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数学危机及其消除

第一次数学危机及其消除班级:数学131班姓名:翁**

内容摘要:主要论述在数学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无理数的出现导致第一次数学危机的历史事实及这这次危机的消除经过。

关键字:第一次数学危机;毕达哥拉斯;不可共度量;无理数

引言:数学史不仅仅是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甚至危机。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数学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于大约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古希腊时期,自的发现起,到

2

公元前370年左右,以无理数的定义出现为结束标志。这次危机的出现冲击了一直以来在西方数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同时标志着西方世界关于无理数的研究的开始。

第一次数学危机产生的背景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年~公元前500年)

毕达哥拉斯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与哲学家。他曾创立了一个合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一体的神秘主义派别:毕达哥拉斯学派。由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著名命题“万物皆数”是该学派的哲学基石。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仅指整数。而“一切数均可表成整数或整数之比”则是这一学派的数学信仰。然而,具有戏剧性的是由毕达哥拉斯建立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却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学信仰的“掘墓人”。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提出后,其学派中的一个成员希帕索斯考虑了一个问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长度是多少呢?

他发现这一长度既不能用整数,也不能用分数表示,而只能用一个新

数来表示。希帕索斯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的诞生。小小的出现,却在当时的数学界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它直接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之大为恐慌。实际上,这一伟大发现不但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致命打击。对于当时所有古希腊人的观念这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这一结论的悖论性表现在它与常识的冲突上:任何量,在任何精确度的范围内都可以表示成有理数。这在希腊当时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信仰!

22

可是为我们的经验所确信的,完全符合常识的论断居然被小小的存在

2

而推翻了!这应该是多么违反常识,多么荒谬的事!它简直把以前所知道的事情根本推翻了。更糟糕的是,面对这一荒谬人们竟然毫无办法。这就在当时直接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西方数学史上一场大的风波,史称“第一次数学危机”。

无理数的发现

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上的一项重大发现是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

即我们所说的勾股定理。就是指直角三角形三边有如下关系的一个命题,即:(1)

和分别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表示斜边。这个学派还

认为满足(1)式的数有无穷多个,并提供了下述三元数组,即若是奇数,并且,则有: , , (2) 这三元数组只是使(1)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当毕达哥拉斯学派进一步致力于等式(1)和等式(2)的研究时,米太旁登的希帕苏斯,发现了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1)式中出现了下述结果:(3)

222c b a =+m a =)1(212-=m b )1(212+=m c 222c a =a b c 1>m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证明图解:

c b a 2

22=+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等于1 时,其斜边的长就恰好等于。

而找不到可以公度的几何实体,这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下,无疑是一个矛盾。此外,是否是个数?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问题。因为如果承认它是数,就要与“数即万物”中所说的整数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等式(3)所引出的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数即万物”的世界观被彻底地动摇了。由此引发了数学的第一次危机!。

222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希帕索斯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其斜边不可通约。新发现的数由于和之前的所谓“合理存在的数”——即有理数在学派内部形成了对立,所以被称作了无理数。希帕索斯正是因为这一数学发现,而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投进了大海,处以“淹死”的惩罚.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其斜边不可通约,这个简单的数学事实的发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感到迷惑不解。它不仅违背了毕达哥拉斯派的信条,而且冲击着当时希腊人持有的“一切量都可以用有理数表示”的信仰。所以,通常人们就把希帕索斯发现的这个矛盾,叫做希帕索斯悖论。

不过存在另外一种说法称,据说, 正五边形的边与对角线之比二分之根号五是最先被发现的无理数。

第一次数学危机的消除:

数学的第一次危机的解决大约在公元前370年,才华横溢的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学生阿契塔和欧多克索斯以及柏拉图给出两个相等的定义从而消除了这次危机。他们给出的定义与所涉及的量是否有公度无关,其实这也是自然的,因为两个线段的比本来与第三个线段无关。

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给出了以单位长为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不能用整数之比来表示的证明方法,证明过程如下: 假设:是有理数,设(p,q 均为自然数,且(p,q )=1) 所以,

两边平方得:(1)

所以必为2的倍数,故q 必为2的倍数。 因为(p,q )=1,得p 为奇数。

记,,

把两式代入(1)得:

整理得: 显然左边为奇数右边为偶数,引出矛盾,故为无理数。

222q p 222=p

q =q

p =2'2')2()122q p =-(为自然数)''(12p p p -=为自然数)''(2q q q =22'21'4'4q p p =+-

《几何原本》中的比例理论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第五卷讲比例,是以欧多克斯的工作为基础的。有人认为这一卷代表了《原本》的最大成就,因为他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上消除了有不可公度量引起的数学危机。其中所给出的比例的定义相当于说:设A ,B ,C ,D 是任意四个量,其中A 和B 同类(即均为线段、角或面积等),C 和D 为同类。如果对于任何两个正整数m 和n ,关系是否成立,相应地取决于关系是否成立,则称A 与B 之比等于C 与D 之比,即A ,B ,C ,D 四量成比例。 这一定义并未限制涉及的量是可公度的还是不可公度的,因此可以运用它来证明许多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只对可公度量证明了的命题。

nB mA ≤=≥nD mC ≤=≥

戴德金分割

戴德金分割,是将一切有理数的集合划分为两个非空不相交的子集A和B,使得A中的每一个元素小于B中的每一个元素,这时戴德金把这个划分定义为有理数的一个分割(有些分割是有理数产生的,在这样的分割中,要么有最大元素,要么有最小元素·但有些分割却不是)。假设给定某种方法把所有的有理数分为两个集合,A和B,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B中的每一个元素,任何一种分类方法称为有理数的一个分割。

