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合水易-升级时代下乡村旅游的”七化“提升

山合水易-升级时代下乡村旅游的”七化“提升
山合水易-升级时代下乡村旅游的”七化“提升

山合水易-升级时代乡村旅游的“七化”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了粗放发展的阶段,正在国家、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步入“正规军”的行列。通过对于产品品质、服务水平、管理体制等等方面的规范,乡村旅游必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数据:“十一五”期间,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既丰富了旅游业态,也实现了旅游富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乡村旅游营业收入1200亿元,1500万农民直接受益,现有“农家乐”150万家,休闲农业园区1.8万个,接待游客4亿多人次。但我们仍必须清醒地看到:乡村旅游还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的层次,与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满意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乡村旅游必须做好进一步的提升。

七化提升:

一、向设施标准化提升

对于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点来说,无论是游乐设施、餐饮设施还是住宿设施都有待提高和改善。如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的游乐设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客房基本设施不全,有的甚至不能提供热水等等。应制订出台乡村旅游点标准化改造方案,逐步完善提高,如客房住宿,至少要有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热水。床的宽度、床上用品可参照二级星酒店标准来执行。要从总体环境、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基础设施、安全要求等方面提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二、向服务规范化提升

服务不规范也是目前乡村旅游存在的通病,不管是景区景点,还是休闲农庄、农家乐,都存在这个问题。加强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政府主导、各方支持的方式,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从基础设施、资源特色、接待设施、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价格标准、游客反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旅游

知识、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知识水平,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三、向产品差异化提升

乡村旅游产品不能说是千篇一律,但是同质化现象还是严重的,如“农家乐”形式,除吃吃饭,打打牌,最多加上个钓钓鱼。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景观、生态、文化、民俗等等资源,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升。在这一点,应该借鉴北京市的成功做法,北京市旅游局出台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总结推出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等八种全新旅游业态,引导乡村旅游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四、向发展低碳化提升

乡村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它的可持续发展最应关注的是环境保护问题,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才是科学发展,才符合旅游转型升级的要求,决不能再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乡村旅游要向发展低碳化提升,其核心要求就是环境保护的最优化和能源消耗的最低化,就是尽量减少旅游发展带来的碳排放,以获取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绿色饭店理念指导乡村酒店、乡村民宿的发展;以生态景区的理念创建乡村旅游景区(点),积极倡导文明、低碳的休闲游览方式,提高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

五、向营销品牌化提升

乡村旅游确实存在总量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经济效益差、营销能力低等不足。在营销方面缺乏品牌,目前较有影响力的当属“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中国十大古村落”、成都“三圣花乡”等。同质化严重,低水平开发带来只能是恶性竞争,最终都难以为继。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生态、文化、建筑、民俗等条件,创建并打响自身的特色化乡村旅游品牌。浙江宁波奉化的滕头村,利用世博良机,打响了“中国第一生态村”的品牌,效果非常好。除全国性品牌,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创建、树立区域性品牌,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促发展。

六、向管理组织化提升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由自发到自觉经历的,10多年的发展,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带来了行业自律不严,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的问题,必须向管理的组织化、协会化提升。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基础的完善,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通过组建规范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如“农家乐”协会、“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公司等),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自我管理和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能够有效地推动、提高乡村旅游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综合竞争力。组建“协会”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最关键的在于发挥作用,其核心作用就是三个方面:“保证质量,维护声誉,促进发展。”

七、向规划品质化提升

乡村旅游的规划正如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样,处以相对粗放的状态,缺乏系统、有序的规划。多是农民或者中小企业的个人行为,即想到哪儿做到哪儿,造成很多不可逆的建设,并对未来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前面6个方面的提升,事实上都应该包含在规划的范围内。在规划中,对市场的把握决定了设施、产品、营销等等的方向,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及开发现状,也制约着对管理模式、盈利点的探讨,因此,一个好的乡村旅游规划是一副美好的、有针对性的蓝图,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发展方向!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精品源自中考试题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

