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一单元

科学第一单元
科学第一单元

、填空题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关系。

2、马铃薯在清水中会下沉,在浓盐水里会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也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3、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是9N,放在水中后测得的重力是3N,它受到的浮力是()。

4、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5、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的容易沉,()的容易浮。

6、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是()的。

7、将一块泡沫塑料块按入水中,刚松手时,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重力,泡沫塑料块会()。最后,泡沫塑料块会(),这个时候,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重力。

8、空瓶子在水面上会(),往空瓶里一次次地加水,小瓶子会慢慢地(),这个实验说明()

二、选择题

1、静止沉在水底的物体,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大于重力 B.浮力等于重力 C.浮力小于重力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是就会下沉。A.等于 B.大于 C.小于

3、()的物体容易浮。

A.体积小重量大 B.体积大重量大 C.体积大重量小 D.体积小重量小

4、一个物体静止地浮在水面,测得它受到的重力为8N,用5N的力将在压入水中后仍然使它静止不动,这时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A.8N B.5N C.3N D.13N

5、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的关系,应选择的实验材料是()。A.一组大小、重量都不同的材料 B.一组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材料 C.一组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 D. 一组大小、重量都相同的材料

6、钢铁造的大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A.钢铁的重量 B.水的浓度 C.钢铁的形状和体积

7、下列方法中,能使盐水中浮起的马铃薯下沉的方法是()。A.加盐 B.加清水 C.将马铃薯与泡沫塑料块绑在一起

8、一个物体放在甲水槽上浮,放在乙水槽下沉,正确的解释是()。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 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食用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C. 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9、同样轻重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

A.体积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B. 体积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 C.体积大小都一样

10、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甲船最多能载15颗弹珠,乙船最多能载10颗弹珠,说明()

A.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大 B. 乙船比甲船排开的水量大 C. 两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1、如下图,物体静止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重力A.等于 B.大于 C.小于

三、判断题

1、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3、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5、把大小不同的石头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6、由同一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它的轻重有关,轻一点的会浮,重一点的会沉。()

7、在测量水的浮力时,不应该将测力计浸在水中。以免损坏测力计。()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观察大树可以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测量、用放大镜等。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等 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等 7、大树和小草的比较 大树的特点:高大、木质茎、寿命长;小草的特点:矮小、草质茎、寿命短 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①有根、茎、叶,②有生命,③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④会繁殖,⑤会死亡。 8、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9、叶子的结构分两部分:(叶片和叶柄),其中叶片上长有(叶脉)。 10、新鲜的叶和落叶比较 新鲜的叶的特点:有生命,软,有弹性。落叶的特点:无生命,没有弹性,易碎 11、在观察叶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12、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3、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4、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15、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等) 常见的陆生植物有:(狗尾草、车前草、三叶草、桃树、梨树等)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②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③都会 生长发育,④都会繁殖后代,⑤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最新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2.地壳越往深处,温度——,压力——。 3.岩浆像烧熔了的————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岩浆不断——过程中,遇到——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形成火山。 4.卵石的形状像——,表面——。 5.岩石由——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 6.——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化石。 7.底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8.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 9.地震波能够向——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 10.科学家利用——、——等提供i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索。 11.用手挤压毛巾和弯折木棍的地震成因模拟试验中,木棍和毛巾都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手用力弯折木棍、挤压毛巾相当于————-。 12.——作用使岩石崩解,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在河水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和石头间的相互——,棱角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卵石。 13.煤、石油和——属于矿产,铁、铜属于——矿产,石英、——属于——矿产。 14.煤是远古时期的——形成的。 15.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 16.在江河的——游会有很多卵石。 17.为了保和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 二.选择题: 1.世界上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①火山②水灾③地震 2.到目前为止,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 ①岩石分析法②地震波研究③电波测试 3.在“做一块卵石”的实验中,哪种材料是不需要的()。 ①水②有盖的大口玻璃瓶③页岩④木棒 4.下列物体中不是矿物的是()。 ①制造铅笔芯用的石墨②食盐③水 5.属于地质作用改变地表的是()。 ①岩浆活动②毁林开荒③开山修路 6.构成地幔的主要物质是()。 ①硅、铁、镁②岩浆、岩石③煤、石油 ④铁、镍 7.在模拟火山成因的材料中,相当于岩浆的是()。 ①毛巾②木棍③番茄酱④土豆泥 8.形成卵石的主要因素是()。 ①空气②水③温度④生物 9.下列哪项对地表的影响不是自然因素?() ①地震②火山喷发③修路架桥④板块挤压