对于任一分割, 必有3种可能, 其中有且只有1种成立:

A有一个最大元素a,B没有最小元素。例如A是所有≤1的有理数,B是所有>1的有理数。B有一个最小元素b,A没有最大元素。例如A是所有<1的有理数。B是所有≥1的有理数。A没有最大元素,B也没有最小元素。例如A是所有负的有理数,零和平方小于2的正有理数,B是所有平方大于2的正有理数。显然A和B的并集是所有的有理数,因为平方等于2的数不是有理数。注::A有最大元素a,且B有最小元素b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就有一个有理数不存在于A和B两个集合中,与A和B的并集是所有的有理数矛盾。

第3种情况,戴德金称这个分割为定义了一个无理数,或者简单的说这个分割是一个无理数。

前面2种情况中,分割是有理数。

这样,所有可能的分割构成了数轴上的每一个点,既有有理数,又有无理数,统称实数。

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

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王方汉(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430050) 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在各个历史阶段,人的认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当一种/反常0现象用当时的数学理论解释不了,并且因此影响到数学的基础时,我们就说数学发生了危机.许多人并不赞成使用危机这个词,因为它们并没有阻碍数学的发展. 在历史上,数学曾发生过三次危机.这三次危机,从产生到消除,经历的时间各不相同,都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成为数学史上的佳话. 第一次数学危机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那时,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正方形边与对角线是不可通约的,现在称之为/比达哥拉斯悖论0. /悖论0这一术语,许多中小学生恐怕是第一次见到.所谓悖论,就是指自相矛盾荒谬结论. 今天看来,两条线段不可通约,是数学中常见的合理的现象,它不过表明两条线段之比是一个无理数而已,可是,当时的古希腊人怎么会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眼中,各种事物的许多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性质都可能改变,惟其数量性质是不会变的!他们认为:万物都包含着数:数只有两种,这就是自然数和可通约的数.所以,不可通约的数是不可思议的! 第一次数学危机持续了两千多年.十九世纪,数学家哈密顿(Hamilton)、梅雷(Melay)、代德金(Dedekind)、海涅(Heine)、波雷尔(Borel)、康托尔(Cantor)和维尔斯特拉斯(Weietstrass)等正式研究了无理数,给出了无理数的严格定义,提出了一个含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新的数类)))实数,并建立了完整的实数理论.这样,就完全消除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二次数学危机是因为发现微积分方法而产生的.十七世纪,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首创了微积分.这时的微积分只有方法,没有严密的理论作为基础,许多地方存在着漏洞,还不能自圆其说.例如,牛顿当时是这样求函数y=x n的导数的: (x+v x)n=x n+n#x n-1#v x+n(n-1) 2 #x n-2#(v x)2+,+(v x)n,然后把函数的增量v y除以自变量的增量v x,得 v y v x= (x+v x)n-x n v x =n#x n-1+ n(n-1) 2 #x n-2#v x +,+nx#(v x)n-2+(v x)n-1, 最后,扔掉其中所有含v x的项,就得到函数y= x n的导数为nx n-1. 哲学家以眼光税利、思维敏捷而著称.贝克莱(Berkelg)就是这样的哲学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先以v x为除数,说明v x不等于零,后来又扔掉所有含v x的项,可见v x等于零,这岂不自相矛盾吗?这就是著名的/贝克莱悖论0. 现在我们知道,自变量x的增量v x是一个无穷小量.但在当时,贝克莱悖论的出现,咄咄逼人,逼得数学家们不得不认真地对待/无穷小量0,设法克服由此引起的思维上的混乱. 十九世纪,许多数学家投入到了这一工作之中,柯西(Cauchy,1789-1857)和维尔斯特拉斯的贡献最为突出.1821年,柯西建立了极限的理论,提出了/无穷小量是以零为极限但永远不为零的变量0,维尔斯特拉斯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终于消除了贝克莱悖论,把微积分建立在坚实的极限理论之上,从而结束了第二次数学危机. 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解除,与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解除,两者实际上是密不分的.为解决微积分问题,必须建立严密的无理数定义以及完整的实数理论.有了实数理论,加上柯西和维尔斯特拉斯的极限理论,这样,第一、二次数学危机就相继消除了.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前两次数学危机解决后不到三十年,又卷起了第三次数学危机的轩然大波.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康托尔(Cantor,1845-1918)创立了集合论,初衷是为整个数学大厦奠定牢实的基础.正当人们为集合论的诞生而欣然自慰时,一串串数学悖论却冒了出来,又搅得数学家心里忐忑不安.其中,英国数学家罗素(Russell,1872-1970)于1902年提出的