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

长三角旅游度假区名单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吉林省长白山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江苏省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江苏省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浙江省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浙江省太湖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湘湖旅游度假区、山东省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山东省海阳旅游度假区、河南省尧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湖北省武当太极湖旅游度假区、湖南省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广东省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重庆市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四川省邛海旅游度假区、云南省阳宗海旅游度假区、云南省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 苏浙省级旅游度假区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名录 1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2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3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 4 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 5 昆山旅游度假区 6 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国家级) 7 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国家级) 8 常熟沙家浜旅游度假区 9 无锡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10 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11 盱眙天泉湖旅游度假区12 镇江世业洲旅游度假区13 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级)14 连云港温泉旅游度假区15 宿迁骆马湖旅游度假区16 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17 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18 句容茅山湖旅游度假区19 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20 阜宁金沙湖旅游度假区21 太仓长江口旅游度假区22 张家港双山岛旅游度假区23 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旅游度假区24 姜堰溱湖旅游度假区25 徐州吕梁山旅游度假区26 泗洪洪泽湖生态旅游度假区27 南通开沙岛旅游度假区28 盐城沿海湿地旅游度假区29 丹阳

水晶山旅游度假区30 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31 苏州相城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32 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33 大丰麋鹿生态旅游度假区34 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35 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36 洪泽老子山温泉旅游度假区37 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38 常熟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39 扬州瓜洲旅游度假区40 南京金牛湖旅游度假区41 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42 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43 建湖九龙口旅游度假区44 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度假区45 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 浙江省旅游度假区名录 1.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2.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 3.绍兴会稽山旅游度假区 4.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 5.嘉兴湘家荡旅游度假区(浙江省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浙江省太湖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湘湖旅游度假区) 6.兰溪旅游度假区 7.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 8.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 9.宁波松兰山旅游度假区10.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11.临海牛头山旅游度假区12.龙游石窟旅游度假区13.金华仙源湖旅游度假区14.仙居神仙居旅游度假区15.东钱湖旅游度假区16.绍兴鉴湖-柯岩度假区17.嵊州温泉旅游度假区18.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19.五泄旅游度假区20.景宁畲族风起旅游度假区21.磐安云山旅游度假区22.长兴太湖图影度假区23.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24.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25.台州绿心省级旅游度假区26.镇海九龙湖省级旅游度假区27.泰顺廊桥-氡泉省级旅游度假区28.开化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29.松阳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30.嘉善大云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31.临安清凉峰省级旅游度假区32.省级舟山群岛定海国际旅游度假区33.省级舟山群岛普陀国际旅游度假区际旅游度假区(截至2014年7月18日)

乡村旅游农家乐精典案例

目录 案例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2) 案例二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 (3) 案例三湛江炭疗理休闲山庄 (4) 案例四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 (5) 案例五成都花舞人间 (7) 案例六澳大利亚天堂农庄 (9) 案例七北京蟹岛度假村 (11) 案例八昆明星期九休闲生态农庄 (12) 案例九集发农业观光园 (14) 案例十深圳青青世界 (15) 案例十一上海孙桥农业区 (16)

乡村旅游规划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山合水易在规划乡村旅游中一贯遵从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就是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和一些乡村的经济建设,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满足城市人接近自然的需求。 案例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把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在弘扬茶文化方面,创出了一个新的模式。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等二十多荣誉称号。

案例二: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 长鹿农庄建于2002年,现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鹿农庄是一个集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以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 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吃:岭南特色农家美食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标题: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910304111 姓名:金晓萍 指导教师:孟英伟 2012年6月11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苏州市乡村旅 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尽 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 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金晓萍 2012年06月 11 日 (学号):0910304111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其作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走向更规范,可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结合相关旅游产业的理论,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策略,为苏州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做好铺垫。 关键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i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ompetitive nature,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Bu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ourism, how to make it to more standardized, sustainable way,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irection and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opi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To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uzhou rural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uzhou rural tourism blackboard. Keywords: Suzhou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status;Question;Countermeasures

