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中考题

孟子两章中考题
孟子两章中考题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姓名学号成绩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臵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

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0.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3分)21.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3分)22. 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 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3分)

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四、(2006年沈阳市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死于安乐。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2分)

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举.: (2)任.: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曾益/其所不能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五、(2004年贵阳实验区试题)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8—21题。(10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

18.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②是.:

19.用现代汉语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20.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21.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

【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六、(2004年四川遂宁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

1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4分)

十一、(2003年重庆中考试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而后喻

B.国恒.亡人恒.过,然后能改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

D.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2分)

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十二、(2004年天津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14分)

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

16.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池.非不深也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

17.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2分)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8.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成语。(4分)(如每词能写三个以上,另加1分)

①多助之至.:

②失道者寡.助:

19.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是家的经典之一。你还知道该学派的哪些经典?请再举三部:

2.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

3.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十四、(2005年苏州中考模拟练习)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6.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一、18.(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

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

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共2分)

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

二、8.A 9.D 10.C 11.(1)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3)(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关键词语译漏译错一处扣1分)

三、20. 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2分,意思对即可) 21.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3分,意思对即可)

22.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

23. A D(共3分,每项1.5分)

四、10.《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11.(1)被选拔(2)责任,使命 12.D 13.(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 14. (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 15.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五、18.①所以②这种(每个1分) 19.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每点1分) 21.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六、11.C 12.B 13.B 14.C 15.D

七、5.①同“弼”,辅佐②边境 6.①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②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卒章显志

八、5.①zēng ②bì 6.A B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生于忧患 9.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九、12.①通“横”,梗塞,不顺;②明白,了解;③发扬光大。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开张圣听(或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十、20.①池:护城河。②委:放弃。③有:或,要么。21.B 2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3.①(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②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24.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十一、11.B(3分) 12.(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3.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本题2分,每空1分)

14.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本题4分,超过20字扣1分)

十二、16.(2分)C 17.(2分)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8.(4分)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等;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等。 19.(3分)D 20.(3分)让老百姓定居不能靠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每句1分)

十三、1.儒《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增加”或“增”。 3.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 4.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 5.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十四、1.(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君子 6.得道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孟子二章理解题集锦

《孟子二章》理解题集锦 1.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似的句子是: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4.作者让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5.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这样的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用原文和自己的话作答。 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自己的话: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8.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成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民族国家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9.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 10.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请用原文和自己的话分别概括。 原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自己的话: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泰安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泰安市二〇一六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 3页,第II卷4至10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 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S 32 Ca 40 Cu 64 Zn 6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 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 .纯碱 Na 2CO 3 碱 制玻璃 B .生石灰 CaO 氧化物 补钙剂 C .食盐 NaCl 盐 除铁锈 D .火碱 NaOH 碱 制造橡胶 3.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③是不同种元素 B .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4.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 .S 、P 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 .I 、II 两类反应 氧 能支持燃 使其他物质缓慢

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I、II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I类反应放出热量,II类反应吸收热量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B端午时节粽飘 香 C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 增大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固体碘受热升 华 6.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g7.3%12.6%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z y 4.4g x=10g z=7.3g y=11.1g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10g;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2.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将25.6 g 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实验次数12345 加入NaOH4040404040

(1)上表中m 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 ,第四次实验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 沉淀,所以第三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也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9g ,所以m 的数值为5.8+2.9=8.7;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 设混合物中MgCl 2的质量为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2 2MgC +=+l 2NaOH Mg OH 29558117NaC x y l 11.6g ↓ 95x =5811.6g x=19 g 5811.6g =117y y=23.4 g 则原混合物中NaCl 质量为25.6 g -19 g=6.6 g 所以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623.425.612640411.6g g g g g g +++?-×100%=10%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该样品12g 溶解在100g 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练习题

《孟子两章》中考习题集锦 2004年四川省遂宁市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M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M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M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M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1 / 10 2005年芜湖市

初中化学中考试卷

化学中考综合练习一 班级姓名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Al-27 Cl-35.5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B.燃烧煤最终形成酸雨的过程 C.温室气体使地球气温上升的过程 D.夏秋之交天空突然下冰雹的过程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B.污水厂加明矾作为净水剂 C.用稀硫酸除铁锈 D.在铁桶内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电池用量大幅增加,废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回收废电池主要是为了 A.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利用废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C.防止废电池中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造成污染 D.防止废电池中渗漏的液体对其它物品造成腐蚀4.油、盐、糖、醋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植物油 B.食盐 C.蔗糖 D.食醋 5.食品包装袋中常常放有特制的放有干燥剂的小袋子,小袋上注明“切勿食用”字样。下列物质中,能作为食品干燥剂,且最经济的是 A.固体氢氧化钠B.无水硫酸铜C.块状生石灰D.石灰石粉未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B.运动出汗之后,可适当饮用食盐水 C.用燃着的火柴棒检查液化气钢瓶是否漏气 D.做馒头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纯碱 7.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做法存在着严重的事故隐患的是 A.用石灰沙浆抹墙 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C.将液化气的残液倒入下水道 D.用食盐作融雪剂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变化事实不符的是A.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2NaOH+CO2=Na2CO3+H2O B.服用含Al(OH) 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 3+3H2SO4=A12 (SO4) 3+6H2O C.石灰浆抹墙后,久之变硬:Ca(OH) 2+CO2=CaCO3+H2O D.用硫酸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锈:Fe2O3+H2SO4=FeSO4+H2 O 10.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B.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 C.用胶头滴管往试管里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没有人的方向 11.在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地球上人口的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二氧化碳增加 C.由于燃烧矿物燃料的增加 D.由于植树造林绿化面积增加 12.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下列①一⑤中的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③水生动物的繁殖;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A.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13.中国科研院研制的反辐照石英玻璃成功应用与神州六号,使我国“载人飞天”的梦想成真。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中硅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4 D. +4

