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心源性晕厥1 例护理

冠心病合并心源性晕厥1 例护理
冠心病合并心源性晕厥1 例护理

冠心病合并心源性晕厥1 例护理

老年科于伟伟

◆病例报告

1.患者周健,女,85岁,因“突发意识丧失数分钟入院”。患者3月前开始在我科托老,半小时前喂食早餐时发现患者突发呼之不应,意识丧失伴小便失禁等,值班医护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吸氧,ECG示:心率为160次/分,房颤律,伴ST段改变,血压为60/40mmHg,立即静滴多巴胺升压及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约数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为进一步治疗遂拟晕厥原因待查收入院。

2.既往有冠心病及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房早)史数年,脑梗塞史十余年。

3.护理体检:T36.5℃ P130次/分 R20次/分 BP75/45 mmHg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查体不能合作。

4.实验室检查:头颅CT示:两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塞,脑萎缩。

5.入院诊断:心源性晕厥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

◆定义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晕厥。严重者在晕厥发作时可导致猝死,是最严重的类型。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是影响晕厥患者预后最关键的因素。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若出现晕厥应高度警惕猝死的危险。

◆病因

常见病因有:严重心律失常、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引起

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高血压脑病等。

◆分类

1.心律失常

①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与停搏, 病窦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等

②快速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③长QT综合征

2.器质性心脏病

①急性心排出量受阻

左室流出道受阻: 主动脉瓣狭窄, 左房豁液瘤, 活瓣样血栓形成等

右室流出道受阻: 肺动脉瓣狭窄, 原发肺动脉高压, 肺栓塞等

②心肌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Fallot 四联征等

◆护理措施

1.详细了解病史了解病人晕厥发作前有无恐惧、紧张、剧痛等诱因,有无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出汗等先兆表现;了解晕厥发生的时间、体位、历时长短以及缓解方式;发作时是否有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音低钝或心音消失、抽搐、瘫痪等伴随症状。

2.避免诱因嘱病人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或紧张、突然改变体位等情况,一旦有头晕、黑矇等先兆时立即平卧,以免摔伤。

3.发作时处理将病人置于通风处,头低脚高位,解松领口,及时清除口、咽中的分泌物,以防窒息。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心率显著缓慢的病人可遵医嘱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或配合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对其他心律失常病人可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劝告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尽早接受手术或其他治疗。

5.休息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避免诱因减少疼痛发作,同时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睡眠。

6.改善活动能力给病人制定逐渐活动计划,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标是病人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困难、脉搏过快。如活动后出现血压异常、胸痛、眩晕应立即停止活动。

7.防止便秘护理向病人强调预防便秘的重要性,食用富含纤维食物,注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并嘱病人,排便时切勿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润肠剂、低压灌肠等。

◆预防

1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

可使用增快心率的药物或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2心动过速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

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或多源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等通常首选利多卡因,其次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有条件的单位,可首选电击复律。

3 Q-T间期延长引起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所致晕

处理上不同于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规处理。除可试用利多卡因外,禁忌使用延长复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所有Ia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通常应给予增高心率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或静脉使用阿托品;如无效则可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以保证心室率在100-120次/min。心肌缺血引起的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所致晕厥,除病因治疗外,可按室速的常规治疗。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静脉使用维拉帕米(异搏定)有良效。

4因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所致的晕厥

处理上嘱病人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晕厥发作;若有手术指征则应尽早手术治疗。

5病因治疗

明确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后,应针对病因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自限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是由 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引起的。10~30岁和70岁以上是晕厥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一、晕厥的原因及分类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最为常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从而表现为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 1.分类 (1)血管迷走性晕厥,由情绪(如恐惧、疼痛等)和直立体位引起。 (2)情境性晕厥,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运动后或餐后均可引起。 (3)颈动脉窦性晕厥,如穿紧领衣物,突然转头等。 2.临床表现 晕厥病史长,无心脏病史,可有颈动脉窦受压的诱因,多发生在长时间站立或拥挤、餐后或运动后,晕厥常伴恶心、呕吐。 (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与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受损有关,多发生在起立动作后,晕厥时血压降低。

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多系统萎缩、没有自主神经异常的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糖尿病、尿毒症和脊髓损伤等。 3.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如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物等。 4.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腹泻、呕吐等。 (三)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包括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界区功能异常及植入设备功能障碍)、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特发性或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2.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肿物等)和其他方面(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紫绀性先心病等)。 二、晕厥患者的评价 首先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治疗;其次识别患者潜在的疾病风险。 (一)初步评估 1.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立卧位血压)、ECG。

