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规划概论-6

6.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4)

尽管对某些物种我们已有好的了解, 但对多数物种, 尤其是个数少的物种, 我们是了解很少的. 在规划中, 如何考虑这类个数少的物种呢?

对个数少的物种来说, 由于它对环境动态特性的贡献很小, 因而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环境的小变化对它而言可能就等价于剧烈动荡的环境.

6.1 剧烈动荡环境下的灭绝

一般的认识是: 物种的个体数量越少, 该物种就越易于灭绝. 个体数量少的物种易于受到如下威胁: 物种地理分布的随机性; 环境的随机性; 自然灾害; 基因转换; 边缘化效应; 难于得到救济; 等.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概念: 最小生存数量. 它用作为一个确定性的临界大小的尺度来判断灭绝与否. 如某物种的个体数量低于最小生存数量, 则被认为是特别易于灭绝.

现在的许多物种都受到: 生殖地的零散化/退化, 生物入侵, 传染病, 等的影响而出现数量减少. 因而对生态环境规划而言, 为了寻求有效的办法来保护这类受到灭绝威胁的物种, 理解个体数量少的物种的动力学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观测到的事实是: 对个体数量少的物种, 简单的增长模式也会产生不规则的数量起伏(混沌态). 这种混沌态的数量会到达低密度区, 这时灭绝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长期观测到的事实是:, 没有移民机制或避难机制的物种大多数都表现出很大的数量起伏(混沌幅度很大), 因而可能灭绝.

显然, 初看之下, 避免灭绝风险的有效办法是: 压制起伏. 但是, 这与生态系统的本性矛盾. (1. 物种的数量起伏本身有利于避免全球性物种灭绝; (2. 物种的数量起伏是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进化能力的条件; (3. 物种的数量起伏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

因而, 可行的避免灭绝风险的有效办法是: 通过人为调节, 避免物种的数量低于最小生存数量. 这就要先调查物种未来的可能的不同数量轨迹, 通过对轨迹的分析识别出低密度灭绝区, 并找出其对应的时间段. 现在(或在适当时机)采取某种办法(调节可用参数)使得在该时间段内的数量密度大于最小生存数量. 这要先回答一个问题: 未来的数量轨迹为何?

对个体数量少的物种, 因样本数量太小, 只能用离散的随机差分方程描述. 典型的简单方程是: )(::1exp 1t t t t N f K N r N N ≡???????????

????=+ (6-1) 式中, ,.....,,,,.....,,2101)1(N N N N N N N m m t ?????. 0,0>>K r . 最小生存数量记为N ~. 现在的时间为0=t .

过去的几个时间的1),....1(,????=m m t 样本数量太小已经测得.

取3=r , 1=K , 1.0~

=N , 得到的数值解典型结果如下图所示.

进行10000条数量的轨迹运算后, 发现了876种会导致灭绝. 因而需要救济.

如何救济呢? 按照对混沌现象的研究工作, 为使负峰变小, 必须使以前的过冲的正峰变小. 故, 可在灭绝负峰出现前改变前几个过冲的正峰值(减去一个常数, 在工程上意味着在高峰时人工消灭一定的数量)以避免该灭绝负峰出现.

可行的避免灭绝风险的有效办法的数学模型是:

?

??≥?=+others N f N N if I N f n t critical t t t ),(:),(1 (6-2) 式中, critical N 表过冲区的临界值. 大于该值为过冲. 这一值的选定有主观性.

对: I=0.3, N critical =2.272, 则曲线变为下图所示.

上面的结论已经被澳大利亚的沙漠生态恢复工程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尽管与常理不合..

6.2消费环境下的灭绝

关于大型动物的灭绝有二种对立的观点: (1. 全球的过度开发理论, 认为人类活动.人类移民, 猎杀活动是大型动物灭绝的主要因素; (2. 全球气候变化理论, 大型动物的灭绝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

下面讨论一个简单的猎杀活动活动模型, 对生态污染而言, 这也同样有效.

????????=?=k y b dt

dy dt dy a dt dx , 10<

y 猎手的数量, 猎手受到生态大环境的限制, 其生产量不完全是依赖于被猎物种数量, 只是有一定的确定性关系.

