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公子形象分析

源氏公子形象分析
源氏公子形象分析

《源氏物语》中源氏公子的形象分析

摘要:《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是就是这部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因而对于源氏公子的形象分析也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源氏物语》源氏人物形象

《源氏物语》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

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本文章通过对源氏公子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源氏公子是一个伪善、阴险和荒淫,厌恶、逃避、否定旧的政治势力与多情而又专一的人。

一、伪善、阴险和荒淫

《源氏物语》中的主人公源氏公子,其姓名是源氏光华。官至太政大臣,独揽朝纲,是个显赫的大人物。

源氏公子小名光君,是桐壶天皇同更衣所生的小皇子。母子颇受天皇的宠爱,却受到弘徽殿女御的可以说,源氏公子从一生下来便处于纷繁芜杂的权力之争中。当他逐渐长大成人之后,后宫嫔妃打击源氏及其一派。逼死其母更衣,迫使天皇将源氏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公子完全失势,屡不得志,终日穿梭往返于烟楼雨巷、亭楼阁台中,他依仗自己的权势,糟蹋了不少妇女,他半夜冒然闯进地方官夫人空蝉的居室,玷污了这个有夫之妇,他糟蹋了出身低贱的夕颜的爱情,使她郁郁死去。他看见继母藤壶肖似自己的母亲,由思慕进而同他通奸,他闯入家道中落的末摘花的内室调戏她,发现她长相丑陋,又加以奚落。此外,他对紫姬、明石姬等许多身份不同的女子,也都大体如此。由此可见,源氏公子对待女性完全是处于本能的占有,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也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他仿佛一只花蝴蝶,终日穿梭周游于不同女性之间,往往旧情未已,新的恋情又被点燃。可以说,源氏公子在爱情生活方面是率性而为的,完全视女人为男人天生的玩物。

源氏公子与许多女子成婚并不完全是基于爱情。在他所处的贵族社会里,爱情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男女婚嫁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源氏公子不管是在被贬期间,还是后来官复原职都不忘及时寻欢作乐,且精于利用女性来达到为自己拉拢和扩张势力的政治目的。如源氏公子在四十岁得势之时,娶朱雀天皇年方十六岁的女儿三公主也是处于政治上的考虑,并不完全基于爱情。在以权夺色或以色稳权中所惯用的手法就是伪装儒弱,并以潇洒取悦女性以达到其欺骗的目的。在迫于无奈时,他甚至会采取委曲求全或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法,使其阴谋一一实现。正如恩格斯说:在那个社会里“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在源氏公子官复原职后,政治势力逐渐扩大,就连当时曾经是他敌对势力营垒内的重臣们也千方百计地投其所好,甚至不惜把自己的亲生女儿作赌注,借以投靠他以博得源氏的欢心和赏识,使自己能在政治上飞黄腾达或以求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并巩固自己的现有地位。

由此可见,源氏是一个伪善、荒淫、阴险的人。

二、厌恶、逃避、否定旧的政治势力

他从小就色艺双全光彩照人。书中写道“这小皇子长得异常可爱, 即使是赳赳武夫或是仇人一看见他的姿态也不得不面露笑容。小皇子的容貌之秀美,于此可初

见端倪。接着, 作者似乎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 就赋予了他绝世才华与生性浪漫的情愫。“规定学习的种种学问自不必说, 就是琴和笛也都精通, 清音响彻云霄”。而且他的“风韵娴雅、妩媚含羞”的姿态更是从小就令人惊叹不已。源氏不仅道德高尚, 品质完美, 而且“聪明颖悟夕绝世无双” , “多才多艺” , “

简直教人不能相信”。源氏属皇室亲族, 但他在摄关时代曾取代皇室外戚右大臣, 官至太政大臣。他同作品中任何一个贵族包括几位皇上相比,都高出一筹。但这样一个“德才兼备” , 而且一度掌握了封建国家最高实权〔摄政)的人, 在政治官场中却找不到丝毫人生乐趣, 只能在儿女情长中寻找精神寄托。在他的眼里, 偌大的皇宫, 不如一个小小六条院,太政大臣的官职同爱妻紫姬相比夕根本无足轻重。他最终出家, 正是要逃避令人生厌的可恶的政治生活。作品中, 凡热衷政治的, 都不是完美的人,而唯一完美的人, 又不热衷于政治理想的统治者应具有源氏的才干, 有才干的源氏又不愿成为统治者。作品通过这一矛盾揭示了官僚贵族阶级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趋势。源氏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贵族形象, 他否定的既是他自己, 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是他所属的那个阶级。从社会历史角度看, 源氏的进步意义就在于他身为这个阶级中的一员, 却不去维护这个必然没落的阶级, 而是以出世对包括自身在内的阶级进行否定。

另一方面, 源氏对旧势力只是否定和逃避, 并没有进行哪怕是非常微弱的反抗。他同女性的接触中切身感受到的“性情相投”是美满的婚姻不可缺少的条件, 并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这固然是合理的、道德的, 但“性交关系是由于相互的爱而发生的”这个标准在封建社会中和其他道德标准一样一一在伦理上, 在纸面上也是被承认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正是在同女性的感情, 特别是爱情之中, 源氏找到了人世间唯一美好、值得留恋的生活。

三、多情而又专一

源氏公子在爱情方面对凡是与他有过往来的女人,即使经过多年,他还是不能忘怀。为了恋情,多情的他一生一世也不得安宁,他对越难得到的女人就越是追求,体现出他对女人强烈的征服欲,如他对空蝉、藤壶、胧月夜总是念念不忘,只要一逮着机会便不忘对其调戏偷情,而对已经得到的末摘花、明姬又不懂珍惜,肆意玩弄。他是否就如紫氏部讽刺的那样———“好色”?