第一次数学危机

(1)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恼怒,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希勃索斯因此被囚禁,受到百般折磨,最后竞遭到沉舟身亡的惩处。 不可通约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坛,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两个不可通约的比值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然而,真理毕竟是淹没不了的,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人们为了纪念希勃索斯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可敬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取名为“无理数”同时它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我觉得毕达哥拉斯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有很多成就,是影响西方乃至世界的人物,是第一个注重“数”的人,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了正多面体的个数。建设了许多较有影响的社团。同时他允许女人进入课堂讨论,也可以帮助穷人学习,会设定一些奇奇怪怪的要求,娶了自己热心听众中的一个女子为妻……他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升华,与上帝融为一体,万物都包含数,甚至万物都是数,上帝通过数来统治宇宙。我以为他会是一个能够包容的人,海纳百川。但是,他好像不太喜欢被人质疑,尽管他发现了黄金分割、勾股定理等,依然不能抹杀他犯的大错。希勃索斯的死亡不能掩埋学问。 (2)约在公元前370年,柏拉图的学生攸多克萨斯(约公元前408—前355)解决了关于无理数的问题。他纯粹用公理化方法创立了新的比例理论,微妙地处

数学史选择题集锦知识分享

数学史选择题集锦

1、首先获得四次方程一般解法的数学家是( D )。 A. 塔塔利亚 B. 卡尔丹 C. 费罗 D.费拉里 2、最先建立“非欧几何”理论的数学家是( B )。 A. 高斯 B. 罗巴契夫斯基 C. 波约 D. 黎曼 3、提出“集合论悖论”的数学家是( B )。 A.康托尔 B.罗素 C.庞加莱 D.希尔伯特 4、( 泰勒斯 )在数学方面的贡献是开始了命题的证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 位数学家 A. 阿基米德 B. 欧几里得 C. 泰勒斯 D. 庞加莱 5、数学史上最后一个数学通才是( B ) A、熊庆来 B、庞加莱 C、牛顿 D、欧拉 7、当今数学包括了约 A 多个二级学科。 A、400 B、500 C、600 D、700。 1、秦九韶是“宋元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是()。 (A)九章算术(B)九章算术注(C)数书九章(D)四元玉鉴 2、下面哪位数学家最早得到了正确的球的体积公式()。 (A)欧几里得(B)祖冲之(C)刘徽 (D)阿基米德 3、古代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几何学的实践来源不尽相同,古代埃及的几何学产生于

(A)测地(B)宗教(C)天文 (D)航海 4、“零号”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它是由下列国家发明的()。 (A)中国(B)阿拉伯(C)巴比伦(D)印度 5、最早发现圆锥曲线的是下列哪位数学家()。 (A)欧几里得(B)阿波罗尼奥斯(C)毕达哥拉斯 (D)梅内赫莫斯 6、下列哪位数学家提出猜想:每个偶数是两个素数之和;每个奇数是三个素数之和()。 (A)费马(B)欧拉(C)哥德巴赫(D)华林 7、下列哪位数学家首先证明了五次和五次以上的代数方程的根式不可解性()。 (A)拉格朗日(B)阿贝尔(C)伽罗瓦(D)哈密顿 8、在非欧几何的先行者中中,最先对“第五公设能由其他公设证明”表示怀疑的数学家()。 (A)克吕格尔(B)普罗克鲁斯(C)兰伯特(D)萨凯里 9、下列数学家中哪位数学家被称作“现代分析学之父”()。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认为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最大的意义导致了无理数地产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都无法用来表示,那么我们必须引入新的数来刻画这个问题,这样无理数便产生了,正是有这种思想,当我们将负数开方时,人们引入了虚数i(虚数的产生导致复变函数等学科的产生,并在现代工程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但我个人认为第一次危机的真正解决在1872年德国数学家对无理数的严格定义,因为数学是很强调其严格的逻辑与推证性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其实我翻了一下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小的概念,另外Weistrass创立了极限理论,加上实数理论,集合论的建立,从而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而我自己的理解是一个无穷小量,是不是零要看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静止的,我们当然认为它可以看为零;如果是运动的,比如说1/n,我们说,但n个1/n相乘就为1,这就不是无穷小量了,当我们遇到等情况时,我们可以用洛比达法则反复求导来考查极限,也可以用Taylor展式展开后,一阶一阶的比,我们总会在有限阶比出大小。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902年,罗素悖论的产生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号称天衣无缝,绝对正确的数学出现了自相矛盾。 我从很早以前就读过“理发师悖论”,就是一位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

