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难题解析

初中化学难题解析
初中化学难题解析

化学难题集萃

(一)化学式计算难题的几种方法

在化学中考及竞赛中,经常会出现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这些试题往往会成为同学们答题的“拦路虎”。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对付这一“拦路虎”的方法。

一、观察法

例1.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分析:通过对混合物中各成分化学式的观察可以看出,三种化合物中Cu、S的原子个数比固定为1:1,质量比固定为2:1(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硫的两倍)。由于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因此,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x,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x -2x=1-3x。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

二、整体法

例2.已知在NaHS、MgSO4和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a%,则氧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

分析:由于Na和H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等于Mg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NaH”视为一个与Mg等效的整体。根据Mg、S质量比为24:32以及硫的质量分数为a%,可得出混合物中Mg(Na、H)的质量分数为3a/4%,氧的质量分数为1-a%-3a/4%=1-1.75a%。

三、转化法

例3.已知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

则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

A. 9:20:5

B. 9:20:33

C. 2: 5:3

D. 5:6:3

分析本题已知的是混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要求的是混合物

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然而单纯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出发,却很难找到一条顺畅的答题思路。如果能抓住已知条件,将质量比转化为原子个数比,问题的解答就会由“疑无路”进入“又一村”的境界:由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可得出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56:8/16=3:4。由于混合物的成分之一Fe3O4中的铁氧原子数比与这一比值一致,因此,混合物中Fe3O4的质量无论多少,都不会影响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通过对FeO、Fe2O3组成特点的分析又可得出,FeO、Fe2O3必须按分子数1:1的比例混合,才能保证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从而得到混合物中三种氧化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任意数,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6+16):(56×2+16×3):任意值=9:20:任意值,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B。

四、变式法

例4.CH3OH、C2H5OH、C4H10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

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本题的隐含条件必须通过对化学式进行变式的方法,才能挖掘出来。混合物中三种成分化学式的变式结果分别是:CH2·H2O、(CH2)2·H2O、(CH2)4·H2O,由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可得出混合物中“H2O”的质量分数为9 y /8,“CH2”的质量分数为(1-9y /8),将(1-9y/8)乘以C在“CH2”中的质量分数,便可得到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1-9y/8)×12/14。

五、化合价法则法

例5.Na2S、NaBr的混合物中,钠的质量分数为37%,求Br的质量分数?

分析:该题的解答用上述几种方法均难奏效,将混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利用起来,然后用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规律(化合价法则)去列式求解不失为一种巧妙方法。首先,设混合物的相对质量为100,Br的相对质量为x,则混合物中Na的相对质量为37,硫的相对质量为(100 –x-37),从而得出Na、S、Br三种原子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7/23、(100-x-37)/32、x/80;接着,利用化合价法则列出方程----37×1/23+(100-x-37)×(-2)/32+x(-1)×/80=0;最后,解此方程求出x的值为46.6克,得出混合物中Br 的质量分数为46.6%。

(二)选择题

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

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7.2g碳酸钠固体

答案:B

2、(2009·青岛)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A.1.8g铝粉和1.8g 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 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答案:A、D

3、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答案:A、C

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8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B

5、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相对分子质量:Fe2C:124,Fe3C:180)()。

A.0.03%<ω<2%

B. 0.48%<ω<0.72%

C. 2.24%<ω<3.36%

D. 2.48%<ω<3.6%

答案:D

6、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D

7、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答案:D

8、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B

9.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水7.62%、K2CO32.38%、KOH 90%,若将此样品Wg加入到98g2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20g10%的KOH溶液中和,恰好完全反应。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是()。

A .30.8g

B .34.8g

C .30.8~34.8之间

D .无法计算 答案:B

10、有一种不纯的K 2CO 3固体,可能含有Na 2CO 3、MgCO 3、CuSO 4、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 ,加入1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 4

B .NaCl 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 .Na 2CO 3和MgCO 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 2CO 3和MgCO 3 答案:A 、C

11、如图13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 和Al 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 .X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 .X 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 .X 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答案:C

12、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 2

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图线x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 .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 .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 .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 答案:C

13、下图表示Fe 、Zn 、Mg 、Al 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 )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 )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D

14、将27g 铝粉、56g 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下列叙述与曲线图相符的是 ( )

A .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 .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 .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 .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答案:D

15、在一定质量的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一定不正确的是

答案:D

16.将1LH 2、O 2,N 2、Cl 2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里点火,生成1g 溶液,则剩下的气体可能是( )

A H 2、O 2、N 2 B H 2、N 2、HCl C HC l 、 O 2 、N 2 D O 2、N 2、Cl 2 答案;B,D

17、 在托盘天平两 盘上,放上A 、B 两个烧杯,烧杯内均盛有质量不同但都含有硫酸9.8克的稀硫酸,已知A 烧杯比B 烧杯重,现在A 、B 两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结束后,天平保持平衡,则反应前A 、B 烧杯最大质量差为 或 .