心源性晕厥护理

心源性晕厥护理 摘要】晕厥亦称昏厥,是一种急起而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全身肌张力降低,不能维持站立姿势而昏倒,主要由于大脑一过性供血不 足所致。晕厥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不 同的病因所引起。据文献报道,引起晕厥的疾病可达近百种。包括血管的神经调 节失衡所致的血管收缩和舒张障碍、各种心脏病致心排血量骤然减少、脑血管疾病、奎尼丁等药物引起心脏或血管损害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血管神经性晕厥,约占全部晕厥患者的58%;预后最严重的是心源性晕厥,占8%~39%。本书主要 阐述心源性晕厥。 【关键词】心源性晕厥特点护理 临床资料 统计我科2006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晕厥患者共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60~86岁。其中,心源性晕厥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62~84岁,占全部晕厥患者的58.1%。其中肌肉注射1例,静脉输注13例,静 脉推注4例。 心源性晕厥发生的常见病因有:①急性心脏排出受阻:主要见于心瓣膜严重 狭窄病变、心包压塞、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黏液瘤或带蒂球瓣样血栓等。②心律失常:主要见于心脏停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③心肌病变:见于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④肺血流受阻:见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狭窄等。 不同病因引起心源性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具体有这样几种 1.急性心排血受阻①瓣膜狭窄所致者由于瓣膜的高度狭窄,使心排血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当病人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排血量较低,难以适应脑组织的需要,造成脑缺血而导致晕厥。②心室流出道梗阻所致者由于心室流出道肌肉肥厚,心脏收缩时导致心室排血受阻,以主动脉瓣下狭窄为最常见。在此情况下,因过 于激动或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加强,血流梗阻加重,导致脑缺血而引 起晕厥。③心房黏液瘤或球瓣样血栓所致者,当由卧位坐起或起立时,黏液瘤或球瓣样血栓嵌顿于房室瓣口,造成急性暂时性心脏排血障碍或中断,引起脑缺血 导致晕厥。 2.心肌病变心肌炎时,因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心排血量减少,致使脑缺血而 发生晕厥,常反复发作。重型心肌梗死早期常可发生晕厥,多发生在心绞痛的严 重期,伴有脉搏减慢或消失,意识丧失时间较长,亦可反复发作。病变心肌易发 生严重心律失常而引起晕厥。 3.心律失常此类晕厥主要是由于心脏停搏和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突 然下降,引起急性脑缺血所致,包括严重的心动过缓、心室停搏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直立时心室收缩停止4~8秒钟,或平卧时心脏停搏12~15秒钟即可诱 发晕厥。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所引起的晕厥多发生于心律失常的开始或终 止时,此可能与心率突然增快、终止时往往伴有短时的心搏停止,心排血量减少 有关。由严重心脏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发作性心跳停止,导致脑 组织缺血缺氧,病人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青紫,甚至抽搐,称为阿一斯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 心源性晕厥主要特征有:①病人在发生晕厥前可出现先兆症状,表现为眩晕,全身疲乏无力,耳鸣,神志恍惚,面色苍白,口腔积满唾液,全身出汗。②在先

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在不明原因晕厥 和心悸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11), 1266-127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350465.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31350465.html,/10.12677/acm.2019.911196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Implantable Heart Monitor (ICM) in Unexplained Syncope and Palpitations Yanfei Zhang, Jiefu Yang, Jiabin Tong, Jia Zhong, Junpeng Liu, Zhilei Wang, Xin Jin, Tong Zou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ational Gerontology Center, Beijing Hospital, Beijing Received: Oct. 25th, 2019; accepted: Nov. 7th, 2019; published: Nov. 14th, 2019 Abstract Unexplained syncope and palpitation ar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s high, which leads to great clinical harm. At present, most patients are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by routine examinations such as electrocardiogram.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45% to 80% of unexplained syncope may be car-diogenic syncope, and many arrhythmias with occasional palpitations are difficult to diagnos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effective technical means to improve its diagnostic ra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mplantable ECG monitor (ICM) technology and the publica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syncope and palpitations of unknown cau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mplantable heart monitor (ICM) in syncope and palpitations. Keywords Implantable Heart Monitor, Unexplained Syncope, Palpitation, ICM 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在不明原因晕厥 和心悸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张雁飞,杨杰孚,佟佳宾,种甲,刘俊鹏,王志蕾,金鑫,邹彤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心内科,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7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晕厥。严重者在晕厥发作时可导致猝死,是最严重的类型。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是影响晕厥患者预后最关键的因素。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若出现晕厥应高度警惕猝死的危险。 病症 根据国外的报道,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死亡率(18-33%)要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晕厥患者(0-12%)或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6%)。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心脏疾病而非晕厥的类型决定的。多数心源性晕厥与体位无关(心房粘液瘤等一些特殊疾病除外),少有前驱症状,发作时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音微弱和相应的心电图异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脏病可分为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心脏起搏或传导障碍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心动过缓(小于30-35/分钟甚至停搏)或心动过速(大于150-180/分钟)而无效收缩增加均可使心搏出量降低而导致晕厥发作。直立体位,脑血管病,贫血,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均可降低机体对心率变化的耐受性。 心源性晕厥发作前驱期不明显或短暂无力。发作一般与体位无关,但心房粘液瘤等疾病可由体位变化引起,而卧位发作更支持心源性晕厥。临床表现视脑缺血程度而定,轻者出现头昏眼黑(脑缺血4秒),重者发生晕厥(脑缺血5-10秒)或抽搐(脑缺血15秒)。晕厥发作时有面色苍白或灰暗,呼吸常有鼾声,心搏停止20-30秒可出现叹息样呼吸。当心脏恢复搏动,脉搏可及时,脸色突然转红。 缓慢性心律失常 引起晕厥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伴有或不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虽然在所有年龄都可以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但老年人发生最多,传导系统的缺血或纤维化是常见的原因。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心血管药物也可以引起缓慢型心律失常。 窦房结自律性或传导性疾患可引起心搏停止或足以产生晕厥的心动过缓,也可由心脏传导系统抑制药物如奎尼丁、心得安等引起,亦可因麻醉