在几个别猎手0y 刚0=t 出现在本区时, 它以b 出生率繁殖(而其生命又足够长), 则有初始数量解:

bt e y y ?=0 (6-4-1) bt e ay ay x x ??+=000 (6-4-2) 0x 为猎手开进本区时的被猎物种数量.

随后, 生态大环境的限制开始作用, 使1

[]k k t b k y y ?????+=1110)1( (6-5-1) ??+=a ay x x 00[]k k t b k y ?????+11

10)1( (6-5-2)

被猎物种数量是时间的单调下降函数. 故存在一个灭绝时间T. 使得:

0)(=T x (6-6) 对(6-4-2):

)1ln(10

0+?=y x b T (6-7) 对(6-5-2):

??

?????+???=??k k y y a x k b T 10100)()1(1 (6-8) 数值举例:

70108.6×=x . 猎手的年增长率为3%. 500=y , 则: 0295.0=b

在初级阶段, 如果每个猎手每年只杀15只被猎物种, 则由(6-4-2), 10=a ,

如果在初级阶段后, 995.0=k (强烈依赖猎杀), 则: 400≈T 年

在初级阶段后, 如果68.0=k (对猎杀的依赖性下降), 猎手的年增长率下降为025.0=b , 则:

10000≈T 年.

其结论为: 一个被高度依赖的低级物种, 高级物种的发达将导致它的灭绝. 即:

const ay x =+(承载能力有限)

6.3 生态入侵环境下的灭绝

对生态入侵, 原主的数量密度下降律(Avrami 律)为: ???

???????????><τ为原主的平均寿命参数. 单位面积内入侵者的集团化速率I, 入侵者入侵的径向速度V 决定了它的大小:

312ln 3?????????>=

与自然死亡形式: ???

???????????≈τρρt risidual exp 0 (6-11) 生态入侵造成了很大的加速灭绝. 因而, 如在生态长期监测中发现某物种(一般取有指示性的微生物,作为”生态探针”)出现(6-9)律的数量变化,则可判断在该区出现某种生态入侵从而采取正当的手段加以解决, 否则将会在本区引起生态震荡, 随后,部分物种的灭绝也就可能出现. 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目的)也就成为空话. 从根本原因出发解决问题是生态环境规划可行性的基本要点.

由于入侵问题的讨论要用到高深的统计学理论, 本讲稿不加讨论.

6.4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作为整体能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 宏观上, 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克服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条件.

按照生态学(进化论)的研究成果,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源于生物进化. 大自然不断的有物种灭绝, 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物种产生.

各个不同的地理-气侯区,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很不相同的. 理解本区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进行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点之一.

关键问题是: 生物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是强化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压制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按Gause 律概率分布应用有限资源的多物种竞争模式去分析的化, 将导致其它物种灭绝只有一种物种得胜的结论. 那么, 结论是: 生物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是压制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竞争论)

但是, 观测到的是: 对任何物种,任何灭绝的趋向都可能导致该物种的迅速进化, 如进化成功, 则该物种会以新的变种生存下来. 物种的多样性是广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故, 生物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是强化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共存论)

不可否认,在局部的狭小地块, 生物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是压制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但在大的区块, 生物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是强化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表现(共存论) 相互作用强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生态数学模型是Tangled Nature (TaNa) 模型. 用向量),...,,(21ααααL S S S =S 表是遗传类型空间S 中的某物种个体集合, L 表物种遗传类型总数, αi S 表示第α个体是第i 种遗传类型αi S =1, 还是不是第i 种遗传类型αi S =-1. 第i 类遗传类型中, 各个个体的编号为)(,...,3,2,1t N =α.

这样总数量密度为)(t N 的各遗传类型的具体物种结构就被按遗传类型分类开来. 显而易见,物种遗传类型总数L 的大小反映了生物的多样性, 而N(t) 反映了生物的总数量变化.

