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最新排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最新排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最新排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二○○二年八月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

编纂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李后蜀

副主任委员:汪小昆

委员:黎力刘安云袁兴平朱永琴邓富银吴时兴总编辑:黎力

副总编:刘安云袁兴平

图幅负责:朱永琴吴时兴

内容简介

重庆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经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及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扬子准地台划分为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大巴山台缘三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四个三级构造单元和八个四级构造单元。其褶皱基底由青白口系板溪群组成,南华系——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台地型建造序列,晚三叠世以来发育大型陆相盆地沉积。盖层除北缘部分为印支褶皱,渝东南为燕山褶皱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喜马拉雅褶皱,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台区的断块、表层扭动。各构造单元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各具特征,渝东南为北北东向城垛状褶皱,渝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其余大部分地区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

秦岭地槽褶皱系仅划分为北大巴山冒地槽二级构造单元,以青白口系龙潭河组组成褶皱基底,南华纪——寒武纪以冒地槽型沉积为主。地壳运动以印支运动为主,构造形迹多表现为北西向复合构造。

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2)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原则 (2)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2)

第二章构造单元划分其及基本特征 (5)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5)

第二节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5)

第三章深、大断裂及基底断裂 (26)

第一节深、大断裂 (26)

第二节基底断裂及隐伏断裂 (26)

第四章新构造运动 (28)

第一节升降运动 (28)

第二节活动断裂及地震 (28)

第五章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29)

第一节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地台 (29)

第二节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 (29)

第三节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 (30)

前言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东与湖北省、湖南省接壤,南接贵州黔北,西与四川省毗邻,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侧与陕西省分界。地理坐标: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1′~32°12′,面积8.2万平方公里。

重庆市地处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中、西部属丘陵地貌,北、东、南为边缘中、低山区。区内水系发育,气候湿润温和,交通方便。

本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

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截止1999年)的基础上编制的。

根据区内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从而划分了以城巴断裂带为界的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在扬子准地台中以沙市隐伏断裂和七曜山基底断裂为界划分出了大巴山台缘坳陷、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三个Ⅱ级构造单元,同时根据各Ⅱ级构造单元中的不同构造形态又划分出了四个Ⅲ级构造单元及八个Ⅳ级构造单元。在秦岭地槽褶皱系中,仅存一个北大巴山冒地槽Ⅱ级构造单元。

其总的构造面貌为:渝东北(沙市隐伏断裂以北)构造线多为北西向,褶皱由北往南其强度和密度均逐渐减弱,由紧闭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到开阔褶皱,轴面由倾斜到直立,逆冲断层多发育于背斜核部,其规模从北往南亦逐渐减弱到不发育,据区域资料及专题研究成果,其构造形态定型为印支褶皱造山运动,构造层在城巴断裂带以北为南华系代安河组—寒武系八仙组,以南为南华系明月组—三叠系;渝东南(七曜山基底断裂南东)为北北东向背向斜等宽的城垛状褶皱,断裂较为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性质,酉阳、黔江一带的上白垩统正阳组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及以老地层之上,表明该区构造形态定型为燕山期的褶皱造山运动;渝西(华蓥山断裂以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这与川中威远—龙女寺古隆起有关,其余大部分地区(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之间)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高窄背斜与宽缓向斜构成的隔挡式褶皱,主要是在燕山期及以老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形态基础上,经过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改造而形成现在的构造面貌。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表层扭动及断裂活动。

本说明书及图件重点突出了区内各构造单元及其主要构造形迹特征,同时对新构造运动、构造—沉积演化史作了简要的描述。

本说明书采用多旋回槽台说并参考现代构造学的一些新进展和新理论编写。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原则

构造旋回是通过对某褶皱带的角度不整合来确定的。褶皱幕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这一时期就是所谓的褶皱期或造山期。同时褶皱幕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即地壳既有较长宁静期(造陆或升降运动),又有较短促的活动期(造山或褶皱运动)。宁静期和活动期的交替,表现了地壳构造不断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构造层是褶皱带一定发展阶段的建造或构造岩石组合,是构造旋回的物质表现。构造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壳运动、不整合建造差异、岩浆活动及区域变质等。构造层内根据平行不整合大型沉积旋回、沉积相及岩石组合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亚构造层。

根据以上原则,重庆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如表1。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1、晋宁旋回

该旋回主要形成褶皱基底,组成褶皱基底的沉积建造为:a 发育在古陆内部的冒地槽沉积如板溪群;b 发育在古陆核边缘的优地槽沉积如龙潭河组。分布于秀山附近的板溪群与上覆南华系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且板溪群为变质岩,而上覆岩石则为未变质沉积岩。而渝东北分布于城口的龙潭河组及

上覆南华系虽均具变质作用,但两者的沉积建造类型有明显差异,且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可见角度不整合接触。

2、澄江旋回

在秦岭褶皱系南缘,澄江运动主要表现为沿扬子陆块边缘的断陷,除晚南华世末局部上升外,全区以沉陷为主。

在扬子准地台上,澄江运动不属于褶皱运动范畴,多以块断显示其特色。

3、加里东旋回

台区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下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平行不整合,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及陆源砂泥质沉积,其建造系列为藻礁碳酸盐建造——远硅质建造——异地碳酸盐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的大巴山陷褶束相邻。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此期沉积物主要由震旦系和寒武系组成。震旦系为炭质板岩、灰岩、硅质岩;寒武系为远硅质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碎屑岩建造。各系间均为整合接触,普遍遭受区域动力变质,并有广泛的辉长岩、辉绿岩脉侵位。

4、华力西旋回

华力西旋回上限为中二叠世末,仍属造陆运动性质,此期的构造继承了加里东期构造格局,但其隆升范围较加里东期广,因此缺失地层较多,泥盆系、石炭系在区内大部分地区缺失,局部有零星出露。

