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帆》

莱蒙托夫《帆》
莱蒙托夫《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通过场景及意象的把握感受诗作的主题意识。

2、借助抒情形象的把握来体会象征、托物言志手法在诗作中的表达作用。

二、过程方法:阅读感受诗作的大致情意,分析思辨诗作的深层意蕴及表现艺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诗作感受诗人借助抒情意象所抒发的伟大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

2、对诗人所谴责的社会现象形成自己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正确理解帆所象征的人文含义。

[教学方法]阅读感受→讨论思辨→体会感悟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今天,我们一同欣赏诗人莱蒙托夫质朴、明快富

有意蕴的诗句,理解作者孤傲的个性以及不屈不挠的追求自由,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二、题解。

写于18岁的《帆》是莱蒙托夫一首有名的咏物抒情诗,也是西方咏物诗中的名篇。莱蒙托夫是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热情地憧憬着法国启蒙思想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十二月党人的行动又让他看到了在俄国实现这些理想的希望,他满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希望改变俄罗斯沙皇专制下黑暗的现实。他厌恶自己周围那些贵族纨袴子弟所过的空虚和懒散的生活,追求一种活跃的创造,渴望看到生活的暴风雨去经受考验,以激发出自己更大的人生热情和力量。在碌碌无为、苟且偷安而不求上进的贵族纨子弟中间,他感到孤独,但他的贵族教养和习惯使他很难冲破周围庸俗的环境,在《帆》中作者以明快、质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这首小诗平中见奇,借海上的风帆思考人生的道理,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的强烈愿望。

三、研读课文

作者简介:莱蒙托夫(1814—1841),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出生在贵族家庭,曾进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学习。1834年入军队服役。早在中学时期,诗人就开始写诗,受普希金和拜伦的诗影响颇大。青年时代的诗人受十二月党人的影

响,写下了很多对当时腐朽社会不满的诗歌。1837年,诗人写下著名的《诗人之死》一诗,悼念普希金,触怒了沙皇政府,被流放到高加索地区。流放期间是诗人创作的高峰期,诗人写下了著有《浮云》《祖国》《当代英雄》等四百多首抒情诗,《恶魔》等著名长诗二十余部。1840年,诗人遭到沙皇政府的谋杀,身受重伤。1841年7月15日,诗人在决斗中被杀害。

1、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明确:全诗三节,分三个部分。

第一节,望帆发问,令人深思。

第二节,用一个近镜头描绘了帆所寻求的状态,以两个否定句回答前一节问题。

第三节,描绘了风暴过后大海上的画面。祈求风暴,帆儿的理想是与狂风激流搏斗,帆所追求的是闯过大浪努力锻炼自己成长。它的价值要在与风暴的抗争中体现,这也是诗人自己的理想。

局部设疑,引发学生质疑解难,深化对诗的意蕴的理解。

1、这首诗着力创设了几组意象,这些意象在不同层面上有什么特有的意蕴?

诗中有三组意象:帆、平静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帆”: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是诗人倔强高傲、不图安逸、不甘平庸、奋勇进取人格的象征。

孤帆在海中航行:象征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所进行的傲世不群的追求。

“平静的大海”:象征着空虚而庸碌的那种“幸福生活”

“风暴”象征着充满挑战和斗争,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和激情,投入社会,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壮美生活。

问题:作者通过了这样的意象,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再读诗歌,通过对意象的深层次把握,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意图。)

明确:这首诗洋溢着孤独感,却在我们面前展现出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一只小小的孤帆在弥漫的浓雾中漂泊,不避汹涌的波涛,呼啸着的海风,即使“桅杆弓起了腰扎扎作响”也要奋勇前进,动摇不了它苦苦寻求的意志,风平浪静了,阳光灿烂,碧波荡漾,“不安的”孤帆却依然诉求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诗人点拨了全诗的主题,全力地表达了孤帆对自由对未来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

2、讨论分析。

(1)体会《帆》这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了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自然景色,马克思曾对这首诗赞赏道:“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是寥寥无几的。”这首诗似一幅出自名家的油画,湛蓝的大海、茫茫的雾霭、呼啸的海风、凶猛的巨浪构成了画面的背景,也决定了画面的基调——动荡不安,广袤的海空,恶煞般的巨浪似欲吞噬一切。

(2)《帆》中塑造的“帆”的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分析这个问题?在三十年代风雨如磐的俄罗斯,年轻诗人的心中早就充满着反抗情绪,渴望着以行动和斗争去冲破那重重黑暗。这首诗创作于大学时代,是诗人早期抒情诗中的名篇。《帆》是诗人人格、理想的象征,在诗中,莱蒙托夫把自己的命运比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蓝雾中泛白的孤帆。通过帆这个象征性的形象,莱蒙托夫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反抗情绪,力图进行积极行动和斗争的志向。

(3)诗句“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在凶猛的大海上,一支在金色阳光下闪着白光的孤帆在奋力搏击,它一会儿被拥向浪尖,一会儿又被推入波谷,它似在寻觅什么,又似要摆脱什么,正是诗人寂寞、孤独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叛逆性格的写照,表达作者企图冲破牢笼的强烈渴望。它在祈求风暴,它欲在风暴中寻得“宁静之邦”!表现了作者内心孤独、怅惘、倔强、高傲的性格和不屈的追求。

四、本诗的艺术手法。

1、象征手法

2、对比手法。问题: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一节:用大海的辽阔苍茫的背景,反衬“孤帆”的无畏精神,表现了帆对自己前途的美好期望和信心。

第二节:通过大海的险恶,反衬“孤帆”义无返顾,勇敢迎接挑战的英勇行为。

第三节:描绘了一阵风雨过后,晴天碧海,阳光灿烂地安详平静的画面,反衬出孤帆不安的祈求风暴洗礼的强烈愿望,从而表现了孤帆不满足于现状,富于挑战和斗争的叛逆性格。

[名作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写于1832年,在诗人生前没有发表。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当年的风采:面对那黑暗的俄国社会的姿态,在风起云涌的民众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浪潮中的精神情态。

诗的题目是“帆”,它是在千变万化的大海中一个白色的精灵。淡蓝色的大海,静静的,死寂般的静。然而就是这静的大海中,似乎又隐含着一种不安定的因素。那蓝色的云雾可是大海的蒸腾,可是不安定的灵魂在大海的深处搅拌着海水?

