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一单元

七年级历史下一单元
七年级历史下一单元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1-4课)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结束分裂局面,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统一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下列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①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②开通隋朝大运河③国家出现统一安定

的局面④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南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4、唐朝诗人皮日休著名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指

的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5、隋朝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就被农民起义推翻,其主要原因是()

A、皇帝昏庸无能

B、土地兼并严重

C、外戚宦官专权

D、暴虐无道,奢侈腐化

6、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

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被现代史学家郭沫渃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发明创造,期中唐朝

时创造的新式灌溉工具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翻车

9、“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①唐太宗推行轻摇薄赋的政策,发展生产②唐太宗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减轻人民负担③唐太宗勤于政事,善于纳谏,政治比较清明④唐太宗把州、

郡、县改为州县两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现在……我失去了一面

镜子。”被唐宗喻为“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11、下列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是()

①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②任用奸臣,朝政黑暗、腐败③地方

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④北方少数民族进扰,中原无力抗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小华的哥哥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他告诉小华说中国的公务员考试是学习英国

的文官制度,但英国的文官制度又借鉴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这一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度

D、郡县制

13、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14、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的科举制度完全是骗局

B、唐朝考进士的人是年事已高的人

C、唐朝的进士科举考试比较严格

D、唐朝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现象严重

15、我国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除()

A、宋朝末年

B、明朝末年

C、元朝末年

D、清朝末年

16、“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指哪种瓷器?()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彩瓷

17、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黑陶

18、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

C、居民居住区

D、商业区

19、假如你生活在唐都长安,要买东西,应去()

A、坊

B、市

C、大明宫

D、瓦子

20、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都是对什么“河”的评价?这条河是哪一位皇帝在何时开凿的?全长多少?

(2)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认为导致“亡隋”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么认为的?

(4)阅读材料三说说开通此河有什么意义?

22、阅读这段史料:“致安之本,在于得人。”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说说唐太宗重用人才的具体表现。

(2)唐太宗的用人制度对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23、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景象?

(3)“小邑犹藏万家室”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是什么关系?

24、材料一: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贞观年间科举考试最主要的是什么科?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科举考试制度何时诞生?何时得完善?什么时候被废除?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

(5-8课)

一、单项选择题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中的“朕”是指()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朝时期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是()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3、青藏铁路开通后,小华第一次乘火车来到布达拉宫,在这里他可能看到谁的

塑像?()

A、五昭君

B、杨贵妃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

4、隋唐时素有“海东盛国”之称的是()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

5、体现南昭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是()

A、大昭寺

B、千寻塔

C、大雁塔

D、布达拉宫

6、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中国②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

对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④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

B、怀素

C、鉴真

D、空海

8、唐朝时期曾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关系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僧一行

B、玄奘

C、晁衡

D、鉴真

9、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③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

折不挠的精神④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各项符合唐朝对外政策的是()

①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长期居住②闭关锁国③不允许向外国商人征收重税

④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边贸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1、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不包括()

A、唐朝富强、繁荣、先进、有强大的吸引力

B、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

C、唐朝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D、唐朝有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

12、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建于()

A、东汉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3、隋唐时期医学有很大发展,名医辈出,他们著述丰富,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其中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14、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板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径》

D、《步辇图》

15、“直如白活,通俗易懂”形容唐朝著名诗人的诗()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白居易

16、被称为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的是()

A、西汉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17、他是一位皇帝,他又曾参与《霓裳羽衣曲》的编创,他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8、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主要原因()

A、大批宝物被窃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19、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欧洲是通过()

A、波斯商人

B、罗马商人

C、大食商人

D、新罗商人

20、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宗教画的气息越来越浓厚是在()]

A、隋唐时期

B、南朝时期

C、北朝时期

D、西汉时期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这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给予他怎样的尊称?

(3)这一民族政策有何影响?

22、“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成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的是何时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2)“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3)还有哪一件事说明唐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

23、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如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的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

(2)材料二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这首诗表明了怎样的思想?

(3)上述材料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4、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

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的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请回答:

(1)赵州桥是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他是哪个朝代?欧洲出现类似的桥比赵州桥晚了多少年?