各种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临床分析

各种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7-22T17:28:32.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刘晓 [导读] 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晕厥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刘晓(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河南镇平 47425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诊治特点,得出结论: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均为其发作时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前者治疗主要是提高并稳定心室律后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者治疗主要是及时复律,终止发作。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54-02 心源性晕厥为一过性意识丧失,严重时引起抽搐等症状称为阿斯综合征。现对37例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37例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26—83岁,平均55.12±19.36岁。37例中均有1次或多次晕厥发作,阿斯综合征10例;首次发病者26例,过去有类似发作史11例。 1.2发作时心律失常类型 缓慢性心律失常1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3例合并抽搐,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室上性逸搏心律伴缓慢心室律4例,2例合并抽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起搏器功能障碍不起搏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22例:尖端扭转型室速(Tap)4例,1例合并抽搐,室性心动过速(VT)4例(包括多形性室速1例),心室颤动(VF)9例,抽搐发作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2例宽QRS波、3例窄QRS波。 1.3诊断情况 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l例首诊神经内科,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心电图示心动过缓转入我科;2例既往有心动过缓并反复晕厥病史。1例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HCM伴房扑3:1~11:1传导。4例室上性逸搏心律伴缓慢心室律中2例为地高辛中毒,诊断为房颤并缓慢心室律,心律30次/分左右;1例为自服美托洛尔过量致心动过缓;1例为在当地卫生院联合应用地高辛、胺碘酮、美托洛尔时间过长导致心动过缓。2例SSS中,入院时心电图示心动过速,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针,1例出现心脏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电监护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交替出现,均于3日内转上级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SSS。1例DDD 起搏器植入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律38次/分,未见起搏信号及起搏波形。4例Tap中,1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入院,普罗帕酮针70mg静脉注射后未恢复窦性心律,十分钟后再次给予普罗帕酮针70mg静脉注射,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2例患者均有长期口服胺碘酮、地高辛病史,1例为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因不当饮食出现急性胃肠炎,短时间内剧烈呕吐、腹泻出现晕厥发作,心电监护示Tap。4例VT,3例为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例为DCM患者;9例VF,5为冠心病、心力衰竭,2例为风心病患者,2例为肺心病患者;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2例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后出现低血压休克,1例为肺心病患者,1例预激综合症合并房颤;1例宽QRS波PSVT误为VT。 1.4治疗与转归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逸搏心律伴缓慢心室律共计12例,治疗后传导阻滞消失4例,7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针、阿托品等静脉滴注后心室律增加至60次/分左右,患者症状缓解后好转出院,1例到上级医院植入永久性起搏器(VVI)。2例SSS以心动过速入院,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针,1例出现心脏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抢救均存活,均因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交替发作于3日内转上级医院。Tap中,3例静静脉注射硫酸镁2.0 g及利多卡因得到控制,1例演变为室颤行直流电复律1次终止发作。VT中1例盐酸普罗帕酮复律,1例使用利多卡因复律,l例自行终止,1例多形性室速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应用,演变为室颤,给予反复电击除颤无效,患者死亡。9例VF中:电除颤7例,其中4例死亡,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2例VF自行消失后转为室性逸搏,抢救无效后死亡。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普罗帕酮70mg静脉注射1—2次转复4例,其中2例出现低血压休克,给予升压治疗后病情稳定,预激综合征伴房颤1例,给予直流电复律。上述患者追踪观察,2例到上级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后未再复发,1例经过2次射频消融治疗,症状未再复发。 2 讨论 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晕厥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2)发作时心室率过快;(3)发作时间过长;(4)高龄。对于快速心律失常,临床主要是及时复律,终止心律失常。临床上可药物复律,主要有四类药物:I类为钠通道阻滞药;II类为?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III类药为选择性延长复级的药物;IV类为钙拮抗药;另外还有未分类抗心律失常药。非药物复律如电复律、导管消融治疗。我院为基层县级医院,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靠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率低,主要是基层医院未能开展相关射频消融及介入手术,这方面知识普及率低,也与病人经济负担能力有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26. [2]梁兆光,周玉杰,陈柯萍主编.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 ISBN 978-7-117-09269-2.

