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渔舟唱晚》

听《渔舟唱晚》

听《渔舟唱晚》后有感

《渔舟唱晚》是一首音乐语言简炼、意境深邃的筝曲。娄树华于1938年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题目取自唐代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标题给人以意象之美,气质之美,情韵之美。筝曲《渔舟唱晚》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画面。时间上是由傍晚到入夜,经历了开始的安静到短暂的喧嚣再到安静,画面也是先由远远看去的一个宁静的湖滨傍晚慢慢拉近,从一问一答的嬉闹到后来的百舟竞技,最后随着乐曲的结束又将画面拉远,将远和近融为一体,和乐曲一开始相呼应,对全曲进行总结,整首乐曲深刻地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朴实而又富于情趣的生活。

不论对于演奏者还是欣赏者来说,了解和把握乐曲的音乐形象都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能使演奏者更好地表达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欣赏者们更好地了解乐曲,聆听时也能获得更多的画面感。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我在听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沉浸在音乐里,好像进入了环境优美的地方,心情也不由自主的开心起来。听完《渔舟唱晚》后,音乐的旋律还停留在脑海里,他用准确的音乐语言勾画出波光鳞鳞、白帆点点的生动画面。让我懂得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美好的,希望大家都去关心它、发现它的美,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用乐器去表现它的美。我喜爱《渔舟唱晚》,它的旋律,它的节奏,都留给我深深的印象。它给人以一种让人想象、创造之魅力,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百听不厌。

音乐鉴赏课渔舟唱晚

音乐鉴赏课《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大安市铁北小学蔡丽琦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准备:古筝、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平常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看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师播放音乐) 2、同学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它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这位同学讲的太好了,刚刚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陪伴了我们20年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渔舟唱晚》,是由上海著名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同名民族乐曲改编而成。乐曲的意境非常优美,表现了夕阳西下时,波光鳞鳞的湖面上传来阵阵渔歌声,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向岸边慢慢靠近、、 1、同学们,这样的画面美不美?那么今天就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去领略这迷人的风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娄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将题目贴在黑板上) 二、认识古筝

同学们认识这件乐器吗?那谁能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古筝的结构。(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介绍) 师简单介绍古筝。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弹奏起来“铮铮”作响而命名为“筝”。古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欣赏《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古筝独奏曲之一,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聆听这美妙的音乐吧,请大家在听的时候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为乐曲分段。 1、教师弹奏全曲。 师:同学们,这首曲子的速度有什么特点?那么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段? 刚刚这些同学回答的都不错,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欣赏乐曲的小窍门,在音乐欣赏中,一般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不列入乐曲分段,所以这首《渔舟唱晚》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夕阳夕照、渔歌四起、百舟竟归以及尾声。 四、分段欣赏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乐曲的第一个部分——夕阳夕照,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乐曲的速度怎样?他描述了怎样一个画面?(请同学回答) 请同学们看着乐谱,这里出现了几个古筝的演奏技法,像波浪一样的叫着颤音,箭头向上的叫着滑音,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演奏效果,看看他们模仿了什么声音?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第二部分 1、同学们,这么安静的湖面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凝神静气,来欣赏第二个部分---渔歌四起,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找出乐曲的哪一部分重复了两次并哼唱出来? 2、请大家看到乐谱,和老师一起把划线的部分哼唱一次。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乐谱模仿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3、请全班同学跟着老师的古筝一起模仿划船的动作。 师小结: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

音乐欣赏《渔舟唱晚》教案

音乐欣赏《渔舟唱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的音乐欣赏曲,进一步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手段,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2.欣赏古筝演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美感,并与现代电子音乐的音响效果相比较,感受、体验电子合成器的效果。 3.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辨别多种乐器音色。 2.能掌握一种或几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相关知识,并能进行音乐实践、创造活动。【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电声乐队中常见的几种乐器,提高学生对各种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 【课型】 音乐欣赏课 【教学手段(教具)准备】 多媒体形式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授课年级】 职高一年级 【授课教师】 沈利 【授课教师工作单位】 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教学进程】 安全教育:

