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平板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_陈林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3):424~426

Chi n J App lEnvi ron B i o l=ISSN1006-687X2006-06-25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平板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

陈林海**李宗伟徐玉森1王雁萍李宗义秦广雍

(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52;1郑州市污水处理厂郑州450000)

摘要自然温度(12~21e)、贫营养、活性污泥提取物等目前提高菌群可培养性的方法用于培养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均能显著提高平板培养基的分离培养能力.含活性污泥提取物的贫营养培养基A S EⅡ培养细菌的数量可占细菌总数的23.2%,在所有培养基中最高,而营养最丰富的培养基M R S培养细菌的数量只占细菌总数的8.82%,在所有培养基中最低.图1表4参14

关键词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平板分离培养;活性污泥提取物

CLC X703

I mprove m ent of P l ate Isolation M ethod for

A erobic H eterotrophic

B acteri cal Population i n A ctivated Sl udge*

C H EN L i n hai**,LI Zong w e,i XU Yusheng1,WANG Yanp i n g,LI Zongy i&Q I N Guangyong

(P rovi n ci a lK ey Labora t ory o f Ion Beam&B ioeng ineeri ng,Zh e ngzh ou Un iversit y,Zhengzhou450052,Ch i na)

(1Zheng zhou M unic i pa lW a ste wa ter Tre a t m ent P lan t,Zhengzhou450000,Ch i na)

Abstract N at ura l te m pera t ure(12~21e),poo r nu trien t,ex tract of activated sludge,etc.,wh i ch could e ffecti ve l y i m prove the cu lti vability of bacter i a communities,w ere appli ed i n the p l a te i so lati on of t he aerob ic heterotroph i c bac teria l populati on of acti va ted sludg e.T he resu lt show ed that these m ethods could sign ificantl y i m prove the cultivati on ab ilit y o f p l a te iso lati on.The cu lti vation ability o f poor nutr i ent ASEⅡ,w ith ex tract o f acti vated sl udge,cou l d cu lti vate23.2%of t he t o ta l bacter i a,and it w as the h i ghest a m ong all culture m ed i a.T heM R S,the richest nour i shment,only cu lti vati ng8.82%of t he tota l bacter i a,w as the lowest.F ig1,T ab4R e f14

K eyword s acti va ted sludg e;aerob ic heterotroph i c bacter i a l population;p late i solation;ex tract o f acti vated sl udge

CLC X703

自美国微生物学家Co l w ell等[1]1982年提出活的但不能培养(v i able but noncu lt urab le,VBNC)的微生物的概念后,大量研究证明了这种不能培养状态的普遍性.在活性污泥中,经典纯培养方法能够培养的细菌数量只占细菌总数的1%~ 15%[2,3].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以16Sr RNA为主要基石的细菌分子分类学的发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原位杂交等免培养技术(cu lti vation-i n-dependent technique)[4~7]成为研究活性污泥中菌群的主要手段,活性污泥中菌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因此很快被人类认识.免培养技术虽然是目前研究菌群多样性和菌群构成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在研究细菌的生理特性或揭示特定细菌在菌群中的功能时,该技术往往无能为力.因此,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拓宽菌群可培养性的研究,并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降低温度、延长培养时间[8,9]、添加基质提取物[10]、使用贫营养培养基[11]等.

好氧异养细菌是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内活性污泥中占绝对优势的菌群,该类菌群在污水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自然温度(12~21e)、贫营养、活性

收稿日期:2005-08-08接受日期:2005-09-20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4CB719604)资助Supported by t he State "973"P roj ect of Ch i na

**通讯作者C orres pond i ng author(E-m ai:l chen li nah@i z https://www.360docs.net/doc/6c13581005.html,)污泥提取物等目前提高菌群可培养性的方法应用于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分离培养,并对其培养效果进行初步评估,以期能为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分离培养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活性污泥和污水

活性污泥和污水取自郑州市王辛庄污水处理厂二号初沉池出口、二号曝气池中段或出口.该污水处理厂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处理能力为日处理40@104t.

1.2COD测定

HAC H仪器法,使用仪器配套试剂.

1.3培养基

1.3.1LB培养基酵母提取物5.0g,蛋白胨10.0g,N aC l 10.0g,琼脂15.0g,自来水1.0L,p H=7.0,121e灭菌30 m i n.

1.3.2M R S培养基酪蛋白胨10.0g,牛肉提取物10.0g,酵母提取物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柠檬酸二胺

2.0 g,Tween801.0g,KH

2

PO

4

2.0g,M gS O

4

0.2g,M nSO

4

#H

2

O

0.2g,C aCO

3

20.0g,琼脂15.0g,自来水1.0L,p H=6.8, 115e灭菌30m i n.

1.3.3WW培养基初沉池出口处的污水(COD=193m g/

L)1.0L,琼脂15.0g,121e灭菌30m in.

1.3.4A SEⅠ培养基取曝气池出口处泥水混合液(M LSS =1500mg/L,污水COD=55mg/L)1.0L,121e灭菌30 m i n,中速定性滤纸过滤,用自来水补足滤液体积至1.0L,加入15.0g琼脂,121e灭菌30m i n.

1.3.5A SEⅡ培养基取曝气池中段泥水混合液(M LSS= 1500m g/L,污水COD=141m g/L)1.0L,制作方法同A SEⅠ.

1.3.6ASELB培养基和ASE M R S培养基A SEⅡ替代LB 和M RS配制过程中的自来水,121e灭菌30m i n.

1.4平板培养

取曝气池中段上层泥样活性污泥5mL置于具塞试管中,加入十余粒已灭菌玻璃珠,混匀器上震荡5~6m i n,制成活性污泥菌悬液,用相应平板培养基培养、计数.培养温度为37e 或自然温度(12~21e),24h后,每天进行菌落计数,直到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相互重叠为止,各平板的最大计数作为各平板的最终计数.

