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

原文:《古池塘》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

译文:悠悠古池畔,寂寞蛙儿跳下岸,水声轻如幻。

注:这首俳句,结构是整齐的5-7-5,其中 ka wa zu是“青蛙”的意思。这是芭蕉的名作,表示深得清寂幽玄的意境。

作者背景: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候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钧月庵、风罗坊等。生于伊贺上野。他十岁开始做大将藤堂家的嗣子良忠的侍童。良忠师从北村季吟学习贞门俳谐,因此芭蕉也对贞门很亲近了。后来在江户,芭蕉写出了《谈林十百韵》,已经具有很明显的谈林俳谐风格。

芭蕉在贞门、谈林两派成就的基础上把俳谐发展为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他将以前以滑稽突梯为主、带有游戏成分的俳句提高到严肃的、以追求诗的意境美的作风上去。

芭蕉的诗风可以用“闲寂风雅”四个字来概括。像他的名句《古池》就是通过闲寂的独特表现力来产生艺术的风雅美的:“闲寂古池旁,

青蛙跳进水中央,

扑通一声响。”

这首俳句描写了一只青蛙跳入古池的一刹那。在这一刹那,四周闲寂的静与青蛙跃入池塘的动完美的结合了起来。青蛙跳之前,一切是静的,青蛙跳之后,一切仍会恢复平静。表面上是无休无止的静,内面却蕴含着一种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大自然的无穷的奥妙,以及作者内心的无比激情。飘溢着一股微妙的余情余韵和一股清寂幽玄的意境。在韵律上,严格遵从五七五的规则,读起来张弛有度。在词句上,平易而不落白,雅致而不晦涩。特别是助词ya的使用,听起来宛如文人雅士在耳边吟颂。不刻意张扬而气质自华。然而此句之美,更美在鲜明的画面感和朦胧的意境上。清幽的古池,四野静寂,水波不兴,忽然一只青蛙跃入池中,划破镜中天,余韵袅袅,渐如烟逝。在这一瞬间,静与动,寂与声,完美结合。这种难以言明的寂寞,将心灵层层浸透,即使身在闹市,也可陶然忘忘机。

《古池》不仅为众人所欢喜,亦是芭蕉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据说,在芭蕉弥留之际,下面的门人曾向他索辞世绝句,芭蕉回答说:“古池句乃我风之滥觞,可以此为辞世句也。”

小组成员:王瑶党慧伦卢莎莎

松尾芭蕉俳句选录

松尾芭蕉俳句选录《蝉》 静寂蝉声入岩石。 《别离》 与君之别蛤蚌分离我行迟迟秋亦逝 《旅途》 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 《小虫》 小虫漂泊一叶舟何时靠岸头 《古池塘》 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 《小蚊》 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 《落花》 树下肉丝菜汤上飘飘洒落樱花瓣。 《春雨》 绵绵春雨懒洋洋,故友不来不起床。 《竹林》 大竹林里明月光,间闻杜鹃声感伤。 《怀古》

昔日雄关今不见,秋风掠过竹桑田。《雪朝之鸟》 寻常鸟可憎喜见雪朝来。 《道旁朝颜花》 我骑行道上马食道旁花。 《银河》 怒海涌银河流来佐渡岛。 《厌子之人》 有人不爱子花不为伊开。 《春归》 寻青春已归追至和歌浦。 《最上川》 齐集夏时雨汹汹最上川。 《牵牛花》 拙匠画牵花牵牛花亦美。 《富士之风》 扇携富士风送礼回江户。 《日光》

好辉煌,浓淡绿叶映日光。 《江户》 草庵辞旧主,从此居中多倩影。 《千住》 春将归,鸟啼鱼落泪。 《福岛(信夫)》 田间倩人影,犹如陆奥信夫衣,我心已缭乱。《笠岛》 欲往笠岛行,无奈五月梅雨泥泞道。 《小松》 彤彤夕日虽无情,凉爽又秋风。 《敦贺》 月清清,照亮海边银一片,游行多艰辛。 《悲歌》 坟墓也震动我的泪声似秋风。 《借宿》 疲惫不堪借宿时,夕阳返照紫藤花。

《秋日》 炎炎赤日当头照,萧瑟秋风席地梳。 《奈良古寺》 奈良秋菊溢香馨,古佛满堂寺庙深。 《芒鞋》 芒鞋斗笠,春夏秋冬又一年。 《病中吟》 飘游旅次病中人,梦徘徊荒野林。 注:芭蕉五十一岁,死于旅途中的大阪,临终前,还“切望于风雅”,留下这最后的名句。 《拜盲圣鉴真》 新叶滴翠,来拂拭尊师泪。 《犀川》 月明如昼,门前涌入潮头。 《深川冬夜有感》 舟橹打浪声,冰凝愁肠寒夜泪。 《野马四吟》 金屏画古松,蛰居过冬。 注:野马即志田野坡的号,《炭包》的作者。四吟是四人的联句。 《瓦匠》