末摘花长着一个难看的红鼻头, 丑陋不堪, 源氏虽心生懊悔, 却并未始乱终弃; 空婵和夕颜, 并无十分颜色, 他却朝思暮想、眷念不已; 而正妻葵姬, 虽才貌双全, 倾国顷城, 但两人缔结的是无爱的婚姻, 所以源氏对其始终隔膜。

源氏的猎艳行为动因, 有听了雨夜品评, 想见识各种等级的女子的心理; 也有在葵姬死后,选择一个毫无瑕疵的主妇的愿望, 更重要的是,他要寻找一个安放补天受创的灵魂的栖息地。他的好逑, 不仅要才貌双全, 还必须与他两情相悦, 一以贯之的“藤壶———紫姬”之爱便体现了这一点。

他既要羽庇荫泽他亲近过的每一个女人,又要在内心呼唤的驱使下去追梦,去呵护怜惜自己唯一的梦中情人。前者的行为成就了源氏完美男人的性格造型,也寄托了所有无法获得自主和自足性的女性的梦想;而后者,却产生了源氏对紫姬漫长的养成过程,在他精心照料紫姬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男孩对自己的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现。当然,处于分裂状态下的源氏,必然无法自如应对截然矛盾的现实。终于,习惯于专宠的紫姬在失望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尚年轻的生命,而痛失爱妻的源氏在自己精心塑造的梦中情人化为泡影之后,也终于不得不直面自我心灵支柱的轰然

坍塌,在破碎中走向生命的终点。

总之,他是一个伪善、阴险、厌恶、逃避、否定旧的政治势力、旧生活而本身又不代表任何新的政治势力, 不包含任何新的生活因素的自我否定而又专情的封建皇室贵族的形象, 他否定了自己的那个阶级的一切政治活动, 只能在爱情生活中寻找寄托, 最终由混世、厌世、发展到出世, 体现了封建官僚贵族必然没落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铜学, 龙菊英.《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比较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

[2]紫式部著, 丰子恺译.源氏物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

[3]王华.关于《源氏物语》中源氏公子人物形象之分析[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2006,( 12) .

[4] 李英武:《试析<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爱情描写之异同》[J]东北亚论坛1995 年1 期

《晋公子重耳之亡》分析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出亡事件简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各据一方,逐鹿中原。晋国是北方强国,晋献公时就极力向四周扩散自己的势力,并吞了许多小国。当时各诸侯国内部往往存在着尖锐的政治斗争。晋献公一家就出现了三个政治集团,即(1)骊姬、奚齐母子,(2)重耳、狐偃、赵衰和(3)夷吾、吕饴甥、卻芮,都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当时的太子原为齐姜所生的申生。后来骊姬设计害死了申生,又进一步对重耳和夷吾进行迫害。重耳、夷吾因此被迫逃离晋国。 重耳出亡发生在晋献公二十二年,当时重耳四十三岁。他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经过八个国家,历尽颠沛。重耳出亡期间,国内政治很不稳定。晋献公死后,奚齐还没即位就被杀害,由公子悼即位为王,不久又被杀害。后来夷吾回国接位,是晋惠公。晋惠公死后,他的太子即位为怀公。 怀公元年,重耳六十二岁,在秦国的协助下攻回晋国,杀怀公,自立为晋文公,在位九年,七十一岁去世。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原文讲读】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城2。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3,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4,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5。从者狐偃、赵衰ī、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6。狄人伐廧咎如7,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倏(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 1及于难,指晋太子申生之难。《左传》记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从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其馀二子重耳、夷吾也同时出奔。 2蒲城,今山西省隰xí县,重耳的据点。当时公子重耳驻守蒲城,对晋献公形成威胁,因此献公决定对他进兵。 3保,倚仗。生禄,养生的禄邑,古代贵族从封地中得以养生。 4校,同较,比较、对抗。 5狄,古代中国北方的部族,散处在北方诸侯国之间。 6《史记·晋世家》:“其馀不名者数十人”,意谓随从者甚多。独举此五人,贤而有大功也。狐偃,重耳的舅父,字子犯。 7廧咎如,赤狄之别种,隗姓。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晉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譯 《晋公子重耳之亡》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

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也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