先清点人数,再进行相关安全教育。 一.引言: 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认识哪些乐器?(……)那我们先来听两段音乐,看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 听辨导入: 1. 对比听赏 先听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再听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同学们分辨一下,刚才听到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一段是古筝演奏的,另一段是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它们所用的乐器不一样,效果也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是电子合成器?什么是电声乐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电子音乐的世界。 2. 引入课题《渔舟唱晚》(出示视频图片) (1)电子合成器(出示视频图片) 一种能产生多种音响的电子乐器系统。它可以模拟很多种音色,如: 钢琴类——古钢琴、电钢琴等; 风琴类——手风琴、口琴等; 弦乐类——大提琴、小提琴等; 铜管类——圆号、小号、长号等; 人声——主要采用合唱形式; 自然界音响——鸟鸣、水声、风声、枪击声、火车声等。 (2)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出示视频图片) 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合成器。几种常见的电子乐器: 电子鼓——亦称爵士鼓,包括一个大鼓和一个吊镲、若干高低音不同的较小的“通通鼓”及其他打击乐器。 电吉它——由一般吉它加上扩大器并连接音箱而成。 电贝司——贝司(bass)是低音的意思,亦称低音吉它,共四根弦。电贝司形同电吉它,演奏方法基本也与吉它相近。 电子音乐: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音乐。

渔舟唱晚音乐分析

古筝曲《渔舟唱晚》音乐形象分析学号110022537 姓名刘博雍 2012-12-26 提纲 绪论 一、《渔舟唱晚》曲式段落的划分 二、《渔舟唱晚》的音乐形象分析 (一)第一部分(1到第15小节) (二)第二部分(16到第40小节) (三)第三部分(40到第70小节) 三、总结

内容摘要 筝曲《渔舟唱晚》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古筝演奏者和广大群众的喜爱。笔者通过文献和音响资料的梳理,针对乐曲的音乐形象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首先,参考各文献对于乐曲曲式段落的不同划分,对乐曲的曲式段落重新划分;然后对乐曲的每个部分和每个乐句作具体的形象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对整首乐曲的音乐形象进行概述。 关键词:渔舟唱晚曲式段落音乐形象

古筝曲《渔舟唱晚》音乐形象分析 绪论 筝曲《渔舟唱晚》由娄树华编曲,曹正编订弹奏指法,其乐曲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由山东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而成;二是说由山东聊城地区金灼南根据古曲《双板》及其变体《流水激石》、《三环套日》改编,娄树华以金谱为蓝本,作了较大发展,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①虽然乐曲的由来和作者任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筝曲《渔舟唱晚》的艺术价值和流传程度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古筝的代表性曲目之一。本文以笔者所看到的几本著作和掌握的音响资料为基础。选曲教材《音乐分析》中形象分析的参数,结合古筝所特有的演奏手法对古筝曲《渔舟唱晚》的音乐形象进行分析并结合谱例说明原因,有依据地阐述筝曲《渔舟唱晚》所描绘的中国民间渔人愉快地劳动的画面,以帮助欣赏者对它有深一层的了解。 一、《渔舟唱晚》曲式段落的划分 筝曲《渔舟唱晚》,曲名取自唐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描写夜色中渔人载歌而归的情景。②关于乐曲曲式段落的划分,各参考资料都不一样,笔者在这里将其划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1小节到第15小节,慢板,4/4拍,旋律优美,节奏舒缓。 第二部分从第16小节到第40小节,节奏由4/4拍变为2/4拍,此段除了出现清角音,使乐曲短暂离调之外,还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复试递降”和“回式复降”两种旋律发展手法对旋律进行发展,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 第三部分从第40小节到第70小节,此段落递升和递降的旋律不断反复,速度的 ①李明雄著《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第二版,P268 ②江明惇著《中国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P107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 赏课教学设计 潘桥中心学校潘正容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准备: 古筝、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识古筝: 师:这是什么乐器?(教师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古筝曲。 三、初听音乐 1、教师弹奏全曲: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2、板书课题,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 3、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 师:音乐和我们的文章一样,是有乐段的,请大家用心地听一遍,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来为乐曲分段。 四、分段欣赏 师:这首乐曲分为三大段。为了更好的理解欣赏乐曲,下面我们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教师演奏古筝的花指---“吟、揉、按、滑”技巧,并提问:

渔舟唱晚说课稿

《渔舟唱晚》说课稿 圪垱店乡大城小学董文涛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渔舟唱晚》,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本第十一册的第二课,通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1:本课是一节民族器乐独奏曲的欣赏。2:作品反映了夕阳西下,渔民满载而归的美妙画面。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展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结合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认识民族乐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重难点的解决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对《渔舟唱晚》音乐的分析和感受,采用教师引导学习的方法解决。 三、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四、教法:依据课程标准和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互动教学、快乐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五、教学过程部分(分为四个环节) (一)导入(约3分钟)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多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知识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一开始大屏幕显示课题,先放一段音乐,提出问题: 1、刚才我们听的是《渔舟唱晚》的一部分,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曲子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A、学生回答正确,表扬。B、学生回答不正确,鼓励,让其他学生回答。C、没有学生能回答出问题,老师提示,看课本13页,是什么独奏曲?) 2、我们知道了是筝演奏的,大家见过筝吗?没有见过也没有关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导入,能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专注,能在下一环节掌握乐器知识。] (二)学习乐器知识(约4分钟) 简单介绍筝的来历,通过课件向大家展示筝的图片。 筝在我国民族乐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春秋时期就有关于筝的记载了。 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增长见识,了解我们常见的乐器。] (三)学习作品背景(约5分钟) 我们认识并简单了解了筝后,下面我们打开课本。 关于这首曲子到底是由谁创作的,还有很多争论,多说是根据《归去来》这首古曲改编的,是谁改编的也有好几种说法,多说是娄树华在1937年改编的,我们就不去考证了,重要的是这是一首经典的民族音乐。 (四)欣赏音乐(约22分) 1、打开课本第13页,看着乐曲的引子和图画,我们可以知道这首曲子有3个主题,觉得有难度的同学也不用担心,一会老师会给出你们主题的提示。好,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在主题变换的时候给出示幻灯片给出主题提示。)附:主题提示内容

八年级音乐欣赏渔舟唱晚、夜莺

八年级音乐第三单元欣赏《渔舟唱晚》、《夜莺》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电子音乐,激发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情感。 知识目标:感受、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古典美;初步认识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了解雅尼和他的音乐。 能力目标: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的印象,提高其辨别能力;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 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演奏片段,对比欣赏有何不同?(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美感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体会两种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 电声乐队主要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合成器。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种: ★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上一个电子钢琴。

★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器,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进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 二、欣赏《渔舟唱晚》 1、筝曲演奏: 古筝独奏《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歌四起、 渔夫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本课欣赏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慢板。旋律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形象地 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的欢快情绪。 2、电子合成器演奏: 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以奇妙的音响模仿古筝的演奏, 以及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使这个乐曲增添了现代的气息。 3、比较古筝演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感受其不同的效果,说说你喜欢哪种乐器演奏,为什么? 归纳:古筝用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电子合成器以奇妙的音响模仿古筝的演奏,使乐曲增添了现代气息。 古典乐器与现代电声各有不同的优点和魅力,互相不能完全替代。 三、欣赏《夜莺》实况演出: 1、聆听引子: 思考: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它模拟了什么声音? 归纳:乐器是中国的竹笛,它模拟了夜莺的叫声。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课《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潘桥中心学校潘正容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准备: 古筝、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识古筝: 师:这是什么乐器?(教师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古筝曲。

三、初听音乐 1、教师弹奏全曲: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2、板书课题,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 3、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 师:音乐和我们的文章一样,是有乐段的,请大家用心地听一遍,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来为乐曲分段。 四、分段欣赏 师:这首乐曲分为三大段。为了更好的理解欣赏乐曲,下面我们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教师演奏古筝的花指---“吟、揉、按、滑”技巧,并提问: 1、乐曲中的花指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这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第一段,抒情的慢板。以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同时配合左手“吟、揉、按、滑”等装饰技巧,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