松尾芭蕉的俳句

松尾芭蕉の俳句 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钧月庵、风罗坊等。生于伊贺上野(今三重县上野市)。 俳谐总集《芭蕉七部集》(1736至1741年间出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芭蕉俳谐风格的变化和发展。芭蕉在贞门、谈林两派成就的基础上把俳谐发展为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他的作品被日本近代文学家推崇为俳谐的典范。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盛赞芭蕉是《万叶集》以后的“最大诗人”。至今,他依然被日本人民奉为“俳圣”。 俳句选 绵绵春雨懒洋洋, 故友不来不起床。 * 疲惫不堪借宿时, 夕阳返照紫藤花。 * 大竹林里明月光, 间闻杜鹃声感伤。 * 往日兵燹之地, 今朝绿草如茵。 * 炎炎赤日当头照, 萧瑟秋风席地梳。 * 奈良秋菊溢香馨, 古佛满堂寺庙深。 *

古池冷落一片寂, 忽闻青蛙跳水声。* 昔日雄关今不见, 秋风掠过竹桑田。* 芒鞋斗笠, 春夏秋冬又一年。* 飘游旅次病中人, 频梦徘徊荒野林。* 春雨霏霏芳草径 飞蓬正茂盛。 * 古池塘呀, 青蛙跳入水声响。* 树下肉丝、菜汤上, 飘落樱花瓣。 * 蚤虱横行, 枕畔又闻马尿声。* 新叶滴翠, 摘来拂拭尊师泪。* 犀川

月明如昼, 门前涌入潮头。* 今夜三井寺, 月亮来敲门。 * 深川冬夜有感 舟橹打浪声, 冰凝愁肠寒夜泪。* 茅舍买水 偃鼠喉润冰苦水。* 病中吟 旅中正卧病, 梦绕荒野行。 * 野马四吟 金屏画古松, 蛰居过冬。 * 开炉时, 瓦匠渐老鬓霜白。* 为某人折冥福 泪滴发烫声, 埋火将消冷。 *

乘此扫除日, 木工修理自家棚。 * 雪朝之鸟 寻常鸟可憎喜见雪朝来。 蝉 蝉声鸣不已安有死亡时。 银河 怒海涌银河流来佐渡岛。 枯树之鸟 秋日夕阳时鸟栖枯树上。 仲秋之月 自从新月起直待到今宵。 厌子之人 有人不爱子花不为伊开。 古池 青蛙跃入池古池发清响。 明月 月明堪久赏终夜绕清池。

日本俳句松尾芭蕉

日本俳句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作为俳圣,其地位跟我国诗圣李白一样。他的俳句可谓是句句入心。下面是分享的日本俳句松尾芭蕉,一起来看看吧。 一、茅屋有感: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 二、朦胧马背眠,远处淡淡起茶烟,残梦晓月天。 三、蝉声:寂静似幽冥,蝉声尖厉不稍停,钻透石中鸣。 四、绵绵春雨懒洋洋,故友不来不起床。 五、疲惫不堪借宿时,夕阳返照紫藤花。 六、大竹林里明月光,间闻杜鹃声感伤。 七、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 八、炎炎赤日当头照,萧瑟秋风席地梳。 九、奈良秋菊溢香馨,古佛满堂寺庙深。 十、古池冷落一片寂,忽闻青蛙跳水声。 十一、昔日雄关今不见,秋风掠过竹桑田。 十二、芒鞋斗笠,春夏秋冬又一年。 十三、飘游旅次病中人,频梦徘徊荒野林。 注:以上罗传开译 十四、雪朝之鸟:寻常鸟可憎喜见雪朝来。 十五、蝉:蝉声鸣不已安有死亡时。 十六、银河:怒海涌银河流来佐渡岛。

十七、枯树之鸟:秋日夕阳时鸟栖枯树上。 十八、仲秋之月:自从新月起直待到今宵。 十九、厌子之人:有人不爱子花不为伊开。 二十、古池:青蛙跃入池古池发清响。 二十一、明月:月明堪久赏终夜绕清池。 二十二、道旁朝颜花:我骑行道上马食道旁花。 二十三、樱花:但见樱花开令人思往事。 二十四、春归:寻青春已归追至和歌浦。 二十五、旅途:旅途今卧病梦见在荒原。 二十六、小虫:我室蚊虫小宜哉待客人。 二十七、最上川:齐集夏时雨汹汹最上川。 二十八、牵牛花:拙匠画牵花牵牛花亦美。 二十九、富士之风:扇携富士风送礼回江户。 三十、蝉声:蝉声似静幽但可穿岩石。 三十一、春霞:掩映春霞里无名山也奇。 三十二、今秋已十霜,却指江户是家乡 三十三寂寞里,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 或: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或:古池冷落一片寂,忽闻青蛙跳水声 三十四、赏樱: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三十五、春雨(深受芥川龙之介推许):春雨霏霏芳草径,飞蓬正茂盛。