就在这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在游弋。它闪着白色的光,刺眼的白光。这白色的帆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折磨。它在遥远的异地漂泊,是在追寻着心中的理想还是别的什么?这白色的精灵在可爱的家乡抛弃了很多的东西,那是生活的安逸,还是物质的富裕,或者别的什么?

波涛汹涌,夹杂着呼啸的海风。它们要打翻这精灵,要让这孤独的反叛者葬身在自己威猛的打击中。帆呢?在铺天盖地的狂风巨浪的疯狂打击下,“弓起了腰轧轧作响”。帆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在努力,在拼搏,为着自己所追寻的东西。

这白色的精灵在追寻什么?不是幸福,那可能是它曾经放弃

的东西;不是逃避,在昏天暗地的时候它还在弓腰前进;当然更不是安逸。在帆坚毅的搏斗中,大海已经有气无力。而在大海的上面,是阳光的世界,温暖而和煦,安详而灿烂;下面是一碧万顷的海面,宁静而温顺,清净而可爱。这不就是安逸的生活吗?但是,帆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拼搏,是拼搏中带来的乐趣,是孤独灵魂的英雄行为。

这首诗是一首杰出的哲理抒情诗。诗歌采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这种给人强烈印象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帆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那孤独、反叛的灵魂象征,那对自由的向往也象征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那一代贵族革命家对自由的向往。诗在描画风景,进而说明发人深省的哲理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水平。那恶劣的社会环境在诗中对大海糟糕场景的描写中得到了贴切的表现;那进取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也在诗的叙述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另外,诗歌采用的设问结构大大强化了诗歌的感染效果,省略号的使用开阔了诗的意境,启发读者深思,特色独具。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诗歌精选摘录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诗歌精选摘录 1、也许我爱的已不是你,而是对你付出的热情。就像一座神庙,即使荒芜,仍然是祭坛。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莱蒙托夫 2、南方的明眸,乌黑的眼睛。我从目光中阅读爱情;自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莱蒙托夫《乌黑的眼睛》 3、我感谢你,为了一切,一切:为如火激情的秘密磨难,为泪中的苦,为吻中的毒,为仇敌的报复,朋友的诬陷,为虚掷沙漠的满腔热血,为生活中欺骗过我的一切……但求你安排妥帖,好教我不必再长久地向你致谢。——莱蒙托夫《致谢》 4、我可以一连二十次把自己的生命甚至名誉孤注一掷,可是决不出卖自己的自由。——米·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5、也许我爱的已不是你但是对你付出的热情就像一座神庙即使荒芜仍然是祭坛即使坍塌仍然是神——莱蒙托夫《无题》 6、意志不可强迫——莱蒙托夫 7、没有爱的愉悦,分手也不会忧伤——莱蒙托夫 8、一件事情既然以不平凡的形式开始了,那么它也必定以同样的形式结束——莱蒙托夫 9、没有奋争,人生便寂寞难忍。——莱蒙托夫 10、自己脑子里只装满着自己,这种人正是那种最空虚的人。——莱蒙托夫 11、我深深的被你吸引,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为我那渐渐逝去的青春( 【闪+&点】情话网)。——莱蒙托夫 12、我们已经分离了但你的肖像我还深深地保留在我心中如同最好年华的淡淡幻影它在愉悦着我的悲伤的心灵我又把自己交给了新的热情想要不在爱它了但我却不能正如同破落的殿堂依旧是庙一座被掀翻的圣像——莱蒙托夫《无题》 13、帆下,水流比蓝天清亮,帆上,一线金色的阳光……而叛逆的帆呼唤着风暴,仿佛唯有风暴中才有安详!——莱蒙托夫《帆》

叶赛宁叶赛宁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翻译家

叶赛宁-叶赛宁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翻译 家 顾蕴璞。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 俄罗斯诗歌翻译家。第一届全国文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得者。2016年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莱蒙托夫奖章”。 中文名,顾蕴璞。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1年。职业,北京大学教授。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主要成就,“莱蒙托夫奖章”获得者。代表作品,《莱蒙托夫诗选》。《叶赛宁诗选》。 人物简介。顾蕴璞。男。1931年生。江苏无锡人。 九三学社成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51年后历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实习研究

员。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文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著《莱蒙托夫全集》。叶赛宁《普希金精选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苏联诗歌卷》。《叶赛宁研究论文集》。《莱蒙托夫作品精粹》。《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 译著《圣经故事》。《莱蒙托夫抒情诗选》。《莱蒙托夫诗选》。《普希金抒情诗选》。《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选》。《苏联当代诗选》。《叶赛宁诗选》。《叶赛宁书信集》。《叶甫盖尼·奥涅金》。论著《莱蒙托夫》等。译著《叶赛宁诗选》获1991年北京大学文科科研奖。《莱赛托夫全集》第2卷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 “莱蒙托夫情结”。“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俄罗斯19世纪伟大诗人莱蒙

