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混概念辨析

常见易混概念辨析
常见易混概念辨析

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主要落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概念在理解上有一些偏差,学生对概念的混淆,对其在上知识理解带来了难度。准确的把握概念会有利于学生对题意理解,有助于学生解题。就几组易混淆的概念辨析如下。

1、光照和热量

光照:主要是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越充足,光照能量大小由太阳辐射能和日照时数来衡量。一般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长绒棉、青藏高原上青稞产量高。热量资源: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对农业的影响用无霜期和积温来衡量,直接农业的种植制度,特别是作物熟制。

辨析:一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一般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一地区的光照主要取决于日照时间。日照又受云量、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太阳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天气有关、海拔高度有关。从热量角度来讲,衡量大气热状况的是气温,而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下热面状况、大气本身条件

2、积温和无霜期

辨析:作物在生长发育时期,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水平(温度的高低),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热量总和,此热量总和通常是用该时期逐日气温的累积值表示,因为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时,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就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的数值累加起来称积温。积温影响着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和温度,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

3.自然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按照与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关系。可以将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资源。

辨析: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按照开发利用状况,可分为常规能源(矿物能、水能、生物能)和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能源资源按照能量转换过程可分为一次能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和二次能源(如沼气、汽油、电),可见能源资源并不完全属于自然资源。

4.震级和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

辨析: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因为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的大小取决于岩石圈发生破裂内能释放的能量大小。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质量都有关系,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建筑物质量越好,烈度越小。

5.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是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自然灾害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辨析: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但其成因,强度,结果上存在差异。环境问题的出现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我们讨论较多是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害的主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而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多指自然现象对环境和人类的破坏和危害,自然灾害导致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更直接和严重.

6.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7.气候和天气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它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

辨析: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时间尺度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则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日照、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都是气象要素。天气瞬息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而气候在一定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8.低温、温和、寒冷、凉爽

辨析:温和或温暖是指0℃以上的温度,一般在0℃-15℃,很少结冰,给人的感觉很温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的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的特征可以说“温和”,不能说“低温”或“寒冷”。寒冷是指0℃以下的温度,人感觉很冷,有结冰期,极地气候全年的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时的特征可以说“寒冷”,一般不说“低温”或“温和”。低温是指较低的温度,包括0℃以上的温度、0℃以下的温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时的特点可以说“温和”和“低温”,不能说“寒冷”;极地气候由于极为寒冷,一般不用“温和”和“低温”来描述。凉爽使人感觉很温凉,如十几摄氏度到二十多摄氏度,只能说“气候凉爽”,不能说“气温凉爽”。

9.水系特征、水文特性

辨析:水系特征应该从河流的种类、流域面积、干支流组成的形状、流向、支流多少、河宽、河谷形状、弯曲程度、上中下游划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水位和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汛期、枯水期、补给水

源等方面分析。

10.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两者都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结果,但影响的地域空间不同,热岛效应只局限城市,而温室效应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11.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

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大气环流是指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主要有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在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和季风环流组成。两者所参照的空间区域不同,热力环境往往指小区域内的大气运动,如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

12.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全球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位于南北纬30o附近,由于来自赤道的暖空气在高空堆积而被迫下沉而形成的高气压带。副高专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其中一部分,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江淮地区夏季的伏旱天气就是长时间受“副高”控制所致。

13.气旋、反气旋与低压中心、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是指气压的分布状况;而气旋与反气旋分别是低气压与高气压分布区域的气流运动状况。低压中心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而形成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因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而形成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4.台风与飓风

均是热带低压(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15.寒潮与寒流

寒潮是指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发生的一种大范围剧烈降温现象,是一种气象灾害。中国气象局规定寒潮天气标准: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且其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的,称之为寒潮。寒流一般指的是洋流中的一种类型,即由较低水温海域流较高水温海域的洋流。

16.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者之间呈现一定的因果关系,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17.断裂与断层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18.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作用,使地壳或岩石圈的岩石和矿物在原地遭到分解或破坏的过程。风力作用是指以风力为作用力的外力作用,包括风力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