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20分) 1、动物生存学要的条件是:、、、等。 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___。 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_____。 5、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 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三、选择题:(15分) 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2、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四,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5分)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第一单元科学资料

第一单元巧妙地力 一、填空:1 早期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肢体)来完成一些费力费时的劳动。在长期实践中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整个(地球)抬起来,不过阿基米德不仅需要一个(支点),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棍子)。 4 、试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一根撬棍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杠杆)。 5 、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成(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天平的规格长标出(称量)和(称感)两个特征,称量表示(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称感表示(天平称量的最小质量)。即天平的(精度)。天平使用前一定要(旋转调节螺丝),是指针指向0.使用天平时,砝码应放在(右盘),物体放在(左盘)。夹取砝码应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 6 、像汽车方向盘那样,有一个(圆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我们称之为(轮轴)。 7、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滑轮。8、可以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像旗杆上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10、齿轮属于(传动机械),齿轮传动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在传递的过程中传动机械还可以改变(运动的速度或改变运动的方向)。 11、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缺点是(不省力)。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滑轮组合理利用了动滑轮定滑轮两种滑轮的优点。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12、利用(斜坡)将重物升高,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提升重物的简单方法,这个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即(斜面)。 14、当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15、大部分机器都是(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的。 16、人们根据需要对机械进行组合,发明了各种复杂的机械,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械),这些机械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优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7、自行车是一种设计合理,使用广泛的的机器,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代步机器。因此,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 18、人们把杠杆变成(汽车方向盘上的轮子),工作起来(既省力又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当轮带轴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省力,当轴带轮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省距离。 20、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因此厂将动滑轮与动滑轮同时使用组成滑轮组使用。21、拧水龙头的把手开关时,左右用力,水管活塞却上下运动,开关改变了(用力的方向),开关把手越长越(省力),说明它改变了(力 的大小)。22、科学实验不仅能验证我们的假设,而且还能使我们获得新知识。23、说一说 电动玩具车的组成情况:开关是控制部分;轮子是工作部分;齿轮箱是传动部分;电动机是动力部分 二 /问答。1、能用几种方法拔出木板上的图钉?答:用手拔,用磁铁吸,用贴片撬。 1、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有什么区别?使用机械省时省力,可以改变运动速度和运动反方 向,提高工作效率。 3、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下面任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小小科学家

1.小小科学家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的开端。 本课是对于科学本体的认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科学这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材以“小小科学家”为题,从“科学家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科学家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已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做科学,激励学生从小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从认识科学入手去获得什么是科学的初步感知;通过像科学家一样做滚小球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有所发现,从而让学生觉得科学并不那么神秘,我们就是在做小小科学家的事情。最后通知阅读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还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同时隐含有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本质论的思想。 本节课的滚小球实验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做的第一次对比实验,实验前教师先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实验时做好示范,变量的控制由教师掌握,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提醒学生实验后收拾好材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第一节课开始。 【教学目标】 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4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 通过滚小球实验,知道小球怎样滚得远,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都有三个点: (1)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2)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3)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2.杠杆的特点: (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费力。(如:钓鱼竿、火钳等)。(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如:跷跷板、天平等)。 3.轮轴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4.滑轮边缘有槽,能绕上绳线,并能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5.固定在重物附近,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7、斜面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 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填空(23分) 1. 叫做_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扳手、_方向盘、水龙头、钥匙。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它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4.(盘山公路)、(滑梯)、(楼梯)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轮轴的原理,刹车运用了杠杆的原理。 6.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动力作用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作用点)。 7.自行车的综合运用了(轮轴)(杠杆)(斜面)等机械原理。 8.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9.滑轮组由(定滑轮)、(动滑轮)(绳子)等几部分组成。 10.我们学到的简单机械有( 杠杆)、(轮轴)、(滑轮)、(斜面)。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过程叫()。 2、我们知道水是一种(),没有固定的(),但有一定的()。 3、当气温下降到(),水就结成了冰。 4、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和()。 5、()、()、()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6、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人每天都要()。 7、实验证明,通过()、()、加水、捣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8、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与()。 二、选择题。 1、苹果汁是()。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2、()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A.量筒 B.滴管 C.烧杯 3、人体正常的温度是()℃左右。 A.35 B.37 C.39 4、在我们体内,占体重大半的是(),我们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它。 A.蛋白质 B.水 C.维生素 5、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会流动,水蒸气不会流动 B.水和水蒸气都是透明的 C.水和水蒸气都是白色的