对第i 种遗传类型, 个体总数量)(t N i 可表为:

)0()()

(1

>=∑t N i i S t N α (6-12)

其环境的其它生物个体的总数量)()(t N t N i ?为:

)()(t N t N i ?)0()(1

随机的任取β个生物, (它们应随机地属于任意的遗传类型), 在死亡前它们生产后代的概率off P 表示为:

[][])1,0(),(exp 1)

,(exp ),(∈+=t H t H t P off ββS S S (6-14)

它们生产后代后被杀死的概率是常数, 用kill P 表示. H 被称为生产后代的权函数. 它的定义是:

)(),(),()(),(t N t n J t N k t H s ???=∑

∈μββS S S S S (6-15) 式中, k 是控制常参数(表种群间相互作用强度), )(t N 是系统内的在时间t 时的生物总数量, ),(t n S 是在时间t 时的可能的某种遗传类型组合S 的个体总数量. 显然, 相互作用矩阵),(S S βJ )1,1(?∈表示了所取样本的遗传类型组合与各种可能的遗传类型组合间耦合关系, 它是一个随机数, 只指定它不等于零的概率为Θ.

如要把自相互作用考虑进来, 则可补充为:

)(),()()(),(),()(),(ββββεμS S S S S S S E t n t N t N t n J t N k t H s ??+???=∑

∈ (6-16) 式中, ε是控制常参数(表种群内自相互作用强度), )(βS E )1,0(∈是表示自相互作用出现概率的随机数.

特例: 如果系统是稳态的, 则: kill off P P =, 就有: )11ln()(??==kill

P H H βS (6-17) 因系统是稳态的,故它与时间无关. 这样就有:

μεββH

E n +?=)()(S S (6-18)

故, )(βS E 表示了该β个生物样品在生态大系统内成功性大小.

数值举例:

取: 2.0=Θ, 01.0=μ, 015.0=off P , 0.2=ε, 1.0=kill P , 则多样性: =Diversity 在长时间后,一个任意个体进化成D 个个体

与种群间相互作用强度k 的关系如图所示.

本章阅读要求:

寻找图书馆有关生态学, 生态环境规划的杂志,刊物, 在论文中寻找有关某区的有关资料并做笔记. 形成直观认识.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一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P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从整体上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安排人类各项建设活动,从而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传统的规划思维相比,具有一下几方面的不同。 ①以人为本。 ②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 ③规划标准从量到序。 ④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异同。(P5) 环境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信息,在预测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基础上,为达到预期的环境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监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的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2017年生态环境检测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7年生态环境检测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公司发展规划与目标 (2) 1、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 (2) 2、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及发展目标 (2) (1)继续加强生态环境检测营销网络建设 (3) (2)增进自主创新能力 (3) ①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发 (3) ②积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技术研究 (3) (3)加强团队建设 (4) ①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4) 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 (4) ③健全公司激励机制 (5) (4)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5) ①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提高经营效率 (5) ②建立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共享机制 (6) ③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加强集中管理和控制 (6) (5)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规范经营 (6) 二、业务发展规划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7) 三、拟定发展规划的假设条件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及确保实现发展规划和目标采用的方法或途径 (7) 1、拟定发展规划和目标所依据的假设条件 (7) 2、实施发展规划和目标所面临的困难 (8) (1)公司资金实力相对较弱 (8) (2)检测能力不足 (8) (3)公司目前缺少其他检测行业专业人才 (9) 3、确保实现发展规划和目标采用的方法或途径 (9)

一、公司发展规划与目标 1、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生态环境检测公司。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公信力和检测技术,继续加强自主研发,依托在生态环境检测领域多年来形成的专业研究人才队伍及关键技术平台,加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依靠深圳市环境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广东省中小企业环境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巩固原有生态环境检测业务的基础上,加大生态环境检测技术和检测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力度,如检测标准、区域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及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估、流域与大气有毒污染物(包括POPs 等)源汇及迁移转化规律等,力争将公司打造成知名的生态环境检测企业,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2、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及发展目标 围绕上述总体发展战略,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检测的服务能力,在扩大检测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技术服务相关业务,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运营一体化业务、生态环境检测分析评价业务,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内生态环境检测领域的市场地位。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 1.福州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有利的自然条件,建设成为依江傍海的山水园林城市,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中,应合理调控城市开发强度,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确定并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形成以自然山水为骨架,大片林地、农田为基础,园林绿地为重点,多样化的园林绿地系统为依托的城市生态环境。 2.采用“圈、环、带”,“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建成“内外渗透、纵横交错、重点突出、全面覆盖、接近市民、造福万代”的网络式园林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体系。规划期末,人均公共绿地大于9平方米,城市绿地率大于35%,城市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 3.福州“众山环抱,闽江穿越”,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鼓山、鼓岭、恩顶、北峰、旗山、五虎山等环城众山应实行封山育林,面向城市一重山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乌龙江和闽江的两岸各形成宽度50-100米的生态林带,构成城市生态圈。 4.市区、中心城及城市各组团均应利用自然山水条件建设外围生态环,中心城四周环城市生态环基本绿化宽度控制为50~500米。各外围组团生态环基本绿化宽度控制为50米。