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教案优选稿

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教 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 古筝、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 认识古筝,听赏乐曲 1. 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关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 3 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 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 5 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悠闲自得,满载而归 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 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 第三乐段高潮部分,百舟竞归,欢畅热烈,在高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耐人寻味。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并思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高潮部分? 3)讨论 3.尾声 1)听老师弹奏,思考:

渔舟唱晚说课稿

《渔舟唱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筝独奏欣赏课《渔舟唱晚》,选自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音乐课本第15册第二单元。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精心设计了本课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说教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的名句。在本课中,着重让学生认识古筝,了解古筝,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展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认识民族乐器——古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能力和弹奏古筝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是:对《渔舟唱晚》乐曲的分析和感受。 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二、说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互动教学、快乐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三、说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分为三个环节)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课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一:渔舟唱晚音乐教案 4、渔舟唱晚备课日期:XX、8、27上课日期:XX、9、49、5备课人:高燕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复习歌曲《晚风》 1、聆听歌曲《晚风》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5、根据歌曲表演 三、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四、教师小结:通过此课学习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反思: 同学们能够安静地欣赏歌曲《渔舟唱晚》听得特别认真听辨活动时听得也不错但划拍时有的同学划得不标准练习后同学们做得不错了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二:《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 姓名:冯蕊 单位:宁河县芦台一中 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

教学目标: 1、欣赏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能认识筝和筝的音色特点 2、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融入到乐曲的情境中 3、欣赏乐曲表达情感(文字或绘画)从而了解音乐与文学以及 其他相关学科的的联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 景上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 的作用 教具: 古筝、多媒体 教学模式: 启发、互动、体验式教学 教材分析: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船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并深入乐曲各个细节与大家分享了关于该曲的演奏技巧,且针对泛音和拨弦做了技巧介绍,对初学者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演奏技巧节奏乐曲处理

目录 引言 (1) 二、小提琴曲《渔舟唱晚》乐曲分析 (1) (一)曲式结构 (1) (二)旋律分析 (2) (三)调性分析 (2) (四)音色分析 (3) 结论 (4) 致语 (5) 参考文献: (5)

引言 《渔舟唱晚》原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后被黎国荃改编为小提琴曲。乐曲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一、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简介及创作背景 古曲《渔舟唱晚》,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蠡之滨”中“渔舟唱晚”四个字而得名,乐曲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忙碌了一天的渔舟归航时,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景。《渔舟唱晚》最早为古筝曲,是我国近现代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子猷先生传谱的一首古筝作品[1]。作品在曲式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六十八板单一曲式,通过不同段落体现音乐形象的对比和发展,并运用了西洋音乐曲式中音型模进和乐段,具有高度的演奏价值和艺术水平,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在经其高足娄树华先生领悟、演奏并传播,成为是我国十大传统名曲之一,更是一首闻名世界的中国古筝曲。 二、小提琴曲《渔舟唱晚》乐曲分析 (一)曲式结构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分为三段,第一段用慢版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第二段在调式有所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一段上下八度关系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描绘渔舟满载而归的喜悦场景[2]。虽然篇幅较小,但整首乐曲简练而精致,一气呵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创作功底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旋律分析 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3]。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

