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控制论文

集散控制论文
集散控制论文

现场总线及集散控制课程报告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班级:电气1321

学号:1330117102

姓名:陈耀

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本文以日本横河公司的集散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DCS的结构,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以及当前一些优秀的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特点与应用。最后文章还表达了对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的看法。

【关键词】: DCS;分散控制;应用;发展趋势

【正文】

1. 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75~1980年

第一阶段的集散控制系统是美国Honeywell公司的TDC 2000集散控制系统为代表的集散控制系统.比较著名的有:Honeywell公司的TDC 2000; FISHER 公司的PROV0X;FOXBORO公司的SPECTRUM;横河公司的CENTUM;西门子公司的TELEPERM等。这只是DCS地位确立的开始,但它已经拥有集散控制系统最基本的结构:操作管理装置,通讯系统和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并已具备了集散控制系统的最显著的特点: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第二阶段:1980~1985年

集散控制系统进人第二阶段是因为随着产品竞争愈来愈激烈,并且半导体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的飞速发展,第一阶段的DCS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第二阶段主要产品有: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西屋公司的WDPF;横河公司的CENTUM XL TAYLOR公司的MOD300;ABB公司的MASTER等。第二阶段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信范围和数据传送速率的大幅提高以及系统功能的扩大和增强。它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和适应性,此时的DCS正在向着更加开放,更加标准化,更加产品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1985年至今

第三阶段的DCS的主要改变是直接采用了开放系统网络,并且工业控制设备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和仪表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工控软件正向先进控制方向发展广泛应用各种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是挖掘并提升DCS综合性能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具价值的发展方向。

2. 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

现以日本横河公司的第三代中型集散控制系统uXL为例,说明DCS的系统结构及功能。

操作站:uXL的人机接口由落地式操作站MOPL、台式操作站MOPS及其外部设备构成,操作站提供面向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机接口,实现显示、报警、监控、操作等操作员接口功能;实现组态设计、系统维护等工程师接口功能。在操作监视站中,有大型的CRT屏幕显示器和打印机,操作人员可根据直观、形象的画面显示,改变各控制回路的设定值、运行工况、整定参数以及回路结构。uXL操作站的主要机能包括操作机能、通信机能、BASIC机能和工程师技术机能。操作站将管理、专家系统、生成/维护等功能提高升华控制级通信网络:uXL通信机能的特点是通信结构网络化、阶层化、双重化及与现场仪表通信的数字化。RL总线承担系统内的通信,通信总线和通信接口电路均实现了双重化。RL总线最长可达15kin。独立的uXL系统之间可通过ML2总线进行操作站之间的通信。可通过在软件包中追加通信机能的方式,或用Basic 语言编制通信机能程序的方式。与现场仪表的通信网络:在现场控制单元中通过RS2、RS3通信插件可与PLC和现场仪表通信。

3.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分级递阶控制。集散控制系统是分级递阶控制系统,它的规模越大,系统重直和水平分级的范围也越广。最简单的集散控制系统至少在垂直方向分为操作管理级和过程控制级,水平方向各过程控制级之问相互协调,向垂直方向送数据,接受指令.各水平级问也进行数据交换。

分散控制:分散控制是集散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分散的含义不单是分散控制,还包括人员地域的分散、功能分散、设备分散、负荷分散、危险分散。目的是危险分散,提高设备使用率。

易操作性:集散控制系统根据对宜人学的研究.结合系统组态、结构方向的知识.为操作工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操作环境。为操作员提供的数据、状态等信息易于辨认,报警或事件发生的信息能引起操作员的注意,长时间工作不易疲

劳,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性高。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生产持续运行,集散控制系统在重要设备和对全系统有影响的公共设备上采用了后备冗余装置,并引入容错技术。硬件上包括操作站、控制站、通讯线路等都采用双重化配置,使得在某一个单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系统的完整性,即使全局性通信或管理失效,局部站仍能维持工作。从软件上采用分段与模块化设计,积木式结构,采用程序卷回或指令复执的容错设计,使系统安全稳定。