源氏公子的形象分析

源氏公子的形象分析 ——美丽的罂束花,花落谁家? 【提要】:《源氏物语》是东方文坛上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是日本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日本平安时代的一个爱情故事。故事主人公名叫光源氏,他原是皇帝的儿子,后因皇帝不愿他卷入宫廷的斗争中,将他降为臣,赐姓源氏。故事围绕着他和一系列女子的爱情展开,在这里有美丽高贵的藤壶皇后,有可爱却也可怜的葵上,有完美典雅的紫姬……在以下的论述中,藤壶皇后和源氏公子的乱伦带来了冷泉帝,但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最终走上了出家为尼的道路;因政治需要而被迫与源氏联姻的葵上,本来就因为年龄关系而无法与源氏好好相处,后又因受到诅咒,以至于在生下儿子后油尽灯枯;过于完美,有时候也是一种残缺,也许正因为这种完美给紫姬带来的只是过早地香消玉殒……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神圣之物,源氏公子在其有生之年相遇过如此多的女子,是何其可幸,但他却自始至终没有爱过任何一个女子,这又何其可悲呀! 关健词:罂束,女子,毁灭,爱情 一、藤壶皇后 看过《源氏物语》的人,也许都会认为源氏公子最爱的人应该是那个长得跟他母后很相似的藤壶皇后,那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藤壶原是先帝的女儿,入宫前就有“容貌姣好”的名声。因她长得酷似桐壶更衣(源氏的生母),被桐壶帝迎娶入宫做了皇妃,她仅比源氏年长五岁,在天皇面前她根本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桐壶帝因源氏当时还相当年少,需要母后来照顾,便让藤壶来照顾。当源氏公子在众人口中得知藤壶皇妃的长相酷似自己的生母时,就喜欢上了这位后母,这也在无形之中拉进了源氏和藤壶的距离,但当时的那种对藤壶的喜欢只是居于一种孩子的喜爱。后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源氏慢慢地长大了,他对藤壶的感情也起了质的变化了,由原先孩童的喜欢转变成了一种没有伦理道德的喜欢,或许这就是源氏心中的爱的定义。其实源氏并没有真正地爱藤壶,他把他自己跟藤壶的一切都定义在了他孩童的时代,在书中说到源氏想到藤壶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回忆以前孩童时自己与藤壶。 藤壶的身份使她备感孤单,而源氏也错将这种喜欢当成了爱,由此也导致了以后两人乱伦的必然发生。藤壶生下后来的冷泉帝,而天皇还以为是自己的骨肉,老来得子犹为喜悦。这让藤壶皇后深感内疚,一方面不断地自我悔恨,而另一方面却又止不住对源氏公子的思念。后来冷泉帝慢慢长大,众人都说冷泉长得与源氏公子很像,藤壶这时已经相当地筋疲力尽了,她害怕有一天她与源氏乱伦的事被暴露,害怕会身败名裂,所以她选择了削发出家为尼。而此时的源氏却依然只想着与藤壶结合,没有半点的悔恨之意,由此可见源氏并非真正地爱着藤壶,一切都只是习惯和他的私欲在作怪。当真正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第一的是为对方着想,为对方担心。可是在源氏公子的身上,我只看到了他的私欲,只看到了他为自己着想。在藤壶身边的婢女帮助下,源氏来到了藤壶的房间,想要与藤壶偷欢时,被藤壶拒绝,他觉得藤壶真是不近人情,他为自己的不能得逞而垂头丧气的。这会是爱吗?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 一、关于《左传》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亦有《春秋古文》、《左氏》、《春秋内传》等名称,乃是阐发《春秋经》大意之作。 所载史事虽均始于鲁隐公元年(B.C.722年),但《左传》断限不同《春秋》、《公羊》、《谷梁》,后三者止于获麟(鲁哀公十四年,B.C.481年),然《左传》古经终于鲁哀公十六年夏“孔子卒”,而今所见之传文则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 就经学看来,《左传》为阐发《春秋》微言大义而作,所以依经立传、引经释义,并推崇经文,阐绎《春秋》书法,其中多以史事直陈而见《春秋》大义,亦也不能忽略其史书性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左传》有着叙事能力有着惊人的发展,将纷杂多变的歷史事件,有条不紊的记述。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其外交辞令亦相当精彩,精炼严密而有力。且记叙歷史事件与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常有细緻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像,为其显着的文学因素。 二、关于《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自孔子论史记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从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叶梦得认为《左传》的作者“殆战国周秦之之间人无疑也”。 清代今文经学家,以为《左传》乃刘歆伪作。 目前资料,无法充分说明《左传》作者身份,所以仍归于传统说法,视为鲁君子左丘明所作。 以其言鲁为“我”、文字质朴非类战国时文故,推论其人可能与孔子同期之贤者,书中或偶有后人窜入之文字,但不可就此断为战国之人。

三、关于重耳流亡的背景 晋国骊姬之乱(前657年—前651年) 晋献公娶了六个妻子,生了五个儿子,齐姜生了太子申生,戎国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她妹妹小戎子生了夷吾,骊戎族人许配了骊姬给晋献公,她生了奚齐,她陪嫁妹妹生了卓子。 当初,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他算了两次命,第一次结果不吉利,第二次吉利。献公决定按照第二次的结果办事。(参考《左传》鲁僖公四年) 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她希望立奚齐为太子,让他继承君位。她贿赂晋献公宠信的大夫梁五和东关嬖五,使他们说服献公让申生、重耳和夷吾离开京城。那两个大夫对献公说戎族人和狄族人经常侵犯晋国,需要派长子捍卫领土,使戎狄再也不敢侵犯国家。献公让太子住在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重耳住在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住在二屈(今山西吉县)。两个大夫借用保卫国家安全的名义来阻止献公的长子当国君。请参考《左传》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 前656年,骊姬施展阴谋,陷害太子,让他到曲沃去祭祀已故母亲,而且把用来拜神的肉和酒拿回来献给他父亲。骊姬在酒肉偷偷的下了毒。晋献公把肉给狗吃,狗毒死了,发现肉里有毒,以为是太子想谋杀他。太子逃回曲沃,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有个人建议太子为自己申辩,向献公揭露骊姬的阴谋,太子回答:“我父君如果没有骊姬,寝食不安,如果为自己辩护,骊姬会受到惩罚,父君年纪那么大,我不想让他伤心。”那个人就劝告太子快点逃走,太子不肯。二月十七日,在曲沃太子被绞死。骊姬野心勃勃,陷害太子的弟子重耳和夷吾,献公攻打蒲城讨伐重耳,带着贤士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等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走。(参考《左传》鲁僖公四年) 四、本篇故事梗概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成人愿意和晋献公作战,公子重耳不许可,并说:“靠着君父之命,享优越俸禄,然得到人的拥戴;得人拥戴就

