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大小,宇宙质量,宇宙结构,多维宇宙的猜想

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大小,宇宙质量,宇宙结构,多维宇宙的猜想
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大小,宇宙质量,宇宙结构,多维宇宙的猜想

多维宇宙遐想

一、宇宙结构遐想:

无论从微观粒子到宏观星球乃至整个宇宙,万物都是运动和转动的,所以球体最终是物质唯一的也是最稳定的结构。同时宇宙也是多维的,人类只能感知到三维,无法直观的想象高维空间,人类只是一粒宇宙尘埃上的低等生物,相对于更高级的“四维生命体”,我们也许就如同细菌病毒一般渺小。

我们所存在的宇宙应该是一个四维球体上最外面的一层“三维膜”,就如同地球表面是三维地球的一层二维膜一样。地球表面的二维膜是一个封闭结构,地球上任何一点都是地球表面的中心,无论朝向哪个方向直线走下去,我们会绕地球一周回到起始点。同样道理,我们的宇宙三维膜也是封闭的,宇宙三维膜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宇宙三维膜的中心,所以地球也是宇宙三维膜的中心,同样,如果我们乘坐宇宙飞船随便朝哪个方向一直飞行下去,在不掉入黑洞的情况下,总有一天我们会绕四维宇宙球一周,回到出发点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存在的这个四维宇宙有多大呢?现在人类可以探测到的最远天体是315亿年,然而这只是四维宇宙上三维膜的一小部分而已(如同我们站在地球上极目远望,最远才看到4公里远),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感知或测量这个第四维度,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这个四维宇宙的形态。

这个四维宇宙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能从第四维度跳出三维宇宙膜,才能真正看到她的真面目,如同我们从第三个高度维,离开地球表面来到太空,就能真正看到我们美丽的地球一样。

我们宇宙中的星球、星系数不胜数,同样我们所存在的四维宇宙也不是孤单的,相似的四维宇宙同样数不胜数,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五维宇宙球的“四维膜”。宇宙可能就是这样一层套一层的递增下去,宇宙的维度可能也是无穷的,甚至维度还可以向下递减,微观的“基本粒子”的真面目或许就是二维环状结构吧?那么一维是什么呢?也许是“弦”?零维呢?是奇点?还有可能存在负维度吧?那或许就是反物质世界或“负宇宙”吧?哈!

二、四维宇宙猜测:

1、四维宇宙的大小

目前人类只能探测到大约三维宇宙总质量的5%,可能这只是四维宇宙上三维膜的5%区域的体积(假设三维膜的密度是均匀的),另外大约95%的所谓“暗物质”可能就是人类“视线”之外那部分三维膜体积。那么这个四维宇宙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根据四维超球体的公式计算一下:

设人类可探测宇宙半径为r,四维宇宙的半径为R,

那么四维宇宙的“表体积”S=8πR^3,

可测宇宙球体积V=5% S=2/5πR^3=4/3πr^3,

求得R≈3/2 r,那么四维宇宙直径2R≈3r,

又知,人类可探测的最远天体是315亿光年,所以可测宇宙半径r为315亿光年,那么,四维宇宙直径约等于3乘315亿光年,即945亿光年。

2、四维宇宙的质量

既然四维宇宙的半径比人类可探测到的半径没有大得很多,而且还有些接近,这说明光线是沿着四维宇宙外层三维膜弯曲传播的,所以,四维宇宙就如同巨大的黑洞,三维膜就像这个“黑洞”的“视界”——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黑洞上啊!(宇宙或许就是无数的低维黑洞组成更高维度的大黑洞,如此递增不止,哈!)。

根据史瓦西半径公式Rs=2MG/C^2我们或许能计算出四维宇宙的质量:

R=472.5亿光年=4.47×10^26 m

C=3×10^8 m/s

G=6.674×10^-11 m^3Kg^-1s^-2(引力常数)

所以,四维宇宙的质量M=RC^2/2G≈3×10^53 Kg

3、“四维重力”加速度

既然我们的三维膜宇宙包围着四维宇宙,那么四维宇宙核心同样对三维膜产生引力作用,所以三维膜宇宙必然会存在一个指向“第四维”的重力加速度,因为“第四维”是垂直于我们三维空间的,所以这个“四维重力”在三维空间里是测量不到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出来。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如下:

设:四维重力加速度为G’,四维宇宙的质量为M,四维宇宙的半径为R,

因为mG’=GMm/R^2(G为引力常数)

所以G’= GM/R^2,

又因M=RC^2/2G(上面计算过)

所以G’=C^2/2R≈1×10^-10 m/s^2

三、超光速的意义

如果四维宇宙真的是个巨大的黑洞,在我们所在的三维膜空间里,任何低于或等于光速的物体都被禁锢在四维宇宙的“视界”里了,唯有“超光速”才能超脱三维膜空间,通过“第四维”进入四维宇宙外部空间(“超光速”通向“第四维”正方向),“超光速”应该是开启“第四维”空间的“钥匙”,或许在其他多维宇宙里,“超