6、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的相同点是()。 A.都能看到“白烟” B.水温都需要达到100℃ C.都是水变成了水蒸气的过程 7、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向冰块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 A.增加水的温度 B.使冰快速融化 C.加快结冰速度 8、冰块会融化成水的原因是()。 A.冰块的温度升到0℃以上了 B.冰块比较小 C.冰块的温度下降了 9、相同条件下,食盐与小苏打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量相比()。 A.食盐多 B.小苏打多 C.两者一样多 10、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只能改变()。 A.食盐多少 B.水温高低 C.水量多少 11、不能加快小苏打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是()。 A.加热 B.搅拌 C.降低水温 12、我们用加热的方法来分离食盐和水,分离后水()。 A.渗到容器中了 B.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 C.都有可能,不能确定 13、用橡皮泥捏小动物时,比较橡皮泥前后发生的变化,会发现 ()改变了。 A.形状 B.气味 C.颜色 14、关于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会热胀冷缩 B.只有液体会热胀冷缩 C.大多数物质都会热胀冷缩 15、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1.1-1.3科学入门讲义(含答案)

1.1-1.3科学入门讲义 【学习内容】 1.知道什么是科学; 2.学会利用探究和实验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 3.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知道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5.注意实验室安全 6.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 7.科学观察.实验与实验结果记录和整理。 【预习内容】 1.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答案】C 2.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 【答案】C 3.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答案】D 4.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常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池塘中的气泡离水面越近,气泡的体积越大 B.把鸡蛋投入水中,是竖躺在水中,且有气室的一端朝上 C.不小心把鸡蛋掉进装有醋的盆子里,鸡蛋表面会有气泡产生 D.生鸡蛋和熟鸡蛋用相同的力进行旋转,生鸡蛋转的时间长些

【答案】D 5.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B.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蒸汽机 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答案】A 【知识详情】 知识点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奇妙的大自然现象 1.不明飞行物(UFO):是宇宙中的一种神秘现象;是出现在天空或地面附近会移动的光或物体;有各种形态,如碟子.雪茄,呈球形.环形或椭圆形等100多种,有的快速地移动或盘旋,移动时悄然无声.飘忽不定或轰鸣异常。 2.壮观的火山岛 壮观的火山岛: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美丽的含羞草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我看到了什么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二、校园的树木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三、大树和小草 5、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6、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7、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8、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9、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四、水生植物 10、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能够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1、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12、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13、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4、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绝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五、植物的叶 15、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6、叶的结构: 1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面有叶脉。 18、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很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9、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0、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1、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22、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七、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3、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24、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5、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6、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7、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8、植物的相同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都能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练习题 一、填空 1、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三部分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6部分组成。 3、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4、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树干有,有的树皮,有的,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树是植物,草是植物。 6、观察大树用到了、、、等工具。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等。 9、植物的叶一般有和组成,叶片上有。 10、叶是有的。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1、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能够分为和。 12、我们常用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13、我们能够用各种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 14、陆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和营养;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和营养;生长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有着共同的生长需要。 15、我知道的木本植物有:、、、;我知道的草本植物有:、、、

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教科版

第一单元易错环节归类训练 一、基础达标练 1.判一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 (2) ( ) 2.连一连,将蔬菜与相似的形状连起来。 3.判一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2) ( ) 二、能力提升练 4.选一选。