古筝渔舟唱晚感受

《渔舟唱晚》是一首众所周知的优美绝伦的乐曲。他用准确的音乐语言勾画出波光鳞鳞、白帆点点的生动画面。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夕阳西下、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时刻,渔翁荡浆归舟的悠然低吟以及渔船满载丰收的喜悦、百舟竞归的欢乐场境。也以此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舒缓的慢板,旋律给人们的感觉应该是比较平稳的。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景象:黄昏的湖边,夕阳西下,微风拂柳,水波轻漾,湖光山色连成一片;此时人迹未见,渔船还未归来,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安宁的无边美景。 所以,在演奏第一部分时,音色要求是优美的、如歌的,柔和的。右手落指要稳,出音要浓厚而含蓄,每音要准确而力度沉稳,要给人舒缓而又实实在在的感觉;表现则需要落落大方而又内在,内心的感受重于外在的表现;很多初学者,特别是小朋友们演奏这段时,由于艺术修养的不足,速度不够稳定,因为其旋律的优美流畅,容易造成速度的不自觉的加快,这样演奏的效果就失去了乐曲的沉稳、浓厚、含蓄的韵味。当然就更没有第一段安静稳定的效果了。所以无论怎样,首先要把速度稳定下来,心里要有黄昏湖边美好恬静的画面。第一部分的左手演奏,是乐曲韵味的表现,左手的揉按很多,一定要准确到位,才能起对旋律的润饰作用。我认为要先把难点抽出来单练,比如第一句的2#l 2就需要多练才能弹好;低音区的滑音,对于小孩子也是一大难点,要掌握方法,左手稳定准确地按好每一个滑音,才能真正的弹出韵味。 第二部分是两句用连抹演奏的五声音阶的下行摸进,旋律要具有抒情性和歌唱性。弹时手要放松,用手腕带动手指在弦上滑行,指尖不能太过用力抠弦,且声音要平稳连贯,如行云流水,才能达到效果。

渔舟唱晚音乐分析

古筝曲《渔舟唱晚》音乐形象分析学号7 姓名刘博雍 2012-12-26 提纲 绪论 一、《渔舟唱晚》曲式段落的划分 二、《渔舟唱晚》的音乐形象分析 (一)第一部分(1到第15小节) (二)第二部分(16到第40小节) (三)第三部分(40到第70小节) 三、总结

内容摘要 筝曲《渔舟唱晚》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古筝演奏者和广大群众的喜爱。笔者通过文献和音响资料的梳理,针对乐曲的音乐形象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首先,参考各文献对于乐曲曲式段落的不同划分,对乐曲的曲式段落重新划分;然后对乐曲的每个部分和每个乐句作具体的形象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对整首乐曲的音乐形象进行概述。 关键词:渔舟唱晚曲式段落音乐形象

古筝曲《渔舟唱晚》音乐形象分析 绪论 筝曲《渔舟唱晚》由娄树华编曲,曹正编订弹奏指法,其乐曲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由山东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而成;二是说由山东聊城地区金灼南根据古曲《双板》及其变体《流水激石》、《三环套日》改编,娄树华以金谱为蓝本,作了较大发展,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①虽然乐曲的由来和作者任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筝曲《渔舟唱晚》的艺术价值和流传程度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古筝的代表性曲目之一。本文以笔者所看到的几本著作和掌握的音响资料为基础。选曲教材《音乐分析》中形象分析的参数,结合古筝所特有的演奏手法对古筝曲《渔舟唱晚》的音乐形象进行分析并结合谱例说明原因,有依据地阐述筝曲《渔舟唱晚》所描绘的中国民间渔人愉快地劳动的画面,以帮助欣赏者对它有深一层的了解。 一、《渔舟唱晚》曲式段落的划分 筝曲《渔舟唱晚》,曲名取自唐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描写夜色中渔人载歌而归的情景。②关于乐曲曲式段落的划分,各参考资料都不一样,笔者在这里将其划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1小节到第15小节,慢板,4/4拍,旋律优美,节奏舒缓。 第二部分从第16小节到第40小节,节奏由4/4拍变为2/4拍,此段除了出现清角音,使乐曲短暂离调之外,还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复试递降”和“回式复降”两种旋律发展手法对旋律进行发展,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 第三部分从第40小节到第70小节,此段落递升和递降的旋律不断反复,速度的 ①李明雄著《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第二版,P268 ②江明惇著《中国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P107