光速”也是进入更高维度正方向的通道,这或许就是“超光速”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四、星系和黑洞遐想

宇宙中的星系基本都是螺旋状的,其形状和地球上飓风的太空影像非常相似,可以想象:四维宇宙本身也是自转的,进而在我们的三维膜空间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漩涡”,星系就是四维宇宙球上的“星系飓风”,星系中心的黑洞就是这个“星系飓风”的“风眼”,“风眼”向下通过“第四维”深入四维宇宙内部,我们所看到的星系只是这个“星系飓风”在三维膜上的表象。

物质被吸入黑洞后进入四维宇宙内部,最终通过“星系飓风”底部出来,其中部分物质会通过“对流”的作用从“第四维”向上回到三维膜上,回到这个星系的边缘附近,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星系飓风”生命结束,每个“星系飓风”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我们宇宙的黑洞应该是通向“第四维”负方向的,同样,在其他多维宇宙里,黑洞也应该是进入更高维度负方向的通道。

四维宇宙内部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有一个“四维宇宙内核”?“内核”表面居住着“四维生命体”?我们宇宙中的星球或许只是这个四维宇宙“大气层”中漂浮的“尘埃”?看来只有进入黑洞才能知道啦!如果还能活着的话,哈!

五、第四维是什么

“第四维”是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假设为时间,但具体是什么目前并没有真正确定。

以地球为例,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有高山有海洋,高低的方向表现为第三维——高度,它和地心引力方向一直;类比可知,我们的三维膜宇宙,相当于四维宇宙球体的“表体”,三维膜同样也不是平坦的,每个天体的周围都存在“空间扭曲”,“空间扭曲”就像是三维膜上的山丘或洼地,而“黑洞”就是三维膜上的高山或深渊,所以“三维空间”扭曲的方向就是“第四维”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人类或许本来就生存在“四维空间”里了,只是因为我们感知不到空间的扭曲,人类就好像生存在四维宇宙“海洋”中一个叫地球的“小岛”上一样。既然“第四维”就是“三维空间”扭曲的方向,那么“三维空间”扭曲的方向真正代表什么含义呢?所以,人类只有真正弄清楚它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第四维”。

冯玉斌2016-7-12

天文学基础论文——宇宙的观测和假说

宇宙的观测和假说 ——探索神秘瑰丽的宇宙世界摘要:宇宙广袤无垠,我们现在所知道有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并且通过近半世纪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大约14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关键词:宇宙起源大爆炸太阳九大行星黑洞 宇宙世界神秘莫测,从粒子、宇宙物质、地球、月球、太阳、九大行星到太阳系、银河系、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科学家们仿佛一层又一层的揭开了宇宙神秘的面纱,却在欣喜的以为可以了解一个完整的宇宙后,却又发现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尽管人们在宇宙面前显得无比渺小,却无法阻止宇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不断探索它,认识它。而我所写的这篇论文就是介绍一些我所了解的关于宇宙的假说。 一、关于宇宙起源的假说(宇宙大爆炸的假说) 宇宙大爆炸(简称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所指的宇宙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比利时神父、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但他本人将其称作“原生原子的假说”。这一模型的框架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又在场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简化(例如空间的均匀和各向同性)。 大爆炸理论的建立基于了两个基本假设:物理定律的普适性和宇宙学原理。宇宙学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

这些观点起初是作为先验的公理被引入的,但现今已有相关研究工作试图对它们进行验证。例如对第一个假设而言,已有实验证实在宇宙诞生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内,精细结构常数的相对误差值不会超过10-5。此外,通过对太阳系和双星系统的观测,广义相对论已经得到了非常精确的实验验证;而在更广阔的宇宙学尺度上,大爆炸理论在多个方面经验性取得的成功也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支持。 二、太阳及太阳系九大行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它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虽然氦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氢聚变产生的能量少,但温度也更高,因此太阳的外层将膨胀,并且把一部分外层大气释放到太空中。当转向新元素的过程结束时,太阳的质量将稍微下降,外层将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运行的轨道处(这时由于太阳质量的下降,这两颗行星将会离太阳更远)。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形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