晕厥

晕厥(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对晕厥病人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意识丧失。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由于发作多呈间断性,存在多种潜在病因,同时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部分晕厥病例不易诊断且涉及多个科室。 定义:系由脑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突然发作历时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分为心源性、脑源性和反射血管性三类 症状;晕厥常突然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无抽搐及舌咬破和尿失禁,应询问晕厥前的情况、有无先兆、晕厥时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当时是否有面色苍白、脉搏缓慢、尿失禁及肢体抽动等;晕厥常有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排尿、排便、咳嗽、失血、脱水也可为诱因;应了解发作时的体位和头位,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常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 多发生于头位突然转动时。 发病机制;晕厥发作最常见的机制是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脏停搏;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或脑血管普遍性暂时性闭塞。一些其他原因如血液生化和成分的异常也可引起晕厥 病因 神经因素、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是晕厥最常见的病因,但晕厥发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还有相当一部分晕厥患者的病因是无法解释的。约20年前无法解释的晕厥可占到所有病例的39%。但近年来随着倾斜试验、环路事件监测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医师对精神疾病诱发晕厥的新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2000和2001年欧洲两项关于晕厥的研究显示,神经介导性晕厥占所有病例的35-38%,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精神疾病诱发的晕厥可占5.6%,无法解释的晕厥占14-17.5%。 其他致病因素1.脑源性晕厥由于脑血管病变、痉挛、被挤压引起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或延髓心血管中枢病变引起的晕厥称为脑源性晕厥。 弥漫性脑动脉硬化时,脑供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在低界水平。当血压突然下降或心律失常或突然体位改变而未能立刻适应时,脑供血进一步减少,引起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动脉粥样斑块的微血栓或动脉痉挛而出现的一过性脑供血 不足,也可能引起晕厥,特别在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时。出现偏瘫、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但晕厥并不常见。 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等患者如短时间内血压突然升高,可发生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出现剧烈头

心源性晕厥紧急处理

心源性晕厥的紧急处理 晕厥亦称昏厥,是一种急起而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全身肌张力降低,不能维持站姿而昏倒,主要由于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所致。晕厥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症状,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不同的疾病所引起。 心源性晕厥发生的常见病因有:①急性心脏排出受阻:主要见于心瓣膜严重狭窄病变、心包压塞、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黏液瘤或带蒂球瓣样血栓等。②心律失常:主要见于心脏停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③心肌病变:见于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④肺血流受阻:见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狭窄等。 心源性晕厥主要特征有:①病人在发生晕厥前可出现先兆症状,表现为眩晕,全身疲乏无力,耳鸣,神志恍惚,面色苍白,口腔积满唾液,全身出汗。②在先兆症状出现前时如立即平卧或头低位,可防止晕厥的发生;否则病人并出现眩晕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一时模糊。大约持续数秒钟后全身肌张力丧失跌倒在地。③病人晕厥发作过后,可伴有腹部不适,恶心甚至呕吐,有便意,头部不适,出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有的可出现嗜睡。轻者发作历时仅数秒钟,重者可达数分钟后神志逐渐清楚。如伴有痉挛者,则意识恢复时间可达几十分钟之久。 [紧急处理]一旦发生晕厥,最有效、最简便的发法是采取体位处理。因为晕厥是病人心脏排血量不足致脑组织暂时缺血,若立即使其采取平卧体位,或头稍放低、脚略抬高的体位,就能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同时,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心源性晕厥最常见的是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她发病突然,病情险恶最后可致心脏骤停。应立即拳击心前区数次和做胸外心脏挤压。患有高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在劳动时容易发生晕厥,应迅速使其采取半卧位,这样能使晕厥较快消失。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平素就有缺氧青紫症状,而往往在哭闹、运动后,出现青紫加重,意识丧失并伴有抽搐,瞳孔缩小。此时,应立即使病儿向前弯腰,取胸膝位或头低位,以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晕厥发作时急救措施:①当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时,立即让病人蹲下,在使其躺倒,以防跌撞造成外伤。②使病人平卧,头放低,松解衣扣。③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百会、内关、涌泉等穴。④血压低时,可肌内注射麻黄碱25㎎.⑤病人意识恢复后,可给少量水或茶。