19.流水侵蚀与流水溶蚀

流水侵蚀是流动的水对坡面、河槽等产生的溶解与冲刷作用。流水溶蚀是指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产生的溶解侵蚀作用。两者之间呈现包含关系,流水溶蚀从属于流水侵蚀。

20.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时期。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洪水期是汛期某一特殊时段。

2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23.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变化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天)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3个月)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2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2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

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2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28.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29.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告的应用于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30.矿物、矿产与矿床

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基农业利用要求时才为矿产。有矿产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31.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2.印度详板块与印度板块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33.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热的赤道地区,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乔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旱季落叶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与雨林相比,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

21.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22.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的材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23.草原、草地与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24.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转换后得到的另尸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二沼气;煤与煤气、天然气与液化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25.大农业与小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

26.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及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27.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

工业分布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义之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28.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29.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30.领土、国土与国土资源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也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贷源。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f2591612.html,/hanxin200211 ... 57a7178b82a16c.html

一、日常用语和地理专业概念辨析:

1、月亮和月球:月亮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圆缺变化,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寒流和寒潮:生活中冷空气来了说寒流来了,实际上应该是寒潮,寒流是洋流的一种,指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运动且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的海洋水流。

3、内蒙和内蒙古:经常有同学把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是错误的,应为“内蒙古”。

二、有关联的地理概念辨析:

1、干旱与旱灾:学生往往认为气候干旱就是旱灾,其实气候干旱的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例如西北地区比华北地区干旱,但是华北地区旱灾严重。

2、光照与热量:光照强不一定就热量高,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是热量却不足,四川盆地光照弱但是热量充足。

3、水资源与水能资源: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而水能资源是指流动的水,一定要有落差,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必须有两个:一是有落差,二是水量要大。

4、荒漠和沙漠:有同学认为荒漠和沙漠可以通用,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缺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沙漠、沙地和戈壁等。沙漠是指沙质荒漠,它是干旱气候的产物。

5、地形和地形区:基本地形有5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而地形区要写具体名称。例如,在答题时,问青藏高原的地形应该答高原,而问地形区应该答青藏高原。

6、地形与地质构造:地形指地表的形态,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在地壳中留下的足迹,是地表之下的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

三、容易望文生义的地理概念辨析:

1、北京时间:不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的地方时,而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2、积温:是指日平均气温≥10℃的植物持续生长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它反映一地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和热量的多少。

3、季风区:指夏季风影响到得区域而不是冬季风影响到得区域。

4、气温年较差:是指最高气温月的月均温与最低气温月的月均温的差值,年较差越大表明气候的大陆性越强。

四、和数学有关的概念辨析:

1、增长率增减与数量增减: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时,人口数量才减少。

2、比重变化和绝对数量变化: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石油的消费比重下降并不等于消费量下降;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比重下降并不等于农业产值下降。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地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初中语文常用成语辨析 一、常见成语误用辨析 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不能理解为“告别家乡,重新安居”。 2.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能用来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3.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不能误用为“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 4.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不能在其前面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不能用作动词。 5.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蔑意味)。易和“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无所谓)相混淆。 6.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不能理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7.侧目而视:贬义词,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能理解为“目光轻蔑地看”“尊敬”。

8.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曾经”“不知何时”。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令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10.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能用来形容人做事专心,没有听到。 11.处心积虑:贬义词,千方百计地盘算。易和“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相混淆。 1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能理解为“进入”。 13.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不能用于“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14.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15.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长辈殷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不能用作贬义词。 16.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不能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公务员行测《易混成语辨析》

1、别具一格VS独树一帜 【词义】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独树一帜:独自另树一面旗帜。比喻创造出独特的风格或另外开创一个局面。 【辨析】 二者都含有风格独特的意思,都是褒义成语。“别具一格”多用于艺术创作;“独树一帜”除了用于艺术创作,还可用于政治、经济等创业道路。 【例句】 ①我国赵州桥的建筑形式雄伟,古朴大方,别具一格。 ②伦敦能成为金融中心,正因为其独树一帜的宽松监管制度。 2、脱胎换骨VS改头换面 【词义】 脱胎换骨: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辨析】 二者含义不同,“脱胎换骨”含褒义,指彻底改变。“改头换面”含贬义,指表面上改变一下,实质上跟原来的一样。 【例句】 ①大惭之后,他不再顽劣,不再消沉,不再自暴自弃,犹如脱胎换骨一般令人欣慰。 ②有的人本来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改头换面。