晋公子重耳之亡译文

《晋公子重耳之亡》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在蒲城讨伐他。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允许,说:“我倚仗君父的天命而享受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罪莫大焉)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其)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廧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季魄,生下伯鯈和叔刘。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请允许我(请)等您吧。”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以礼待他(礼焉)。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土块。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鞭)他。狐偃说:“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叩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大的志向,那个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贪恋享乐和安于现状,确实会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把重耳灌醉,打发他上路。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击狐偃。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辅佐国家。如果以他们为辅佐,那人一定能返回晋国。回到晋国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其)就是头一个。您为什么不早些表示您与曹国人有所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一盘熟食,把璧藏在晚餐里。重耳接受了食物,退回了璧玉。 到了宋国,宋襄公送给了重耳八十匹马。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上天或许要树立他吧?您还是以礼款待他吧!同姓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繁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遇出亡在国外的患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靖)下来,大概是要赞助他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飨)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用什么(何以:宾语前置,以何,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男女奴隶、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当撤军九十里。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佩带着箭袋和弓套,来同您较量。”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心胸广阔而谦逊,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能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现在晋惠公众叛亲离,不得人心)。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大概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让他废掉呢(兴、废:使动用法)?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灾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

源氏物语比较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综述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的瑰宝,《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泰斗,因两者有着极其多的相似或相近的地方,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一直是研究界比较热门的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国内现有的的研究作品分析论述了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两者比较研究的未来的趋向\方向. 关键词:《源氏物语》《红楼梦》比较研究 《源氏物语》有“日本的《红楼梦》”之称,《红楼梦》亦有“中国的《源氏物语》之说”足见两部作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目前国内学者对《源》和《红》的比较研究基本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总体上进行比较分析,另一种是分别针对主题、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或创作方法、艺术特色、美学、结构的某一方面作比较论述。 一、人物形象比较 对《源》与《红》中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主要集中在男主人公源氏与贾宝玉、女主人公紫姬与薛宝钗或林黛玉身上。 1、源氏与贾宝玉的比较研究 关于源氏与贾宝玉比较主要是大多数论文主要着意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特征、人生态度、思想观念、精神归宿等问题来寻找两个人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在分析两人的性格特征时,人们都喜欢用的一个词是‘泛爱’,“泛爱论”似乎一时之间成了分析男一号的首选代名词。源氏与宝玉都具有泛爱的特性,有关两人泛爱的异同问题成为评论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沈新林《两部惊人相似的巨著———论〈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异同》较早指出宝玉和源氏具有相似的泛爱特征。陶陶在《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一文中,把两位主人公的“泛爱”特征作了比较,她指出:“光源氏的‘泛爱’,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相连,贾宝玉的‘泛爱’,则与新兴的民主要求息息相关。”以上两人较早地对“泛爱”做了诠释。 冯茜《贾宝玉与光源氏之比较》指出,贾宝玉与光源氏“是博爱和泛爱主义者的典型”,但同是对女性的泛爱,两人的态度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贾宝玉对女孩子的态度是尊重的,注重情感的交流,而疏于两性关系。他的态度是纯洁的,更多的是欣赏、赞美、关心、照顾,可谓一副菩萨心肠,而不求回报。光源氏对女性则谈不上尊重爱情,只能说是淫乱,体现的是一种残缺的、非理性的性爱。他自私自利,完全从个人的欲望需要出发,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在他的思想里没有伦理、道德、情感,只是对女性的摧残凌辱。这样的认识在中国研究者中很有代表性,它既揭示了两种泛爱的本质不同,又对两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做出评判。其后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也有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李晓梅《贾宝玉和光源氏:由情悟空的心路历程》、赵连元的《〈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潘新华的《贾宝玉与光源氏的比较研究》等,虽然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和上面的观点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突破性。 在人生态度上,陶陶认为,宝玉具有叛逆倾向、离经叛道,光源氏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依照本阶级模式成长起来的(144页)。郭存爱《〈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研究》的观点与陶陶类似。冯茜认为,两人在生活态度和处世原则(含有价值观)上截然不同,宝玉不慕功名,厌恶“仕途经济”,源氏一生追求功名,只有不得已才退出官场。贾宝玉是18世纪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叛逆青年,有新的思想和

