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几点思考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3篇) 不知不觉中一个精彩的活动结束了,我们一定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历,需要好好地写一份活动总结总结一下了。那么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1 为了交流和展示我县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经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日,县教科组在渠口学区太阳梁二小举行了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我学区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我学区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我校马丹鹤,还有中宁一小的杨艳芳和中宁三小的胡淑霞三位教师分别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执教老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尽显不同的精彩。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引发了听课者的研究和思考,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总校领导精心组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学教研组成员都积极参与,执教老师精心备课,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 一、纵观这次教学活动,我们组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总结:

1、方法、策略层面——教无定法。同样一节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有一定的差异。 2、风格、个性层面——扬长避短。教师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或粗犷、或细腻,或简略直接,或曲折婉转。 3、目标、内容层面——因材施教。教师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内涵之外,还要了解文本所处的学业阶段,教学单元,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设计、取舍教学内容,可谓“因材施教”。 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惑: 当然,有收获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这次活动中,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我们反思,例如: 1、学习型小组的教学方式,是否适用于低段的教学,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 2、习题的设计上,怎样设计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3、数学教学语言如何锻炼得更准确精炼,更生动,生更易听懂。 4、如何鼓励学生发现更有意义的问题,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 5、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才会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获得知识,以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知识。 三、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学到的(我们的进步):

小语同课异构简报

汇川区大坪小学教研工作 主办:汇川区大坪小学教科处 2014年10月16日 搭建城乡交流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记汇川区小学语文城乡 “同课异构”交流活动 为搭建城乡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平台,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0月16日下午,汇川区小学语文城乡 “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在高桥镇淑仙纪念小学举行。高桥镇中心校、淑仙纪念小学和大坪小学的校级领导、教研专干及四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大坪小学区级 骨干教师谢丽娟和 高桥镇新舟小学骨 干教师张中群同上 四年级上册阅读教 学《猫》的第一课 时。两位老师异曲 同工,演绎出不同的精彩。谢丽娟老 简 报

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新词,整体把握课文脉络,抓住重点词句品析课文,对学生真诚的评价和激励性语言、掌控课堂的能力均呈现出较高的个人素养,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中群老师则在与学生的亲切谈话中巧妙引入新课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字识记、写字教学、段落学习环节上突出侧重点,重视方法的传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两位老师新颖的教学理念使课堂充满活力,课堂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展现出各具创造性的个性特色。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教学艺术的魅力。虽然老师们教学风格各异,个性 十足,但共同的特点是 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突破了重难点,较 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后,两位执教老 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和课 后反思,总结得失。听 课教师各抒己见,探讨交流。高桥镇中心校简华松校长、大 坪小学王春兰 校长也在活动 中发言,要求老 师们要利用好 交流平台多学 习,促进自身专 业成长。最后,

道德与法制教研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道德与法制教研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0年11月10日,我校组织滨州实验学校道法组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了“议题式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教科研处安排,我校初中道法组顾问焦爱玲老师主持组织,初中道法组全体教师参与。校本部石学芳、尹娜老师、南校区李艳军老师同上一节课《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三位老师上完课后,道法组的教师集中对两节课进行评课,就三节课中的优点、不足、改进建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纵观整个活动,老师们都高度重视,所有的课堂都准备充分、设计精妙、过程精彩、特色鲜明、效果突出,同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用不同的方式讲解,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注重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了不一样的精彩。 石学芳老师运用总议题、分议题的方式将本课重点内容加以提炼,第一目中的四个表格更是形象生动地总结归纳了责任与角色含义、来源。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以生为本。在快乐中学习新知,在生活中真正感悟责任的重要意义。 尹娜老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尹老师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运用张定宇的故事讲本节课内容串联起来,在学习榜样力量的同时更是展示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片,真正的感悟责任。

