承诺给予新西班牙、秘鲁和危地马拉的所有西班牙商人通航权,但很快地,王室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愚蠢的错误,大量的西班牙商人被吸引到这条航线上来,白银流量以每年一倍的数量增长,到1597年便达到了创记录的375吨。西班牙人深感忧虑,1587年一名忠诚的西班牙官员在写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密信中谈到:“许多白银和银币都被运到马尼拉去交换中国的货物,虽然部分仍留在那里,但其余全部都被中国商人运走。”菲律宾总督于1597年复述了这一事实。次年,马尼拉大主教再次向西班牙国王做出汇报:“每年从

新西班牙运来的一百万银币全都违返陛下的命令,落入中国异教徒的手中。”王室并非袖手旁观,1593年时王家禁令已被颁布,西班牙王室力图以此限制白银的流出,并将此条航线交由王室专营,但作用有限,西班牙商人不顾禁令以走私的形式予以回应,白银以平均每年80~125吨的数量继续流入明帝国。 大规模贸易的倾向并非始于今日,隆庆元年海禁大开前早有人冒险涉足,但明帝国与美洲的间接贸易确由西班牙人开启。自此以后,帝国的商人被巨大的利润吸引到东南亚,数万人集中在吕宋,带去丝织品、棉织品、瓷器、茶叶、布匹、锦段、丝绒等商品,换回自美洲运来的白银。福建晋江人李廷机曾谈到:“弟生长海陬,少时尝见海禁甚严,及倭讧后,始弛禁。民得明往,而稍收其税以饷兵,自是波恬,或言弛禁之便,盖以贫民籍以为生,冒禁阴通,为患滋大,而所通乃吕宋诸番,每以贱恶什物,贸其银钱,满载而归,往往致富。”张燮在<东西洋考>中曾提到:“东洋吕宋,地无它产,夷人悉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它携来,即有货亦无几。”从帝国本土来到这里的海船技术先进,每艘造价仅千余两白银,而所获每每过万,财富的积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帝国的官员、将领大都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南方利益集团。 因为大部分属走私贸易,得到一个确切的数据绝不可能,但一个简单的推导可以说明,100~125吨白银是一个合理的数据。因为当时从阿卡普尔科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平均每年运量达到了150吨,根据当时的航海资料和西班牙官员的信件可以得知,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作为支付给帝国商人的货币而运走,如果排除这个唯一可能的解释,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说明那些白银的

【地理】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零模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零模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1.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A. 387米 B. 400米 C. 419米 D. 425 米 【答案】C 【解析】解:根据图中300和400的等高线数值控制,图中等高距是20米;根据300米等高线数值的分布可知,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在400-420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值是419米,故C正确,ABD错误。 2.图示信息显示() A. 张村可远眺李村 B. 乙地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 丙地可发育瀑布 D. 丁地与乙地相比坡度较缓 【答案】B 【解析】解:A、读图可知,张村和李村居位于山谷中,之间为山脊,视线不通透,不能看到,不符合题意。 B、根据指向标可知,乙地河流所在位置的等高线向西南突出,所以该河流自西南流行东北,故正确。 C、丙低的山脊处的陡崖,山脊为河流的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河流,所以不可能存在瀑布,不符合题意。 D、丁地与乙地相比,丁地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不符合题意。 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3-4题。

3.库里科的自然植被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库里科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该地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库里科年降水量明显多于圣地亚哥,其主要原因是库里科() A. 地处山地迎风坡 B.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时间长 C. 与海洋距离较近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 【答案】B 【解析】解:两地都位于大陆西岸30°-40°之间,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冬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库里科纬度较高,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比较多时间,故降水量较多。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如图示意我国某科学考察站2012年各月日照时数。据此完成5-6题。 5.该科学考察站为() A. 中山站(69°22′S,76°22′E) B. 黄河站(78°55′N,11°56′E) C. 长城站(62°13′S,58°58′W) D. 中一冰站(65°43'N,17°22′W)