托夫的诗歌通过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顾蕴璞的翻译再创造。跨越时空。在中国觅得众多知音。83岁高龄的顾蕴璞日前获颁俄罗斯作家协会“莱蒙托夫奖章”。以表彰其在俄罗斯语言及文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莱蒙托夫奖章”是俄作协为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而设。这一荣誉对于顾蕴璞可谓实至名归:在翻译莱蒙托夫作品道路上长达52年的坚守。 完成460多首的译作。“我一生中有两个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个是俄语情结。另一个就是莱蒙托夫情结。”他说。顾蕴璞出生于江南名城无锡。1955年以第一志愿考入北大俄语系学习。他在课余时间主动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精品原著。听各种讲座和走访校内顶级外语专家。像海绵一样汲取着各种新的知识。大学毕业后。顾蕴璞留校执教。并在工作之余阅读并翻译俄罗斯诗歌。自此。他开始迷上了莱蒙托夫的作品。他认为。没有创作冲动。便不会产生文学原著。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四)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四)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澎湃.(pài)蝼蚁.(yǐ)间.或(jiān)引弦.而战(xián ) B.惬.意(qiè)矫.正(jiǎo)牟.取(mú)参.差不齐(cēn) C.虔.信(qián)迸.射(bèng)档.案(dàng)浩瀚无垠.(yín) D.藩.篱(fān)挫.折(cuō)窈.窕(yǎo)素湍.绿潭(tuā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归咎潮讯蜡梅花据理臆断 B.和煦肌腱啮齿类光大门楣 C.赋闲悲伧口头禅器宇轩昂 D.琐事瓦砾莫衷一事囊萤映雪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 ....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 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 ....的码头边。[来源:学科网] 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 ....,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D.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 ....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历史上,贺兰山一直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融合、交流之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有着重要的战略和文化价值。 B.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产生氧气,给炎热的夏季带来清凉。

莱蒙托夫

莱蒙托夫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英文译名:Lermontov,MikhailIurievich俄国诗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卒于高加索。3岁丧母,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庄园度过童年。上中学时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课余写了近300首抒情诗和几首长诗,绝大多数在生前没有发表。1832年因参与反对保守派教授被迫离开大学,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到近郊骠骑兵团服役。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外文名:МихаилЮрьевичЛермонтов国籍:俄国 出生地:莫斯科出生日期: 1814年10月15日逝世日期: 1841年7月21日职业:作家、诗人毕业院校:莫斯科大学代表作品:《当代英雄》 1)体会《帆》这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用了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自然景色,马克思曾对这首诗赞赏道:“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是寥寥无几的。”这首诗似一幅出自名家的油画,湛蓝的大海、茫茫的雾霭、呼啸的海风、凶猛的巨浪构成了画面的背景,也决定了画面的基调——动荡不安,广袤的海空,恶煞般的巨浪似欲吞噬一切。 (2)《帆》中塑造的“帆”的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分析这个问题? 在三十年代风雨如磐的俄罗斯,年轻诗人的心中早就充满着反抗情绪,渴望着以行动和斗争去冲破那重重黑暗。这首诗创作于大学时代,是诗人早期抒情诗中的名篇。《帆》是诗人人格、理想的象征,在诗中,莱蒙托夫把自己的命运比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蓝雾中泛白的孤帆。通过帆这个象征性的形象,莱蒙托夫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反抗情绪,力图进行积极行动和斗争的志向。 (3)诗句“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在凶猛的大海上,一支在金色阳光下闪着白光的孤帆在奋力搏击,它一会儿被拥向浪尖,一会儿又被推入波谷,它似在寻觅什么,又似要摆脱什么,正是诗人寂寞、孤独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叛逆性格的写照,表达作者企图冲破牢笼的强烈渴望。它在祈求风暴,它欲在风暴中寻得“宁静之邦”!表现了作者内心孤独、怅惘、倔强、高傲的性格和不屈的追求 [名作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写于1832年,在诗人生前没有发表。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当年的风采:面对那黑暗的俄国社会的姿态,在风起云涌的民众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浪潮中的精神情态。 诗的题目是“帆”,它是在千变万化的大海中一个白色的精灵。淡蓝色的大海,静静的,死寂般的静。然而就是这静的大海中,似乎又隐含着一种不安定的因素。那蓝色的云雾可是大海的蒸腾,可是不安定的灵魂在大海的深处搅拌着海水?就在这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在游弋。它闪着白色的光,刺眼的白光。这白色的帆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折磨。它在遥远的异地漂泊,是在追寻着心中的理想还是别的什么?这白色的精灵在可爱的家乡抛弃了很多的东西,那是生活的安逸,还是物质的富裕,或者别的什么? 这首诗是一首杰出的哲理抒情诗。诗歌采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这种给人强烈印象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刘征: 2刘征,原名刘国正, 1926年6月生,北京市人。诗 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全 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 代表作有寓言诗《三戒》(《海燕戒》《天鸡戒》《山泉戒》)、《春风燕语》、《花神和女神》、《老虎贴告 示》等寓言诗。被推为“寓言”诗人的头一把交椅。 刘征(左),臧克家(中),程光锐(右) 这首寓言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生朗读并思考回答:叙述了木偶考察大海深浅并发表观感。找到文中诗句) [设计说明:概括寓言故事,为分析木偶形象、得出寓意作铺垫] 三、木偶形象分析