汤山一号温泉营销方案

2010年汤山一号温泉营销方案 2010年1月,汤山一号温泉度假区将正式营业。在度假区各部门的优质工作基础上,如何通过我们销售部门的努力来为渡假区打开市场,招徕接待客人,为度假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销售部职责所在。为此制订的营销方案,望能指导我们有效地开展工作,取得良好的业绩。 一、总体信息概要 是副省级城市,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长江三角洲承东启西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市域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758.9万;市区面积4844平方公里,人口541.24万。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377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883元交通:地理区位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地处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城市。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汤山壹号温泉离火車站-火車站 28 公里,离机场-禄口国际机场 30 公里,离市中心-新街口 29 公里,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337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距、2小时车程,距3小时车程。 地理: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皖两省交界处,省西南部。东距市300余公里。东接省市、句容市,西邻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市(宣州区、郎溪县)、省市,北连省仪征市、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24.45平方公里。 历史: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以前,就有了"猿人"的足迹。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始,曾十次成为京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经济:是国际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中国大陆城市竞争里排行榜上,名列第七位。还被《福布斯》评为200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第三名。2007年市实现GDP3275亿元。电子、汽车、化工、钢铁等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近69%,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集聚效应。还是省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金融、旅游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二、市场环境分析

演艺节目给旅游景区带来的五大力量

演艺节目给旅游景区带来的五大力量 ——山合水易解读演艺策划 旅游景区的策划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艺术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还体现在人文关怀。如何让一个景区活在游客的心中?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给您建议:让景区的人活在游客心中。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做景区的规划设计时,注重景区内演艺节目的策划,给景区带来了极好的口碑和丰厚的收益。 旅游景区的演艺活动是指依托著名的旅游景区景点,表现地域文化背景、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形式多样的主题商业表演活动,其本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行为。近几年,业内的学者、教授以及景区的管理者们对景区演艺活动所起的作用、运作的模式以及旅游演艺活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根据多年的景区策划经验,总结了景区演艺活动能给景区带来的五大力量。 1、竞争力 从企业的经营角度来说,产品的竞争力来源于价格与成本的高低、质量的优势,产品品牌的强弱以及产品结构的差异化、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好坏等。对于一个景区来说,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也是由产品的品牌、产品的差异化以及服务质量来决定,而其中产品的多元化组合和体验的丰富性是构成旅游竞争力的两大 主要要素。 因此,旅游演艺产品竞争力的形成除了拥有独特内容的剧目质量外,需要各种类型演艺产品的多元化组合和增强体验的丰富性。通过不同时间举行的例行演出、街头演出和节庆演出三种类型产品的组合以及演艺节目手段、形式的多元化,刺激游客的视、听、触觉等多种感觉,使游客对活动的感受更丰富,印象更

深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此外,除了对节目不断的创新改版增强竞争力外,需要搭建演艺节目与观众的对话平台,注重游客的心理体验以及演出的过程体验,感受丰富的过程体验,从而增强展现体验的丰富性。 2、品牌力 从华侨城集团探索出的以打造品牌的方式探寻演艺与景区的结合的经验之路可以看出,只有打造出品牌才能使旅游演艺长盛不衰。经久不衰的《创世纪》,好评如潮的《金面王朝》,百看不厌的《龙凤舞中华》,叹为观止的《E秀》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旅游演艺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演艺秀,并形成了华侨城集团下旅游区的品牌经济。因此,丰富旅游演艺产品的文化内涵,倚重当地的人脉、地脉和文脉,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演艺品牌,是保持旅游演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如何打造景区演艺产品的品牌?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首先要定位得宜。对演艺节目的定位、包装、价格策略选择要适应景区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突出不同的品牌个性和形象并传递给顾客;第二是对演艺节目也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提炼、设计形成差异化的名称和符号;第三是对演艺活动的现场环境、周围环境的打造突出主题文化;第四是品牌服务力的营造,在游客观看现场的服务环境和良好服务态度的营造;第五是演艺产品品牌宣传渠道、沟通渠道的建设。 3、服务力 对企业而言,服务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应该成为所有企业在各个环节的工作焦点。同样,对于景区来说,服务力是提升景区品牌、增强景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景区演艺活动通过自身的特色和展现的形式,对游客需求及时

