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程改革

您现在的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杂志 >> 投稿专区 >> 作者原创 >> 文章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研究的历程与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研究的历程与观点

- 作者:李寒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9 更新时间:2008-9-4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研究不断深入。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研究成果的回顾,总结了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课程研究的问题与观点。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学政治课程研究历程研究观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对中学政治课程的研究在逐步深入。课程的实践是在课程理论指导下发展的,同时课程研究又是在课程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的。本文在考察中学政治课程三十年研究历程基础上,综述中学政治课程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中学政治课程实践有借鉴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

鉴于中学政治课程发展较强的政策性质,我们对中学政治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的分期采取制度取向,即以关于政治课程教育文件的颁布施行为划分研究阶段的依据,同时努力遵循中学政治学科固有的发展脉络,尝试理清关于中学政治课程研究发展的线索。

(一)研究的起步阶段(1978~1993年)

“文革”结束之后,课程进入一个从以往非制度化的课程状态转向制度化的课程状态、不断排除思维定势、习惯势力干扰、不断探索和逐步适应的建立正常的教育秩序的时期。[1]因而课程计划的制定与教材的编写成为当时十分迫切的问题。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设立了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开展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研究活动,这标志着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研究开始了探索的时期。1986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中学政治课程开始了在恢复基础上的新一轮改革。这一时期的研究仍然受苏联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沿用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法”一整套专门概念及其理论,使研究局限在教学法研究领域。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恢复,研究主要是以回顾和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学政治课程设置与发展的经验与

教训为主,围绕恢复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了课程实践中存在和出现的理论问题,基本上属于课程研究的探索时期。八十年代中期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是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的决定》为标志的,这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也开始进入整体思考的时期,自此思想政治课程的研究也加快了步伐。

(二)研究的发展阶段(1994以后)

1995年12月31日,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于是关于政治教材的编制与设计如何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和学生三因素的客观要求,如何正确处理和摆正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怎样正确认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制约因素,如何处理思想政治课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被研究者提上了议事日程。1996年4月的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代替了原来的教学大纲,研究关注的重点开始兼顾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由重视知识掌握转向思想政治基本素质的提高。2003年5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颁布,成为中学政治课程改革中注重公民教育转向的一个重要尝试,中学政治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这一阶段,对政治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理论的探讨也向纵深发展,开始结合课程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政治学科的建设进行理性的探讨,使研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表现为:开始摆脱旧的课程思想,运用课程理论概念和术语如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术语;出版了一些有指导性的思想政治学科研究专著, 发表了一些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等。目前,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研究尚有待于深化,课程改革中的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这既是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需要,也是研究者应有的自觉意识,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探究的动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研究

课程发展研究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是课程决定因素之间的互动和协商的结果,目的是通过对课程历史的考察,发现课程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性趋势,提出课程发展的构想。

对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的研究,有学者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探讨了课程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原因及课程发展的方向,认为应“改变传统的设置模式,向课程设置的综合化、乡土化、多样化、个性化模式发展,以构筑现代化德育课程。”[2]也有学者从德育历史走向的角度研究了课程的发展,指出:中国德育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德育政治化倾向,实现德育观念的本体回归——一种与转型期社会生活相适应、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协调的新德育理念正在逐渐形成。[3]还有学者从学科建设的科学化与专业化的角度探讨了课程建设的历史,指出了以“突出政治”指导学科建设的弊端,认为课程改革的思路应以促成学科知识内部联系的理性化和最优化为基础,并从学科构成的方法论角度研究了课程改革问题。[4]很多学者也从阶段划分的方法论角度,探索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学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主要观点有:两阶段说,

如1977-1986年恢复阶段、1986年以后改革阶段;[5]1977-1981年重建、规范阶段、1981-1997年调整阶段等;[6]三阶段说,如1977一1978年的恢复阶段、1979一1984年的改革阶段、1985一1989年为改革取得效果阶段[7]等。四阶段说,如1977-1986年重新确立地位阶段、1986-1992年建立制度、探索规范阶段、1992年以后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阶段、1999年-今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阶段[8]。