第一篇 第四章 宇宙的结构层次与物质的基本单元

第一篇第四章宇宙的结构层次与物质的基本单元(p78-79) 第一节宇宙的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夸克、轻子和传播子。 宇宙按其空间尺度和质量大小可分为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一、微观层次(弱、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微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微观层次通常又分为粒子亚原子和原子分子两个层次。 随着原子核增大,质子间静电排斥逐渐增大,最终超过核力的约束,就不存在稳定的原子核,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的平衡条件决定原子大小的上限。 二、宏观层次(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宏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宏观物质是由大量原子分子形成的凝聚体系,其稳定条件是电子受原子核的为库伦吸引与电子之间因泡利不相容而有的排斥之间的平衡。密度随体积或质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万有引力逐渐增强并开始起作用。 三、宇观层次(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则是支配宇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系列中,随着尺度和质量的增加,密度逐渐减小。万有引力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不同,它不能屏蔽和中和,随着质量的增加,万有引力逐渐占支配地位的相互作用。 弱强相互作用和电脑相互作用是支配微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宏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则是支配宇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化学元素概念,为科学地研究化学奠定了基础。 1803年,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用原子的概念阐明化合物的组成及其所服从的定量规律,并通过实验来测定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之比。这种始于化学的原子假说叫做“化学原子论”。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弥补了道尔顿原子学说中忽视了原子和分子区别的缺陷,两者结合成为“原子——分子学说”。 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的周期性递变规律并制成了元素周期表。在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进程中,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第三节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 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包括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一、第一粒子——电子的发展 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粒子称为“电子”。 电子有一种运动属性,叫做自旋,自旋是微观世界粒子特有的属性,电子是人类发现体现这种特性的第一个粒子。只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电子是质量很小的粒子,成为轻子。电子的Q=-1,轻子数L=+1。 汤姆孙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 二、质子的发现

道教的宇宙结构是怎样的

道教的宇宙结构是怎样的 浩瀚宇宙,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在道教人看来,宇宙星空就像是一个有效的模型,只要将其建立,便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道教的教义算是一种哲学,他们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变而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教人嘴里所说的“道”,是阴与阳未被判定之前的无极,是混沌的,他们用无极的图案来代表“道”。它无处不在,遍布各地,没有任何的形象与声音,它的数量永恒,没有增减。它没有名字,但却是最真实的存在。道教人把它称之为道。概括为:“道”是宇宙与天地的主宰者,是万物之始的演化者,这是宽泛的概念,没有对世界万物有一定认知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道教人对“道”的理解除了上述原理之外,还有关于“道”是神灵,而始祖为太上老君。“道”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精气、元气并存,灵气逼人、精神抖擞。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艳情,是虚无之体,造化的根本,是万物的本原与宇宙的主宰者。太上老君的一化三清说体现了道即为太上老君,是神灵的始祖。 他们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经历了许多世纪,包括:洪元、太初、太始。他们的有这样

想法的依据在于道生万物。在世界没有天地时分,没有阴阳也没有任何形状的时候,只有太上老君独存于玄虚之中。这时候的万物无法识别,无法遇见,若是遇见,也无法看见是怎样的形状。之后,世界开始渐渐分明,从而出现洪元世纪,是道都创世纪的第一世纪。 洪元世纪为一,在此之后,世界经历了万劫,从而形成百成,在百成之后的八十一万年后,形成了太初,太初,是第二大世纪,为二。 太上老君(文自简单购中国,谢谢欣赏) 在第二大世纪过后的不久,便迎来了第三大世纪,太始。这时候的太上老君,已经下凡,在民间为师,并口诉《太始经》,教人们如何置立于天下,这样的世纪以及之前的所经历的世纪被道教人称为“上古”。 而之后的中古形成于最为混沌之时,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天生五气,地生五昧,人民食之,乃得延年”。虽然混沌,但是人们的一些沿用至今的生产关系得到确认,是关键的环节。 道教人认为,在之后的世纪里,太上老君先后下凡为师,教人们以生产、生活,医学、文学等各种学问。综上所述,太上老君为世界的创世主,是道教创世纪的主要线索以及基本内容,是万物之始,是道教宇宙结构的根基。

上海高考物理宇宙的基本结构

上海高考物理知识备忘录 宇宙的基本结构 1、地月系 (一)、地球:是一颗直径约为12756km 、质量约为6.0*1024 kg 的行星,以约30km/s 的平均速率绕太阳高速旋转。 ⑴地球球形的证明: ①船只出海时渐渐没入地平线,最后完全消失在地球的弧线下方。 ②人们向南旅行和向北旅行时所见的星空是不同的 ③月食时观察到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影子,正好符合地球与月球两者都是球状时所预期的形状 ④1519至152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成功,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⑤现代,外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证实地球是球形的 ⑵北极星附近的星星经长时间曝光摄得的照片说明什么? 由于地球的自转,星星在天极附近画出美丽的弧线 每隔1h 或15min 观察一次星星。看到星星和月球一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不同的星星彼此相对位置不变而成群地穿越天空,而北极星几乎不动,它周围附近的星星环绕着它做圆周运动。 (二)月球:月球走径约为3476km ,质量约为地球的1/81,平均密度几乎和地球地壳的密度相等。1609年伽俐略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⑴从地球上看,我们总是看到同样的一些月海,因此我们推断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来对着地球。 ⑵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潮汐 ①潮汐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月球对地球同同部分施加不同的万有引力 而产生的 ②潮汐: A 点是离地球最近的点。在这一点上,月球对地表水的引力要大于它对地球其他部位的引力,于是水流向A 点,形成高潮。 B 点是离月球最远的点。在这一点上,月球对地表水的引力要小于它对地球其他部位的引力,加上地球本身的运动,水被抛在其后,这些被抛在身后的水形成另一个高潮。 C 点和 D 点为两个低潮点。 *⑶月球的成因:碰撞论的假说 2、恒星和行星 (一)太阳系 ⑴太阳: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106 km ,总质量约为 2*1030 kg 。太阳的能源为:内部的热核反应(轻核聚变) ⑵太阳系的结构: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几乎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公转。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速度越大。 B CD