中心城要利用金鸡山、金牛山、光明港以及入城道路、铁路等的绿化走廊,使生态圈和生态环的绿化空间楔入城内,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5.中心城内主要内河两岸、二环路和三环路两侧都要形成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带。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地区,即“三山两塔一湖”的周边形成“绿链”,共同构成中心城绿地系统的基本网络。城市建设项目绿地率严格按旧城不小于25%、新区不小于30%的规定控制。住宅区建设中,人均公共绿地,旧城不低于1.0平方米,新区不低于1.5平方米。这些绿地构成绿地系统的基础。中心城绿地面积将达2280公顷,居住区公共绿地170公顷。 6.规划扩建市级公园12个,新建市级公园9个,新建区级公园34个,扩建区级公园8个,公园面积达1899公顷,其中,中心城1618公顷。规划新建江滨、仓山、鼓山、金山等四个广场;新扩建晋安河、白马河、光明港、苍霞洲四处滨河绿带,总面积150公顷。 在城市外围生态圈中规划建设鼓山、青芝山、闽江口和北郊四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700公顷。 在不适合建成公园的滩地、山地建设17片风景林,面积950公顷。沿铁路、公路、环路建设7条防护林带,总面积373公顷。在城市东北部和南部规划园林生产基地270公顷。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1.总论 1.1规划提出背景 “十二五”期间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环境压力也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质量也将不断提高。 而“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生态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时期,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并实施,是确保县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的重要保障。 “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 第一,生态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资源包括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十三五”期间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总量控制。现在国家在强调能源总量控制,特别是煤炭总量控制、耕地总量控制(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制度)、水资源消费总量控制等。二是结构优化。从能源结构优化来看,主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等,同时尽可能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还有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结构优化。三是效率提高。不仅是能源利用效率要提高,而且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要提高。 第二,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涉及两方面:一是环境污染治理,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此外,还要注重

一些新污染的治理,比如说光污染、声音污染、电子垃圾污染等的治理。二是生态建设。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荒漠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第三,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包括四个基本内容。一是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产业。二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绿色低碳产业,将生态建设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统一。三是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生态空间。生态空间需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二是国土整治,包括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问题。三是推进新型绿色城镇化,包括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 第五,生态社会。生态社会建设重点也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文化建设,即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问题。二是进行生态行动,让机关、企业、居民各个方面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 1.2目的和意义 本规划以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按该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弄清辖区内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提出“十三五”期间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对策及措施,切实处理好“十三五”期间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为建立

生态环境规划

第九章生态环境规划 第一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I . L . McHarg在《Design With Nature》一书 中指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 ?日本一些学者则将生态规划定义为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李博等人提出,生态规划应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 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 ?生态规划对象是社会?a经济?a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以下主要任务: (1)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方针,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以避免因土地利用不适宜和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土地承载力或环境容量的评价结果,搞好区域生态区划、人口适宜容量、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等;提出不同功能区的产业布局以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基础设施密度限值。 (3)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人类生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城乡园林绿化布局、水域生态保护等规划设计,提出各类生态功能区内森林与绿地面积、群落结构和类型方案。三、生态规划的步骤 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1. 生态调查的内容 (1)自然环境状况调查:自然环境状况调查主要侧重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调查,包括:气候气象因素和地理特征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生态功能状况;人类开发历史、方式和强度;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基础图件收集和编制,主要收集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和土壤侵蚀图等。 (2)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包括社会结构情况和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等。(3)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声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和调查。 2. 生态调查的方法 ?生态调查的手段通常包括历史资料的收集、实地调查、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四类。 ?收集历史资料,可以了解区域与城市的过去及其与现在的关系,还可以提供实地调查所不能 得到的资料; ?在区域规划或城市规划中,实地调查往往是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与不完善,或对遥感资料的

浅谈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设计

编号:AQ-Lw-07107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谈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 划设计 On the key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environment