(1)下面( )不会流动。 A. 玻璃 B. 空气 C. 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3)水是( ),空气是( )。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5.判一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 (2) ( ) 6.选一选。 (1)如图所示,盐放入水中后( )。 A. 融化了 B. 消失了 C. 溶解了(2)如图所示,搅拌( )。

A. 能使小石块溶解 B. 能加快盐的溶解 C. 能减慢红糖的溶解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达标练 1.【答案】(1)× (2)√ 【解析】【解答】(1)西瓜是球形的,不是方形的。(2)玻璃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透明。 2.【答案】 【解析】【解答】 3.【答案】(1)× (2)× 【解析】【解答】(1)空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2)水虽然和空气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但是水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与空气有区别。 二、能力提升练 4.【答案】(1)A (2)C (3)BC 【解析】【解答】(1)液体和气体都能流动,玻璃是固体,固体不能流动。(2)空气是无色、无味的。(3)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 5.【答案】(1)√ (2)√ 【解析】【解答】(1)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非常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2)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6.【答案】(1)C

七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3. 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鳍的活动有关外,还与鳔的大小有关,鳔的大小在不同水层中会 发生变化,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 4.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使人类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能力逐渐提高。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5. 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6.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知识是 通过实验和观察,并通过认真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 7. 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 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8. 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使用各 种一起,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9.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0. 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用“m”表示,测量工具为刻度尺。[长度表示一个物体到另 一个物体的距离] 11.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cubicmeter),用“m3”表示,测量工具不一。[体积(volume) 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12. 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半用量筒或量杯。 13. 适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尺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 须平放在桌面上。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型。读数时,实现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4.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测量工具为温度计。[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 温度] 15. 液体温度计是由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原理制成的。 16.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冰点),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沸点)。 17.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ilogram),用“kg”表示,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工具为天平。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8.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物体的质量都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9. 砝码、镊子及砝码盒 20. 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调平—称量—整理 21. 时间的常用单位是秒(second),常用仪器为钟、表。 22. 时间间隔是一段时间,描述事件发展持续的长短。而时刻是具体的某一时间,描述事件 发生的前后次序。 23.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总结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两边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两边较薄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可以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放大镜的倍数(越高),视野(越小)。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蝗虫的触角是(丝状)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8、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 9、晶体的形状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0、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1、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3、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 ),具有(放大)的作用。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3、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蓝)(绿))组成的。 4、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300)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W)倍。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碱)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7、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很多(小眼睛)组成。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 1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V ) 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X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X) 4、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V) 5、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X)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V) 7、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X) 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V) 9、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V) 10、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V)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1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X) 1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X) 1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X) 15、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V) 1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V)

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 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在观察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眼看)(耳听)(鼻闻)(嘴尝)(手摸)(心想)等。 3、(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 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4、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答:(1)观察要有序;(2)要先整体后部分;(3)要充分运用多种感官;(4)还可以运用放大镜、皮尺等观察和测量工具; (5)带着目的去观察。 5、观察的顺序是(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 6、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7、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 组成。 8、树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1)它们都长在泥土里,(2)都需要阳光、水、空气、营养,(3)都有树干、树冠,(4)都有木质的干,(5)一般是多年生的。 9、树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同,(5)叶片不一样。 10、观察一棵大树,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1)画简图;(2)测量树干粗细;(3)闻叶的气味; (4)看果实;(5)拓印树皮;(6)捡拾果实和树叶。 11、怎样拓印树皮的图案? 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12、树的观察记录:书上7页。 13、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 14、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15、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16、举例:常见的小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17、用简图画出狗尾草。 1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①长在土壤里,②需要阳光、水分,③有根、茎、叶, ④有的会开花结果,⑤有种子。 不同点: 大树:①植株高大,②茎粗、很硬,③多年生寿命长,④是木本植物。 19、举例: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 2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它的秘密在哪里呢? 答: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21、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相同点:(1)、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 空气,(2)、有根、茎、叶,(3)、都会繁殖后代。 22、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有哪些? 相同点: ①生长在水中,②有根、茎、叶;③会繁殖后代,④会死亡;⑤ 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和空气等。 不同点: 水葫芦:①茎、叶浮在水面上。②茎粗短。③叶柄膨大,有气囊。金鱼藻:①茎、叶沉入水中。②茎细长。③疏生短枝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能看到平时用眼睛看不到的细节. 2.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凸度有关.镜面凸度大.放大倍数 大,镜面凸度小,放大倍数小.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获得的信息越多,视野变小. 4.球形透明的物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5.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 6.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 7.不同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是不同的。 8.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9.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10.蝴蝶的翅膀上布满扁平的细毛。 11.自然界中许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12.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13.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以看见,有的晶体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看见。 14.列文虎克是荷兰人,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三百倍的显微镜。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小世 界,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16.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了200万倍。 17.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18.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9.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0.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1.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2.池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 23.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食品。 24.伤寒、鼠疫、霍乱、肺结核等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有关。 26.酵母菌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27.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殘体。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可以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通常情况下,一天里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顶端相平,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9.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还要在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天气预报中的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如果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通常和晴好天气联系在一起。但是积云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不会下雨。 23.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科学 第一单元测试