沪科版物理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第四篇第十三章B宇宙的基本结构_学案设计(无答案)

宇宙的基本结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自己生活的地球的情况。 (2)知道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3)知道银河系的大致结构,知道宇宙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以“宇宙的结构”为专题,以地球到宇宙为主线,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经历了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的过程。 (2)通过观察图表、图片,经历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过程。 (3)通过建立地月系模型,描绘太阳系和银河系及猜想宇宙的大致图景,体验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问题的探索与交流,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协作意识。 (2)通过查阅资料、归纳交流、大胆猜想的过程,体验成功,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建立科学的宇宙观。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验宇宙的奥秘是通过人类的长期观察和探索并逐步被人们所认知的。 (4)通过宇航员的视角来发现地球上我们的家园的景象,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阐明宇宙不同层次结构的特征及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 难点:本节内容难点是如何通过我们观察到的事实和证据来推断宇宙的结构,并建立物理模型。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两个物体间的引力F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_____成反比,这条规律叫做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可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 2.万有引力公式中的G称为_______常量,由精确实验测量可知G=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利用扭秤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_________常量。 二、新课教学 思考: 1.如果“旅行者”2号这个太空“漂游瓶”在某一天被天外的智慧生命发现,他们能理解我们的音乐、思想和感情吗? 2.如果你有机会向太空中的其他智慧生命族群说明你已掌握的最重要的物理知识,你会如何表达? 问题: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宇宙结构的? 1.地球和月亮 (1)在地面上我们如何知道大地是球状的? 常识:地球是一颗直径为_________km、质量为______kg的行星,以30km/s的平均速度绕太阳公转。 (2)从北极星附近的星星长时间曝光照片,你知道什么? (3)月球的存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伽利略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高地和月海。从地球上看,我们总是看到同样的一些月海,因此我们推断月球总是以______对着地球。月球的存在对地球产生了许多影响,比如潮汐现象主要就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_____影响而产生的。 常识:月球的平均直径为____km。质量约为地球的____。图中显示的是月球背向地球那一面的地貌,为什么月球背对地球的那一面比面向地球那一面更加粗糙不平? 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______造成的,但太阳的引力也对地球上的潮汐产生影响。图中描述了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位置的两种情况,请判断哪种情况下,地球上的潮汐更大一些?为什么? (4)月亮是怎样形成的? 目成前,在有关月球因的所有假设中,证据比较充分的是一种被称为_____的假设。 2.太阳和行星 (1)太阳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呢? (2)太阳系有怎样的结构?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称为______,也被称为“_________”它们的外壳是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的,核心都是铁等金属。 (小行星带外侧的行星)是指离地球距离较远的行星,也称为______。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体积巨大的气态行星,没有坚固的外壳

《旅行到宇宙边缘》英文解说

Our world. warm, comfortable, familiar... ...But when we look up, we wonder: Do we occupy a special place in the cosmos? Or are we merely a celestial footnote Is the universe welcoming or hostile? We could stand here forever, wondering Or we could leave home on the ultimate adventure To discover wonders Confront horrors Beautiful new worlds Malevolent dark forces The Beginning of time. The moment of creation. Would we have the courage to see it through? Or would we run for home? There's only one way to find out Our journey through time and space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 At the edge of space, only 60 miles up... ...just an hour's drive from home Down there, life continues. The traffic is awful, stocks go on trading ...and Star Trek is still showing When we return home, if we return home... ...will it be the same? Will we be the same? We have to leave all this behind To dip out toes into the vast dark ocean On to the Moon. Dozens of astronauts have come this way before us Twelve walked on the moon itself Just a quarter of a million miles from home. Three days by spacecraft Barren. Desolate. It's like a deserted battlefield But oddly familiar. So close, we've barely left home Neil Armstrong's first footprints. Looks like they were made yesterday There's no air to change them. They could survive for millions of years Maybe longer than us. Our time is limited We need to take our own giant leap