1.5显微计数

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2]对菌悬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血球计数板规格为每大格(0.1mm3)分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16个小方格.细菌数的计算公式为:1mL活性污泥中的总菌数=50000@A@B,其中A为5个中方格中的细菌总数,B为菌悬液稀释倍数.

1.6统计分析

由于细菌的平板计数数据服从泊松分布,先将计数数据进行平方根转化,便于用正态分布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方差分析使用SPSS13.0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培养温度对菌群可培养性的影响

为了探索培养温度对菌群可培养性的影响,论文比较了LB培养基于37e和自然温度(12~21e)下培养好氧异养菌群的状况.在37e时,48h LB的培养能力达到最大(9.21%);而自然温度条件下,相同时间尚不见菌落,264h LB 的培养能力才达到最大(12.94%).LB在两种温度下的培养能力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LB在自然温度下的分离培养能力明显高于在37e下的.独立样本均值相同性检验结果, t=4.25,P=0.011<0.05,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不同温度下LB培养能力

T ab l e1Culti v ati on ab ilit y of LB at different te m pe ra t ures

培养温度

Cu lti vati on t e m perat u re(H/e)t/h

平板计数结果Plate coun t(n/106mL-1)

123平均M ean

可培养比例

Cu lti vab l e bact eri a(P/%)

3748504249479.21 12~21(自然温度N atural te m perat ure)2646859726612.94多数培养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7e.在37e下,菌群培

养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快速生长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情况.

自然温度(12~21e)条件下多数细菌生长很慢,这在一定程

度上能够克服菌群培养中部分细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缺点,

这正是很多研究采用降温法分离培养菌群的原因[9].本文以

下部分的分离培养均在自然温度(12~21e)条件下进行.

2.2营养状况对菌群可培养性的影响

LB、M R S和WW三种培养基的分离培养能力见表2.从表

2可知,在3种培养基中,尽管M R S培养基的营养最丰富,能

够培养的细菌数量却最少(8.88%);WW的营养状况最差,能

够培养的细菌数目却最高(17.84%),且随培养基营养程度下

降,分离培养能力呈现梯度上升趋势,即M RS

法均值多重比较结果表明,LB和M RS均值相同性检验结果P

=0.011<0.05,WW和M RS均值相同性检验结果P=0.005

<0.01,LB和M R S均值相同性检验结果P=0.031<0.05.该

结果说明,WW、LB和M RS三者相互间分离培养能力的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不同营养状况培养基分离培养能力

T able2Culti va tion ability of the media under d ifferent

nutriti on cond iti ons

培养基M ed i a

平板计数结果

Plate count(n/106mL-1)

123平均M ean

可培养比例

Cu lti vable bacteri a

(P/%)

M RS454348458.88 LB6063867013.67

培养基营养越丰富,对所培养菌的选择性就越强[8].因此,许多学者利用高稀释度(贫营养)的培养基来改善菌群的可培养性,并在土壤和海水菌群的培养中取得了成功[13,14].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贫营养培养条件同样能改善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可培养性.

2.3活性污泥提取物对培养基培养能力的影响

A SEⅠ、A SEⅡ和WW三种培养基的分离培养能力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含活性污泥提取物的ASEⅠ和A SEⅡ的分离培养能力(21.57%和22.35%)均大大超过不含活性污泥提取物WW(16.61%)的培养能力.LSD法均值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SEⅠ和WW均值相同性检验结果P=0.013<0.05;A SE Ⅱ和WW均值相同性检验结果P=0.009<0.01;A SEⅠ和A SEⅡ均值相同性检验结果P=0.768>0.05.该结果说明, A SEⅠ和A SEⅡ同WW分离培养能力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 SEⅠ和A SEⅡ间差异不显著.

表3含污泥提取物与不含活性污泥提取物培养基培养能力T ab le3Cultivati on ability of the m ed i a w it h and

w it hout ex tract o f acti va ted sludg e

培养基

M ed i a

平板计数结果

Plate count(n/106mL-1)

123平均M ean

可培养比例

Cu lti vable bacteri a

(P/%) ASEⅠ12210210511021.57

ASEⅡ12011510111422.35

WW7890868516.61

活性污泥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培养基培养能力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它能为许多细菌提供必需生长因子,从而使部分原培养

425

3期陈林海等: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平板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

基不能培养的细菌能在含活性污泥提取物的培养基中培养. 2.4平板培养基分离培养能力的比较

7种培养基的分离培养能力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A SEⅡ的培养能力最高(23.2%),M RS最低(8.82%), A SE M RS和A SELB的分离培养能力分别明显较M RS和LB为高.S.N.K.多重比较法得到的均衡性子集(表4)显示,7种培养基按分离培养能力可分为M R S、A SE M RS、LB、A SELB、WW、A SEⅠ和A SEⅡ六个子集,各个子集间的差异显著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0.05),A SEⅠ和A SEⅡ同处在分离培养能力最高的子集,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A=0.106).

A SE M RS和ASELB的营养状况分别同M R S和LB相近,但M RS和LB的分离培养能力均分别低于A SE M RS和A SELB,这再次说明活性污泥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培养基的分离培养能力.A SEⅠ和A SEⅡ同属于含活性污泥提取物的贫营养培养基,两者的分离培养能力在供试培养基中最高.因此,可以推断,活性污泥提取物和贫营养在提高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可培养性时具有累加效应

.