答案:0、0027g 、0、0014g 18、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与所加的铁粉质量相同,则混合溶液中盐酸和氯化铜两溶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

答案:8:27 19、SO 3溶液在浓硫酸中所形成的液体称发烟硫酸,其浓度通常以游离的SO3含量来表示,如20%的发烟硫酸即表示在硫酸中含有20%的SO3。现有20%的发烟硫酸5Kg,用水冲稀可得______Kg25%的稀硫酸. 答案:20、9

20、在一个6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 ( g )和2LY (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 ( g )+3Y (g )=2Q (g )+nR( g).达到平衡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n 的植是____. 答案:6

21 两金属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等质量的A 和B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3: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 A1:2 B 2:! C 3:2 D 2:3 答案:D

22、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 17H 35COONa ),它与水中的Ca 2+、Mg 2+起反应生

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而不能起泡。现有肥皂水溶液和四种等体积的待测溶

液:①蒸馏水;②0.1% CaCl

2溶液;③1% CaCl

2

溶液;④10% MgCl

2

溶液。试回

答:检验这四种溶液应选用的方法是

答案:分别在溶液中滴加肥皂水溶液,看起泡的快慢。

23.1.42g R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2.38g氧化物X,或组成3.668 g氧化物Y,则X、Y的化学式可能是( )。

(A)R

2O和R

2

O

5

(B)R

2

O

3

和R

2

O

5

(C)R

2

O和R

2

O

(D)R

2

O和R

2

O

3

答案:C

24、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可能是由硫酸铜、硫酸钠、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固体物质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原固体中:(1)一定有的物质是),(2)一定没有的物质是(),(3)可能有的物质是()。

答案:(1)、一定有的是氯化钡和硫酸钠,以及酸钙和碳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2)、一定没有的是硫酸铜。(3)、可能有的是氯化钠,以及酸钙和碳碳酸钠中的最多一种。

25、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

答案: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26、已知一个SO

2的分子质量nkg 一个SO

3

分子质量为mkg(两分子中的硫原了和

氧原子分别相同)若用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答案:B

27、食盐中含有CaCL

2,MgCL

2

,Na2SO

4

等杂质,需加入NaOH溶液,Na

2

CO

3

溶液,

BaCL

2

溶液提纯,若各步所加试剂均过量并过滤分离出沉淀,然后蒸发,最后得到的溶液可制得精盐。下列所设计的顺序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Na2CO

3BaCl

2

NaOH HCl B、

BaCl

2 Na

2

CO

3

NaOH HCl

C、NaOH Bacl

2Na

2

CO

3

HCl D、

BaCl

2 NaOH Na

2

CO

3

HCl

除杂原理:(1),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2),不引入新杂质.(3),过量试剂在最后都要能除去.

答案:A

28、医药用的阿斯匹林的组成是含4.5% 氢、35.5%氧、60%碳,其相对分子质量

为180 阿斯匹林分子式为C

X H

Y

O

Z

X

Y

Z

=

解析: 4.5%/1:35.5%/16:60%/12=8:4:9

29,现有25克CO和O

2

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发现烧杯内的物质增重22克,则原合气体中CO质量可能是()

A 17

B 14

C 8

D 22

解析:生成22克二氧化碳,需一氧化碳14克,氧气8克,剩余气体3克.答案:A,B

30, Na

2CO

3

、NaHCO

3

、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

后,溶液中Ca2+、CO

32-、HCO

3

-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

到白色固体39.0g,则原混合物中Na

2CO

3

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0、6克

(三)推断题

1、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H、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2)A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3)写出D的俗名:;

写出化学式:B N

(4)写出G→M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2、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

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

的知识网络图。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借助网络图回答:

(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②。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

①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Ⅲ:。

步骤V:。。

②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

答案: (1) (2)酸+盐金属+盐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①②步骤Ⅰ和步骤Ⅴ

3、合金A由四种单质组成,已知:①合金A中不含K、Ca、Na;②气体B可燃;③气体G 为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合金A由哪些单质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Fe、Cu、C、Mg 2Al+3FeCl2=3Fe+2AlCl3 CuO+H2SO4=CuSO4+H2O

4、某无色气

体中可能含有

甲烷、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

氮气中的一种

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

体中肯定不

含;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

体中一定含

有;(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

答案:(1)二氧化碳(2)甲烷(3)氮气(4)甲烷和氮气

5、已知A、B、C三种固体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难溶于水,B是一种氧化物,可作干燥剂。

D、E、F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E是常见的固体单质,D、F通常状况下为气体。X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1。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E、X物质的化学式:E ; X 。

(2)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若分离由D和F组成的混合气体,如采用上图装置,则a中应盛有(填写试剂名称,下同),b中应盛有。

答案:(1)C CaC2 (2)Ca(OH)2 + CO2= CaCO3↓+ H2O (3)浓NaOH溶液稀H2SO4

6、物质A-J有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I是金属。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试回答:

⑴上述转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⑵A、J、H的化学式为A 、J 、H ;

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⑴① ② ⑵H2O2 MgO Mg3N2⑶2H2O2H2↑+O2↑

(四)工业生产、生活应用类

1、(10苏州).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 .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 2+Ca(OH)2===CaCO 3↓+H 2O , CaCO 3+ H 2O + CO 2===Ca(HCO 3)2; b .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 Ca(HCO 3)2===== CaCO 3↓+H 2O+ CO 2↑;

c .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④ ; 操作Ⅱ包括 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D 为 (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 理由是: .

(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 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操作I 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答案:

2. (10分)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

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

1) B 的化学式为 ,操作a 的名称是 。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微热

①;③。

(3)已知:Cu+2H2SO4 (浓) CuSO4+ SO2↑+2H2O。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

对比途径I、Ⅱ,途径I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答案:(1) CuO (1分) 过滤 (1分)

(2) 化合反应(1分) Fe+H2SO4 === FeSO4+H2↑(3分)

CuO+ H2SO4=== CuSO4+H2O (3分)

(3) 硫酸的利用率高 (1分) (合理答案均给分)

3、(南京09)28.(13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CO是从煤的气化或合成气得到的。

(1)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有:

①2C+O2=2CO ②C+H2O=CO+H2③CO+H2O=CO2+H2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2)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合成气可制二甲醚,二甲醚被称

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合成气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示意如下:

①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的。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合成气在冶炼铁的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Ⅰ.甲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

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

①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

②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

③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最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

Ⅱ.乙同学取矿石样品10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09.5g 过滤得到滤渣2 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请你和乙同学—起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4、(10杭州)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 3、6. 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在第④步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答案:(1)③ (2)水的质量或体积 (3)要设置对照实验,37℃

(4)茶水呈酸性,与水垢中的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粗锌样品进行实验。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定。

(二)买粒用品:托盘大半、药水瓶、铜网、钢丝、饮料瓶。粗锌、稀盐酸、

碱石灰(CaO和NaOH)

(三)实验步骤

(四)问题探究:(说明:不考虑空气中CO2和H2O对实验的影响。)

(1)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若去掉碱石灰,则所测定

的粗锌纯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若只将粗锌换成石灰石,原实验方案能否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 (填“能

"或“不能”),理由是。(3)若将图中药水瓶

改成直导管、粗锌换成纯锌,用原方案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则结果。(填“偏

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一)测定粗锌的纯度(含量、质量分数等) (三)现象:粗锌表面产生气泡

方程式:Zn+2HCl=ZnCl2+H2↑ H2质量: 0.2 纯度:65%

(四)(1)吸收氢气中的HCl和H2O 偏大

(2)不能。理由:产生的CO2将被碱石灰吸收。得不到生成的CO2质量。

(3)偏小

6.(12分)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AB 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BC “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 ③CD 段上升的原因是: 。 答案:

(五)、化学方法

1. 沉淀法:常用的沉淀剂为:阳离子(如M g F e C u 232+

+

+

、、)一般可用可溶性碱,Cl -

用A g S O +-,42用钡盐,CO 32-

用钙盐。 例3. 如何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镁。

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 a C l M g S O +

-

+

-

、、、24

2的溶液。其中杂质为Mg 2+

和SO 42-

,据此要求所加入的试剂的阳离子能与SO 42-

形成沉淀,加入试剂的阴离子能与

Mg 2+形成沉淀。故可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 aO H ()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蒸发

滤液即得纯净的氯化钠。

M g S O B a O H B a S O M g O H 4242

+=↓+↓()() 2. 气体法

例4. 如何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 a C l C O +--、、32的溶液,

其中杂质为CO 32-。CO 32-

可通过加入适量盐酸转变为CO 2除去(当然也可以使CO 32-

转化为沉淀除去),然后将溶液蒸干即得纯净的氯化钠。

N a C O H C l N a C l C O H O 232222+=+↑+ 3. 转化法

例5. 如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气体。

简析: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充分发生反应,即可把一氧化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而除去。

C O C u O C uC O ++?

2

4. 置换法

例6. 如何除去硫酸亚铁中的硫酸铜。

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C u F e S O 2242+

+

-

、、的溶液,其中杂质为C u 2+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粉与C u 2+

发生转换反应,然后过滤、蒸发结晶即得纯净的硫酸亚铁。

F e C u S O F e S O C u +=+44

5. 吸收法:一般地,酸性气体用碱溶液吸收;碱性气体用酸溶液吸收;O 2一般用灼热铜网吸收等。

例7. 如何除去氢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简析: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氢气是中性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如NaOH )溶液的洗气瓶,二氧化碳被吸收而除去。 C O N a O H N a C O H O 22322+=+

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 + O 2CO2 B.CH4 + 2O 2 CO2+ 2H2O C. CaO + H2O == Ca(OH)2 D.CuO + H2 Cu + H2O 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原因是()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D.将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 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5.集气瓶中装有某气体,经检验只含有氧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是氧气(O2),属于单质 B.该气体一定是臭氧(O3)属于纯净物 C.该气体一定是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不属于化合物 6.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 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 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 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 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KClO 3B.MnO 2 C.空气 D.SO 2 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硫磺,应将它放在()。 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9.某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则该元素的原子() A.一定得到了电子B.一定失去了电子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物 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

碳酸钠苏打、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碳酸钠晶体天然碱、石碱、口碱Na2CO3·10H2O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CO和H2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甲烷沼气CH4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2020-2021【化学】化学综合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CaCO 3和CaCl 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88.8g 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难溶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X 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3)当滴入10%的稀盐酸146g 时(即B 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 【答案】固体物质不断溶解 有气体产生 CaCl ? 368.2g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信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碳酸钙和稀盐酸不断反应,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2)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盐酸完全消耗,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钙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 ?; (3)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73 44 146g×10% x 7314610%44g x ?= x=8.8g 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42.2g+188.8g+146g ﹣8.8g=368.2g , 答: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68.2g 。 2.下列A→D 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最新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二)测容器--量筒 (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CuSO4+ 2NaOH = Cu(OH)2↓+ 2NaCl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Cl3+ 3NaOH = Fe(OH)3↓+ 3NaCl;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6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的是CO;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1 图1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 图1 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 点) 、。 。 是。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 一、明确目的 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 的过程。明确要得到的是什么物质,除了此物质之外,其它的都不能存在。 二、除杂原则与技巧 简单概括为:不增,不减,易分, 最佳,重在积累。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如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 与被提纯物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 (4)最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5)知识重在积累,熟练贯通,灵活运用。尊重事实,合理应用。 三、常用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过滤法、降温结晶法、蒸发结晶法、利用物质的磁性等。 2、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置换法、中和法、吸收法。 三、初中常见物质提纯方法总结 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CO2、O2H2O通过浓硫酸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H2、CO CO2、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洗气CO2HCl通入碳酸氢钠钠溶液中洗气 Cu Fe、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 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 Cu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CuO 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 CaCO3高温煅烧 CaCO3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O3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 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NaCl NaHCO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 3 KNO3 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NaCl KNO3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 大) NaNO3NaCl加入适量AgNO3过滤 NaCl CuSO4加入适量Ba(OH)2,过滤 NaOH NaCO3加入适量Ca(OH)2,过滤 NaCl Na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Na2SO4CuSO4加适量NaOH溶液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 1.将1LH2、O2,N2、Cl2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里点火,生成1g溶液,则剩下的气体可能是( ) A H2、O2、N2BH2、N2、HCl C HCl、 O2、N2 D O2、N2、Cl2 答案;B,D 2、在托盘天平两盘上,放上A、B两个烧杯,烧杯内均盛有质量不同但都含有硫酸9.8克的稀硫酸,已知A烧杯比B烧杯重,现在A、B两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结束后,天平保持平衡,则反应前A、B烧杯最大质量差为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0、0027g、0、0014g 3、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与所加的铁粉质量相同,则混合溶液中盐酸和氯化铜两溶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 假设加入64g铁粉,参与反应,生成64g铜需要铁粉56g 和酸反应要铁粉8g 8x2/56:1=2:7 所以酸和氯化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2:7 答案:2:7 4、SO3溶液在浓硫酸中所形成的液体称发烟硫酸,其浓度通常以游离的SO3含量来表示,如20%的发烟硫酸即表示在硫酸中含有20%的SO3。现有20%的发烟硫酸5Kg,用水冲稀可得______Kg25%的稀硫酸.