5、印支旋回

印支旋回时限为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台区印支运动分为两幕。早幕表现为须家河组(香溪组)沉积前的微角度——平行不整合;晚幕表现为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角度平行不整合。其特点是:与相邻槽区的主要褶皱回返时期基本同步,是台缘坳陷的主要褶皱运动,台区内部无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印支旋回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形成了中生代陆相盆地。

表1 重庆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表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在境内出露地层有南华系—寒武系,地层只有平行不整合而无角度不整合接触,三叠纪后盖层统一变形,形成了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系构造格局。

6、燕山旋回

在扬子准台台缘坳陷地区(渝东北),燕山运动表现为断块运动,但缺少燕山构造层,主要反映了印支期后的继承性隆升。

上扬子台坳是扬子准地台内有燕山运动确切证据的构造单元。在黔江、酉阳一带的正阳组明显角度不整合于三叠系—侏罗系之上。正阳组是燕山运动后在山间盆地内沉积的一套红色复陆屑类磨拉石建造。

7、喜马拉雅旋回

泛指发生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可分为三幕:第Ⅰ幕发生于古近纪、新近纪之间,第Ⅱ幕发生于早、中更新世之间,第Ⅲ幕发生于中、上更新世之间(后两幕属新构造运动)。区内未发现古近纪、新近纪的沉积物。但从周边地区的资料显示,喜马拉雅运动是重庆市范围内最重要的构造运动,它使自南华纪以来的沉积盖层全部褶皱隆升,结束了湖盆沉积历史。

综上所述,重庆市构造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特别指出的是,重庆市范围内北东向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先期形成隔挡式褶皱,而后又经受喜马拉雅旋回的褶皱运动,而形成城垛式褶皱或隔挡式褶皱、隔槽式褶皱。

第二章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根据《四川省区域地质志》,结合重庆市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等具体特征,构造单元划分原则为:地台区一般划分到Ⅳ级,地槽区只划分到Ⅱ级,各级构造单元大部分沿用《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中的名称。

对地台区Ⅰ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褶皱基底最后一次的形成时期;Ⅱ级单元反映地台发展阶段形成的大型隆起和坳陷;Ⅲ级单元反映地台发展阶段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中型隆起和坳陷;Ⅳ级单元反映后期构造变动及盖层特点。地槽区因范围小,故沿袭四川省的构造单元划分。

重庆市各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名称见图1。

第二节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1、扬子准地台(Ⅰ1)

扬子准地台北以城巴断裂带与秦岭地槽褶皱系分界。

区内扬子准地台的基底仅出露了褶皱基底。在陆核内部发育有裂陷形成的冒地槽,沉积物以板溪群为代表。800Ma左右的晋宁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形成了扬子准地台。

地台盖层内,下古生界具有稳定型建造组合特征。加里东运动使大部分地区抬升,故这些地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下统。早二叠世末,开始台区整体下沉,处于潮间——潮上环境;中晚三叠世间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从此进入陆相沉积阶段。喜马拉雅期,台缘褶皱带普遍发生了前陆逆冲推覆,同时盆地发生隐伏滑脱,不少断裂发生走向滑移,在断裂两侧形成扭动构造。

(1)重庆台坳(Ⅱ2)

东以七曜山断裂为界,是四川台坳的东缘,它在古生代是一相对隆起区。台坳核部在华蓥山断裂以西,其上盖层普遍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华蓥山断裂以东则普遍缺失部分古生界,且为一北东向的相对坳陷。早三叠世晚期,该区发育成为半封闭的内海盆地,发育蒸发式建造,受印支运动末幕的影

响,三叠纪后本区进入陆相沉积阶段。

①重庆陷褶束(Ⅲ1)

是位于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断裂之间的北东向褶皱带。陷褶束内出露的中生代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南部边缘有白垩系。据航磁资料,其褶皱基底由板溪群变质砂岩、板岩组成。在古生代,该区相对于川中台拱是沉降区,除缺失部分古生界外,其余地层发育齐全。坳陷中,从早至晚逐渐由南东向北西迁移。到中生代,本区则逐渐隆升成陆。

该区褶皱为狭长的背斜与宽缓的向斜,背、向斜宽度比为1∶3———1∶4,组成隔挡式褶皱。构造线以北北东为主,但受基底断裂以及盆地边缘构造的制约,常产生联合或复合,形成弧形或似帚状构造。

万州凹褶束(Ⅳ1)

东以七曜山断裂与渝东南陷褶束为界。它是重庆陷褶束中凹陷最深的地区,其中心在石柱——丰都一带,据航磁资料分析,结晶基底埋深达17公里,该单元以发育北东向褶皱构造为特征(表2),从南西往北东,主要构造迹线走向由北北东自然弯转为近东西,均消失在七曜山背斜北西侧,其北东角成为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带,即“万县弧”。次级及低序次褶皱往往呈雁形排列,纵列轴北北东,横列轴同主要构造迹线协同一致。褶皱形态为宽阔平缓的屉形向斜和梳状高背斜相间排列,组成隔档式构造。构造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华蓥山穹褶束(Ⅳ2)

西以华蓥山断裂与川中台拱分界,东邻万州凹褶束。该区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但两端多呈弧形弯曲。北端受北西向大巴山台缘褶皱带的约束而发生联合,形成“喇叭状”弧形构造;南端受渝黔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形成近南北向的重庆弧。该区背斜狭窄成山,向斜开阔成谷,组成典型的隔挡式褶皱(表3)。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②川中台拱(Ⅲ2)

位于华蓥山断裂以西。其内侏罗系红层广泛分布。据深钻资料,其基底由各种片麻岩及岩浆杂岩组成,盖层之下为花岗岩和变质霏细岩;盖层中二叠系平行不整合于下奥陶系之上,早中三叠世发育蒸发式建造,晚三叠世发育灰色复陆屑建造,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造。盖层褶皱多为北东—北北东的短轴背斜或鼻状构造及半环状构造(表4)。其中可分为2个Ⅳ级构造单元。