图1不同培养基培养能力比较

Fig.1C o m parison of cu ltivation ab ility of d ifferentm ed ia ab ilit y

A SEⅠ和A SEⅡ虽能显著提高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

可培养性,但要进一步拓宽该类菌群的可培养性,仍需借鉴目

前在土壤和海水中循序渐进的培养经验[11,13],分别找出活性

污泥好氧异养菌群中各小类群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表4S.N.K.法多重比较均衡性子集

T able4S.N.K.mu lti ple co m parisons of m eans for groups i n homogeneous subsets

培养基M ed i a

数量

Num ber

子集Sub set(A=0.05)

123456 MRS36731.3

ASE M RS37786

LB38560.6

S.N.K.ASELB39035.9

WW39657

ASEⅠ310502.5 ASEⅡ310874.3 S i g.1111110.106

3结论

自然温度条件(12~21e)有利于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分离培养,LB培养基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的分离培养能力明显高于在37e下.

贫营养培养条件能显著提高培养基培养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培养能力.活性污泥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培养基培养活性污泥好氧异养菌群的培养能力.

在自然温度条件(12~21e)下,含活性污泥提取物的贫营养培养基ASEⅡ的分离培养能力最强,而不含活性污泥提取物的富营养培养基M RS的培养能力最弱.

R eferences

1Col well RR,G ri m es DJ.Noncu lt u rab l e m i croorganis m s i n e nv i ron m en t.

W as h i ngt on D. C.:AS M Press,2000

2W agner M,Am ann R,Le mmer H,S chleif er K H.Prob i ng acti vated sl udgew i th oli gonucleoti des specific f or p rot eobacteri a:i nadequacy of cu-l t u re-dependentm et hods for des cri b i ngm i crob i al co mmun it y stru cture.Ap-p lE nv iron M icrobi ol,1993,59(5):1520~1525

3W agner M,E rhartR,M anzW,Le mm erH,W ed lD,Sch l eifer KH.De-vel opm ent of an r RNA-t argeted oli gonucl eoti des probe s peci fi c f or t he ge-nus Aci net ob act er and it s appli cation f or i n sit u m on i tori ng i n acti vated sl udge.Appl Environ M ic robiol,1994,60:792~800

4Par k HS,Schu m acher R,K il bane JJ.Ne w m et hod to characterizem i cro-

b i al divers i ty usi ng fl ow cyt o m etry.J Ind M i

c robiol B i otec hnol,2005,32:

94~102

5W ongM T,M i no T,S evi ou rR J,Onuk iM,L i u WT.In sit u i d e n tifi cati on and characterizati on of t he m icrobial co mmun i ty s tructure of f u l-l scal e en-han ced b i ologicalphos phorous re moval p l an t s in Japan.W ater Re s,2005,

39(13):2901~2914

6M uyzer G,deW aalEC,U i tterli nden AG.Profiling of co m plex m icrob ial popu l ati ons by de n aturi ng grad i en 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 i s of poly m er-ase chai n reaction-a mp lified genes en coding for16S r RNA.Appl E nviron M icrobi ol,1993,59:695~700

7E ic hner CA,E rb R W,T i m m i s KN,W agner-Dobler I.Ther mal grad i ent gel electrophores i s anal ys i s of b i op rot ecti on fro m poll utant s hocks i n the acti vated s l udge m icrobial co mmun it y.Appl Env iron M i crobi ol,1999,65

(1):102~109

8S teven s on BS,E ichorst SA,W ert z J T,S c hm i dt TM,Breznak J A.Ne w strategi es f or cu ltivati on and det ecti on of previously uncu l tured m i crobes.

Appl Env i ron M icrobiol,2004,70(8):4748~4755

9C onnon SA,G i ovannon iSJ.H i gh-t h roughputm ethods f or c u lt u ri ngm i cro-organ i s m s i n very-lo w-nu tri ent m ed i a yiel d d i verse new mari ne is olates.

Appl Env i ron M icrobiol,2003,68:3878~3885

10Prakasa m TBS,Dond ero NC.Aerob i c h eterotroph ic bacteri al popu lati ons of se w age and acti vated s l udge.ApplM icrobiol,1967,15(3):461~ 467

11Zeng l erK,Tol edo G,RappeM,E lki n s J,M at hur E J,Short J M,K ell er M.C ulti vati ng the uncu lt ured.P roc Na tl A c ad Sci USA,2002,99: 15681~15686

12李宗义,刘国生,李学梅.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7

13J an ss en P H,Yates PS,G ri nton BE,T ayl or P M,SaitM.I mp roved cu-l t u rab ilit y of soil bacteria and is olati on i n pure cu l ture of novelm e mbers of the d i v i s i ons Aci d obac t eria,Actinobac te ria,P rote obacteri a,and Verru-co m icrobi a.Appl Env i ron M icrobiol,2002,70(8):2391~2396

14Button DK,Schut F,Quang P,M artin R,Robertson BR.V iab ilit y and is o l ati on ofm ari ne bacteri a by d il uti on cu lt ure:t heory,procedures,and

i n itial results.Appl Environ M ic robiol,1993,59:881~891

426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Chi n J App lEnvi ron B i o l12卷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 2、练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平板划线分离对细菌、酵母菌较为适宜,而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多采用稀释分离法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 具体的划线形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并证明可获得良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将一个平板分成A、B、C、D4个面积不同的小区进行划线,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为经初步划线稀释的过渡区,D区则是关键的单菌落收获区,它的面积最大,出现单菌落的概率也最高。由此可知,这4个区的面积安排应做到D>C>B>A。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于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例如用以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性培养基。(参考GB4789.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其配方中含有乳糖、伊红和美蓝,用以鉴别肠道病原菌及其他杂菌。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伊红系酸性染料,当大肠埃希氏菌或产气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由于细菌带正电荷,所以被伊红着色。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因为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不呈红色,而是蓝紫黑色,且具有绿色金属光泽;菌落呈棕色者为产气肠杆菌;不分解乳糖的肠道病原菌则不着色,有时因产生碱性物质较多,细菌带负电荷,被美蓝着色后,菌落并不呈蓝色,因美蓝与伊红结合,所以菌落为淡紫色。 三、材料和器皿 1、菌种: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混合培养斜面菌种。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2012级制药专业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刘甜甜学号: 2012304090 班级: 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 日期:2014.6.11