农庄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庄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 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其开发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由农户、旅游企业、当地政府、村集体等不同的经营主体组合而成。 一、“个体农庄”模式 “个体农庄”模式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的一种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模式。它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科技、资金等引入土地,可以大大增加产出,促使土地升值,使庄园主和农民共享利益。个体经营者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点),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过程中的全部工作。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了附近大量闲散劳动力,他们通过手工艺制作、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可以将当地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并按照现代工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市场化竞争,使小生产和大市场成功对接。 二、“农户+农户”模式 这是乡村旅游初级阶段的经营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数农户都不愿把资金或土地交给旅游公司来经营,他们更信任那些“示范户”。当“示范户”率先在农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并取得成功后,农户们便会在“示范户”的带动下,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示范户”那里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后,就形成了“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其典型案例有成都的农科村、浙江安吉的天荒坪村。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不多,能体验最原生态的本地习俗和文化,因此是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形式。但由于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这种模式对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较差,难以开成规模化发展,因此比较适合以“农家乐”为主的小规模乡村旅游。 三、“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是通过旅游公司的介入和带动,吸纳社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它充分利用社区农户闲置的资产和富余的劳动力,通过开发各类丰富的农事活动,向游客展示真实的乡村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提高服务水平,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利益,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公司+农户”的延伸模式是“公司+社区+农户”模式,这种模式,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而是通过当地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但专业的服务培训及相关规则的制定,则由旅游公司来组织,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如公司负责规划、开发、营销、宣

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

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就是它的经营者,因此,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其开发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由农户、旅游企业、当地政府、村集体等不同的经营主体组合而成。 一、“个体农庄”模式 “个体农庄”模式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的一种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模式。它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科技、资金等引入土地,可以大大增加产出,促使土地升值,使庄园主和农民共享利益。个体经营者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点),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过程中的全部工作。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了附近大量闲散劳动力,他们通过手工艺制作、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可以将当地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并按照现代工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市场化竞争,使小生产和大市场成功对接。 二、“农户+农户”模式 这是乡村旅游初级阶段的经营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数农户都不愿把资金或土地交给旅游公司来经营,他们更信任那些“示范户”。当“示范户”率先在农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并取得成功后,农户们便会在“示范户”的带动下,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示范户”那里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后,就形成了“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其典型案例有成都的农科村、浙江安吉的天荒坪村。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不多,能体验最原生态的本地习俗和文化,因此是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形式。但由于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这种模式对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较差,难以开成规模化发展,因此比较适合以“农家乐”为主的小规模乡村旅游。 三、“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是通过旅游公司的介入和带动,吸纳社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它充分利用社区农户闲置的资产和富余的劳动力,通过开发各类丰富的农事活动,向游客展示真实的乡村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提高服务水平,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利益,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公司+农户”的延伸模式是“公司+社区+农户”模式,这种模式,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而是通过当地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但专业的服务培训及相关规则的制定,则由旅游公司来组织,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如公司负责规划、开发、营销、宣传和培训;村委会成立专门的协调办、负责选拔农户、安排接待、定期检查、处理事故等;农户则主要负责维修自家民居,按规定接待、导游服务、打扫环境卫生等。 四、“政府+公司+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这是当前国外最常见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的做法是: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地方戏的表演、导游、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居,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在经济相对落后、市场发育不很完善的地区,由政府组织,全盘把握,公司和协会分工协作,农民广泛参与的这一经营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个体农庄”模式 “个体农庄”模式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的一种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模式。它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科技、资金等引入土地,可以大大增加产出,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论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华西村为例 【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华西村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华西村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的兴起既迎合了新千年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巨大潮流,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外大规模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村资源众多,乡村田园风光千姿百态,大江南北农耕、渔牧、茶果、林木应有尽有,风情各异。5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富厚底蕴的中华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 截止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以游助农”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河北的野三坡,江苏的华西村,杭州的龙井村、广东四会市的观光农业园等众多乡村旅游地的兴起与发展足以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广阔.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与其它旅游类型有明显差异的特点是乡村旅游地——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乡村旅游特点与农村发展的联动关系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乡村旅游集第一、第三产业于一体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乡村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把农事生产操作、农作物与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系列加工与旅游者的活动融为一体,并向旅游者充分展示农业艺术及良好生态环境的新型旅游的形式。做为一个乡村旅游地,它首先应该是一个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基地,是第一产业的像征。同时,它又是一个集食、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属第三产业的范畴。它既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又要体现和突出农业生产性的特点,它把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进行有机的交融和联系,从而达到农业生产为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促进农业生产之目的。 (二)乡村旅游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 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游客大多只停留在静止的,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且重游率低,回头客少。乡村旅游却不然。乡村是一个集农事知识、生物知识、农作物知识、高新科学知识为一体的大课堂,诸多乡村文化沉淀形成的乡村旅游文化亮丽多彩,田园风光随季变化,四季特色明显,农事生产品种各异,内容繁多。这一些都不断的刺激和吸引游客旧地重游,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观赏田园风光的千姿百态,参与不同的农事活动。乡村旅游所具有的强的生命力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必然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催化剂,促进和带动农村的发展并成为农村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养生社区规划设计研究:生态养生社区规划设计解析