(2)这则报道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二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9-11课)

一、单项选择题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深”,史称这一事变为()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土木之变

D、靖康之难

2、“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

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3、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辽和北宋

B、辽和西夏

C、北宋和西夏

D、南宋和金

4、小刚和爷爷到杭州西湖畔旅游,看到岳飞墓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你知道“佞臣”指谁吗?()

A、秦桧

B、赵高

C、魏忠贤

D、刘谨

5、下列哪一项搭配是错误的()

A、女真—阿骨打—金

B、契丹—阿保机—辽

C、党项—元昊—西夏

D、汉族—赵构—北宋

6、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为( )

A、大都

B、都

C、中都

D、北京

7、郭靖和杨康是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8、先灭辽,后灭北宋,与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金

B、西夏

C、蒙古

D、西辽

9、北宋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是()

A、南美的玉米

B、越南的占城稻

C、美洲的甘薯

D、西域的葡萄

1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1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的()

A、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B、北宋后期,广东地区

C、南宁前期、四川地区

D、南宋后期,广东地区

13、我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政策调整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南方贸易发达

1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魏晋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15、如果你生活在两宋时期,下列事情哪些能做到?()

①在江南地区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②品尝到花生的美味③在两个地区种

植大片棉花④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有关两宋时代服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女性服装样式变化最多

B、不同行业的人都统一着装

C、麻布仍是主要衣料

D、官服与百姓的服饰有明显的区别

17、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有()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

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来往拜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18、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形容的是哪个行业的兴旺景象()

A、旅店业

B、饮食业

C、建筑业

D、运输业

19、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在()

A、宋朝

B、元朝

C、隋朝

D、唐朝

20、瓦子在宋代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极力提倡

B、农民休闲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岳家军”的领导人是谁?后来遭谁陷害?

(2)想要“撼岳家军”的是什么军队?

(3)既然“撼岳家军难”,为何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形成对峙。请谈谈你的看法。

22、阅读下列材料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器不冀,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以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宋史·食货志》

请回答:

(1)用文中内容说明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2)推广占城稻的目的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请回答:

(1)这首诗描绘的是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当时人们称它为什么?

(2)诗描述的习俗与今天有什么区别?

三、简答题

24、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为什么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期中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①人们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③江南经济的发展④大运河的开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3、唐至元朝,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我国,与汉、蒙、畏

兀儿等族逐渐融合而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满族

B、回族

C、白族

D、彝族

4、隋朝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可以参加国家管理

B、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地主、贵族的特权

5、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进行概括,其中与历史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摇篮

B、中华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文明的衰落

6、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

①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②闭关锁国③不允许向外国人征收重税④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长期居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唐朝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

B、晁衡

C、玄奘

D、郑和

8、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②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大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象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9、鉴真与玄奘之间有许多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是僧人②都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③都是去今天的日本④都为中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项是隋朝时期出现的()

A、设计建造赵州桥

B、世界上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

C、发明地动仪

D、发明活字印刷术

11、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其中大部分洞窟开凿的时间是()

A、隋唐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两晋时期

D、东汉时期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板印刷品是()

A、《古兰经》

B、《金刚经》

C、《佛经》

D、《圣经》

13、如果生活在北宋时期,下列哪些事情可以做到()

①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②使用冰裂纹瓷器③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④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B、宋朝造船业发达

C、海外人士热衷于中国市场

D、沿海地区的人长期出海经商

1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作者是()

A、文天祥

B、岳飞

C、辛弃疾

D、陆游

16、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A、日本垢“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道士

C、阿拉伯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17、假如你是唐朝的一位建筑设计师,准备实地考察唐朝都城的建筑艺术,应该去的城市是()

A、洛阳

B、扬州

C、长安

D、余杭

18、以下对科举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新中国成立后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写的是一种农业生产工具,据此回答19-20题。

19、这种农业生产工具是()

A、水车

B、筒车

C、曲辕犁

D、播种器

20、这种农业生产工具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胡曾诗云: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落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皮日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阅读这两首评论隋朝大运河的诗,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的作者观点有何共同之处?你对此有何看法?

(2)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比较恰当?为什么?

(3)也请你用一句话对大运河作出评价。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项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持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公主回国,谓所亲日:‘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尚得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1)“弄赞”指谁,“子婿之礼”是什么意思?“当为公主建一城”指的是哪一城的什么宫?

(2)文成公主入藏后,带去内地许多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请举例说明。

(3)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件事有何积极意义。

23、材料一:古书记载,(宋代)四川有很多人家:“多以种茶为生,有如五谷……采茶货卖,

以充衣食。”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材料一的记载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讲的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从唐朝中晚期到宋代,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原因有哪些?

24、阅读下列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1)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2)上文作者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最值得你敬佩的是什么?