2019莱蒙托夫:梦境里解数学难题的故事语文

莱蒙托夫:梦境里解数学难题的故事 莱蒙托夫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他爱好美术,曾画过一幅肖像,画的是他在梦里见到的一位数学家。 诗人不仅爱好画画,还喜欢数学。他身边经常带着数学书,有空就拿出来看,还喜欢和朋友们玩数学游戏。一天晚上,他又被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吸引住了,可想了许久还得不到答案,感到有点疲倦了。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走进一位学者打扮的人来。 “你好啊,莱蒙托夫!” 诗人揉了揉眼睛。多面熟啊,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干啥?又写诗吗?”那人拖过一张椅子,在桌旁坐了下来。 “做一道数学题。”莱蒙托夫回答。 “唷,和我是同行啰!”那人幽默地笑了笑,就跟莱蒙托夫一道研究起题目来。他一面画图,一面解释。 “这不解决了么!”那人放下了笔,两人相对大笑。 莱蒙托夫笑得真痛快。这一阵笑使他醒了过来,liuxue86原来做了个梦。他深沉地回味着刚才的梦境,回想着那位面熟的数学家。他急忙地取出了画纸,把这位梦中的数学家画了下来。这幅肖像至今还收藏在俄罗斯科学院的普希金馆里。 这位梦里的数学家到底是谁呢?人们说,从形象看,很象

对数的创始人约翰·纳泊尔。 约翰·纳泊尔(John Napier,1550~1617)早于莱蒙托夫二百年左右,他是苏格兰数学家。在他生活的年代,天文学的研究要碰到大量的繁琐的运算,花费了天文学家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而,简化大数的乘、除、乘方和开方的运算,就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约翰·纳泊尔发明对数的动机。 乘方、开方比乘法、除法麻烦,乘法、除法又比加法、减法麻烦。对数的发明,使乘方、开方三级运算可以转化为乘、除二级运算,乘、除二级运算转化为加、减一级运算,从而使较繁的计算转化为较简单的计算。法国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说过:“对数算法使得原来需要好几个月劳力才能完成的计算,缩短为很少的几天,它不仅可以避免冗长的计算与可能产生的误差,而且实际上使得天文学家的生命延长了好多倍。” 莱蒙托夫和纳泊尔不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不可能见过面。但是,由于对数产生的时代影响很深,加之莱蒙托夫完全有可能看过纳泊尔的著作,而且有可能在这些书中看到过纳泊尔的肖像。所以在研究数学题入了迷的时候,纳泊尔就闯进了莱蒙托夫的梦境里来了。

帆莱蒙托夫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帆莱蒙托夫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帆莱蒙托夫的阅读材料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樯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才有宁静之邦。 帆莱蒙托夫的阅读题目 1、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把我们引进一个美的境界:在雾气弥漫的万顷碧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波之上,漂浮着一叶孤独的白帆。从而创造出一种“迷茫、抗争而不宁”的意境。 B.第二节诗使读者明白:风暴中漂荡的帆儿不是为寻找幸福而,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未并无幸福可期,往昔并无幸福可言,唯有这眼前的颠簸和风险是活生生的现实。 C.第三节,诗人写到帆的追求:在这风平浪静的旖旎风光之中,不安分于命运的安排,想从风暴中寻求真正宁静的境界。这种境界比高尔基在《海燕》中那种胸怀乾坤、笑迎风暴的意境高。 D.本诗每一节都是前两行写景,后两行抒情,而且还几乎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如第三节前两行,从“下面”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它们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尽管天空与海洋是那么美丽与宁静,但这一切诱惑并不能动摇帆儿那颗向往自由的叛逆的心。 帆莱蒙托夫的阅读答案 1、C 解析:“这种境界比高尔基在《海燕》中那种胸怀乾坤、笑迎风暴的意境高”错。 帆莱蒙托夫的赏析 《帆》是莱蒙托夫的一首诗。该诗是作者寻求自由,追逐理想;把懦弱和平庸遗弃在故乡。展现了,在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儿童诗《帆》莱蒙托夫赏析

帆 (俄)莱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赏析: 此诗写于1832年,是莱蒙托夫18岁时所写,它是诗人的代表作。诗人将渴望自由与解放的情感寄托于“帆”的艺术形象中,激励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被译成多国文字,由于这首诗洋溢着青春的躁动,揭示出积极地人生哲理,一直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多少年来在各国人民中间广为传唱,在俄国,这首诗被谱成歌曲传唱。 《帆》是一首杰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风景哲理抒情诗。它既有风景画面的精彩描绘,又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意蕴。整首诗有节奏地交替着两组镜头:一会儿是带有帆船的大海的画面;一会儿是站在岸边的诗人看到上述画面后的沉思。诗人的目光首先停留在漂浮着一叶孤帆的大海上。 多少人在生活中不止一次地见过这种画面,惟独莱蒙托夫把它和诗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赋予帆以生命,使它人格化了。海面上雾霭茫茫,象征着一个青年刚刚迈入人生的海洋,感到前途未卜的迷惘心态,从而产生了充满着悬念的问题:“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接下来,大海的景象突然起了变化。刮来了狂风,掀起了巨浪,狂风卷着巨浪向帆铺头盖顶地压将下来,但这并没有使帆退缩,那弓起了腰轧轧作响的桅杆,分明是说它在顶风破浪,奋勇前进。这个画面象征着青年在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诗人感慨地发出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自相矛盾,深思起来却又合乎情理的两句箴言:“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前一句说明了一个人要和环境作斗争是很艰苦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然而你能说他逃避幸福吗?不,他认为斗争、拼搏就是一种乐趣,而且会换来更大的幸福。风暴过后,大海复归平静,而且云消雾散,阳光灿烂。象征着青年过上世俗的安乐生活。但这却不是帆所追求的,它在故乡抛下的正是这种幸福生活,它寻求的是革命的暴风雨。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莱蒙托夫《祖国》教学设计