日本著名俳句精选

日本著名俳句精选 中日两国有太多相似的文化和习俗。比如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同样在世界文明,却也说不清到底是谁影响了谁。日本的俳句跟中国的古诗也很类似。日本人喜欢用俳句来表达情感,下面来看看日本着名的俳句有哪些。 日本著名俳句安利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1) 古池や、 蛙飞びこむ、 水の音。 (2) さびしさや、 一尺消えて、 ゆくほたる。 (3) 人ごみで、 肌に掠める、

冬の歌。 (4) 时の中、 そっと気になる、 夏の君。 (5) 年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一岁を去年とや言はむ、 今年とや言はむ。 (6) 袖渍ちて、 掬びし水の冻れるを春立つ今日の风や溶くらむ。 (7) 雪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莺の冻れる涙、 今や溶く覧。 (8) 心指し、 深く染めてし、 折りければ、

消えあへぬ雪の、 花と见ゆらむ。 9 养在瓶中 深山里弄来的木莲花 绽放了 ;;秋樱子 10 古池 青蛙一跃 扑通一声 ;;芭蕉 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成就松尾芭蕉出生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生于1644年,死于1694年,享年51岁。松尾芭蕉是家里的第二个男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松尾芭蕉成就最大,也最能让人记住的是他在俳句上的成就,他是江户时代有名的俳谐师。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要求相当严格,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绝句。中国的绝句受平仄的限制,而俳句则受“季语”的限制。俳句的起源是连歌和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而在松尾芭蕉生活的时代,他将俳句推向了顶峰。当时还不叫俳句,叫俳谐,俳句是后来俳谐成为独立的诗体后,其它俳谐师叫出来的。 松尾芭蕉的俳句尤其的朗朗上口且寓意丰富,最经典的要数《古

由日本美学浅析松尾芭蕉的俳句

由日本美学浅析俳句 ——以松尾芭蕉俳句为例 脑海中涌起了诗意画意的涟漪,也就自然地记起日本诗人的俳句和短歌 ——艾芜《地貌的青春》俳句是日本民族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俳句古称俳谐,其源发于连歌,是俳谐连歌的“发句”。俳谐鼻祖山崎宗鉴和荒木田守武把“发句”从连歌中分离出来,制订了俳谐格式。“发句”由五七五共三句十七音组成,句中必须含有季语,从而独立成新的形式,但多数只是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一种诙谐诗,至江户时代,俳圣松尾芭蕉对俳谐进行革新,把俳谐变成真正表现自己内心生活的形式。通过俳谐表现汉诗、和歌、连歌等无法表现出来的美学情趣,创造出一种抒情诗般的俳谐美,并创立了使俳谐获得更高、更深层次的“风雅之道”的闲寂俳谐理论,从而使俳谐走上了真正的艺术道路,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 俳句为何会在日本蓬勃发展,得益于日本有适合它发展的土壤,且看一则松尾芭蕉的俳句:“雾里不见富士山,雨中情趣别一番。”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两书记载的传说,日本人的祖先是从“高天原”降下来的,这大概是远古人类居住在树上的一种变形的回忆。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同森林结下了深厚的关系,日本学者梅原猛指出:“日本人心灵深处的森林信仰”是日本宗教思想中核心的信仰。再回过头来看这则俳句,寒雾、秋雨、冷风、雨雾弥漫,富士隐没,虽然看不见,但是依然可以想象云遮雾绕的富士山。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之一,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传统诗歌中出现,富士山名称源于虾夷语,现意为“永生”,是日本的神圣的象征。俳句符合日本人对自然生命的崇拜,因此是极具有生命力的。再看松尾芭蕉的一则俳句:“古池呀,青蛙跳入水声响”,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名句,古池,水声响,千年的寂静被打破,青蛙入水的声音被幻化成从无声到有声再到无声的过程,大自然和人的心灵已经冲破了沉寂,宛若空寂世界里的一声钟鸣。青蛙,这么一个生命体,带给人无限的活力,日本民族对大自然对生命有着热烈的崇拜,通过欣赏和表现大自然来欣赏和表现自我,也只有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中、欣赏中才能领略自我之美,日本人天生的自尊心和优越感也给俳句的