一、实验目的 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Gram’s 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 1.1 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ˉ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ˉ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菌比Gˉ等电点低。 1.2 实验步骤: 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 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 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 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 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1.2.3 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图1:Gram’s stain(1000×)图2:染色试验 三、分离培养 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实验方案的格式

实验方案 一.【实验题目】: 土壤中细菌的分离纯化实验 二.【实验设计思想】: 细菌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一类微生物, 世界各国对其研究与资源开发极为重视. 目前, 国内有关细菌的区系调查及资源开发虽然有一些报道, 但对不同作物根际细菌的研究很少. 甘肃天水麦积山海拔1742m , 属黄土高原潮湿区, 植物生长土壤区有机质含量丰富,本次实验将以该地区的落叶松、马尾松、白岩松、野豌豆等作物生长地区的土壤为材料, 分离鉴定其中的细菌, 探讨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细菌分布数量及种类的差异, 并且分析每一种菌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据来推断麦积山大片地区内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丰富情况和它们对植物生长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实验目的】: 1.学会培养基最基本的制备方法。 2.学会最基本的微生物灭菌、接种等基本操作过程。 2.掌握最基本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一系列操作操作。 四.【试验方法】: 取天水麦积山不同植物根部的土壤作为土样,通过对其土壤中微生物的一系列培养、分离、筛选最终分离出细菌得菌株,并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数量测定四.实验原理: 1.菌种来源:由于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需求不同,在不同地方采样对选取所要的细菌含量和其它杂菌含量的多少直接有关,所以选择微生物含量有可能丰富的土壤(天水麦积山植物根区)中采样。 2.培养基的选取:为了使所要的细菌能很好的生长,其它微生物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要用选择培养基。还要把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还要用鉴别培养基。为了达到既是选择培养基又是鉴别培养基,选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培养及分离纯化:通过涂布培养法、平板划线法等方法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4.保藏: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菌种,接种与斜面培养基上,到一定时间后进行传代培养保藏,使其不死亡、减少突变所引起的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 1.操作前准备: 将接种环2支,酒精灯2个,打火机2个,无菌平板两包,酒精棉球2瓶,镊子2个,洁净烧杯2个置于超净工作台,打开紫外灯,灭菌30分钟。取待纯化菌种2支放入超净工作台。操作者直立坐于操作台前,打开操作台玻璃,高度可供双手顺利出入即可。 2.擦拭: 用镊子取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在超净工作台门口处,并将台面擦出与肩同宽的正方形区域,此区域即为操作区域。将用毕的棉球放入烧杯中。 3.物品摆放: 将酒精灯放于擦拭区域的中心,将接种环放于酒精灯的右侧,将菌种放于酒精灯的左侧,将无菌平板的包装除去,包装置于操作区外,无菌平板置于酒精灯左侧。 4.点燃酒精灯: 打开酒精灯盖,将盖扣于离开操作区的台面上,点燃酒精灯,酒精灯周围3-5cm之内即为无菌区。 5.灼烧接种环: 右手持接种环,将接种环的金属丝直立于酒精灯外焰处,灼烧至红透,然后略倾斜接种环,灼烧金属杆,注意灼烧时要将金属丝与金属杆的连接部分充分灼烧。 6.取菌种: 左手持斜面的底部,将管口置于火焰的无菌区,右手小指打开试管塞,将接种环的接种丝放于外焰处再次灼烧至红透,然后将其深入试管内部,稍微凉一下,轻轻取一环,勿划破培养基,将接种环从试管中取出,注意取时勿碰触试管壁。将试管塞灼烧一圈,塞于试管上。因试管口一直在火焰的外焰处,故其温度较高,塞试管塞时注意勿烫手。 7.接种: 左手取无菌平板一个,用拇指和食指控制皿盖,其余几指控制皿底,打开皿盖,使开口角小于30°,将接种环上的菌种按图示进行划线,一区法要求连续划线,且线的边缘应划至培养皿的内缘,线要紧密但不相连。三区或四区法要求每划完一区,都应灼烧接种环,后一区要求与前一区首尾相连,但不得与其他区域搭在一起。 8.培养: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通过制备LB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稀释倍数104105 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 837799111812数 平均数 浓度×107×1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实验具体方案的格式

一.【实验题目】: 土壤中细菌地分离纯化实验 二.【实验设计思想】: 细菌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地一类微生物, 世界各国对其研究与资源开发极为重视. 目前, 国内有关细菌地区系调查及资源开发虽然有一些报道, 但对不同作物根际细菌地研究很少. 甘肃天水麦积山海拔, 属黄土高原潮湿区, 植物生长土壤区有机质含量丰富,本次实验将以该地区地落叶松、马尾松、白岩松、野豌豆等作物生长地区地土壤为材料, 分离鉴定其中地细菌, 探讨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细菌分布数量及种类地差异, 并且分析每一种菌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地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据来推断麦积山大片地区内土壤中微生物地分布丰富情况和它们对植物生长作出地巨大贡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实验目地】: .学会培养基最基本地制备方法. .学会最基本地微生物灭菌、接种等基本操作过程. .掌握最基本地分离、纯化微生物地一系列操作操作. 四.【试验方法】: 取天水麦积山不同植物根部地土壤作为土样,通过对其土壤中微生物地一系列培养、分离、筛选最终分离出细菌得菌株,并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数量测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实验原理: .菌种来源:由于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需求不同,在不同地方采样对选取所要地细菌含量和其它杂菌含量地多少直接有关,所以选择微生物含量有可能丰富地土壤(天水麦积山植物根区)中采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培养基地选取:为了使所要地细菌能很好地生长,其它微生物生长受到一定地抑制,要用选择培养基.还要把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还要用鉴别培养基.为了达到既是选择培养基又是鉴别培养基,选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培养及分离纯化:通过涂布培养法、平板划线法等方法达到分离纯化地目地. .保藏: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地菌种,接种与斜面培养基上,到一定时间后进行传代培养保藏,使其不死亡、减少突变所引起地生物学性状地改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通过形态与染色鉴定:由于各种微生物有其特定地菌落形态特征和单细胞形态特征,可通过这些形态进行鉴定.还由于细胞壁组成不同可进行鉴别染色法进行鉴定,也可用产生不产生芽孢进行芽孢染色.通过以上方法可对所分离纯化地菌种进行初步地鉴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通过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地差异,如表现在对对大分子糖类和蛋白质地分解能力,以及分解代谢地最终产物地不同,反映出他们有不同地酶系.我们在实验室允许地条件下做了糖类发酵与氧化、是否能产生过氧化氢酶以及是否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再次鉴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实验材料】: .器材:玻璃烧杯、天平、搪瓷烧杯、三角瓶、量筒、漏斗、试管、培养皿、吸管、培养基分装器、电炉、接种环、移液枪、试纸(—)、牛角匙、牛皮纸、棉花、纱绳、高压蒸汽灭菌锅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牛肉膏、蛋白胨、、、. 六.实验步骤: .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配方及其配量:

送检样品抑菌实验报告

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抗生素抑菌实验送检日期:2012-09- 10 送检单位: 检验员:周俊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指示菌、TSB肉汤、麦氏比浊管、LB平板培养基、MRS肉汤、L型波棒、牛津杯、灭菌陶瓷盖、灭菌试管、微量移液器、密封发酵管、磷酸缓冲液等。 2.1 实验方法 2.1.1 指示菌 使用大肠杆菌O157,O139,K88,K99型、金色葡萄球菌与沙门氏菌。 2.1.2 指示菌菌悬液的准备 (1)细菌复苏:菌种平板划线,36℃培养20h;挑取单菌落于TSB肉汤,置37℃振荡培养16h;接种TSB肉汤,置37℃振荡培养16h。 (2)采用直接菌落悬液法,将培养好的菌液调整到5个麦氏浓度(也就是细菌数为1×108 cfu/ml)。此时指示菌菌悬液制备完毕。(注:在调整过程中需使用PH 7.2的磷酸缓冲液进行菌液的麦氏浓度调整) 2.1.5 LB检测平板的制备的准备 将LB肉汤培养基加入琼脂后,溶解均匀,在高压灭菌釜中。121℃,高温灭菌20min。将已灭菌的琼脂培养基倒在玻璃培养皿内,每皿15ml(下层),待其凝固。再继续将灭好的LB琼脂培养基再次加固在已凝固的培养基上待凝固(上层)。使LB平板增厚。凝固后并使培养皿中水份干燥透,取100μl的指示菌菌悬液在平板上用L型波棒均匀涂布,涂布后以平板无可见水滴为准,此时的平板立刻进行抑菌试验。 2.1.6 样品原粉在培养基上的放置 精确秤取样品0.05克轻轻放入培养皿中,在水平放置的平皿中均匀地放置。2.1.7 样品抑菌扩散及指示菌的培养 将加入样品原粉的平皿放置37℃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6h~24h后,进行拍照记录。 结果:

实验十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划线分离

实验十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划线分离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练掌握倒平板技术、系列稀释原理及操作方法,平板涂布及划线分离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说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先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再取一定量的稀释菌液接种到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这种计数法的优点是能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此法常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生物制品检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等。但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手续较繁,而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三、器材 大肠杆菌悬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 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 四、操作步骤 (一)稀释平板计数 1.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 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标明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 用1ml无菌吸管精确地吸取0.5ml大肠杆菌悬液放入10-1的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碰到液面,以免吹出时,管内液体外溢。然后仍用此吸管将管内悬液来回吸吹三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另取一支吸管自10-1试管吸0.5ml放入10-2试管中,吸吹三次,……其余依次类推。

3.取样 用3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地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液0.2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培养皿中。 4.倒平板 于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 5.计数 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总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菌数最为合适。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的菌数不能相差很悬殊。由10-4、10-5、10-6三个稀释度计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总活菌数也不能相差悬殊,如相差较大,表示试验不精确。 平板菌落计数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以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稀释度倒平板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操作除上述的以外,还可用涂布平板的方法进行。二者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涂布平板法是先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倒平板,待凝固后编号,并于37℃温室中烘烤30分钟左右,使其干燥,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0.2ml菌液对号接种于不同稀释度编号的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再用无菌玻璃刮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平放于实验台上20—30分钟,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再倒置于37℃的温室中培养。 (二)划线法分离 图Ⅴ-3 平板划线操作示意图 1、倒平板将加热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分别倒平板,并标明培养基的名称。 2、划线在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底,右手拿接种环,挑取经稀释10倍的土壤悬液-环在平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 : 专业: 学号:

目录 实验一细菌培养 实验二质粒DNA提取 实验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四质粒DNA酶切及琼脂糖电泳分析鉴定 实验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体外扩增DNA 实验六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