信息存储容量大,显示信息量大,有极强的管理能力,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等目标适用于化工生产控制,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不但其硬件适应化工控制.而且软件的适应性也稳定.随着系统开放第三方的应用软件也可方便应用。

4. 几种比较流行的DCS介绍

4.1 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

系统结构:TDC3000主干网络称为局部控制网络LCN(Local Control Network)在LCN上可以挂接通用操作站,历史模件,应用模件,存档模件,各种过程管理站及各种网关接口。TDC3000的下层网称为通用控制网络

UCN(Universal Control Network),在UCN上连接有各种I/O与控制管理站。为了Honeywell公司老的产品Data Hi-way相兼容没,在LCN上设有专门的接口模块,而在Data Hi-way上可以接有操作员站,现场I/O及控制站等。

4.2 Bailey的INFI-90

系统结构:INFI-90是N-90分散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分散控制系统,该公司称之为决策过程管理系统(Strategic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4.3 Foxboro的I/AS

系统结构:I/AS系统的主干是采用OSI通信规程,通过宽带接口可与64条载波带LAN相连。载波带LAN也与MAP兼容,每条长2km,可挂100个节点。节点是系统的结构单元。它由各类处理机,LAN接口及网间连接器等站构成,可独立执行各种自动化功能。由节点内的控制处理器,应用处理器,操作站处理机和通信处理机分别执行控制,管理,操作和通信的功能,控制处理机通过现场总线与现场的智能变送器和执行器相连。

【结论】

自第一阶段以来集散控制系统的重点就一直在于控制,它的关键字是“分散”。随着时代的发展,重点倾向于全系统信息综合管理,相信往后发展“综合”又将成为其关键字又将成为“综合”,向实现计划体系、管理体系、控制体系、运行体系的方向发展,变成综合自动化的体系。目前DCS已经相当成熟和实用,集散控制系统仍是当前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及选型的主流。面对挑战,我相信DCS将会沿着以下几点趋势继续向前发展:

1) DCS向综合方向发展:由于标淮数据通信链路和网络的发展,将多种单(多)回路调节器、PLC、工业PC、NC等工控设备构成大系统,并与现场总线相融合,适应开放化的大趋势。

2) DCS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于数据库系统、推理机能的发展,专家系统(ES)、知识库系统(KBS)的应用,如自学习控制、自适应控制、远距离诊断等,人工智能可在DCS各级实现。与FF现场总线类似,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智能设备,如智能I/O、智能PID控制、变送器和执行器等,智能人机接口、可编程调节器也会相继出现。

3) DCS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使用和领域相应的行业DCS如电站DCS、水泥DCS、玻璃DCS等。

4) DCS向工业PC化方向发展:由IPC组成DCS成为一大趋势.PC-PLC、PC-STD、PC-NC等就是PC-DCS的先驱,IPC成为DCS的硬件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国海,梅从立.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M].机械工业出版社

[2] 俞金寿,何衍庆,等.集散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1994:5~20

[3] 宋威,周伟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年17卷第11期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考查论文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考查论文 ——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在国内自控行业又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综合了计算机、通讯、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概述 首先,DCS的骨架—系统网络,它是DCS的基础和核心。由于网络对于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厂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于DCS的系统网络来说,它必须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即在确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信息的传送。这里所说的“确定”的时间限度,是指在无论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间限度内完成,而这个时间限度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上网和下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操作员站,这样,网络重构会经常进行,而这种操作绝对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系统网络应该具有很强在线网络重构功能。 其次,这是一种完全对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功能的网络节点。一般一套DCS中要设置现场I/O控制站,用以分担整个系统的I/O和控制功能。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功能的网络节点。工程师站是对DCS进行离线的配置、组态工作和在线的系统监督、控制、维护的网络节点,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对DCS进行组态,配置工作的工具软件(即组态软件),并在DCS在线运行时实时地监视DCS网络上各个节点的运行情况,使系统工程师可以通过工程师站及时调整系统配置及一些系统参数的设定,使DCS随时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之下。 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1975-1980年,在这个时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表现为: 1)采用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单元,实现分散控制,有各种各样的算法,通过组态独立完成回路控制,具有自诊断功能