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数学历史上的三次危机

数学历史上的三次危机 经济上有危机,历史上数学也有三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l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 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不可通约量的研究开始于公元前4世纪的欧多克斯,其成果被欧几里得所吸收,部分被收人他的《几何原本》中。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微积分的形成给数学界带来革命性变化,在各个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微积分在理论上存在矛盾的地方。无穷小量是微积分的基础概念之一。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小的概念,而且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解决使微积分更完善。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当时英国数学家罗素把集合分成两种。 第一种集合:集合本身不是它的元素,即aa;第二种集合:集合本身是它的一个元素a ∈a,例如一切集合所组成的集合。那么对于任何一个集合b,不是第一种集合就是第二种集合。 假设第一种集合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m,那么m属于第一种集合还是属于第二种集合。 如果m属于第一种集合,那么m应该是m的一个元素,即m∈m,但是满足m∈m关系的集合应属于第二种集合,出现矛盾。 如果m属于第二种集合,那么m应该是满足m∈m的关系,这样m又是属于第一种集合矛盾。 以上推理过程所形成的俘论叫罗素悖论。由于严格的极限理论的建立,数学上的第一次第二次危机已经解决,但极限理论是以实数理论为基础的,而实数理论又是以集合论为基础的,现在集合论又出现了罗素悖论,因而形成了数学史上更大的危机。从此,数学家们就开始为这场危机寻找解决的办法,其中之一是把集合论建立在一组公理之上,以回避悖论。首

数学的三次危机——第三次数学危机

三、第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基础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从整体上看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实际上集合论已经成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数学的整个基本结构的有效性的怀疑。 1897年,福尔蒂揭示了集合论的第一个悖论;两年后,康托发现了很相似的悖论,它们涉及到集合论中的结果。1902年,罗素发现了一个悖论,它除了涉及集合概念本身外不涉及别的概念。 罗素,英国人,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1902年著述《数学原理》,继而与怀德海合著《数学原理》(1910年~1913年),把数学归纳为一个公理体系,是划时代的著作之一。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大量著作,并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关心社会现象,参加和平运动,开办学校。1968~1969年出版了他的自传。 罗素悖论曾被以多种形式通俗化,其中最著名的是罗索于1919年给出的,它讲的是某村理发师的困境。理发师宣布了这样一条原则:他只给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当人们试图答复下列疑问时,就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悖论性质:“理发师是否可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则;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按原则就该为自己刮胡子。 罗素悖论使整个数学大厦动摇了,无怪乎弗雷格在收到罗素的信之后,在他刚要出版的《算术的基本法则》第2卷本末尾写道:“一位科学家不会碰到比这更难堪的事情了,即在工作完成之时,它的基础垮掉了。当本书等待付印的时候,罗素先生的一封信把我就置于这种境地”。狄德金原来打算把《连续性及无理数》第3版付印,这时也把稿件抽了回来。发现拓扑学中“不动点原理”的布劳恩也认为自己过去做的工作都是“废话”,声称要放弃不动点原理。 自从在康托的集合论和发现上述矛盾之后,还产生了许多附加的悖论。集合论的现代悖论与逻辑的几个古代悖论有关系。例如公元前四世纪的欧伯利得悖论:“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个陈述是假的”。如果这个陈述是真的,则它是假的;然而,如果这个陈述是假的,则它又是真的了。于是,这个陈述既不能是真的,又不能是假的,怎么也逃避不了矛盾。更早的还有埃皮门尼德(公元前6世纪,克利特人)悖论:“克利特人总是说谎的人”。只要简单分析一下,就能看出这句话也是自相矛盾的。 集合论中悖论的存在,明确地表示某些地方出了毛病。自从发现它们之后,人们发表了大量关于这个课题的文章,并且为解决它们作过大量的尝试。就数学而论,看来有一条容易的出路:人们只要把集合论建立在公理化的基础上,加以充分限制以排除所知道的矛盾。 第一次这样的尝试是策梅罗于1908年做出的,以后还有多人进行了加工。但是,此程序曾受到批评,因为它只是避开了某些悖论,而未能说明这些悖论;此外,它不能保证将来不出现别种悖论。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在东方,最早把rational number翻译成有理数的是: (2.00分) A.俄罗斯人 B.日本人 C.中国人 D.印度人 2、“万物皆数”是谁提出 (2.00分) A.笛卡尔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毕达哥拉斯 3、平面运动不包括 (2.00分) A.反射 B.平移 C.旋转 D.折射 4、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改变了欧式几何的第()公设。 (2.00分) A.三 B.一 C.五 D.二 5、四色猜想的提出者是哪国人: (2.00分)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6、两个量的比相等是哪位数学家定义的: (2.00分) A.欧多克索斯 B.阿契塔 C.A和B D.以上都不是 7、()指出函数不连续时也可能进行定积分。 (2.00分) A.柯西 B.费曼 C.黎曼 D.牛顿 8、数学发展史上爆发过几次数学危机 (2.0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9、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中数是指: (2.00分)