(4)有人认为,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文天祥的行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他的行为总的来说是错误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哪位皇帝的开明政策()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代大将郭子仪年轻时由武举进入仕途,死时被评价为:“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根据所学,我们知道,创设武举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闻名于世的“唐三彩”是()

A、瓷器

B、陶器

C、玉器

D、石器

4、“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涵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

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5、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的()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6、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天王送子图”。“天王送子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7、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可以看到下面哪些社会风貌()

①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②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③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

④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⑤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8、某人因品行不端被政府取消了生员资格(指不让其参加科举考试),消沉时常去听戏曲,请推断,他是哪一朝代人()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9、宋朝人将唐朝两位最著名的书法家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为“宋体字”,那么这两位书法家是()

A、颜真卿、柳公权

B、苏轼、赵孟

C、欧阳询、柳公权

D、褚遂良、虞世南

10、13世纪早期成书的《诸蕃志》记载:当时和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中国商人泛海去贸易的也有20多个国家。中国的大海船,每年11至12月趁东北风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往返一次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自东南亚至非洲,有16个国家购买中国的瓷器。根据以上记载,“当时”应该为()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 《齐民要书》 B《梦溪笔谈》

C 《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2、“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段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13、“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一语,只能出自()

A、《史记》

B、《梦幻笔记》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14、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

16、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二、非选择题

17、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大江大河都是什么流向?

大运河沟通了哪些大江大河?它能发挥什么作用?

(2)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3)写出四段运河的名称

(4)在当时的北京附近还有一段叫做什么?此时能与运河相比的另一条南北运输通道是什么?

(5)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现在大运河又在担负起什么新使命?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2)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个自治区?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两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泽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1)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3)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20、“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新水去朝东。”这是宋人杜德源赞美下图中这座石拱桥的诗句。

(1)请说出这座桥的修建朝代、主持工程的

建造者。

(2)请结合诗句,说明此桥的设计和建造有哪些独到之处?

21、一位历史学家说:“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请以宋、元、明三代中外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2、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上,各国首脑身着色彩斑斓的唐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想像你身着唐服,走进唐朝,你会看到哪些生动的历史画面?请以《走进唐朝》(或可自拟题目)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历史想像作文。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B

7、C

8、B

9、B10、D11、D

12、C13、C14、C15、D16、A17、C18、C19、B20、D

二、非选择题:

21、(1)大运河。隋炀帝。四五千里。(2)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开凿大运河。不是。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生活奢侈腐败,以致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4)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2、(1)唐太宗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宰相,人们称他们为“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重用有才干的武将,名将辈出;科举取士,笼络人才。

(2)重用人才是兴国安邦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各种考核手段,认真选拔,任人唯贤,重用德才兼备的人。

23、(1)杜甫。(2)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开元盛事)农业得到巨大发展。(或经济繁荣)。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农民的辛勤劳作;社会的稳定;手工业、商业及科技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等。(3)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4、(1)说明了科举制度使唐朝人才辈出。进士科。(2)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3)诞生于隋炀帝时,完善于唐朝。清末被废除。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D

7、A

8、D

9、A10、D11、C

12、C13、C14、C15、D16、D17、D18、C19、C20、A

二、非选择题:

21、(1)唐太宗。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我却一样爱护他们。(2)表现了唐太宗较为开明的、和睦友好的、平等的民族政策。“天可汗”。(3)这有利于加强同边疆各族的联系和对他们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2、(1)8世纪初唐中宗接受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给他。(2)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3)吐蕃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

23、(1)他是鉴真,要去日本。(2)表明传到日本的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唐文化的赞扬。(3)为了实现理想,他不辞劳苦,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炼,才能获得成功。

24、(1)李春。隋朝。晚700多年。

(2)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其科学的设计,牢固的结构和美观造型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公认,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D

6、C

7、C

8、A

9、B10、C11、A

12、A13、C14、C15、C16、B17、A18、A19、A20、C

二、非选择题:

21、(1)岳飞。秦桧(2)金军

(3)①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②秦桧与金勾结,千方百计陷害岳飞;③岳飞主张抗金,反对议和。而赵构等拥有实权的投降派把岳飞等抗战派看作是宋金议和的拌脚石;④抗战派的主要人物被杀或剥夺权利后,宋金议和成功。

22、(1)宋朝以政府的名义遣使从福建取占城稻的种子,并让转运使向农民宣传占城稻的优点与种植方法,可见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北宋政府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加以推广。

23、(1)春节。元旦(2)相同:燃放爆竹,贴春联;不同:喝屠苏酒。

24、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原因:①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力;②当时南北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好,更适宜农业发展;③是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辛勤劳动的结果。

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A

5.B

6.C

7.C

8.B

9.D 10.A 11.A 12.B 13.C

14.A 15.C 16.C 17.C 18.C 19.B 20.D

二、非选择题

21、(1)隋亡于大运河及腐朽;隋亡于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2)皮日休的评价比较恰当。因为他既指出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指出其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全面,评论比较中肯。(3)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