《祖国》教案 明光市第二中学曹汉香 一、情境导入: 刚才大家欣赏的一组图片美不美?的确,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绮丽壮阔的自然风光。身为一名中国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她,热爱她。曹植曾说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座的诸位还有谁知道关于爱国的古诗文或名言,请大胆地说出来,我们共同欣赏。 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是饱读诗书的博学之士。当然,爱国的情感,全世界是共通,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就曾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祖国》,看看作者在里面寄托了怎样的爱国之情。 (幻灯片明确教学目标) 二、自学交流 1、作者介绍: (幻灯片出示莱蒙托夫肖像。) 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被誉为“民族诗人”(别林期基语)的天才作家之一。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终死于有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报道,王俊凯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考试时,朗诵的就是莱蒙托夫的这首《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还有剧本和小说。 2、字词积累 虔信、慰藉(因为是多音字,上次月考试卷就考了这个词语,结果很多同学都错了) 三、整体感知: 1、视频欣赏:诗歌朗诵《祖国》。

请你说说欣赏了视频后的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四、诵读鉴赏:(幻灯片展示) (一)鉴赏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并思考: ①诗人为什么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呢? ②为什么说作者的爱国是“奇异”的?这种奇异与什么区别开来? (引出写作背景) 2、介绍作者写作的背景: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文》杂志。诗歌否认了沙皇统治集团所宣扬的那种虚伪的甚至反动的爱国主义。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霍米亚科夫曾经写了题为“祖国”的诗,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镇压国内外人民得来的“胜利”,那用鲜血换来的“光荣”,不能使诗人的心得到任何安慰,他们所谓的“高傲的虔信的宁静”,也不能在诗人的心上激起任何希望的影;还有贵族民族主义者的复古倾向,他们虚构自己祖先的英雄业绩,用远古时代的神圣传说来炫耀自己,诗人全都漠然置之。总之,诸如此类的虚假“爱国主义”都无法代替诗人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 (二)朗读诗歌第二至第三节,并思考: 1、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表现在什么方面? 引导学生: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 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 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2、作者描写了俄罗斯的那些景物与风情呢?请同学们从诗歌里找出来。 草原、森林、大海、小路、灯火、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轻烟、车马、山头、白桦 和农家生活 打谷场、农家茅房、小窗、节日夜晚 (三)加深认识: 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9.《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9《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选出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欺骗(qī)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 B.瞬息(shùn) 怀恋(liàn) 涉足(shè) 丛林(cónɡ) C.岔开(chà) 伫立(chù) 足迹(jì) 征途(tú) D.茸茸(rónɡ) 污染(wū) 流逝(shì) 践踏(jiàn) 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峦。 B.但我知道路径廷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反。 C.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3.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4. 选出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C.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D.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 下列对诗歌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句清新流畅而深沉,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但坦率有余,人情淡薄。 C.《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所写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D.《未选择的路》一诗,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后耐人寻味。 6.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告诉了人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坎坷,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C.读完此诗,宛如聆听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 B.全诗表达了诗人坚定信心:忧郁的日子终将会过去,幸福就要来临! D.这首诗是用劝说的口吻,直接告诉人们人生的哲理。 7.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作者________ , ________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________”。 8. 对《未选择的路》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仅描绘选择,而不说面临的选择内容是什么,使此诗具有了内涵的开放性。 B.这首诗具有象征意味,读后令人深思。 C.“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是诗人对自己年轻时错误选择的悔恨。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种意味着对另一种的放弃,选择时应慎之又慎。

莱蒙托夫的诗

南方的明眸,乌黑的眼睛。我从目光中阅读爱情; 自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 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莱蒙托夫的诗,仅供参考。 莱蒙托夫的诗 【1】:也许我爱的已不是你,而是对你付出的热情。就像一座神庙,即使荒芜,仍然是祭坛。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 --莱蒙托夫 《献给我不真实的爱人》 【2】:一只船孤独的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将要直面的, 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 --莱蒙托夫 【3】:一只船孤独的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莱蒙托夫 【4】:南方的明眸,乌黑的眼睛。我从目光中阅读爱情; 自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 --莱蒙托夫《乌黑的眼睛》 【5】:自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 --莱蒙托夫《乌黑的眼睛》 【6】:我深深的被你吸引,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为我那渐渐逝去的青春。 --莱蒙托夫 【7】:我感谢你,为了一切,一切:为如火激情的秘密磨难,为泪中的苦,为吻中的毒,为仇敌的报复,朋友的诬陷,为虚掷沙漠的满腔热血, 为生活中欺骗过我的一切……但求你安排妥帖,好教我不必再长久地向你致谢。 --莱蒙托夫《致谢》 【8】:我可以一连二十次把自己的生命甚至名誉孤注一掷,可是决不出卖自己的自由。 --米·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9】:我们已经分离了但你的肖像我还深深地保留在我心中如同最好年华的淡淡幻影它在愉悦着我的悲伤的心灵我又把自己交给了新的热情想要不在爱它了 但我却不能正如同破落的殿堂依旧是庙一座被掀翻的圣像依然是神 --莱蒙托夫《无题》 【10】:一件事情既然以不平凡的形式开始了,那么它也必定以同样的形式结束 --莱蒙托夫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卷及答案