实验一细菌的培养 一、目的 学习细菌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的配置。 二、原理 在基因工程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细菌是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质粒的保存、增殖和转化;基因文库的建立等都离不开细菌。特别是常用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含有长约3000kb的环状染色体的棒状细胞。它能在仅含碳水化合物和提供氮、磷和微量元素的无机盐的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当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时,其开始裂殖前,先进入一个滞后期。然后进入对数生长期,以20~30min复制一代的速度增殖。最后,当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和氧耗尽或当培养基中废物的含量达到抑制细菌的快速生长的浓度时,菌体密度就达到一个比较恒定的值,这一时期叫做细菌生长的饱和期。此时菌体密度可达到1×109~2×109/mL。 培养基可以是固体的培养基,也可以是液体培养基。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LB培养基。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一)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二)试剂 1. 胰蛋白胨 2. 酵母提取物 3. 氯化钠 4. 1mol/L NaOH 5. 琼脂粉 6. 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 (三)仪器 1. 培养皿 2. 带帽试管 3. 涂布器 4. 灭菌锅 5. 无菌操作台(含酒精灯、接种环、灭菌牙签等) 6. 恒温摇床 四、操作步骤 (一)LB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每升培养基,应在950m1去离子水中加入: 细菌培养用胰蛋白胨10g 细菌培养用酵母提取物5g NaCl 10g 摇动容器直至溶质完全溶解,用1mol/L NaOH调节pH位至7.0。加入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lL,在15 lbf/in2 (1.034×105Pa)高压下蒸气灭菌20分钟。 这样得到是LB液体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是在其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另加琼脂粉15g/L。 (二)细菌的培养 (1)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实验报告2

微生物实验个人报告 班级:09环工2班姓名:刘人豪学号:200930230215 组别:第五组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制、分装培养基的方法 (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制(稀释水等)和灭菌技术 2.细菌当然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1)从环境(土壤、水体、活性污泥、垃圾、堆肥等)中分离、培养细菌,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2)掌握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平板划线法、浇注平板法) (3)学会几种接种技术(斜面接种技术、穿刺接种、稀释平板涂布法等) 3.纯培养菌种的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 (1)观察通过实验分离出来的几种细菌相应的菌落形态特征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10套)、试管(20 支)、移液枪和1mL枪头、锥形瓶(2个)、烧杯(一大一小)、量筒(200mL一个、10mL 一个)、药物天平、玻璃棒、玻璃珠(30个)、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试纸和棉花等;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等 2.上述实验所准备的无菌物品(包括各种玻璃器皿、培养基、稀释水等);活性污泥、土 壤或湖水一瓶;接种环、酒精灯或煤气灯、恒温培养箱等 三.实验原理: 1. 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由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及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制而成。调节合适的PH值,经 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本实验配制固体培养基 2. 灭菌的原理:灭菌是用物理、化学等因素杀死全部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它们的芽孢(或孢子)的过程,灭菌法有干热灭菌、加压蒸汽灭菌、间歇灭菌、气体灭菌和过滤除菌等。本实验使用加热灭菌,高温杀死细菌 3. 细菌的纯种分离原理:细菌的纯种分离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散成能再培养基上 长成单个菌落的分离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平板表面涂布法和浇注平板法等 4. 细菌培养的原理: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 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 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等分 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5. 细菌接种的原理:接种就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移到另一无菌的并合 适该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培养基中的过程。接种技术有斜面接种技术、穿刺接种、稀释平 板涂布法等 6. 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原理:由于微生物个体表面结构、分裂方式、运动能力、生理

微生物接种方法

常用的几种微生物接种方法 接种细菌应用接种针(环)来沾取细菌标本,进行接种。接种环与接种针为用白金丝或合金丝所制,亦可用电炉丝代替,因它能耐高热且散热快,便于接种前后通过火焰灭菌(整个接种环烧红即达到灭菌目的)。在使用接种环时一般用右手持笔式较为方便,左手可持培养基进行配合,其接种程序可分为:灭菌接种环→稍冷→沾取细菌样品→进行接种(包括:启盖或塞、接种划线、加盖或塞)→进行接种环灭菌等五个程序。不同培养基,接种方法也不同,分述如下: 一、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法) 是将细菌分离培养的常用技术,其目的是将混有多种细菌的培养物,或标本中不同的细菌(病原菌与非病原菌)使其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或分离出单一菌株,便于识别鉴定。平板划线接种方法较多,其中以分段划线法与曲线划线法较为常用。 (一)分段划线法 平板分段划线(左)及培养后菌落分布图 本法多用于含菌量较多的标本。方法是以接种环沾取少许样品先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一角作为第一段划线(划线时接种环与培养基表面呈45度角),然后将接种环置火焰上灭菌,俟冷(可接触平板试之,如不融化琼脂,即已冷却),于第二段处再作划线,且在开始划线时与第一段的划线相交接数次,以后划线不必再相接,待第二段划完时,再如上法灭菌,接种划线,依次划至最后一段,灭菌接种环。这样每一段划线内的细菌数逐渐减少,即以获得单个菌落,划线接种完毕,盖好平皿盖,倒置(平板底部向上)于37℃温箱中培养。 (二)连续划线法:此法多用于接种材料中含菌数量不太多的样品或培养物。方法是先将样品或培养物涂于平板表面的一角,然后用接种环自样品涂擦处开始,向左右两侧划开并逐渐向下移动,连续划成若干条分散的平等线。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 淀粉与微生物篇一:实验十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第十次实验分离产淀粉酶微生物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类 年级:20XX级 姓名: 学号:1007040085 20XX年XX月XX日 实验十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学习各种无菌操作技术,并用此技术进行为微生物稀释分离、划线分离接种。 3、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发分离微生物。 4、认识为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5、掌握分离产淀粉酶微生物的试验方法和步骤,了解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种类及形态。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找和发现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的主要菌源。不同土样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一般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和霉菌。一般在较干燥,偏碱性、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放线苗数量较多;酵母菌在一般土壤中的数量较少,而在水果表皮、葡萄园、果园土中数量多些。本次实验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应该取那些富含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的土样。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一种或某一类型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方法有 1、简单单细胞挑取法 2、平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此次实验采取的是平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结合,该方法操作简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原理包括: 1)稀释后的细胞悬液图不在平板上可以分离得单个菌株 2)在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与氧等)下培养微生物,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方法完成。 以淀粉作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未分离细菌,能产淀粉酶的细菌能生长,且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淀粉不透明,被消化后