22、(1)松赞干布;指他娶唐朝文成公主为妻;拉萨的布达拉宫(2)例: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教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将内地饮茶的习俗带到吐蕃等。(3)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3、(1)说明宋朝时茶树种植很广,许多农民以种茶为生。

(2)海外贸易获得最丰厚,如果经营得当,可以获得上百万钱的收入。说明宋朝重视和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3)①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②自然条件的变化。所以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4)一方面,南方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砍伐山林,破坏了江南的植被,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24、(1)文天祥,南宋末期人

(2)组织军队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

(3)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4)文天祥的行为是正确的。从爱国方面讲,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从统一的角度讲,文天祥反对的是元军的掠夺和屠杀,为民族融合作出积极贡献。(如果从反面讲,只要有理也行)

期中考试答案

1.B

2.C

3.B

4.A

5.C

6.B

7.A

8.D

9.A 10.B 11.C 12.B 13.D 14.B 15.C 16.A

17、(1)图中的大江大河都是东西流向。大运河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它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2)南到余杭、北到涿郡;隋朝。

(3)通齐渠、永济渠、会通河、邗沟。

(4)通惠河,从刘家港至直沽的海运线。

(5)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等。现在这条古老的运河又在肩负着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新使命。

18、(1)吐蕃(现在的藏族),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驻藏大臣,西藏自治区

19、(1)“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2)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之间的关系。

(3)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隋朝,李春。

(2)此桥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

21、宋朝: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元朝: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业都市,中外交往也很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明朝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船队到达各国,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往往搭乘他们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等。

22、(略)要求:要有一的历史真实性;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想象;表达规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填空题精选(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填空题精选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它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连接了、、、和五大水系。在位时修筑的。 2.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人物)时,__的创立,标志着__的正式确立。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4.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和,重视兴修水利。 5.唐朝手工业: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6.唐朝商业: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都城_______规模宏伟,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7.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8.唐太宗时,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唐太宗把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9._______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0._______年间,高僧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1._______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逼近。唐玄宗仓皇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______。 12.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逐渐形成______ _的局面。 13.__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_______年,朱温建立了__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14.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史称“_______”。 15.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__局面的延续。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16.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赵匡胤夺 取政权,建立北宋,以为东京,作 为,他就是。 17.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 ,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评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范围:第1—11课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开凿了大运河 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2.“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让后人发出这一感慨的工程是( ) 3.如果你是唐太宗统治中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有幸与魏征等名臣同朝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下列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做出各种思考,其中符合唐太宗的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6.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唐朝时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 ) 8.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是(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班级姓名分数 一、慧眼识真(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 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 “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B.《封神榜》C.《石头记》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 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 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B.回纥C.南诏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B.沉郁悲怆C.豪迈奔放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 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 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年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重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重点 1. 年,北周外戚__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 ..就是隋文帝。 2. 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4.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邗沟和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继承 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6. 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7 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省替皇帝起草政令,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8.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9.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10.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1.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措施:①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将武氏列为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列入其中;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12.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 “贞.观遗风 .. ...”。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13 .. “开元盛世 ”.。 .... 14.在农业生产方面,和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15.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创立于隋朝(隋炀帝),完善于唐朝 16.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和 17.饮茶习俗在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唐 代,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分类专题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分类专题复习 【一、时代特征】 隋唐: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宋元: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盛世危机) 【二、统治措施】 一、隋朝: 隋炀帝奢侈、残暴。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 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在618年,隋朝灭亡。 二、唐朝: 1.唐太宗统治措施: (1)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 (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 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民族关系上,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称为“贞观之治”。 2.武则天统治措施: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3)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整顿 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影响: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 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安史之乱: 唐玄宗在位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的节度使势力日益 膨胀。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三、宋朝: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a.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 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b.集中行政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宰相、副宰相若干人,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长 官,并三年一换;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作用: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2.重文轻武政策: 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的弊端重现; 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四、元朝: 1.在中央,设置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 2.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在其他地区,设置了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3.今天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来源于元朝。 五、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 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3.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 4.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六、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南书房(康熙)—军机处(雍正)—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乾隆) 1.军机处: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政 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影响: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 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目的、影响 3.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1.统治者认为…… 2.当时西方殖民者…… 实施只开放广州,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分类梳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1、历朝历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历代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军事:1、解除军队将领的兵权。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地方: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2、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 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4、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并将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 明朝—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中央:废除丞相制度(秦朝确立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司法:明朝设立了厂卫等特务机构,其中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了东厂。 思想:改革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政治: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思想: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实行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5、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与评价 创立: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完善: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进一步完善: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僵化: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评价: 积极: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随着明朝八股取士,科举制脱离实际,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6、隋唐明清时期的著名帝王及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 B.秦朝 C.北魏 D.元朝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就其历史地位而言,隋朝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3.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4.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创立了科举制 B.重新统一了中国 C.开通了大运河 D.发展了生产 5.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