李艳军老师以歌曲的律动带学生们走进责任的课堂,从感悟日常生活中责任来源于哪里到案例探讨校园里、公交车上、上课时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步步带领学生感悟知识、感受道法的趣味,并能够学以致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 课后,我们围成一团,以“议题式教学”为核心,就三节课展开了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各听课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对三节课分别做了点评,并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相互取长补短,整个活动过程体现了浓浓的教研氛围。 本次“议题式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相互的比较中学习,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进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每位教师肯定也有他的缺点所在。这正是我们这次活动所追求的不同教学风格的“异曲同工”的境界。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议题式教学”的认识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一定会助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篇一: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本活动我们教研组有次七位老师,只有我是新老师,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我组教师风采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次活动也是我成长了很多。我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如下: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这种教研形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升了教研水平。 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此次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我认为,同行间应以“同课异构”为契机,更多交流与互动,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升级,使全校教学工作全面开花,培养出有鲜明个性的教师,让教学成为教师工作的乐趣,让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让教育成为教师自我实现和完善的舞台。“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甚至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有如此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角色不同。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把自己看作“教”者、“问”者、“师”者,一切从自己的意志出发,问题教师提,发言教师点,内容教师定,学习方式教师选,学习过程教师控,学习结果教师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劳累,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而如果老师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教”者、“师”者、“问”者,也把自己当作“学”者、“思”者、“听”者、“参与”者,不仅仅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更承担开启学生心智的重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教学是激发还是压抑学生学习兴趣;是

【工作总结范文】关于“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

关于“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 我处于9月26日举行了六小、华盛”同课异构”联谊活动,本次活动是在临沂六小举行,六小和华盛的所有英语教师参加。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给英语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与探讨的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会议首先由六小的徐文娟老师和华盛的张敬老师执教同一节课,执教内容为三年级unit2lookatmealet’stalk部分。接着,两位执教教师进行说课、全体与会教师集中进行了评课、交流研讨,对所观摩课堂进行了激烈的互动点评。通过两位年轻教师精彩的课堂,可以看出他们基本功比较的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强。六小的徐文娟老师课堂设计完整紧密,新授环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处理重点难点,教师示范比较到位、学生操练的非常充分,课件制作的比较精美、运用比较娴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整堂课显得热情丰富而有效。华盛学校的张敬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口语流利。课堂设计比较流畅、教学环节过渡比较自然,能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进行教学,对重难点的把握较好。对于难点句子let’sgotoschool.的处理较好,通过创设情境把句子先分解并编成顺口溜的形式教学,学生说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非常轻松的就掌握了。两位教师既注重了语言的输入,也注重了语言的输出运用,课堂上都设计了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拓展活动,真正把课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并渗透情感教育。 在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进行了激烈的点评、智慧的火花发生了碰撞。研讨后两位教师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当面解决,两位教师都豁然开朗,激动万分。最后,我们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升自己英语专业水平与能力。潜心研读学习课程新标准和教学策略,始终坚持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活动要有趣味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努力为学生创设英语情景,为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活力的课堂提供,需要极其创新探索能力的教师担当,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同课教材放在同一个平台,下面是这篇小学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目的是把同课教材放在 同一个平台,围绕学科的理念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力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著力点,在思维和行动上的多元化,给课堂上注入更多的活力,她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探索,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展示。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三名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经过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

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 “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 己的差距。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智慧共生,成果共享。 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和好处。多学习、多总结、多交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进一步显现和提咼。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此次去黄河双语学校主要是进行语文幸福课“同课异构”教学观摩 活动,此次教学活动的非常重要,内容很新颖,对于我来说是极大 的震撼

2019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总结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总结 本学期,中心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主要以校区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为参考,认真贯彻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一学期来对我校的一些做法作如下总结。 一、强化学习,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购书,多读书,读好书,使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 2、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三笔字”的训练,夯实教师的基本功。 3、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和一体机的功能全体教师参与了继续教育网上培训,让每位教师进一步熟悉一体机设备并能熟练运用,会制作课件,鼓励教师运用课件上课,会用电脑备课,尽量在网上学习,在网上交流,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的博客。 二、抓好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水平。 (一)建构学习平台,促进专业成长。 1、加大教育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我校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掀起读书热潮,特别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网上学习与网下学习相结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既能及时了解教改动态信息,开阔视野,又能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积极搞好校内的校本培训,在校内开展名师视频学习和校内公开课交流活动。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听课观摩活动。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论坛及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并邀请兄弟学校到我学校观摩课改课堂,对我们的课堂提出指导性建议,共同探讨课堂改革话题。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xx老师为语文教研组长,xx 老师为数学教研组长的教研组织。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每周四进行语文听课教研活动,每周五进行数学听课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必须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 效果。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 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同步进行。本学期校长共听课45节,主任听课共38节,每位教师听课20多节。 3、通过参加校区赛课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学校本学期共推出无名教师参加校区的月赛课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一名。在赛课活动中,老师们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