从松尾芭蕉的俳句看中国文化对日本俳句的影响

·88· 日本的俳句是世界文学中最短小的格律诗之一。随着日本文化的传播,从20世纪初,一些欧美诗人模仿着俳句格式进行创作。俳句介绍到中国来,开始于“五四”运动期间。但直到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它才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比起英诗汉译150年的历史,俳句汉译30年的历史似乎短了许多,数量也无法与前者相比,但其读者的可接受性,后者远远超过前者。造成日本俳句深受中国喜爱的原因是俳句中含有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民风民俗等。哲学宗教属于最高层次的文化,影响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当然包括文学创作。本文从中国宗教思想的角度入手,谈谈中国诗词与日本俳句在思想性、表达风格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的相似性谈谈中国文化对日本俳句的影响。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还将通过西方诗歌分析,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俳句的深远影响。之所以选择松尾芭蕉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的作品代表了俳句的最高水平。在松尾芭蕉之前,虽也有不少俳人就俳句的形式、内容、技巧等做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但是俳句始终没有走上正道。芭蕉通过自己艰辛的创作实践,使俳句得以真正进入艺术殿堂,开创了日本俳句史上的黄金时代。 世界上似乎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文学像中日两国文学姻缘那么源远流长而又亲近。而中国文化对日本俳句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文字的相似性、农耕生活生产方式历时长、都经历比较漫长的封建社会,在频繁和漫长的文化交流中,盛行于中国、流传到日本、对日本的宗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当算是儒、释、道宗教思想。就俳句创作而言,其思想性、表达风格、意境营造清晰反映出中国宗教思想深刻影响印痕。当然,思想性、表达风格、意境营 从松尾芭蕉的俳句看中国文化对日本俳句的影响 马 文 波 (苏州职业大学 外国语与国际交流系;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日本俳句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唐诗、宋词、元曲的印痕,俳圣松尾芭蕉的作品更是极为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诗歌文化对俳句创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思想性、表达风格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谈谈松尾芭蕉俳句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通过比较东西方在上述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认识中日文化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俳句;松尾芭蕉;创作风格;中国诗歌 中图分类号:I31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0)01-0088-03造这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篇的思想性体现在表达风格之中,意境营造又是表达风格的具体体现。之所以一分为三,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一、思想性的相似性 所谓思想性,从宏观上讲就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儒、道、佛三种宗教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对中华民族中的精华,亦即中国文人尤为深刻。中国封建文人最大的人生追求就是仕途,当仕途亨通时,他们的诗作便流露出儒家的积极的入世思想,当忧郁不得志时,佛、道的清静无便自然占据上风。当然,封建文人只能是封建王朝的卫士而不是主人,失意的时候要比得意的时候多得多,所以,他们诗作流露出的多是道家的遁世思想,常借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安慰自己,用游山玩水消磨时光。我们知道道教的崇尚清静无为、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正好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像吻合。这种主张也对后世的文学家产生了影响。两晋时期的陶渊明、谢灵运,到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再到宋元时期的苏轼、秦观、马致远,直到明清,中国古诗词中一直弥漫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些诗句,蕴含的无一不是儒道佛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宗教文化深为当时的周边国家所向往。道教文化与佛教一样,很快就在朝鲜、日本、越南传播开来。道教思想在隋唐以前就已经传入了日本,道教的长生不老思想、神仙信仰、方术对日本的政治、宗教、文化、风俗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遣唐使把学到的神仙思想、道术及大量道教经典带回日本,中国的道士也到日本传道。应该说,日本在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马文波(1972— ),女,苏州职业大学外国语与国际交流系讲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2010年1月第1期Jan.2010No.1