(二)中学政治课程性质与功能研究

文革后到八十年代初,有观点认为,中学政治课是智育与德育的综合,其主导倾向是德育“边缘课”。[9]九十年代以来,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政治课是全日制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有人认为政治课是一门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是对学生较系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的德育性质的课程。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着政治、德育、智育教育的功能。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无论是在“国家对学校同套整体结构的框定上”、“学校在对不同课程的差异性安排上”,还是在“任课教师在学校组织内的地位上”,[10]政治课的现实地位与功能都不容乐观。对此,许多研究者都从学科自身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努力克服和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11]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确认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的前提,课程性质与功能又成为研究的焦点。

“这是一门什么课程”似乎成为课程研究中永远的话题。政治课程的名称演绎着从“政治课”到“思想政治课”再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变化。但无论怎样,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不争的经验是,惟有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与功能,才能确认课程设置的意义和价值,认同课程变动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常态性,并由此对课程整合的方法论基础进行实质性的探讨。把握政治课程的性质与功能,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从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中把握课程形态的特点,如宗教课、社会科、公民课;二是从课程沿革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内容目标的变迁,如文革以后课程有五次大变动。还需要关注两个系统,一是在课程的整体系统中把握;二是在德育工作的系统中把握。既要避免政治课程“学科化”,又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

(三)中学政治课程自身建设问题研究

进入21世纪,中学政治课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课程自身建设研究继承以往研究成果成为跨世纪中学政治课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的编制与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的研究等。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前提。课程目标的确定引导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程改革的可接受程度和成败。研究中主要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课程目标的定位,二是课程目标的实现。目前,研究者已由对政治课程教育目的的研究深入到如何将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的具体研究,并逐步关注课程目标中人的发展方向以及课程目标的陈述方式。

对于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前提下确定每个学段课程的基础知识;二是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与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是如何认识与处理课程与课程内容变动不居的问题。研究的焦点基本围绕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而进行的,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12]研究的关键不在于课程内容的变更与发展,而在于如何为课程发展建立稳定的理论基础,正如陈桂生先生指出的,频繁的变动“证明我们对现时代的‘德育’与‘德育课程’,并无一定之规,而一定之规少不了专业理论的支撑。” [13]

中学政治教材的编制与建设研究是随着课程改革发展而出现的新视域。有学者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来教材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提出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关于教法改革应与教材改革同步的问题;关于提高教材质量同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审查和管理的关系问题等。[14]朱明光先生认为教材建设的关键在于教材观念的更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教材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学生学会学习;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材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

[15]

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必须满足逻辑认知与直觉、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书本学习与社会知识相结合的要求。有学者认为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必须满足逻辑认知与直觉、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书本学习与社会相结合的要求。因而自主学习、活动体验、对话讨论、合作探究是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为此应提倡学导式、合作探讨式、体验式、案例、情境陶冶、活动、整合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学者们还吸收和利用了国外在德育教育方法研究中的研究成果,不断探索出符合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推动了中学政治课程的改革。

对于中学政治课程评价的理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在评价功能上要侧重学生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有专家从目标模式和CIPP模式角度,具体研究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研究逐渐成为探讨的热点。从实验区新课程实施以来,政治学科考试也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对教学起到了一定促进与调节作用。但是以终结性的分数评价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服务于选拔的功利考试不利于中学政治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课程评价改革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突破瓶颈是一个关系到课程改革全系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德育课程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0).

[2]赵振寰.构建中学现代化的德育课程—论德育课程设置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

法,2001,(12).

[3]黄书光.变革与反思:共和国德育的历史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1).

[4]朱明光,蓝维等著.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12,11.

[5]赵爱华等.政治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56.

[6]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8.

[7]张同印.反思历史总结经验_开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局面—40年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

[8]吕同舟.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有关情况介绍[R].基础教育司德育与校外教育处.2006,7.

[9]张世定.试论中学政治课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80,(2).

[10]吴康宁.课程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27-328.

[11]韩震.改善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

[1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91.