语文 一、填空题(10×1'=10') 1. “长城的文明礼貌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一句里用到的修辞方法是比喻 2. 用言简义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把任务的精力、特点等表述明白,这种表达方式是说明。 3. 曹禺的成名作是《雷雨》。 4.矛盾在分析《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时,分别林冲、杨志、鲁智深这三个人为例阐述的。 5.《茶馆》的作者是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6.《清明》一诗的作者是杜牧。 7.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是《女神。 8.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单项选择题(10×1'=10')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D ) A.萦纡.( yū)婆娑.( suō)蟾蜍.( yú) B.不容小觑.( qù)浮沤.(òu )祈.求( qí) C.趱.路( zàn )戛.然而止( jiá)押解.( jiè) D.杜撰.( zhuàn )封妻荫.子( yìn )倾轧.( yà) 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 ) A.腾挪跌宕:变化曲子的意思 B.蹉跎:光阴慢慢地过去 C.邈远:飘渺不定 D.从谏如流:不愿意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3.《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中的“骊山怀古”是这首曲子的( B ) A.宫调 B.题目 C.词牌名 D.曲牌名 4. 俄罗斯文学史上,被视为普希金继承人的是( C ) A.果戈里 B.契诃夫 C.莱蒙托夫 D.高尔基 5. 对过去一个阶段学习、工作的情况,或者是某一项具体工作完成后,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分析与评价,归纳经验教训,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的应用文体是( C ) A.计划 B.会议纪要 C.总结 D.报告 6. 欧·亨利小说的最大特点是( A ) A.幽默讽刺 B.情节生动 C.结构严谨 D.合理的夸张 7.“见阔人就摇尾巴,见穷人就吠的狗,所在皆是。说这是狗性,一点不错,说这是有些人的“人性”,也没有什么不妥当。”这段文字叙述属于( B )文体。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明文 D.应用文 8.下列作品中,属于茅盾农村三部曲的是( D ) A.《家》 B.《白杨礼赞》 C.《骆驼祥子》 D.《春蚕》 9.“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哪句诗中的句子( B ) A.《太阳礼赞》 B.《我爱这土地》 C.《错误》 D.《帆》 10.当周朴园知道“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工人罢工”时,说“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这句话表现了周朴园怎么样的情绪变化过程( C ) A.怀疑—惊讶—痛苦—愤恨 B.惊讶—怀疑—痛苦—愤恨 C.惊讶—怀疑—愤恨—痛苦 D.怀疑—惊讶—愤恨—痛苦 三、多项选择题(10×2'=20') 1.下列全是多音字的有( ABC ) A. 打轧观浚 B.扎啁塞削 C. 哗还并阙 D.茎碴珩乘 2.元曲四大家是( ABCD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白朴 D.郑光祖 E.汤显祖 3.计划的特点是( AC )

莱蒙托夫诗歌欣赏:云

莱蒙托夫诗歌欣赏:云 1840年年,莱蒙托夫参加了一个贵族的假面舞会,写成《一月一日》一诗,引起宫廷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很大不满.是年2月因同法国公使的儿子巴兰特决斗,又遭逮捕.沙皇决定把他再度流放高加索.《云》这首诗即写于莱蒙托夫第二次流放高加索动身之前.友人们在卡拉姆辛家聚会和他告别,他站在窗前,仰望着涅瓦河上空的流云,有感于自己的身世,即兴成诗.表达自己因热爱祖国而遭厄运的悲愤之情。 Тучи云 Михаил Лермонтов莱蒙托夫 Тучки небесные, вечные странники!天空的行云啊,永恒的流浪者! Степью лазурною, цепью жемчужною你们,逐放的流囚,同我一样, Мчитесь вы, будто как я же, изгнанники经过碧绿的草原,绵连的山脉, С милого севера в сторону южную.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奔向南方.Кто же вас гонит: судьбы ли решение?是谁在迫害你们:命运的裁判? Зависть ли тайная? злоба ль открытая?隐秘的妒嫉?还是公然的毁谤?

Или на вас тяготит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苦恼你们的是你们自 己的罪行, ли друзей клевета ядовитая?还是朋友们狠毒的恶意中伤? Нет, вам наскучили нивы бесплодные…不是,荒凉的田野使你们感到厌倦…… Чужды вам страсти и чужды страдания;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和惆怅 Вечно холодные, вечно свободные,你们是永远冷漠,永远自由的, Нет у вас родины, нет вам изгнания.你们没有祖国,也不会有逐放. 郑振译声明:沪江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发现本网站发布的信息包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链接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相应处理。

2011年1月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是( 古罗马) A.普劳图斯 B.泰伦斯 C.西塞罗 D.维吉尔 2.古希腊最早的较系统地叙述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 古希腊) A.《变形记》 B.《工作与时日》 C.《神谱》 D.《日神颂》 3.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是( 中古文学) A.骑士文学 B.教会文学 C.英雄史诗 D.市民文学 4.但丁的诗集《新生》所赞颂的女性是( 中古文学) A.萨福 B.贝雅特丽齐 C.劳拉 D.苔丝狄蒙娜 5.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集《歌集》的作者是( 文艺复兴) A.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B.薄伽丘《十日谈》 C.拉伯雷《巨人转》 D.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 17世纪) A.拉辛(第二个代表作家《安德洛玛克》) B.高乃依《熙德》 C.拉封丹《预言诗》 D.莫里哀《伪君子》《唐璜》《可笑的女才子》 7.《失乐园》中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双重性格的形象是( 17世纪弥尔顿) A.亚当 B.夏娃 C.参孙 D.撒旦