同课异构学习心得

国培“同课异构”学习心得 ,月2号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同课异构”听课活动,地点在授田英才学园,时间是一天。这一天,我听了七节课,上午的几个老师共同讲了《简单的排列》,下午的老师讲了《策略与方法》。每几节相同的课,老师们都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精彩有目共睹,感受因人而异。作为旁观者,结合自身的体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课堂的追求是什么?几位老师给出了答案:实效。新课程实施至今已有一个多轮回。大家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也有了一些质的转变。几位老师的课堂都没有太多“精彩”的情境创设和“轰轰烈烈”的合作学习等外在形式,没有热闹,却很有实效。这也给了数学课堂一些思考。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提升的更多的是什么?其实是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内涵。一个人美是由内而外的,数学课的美也应是这样。 2、几堂课很好地解释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我的理解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服务的。几堂课都从学生身边的数学导入学习,又通过一些生活事例丰富了这一数学知识和内涵,使数学远远高于生活,但又是可以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尤其是索娜老师的课,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不断涌现精彩。同时,也避免了学生思维的狭隘性,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会了知识的转化,这必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几位老师正是对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有了充分的了解,用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存储的宝库,学生的智慧也就源源不断地往外涌了。 3、怎样的数学课有味?深度。数学具有知识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等特征。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就必然是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的。每一个数学问题、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果学生都齐刷刷地举手了,我们是不是应该高兴呢?如果是这样,表明了什么问题?目标定位有问题。为什么会有问题?有没有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如果没有充分地预设学生,又怎么可能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获得不同的体验呢?可喜的是,几位老师都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环节。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充分刺激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的学习,不是教师强给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迫切需求,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终于茅塞顿开,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全被数学世界的精彩所迷住。这样的经历,对学生而言是真实而深刻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这样的数学。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不也一样吗? 那么,是不是问题提出去,学生三三两两地举手,就是有深度的课堂?当然不是。这就考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课堂教学的组织、数学语言的提炼等多方面的因素。 4、学生的学习成果该怎样呈现?有学习就有成果,教师展现的学习成果一般都具有典型性:成功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导向、总结;失败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帮助、完善。总之,这些成果既有教师课前预设的,也有当堂生成的。用得好,课堂因生成

初中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中心组活动,助我成长 初中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本着向他人学习,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心态参加了本次中心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果然收获满满。 两位老师虽然讲的是同一课时的内容,但教学设计和讲课风格却各有千秋。虽然都采用“以题引概念,以练为主线”的复习模式,却在练习题目的选择和教学流程上有自己的特色。结合昨天下午在白合中学学习的金太阳高级讲师对新课改的讲座,我收获颇多。 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关于学习目标的定位,要以新课标为基准,而自己以前却经常忽略新课标,以后要研读新课标。 在此基础上,我觉得学科目标也是教学的重要导向。新课改的前提下,数学课程目标应是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犹如汽车的轮胎;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犹如汽车的发动机。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蕴含的“转化”思想,就不能仅仅强化“代入”和“加减”消元的操作方法。 第二是教学基本方法。 新课改下的教学基本方法应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思考。 课堂教学中,在注重知识落实的同时,关注数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有开放性、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和空间,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努力做到结论与过程并重,注重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为学生创

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深化对概念及方法的认识,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三是关于“以题引概念”的“引”。 “引”不仅要引知识点,还要引方法,引规律,引技巧。 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以致用,结合自身不断钻研,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成长。