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实验 题目:微生物吸附底泥中重金属综合设计实验指导老师:包红旭 专业:环境工程07级 姓名:赵洋 学号:271307102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原理 (2) (一)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2)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2) 2、平板划线分离法 (2) (二)铅离子测定分析原理 (2)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3) 四、实验步骤 (3) (一)分离纯化制备试验菌种的菌悬液 (3) (二)不同条件下,微生物对铅离子的吸附效率的测定 (6) 五、试验结果及分析 (8) 1、微生物吸附剂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8) 2、微生物吸附剂在不同pH下的吸附效果对比 (9) 3、菌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10) 六、试验结论 (11) 七、讨论 (12)

微生物吸附底泥中重金属综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培养基配制的原理,掌握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方法和步骤。 2、学习并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掌握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4、了解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的机理机制。 5、掌握测定重金属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 6、了解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效率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一)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它含有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其中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磷酸盐、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而NaCl提供无机盐。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作凝固剂。琼脂在常用浓度下96℃时溶化,一般实际应用时在下面垫以石棉网煮沸溶化,以免琼脂烧焦。琼脂在40℃时凝固,通常不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由于这种培养基多用于培养细菌,因此,要用稀酸或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2、平板划线分离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二)铅离子测定分析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部分) 授课学期: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学会制作棉塞 二、实验原理 1.培养基配制的一般原则 2.高压蒸汽灭菌原理强调温度而非压力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氯化钠,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马铃薯,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铁 用具:试管,三角瓶,铁架台,烧杯,量杯,玻璃棒,锅,天平,药匙,PH试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纱布,线绳,高压灭菌锅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称量→溶解→定容→调PH→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摆斜面→无菌检查 注意强调1.琼脂等药品添加注意事项(牛肉膏,高氏一号,PDA) 2.分装时的注意事项并示范 3.灭菌加水→装料→加盖→排气→升压→保压→降压 →无菌检查 五、实验演示 1.培养基分装方法 2.棉塞的制作 3.试管斜面的搁置 六、作业与思考 实验报告 分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500ml 40斜面余三角瓶 高氏一号培养基 1500ml 30斜面余三角瓶 PDA培养基 2000ml 60斜面余三角瓶 淀粉水解培养基 1000ml 8斜面余三角瓶 同时灭无菌水待用“多多益善”

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及常见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 2.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油镜的使用原理 图1-2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原理 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1.示教片: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 2.器材及其他: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 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 观察要点: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 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 观察要点: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二)、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微生物实验报告细菌

微生物实验报告 题目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实验者 学号 小组 成员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熟悉培养基的类型,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了解并比较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特征。 4.学习并掌握空气及人体细菌检测学方法。 5.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以及革兰染色法,熟悉不同类型细菌的基本形态。 6.掌握糖发酵实验、抗菌素敏感性实验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7.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检测出病原体。 二、实验器材 1.培养基的制备:干粉培养基、天平、蒸馏水、称量皿、药勺、锥形瓶、量筒、电炉、试管、洗耳球、试管筐、移液管、棉塞、牛皮纸、橡皮筋、手套、石棉网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琼脂培养基、酒精、碘酒 3.细菌的分离培养:脓汁标本、粪便标本、伊红美蓝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 4.细菌的纯培养: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斜面培养基 5.细菌的形态学检测:斜面培养物、营养肉汤、生理盐水、镜油瓶、拭镜纸、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革兰染色试剂、液体培养基 6.细菌的生化试验: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接种针、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菌液、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药物纸片(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玻片、兔血浆、生理盐水 7.细菌的血清学试验:玻片、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称量琼脂粉→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2.1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实验楼女厕所→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分钟→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2.2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甲丙常规洗手,乙丁标准洗手。甲和乙、丙和丁分别共用1个平板按下图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格空白对照。 3.细菌的分离培养 3.1 实验方法 平板划线法:借助于划线,将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平板表面分散成单个细菌,并固定在某一点上。培养以后细菌各自分裂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单菌落)。 3.2实验步骤

微生物期末试验报告

微生物期末实验报告 题目: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姓名:余振洋学号:200900140156 系年级:09生科三班组别:周三4组同组者:张刚刚、岳永胜、俞华军、谢英健时间:2010年12月27日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4、对简单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及霉菌图谱以确定分离出微生物的品种。 二、【实验原理】 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方法有:1、简单单细胞挑取法2、平板分离法此次实验采取的是平板分离法,其原理包括两方面: 1、在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与氧等)下培养微生物,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方法完成。 但是从微生物群体中经分离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因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的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的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 2.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种类。 3.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分离法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除能有效分离纯化微生物外,还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活菌数量。

实验二 细菌培养与代谢产物检查

实验二细菌培养与代谢产物检查 【目的】 ①学习并初步掌握基础培养基制备方法。 ②了解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营养以及常用培养基的种类和用途。 ③了解细菌所具有的不同生化反应及代谢产物,以利细菌的鉴定和鉴别。 ④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 一、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一)培养基的制作程序 培养基制作的一般程序:准确称量培养基的各种成分→混合溶解→测定及矫正pH→分装、包装→灭菌→检定→保存备用。 (二)常用培养基的种类 按培养基的作用分为: ①基础培养基: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胨1%,牛肉膏0.3%,氯化钠0.5%,用蒸馏水溶解)。按其性状不同可分为:(1)肉汤培养基。(2)普通琼脂培养基。分斜面和平板培养基,内含2~3%的琼脂,呈固体状。(3)半固体培养基,含0.2~0.5%的琼脂。 ②营养培养基: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用,如血琼脂培养基(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加入5%~10%的脱纤维动物血)。 ③选择培养基:如SS琼脂培养基,可选择性抑制非病原菌生长,有利于分离病原菌。 ④鉴别培养基:如含铁双糖培养基,用以鉴定细菌。 ⑤厌氧培养基:如庖肉培养基,用以培养厌氧菌。 (三)基础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1、肉汤(肉浸液)培养基 【材料】 牛肉、蛋白胨、氯化钠、水(蒸馏水或自来水)、NaOH溶液(1N和N/10)、0.02%酚红指示剂、吸管等。 【方法】 ①取新鲜瘦牛肉,除去脂肪及筋膜,切成小块后用绞肉机绞碎,每500g碎肉加水1000ml,混合置4℃冰箱过夜(使营养物质即溶解性蛋白质充分渗出)。 ②次日取出煮沸半小时左右,使肉渣蛋白质全部凝固;加热过程中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以免沉淀烧焦。也可不放置冰箱过夜,直接煮沸1小时。 ③用数层纱布过滤,弃去肉渣(肉渣中的液体应尽量挤净),于滤液中加入1%蛋白胨及0.5%氯化钠,加热溶解,并补足失水至1000ml。 ④冷却到50℃在右,以N/10 NaOH调至pH值7.6~7.8。