浅谈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设 计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城市生态休闲环境的规划设计属于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必然结果。论文首先概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的内涵特征,并重点探讨了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关键设计。 关键词:生态城市;问题;规划 城市生态休闲带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休闲行为的最佳环境空间,其发展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城市格局与城市特色,并间接的调整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如何创造出融生态和休闲双重功能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工作还需

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1.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 作为城市生态休闲的空间载体,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不仅是生态休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生态休闲环境,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生态休闲带的科学内涵在于:1)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调节生态平衡;2)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休闲、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3)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群落;4)以有效的绿色屏障和隔离作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也是城市景观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关键设计 2.1生态整体规划设计

环境建设规划

环境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既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的实际行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4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九二(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的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百分之十五点二五)。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八。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的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平均水平。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剧贫困程度。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二是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量减少和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不

浅论当前城市生态换环境规划的措施(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论当前城市生态换环境规划 的措施(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论当前城市生态换环境规划的措施(新 版) 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引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后通过论述城市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

"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P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传统的规划思维相比的不同: 1.以人为本 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4.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异同。(P5) 环境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的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3.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有什么异同。(P5)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国土规划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发展的战略布局。国土规划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案性的规划,是给国民经济带来长远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可靠依据。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4.简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及其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目的:依据生态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原理,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有限的外部投入条件下,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行为的诱导手段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 地位(作用):①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②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一预防为主方阵的落实。③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④为国家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简要说明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概念与特征。(P16) 概念:指将一定量的投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按照一个科学的程序,经过决策和实施,最终达到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特征:①建设内容的丰富性,②参与单位的多元性,③参与劳动和形式的多样性,④建设目标的特殊性,⑤建设项目具有相应的配套的政策。 6.什么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它包括那些内容,如何报批。(P18) 概念: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是对准备建设项目的设想和建议,是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水土资源经全面调查研究,掌握基本资料,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等条件后,以项目建议书的形式,向国家推荐建设项目的报告。 内容:①项目名称,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②项目提出的依据,必要性,目标和任务.③项目区概况。④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布局。⑤技术支持。⑥项目实施。⑦项目组织管理。⑧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⑨效益初步分析,重点说明项目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⑩结论与建议?附件批报:大中型基本建设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由国家计生委审批。以中央投资为主的小型项目和限额以下项目,按隶属关系,依据有关政策,规划,投资,额度等进行审批。 7.什么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它主要有哪些内容和程序。(P19)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是项目周期中的前期准备阶段的核心工作内容,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报告既是项目上马后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又是项目竣工时验收的主要依据。内容: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体②附表:固定资产投资表,基本建设投资估算表。③图纸:项目区位置地图,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④附件:委托书 8.简述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评估与决策。(P20) 项目评估是在进行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着重的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全面系统的检查项目涉及的各个方面,对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靠程度做出评价,它对项目是否执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容:㈠项目必要性的评估:项目是否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目标,规划和政策。㈡项目建设条件的评估㈢建设方案的评估;①项目规模及布局的评估㈣综合效益评估:1.基本经济数据的鉴定。 2.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评价五)对有关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建议(六)评估结论。决策:(1)同意立项。(2)不同意立项.(3)可行性报告及项目方案修改或重新分析。(4)建议推迟立项,待条

生态环境规划方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规划:是指为了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 态系统,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容量总量控制:是指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目标总量控制:是指根据环境目标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量的控制。 4.费用最小分配原则:是以治理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环境目标值作为约束条件,使系统 的污染治理投资费用总和最小,求得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负荷。 5.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单元所能容纳 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容量:环境容纳某种特定的活动或活动速率而不造成无法接受的影响的能力。 7.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8.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 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这是制定规划的基础工作。 9.环境预测:在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环境的 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10.复合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 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是主体,环境部分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 11.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统筹学的理论和思维,针对整个经济运行体系,通过对产业和产品 结构、地域空间和时间布局的调整、优化、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耦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 12.环境功能区划: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 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13.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xxx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5-2030) 资料清单 环保局: 收集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SO2、NO2、PM10、PM2.5、CO、O3),大气监测站位图;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监测图;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站位图;区域环境噪声(工业区噪声、居住区噪声、商业区噪声、文教区噪声)及交通干线噪声监测资料;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 xxx主要污染源分布现状,各污染源的分布图;主要工矿企业的排污资料;各单位危险固废产生量、处理量;工业固废排放总量年度计划,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统计;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年度计划(SO2,烟尘,粉尘,COD,氨氮);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xxx环境功能区划;xxx生态功能区划。 大型项目的环评资料(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和环评报告);各企业环评执行情况及环保验收情况;环评审批情况。 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现有的及规划建设的)及图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及控制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大气、水、噪声、固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xxx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近五年的环保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环境宣传教育材料及工作实施方案;群众来信来访、热线电话情况,人大代表建议、政