A.法则 B.实数 C.有理数 D.自然数 10、下面哪一项不是黄金分割点 (2.00分) A.印堂 B.肚脐 C.膝盖 D.肘关节 11、南开大学每年出的杂志,收录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叫做:() (2.00分) A.数学之美 B.数学与文化 C.数学文化课文集 D.数学 12、()关于化归提出了“烧水”的例子。 (2.00分) A.波利亚 B.笛卡尔 C.高斯 D.庞加莱 13、可以完全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不包括 (2.00分) A.正方形 B.正三角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4、“物不知数”的问题出自哪部著作 (2.00分) A.《九章算术》 B.《海岛算经》 C.《孙子算经》 D.《五经算术》 15、在()中,过直线外一点找不到平行线。 (2.00分) A.黎曼几何 B.双曲几何 C.欧氏几何 D.以上都不对 16、根号2不能表示成整数比引发()数学危机 (2.00分)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17、首先提出公理化方法的局限性的人是 (2.00分) A.伽罗瓦

(整理)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 张清利 第一次数学危机 在古代的数学家看来与有理数对应的点充满了数轴,现在尚未深入了解数轴性质的人也会这样认为。因此,当发现在数轴上存在不与任何有理数对应的一些点时,在人们的心理上引起了极大震惊,这个发现是早期希腊人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是在公元前5世纪或6世纪的某一时期由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首先获得的。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单位正方形的边与对角线不可公度,即对角线的长不能表为q p /的形式,也就是说不存在作为公共度量单位的线段。后来,又发现数轴上还存在许多点也不对应于任何有理数。因此,必须发明一些新的数,使之与这样的点对应,因为这些数不能是有理数,所以把它们称为无理数。 例如, ,22,8,6,2等都是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推翻了早期希腊人坚持的另一信念:给定任何两个线段,必定能找到第三线段,也许很短,使得给定的线段都是这个线段的整数倍。事实上,即使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如果他还不知道情况并非如此的话。 第一次数学危机表明,当时希腊的数学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1. 数学已由经验科学变为演绎科学; 2. 把证明引入了数学; 3. 演绎的思考首先出现在几何中,而不是在代数中,使几何具有 更加重要的地位。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笛卡儿解析几何的诞生。 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的数学没有经历这样的危机,因而一直停留在实验科学。即算术阶段。希腊则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形成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与亚里士多得的逻辑体系, 而成为现代科学的始祖。 在当时的所有民族中为什么只有希腊人认为几何事实必须通过合乎逻辑的论证而不能通过实验来建立?这个原因被称为希腊的奥秘。 总之,第一次数学危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 无理数与不可公度量的发现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首先,这是对毕达哥拉斯哲学思想的核心,即“万物皆依赖于整数”的致命一击;既然像2这样的无理数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那么,它究竟怎样依赖于整数呢?其次,这与通常的直觉相矛盾,因为人们在直觉上总认为任何两个线段都是可以公度的。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比例和相似形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突然之间基础坍塌了,已经建立的几何学的大部分内容必须抛弃,因为它们的证明失效了。数学基础的严重危机爆发了。这个“逻辑上的丑陋”是如此可怕,以致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此严守秘密。据说,米太旁登的帕苏斯把这个秘密泄漏了出去,结果他被抛进了大海。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他逐出学派,并为他立了一个墓,说他

简述数学史上的三大危机

简述数学史上的三大危机 世界曾经发生过金融危机,比如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实际上,在数学界也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革,那就是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 在古希腊,哲学家都是格外重视数学。像无论是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还是最早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都特别推崇数学。在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中,在数学上成就最大的,当推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建立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团体,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传授知识,研究数学,还很重视音乐。“数”与“和谐”是他们的主要哲学思想。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数产生万物,数的规律统治万物,也就是“万物皆数”的观点。“万物皆数”就是万物皆可用自然数或分数表示。然而,这一观点在后来确被毕达哥拉斯自己给推翻了。这还得从一个有趣的故事说起。有一次毕达哥拉斯去朋友家做客,他发现朋友家的地板上的方形图案很有意思,凭借着他数学家头脑的直觉,得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勾股定理以及证明。然而根据勾股定理,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的长度应当是根号2,毕达哥拉斯发现根号2既不是自然数,也不是分数。这个事实的发现,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大成就,它标志着人类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能力。 但这一发现引起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心目中的数只有自然数与自然数之比---分数。如今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

对角线这个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的东西竟不能用“数”表示。这难道不是自己否定自己信仰的真理吗?于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千方百计封锁消息,但是纸包不住火终于还是传开了。当时研究数学的希腊学者们便对数的重要性有了怀疑。哲学家们认为世界上的量都可以用数表示,任何两个分数,无论多么近,他们之间还有无穷对个分数,这么多的数居然还不能表示出线段上某些点的长度,数的万能的力量因为根号2的出现被否定了,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二次数学危机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在流动,当人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已经不是第一次踏进时的河水了。赫拉克利特用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但严格说起来他的话在概念上存在疑问。当时他的对立者巴门尼德宣扬相反的观点,他主张存在是静止的,不变的,永恒的。他的得意门生芝诺还提出“飞矢不动”的诡论。然而数学是讲究概念严密的,他们的说法都在概念上存在漏洞。像什么叫“动”与“不动”,古代哲学家对于如何从逻辑上严格把握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和相对静止与稳定的统一是不清楚的,直到17世纪,数学上出现了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才找到了精确描述运动与变化的工具。 对于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哲学家常有这一种说法:“运动就是矛盾”,“矛盾”是一个定义的术语,它揭示出事物的共性,但没指出运动的特殊性,而数学中用映射或函数描述运动却能勾画出运动的特殊