一过性晕厥的原因

晕厥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片刻后即恢复如常。广义的晕厥指大脑功能可逆性紊乱引起的暂时意识丧失状态。原因多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脑供血不足,少数为脑功能所必需的代谢物质异常(如低血糖、氧张力或二氧化碳张力过低等)所致。狭义的晕厥则专指心脏血管病引起的突然意识丧失。可为某些病的主要症状,亦可为某些病的并发症。各类晕厥中以心源性晕厥最重要,而以血管抑制型晕厥最常见。 晕厥的发病机制及病因 晕厥发作最常见的机制是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脏停搏;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或脑血管普遍性暂时性闭塞。一些其他原因如血液生化和成分的异常也可引起晕厥。从病生理角度讲,晕厥和休克都是急性循环障碍的结果,但二者发作速度、严重程度和持续长短不尽相同。休克时,虽心输出量明显降低,但四肢和内脏小血管代偿性收缩,血压相对维持,而血容量做重新再分配,急需氧和血供的心脑相对获得多些,故休克期尽管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但意识相对完好。晕厥时,由于血容量大幅度下降或心输出量急骤降低,使内脏和皮肤小血管收缩作用不能及时发生,导致血压下降,血容量再分配得不到保证,脑得不到最低限度供应以致发生意识障碍。 导致脑血流量下降的原因为:①心排血量降低;②各种病因引起的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可使大量血液淤滞于周围血管中使平均动脉压下降;脑血管因硬化、闭塞而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如椎体-基底动脉暂时缺血影响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ARAS,其功能为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即使无大脑普遍性缺血,亦可发生意识障碍。 晕厥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的晕厥可有共同的表现。①晕前期。可有头昏、眼花、苍白、无力、恶心、出冷汗、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先兆,此期若及时平卧,可避免晕厥发生。②晕厥期。主要为意识丧失,多有脉搏缓慢或细弱、血压降低。意识丧失时间不一,持续时间多在一分钟以内,并可达2~3分钟,轻者仅肢体无力、站立不稳,重者摔倒甚至惊厥,最长可达10秒钟。③晕厥后期。一般不留症状,偶有头昏或嗜睡,有便意,甚至大小便失禁。 不同病因的晕厥还各有其特殊的表现,较常见、较重要的各类晕厥如下: 血管性晕厥包括血管功能障碍的反射性晕厥及位置性低血压晕厥两类。 ①反射性晕厥。较常见的有几种。一为血管抑制型晕厥,亦称迷走血管性晕厥或血管减压性晕厥、单纯性晕厥,常见,为青年人突然昏倒的最常见原因。多见于体弱的青年女子,常在疼痛、恐惧、情绪紧张、出血等诱因下突然发生,可有前驱症状。多在站立位时。部分病例可有恐慌、烦躁等先驱症状,伴血压上升, 心率加快,继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出冷汗,意识可丧失几秒钟到几分钟。但在平卧后上述症状可迅速消失。二为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不多见。转动颈部或颈部受压时,突然发作晕厥。可根据按

心源性晕厥最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心源性晕厥最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心源性晕厥是一种常见性疾病,是因为心脏的排血量突然降低而导致的短暂性晕厥,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致命的几率会非常大。从临床来看,在此病发生之前患者并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而是在发病时突然晕倒,常出现摔伤或者大小便失禁症状,这时候必须正确处理。 ★一、心源性晕厥常★见病因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降低导致一过性脑血流减 少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虽然比较少见,但常引起致命后果,如能找到病因,大多数可获得有效治疗。 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包括心律失常和器质性心肺疾病。心律失常可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其中部分病因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直接或间接显示,如心室肌壁间占位性病变时可出现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急性血栓性肺动脉栓塞也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诱发心律失常。对疑似器质性心肺疾病者,超声心动图有助于确定或排除心源性晕厥。欧洲晕厥诊治指南指出心源性晕厥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7类主要病因。

★二、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征 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前驱症状多不明显,发作一般与体位无关。多有摔伤甚至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心源性晕厥多发生在应激或劳累时,已知患儿有心脏结构异常,心律失常病史或家族中有猝死者均提示心源性晕厥可能。患儿晕厥时伴有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伴有抽搐;伴有水肿、杵状指者提 示心源性晕厥。所有与运动或劳累有关的晕厥必须做心电图。病史体检、心电图能提供心源性晕厥和猝死危险性的初步估计,并且是判定患儿是否需要住院的基础。病史体检心电图未提示心源性晕厥者,超声心动图很少有意义。但对与运动有关的晕厥;游 泳时出现的晕厥;有心脏杂音,有猝死或心肌病家族史者,应进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晕厥与运动有关者,运动试验,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有意义。