[13]陈桂生.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德育课程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0).

[14]杨启楠.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演进[C].课程教材研究15年.课程教材研究所,1998,(141).

[15]朱明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施[C].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地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省份及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体系和课程资源体系,努力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构建河北特色课程体系。结合河北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落实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开阔国际视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提高课程行政管理能力。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下,构建我省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四)努力实现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数学科目的变化最大,刚刚实施的时候出现了老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后来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这种局面渐渐的没有了,推开教室的门走进课堂,发现数学课上少了示范课、研讨课、交流课、合格课的浮躁与繁杂,大部分老师正在尝试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程度的速度与新课标接轨,同时许多老师积累宝贵的经验。 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尽管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最终的回归点是最好的那张试卷,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说,一些先进的理念还过于抽象和概括,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和误区。 今天我将就如何立足教材,把握流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等内容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翻开我们的教材,大家会发现无论是第几学段,教材在很大篇幅上是图画,编者为什么设计这么多图画呢?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课改体系所必须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尽管学生个体中存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如果单纯从学生个体诱发仍然比较困难。 第一学段的学生认识事物正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表现最

突出的阶段,也就是由实物向具体的数的概念抽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讲授一节课时一定要从图画开始,让学生在图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已经看明白的数学信息来学进一步学习数学。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直接培训孩子们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直接提出在这幅图画中你看懂了哪些数学信息?这是非常好的做法,也是我们数学课上所缺少的东西,只有长期培养了学生的这种认识数学信息的能力,学生们才会遇见任何问题都会处理,然后在探索的基础上看能够学会多少,千万不要一切都代替。 老师讲例题的做法,就像压题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先放开手脚让学生学,再在学生学的基础进行点拨和引导。 当孩子们找到了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学会采集归纳,尽量往本节课所设计的目标上靠,在学生发现不了的情况下,教师才点拨和引导。 一定要先点拨,点拨达不到要求时再引导。 这两个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点拨的程度要轻一些,原本的意思是指点;而引导的的程度是比较重的,原本的意思是带领或带着某人向前进,大家看,程度是一样吗?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运用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无论是点拨还是引导,在学生对数学信息已经彻底弄明白后,就应该进入自主探究阶段,所谓自主就是自己作主,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根据已有的不同方法去学;而探究则是探索研究的意思,这也是有一个层次问题,先自主后探究,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合作的过程,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小学校本德育课程教学案例

小学校本德育课程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头市场。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 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 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 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 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 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 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 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 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 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 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 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用??这些都 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德育的资料来源,为我校该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

中学课改培训计划

中学课改培训计划 中学课改培训计划 下半年工作计划 课改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本期我镇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依据《罗田县基础教育课改工作计划》,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继续深入学习和验证验证《课标》和教材,积极撰写经验论文;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和改革适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学校将课改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认真组织教师深化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将课改管理作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管理模式,不断深化课改工作。本学期,我校课改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xx“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市、县的工作要求,增强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创县级示范学校而不懈努力。1、让教师和学生人人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个个得到尽可能多的关爱。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校本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增强教师教育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4、学习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和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实施新的评价方法。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它对于从根本上确立广大教师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改