基于PLC系统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院、系: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姓名: 指导教师: 系主任: 2012年06月25 日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 任务起止时间:2012 年 2 月27 日至2012 年 6 月25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工作内容: 1.第1~2周,查阅相关资料并翻译外文资料; 2.第3~4周,了解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确定中央空调所要实现的功能和了解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 3.第5~8周,进一步了解中央空调的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确定系统中所要用到的原器件,并进行最初的硬件电路的设计,为软件编程做准备; 4.第9~11周,学习PLC程序的设计与开发,确定最终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5.第12~13周,编写PLC程序,并和硬件一起进行程序调试,来检查程序的可行性; 6.第14~15周,修改必要的程序部分来完善系统,并书写论文的初稿;7.第16~17周,修改并完成书面论文,准备答辩。 资料: 1.王卫兵,高俊山.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任光.可编程序控制器(PC)应用技术与实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汤蕴缪,史乃. 电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康贤永,万大福.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5.梅晓榕,柏桂珍.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 科学出版社,2005 6.刘金琨.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系主任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务处制表

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系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二〇一七年五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年月日 导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汽车拥有量也在不断增加。汽车作为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不少的交通安全问题。汽车照明系统作为现代汽车的必备安全系统之一,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大部分的汽车的照明系统目前还是以传统手动操作为主,因此,实现汽车照明的智能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对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给出了设计任务要求和总体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了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包括主控部分、电源设计部分、数据采集部分和模拟车灯控制部分。本设计是通过STM32单片机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对模拟车灯进行控制,控制的具体步骤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本文还对实物模型的制作流程作了简单介绍,并给出了实物图。最后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得出了结论,最终结论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汽车车灯;STM32F103C8T6;传感器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 摘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最后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的控制理论,而实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问题领域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1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使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 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从19世纪M ax we l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机系统进行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以来,经过20世纪初Ny qu i s t,B od e,Ha rr is,Ev ans,W ie nn er,Ni cho l 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域方法,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

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论文 教室灯光自动控制系统 姓名:张强 学号:1 专业:机电系电气自动化 指导教师:张琦 焦作大学 2014-06

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和有限的资源数量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寻找替代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等几种缓解能源危机的途径中,节能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英国城市大型彻夜灯光照明现象很少见,无论公司和政府部门,都没有虚浮华丽的所谓“照明工程”[14]。夜晚漫步在伦敦街头,看不到大面积光华淌泻与楼体通明的景观,所有照明都基本以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为准。许多店铺橱窗的灯光在打烊后会全部关闭,有些店铺还采用定时关灯装置。在政府住宅楼和公寓楼内,楼道里的公用灯也大多采用自动断电装置。作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德国政府努力推动能源公司实施“供热供电结合”,鼓励能源公司将发电的余热尽可能用于供暖。2002年,德国颁布了促进“供热供电结合”的法规,根据这一法规,政府向实施该措施的能源公司,尤其是小型能源公司提供补助,帮助他们置办相应设备。中国城市每年用于公共照明的能源支出高达280多亿,节能空间巨大。其中路灯照明能耗占30%以上。发展城市道路照明的同时,路灯以供街道照明以外,还大力兴建了不少景观照明工程,美化城市的夜景,但同时也带来了能耗的极大浪费。据统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的总用电量约为24000亿kW·h,照明用电量约为3000亿kW·h,且每年以13%~14%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照明用电量将超过5000亿kW·h,新增照明用电2000亿kW·h[1]。对高等院校,据测算,其照明耗电占本单位所有耗电的40%左右,可见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对教室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其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10]。目前对灯光的智能控制,国内外已经开始采用,但