龙女寺台穹(Ⅳ3)

穹隆地表以出露侏罗系红层为主,深部埋有中生界以老地层。穹隆轴向近东西,以穹隆为砥柱,在其东南部,表现为半环状的弧形构造。

自贡台凹(Ⅳ4)

区内为其北东部分,凹陷中心在四川省内的观音场—大塔场一带,是一个侏罗纪—白垩纪的凹陷。区内地表构造主要呈北东—北北东向雁形排列的短轴背斜和鼻状构造。

(2)上扬子台坳(Ⅱ2)

是渝东南的一个坳陷,西以七曜山断裂与重庆陷褶束分界。台坳内震旦系—侏罗系发育,线形褶皱发育。

褶皱基底板溪群与南华系冰碛层为角度或平行不整合,震旦系为远硅质建造,寒武系为远硅质及内源碳酸盐建造,奥陶系为异地碳酸盐建造及笔石页岩建造,志留系为海退序列的笔石页岩建造—砂泥质建造。加里东运动使该区隆升,台坳大部分地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局部有零星出露;下、中二叠统为铝土质建造—碳酸盐建造,上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早三叠世为滨海环境,沉积物为内源碳酸盐建造;中三叠统为红色砂泥质建造、蒸发式建造。受印支运动影响,晚三叠世本区抬升,上三叠统为灰色复陆屑建造,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造。在黔江一带,上白垩统与下伏侏罗系角度不整合,表征了盖层褶皱时期为燕山期。台坳内由西至东,构造线从南北向过渡为北东向。

渝东南陷褶束(Ⅲ3)

西以七曜山断裂为界。该区近上扬子台坳古生代的坳陷中心,下古生界发育齐全,化石丰富。板溪群仅于秀山一带出露,为一套冒地槽砂泥质建造夹少量凝灰岩及结晶灰岩,南华系多平行不整合于

板溪群之上。酉阳、秀山一带,一套厚210—322米的冰期——间冰期砂泥质建造平行不整合于板溪群之上。这一不整合面反映了澄江期该区急剧上升。

陷褶束内,震旦系为礁型碳酸盐建造;寒武系—志留系为碳酸盐建造、砂泥质页岩建造;石炭纪—泥盆纪海侵曾波及本区,少数区残留上泥盆统和中石炭统;二叠系为铝土质铁质建造、内源碳酸盐建造和单陆屑含煤建造;下、中三叠统为蒸发式建造;晚三叠世—侏罗纪,该区受雪峰隆起影响,有上三叠统和侏罗系沉积;上白垩统为山间盆地磨拉石建造,不整合于侏罗系及更老地层之上。其褶皱为燕山期所形成,并与重庆陷褶束的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群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金佛山穹褶束(Ⅳ5)

东以大矸坝断层与七曜山凹褶束为界,南延入贵州省。该区出露地层以古生界为主,仅金佛山向斜局部有下三叠统,重庆市范围内以龙骨溪背斜及金佛山向斜为主体构造。由北向南构造线由北北东向渐转为南北向,是南北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联合的结果。其主要褶皱及断层特征描述如下:

续表2 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续表2 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续表2 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续表2 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续表2 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表4 川中台拱主要褶皱特征表

龙骨溪背斜(91)

位于椅子台、三汇场一带,向北东倾没于铁厂坪附近,轴线长约60公里。轴向由南往北为近南北—北北东—北东,呈反“S”形延伸。背斜由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组成。核部最老地层为∈1q,近核部岩层倾角10°——12°,向翼部变陡为30°—50°。为典型的箱状背斜,由于受断层影响,两翼次级褶曲发育。

金佛山向斜(92)

位于龙骨溪背斜南东侧,轴向N45°E,长52公里,轴线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核部地层为T1f,两翼分别为志留系、二叠系。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岩层倾角60°—64°,南东翼倾角为30°—35°,构成南段狭窄、北段开阔、西陡东缓的不对称向斜。

下水沟断层(93)

走向近N10°—20°E,位于龙骨溪背斜南西段。断面倾向北西,倾角50°。断层两侧岩层有明显的挤压现象,软弱岩层发生揉皱,硬脆岩层则强烈破碎,沿破裂面充填有方解石脉。为一压扭性逆冲断层。

大矸坝断层(94)

位于龙骨溪背斜北东,走向N25°W,倾向北东,倾角25°—60°,向南延入贵州境内,总长大于50公里,区内仅为其北段。断面光滑,具有舒缓波状特征。断裂带内常见透镜状白云岩或灰岩岩块。当断层切割页岩时,与之平行的劈理及片理较发育,远离断层渐为揉皱现象,两侧岩石破碎,常见糜陵岩化,其宽可达5—6米。

断层北东盘之寒武系及奥陶系向南西斜冲于下盘奥陶系及志留系之上,并形成一系列牵引褶皱,以锐角相交于主断层之上,反映了该断层为具有反时针扭动性质的压性逆冲断层,断距达600余米。

七曜山凹褶束(Ⅳ6)、黔江凹褶束(Ⅳ7)、秀山穹褶束(Ⅳ8)

与重庆陷褶束均为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群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从北西向南东,其褶皱为隔挡式褶皱→城垛状褶皱→隔槽式褶皱(表5)。该区正断层发育,多发生在背斜轴部,是燕山褶皱的第二次纵张构造(表6)。

(3)大巴山台缘坳陷(Ⅱ3)

北接秦岭地槽褶皱系,是城巴断裂带以南的一个极窄的下古生代坳陷。南华系为火山碎屑岩建造,震旦系—中三叠统以稳定型建造为主。中与晚三叠世间及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间的印支运动,使盖层褶皱,且因坳陷上升普遍缺失侏罗纪以后地层。