宇宙探索与发现各单元

1()较正确地反映了太阳系的实际,为以后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定律,伽利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铺平了道路,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中心论”的神话。 A.托勒玫的地心说 B.哥白尼的日心说 C.银河的系发现 D.恒星世界的发现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2科学家根据拍照发现,几乎所有宇宙星系的某种元素的光谱线,相对于地球实验室内同种元素的广谱线,都具有明显而普遍的()现象,于是根据物理学的多普勒效应,科学家进一步得出了“目前宇宙正在膨胀”的结论。 A.减弱 B.增强 C.红移 D.蓝移 11718年,()将自己的观测数据同1000多年前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约90-168)时代的天文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有几颗恒星的位置已有了明显变化,首次指出所谓恒星不动的观念是错误的。 A.哈雷 B.哈勃 C.斯特鲁维 D.勒维特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18-19世纪中期,()兄妹及父子,通过数遍天上星星等大量观测事实提出“银河是一个星系”的观点,第一次为人类确定了银河系的盘状旋臂结构,把人类的视野从太阳系伸展到10万光年之遥,树立了继哥白尼以后开拓宇宙视野的第二个里程碑。 A.伽利略 B.哈雷 C.威廉·赫歇尔 D.哈勃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宇宙起源与大爆炸学说(上)单元测试返回 本次得分为:7.00/10.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20-04-04,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1单选(2分) 18-19世纪中期,()兄妹及父子,通过数遍天上星星等大量观测事实提出“银河是一个星系”的观点,第一次为人类确定了银河系的盘状旋臂结构,把人类的视野从太阳系伸展到10万光年之遥,树立了继哥白尼以后开拓宇宙视野的第二个里程碑。 得分/总分 A.伽利略 B.威廉·赫歇尔 2.00/2.00 C.哈勃 D.哈雷 2单选(2分)1718年,()将自己的观测数据同1000多年前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

大尺度纤维状结构

大尺度纤维状结构[编辑] 以地球为中心,十亿光年尺度的宇宙,显示出本超星系团由许多空洞和纤维组成。 纤维状结构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大结构,一个典型的纤维结构的长度是70至150百万秒差距,这些纤维状结构组成了宇宙中空洞的边界。[1]纤维状结构由星系构成,其中的一些星系又因为和其他众多星系组合的特别紧密而形成了超星系团。 在2006年7月,日本科学家宣布发现了由三条纤维状结构组合的人类所知最大的结构,组成的星系密集得像一滴巨大的莱曼α斑点。[2]日本国立天文台宣布,由日本东北大学、京都大学和国立天文台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峰上的“昴”望远镜(Subaru)的大视角主焦点照相机,对距地球约120亿光年宇宙中星系密集的区域附近进行观察,发现这片区域是一个大尺度结构的一部分,这个大尺度结构最宽处约2亿光年,比此前所知的最大超星系团还要巨大,其中的星系密度比宇宙平均星系密度高3-4倍。目前已知的星系高密度区域只有 0.5亿光年的规模。研究小组利用微光天体分光装置对大尺度结构内的星系进行 了详细的立体观测,发现这一大尺度结构由三条纤维状结构相互交错构成,在这一星系密集区域纤维构造的连接点,有两个已知的巨大气体天体,其中有一个的直径约为40万光年。研究小组利用“昴”望远镜沿着纤维构造,又发现了33个10万光年规模以上的新的巨大气体天体,这些天体有着巨大质量。 目录 [隐藏] ? 1 列表 ? 1.1 纤维状结构 ? 1.2 长城

? 2 相关链接 ? 3 参考资料 ? 4 深入阅读 ? 5 外部连接 列表[编辑] 纤维状结构[编辑] 纤维状结构的主要和次要纤维体沿着纵向轴,有着大致相同的横截面。 星系纤维状结构 纤维状结构日期平均距离尺寸注释 后发座纤维状结构后发座超星系团位于后发座纤维状结构。[3] 英仙-飞马座纤维状结构1985 纤维状结构的成员与双鱼-鲸 鱼座超星系团和英仙-双鱼座 超星系团相关接。[4] 大熊座纤维状结构与CfA侏儒相关联,一部份的纤维状结构构成侏儒的一条“腿”的部分。[5] 天猫-大熊座纤维状 结构(LUM Filament) 1999 2000km/s to 8000km/s红移 距离 与天猫-大熊座超星系团相关 联。[5] z=2.38的纤维状结 构在原星团ClG J2143-4423周围2004 z=2.38 110Mpc 长纤维状结构的长城被发现 于2004年。截至到2008年 它仍然超过CfA2,是最大的 结构。[6][7][8][9] 长城[编辑] 长城有一个明显比较大的主要结构,沿纵向轴主要结构的横截面要比次要结构大很多。 星系长城 长城日期平均距离尺寸注释 CfA2长城 (长城,北方长城) 1989 z=0.03058 251Mpc 长 750 Mly 长 250 Mly 宽 20 Mly 厚 这是宇宙中第一个被发现的超大的大 尺度结构,但这不是完整的结构,它 是此类结构中第二大的。长城的核心 是CfA侏儒,后发座超星系团构成了 大部分的侏儒结构,后发座星系团处 于核心。[10][11] 史隆长 城 (SDSS 2005 z=0.07804 433Mpc 长