3、比比皆是VS触目皆是 【词义】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非常多。 触目皆是:眼睛看到的都是。形容极多。 【辨析】 “比比皆是”形容到处都是,多用于人,也用于物;“触目皆是”偏重于容易看到,多用于看得见的、具体的事物,不用于抽象事物,一般不用与人。 【例句】 ①社会上冷漠的人比比皆是,使我感到沉闷。 ②现在的长春市触目皆是高楼大厦。 4、壁垒分明VS泾渭分明 【词义】 壁垒分明:比喻对立的界限划得很严密、很清楚。 泾渭分明:比喻二者明显不同,是非好坏分明。 【辨析】 二者都含有分得很清楚的意思。“泾渭分明”能比喻是非清楚,好坏分明;“壁垒分明”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例句】 ①清代中期,汉学形成了独立的学术派别,与宋学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对立,汉学对宋学大张挞伐。

常见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1.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 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 “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沥胆: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2.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偏重于隐藏 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多用于指朋友、同事及亲人由相聚到分散。 3.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过眼烟云”只用于事物。 4.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5.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辨析] “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相濡以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潜移默化: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6.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一字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指对文章稍加改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用来称赞诗文精妙。 7.栩栩如生:多用来形容雕塑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 出神入化:多用来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达到了绝妙、神奇的境界。 【辨析】“出神入化”和“炉火纯青”;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不同在于:“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炉火纯青”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辨析】“惟妙惟肖”和“活灵活现”都含有非常逼真的意思。但“惟妙惟肖”偏重于非

高考语文易混成语辨析区别100对素材

易混成语辨析区别100对 1、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例:⑴灾荒不仅对这些脑满肠肥的人毫无影响,反而使他们趁火打劫发了横财。 ⑵春运期间,乘车出行的人员比较多,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个机会浑水摸鱼,趁旅客心急而疏于防范之际,扒窃旅 客钱物。 2、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多指人//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 点。多指事物 例:⑴惨无人道的刽子手竟然在她的十个手指上钉进竹签。 ⑵日本鬼子在南京惊醒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3.心满意足:满足了原来的期望、要求。//称心如意:合乎心意,比较喜欢满意。 例:⑴老赵拿到了钥匙,心满意足的说:“我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 ⑵在这里大家都能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 4、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 来,多用于贬义。 例:⑴长达七年的禁令解除之后,雅芳化妆品公司正重整旗鼓, 准备重返中国开展直销业务。 ⑵必须提高警惕,防止非典卷土重来。 5.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多含贬义。 例:⑴他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⑵她指控那男人:“你是处心积虑追求我的,让我一步步掉在你手上。” 6、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大致的 例:⑴这种题处处有陷阱,你可不要粗心大意 ⑵接下来的来信也都大同小异,粗枝大叶地说说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也就完了。 7.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指顾全道 义而不推辞。 例:⑴经验交流会开始,班长当仁不让,第一个上台发言 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任务,也是各级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8.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贬义//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 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例:⑴谁能想到这个道貌岸然的市长居然给他的情妇下跪。 ⑵谢霆锋有意要摆脱坏男孩形象,一本正经的演唐僧 ⑶他也一本正经地想了一会儿,歪着脑袋说:“是啊,肯定是的, 花瓶自己跳下来了。” 9.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例:⑴老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成绩差而歧视学生。 ⑵日本广岛伤亡不能与南京大屠杀等量齐观 10.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我们的友谊牢不可破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例:⑴我们的友谊牢不可破。 ⑵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11.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A—————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B—————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2011高考语文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复习