集散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本课题主要是利用组态软件模拟PLC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过程。主要涉及PLC和组态王软件的运用和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繁多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开发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时,当工业被控对象一旦有变动,就必须修改其控制系统的源程序,导致其开发周期长;已开发成功的工控软件又由于每个控制项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复使用率很低,导致它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修改工控软件的源程序时,倘若原来的编程人员因工作变动而离去时,则必须同其他人员或新手进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更是相当困难通用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组态,完成最终的自动化控制工程。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自动化过程的监控就成为我们不可以回避的课题。现在组态软件做为通用的工具提醒本课题的重要性。 2000年以来,国内监控组态软件产品、集散控制技术、市场都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应用领域日益拓展,用户和应用工程师数量不断增多。充分体现了“工业技术民用化”的发展趋势。监控组态软件是工业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归根结底,是应用的带动对其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推动作用。集散控制系统和组态软件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工业 IT 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诞生、发展起来的。在整个工业自动化软件大家庭中,监控组态软件属于基础型工具平台。集散控制系统给工业自动化、信息化、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变化仍在继续发展。因此集散控制系统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就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和探讨,更没有形成独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自动配料控制系统论文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自动配料控制系统论文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DeviceNet现场总线在饮料配料控制系统的应用 摘要:文章从介绍现场总线DeviceNet系统的组成以及基本概念出发,对基于Allen-Bradley SLC系列PLC控制的饮料配料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进行阐述。依据现场应用情况总结DeviceNet现场总线系统的优点。 关键词:现场总线;DeviceNet;饮料配料控制系统;PLC;变频器;自动控制;总线故障分析 DeviceNet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技术的开放型、符合全球工业标准的低成本、高性能的通信网络。最初由美国Rockwell公司开发应用。饮料配料系统是饮料生产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的产品品质。自动化的饮料调配系统是一个多工艺,多环节的多任务组合系统,依照按设定的工艺要求对整个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溶解,过滤,均质,灭菌过程进行控制,准确地对料位、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自动调节,并连续稳定的进行产品的输出。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结合DeviceNet现场总线对整个饮料的处理和输送过程进行监控,并对系统故障进行记录、显示及警报输出。 一、DeviceNet网络的特点及硬件基础 DeviceNet顾名思义就是设备网,和现在使用的众多其他总线系

统一样,DeviceNet的目的也是用DCS系统代替原先的集中自动控制系统,降低系统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一)DeviceNet的许多特性沿袭于CAN CAN,总线是一种设计良好的通信总线,它主要用于实时传输控制数据。DeviceNet的主要特点是:短帧传输,每帧的最大数据为8个字节;无破坏性的逐位仲裁技术;点对点、多主或主/从通信方式;采用CAN的物理和数据链路层规约。 (二)DeviceNet是一种简单的低成本的通讯总线网络解决方案 它将工业设备(如: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阀组,马达启动器,过程传感器,条形码读取器,变频驱动器,面板显示器和操作员接口等)连接到网络。在提供多供货商同类部件问的可互换性的同时,减少了配线和设备安装的成本和时间。DeviceNet不仅使设备之间以一根电缆互相连接进行远程I/O通讯,改善了设备间的通讯响应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进行报文通信。在I/O通讯的同时实现设备的设定及监控。 (三)Device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标准 规范和协议都是开放的,供货商将设备连接到系统时,无需为硬件,软件或授权付费。任何对DeviceNet技术感兴趣的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从开放式DeviceNet供货商协会(ODV A)获得DeviceNet规范,并可以加入ODV A,参加对DeviceNet规范进行增补的技术工作组。 (四)协议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A C 1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 本章首先阐述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坐标变换理论,得到了它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4】。 1.1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由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复杂,要确定最佳的方式,必须对系统动静态特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异步电机本质上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为了便于研究,一般进行如下假设: (1)三相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在空间均分布,即在空间互差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圆周按正弦分布,并忽略空间谐波; (2)各相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线性的,即忽略磁路饱和的影响; (3)不考虑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4)忽略铁耗的影响。 无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为绕线型还是笼型,均将它等效为绕线转子,并将转子参数换算到定子侧,换算后的每相绕组匝数都相等。这样异步电机数模型等效电路如图1.1所示。 120o