答案:20.9 SO3 + H2O ====H2SO4 80 98 5kg*20%=1kg x=1.225kg 1.225kg+(5kg-1kg)=5.225kg 5.225kg/25%=20.9kg 5、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 g )和2LY(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 g )+3Y(g )=2Q(g)+nR( g).达到平衡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n的值是____. 答案:6 4+3<2+n n>5 6 两金属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3: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A1:2B2:1 C3:2D 2:3 x/8:y/9=3:4 x:y=2:3 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m氢气 答案:D 7、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它与水中的Ca2+、Mg2+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而不能起泡。现有肥皂水溶液和四种等体积的待测溶液:①蒸馏水;②0.1% CaCl2溶液;③1% CaCl2溶液;④10% MgCl2溶液。试回答:检验这四种溶液应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别在溶液中滴加肥皂水溶液,看起泡的快慢。

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介绍

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介绍 考试是对同学们所学知识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能力的综合检验。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临场的发挥和考前的心理准备。大家知道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吗?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

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

初三化学压轴题集锦

化学计算 2014 福州质检 17.(13分)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图14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气。请你参与探究: 7.9 g 棉花 水 图14 (1)图14中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 (2)计算7.9 g 高锰酸钾(KMnO4)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解: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 1.4×10-3 g/mL,则理论上产生氧气体积是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际操作过程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大于理论值。请分析:实际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的原因是(填标号)。 A.装置的气密性不良 B.加热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 C.部分氧气溶于水 (4)小庆同学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7.9 g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请分析:小庆的方法是(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17. (13分)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如图14所示实验: (1)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 装置的作用是 ;C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D 装置的作用是 。 (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 (5)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 装置改成图15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鼓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还要鼓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2.0 g ,实验前、后C 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 g 和65.6 g ,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精确到0.1%)。 2013 福州质检 18.(5分)电解水时(2H 2O 2H 2↑ +O 2↑),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但硫酸本身不发生化学反应。现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0.0 g 通电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测得生成氧气为8.0 g ,计算: ⑴ 电解所消耗的水的质量。 解: ⑵ 停止反应后,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通电 图14 图15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和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和实验总结 一、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3.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O == H2CO3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N2O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4.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1、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3、以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为突破口 (1)气体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液体氧化物:过氧化氢和氧化氢 (3)固体氧化物: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4)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铁 (5)碱: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4、以常见物质类别为突破口 (1)常见无色无味气体: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常见气体单质:氢气、氧气 (3)常见固态非金属单质:碳 (4)常见固态金属单质:铁、镁、铜、锌 (5)常见氧化物:过氧化氢、氧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铜

(6)常见的酸:稀盐酸和稀硫酸 (7)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8)常见的盐: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银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的元素居前四位的是:O、Si、Al、Fe。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 2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 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H 2、氧化物是H 2 O (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6、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7、以反应特点为突破口 8、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 a、化合反应 (1)燃烧红磷、铁、硫、碳(充分、不充分)、一氧化碳、氢气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氢气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镁条燃烧、铝在空气中形成保护膜、一氧化碳燃烧、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 (2)有水参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 b、分解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高温煅烧石灰石、氧化汞加热分解、碳酸分解 c、置换反应 (1)氢气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木炭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 (2)金属+酸(铁、镁、锌、铝):锌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铝与稀硫酸反应、镁与稀硫酸反应 (3)金属+盐溶液(铁、铜、铝):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与硝酸银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锌与稀硝酸反应: (2)碱+ 酸→盐+ 水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初三化学难题集锦(1)