2020年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工作总结

本次学习从7月25日至8月7日,其中7月26、27两天是参加《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7月28至8月6日是参加《教育部xx 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专家团队答疑工作》。下面我详细汇报一下。 在《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的收获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总结“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数学阅读理解、作业评价、数学本质。”新课程的主持人刘坚、王尚志、张饴慈、张思明等都做了报告;6个先进学校的代表做了发言。共有大约15名专家、老师出席活动,还有数学通讯、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杂志媒体参加。虽然新课改没有实质性与根本性的突破,但是已经有很多学校抓住机遇、走在前面,而且教育部门对此次新课改决心很大、极为坚决,不积极推进新课改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教育部xx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的1天中,主要是以课程专家的身份每天批改作业、上午学术报告、穿插小组座谈研讨、晚上学术沙龙等活动。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概括“把数学教的更简单。”“把数学的本质教给学生。“‘问题’对数学课堂太重要了。“‘图对于数学太重要了。”“学会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阅读’的培养。”“三维生态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观察。”“教学活动经验。”“区域教研。”“作业评价---学生批作业。”“双向数学建模”“数学阅读理解”。。。。。。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大都是水平很高的特级、高级教师,他们的理念先进,大多有突出的教学成果,他们所在的学校也都有新课改先进的经验。相比之下,我的水平就很有限了。 新课改还没有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突破,可是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全国取得成果的学校已经很多,他们已经成为领先者,因此我只能在下面听他们的老师讲座。与我同去的青岛二中的朱军老师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学校的关注,因为他们青岛二中在课改方面的地位是“北有青岛二中,南有深圳中学。”本来自己带了一些教学上的东西,可是听完人家的报告后就不敢拿出来了,也没有机会拿出来。我在高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可是大家谈的都是教育教学,高考根本没有成为研究对象!我在教学方面有些东西,听完别人的报告后觉得很不成熟也没有敢拿出来。不过,在最后一次研讨时,我利用讨论高考题好坏的机会做了一个主题发言,算是对学校有一点交代吧。 下面是是一些个人思考。 一,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1,为甚麽不是数学教学呢?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教育。新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老师不只是教数学,他也是老师也要育人!为甚麽我们老师抓学生越来越近、成绩越来越高,可是师生感情越来越淡呢?这一点我并没有好的想法与做法,但是我们要高度重视此事! 2,我们为甚麽没有名师、名师工作室呢?我们拥有“打不垮的数学老师”可是却没有有特色教学经验与成果,我们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却得不到全国先进学校的认可,我们有各种形式的个人教学与集体备课却形不成一种统一的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_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_鲁洁

第23卷第3期Vol.23,No.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5年9月 Sept.2005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 ———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鲁 洁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 摘 要: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它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它存在的基本形态,“人应当如何生活?”是道德的基本提问。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建构有道德的生活。二、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新课程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们不断丰富、提升、反思他们的生活经验的过程。德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经验课程。三、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进行学习,课程中的互动表现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学习者与教材等的对话,学习者自我经验的反思。 关键词:道德存在;形态知识;道德生活;道德唯知识论;生活经验论;单向认知;多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5560(2005)03-0017-08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被列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程。新的小学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已初具改革成效,改革的方向可以得到初步的肯定。现在我就新课程在道德观、课程观、学习观等方面所发生的变革,作如下汇报。 一、道德观: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 回顾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特点:这是一种知识道德。它存在于一种体系化的道德知识(理论)之中。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这种观念在西方是源远流长的,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道德即规范性知识,都是把道德看成是一种知识。在当今这个科学主义的时代中,用一种科学知识的语言去解释世界上的一切对象和事物,并且认为只有经过这种科学知识解释过的现象与事物才是真实的、客观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这是现今这个时代的思维定势,或可称之为一种“意识形态”。“道德”同样也处于这种思维定势和意识形态的控制之 收稿日期:2005-06 作者简介:鲁洁(1930— ),女,四川阆中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是作者在2005年田加炳教育基金会“21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研讨会上的讲话。作者所在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七五中学也由课程改革的试点年级进入全面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改革给本xxx学校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改刻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路子,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

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本课程内容 学校目前安排如下内容作为校本课程: 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通俗歌曲 2、体育:篮球技能训练校园健美操 3、美术:版画装饰画 四、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

青海省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7月15日电(记者骆晓飞高原张建新)近年来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把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重视德育工作,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营造和谐文明校园氛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 2008年底,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43所(技工学校除外),招生33560人,在校生67917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及在校生的比例分别为46.36%和38.58%,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6%以上,2008年达到98%,职业教育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 二、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青海省一直将德育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4门必修课程,积极推进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德育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加强了师资培训和教学督导工作,确保了德育课教学质量。 依靠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习惯。 加强对学生文明上网的教育引导工作,同时各地、各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坚决取缔学校周边的各种非法经营活动,坚决打击各类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及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违法行为,努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争取公安、司法机关的支持与配合,切实增强学生学法、守法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积极开展评优活动,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2006年至2008年底青海省共表彰358名“三好学生”,282名优秀学生干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青海省涌现出了以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藏族学生索南东智火海救人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成为全省职教师生学习的榜样。 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为开展德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将职业学生敬岗爱业的教育放在首位,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积极开展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等职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romot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Middle School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窦兴民、聂炳法、段连学成员:曹林、丛临香、马玉明、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 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