A A A s A s A B B B s B s B C C C s C s C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ψψψψψψ?=+=+???=+=+?? ? =+=+?? a a a r a r a b b b r b r b c c c r c r c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ψψψψψψ? =+=+?? ? =+=+?? ? =+=+?? /du dt 图1.1 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 图1.1中,定子三相对称绕组轴线A 、B, C 在空间上固定并且互差 , 转子对称绕组的轴线a 、b 、 c 随转子一起旋转。我们把定子A 相绕组的轴线作 为空间参考坐标轴,转子a 轴和定子A 轴间的角度作为空间角位移变量。规定各绕组相电压、电流及磁链的正方向符合电动机惯例和右手螺旋定则。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1.1.1 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1-1) 式中以微分算子P 代替微分符号 相应地,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的电压方程 (1-2) 式中:为定子和转子相电压的瞬时值;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流的瞬时值; 为定子和转子相磁链的瞬时值; 为定子和转子电阻。 将定子和转子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 120o θ,,,,,A B C a b c u u u u u u ,,,,,A B C a b c i i i i i i ,,,,,A B C a b c ψψψψψψ,s r R R

集散控制系统论文

摘要 本文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发展。并以日本横河公司的第三代中型集散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本文还介绍了当前流行的一些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特点与应用。最后文章还阐述了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集散控制系统;发展;应用 图1一般测控系统

1 绪论 集散控制系统(TotalDistributedControlSystem)是以处理器为基础的集中分散型的控制系统。第一套集散控制系统在7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集散控制系统已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仪表和控制工程师已经认识到集散控制系统必将成为过程控制的主流,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或计算机集成作业系统(ComputerIntegratedProductionSystem)中,集散控制系统将成为主角,发挥它们的优势。 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是它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使集散控制系统共不仅主要用于分散控制,而且向着集成管理的方向发展,系统地开放不仅使不同制造厂商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可以互相连接,而且使得他们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交换,系统地开放也是第三方的软件可以方便的在现有的集散控制系统上应用。。因此,集散控制系统早已在原有的概念上有了新的含义。我国已引进的不同型号的集散控制系统的数量多达几百套,应用的工业控制领域也已遍及石油化工,冶金,炼油,建材,纺织,制药等行业。 2 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初始阶段:1975年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第1套TDC2000集散控制系统问世不久。世界各国仪表制造商就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集散控制系统。即第1代集散控制系统,比较著名的有:霍尼韦尔公司的TDC2000;FOXBORO 公司的SPECTRUM;FISHER公司的PROV0X;横河公司的CENTUM;西门子公司的TELEPERM等。这些产品虽只是集散控制系统的雏形,但已经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 * 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 年5 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Intelligent Control of Campus Lighting Based on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总计:27 页 表格: 2 个 插图:15 幅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Intelligent Control of Campus Lighting Based on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学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104091120032 指导教师(职称):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摘要]目前,大多数校园照明系统仍然使用人工控制,其缺点是控制复杂、修理困难、容易发生误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本设计使用西门子S7-200PLC代替传统的人工控制校园照明系统。采用了PLC智能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完全满足学校的照明要求,校园照明系统主要有道路控制输出信号、景观灯输出信号、公共绿地输出信号,根据PLC 控制原理对其进行I/0分配和绘制照明系统流程图及编写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梯形图控制程序。最后经过模拟仿真运行,能够实现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某些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由自动控制变换人工控制,在排除故障后再次实现自动控制满足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照明系统;西门子S7-200;输出信号;智能控制 Intelligent Control of Campus Lighting Based on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pecialty* * *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llumination system of the majority of our campus is still using the traditional manual control system, whose disadvantages are complex control, difficult to repair, prone to malfunction. For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Siemens S7-200 and designs the system to control the campus lighting system instead of traditional artificial control,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was adopted on the new campus, the control system is reliable enough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ampus lighting, The system mainly includes incident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road、the decorative lights and the green fields. Which composes the I/0 allocation tables and flowing diagram and the ladder diagram control programs of the illumination system of the campus. Through the simulation, it is able to turn to manual control from the automatic system when the facilities generate the phenomenon of the malfunction and abnormal,the automatic system turn on after people to find and orderly deal with the malfunction ,and fulfill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of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Key words:The illumination system; Siemens S7-200; the output signal; intelligent control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东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 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洪豪 注:本表格作为课程论文的首页递交,请用水笔或钢笔填写。