2011高考语文复习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一些。 2.【爱憎(zēnɡ)分明泾(jīnɡ)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3.【安分(fèn)守己循(xún)规蹈矩(jǔ)】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5.【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按一定的步骤和规矩。部,门类;序,次序。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比“含沙射影”重;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7.【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8.【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跋”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9.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样做”的意思。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10.【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等。 11.【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12.【包办代替越俎(zǔ)代庖】都有“包办”之意。异: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13.【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 14.【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奴颜媚骨】都有“向别人讨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前二者偏重在“奴气”;“奴颜媚骨”偏重在“奴性”。 15.【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6.【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17.【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8.【彬彬有礼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异:前者偏重在对人有礼貌;后二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人的气质。 19.【病入膏肓(ɡāo huānɡ)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异:前者偏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20.【博闻强识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公务员中常见成语辨析300例及近义词辨析

公务员中常见成语辨析300例及近义词辨析 公务员中常见成语辨析300例2012-08-13 13:27:44 常见成语辨析300例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

高中生物40例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高中生物40例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1.类脂与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 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 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4.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还原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作非还原糖。 5.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液滴入2mL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糖的基团—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 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6.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作单细胞蛋白。 7.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

初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汇总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 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1.脂质与油脂脂质是脂类物质的统称,包括油脂(C、H、O)、磷脂 (C、H、O、N、P)、胆固醇(C、H、O)、植物蜡(C、H、O)等。 2.鲜重与干重鲜重:细胞正常活性状态下的重量。一般含量 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含量最多元素是O;干重:细胞除去自由水 后的重量,烘干后保持恒重后测定的重量。一般含量最多的化合 物是蛋白质,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3.类囊体膜与叶绿体内膜类囊体在叶绿体基质中,是单层膜 围成的扁平小囊,也称为囊状结构薄膜。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光能向活跃的化学能的转 化在此上进行,因此类囊体膜亦称光合膜。类囊体可增大叶绿体 的膜面积,增大光合作用率。与叶绿体内膜的区别见右图。 4.分裂与增殖(1)细胞增殖是侧重结果,细胞分裂侧重过程。 (2)对于真核生物而言,绝大多数体细胞靠有丝分裂来增殖; 少数的体细胞(如蛙的红细胞)是靠无丝分裂来增殖;精子和卵细胞是靠减数分裂来增殖的。 例如年上海高考题: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为:A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答案:A)解析: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只能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增殖的是精子。

5.细胞液与细胞内液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细胞内所有液体成分的总括,包括细胞质基质,核基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基质以及液泡内的细胞液。 6.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这层膜将细胞液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原生质层为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及成熟的酵母菌等所具有。 原生质体:通常是指具细胞壁的细胞用酶解法除去壁后获得的结构。原生质体主要用于细胞工程的体细胞杂交研究。 如:植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细菌用溶菌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需要指出的是:在用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时,必须将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操作,以防细胞失水皱缩或过分吸水胀破。 7.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属于膜转运蛋白,对被运输的物质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或选择性。通道蛋白只参与被动转运,在运输过程中不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也不移动,如离子通道、水通道;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与相应的物质特异性结合(具有类似于酶和底物结合的饱和效应),自身的构型会发生变化,并会移动。通道蛋白转运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比例,且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转运速度更快(1000倍以上)。通道蛋白其结构和功能状态在细胞内外理化因子

2017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word版)

2017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word版)

2017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A—————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同: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异: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异: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同: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异: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同: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同: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异:前者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风行一时;后者指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或形容言论、消息流传得极快。 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同: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 异: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中考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中考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1、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2、洗心革面:只指对罪人的改造; 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 3、开诚布公:重在“表白”,多跟“说”这一类词语配合使用; 推心置腹:多形容内心的态度、行为,比喻真心待人。 4、妄自菲薄:多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语意较轻; 自暴自弃:除了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外,还可以指行动表现语意较重。 5、沾沾自喜:形容心理状态。 洋洋自得:着重形容得意的表现,经常需要动作行为配合。 6、束之高阁:侧重指不运用、不采用、不使用等; 置之不理:侧重在不理睬、不处理。 7、字斟句酌:形容说话慎重或文章态度端正、认真; 咬文嚼字: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8、挖空心思:多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有贬义。 煞费苦心:中性词,可以指在坏事上,也可以指在好事用用尽心思。 9、处心积虑:多指在事情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多用作贬义。 呕心沥血:多指为好的事业用尽心思,鞠躬尽瘁。 10、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影响与否不重要。 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 11、含糊其辞:强调说得含糊不清。 闪烁其词:重在说明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 12、惨绝人寰:残暴狠毒,人世间从未见过; 惨无人道:强调无人性,不讲理。 13、饱经沧桑:经历世事变化多。 饱经风霜: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磨难。 14、光明磊落:侧重指人的精神品质,胸怀坦荡。 光明正大:侧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15、风言风语: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 流言蜚语:有意的,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1 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汇总