某学校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有效教案深化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乐东思源实验学校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点,努力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永恒的主题。 为落实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的建设目标,有效地发挥样本校在推进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排头兵作用,乐东思源实验学校认真学习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文件精神,合理安排,规范程序,强化落实。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归纳总结、边研究,力求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推进这项改革。回首一年多来的课改实验,既有山重水复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的惊喜。现将我们的一些尝试和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个归纳总结,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实验背景 乐东思源实验学校是县委、县政府实施省委、省政府“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全日制寄宿制公办

学校。2008年7月15日动工兴建,2009年9月1日正式招生开学。将原县民族小学、永明小学和县二中三校撤并整合于思源学校,并迁移接收了20多所边远学校的民族中、小学生千余人。学校现有39个教案班,1800多个学位,学生来源于全县二十余所撤并学校或教案点,教师也是由撤并学校及招聘的特岗本科生整合而来。因此课改在本校无基础可言。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技术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到示范和样本作用,开展样本校建设十分必要。 二、工作任务 (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围绕“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让家长分享孩子的进步”的办学理念和“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三风纯正、特色鲜明、质量可信、人民满意”的总体目标定位,有序开展样本校建设。 (二)、积极开展教育教案改革,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案方式、教案方法和教育教案经管制度,鼓励教师教育创新,注重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精选.)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 (试行) 我校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二是实验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学校定位;三是九年一贯制办学体系的需求;四是生源区域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特点。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为指导,根据德育论、德性论、系统论基本原理,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对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进行系统化研究,确立并实施学校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工作原则 1、充分认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循序提升,课程、教师、学校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三块基石。 2、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引导者”,是“身教者”,负有作为学生榜样的责任。教师要有道德教育意识和不断提高道德教育能力,要做高尚德行的践行者。 3、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从儿童和少年的生活出发,要实施体验德育,不要任意拔高德育目标,不要把目标当成起点。 4、学科教学与德育专业课程具有同样重要的德育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存在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还体现在学科教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等。 5、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探索,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包含所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部分为纬,以低年段(小学1——3年级)、中年段(小学4——6年级)、高年段(7——8年级)三个学段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工作课程体系。 (一)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目标体系 1、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中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中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学期,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按计划顺利实施,我们不仅组织了多次课题组织活动,多次请省课题组的专家王永等到校听课,为我们答疑解惑,在11月份时开展了1次学术交流活动。课改组的老师们共开了23节公开课。通过学习、开课、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我们更深入领会课改精神,进一步理解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下面我分三方面总结我校课改组的工作情况。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 我校的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的老师都能在学校的大课题下定出自己的子课题。有的老师对“指导——自主学习”方式继续深入研究,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以此为基础,集思广益,博取众家之长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各个学科各有所长,各有侧重。初一:数学科在上半学期重点指导学生学。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后半学期仍然坚持不懈指导学生先学,并同时强调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语文学科把大语文观念灌输给学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

习习惯方面不断努力;英语学科重视学生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历史、生物学科在教学中不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学科产生亲近感。政治学科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两个实验班老师仍然坚定不移地走教改的路;数学科永青老师课堂的变式训练,激发学生求知欲;英语科丽仙老师已经使学生养成先学先听习惯,课堂上基本不教英语单词,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了;语文科秀兰老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我们所借鉴。在课堂教学中每位老师的风格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已普遍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本学期参与实验的各学科的老师在小组建立后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对小组长进行了适当地培训。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合作方式丰富多彩,有辨析概念性问题的合作讨论,选择解题策略的合作讨论,质疑、释疑、讨论性的合作讨论,完成竞争性作业的合作,学生学后互评互检、互考的合作,老师不断地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提出问题,大胆质疑,而且为了使小组保持合作的热情,大多数学科引进竞争机制,加分鼓励等过程性评价。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特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现阶段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但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现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臵,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