【生态养生社区规划设计研究】 生态养生社区规划设计解析 ——以“南宁东盟山水田园小镇”项目为例 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养生社区概念被注入其中。那么,生态养生社区怎样才能融入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中呢?本文将以“南宁东盟山水田园小镇”项目为例,进行生态养生社区规划设计的解析。 南宁东盟山水田园小镇项目是由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项目占地7.2平方公里。该项目以山、水、田、院为基础承载,以发展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小镇建设为契机,以传承南宁城市生态文明为核心动力,依托山水景观、田园意境的环境优势,突出体现岜音山水美景以及生活于桃源仙境的田园生活体验之感。 在山水田园小镇项目中,田园物语小镇、岜音山水小镇和湖畔雅居小镇的规划设计充分运用了生态养生社区的规划理念。 一、田园物语小镇 1、建设多功能的混合社区 在小镇建设和社区发展中追求多功能,追求引力和辐射力,居住形式活泼多样,除居住以外,还有商业等功能,把单一功能的住宅区建成有吸引力、有活力的综合社区和小镇。多功能的社区具有创造就业、增加社区的活力、促进旅游、树立社区形象和知名度等功效,从而提高整个社区和城镇的地产和房产价值。 2、营造社区中心 营造集商业、办公、娱乐、政府设施和开敞空间等功能社区中心,是人们生活、工作、娱乐、旅游的中心,社区中心的营造能够创造社区活力、创造社区赋予的地域感、标志感、安全感等社区特性,它是社区的标志,是社区外的人们了解、感受并享受社区的地点。 3、重建有活力的街道

彻底抛弃将街道仅作为交通通道的做法,强调街的多功能效应,即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是儿童玩耍的地方,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通道,还是各类住宅的入口。在主轴线上布置一条生长之街,创造丰富多彩的街道景观,使镇内和镇外的人共同“接触”街道。通过提供街道的各种活动,如商业活动、服务业和室外餐饮业等来增加街道的活力和丰富街景,使街道变得富有吸引力。 4、协调的建筑单体设计 相互和谐的建筑是形成成熟的社区感的先决条件,是创造社区感、地域感、标志感、安全感、连接感等社区特性的重要条件。非常标新立异的建筑风格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细部精美、比例尺度和谐的建筑形式,巧妙地融入汉唐元素,现代和历史传统相互融合,创造具有城镇和社区特点及能够起到焦点作用的建筑、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例如健康中心、会所、重点的市政建筑和商业建筑,这些重点的建筑物还要单独形成有意义、有兴趣的景点,并且相互协调,同时与公共开敞空间以及公共绿化组成有机整体。 5、为社区创造“事件” 事件在设计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个社区的特征是由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所赋予的,而事件正是居民自身的体现,我们首先明确了社区群体的共同特性,把事件定义为社区内部的节事和活动。前者是固定的社区节日,后者则是不定期举办的活动。我们根据小镇未来居民的心理、行为特征策划了多姿多彩的社区事件。这些活动和节日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加深相互之间的认识,从而使社区获得凝聚力,使公共用地不再是机械抽象的事物,而是体现所有居民个性的商品,是一个表达意志的产物,使社区真正成为家园,而发生这些活动的社区花园也将是家园中最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公共场所。 6、汉唐主题养生会所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