《源氏物语》女性形象分析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其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被誉为“大和民族之魂”。因其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内心本就细腻、敏感,加之她的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 书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简介令人扼腕无味,但是读起文本却会给人一种清秀异常的感觉。书中写了大量充满清丽气息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书中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等的心性。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 读过作品一定会发现虽然小说主要是在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仔细品来会发现紫式部没有单纯地表现“卿卿我我”的爱情,而是深刻的揭露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贵族阶级喜新厌旧,玩弄女性的卑劣行径。 一、独特女性的芬芳魅力与多舛命运 (一)至上高贵的皇室亲王女儿 1、藤壶 纵观整部《源氏物语》,藤壶应该是全书中最高贵美丽的女子,因为是出身于帝王之家,这就使她深知宫廷斗争的厉害,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傲冷酷,在她身上我们仍旧可以看见一颗善良克己的心。她那样的深爱源氏,然其一生,只能作为源氏的继母而存在。 从道德对女性的要求来看,藤壶是有罪的。身为桐壶帝最爱的妃子的她,内心里深爱的却是自己的继子,并且还生下他的孩子。可其实藤壶也是一个牺牲者。她之所以可以得到桐壶天皇的宠爱完全是因为她长相酷似源氏之母。桐壶帝之后是否忘了源氏的母亲而爱上了藤壶本人,物语中从未提过。但无论如何桐壶帝的盛年早已过去,而年轻美丽的藤壶与这位只小自己四岁的光彩夺目的继子发生恋情,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了。桐壶帝死后,藤壶为了保护源氏和太子,于盛年毅然落发出家,似乎是要永久的忏悔自己的罪愆。而与此同时,源氏也被流放荒地。两人同时受着罪恶的煎熬。等到源氏官复原位,已是冷泉帝顺利登基以后的事情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源氏已不是昔日年少时专心痴情的源氏公子了,他已经有了一干的妻妾,包括被认为是源氏一生唯一所爱的紫姬。他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忘记与藤壶凄美悲哀的爱情,却也已将其深深掩埋在心中。此时的藤壶,被封为女院,高贵无匹,母仪天下。人前人后只能与源氏商议国事,辅佐皇上,不再提起昔日之情。这对于美貌不减当年的藤壶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是她的身份,她存在这世间的意义,已经不是一个妻子或者一个恋人,而是皇上的母亲,一国之母。在这样神圣的光晕之下,她没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我还是逃跑吧。”于是逃到狄国。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献给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装上车子走了。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译文: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姜氏恐怕走漏风声杀了蚕妇,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气,听到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公子说:“没有的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安逸贪图享受是会败坏名声的。”公子不愿意走。姜氏和子犯合谋,以酒罐醉使公子离开齐国。酒醒后,公子生气,拿着戈追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译文: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公子腋下的肋骨是连在一起的,很想看公子的裸体。在公子洗浴时,近前观看。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在他们的辅佐下,那公子一定会返回晋国,返晋国后一定会得志於诸侯。得志了必然要杀对他无礼的人。曹国是首当其冲要被杀的。你何不早点表明你和他们不一样呢?”于是,僖负羁送去一盘晚餐,为了表示他对晋公子的敬意,暗中在盘中放了块璧玉。公子吃了饭送还璧玉。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译文:到了宋国,宋襄公赠送公子八十匹马。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节选 重耳复国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某,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晋公子重耳报恩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番。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君以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部书主要说了什么内容呢?如果你也感兴趣,就请和我接着往下看。《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介绍故...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部书主要说了什么内容呢?如果你也感兴趣,就请和我接着往下看。 《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介绍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桐壶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于是源氏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乱|伦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强行占有了伊豫介的后妻空蝉,还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骗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颜(其实却是葵姬之兄头中将的情人)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得知她是藤壶女御

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带回家中,收为养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生下夕雾小公子时,因六条妃子生魂附体而过世,之后紫姬被扶为正夫人。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噩运临头,在右大臣弘徽殿女御操纵下被迫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当地有一明石道人是同源氏公子有姻亲的,然隐居乡野。其女名唤明石姬,从小悉心培养,仪表不凡(文中说不亚于皇女),琴艺当世独一无二(文中说其琴技是什么的唯一传人),字迹优美流畅(文中说不亚于高贵的贵族)。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源氏近40岁时,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纳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觊觎三公主美貌的头中将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后,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源氏之子夕雾为人方正严谨,并不像父亲一般处处留情。源氏刻意不让