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发表时间:2017-10-13T15:07:26.9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作者:林艳 [导读] 探讨心源性疾病与晕厥的关系。方法分析50例心源性晕厥的临床资料。 句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镇江 212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疾病与晕厥的关系。方法分析50例心源性晕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基本病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快速型心律失常。2、缓慢型心律失常。3、急性心肌梗死。4、QT间期延长综合征。5、心肌病。6、风湿性脏病。结论心源性晕厥是由不同病因,不同心电学特征共同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的综合征,它被认为是心源性死亡的先兆,因此在临床中应密切观察特别关注。 1引言 心源性晕厥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脑部供血一过性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障碍综合征。这种疾病的病死率可高达20~30%,且心源性晕厥被认为是心脏死亡的先兆,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本研究就2015年1月到2017年7月遇到的以晕厥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出统计分析,探讨心源性疾病与晕厥的关系。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的50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治疗,由急诊平车送入住院,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为58.4岁。 2.2主要临床表现本研究的全部患者均已突然晕厥为主要发生的症状,在晕厥的前后没有出现耳鸣、视物旋转感。晕厥发生时的主要伴随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患者伴随胸痛、心悸的有26例,伴有恶心呕吐的有10例,伴有心绞痛的有5例,伴有气促乏力的14例,伴抽搐的8例,伴尿失禁的5例,伴黑懵的20例,有很多患者多种病症一起存在。晕厥发作的体位不同,其中立位12例,坐位9例,活动步行的19例,平卧位10例。 2.3本次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过了心电图、全胸片、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辅助检查。有12例患者做过冠状动脉造影,运动负荷试验。经过医生和仪器的诊断结果,最后患者确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快速性房颤3例,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阵发性室上速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长Q-T 延长1例,扭转型室速2例,二尖瓣狭窄3例。 2.3预后及转归好转48例,死亡2例。 3结果 4讨论 4.1晕厥的发病机理 随着对晕厥病因的了解和临床上对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的应用,临床表明晕厥40%为心源性的,根据病因进行分类,可以将晕厥发病的机理分为以下几类: 4.1.1心律失常据相关文献报道,心律失常性晕厥,发生率约为30%左右,缓慢性心率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晕厥,当心率次数加快到180次以上时,心输出血量就会下降,引起脑灌注压的下降进而发生晕厥。本研究的病例显示,快速性心律失常性晕厥占得比例较大,发病凶猛,容易发生猝死的状况。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本研究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同时说明老年冠心病发生阿-斯综合征可能性较大。 4.1.2急性排血受阻本研究中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附壁血栓或者生物脱落会嵌顿在房室口;左心房粘液瘤的瘤蒂过长时,瘤体一样容易嵌顿在房室口;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当运动时左室流出道的梗阻状况会加重,均能引起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或者产生中断的状况,虽然在本研究中较为少见,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会产生这种状况,都会引起突发性的晕厥和猝死。 4.1.3心肌病变急性心肌病变,会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状况,使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进而心肌的收缩能力下降,心排出量也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的现象。 心源性晕厥现象的发生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还需要学者不断地探索研究。 4.2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心源性晕厥的患者病因各不相同,本研究中的患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部的患者发病的基础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2)大多数的患者是突然发病;3)全部发病的患者均以晕厥为首要的发病表现;4)发病的体位多为立位、坐位或者改变体位时发生,卧位发生时提示心源性晕厥更有说服力;5)晕厥一般持续数秒,患者在2~5分钟后恢复正常;6)晕厥发生的年龄范围较广,中老年人发生的概率最大;7)患者麼一发生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和耳鸣的症状;8)大部分患者在发生晕厥的时候均伴有抽搐等症状;9)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特征性改变;10)体检可以发现患者心脏病瓣膜的杂音;11)伴有叹息性呼吸;12)电生理学检查可以诱发出心律失常。;13)部分患者仅有胸闷、心悸、气促、黑矇等症状,但重者有意识丧失;肌张力紧张度消失。 4.3心源性晕厥发生的高危因素心源性晕厥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1)心肌炎、心梗频发室性早搏出现Ront现象者;2)风湿性心脏

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 心源性晕厥应该做那些具体检查项目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脑脊液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比值 ?人体重心平衡仪 心源性晕厥应该如何诊断? 多数心源性晕厥与体位无关(心房粘液瘤等一些特殊疾病除外),少有前驱症状,发作时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音微弱和相应的心电图异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脏病可分为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 心源性晕厥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咳嗽性晕厥:于剧烈咳嗽后立即意识丧失,肌张力低下,经时短暂。少数病人先感头晕、眼花,面色由青紫转为苍白、出汗。患者多为中年以后的肥胖男性,常吸烟而有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者,儿童百日咳或哮喘也有发病。大多数在反复咳嗽之后,偶见于单次咳嗽、呼叫、打喷嚏、打哈欠或大笑后立即晕倒。咳嗽使胸腔内压增高,致使静脉回流受阻及心血管反射性因素对发病起作用。 单纯性晕厥,亦称血管抑制性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这是晕厥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晕厥的90%左右。常有明显的诱因,如紧张、害怕、焦虑、疼痛、看到出血、听到噩耗等引起。常发生于体弱青年女性。 颈动脉窦性晕厥:是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的晕厥,临床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为突然转颈动作时、衣领过紧,或轻度刺激颈动脉窦区,如剃须时亦可诱发。但大部分发作是自发性的,并无明显诱因。多于站立时发生,表现为突然眩晕、虚脱、耳鸣,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仅1~4分钟,有时有神志丧失,可长达20分钟左右,很少发生惊厥。临床上主要有三型:(1)心脏抑制型:以心动过缓为主要表现。(2)血管抑制型:以血压低下为主。(3)脑型:以意识丧失为主。 情景性晕厥:为神经介导性晕厥的一类表现,也是最常见的晕厥表现之一。之所以称之为情景性晕厥,是指其晕厥发作须有一定的情景为前提。这种情景的出现构成晕厥的条件,类似情景可致晕厥多次发作,形成晕厥发作的一种诱发因素。情景性晕厥以老年人多见。