步 电 机 的 矢 量 控 制 理 论 本章首先阐述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坐标变换理论,得 到了它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异步 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4 】。 1.1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由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复杂,要确定最佳的方式,必须对 系统动静态特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异步电机本质上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 量系统,为了便于研究,一般进行如下假设: (1) 三相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在空间均分布, 即在空间互差1200 所产生的磁动势沿 气隙圆周按正弦分布,并忽略空间谐波; (2) 各相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线性的,即忽略磁路饱和的影响 ; (3) 不考虑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4) 忽略铁耗的影响。 无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为绕线型还是笼型,均将它等效为绕线转子,并将转 子参数换算到定子侧,换算后的每相绕组匝数都相等。这样异步电机数模型等效电路如 图1.1所示。 图1.1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 图1.1中,定子三相对称绕组轴线 A 、B, C 在空间上固定并且互差1200 ,转子对 称绕组的轴线 a 、 b 、 c 随转子一起旋转。我们把定子 A 相绕组的轴线作为空间参考坐标 轴,转子a 轴和定子A 轴间的角度,作为空间角位移变量。规定各绕组相电压、电流及 磁链的正方向符合电动机惯例和右手螺旋定则。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异步电机在三相静 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1.1.1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1-1) 式中以微分算子P 代替微分符号 相应地,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的电压方程 (1-2) 式中:U A ,U B ,U C ,U a ,U b ,U c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压的瞬时值; iA ,iB ,i C ,ia ,ib ,ic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流的瞬时值;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A, B, C, a, b, c 为定子和转子相磁链的瞬时值; Rs,Rr 为定子和转子电阻。 将定子和转子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

集散控制系统学习心得

集散控制系统课程学习报告 学院名称: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 1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13年12 月

集散控制系统学习心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集散控制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本学期的学习对本课程做介绍。 一、集散控制系统(DCS)简介 DCS,即所谓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或在有些资料中称之为集散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在系统功能方面,DCS和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区别不大,但在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上却完全不同。 首先,DCS的骨架——系统网络,它是DCS的基础和核心。由于网络对于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厂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于DCS的系统网络来说,它必须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即在确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信息的传送。这里所说的“确定”的时间限度,是指在无论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间限度内完成,而这个时间限度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因此,衡量系统网络性能的指标并不是网络的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每秒比特数(bps),而是系统网络的实时性,即能在多长的时间内确保所需信息的传输完成。系统网络还必须非常可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网络通信都不能中断,因此多数厂家的DCS均采用双总线、环形或双重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为了满足系统扩充性的要求,系统网络上可接入的最大节点数量应比实际使用的节点数量大若干倍。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统网络运行于较轻的通信负荷状态,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上网和下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操作员站,这样,网络重构会经常进行,而这种操作绝对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系统网络应该具有很强在线网络重构功能。 其次,这是一种完全对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OS)功能的网络节点。一般一套DCS中要设置现场I/O控制站,用以分担整个系统的I/O和控制功能。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一个站点失效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提高系统可靠性,也可以使各站点分担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或operator interface)功能的网络节点。系统网络是DCS的工程师站,它是对DCS进行离线的配置、组态工作和在线的系统监督、控制、维护的网络节点,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对DCS进行组态,配置工作的工具软件(即组态软件),并在DCS在线运行时实时地监视DCS网络上各个节点的运行情况,使系统工程师可以通过工程师站及时调整系统配置及一些系统参数的设定,使DCS随时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之下。与集中式控制系统不同,所有的DCS都要求有系统组态功能,可以说,没有系统组态功能的系统就不能称其为DCS。 DCS自1975年问世以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二十多年中,DCS虽然在系统的体系结构上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但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功能和性能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总的来说,DCS正在向着更加开放,更加标准化,更加产品化的方向发展。作为生产过程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传统的DCS仅仅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如果以为DCS只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系统,那就会引出错误的结论,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含义已被大大扩展了,它不仅包括过去DCS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还向下深入到了现场的每台测量设备、执行机构,向上发展到了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DCS现在仅仅是指生产过程控制这一部分的自动化,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则应定位到企业全面解决方案,即total solution 的层次。只有从这个角度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计算机自动化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更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了DCS之中。PLC是一种针对顺序逻辑控制发展起来的电子设备,它主要用于代替不灵活而且笨重的继电器逻