大巴山陷褶束(Ⅲ4)

位于巫溪、城口一带,为一北西向构造带,北以城巴断裂带与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分界,陷褶带内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南华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为滨海、浅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台地沉积。晚三叠世时该区隆起,缺失侏罗系以上地层。

城口凹褶断束(Ⅳ9)

位于城巴断裂带与乌(龙)坪(坝)断裂带之间的一个狭窄的古生代地块,主要由含火山碎屑的碎屑岩、碎屑岩、硅质岩、碳酸盐岩的建造组合构成。属于北大巴山推覆构造的前缘叠瓦褶断带的一部分,由一系列线形褶曲和逆掩推覆断层构成复式褶皱。其走向为NNW→NW→EW向展布。复式背斜常伴随密集的逆冲断层群出现,使背斜核部及近核翼部遭受强烈破坏,而复式向斜则相对完整。剖面上呈叠瓦状逆覆,连续剖面上表现为逆冲断层上盘的背斜北翼地层产状较缓,南翼较陡,甚至直立和倒转,而紧接冲断层前方的向斜北翼较陡,南翼较缓,因而往往有断面向南倾的次级冲断层出现,并与主断裂形成对冲和扭裂的组合形式,另外断块中尚具压扭性质的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的断层错断前期的冲断层。其主要构造及形迹特征如下:

表5七曜山凹褶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表

续表5七曜山凹褶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褶束特征表

续表5 七曜山凹褶皱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表

续表6 七曜山凹褶束、黔江凹褶束、秀山穹褶束主要断层特征表

城口——高燕复式向斜(4)

向斜南翼保存较完整,寒武系直接覆于震旦系之上,北翼被断层破坏。复向斜槽部主要由寒武系下统组成,向斜两翼北陡南缓,有向南倒转的趋势。整个复向斜受城巴断裂带和乌坪断裂带控制,作北西310°弧形延伸。二级分支坪坝——修齐扭性冲断层将向斜斜错,使南盘向西扭动,产生扭断的北侧为三级分支的褶曲及断层,并呈北东东、近东西向与坪坝——修齐断层锐角相交。而该断层与城巴断裂及乌坪断裂亦呈锐角相交,构成了一个作顺时针方向扭动的配套构造。

坪坝——修齐断层,迹线作北西西向波状延伸,长约40公里,断面倾向北东,倾角60°~70°。断层错断城口—高燕复向斜,南盘向西使震旦系错动8公里,沿扭裂面产生强烈糜棱岩化。次级近东西向入字形断裂沿扭断层两侧分布。

南大巴山凹褶束(Ⅳ10)

位于乌(龙)坪(坝)断裂带以南,南界大致在固军~红花一线(沙市隐伏断裂)。出露寒武系~三叠系,是大巴山推覆构造前缘叠瓦褶断带的南缘部分。由一系列走向NNW→NW→NWW→近EW向,轴面直立或倾向北东的紧闭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总体呈一向南突出的弧形。由北往南褶皱变形逐渐减弱。即由紧闭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到开阔褶皱,轴面由倾斜到直立,逆冲断层规模逐渐减小到不发育。其褶皱及断层特征见表7。

2、秦岭地槽褶皱系(Ⅰ2)

西以玛沁——略阳深断裂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为界,南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为邻,重庆市范围内仅为北大巴山印支褶皱带南缘。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Ⅱ4)

是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南缘部分,南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分界。晚南华世~下古生代,沉积了一套与陆间裂谷作用和岩浆活动有关的次稳定陆壳型碱性、弱碱性复陆屑建造和稳定陆壳型炭质泥岩、炭质镁质碳酸盐岩、远硅质岩、泥质、泥砂质碳酸盐岩的建造组合。三叠纪中、晚期华北与华南二板块发生陆~陆斜向穿时碰撞成山,形成了以印支造山运动为主的褶皱带,后经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在自北而南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陆内挤压、推覆、剪切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区内构造由一系列北西向紧密线形复式褶皱及斜冲断层组成,构成叠瓦状逆掩推覆构造。构成复式褶皱的向斜形态相对完整,背斜普遍遭受断层破坏。平面上,由城巴断裂带往北东,褶皱强度和密度都显示出由强到弱、由密变疏的特点。剖面上,褶皱强度越近地表越强烈,反映出一种不协调的脱顶现象。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以北东盘向南西盘斜冲为特点。断层两侧,片理化现象普遍,片理走向与断裂接近;岩石破碎,局部地段可见强裂糜棱岩化,内含两侧岩石的小角砾,糜棱岩化带宽3~10米;破碎带内含挤压成“长条状”、“扁豆状”、“眼球状”的火山岩及沉积岩碎块,长轴多平行于破碎带,两侧有炭化现象;沿断裂有辉绿岩、辉绿辉长岩、闪长岩侵入,常有再次挤压破碎的现象,并常有次级断裂及牵引褶曲产生。区内以岚溪—东安复式向斜为主体,其特征简述如下:岚溪—东安复式向斜(2)

位于高滩—兵街复式向斜南西翼之边缘部位,表现特征为:

褶皱呈密集连续线状,定向分布,褶距200—700米,轴向北西310°左右。单个褶皱延伸长度很大,褶皱轴部圆滑,轴面多倾向南西。以次级向斜而言,其南西翼(即相邻背斜之北东翼)产状为倾向北东20°—55°,倾角60°—85°,局部倒转,倾向南西230°,倾角80°左右;北东翼倾向南西200°—260°,倾角40°左右。往南东,局部在河鱼之北土垭子一带,以龙潭河组为核部的次级背斜北东翼扭成同斜倒转褶皱,两翼产状相近,倾向南西200°—300°,倾角85°—88°左右,倾伏方向多数向北西,少数向南东。个别向斜褶皱之昂起端相向而倾,背斜倾伏端则相背而伏。