情迷色乱论《源氏物语》里源氏对女性的别样情怀

情迷色乱 ——论《源氏物语》里源氏对女性的别样情怀 摘要:在《源氏物语》中,作者时刻围绕着主人公源氏的感情生活进行描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一位位不同影响的女性,由此展开一幅幅不同的感情历程图。《源氏物语》可以说是一片情的海洋,就主人公源氏来说,他的身上就饱含着各种不同的情感内涵,有深陷摆脱不开的恋母情、有深爱始终牵挂的恋情、有欲望牵引的男女情、还有被迫接受的附加情、此外还有同情等等。这其间最主要的就是贯穿这部作品的恋母之情以及深刻的爱情,本文重点对源氏这两种感情进行分析。 关键词:《源氏物语》情 《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作品流露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被认为是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给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艺术典范。它所创立的物哀等美学传统,一直被后世作家继承和发展,成为日本文学民族化的一大因素。因此,一直被人们誉为日本王朝的文学杰作。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紫氏部,平安时期的女作家,本姓藤源,出生中层贵族、书香门第,因其长兄任式部丞,当时宫中女官多以父、兄官衔为名以示身份,故称藤氏部。幼年时就向父亲学习汉文学,熟谙中国古代文献,懂音乐与佛经。29岁进入皇宫为女官,开始直接接触宫廷生活,目睹了许多宫中女性的不幸遭遇,对贵族腐朽没落的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同时也为她写作《源氏物语》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构思和坚实的生活基础。后由于写成《源氏物语》,书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又称紫氏部。全书54回,近百万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写源氏极享荣华,伴随着感情纠葛的一生,这是作品的中心内容;后10回写源氏之子薰君(实为三公主和柏木大将的私生子)与宇治山庄女子之间错综的爱情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时刻围绕着主人公源氏的感情生活进行描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一位位不同影响的女性,由此展开一幅幅不同的感情历程图。《源氏物语》可以说是一片情的海洋,就主人公源氏来说,他的身上就饱含着各种不同的情感内涵,有深陷摆脱不开的恋母情、有深爱始终牵挂的恋情、有欲望牵引的男女情、还有被迫接受的附加情、此外还有同情等等。这其间最主要的就是贯穿这部作品的恋母之情以及深刻的爱情,本文重点对源氏这两种感情进行分析。 一、恋母之情 源氏的母亲桐壶更衣是天皇的一位妃子,虽然地位低下,却蒙皇上厚爱,招致其他皇后妃子的嫉妒,最终忧郁而死,留下一子,就是本书主人公源氏,号称“光华公子”。源氏3岁之时,桐壶更衣撒手人寰。其中有一段对于源氏和母亲死别的描写:“小皇子年幼无知,看众宫女哭哭啼啼,父皇流泪不绝,童心只觉得奇怪。”作者在此用“奇怪”一词来形容源氏的心理,这表明,在他的心里,一定不相信母亲会死的,母亲还活在他的心里。虽然母亲死时源氏尚小,但在源氏今后的岁月中,还是有两三次浮现了母亲的面影,足见影响之大。母亲的早丧,使源氏充满了对母亲爱抚的渴望,儿童更需要人的宠爱、呵护,因此他与藤壶的接近是必然的,这为他的恋母情结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由于源氏公子的这种心理的存在,就必然有一种期待,一种将心理能量释放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就是他的继母———藤壶。

晋公子重耳之亡知识点

练习题晋公子重耳之亡 一、词类活用: 以叔隗妻赵衰名词作动词以女嫁人 醉而遣之使动使…醉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名词作动词辅佐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使动使平定、安定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名词作动词在人之上 其从者肃而宽,总而能力名词作动词尽力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卑看不起 秦伯纳之使动使接纳 晋师军于庐柳名词作动词驻军 二、通假字: 子盍蚤自贰焉通早 离外之患. 通罹,遭受 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通避 三、古今义: 虽然,何以报我?尽管这样 四、实词虚词: 重耳不可允许,许可 保君父之命倚仗 将适齐到 欲薄而观之靠近 子盍早自贰焉何不有不同、有贰心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繁盛 晋郑同侪辈、类 及楚,楚子飨之招待 则何以报不谷诸侯自称 晋公子广而俭谦逊 秦晋匹也相当、相等 他日,公享之设宴款待 请由此亡告辞 济河渡过 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去 五、成语: 退避三舍 练习题晋公子重耳之亡 ,判断正确地一项是( ) , , , , ,两个“以”不同 解析项前“之”助词不译,后“之”语气词?前“以”介词“把”,后“以”介词“拿”“用”?答案 ,相同地一组是( )

,卫文公不礼焉 将行, 稽首,受而载之 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解析项一为兼词,一为代词项一为“向”,一为“在”项一表转折,一表顺承? 答案 ( ) 解析项代蚕妾??代重耳? 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地词地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3分) .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固:坚持 .重耳安之安:安于享受 .穷而来此穷:贫穷 .重耳谢不敢当谢:辞谢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地一项是(分)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②饥而从野人乞食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④醉重耳,载以行⑤过曹,曹共公不礼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①②⑤.②④⑥.①③⑤.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地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地一项是(分) .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地待遇,把自己地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地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晋惠公死去后,晋国地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地帮助下重回晋国. .把文中画横线线地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分) ()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分) 答案:... .选择题)《左传》属于 体史书. .国别体.纪传体. 编年体.其他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地是. 、狐偃、司空季子、赵衰、贾佗 )对下面加横线地字解释错误地一项是 、将适齐.适,适合.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校,抵抗. 、浴,薄而观之.薄,逼近. 、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地一句是. 、秦伯纳之. 、离外之患. 、奉匜沃盥、子盍蚤自贰焉? .简答) 我国散文最早地源头是哪部书? ) 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八、研习与思考. 唐人刘知几《史通》认为《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文章第二段描写重耳和妻子季隗地两句对话,寥寥几笔就使形象活灵活现.试分析文中地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地作用. 答:本题用意在于体会先秦散文语言简略地特点.对话可见重耳内心地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地忠贞.重耳对妻子地信任不够