第一次数学危机-数学史话

第一次数学危机-数学史话 >给大家出个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多长?你可能疑惑我为什么要问这么低级的问题呢,答案很简单--√2啊。没错!但是如果在古希腊,如果这么回答,你可能这时候已经被干掉了。这是为何呢?听科普君为你道来。 在古希腊,人们认为只有1、2、3、4......这些用来计数的整数才是数字,数最崇高、最神秘,他们所讲的数是指整数。“数即万物“,也就是说宇宙间各种关系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达。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的一位门徒希帕索斯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不可能都是整数。这跟人们之前坚信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人们的信仰开始发生了动摇。 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哲学的开山鼻祖 在这里我们要简单说一下这个毕达哥拉斯,在西方人眼中,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他除了钻研出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外,还在数论上贡献巨大。他将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等等。甚至还抛弃了地心说、指出了当时希腊人口中的“墨丘利“和“阿波罗“其实是同一颗行星,即水星。毕达哥拉斯可谓是贡献巨大,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实际上他还是个学派头目。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信仰颇高,他们认为数是真实物质对象的终极组成部分。 毕达哥拉斯 他们甚至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升华,与上帝融为一体。万物都包含数,甚至万物都是数,上帝通过数来统治宇宙。毕达哥拉斯研究出,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短边为边长作方形,其面积之和正好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方形面积。简单来说就是小学课本上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实际上这个定理也并不是毕达哥拉斯首创的,古巴比伦人早就有所记载,而中国人则把它称为勾股定理或者“商高定理“。 有一次,希帕索斯打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老师的观点“任何数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的比来表示“。于是他从老师最引以为傲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入手。假设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那其对角线的长度通过定理应该可以很轻易地算出。可是希帕索斯怎么也没办法找到一个能用整数比表示出来,且平方后恰好等于2的数。根据老师毕达哥拉斯的观点,这样的数字是不可能存在的。可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又的的确确客观存在。希帕索斯不敢对外宣称自己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数,只好告知了毕达哥拉斯,由他定夺。毕达哥拉斯第一时间下令封锁了消息,并警告希帕索斯不要再研究这个问题。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希帕索斯还是无法就这样视而不见,他最后还是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结果当然是引得毕达哥拉斯勃然大怒,称希帕索斯是叛徒,有意破坏学派的和谐。于是派出其他的门徒去将其捉拿,并处以极刑——活埋。希帕索斯听到了一些风声,打算连夜乘船流亡他乡。可没想到还是被毕达哥拉斯的门徒追上,他们将希帕索斯五花大绑,溺入了冰冷的地中海之中。 人虽然杀死了,但是√2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这个√2在当时直接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西方数学史上一场大的风波,引起了数学思想的大革命。科学史上把这件事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而解决方法则是引进了“无理数“的概念。 这次事件让数学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希帕索斯为√2殉难留下的教训是: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谁为科学划定禁区,谁就变成科学的敌人,最终被科学所埋葬。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最新学习文档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 (文章转载自数学发展简史) 从哲学上来看,矛盾是无处不存在的,即便以确定无疑著称的数学也不例外。数学中有大大小小的许多矛盾,例如正与负、加与减、微分与积分、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等。在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深刻的矛盾,例如有穷与无穷、连续与离散、存在与构造、逻辑与直观、具体对象与抽象对象、概念与计算等等。 在数学史上,贯穿着矛盾的斗争与解决。当矛盾激化到涉及整个数学的基础时,就会产生数学危机。而危机的解决,往往能给数学带来新的内容、新的发展,甚至引起革命性的变革。 数学的发展就经历过三次关于基础理论的危机。 一、第一次数学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意义下的数学,也就是作为演绎系统的纯粹数学,来源予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它是一个唯心主义学派,兴旺的时期为公元前500年左右。他们认为,“万物皆数”(指整数),数学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的,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实的世界,数学的知识由于纯粹的思维而获得,不需要观察、直觉和日常经验。 整数是在对于对象的有限整合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产生的抽象概念。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计算单个的对象,还要度量各