密集线形连续褶皱多表现在震旦系上统以上地层内,一进入侧翼龙潭河组凝灰质杂砂岩,其密集

构造地质学金山镇实习作业及纲要图

构造地质学金山镇实习作业及纲要图 前言 《构造地质学》这门课程是地质学最基础的支柱性的学科,熟练掌握构造地质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地质学的必备工具。我们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大三上学期开这门课程,任课教师是张宏远和温长顺两位老师。 地质学是一门以地球物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地质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领域广阔,是关于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层圈的相互作用和其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根据研究内容和任务不同,以及生产要求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地质学又分为许多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学科。构造地质学主要从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沥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构造。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型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性质。 本次金山镇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在第一次水平岩层、第二次倾斜岩层、第三次极射赤平投影、第四次褶皱和第五次断层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它要求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习。综合作业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作业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综合性作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综合分析一幅内容广泛的地质图。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读图、作图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次读图作业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即综合分析一幅内容广泛的地质图,——金山镇地区地质图。要求在选定的图幅内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编出一幅构造纲要图,一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由于金山镇地质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而且没有等高线,这就加大了此次综合作业的难度,我们只能先找出河流和峡谷,对照各个标高点高度,粗略地确定剖面图对应的高度,因而此剖面图要求我们从海平面以下1000米开始,这样才能使剖面图更完整些。从地质图的图例上我们可以了解图区初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然后浏览一下地质图,概略地认识图区新老地层的分布和延展情况,了解其地貌特征,并结合比例尺分析地形对地层露头分布形态和出露宽度的影响。结合地层新老关系和地层产状,分辨不背斜和向斜、断层,进而分析其特征。 按要求应该绘制金山镇地区A-B剖面图、河北村正断层系剖面图和陵庄岩体剖面图,可由于时间有限我只绘制了金山镇地区A-B剖面图。为了配合剖面图,我们编制了构造纲要图(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对图进行了用符号标志,把其构造层也进行了标注,不整合,岩体及岩脉明显标出。图区有3条较大的逆断层4条平滑断层4条正断层及7个向斜背斜,并且有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有一小块花岗岩和斑岩。在图的东南方向有条较大的河。 第一章地层 由图例可以知道,该地区由早到晚依次沉积了D2、D3、C1、C2、P1、P2、P3、T2、K1、K2共十个时代的地层,他们分别为: D2:中泥盆统砂岩、砾岩,为河流沉积,该时代地层分布于图区东南角的河北村背斜的核部,与上覆地层为整合接触。

景陵峪构造报告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前言 1.1实习目的 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1.2实习要求 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两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1.3所读图幅情况 名称:景陵峪地质图,其比例尺为:1:100000,总面积为(18.2*1000m)(14.1*1000m)=2566.2km2,地貌特征为: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为1180m(平望岗处),最低海拔为250m(平望岗北部边缘),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景陵峪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

陵等地貌均发育较好,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南北走向。根据地质图综合作业的要求,结合李忠老师的指导,最后完成的作业为:景陵峪构造纲要图一幅,景陵峪地质剖面图两幅,景陵峪地质构造的说明分析及构造 发展史等相关内容。

第二章地层与岩体特征 根据图例判断地层的连续性与否,在结合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可以看出景陵峪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4),最老地层为下志留统(S1),中间缺失上志留统(S3),下泥盆统(D1),三叠系(T),侏罗系(J),下第三系的始新统(E2)和渐新统(E3),以及第四系的上中下更新统(Q3、Q2、Q1)地层,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上石炭统(C3)、二叠系(P)、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古新统(E1)和全新统(Q4)。 2.1地层分布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 [导读]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构造地质图:构造地质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一、以同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为底图,综合利用区域褶皱、断裂、岩浆岩分布图及岩石成份分布等资料及物化探资料,采用地质历史发展与地质力学相配合的分析方法进行编制。 二、褶皱构造:在填绘有岩性分布及岩层产状要素的地图上,其褶皱形态已明显表示出来,无需再用特定的构造符号加以表示。在不够清晰醒目时,则以不同图例的梭形线条表示背斜或向斜的轴线。褶曲轴线的颜色要以同旋回期的颜色来表达。 在资料允许的条件下,地层产状要素可以用稀密度不同的彩色等高线来表示不同的倾斜度,同时表明产状要素符号。 三、断裂构造包括深断裂、大断裂、构造缝合线,一般断层及由广泛发育的小型错动和裂隙组成的强裂隙带等。这些构造也是经常控制岩浆岩、金属矿田或矿床分布的重要空间,因此在图上均应表示。 (一)深断裂和大断裂皆属发育时间长,可经几个地址时期,在空间上又延长极远且可穿过几个构造层的强烈错断地带。一般在地台上复有盖层的地区,对深、大断裂的确定,根据某些人的意见,深断裂属于切割基底,包括华力西以前各个时期形成的基底大断裂。而大断裂则属于并不切入基底而只切穿盖层的断层,不论其长度有多大,皆名之为大断裂。由于二者有时隐伏,有时出露,其生成时代亦不尽相同。因此在图上应以特定的色调和线条分别表示。由于隐伏断裂曾被厚度不等的沉积物所掩盖,因此需用间接手段进行推测。推测隐伏深断裂带的标志:地貌特征、中或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折、同时沉降的褶皱轴(褶皱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现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这些标志的一种或几种交替成单个线状排列,此外,物探异常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岩浆活动类型的不同或显著不同。 (二)在地槽和准地槽构造单元内,不同时代构造带的接触线叫做构造缝合线,它一般也属深大断裂之范畴应用特定构造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出它的性质和生成时代。