光源氏形象研究综述

光源氏形象研究综述 《源氏物语》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着,其作者紫式部细腻的心理描写、精致的人物性格塑造,是“心灵探索的自然性、完美性,恐怕是最擅长心理分析的现代作家也不及的。”①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紫式部笔下的光源氏看似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化身,实则个性复杂,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翻开日本有朋堂文库卷末的任务索引,可发现诸如完美、好色、同情、仁慈、执着、哀伤等描述光源氏人物性格的词条。 一、在时代背景及作者生活背景下塑造的光源氏 《源氏物语》描写了平安时期日本贵族的生活,以藤原氏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光源氏。光源氏这一典型的代表形象,实际上是当时贵族阶层的真实写照。作为贵族子弟,光源氏从小接受了高等教育,在不满七岁时就开始研究学问,凸显了他的聪明才智。贵族婚姻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光源氏同样以婚姻作为筹码实施权力斗争。同时,在平安时期一夫多妻的婚姻体制下,光源氏是多情与薄情的矛盾体。 作者紫式部出身于中等贵族家庭,从小学习汉诗、音乐,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结合日本人物特征,创作了光源氏。因此,《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有着许多的共同点。紫式部家道中落,在丈夫离世后,成为藤原彰子中宫的女官,开始了仕途生活,她将宫中生活的体验融入作品,描写出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完美人物——光源氏。 二、光源氏人物形象的具体研究 出身高贵,卓尔不凡的光源氏,在小说的第一回,从占卜者的口中就印证了他的外表之美。从小聪慧好学,诗歌、文章、象棋等才艺无所不能。作家青野秀

吉曾评论说光源氏是紫式部理想的代表,憧憬的化身。此外,作者还赋予了光源氏卓越的政治才能,其前后担任了前后右大将、内大臣、太政大臣等职务。 《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一生的情感为主线,描写了他与各种女性的交往。柔和的夕颜,贞淑的紫姬,成熟的末摘花,高贵的葵姬,温柔的源氏侍女,安静的胧月夜,高慢的空蝉,优雅的明石,端丽的秋好中宫,清纯的女三宫等等,众多女性出现在光源氏的生命中,光源氏表现得忠实率直,一心一意,倾注了自己的感情。 光源氏又是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首先,虽然拥有出众的容貌和才能,但是当与不喜欢的葵姬结婚时,暴露出他性格上的敏感与软弱。其次,对于政治斗争,光源氏虽无心争夺名利,但也并非完全放弃名利。与葵姬、女三宫以及明石的婚姻都是为了自身的政治生涯。他将女儿嫁给皇太子,也是为了保住至高的地位。最后,与众多女性的交往中显示了他多情与薄情的两面性。而与继母藤壶、朋友妻子空蝉等产生感情,违背了道德,以谎言甚至眼泪来博取女性的同情,但当新人出现,马上移情别恋。与光源氏有关的女性没有一人能得到好的结果,出家的空蝉、女三宫,死去的夕颜、紫姬,从侧面表现了光源氏的残酷无情。 三、光源氏与贾宝玉的相似处 贾宝玉与光源氏都是上流社会的贵族,都具有“富贵不知乐业”的浪子特点。贾宝玉从小的叛逆性格使他走上“叛道者”的道路,具有对传统的颠覆意义,在不断对抗和追寻爱情中,终于看破走向解脱。而光源氏自小就处于受人仰望的位置,他对美色的态度也和常人不同,他追求超凡脱俗,“知物哀”的理想女性。而这也并不是完全能被世人所接受,因此晚年陷入纠结与挣扎,徘徊于人世边缘。 十一世纪的日本是藤原氏掌握政权的时代,看似繁荣,实际上贵族阶级纷争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 “物语”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杂谈,物语文学则是日本文学的早期形式。《源氏物语》是日本十一世纪初期的作品,在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的第一部长篇写实性小说作品就是《源氏物语》。它很好的反映了日本社会女性的困难生活,被人们传颂至今。而《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罗万象,将人情世俗囊括在内。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异曲同工,下文就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作者生平的比对 《源氏物语》的作者与《红楼梦》的作者都出身于贵族世家,他们生活在贵族家庭之中,对贵族的生活感受颇深,这就促进了他们后期的文学作品创作。两部作者的作者都比较了解贵族的生活特点,对贵族的生活以及妇女的生活十分明了。又为一致的是,两位作者的人生都经历了变故,这使得他们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而因此产生了宿命论与悲观主义的思想。不仅如此,他们又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思想的比对 纵观对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思想的研究,学者们大体都是从政治、文化、历史以及阶级的角度出发进行比对研究的,他们的研究入手点几乎是一致的,即这两部书籍的作者都是通过描写贵族的腐朽荒淫生活,进而去揭露女性们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反映出盛极必衰的规律,饱含了作者的哀叹。 从悲剧的角度出发去比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两部作者都反映了贵族世家盛极必衰的没落、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们的悲剧人生等,这两部作者的主题思想大体是一致的,在表现内容与悲剧内涵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与西方的悲剧是完全不同的,是东方文学特有的悲剧,是反映东方贵族生活的悲剧巨着。 《源氏物语》在日本本国传统审美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儒佛的思想,并与其很好的交融在一起。而《红楼梦》的创作历程则受到了本国儒学与外来佛学的影响,并将本国的儒学成分与外国的佛学成分很好的融合于一体。这正是《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共性之处,也是两部文学着作美学的主要体现。在两部着作 的儒佛关系方面,我们能够体会到民族之间的文学差异。 三、《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创作手法与文体结构的比对 对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创作手法而言,很多的学者都认为他们同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遵循的原则都是现实主义的原则。对于这两部着作的艺术特点而言,很多学者也有着各自的看法,他们都表示这两个作品都使用了侧写、曲笔以及隐喻的方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源氏物语》与《红楼梦》都是从妇女问题出发,借此去反映王朝的盛极必衰,两篇着作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相似的,通过侧写,隐晦曲折地表现了政治矛盾。与此同时,两篇文章又同样借助爱情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这同样是这两部小说的共性之处。 四、《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比对 (一)男尊女卑的思想分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之中,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自然地形成了。在人类社会早期之时,强大的体力是与野兽搏斗的需要,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财产私有制阶段以后,强大的体力则越发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男人仅仅将女人视为一种生