孟子两章训练题3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 ,诛暴秦(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 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粗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 3、兵革..非不坚利也( ) 4、委.而去. 之( )(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6、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 )( ) 7、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 ) 8、池非不深 也 ( ) 9、天下顺之 ( ) 10、故君子有不战( ) 11亲戚畔之( ) 四、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B 、故: 故曰,域民…… 扶苏以数谏故 C 、之: 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D 、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五、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六阅读短文做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3、本文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意思 是,也就是下文所说的“” 和“”,这反映了孟子“”的政治 思想。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5、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6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要。 7文中主要运用了的修饰手法,作用是。 8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9.“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10.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

孟子两章中考集锦及答案

《孟子两章》中考全知道; 一、默写 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 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二章中名句填写)。 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3年青海省,无锡市) 3.寡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 4.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山东省2003年) 5.《〈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2年广东省湛江市)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002年荆州市,上海) 7.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 那样:。(2004年玉林市) 8.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 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2004年济宁市) ①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一次又一次怂恿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的世界卫生组织。当然,他们的图谋均告失败。这充分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用《孟子二章》中的语句作答)(2004年益阳市) 参考答案: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亲戚畔之;多助之至,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8、略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上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含答案)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 1. (苏州)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 (黄冈)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3. (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C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4. (武汉)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5. (武汉)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孝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 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A 选项 A B C D 物甲Ca(OH)2CO2H2Fe 乙Na2CO3NaOH O2HCl

[孟子二章]中考题

[ 孟子二章] 中考题 孟子两章》测试题 一、默写 1.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 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9 年青海省,无锡市) 4. 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都告 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山东省2019 年) 5. 《〈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002 年广东省湛江市) 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002 年荆州市,上海) 7. 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 样:。(2019 年玉林市) 8 .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出一句 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2019 年济宁市)①孔子的:_ ②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一次又一次怂恿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的世界卫生 组织。当然,他们的图谋均告失败。这充分证明了 的道理。(用《孟子二章》中的语句作答)(2019 年益阳市) (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 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真题汇编 22.计算题

23(2017·天水中考)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箅结果精确到0.1%) 【解答】解: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00g,对应的HCl的质量为100g×7.3%=7.3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x 7.3g y == x=8g y=11.7g 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9% 答:(1)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 (2)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6.9% 36(2017·兰州中考)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这种“石头纸”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大量废弃贝壳制得的,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

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所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解答】解:(1)设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g ==, x=20g,y=22.2g, “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4.1%,答: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1%. 18(2017·庆阳中考)(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g 。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拨:(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40 g-27 g=13 g (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8《孟子》两章练习题及答案

《孟子两章》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米粟()山溪()畎()亩拂()乱 管夷()吾寡()助筋()骨拂()士 2、解释加横线的字。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②夫环而攻之() ③兵革非不坚利也()④委而去之()() 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七里之郭() ⑨多助之至()⑩人恒过()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孟子〉两章》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名______,字______,战国时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 《孟子》、、、并称为“四书”。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结论是。 7、《生与忧患死与安乐》中的中心论点是:。 8、翻译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解释一词多义。 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得道者多助()③伐无道,诛暴秦()

固: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池非不深也() 国: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二、文言文阅读。 (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多义词。 自南海还()望桓侯而还走()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西蜀之去南海()去国怀乡() 2、下列句子加黑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之南海 子墨子距 B.其一贫,其一富 其真无马邪 C.以告富者 必以分人 3、翻泽下列句子。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2)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本义引用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的道理。 (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初三化学中考练习试题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 、B 、C 、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食谱:M 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 A .牛肉 B .河虾 C .青菜 D .雪糕 2.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上述主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 .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C .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D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海藻中含有丰 富的碘,“2NaI +Cl 2==2NaCl + I 2”是实验室从 海藻中提取碘单 质的反应方程式,它属于( ) A .置换仅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冬天用煤炉取暖,应关紧门窗 B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身体健康有益 C .霉变的大M 煮熟后可放心食用 D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6.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分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硬水、软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泡沫的多少 B .羊毛纤维、涤纶——灼烧,闻气味 C .氮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燃烧的现象 D .氯化钾、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7.下面O 2和CO 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8. A .. CH 4 9.2008年A .C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应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10.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 ①在点燃H 2、CO 、CH 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A B C D 冰 2

2020年《孟子》二章中考题一网打尽初中语文

2020年《孟子》二章中考题一网打尽初中语文 24北京市〔09〕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生于担忧,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讲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因此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担忧而死于安乐也。 10.讲明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饿其体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讲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 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躯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 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25大连市(09辽宁省)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生于担忧,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讲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因此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担忧,而死于安乐也 9.讲明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 (2)出那么 ..无敌国外患者那么( ) (3)然.后知生于担忧而死于安乐也然(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20-2021年秋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两章练习题含答案

一、2004年泰安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_____________②郑之鄙人学为盖鄙:_______________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问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04年贵阳实验区 1.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 (相关链接材料)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

2020初中化学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出题人:五中张彦丽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a—40 C—12 N—14 一、选择题: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能源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 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分子不断运动 B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 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0ml 分子间有间隔 D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 5、下列有关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多植树造林就可以保护大气资源 B地球表面约80﹪被水覆盖着 C海洋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D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1﹪ 6、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由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列食品中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油菜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足够的氧气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急速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C、用水灭火的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 8、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火星四射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9、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 B、维生素C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