中国古典诗词以及其对松尾芭蕉的独创俳句体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词以及其对松尾芭蕉的独创俳句体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6-15T15:46:32.267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9月作者:龙娴[导读]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松尾芭蕉个人生平,其次解释了日本同行引用中诗句的原因。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国古典诗词在松尾芭蕉的著作《奥之細道》中的映射,并以中国古典诗词的引用为例进行讨论。龙娴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中国古典诗词以及其对松尾芭蕉的独创俳句体的影响。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松尾芭蕉个人生平,其次解释了日本同行引用中诗句的原因。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国古典诗词在松尾芭蕉的著作《奥之細道》中的映射,并以中国古典诗词的引用为例进行讨论。关键词:松尾芭蕉《奥之細道》俳句中国古典诗词松尾芭蕉是江户时代(1603-1868)早期的一名俳谐(俳諧)诗大师。在他三十多年的俳谐诗大师的艺术生涯中,松尾芭蕉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无数的诗歌。松尾芭蕉的诗歌独具一格。他开创的诗风被称为蕉風,蕉风诗充满了对普通事物和情景的现实描写。对人物和事物的写实是松尾诗的显著特点。 有很多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风靡程度和日本文学作品中为何对其不计其数地引用的调查研究。而精确地指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为何在日本受追捧的主要原因是极其困难的。将中国文学作品作为参考以及思想源泉似乎已经是日本几个世纪以来的诗词创作的传统。于是,古典诗词引用、文学中心思想和主题以及中国著名诗人的名字都在本社会中受教育的群体中收到了广泛认知。对中国经典著作的参考和引用被视为作者受到的优质教育以及作其作品的内容丰富措辞优雅的证明。对中国诗作的引用被视为使得本国诗作锦上添花的重要部分。中国研究者黄佳慧说,松尾芭蕉十分感动于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但他无法用传统日本文字以及修辞方法精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他只能引用中国经典著作,此举使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很多类似要引用。黄佳慧认为,中国古典名著极具诗意并且更能以其奥妙的隐喻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松尾芭蕉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非常熟悉中国经典文学并且熟记于心,所以他依赖记忆来创作诗歌。自然地,只用记忆来引用源文本可能会导致很多错误和误解,创作出的新文本也可能同源文本有很多不同。用另一句话来说,松尾芭蕉只把他曾读过的中国文学中他能记住的部分运用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中。同时,这些他读的中文诗是日文翻译本,在长长的几个世纪中,这些翻译本距离刚达到日本的原版已经被抄录了很多遍。因此,从他的俳句中发现的那些可能来自中国诗歌的理解和片段也都和源文本中的不同了。根据翻译版本,那些引用只和中国诗歌有着隐约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为什么松尾芭蕉原创诗作中引用的片段和那些他本来想引用的中文诗截然不同的原因。 在《奥之細道》中的很多诗作里面看出其对中国诗作的参考,还能在俳句的字里行间看出。而这些引言中经常出现在主人公予的独白和其参与的对话中。从这些引用中可以看出予是一个受过优质教育的品性优雅的人士,而能的看出文中的予就是以松尾芭蕉为原型穿造出来的人物,他们不仅都对中国诗作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还有相同的艺术品位。 松尾芭蕉在旅行时参观了平泉的中尊寺光堂. 他记住了庞大家族奥州藤原的故事。松尾芭蕉被他们的悲剧故事感动,想起了三个有名的中国诗人并用他们的诗来作为自己作品的灵感源泉:「三代の栄輝一睡の中にして」「功名一時の叢となる」「國破れて山河あり、城春にして草青みたり」。「一睡」部分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邯鄲の枕”,这个短语描绘了一个关于权利与荣誉的梦,梦想有朝一日权倾天下,但最终却失败了。在中文原文中,有一个人梦到自己过着很富有且位高权重的生活,但醒来却发现那只是一场梦。松尾芭蕉在他的文章中用这个比喻一个很庞大的家族,这个家族美好的梦被突然间的惊醒完全摧毁。梦想着权利然而醒来全发现什么也没有是中国文学常见的主题。从室町时代被日本作家采用。直至现在“邯鄲の枕”一词仍然是很多描述人们美好梦想谚语的来源。其次,这篇文章聚焦于“功名一時の叢となる”一词。来源于对一首中国古代诗歌的引用。松尾芭蕉想起了这个短语描述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揭示了人类毫无疑义的生活。这短语基于中国诗歌功威名遂而身退天之道。短语“國破れて山河あり、城春にして草青みたり”是基于杜甫的诗。杜甫在公元757年因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而写下《春望》。诗中他描写了他参加的长安叛乱的余波。然而松尾芭蕉并没提及那场叛乱,而是描写了他双眼所见的情景。他回忆了在他出生前五百年发生的一场战乱并引用了一部分诗句来表达他的情感。这首杜甫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来描述叛乱后一片狼藉的城市在春天长出了鲜绿的草。而在日本,这句诗则是用来表达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说松尾芭蕉的措辞代表了人与自然永恒的斗争。 还常常引用李白的诗。可以举一个松尾芭蕉引用李白诗的例子。当他到箱根,看到一个小孩,在福士川河边哭泣。看到一个既小又被遗弃的小孩,松尾芭蕉写到“猿を聞く人捨子に秋の風いかに”。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总是要进行挣斗以此将人动口增长处于控制之下。可以说在相对于和平的江户时代,无数的堕胎和孤儿持续增长。尽管松尾芭蕉被这些贫穷的孩子的命运深深的打动,并且为之悲恸,他也做不了什么可以去帮助那些小孩。用李白的诗作为灵感的来源,他借助了一个短的俳句诗去表达了他的悲伤以及无能为力。来自于李白所写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这个词语“猿を聞く”代表着巨大的悲恸。李白的这首诗是受一个中国传统故事启发,故事是有只猴子,她的孩子被掳走,她尖叫着寻找她的孩子但无疾而终,最后她郁郁而终。 松尾芭蕉对李白和杜甫的偏爱似乎尤为突出,但他的创作灵感也来自于很多别的中国诗人,列举几个,如韩愈和苏轼。 本文精简地介绍了中国诗作对松尾芭蕉作品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学广受日本高教育者所知。这也是中国文化对日本及其文学的巨大影响的举证。不仅是松尾芭蕉,还有数不清的日本诗人家和作家在那段时期都受中国诗作的启发,这种影响和启发一直持续到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井本農一,芭蕉入門[M],东京:株式会社講談社,1977 [2]饗庭孝男,芭蕉[M],神保: 集英社,2001 [3]佐藤勝明,松尾芭蕉[M],东京:羊書房,2011

松尾芭蕉:俳句选录

松尾芭蕉:俳句选录 《蝉》 静寂蝉声入岩石。 《别离》 与君之别蛤蚌分离我行迟迟秋亦逝《旅途》 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 《小虫》 小虫漂泊一叶舟何时靠岸头 《古池塘》 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 《小蚊》 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 《落花》 树下肉丝菜汤上飘飘洒落樱花瓣。《春雨》 绵绵春雨懒洋洋,故友不来不起床。 《竹林》 大竹林里明月光,间闻杜鹃声感伤。《怀古》