心源性晕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源性晕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6-11-11T14:17:03.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作者:徐萍[导读] 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视为检查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方法依据。 (连云港赣榆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江苏连云港 222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源性晕厥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动态心电图诊断期间,49例患者中,在24小时内出现晕厥12例(24.49%),未发生晕厥37例(75.51%),心率严重失常(快速或缓慢)23例(46.94%),单纯室性/房性期前收缩19例(38.78%)。结论:将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在应用到临床诊断并治疗晕厥尤其是心源性晕厥,不仅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视为检查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方法依据。【关键词】心源性晕厥;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02-02 由心输出量突然降低而引发脑部严重缺血进而导致患者晕厥甚至于死亡的症状称之为心源性晕厥,大多数患者在晕厥前不会出现任何先兆性的症状,很少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功能受到影响和心肌发生病理性改变等等都有会引发心源性晕厥,且心源性晕厥患者的死亡率远大于非心源性晕厥的患者[1]。在临床上,心源性晕厥的治疗方法相当麻烦,因此,正确的掌握心源性晕厥对临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源性晕厥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9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8~76岁,平均60.5±1.5岁,其中,高脂血症22例,糖尿病病史6例,冠心病史9例,高血压病史13例。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晕厥情况,经过彩色多普勒检查、头颅CT、脑电图、MRI检查、倾斜试验、心电图检查均属于心源性晕厥。无血管舒缩和脑源性障碍晕厥,并且在1周内没有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2]。 1.3 方法 对资料病例的患者采用十二通道全信息动态心电图仪器进行全天动态心电图监视,根据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是否出现晕厥的情况分为无晕厥和晕厥两个组别。在对患者心电图进行实时动态观察时,尽量通过相关措施促使患者晕厥,并对患者24小时内身体的不适反应、临床病症、活动锻炼情况和生活经过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人工回放和相关计算机软件对24小时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3]。 2.结果 在动态心电图诊断期间,49例患者中,在24小时内出现晕厥12例(24.49%),未发生晕厥37例(75.51%),心率严重失常(快速或缓慢)23例(46.94%),单纯室性/房性期前收缩19例(38.78%)。 3.讨论 临床上将诸多因素诱发的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患者意识短暂性丧失的现象统称为晕厥。患者发生晕厥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中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以及窦房传导阻滞等,心肌缺血以及弥漫性心肌病变、主动脉瓣狭窄、血流排出受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等都可能导致晕厥。脑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血液成分异常以及血管舒张收缩障碍性晕厥等是其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其中心源性晕厥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因,占比高达39%[4],通常是患者猝死的前兆,倘若不能对患者的症状做出正确的判断,只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临床上对其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患者的心律严重失常或者心脏流出通道受到严重的阻碍而引发的患者血流动力降低或丧失,致使患者脑部严重缺血进而导致患者意识短暂性丧失的临床症状称之为心源性缺血[5]。临床上可以通过心脏彩色B超来检查诊断出心脏流出通道受阻而引发的心源性晕厥;而心律失常引发的心源性晕厥由于其发作时间短暂,且不容易被普通心电图仪器发现检查的特点,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6]。 动态心电图(DCG)能够弥补静态心电图的缺点,是可以随身携带持续长时间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心电记录仪器。在对于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的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检查方面,可以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长时间持续进行动态的观察,可以为临床掌握并治疗心源性晕厥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态心电图诊断期间,49例患者中,在24小时内出现晕厥12例(24.49%),未发生晕厥37例(75.51%),心率严重失常(快速或缓慢)23例(46.94%),单纯室性/房性期前收缩19例(38.78%)。 由此可见,将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在应用到临床诊断并治疗晕厥尤其是心源性晕厥,不仅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视为检查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 [1]朱林美.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17(31):186-188. [2]李田勇.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15(8):25-27. [3]杨毅波,何英泉,杨继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J].中国医学科学,2015,5(2):23-25. [4]王蕴强.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和预警因子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6-37. [5]杨朔,孙建敏.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5,8(2):114. [6]杜亚丽.24h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91-93. [7]马国辉.心源性晕厥患者12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10):89-90.