基于DCS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2009届毕业设计说明书基于DCS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完成时间:2013年5月

摘要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诸多领域中,温度控制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DCS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人机界面友好、安装简单规范、调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它能够适应工业生产过程的各种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安全。本文介绍了DCS的组态、下装及控制原理,完成了DCS温度定值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操作员站、DCS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THJ-3型高级过程控制对象系统实验装置,对温度进行定值控制,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这次设计可以使我了解DCS的控制原理和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DCS;温度定值控制;组态

ABSTRACT Temperature is the comm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parameter, any physical change and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closely is rel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in many field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in the occupi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especially in the metallurgical, chemical, building materials, food, machinery, petroleum industry, which play a decisive role role. For different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way of heating, fuel, control scheme is also different.DCS have strong generality, flexible system configuration, control function concentrated operation of the perfect, convenient data processing, display, man-machine interface friendly, simple installation, convenient debugging and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all kind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automa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PLC论文---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霓虹灯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霓虹灯变压器....。......。..。...。..。..。...................... 22。1霓虹灯的工作原理.。.......。...。。.。......。..。...。...。.......。..。。. 2 2.2霓虹灯的结构与部件.。.。....。.....。。。...。...........。.。.。。.。...。.。2 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简介..。.。...。.......。.............。。。。.......3 3.1PLC简介.....。。......。.。..。.......。。.。....。.。....。.........。.。.. 3 3.2 PLC的结构......。........。。....。..。..。..。.。.。..。..。....。..。。....43.3PLC的工作原理..。。....。.......。..。。。..。..。..。。....。.。..。...。.... 4 3。4控制器简介:S7—200系列PLC.。.....。.。.....。。....。.。..。..........。5 3.5PLC应用特点.。。.。。..。..。。...。。........。.。..。.....。...。.....。...。5 第四章霓虹灯控制系统设计。.。.......。..........。...。.。..........。.. 6 4.1任务分析及功能阐述.。。.。。。。......。。..。。..。.......。....。....。.。 6 4。2 PLC接线图。....。.。...。。.。......。...。。.....。。...。..。.。......。....7 4。3 I\O分配表。.....。....。.....。....。.。.。.。。.....。...。....。...。。。。。8 4.4控制流程的设计。.。..............................。.。.....。.....。.。9 4.5梯形图的设计。。.......。。...。。..。......。..。...。..。..。.....。。。.。.。。10 总结.。.....。...。.。......。................。..。。.........。..。...。....14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篇一: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室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学生姓名李天顺学号 XX专业班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0101班指导老师曾进辉 XX年11月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电力、电子、智能楼宇等行业,微型计算机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主体与核心,代替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楼宇智能化的发展与成熟,也为基于单片机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室内灯光控制系统及其原理,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控制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当今比较成熟的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利用多参数来实现对学校教室室内照明的控制。 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该照明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分控制器分别是以AT89C51和AT89C2051单片机为基础,实现了通信、信号采集、控制与显示等功能。使用光电子镇流器,使光源具备自动调节功能。文中详细地