近些年,乡村旅游增长强劲,发展迅猛,成为夺目亮点。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转型, 提质升级,其经营管理模式愈来愈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模式是根据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来确定的,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地域 客源市场,经营管理的模式也不一样。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对 接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综观四川“农家乐”、贵州“村寨游”、北京“民俗 游”等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通常有以下8种,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 1、“农户+农户”模式。这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 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普遍有一定的顾虑,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多数农户不愿把有限的资 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生怕有什么闪失使其“陷”进去,他们更相信那些“示范户”。在 这些山村里,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 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中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下,形成“农户+农 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得最真实, 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到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 游 的带动效应有限。在当前乡村旅游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具有短平快优势。他们善 于 学习别人经验,汲取别人教训,因其势单力薄,规模有限,往往注重揣摩、迎合游客心理, 极具个性化服务。北京平谷金海湖镇红石门村,只有6家农户搞民俗旅游,接待条件一 般, 但其真诚的个性化服务,让游客动容。 2、“公司+农户”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在开 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丰富旅游活动。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产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因不良竞 争而损害游客的利益。广西灵川县毛州岛的开发与管 理,便是典型。其特色在于公司或投资商,充分听取农户的意见和看法,而在经营管理中,广泛地吸引农户参与到经营与管理 中。 在公司的37位员工中,有33位是农户代表。如此大比例的农户参与景区经营管理,在我国的旅游景区中实属少见。农户乐于接受管理,投资商与农户和谐共处,这一方面体现出该管理模式的特色和先进性。 这一模式中有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公司或投资商与农户的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 经济基础上的,受投资商实力的影响较大;其次,农户的知识层次、素质、服务意识等还 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第三,在内部经营管理中,如何进行游客的分流与分配,是能否顺利实 施的关键之一。 3、“公司+社区+农户”模式。这一模式应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延伸。社区(如村委会)搭起桥梁,公司先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再通过社区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所接触的是社区,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可经过公司的专业培 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 游客的利益。此模式通过社区链接,便于公司与农户协调、沟通,利于克服公司与农 户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矛盾。同时,社区还可对公司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证乡村旅 游正规、有序发展。

养生旅游地产策划案例分析

养生旅游地产策划案例分析 据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调查显示,严厉调控下住宅市场的挤出效应、开发商的圈地心态、旅游地产本身的发展潜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旅游地产正变得炙手可热,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旅游地产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其范围较为宽广。山合水易《休闲中国》杂志研究将其从3个角度进行划分:从开发模式上看,分为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务地产、旅游度假地产、旅游住宅地产;从产权形式上看,主要分景观住宅、分时度假地产、产权式酒店;从项目地不同的资源依托和旅游主题角度,主要分为温泉依托型、高尔夫度假型、主题公园型、滨湖/海度假型、古镇\村文化旅游型等。 国内旅游地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经起步,作为旅游地产鼻祖的是华侨城,通过主题公园带动房地产项目,实现房地产与旅游项目的共赢。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旅游休闲与健康养生,养生型旅游地产备受关注,正成为后起之秀。 本文以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山东威海慢山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策划》为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养生旅游地产策划的内容。 1、项目背景——蓝色半岛中的绿色家园 威海市城市自身的半岛环境和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使其成为我国的“联合国人居奖”获得都城市之一。(其它获得过的城市包括:杭州、包头、厦门、扬州、烟台、南宁)这是一张国际级的形象。同时,作为休闲与度假产业聚集地威海依托温泉、海滨、森林、高尔夫度假等资源完全按有条件成为未来中国休闲度假的积聚地和某一极,成为休闲与度假产业聚集地。 2、项目定位——威海URD “慢山慢世界”旅游休闲度假区——慢、闲结合 “慢”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有别与都市中的快节奏的“速食”生活,形成一种令人神往的、需要细细品味的悠闲、舒适、放松的生活,是都市人的心灵疗养院;“闲”是一种体验方式。把“慢的理念、慢的品味、慢的风格、慢的节奏”落实到项目的一切细节中去,便可以达到休闲度假的效果。从项目的周边环境、建筑风格、游乐设施、夜间活动等等项目入手,打造一个真正的慢世界的“休闲特色”。 3、开发战略