渔舟唱晚古筝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摇指的教学; 2、《渔舟唱晚》62-71节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掌握琶音,并且能够基本掌握《渔舟唱晚》62-71节。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开始上课,请小朋友们调整坐姿,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指法 一.复习四点练习① 1、右手弹奏四点练习①(节拍器*=60) 2、左手慢速弹奏四点练习①(节拍器*=60,全音符节拍练习) 注意点: 1)在弹奏过程中保持手型规范 2)义甲运用正面触弦,并且运用指尖进行弹奏 3)在弹奏大指托时,要运用小关节发力 二.复习琶音 1、右手琶音,4个音在高音区弹奏 2、左手琶音,4个音在中音区弹奏 注意点: 1)手腕放平,手臂自然打开 2)每个手指错开放弦,确保义甲面放平,正面触弦 3)在弹奏过程中,注意运用指甲尖弹奏 三.新授摇指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指法叫做“摇指” 1、板书:“摇指” 符号 2、指法讲解:摇指是用大指或食指在一根弦上快速托劈弹奏(边在中音5示范) 3、教师演奏:我先给大家弹一段带有摇指的乐曲 4、介绍摇指种类: 摇指有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扎桩摇”和“悬腕摇” 那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种“扎桩摇” 5、转手腕:在学习摇指之前我们要学习一个动作,转手腕 6、手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摇指的手型 1) 右手食指指肚的左侧面轻轻顶住大指义甲的缠胶布处 2) 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

3)手腕向下压,手臂自然打开 7、有支撑的转手腕 下面我们保持好摇指手型,将右手小拇指轻轻的支撑在左手手面上,放好以后,悬空做转手腕的动作 四.复习乐曲《上楼》 五.新授《渔舟唱晚》62-71节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乐曲,叫做《渔舟唱晚》 1、乐曲解析:这首乐曲是古筝十大名曲之一,描述的是在夕阳西下,优美如画的湖面上, 渔民们辛勤的捕鱼,然后满载而归那种喜悦的心情。 2、教师示范整首乐曲 好听吗? 3、新授《渔舟唱晚》62-71节 那我们今天要学习其中的一段,请大家把谱例打开到第7页 1)示范《渔舟唱晚》62-71节 《渔舟唱晚》花指部分共有四段,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一段 2)首先单独练习一组花指接勾托劈 3)掌握进一退二的规律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其实是有规律的? 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规律就是往前进一个,然后再往后退两个,你们再看老师示范一遍,小朋友们仔细看好哦! 注意点: 1、花指衔接勾指法时要连贯 2、左手托劈加颤音并且不要停顿 3、花指的长度可根据中指勾的音进行调整,不要每次都从第一根弦开始刮起 4、能够熟练掌握进一退二的规律 作业: 1、四点练习①走弦每天1遍 2、琶音分手练习,每天各5组 3、摇指劈每天练习10个 4、《渔舟唱晚》62-71节每天练习5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摇指劈教学; 2、《渔舟唱晚》72—83节教学

渔舟唱晚

相得益彰的诗、乐、画三姐妹 ——浅谈《渔舟唱晚》教学 [摘要] 优秀古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古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其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使其极具艺术表现力。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悠久的诗词文化与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材在不同的年级共安排三个单元来介绍。本文以这类艺术歌曲中较为典型的《渔舟唱晚》为例,分析其词作与音乐的和谐之美,探求此类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渔舟唱晚》音乐古诗意境和谐审美 优秀古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优秀的古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情绪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音乐与古诗、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用旋律,一种用语言,一种用色彩。学者赵鑫珊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可见,古诗、音乐的意境是多么相似,她们和谐结合,在我国音乐史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悠久的诗词文化与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材在不同的年级共安排三个单元来介绍。本文以这类艺术歌曲中较为典型的《渔舟唱晚》为例,分析其词作与音乐的和谐之美,探求此类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意义。对于欣赏我国音乐与

文学结合的奇妙之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渔舟唱晚》与王勃古诗《滕王阁序》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乐曲意境优美,好像一幅水墨画。它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胧、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诗句与乐曲意境之和谐,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音乐、古诗融为一体的意境 古诗与音乐是姐妹艺术。《渔舟唱晚》的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课前布置学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去沂河边观察满载而归的渔民们的喜悦之情(没有这一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获取间接体验)。临近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老师从网络上搜集到渔民生活的相关资料,以此加深学生对渔民生活的了解。通过一系列的课前准备,我再教授《渔舟唱晚》之时,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联想。教学中,我利用媒体课件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在乐声中体验美景如画的湖面、夕阳

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 古筝、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 认识古筝,听赏乐曲 1. 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 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关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 3 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 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 5 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悠闲自得,满载而归 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 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教案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古筝,唢呐、笛子的音色和表现力 2、体会乐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和风格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体验我国不同地域音乐情绪风格特点