描述了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包括:光信号取样电路、人体信号采集电路、键盘与LED显示电路、RS485通信电路、照明灯控制电路、看门狗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对于软件设计主要有主控制器、分控制器的有线通信程序设计以及灯光控制、定时控制、键盘扫描与LED显示等程序设计。 工作时,光信号取样电路采集光照强弱、人体信号采集电路采集室内是否有人、是否为工作时间等信息并将信号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这些信息通过控制电路对照明设备进行开关操作,从而实现照明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控制,主控制器,分控制器,单片机,定时控制 The Control System for Intelligent Lighting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uthor: Li Guozhong Tutor: Sun Ma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system of control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widely appli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electric power, electron,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so on. Microcomputer, as the subject and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关于过程控制的论文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关于过程控制的论文 高炉TRT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TRT为高炉煤气余压能量回收透平发电装置的简称,它是把高炉出口煤气中所蕴含的压力能和热能,通过透平膨胀机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能量回收装置。从而达到节能、降噪、环保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现代国际、国内钢铁企业公的节能环保装置。TRT机组运行的关键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影响高炉的炉顶压力。 关键词:PLC;可靠性;PID;自动控制 1 概述 TRT为高炉煤气余压能量回收透平发电装置的简称,它是把高炉出口煤气中所蕴含的压力能和热能,通过透平膨胀机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能量回收装置。从而达到节能、降噪、环保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现代国际、国内钢铁企业公认的节能环保装置。 2 高炉TRT过程控制系统工艺简介 目前,作为我国高炉节能、降噪、环保的能量回收装置TRT,不可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紧急停机现象。特别是目前高炉普遍的塌料现象,如果对于系统的过程控制方案采取不当,将会导致高炉炉顶压力迅间增大,以至“憋压”。当压力超上限,就迫使TRT紧急跳车,使机组及时的退出静叶对高炉顶压的自动调节。当快切阀门关闭以后,调节高炉顶压的控制权就交给两个液压伺服控制的旁通阀(快开阀)。在国内TRT的发展历史上,由于所选择的控制系统方案不当而导致了多次事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将透平止推瓦损坏,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炉顶压力的迅间增大,给高炉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和危害,以至被迫停炉,影响了生产。 3 关键技术 通过参照TRT工艺的要求,对机组紧急停机时的高炉顶压调节采取了前馈-反馈(FFC-FBC)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综合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优点,将反馈控制不易克服的干扰(高炉煤气流量)进行前馈控制,快速打开旁通阀,使高炉煤气形成畅通。但是由于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尽管可以消除这一不安全因素,但不能完全保证顶压稳定,如果顶压波动较大,势必影响高炉生产,因此就对该过程采取了前馈-反馈控制(也称为复合控制)。机组发电运行阶段,高炉顶压的控制权交给了透平静叶,具有一定的干扰。如果不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案,则也将影响高炉炉顶压力。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我们对这一过程采取了串级控制通过静叶来调节高炉顶压,目前,在国内很多公司TRT控制设备通常在TRT自动投入的时候,通常采取顶压功率复合控制,他们把功率PID调节器输出与顶压PID调节器输出的最小值作为顶压功率复合调节的输出。这种控制方案的实施在抗干扰能力方面稍逊于串级控制思想方案的调节。因为一般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高炉煤气发生量随时变化,除此之外,煤气的温度及透平入口的压力也时刻在发生变化,这将会造成静叶的开度时刻的改变,这就是调节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因素。为此要克服对高炉顶压调节的干扰,采取串级控制回路调节是山东莱钢银前1000m3高炉TRT系统控制的一大亮点。这种调节方案的实施稳定的调节高炉的炉顶压力,设备运行稳定,也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利。从高炉TRT串级调节系统方框途中可以看出,该系统有两个环路,一个内环(副环)和一个外环(主环)。PID调节器是主调节器,伺服控制器是副调节器。主被控变量为高炉炉顶压力,透平静叶的开度为副变量。主控制器的输出是副控制器的给定,而副控制器的输出直接送到电液伺服阀。在该串级控制系统中,主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一个随动系统。对于本系统采取串级控制思路有如下好处:首先,从TRT系统的串级调节方框图上可以看出,由于副回路的存在,改善了对象(高炉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