一、选择题 1.家庭常用的生粉和去污粉都是白色粉状固体,外观极为相似。生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去污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极细的沙子。下列可以用来区别它们的物品是 A.食用油B.酱油C.白醋D.碘酒 2.某化学活动小组提出了以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将来合理而且可行的是 A.在工业上采用过滤的方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水危机 B.让塑料制品完全“走出”我们的生活,来解决“白色污染” C.用高梁、薯类等制取酒精代替汽油作为内燃机的燃料 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方法获得大量氢能源 3、某同学利用一黑色粉末(含氧化铜、碳粉、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做如下探究:将a g黑色粉末加入到盛有50 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质量为(49.8+a)g。他对实验的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红色固体 B.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加入黑色粉末质量一定为5.6 g C.若反应后黑色粉末无剩余,则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碳粉 D.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9.6% 4、下列实验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区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B.用锌粒和浓盐酸两种试剂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 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5、2007年3月26日,央视《生活315》披露了“胡师傅无烟不粘健康紫砂锅”的真相,引起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关注。据检测这种锅所使用的材料是铝合金而不是锰钛合金,所谓的紫砂只是一种紫砂颜色的涂料。其实紫砂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铁,紫砂是: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6.在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足量质量相等且同样的稀盐酸,在两只试管上方各罩一个完全

初中化学易混、易错点整理总结

初中化学易混易错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其他物质也叫“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相对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可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也可能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 2、化学变化中一定有伴随现象发生,但是出现化学变化的伴随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 3、原子弹爆炸、核裂变、核聚变等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 4、变化与性质:变化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性质是可能发生的变化或事情。 5、基本实验操作中的易错点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慢慢竖立②未用完的实际不能放回原瓶 (2)液体药品取用:①试管倾斜45°②标签朝向手心③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 (3)量筒使用:①俯视:读数>液体实际②仰视:液体实际>读数 (4)滴管使用:①胶帽在上②悬空在试管口③不能平放或倒置④用完清洗 (5)酒精灯使用:①燃着时禁止加酒精②禁止酒精灯互相引燃③灯帽盖灭④打碎失火后,用湿抹布扑灭(6)加热液体:①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②先预热③试管口不能对着人④烧完不能立即接触冷水(7)三不原则:不尝、不摸、不直接闻 (8)闻气味:扇闻法,扇少量气体到鼻孔处闻气味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成分划分是按照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1)红磷测氧气含量的用量 (2)体积五分之一是剩余的瓶体还是整个瓶。 (3)误差分析的方法与角度 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4、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 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eg: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①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②纯净物一定由一种元素组成 ③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④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这种物质一定是单质

初中化学解题常用技巧

初中化学解题常用技巧 一、推断题常用解题技巧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 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 是一种黑色物质,B 、C 组成元素相同,C 、D 、E 、F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 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 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②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2Ca(OH) 2232CO +2NaOH=Na CO +H O 复分解 【解析】 【分析】 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F 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 是酸,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B 、C 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D 生成C ,B 也能生成C ,则C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详解】 (1) 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E 的化学式为2Ca(OH) (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2NaOH=Na CO +H O (3)反应②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 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2.A 、B 、C 、D 、E 是由H 、C 、O 、Cl 、Na 、Ca 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 、B 、C 、D 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 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初中化学难点

八年级化学难点 第一单元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与区别 2、性质与变化的辨别 3、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加热要点语言的准确描述 4、化学现象的准确描述(如生成物的名称不能出现) 5、科学探究环节中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易混淆 6、化学能概念的理解与能量转化 7.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的判断 第二单元 1、如何理解分子的概念 2、用分子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过滤操作的要点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从宏观和微观分类) 5、电解水的微观解释 6、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以水的分解与合成,水的蒸发为例) 7、托盘天平的使用(左物右码放反和指针偏左偏右等情况) 8、量筒的使用(仰视、俯视的后果) 第三单元 1、原子结构形成过程的认识 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理解 3、离子的形成过程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概念的理解 5、元素符号的含义(如:Fe) 6、化合价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7、化合价与离子符号写法和符号的意义 8、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物质的分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 9、从元素、分子、原子的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构成