高中生物:生物易混淆概念汇总 1、脂质与油脂 脂质是脂类物质的统称,包括油脂(C、H、O)、磷脂(C、H、O、N、P)、胆固醇(C、H、O)、植物蜡(C、H、O)等。 2、鲜重与干重 鲜重:细胞正常活性状态下的重量。一般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含量最多元素是O; 干重:细胞除去自由水后的重量,烘干后保持恒重后测定的重量。一般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而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C。 3、类囊体膜与叶绿体内膜 类囊体在叶绿体基质中,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 囊,也称为囊状结构薄膜。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 列,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光能向活 跃的化学能的转化”在此上进行,因此类囊体膜亦 称光合膜。类囊体可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增大光 合作用率。与叶绿体内膜的区别见右图。 4、分裂与增殖 (1)细胞增殖是侧重结果,细胞分裂侧重过程。 (2)对于真核生物而言,绝大多数体细胞靠有丝 分裂来增殖;少数的体细胞(如蛙的红细胞)是靠 无丝分裂来增殖;精子和卵细胞是靠减数分裂来增 殖的。 例如:2002年上海高考题: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为: A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答案:A) 解析: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只能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增殖的是精子。 5、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细胞内所有液体成分的总括,包括细胞质基质,核基质, 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基质以及液泡内的细胞液。 6、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这层膜将细胞液与 外界环境分隔开。原生质层为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及成熟的酵母菌等所具有。 原生质体:通常是指具细胞壁的细胞用酶解法除去壁后获得的结构。原生质体主要用于细胞工程的体细胞 杂交研究。如:植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细菌用溶菌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

2016年高考易混成语辨析收藏版

2016年高考易混成语辨析收藏版 成语运用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但中国成语数量多,表意丰富,尤其有一些成语,仅一字之差,其含义、用途、适用对象、使用范围、使用场合迥异,给人们正确运用带来诸多困难。现将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成语进行归整比较,以资掌握使用。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这两个成语人们经常用错。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表示有反对意见。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如:“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此句即把“不以为然”理解为“不放在心上”。 不堪卒读不忍卒读 不堪卒读: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出自清·曹梧冈《梅兰佳话》:“柳曰:‘月香姊情词俱哀,令人不堪卒读。’竹曰:‘月香之志亦大可悲已。’雪香闭目不语,泪落衫袖。”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高山流水行云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

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行云流水”出自宋·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其意义有:①比喻自然不拘执、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歌唱、诗文、书法等),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②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 ③形容速度快,而且动作轻巧,像行走的云和流着的水。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如:“小武十八岁的时候,要参军到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后也指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的(多指坏事)。如:“这种病毒对人畜的危害最大,几乎是无所不至,让人防不胜防。”“刘邦年轻时,经常在外面吃酒赌钱,无所不至。” 独行其道独行其是 独行其道: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如:“孔子一生矻矻以求,虽然各诸侯国国君都难以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但他依然独行其道。”独行其是:独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如:“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你这样独行其是,后果将由你自己负责。” 前赴后继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赴,奔赴。前面的人奋勇向前,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斗争,勇往直前,后继有人。如:“革命前辈们为了民族的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 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 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 细胞才可合成抗体。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 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如脱氧核糖核苷酸: 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 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一