心源性晕厥的新近观点

内容摘要: 作者:张文博徐文香李翠香刘学英刘新兰 【关键词】,晕厥 【关键词】晕厥;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心源性晕厥 晕(昏)厥是由于一过性脑血流减少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伴自主体位丧失,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占住院患者的1%~6%,急诊患者的1%~3%。引起晕厥的病因繁多(见表1),大体上可分为三类:①神经介导的反射性血管运动失调:最为多见,约占晕厥总病例数的40%左右;②直立性低血压:占20%以上;③心源性晕厥:比较少见,占10%~20%。另有一些晕厥虽经各种检查诊断不明。心源性晕厥虽然比较少见,但非常重要。这是因为:①心源性晕厥常可引起致命后果,一年死亡率可高达18%~33%[1]。②大多数的心源性晕厥如能找到病因,可获得有效的治疗。因此,临床上见到晕厥患者,应该详询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确定或排除心源性晕厥。 关于晕厥的病因和分类方法,既往和当前有所不同。新的分类方法认为晕厥应限于一过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不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可以自动恢复,而不须医学干预。因此晕厥不应包括代谢异常如低血糖昏迷,或出现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而无明显意识丧失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下面介绍的分类方法采用新旧两种方法合并[2,3]。 表1晕厥的病因及分类(略) 1晕厥的诊断策略 1.1第一阶段对每一个晕厥患者都应采取详尽的病史,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检,再采取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通过第一阶段检查可对一些病例作出确诊,对大多数病例作出分类诊断,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检查[1]。 1.1.1病史的采集:①现病史:了解晕厥发作的一些特点对诊断至关重要,除询问患者本人外,还应询问目击者,应注意以下情况:a.发作时体位及诱发因素:晕厥多数于立位时发作,卧位发作晕厥提示心源性、癔病性或低血糖昏迷。应仔细询问有无诱发因素,晕厥的诱发因素常可提供诊断线索。例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多与疼痛、恐惧、听到噩耗、情绪激动、站立时间过久、环境闷热等有关;“情境性”晕厥多于排便、排尿、咳嗽、吞咽有关;突然转动颈部发生晕厥提示颈动脉窦晕厥;活动上肢而发生晕厥提示锁骨下窃血综合征;由卧位直立时突然晕倒提示直立性低血压。运动、劳力时发生晕厥则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长qt综合征等。应注意,许多由于神经介导引起血管运动失调诱发的晕厥可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如排尿性晕厥可发生于主动脉瓣狭窄,排便性晕厥可发生于肺栓塞等。对老年人发生的“情境性”晕厥必须进一步检查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b.有无前驱症状:血管迷走性晕厥可有短时间的恶心、出汗、上腹部不适感觉;低血糖多有明显的饥饿感、出汗、心悸;癫痫多有先兆症状如幻视、幻嗅等。c.伴随症状:常须目击者协助提供资料。晕厥患者突然跌倒伴有或不伴有身体损伤,若倒地时能有意识地避免损伤提示癔病性晕厥。绝大多数晕厥意识丧失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5min提示低血糖或癔病性。绝大多数晕厥意识丧失时面色苍白,癫痫患者面色青紫。多数晕厥者意识丧失时肢体无活动,心源性晕厥可出现短时间的肢体不规律的抽动,癫痫可出现较长时间的肢体强直性阵挛性抽动。晕厥过程或发作过后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单瘫、偏瘫、感觉消失、发音障碍、复视等提示脑血管病变。癫痫患者常出现大小便失禁、咬破舌头等,血管迷走性

家人突发晕厥急救办法

家里有人突发晕厥怎么办?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晕厥病人。因其发病急骤、病因复杂,若不能及时、正确地鉴别和积极有效地救治,就会延误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迷走性晕厥此类晕厥多见于体弱患者,以年轻女性最为多见。可由恐惧、焦虑、急性感染、创伤、剧痛引起,常出现在站立位或坐位时,在高温、通风不良、疲乏、饥饿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其典型表现为起病前有短暂头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恶心,上腹部不适,出冷汗,心慌,无力,视力模糊,听力改变等前驱症状。如果这时能及时发现或引起警觉而立即平卧,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否则将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并跌倒在地。晕厥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弱而慢,醒后无力,头昏。重者可有遗忘,精神恍惚,持续1~2天方能康复。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应当避免各种诱因,特别是在午间和晚6~7时这两个时间段内防止高度紧张。若出现前驱症状应立即平卧,千万别硬撑。 体位性晕厥主要因低血压引起。通常发生在体位改变,如从平卧状态突然变换成站立位时,由于动作过急、过猛,使脑部血液供应难以跟上需要,造成短暂脑缺血而致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和空腹时。晕厥突然发生,常伴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心率稍增快,脉搏细弱,平卧或晕厥倒地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一旦晕厥发生,应迅速让病人平卧并取头低足高位,以促进血压恢复。重者可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若因血容量低需注意补足血容量,必要时可给予适量升压药。 低血糖性晕厥饥饿时或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重者可诱发晕厥。其早期症状主要为乏力,面色潮红,出冷汗,有饥饿感,进而出现意识不清和晕厥。这种晕厥起病缓慢,恢复亦缓慢,血糖低于正常。一旦发生低血糖性晕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