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 一、填空(18分) 1、___________的植物使大自然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2、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______,用________呼吸,用_______游泳。 3、根据植物茎的特点可以分为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 4、百日咳是由于感染_________而引起的。 5、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________万种。 6、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中,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各种花草、树木等______ 和各种虫、鱼、鸟、兽等________以外,还有一些极其_________、结构_________的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例如________和________。 7、_________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_________,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8、食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判断对错(15分) 1、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2、爬山虎也属于木本植物。() 3、我们可以把森林中采来的所有蘑菇都制成食品。() 4、家用刀、案板、放生熟食品,这样也可以。() 5、无脊椎动物比脊椎动物多。() 6、消毒最好用高温的办法,因为这种方法没有负面影响。() 7、企鹅、鸵鸟都不会飞,所以它们不属于鸟类。() 8、专题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新技术”时要进行实地考察。() 9、有的细菌和病毒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细菌和病毒用肉眼看不到。() 10、我们人类的活动会破坏生物资源,使有些物种正在频临灭绝。() 11、不论它生活在陆地、海洋,还是飞翔在空中,只要具有毛、胎生、哺乳这三个特点, 他就是哺乳动物。() 12、细菌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13、2002年在我国爆发的,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生活的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由 病毒引起的。() 14、在冷、凉、干燥的条件下,物体一般不会发霉。() 15、我们人类的活动会破坏生物资源,使有些物种正在频临灭绝。() 三、选择 1、银耳是() A.动物 B.植物 C.真菌 D.细菌 2、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着爬,是()的特征。 A.昆虫类 B.两栖动物 C.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 3、下列植物中,属于食虫植物的是() A.猪笼草 B.金灯藤 C.爬山虎 D.含羞草 4、世界上动植物种类相比() A.动物比植物多 B.植物比动物多 C.基本相等 5、制作酸奶利用的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6、我国的活化石植物是() A.银杉 B.水杉 C.红松 D.银杏

科学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电 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填空题。 (1)1879年()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2)()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和()。 (3)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电荷和()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由()、()、()、电器元件等连接而组成电流通路。 二.简答。 6.要想使电荷流动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课本第4页) 7.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什么情况物体会带电?(课本第3页)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一、填空。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提供,如()、()等。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V,干电池的一端标有“+”代表()极、另一端标有“-”代表()极。 3.()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另一端是()。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这时,电池和电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用家里或学校的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5.废旧的干电池会对环境造成(),用过后不要乱丢。 第三课简单的电路 1. 开关的作用是();电池夹的作用是();小灯座的作用是()。 第四课电路出故障了 一、填空题。 1.电路出现故障一般是由于()、()、()、()和()等地方出现故障。 2.在检测电路故障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来检测。

二、简答题。 3.怎样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第五课导体和绝缘体 一、填空题。 1.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比如()、()等。 2.()叫绝缘体。比如()、()等。 二、简答题。 3.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注意安全用电。 第七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一、填空 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V,所以小灯泡会()。 2、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V,所以小灯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