十八组易混成语辨析

十八组易混成语辨析 1. 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非议,批评,责难。没有什么可以批评责难的,表示言行合情合理,并无错误。 无可厚非:厚,过分;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区别】词义轻重不同。前者重,因为没有可指责的地方。后者轻,不该过分指责,因为尚有一定的道理。 【正例】①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科学普及读物不仅内容正确健康,而且形式生动活泼,这是无可非议的。 ②对于央视曝光某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一事,许多观众和网友明确表示,就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言,央视的做法无可厚非。 【误例】①学习雷锋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②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无可非议。 【解析】①“学习雷锋”没有缺点,无可指责,应换为“无可非议”;②根据“附庸风雅”“学风雅”的句意,“无可非议”应换为“无可厚非”。 2. 讳莫如深/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讳,隐瞒,避忌;深,重大,程度高。指隐瞒得再没有比这更深、更紧的了,唯恐别人知道。 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说话。闭嘴不说,像瓶口塞紧一般。形容说话极其谨慎或严守秘密。 【区别】前者是主观上不愿意说,后者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说。 【正例】①她对她三十年代的那些丑事讳莫如深。 ②这件事属于厂里的秘密,小赵对此守口如瓶。 【误例】①敌人防御得非常周密,他们的军士都那么讳莫如深,我们决无探访一切的可能。 ②有隐患,则以为家丑不可外扬,极力藏蔽,守口如瓶,结果是姑息养奸,渐成大祸,不可收拾。 【解析】①军士们必须严守集团的秘密,纪律不允许说,应换为“守口如瓶”;②由于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所以是主观上隐秘不说,应换为“讳莫如深”。 3.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然,对,正确。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意,心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区别】二者的不同表现在关键字眼上。然,对,正确;意,心上。平时使用时常误把“不以为然”当作“不以为意”。 【正例】①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②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误例】①戴尔公司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对苹果及微软的强势表现依旧不以为然,至今仍无积极应对措施。 ②他口虽唯唯,但心里却不以为意。 【解析】①己方“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别的公司的表现“强势”,但“至今仍无积极应对措施”,如此语境,应说“不以为意”;②根据“口虽唯唯”,与之对应的应是“不以为然”。 4. 不厌其烦/不胜其烦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辨析及生物背诵记忆口诀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辨析及生物背诵记忆口诀 1.类脂与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 2.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 H、 O、N、 P、 S、 K、Ca、 Mg。其中 N、 P、 S、 K、 Ca、 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 C、 H、 O、 N、 P、 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C、 H、 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

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 ),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 Fe、 Mn、 Zn、 Cu、 B、 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 Cl、 Ni。 4. 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还原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 -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 )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 Cu2O沉淀。 非还原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作非还原糖。 5.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 NaOH溶液 )和 B液 (0.05g/mL的 CuSO4溶液 )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 4-5滴 B液滴入 2mL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糖的基团— 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 (0.1g/mL的NaOH溶液 )和 B液 (0.01g/mL的 CuSO4溶液 )。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 B液,这样蛋白质 (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在碱性溶液中与 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 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 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6. 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1.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例句:社会治安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街头上公共设施被毁坏、金属构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得到了遏制。(改为“不翼而飞”) 【分析】“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翼而飞”指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突然丢失。 2.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例句: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分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例句: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它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改为“不负众望”) 【分析】“不负众望”是“不能使大家信服”的意思;“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4.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例句: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横了一起(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假酒案。(选“骇人听闻”) 【分析】“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5.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例句: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长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的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改为“殚精竭虑”) 【分析】“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是贬义词;“殚精竭虑”意思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6.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例句:西部地区虽说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要艰苦一些,但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定大有可为。(改为“大有作为”) 【分析】“大有可为”指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其主语应该是“事情”;“大有作为”指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能作出重大贡献,其主语应该是“人”。 7.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例句:他们简直(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选“不可理喻”) 【分析】“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8.一视同仁、等量齐观 例句:他们二人的工作成绩不可(一视同仁/等量齐观)。(选“等量齐观”) 【分析】“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用于人;“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用于事物。 9.无可厚非、无可非议 例句:作者的动机(无可厚非/无可非议),但客观效果则不尽符合作者的动机。(选“无可非议”) 【分析】“无可厚非”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非议的,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和事)“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10.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