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班级:08资源05班 姓名:张小林 指导老师:陈希泉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国土资源工程系 二0 0九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4 ①、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②、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及各项工作的安排。 第二章:地层 6 ①、首先了解图幅内出露了那些地层及其层序和岩性组合特征。 ②、通过分析地层之间的有无缺失,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第三章:地质构造8 ①、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②、对区内各个褶皱构造的概述。 ③、简述区内断层构造发育的总格局特征。 ④、对岩浆岩体及变质构造的描述。 第四章:构造发展史14 第五章:结束语 16

注:附松岭峪地质图上色一幅,及纲要图一幅, 松岭峪地区A-Aˊ、B-Bˊ剖面图两张。 第一章: 前言 一、综合实习的目的要求 1、通过阅读地质图,初步掌握综合分析具有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变质岩、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图的方法。 2、.通过实习,把握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辩证思维方法。亦即学会了分析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初步学会了依据地质图资料,简述构造组合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构造应力场)。 4、学会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 5、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 二、综合实习用图和用具及其区内地形概括 1、实习用图。松岭峪地质图.比例尺.1:100000,附两张地质剖面图。 2、实习用具。透明纸25×20㎝;厘米纸50×25㎝;H铅笔;12色彩色铅笔;30㎝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绘图墨水;图钉等用具。

3、图内地形地貌。 松岭峪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西高东低,即西南部地势较高,北东方向地势较低。海拔最高处为南西方向的云岭山山顶,海拔为1320,。海拔最低处应为南东的河流下游,海拔为600m左右。该地区平均海拔大概为800-1000m。南东方向的松岭峪海拔约600m.该地区河流较为发育,由北西至南东呈网状遍布于各个地区,支流较多,故可知该地区交通便利,且以水上运输为主,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三、各项实习工作的安排及工作量情况 1、实习时间安排。 第一天上午:教师带领学生综合读图、学生将地质图着色。 下午:教师讲解编制构造纲要图的方法和地质剖面图 的要求细节 第二天整天:学生个人熟悉地质资料,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解 答,学生个人编制构造纲要图和地质剖面图。第三天上午:同上 下午:教师讲解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提纲 晚上:老师解答疑难问题 第四、五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并与第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教学参考)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二○○二年八月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 编纂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李后蜀 副主任委员:汪小昆 委员:黎力刘安云袁兴平朱永琴邓富银吴时兴总编辑:黎力 副总编:刘安云袁兴平 图幅负责:朱永琴吴时兴 内容简介

重庆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经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及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扬子准地台划分为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大巴山台缘三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四个三级构造单元和八个四级构造单元。其褶皱基底由青白口系板溪群组成,南华系——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台地型建造序列,晚三叠世以来发育大型陆相盆地沉积。盖层除北缘部分为印支褶皱,渝东南为燕山褶皱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喜马拉雅褶皱,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台区的断块、表层扭动。各构造单元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各具特征,渝东南为北北东向城垛状褶皱,渝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其余大部分地区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 秦岭地槽褶皱系仅划分为北大巴山冒地槽二级构造单元,以青白口系龙潭河组组成褶皱基底,南华纪——寒武纪以冒地槽型沉积为主。地壳运动以印支运动为主,构造形迹多表现为北西向复合构造。 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2)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原则 (2)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2) 第二章构造单元划分其及基本特征 (5)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5) 第二节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5) 第三章深、大断裂及基底断裂 (26) 第一节深、大断裂 (26) 第二节基底断裂及隐伏断裂 (26) 第四章新构造运动 (28) 第一节升降运动 (28) 第二节活动断裂及地震 (28) 第五章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29) 第一节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地台 (29) 第二节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 (29) 第三节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 (30) 前言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东与湖北省、湖南省接壤,南接贵州黔北,西与四川省毗邻,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侧与陕西省分界。地理坐标: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1′~32°12′,面积8.2万平方公里。 重庆市地处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中、西部属丘陵地貌,北、东、南为边缘中、低山区。区内水系发育,气候湿润温和,交通方便。

桥涵通用图公用构造28M说明

说明 一、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8、《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9、《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 10、《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 H11-2004)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1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8、《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19、《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 20、《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 21、《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22、《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 二、护栏 1、桥梁护栏防撞等级 护栏纵向吸能,通过自体变形或者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者进入对向车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根据车辆驶出桥外或者进入对向车道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级,依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选取桥梁护栏的防撞等级。 2、桥梁防撞护栏型式 综合考虑护栏的防撞性能、受碰撞后的护栏变形程度、美观和环境要求及护栏的全寿命周期 成本,本图设计了两种型式,即防撞等级为SA级的F型混凝土墙式护栏和防撞等级为SS级的加强型混凝土墙式护栏。中央分隔带侧护栏采用SBm级波形梁护栏。 桥梁外侧选用SA级F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底宽500mm,带120mm外包式滴水檐,高出桥面铺装1000mm; 桥梁外侧选用SS级的加强型混凝土墙式护栏,底宽500mm,带120mm外包式滴水檐,高出桥面铺装1100mm; 内侧选用SBm级波形梁护栏,护栏底座宽1150mm,护栏底座高出桥面铺装120mm。 混凝土护栏每隔3~5m设置一道假缝,宽3mm,深20mm;墩顶中心处设20mm宽断缝,桥面伸缩缝处缝宽与梁端缝宽相同。 3、注意事项 1)桥梁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的公路建筑限界内。 2)桥梁护栏材料规格、制作工艺、施工安装、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均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的要求。 3)部分钢筋在上部梁板、耳背墙中预埋,施工前要详细阅读相关图纸。伸缩缝、交通标志、交通安全设施、桥梁护网、泄水管、声屏障等设施在护栏中的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槽要根据相关设计预留。 4)主线小桥与路线安全设施一并考虑,两侧均采用波形梁护栏。 5)混凝土墙式护栏和波形梁护栏座构造图应与上部构造(JSGG/QT-20-2015)相关设计图配合使用。 6)空心板10cm整体化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方可进行外侧混凝土墙式护栏的施工,以利于墙式护栏荷载更好地向中梁传递,减轻外边梁的负担。因外边梁承受墙式护栏荷载的需要,空心板10cm整体化混凝土内的D12钢筋网的横桥向钢筋应伸入护栏底部范围。 三、有关管线敷设预埋件 高速公路通讯、监控和收费的电缆管道,设计从中央分隔带中通过,当遇桥涵构造物时要预设管道的支承点,故于内侧护栏座侧面按一定间距预埋钢板,以利管线支承构件的电焊连接,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时注意,数量统计和施工预埋不得遗漏。 四、支座 1、支座类型采用圆板橡胶支座系列,其性能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JT/T4-2004的规定。 2、支座的安装