《渔舟唱晚》教案 一、激趣引入,认真聆听。 * 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边听边把小星星剪纸发给听得认真的孩子, 同时用眼神给以鼓励。) * 师:同学们好,看到同学们很认真地聆听音乐!老师很高兴,听出刚才 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 *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会听音乐的孩子,认真聆听的孩子老师奖励了一颗小五星,有吗?(学生高举)高高扬一扬,你们真棒! 二、初赏全曲,整体把握。 师:可能同学们都看到了,黑板上有三幅画。老师这里准备了一首乐曲,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思考,想想,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和哪一幅画最贴近? 播放音乐 师:好,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小五星贴在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画下面,并说说 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请选择第一副画的同学起立,能告诉我为什么选择第一副画吗?(走到一位同学面前)…….和他相同想法的同学请坐下,你说说你的想法(走到另一 位同学面前)…….. 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相同的音乐用不同的心境去聆听,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师很欣赏你们独立的见解。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乐曲的曲名?(能 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吗?你真能干) 师点题:非常著名的一首民族乐曲《渔舟唱晚》(板书)非常诗情画意的一个名字。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话想告诉老师 吗? 生:….. 师激情引导:鱼舟唱晚是一幅画,一首诗,渔舟、夕阳、歌唱,多美! 师:有没有同学听出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得很好,《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筝独奏曲。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有人曾说,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人,没有不知道《渔舟唱晚》的。乐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 三、线条勾勒,分层理解 师:乐曲的题目是音乐的灵魂。当我们知道了这段音乐的题目后,再来欣赏这首乐曲,又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播放CAI) 师:音乐结束了,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又有了一幅新的画面,能告诉大家吗? 生:…..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边说师边画。第一部分(兰色平稳的波浪)第二 部分(红色越来越密的锯齿状线条) 师: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听出来了,不同的音乐之所以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画面,那是因为音乐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带给我们的震撼。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乐曲一开始用了缓慢的速度,表现出夕阳西照下宁静的湖面和点点白帆。接着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让我们似乎看见翩翩白帆归来,渔歌竞争的热闹场面。如果以音乐的速度来为本首乐曲分段的话,你们认为可以分为几段呢?(用手指点黑板,暗示两段) 生: 师画AB 四、分段赏析,深入理解。 a.唱、听第一部分主旋律 师:要真正听懂一首乐曲,一定要了解它的主题旋律。同学们看,这是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师钢琴弹奏,学生视唱) 师:好,让们来听听(点击出第一部分选律片断) B.唱、听第二部分主旋律 师:这是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师钢琴弹奏,学 生视唱)。 师:好,让我们来听听(点击出第二部分选律片断) C、分段再次赏析 师:第一部分,作者用了优美的旋律、稍慢的速度,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夕阳余辉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沉浸在微风轻拂,渔舟缓缓而行的诗情画意之中。让我们再次走进音乐,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吧。(走近古筝)这就是我国的民族弹

古筝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 筝独奏曲,为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一说系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66 116 为种子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3561 55 2356 33 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在多数音乐课本中可见得此曲。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渔舟唱晚》由中国北派古筝演奏家娄树华先生于1938年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采用五声音阶回旋环绕技法,以歌唱性的优美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近年来,有人认为此曲系山东金灼南根据《双板》及其变体《流水激石》、《二环套月》改编的,娄树华只是在金谱基础上作了较大发展,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份。两种说法尚未定论。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份,用舒缓典雅的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湖光山色,夕阳西下,渔船还在移动,渔人载歌而归,同时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犹如水波荡漾,渔民们摇著桨,驾舟归来的情景。这里,「征」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份是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著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同时使全曲欢腾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乐曲在高潮处突然切住,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部份一个乐句的紧缩,下行音型的模进逐渐引向终止,曲调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宫音上,使人感觉江面上夜色笼罩,一片宁静,耐人寻味。 《渔舟唱晚》作为一首蕴含诗情画意的优秀筝曲,还被分别改编为高胡、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