浅析《源氏物语》中的佛学思想

浅析《源氏物语》中的佛学思想 每个国家都有优秀的作品流传于世, 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珍惜。《源氏物语》是日本优秀文学作品的代表,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之一, 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高,其不朽之意义在于为后代读者展开了一幅幅卷帙浩繁的关于平安朝贵族的生活画面,不仅使我们从其优美的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为后人更好的了解平安朝贵族宫廷生活及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情况提供了许多史书所不能提供的详实的依据。此外,作品还浸润着浓厚的佛教色彩, 是当时宫廷生活的写照, 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作者的理想。无论从词汇、还是情节内容, 或人物的思想来看, 都烙上了强烈的佛教思想的烙印。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54回,共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主要描写源氏公子极享荣华又感情纠葛的一生,后10回为源氏之子—薰的感情故事。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她一生笃信佛教,并精通佛典,佛学思想全面具体地体现在《源氏物语》一书中。 一、佛教思想在日本的发展 佛教起源于印度, 传入中国后再传入日本。佛教不承认常识的评价, 总的精神是出世, 抛弃现世的快乐、荣誉等, 而追求现世以外的所谓涅盘境界。其中的禅宗教义, 对世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因果报应说。它把人间现实的苦难和罪孽移到永远无法证实的天堂和来世去寻求补赎; 还有出世思想, 推重少思寡欲,清静无为, 借以回避解脱生活的烦恼和矛盾, 或取得禅悦。 佛教进入日本是在六世纪中叶的奈良时代。经苏我氏、圣德太子的推动, 加上天武天皇也把佛教作为巩固政权、稳定人心的御用宗教思想, 所以佛教在日本盛行一时。平安时代, 新的宗教势力开始摈弃世俗化的奈良佛教, 最澄、空海创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 日本佛教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天台宗是一个富于哲理的宗教, 与旧的佛教根本对立; 而空海创建的真言宗, 是源于密宗的宗教,与旧的宗教达成一定妥协, 反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宗教集团。密宗则是以镇护国家, 祈求个人现世幸福为宗旨, 在贵族中深得推崇。 一方面是佛教开始兴盛, 另一方面, 当时女性原本享有的较高社会地位这时也开始日益下降,加上平安末期, 王朝贵族从兴盛走向衰亡, 平素沉溺于荣华的上层贵族产生了失落感, 深感人世之无常; 至于 平素就不满于现状的中下层贵族更加厌世, 于是接受了“厌离秽土, 欣求净土”的出世思想, 这些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佛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佛教思想的这种民众性, 必然会体现在日本文学作品当中。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 加上佛教思想的浸淫使得他们能更深刻体会到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反差, 对于“哀”的感触和体验更强烈, 所以他们很容易对那种追求与自然融合、心物一体的精神, 及老庄享受现世的逍遥观念和佛家追求来世的解脱思想引起深深的共鸣。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强烈地表现出这种思想。 “物语”是日本最早的小说模式。诞生于平安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的《源氏物语》深受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佛教宣扬的无常、出家、困果报应等思想成为书中主人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地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同时, 佛教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深刻地影响到文学素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情节构思与安排以及作品的基调。 二、宿命论思想的体现 佛教的宿命思想是基于三世因果的教义, 即前世的因和现世、来世的果。妄执情识是迷昧之源。源氏的妄执情识、恋母情结, 给多少美丽女性造成困惑甚至悲剧, 而反观这些女性, 其实都隐射着源氏的宿命人生, 比如藤壶皇后。源氏对母爱的执迷, 却用找替身的方式来实现享有母爱的梦想。他先把和母亲长相很相似的藤壶皇后作为母亲的替身, 爱上她。这不伦之恋让藤壶皇后一生痛苦不已。藤壶皇后比公子大5岁, 酷像源氏公子的母亲桐壶。在公子的追求下, 终与公子犯下乱伦之罪, 还诞下皇子。藤壶皇后在此后的日子中痛苦万分, 出家为尼。在她37岁时, 将幼帝托付给亲生父亲源氏, 带着对源氏的思念和感激, 安然而哀怨地撒手人间。权势显赫的皇后也有着自己无法排遣和逃避的悲哀。源氏公子也同样在不伦之恋中痛苦了一生,并在紫夫人去世后出家, 孤寂而亡。 紫夫人的宿命其实也隐射着源氏的宿命。紫夫人是源氏最亲近最喜爱的人, 幼年丧母, 天真浪漫的年纪被源氏带回家中, 悉心培养, 成人后容貌艳丽, 气质优雅, 艺压群芳, 性格婉约, 通情达理,她是源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