实验五:基本接种方法与主要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开课时间室:A区文科楼510 2012年11月29日

相交接数次,以后划线不必再相接,待第二段划完时,再如上法灭菌,接种划线,依次划至最后一段,灭菌接种环。这样每一段划线内的细菌数逐渐减少,即以获得单个菌落,划线接种完毕,盖好平皿盖,倒置(平板底部向上)于37℃温箱中培养。 (二)连续划线法:此法多用于接种材料中含菌数量不太多的样品或培养物。方法是先将样品或培养物涂于平板表面的一角,然后用接种环自样品涂擦处开始,向左右两侧划开并逐渐向下移动,连续划成若干条分散的平等线。 三、液体接种法 此法多用于单糖发酵试验等,接种方法与斜面接种方法基本相同。以左手持培养基与菌种管,右手持接种环和拔持棉塞,将挑取的菌落或菌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内。 培养细菌并进行菌落观察 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单菌落。用三点接种法获得霉菌的单菌落。细菌平板放37恒温培养24~48小时。酵母菌平板置28培养2~3天。霉菌和放线菌置28培养5~7天。待长成菌落后,观察并记录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的形态特征。 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细菌菌落特征: 一般呈现较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一般有臭味或酸败味等。 酵母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 圆形或卵圆形,较湿润、较粘稠、表面较光滑,易挑取,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边缘和中心颜色一致等。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较不透明,颜色多呈乳白色,少数呈红色,多带酒香味。 霉菌菌落特点: 比细菌菌落大,由菌丝组成疏松的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放线菌菌落特征: 干燥、不透明,小而紧密,呈放射状;菌落初期表面光滑或呈致密的丝绒状,当产生孢子之后,其菌落表面呈粉状、颗粒状;菌落和培养基连接紧密,难以挑取,或者整个菌落被挑起而不致破碎;菌落颜色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带有泥腥味。

平板电脑首件测试记录表.doc

平板电脑首件测试记录表 Notebook sample Inspection Record 客户机型颜色 成品料号SN号码配置 检验员检验单号检验日期 判定结果 检验项目备注 初检再检 外观检验 软件检查1LCD屏表面无脏污、刮伤,保护膜不可脱落、不可有气泡 面壳与底壳的间隙 ,TP与中框的间隙,以及各组合部件的断差 2 符合客户要求 3底壳螺丝没有锁错、锁歪、滑牙、滑丝等 4屏无白点、无亮点、亮线、暗线、屏幕闪动等显示不良现象 5外壳丝印无误 6摄相头不可装歪 , 不可漏装摄相头镜片 7整机不可出现可视之透光 8晃动整机 , 不可出现异响 贴纸 , 配置贴纸 , 背铭板贴纸贴装位置正确 , 不可出现 9 歪斜脱落等现象 10标签无误,无缺画 11防尘网贴装位置正确 , 不可出现漏贴现象 各按键按动有手感 , 不可出现下陷,不可出现异响,有无窜键 12 、卡键等不良现象,功能是否正常。 13电源适配器插头不可出现氧化、生锈 , 表面不可出现刮伤、掉 漆 软件版本确认:软件为最新版本/ 客户指定系统,符合客户 1 要求,能否正常下载和运行。 1产品可正常开关机,正常开机界面,必须是默认界面和图标 Audio测试 : 确认 Inner Speaker/Mic, Extend Headphone/Mic 2接口功能是否正常,音量是否可以进行调节,左右声道是否 均有声音输出、音质是否有沙 RTC:PT-RTC通过时间判断 CMOS电池的可靠性 , 确认时间是否 有 3误, 日期是否正确 .( 时间判定标准为:与北京时间误差在 3Min 以内) 视频:清晰度、音质(无杂音、无破音)、触屏可调快进快 4退, 音量键调节时音量随之变高或变低。视频文件必须放在统 一的文件夹内(客户要求) 触屏:单手指沿着屏幕四边,对角,十字划线,确保划线随 手指的移动而移动,并且屏幕上显示的电和手指位置一样; 5 五个手指一起在屏幕上划线,确保屏幕上显示的五点和手指 位置对应,且显示的痕迹和手指滑动的方向一致。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OK□NG 问题点记录 gps测试:打开机器, GPS测试工具出现连续的打印信息 后,点击“进行连线”搜星,出现卫星编号及卫星信号强度 条幅,条幅值不断变化且由红色变绿色,即表示机器已定 位, 6卫星信号强度条幅值中至少一直有 3个值大于 40dB,机器搜星定 位才合格 . 机器搜星定位合格后,点击“恢复出厂设置”,GPS 测试工具会打印出打印信息,此时即可从器拔出 USB串口 功线 能 检miniUSB:用 OTG连接,一端连着 MiniUSB接口,一端连接着U 验7盘,在U盘中新建一个test.txt文档,点击MiniUSB端口按钮则按钮显示黄色,如果没连接成功则显示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