昔日雄关今不见,秋风掠过竹桑田。《雪朝之鸟》 寻常鸟可憎喜见雪朝来。 《道旁朝颜花》 我骑行道上马食道旁花。 《银河》 怒海涌银河流来佐渡岛。 《厌子之人》 有人不爱子花不为伊开。 《春归》 寻青春已归追至和歌浦。 《最上川》 齐集夏时雨汹汹最上川。 《牵牛花》 拙匠画牵花牵牛花亦美。 《富士之风》 扇携富士风送礼回江户。 《日光》

好辉煌,浓淡绿叶映日光。 《江户》 草庵辞旧主,从此居中多倩影。 《千住》 春将归,鸟啼鱼落泪。 《福岛(信夫)》 田间倩人影,犹如陆奥信夫衣,我心已缭乱。《笠岛》 欲往笠岛行,无奈五月梅雨泥泞道。 《小松》 彤彤夕日虽无情,凉爽又秋风。 《敦贺》 月清清,照亮海边银一片,游行多艰辛。 《悲歌》 坟墓也震动我的泪声似秋风。 《借宿》 疲惫不堪借宿时,夕阳返照紫藤花。 《秋日》 炎炎赤日当头照,萧瑟秋风席地梳。

《奈良古寺》 奈良秋菊溢香馨,古佛满堂寺庙深。 《芒鞋》 芒鞋斗笠,春夏秋冬又一年。 《病中吟》 飘游旅次病中人,梦徘徊荒野林。 注:芭蕉五十一岁,死于旅途中的大阪,临终前,还“切望于风雅”,留下这最后的名句。 《拜盲圣鉴真》 新叶滴翠,来拂拭尊师泪。 《犀川》 月明如昼,门前涌入潮头。 《深川冬夜有感》 舟橹打浪声,冰凝愁肠寒夜泪。 《野马四吟》 金屏画古松,蛰居过冬。 注:野马即志田野坡的号,《炭包》的作者。四吟是四人的联句。 《瓦匠》

松尾芭蕉的经典俳句赏析

松尾芭蕉的经典俳句赏析 著名的日本俳句作家松尾芭蕉,其地位不亚于李白在我国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松尾芭蕉的俳句吧。下面是分享的松尾芭蕉的经典俳句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 俳句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 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语言含蓄、隽永、简练, 便于记忆和流传。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形成于十五世纪。原称“俳谐”,是一种以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诙谐诗。俳圣松尾芭蕉把它从诙谐提升到真挚,并引向抒情诗的意境,奠定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俳句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每首俳句都是三行十七个音节,第一行五个音节, 第二行七个音节,第三行五个音节,即构成“五、七、五”的格式,而不押脚韵。第二, 每首俳句都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季题”。所谓“季题”,又称“季语”,即与四季有关的自然现象或人事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现象,就是用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的风花雪月、鸟兽虫鱼、花卉草木等为标志和暗示,使读者一看即知该俳句所吟咏的是四季中的那个特定季节的事物。二是社会现象, 即以宗教、习俗、人事(包括节日、忌日、纪念) 等来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特定季节。 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蕉风”(即“芭蕉风格”

的简称,其特点是:朴素而严谨,“诙谐达到真诚”,具有闲寂、幽雅、余情、纤细的美,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雅俗浑然融合的意蕴,含蓄隽永的语言)的代表作。日本学者高滨虚子在《俳句的理解与欣赏》中介绍道:“本诗是芭蕉俳风新纪元创立的一大标志。同以往滑稽洒落的俳句不同, 此句乃如实描绘实情实景, 有顿悟之境。其日芭蕉独居涤川草庵时,听到庭中古池传来水声。那声音正是青蛙跳入水中造成的。因为周围极其寂静,这水声也格外地清亮。在这首俳句中,芭蕉悟到了俳道的生命,不在于滑稽和洒落,而在于这样一种闲寂之处。” 这首俳句的特点在于外表平淡而内蕴深厚,形式短小而余味无穷。静谧的古池塘边, 万籁俱寂, 一切似乎凝然不动。忽然,传来一只青蛙跃入水中的声音。全诗到此戛然而止, 似乎一切都已说完, 又似乎一切都未说完。这首俳句虽然在形式上完结了,可在读者的心理上并没有完结,它永远在向读者述说着什么。这种述说, 细加分析,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余味”。第一,听觉余味。青蛙跳入池塘, 其跃水之声是“扑通”、“啪叽”还是其他声音? 引人推想。第二,视觉余味。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青蛙跳入池塘后, 池水泛起由小到大一圈圈的涟漪, 这圈圈涟漪一层层扩展又消逝, 久久地荡漾在读者的眼前, 让人遐想。第三,意义余味。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诗云:“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梁宗岱译)生动地表现了在艺术家灵感迸发的瞬间,理性主义者、机械论者们执意严格精确区分的沙粒与世界、野花与天堂、有限与无限、刹那与永恒进入了一个无差别的契合境界,世界恢