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我省起始于2006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改革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但改革并没有改变教学过度应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新课程理念还远未转化为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的自觉行动。改革不进则退。只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 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臵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

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5900字

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5900字 我校从2021年下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困惑。现在就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关情况作一些介绍、说明。 一、新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我校在2021-2021学年根据教育部新课程实验方案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规划,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就制定了《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学校课程计划》、《校本教材开发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为后来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校行政一班人对新课程的实施高度重视。学校在2021年寒假期间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到呼市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和各科的专业培训,之后相继又派出各科教师参加了全市的专业课研讨和课例分析。假期组织高一全体教师参加了网上远程培训。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2021年第一学期,组织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赴山西等课改实验区进行实地考察。2021年第一学期,学校就着手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为学校实施新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2、组织管理 为切实加强我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行,学校成立以下组织机构:

(1)、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学校新课程实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 (2)、课程实施工作小组 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教研组、政教处、办公室、团委、总务处等处室与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负责人任成员。负责教师的培训、课程的编制、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审定学校课程设置.(3)、学分认定委员会新课程实施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学业过程,并对学生在课程方面的发展水平作出评价。进行学分认定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规范性,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学分认定委员会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 学分认定基本程序:(1)监督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生出勤、检测、考试命题、监考、阅卷、评分等。(2)公示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3)认定学分并注册。 (4)建立学生学分档案。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摘要:自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德育课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德育课嬗变的特点进行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小学德育课改革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德育课;嬗变 自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小学德育课无论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编排与使用上,还是在小学德育课的教学上,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为了更清晰地把握小学德育课的演变轨迹,笔者对小学德育课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以及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等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梳理,以期发现其中的新变化。 一、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演变 1、关于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 从新课程改革前的教学大纲来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大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指导思想的立足点是着眼于德育的社会性价值,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从而导致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道德理想化色彩浓厚,而相对忽视德育的本体功能,忽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因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德育,主要是以道德知识传授、灌输与学习为主要特征。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小学德育回归生活和人性化倾向,构成了学校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如“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教育是为终身教育奠基;强调品德的培养回归生活,课程的设计立足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强调儿童是道德的主体,应把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与尊重儿童结合起来,提倡儿童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强调德育的综合性,即把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态度、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把德育同其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2、关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种分科课程。分科课程人为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不仅使学生对世界、社会和自身认识变得片面、不完整,而且使课程出现交叉与重复,增加了教学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实现课程综合化。小学思想品德课程适应这一形势,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为“品德与生活”,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为“品德与社会”,体现出综合课程的性质。 3、关于小学德育课的目标

高中中学新课程改革管理办法

高中中学新课程改革管理办法 高中新课程改革制度为了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新课程的教学行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要求,请全体教师参照执行。 一条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指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制定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管理的起始环节,是保证教学正常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教师都要制定教学计划,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规范。教学计划应由备课组研究统一制订,教学计划应在开学一周内完成,经教务处审定后实施。 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措施,不随意降低或爱扬教学要求。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又要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要充分体现为了学生的发展进行组织教学的原则,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要体现有利于学个性发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交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教学计划一般包括:教材和学情分析;在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业务学习与研究及有关活动安排;教法与学法指导;以单元或章节拟定教学进度。具体见每学期初发放的教学进度计划表 二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法;教学程序和步骤;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双边活动安排;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具和仪器使用;教后反思等。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特别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整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电子)表达形式,教案的详略程度可因教材和教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注重实效,学校提倡教师制作电子教案。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设计应在学科备课组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切合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师教学特点及风格的教学预案。倡导同级同学科教师合作备课,鼓励不同教法的实验与创新。教学设计要按课时编写,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精心预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家庭和社区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 、在学法指导上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