乡村旅游资源生开发与整合策略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 我国当今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但是因为市场机制及法律问题,其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资源开发不合理,当地农民受益少,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必要进行资源的生态开发与整合。 一、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从而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到当地民生与经济,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乡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其吸引大量游客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可复制性特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必须严格保护。 (二)注重田园风光的维护。田园风光是区别城市的重要特色,其乡村性是区域旅游的核心组成,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农村景观的特有风光,同时也是原始农村生产活动的体现,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核心,因此应当全力保护农村的田园风光。 (三)要注重保护乡村村落景观。乡村的文化特色一般通过建筑体现,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其建筑是其村落发展的活化石,这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 二、以当地实际为基础,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乡村特色,而对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基础,也是设计好的旅游发展项目的基础,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点: (一)乡村性特征,乡村旅游的灵魂便是乡村,是基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形式,这种乡村性也是区别名省旅游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性,乡村的景观与人文特征沟通构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气息,其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虽然也为生计所忙碌,但是乡村有着其特殊的农耕文化气息,同时大部分乡村居民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三)生态性特征,乡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特别是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开始在周末逃避城市,选择乡村生态旅游。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还应当注重体验性,特别是农耕文化体验及乡土风情的体验,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注重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资源分配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不同地区都开始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特别是一些城郊乡村及特色乡村,但是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特色化不明显等,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还应当注重合理规划与资源合理配置。 (一)注重旅游特色的体现,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两个角度体现,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乡村应该在其中甄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建立特色化旅游。 (二)科学规划,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应当建立在严格的规划基础上,特别是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乡镇之间应当采取差异化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三)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在资源的开发中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从而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旅游管理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在这一年,国家旅游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我国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旅游业也发展迅速。 乡村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将传统的农业转变成为休闲农业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以城镇所不具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吸引城镇旅游爱好者,通过满足他们休闲和回归自然的需求而获取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乡村旅游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我国当前开发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市场依托型 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是城镇人,所以他的目标市场就是大都市。利用都市郊区来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目前最普遍、发展最成熟、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一种乡村旅游类型。从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来看,这种乡村旅游的基本定位是给都市居民提供“后花园”式的休闲场所。借助与现代化大都市完全不同的田园及村落景观,为观光者提供采摘、捕钓等各种农村特有的活动来吸引顾客的一种旅游产品。

2.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是指那些在著名景点附近的乡村,借助著名景点的名气和客源,来带动自身的住宿、餐饮、购物等等旅游配套服务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土特产的销售。 3.资源依托型 部分具有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的村寨,可以依托其独具特色的生态、建筑、人文等资源来吸引游客的一种旅游模式。这些具有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的村寨,一般都远离都市,现代化程度较低,与外界接触较少。可能正是由于交通的不便,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接触,才使得他们能够保持自己本身的特色而未被外界同化。 根据上面总结的我国当前乡村旅游所具备的开发类型,已经开发出许多不同的乡村旅游项目: (1)“农家乐”:一些农民利用自家的农家庭院以及房舍周围的特色风光,吸引城镇游客前来吃、住、观光的一种旅游形式。农家乐也开发出了许多了相关产品,如农家旅馆、农家菜、观光园等等,这种旅游模式投入少、收益快、风险低,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2)度假村:在一些气候舒适,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带,建设一些比较高档的乡村旅游场所来满足有需求的旅游者休闲、度假,这种旅游模式称之为度假村。 (3)民族民俗风情园:一些乡村或者少数民族的建筑、生活方式、举办的各种活动等等具有其独特的风情特色,也可以做为一种吸引外地游客的一种旅游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