协委员提案的受理、登记、督办和反馈情况。 计划取缔关停企业名录;环境管理队伍建设情况;近五年来xxx 企业监管情况总结;12369环保热线日常管理情况;排污费的征收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现场监督情况;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环境检测网络标准化建设规划。 关于法规方面的制定或执行情况总结;未来的计划安排。 园区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园区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园区主要污染源统计资料;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园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 节能、环保、生态保护、工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或建设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各园区年、项目验收报告产审核工作的报告。 城区内重点企业的环评、环保规划、清洁生产报告、项目验收报告。 热电厂(能源梯级利用;炉灰、炉渣制建材项目;生物质热电余热大棚;蒸汽管网铺设等)相关项目等项目立项书、科研、初设、实施方案、项目验收报告等。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涉及指标:(规划基准年2014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超过275天;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

浅论当前城市生态换环境规划的措施(通用版)

浅论当前城市生态换环境规划的措施(通用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70

浅论当前城市生态换环境规划的措施(通 用版) 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引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后通过论述城市可持续的生态 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

"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 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供水,环保,绿化,游乐等生态功能,已逐渐被应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中,传统的用混凝土等硬化覆盖河岸的城市河流整治方法,已逐步被各国普遍否定,而建设生态河堤成为国际大趋势,城市河流整治应以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建立良好的滨水环境为目的。 关键词:城市河流,环境保护,河道整治,生态系统 1城市河流的作用与意义 河流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河流生态维护,对城市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以及河流在城市中的生态价值,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意义。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自然环境、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多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河流治理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城市河流治理与维持河流健康将对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河流赋予城市神韵,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依托,优美的河流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涵。城市环境建设离不开河流与水面,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赋于城市生命与活力,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首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与热岛效应。使城市物种具有多样性,景观变得生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水一体的人文设计理念。在河流被城市广泛使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享受的同时,生态环境倍受考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城市河流的整治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人水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河流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最新资料推荐------------------------------------------------------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xxx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5-2030)资料清单环保局: 收集近 5 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SO2、NO2、PM10、PM2.5、CO、O3),大气监测站位图;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监测图;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站位图;区域环境噪声(工业区噪声、居住区噪声、商业区噪声、文教区噪声)及交通干线噪声监测资料;近 5 年的xxx 环境质量报告书。 xxx 主要污染源分布现状,各污染源的分布图;主要工矿企业的排污资料;各单位危险固废产生量、处理量;工业固废排放总量年度计划,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统计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年度计划(SO2,烟尘,粉尘,COD,氨氮);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xxx 环境功能区划;xxx 生态功能区划。 大型项目的环评资料(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和环评报告);各企业环评执行情况及环保验收情况;环评审批情况。 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现有的及规划建设的)及图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及控制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大气、水、噪声、固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xxx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近五年的环保工作总结及 2016 年工作计划;环境宣传教育材料及工作实施方案;群众来信来访、热线电话情况,人大代表建议、政 1/ 22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要点分析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19T14:18:01.3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4期作者:纪健华1 吴丽1 许安娜 1 卢海勇 2 [导读] 本文结合近年来杭州市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 1杭州忠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10000;2杭州博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建设大规模的发展,由于过去的城市发展往往忽略了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致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本文结合近年来杭州市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 ,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提出建设生态型环保城市的观点、对策和设想,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阐明了环境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 随着全球性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迫切的发展需求、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科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社会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1、地区现状 目前,杭州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余杭区、萧山区、及某些区的郊区地带,工业生产的污染源导致产业带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等问题凸显,制约了本地区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杭州市环境监测站的最新监测资料显示空气环境质量也不是很理想,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次是二氧化硫 (SO2)和二氧化氮(NO2;产业带内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城市的生态环境严重受到威胁。 