各类矿图的绘制要求及标准

一、矿区井田分布图 二、矿区地形图 三、矿区测量控制网图 四、矿区井上下对照图 五、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六、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 七、矿区煤岩层对比图 八、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九、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十、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 十一、矿区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十二、煤田水文地质图 十三、区域水文地质图 十四、井田区域地形图 十五、工业广场平面图 十六、井底车场平面图 十七、采掘工程平面图 十八、主要巷道平面图 十九、井上下对照图 二十、井筒断面图 二十一、主要保护煤柱图 二十二、井上下测量控制网图 二十三、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 二十四、竖井井壁和罐道竖直程度断面图 二十五、提升设备和竖井井架安装测量图 二十六、矿井地形地质图 二十七、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二十八、矿井煤岩层对比图 二十九、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三十、矿井地质剖面图 三十一、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 三十二、矿井瓦斯地质图 三十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三十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三十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三十六、矿井充水性图 三十七、断层两盘含水层对接补给关系图 三十八、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三十九、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等水位线图 四十、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图 四十一、地面防排水系统图 四十二、矿井分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图 四十三、采区资源/储量估算图 四十四、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

四十五、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 四十六、矿井“三个煤量”计算图 附录:各种矿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 一、矿区井田分布图 1. 主要公路、铁路、河流、水源地。 2. 35KV及其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变电所。 3. 用颜色表示生产矿(红)、在建矿(绿)、规划区(黄)的边界,以及主要附属地物。 4. 主要村镇位置及名称,矿井井筒位置,公司、矿位置和名称。 二、矿区地形图 1. 按国家有关地形图测量规范相应比例尺的规定内容绘制。 2. 根据地形、地物变化情况,每4~5年更新一次。 三、矿区测量控制网图 1. 各级三角点、近井点、水准点的位置、名称和编号。 2. 三角网形线,水准网环线。 3. 主要村镇、矿井的位置和名称。 4. 主要交通公路、铁路和河流。 5. 控制点附近的地形地貌。 6. 必要的文字说明。 7. 本图可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加绘控制点内容。 四、矿区井上下对照图 在矿区地形图的基础上,加绘井下主要采掘工程和地质勘探资料。 1. 矿区地形图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面重要工业建筑、村庄、零星建筑物、铁路、主要公路、高压线,以及大的河流、湖泊,地形等高线等。 2. 井下主要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道和采区内的重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其编号。 3. 主要煤(岩)层露头线,主要断层线、井田技术边界线,保安煤柱的围护带和边界线,并注明批准文号。 4. 井口位置及名称,钻孔及其编号、地面标高。 5. 相邻矿区的采掘工程。 五、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在地形图基础上加绘以下内容: 1. 主要煤(岩)层露头线,主要断层线,褶曲轴及岩浆岩出露范围。 2. 必要的钻孔、探槽、探井、勘探线及其编号。 3. 矿井边界,井口位置及名称。 4. 地层界限及代号,地层分布范围、名称及产状。 5. 在图幅两侧或下方加绘煤田综合柱状图,走向、倾向剖面图。 6. 当地质资料发生重大变动时,要及时修改填绘。 六、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 1. 经纬线、指北针。 2. 断层线、褶曲轴、岩浆岩出露范围及陷落柱范围。 3. 主要钻孔、探槽、探井的位置及名称、编号。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地质构造 武汉市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葛店-汉阳褶皱带。区内大地构造跨及扬子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襄(樊)-广(济)深大断层为界,中南部隶属扬子准地台的四级构造单元武汉台褶束,北部为秦岭褶皱系之四级构造单元新洲凹陷之南缘。 由于区内经历了大别、扬子、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次构造运动,使区内构造更趋复杂。新洲凹陷是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中生代沉积盆地;武汉台褶束由古生界及早三叠系组成的一系列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复式褶皱组成,并伴有与轴线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走向断层及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或近南北向的断层。 以北东向长江为界,西侧汉口段属江汉——洞庭断陷东北边缘部,东侧武昌段属下扬子陷降带边缘部分。地貌上,西侧汉口处于江汉——洞庭沉降区东北缘,东侧武昌段处于黄石——咸宁波状升降区。中更新世末以来,武昌、汉阳广泛发育Ⅱ~Ⅲ级河湖阶地;汉口东西湖地区则沦为埋藏阶地。 1、褶皱 区内地壳由于受燕山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致使古生代及中生代早中三迭世地层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褶皱形态总的来讲呈两条带状,即市区南部的构造剥蚀丘陵区及东北部的青山镇一带,两组褶皱带在市区东部有渐趋重合之势。褶皱形态以紧密线状为主,背斜较宽阔,一般隐伏于地下,构成谷地,向斜狭窄,构成丘陵主要骨架,轴面大多向南倒转。背斜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向斜轴部由二迭系或三迭系地层组成。其特点为轴线呈北西西或近东西向,并略向 南凸出的弧形,西端有向北偏转之势。