8.法国作家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 18世纪) A.对话体小说 B.游记体小说 C.书信体小说 D.日记体小说 9.主张“诗歌是强烈的情感自然流露”的诗人是( 19世纪1 ) A.柯勒律治 B.雨果 C.华兹华斯 D.骚塞 10.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是( 19世纪1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11.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作者是( 19世纪1 ) A.拜伦 B.惠特曼 C.雪莱 D.裴多菲 12.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是( 19世纪1 ) A.茹科夫斯基 B.普希金 C.雷列耶夫 D.莱蒙托夫 13.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集是( 19世纪2 ) A.《彼得堡故事》 B.《猎人笔记》 C.《贵族之家》 D.《平凡的故事》 14《高老头》中塑造的青年野心家的典型是( 19世纪2 ) A.拉斯蒂涅 B.拉法埃尔 C.吕西安 D.纽沁根 15.杰克·伦敦批判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长篇小说是( 19世纪3 ) A.《荒野的呼唤》 B.《铁蹄》 C.《马丁·伊登》 D.《白牙》 16.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的标志性作品是( 19世纪3 ) A.《忏悔录》 B.《复活》 C.《教育的果实》 D.《艺术论》

年专转本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4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 3.考生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滇池癫狂颠簸白癜风 B. 晕车愠色酝酿熨斗 C. 籍贯慰藉嫉妒辑录 D. 血泊血压献血血汗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精粹思辨遴选 B. 粗犷气概瑰宝发韧 C. 匮乏修葺倾刻赝品 D. 人情世故有恃无恐额首称庆鬼鬼祟祟 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A. 因循守旧(沿袭) 秣马厉兵(战士) 良莠不齐(狗尾草) B. 镂骨铭心(刻) 嘉言懿行(美好的〉意兴阑珊(将尽;衰落) C. 家徒四壁(仅仅) 无耻谰言(吹嘘) 力能扛鼎(用单手举重物〉 D. 焚膏继晷(月影) 当(应当)仁不让管窥蠡(瓢)测 4.下列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格的一项是▲ A. 天潮潮地湿湿,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B.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C.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D. 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 5.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本市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这句话有语法错误。 B.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句中的虚词“而”表转折关系。 C. “庄公寤生,惊姜氏。”句中的“寤”是“牾”的借字,应理解为“逆”、“倒着”。 D.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彼且奚适也?”这两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 6. 下面关于明清两代科举制度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每两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 B. 举人参加会试, 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C. 殿试一甲三名一一状元、榜眼、探花, 如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莱蒙托夫《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通过场景及意象的把握感受诗作的主题意识。 2、借助抒情形象的把握来体会象征、托物言志手法在诗作中的表达作用。 二、过程方法:阅读感受诗作的大致情意,分析思辨诗作的深层意蕴及表现艺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诗作感受诗人借助抒情意象所抒发的伟大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 2、对诗人所谴责的社会现象形成自己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正确理解帆所象征的人文含义。 [教学方法]阅读感受→讨论思辨→体会感悟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今天,我们一同欣赏诗人莱蒙托夫质朴、明快富

有意蕴的诗句,理解作者孤傲的个性以及不屈不挠的追求自由,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二、题解。 写于18岁的《帆》是莱蒙托夫一首有名的咏物抒情诗,也是西方咏物诗中的名篇。莱蒙托夫是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热情地憧憬着法国启蒙思想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十二月党人的行动又让他看到了在俄国实现这些理想的希望,他满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希望改变俄罗斯沙皇专制下黑暗的现实。他厌恶自己周围那些贵族纨袴子弟所过的空虚和懒散的生活,追求一种活跃的创造,渴望看到生活的暴风雨去经受考验,以激发出自己更大的人生热情和力量。在碌碌无为、苟且偷安而不求上进的贵族纨子弟中间,他感到孤独,但他的贵族教养和习惯使他很难冲破周围庸俗的环境,在《帆》中作者以明快、质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这首小诗平中见奇,借海上的风帆思考人生的道理,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的强烈愿望。 三、研读课文 作者简介:莱蒙托夫(1814—1841),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出生在贵族家庭,曾进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学习。1834年入军队服役。早在中学时期,诗人就开始写诗,受普希金和拜伦的诗影响颇大。青年时代的诗人受十二月党人的影

小度写范文短诗《等》_莱蒙托夫短诗精选(12首)模板

短诗《等》_莱蒙托夫短诗精选(12首) 莱蒙托夫短诗精选(12首附俄文原文) 1 《帆》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1832年 (余振译《莱蒙托夫诗选》) ------------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 ПАРУС Белеет парус одинокий В тумане моря голубом!... Что ищет он в стране далекой? Что кинул он в краю родном? Играют волны - ветер свищет, И мачта гнется и скрыпит... Увы, - он счастия не ищет И не от счастия бежит! Под ним струя светлей лазури, Над ним луч солнца золотой... А он, мятежный, просит бури, Как будто в бурях есть покой! 2 《乞丐》 在那神圣的修道院门口 站着个乞讨施舍的老人, 他有气无力,他形容枯瘦, 忍受着饥饿、干渴与苦辛。 他只是要乞求一块面包, 目光显示出深沉的苦痛, 但有人却拿了一粒石子 放进他那只伸出的手中。 同样,我带着眼泪和哀怜 在向你虔诚地祈求爱情; 同样,我所有美好的情感 永远为你所欺骗、所戏弄!