高中体育和义务教育体育中心组开展“同课异构”课教研活动总结

ⅩⅩ高中体育和义务教育体育中心组开展“同课异构”课教研活动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新课改的重心在课堂,课改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我们不断探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同课异构” 校本教研的模式,我们体育教育中心组从校本教研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及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螺旋式研课为主导,带动校本教研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对引领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月21日上午,ⅩⅩ体育教研中心组在文昌三小和文昌中学分别举行了“同课异构”课的教研活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朱险峰老师、儋州市第一小学黎玉妹老师和琼海市实验小学凌仕赞老师围绕同课题《快速跑》进行异构并作课。高中组由乐东县黄流中学孙海荣老师、文昌中学徐涛老师、海口市第一中学李多智老师作课。来自全省各市县兄弟学校体育学科的老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ⅩⅩ体育教研中心组成员亲临现场指导。 活动中,六位老师分别凭借不同的教学媒介执教了相同题材的《快速跑》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他们以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诠释了“同课异构”常态课的内涵。其中,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朱险峰老师的“独特新颖教学设计”;儋州市第一小学黎玉妹老师和琼海市实验小学凌仕赞老师的“整体呈现、局部深入”的教学设计,以及“学科知识的整合”都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 法展开教学的一种教研形式,其目的是不断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课异构” 的过程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是教师业务水平反复锤炼的过程。这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变革,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的一种变革。 “同课异构”聚焦课堂,提高课堂实效,融理论研讨与课堂实践于一体,引领广大教师深入课堂,潜心钻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融合集体智慧,从教师个体、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开展了互动合作式的研究。教师彼此真诚坦露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困惑,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融合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不断得到荡

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5篇

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5篇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1) 感谢学校安排了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带给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也感谢讲课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听完了13堂课,使我受益匪浅,向跨学科的各位教师和外语组同仁学习到了许多,更深刻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 下面是我对同课异构活动的感想和对本学科同课异构的一些反思: 一、同课异构的感想 透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忙,它能够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透过同课异构的比较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透过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带给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二、本学科同科异构的反思 优势: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程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讲解细致到位。 2、较好运用我校的“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以学生成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时时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潜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教态大方、语言准确、流利、板书正规。 当然老师们的课堂上的精彩部分还有很多,以上是我感受最深,今后还要继续学习,再接再厉做得更好。 三、个人授课后的反思 有人说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成长。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透过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思考学习成长,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语文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中银小学语文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即:教材内容相同,教法各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13日 五、活动地点: 五年级教室 五、参与学科:

五年级语文 六、参加范围: 五年级语文教师 七、活动程序: 1. 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室(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 2、教学观摩。 由两位老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要求评委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进行评分,其余语文教师写好听课记录。 八、评选方法: 由评委根据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打分,加起来得到的总分为最后得分。 九、设奖方法: 一等奖(1名)优秀奖(1名) 十、活动要求: 1.教师自主备课,强调个性。 2.运用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法灵活,正确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课堂设计应体现新课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

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名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同课异构”的意义 1、从行动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同课异构”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它分别由不同教师执教统一课题,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的机会,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产生有益的互促共进作用。通过这种教研,可以发现哪种教学结构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可以在上一次教学的基础上,考量一些对听课教师深有感触的地方及其效果,细究其深层的教育蕴含,品味其得失,剖析其不足之处,然后对这细节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完善。 2、从“同课异构”的意义来看,专家认为: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个体或群体就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实的教学条件,立足于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优化与重组的建构过程。 3、从词义分析的角度来看,有专家认为,“同课异构”的“同”是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和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相同,都忠实于文本;“异”既指不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卧龙小学小学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侯营联校教研室组织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能为我校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同课异构”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5月15、16日观摩了二年级语文老师孔凡俊、王晓霞的课《29 数星星的孩子》,5 月17日观摩了一年级语文老师冯丽娟、付有荣的课《乌鸦喝水》,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从课堂效果来看,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与组合都有了科学的把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尽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一、亮点: 1、积极参与、认真点评 或多或少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 2、激活了教师的潜能。 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评课的教师通过评课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这本身就是进步。上课教师表现出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积极钻研,并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渗透课标要求和理念。如王晓霞教师的课过程细致入微、设计科学合理、风格独特见长、形成了自已的严谨治学的教学特色;冯丽娟老师教学思想转变较快,课上能落实语文课程的要求,尽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组织、指导、合作的作用体现得较好。孔凡俊、付有荣老师注重了朗读训练的落实。 3、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得到转变。 通过这四节课,可看出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4、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 所谓“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 5、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这次活动中,四位教师使用多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教师的角色还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这样,上课时,老师们和学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会思维活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 2、对教材挖掘得不深不透,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有些环节的设计不明确,设计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学”,“为什么这样学”心中没数。教学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没有有针对性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 学习心得

“同课异构”听课学习心得 王兆宏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目的是把同课教材放在同一个平台,围绕学科的理念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力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著力点,在思维和行动上的多元化,给课堂上注入更多的活力,她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探索,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展示。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三名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经过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