宇宙射线的观测-中国物理C

· 48 · 现代物理知识 宇宙射线的观测 ——适合高中以上学生进行之近代物理实验 萧先雄 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NAL)在2000年成立夸克网(QuarkNet)的组织,开始推动一个结 合高能物理及网络技术的教学计划, 参与的学生能够测量及分析宇宙射线,不但可以了解相关的近代物理知识及高能实验的技术,也学习到团体合作及互相讨论的科学精神。2006年,由东吴大学物理系为代表加入了夸克网的计划, 成立台湾夸克网的组织,目前已有六所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联合大学、中央大学、成 功大学及高雄师范大学)物理相关的系所、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网格中心(ASGC)及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馆参与。以下先介绍夸克网的计划缘起及内容, 然后解释能够进行的近代物理实验及在线实验室(e-Lab)的使用,最后说明台湾夸克网的近程及远程的目标,希望能广泛地邀请各高中及大学加入。 一、夸克网 科学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学生也应该在大型的科学计划里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科学本身也提供了一个建构式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整合部分的研究内容,探讨只具有粗略架构的问题,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由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持的科学教育计划,名称是夸克网,设计了一套教室型宇宙射线探测器及透过网络使用的在线实验(e-Lab ),非常适合高中生以上程度的学生使用。目前北美洲已经有50个不同区域的学校参与,此计划也继续推广到美国之外的地区,有机会成为一个深具科学教育意涵及全球性的宇宙射线探测网,同时也提供给其他研究课题,例如LHC 的CMS 实验及重力波实验的LIGO ,作为推广科学教育的一个范本。 夸克网的宇宙射线探测器主要包括:四支闪烁体计数器、一片数据获取卡、温度计、气压计及一 个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部只需要一个5伏的直流电源就可以操作。这套探测器能准确地获取宇宙射线到达的时间及数量,而闪烁体计数器有足够的灵敏度捕捉从低到高能量的宇宙射线中的基本粒子, 甚至有获得极高能量的稀少事件的可能性,这些经过数据获取卡判读的记录,经USB 线传输储存在计算机的硬盘里,之后再上传到网络的服务器,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参与夸克网计划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研 究群,联合广大区域内的其他学校的探测器形成一个团队,当数据都上传到了网络上的服务器后,利用在线实验室选择不同学校的数据进行分析, 即使学校没有相关的仪器, 学生也可以在在线实验室上取得这些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加入这个计划,学生就拥有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同时也可以对宇宙射线的科学研究做出实质的贡献。 图1 夸克网的宇宙射线探测器 二、以探测宇宙射线为主题的近代物理实验 1912年,赫斯(Victor Hess )乘坐气球至数千米的高空,证实了宇宙射线的存在。之后,宇宙射线就一直是科学研究里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在我们的大气层的上层部分,充满了从遥远星

英语学习与霍金一起探索(宇宙时间旅行)部分(中英文字幕对照)

与霍金一起探索宇宙\N《时间旅 行》(中英文字幕对照) 大家好,Hello. 我是斯蒂芬·霍金My name is Stephen Hawking. 物理学家宇宙学家Physicist, cosmologist, 有时也是一个梦想家and something of a dreamer. 尽管我行动不便说话要借助电脑Although I cannot move and I have to speak through a computer. 但在精神世界中我是自由的In my mind, I am free. 自由地去探索宇宙Free to explore the universe 探究深奥的问题and ask the big questions. 比如时间旅行可能吗Such as is time travel possible? 我们能打开通往过去之门吗Can we open a portal to the past? 或者找到通往未来的捷径\ Or find a shortcut to the future? 我们最终能利用Can we ultimately use the laws of nature 自然规律操纵时间吗to become masters of time itself? 一起去探索吧Check it out. 时间旅行 时间旅行曾一度被当作科学邪说Time travel was once considered scientific heresy. 由于害怕被贴上科学怪人的标签I used to avoid talking about it 我过去常常避免谈及此事for fear of being labeled a crank. 现如今我不会再顾虑这些But these days, I'm not so cautious. 实际上我更像是建造巨石阵的那些人In fact, I'm more like the people who built stonehenge. 我对时间着迷了I'm obsessed by time. 若我有台时间机器If had a time machine 我想去拜访鼎盛时期的玛丽莲·梦露I'd visit Marilyn Monroe in her prime 或者去拜访正用望远镜or drop in on Galileo as 眺望星空的伽利略he turned his telescope to the heavens. 我甚至想穿越到宇宙的尽头\ Perhaps I'd even travel to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去探寻宇宙的完整故事结局to find out how our whole cosmic story ends. 要验证这些想法能否实现To see how this might be possible, 我们需要像物理学家那样we need to look at time as physicists do 以四维的角度看时间as the fourth dimension. 四维时空并不像听起来那样令人费解It's not as hard as it sounds. 所有的物体甚至是我和我的椅子All physical objects, even me and my chair, 都是三维的exist in three dimensions. 任何事物都有宽度高度和长度Everything has a width and a height and a length. 但是还存在另一种维度即时间维度But there is another kind of length -- a length in time. 与人类的80余年寿命相比While a human may survive for 80 years, 这些石头延续得更久远these stones will last much longer 甚至长达数千年-- for thousands of years. 而太阳系则能达到数十亿年And the solar system will last for billions of years. 所有事物在时间上都有长度Everything has a length in time, 在空间内同样如此as well as space. 时间旅行意味着Traveling in time means 穿越第四维时空traveling through this fourth