种量,例如长度、重量和时间。为了满足这些简单的度量需要,就要用到分数。于是,如果定义有理数为两个整数的商,那么由于有理数系包括所有的整数和分数,所以对于进行实际量度是足够的。 有理数有一种简单的几何解释。在一条水平直线上,标出一段线段作为单位长,如果令它的定端点和右端点分别表示数0和1,则可用这条直线上的间隔为单位长的点的集合来表示整数,正整数在0的右边,负整数在0的左边。以q为分母的分数,可以用每一单位间隔分为q等分的点表示。于是,每一个有理数都对应着直线上的一个点。 古代数学家认为,这样能把直线上所有的点用完。但是,毕氏学派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发现:直线上存在不对应任何有理数的点。特别是,他们证明了:这条直线上存在点p不对应于有理数,这里距离op等于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于是就必须发明新的数对应这样的点,并且因为这些数不可能是有理数,只好称它们为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是毕氏学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是数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无理数的发现,引起了第一次数学危机。首先,对于全部依靠整数的毕氏哲学,这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其次,无理数看来与常识似乎相矛盾。在几何上的对应情况同样也是令人惊讶的,因为与直观相反,存在不可通约的线段,即没有公共

我的数学选讲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 经济上有危机,历史上数学也有三次危机。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在各个历史阶段,人的认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当一种“反常”现象用当时的数学理论解释不了,并且因此影响到数学的基础时,我们就说数学发生了危机. 许多人并不赞成使用危机这个词,因为它们并没有阻碍数学的发展.在历史上,数学曾发生过三次危机. 这三次危机,从产生到消除, 经历的时间各不相同, 都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成为数学史上的佳话. 第一次数学危机——无理数的产生 第一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l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不可通约量的研究开始于公元前4世纪的欧多克斯,其成果被欧几里得所吸收,部分被收人他的《几何原本》中。第一次数学危机对古希腊的数学观点有极大冲击。这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反之却可以由几何量来表示出来,整数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而几何学的身份升高了。 第一次数学危机持续了两千多年. 十九世纪,数学家哈密顿(Hamilton) 、梅雷(Melay) 、代德金(Dedekind) 、海涅(Heine) 、波雷尔(Borel) 、康托尔(Cantor) 和维尔斯特拉斯(Weietstrass) 等正式研究了无理数,给出了无理数的严格定义,提出了一个含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新的数类———实数,并建立了完整的实数理论. 这样,就完全消除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二次数学危机——对无限的理解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 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微积分的形成给数 学界带来革命性变化,在各个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微积分在理论上存在矛 盾的地方。无穷小量是微积分的基础概念之一。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 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

数学的三次危机

数学的三次危机 从哲学上来看,矛盾是无处不存在的,即便以确定无疑著称的数学也不例外。数学中有大大小小的许多矛盾,例如正与负、加与减、微分与积分、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等。在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深刻的矛盾,例如有穷与无穷、连续与离散、存在与构造、逻辑与直观、具体对象与抽象对象、概念与计算等等。 在数学史上,贯穿着矛盾的斗争与解决。当矛盾激化到涉及整个数学的基础时,就会产生数学危机。而危机的解决,往往能给数学带来新的内容、新的发展,甚至引起革命性的变革。 数学的发展就经历过三次关于基础理论的危机。 一、第一次数学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意义下的数学,也就是作为演绎系统的纯粹数学,来源予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它是一个唯心主义学派,兴旺的时期为公元前500年左右。他们认为,“万物皆数”(指整数),数学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的,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实的世界,数学的知识由于纯粹的思维而获得,不需要观察、直觉和日常经验。 整数是在对于对象的有限整合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产生的抽象概念。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计算单个的对象,还要度量各种量,例如长度、重量和时间。为了满足这些简单的度量需要,就要用到分数。于是,如果定义有理数为两个整数的商,那么由于有理数系包括所有的整数和分数,所以对于进行实际量度是足够的。

有理数有一种简单的几何解释。在一条水平直线上,标出一段线段作为单位长,如果令它的定端点和右端点分别表示数0和1,则可用这条直线上的间隔为单位长的点的集合来表示整数,正整数在0的右边,负整数在0的左边。以q 为分母的分数,可以用每一单位间隔分为q等分的点表示。于是,每一个有理数都对应着直线上的一个点。 古代数学家认为,这样能把直线上所有的点用完。但是,毕氏学派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发现:直线上存在不对应任何有理数的点。特别是,他们证明了:这条直线上存在点p不对应于有理数,这里距离op等于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于是就必须发明新的数对应这样的点,并且因为这些数不可能是有理数,只好称它们为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是毕氏学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是数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无理数的发现,引起了第一次数学危机。首先,对于全部依靠整数的毕氏哲学,这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其次,无理数看来与常识似乎相矛盾。在几何上的对应情况同样也是令人惊讶的,因为与直观相反,存在不可通约的线段,即没有公共的量度单位的线段。由于毕氏学派关于比例定义假定了任何两个同类量是可通约的,所以毕氏学派比例理论中的所有命题都局限在可通约的量上,这样,他们的关于相似形的一般理论也失效了。 “逻辑上的矛盾”是如此之大,以致于有一段时间,他们费了很大的精力将此事保密,不准外传。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不可通约性并不是罕见的现象。泰奥多勒斯指出,面积等于3、5、6、……17的正方形的边与单位正方形的边也不可通约,并对每一种情况都单独予以了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理数的存在逐渐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