同课异构的目的意义

同课异构的目的意义 同课异构的目的意义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主题后,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中在结构、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各教师则有所不同,这就

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特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达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宗旨和最终归宿是什么呢?回答很简单,那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呢?我们认为有几点是需要教师把握的:1.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灵魂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上了一节课,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刚才两位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说是沿着同一轨迹进行的,只是在某些方面略有微调。在实际教学中,制定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南川初中与新城中学“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举行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提高教师们的教学及教研能力,11月13日,经过精心准备,南川初中与新城中学“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举行,两校70余名教师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化学、地理、音乐、物理、政治九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就是不同老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由于老师不同,上课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不同,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进行教学的课。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 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当天上午9:30开始,语文学科由我校张鸿、新城中学杨贵平,数学学科由我校孙建宝、新城中学张洁,英语学科由我校闫文文、新城中学卢金梅,历史学科由我校张顺利、新城中学贾永丽,地理学科由我校卢志华、新城中学闫红艳,音乐学科由我校康学炜、新城中学郭淑霞,物理学科由我校刘正文、新城中学秦

小奎,化学学科我校贾进博、新城中学刘新民,政治学科由我校李金科、新城中学李顺等老师分别就同一节内容讲课。每一节课都各具特色,从教师对教材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都体现出教师各自特有的教学风格。13:30两校还就讲课情况开展了说课评课活动,先由上课老师分别进行说课,然后两校老师分学科组织评课。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探讨教学艺术,交流彼此经验,收到较好效果。 此次教研经历,使老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两校“同课异构”活动由县教体局安排,两校领导组织协调,各学科老师精心准备、共同参与,它让执教老师从中获得了丰富的个人体验,也让观摩的教师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探索校际间教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精品

【关键字】语文、建议、环节、认识、亮点、整体、合理、提升、提出、内涵、基础、氛围、能力、特色、作用、任务、衔接、凝聚、形成、指导、帮助、带动、发挥、提高、优势互补、规范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 很荣幸近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和各位同事分别讲述了《美丽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现将个人心得体会和大家做以交流,希望能抛砖引玉,并敬请各位前辈和同仁指点。 首先,从整体上而言,我认为同课异构活动最大的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搭建了一个交流互通的平台,在展现每个教师风采和特质的同时,更形成了多向思维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从而使每个参与者都获益匪浅,教学能力得以提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不同的构思,也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特色。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承担同课异构任务的教师,就《美丽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并结合各自班级的学生状况、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了教学设计,展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各自的智慧得以碰撞和交融,真正体现了交流互动、互通有无,达到了优势互补、提升教学能力的预期目标。 其次,我校的“名教师”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很好地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对于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比如在本次活动中,我就《美丽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向校内外多位获得“名教师”称号的前辈积极请教,每次请教都有所收获,交流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学习提高的过程。尤其是我们学校的王主任、曹校长、徐秀丽老师、曲敏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更体现在各个层面,从总体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到板书的设计,王主任都提出了不少的合理化建议。王主任每一次的及时提醒,每一个巧妙构思,每一项经验传授都像一个个闪亮的珍珠,共同镶嵌在我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使我讲述《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教学环节处处精彩,最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再者,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注重教学细节的完美也极其重要。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5篇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5篇 学而有用,学而有趣 ——赏析《套中人》“同课异构”教学案例有感 这次远程教育,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各门课程,受益匪浅。特别是观赏了胡慧玲和李丽老师的《套中人》“同课异构”示范课,很受启发,认识到要使课堂有效高效,同组的语文老师就要多上这样的课,使我们语文课更精彩,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同课异构”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赏析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后,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她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

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两位老师的课突出优点是: 1.课堂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既不太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过于复杂,使孩子们够也够不着。 2.在讲授离学生时代较远的内容时,利用视频使教学效果提升通过直观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切实感受。胡慧玲老师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就比较直观。 3.课堂上老师眼里有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讲课好像只是给部分学生讲,达到面向全体,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两位老师让学生讨论时就关注到每个学生。 4.课堂教学不拘于形式,不让教学流程封锁自己的思路,对于随时出现的状况完全灵活变通,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置。不把时间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或者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深使学生学的更多的环节,就多用一些时间;而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就可以一带而过。比如李丽老师“拓展的内容”就很深入,让学生对“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