莱蒙托夫生平与长诗

第三节米·尤·莱蒙托夫 生平 莱蒙托夫(Лермонтов)是一个很有才华地人,他不仅是一个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实际上还是一个画家,有水彩画,素描,肖像画,讽刺画等等,最主要地题材还是高加索地风景画,在他地作品中也有很多显现出高加索地大自然风光,他从小就学习法语和德语,所以他也精通这两种语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列夫托尔斯泰(Лев Толстой)说过:如果莱蒙托夫尚在,就不需要我,也不需要陀思妥耶夫斯基了.莱蒙托夫出生于年,年去世,死时不满岁.他岁开始写诗,创作时间短之又短,可是就在这么短地时间内,他创作了首抒情诗,还有部长诗,以及小说和戏剧.虽然莱蒙托夫很早就开始创作,但是都不被大家所知,一直到年,因普希金不幸去世而写地《诗人之死》(Смерти поэта),从此誉满全国,那么为什么莱蒙托夫就因为这首诗而出名了呢?那么我们就请张帆帆(Надя)给我解释一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莱蒙托夫地一生也是独地一生,他性格孤僻.这与他所生活地环境是密不可分地.他两岁多地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外祖母嫌弃他地父亲没有多少家产,就迫使他父亲离开他,就这样莱蒙托夫地童年和少年都是在他外祖母那里度过地,从小就缺少父爱和母爱,他还很讨厌他外祖母虐待农奴,所以莱蒙托夫几乎没什么朋友,这些也使得他说话刻薄,语言犀利.不过他地外祖母给他创造了优良地教育环境,这为创作奠定了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莱蒙托夫一生放荡不羁,把生死置之度外,他被流放两次,决斗两次.第一次流放就是因为《诗人之死》得罪了上流社会和沙皇,就被流放了.第二次流放就是因为决斗而流放地,就是年地时候与法国公使地儿子巴兰特发生冲突,原因就是两人都对谢尔巴托娃公爵夫人感兴趣,虽然这次决斗以和解结束,不过莱蒙托夫还是被流放了,因为沙皇当局一直不怀好意,想致莱蒙托夫与死地,让他去前线和山民作战,不过莱蒙托夫勇敢没有战死.第二次决斗是在高加索地皮亚季戈尔斯克(Пятигорск),一次家庭晚会上莱蒙托夫地玩笑话激怒了愚蠢鲁莽地马丁诺夫.争吵过后马丁诺夫就要与莱蒙托夫决斗.莱蒙托夫就想着自己曾经化解过一次决斗很不以为然,就接受了挑战,决斗那天他压根就没有打算打死自己地同伴,只是朝天开了一枪,而他自己却被一枪打中心脏.据说这个马丁诺夫是受人唆使,沙皇和上流社会对这个不安分地诗人早就不耐烦了,当听到莱蒙托夫死讯之后,说了一句话:“他活该这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长诗 莱蒙托夫在俄国浪漫主义长诗领域里相继攀登了两座新地高峰,即贯穿了几乎全部创作生涯而写成地《恶魔》(Демон)()和体现自己“心爱地理想”地《童僧》(Мцыри)().那么这两首长诗具体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先来看一下《童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内容:童僧本人是个山民.在他六岁地时候被俄国人俘虏后来在一个陌生地修道院长大,就成了僧人.然而童僧很想念自己地故乡.有一次,他逃出了修道院,享受了自由.在这三天里,他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种种重大地历程:他踏上了返回故乡地道路、欣赏了大自然风光、体验了与少女邂逅时地激动心情、手空拳打死了密林中凶猛地豹子.不幸地是,童僧在密林中迷失了方向,与豹子时受重伤,最后他发现自己历尽艰辛去寻找地路,却仍然回到了修道院.追求自由,却得不到自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童僧》这首长诗具有明显地象征意义.生活在尼古拉反动统治下地先进人士也像生活在寺院里地童僧一样感到窒息和苦闷,童僧一心想要返回故国、向往参加战斗,充分体现了作者及同时代优秀人物渴望推翻暴政、争取自由地心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首长诗被誉为“天鹅之歌”,是一首很具有艺术特色地长诗:

河南省禹州市二高高二语文导学案 《帆》(语文版必修五)

《帆》导学案 班名: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①通过场景及意象的把握感受诗作的主题意识。②借助抒情形象的把握来体会象征、托物言志手法在诗作中的表达作用。 2、过程方法:阅读感受诗作的大致情意,分析思辨诗作的深层意蕴及表现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诗作感受诗人借助抒情意象所抒发的伟大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②对诗人所谴责的社会现象形成自己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 【学习重点】 全面正确理解帆所象征的人文含义。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孤傲的个性以及不屈不挠的追求自由,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学习方法】 阅读感受→讨论思辨→体会感悟 【学习时数】 一课时 预习导读单 一、导入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今天,我们一同走近俄国19世纪的诗人莱蒙托夫欣赏作者质朴、明快富有意蕴的诗句,理解作者孤傲的个性以及不屈不挠的追求自由,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814—1841),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出生在贵族家庭,曾进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学习。1834年入军队服役。早在中学时期,诗人就开始写诗,受普希金和拜伦的诗影响颇大。青年时代的诗人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很多对当时腐朽社会不满的诗歌。1837年,诗人写下著名的《诗人之死》一诗,悼念普希金,触怒了沙皇政府,被流放到高加索地区。流放期间是诗人创作的高峰期,诗人写下了著有《浮云》《祖国》《当代英雄》等四百多首抒情诗,《恶魔》等著名长诗二十余部。1840年,诗人遭到沙皇政府的谋杀,身受重伤。1841年7月15日,诗人在决斗中被杀害。 2、题解 写于18岁的《帆》是莱蒙托夫一首有名的咏物抒情诗,也是西方咏物诗中的名篇。莱蒙托夫是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热情地憧憬着法国启蒙思想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十二月党人的行动又让他看到了在俄国实现这些理想的希望,他满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希望改变俄罗斯沙皇专制下黑暗的现实。他厌恶自己周围那些贵族纨袴子弟所过的空虚和懒散的生活,追求一种活跃的创造,渴望看到生活的暴风雨去经受考验,以激发出自己更大的人生热情和力量。在碌碌无为、苟且偷安而不求上进的贵族纨袴子弟中间,他感到孤独,但他的贵族教养和习惯使他很难冲破周围庸俗的环境。想完成一番事业的心情,在《帆》中作者以明快、质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三、文本导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