工程地点 场区构造纲要图 据场区构造纲要图(图3.1-1),本工程场区位于蔡甸-太子湖向斜南翼。 2、断裂 区内断层较为发育,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出露不甚完整。主要见有四组不同方向(北西西或近东西、北西、北北东、北东向)及不同性质(主要为逆断、正断层、平推断层)和不同规模的断层。其中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北西向断层较为发育,为区内主干断层,次为北北东、北东向断层。 据场区构造纲要图(图3.1-1),本工程场地发育有谌家矶-金口压扭性断裂,为古老断层。 据《武汉市基岩地质图》(1:50000),本工程场区内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存在;场区内大部分地段下伏基岩为白垩-下第三系志留系泥质粉砂岩,这些岩石均属非可溶岩,分布稳定;局部地段下伏基岩为三叠系泥质灰岩,分布稳定性一般。因此,本场地大部分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适宜桥梁及引道工程建设;局部地质构造稳定性一般,较适宜桥梁及引道工程建设。 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一)、新构造运动 挽近期本区主要表现为和缓振荡式的升降和以掀斜为主的构造运动,它是在深部构造和先期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分异性和继承性。 1、区域升降运动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排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二○○二年八月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 编纂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李后蜀 副主任委员:汪小昆 委员:黎力刘安云袁兴平朱永琴邓富银吴时兴总编辑:黎力 副总编:刘安云袁兴平 图幅负责:朱永琴吴时兴

内容简介 重庆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经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及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扬子准地台划分为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大巴山台缘三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四个三级构造单元和八个四级构造单元。其褶皱基底由青白口系板溪群组成,南华系——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台地型建造序列,晚三叠世以来发育大型陆相盆地沉积。盖层除北缘部分为印支褶皱,渝东南为燕山褶皱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喜马拉雅褶皱,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台区的断块、表层扭动。各构造单元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各具特征,渝东南为北北东向城垛状褶皱,渝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其余大部分地区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

秦岭地槽褶皱系仅划分为北大巴山冒地槽二级构造单元,以青白口系龙潭河组组成褶皱基底,南华纪——寒武纪以冒地槽型沉积为主。地壳运动以印支运动为主,构造形迹多表现为北西向复合构造。 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2)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原则 (2)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2) 第二章构造单元划分其及基本特征 (5)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5) 第二节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5)

构造盆地编图系列

盆地构造研究编图系列 一、盆地分析编图方法概述 为了对赋存有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地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为了查明这些能源矿产的形成条件和赋存规律,以作出合理的工业评价,就应当根据地质勘探过程中根据野外观察和各种普查勘探工程与手段所获得资料,编制出一整套盆地分析图件。目前,包括煤盆地在内的沉积盆地分析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一套理论、概念和术语、分析流程和方法,而与知识赢得一整套编图方法也已成龙配套,日趋完善。 盆地分析编图方法是在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盆地分析等学科发展中不断积累和完善起来的。 早在1836年,J.Phillips首次编制了石炭纪一个统的岩相分析图。1862年,Hull根据野外观测结果编制了厚度等值线图,用以反映英国石炭纪碎屑岩和灰岩厚度的消长关系,并详细讨论了等值线图的编制和使用方法。1913年,A.W.Grabau编制了岩相图,用阴影图案来表示低层单位的区域变化,如海陆性质等。1938年,A.Gressly在研究瑞士保罗山和法国东部侏罗纪地层时发现:侏罗纪最顶部地层单位可以分为五种岩性类型,每一种类型各自具有特征的动物群,他把这些同时期的不同岩性类型和动物群称之为相(facies),意指反映这些岩石形成环境的与岩性和古生物面貌,并且用相图表示了这个地层单位的区域变化。1947年,Read和Wood用等值线表示新墨西哥州宾夕法尼亚含煤岩系碎屑成分对非碎屑成分的比值。上述学习和的工作成果对近代盆地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无疑是打下了最初的基础。但是,真正淡定近代盆地分析学科和发展基础的主要是W.C.Krumbein等人的《综合相分析》,P.E.Potter等人的《古流相盆地分析》和C.E.B.Conybcare的《岩石地层分析》。 盆地的构造研究是盆地分析的主要内容,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地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对盆地的沉降沉积及沉积矿产和油田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盆地构造租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和了解盆地的范围和形态,确定盆地坳陷的幅度和方向,查明盆地内部低级别的同生构造,分析盆地类型及形成机制,弄清盆地的古构造与周围区域构造背景的关系,分析古构造对盆地沉积的控制作用。 盆地构造学的主要图件一般包括:构造纲要图,古构造剖面图,构造格架图,构造-沉积充填模式图,构造-岩相分区图,构造等高线图,构造高程趋势面图及残差图,古构造剖面图,盆地基底构造图,盆地基底等高线图,构造演化剖面图等。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用图件: 二、.构造纲要图 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同的线条、符号、颜色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主要表示填图区各类构造如褶皱、断层、岩体等的特征;一般无须绘出所有地层界线,只须表示反映构造运动的不整合面、假整合面以及以此为依据所划分的构造层等。图上也可标注面理、线理等的统计资料。绘制构造纲要图的目的是为了形象地突出一个地区的主要构造特点,使之能够鲜明、概括地反映出构造复杂地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及其构造发展史。它是一种理论性较强的图件,特别是由于研究范围和观察现象的限制,常常要作某些推断,但一定要力求有理有据。因此,需要充分分析本区构造情况后,方可动手编制构造纲要图。构造纲要图的目的是说明区域或矿区的构造条件和构造特点,是采用地质历史发展的观点编绘的一种图件,如下图,一般要求用醒目的方法表达各类型、各级别的褶皱、断裂和其他构造形迹在时间上分布规律,及其对岩浆岩和矿床的控制作用。 在沉积盆地分析中构造分析十分重要。具体包括地质观察和填图、物探、航片与卫星照片判释、构造岩石学以及数学和物理模拟等多种方法。 盆地构造纲要图,主要反映盆地性质、基本轮廓和走向、构造分析(隆起及坳陷分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