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简介

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简介 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时期一位有名的俳谐诗人,他本名叫松尾藤七郎,松尾芭蕉是他写诗用的署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笔名,他还有很多别的署名,比如桃青、华桃园、钓月轩等。那么松尾芭蕉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松尾芭蕉出生在伊贺上野,家里父亲早逝,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自从父亲死后,家里都靠哥哥一人维持,所以作为家里的另外一个男人,松尾芭蕉担起了一部分责任去了当地领主家当侍童。后来学习俳谐,领主也是一个爱好俳谐的人,两人就经常在一起喝酒,作诗。松尾芭蕉第一次被人知晓是在1662年,在这年里他写下了两句诗,并被收入了诗集中,进行出版。在这段时间中他又给自己取了个武士的名字,没过两年,老主人离世。松尾芭蕉不愿继续侍奉新的主人就离开了伊贺上野,开始四处旅行。 在江户的那几年里,松尾芭蕉经常到处旅行,找寻灵感进行创作,甚至还自创门户,有了一批跟随者。有段时间松尾芭蕉不是很满意自己的成就,创作也遇到一个瓶颈,于是他开始沉思。在那段时间,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修禅、读书和远行,并且特别喜欢看庄子、李白和杜甫的一些作品。 1694年,松尾芭蕉开始了他最后一次远行,离开京都去往大阪,不料在去大阪的途中突发腹疾死于大阪,死前还留下了一句俳句。

松尾芭蕉经典俳句松尾芭蕉是松尾藤七郎的笔名,人们也都直接用芭蕉称呼他。他是江户时期有名的俳谐诗人,甚至有“俳圣”之称。那么松尾芭蕉经典俳句都有哪些呢? 松尾芭蕉年纪轻轻父亲就离世了,留下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为了减轻哥哥的负担,他便去了当地的领主家当侍童。主人是个喜爱俳句的人,教他写俳句,两人时常喝酒切磋,当时松尾芭蕉的俳句已经带有俳谐的色彩了。1662年,可以算是松尾芭蕉第一次出名,他的两句诗被选中,收在了《佐夜山中集》当中。此后松尾芭蕉便不时的进行创作,在某段时间还受到李白和杜甫等人的影响,创作出的诗都带有他们的色彩。 要说松尾芭蕉经典俳句,莫过于他的《古池》,原文是这样的“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说的是一个青蛙跳进了一口古池,激起了层层涟漪。青蛙还没跳时,四周都是静的,静止不动的蛙,平静无波的水面,当青蛙跃起时,青蛙的动和水面的静,动静结合,等青蛙跳进水池后一切又恢复平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表现了松尾芭蕉内心的激动澎湃就好比那被打破的池水,而最终归于宁静则显示了大自然的循环定律,以及大自然的活泼生命。松尾芭蕉创作的《赏樱》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浓浓的生活气息,以及闲寂之境都在字里行间中表露无遗。 松尾芭蕉成就松尾芭蕉出生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生于1644年,死于1694年,享年51岁。松尾芭蕉是家里的第二个男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松尾芭蕉成就最大,也最能让人记住的是他在俳句上的

说说松尾芭蕉和日本俳句

说说松尾芭蕉和日本俳句 霍邱师范学校刘从奇 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先读一读下面一首小诗: 寂寞里,古池塘, 青蛙跳入水声响。 咋一看,这首小诗,颇有中国古代诗词中抒情短章或写景小品的特点。 这是日本古代一种诗歌形式——俳句。作者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 ,这也是其俳句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语言含蓄、隽永、简练,便于记忆和流传。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形成于十五世纪。原称“俳谐”,是一种以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诙谐诗。俳圣松尾芭蕉把它从诙谐提升到真挚,提高了俳句的品位,并引向抒情诗的意境,奠定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俳句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每首俳句都是三行十七个音节,首行五个音节,第二行七个音节,第三行五个音节,即构成“五、七、五”的格式,但不押脚韵。第二,每首俳句都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季题”。所谓“季题”,又称“季语”,即与四季有关的自然现象或人事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现象,就是用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的风花雪月、鸟兽虫鱼、花卉草木等为标志和暗示,使读者一看即知该俳句所吟咏的是四季中的那个特定季节的事物。二是社会现象,即以宗教、习俗、人事(包括节日、忌日、纪念) 等来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特定季节。 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蕉风”(即“芭蕉风格”的简称,其特点是:朴素而严谨,“诙谐达到真诚”,具有闲寂、幽雅、余情、纤细的美,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雅俗浑然融合的意蕴,含蓄隽永的语言)的代表作。日本学者高滨虚子在《俳句的理解与欣赏》中介绍道:“本诗是芭蕉俳风新纪元创立的一大标志。同以往滑稽洒落的俳句不同,此句乃如实描绘实情实景, 有顿悟之境。其日松尾芭蕉独居涤川草庵时,听到庭中古池传来水声。那声音正是青蛙跳入水中造成的。因为周围极其寂静,这水声也格外地清亮。在这首俳句中,芭蕉悟到了俳道的生命,不在于滑稽和洒落,而在于这样一种闲寂之处。” 这首俳句的特点在于外表平淡而内蕴深厚,形式短小而余味无穷。静谧的古池塘边,万籁俱寂,一切似乎凝然不动。忽然,传来一只青蛙跃入水中的声音。全诗到此戛然而止,似乎一切都已说完,又似乎一切都未说完。这首俳句虽然在形式上完结了,可在读者的心理上并没有完结,它永远在向读者述说着什么。这种述说,细加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余味”。第一,听觉余味。青蛙跳入池塘,其跃水之声是“扑通”、“啪叽”还是其他声音? 引人推想。第二,视觉余味。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青蛙跳入池塘后,池水泛起由小到大一圈圈的涟漪,这圈圈涟漪一层层扩展又消逝,久久地荡漾在读者的眼前,让人遐想。第三,意义余味。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诗云:“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梁宗岱译)生动地表现了在艺术家灵感迸发的瞬间,理性主义者、机械论者们执意严格精确区分的沙粒与世界、野花与天堂、有限与无限、刹那与永恒进入了一个无差别的契合境界,世界恢复了整一,人性恢复了和谐。芭蕉这首俳句与此有类似之处,但又独具特色。