宇宙的基本结构

宇宙的基本结构 一、星系 1.星系是由宇宙中一大群运动着的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物质系统。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2.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小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二、太阳系 1.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这八大行星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几乎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公转,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速度越大。

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它恒星系地月系其它行星 2.太阳 太阳是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106Km,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的为2×1030Kg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太阳辐射(光),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达到4×1026J,太阳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 3.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离太阳较近称内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远称外行星。内行星有坚硬的外壳,外行星无坚硬的外壳,体积巨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共面性:轨道面之间的倾角小于4°,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运动。

近圆性:轨道的偏心率接近0,近似圆轨道。 三、地月系 1. 地球与月球组成一个双星系统称地月 系。 2.地球 地球是一颗直径约为12756Km、质量约 为6.0×1024Kg的行星,以约30Km/s的平均 速率绕太阳公转,它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温度15度,大部风地区分布着液态水,非常适合生物的生长。 体积、质量适中,吸引住较多的大气和水。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大气,非常适合生物的呼吸。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上昼夜更替和季节轮回适中,适合生物的生存。

空间观测图像宇宙线噪声去除算法

第41卷第5期 光电工程V ol.41, No.5 2014年5月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May, 2014 文章编号:1003-501X(2014)05-0012-07 空间观测图像宇宙线噪声去除算法 张健1,2,沈同圣3,娄树理1,任建存1 (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山东烟台 264001; 2. 中国人民解放军91055部队,浙江台州 318050; 3.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 100142 ) 摘要:空间观测图像容易受到宇宙线噪声的干扰。本文提出一种空间观测图像宇宙线噪声去除算法。首先利用Top-hat变换抑制观测图像的杂散光,处理之后的观测图像背景均匀,直方图的近Gaussian形状得以恢复。然后利用形态学运算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排除高亮过饱和恒星的干扰。最后利用Laplacians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宇宙线噪声像素,并利用邻域最小值滤波的方法对宇宙线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插值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产生误检测的前提下,检测概率超过90%,综合性能优于本文中提到的其它三种宇宙线噪声去除方法。 关键词:宇宙线;Top-hat变换;形态学运算;中值滤波;Laplacians算子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501X.2014.05.003 Cosmic Ray Rejection Algorithm for Space Observation Image ZHANG Jian1,2,SHEN Tongsheng3,LOU Shuli1,REN Jiancun1 ( 1. Department of Control Engineering, 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 91055 Troops PLA, Taizhou 31805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3. China 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142, China ) Abstract: Space observation image is easy to be interfered by cosmic rays. A rejection algorithm of cosmic ray in space observation image is presented. Firstly, the stray light is calibrated in observation image by Top-hat transform. After processing, the image background is uniform, and the histogram shape recovered nearly Gaussian. Then, a combination of morphological operations and median filter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from bright saturated stars. Finally, the Laplacians edge detec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detect cosmic noise pixel, and the neighborhood minimum filtering method is used for cosmic ray pixel interpol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superior to other algorithms in two aspects of the detection and false detection probability. Key words: cosmic ray; Top-hat transform;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median filtering; Laplacian operator 0 引 言 宇宙线噪声是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高能粒子形成的射流,主要包括质子和各种粒子。宇宙线噪声可以看做观测图像中的椒盐噪声,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周围的像素点,并且分布无规律。宇宙线噪声对于CCD 相机拍摄的空间观测图像预处理过程,能够产生较强的干扰作用,例如降低天文图像的压缩效率[1],干扰天文图像的自主流水线操作[2-3]等。由于宇宙线噪声亮度高,面积大的宇宙线跟目标外形相似,当图像中出现非常多的噪声点时也会对目标的检测造成很大影响。 收稿日期:2013-12-10;收到修改稿日期:2014-01-07 基金项目:国家863资助项目(2011AA17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02008) 作者简介:张健(1979-),男(汉族),河南汝州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工作是空间目标检测。E-mail: i_am_zhang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7b121105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211056.html,

宇宙翻译

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 it is a great leap in human civilzation that human have stepped into outer space and commence to adapt to, study, learn, develop and utilize outer space. 宇宙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太阳能是地球最重要的能源。但是,其绝大部分能源不能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科研课题。 Outer space harbor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lar ener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energy for the earth. But, a great quantity of solar energy can not go through aerosphere to reach land surface. Therefore, how to utilize the solar energy to the limit i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that scientists are in. 利用极其辽阔的宇宙空间,人造地球卫星可以从距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度观测地球,迅速、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的各种信息;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实验室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可以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例如在生物卫星上研究失重对昆虫、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 To utilise the vast universal space, the man-made earth satellites can gather various informations about earth swiftly and largely; to utilise those physical conditions such as high-vacuum, intense radiation, and weightlessness ect. that are hard to simulate in laboratory in the ground.