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6.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洛阳、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余杭、涿郡 7.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隋炀帝 8.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C.唐太宗 D.唐玄宗 9.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贞观之治 D.陈桥兵变 10.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11.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12.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 B.杜如晦 C.姚崇 D.李靖 1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14.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重视发展生产 D.开凿大运河 1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 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

这一单元中,像“经济重心的南移”“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样的内容,传统教材中虽然也会有所涉及,但以之作为课题,却不曾有过。教科书紧扣课标主题,集中叙述相关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象,也为完成本单元活动“观察《清明上河图》,围绕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议论,比较古今异同”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除两节文化课文外,教科书以《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两课对应“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来“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本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8分) 1、史学界认为隋朝是承前启后的朝代,它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 A.结束割据、完成统一 B.开凿运河、便利交通 C.励精图治、繁荣经济 D.实行改革、创立科举 2、唐代“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春 D、白居易3.下列史实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A.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B.任用魏征等贤才 C.节用戒奢、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 4.唐玄宗时期应日本僧人邀请6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志远 5、唐朝以后,我国封建国家的官吏主要来自于() A.荐举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6、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 7“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太宗 D.宋太祖 8、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9、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 A、杨业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10、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汉族 11、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12、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完成于() A.三国 B.南北朝 C.唐朝中期 D.两宋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 A、岳飞 B、文天祥 C、范仲淹 D、黄宗羲 15、北宋时期的重大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司南 16、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7、明朝中期抗击倭寇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A、李纲 B、戚继光 C、于谦 D、文天祥 18、清代军机处创设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19、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20、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周髀算经》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2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知识要点】 一。繁荣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统治 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 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 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 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 [难点解析】 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知识要点】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杨坚废掉北周皇帝,建立隋朝是在() A. 581年B. 589年 C. 605年D. 618年 2.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C.加强南北交通D.消灭南方的陈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 5.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A.商朝B.西汉C.秦朝D.唐朝 6.唐朝的建立者是() 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显 7.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姚崇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的统治 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隋文帝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A.“文景之治”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 C.“开元盛世”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11.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D.翻车、提花机

12.唐朝手工业发达。下列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C.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D.唐三彩由三种颜色制成,色彩艳丽 13.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度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14.科举制度创立、废除的两个朝代是() A.隋朝、清朝B.唐朝、清朝 C.隋朝、明朝D.唐朝、明朝 15.唐朝时对科举制的完善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位帝王是()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⑤唐高宗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 16.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加强了中央集权⑤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⑤ 17.唐朝时,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皇帝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B.唐太宗和唐玄宗 C.武则天和唐玄宗D.唐高宗和唐太宗 18.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 19.唐太宗曾将一位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位公主是() 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太平公主D.王昭君 20.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21.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 C.《马可·波罗行纪》D.《史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 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

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这一单元中,像"经济重心的南移""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样的内容,传统教材中虽然也会有所涉及,但以之作为课题,却不曾有过。教科书紧扣课标主题,集中叙述相关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象,也为完成本单元活动"观察《清明上河图》,围绕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议论,比较古今异同"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

2020最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炀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答: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第3课盛唐气象 1、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 答: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2、诗歌赏析 (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答:“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答: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名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请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说明。 答: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假名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本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3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3分)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3分)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 4.(3分)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5.(3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 A.改善了用人制度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 6.(3分)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7.(3分)《旧唐书?魏征传》载: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B.虚心纳谏 C.注意任用贤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8.(3分)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9.(3分)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0.(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①曲辕犁 ②筒车 ③水排 ④耧车。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11.(3分)“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哪个城市的诗句() A.长安B.扬州C.洛阳D.成都 12.(3分)“天可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战略学者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对天可汗制度的研究,找到一条在当今冷战格局瓦解的局势下,如何重建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历史上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中宗D.武则天13.(3分)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西藏正式成为唐的一部分 B.加强了唐藩友好交往,促进了唐藩经济文化交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建立后的政策: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隋文帝的政策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605年--610年 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魏晋时期:官吏选拔看门第,不看才能。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隋朝的灭亡 灭亡原因: 1、征发大批劳动力,修大运河,长城驰道等。 2、加强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3、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当兵役,使人们无法正常生产。 因为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爆发农民起义,618年隋朝统治被推翻。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称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统治时期形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改国号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