2020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高考零模地理试题(word版)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零模试卷(7月份) 地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A. 387米 B. 400米 C. 419米 D. 425 米 【答案】C 2.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图示信息显示() A. 张村可远眺李村 B. 乙地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 丙地可发育瀑布 D. 丁地与乙地相比坡度较缓 【答案】B 3.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3-4题。 库里科的自然植被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C 4.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3-4题。 库里科年降水量明显多于圣地亚哥,其主要原因是库里科() A. 地处山地迎风坡 B.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时间长 C. 与海洋距离较近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 【答案】B 5.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如图示意我国某科学考察站2012年各月日照时数。据此完 成5-6题。 该科学考察站为() A. 中山站(69°22′S,76°22′E) B. 黄河站(78°55′N,11°56′E) C. 长城站(62°13′S,58°58′W) D. 中一冰站(65°43'N,17°22′W) 【答案】C 6.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如图示意我国某科学考察站2012年各月日照时数。据此完 成5-6题。

与12月份相比,1月份该科学考察站日照时数长的原因可能是() A. 昼长时数长 B. 阴雨天气少 C. 大风日数多 D. 太阳高度小 【答案】B 7.2019年5月初,合肥市(31°49′N,117°13'E)经历了一次气温骤升骤降过程,市民戏称“春如四季”。 如图示意2019年5月2-6日合肥市天气状况。据此完成7-8题。 日期天气气温(最高/最低) 5月2日晴天26℃/11℃ 5月4日晴天28℃/14℃ 5月6日多云21℃/11℃ 5月4-6日,合肥市经历的天气过程是因为() A. 暖锋过境 B. 冷锋过境 C. 台风过境 D. 副高控制 【答案】B 8.2019年5月初,合肥市(31°49′N,117°13'E)经历了一次气温骤升骤降过程,市民戏称“春如四季”。 如图示意2019年5月2-6日合肥市天气状况。据此完成7-8题。 日期天气气温(最高/最低) 5月2日晴天26℃/11℃ 5月4日晴天28℃/14℃ 5月6日多云21℃/11℃ 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 ①我国南北温差大 ②我国南北气压梯度大 ③大气运动速度慢 ④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9.“马尼拉大帆船”是指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活跃在太平洋上,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港和墨西哥 的阿卡普尔科港的西班牙货运帆船。如图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据此完成9-10题。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 高三地理2020.3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共45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道题,共55分。 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3.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一项。 读图1“我国某地景观图”,图2“地壳物质循环图”,回答第1~3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 内蒙古高原 B. 云贵高原 C. 柴达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2.该地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该地貌景观() A. 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 表现为石灰岩溶蚀特点 C. 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 在冬季观赏时效果最佳 2019年12月30日23时31分44秒,由中国研制的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卫星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

4.如图,此时() A. 纽约华人正在傍晚观看此直播 B. 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旱季 C. 华北地区冬小麦进入收获季节 D. 地球在近日点附近运动 延安是历史名城,读图1“延安城市空间形态图”,图2“延安民居---窑洞的景观照片”,回答5~6题。 5.影响延安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 A. 地形、气候 B. 政治、交通 C. 地形、河流 D. 河流、政治 6.该地民居以窑洞为特色,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 冬寒夏热,降水较多 B. 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C. 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D. 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 读“2019年9月5日17时~9月10日17时台风“法茜”的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回答第7~8题。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过关测试】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 1.下面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图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答案】B 【解析】由地图中信息可知,欧洲可以通过地中海、海洋等途径到达亚洲,地中海是欧亚传统商路,故该地图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B项正确;地图中没有美洲大陆,说明该地图应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前,排除A;据材料不能得出地圆说盛行,排除C项;地图中没有美洲、大洋洲等,D项错误。2.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运河,目的是“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这一“最宏大的土木工程”是 A.米迪运河B.苏伊士运河C.通海运河D.巴拿马运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法国”“避开直布罗陀海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程是米迪运河,A正确;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B项排除;通海运河属于英国,它的修建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C项排除;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D项排除。 3.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A.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