10、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如H2、2H、H2O、2H2O等) 11、化学式的含义 1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含杂计算) 第四单元 1、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分析(药品的选择、原理、误差分析)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的选择 3、通过氧气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4、催化剂概念的正确理解 第五单元 1、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与拓展应用 2、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3、化学变化的实质 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5.质量守恒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原子守恒的计算) 6、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书写 7、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意义 8、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一般计算和“另类”计算(格式的规范、含杂物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第六单元 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间的关系 2.燃烧条件的探究 3.判断促进燃烧所采用的方法 3、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蒸馏与分馏的区别) 4、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5、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原理的选择、药品的选择 6.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初三化学专题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即: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通过有关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推算能力。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计算存在畏惧心理的初中学生。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Fe+H 2SO 4 (稀)=FeSO 4 +H 2 ↑ △m(溶液质量增加) 56 2 56-2=54 10x 55.4g-50g=5.4g 可求出x=56%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习题】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 O 2、CO 2 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后,体积又减少3.5 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 2、CO 2 的体积比? 3、把CO、CO 2 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 2与原混合气体中CO 2 的质量比? 4、CO和CO 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 2 的 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A Fe B Al C Ba(OH)

(完整版)初三化学难题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烧碱(含少量Na2CO3、NaCl、MgCl2、CaCl2等)制Na2CO3·10H2O。【制取流程】 【相关资料】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2NaHCO3Na2CO3+H2O+CO2↑ ③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2NaHCO3+BaCl2=BaCO3↓+2NaCl+ H2O+CO2↑ ④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Ⅰ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3)取少量溶液B,加入BaCl2溶液,充分混合,若观察到(填现象),则溶液B中含NaHCO3。 (4)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 (5)“母液”不能沿流程中虚线路径循环使用,原因是(选填序号)。 ①“母液”不含Na2CO3②“母液”多次循环后,NaCl含量增加 【组成确定】 (6)取少量的粗产品,加水溶解,加足量(选取数字序号,下同),充分搅拌,再加少量,无沉淀,证明其中不含NaCl。

①AgNO3溶液②稀盐酸③稀硝酸 (7)兴趣小组同学取32.8g干燥粗产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Na2CO3?10H2O加热至32℃,开始分解失水,充分加热可以完全失水;NaHCO350℃时开始分解,270℃完全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 查阅资料2:Ba(OH)2溶液能吸收CO2,Ba(OH)2+CO2=BaCO3↓+H2O ①实验前先要,再装入粗产品,装置A的作用是。 ②粗产品加热至270℃,据(填装置编号及现象),可知粗产品中含。 试题分析:(1)由废烧碱的成分可知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2)过滤法得到滤渣和溶液,故操作Ⅰ过滤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3)依据题给的相关资料可知碳酸氢钠与氯化钡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不能,故有气泡产生,证明溶液B中含NaHCO3;(4)结晶得到Na2CO3·10H2O,依据题给的资料可知,高于32℃晶体会分解,故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32℃;(5)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钠均可溶于水,结晶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碳酸钠是目标成分,氯化钠是杂质,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浓度大时蒸发会结晶析出,使得到的晶体不纯,故选②;(6)证明碳酸钠中是否含氯化钠,应先加入过量稀硝酸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没有氯化钠;(7)①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使称得的数据准确;实验中要称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故碱石灰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实验数据准确;②因为碳酸钠受热不分解、Na2CO3·10H2O分解产生水蒸气、碳酸氢钠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进入E装置中,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E装置变浑浊证明粗产品中含碳酸氢钠;C.D增重的m1是两个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E增重的m2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9:22,故m1:m2>9:22;由m2=1.1g。依据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为4.2g;③依据题给资料4和可知,此时36℃得到的是Na2CO3·nH2O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再依据减少的质量是晶体生成的水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解得.具体步骤如下: Na2CO3·10H2O△Na2CO3·nH2O+(10-n)H2O 286 18(10-n) 32.8g-4.2g=28.6g 32.8g-27.4g=5.4g 解得n=7 故该剩余固体是Na2CO3·7H2O和NaHCO3的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