七年级科学观测太空

课题:第三章第4节观测太空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著名星座和恒星。 2.掌握观测星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探究,实际感受天文观测研究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宇宙的兴趣。4.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 5.了解我国古代在天文观测上的贡献,为科学地认识宇宙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如何找北极星;使用活动星图观测四季星空。 教学难点:活动星图的制作和使用活动星图观察四季星空。 教学安排:本节建议2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好的活动星图、课件、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播放《圣斗士星矢》) 提问:圣斗士代表宇宙中的什么? 回答:星座 提问:那星矢代表什么星座呢?黄金圣斗士又代表什么星座呢? 回答:星矢代表天马星座,黄金圣斗士一共12个,代表黄道十二星座。 提问:什么是星座?天空中有多少星星呢?(如有同学回答,则让他们自由回答。)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8页。 讲解:由于天上的星星很多,决大多数是恒星(在天上的位置基本上看不出来变化),用人的肉眼能看到大约6000颗。茫茫星海,常常使很多人望而生叹,不知该怎样认星。其实,和星星交朋友也不难。这要首先了解星区是怎样划分的。就像了解你的挚友一样,你应知道他家的住址,他家周围的环境特征。恒星天区的划分,就相当于街区的划分。中国古代把恒星天空划分成三垣二十八宿(xiù)。宿就是住地的意思.把28宿以外的星区划分为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垣就是墙的意思。意思就是以墙围起的星区。(出示投影片)古代的巴比伦人将天空分成了许多区域,称之为“星座”,每一个星座由其中的亮星的特殊分布来辨认。古希腊人在公元前270年前后把他们所能见到的部分天空划分成48个星座,用假想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他们想象为人物或动物的形象,并结合神话故事给他们取了合适的名字,这就是星座名称的由来。(出示各种星座图片)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区,叫星座。在这88个星座中,沿黄道天区有

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

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 作者声明:历经14年的研究,《解读宇宙密码-物质能量循环理论》一书即将问世。该书不仅解读了什么是宇宙、宇宙的形成、宇宙的变化运动、彗星的形成等我们至今没有解答的问题,同时也解答了地球上水的来源、地球上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地球上生物的起源、生物的进化、恐龙消失的原因以及人类的诞生等问题。该作品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开展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健康知识丛书。这里作者将该书内容分为宇宙认识、健康知识两个部分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特此声明:发布公开的作品内容,属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授权,严禁作品侵权。 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样起源的?空间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宇宙的运动规律?宇宙中其他行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宇宙中的奇 妙现象与宇宙有什么联系?宇宙是否会灭亡?这是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自然科学工作者一直都在探索问题。关于宇宙的起源,人们提出了日心说、地心说、星云说、大爆炸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等很多观点和神话,但是对宇宙的认识,仍然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直至20世纪,有两种“宇宙模型”轰动了学术界,一是稳态理论,二是大爆炸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大爆炸宇宙理论是1927年由比利时数学家梅勒特提出的,他认为最初宇宙的物质集中在一个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 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这一理论的产生在当时的学

术界产生一定共鸣。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又有新的发现,并提出了新的认识理论。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 莫夫等人,详细勾画出宇宙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 次大爆炸后,经一系列元素演化最后形成今天的行星、星系的整个膨胀演化过程的图像。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星系的红移 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但是,哈勃定律只是说明了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运动速度越快,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距离呈正比关系。他没能发现很重要的另一点,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质量也呈正比关系。1994年,美国卡内基 研究所弗里德曼等人,用估计宇宙膨胀速率的办法计算宇宙年龄时,得出一个80~120亿年的年龄计算值。然而根据对恒星光谱的分析,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年龄为140~160亿年,恒星的年龄倒比宇宙的年龄大。1964年,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探测到的微波背景 辐射,是因为布满宇宙空间的各种物质相互之间能量传递产生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宇宙中发现大量的暗物质、反物质、有机物、核辐射、黑洞等,所有这些是用大爆炸宇宙论根本无法来解释的。另外,在大爆炸以前的宇宙又是什么形状?宏观宇宙是相对无限延伸的,“大爆炸宇宙论”关于宇宙当初仅仅是一个点,一个小点无缘无故地突然爆炸成浩瀚宇宙的能量从何而来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说明大爆炸宇宙理论的观点不成立。宇宙中的物质辐射是时刻存在的,3K 或5K的温度值也只是人类根据自己判断设计的一种衡量标准。这种能量辐射现象只能说明宇宙中的物质由于引力作用,在大尺度空间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