三次数学危机的启示

数学风暴 -----从三次数学危机看数学如何影响世界观 摘要 美国数学史家M.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数学用它的逻辑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又以其简洁明了的公式对复杂世界进行了精辟而又深刻的描述。数学对人类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计数的应用,更是微积分在工程学的应用,拓扑学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等。不仅如此,通过三次数学危机,还能让我们看到它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 关键词:数学危机世界观辩证联系 正文: 古往今来,从毕达格拉斯直到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等众多数学家一直认为世界是数学的体现,世界是按数学公式运行的,宇宙的书本是按数学写成的,数学与世界密不可分。20世纪的数学家兼哲学家庞加莱说:“没有数学这门语言,事物间大多数密切的关系将永远不会被我们发现;我们也无从发现世界内部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正是惟一真正的客观现实……” 美国数学史家M.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更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因而数学史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人类文化史,又是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 当今世界被人们称为数字世界,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电力革命,第三次信息革命后,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学的应用深入人心,就连超市买菜的婆婆都知道如何计算价格。而数学对人类影响的巨大,已经不是简简单单

浅谈数学发展史中的三次危机

浅谈数学发展史中的三次危机 摘要: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危机与发展是并存的。在数学发展史中出现了三次危机,人们通过对危机的探索,最终消除了它,并促进了数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第一次数学危机是人们对万物皆数的误解,随着无理数的发现进而度过了把第一次数学危机。第二次数学危机是人们对无穷小的误解,而微积分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新的方法——分析法,分析法是算和证的结合,是通过无穷趋近而确定某一结果。罗素悖论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为了探求其根源和解决难题的途径,数学界、逻辑界进行了不懈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并在不知不觉中大大推动了数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归根结底,导致三次危机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认识。 关键词:危机;万物皆数;无穷小;分析方法;集合 一、前言 历史上,数学的发展又顺利也有曲折。打的挫折也可以叫做危机。危机也意味着挑战,危机的解决就意味着进步。所以,危机往往是数学发展的先导。数学发展史上有三次数学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是数学的基本部分受到质疑。实际上,也恰恰是这三次危机,引发了数学上的三次思想解放,大大推动了数学科学的发展。 二、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导致了毕达哥拉斯悖论。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为"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性。他们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项重大贡献是证明了勾股定理,但由此也发现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表示成整数或整数之比(不可通约)的情形,如直角边长均为1的直角三角形就是如此。这一悖论直接触犯了毕氏学派的根本信条,导致了当时认识上的"危机",从而产生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到了公元前370年,这个矛盾被毕氏学派的欧多克斯通过给比例下新定义的方法解决了。他的处理不可通约量的方法,出现在欧几里得《原本》第5卷中。欧多克斯和狄德金于1872年给出的无理数的解释与现代解释基本一致。今天中学几何课本中对相似三角形的处理,仍然反映出由不可通约量而带来的某些困难和微妙之处。第一次数学危机对古希腊的数学观点有极大冲击。这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反之却可以由几何量来表示出来,整数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而几何学的身份升高了。危机也表明,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推理证明才是可靠的,从此希腊人开始重视演译推理,并由此建立了几何公理体系,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三、无穷小是零吗?---第二次数学危机 18世纪,微分法和积分法在生产和实践上都有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大部分数学家对这一理论的可靠性是毫不怀疑的。 1734年,英国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莱发表《分析学家或者向一个不信正教

浅谈三次数学危机的启示

浅谈三次数学危机的启示 “经济危机”,我在生活中听得多,“数学危机”却是第一次听说。和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相似,数学危机发生也是由于数学基础和构架上存在本来就有的矛盾,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 在这三次数学危机中,我看到数学与哲学——无论是个人的哲学还是时代的哲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哲学上说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决定他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如希伯索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用当时的任何一个数表示出来,希伯索斯勇于提出问题并认定这个问题是当时数学上的一个缺漏,希望能在众人的讨论中得到解决,但他的观点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他遭到别人的打压,甚至最终被投入海中淹死。这个悲剧很大一个程度取决于当时人们的数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于是去处决那些“离经叛道”的“异类”。 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一次数学危机都是一次传统和新锐的斗争。先觉者不断挑战这旧日的权威,顽固派不断想要扼杀新生的火焰,但星星之火早已有了燎原之势,烧尽腐朽落后的东西,随大江的海浪一波一波滚滚向前。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开拓创新、钻研探究、不畏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上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三次数学危机也是三次数学革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就需要解决问题。人们经过多年不懈的讨论和研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数学危机给数学发展带来的动力,不断促进着数学理论基础的完善和成熟。 新的时代应该是开放、包容的时代,我们应该有一种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的心态:“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只有大家都有机会发表看法,才能在碰撞中擦出火花,激发出新的灵感,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共同进步才是文化领域上应有的风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