2、治理生态环境主要布局 2.1河流和湖泊有机污染严重 河流有机污染严重,主要断面COD、溶解氧等指标超标,已成为一条城市的排污沟。此外,地下水资源面临潜在危机,饮用水源遭到污染水侵蚀。 2.2空气环境指数偏低 产业带的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杭州市将把工作重点放在脱硝工程、机动车排气整治和结构调整上,加大各项大气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强势推进电力、热电、水泥行业脱硝改造工程;各部门密切配合,抓好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关停工作;控制大型载客及重型载货柴油车的增长率并大力淘汰上述车型;将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工作从城市往城郊结合部推进,加快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做出贡献。” 2.3噪声超标。 由于城市功能混杂、交通秩序混乱,过境公路、铁路穿城,道路交通负荷过重,大多数区域环境噪声超标。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6分贝,等效声级超标率为16.78%,且噪声源还有增加的趋势。 2.4固体废弃物数量剧增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剧增。今年来,仅杭钢公司和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就分别占全市重点污染源。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是废渣、粉煤灰和煤矸石,由于占地面积很大,经过日晒雨淋,将形成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2.5生态破坏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造成水生态平衡失调。而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使绿地生态系统的缓冲能力下降。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及污水灌溉导致了农产品残毒超标,也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伴随着东部产业带人口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其生态压力越来越大,生态补偿能力不足日渐明显。 3、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城市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形势与挑战,因此,城市环境保护应逐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两个转变:一是从工业污染治理转变为工业和生活污染治理并重;二是从环境综合整治转变为污染治理与生态补偿并重。从根本上讲,城市环境保护必须围绕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市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首先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经济发展既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又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谋求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从哲学上讲,环境既然与发展构成一对矛盾,就必然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它们的统一、协调和共同发展,强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与健康。 其次,环境建设将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生态环境建设日益突现其重要性,这就决定了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直接成为政府管理城市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实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优美、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能够激发居民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对环境的需求。 最后,人与环境的关系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容。人是城市环境的塑造者,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不停的通过劳动改造周围世界。正是这种改造可能会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恶化,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将改造世界与保护环境和谐起来,才能促进人向更高层次发展。 4、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4.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巾,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word版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21—2025 年) 近二十多年来,市内流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流域内污染负荷产生量大幅增长,尽管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大幅提升,但流域入河污染负荷仍远超环境承载能力。流域的污染导致区域内环境提升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自净能力持续削弱,水体污染加剧。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各项生态指标较低,生态系统屏障能力削弱。为做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与文化提升,实现“水质、水量、水生态”三水同治,树立“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总体目标。将我市建设成“苴水东流,夹岸烟柳,灵官驿路,沙鸥翔云”的生态宜居之城,制定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二)规划原则 1.源头防控,标木兼治。坚持源头预防和过程防控,从单纯改善水环境质量转变为水质改善与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既要全而推进污染源头治理,切实控污减排,减轻水环境污染防治压力;又要积极实施预防手段,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重大隐患,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质量为本,系统整治。以改善水环境质量目标为核心,以保护优先、治理为主为基木基调,统一部署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污染防治手段,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和治理要求,体现系统治水。 3.综合施策,统筹治理。分类做好工业、农业、生活水污染防治。全面提升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建立严格的淘汰和准入机制;在继续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的同时,完善雨污分流配套管网、污水厂升级改造等相关设施建设,大幅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加强农业源污染预防和治理;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通过多种手段和制度联动改善水环境。 4.履职尽责,社会共治。切实落实各方治污责任,充分发挥多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协同推进水污染治理各项措施。坚持全民参与,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引导公众自觉参与水环境治理行动。 (三)规划范围 木次规划范围为我市国考断面、省考断面、省控入江支流断面中不能稳定达标的断而及重点关联断而。 (四)规划目标 到2022年底,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皿类及以上)比例达到68.2%以上,长江南京段水质保持优良,主要入江支流基本消除劣V类。宝塔桥等9个不能稳定达标的地表水断而及重点关联断而,2025年实现水质达标。 二、水环境现状概况 我市纳入国家、省“十三五”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断而共22个(含国考断面5个)。2019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皿类及以上)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