松尾芭蕉(古池や 蛙飞びこむ 水の音)

原文: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 (译文:古池一蛙入水水的音) 还有一种版本是:ふる池や蛙飛込水のおと 不同中文译本: 1、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 2、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 3、古老的水潭呀,青蛙跳水的声音。 4、古池冷落一片静,忽闻青蛙跳水声。 5、静寂的池塘,青蛙蓦然跳进去,水的声音呀。 6、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 7、幽幽古池啊,有蛙儿蓦然跳进,池水的声音。 8、闲寂古池旁,青蛙跃入水中央,水声扑通响/扑通一声响。(叶渭渠) 9、沉寂的古潭呵,一只青蛙跳入,刹那间的水声。 10、苍寂古池,小蛙迈然跳入,池水的声音。 11、青蛙入古池,古池发清响。 12、苍寂古潭边,不闻鸟雀喧,一蛙穿水入,划破静中天。 13、幽幽古池畔,青蛙跳破镜中天,叮咚一声喧。 14、古老水池滨,小蛙儿跳进水里,发出的清音。 松尾芭蕉《古池》赏析: 日本俳句,最是出奇、简单, 在极尽短小篇幅内,满是刹那间灵性的光耀,惟禅宗的“机锋”可比。 俳句,分上、中、下(五、七、五)共17个音组成,要求必须有一个“季语”。 当此世界最短的格律诗。 最被熟悉的俳句要算俳圣松尾芭蕉(1644-1694)的《古池》了: “古池や \蛙飞びこむ\ 水の音”(蛙跃古池水声响)这一句了。 此应日本千古的绝唱,誉“蕉风开眼之句”。 芭蕉之人,有“俳圣”之名。 芭蕉之诗,有“蕉风”之誉。 - 居日本三大古典俳人之首的松尾芭蕉,出身在伊贺国的一个武士家庭,童年为藩主公子当过伴读。后来公子死了,芭蕉外出谋生,到了江户即今日的东京,尽管生活清苦,芭蕉

对俳句的兴趣越来越浓。 芭蕉以前,日本已有贞门、谈林两派俳谐的兴盛。 贞门派兴在17世纪上半期,主张以俗语入诗,侧重形式技巧。 谈林派起于17世纪下半期,反对束缚,重自由诙谐于生活而不散漫、流俗。 芭蕉先后从学,更超越上来。用单独之心应万物而自在,真诚不二。 芭蕉的俳句,情境幽雅、闲寂、清苦。人称“蕉风”。 芭蕉的诗风,“闲寂风雅”四字可矣。 - 《古池》,芭蕉在江户隅田川畔的深川芭蕉庵居住时,所流出的。 “古池”,芭蕉庵左近的古池塘。 人称芭蕉庵的那茅屋,是弟子杉山杉风把自家看管鱼塘的草棚供给老师的。 俳句大意:深寂时节,草庵幽邃,古塘亦静。忽的,寂静不再,青蛙跃入池中清响。俄尔,又复宁静...... 真“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可以想见,未跳之前,一切静的,既跳之后,又复平静。 只这刹那,静也不再,动也不是: 当下,定格天地上下间。 这“松尾芭蕉在‘听蛙跃古池’”的“在”,便注定了, 要向千古去了。 - 芭蕉晚年,弟子各务支考随侍左右,记住了芭蕉这俳句情景: 当在春天吧,芭蕉先是得了后两句,直译去是“蛤蟆跳进去,水声”。 弟子宝井其角在旁,建议首句用“棣棠呀!” 芭蕉没采纳,后来一句“老池塘呀”,却不同凡响了去! 是池塘,且老古旧久的,应是永恒意味了。又,那蛙的一跳、入水的一声,都不过刹那电光瞬间石火罢。只“当下”这全然的动静相随,其实白描,却不假思索,显是天机作为,一派鲜活,人我双亡。 惟祖师一句“是法住法位”可以了得。 再者,寥寥数语,视听都来。蛙跳,闻其声,匆匆一瞥,更无只影。若也“ 棣棠呀”,虽是声色并茂,怕是悠远难在,不复净静。其中大可玩味,譬如句子“鸟鸣山更幽”,在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